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时间:2019-05-15 11:07: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篇: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1 参考答案(第 1 ― 3 章)

一、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40 分)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P14 答: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观察法、深入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文件分析法。前三种属于量的研究方法,后五种属于质的研究方法。2 . 遗传决定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核心是什么 ? P42 答: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在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3、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P48-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岁)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前运算阶段(2-7 岁)认知开始具备符号功能,但是判断还是受直觉思维支配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借助具体事物,能作出一定程度的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以后)能不借助具体事物,作出符号形式的推理假设 . 学优生与学差生、创造型与非创造型学生在人格方面有哪些差异 P58-答:学优生与学差生差异:动机差异,主体性差异,人格适应性差异具有创造性的学生相对非创造性的学生的人格特征是:低乐群性、高独立性和高自律性。5 . 简要分析学习的内涵 P65 答: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或思维的较持久变化的过程。内涵:学习是凭经验产生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学习既有行为的变化,也有思维的变化;学习过程可、班杜拉关于学习过程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P76 班杜拉将认知因素引入行为主义观点中形成了的一种新的理论,他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观察学习,大部分的人类

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的。观察学习避免了尝试错误,暗中摸索过程,从而缩短了学习过程。观察学习就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或称“榜样”)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观察学习者来说是新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班杜拉认为,通过直接经验而进行的直接学习只是学习的一种形式,而通过直接经验而进行的任何学习,只要通过观察榜样示范就能够进行,因此,对于人类来说,观察学习更为重要。班杜拉非常重视观察学习,他认为:(1)观察学习能够产生与直接学习相同的效果。(2)观察学习具有直接学习不可比拟的优势。班杜拉认为强化可以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7、简述加涅关于学习过程的基本观点。P88 加涅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将来自环境刺激 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根据上述信息加工的流程,加涅进一步认为,学习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头脑中的内部活动,与此相应,把学习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

8、简述奥苏泊尔关于新旧观念同化的三种方式。P83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原有观念与新观念之间有三种关系,因此原有

观念一般通过三种方式对新观念加以同化,即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类属学习:又称下位学习,是把新观念归入原有观念的适当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其中原有观念是总观念,新学习的观念是从属观念。总括学习:又称上位学习,是指在若干已有的从属观念的基础归纳出一个总观念。并列结合学习:新观念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既非从属关系,也非总括关系,只是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整个内容具有一

般的联系。

二、案例分析题(10 分)案例: P74 王老师的这种做法可以用斯金纳的儿童行为强化控制理论来解释。他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斯金纳提出外界的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只要了解强化效应,操纵好强化技术,及时有效地施加强化,就能控制行为反应,并随意塑造出一种教育者所期望的儿童行为。

王老师在教学中正是运用了强化控制理论,爱玩而不睡午觉是儿童的不良行为,王老师以“玩”来奖励自睡上午觉的孩子,这是一种积极强化的方式,所谓积极强化是由于某一刺激的加入增进了某一操作反应发生概率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经常的。后来,孩子们为了能够玩都乐意睡午觉。

三、论述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1、试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朱智贤是我国最系统研究儿童心理学的专家,被誉为“中国科学儿童心理学之父”。他强调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整体发展。这个整体包括两个部分和四个方面:两个部分是指儿童发展的认知过程和个性品质;四个方面是指心理发展和社会和教育条件、生物性成熟、动作和活动的发展、语言的发展。

他承认先天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不论是遗传素质还是生理成熟,他们都是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为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决定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内容。但环境和教育的关系决不像行为主义所说的那样机械的决定心理的发展,而是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而起作用的。所谓内部矛盾是指,在儿童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其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它才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关于教育和发展的问题,朱智贤认为,心理发展并不是由外因机械决定的,也不是由内因孤立决定的,而是由适合于内因的一定的外因决定的,也就是说,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他们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来决定的。他强调,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又依赖于教育要求的标准。即只有那种高于原有水平,经过他们主体努力后又能达到的,才是最适合的要求。. 联系教学实际,试论述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进行教学 P60 答: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在认知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方式有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冲动型和沉思型、具体型和抽象型。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的线索为依据,行为常以社会标准为定向,社会敏感性强,爱好社会活动,适合于强调“社会敏感性”的教学方法,如善于听老师讲解,喜欢与别人讨论。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自己的内部线索为依据,不易受影响和干扰,倾向独立判断。行为常是非社会定向的,社会敏感性差,不善于社交,喜欢独处,不适合“社会敏感性”的教学方法,更喜欢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不习惯进行全面思考,认知问题速度快,错误率高。这类学生在运用低层次事实性信息的问题解决中占优势。沉思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谨慎全面检查各种假设,确认无问题后给出问题的答案。认知问题速度慢,错误率低。这类学生在解决高层次性问题中占优势。

具体型儿童在进行信息加工时,善于比较深入地分析某一具体观点或情境,但必须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否则容易造成对问题的偏见。这类儿童在结构化教学方法(演绎法,讲解法)之下,成绩会更好。抽象型儿童在对事物进行认知时,能够看到问题的众多方面,可以避免刻板印象,能够进行抽象程度较高的思考。这类儿童在非结构化教学方法(归纳法,发现法)之下表现会更好。、论述桑代克关于规律的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P72 桑代克的联结论的基本观点可集中在对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规律的认识上。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公式是: S → R。他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直接的,并不需要中介作用。他把这种联结看作是行为的基本单元,并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行为和活动,都能分解为基本的单位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反应的联结有先天的和习得的两种,前者主要是本能,后者主要是习惯。

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而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建立的。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最终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后人也称这种理论为尝试错误论,简称“试误论”。启法一:在教育中允许儿童错误,在错误中学习,从多次错误中反思,渐渐走向正确。

桑代克的联结论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他不仅说明了学习过程是如何进行的,而且具体地阐明了学习的规律,通过一系列动物和人的学习实验,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主律和副律。

学习的主律有三条: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指联结的加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练习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红习而加强;反之,不重复不练习,联结力量会减弱。桑代克又把练习律分为两个次律:一个叫应用律,另一个叫失用律。效果律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启法二:对知识的巩固,要加强相应题目的练习。赏比罚更重要,要注意对学生多赞赏,在学生做到的方面多加赞赏,使她们更开心进行学习;对学生做不到的方面,少用罚,加以正面引导,当学生达到了及时赞赏。

学习的副律有五条,分别是:多重反应原则、倾向和态度原则、选择性原则、同化或类化的原则、联想交替原则。4 . 论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以其对现代教学的影响 P81-85 答: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强调认知活动中的认知结构的作用。认知结构形成后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布鲁纳把认知结构称为“表征”,有动作性表征、映象性表征和符合性表征三种。随着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个体认知结构中的 3 种表征同时存在、相互补充、共同完成认知活动。人主要通过这 3 种表征将知识融入认知结构中,这 3 种不同的认知方式体现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在内在动机的推动下,学习者主动对新知识加以选择、转化、存储和应用的过程。认为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连窜的新知识,每一知识的学习都要经过获得、转化和评价 3 个过程。同时他认为,任何学科的基本结构越能归结为定义、原理或法则,就越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他主张要改革和重编基本课程的教材,要把那些基本的知识结构放在中心地位。. 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的实质的认识与认知主义不同之处 P79-91 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做出推论。学习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刺激,他要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与加工,主动地去建构信息的意义,而外部信息的意义并不是由信息本身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间反复、双向的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每个学习者都会以自己的原有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形成自己的理解,原有知识又因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信息也不是简单的积累,还包含新旧经验冲突所引发的观念和结构重组。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

《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2 参考答案(第 4 ― 6 章)

一、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40 分). 简述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二者有哪些区别? P99 答: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成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它包括事实、规则、发生的事件、个人的态度等。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程序性知识也可以被称之为“技能”。

二者的区别是:

第一,陈述性知识是“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的知识是“怎么做”的知识;第二,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输入信息的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信息的变形和操作;第三,陈述性知识激活的速度比较慢,是一个有意的过程,需要学习者对有关事实进行再认或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激活的速度很快,是一种自动化了的信息变形的活动。2 .什么是原理?原理学习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P119 答:例一规法与规一例法是原理学习的两种基本方式:

例——规法,指再教学中先呈现一系列例证,让学生从例证中概括出原理。规——例法,指先呈现要学习的规则,然后用例证来说明规则。3 . 促进概念学习有哪些条件 P115 答:(1)、提供概念范例,(2)、利用概念之间的联系构图,(3)、消除错误概念(4)、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 简述模式识别程序和动作步骤程序的学习过程 P127-130 答:模式识别学习就是指学会对特定的内部或外部刺激模式进行辨别和判断。模式识别的主要任务是学会把握产生式的条件项,这一任务一般通过概括化和分化来完成。

