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不服高校开除学籍到法院申请行政诉讼2
考试再作弊被开除,大四学生状告母校
来源:饶婷婷律师
发表时间:2014年09月28日
资料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goodcase/29968.aspx
看到身边一些同学都顺利毕业了,而我早已被学校开除学籍,意味着永远拿不到毕业证,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距离毕业的时间过去了一年多,但是,2014年8月5日,远在深圳的张某接受电话采访时坦言:“这是永远的痛。”
事件的发生要追溯到2013年4月19日。在毕业前的考试中,大四学生张某因夹带纸条进入考场,被监考老师发现后立即终止答题。江西xx大学对张某作出了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理由是“张某同学在几年前一场考试中请他人代考,学校已经给予了留校察看处分,此次考试作弊属于再次违反了校纪校规,按照学校的违纪处分规定,可以作出开除学籍处分”。
张某向学校及省教育厅申诉无果后,选择与母校对簿公堂。不过,这起官司历经一审、二审,张某皆败诉,两级法院依法作出了维持学校对张某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
1、考试两次作弊被开除学籍
今年24岁的张某是江西九江人,2009年考入江西xx大学。2011年2月22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线性代数》补考,补考过程中,张某请他人代替参加考试,学校给予了张某留校察看的处分。但是,张某仍未吸取教训。2013年4月19日,他在参加《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清欠考试中夹带资料,后被学校认定为夹带作弊。同年5月10日,江西xx大学对张某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处分决定书显示:因该生在《线性代数》课程补考中请他人代替其参加考试,已受到学校留校察看处分,学校还未对其解除留校察看。根据《江西xx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张某同学找人替考作弊后再次考试夹带作弊事实清楚,经教务处和学生工作部审核,校领导办公会批准,决定给予张某开除学籍处分。
对于这样的“极刑”处罚,张某认为处罚得太重。“我来自农村,能进入大学非常不易。考试中确实存在作弊行为,我也主动认错并深刻检查。在毕业前最后的考试中出现了一般违纪行为,这样的行为可以从轻处分,不至于被开除学籍。”张某认为。
于是,张某向江西xx大学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进行申诉,申诉处理委员会维持该处分决定。
随即,2013年6月6日,张某又向江西省教育厅申诉,同年7月15日,省教育厅维持了学校对张某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2013年8月,张某一纸诉状将母校江西xx大学诉至赣州市章贡区人民法院,请求法院撤销学校作出的开除学籍处分决定。
2、学校处分是否有法律依据
“在清欠考试中,我仅仅是夹带小纸条进入考场,被监考老师发现后立即终止了答题,纯属一般作弊行为。”庭审中,张某认为,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高校管理规定》)第五十四条规定,学校开除学籍处分只有七种情形,其中第四项规定: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张某认为自己的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可以开除的情形,因此,学校对夹带纸条行为给予开除学籍处分的决定没有法律依据。
同时,他还认为江西xx大学校规与教育部制定的《高校管理规定》存在冲突之处。《江西xx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以下简称《违纪处分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因考试违纪或作弊受到处分,再次考试违纪或作弊,给予开除学籍处分”;而《高校管理规定》第五十四条第七项规定,“屡次违反学校规定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不改的”,可以开除学籍。“虽然都规定了作弊多次可开除学籍,但是,两者学生违规违纪受到处分达到开除学籍程度的次数不同。”《高校管理规定》规定的是“屡次”,即多次(至少三次),而学校规定的是“再次”(即二次)。“况且我此前只受到一次纪律处分,而不是屡次(多次)受到纪律处分。”张某据此认为,江西xx大学制定的规章制度,其必须遵守教育部颁布的《高校管理规定》,江西xx大学依据违反教育部规定的《违纪处分规定》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是错误的,应予纠正。对此,江西xx大学辩称,《违纪处分规定》是根据国家《高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的,该规定并未突破上位规章创设新的规定,只是对上位规章概括规定的“严重作弊行为”进行了具体列举。因此,学校作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的具体行政行为,法律依据充分。
