中文写作——西线无战事

时间:2019-05-15 11:0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文写作——西线无战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文写作——西线无战事》。

第一篇:中文写作——西线无战事

读《西线无战事》

《西线无战事》是“和平主义”作家雷马克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式的小说,是其成名作。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下的德国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保罗等八名普通士兵在战争生活中的经历与感受。通过着重描写战争的残酷恐怖,作者向读者清晰地展现出战争对普通士兵和直接参与者身心的深重摧残,矛头直指极不合理的国家主义,并表达出强烈的反战思想,同时突出了向往和平、安宁生活的美好愿望。正如小说的题名——西线无战事,无论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士兵保罗还是作家雷马克,所盼望的不过是一种非正常的令人备受折磨的生活状态的终结——西线无战事。

小说讲述了主人公保罗·博伊默尔及高中同班同学阿尔贝特·克普罗、米勒、勒尔在教师坎托列克的沙文主义(极端的、过分的爱国主义)的煽动下报名参军,与锁匠恰登等人成为好友。八个普通士兵在西线战壕里的生活以及对战争的感受于是成为小说主线。全书十二章大体上可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即一至六章,叙述士兵在前线以及后方的生活,穿插着对家庭、对学校和训练营生活的回忆。第二部分,写到与法国姑娘的邂逅,对战后爱的世界的渴望,主人公保罗休假回家的经历,并在其间表现出了保罗因与家人、与少年时代无忧生活的隔阂加深而感到深深的孤独。第三部分,是一段沉思的插曲,主要抒写了保罗看守俄国战俘时的种种遐想与思索,从这里开始,主人公逐渐思考起战争的起源和其引发的政治和道德方面种种问题。第四部分,即八到十二章,交代了主要人物的结局——死亡,其间也穿插了许多沉思与回忆,可悲的是,到最后,战争结束前的最后一刻,主人公保罗终究未能幸免,他倒下去死了。悲惨的结局当然令人倍觉沉痛,也引发我们的思考。

全书除了以主人公保罗的视角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真实的战争场面和亲历者的情感与性格转变,其他七名士兵以及教师坎托列克和希默尔施托斯军士也是其主体思想展示的重要线索。

首先,作者创作这样一个战争故事的目的在书中体现为:揭露战争的残酷血腥及其对士兵的身心摧残。主人公保罗参战前是一位善良、敏感、富有同情心的年轻人,但是残酷不幸的战争经历使他逐渐丧失了对朋友的同情爱护之心、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他变得麻木,冷血,为求生存而罔顾他人生死甚至主动杀人,战争的无情摧残使他绝望。正如书中写到:当一个人看见那么多死亡以后,他就再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光对一个人会有那么大的悲痛。这是保罗首先丧失情感的最直观描写。而雷马克的目的也可见一斑。借保罗转变所要表现的,无非就是对战争的猛烈抨击。保罗身上类似的转变实在太多。由对露天厕所感到羞臊转变为享受,主动要求分发牺牲士兵的食物,探望重伤的战友却再无法产生同情,前线见到重伤的士兵选择解决他们而非救援,短暂珍贵的假期却只能与家人无言以对,同时他渴望一个姑娘的爱情却不得不因残酷的环境而逐渐对人世冷情绝望。这些惨痛的结果由都是战争造成的,它们直白地反映了战士情感的丧失,读之使人悲哀悲痛。书中第九章写到,保罗在前线战火中为自保杀死一个将死的敌方士兵。这有点像他性格发生真正转变的一个大分水岭。起先保罗良心极度不安愧疚,甚至恐慌,然而这时的他还算有些人情味,想着杀死了这个印刷工,那么以后要替他当个印刷工,悄悄地寄钱给印刷工悲惨的妻儿,这对保罗来说是救赎,是开脱杀人罪责的一个希望。可仅仅是第二天,保罗就在自我和其他士兵的安慰下认识到,这就是战争嘛!到这儿来本来就为这个。几次读到这里,始终觉得太过讽刺,不光针对保罗。雷马克在这里却正是要揭露战争进行下去的荒谬性。到战场来是为什么?杀人。保罗是直接受战争摧残的士兵的一个代表,战争使他变成了个怪物,成了披着人形的野兽,他学会了残忍的杀戮。如果说战争摧毁的只有人的肉体,想来也许可以依靠情感继续支撑,可它无情地毁灭的是人的情感,是人的良知。这是最可怕的却又令人无能为力的事实。

其次,雷马克通过再现战争场面以及描写战士情感情绪变化,从而达到反思战争的目的。保罗虽饱受战争摧残,却始终受到伟大的兄弟之谊的安慰,想来作者也是要在绝境之中借这一点点的人际情谊来取暖,以慰藉孤绝无望的灵魂。唯一幸运的是,真实的惨痛的战争经历带给保罗的不只有苦痛,同时也让他思考,当然这不能算作完全清醒,但是从保罗的思考中,我们却可以得到警示:战争的根源是什么?它的意义又在哪里?