动作步骤的学习是指学会顺利执行完成一项活动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动作步骤首先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来习得,然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转变成程序性知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程序化和程序合成。、什么是自我调节学习?自我调节学习的模式有哪些? P157 P158-159 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标,主动地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它强调学习者能够积极激励自己拥有与调用适当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自我调节学习是一个循环过程,包括自我评价与监控、目标设置与策略计划、策略执行与监控(意志控制)及策略结果的监控。、加涅培林人为智力技能形成分为哪几个阶段? P145-146 加里培林认为智力技能的形成分为五个阶段:

(1).活动的定向阶段。此阶段的特点是把智力活动本身外部化,以物质或物质化形式向学生提示动作本身,这时学生还没有亲自行动,只是理解这种动作的逻辑和实现这种动作的可能性。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即借助于实物或实物的模型、图表、标本等进行学习。此阶段的关键,一是展开,二是概括。展开即把智力活动分为若干小的单元;概括指学生在初步掌握展开的外部操作的直观水平上,形成关于智力活动的较为概括的表象。

(3).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这一阶段是以出声的外部言语形式来完成实在的活动,是智力技能内化的第二步。此时智力活动已经摆脱了实物或实物的替代物,而代之以外部言语为支持物。它是智力活动形成的一个特殊阶段,是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智力活动转化的开始,是智力活动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

(4).无声的 “ 外部 ” 言语活动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在于智力活动是以不出声的外部言语来进行的,它要求对言语机制进行很大的改造。即在出声言语时是眼、口、耳、脑同时协同活动,现在仅是眼、脑同时活动,因而这种言语形式要求学生重新学习和掌握。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形式的活动的形成,是活动向智力水平转化的开始。

(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这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是智力活动简化、自动化似乎不需要意识的参与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是名副其实的智力技能形成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压缩和自动化,似乎脱离意识的范畴,脱离自我观察的范围,无论在言语机制和结构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机制上,外部言语是与他人进行交际的手段,是指向别人的。而内部言语则完全失去了这些功能,是 “ 为自己所用的言语 ”,是为固定智力过程的个别因素与调节智力过程的进行而服务的,在结构上,常常被简缩得不合语法结构,主要是带有谓语的性质,不再是扩展的与合乎语法的了。、如何培养动作技能? P139-143 动作技能的培养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了解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达到熟练操作。

(2).理解任务的性质和情境。运动技能通常是以完成一定的任务为目标,并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进行。因此,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学习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作业期望,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其次,教师应向学生明确指出学习应达到的目标,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期望。一般说来,有明确的期望和目标的学习较无明确期望、目标模糊的学习有效。

(3).示范与讲解。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在动作技能的形成中具有导向功能,能引导学生做出规范性的动作。研究表明,指导者的示范与讲解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也就不同。在具体作法上要注意的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师的示范、讲解与让学生说出示范动作相结合。第二,教师在示范时,要把各个步骤充分展开加以示范,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动作的结构与特点,更好地观察、理解与模仿。第三,在学习的初期,示范动作的速度要降低,防止因信息量过多而导致学习不能进行。第四,引导学生回忆并利用已掌握的有关技能。第五,动作技能的学习以一定的认识活动为基础。

(4).练习与反馈。

动作技能必须通过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但练习不是单纯或简单机械的重复。练习时,学习者必须调动感知、记忆、思维等多种认知成分的积极参与。其次,要注意练习周期,克服 “ 高原现象 ”。第三,提供恰当的反馈。通过反馈,学生才能辨别动作的正误,知晓自己动作是否达到要求。反馈可分为内部的与外部的,及时的与延迟的。采用何种反馈,应根据任务的性质、学习者的学习进程而定。

. 学生元认知发展有哪些特点 P167 答: 第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第二:从他控到自控,第三:从不自觉到自觉再到自动化,第四:从局部到整体。

二、案例分析(10 分)

案例:李老师的这种做法可以用斯金纳的儿童行为强化控制理论来解释。他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斯金纳提出外界的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只要了解强化效应,操纵好强化技术,及时有效地施加强化,就能控制行为反应,并随意塑造出一种教育者所期望的儿童行为。

李老师在教学中正是运用了强化控制理论,作业潦草是儿童不良行为,对于一次作业工整就加盖一个小红花,连续 3 次小红花,就加盖一个“一级棒”的大印章,连续 2 次“一级棒”就奖励小卡通画并上光荣榜,这是一种积极强化的方式,所谓积极强化是由于某一刺激的加入增进了某一操作反应发生概率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经常的。李老师的这种连续的强化刺激,矫正原有的作业潦草的习惯,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发展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集中在简化学生在利用资源时必须经历的实际步骤上。

在本案例中,王老师进行的教学实际是学习策略的教学。学习策略教学是指系统地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途径、和策略,使学生最终学会学习的教学活动。学习策略教学中的策略并不是指向某种具体的方法或要求,而是一种抽象性、一般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教学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求:第一,学习策略教学是一种分析教学任务和为特定情境设定恰当策略的问题解决形式;第二,学习策略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风格和特点为基础;第三,学习策略教学要以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技能知识和技巧为基础;第四,在大多数教学情境中,学习策略一般是为创造性教学目标服务的,而不是为知识性目标服务。王老师,从理论上反复全面地讲述各种学习方法,并对学习方法讲座的学习进行理论考试,就违背了上述的基本要求,学生虽然从理论上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但不会将这些学习策略运用到各门学科的学习中去,反而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学习策略教学的专门训练时要注意:第一,明确地告诉学生如何使用具体方法并做出示范;第二,强调学生自己来管理策略学习,但教师要告诉学生何时及如何检查自己的策略使用效果;第三,提供充足的时间;第四,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策略教学实践并及时调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途径可以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尝试监控和教师亲自指导来实施,按步骤有重点地将学习策略教学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

三、论述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P108 1 .如何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答: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要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第一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速度。教学速度与学习内容的分量是密切相关的,首先要减轻学习内容的分量,其次要组织好教学内容,达到“精讲”;第二要使用表象,具体的容易形成表象的材料记忆效果更好,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表象的材料记忆效果更好,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想象;

第三,使用类比,对不熟悉的材料可采取用熟悉材料去类比的方式来促进精加工,使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类推,这样的效果更好一些。

第四,使用典型例题。教学应该促进的是从例子中抽取一般性的原理,所以选择具有关键特征的典型例题非常重要,并且教师要指导学生发现例题中所包含的原理。第五组成知识系统。知识系统也被称为图式,通常指系统的结构化的知识。. 什么是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试分析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区别和联系 P144 答: 动作技能,又称运动技能,指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如书写、体操、游泳、舞蹈等。动作技能主要是借助于骨骼、肌肉和相应的神经过程来实现的。智力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它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智力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按照客观的、合理的、完善的程序组织起来的认知活动方式,是一种内隐的智力操作,没有明显的外部动作。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是构成技能的两个子系统,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区别

(1)活动的对象不同。动作技能是属于实际操作活动的范畴,其活动的对象是物质的、具体的,表现为外显而易见的骨骼和肌肉的操作,是可以被观察的,可以被感知的。而智力技能的活动对象是头脑中的映像,不是客体本身,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属于观念范畴,不具有相应的物质形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智力技能只能在大脑内借助于内部言语内潜地进行,只能通过难以觉察的映像的变化来判断其存在,具有隐藏性。

(2)活动的结构不同。动作技能是系列动作的连锁,不能省略。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实现的,因而可以高度省略、高度简缩,甚至难以觉察到其活动的全部过程。

(3)活动的要求不同。动作技能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激 — 反应的联接,而智力技能则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第三,活动的要求不同。动作技能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激 — 反应的联接,而智力技能则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2).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联系

一方面,动作技能经常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是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脱离外部动作而借助于内部语言实现的。比如,写作这种智力技能就是在书写等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另一方面,智力技能往往又是外部动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节者,复杂的运动技能往往包含认知成分,需要学习者智力活动的参与,手脑并用才能完成。、论述言语指导在指导学生掌握原理的过程中的作用。P121 参考答案:(具体的可参照书本)言语指导能有效地进行原理教学:

(1)使学生知道通过学习能懂得可以应用该原理来做什么。如在学习了 “ 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 的原理后,能说明雨的成因,能说明冰箱的安装原理。

(2)用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重新陈述或回忆已经学会的组成该原理的那些概念,从而为引出新原理做好准备。(3)用言语提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将组成原理的那些概念以适当的次序放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原理。