3、是否违反“一事不二罚”原则
另外,张某指出,学校作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认定了他请人代考、夹带作弊两项违纪行为,从而合并认定有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情形,这违反了一事不二罚的原则。“我请人代考的行为已经受到处分,并且已经执行完毕,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重复处罚。”
张某的起诉状还称,本次应该受到处分的违纪行为只有夹带纸条这一事实,而《违纪处分规定》第二十七规定,“夹带、传递纸条(团)等违反考试纪律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显然,夹带纸条行为属于一般“违反考试纪律”行为,不属于“严重作弊”。而《高校管理规定》第五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的“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是指本次作弊行为本身严重,而不是指与此前的作弊行为合并认定为作弊行为严重。本次夹带行为本身并不属于严重作弊行为。学校将此前已经受到留校察看处分并且执行期满的违纪行为与本次夹带行为合并认定为“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没有法律依据。
对此,江西xx大学辩称,张某在校期间实施了两次独立的作弊行为,并非对一个行为给予两次处分,开除学籍处分针对的是张某“再次考试违纪或作弊”的第二次行为。而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一事不二罚”原意是“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另外,“处罚”和“处分”是两个概念。
除了和学校讲法,张某在起诉书中还讲情,试图让学校撤销之前的决定。“我是大四毕业生,只剩最后几个月就可以毕业走向社会,但是,在最后的考试中因为一般的违纪行为就直接给予了最严厉的处罚,对我而言,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在迎接希望曙光的最后时候却化为泡影,不合情理。”张某诉苦道:“我来自贫困农村家庭,通过努力成为一名大学生非常不易,加之父亲残疾,生活困难,作为学校应当多一点关怀和教育;我已经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过错,并保证今后会踏踏实实做人。学校是教书育人之地,教育学生是学校及其老师的本职,我已后悔当时一时头脑发热,做事没有深思熟虑,对行为的性质认识不清,现已认识到了自身的过错,希望学校本着教育学生的目的,给我保留学籍的机会。”
4、一审法院维持学校处分决定
2013年9月24日,章贡区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江西xx大学有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奖励、处分的权利。江西xx大学结合《高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违纪处分规定》并无不当。另外,教育部《高校管理规定》第五十四条规定,“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四)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七)屡次违反学校规定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不改的。”而《违纪处分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因考试违纪或作弊受到处分,再次考试违纪或作弊,视情节轻重给予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处分。”“张某作为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在考试中找人替考受到了留校察看的处分决定,本应痛定思痛,但张某仍未悔改,又在清欠考试中夹带作弊,触犯了‘再次考试违纪或作弊’的校规。江西xx大学依法给予张某开除学籍的处分并无不当。”
一审法院还认为,张某曾于2011年考试找人替考,被处留校察看处分,初次触犯校规时,学校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给其改正的机会,在受到留校察看处罚的同时,受到该处分的还有其他几位学生,但其他学生均珍惜学校给予的机会,未再触犯校规,张某却在2013年4月的考试时再次作弊,触犯校规,学校自身不存在重大教育缺失。
