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访案例将家校合作进行到底
将家校合作进行到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而《三字经》中有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紧密联系的。我们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也就是将家校合作进行到底,才有可能将我们的孩子培养得更为优秀,让其成为国家的栋梁。
有哲人的名言作为指路灯,我对家访尤为重视。根据我平常的观察和任课教师的反映,我敲定了几个需要家访的同学。
清,是我们班级中成绩较为不错的孩子,初一入班时在班级排名11,而升入初中以来的成绩并不是那么理想,总在班级20左右徘徊。我对他的成绩不是非常满意。我一直认为他是个挺聪明、挺机灵的男生,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也不错,在班级中担任小班长和语文课代表。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相处,我慢慢发现了孩子的一些不足之处。首先,他很聪明,成绩却不突出,在学习上总是非常浮躁。当老师提问时,他总是能非常快速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回答的内容总是答非所问,不仅如此,假如他回答对了,他会洋洋得意,摇头晃脑,接下来就不会再认真听课了,当你批评他时,他会垂头丧气,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来。这让我有些不知所措,不敢批评,怕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表扬吧,他会更加浮躁。其次,在每次的班级管理中,他总是故意弄很大的动静,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在履行职责似的,我曾多次提醒他应该注意这个问题,但是他每次总是应承的非常好,下次还是犯相同的毛病。再次,我经常发现他总是和我耍小聪明。一次,我让学生默写昨晚背诵的古诗,学生们都在非常认真的默写,唯独他不到两分钟就默写玩了,我就很纳闷,他默写的速度比别的孩子快很多倍,我就拿起他默写的内容,仔细一看,这是昨晚的语文作业……每次600字的作文,他的作文字数从来不够,总是差个百八十字等等。不止一次,我发现他对于作业总是草草了事,应付工时,态度非常不端正。他总是尽量利用在校的时间把所有的作业写完,有时因为教室里打扫卫生,所有同学都必须在教室外面,他会拿着作业趴在墙上写作业……再加上,在一次心理测试时他的分数很高(分数越高说明压力越大),我通过旁敲侧击还知道他晚上经常做梦杀人等,种种情况综合在一起,我感觉这个孩子光靠我一个人在校的努力是不够的,我必须和家长之间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一下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就这样我走进了这个孩子的家庭。
我把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如实的告诉了家长,同时也把自己的期望和担心告诉了家长……家长非常配合,跟我讲起了孩子在家里包括成长中的一些事……从家长的言谈中,我知道孩子有些自负,从小到大,总感觉自己能当国家主席,不光如此,他还总以为自己很聪明,老想着投机取巧。在小学的时候,数学考试中有“聪明小屋”,难度稍大,但是如果做对了,得到的分数会比别的题稍高,清每次考试,一拿过试卷,不是先做简单的再做难的,总是先做聪明小屋,所以,导致他得数学成绩每次都很低。他的父母曾经问过他为什么会这么做,他说他想比别人的成绩高,在他心中,只要把别人不会的做出来成绩就会高……并且他说他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希望老师说他聪明,希望同学说他聪明,而把“聪明小屋”做出来全班就他一个,可以证明他比其他的同学聪明……除此之外,清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的时间跟一位老师学习拉二胡,教他拉二胡的老师也反映清经常耍小聪明,经常趁着他不注意的时候偷懒,所以导致他的二胡成绩总是马马虎虎。在跟他父母的交谈中,我知道孩子的成绩一直不理想,甚至有些下滑,跟孩子的性格、跟孩子的思想有很大的关系。所有这些表明清如果真按照这样下去,总是这么不扎实、不踏实的话,成绩下滑的会很快,甚至和高中无缘。不光如此,他这种对任何事情总是抱着差不多的态度对孩子将来的发展也非常不利。对此,我和他家长决定还是得先转变孩子的思想。于是,我们达成了协议。