(4)以提问的方式来要求学生说明这个原理的具体实例,并对其回答给预反馈。(5)通过合适的问题,要求学生做言语的陈述。

(6)在学习原理之后,提供间隔复习的机会,呈现一些新的实例,让学生回忆并说明这个原理,使学习的原理得到良好的保持。. 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P159 答:作为知识的获得者,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形成与教师密切相关,在提倡学习策略与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教学中,教师应发挥 3 方面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唤起学生有意识的自我监控。即要求学生以个人、小组的方式分析自己的资料,帮助他们以自我监控的结果为基础,设置目标并选择策略,让学生负起学习的责任。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演示自我调节和策略选择的方法程序,教给学生自我调节的技巧。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实施自我监控,以达到改 进自我调节策略的目的。当学生的自我调节策略看似没有奏效时,教师的支持会对学生继续使用自我调节策略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将策略教学落实到每一节课中。P179 答: 学习策略教学落实实现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学科渗透式教学,另一种是学习策略的专门训练。学科渗透式教学就是把学习策略教学与具体学科知识的教学结合起来,这种途径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但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需要教师全员参与。一般来说,较为具体的、使用于某类材料和学习情境的学习策略适用于在第一种教学情境学习。与学科渗透式教学相比,专门训练这种教学过程较独立,具有完整性,能够使学生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策略本身,而不被大量的学科知识所淹没。一般来说,较为一般的、适用范围较广泛的学习策略适用于在第二种教学情境中学习。教师在进行专门训练时要注意四个问题:第一,明确地告诉学生如何使用具体的方法并做出示范;第二,强调学生自己来管理策略学习,但教师要告诉学生在何时及如何检查自己的策略使用效果;第三,提供充足的时间;第四,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策略教学实践并及时调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哪一种教学形式,都需要通过在实践活动中的解决问题、尝试监控、教师指导等一般途径来实现。解决问题是学习策略教学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它是指利用已经习得的概念、命题和规划,做出一定的组合,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算法和启发法两种。尝试监控是学习策略形成的必不可少的途径。人们在尝试错误过程中,不但对错误本身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更容易认识自我,从而形成相对应的对策。语言监控对自己的监控技巧形成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一些学生之所以监控水平较低,就是因为他们缺少直接影响自我指导的言语活动,即他们不善于把自己的思维用言语准确、操作性地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在学习策略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言语指导和监控训练。教师指导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从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控、学习方法的选用到监控技巧的形成,无一不需要教师细心地指导和育化。研究表明,中小学生还不能利用自己的经验有效地选择策略,他们对教师告诉的学习策略有很大的依赖性。

学习策略教学的程序: 1).策略教学计划的制定。

(1)通读大纲教材,把握知识体系。(2)根据学习策略的内部联系,合理分配策略教学任务。(3)针对训练重点,搜集迁移资料。(4)逐级细化,落实到每一节课。2).将策略落实到每一节课中。

(1)教师要真正弄懂策略。(2)将策略落实到每节课中。《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3 参考答案 第 7 ― 9 章

一、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40 分)P199 1 . 什么是产生式?产生式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产生式就是有关条件和行动的规则,简称 C — A 规则。

基本观点: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P206 答:(1)科学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材内容(3)确立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4)有效设计教学程序(5)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6)注意启发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概括(7)教学中多应用比较的方法(8)灵活地运用变式进行教学(9)重视学习策略于学习方法教学、专家和新手在解决问题能力上有何不同之处? P222 专家和新手在解决问题时存在的差别主要有:

(1).与新手相比,专家解决自己专业领域内的问题时较为出色,在不熟悉的领域,专家通常并不比新手好。(2).在解决问题时专家以较大的意义单元即组块加工信息。(3).专家的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容量比新手大。

(4).专家问题解决比新手快。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某一领域内,专家由于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因而执行一些

基本的技能时会比新手快。二是专家有时采用直觉推理的方式迅速解决问题。(5).问题解决过程中,专家比新手花更多的时间来表征问题。(6).专家比新手在更深层水平上表征问题。(7).专家比新手具有更好的自我监控能力。4 .简要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P225 答:问题解决是指由问题引发,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认知策略去解决疑难的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情境,问题表征,知识经验,认知策略,心理定势,功能固着,酝酿效应,原型启发,情绪和动机状态。. 简述强化训练的形式。P253 外部强化可激发人的外来动机,影响人的行为。运用外部强化影响人的形式有多种,依随于是否做出某个反应进行正强化或负强化被称之为强化训练,它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形式:奖赏训练;取消训练;惩罚训练;回避训练。在运用上述强化训练的方式来激发动机时,人们经常根据实际情况将各种形式结合在一起使用。、什么是成就动机?成就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P256 成就动机指个体为达到某一有价值的社会目标的内部动力。成就动机促使人产生成就行为,追求在某一社会条件人们认为重要的社会目标。根据阿特金森提出的成就动机理论,规定成就动机强度(用 T 来表示)的因素有三个:一个是稳定的追求成就的个体动机倾向,它是人在生活中所形成的稳定的人格特性,表现为追求成就的行为强度,用 M 来表示;一个是人对成功的期待,是人对某一任务是否能够成功的概率的认知,表现为认知到的成功可能性,用 P 来表示:一个是成功的诱因值,即人在成功或失败时所体验的情感变化,表现为满足感,用 I 来表示。对成功的期待和成功的诱因值之间具有互补的关系,即课题越难,其认知到的成功可能性越小,而这时成功的满意感越强。反之亦然。影响动机强度三个因素的关系可表现为下面的公式:动机强度 =f(动机×期待×诱因)T=f(M × P × I)因为其中 D 与 I 为互补关系所以 I=1-P 也就是说,当课题的难度为中等(0.5)时,人的成就动机强度最大。然而,人在追求成就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不畏困难、达到目标的追求成功倾向,一种是害怕失败、避免屈辱的回避失败的倾向。可以据此把人区分为成就动机水平高低不同的两类人,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追求成功的倾向大于回避失败的倾向,成就动机低的人追求成功的倾向小于回避失败的倾向。成就动机水平不同的人在完成任务和选择目标上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成就动机高的人在完成任务上追求成功的倾向强,在选择目标时选择难度适中的目标和课题。成就动机低的人在完成任务上防止失败的倾向强,在选择目标时选择容易的或困难的目标和课题。其心理机制为:成就动机高的人往往是通过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自尊心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成就动机低的人往往是通过各种活动防止自尊心受伤害和产生心理烦恼。7 .如何消除学生的习得性无力感? P259 答:

习得性无力感,简指无力感,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消除学生的习得性无力感:(1)消除学校中的“不可控状况”(2)防止学生产生“结果不可控”的认知(3)培养意志,增强免疫力

8、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何影响? P262 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多方面的影响:

(1).影响活动的选择。(2).影响努力的程度和坚持性,决定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3).影响活动时的情绪。(4).影响完成学习任务。

二、案例分析题(10 分)案例: P259 诊断:李小辉由于上初中以来在学习上的多次失败 , 陷入了习得性无助感的境地 , 而且越陷越深 , 不能自拔。分析:习得性无助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造成李小辉这种状况的原因 , 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他自身的因素。他将自己的失败进行了错误的内部归因。内部归因是指人把失败归因于能力、性格等自身因素,认为只是自己不能控制行为结果,因而出现个人的无力感。第二,外部原因。首先,学校、家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考试、分数、竞赛、名次等外部强化手段去激励学生学习, 而严重忽视对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和调动,因此,一次偶然的成绩不好就使得李小辉感觉自己各个方面都很差,进而对自己丧失信心。其次,数学老师在教育方式上的严重失误 , 也使他彻底丧失了自尊和自信,更加重了该生的无助感。

对策: ① 采用各种措施培养他的内在动机 , 例如,利用他的爱好看报纸、爱玩电脑、爱玩篮球、喜欢数学等特点 , 巧妙实现动机迁移; ② 采用各种措施 , 消除他在学习上的无力感 , 增强他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三、论述题、什么是学习迁移?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P187 P201 学习迁移是在某一种学科或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对在另一学科或情境中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的获得的影响。简单地说,学习迁移就是指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识性(2)、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3)、认知结构(4)、认知技能与策略(5)、心理定势(6)、学习态度与方法(7)、智力与年龄(8)、教师的指导方法 . 结合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促进积极的学习迁移,克服消极的学习迁移。P188 答: 以英语教学为例,首先,要帮助学生在其知识结构中,建立起处于高层次、凌驾于具体知识之上的,有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知识框架,这对于新的学习能起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可以在学习新课之前,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介绍一些引导性材料,这些材料比新课的内容更一般、更概括,也与要学习的材料相关联,以便去联系、解译和统帅新课的内容。其次,提高新的潜在有意义的学习任务与同化它的原有知识系统的分化程度,即提高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可以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和知识积累。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加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总结共性,识别差异,融会贯通地去理解和运用要学的材料。最后,要帮助学生建立稳定的、清晰的知识结构。如果这种具有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知识框架不稳定或模糊不清,不仅不能为新材料的学习起举一反