5、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一审宣判后,张某不服,向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张某上诉称,一审法院认定上诉人在 2011年2月22日受到留校察看一年的处分,至今学校还未对其解除。上诉人曾经提交申请,该证据有领导的签字和校方的公章,上诉人解除留校察看申请书上,有班主任及学院同意解除的意见,足以证明学校解除上诉人留校察看处分的意见。另外,根据《违纪处分规定》第七条规定,学生察看期最多为一年,也就是说,在2012年3月7日之前必须解除察看期。上诉人在留校察看期没有违法违纪行为,在留校期满后,该处分已经执行完毕。上诉人此前找人替考的行为不能作为此次处分的依据。
另外,张某认为,一审判决引用《违纪处分规定》及《高校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而江西xx大学作出的处分决定,仅适用学校自行制定的制度。《违纪处分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与《高校管理规定》相违背,不能作为处分的法律依据。上诉人2013年的作弊行为是夹带小纸条,按照这两项规定,最高处罚是留校察看。针对留校察看处分是否解除一事,江西xx大学辩称,留校察看处分期满的,必须履行解除留校察看手续,应当由学生申请,经班主任签署意见,所在学院讨论同意后,报学生工作部审核,再报主管校领导批准。上诉人虽然提交了解除申请,只是学院同意,并没有报到学生工作部,因此,其留校察看并没有解除。“即使解除了,根据《违纪处分规定》的规定,被上诉人依然可以作出开除的处分。”
赣州中院经审理后认为,“江西xx大学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及《高校管理规定》制定《违纪处分规定》,而该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因考试违纪或作弊受到处分,再次考试违纪或作弊,视情节轻重给予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处分”。《违纪处分规定》与《高校管理规定》并不矛盾和抵触。而江西xx大学对上诉人张某作出开除学籍处分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另外,上诉人因为作弊已经受到了留校察看处分,上诉人再次考试作弊,属于情节较重,江西xx大学对其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处分结果并无不妥。
赣州中院于4月18日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6、“慢慢接受这一现实”
在法院终审判决后,张某此前起伏的心态也趋于平静。2014年8月5日,远在深圳的张某接受电话采访时坦言,一开始,他对学校作出开除学籍处分的决定接受不了,在他看来,他已经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并向学校写了检讨书,并恳请学校给他一次机会,但是学校仍对他作出了“极刑”处分。
“现在,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也慢慢接受了这一现实,但是仍然有来自于家里的压力。”张某说,家人至今仍难以接受,毕竟是通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才考上了大学。
张某还告诉记者,“看到身边一些同学都顺利毕业了,很是羡慕。原本我在大四的时候就已经出去实习,然后在深圳一家外资企业做it行业,月薪有5000多元。如果想在公司走得更高、更远,肯定绕不开一些现实的东西,比如毕业证。就在3个月前,我选择辞职,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开始了创业。”
“如果再有机会上大学,我肯定不会再犯糊涂了。这个教训太大了。我也希望师弟、师妹以我为鉴,不管怎么说,对抗母校很无忍、很无奈、很无助。”张某以三个“无”结束了采访。
“没有一个学校愿意看到自己的学生被开除,学校再对他作出开除决定时,也是非常矛盾的。”江西师范大学王力副教授认为,这是教育部规定的条款,学校也在校规中予以明确,同时这也是针对当前作弊依然严重现象的一种严厉的措施,也是必须严格执行的条款,学校无权擅自降格处理,对于考试作弊现象,学校能做的只有教育、预防与处分并重。“这既是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与保障考试公平公正的要求,也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大学生和建设诚信社会的需要。”