平常在家的时候父母多开导孩子应该脚踏实地,用名人刻苦奋斗、最终成功的例子来告诫他应该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的做事;在校的时候,我利用课余时间和他进行谈心体会,用我自己和身边同学的例子来潜移默化他,并且运用他父母教给我的方法,每次只给他“半颗枣”,让他尝到表扬的一点甜头,却又立即给他“当头一棒”,让他的“小尾巴”翘不起来。
我深知要想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或者思想难于上青天,但是我的责任心使我不忍心看着我的学生——一个这么活泼机灵、有能力会为人处事的孩子,慢慢的沉淀在这学海中。所以,为了孩子,我和家长将不遗余力,长久坚持,力图改变孩子的性格,改变这个孩子。
家校合作的效果可能不能立马非常显著,但是我和我的家长都坚定要将家校合作进行到底。
第二篇:家校合作案例
家校合作案例
企石中心小学周健文
方云飘小朋友是我现任班级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活泼可爱,聪明机灵。但喜欢打扮,虚荣心较强,总是喜欢表现自己。平时学习也喜欢投机取巧,不够刻苦。我经常也就她的这些方面和她谈心,教育她,却没有就这几方面和她的家长沟通。因为我觉得她的这些缺点并不是很很严重,她也没有特别的违纪现象。所以就忽略了这一点。可是在上学期,发生了一件事。事情是这样的:学校规定每个年级看课外书,要求每个同学都按要求购买。一天,云飘的同桌说:“老师,我的《寓言故事》不见了,好像是方云飘拿了。可她却说是她自己的。”我听了,就马上去处理这件事。当我来到方云飘的面前说明情况后,她却咬定那本书是她的,我随手翻了一下这本《寓言故事》,发现翻开书的封面后,展现在面前的那页,书主人的名字已经涂改,但还能依稀可见到一些笔画,在书的右侧的立体侧面清晰地写着她同桌的名字。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我就问云飘:“这本书是你的吗?是谁给你买的?”她说:“是我妈妈买了。”接着还不停地狡辩,说了很多证明这本书是她的话。看到这一切,我就马上给她妈妈打电话,她妈妈听后说:“没有呀,我没有给她买课外书。老师,要买课外书吗?”我说,我前几个星期已在家校通发了信息了,你没看见吗?她妈妈说:“我这段时间生意忙,又添了一个孩子,所以没有管过她了。”云飘发现狡辩不了,她不说话了。我想她毕竟是二年级的小学生,知错了就要给机会人改正。于是我就很耐心地和她谈,教育她不是自己的东
西不能要,你没有的可以向同学借,同学都会很乐意地借给你,但如果你用这种方式去把别人的书占为已有是不对的,是偷盗行为,是让老师和同学所不喜欢的。接着我又和她的家长交流,请她的家长配合我们去教育她。这件事过后,她也没有什么不妥,我想她应该已改掉这个缺点了。
可是在放寒假前,学校开结业典礼表彰了一部分同学。放学时,同学们陆陆续续都回家了,一个同学说:“老师,我的奖状不见了,刚才还在,可是倒完垃圾回来就不见了。”同学们都走得差不多了,我也不知怎么帮他找回来,只好重新给他一张。过了两天,我接到方云飘家长的一个电话。云飘的爸爸气得声音都颤抖了。他说:她女儿给他们拿回来一张奖状,名字是涂改了的,不知是偷了哪个同学的,并说马上要把方云飘送到学校来见我。我马上就明白了,原来是她拿了别人的奖状。我就和她家长说,我现在就在学校等他。
过了不久,她家长带着她来了。我看到她哭了。我想,毕竟是个孩子,孰能无过?可能是有别的原因。我就轻轻地问她:“你是不是很想有一张奖状?”她点头。我就告诉她,想拥有一张奖状是一种有上进心的表现,可你这种行为是错的,你想拥有一张奖状,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不能用这种让爸爸妈妈和老师生气的方式。同时我觉得她一而再再而三地这样,一定和家长忽于管教有很大的关系。于是,我在教育了云飘之后,就和她的家长聊了起来。通过了解,我发现她的家长一个学期基本没有管教过她,因为是低年级,没有什么家庭作业,另云飘是个聪明的孩子,成绩也不错,所以一个学期来,她的家长从没有在学习和思想上关心过她,只顾做生意。
于是,我就和她家长沟通,要该家长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关心云飘,和她聊天,比如谈谈今天在学校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学了哪些功课等。同时,在生活中发现她有哪些缺点要及时地教育,不能听之任之。每天都要给她检查书包,发现书包多了东西要引起重视。是借同学的?还是自己买的?或是毛病又犯了?在生活中,如果她表现好要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如犯错了要及时教育,如不接受父母的意见,要及时与老师联系,共同教育,促其改正。云飘的家长听了我的话后,也很是感动,决定配合我,好好关心她,让她改正这个缺点。同时他家长也问我,这张改得面目全非的奖状怎么办,我想了一下,就说:“这张奖状你就留着吧,对她也许有种鞭策的作用。”同时,我也向云飘保证,只要她改正,这件事我谁也不告诉。
通过这个学期的这几个星期观察,云飘同学表现很好,关心同学,学习也积极。据我了解,她的家长现在也较关心她了,她也快乐了很多!看到她没再犯错,我更快乐!