三、高屋建瓴的作用,反而会影响 新知识和原有知识的可辨别程度。因此,只有当原有知识被掌握以后,新知识才能呈现,这样才能增强原有知识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它能及时提供反馈信息,纠正错误的意义、错误的理解和模糊的概念,防止产生错误定势,因而还能大大提高原有知识的清晰度及其与新知识的分化程度。. 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P229-231 答: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全可以结合各门学科的内容来进行训练和提高。一般来说,采用主动的接受学习方式,辅以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和主动解决问题的经验,有分析、有批判地进行特定学科的教学,将会大大地提高解决有关该学科的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造适当气氛,以利于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表征问题,使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善于思考的习惯,使学生熟悉学科在基本理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问题,熟悉该学科所特有的发现知识的策略等,都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论述培养创造性的基本原则。P237(1).协同性原则。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与训练,应同日常教学活动及学生的其他活动协同进行,充分发挥创造性培养与训练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培养、个性品质培养等在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协同效应,促进学生创造能力与创造意识、创造人治的协同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素质。

(2).主体性原则。在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与训练中,应当更多地把学生放在整个活动的主体地位,引导和启发全体学生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主动参与创造和独立进行创造的精神。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动地接受训练的热情,引导学生自觉性进行自我训练,自觉地去寻找各种有效的方法,尝试独立地解决问题。

(3).活动性原则。创造性培养与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更为有效地解决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因此,结合实际,在形式多样的发明、制作、实验、论文等各种科技创造活动或实际的科学研究活动中,进行创造性的培养与训练,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能力,意义更为重大。

(4).整体性原则。人的创造性有它的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学生的创造性的提高,不只反映在掌握了有效的创造方法上,还表现在创造性意识的增强、创造性动机的激发、创造性心理的完善、创造性人格的成熟、创造性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这些综合构成了一个人的创造性的整体结构。因此,从整体上去提高一个人的创造性要比让一个人单单掌握几种创造方法更加有价值。

(5).兴趣性原则。学生的创造性的培养与训练,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活动情境,采取以趣激学、寓教于乐、趣中启智、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使学生对创造性的培养与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在培养与训练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创设和谐协调、合作竞争的心理氛围,使全体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活动的热情。.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外来动机和内在动机。P264-271 答: 外来动机的激发:使学生建立起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对学习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价,适当开展竞赛,选用有效的强化物,多用正强化,慎用负强化。内在动机的激发: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实施发现学习,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形成掌握目标的定向,满足与发展学生的合理需要,培养学习兴趣,发挥教师情感的积极作用.《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4 参考答案(第 10、11、13 章)

一、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35 分)P279 1、什么是品德?品德形成的心理实质是什么?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皮亚杰和科(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动机在道德品质形成中有哪些作用? P286 认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和柯尔伯格。这一学派强调道德动机在道德品质形成中的作用,其基本观点为:第一,道德品质的发展与人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关联;第二,道德品质的形成取决于道德动机、道德判断和道德知识;第三,要根据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规律去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

道德动机是道德品质的深层心理结构,它决定了道德品质的性质,也制约着道德行为方式的方向和水平,道德行为方式是道德品质的表层心理结构,是道德品质的外部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一定的道德动机与一定的道德行为方式之间建立起比较稳固的联系,这就是道德品质的形成。、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规律。P289 通过大量的研究,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总的规律: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是由他律向自律过渡的过程。他律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自律指儿童根据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进行道德判断。认为年幼儿童的道德判断是由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的,具有客观的性质,是一种他律水平的道德;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的道德认识也在不断发展,道德判断的标准开始逐步摆脱承认惩罚的影响,在评价某种行为的是非时,能依据自己掌握的道德标准对行为做出判断,这种道德判断具有有了主观的性质,是一种自律水平的道德。儿童在五、六岁以前是属于无规则的阶段。这个阶段儿童在游戏中没有合作,也没有规则,社会规则对他们没有约束力,他们没有必须怎样做的认识。儿童在六岁到八、九岁期间处于他律的阶段,这是儿童认为独立于自身之外的规则是必须遵守的。这一阶段儿童之所以表现出他律的行为,是因为:(1)儿童与他人的关系是一种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服从权威就是对的。(2)儿童的思维处于自我中心 , 只从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 , 不能明确地把自己与他人区分开 , 把成人说的混同于自己想的。

八、九岁之后儿童过渡到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应该与他人相互尊重并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儿童之所以能从他律转向自律,是因为:(1)这时儿童认识到与他人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2)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脱离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规则只是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在道德认识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中,影响其发展的两个因素是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教学设计由哪些基本问题组成 P309 第三段

答: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首先是“我要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定,其次是“我如何去那里?”即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等;再次是“我怎么判断我已达到了那里?”即教学评价与监控。、什么是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它给教育的启示有哪些? P322 P324 答: 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是指学生的能力倾向不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措施也不相同,即只有符合学生能力倾向的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启示:第一,没有适合所有学生的万能的最佳教学法;第二,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上的个别差异,选择最适合学生能力倾向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第三,对于能力倾向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应对他们进行预先训练,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方面对他们加以指导,提供给他们必要的先备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力倾向水平。6、教师工作都有哪些特点? P368 答:(1)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2)劳动的内容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多面性

(3)劳动的方式决定了教师工作具有个体性与集体性相结合的特点(4)劳动的质量决定了教师工作的自觉性和创造性(5)劳动的效果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延时性、简述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及这些心理品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作用。P374 答:(1)合作及民主的态度(2)仁慈、体谅(3)有忍耐心(4)兴趣广泛

(5)和蔼可亲(6)公正无私(7)有幽默感(8)言行稳定一致(9)有兴趣研究学生问题(10)处事有伸缩性(11)了解学生、给予鼓励(12)精通教学技术 作用: 1、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2、会间接影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3、是学生人格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二、案例分析题(10 分)P280 案例:

此案例可以从道德品质的形成上来分析。张明作为一个中学学生,身体健康,但喜欢打架,打完后知道不对,但改不了,说明从品德心理结构的四个要素,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上来说,他没有达到统一。张明在对打架这个行为上,从道德认识上他能体会到打架不对,说明他能辨别行为的是非好坏善恶,但在道德情感上来说,他有所欠缺,没有从心理上体验到打架这个行为带来厌恶感,相反可能他从打架上体会到了某种快感,导致他屡教不改,因此使得他知情意行不能统一。老师和家长可能也只是从道德认知上对张明进行批评教育,没有从道德情感上予以感悟,因此虽然有所成效,但不能使张明改掉坏毛病。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道德品质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它们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但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居于核心地位。只有当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成为稳定的、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它们就构成了道德动机,从而形成人的稳定的道德行为方式。对张明的教育因从情感入手,使他从心理上体会到打架的不对,对打架的行为产生厌恶感。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行为的内部驱动力之一,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成为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就成为道德动机,才能导致道德行为的产生。

三、论述题(前 5 题,每题 10 分;最后一题 5 分,共 55 分)1、试述科尔伯格的道德阶段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P290 答: 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三个水平,每一个水平内包含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气层次不能紊乱或倒置。(1)前习俗水平,包括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于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2)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道德的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道德认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道德认知的培养就应该根据各阶段道德判断发展的特征加以实施,每一阶段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都应在本阶段完成。道德认识或道德的发展,是随着道德评价能力的提高而发展的,当人们面对那些以前从未碰到过的复杂问题时,就会产生认识上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就会促使一个人进入高一阶段的思维,而高一阶段的思维就会推动自身的道德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因此,为了形成道德认识,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道德两难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从而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促进品德的形成。、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P295-305 答:道德情感的丰富与培养、道德行为的形成与训练三个方面去把握。

1、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培养

道德认识的形成是品德形成的第一步。道德认识不是与生俱来的,他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认识人际关系或接受社会现在的道德规范的结果。道德认识的形成表现在三个方面: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和道德信念的产生。