近年来,教育部先后颁布了《高校管理规定》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两部法规,让学校对作弊的处罚有法可依。王教授说,但是,法律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比如《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虽然明确规定了考生哪些行为属于考试违规,哪些行为属于考试作弊,却没有详细规定需要怎样的证据和程序来进行认定,这就给学校的管理制度提出了新挑战。
第二篇:高校强令学生到富士康实习续已改强令为自愿图
“缺人严重”的富士康图片来源:深圳新闻网原标题:淮安回应强迫学生到富士康实习:学生返校 立即整改中广网淮安9月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之声昨天(5日)关注了江苏淮安一些高职院校,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学报到后突然安排他们到淮安富士康“实习”的调查报道。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就在富士康大门外,招工人员告诉记者,介绍一个人进厂马上就能兑现四百元的介绍费,而招工人员从富士康得到的介绍费更多。全市高校齐动员,学生莫名来到富士康淮安富士康对面,摆张桌子,号称劳务公司在替富士康招工的大有人在。招工者:每天我们都几百几百的招。今年任务比较紧,因为不通过劳务公司招的话,找不到这么多人,厂里面缺人缺得比较厉害。一个厂带动一片经济,政府扶持它。包括农村里面的村长,都不知道带多少人来过了。只要有身份证,学历在初中以上,当天就能进厂安排工作。一位正在招工、名片身份是富士康“驻厂人事”的男士说,淮安富士康专做苹果数据线和充电器,最近订单很多,厂子里的工人已经从20000人翻了一倍,不过还是不能满足需求。只要介绍工人进厂,立马兑现报酬。淮安新闻网8月16日曾刊发消息,标题为《为企业提供101%服务 淮安市协调富士康招工问题》,报道说,副市长陈涛出席会议并要求,将服务富士康招工摆到当前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帮助富士康解决好八九十当前三个月的用工不足问题;着眼长远,建立用工长效机制。这样的消息也显示,富士康的用工缺口不小。在这次会议过去半个月之后,淮安不少高职院校的同学们在新学期报到当天就被拉到了富士康“实习”。淮安市广播电视大学一位系主任说,不管专业对不对口,这是锻炼个人能力的机会。系主任:这个学期,上面有要求,根据学校学生情况,本来我们教学计划里有一段时间实践锻炼。不光我们学校,师院、技术学院、工业院、食品学院全部去了。数量大巴车把学生拉到了富士康,学校说要实习一到两个月。记者采访到的同学们都说,到富士康实习,之前完全不知情。学生:他让我们来,我们也不能不来啊。不来的话没有学分,我们毕竟要积学分。整改:学生返校,仍可“自愿”实习《新闻纵横》节目昨天播发了强迫学生前往富士康实习的相关调查报道,昨天深夜,淮安市发来一份234字的简短书面回应,淮安市表态,明确要求各高职院校严格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做法立即进行整改。昨晚,记者分别致电多位反映问题的淮安学生,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的学生已经回到学校。学生:大家都回学校了。一开始是我们自己组织回来的,最后学校全把我们带回来了。现在已经开始复课了。去不去富士康实习?淮安市给出的关键词是“自愿”。同学们也证实了这些变化。学生:学校对这个已经不是强制性的了,已经是自愿的了。淮安市广播电视大学虽然也向学生明确,实习是自愿的,不过,现在仍有不少学生留在富士康。小赵同学说,不仅希望实习不是强制的,更希望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学生:有一批人去了富士康,学校应该跟富士康联系一下,把他们都弄回来,然后正常上课。如果他们实在要带我们去富士康体验生活,可以利用暑假、寒假的时间。你不知道的“富士康招工”除了淮安,记者了解到,烟台等地也有学生即将进入富士康实习。烟台职业学院的小张说,这个星期天就是学校指定的到富士康报到的日子。小张:我学的专业完全不对口,我学船舶的。不止我们学校,还有其他学校也要去。机械系的小田说,学校定的实习期限是45天,为什么选择富士康?机械系就业科老师的回答很直接。老师:学校每年都要安排实习,不管什么专业,都要到校外实习。往年不去富士康,今年富士康可能是生产任务紧了,让年轻人都去锻炼一下。在太原富士康门口,太原的公交车经停富士康厂区的有四五趟,每有公交车到站,中介们便集体冲上来围住下车门,甚至有写着“太原富士康科技工业园招募”的名片随之扔进车内。中介:有身份证就可以,体检合格就可以了,不用交钱,直接就可以来了。事情说到现在,核心问题已经不是学生们是不是自愿的问题了。我们不知道,当学校把学生们拉进富士康大门之后,会不会收到富士康的佣金和介绍费。学生到学校是为了学习,而且还交了学费。而学校却把学生们当做劳动力转卖给工厂。苹果光鲜的产品背后,竟然隐藏着这些污垢,让人们的确难以接受。(记者陈振玺、李楠、刘黎,实习记者陈培德)作者:陈振玺 李楠 刘黎 陈培德(本文来源:红网)据9月6日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江苏淮安一些高职院校,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学报到后突然安排他们到淮安富士康“实习”的调查报道。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就在富士康大门外,招工人员告诉记者,介绍一个人进厂马上就能兑现四百元的介绍费,而招工人员从富士康得到的介绍费更多。