通过这两件事,我觉得我做得也不够全面。一是在云飘第一次偷同学的书后我就对她有这方面的行为放松了,平时也没有和她的家长联系,没有就她的情况展开沟通,缺少对她的关心。二是我在班里很少做这方面的德育工作,平时总是谈安全、卫生多,却很少在小偷小摸方面去展开教育。说明我细节做得不够。这些都需要今后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断去完善。
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的班主任业务有了一定的提升。在本模块活动1学会了更多与家长沟通的“秘密通道”,并深刻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在本模块活动2学习到了许多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我还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对学校教育的辅助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教师只有指导好家庭教育,开发家庭教育资源,并将它利用起来才能拓宽学校教育的空间和内容,使教育达到最优化。并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找到一些方法。总之,这次的培训虽然辛苦,但受益匪浅!
第三篇:家校合作案例
家校合作的案例
龙山小学 张建
【案例】刘文超,男,8岁,家住龙山河南村,是二年级二班的一名学生。该学生的优点:性格活泼,外向,喜欢与人交流,劳动积极,头脑灵活,成绩优秀,在班内任劳动委员,在劳动方面做的有板有眼。该学生的缺点: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班上的事似乎都与我无关,什么都不想参加;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总存在逆反心理,与班内其他学生闹矛盾时还经常闹小情绪,前几天甚至出现过因为与学生闹矛盾而放学不坐校车的事。经过调查发现该生与自己的父母交流非常少,在家贪玩,回到家还经常对自己的父母撒谎,例如每天布置的作业,他几乎没有一次正儿八经的完成,但对父母总是说完成的很好。【该生存在的问题】喜欢学习,但课堂纪律比较差,在上课时影响其他学生;经常违反课堂纪律和学校纪律,在学校课余时间经常小打小闹,甚至惹出一些小事;在家里会对家长说谎。
【应对策略】这样的学生,其实是很普遍的,很多小学生身上都会有不喜欢学习,喜欢玩耍打闹,调皮的缺点;对于向家长撒谎的问题,每个家庭的家庭环境和所受的家庭教育不一样,每个学生的心里的想法也不样。但是对于刘文超这样的学生真的让人很头疼,他学习成绩虽然优秀,但是整天在学校惹事,甚至班主任一节课不在,就会有学生告状,一上午不在,就会跟其他学生打架,一天不在,真的就要“翻天”了。我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1.先是主动打电话给家长,向家长汇报该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征求一些关于他的家长的一些建议;及时做好家访,了解学生本人的家庭情况,父母的工作情况,父母的学历情况,平时在家中父母对学生的关注情况;并摸清楚家长对自己的子女的管教态度是怎样的?了解得知:该学生家长学历不高,父亲在家做一些电脑方面的业务、维修等;母亲在企业打工,家庭比较富裕。因为是独生子,父母在家对孩子不大怎么管理,可以说有些溺爱,再说他的父母因为工作几乎顾不上,家长对他的管教是很不够的,甚至是放任自由的。通过调查我与该学生的家长之间对该学生的管理意见进行了交流统一,家长对自己的工作非常配合。
2、找班里的班干部和其他学生谈心。了解该学生平时的爱好,平时在班里与学生的交往情况,了解得知很多学生不喜欢与该生在一起“玩”,因为该生很“厉害”,经常欺负他们;班干部一致认为该生虽然学习成绩优秀,劳动也很积极,但是因为上课纪律很差,也受到冷落。因为这种情况,我做了好几个学生的工作,分析了该学生的利害,与班干部和学生代表达成协议,我们一定要努力改变刘文超同学的这种不好的习惯。
3.私低下经常找刘文超同学聊天。与该生聊天,亦师亦友,苦口婆心的将好的习惯告诉他,让他明白老师、父母、同班同学的苦心,也将学习的重要性和在班里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学生的重要性讲给他理解。肯定他的优点:头脑好使,聪明,成绩优秀,热爱劳动,活泼好动等,在此肯定的基础上适当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一点一点的进行改正,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在及时疏导思想和监督之下,该学生在课堂上和在学校里的纪律性逐渐加强了,行为上慢慢变好了。