“一道命令使这些默默无言的身影成为我们的仇敌;一道命令说不定又会使他们成为我们的朋友。在一张桌子上,有某几个我们谁也不认识的人签署了一项文件,于是多少年间,从前一向受到全世界鄙视和最严厉处罚的罪恶,便成了我们的最高目标。„„然而他们(敌人)一旦获得了自由,我们却又会向他们射击,而他们也会向我们开枪。”

雷马克这样写保罗的想法,讽刺意味已经很浓。什么导致了战争,谁会那样残忍,使一个民族和另一个完全对立起来,甚至引发多个民族之间的对抗?是谁?为什么?答案就在这了,“命令,谁也不认识的某几个人。”想来也真是可笑,被称作的国家的政治工具掌握在少数一些人手里,这些打着爱国主义的幌子,头脑不甚清醒地便嚎喊着蒙在鼓里的人上了战场,为什么打?有几个人真正了解缘由。谁算正义谁算无辜,哪个又算得清。就像保罗的高中老师坎托列克,他只是一个教学的老师,并不真正了解前线的战争情形,却一味鼓吹爱国主义,号召年轻的学生们踏上战场。好比保罗的看法,这类人的情感是藏在口袋里备用的,为的是在“关键”场合里拿出来炫耀的。如此行为虚伪可憎,可他们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坑害了多少热血的年轻人。小说的主人公保罗恰恰是这其中的一个。于是雷马克在这里就要狠狠批判,这可恶的“国家主义”和可恶的少数操纵者!战争不是为保卫国家,不是为捍卫正义,仅仅是少数人的野心!战士呢?战争的意义呢?谁是为国家荣誉而战呢?保罗们不过是为了自己的生还而战,而杀戮也不过是了避免自己被杀戮。真正的敌人被揭露,正是因为他们扩张权利和荣誉的野心,战士们不得不被送上祭坛!战争的源头如此荒谬可笑。于是我们清晰地意识到,雷马克创作此书的伟大之处又多了一点——强烈批判沙文主义。同时,以一个历史后来人的角度来看,德国发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完全是罪恶的、非正义的、侵略的。而主人公保罗也无数次思索,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呢?他们(德国)不认为自己是不对的,而同样的法国人好像也没什么错。这又说明什么?权利追求者操纵下所爆发的战争是不可理喻的,是不正当的,是应该被严厉制止叫停的。当我们无比清醒地认识到战争的源头,我们就需要理智而正确地去看待它,正因为沙文主义的不理智、不科学性,所以我们理当反对它,制止它在国家内和世界中的宣传蔓延。同时要认识到的是,既然引发战争的原因荒谬可笑,既然战争带来的教训如此惨痛,那么反对战争便是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与此同时,保罗的思考揭示的战争前线士兵的生存状态告诉我们战争摧毁的不是个体,而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是一代人。正如雷马克在书中写到,以前一代人曾经无比贴近社会,后面一代人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而中间的,也就是保罗这一代人,从生到死完全为战争存在,所以他们的生命也就完全被战争毁灭。

“在这死亡的边缘,生活遵循着一条极其简单的路线,它只局限在那种必不可少的东西上,其他的一切统统沉没在阴暗的睡梦里;那里则有着我们的原始意识和活命思想„„生活仅仅是对于死亡威胁的一种持续的戒备,它拿麻木不仁来灌输我们,为的是使我们在恐怖面前不致一跨到底。我们过着一种极其肤浅的与世隔绝的艰苦生活„„”

书中保罗数次惆怅迷惘,因为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战争结束了呢?这又是极为讽刺的一点,尽管毫无疑问雷马克要表达的就是反战思想和对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可是主人公保罗却几次不知所措。想到战争结束后的生活,他的脑海是完全空白,他甚至莫名其妙地担忧,战争结束了又怎么办呢?战争给人带来的深重创伤由此更加明了。生活在战争前线的士兵就如保罗他们那样,关注的只有生和死,说来肤浅,何尝不是悲哀。他们的情感麻木,生活绝望,没有理想,看不到希望,对未来不敢报任何期望。这里不妨做个假设,倘使战争结束了,他们还活着,那情形?

“甚至在我们自己看来,我们也是多余的,我们的年龄逐渐增长,有些人将会适应,有些人还只是顺从,而大多数人将会迷茫不知所措;岁月流逝,到最后我们将归于毁灭。”

依我看,这应该算是乐观的预测了。还说什么呢?战争毁了这一代人,毁了他们的全部,以肉体为基础,以情感为主要脉络,这一代于是成为海明威式的“失落的一代”,战争毁灭了一切。然而无论战争带给人怎样的迷茫无措,那些亲历者始终是希望它终结的,正如小说结尾保罗最后一刻倒下时的状态:他表情沉着,差不多满意的样子,因为事情终于这样终结了,西线,再无战事。

当然了,当今年轻的一代并没有战争经历,而以上所谈到观点的也不过是基于一部反战的文学作品。无论对错是非,反思战争总归是没有错的。从无数的文学作品和多年的历史知识学习中我们早就无比清醒地认识到,战争对于人类的伤害永远是远远超出一些国家所谓的利益,强者或许从中获利,然而如果基于一个“人”字去看,战争的伤害就不能被不能被掩盖。它摧残人的肉体,毁灭的人的意志精神情感,更有甚者,可能毁灭的就是一种文明。回到本书背景,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战争,毁灭性和破坏性重大的原因之一还在于雷马克揭示的军事科技的发展在战争中广泛应用。不用说信息化作战的二十一世纪,战争一旦爆发,其毁灭性根本无可估量。这大概就是对战争保持警惕状态的作用,想来谁都爱好和平,都希望生活安宁幸福而是因为不可知的毁灭性伤害而惶惶不可终日。当今世界局势纷繁复杂,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空喊着民主平等却屡屡干涉中东国家事务,欧洲的相对平静也被穆斯林恐怖分子打破,中东地区宗教领土争端悬而未决,东亚中日、韩朝关系紧张,中国也因南海、东海与周边国家存在争端,万幸的是局部战争不断却始终未引发大规模战争,21世纪信息化战争的杀伤力想来世界各国都有各自估量。那么我想,反思战争就是很好的行为,杜绝战争,捍卫和平!

2014级英语二班·杨丽

2015.11.15

第二篇:《西线无战事》阅读

《西线无战事》阅读题

1、你认为本书的主题是什么?

2、读完本书,你有何感想?

3、你对哪个场面最为深刻,请指出页码并念一遍,并说说为什么?