道德认识的掌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根据道德知识与道德评价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加以培养:(1)要形成道德品质,就必须使知情意行这些心理成分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品德形成是这些心理成分共同发生作用的综合过程。但在培养道德品质的过程中,这几方面心理成分的培养并不是齐头并进的。一般认为,在品德形成和发展中,应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但由于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年龄阶段特征,影响道德品质发展的因素又是多方面且相互影响的,因此在道德教育中要选择最需要、最迫切、最有效的方面入手。例如,可以通过阐明道德概念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开始,也可以从激发道德情感入手,还可以从行为技能和习惯的训练起步。所以,道德品质的培养可以有多种开端,但最终还是要使各种心理成分都得到发展,形成道德信念。、布卢姆和加涅对教学目标分类的研究对教师有何启示意义 P310-答: 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3 个领域,每一领域的目标又由低级到高级分成若干层次。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并非尽善尽美,但有助于我们从多角度、多水平、多层次去考虑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问题。它提醒我们每一位教师,使学生获取知识或者对我们所教内容的简单回忆远不是我们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我们必须努力帮助学生达到更高水平的认知目标。教师不仅要考虑认知领域目标的实现,还要考虑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目标的实现。有效的教学要促进学生态度和情感的发展,使学生能够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参与各科学习。除了发展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教师还要发展学生健康的体魄及各种身体运动技能。加涅将教学可能产生的结果即学生的学习结果或教学目标分为 5 类: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被认为具有处方性,这是因为他的教学目标分类不只是条目的说明,而且还进一步告诉教师作用设置情境(学习的外在条件),去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加涅还特别强调了与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达成密切相关的学习的内在条件。、联系实际谈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具有哪些教学能力? P384-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教学过程的能力。具体为:了解学生学习准备的能力;激发学习动机的能力;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关注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的能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

(2)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主动的计划、控制、调节、检查、评价和反馈的能力。(3)教学组织能力。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至少要完成七方面的组织工作:组织教学进程,安排教学步骤;组织学生注意;维持课堂秩序;组织教材;组织和安排教学方法;组织班集体、团队和学习小组的活动;组织班级活动,课外活动等。

(4)言语表达能力。教师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是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重要工具和手段。不仅直接影响这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接受,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言语和思维的发展,是教师基本的心理品质。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教师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应做到 “ 八戒 ” 和 “ 六性 ”。

(5)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是指教师自觉地将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总结,从而优化教学活动,形成自己新的教育思想和改进教育实践。教学反思能力是优秀教师重要的心理品质,在反思中学会教学,通过反思才能扬长避短,创造出先进的教学理念,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才能逐步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教学反思的方法有:行动研究法和比较法。教学反思能力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在学习活动,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学内容与方法,构建师生互动的机制,在反思中不断超越自己。、联系实际谈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具有哪些把握教学过程的能力 P384-答:第一,教师应能把握教学过程的能力。(1)了解学生学习准备的能力

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准备状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原有知识,能力背景,查明学生是否已

具备学习新知识的条件。(2)激发学习动机的能力

要引发起学生求知的需要,特别要重视内在认知动机的激发,为此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内容本身应当是有意义的,要难度恰当,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学习的愉悦情绪,让学习逐渐成为一种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

(3)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

要使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教学内容应组织成富有意义的序列,符合学生的认知加工过程。教师在呈现教学内容时,首先应注意新信息要具有可辨别性,其次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再次要求教师应采取一些教学策略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4)关注学生认知结构的能力

现代学习论非常重视学生的认知结构,强调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教师能否正确关注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以此作为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组成部分。

(5)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

学生的主动参与,会使学习变成一种自发、自觉的过程,教学就会转化成有意义和令人兴奋的事情,不单是认知成分的参与,还要包含价值、情绪的色彩,促进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6)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是指教师能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其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论述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因素。P378-379 教师威信的形成,是各种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观条件是指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这是威信形成的决定性因

素;客观条件是指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外部因素,包括教师的社会地位、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领导者对教师的态度以及学生

家长对教师态度。但对教师威信形成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其自身的主观条件,既教师本身的素质,这是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内容包括:

(1)崇高的思想品质。

在思想品质上有缺陷的教师不可能在学生中向有威信。有威信教师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政治信念坚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学生有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学生的成长呕心沥血,对教育有高度的责任感、自豪感,工作兢兢业业,诚实开朗,公正热情,言行一致,大公无私等。

(2)优良的心理品质。有威信教师都具有优良的心理品质,他们对学生有着深深的爱,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在工作中表现出坚强的意志,有

毅力,有韧性;能真诚地与学生相处,能忍受学生的缺点错误并予以正确地矫正;勇于自责,富有自我批评精神等。

(3)较强的业务能力。

教学经验丰富,知识渊博,善于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口齿清楚,表达能力强,讲课富有启发性,教学效果好,能教会学生独立思考,能够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的教师才能应得很高的威信。

(4)得体的仪表。

教师的仪表是教师的穿着、举止和情态,他反应的事教师的精神面貌。穿着朴素,举止从容,仪表端庄,不仅给学生一种可亲可近的印象,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举止表现。

(5)良好的 “ 第一印象 ”。

学生往往对初次接触的教师特别敏感,充满着新奇和期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他们的高度注意。如果师生初次见面,教师就表现出较高的教学艺术和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并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就会很快获得学生的敬重。教师威信的形成,虽然主要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主观条件,但对不同年龄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来说,起作用也不是等同的。教师的威信一旦形成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可能继续保持、不断发展和提高,也可能逐渐下降,甚至丧失。这关键取决于决定与教师个人在思想品德、心理品质和业务水平等方面是否处于积极的发展状态。为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严格要去自己,从而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不断提高。、请您对本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师能力进行实质性的分析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P384-参考答案:

答: 1)把握教学过程能力

现代学习理论的发展提示我们,学生的学习是认知过程和结构的主动建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有把握教学过程的能力,以更好,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1)了解学生学习准备的能力(2)激发学习动机的能力(3)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4)关注学生认知结构的能力

(5)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6)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 2、教学监控能力 3、教学组织能力 4、言语表达能力 5、教学反思能力

《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5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C 2、C 3、A、C 4、A 5、D

二、名词解释、学习: P64 :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或思维的较持久变化的过程。、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指由问题引发,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认知策略去解决疑难的过程。如果说某种情境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存在障碍构成问题,问题解决就是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扫除障碍,从而将初始状态转换为目标状态的 过程。4、习得性无力感:习得性无力感简指无力感,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 果。

三、判断正误并改正错误、(╳)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改为:桑代克。2、(╳)属于操作技能。3、(对)4、(╳)创造性的核心成分是发散性思维 5、(╳)可能性越小

四、简答题、程序性知识学习由哪几个阶段构成?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自动化的技能的过程,它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1)陈述性阶段。在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要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来获得。学生首先要理解有关的概念、原理、事实和行动步骤等。在这一阶段,学生知道并能够陈述了某些概念与规则,但在使用这些概念和规则时他先要有意识地再现出陈述性知识后再表现为行为。在完成某一活动时,学生要再现每一个产生式,一步一步地进行各步骤的操作。(2)程序化阶段。经过大量的练习和反馈,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学生能将一个个产生式形成产生式系统,将各个行动步骤联合起来,流畅地完成各种活动。

(3)自动化阶段。随着进一步的练习,学生最终进入到自动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无需有意识的控制或努力就能够自动完成有关的活动步骤。这时操作的准确性和速度均得到了很大提高,表现为纯熟的技能,不需要提取有关操作步骤的知识。、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措施有哪些?

(1)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2)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3)恰当地运用外部强化(4)使学生学会自我强化、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些内容?