【效果】该生这方面的问题,在学校老师与家长的密切配合之下,及时去分析原因,正确去引导,都起到一定的作用,该生在这些方面慢慢体会自己的行为的确与其他同学相比做得不够好,从谈话当中也发现他觉得自己有一定的内疚,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该生的思想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上的很多缺点都在一一的改变着,到目前为止,课堂纪律已经做的很好,老师在这个基础上让其任副班长作为奖励,上述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在该学生身上基本上全部都改掉了,行为表现上的确变得好很多了。
第四篇:家访是家校合作育人
家访是家校合作育人、统一教育理念、达成教育共识、协调教育目标、实现教育同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不是可有可无,而应极力倡行之,践行之。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否适时、科学地进行家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自己曾多年担任班主任的经历和对家访工作的研究,浅谈一下家访时机的把握和家访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愿能对班主任做好家访工作有所裨益。
●家访应把握的几个时机
进行家访,应该是班主任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为确保家访收到应有的沟通育人效果,班主任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时机进行家访:
㈠接手新班访家长 学生在家何情况
新学年伊始或中途,班主任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后,能否快速、全面、准确地了解掌握全班每位学生的思想、学习、性格、兴趣、爱好、身体、家庭等方面的情况,直接影响着新的班集体建设的进程。这就需要班主任做到眼勤、多观察,口勤、多了解,腿勤、多调查,脑勤、多分析。可以通过请教前任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询问其他同学、个别谈话等途径,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整体情况,还可以让学生如实写自己的个人小传,以充实班主任的“弟子信息库”。
如果通过以上途径还不能全面掌握一些学生的真实情况,班主任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在摸清学生的真实情况后,和家长一起商量制定相应的家校合作育人目标、步骤、措施。以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勿容置疑,班主任接手新班后,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是把握教育主动权,融洽师生关系、师长关系,以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支点,必须认真加以落实。
㈡学困学生需帮助 师长合作莫迟误
因为客观上学生之间存有“智商”和“情商”的双重差异,所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也就存有相应的差别。这种差别在学习上就引发了“优等生”和“学困生”的两极分化。
为缩小差别,遏制分化,在日常学习中,班主任对学困生要给予无微不至得关心与帮助,鼓励他们树立起追求进步的信心。每当他们学习上有了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同时,班主任还要及时通过家访,给学生家长报喜,做到师长合作,一起关注孩子的进步。这样做,既能给学生以成功的积极暗示与激励,又能让对孩子学习失去信心的家长重新燃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之火,与老师一道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使学困生坚定信心,困而思进,不断取得新的成绩,走向更大的进步。
㈢学生情绪出异常 家庭走访应跟上
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一般都具有相对稳定的个性倾向和行为表现。一旦发现学生出现情绪异常,班主任就要及时和他(她)谈心,并根据了解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情绪矫正。如果学生情绪异常的原因来自家庭,班主任就要及时通过家访告知家长,与家长共同商议帮孩子矫正异常情绪的办法和措施,以引导孩子尽早走出不良情绪的“沼泽地”。