4、找出关于本书的至少3篇评论,并归纳它们的主要观点。

5、你是否阅读过其他关于战争的书?如果有,请说说另一本书与此书有何异同。

6、战争的书籍和电影:

书籍:《好兵帅克》《铁皮鼓》《永别了,武器》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金陵十三钗》《生死线》《我的团长我的团》

毁灭的年代——读《西线无战事》

作者:陈良湾

一九一八年十月,他阵亡了,那一天,整个前线是那么沉寂和那么宁静,战报上仅仅用一句话来概括:西线无战事。

读完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的最后一段我有点愤怒了。的确,西线最后成了一个废墟,一个沉寂的世界,但是战报上的简单的几个字却是试图掩饰一战的完全不负责任的托词。《西线》并没有给我们描述出一战战场的波澜壮阔的场景,它只是以一个十九岁的士兵保罗•博伊默尔以及他的几个战友在西线战壕里的生活和后方的经历,向我们揭露了战争的丑恶。战争给所有那个时代的人带来不可磨灭的惨痛,即使他们逃过了子弹,“还是被毁灭了”。

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本自传体,曾经亲身在战场上作战的雷马克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下了西线这一台绞肉机给人们带来的创伤。这一本书是雷马克完全利用晚上的业余时间,花了仅仅六个星期写成的,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它的艺术价值,它是雷马克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此外,雷马克还写下了许多内容是关于一战的小说,如《三个战友》(1937年)、《黑色方尖碑》(1956年)、《上帝没有宠儿》(1961年),这些小说的艺术价值也不俗,但是雷马克小说的风格和写作走向在写《西线无战事》的时候就奠定了。

我以前总是认为战争造就了英雄,而这些英雄都是心甘情愿、理所当然地捍卫自己的祖国,他们总是安详地倒在断头台上,特别是在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以后,我更加崇拜他们的光辉形象,但是《西线》这部书却扯下了英雄头上的光环,褪下了他们沾满污泥和血迹的军装,其实他们都是普通的青年,像我们一样也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无限的憧憬,然而,炮火和恐惧毁掉了这一切。而他们,成了战争的牺牲品,成了一个悲哀时代的代名词。一战的前线,永远是一个晃动的世界,炮弹随时在你的身边炸开了花;是一个闪光的世界,流弹不时在空中爆炸。死神,永远在触手可及的地方狰狞着。“有一个一等兵脑袋被打掉了,还跑了好几步,鲜血才像泉水一般从他的颈根里喷出来。”“大地是水淋淋的,湿漉漉的、油腻腻的一大块,上面是一个个黄澄澄的池塘,漂着一缕缕螺旋形的血水”“我们看见有人还活着,而他们的头盖骨已经被炸开;我们看见有的士兵在奔跑,而他们的两只脚已经被炸断了„„我们还看见一些没有嘴、没有下巴、没有脸孔的人„„”

这就是战场上的情况,这就是比地狱更加残忍的前线。雷马克忍住了热泪,这些文字挑战了我们心理所能忍受的极限,大量出现的毒气硝烟,断肢残骸、衣服上的脑浆以及树枝上挂着的肠脏无一不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这就是前线,它并不是像保罗•博伊默尔这些青年起初在学校里认为的是去为国家请命的地方。他们在校长的大国沙文主义的鼓动下去参加了战争,但是他们对战争的残酷和实质一点儿都不了解。更有许多青年是怀着对祖国满腔的热情去送死的。除了热情,他们一无所知,他们只是青年,他们不是士兵,他们本应该在学校里面好好地念书,可是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发出光芒就被毁掉了。“他们对打仗一点儿也不懂,就一个劲儿往前冲,让自己被打死。” 杜甫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实战

场是一个没有鸟和花的地方,有的只是坟墓,垒起来的尸体,还有无边的恐怖,而这些不仅仅是地雷,毒气和坦克带来的。战士们用自己的双手埋葬了战友,他们还有拿起钢枪去完成所谓的“伟大业绩”。无数的坚强包含着一个柔软的内心,主人公保罗•博伊默尔在回家休假之后看见了自己伪装的坚强在母亲的关怀中崩溃,痛苦地说“我根本就不应该回来休假。”因为死亡,所以残酷;可是残酷的不仅仅是死亡。

他们在战壕里被逼得发疯,特别是新兵——他们从新兵征募站直接送到这极度的混乱中来,面对整夜整夜的轰炸,许多人都患上了幽闭恐怖症,口吐白沫;只剩下,深深的,深深的绝望。

和平是那样的遥不可及——当有人听到炮火马上要结束的时候,“一刹那间,他的眼睛变得清澈了。随后,他又现出那双疯狗似的浑浊的眼睛。”

到底战争是为了什么?主人公不止一次地发出这样的疑问。可是除了呼啸的子弹,轰隆的大炮和蔓延的毒气,回答他的就只有战地医院和群葬墓了。这就是将他们最悲哀的地方,为了正义而战吗?但是战争的双方都是这样子教育他们的青年的,到底那一方才是正义的呢?作者愤慨地借助保罗•博伊默尔的头脑,表达了自己的对战争的思考“在某一张桌子上,有某几个我们谁也不认识的人签署了一项文件,于是多少年间,从前一向受到全世界鄙视和最严厉处罚的罪恶,成了我们最高的目标。”如果战争真的有对和错,我想这不是那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士兵应该负起的责任,他们也是无辜的,也许他们的身体里流淌着民族之间仇视的血液,但是这些都是国家灌输给他们的,而他们只是天真地,无辜地互相残杀。在书里面有一个这样的说法,不如让打仗的国家的部长和将军们去一战雌雄,赢了就当是那一个国家胜利了,这样就不用让那些不应该去打仗的人去打仗了。我突然想起孟子是怎样和公输盘在“表演”战争的,只需要大家把各自的战略说出来,比较比较就可以分出高下了,根本不需要流血。