品德是由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其中的共同成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道德认识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之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其他心理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道德认识是品德的基础,它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的意义,是行为的调节机构。同时,道德认识也是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人们的认识不同,就会产生各自不同的情感。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行为的内部驱动力之一,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成为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就成为道德动机,有了道德动机才能导致道德行为的产生。人们在具有了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往往取决于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看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如何,不在于他的谈吐是否动听,而在于他的言行是否一致,他的道德行为是否具有一贯性。道德品质由上述四种心理成分所构成,它们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其中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居于核心地位,当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成为稳定的、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它们就构成道德动机。在道德动机的调控下,将某些必要的行为技能和习惯构成一定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被称之为道德行为方式。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方式是道德品质中的两个构成部分,道德意志使这二者加以沟通并得以实现。、学习准备包含哪些内容?为什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包括生理机能、智力、情趣、社会性、学习策略、知识基础等 6 个方面。

学习准备是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是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教学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教学前,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并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

五、案例分析题

1、班主任王老师认识到并倡导“ 学会学习的重要性”,以及给学生讲述学习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王老师在学习方法的教学上却存在问题。

2、学习方法属于策略性知识或程序性知识的范畴,它不是光从“ 理论” 上“ 教” 或通过“ 考试” 就能教会的。

3、对于学习方法这种策略性知识或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学科渗透式教学和学习策略的专门训练的方式效果更佳。

六、论述题、论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其对现代教育实践的启示

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心理学应该讨论完整的人,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有发展的潜能,而且有发挥潜能的内在倾向即自我实现的倾向。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是自我的发展。学习是一个有意义的心理过程,强调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意义学习包含 4 个要素:第一,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

程,第二,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起的,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第四,学习的结果是由学习者自我评价。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人本主义学习论重视学习者高层次学习动机的激发,强调充分发展学习者的潜能和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价值观和态度的体系,从而使学习者成人格充分发挥作用的人。教师要做一个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尊重学习者,无条件的接受学生。、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智力技能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原型定向阶段、原型操作阶段、原型内化阶段。培养智力技能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形成条件化知识

智力技能形成的关键是把所学知识与该知识应用的条件结合起来,形成条件化知识。即在头脑中储存大量的“如果..那么..”的产生式。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把握该知识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促进学生形成条件化知识,在教学上一是编制产生式样例题,学生进行样例学习;二是向学生呈现与实际生活背景相似的知识,提高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可检索性和应用性。

(2)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产生式知识必须经过练习达到十分熟练的程度,甚至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才能变成一种心智技能。

(3)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许多学者的研究发现,言语活动有利于避免学生思维的盲目性,帮助学生寻找新的更佳思路,能引发执行的控制加工过程,使注意集中于问题的突出方面或关键的因素,促使问题解决的成功率更高。此外,教师还应注意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融洽的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喜欢、愿意和敢于言语表达。

(4)要科学地进行练习练习是促使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必要条件,智力技能要通过练习形成,练习的效率受很多因素和条件制约。要使练习取得最佳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其次,练习形式应多样,注意举一反三,促进知识学习的正迁移。再次,练习要适量适度,循序渐进。

第二篇: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教育心理学》小抄

《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观察法、深入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文件分析法。前三种属于量的研究方法,后五种属于质的研究方法。. 遗传决定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核心是什么 ?

答: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在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3、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岁)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前运算阶段(2-7 岁)认知开始具备符号功能,但是判断还是受直觉思维支配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借助具体事物,能作出一定程度的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以后)能不借助具体事物,作出符号形式的推理假设 . 学优生与学差生、创造型与非创造型学生在人格方面有哪些差异

答:学优生与学差生差异:动机差异,主体性差异,人格适应性差异具有创造性的学生相对非创造性的学生的人格特征是:低乐群性、高独立性和高自律性。5 . 简要分析学习的内涵

答: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或思维的较持久变化的过程。内涵:学习是凭经验产生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学习既有行为的变化,也有思维的变化;学习过程可 6、班杜拉关于学习过程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班杜拉将认知因素引入行为主义观点中形成了的一种新的理论,他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观察学习,大部分的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的。观察学习避免了尝试错误,暗中摸索过程,从而缩短了学习过程。观察学习就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或称“榜样”)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观察学习者来说是新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班杜拉认为,通过直接经验而进行的直接学习只是学习的一种形式,而通过直接经验而进行的任何学习,只要通过观察榜样示范就能够进行,因此,对于人类来说,观察学习更为重要。班杜拉非常重视观察学习,他认为:(1)观察学习能够产生与直接学习相同的效果。(2)观察学习具有直接学习不可比拟的优势。班杜拉认为强化可以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7、简述加涅关于学习过程的基本观点。

加涅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将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根据上述信息加工的流程,加涅进一步认为,学习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头脑中的内部活动,与此相应,把学习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8、简述奥苏泊尔关于新旧观念同化的三种方式。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原有观念与新观念之间有三种关系,因此原有观念一般通过三种方式对新观念加以同化,即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类属学习:又称下位学习,是把新观念归入原有观念的适当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其中原有观念是总观念,新学习的观念是从属观念。总括学习:又称上位学习,是指在若干已有的从属观念的基础归纳出一个总观念。并列结合学习:新观念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既非从属关系,也非总括关系,只是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整个内容具有一 般的联系。

二、案例分析题 案例:

王老师的这种做法可以用斯金纳的儿童行为强化控制理论来解释。他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斯金纳提出外界的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只要了解强化效应,操纵好强化技术,及时有效地施加强化,就能控制行为反应,并随意塑造出一种教育者所期望的儿童行为。

王老师在教学中正是运用了强化控制理论,爱玩而不睡午觉是儿童的不良行为,王老师以“玩”来奖励自睡上午觉的孩子,这是一种积极强化的方式,所谓积极强化是由于某一刺激的加入增进了某一操作反应发生概率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经常的。后来,孩子们为了能够玩都乐意睡午觉。《教育心理学》小抄

三、论述题、试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朱智贤是我国最系统研究儿童心理学的专家,被誉为“中国科学儿童心理学之父”。他强调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整体发展。这个整体包括两个部分和四个方面:两个部分是指儿童发展的认知过程和个性品质;四个方面是指心理发展和社会和教育条件、生物性成熟、动作和活动的发展、语言的发展。他承认先天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不论是遗传素质还是生理成熟,他们都是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为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决定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内容。但环境和教育的关系决不像行为主义所说的那样机械的决定心理的发展,而是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而起作用的。所谓内部矛盾是指,在儿童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其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它才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关于教育和发展的问题,朱智贤认为,心理发展并不是由外因机械决定的,也不是由内因孤立决定的,而是由适合于内因的一定的外因决定的,也就是说,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他们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来决定的。他强调,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又依赖于教育要求的标准。即只有那种高于原有水平,经过他们主体努力后又能达到的,才是最适合的要求。2 . 联系教学实际,试论述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进行教学

答: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在认知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方式有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冲动型和沉思型、具体型和抽象型。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的线索为依据,行为常以社会标准为定向,社会敏感性强,爱好社会活动,适合于强调“社会敏感性”的教学方法,如善于听老师讲解,喜欢与别人讨论。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自己的内部线索为依据,不易受影响和干扰,倾向独立判断。行为常是非社会定向的,社会敏感性差,不善于社交,喜欢独处,不适合“社会敏感性”的教学方法,更喜欢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学习。

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不习惯进行全面思考,认知问题速度快,错误率高。这类学生在运用低层次事实性信息的问题解决中占优势。沉思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谨慎全面检查各种假设,确认无问题后给出问题的答案。认知问题速度慢,错误率低。这类学生在解决高层次性问题中占优势。具体型儿童在进行信息加工时,善于比较深入地分析某一具体观点或情境,但必须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否则容易造成对问题的偏见。这类儿童在结构化教学方法(演绎法,讲解法)之下,成绩会更好。抽象型儿童在对事物进行认知时,能够看到问题的众多方面,可以避免刻板印象,能够进行抽象程度较高的思考。这类儿童在非结构化教学方法(归纳法,发现法)之下表现会更好。3、论述桑代克关于规律的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桑代克的联结论的基本观点可集中在对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规律的认识上。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公式是: S → R。他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直接的,并不需要中介作用。他把这种联结看作是行为的基本单元,并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行为和活动,都能分解为基本的单位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反应的联结有先天的和习得的两种,前者主要是本能,后者主要是习惯。

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而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建立的。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最终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后人也称这种理论为尝试错误论,简称“试误论”。启法一:在教育中允许儿童错误,在错误中学习,从多次错误中反思,渐渐走向正确。桑代克的联结论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他不仅说明了学习过程是如何进行的,而且具体地阐明了学习的规律,通过一系列动物和人的学习实验,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主律和副律。学习的主律有三条: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指联结的加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练习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红习而加强;反之,不重复不练习,联结力量会减弱。桑代克又把练习律分为两个次律:一个叫应用律,另一个叫失用律。效果律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启法二:对知识的巩固,要加强相应题目的练习。赏比罚更重要,要注意对学生多赞赏,在学生做到的方面多加赞赏,使她们更开心进行学习;对学生做不到的方面,少用罚,加以正面引导,当学生达到了及时赞赏。学习的副律有五条,分别是:多重反应原则、倾向和态度原则、选择性原则、同化或类化的原则、联想交替原则。4 . 论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以其对现代教学的影响

答: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强调认知活动中的认知结构的作用。认知结构形成后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布鲁纳把认知结构称为“表征”,有动作性表征、映象性表征和符合性表征三种。随着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个体认知结构中的 3 种表征同时存在、相互补充、共同完成认知活动。人主要通过这 3 种表征将知识融入认知结构中,这 3 种不同的认知方式体现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在内在动机的推动下,学习者主动对新知识加以选择、转化、存储和应用的过程。认为学习的过程可以分 《教育心理学》小抄