比如:因夫妻不和闹离婚而使孩子产生焦虑烦闷的情绪,班主任就要给家长讲夫妻离异会给孩子成长带来哪些不利影响,请家长要多为孩子着想,抱着对孩子成长负责的态度,夫妻之间做到互谅互让,重归于好,把温馨的家庭氛围重新还给孩子,让孩子在父母的共同关爱下,幸福快乐地成长。
㈣学生成绩往下滑 及时家访齐力抓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成绩的高低仍然是衡量学生素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学习成绩,而是强调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会学习、会体验、会创新、会自理、会合作、会生存的综合素质。学习成绩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外在反映,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学科成绩,但学科成绩是学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容忽视。
因此,当学生某一方面的成绩出现滑坡时,班主任要马上和他(她)“对话”,帮他(她)分析成绩下滑的原因,并通过家访提醒家长和老师搞好配合,一起帮助孩子端正态度,改正错误,弥补不足,努力提升学习成绩,鼓励引导孩子沿着全面发展、学有所长之路,不断进步。另外,遇到这种情况后,班主任进行家访还有另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避免学生因成绩下滑而遭到家长的责骂、体罚,从而导致学生情绪低落,消极厌学,甚至逃学、出走、轻生等恶性后果的发生。
㈤体验活动促发展 家长支持更灿烂
实践出真知,活动长本领。学生只有在广泛实践探究体验的过程中,才能更生动地获得实实在在的知识,形成各种各样的技能,培养方方面面的素质,从而加快他们成长的社会化进程。因此,要想搞好班集体建设,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凝聚力,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班主任带领班干部设计、组织、开展好主题鲜明、丰富多采的班级体验教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
目前,不少家长只看重孩子的分数,忽视孩子其它素质培养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所以,他们对学校或班级开展的一些需要家长配合的活动,往往是漠不关心,甚至持反对的态度,惟恐耽误孩子的学习。
比如:为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开展“我是家务小能手”活动,让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人的事情帮着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这时,一些家长就会站出来反对,什么“独生子女娇宝宝,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孩子还小,长大了再学做家务也不迟”之类的话,就成了一些家长反对的理由了。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怎么办呢?孩子是家长最好的镜子,对于家务技能展示活动中“涌现”出的“低能儿”,若是家长造成的话,班主任就要“御驾亲征”了,向家长晓以利害,促其幡然醒悟,并积极支持孩子多参加各种体验活动,以加快孩子成为“社会人”的进程。
为了赢得家长对开展活动的支持,班主任要把工作做在前头,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印发活动“明白纸”,将开展活动的意义给家长讲清楚,家长对活动的“支持率”一定会不断攀升。有了家长的支持,体验活动的“含金量”也一定会不断膨胀,从而,收到理想的体验教育效果。为增强说服力,班主任还可邀请学生家长参加相关学生生活技能“露一手”观摩活动,让他们亲眼目睹自己的孩子参加体验活动后的长进,从而唤起他们从内心对班级开展各种活动的支持。
●家访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既然家访是一条不可替代的重要育人途径,班主任就应确保家访的质量。为此,家访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㈠家访切忌走过场 计划周密记心上
家访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切忌走过场。一些班主任家访目的不明确,为家访而家访,像走马灯一样,在不长的时间内,一连家访十几位学生的家庭,每家不过十分钟。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长了解不清,学生在家里的情况,班主任也没有了解清,家访就匆匆结束了。这种“拜年式”家访,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为保证家访的实效性,每次家访的人数不要贪多,还应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分出个轻重缓急,还要根据学生的居住区域,来决定一次家访哪几家,但一定不要贪多,否则,会严重影响家访的效果。草率的家访,家长是不会满意的,把孩子交给这样的班主任管理,家长是不放心的。