他们常常在见到敌人的时候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就把把对方毙掉了,然后又产生了深深的愧疚和同情。保罗•博伊默尔谈到,他没有料到他杀死的是一个真实的人,在他的意念里,这仅仅是一个概念,他所有的怨恨和憎恶都刺向那一个逻辑的抽象概念。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呀,我们在了结对方的生命的时候,竟然不知道他和我们一样也是血肉之躯,也有着他的家庭和亲人,也有着他的事业和渴望。作为德国的士兵他们抓到了许多俄国的战犯,保罗•博伊默尔也是深深地同情,他们“好像一只只有病的鹳鸟,又像一只只很大的飞禽。他们走近铁丝栅那儿,把脸贴在上面,用手指勾住网眼。”这里面有着他们对世界的渴望吗?他们的眼睛能够看见多远的视野呢?他们也希望可以生活在一个没有榴弹,没有铁链的世界里,在宽阔的大街上,自由地行走,微笑着走进一家家的证券公司,走进一家家的大企业,甚至就算是在街头补鞋,在印刷厂里面当排版的工人,他们的结局也比在战场上悲哀地死去要强千百倍,至少他们可以自由地呼吸属于他们的,即使是一小捧的空气。

战争毁灭了那个时代的许多人的躯体,可是,毁灭的不仅仅是躯体。

战争结束了,他们还可以像正常人生活吗?他们的思想里充满了绝望。躯体活着,他们却死了。他们的灵魂,永远地埋葬在一战的战壕里。重建的家园,属于他们吗?那些还没有准备好自己的人生就充当了杀手的善良的年轻人,他们不能忘记战争的创伤,但是战争却抛弃了他们。之后成长起来的一切都和他们格格不入。适应,顺从,还是遗忘?他们自己都认为自己将会是多余的人,岁月最终还是毁灭他们的躯体。

有时候,我在想,和平意味着什么,雷马克在向我们揭示了什么。仅仅是战争的残酷吗?不是这样的,他的字里行间都透漏出对和平的向往。除了战争的惨状之外,在《西线》里面,我们还可以看见繁花盛开的草地、翩飞的蝴蝶,柔和的风,这些景物大多出现在主人公的回忆和梦幻之中,但是无不寄托了作者的希望和对和平的热爱。想象他们重新站在白杨树下聆听簌簌的落叶声的时候,战争已经烟消云散。可是,这分明是一种反衬的手法,他们

几乎是绝望的,所有的挣扎都是徒劳的。

有评论家这样评价这一本书——雷马克尽管写出了对战争的思考,谈到了工人抓上战场当了士兵,资本家在后方大发其财,但是却没有进一步去探索改变这一不合理现实的途径,这就使他塑造的人物只是牺牲品,而不是反抗者,战斗者,因而有明显的政治局限性。我并不是很赞成这种说法,我想并不是所有的优秀作品都要和阶级斗争挂钩的,作品最重要的是反正生活和人性,或许说人性这一个词很泛,但是《西线》在很大程度上都还原了战争时期人们的心态。的确,战士们是迷茫的,是不知所措的,我们就不应该把他们塑造成斗争者和振臂高呼的英雄。理论很多都是战后的理论家们在研究了历史的资料,在舒舒服服的办公桌前写出来的。我认为,在前线,生存到最后都成为了他们的奢望,他们就是普通人,他们就是看不到前途,他们就是找不到出路,他们就是听天由命。在雷马克笔下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尽管他们不知道去进行阶级斗争,他们确实真实可信的。

《西线无战事》借助一些普通战士的思考,触动了我们思考的神经。回想以前遥远的岁月,我们在书本上和电影里面都没有办法完全感受到的真实。为什么民族间有时候总要争夺得你死我活?这里面有着许多错综复杂的关系,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的,甚至不是一两个世纪可以解决的。我们虽然不在前线,可是依然每天在报纸上看见恐怖,看见别人的流血。往远里说,“9.11”事件中轰然倒塌的双子楼;往近里说,伊拉克战争的中枪的儿童,前几天东帝汶的总统遭炸弹的袭击。世界就像一个定时炸弹,我们的周围都潜伏着危险。庆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国度,于是,我们有资格谈理想,谈未来,谈谈在炮火中不可能存在的幸福。

和平,就橄榄枝前那一抹摇曳的绿,总是给我们以希望,帮助我们打败那些恐怖和黑暗,帮助我们去憧憬自由的未来。我们留住自己的生命,咀嚼着《西线无战事》里面给我们淡淡的绝望和思考,我们需要去完成那一代人没有完成的事业

第三篇:《西线无战事》读书笔记

我在寒假当中,阅读了德国作家雷马克根据自己的战争经历写的一本小说《西线无战事》。它给我留下了很大的震撼。这本书的书名“西线无战事”是在一战最后两年,人们在德国军方的战报中可以成百次地读到的句子,对此,有人相信,有人怀疑,可是只有少数人知道,在这个句子背后隐藏着更多的悲哀、痛苦和毁灭。

《西线无战事》讲述的仅仅是主人公,二十岁的德国小伙子博伊默尔,以及他的同学和朋友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最后两年里的战斗和生活的一些零散的片段。博伊默尔和他的同学当初只是些十八岁的青年,在长期接受老师们灌输的所谓“英雄气概”,“神圣职责”和“祖国”等爱国主义口号后,自愿报名参军,经过短期训练后开赴西线参战。但自从上了战场的那一刻起,这帮热血青年对生活热忱的理想便在残酷的硝烟与弹片的现实面前破灭了。年轻人的理想主义抵抗不住连天的炮火和壕沟里的野蛮撕杀。他们的眼中只有鲜血、残肢,、碎肉、脑浆和毒气。活生生的同学和战友一个个阵亡,战场成了一个个无名士兵的坟墓。他们每天都在生死线之间挣扎着,直到死亡。