为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连窜的新知识,每一知识的学习都要经过获得、转化和评价 3 个过程。同时他认为,任何学科的基本结构越能归结为定义、原理或法则,就越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他主张要改革和重编基本课程的教材,要把那些基本的知识结构放在中心地位。5 . 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的实质的认识与认知主义不同之处

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做出推论。学习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刺激,他要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与加工,主动地去建构信息的意义,而外部信息的意义并不是由信息本身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间反复、双向的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每个学习者都会以自己的原有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形成自己的理解,原有知识又因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信息也不是简单的积累,还包含新旧经验冲突所引发的观念和结构重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作业 5

一、选择题、C、C、A、C、A 5、D

二、名词解释、学习: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或思维的较持久变化的过程。、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指由问题引发,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认知策略去解决疑难的过程。如果说某种情境的初始状态 和目标状态存在障碍构成问题,问题解决就是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扫除障碍,从而将初始状态转换为目标状态的过程。、习得性无力感:习得性无力感简指无力感,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三、判断正误并改正错误、(╳)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改为:桑代克。、(╳)属于操作技能。、(对)、(╳)创造性的核心成分是发散性思维、(╳)可能性越小

四、简答题、程序性知识学习由哪几个阶段构成?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自动化的技能的过程,它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

(1).陈述性阶段。在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要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来获得。学生首先要理解有关的概念、原理、事实和行动步骤等。在这一阶段,学生知道并能够陈述了某些概念与规则,但在使用这些概念和规则时他先要有意识地再现出陈述性知识后再表现为行为。在完成某一活动时,学生要再现每一个产生式,一步一步地进行各步骤的操作。

(2).程序化阶段。经过大量的练习和反馈,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学生能将一个个产生式形成产生式系统,将各个行动步骤联合起来,流畅地完成各种活动。

(3).自动化阶段。随着进一步的练习,学生最终进入到自动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无需有意识的控制或努力就能够自动完成有关的活动步骤。这时操作的准确性和速度均得到了很大提高,表现为纯熟的技能,不需要提取有关操作步骤的知识。、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措施有哪些?

(1)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2)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3)恰当地运用外部强化(4)使学生学会自我强化、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些内容?

品德是由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其中的共同成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道德认识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道德意志是一 《教育心理学》小抄

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之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其他心理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道德认识是品德的基础,它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的意义,是行为的调节机构。同时,道德认识也是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人们的认识不同,就会产生各自不同的情感。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行为的内部驱动力之一,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成为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就成为道德动机,有了道德动机才能导致道德行为的产生。人们在具有了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往往取决于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看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如何,不在于他的谈吐是否动听,而在于他的言行是否一致,他的道德行为是否具有一贯性。道德品质由上述四种心理成分所构成,它们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其中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居于核心地位,当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成为稳定的、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它们就构成道德动机。在道德动机的调控下,将某些必要的行为技能和习惯构成一定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被称之为道德行为方式。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方式是道德品质中的两个构成部分,道德意志使这二者加以沟通并得以实现。、学习准备包含哪些内容?为什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包括生理机能、智力、情趣、社会性、学习策略、知识基础等 6 个方面。

学习准备是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是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教学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教学前,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并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

五、案例分析题 .班主任王老师认识到并倡导“ 学会学习的重要性”,以及给学生讲述学习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王老师在学习方法的教学上却存在问题。.学习方法属于策略性知识或程序性知识的范畴,它不是光从“ 理论” 上“ 教” 或通过“ 考试” 就能教会的。.对于学习方法这种策略性知识或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学科渗透式教学和学习策略的专门训练的方式效果更佳。

六、论述题、论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其对现代教育实践的启示

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心理学应该讨论完整的人,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有发展的潜能,而且有发挥潜能的内在倾向即自我实现的倾向。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是自我的发展。学习是一个有意义的心理过程,强调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意义学习包含 4 个要素:第一,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第二,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起的,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第四,学习的结果是由学习者自我评价。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人本主义学习论重视学习者高层次学习动机的激发,强调充分发展学习者的潜能和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价值观和态度的体系,从而使学习者成人格充分发挥作用的人。教师要做一个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尊重学习者,无条件的接受学生。、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智力技能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原型定向阶段、原型操作阶段、原型内化阶段。培养智力技能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形成条件化知识,智力技能形成的关键是把所学知识与该知识应用的条件结合起来,形成条件化知识。即在头脑中储存大量的“如果..那么..”的产生式。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把握该知识在什么情况下适用。促进学生形成条件化知识,在教学上一是编制产生式样例题,学生进行样例学习;二是向学生呈现与实际生活背景相似的知识,提高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可检索性和应用性。

(2)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产生式知识必须经过练习达到十分熟练的程度,甚至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才能变成一种心智技能。

(3)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许多学者的研究发现,言语活动有利于避免学生思维的盲目性,帮助学生寻找新的更佳思路,能引发执行的控制加工过程,使注意集中于问题的突出方面或关键的因素,促使问题解决的成功率更高。此外,教师还应注意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融洽的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喜欢、愿意和敢于言语表达。

(4)要科学地进行练习练习是促使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必要条件,智力技能要通过练习形成,练习的效率受很多因素和条件制约。要使练习取得最佳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其次,练习形式应多样,注意举一反三,促进知识学习的正迁移。再次,练习要适量适度,循序渐进。考核册作业 4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什么是品德?品德形成的心理实质是什么?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 《教育心理学》小抄

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皮亚杰和科(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动机在道德品质形成中有哪些作用?

认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和柯尔伯格。这一学派强调道德动机在道德品质形成中的作用,其基本观点为:第一,道德品质的发展与人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关联;第二,道德品质的形成取决于道德动机、道德判断和道德知识;第三,要根据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规律去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

道德动机是道德品质的深层心理结构,它决定了道德品质的性质,也制约着道德行为方式的方向和水平,道德行为方式是道德品质的表层心理结构,是道德品质的外部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一定的道德动机与一定的道德行为方式之间建立起比较稳固的联系,这就是道德品质的形成。、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规律。

通过大量的研究,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总的规律: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是由他律向自律过渡的过程。他律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自律指儿童根据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进行道德判断。认为年幼儿童的道德判断是由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的,具有客观的性质,是一种他律水平的道德;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的道德认识也在不断发展,道德判断的标准开始逐步摆脱承认惩罚的影响,在评价某种行为的是非时,能依据自己掌握的道德标准对行为做出判断,这种道德判断具有有了主观的性质,是一种自律水平的道德。儿童在五、六岁以前是属于无规则的阶段。这个阶段儿童在游戏中没有合作,也没有规则,社会规则对他们没有约束力,他们没有必须怎样做的认识。儿童在六岁到八、九岁期间处于他律的阶段,这是儿童认为独立于自身之外的规则是必须遵守的。这一阶段儿童之所以表现出他律的行为,是因为:(1)儿童与他人的关系是一种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服从权威就是对的。(2)儿童的思维处于自我中心 , 只从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 , 不能明确地把自己与他人区分开 , 把成人说的混同于自己想的。

八、九岁之后儿童过渡到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应该与他人相互尊重并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儿童之所以能从他律转向自律,是因为:(1)这时儿童认识到与他人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2)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脱离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规则只是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在道德认识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中,影响其发展的两个因素是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教学设计由哪些基本问题组成

答: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首先是“我要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定,其次是“我如何去那里?”即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等;再次是“我怎么判断我已达到了那里?”即教学评价与监控。、什么是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它给教育的启示有哪些?

答: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是指学生的能力倾向不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措施也不相同,即只有符合学生能力倾向的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启示:第一,没有适合所有学生的万能的最佳教学法;第二,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上的个别差异,选择最适合学生能力倾向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第三,对于能力倾向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应对他们进行预先训练,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方面对他们加以指导,提供给他们必要的先备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力倾向水平。、教师工作都有哪些特点?