㈡保护亲子自尊心 谈话艺术最要紧
更多的情况下,班主任是带着学生的“不足”去家访的,而家访的目的则是想在家长的配合下,让学生改掉这些“不足”。因此,班主任在家访时,向家长传递的信息应该是积极的,让学生在家长面前是不丢面子的。这样的家访,家长满意,学生也会更满意。因为,“庄稼总是看着别人的好,孩子总是看着自家的好”,这是绝大多数家长共同的心理倾向,他们都不想听到别人对自己孩子的否定性评价。这就需要班主任的信息传递具有艺术性,先把学生的优点向家长讲足讲全,再把不足用努力的方向提出来,请家长给予配合。这样做,家长会高兴地、充满信心地接受班主任的合理化建议,学生也会因为老师在家长面前保全了自己的“面子”,更加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积极主动地弥补不足,努力进步。从而,达到家访的应有目的。
㈢精心备好家访课 胸有成竹不乱说
做老师的都明白,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同样,要想成功地进行家访,班主任也要备好“家访课”。家访的目的是什么?想收到什么效果?家长对自己的建议不理解怎么办?怎样交流才能引起家长的重视?如果家长对孩子已失去信心又该怎样开导?诸如此类的问题,班主任家访前都要设计到,以免陷入尴尬的境地。
家访时,班主任要做到仪表大方,衣着整洁,谈吐稳重。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据。要让家长听得心里高兴,口服心更服,大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要让家访在亲人挚友谈心对话般的温馨氛围中进行。这样的家访,无疑将与成功相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㈣访谈模式去家访 从中可提育人方
家访和上课一样,应力戒“注入式”、“满堂灌”。家访时,班主任要留给家长发表自己观点的充分余地,应像记者主持访谈节目那样,悉心聆听家长的育子观,并适时插话,给予补充,以完善家长的教育思想,优化其家教理念。这种让家长处于主体地位的家访,便于引发家长的情感共鸣,使其更乐于接受班主任的家教建议,班主任也更能从中汲取家校合作育人的良方。
㈤家访主旨勿偏离 无关话题切莫提
家访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通过家访能密切师长之间的私人感情,建立起鱼水般的关系,熔铸成人世间最纯真、最久恒的友谊之一。
遗憾的是,目前很多家长不喜欢班主任家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班主任的家访动机不纯。他们打着家访的幌子去见家长,不是因关心人家的孩子而来,而是看中了家长手中的权力和金钱,登门是为了让家长帮其办私事,还有的是为了让家长“买单”请客。这样的班主任去家访,往往是让家长“闻访色变”,躲不及防。于是呼,人民教师的师德形象被他们一毁无遗,真是可悲至极。
为保证家访的效果,班主任家访时一般都要让学生在场。如果家访时班主任一味地只谈自己的私事,学生也会顿生厌恶之感,班主任的为师形象就会在学生的心中丧失殆尽。这种可怕的身教将遗患无穷,成为家访的一大悲哀,为人师者一定要戒之又戒。
当然,家访的时机是多种多样的,需要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把握;家访必须注意的问题也是难以数尽的,这就需要班主任端正家访动机,做到周详缜密,充分准备,真正把家访构建成家校合作育人的纽带和桥梁。
总之,家访是一门艺术,是一份奉献。城市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因为学生居住的位置大都离学校比较远,也比较分散,这就给班主任的广泛家访带来了很难克服的困难。所以,除了家访,班主任还可采取召开家长座谈会、邀请家长校访或通过信访、电访等方式,及时和家长沟通学生的情况,共同肩负起教育孩子成人成材的责任。
第五篇:家校合作沟通案例
强强联手,共创美好未来——家校合作沟通案例
我是一个年轻的班主任,无论是教学,还是做班主任,我的经验尚浅,或者说根本不足,因此非常担心自己做得不好,担心学生和家长怀疑自己管理班级的能力,特别在处理问题学生上觉得非常棘手。但是后来发现,即使年轻,即使没经验,但只要认真负责,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家校强强联手,互相配合,必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问题,促进学生取得进步!