虽然战争意味着毁灭与灾难,但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战争一直没有停止,人类对和平的呼声也一直没有间断过。近日来,我们可以从各种新闻媒体上了解到,现在伊拉克境内已经战火连天,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十几天的战火已经使大批的军人身葬战火,许多平民无辜丧身。战争,给多少伊拉克人,美国人,英国人……的心中留下阴影,给多少伊拉克、美国、英国……家庭带来黑暗。我为这又一场灾难的出现而感到悲哀。几千年来,这个地方曾遭受过多少次战争的毁灭。古时候,这里曾是美丽富饶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无数部族都梦想着占有她。最先踏入这块土地的是苏美尔人,接下来是阿卡德人,阿摩利人,赫楞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古罗马人,土耳其人,直到现在的阿拉伯人。下一个可能就是美国人了。只有强者才才能统治这片土地,弱者就要遭受灭顶之灾!这便是这块土地的历史,一部野蛮征战与文明建设的历史。我们不否认那些些古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我们也不要忘记,当一个古老文明被一个年轻的用武力取代的时候,其代价便是成千上万的男人,妇女和儿童被屠杀,多少的辉煌的建筑,亘古的遗址,精美的艺术品及其他人民劳动成果被毁坏,无数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古人进入这片土地为的是食物,现在美国人进入这块土地为的是石油。但他们的代价都会是一样的——无数人生命的丧失与心灵的摧残。千百年来,人类时时刻刻对和平发出真切的呼唤。战争的恐怖和残酷,人们对和平的渴望,这一切都是人类无泪的悲哀。在这部小说的最后,就在和平即将到来之前的一个宁静的秋日,博伊默尔已经被战争摧垮,想到自己无法面对将来的生活,轰然倒地。他阵亡了。此时是1918年10月,这天整个前线是如此平静和沉寂,所以军队指挥部的战报上仅仅写着这样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读完这本小说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战争就是毁灭的代名词。战争摧毁着一切。记得书上说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总共造成5000多万人的死亡,各国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空前的大灾难。战争不仅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并给活着的人--特别是参加战争并在战争中成长的那一代年轻人--的心灵造成无尽的摧残。与军队里的其他人不同,其他人大多在战前就有了工作,家庭,战后可以很快恢复正常生活。可是这一代年轻人大多是仅有十八、九岁的小伙子,上战场前他们从来没有过职业,他们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人。接着战争教会他们野蛮无情,教会他们丢弃梦想,让这些年轻人每天在野蛮与良知,现实与梦想,这些极端之间苦苦挣扎,直到最后原本纯洁的心灵被完全摧垮。

第四篇:中文简历写作

中文简历写作

一、简历综述

1.认真撰写简历的重要性

无论你是专科学历还是研究生学历,无论你是一般院校毕业还是重点院校毕业,都要在简历撰写上狠下工夫。假如有几个同学与你资历相似,简历本身的好坏就成了招聘经理排列名次的重要参考因素,因为简历写作本身既体现了你的推销意识、沟通能力,也反映了你的文字以及专业水平。即使你在各方面都优于别人,如果你的简历写得很糟糕,也可能被认为没有实际操作能力,驾驭文字能力低下。

2.简历种类

目前在市场上流行的简历大致有三种:中式、港式和美式。

现在社会上常见的中文简历多从“履历表”演变而来,虽然时代不断变迁,但简历依然惯性地沿袭了履历表的各种特点,如“身高”、“政治面貌”、“籍贯”,像“全国人口普查表”一样。而工作经历或社会经验一栏虽然能容纳大量的篇幅,但却不如填写个人信息那么仔细认真,大多写得干瘪,几句短句。如果去外企求职,政治色彩越少越好,建议不写政治面貌。没有必要让老外知道你个人的政治隐私。但也有个别外资老板敬佩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如果你知道这种“内幕”,当然可以投其所好。有些人认为公司愿意招聘比较活跃一点的员工,于是便在简历中写“性格开朗”。有些人真相信自己性格开朗,有的人觉得性格开朗更好,其实没有必要。还有的求职者浪费了大量篇幅和笔墨描述自己的性格:性格外向、活泼开朗、善于交际、积极主动、能歌善舞······这些确实都是一写优点,但都是一些写了等于没写的优点,因为性格一类的特质往往需要通过双向沟通来评价的,是一种主观的印象。有经验的招聘经理从来不相信任何人自己表白的性格特点,因为它不是一项硬性指标,不像学历、技能可以通过量化的测量来进行横向比较。

香港简历大都要求写“年龄”、“婚否”、“工资现状”或“预期工资”,这写都是属于隐私问题。而且香港简历篇幅长、页数多,却不详细。目前国内流行的中文简历大都参照港式简历。

美式简历要求言简意赅,字字珠玑,限一页纸。但要写好一份美式简历并非易事。你要知道哪写信息不适合写在简历上,了解哪些信息必须在简历上写清楚,而且越细越好。国际大公司比较欣赏美式简历。比如:个人信息一栏,只要求写姓名、地址及邮编、E-mail地址、联系电话和手机号码,不需要写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政治面貌;工作经验或社会经验一栏,则要求写得越具体越好。美式简历的一个优点就是把内容控制在一页内,因为没有人会认真看你的简历。一方面,简历要写得精练;另一方面,简历也力求精彩。招聘经理在筛选简历时,只需要5秒钟就可以得出结果。写得好的简历先放在一边,一会儿慢慢看;而写得不好的简历(格式不规范、打印不工整的简历),会被毫不犹豫地扔到拉圾桶。国内许多学生简历花哨的多,不重视简历的内容,而注重简历的形式,准备了像手抄本一样厚的求职材料,把所有的证书复印件、证明信、论文、甚至生活照片统统收罗进去。若是拿这样一本

