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责

时间:2019-05-15 11:16: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责》。

第一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宪法;(二)监督宪法的实施;

(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国家基本法律;(四)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六)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七)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八)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九)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十)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十一)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十二)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十三)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十四)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十五)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下列人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二)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三)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四)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五)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

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选举产生。委员长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副委员长、秘书长协助委员长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一般每两个月举行一次;有特殊需要的时候,可以临时召集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二)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三)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四)解释法律;

(五)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

(六)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八)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九)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十)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十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副院长、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法院院长;

(十二)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并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

(十三)决定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

(十四)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十五)规定军人和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和其他专门衔级制度;(十六)规定和决定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十七)决定特赦;

(十八)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遇到国家遭受武装侵犯或者必须履行国际间共同防止侵略的条约的情况,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

(十九)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

(二十)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二十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二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一)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

(二)听取和审查中内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

(三)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

(四)修改党的章程

(五)选举中央委员会

(六)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6.入党要求:

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7.民主集中制原则3、1)党员个人服从党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2)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

(3)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4)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

(5)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6)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十八大的主题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了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由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机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三篇: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2006年3月5日~2006年3月16日)第四次会议(2006年3月5日~2006年3月14日)第三次会议(2005年3月5日~2005年3月14日)第二次会议(2004年3月5日~2004年3月14日)第一次会议(2003年3月5日~2003年3月18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98年3月5日~19日)

第二次会议(1999年3月5日~16日)

第三次会议(2000年3月5日~16日)

第四次会议(2001年3月5日~15日)

第五次会议(2002年3月5日~15日)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93年3月15日~31日)第二次会议(1994年3月10日~22日)第三次会议(1995年3月5日~18日)

第四次会议(1996年3月5日~17日)

第五次会议(1997年3月1日~15日)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88年3月25日~4月13日)第二次会议(1989年3月20日~4月4日)第三次会议(1990年3月20日~4月4日)第四次会议(1991年3月25日~4月9日)第五次会议(1992年3月20日~4月3日)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83年6月6日~21日)

第二次会议(1984年5月15日~31日)第三次会议(1985年3月27日~4月10日)第四次会议(1986年3月25日~4月12日)第五次会议(1987年3月25日~4月11日)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78年2月26日~3月5日)第二次会议(1979年6月18日~7月1日)第三次会议(1980年8月30日~9月10日)第四次会议(1981年11月30日~12月13日)第五次会议(1982年11月26日~12月10日)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75年1月13日~17日)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64年12月21日~1965年1月4日)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59年4月18日~28日)

第二次会议(1960年3月30日~4月10日)

第三次会议(1962年3月27日~4月16日)

第四次会议(1963年11月17日~12月3日)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15日~28日)

第二次会议(1955年7月5日~30日)

第三次会议(1956年6月15日~30日)

第四次会议(1957年6月26日~7月15日)

第五次会议(1958年2月1日~1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002年11月8日至14日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年9月12日至18日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92年10月12~18日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9月1~1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77年8月12~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973年8月24~28日)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969年4月1~24日)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9月15日~27日)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 延安 杨家岭)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 苏联 莫斯科)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 武汉)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上海)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广州)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上海)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上海→南湖)18

第四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由委员长,副委员长若干人,秘书长,委员若干人组成。

目录

组织机构办公厅 工作委员会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职权 主要领导人

展开组织机构 办公厅 工作委员会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职权

主要领导人

展开编辑本段组织机构办公厅

主词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办公厅,在常务委员会秘书长的领导下工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场(20张)主要任务是:办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有关的工作,以及机关日常的文书、档案、外事、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及对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联系工作。

工作委员会

主词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委员会

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工作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委员长会议提请常务委员会任免。常务委员会设有法制工作委员会。它的主要任务是:受委员长会议委托,代常务委员会拟订法律草案;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修改常务委员会审议的其他法律草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法律草案时,向会议提供有关的资料,反映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对法律草案的意见和问题,并提供国外的有关法律规定;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的意见和各地方、各部门的意见,对法律草案进行研究修改;组织法律的汇编、翻译、出版等工作。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主词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是人大常委会设立的专门负责代表资格审查的常设机构。主要职责:

1.审查新选出的下一届人大代表和补选的本届人大代表的资格是否有效并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报告

2.对代表资格终止的情况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报告 编辑本段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二)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三)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四)解释法律;

(五)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

(六)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八)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九)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十)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十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法院院长;

(十二)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并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

(十三)决定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

(十四)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

(十五)规定军人和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和其他专门衔级制度;(十六)规定和决定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十七)决定特赦;

(十八)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遇到国家遭受武装侵犯或者必须履行国际间共同防止侵略的条约的情况,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十九)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

(二十)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二十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1]

编辑本段主要领导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要领导人如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若干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秘书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若干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副委员长、秘书长协助委员长工作。

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委员长会议,处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全国人民代表大...(20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委员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工作

委员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澳门基本法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务司法委员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科文卫委员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华侨委员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

历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章 国家机构·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新华网 [引用日期2013-03-14] . 开放分类:

法律,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机构

第五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去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回答了我们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0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十一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还要举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把深入学习领会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把人大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目标,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实事求是,抓紧制定在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法律,及时修改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法律规定,督促有关方面尽快制定和修改与法律相配套的法规,确保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领域立法,继续完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立法,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量,更好地发挥法律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

阅读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本站编辑还为您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工作报告栏目

一是抓紧研究制订五年立法规划,适时召开立法工作会议,对立法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二是全年拟安排审议法律草案20件左右,制定国有资产法、社会保险法、食品安全法、循环经济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法等,修改选举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家赔偿法等。三是加强对立法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法律起草部门认真研究解决立法中涉及的重大问题,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列入立法计划的法律草案如期提请审议。四是进一步扩大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对食品安全法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通过向社会全文公布法律草案,广泛听取各方面尤其是基层群众的意见;对社会保险法等法律草案中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专业性较强的问题,通过立法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深入研究论证。

(二)以增强监督实效为核心,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坚持依法按程序办事,坚持集体行使职权,全面贯彻落实监督法,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影响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监督重点,综合运用法定监督形式,加强跟踪监督,务求取得实效,着力推动“一府两院”改进工作,建立健全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更好地发挥人大监督对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维护人民利益的作用。

一是通过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和计划执行、中央决算、审计工作报告以及其他专项工作报告,督促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通过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检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情况等,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通过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水污染防治进展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检查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情况等,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四是通过检查劳动合同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情况等,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五是通过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刑事审判和刑事审判法律监督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促进公正司法,维护社会稳定。

(三)以深入贯彻中央9号文件为主线,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出发,坚持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坚持为代表服务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加大工作力度,为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扩大代表对常委会活动的参与创造条件,不断提升代表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作用。

一是认真办理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议案和建议,把办理代表议案与立法工作更有效地结合起来,把办理代表建议与推动改进工作更有效地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办理质量。二是继续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完善代表小组活动,增强代表活动实效。三是继续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适当增加参加执法检查的代表人数,进一步扩大代表对专门委员会活动的参与。四是为提高代表依法履职能力,年内拟组织新当选代表参加各种形式的履职培训,进一步加强代表联络机构的工作。

(四)以巩固和完善定期交流机制为重点,从人大对外交往的特点和优势出发,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持服从服务于国家外交大局,保持对外交往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广泛开展与外国议会的友好交往,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议会组织的活动,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更好地发挥人大对外交往的独特作用。

(五)继续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完善工作制度,开展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监督,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作用,不断提高审议质量和工作水平。继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推动“五五”普法,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作为重点,普及法律知识,解读立法原意,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继续加强与地方人大的联系,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全国人大机关要以素质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机关建设,更好地发挥集体参谋助手和服务班子的作用。

各位代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往开来,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下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责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1、纪29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12-30(2-1)普选400 圆600 万枚 (2-2)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00 圆 1000 万枚 邮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一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第一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规定召集。每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模版]

    两会: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的简称。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两会”召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一大: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上海→南湖,13人,代表全国50多 名党员 2、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上海,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 3、三大:1923年......

    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历次会议

    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历次会议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9月~1959年4月)一次会议(1954年9月) 二次会议(1955年7月) 三次会议(1956年6月) 四次会议(1957年6月) 五次会议(1......

    八年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    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 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 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 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2011年工作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