一、案例陈述
那是一个早晨,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女人电话,她自称是我班杨某的母亲,因为现在家里有点事,要求我批两天假给他的儿子回家。于是我就同意了。其实之前杨某已经向我请两天假说要回家,当问及他请假回家的原因时,他又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我就没有同意,并说要家长打电话来才可以批假。没想到杨某的母亲就打电话来了,我当时想:既然是家长要求要批假,我也没什么好反对的。虽然这位杨某在这开学短短的两个星期总是找理由请假,次数非常多,我也存在一些疑问,但后来也没细想。
时间又过去了几天,又到了周末,杨某又向我请假,周末要回家(因为学校是封闭式的,一个月才放一次假),我同样也没有同意,怎么每周都要回家呢,于是也同样说一定要家长打电话来才可以同意批假。出乎意料地杨某的母亲又来电话,希望我同意批两天假给他的儿子回家。没办法,家长强烈要求,我只好又同意批假了。但是我的 1
疑惑更大了,一般情况下,没什么父母会屡次帮自己的孩子请假的,并且频率那么高,会不会是杨某找人扮演他的母亲来欺骗老师呢,还是他的家里确实每个周末都有事情发生,不得不让杨某回家呢?随后我就查证了一下,那位确实是杨某的母亲,但是好像他的家里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家境还不错的。那为什么还会出现母亲帮孩子想借口请假回家呢?别人家的父母都恨不得让孩子专心致志地学习,无论家里发生什么事,都尽量不耽误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就算是有事,不会这么频繁地请假,怎么杨某的母亲这么反常呢?
后来我又细细地,多方面地打探了一下,原来杨某他来这所学校是非常不情愿的,他的成绩不好,家长托了很多关系,交了一大笔择校费,才可以到这里读书的,他觉得与其他同学的成绩差距大,自己又不是读书的料,觉得自己应该去读技校或者出去打工赚钱,不想在这所学校呆下去,总是和父母说要辍学回家。但是又经不住家里的压力,勉强答应家里人来到这里读书,但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杨某根本没心思学习,每天上课都是走过场,随意敷衍一下老师,总是想着请假出去或者回家,而他的母亲也比较溺爱他,只要杨某稍稍哀求一下她的母亲,诉一下苦,他的母亲就会妥协,所以就出现以上母亲帮孩子想借口请假的情景。
事情到了这里,我终于弄明白了缘由。一开始我非常生气,怎么碰上这样的学生,还要加上这样不懂事的家长,那么不情愿,总是请假,还送孩子来这里什么呢?学校又不是收容所,旅店,爱来不来的,还不如留在家里好好养着。但是后来仔细想想,每一位父母家长们都
2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既然杨某的父母花了那么多功夫送孩子来这里上学,肯定是希望杨某能够学好,有所进步,只是他们的处理方法做得还不好,出现过分溺爱孩子的现象。所以我相信只要学校和家长好好沟通,互相配合,联手起来,一定能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取得学习进步。
我的学生,我负责。抱着这个态度,我主动地与杨某的家长联系,告诉他们杨某的学习情况,还邀请他们亲自来学校一起协商怎么解决孩子的问题。果然,我主动迈出了这一步,杨某的家长的态度也很热情,很诚恳,表示他们也非常头疼这个孩子,一定会好好配合老师,共同帮助杨某,激发他学习的积极性。后来,虽然在家校合作教育的过程中,也有些小曲折,杨某也没一下子变得爱学习,但是最后他始终坚持学下去了,不像以前总是逃避学习,请假,动不动要辍学回家,所以这也是一个进步。我由衷地感到欣喜,觉得努力没白费。
二、家校合作沟通反思
1、应主动地、真诚地与家长沟通。有个别家长缺乏主动性,不会主动与学校老师打交道,没有合作意识。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就应该主动迈出一步,真诚沟通,真诚是打开心扉的钥匙,当我们与家长沟通时,家长也会评估这位教师是真的想教育好我的孩子,还是敷衍一下而已呢。所以抱着真诚的态度,相信家长也会以真诚回报老师,诚恳地和学校老师合作。
2、要体谅和宽容家长,并能换位思考。这次事件本来我很生气,恼怒怎么会有这样的学生和家长,本想不管不顾,放任自流,但
3是还好能换位思考,体谅作为他们父母的难处,宽容家长的错误做法,主动与他们沟通。
3、引导正确的家庭教育。很多家长虽然想要关心孩子,教育孩子,但是却没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很可能就变成溺爱孩子,一味地袒护孩子,助长孩子的一些坏习惯。因此,学校应该多向家长讲授有关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及现代家庭教育方法等相关知识,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和家庭教育的效果。
4、除了要主动沟通家长,还要多沟通,及时沟通。例如可以通过电话、信息、校讯通,经常联系家长,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要等事情到了最严重的一步才来想着处理问题。
总之,学校与家长强强联手,互相沟通配合,相信一定能为学生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