求职材料到外企求职,将适得其反。通常,外企经理看到这样一本材料,不会把它的主人请到办公室面谈,而是把它直接放进拉圾箱。在外企,这样的求职材料被认为缺乏沟通效率,不懂外企文化,这样的求职者会被招聘经理排斥在外。

3简历的内容要真实

有的人为给自己的颜面增光,把不真实的内容写到简历里,不计后果。比如:没有日语二级证书,写了“日语水平二级”或者“相当日语二级水平”;有的人明明没有参加过暑期社会实践,却写了“到某公司担任某工作”。要知道,在面试中,作为招聘经理,虽然他们会按照招聘的要求进行提问,但他们对简历中的任何字句,都有可能成为面试中的话题。要懂得,编造的事实永远不等于事实。谎言重复一千遍也许可以成为真理,但是招聘经理根本不会反复阅读你的简历,所以你的谎言成不了“真理”。而且这样的简历你也不敢让人反复阅读,因为读的次数越多,露出的破绽就越大。

二、规范简历的撰写

撰写简历要规范,规范的简历中,每一项信息有约定俗成的位置,招聘经理筛选时会到这些特定的位置去寻找需要的信息。一份专业简历必须而且只能包括“个人信息”、“教育背景”、“社会经验”和“个人能力”四部分,应聘者只能在内容上求胜,而不应打破既有的模式。

1.天头

写校名,这样让招聘经理一目了然,帮你脱颖而出。

2.个人信息

要注意以下内容的填写:

(1)地址

“地址”是招聘人员书面通知你的重要通道,一定要给有效的通信地址,千万不要因为“地址不详”、“查无此人”等原因让“面试通知”半途走失,或者在寒假里积压在你学校的信箱中“失效”、“过期”。邮政编号用括号的形式写在地址的最后。通常在简历中同时写上学校地址和家庭地址。

(2)电话

“电话”的写法很有讲究,很多人名片中的电话写不规范,有几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1)电话号码前面一定要加区号,如(021)。

2)8个号码之间家一个“-”来分节。参考国际上通行的电话号码分节方法,采用“四四分”,如6802-5318。这样认读和拨打起来都比较容易,否则,第一次打可能会看错、拨错,万一碰到没有耐心的秘书,你就失去了机会。对比一下,同样一个号码,这样写“68025318”易读易记吗?

3)写手机号码或者向别人通报手机号码是,也有一定的规范,要采用“四三四”的分节原则,如“1399-989-9989”。字数越多越不容易记全,甚至出错,降低效率,有的人还念特别快,听着很难记下来。

4)用留言留住面试机会。你可以征得家人和室友的配合,用留言的方式帮你与招聘公司保持联系。经常会出现这么一种情况:你出门了,朋友打来电话,回来时,妈妈告诉你:

“今天有人打电话给你。”你会兴奋地问:“谁来的?”一般她只会告诉你“是个男的”或“是个女的”,当你愤愤地问到:“你怎么不问他的电话呀?”,你妈会一脸无辜地回答:“我还没有问呢,他就挂了。”如果你事先告诉你妈有询问清楚来电者的公司、姓名和联系电话,甚至更多的信息,你怎么会哑巴吃黄连呢?

可能有的同学认为这里讲的内容过于琐碎。如果你只想在一家很普通的小公司谋到一个职位,这些细节对你来讲的确大可不必,但大多数同学还是以能进入外企或者正规中资企业工作为目标,如果你不能从小处着手准备求职,怎么能够写出一份让招聘公司从大出着眼的简历呢?点滴成河,无数小错聚在一起就成了一个漏洞百出的不合格产品。相反,如果招聘经理从简历中看出你的公文写作技巧天衣无缝,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你早以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他们保持了高度的统一,你正是他们所期望的人才。

(3)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是另一种形式的通信地址,所以应该紧随邮寄地址之后。有些同学在向招聘经理通报电子邮件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发音,以至于在电话中报出“圈儿A”的名字,显得很不专业。@的正确发音与英文的“at”相同。

3.教育背景

“教育背景”对于学生简历来说是排在第一位的重要信息。

(1)年月的顺序

时间要倒序,最近、最高的学历放在最前面,先写大学,后写中学。

教育背景中可以写进相关课程,但千万不要为了凑数篇幅,把所有的课程一股脑儿地都写上,如体育等。这样不是很有效,别人也没有耐心看。列出一些你学习过的重要课程,表现出你的资历适合。

(2)奖学金

“奖学金”表明学校对你在学习中成绩的肯定。一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所获奖学金的情况。如果有多个,也争取用一句话概括。招聘经理对奖学金的评定情况通常不甚了解,再花哨的奖学金名称和级别也很难进行横向比较。

但如果学生通常在社会经验上没有太多的资本可以炫耀,奖学金的描述则可以适当拉长,能细则细,不要手软,可以一项一行。许多学生每年都有奖学金,这样一来,也可以写出三四行,甚至更多。

(3)中学情况

中学情况可以不写,要写一般不要写得太多,写一行就可以了。有的人中学经历特别辉煌,做过学生会主席、当过团支部书记,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上大学后,尤其是到大三时,中学业绩的时效性已经大大削弱了,没有必要再写。当然,如果你在中学得到过奥林匹克比赛大奖或全国性大奖,或者体育比赛成绩在全市排上前5名,不妨提上一笔。