此前,淮安新闻网刊发标题为《为企业提供101%服务 淮安市协调富士康招工问题》报道说,副市长陈涛出席会议并要求,将服务富士康招工摆到当前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帮助富士康解决好八九十当前三个月的用工不足问题;着眼长远,建立用工长效机制。在这次会议过去半个月之后,淮安不少高职院校的同学们在新学期报到当天就被拉到了富士康“实习”。我们不知道,当学校把学生们拉进富士康大门之后,会不会收到富士康的佣金和介绍费。而动用行政资源为一个工厂招工,甚至不惜让不知情的学生到企业“实习”,这让我们再次看到了“长官意志在兴风作浪”,表明政府及学校混淆了“应当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以及“不得做什么”的职责。
年轻人都有梦想,尤其是在尊崇知识的大背景下,他们期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但是,我们的学校非但没有为他们提供接受教育的环境和机会,反而将其当作劳动力转卖给工厂,怎能不让人失望。在学校所谓实践实习的幌子下,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早已不再与其特定的身份和地位相对应。学校非但没有在人格上尊重学生,反而将平等、和谐、理解、宽容的师生关系击得粉碎,让学生觉得老师不再是可敬可爱的益友,而是可憎可恶的市侩。要知道,学生是交了学费到学校来学习的,无论有多少“正当”理由,无论校方有多少难言之隐,都难以洗刷因此而带来的荒唐和堕落,也难以挽回学校因此所丧失的高尚人文追求与精神情操。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发展人,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地,其任务是使受教育者得到人格和素质的完善,而绝非校企“联姻”那般简单。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类所有的情结中,最强烈的莫过于被人重视。”《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育工作者应当意识到,历史发展到今天,教师的职责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将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帮助发现矛盾的人。”学生作为人,享有每个人都享有的最基本的人权,如尊严、人格、人身、名誉等权利,学校及其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的权利,不能肆意践踏学生的合法权益。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必须树立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将依法治校落实于学生管理服务工作之中,规范教育教学秩序和管理行为,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切实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保护。因此,学校应转变观念,以服务来育人,切实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把尊重、培养、塑造学生作为育人的终极目标。随着学生权利意识的不断强化,尊重学生的权利,保护学生的合法利益,既是学生及家长对学校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学校落实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要求。解决学生权益受损问题的关键,固然需要学生主动拿起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更重要的则是,规范教育者的各种行为,斩断那些伸向学生的“黑手”,并加大对侵害学生合法权益事件的调查以及惩处力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安心学习,才能茁壮成长。如此,民主化教育才能落到实处,学生才能真切感受到人性化的关怀。(文/郭立场)
来源:中国青年网(本文来源:人民网)富士康这样的巨无霸企业带来的巨额投资和GDP无疑对地方政府具有巨大吸引力。在富士康进驻前的2006年,淮安GDP为651亿元,财政总收入92.9亿元,到了2011年,这两项数据分别达到1315亿和310亿元