4.社会经验

对在校生来讲,社会经验既包括学校社会工作又包括实习工作。大部分同学缺乏社会经验的内容,所以要挖掘再挖掘。

许多人觉得在学校担任的社会工作不值一提,即使有所提及也是一带而过。其实校内社会工作细节放入“社会经验”中,会填补工作经验少的缺陷。例如,你在做学生会干事等社会工作时组织过什么活动,联系过什么事,参与过什么都可以一一罗列。如果只做过一件事,那就尽量具体多写,如完成了什么事,领导过多少人,起到什么作用。这样一来,起码就有了3行。如果做了更多的事,一件一行就可以了。行文简洁是简历写作的首要原则。

(1)实习年月的标注

要如实写实习的起止年月。因为在现实中很少有人在一家公司长时间实习,一来自己的时间不允许,二来公司也不一定总有实习的需求。如果刻意在简历中用大跨度的方式表示时间,很容易引起招聘经理的警觉。如果你在面试中不能自圆其说,就会被认为不够诚实。其实作为招聘经理,对公司的人事制度了如指掌,公司的实习学生可能有好多就是通过熟人介绍来的,因此实习的时间都不会太长。如果你如实写出实习的起止年月,会被认为你实实在在地在某家公司有过正规的工作经验,时间长短并不是问题,有工作总比没有好。

(2)一定要有实习的工作经验

招聘公司通常并不指望学生在暑期工作期间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但一定要有工作经验。如果实在没有,就算在父母的单位待过几天,也不妨写上,这样也算是有过工作经验,显得你多少接触过社会,对某些行业有所了解,做了些实际工作。但你一定要能说上几句才能写在简历上。否则将来面试时,你恐怕会被招聘经理问得张口结舌,显得很尴尬。对此,你不妨去父母单位当义工,有百利而无一害。

暑期工作最好写成“实习”,因为实习通常被理解为某一段时间里的全职工作,表明你曾经在正规的工作环境中受到集中训练和文化熏陶。而“兼职”则不同,兼职像是打零工,每星期去几天。写简历的目的是为了找工作,一个多多少少有些工作经验的人要比没有工作经验的更有优势。目前越来越流行暑期工作,甚至连寒假也流行起来,这非常值得鼓励。

公司的名称尽量避免缩写,因为外行人往往看不懂。但是像IBM这样的国际著名公司就不用画蛇添足地翻译成“国际商业机器公司”,那样反而可能有人不认识。

(3)工作部门和工作职务

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公司中,凡是你列入“社会经验”部分的工作,都应该交代清楚“所在部门和所担任的职务”。这两项内容在“公司名称”后另起一段开始写。职务与部门都用黑体,如“行政部秘书”、“学生会体育部干事”。

(4)社会经验内容的编排次序

一是实习工作在前,学校工作在后;二是工作时间倒叙。

大家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技能在不断成熟、完善。年龄越大,知识技能越前面,做出的工作成绩更具有参照价值。大学一年级做过的工作很可能被认为与高中生的水平没什么差别。因此,为了让最优秀的成绩展现在招聘经理的面前,最好把工作经历按照国际流行的“倒叙”原则排列。

社会经验的内容怎么写

(5)社会经验怎么写

第一、用“点句”,避免用大段文字。但也不能过于简单,只有“2004年7月在xx公司实习”这样蜻蜓点水的介绍,要有具体内容,要让招聘经理知道你担任什么职位,从事什么工作,取得哪些成绩。点句长度以一句为宜,最多不要超过两行;句数以3—5句为佳。而且不要出现“我”这样的字眼因为双方都有认识,简历上的工作都是你做的。

第二、在同一公司的业绩中,不必拘泥于时间顺序,应按照“重要优先”的原则,把最重要的成绩写在前面,关键是使招聘经理在短短几秒钟之内就发现你的最大卖点。否则,第一件事情如果不够分量,很可能给招聘经理留下这样的第一印象:你在实习期间没有努力工作,你的工作能力很差,你在公司的工作无足轻中。此时不论下面写得多精彩,招聘经理也先入为主地懒得往下看,金子就这样被自己没在沙堆里了。

第三、工作成绩要具体化、数字化,避免使用许多、大量、一些这样的模糊词汇,尽量使用具体的数字,到底组织多少人,完成多少工作量。比如,“每天参与打印大量外贸单证”,应写成“每天打印40%的外贸单证”,再比如,“组织业余党校学员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应写成“组织业余党校30名学员参观中共“一大”会址,这样使人看了信服。

5.个人能力

(1)外语水平

要在简历中列出最能反映你的外语水平的证书。如果你已取得日语一级证书,就不必写日语二级证书;同样,已取得英语六级证书,就不必写英语四级证书。同时,要用一两个有说服力的描述,比如“日语演讲比赛一等奖”、“能用口语会话”,这样就能表现你的日语沟通能力。

(2)计算机水平

在描述自己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时,中国人做最爱用“熟悉”这样的字眼。“熟悉”就等于知道,是一个很弱的字眼,说明你不熟练、不常用。应该写“经常使用什么什么软件”。Excel 和PowerPoint是公司最需要掌握的两种软件,但是Worde千万不要写,因为那无异在向招聘经理说“我会写字”,这只能降低你的电脑操作水平的得分。

(2)业余爱好

在描述你业余爱好是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写强项,弱项一定不要写。否则,一旦招聘经理聊到你的弱项时,绝大多数人会很尴尬,这对你很不利。更严重的是,招聘经理会觉得你在撒谎。

第二、强项要写也只写两到三项。因为极少人能够达到“十项全能”。即使你有七八项强项,你也没有必要写那么多,以免给人清浮的感觉。

第三、不具体的爱好不写。如体育、音乐、阅读。这些都是非常宽泛的词语。比如,你是钢琴九级,而你在简历中只说自己爱好音乐,很可能会被误解为你就是爱唱卡拉OK。不具体的爱好,通常会被大家理解为你根本就没有真正的爱好。而阅读这样的爱好最好不写,哪个学生不是寒窗苦读才熬到今天?除非你对某段历史、某种文学真的很有研究,否则建议不写为妙,要知道中资招聘经理大多是文科出身,他们比你懂得多。