小马(化名)是一名大二的会计系女生,在江苏省淮安市读书。9月初刚开学,她没有走入课堂,却被学校安排,与同学们一起到了富士康淮安工厂的生产车间,组装苹果手机的数据线。这是一次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在淮安,多所高校大规模组织学生,去富士康科技集团富誉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参加这种“实习”。在急缺工人的背景下,学生成了富士康人力资源大军的一个重要来源。
正如当地的路边广告牌所宣传的那样,在这个自称“南有昆山、北有淮安,打造台资新高地”的地方,政府正在动员式地调动大量公共资源为富士康服务。
不情愿的“实习”
富士康淮安工厂,秋高气爽挡不住工厂门前招工的热浪。“急缺10000人,报名火速进行”、“富士康不收任何费用,欢迎广大求职者前来报名”等由富士康人力资源部门制作的横幅,挂满了工厂的一堵围墙。
而工厂周围,除了零星散布的个体招工点外,一些中介公司也聚拢而来,其醒目的招工牌上写着:“富士康报名点”、“富士康直招”等字样。
今年5月,新华社报道称,由富士康科技集团投资逾2.1亿美元的苹果零组件生产线,将于今年10月在淮安建成。
工厂全面开工在即,工人却远未充足。于是,淮安当地高校的大量学生被以“实习”的名义派到工厂。《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了解到,近日,刚刚开学,淮安数所高校便召开了实习动员大会,学生们报到后不久,旋即登上去往富士康的大巴车,其“实习期”多为两个月。
本报记者实地走访了当地的江苏省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淮安食品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校,多名学生均表示参与了在富士康的“实习”。
事实上,近年来,淮安当地高校一直与富士康有密切的合作,向富士康派遣“实习生”已成为常规。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一则派遣规模扩大,不仅机电等与富士康的主营业务相关专业的学生被派去“实习”,连会计等与生产无关专业的学生也要去车间;二则出现了“反复实习”现象——不少大二已经去富士康“实习”过的学生,此次大三一开学又被动员去“实习”。
不过,随着“实习”事件在网上被曝光,部分学生已经返回校园。
据江苏省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刚从富士康回来的大三学生透露,该校原计划分三批次将学生送到富士康“实习”,他属于第一批,是9月3日去的,其他两批原定在本月10日、20日左右前去。但第一批学生最近一闹,校方同意他们返校,后面两批的“实习”是否成行就不得而知了。该学生表示,他们在大二时就已去过富士康“实习”。
该校另有数名学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到富士康“实习”前被要求签合同,但是合同却另有乾坤——在填写诸如“是否自愿进厂”、“是否接受加班”等选项时,凡是填“否”的合同都被挑出来,要求改为“是”。
相当多的学生去富士康“实习”属被逼无奈。三名仍在富士康“实习”的会计专业女生对本报记者表示,她们在那儿从事的是苹果手机数据线的流水作业,她们很不情愿,但被学校告知:不实习的话,会影响学分、拿不到毕业证。
这几名女生在富士康每月的基本工资为1550元,两班倒,加班则另有加班费,工资标准与从社会招聘的一般工人相同。
“努力满足富士康用工需求”
富士康淮安工厂的大门口,一位中年妇女骑着电瓶车在招工。她说,上级给了村里任务,她所在的徐扬村被下达了招聘30人到富士康上班的指标。据她透露,不光是徐扬村,附近其他村都被上级下达了指标,于是每天在富士康门口拉人、招人成了她的工作。
这背后,是淮安市政府系统从上到下“动员式”地在为富士康服务。淮安市政府还曾经专门设立机构来解决富士康的招工问题。资料显示,2009年10月,淮安召开“市政府富士康招工服务工作会议”,以“动员各级政府齐心协力,努力满足富士康的用工需求”。会议提出,富士康的招工难是一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处理不好,将直接损害我市的投资形象”。会上要求“市政府成立招工服务办公室,并作为常设机构,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集中脱产办公。各县区都要尽快建立服务大企业招工领导小组,成立专门机构,切实推动本地区招工工
作开展”。
在这种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被注入了富士康的人力资源体系。江苏省教育厅下属网站上一篇名为《淮安市高职校圆满完成服务大企业工作》的报道称:“2010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市开发区的总体布置和富士康等大企业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了与富士康、达方等大企业的合作关系,促进了校企合作的健康持续开展。”
该报道透露的数据是:“一年来,市高职校先后组织十余批、1500余名学生进富士康顶岗实习、社会实践,就业、实习稳定率在90%以上,圆满完成了生产任务。”(本文来源:人民网)中广网北京9月7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近日,中国之声持续关注了江苏一些学校强迫高职学生到富士康工厂实习的事件,当地政府已经表态立即整改。但记者调查发现,强迫学生到富士康实习并非只发生在江苏一地。山西太原富士康园区门外,招工中介把名片扔进每一辆经过的公交车车窗。招工中介:我要是推荐你的话,我能得到300块钱,推荐人的奖金。在山东烟台,新学期开学,当地高职学生收到去富士康实习的通知。学生:来到学校之后他们就告诉我们要去实习,今年没选择,就是今天让我们签了一个手续,在学校签的,签完之后就必须去。为什么要去富士康?这个问题,校方的回答也很直接。老师:往年不去富士康,今年富士康可能是生产任务紧了,要求政府,动员学校,让年轻人都去锻炼一下。学生:我学的专业完全不对口,我学船舶的。不止我们学校,还有其他学校。一面是表示“不愿意去”的学生,一面是还在积极做工作的校方,学生大批进厂实习,谁是背后推手?稍后敬请关注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作者:王娴 李楠)
责任编辑:NN100今天,有媒体报道称,苹果公司今天(5日)凌晨发出邀请函,邀请媒体界人士参加定于美国当地时间9月12日召开的发布会,发布会可能和iphone5有关。与此同时,江苏淮安一些大中专院校的学生被学校突然强迫安排到淮安的富士康工厂“实习”。业界人士就此分析,“iphone5”的脚步临近,为了配合苹果公司的产品推出计划,富士康不得不加快生产进度,安排大批学生在开学的日子,拉进富士康“实习”。
报道发出后,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江苏省教育厅,要求了解事情的最新进展情况,截止记者发稿时止(16时),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了解情况。
针对高校学生“被实习”事件,记者采访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军,他认为,以“体验企业文化交流”之名,行“强制实习”之实,此次事件中可能夹杂着地方政府与企业的经济利益,地方政府、企业和高校都属于独立的实体,地方政府和企业都不得干涉高校的教学活动,学校要根据教学任务进行系统规划,不能违反法律规定强制学生进行实习,学校应尽快将不愿意参加“实习”的学生安排返校。
王军表示,如果高校工作人员通过强制安排学生到工厂实习而获取了企业的“中介费”、“回扣”等,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对其进行行政处分。如果构成犯罪的,可以移交司法机关审判。
据了解,淮安多所院校均有学生参与富士康实习,实习期为一到两个月,据一名已经在实习的学生透露,单他们一所学校就来了3000多人,每天工作8小时,做不完就得加班。淮安市的多所大中专院校究竟为何会同时设置富士康实习项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富士康老员工把问题的矛头指向了“iphone5”。他说,淮安富士康接了大订单,暑期工离开后,人手明显不够。学生的基本权利如何保障呢?根据我国相关法规,用工单位接收短期实习不得要求实习生进行长时间的加班工作的义务。江苏淮安一些高校打乱正常的教学计划、临时强制安排学生进工厂进行实习的行为,如果属实的话,会构成对上述法律规定违反,背离高等学校教学育人的宗旨,损害学生的基本权利。
为此,有网友呼吁有关行政监管部门应该调查此事,还原事情真相,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同时,也应该明确在校生实习的相关内容,进一步保障和加强学生的基
本权利。(记者 熊旭)(本文来源:人民网)中广网烟台9月6日消息(记者王娴 李楠)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这两天,中国之声持续关注了江苏淮安一些高职学生“被安排”到当地富士康实习的事件,昨晚,淮安市政府表态,明确要求各高职院校严格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做法,立即进行整改。而记者调查了解到,在山东烟台、山西太原等地,富士康的“招工狂潮”正以各种方式上演。
学生开学被要求去富士康实习
小张说,这个星期天就是学校指定的到富士康报道的日子。小张:8月27日开学,来到学校之后他们就告诉我们要去实习,实习自愿,但是今年没选择,就是今天让我们签了一个手续,在学校签的,很不正规,签完之后就必须去。
在他读书的烟台职业学院,他认识的其他系的不少同学也都接到了通知。
小田:就是说让我们去锻炼一个月,已经通知我们了,我们都不想去。
机械系的小田说,爸妈也给学校打了电话,但老师不同意不去。机械系就业科的老师解释说,学校定的实习期限是45天。
老师:就是生产线的实习,去45天的时间,富士康是按照新入园员工的待遇,不是说是去白干的。(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