第四、列举几个用词,如旅游,如果你喜欢旅游,而且真的去过很多地方,有些工作需要经常出差,那么你写上爱好旅游非常有利;有些女同学写上烹饪,很实事求是,也给人以踏实的感觉,对于像秘书这样的职位,总有好处。

第五、最好能写上一两项体育爱好,否则招聘经理会认为你的体质很差,或者你缺乏毅力不愿运动,因为有些工作经常加班,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可能你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可能就不会聘用你。不妨写上羽毛球、乒乓球等日常生活中经常玩的运动项目,既没有抬高自己,又没有让招聘经理失望。

三、简历的弥补技巧

“学生学生,学习还成,工作很生”。之所以要再次强调学生简历的弥补技巧,是因为学生的工作经验很少,写不出东西来,显得页面不够丰满。下面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简历丰满起来。

1.拉长句子。每个句子都可以加入一些词拉长一些,一些副词、形容词统统可以派上用场。

2.扩大字号,将小五改成小四。字大方,简历看上去就大方了许多,写简历的人当然也是大大方方。

3.快快做些实习。

招聘经理在筛选简历时是在找“工作”,他希望你能有更多的“工作”经验来证实自己的实力。如果你没有实习经历,则利用假日或双休日找单位实习,着手为你的漂亮的简历积累素材。校内时间同样可贵,你从中锻炼沟通能力,不一定只有班长、学生会主席才有出息,做一个社团干事同样能创造出辉煌战绩。

四、制作简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简历用纸不要用黄色、粉红色的纸,要用80克的A4复印纸。

2.字体与字号。校名、个人信息、教育背景、社会经验、个人能力等用黑体,5号字。其他字用宋体,小5号。如果经历不多,可用小四号,这样简历回显得丰满些。

3.行距。简历的外观和可读性并非仅由字体大小决定。同样重要的是行距。如果你的简历内容不充实,那么不妨将行距增加,使简历看起来更为开放和引人注目。

4.打印和校对。简历用激光打印稿,效果好,不要省钱。简历尽量少用效果不佳的复印件。在电脑上打好简历后,打印出来校对,在电脑看不清楚。要知道,简历上任何小的纰漏,招聘经理会认为你不认真、不专业。

校对项目为:无错别字、语句通顺、各项信息表述无误(公司名称,地址等)、以人格担保简历内容全部属实、标点符号前后一致、行距一致、上下左右对齐、请同学帮忙查看一遍。

5.折页。折叠时候以三折为宜。不要让文字骑在折印上,以免给招聘经理阅读是带来障碍。

第五篇:中文推荐信写作

在写中文求职信的同时好范文求职信网为你推荐一篇中文推荐信写作范文为模板参考;

1.推荐信的概念

推荐信是向有关单位或个人推荐有关人才的专用书信。

推荐信可以是个人写给个人,个人写给单位或单位写给单位。推荐信一般是由第三者写给对方,也有向某单位、部门自荐的。

2.推荐信的结构、写法

推荐信一般包括称谓、正文、结尾、落款和日期几部分。

称谓

第一行顶格写收信单位的名称或个人的姓名,个人姓名后可加“先生”、“经理”等,再加上冒号。

正文

第二行前空两格写正文。一般包括:

(1)被推荐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身体状况等。

(2)说明推荐的理由。要求写得具体、充分。另外还要写明推荐者和推荐者的关系。

推荐信一般是第三者写的,也有自我推荐信。写自荐信要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要求如实地介绍自己的优点,客观的叙述自荐的理由,以便供有关人员参考。

结尾

用“此致敬礼”、“祝工作顺利”等语,表达问候之意。

落款和日期

在右下方署上姓名,姓名之前可以加上工作单位。署名的下方写上具体时间。

C、推荐信的写作要求

应如实地介绍情况,让用人单位对被荐者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语气要诚肯。既不可自高自大,又不可卑躬屈膝。

编辑:好范文求职信网

下载中文写作——西线无战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文写作——西线无战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平无战事读后感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无名者 “新的中国该是个什么样子?”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应用文中文写作词语

    词汇大纲的作用词汇大纲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为汉语水平考试分开发和教材的编写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依据,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也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根据研制说明。词汇大纲在研制过......

    中文学科论文写作

    作业一 1.简述毕业论文写作的总体要求。 首先,研究课题的选择要注重学科意义。 其次,内容的表述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含量。 再次,结构的安排应当注重逻辑框架的严整。 最后,语言的......

    中文论文写作要点

    一、中英文摘要请参考下面的要求修改(摘要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写作要点): 1) 本文的目的或要解决的问题(What I want to do?) 主要说明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或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

    医师中文求职信写作

    医师个人介绍 男,39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90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毕业,学士学位。毕业后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主动要求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父老乡亲服......

    商务英语中文求职信写作

    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时如何写求职信?为了方便大家,以下给各位整理出一份商务英语求职信范文,仅供各位参考,希望大家从中找到求职信写作技巧。 Dear Sir, In response to......

    财务人员中文求职信写作

    财务人员中文求职信写作文章是由好范文收集,为了让求职者在写求职信时能写出更好的求职信下面相关推荐一篇财务人员个人中文求职信写作模板为参考模板,在求职时因专业与职位的......

    中文求职信写作模版

    在应聘此岗位时如何准备中文求职信?以下是一份《中文求职信模版》范文,可供参考。 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宜春职业技术学院xx系02级xx专业学生,将于2005年暑假毕业。据悉贵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