答:(1)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2)劳动的内容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多面性

(3)劳动的方式决定了教师工作具有个体性与集体性相结合的特点

(4)劳动的质量决定了教师工作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5)劳动的效果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延时性、简述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及这些心理品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作用。答:(1)合作及民主的态度

(2)仁慈、体谅

(3)有忍耐心

(4)兴趣广泛

(5)和蔼可亲

(6)公正无私

(7)有幽默感《教育心理学》小抄(8)言行稳定一致

(9)有兴趣研究学生问题

(10)处事有伸缩性

(11)了解学生、给予鼓励

(12)精通教学技术

作用: 1、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会间接影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学生人格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二、案例分析题 案例:

此案例可以从道德品质的形成上来分析。张明作为一个中学学生,身体健康,但喜欢打架,打完后知道不对,但改不了,说明从品德心理结构的四个要素,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上来说,他没有达到统一。张明在对打架这个行为上,从道德认识上他能体会到打架不对,说明他能辨别行为的是非好坏善恶,但在道德情感上来说,他有所欠缺,没有从心理上体验到打架这个行为带来厌恶感,相反可能他从打架上体会到了某种快感,导致他屡教不改,因此使得他知情意行不能统一。老师和家长可能也只是从道德认知上对张明进行批评教育,没有从道德情感上予以感悟,因此虽然有所成效,但不能使张明改掉坏毛病。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道德品质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它们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但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居于核心地位。只有当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成为稳定的、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它们就构成了道德动机,从而形成人的稳定的道德行为方式。对张明的教育因从情感入手,使他从心理上体会到打架的不对,对打架的行为产生厌恶感。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行为的内部驱动力之一,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成为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就成为道德动机,才能导致道德行为的产生。

三、论述题、试述科尔伯格的道德阶段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答: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三个水平,每一个水平内包含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气层次不能紊乱或倒置。(1)前习俗水平,包括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于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2)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道德的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道德认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道德认知的培养就应该根据各阶段道德判断发展的特征加以实施,每一阶段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都应在本阶段完成。道德认识或道德的发展,是随着道德评价能力的提高而发展的,当人们面对那些以前从未碰到过的复杂问题时,就会产生认识上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就会促使一个人进入高一阶段的思维,而高一阶段的思维就会推动自身的道德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因此,为了形成道德认识,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道德两难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从而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促进品德的形成。、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答:道德认识的形成表现在三个方面: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和道德信念的产生。道德认识的掌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根据道德知识与道德评价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加以培养:要形成道德品质,就必须使知情意行这些心理成分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品德形成是这些心理成分共同发生作用的综合过程。但在培养道德品质的过程中,这几方面心理成分的培养并不是齐头并进的。一般认为,在品德形成和发展中,应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但由于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年龄阶段特征,影响道德品质发展的因素又是多方面且相互影响的,因此在道德教育中要选择最需要、最迫切、最有效的方面入手。例如,可以通过阐明道德概念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开始,也可以从激发道德情感入手,还可以从行为技能和习惯的训练起步。所以,道德品质的培养可以有多种开端,但最终还是要使各种心理成分都得到发展,形成道德信念。、布卢姆和加涅对教学目标分类的研究对教师有何启示意义

答: 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3 个领域,每一领域的目标又由低级到高级分成若干层次。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并非尽善尽美,但有助于我们从多角度、多水平、多层次去考虑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问题。它提醒我们每一位教师,使学生获取知识或者对我们所教内容的简单回忆远不是我们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我们必须努力帮助学生达到更高水平的认知目标。教师不仅要考虑认知领域目标的实现,还要考虑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目标的实现。有效的教学要促进学生态度和情感的发展,使学生能够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参与各科学习。除了发展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教师还要发展学生健康的体魄及各种身体运动技能。加涅将教学可能产生的结果即学生的学习结果或教学目标分为 5 类: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被认为具有处方性,这是因为他的教学目标分类不只是条目的说明,《教育心理学》小抄

而且还进一步告诉教师作用设置情境(学习的外在条件),去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加涅还特别强调了与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达成密切相关的学习的内在条件。、联系实际谈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具有哪些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教学过程的能力。具体为:了解学生学习准备的能力;激发学习动机的能力;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关注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的能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

(2).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主动的计划、控制、调节、检查、评价和反馈的能力。

(3).教学组织能力。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至少要完成七方面的组织工作:组织教学进程,安排教学步骤;组织学生注意;维持课堂秩序;组织教材;组织和安排教学方法;组织班集体、团队和学习小组的活动;组织班级活动,课外活动等。

(4).言语表达能力。教师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是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重要工具和手段。不仅直接影响这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接受,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言语和思维的发展,是教师基本的心理品质。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教师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应做到 “ 八戒 ” 和 “ 六性 ”。

(5).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是指教师自觉地将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总结,从而优化教学活动,形成自己新的教育思想和改进教育实践。教学反思能力是优秀教师重要的心理品质,在反思中学会教学,通过反思才能扬长避短,创造出先进的教学理念,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才能逐步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教学反思的方法有:行动研究法和比较法。教学反思能力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在学习活动,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学内容与方法,构建师生互动的机制,在反思中不断超越自己。、联系实际谈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具有哪些把握教学过程的能力 P384-答:第一,教师应能把握教学过程的能力。

(1)了解学生学习准备的能力

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准备状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原有知识,能力背景,查明学生是否已

具备学习新知识的条件。

(2)激发学习动机的能力

要引发起学生求知的需要,特别要重视内在认知动机的激发,为此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内容本身应当是有意义的,要难度恰当,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学习的愉悦情绪,让学习逐渐成为一种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

(3)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

要使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教学内容应组织成富有意义的序列,符合学生的认知加工过程。教师在呈现教学内容时,首先应注意新信息要具有可辨别性,其次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再次要求教师应采取一些教学策略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4)关注学生认知结构的能力

现代学习论非常重视学生的认知结构,强调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教师能否正确关注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以此作为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组成部分。

(5)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

学生的主动参与,会使学习变成一种自发、自觉的过程,教学就会转化成有意义和令人兴奋的事情,不单是认知成分的参与,还要包含价值、情绪的色彩,促进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6)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是指教师能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其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3 参考答案 . 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P159

答:作为知识的获得者,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形成与教师密切相关,在提倡学习策略与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教学中,教师应发挥 3 方面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唤起学生有意识的自我监控。即要求学生以个人、小组的方式分析自己的资料,帮助他们以自我监控的结果为基础,设置目标并选择策略,让学生负起学习的责任。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演示自我调节和策略选择的方法程序,教给学生自我调节的技巧。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实施自我监控,以达到改进自我调节策略的目的。当学生的自我调节策略看似没有奏效时,教师的支持会对学生继续使用自我调节策略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将策略教学落实到每一节课中。P179 答:

学习策略教学落实实现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学科渗透式教学,另一种是学习策略的专门训练。学科渗透式教学就是把学习《教育心理学》小抄

策略教学与具体学科知识的教学结合起来,这种途径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但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需要教师全员参与。一般来说,较为具体的、使用于某类材料和学习情境的学习策略适用于在第一种教学情境学习。与学科渗透式教学相比,专门训练这种教学过程较独立,具有完整性,能够使学生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策略本身,而不被大量的学科知识所淹没。一般来说,较为一般的、适用范围较广泛的学习策略适用于在第二种教学情境中学习。教师在进行专门训练时要注意四个问题:第一,明确地告诉学生如何使用具体的方法并做出示范;第二,强调学生自己来管理策略学习,但教师要告诉学生在何时及如何检查自己的策略使用效果;第三,提供充足的时间;第四,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策略教学实践并及时调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哪一种教学形式,都需要通过在实践活动中的解决问题、尝试监控、教师指导等一般途径来实现。解决问题是学习策略教学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它是指利用已经习得的概念、命题和规划,做出一定的组合,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算法和启发法两种。尝试监控是学习策略形成的必不可少的途径。人们在尝试错误过程中,不但对错误本身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更容易认识自我,从而形成相对应的对策。语言监控对自己的监控技巧形成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一些学生之所以监控水平较低,就是因为他们缺少直接影响自我指导的言语活动,即他们不善于把自己的思维用言语准确、操作性地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在学习策略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言语指导和监控训练。教师指导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从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控、学习方法的选用到监控技巧的形成,无一不需要教师细心地指导和育化。研究表明,中小学生还不能利用自己的经验有效地选择策略,他们对教师告诉的学习策略有很大的依赖性。

学习策略教学的程序:

1).策略教学计划的制定。

(1)通读大纲教材,把握知识体系。

(2)根据学习策略的内部联系,合理分配策略教学任务。

(3)针对训练重点,搜集迁移资料。

(4)逐级细化,落实到每一节课。

2).将策略落实到每一节课中。

(1)教师要真正弄懂策略。

(2)将策略落实到每节课中。

考核册作业 3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 什么是产生式?产生式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产生式就是有关条件和行动的规则,简称 C — A 规则。

基本观点: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

答:(1)科学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材内容

(3)确立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

(4)有效设计教学程序

(5)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6)注意启发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概括

(7)教学中多应用比较的方法

(8)灵活地运用变式进行教学

(9)重视学习策略于学习方法教学、专家和新手在解决问题能力上有何不同之处? P222 专家和新手在解决问题时存在的差别主要有:

(1).与新手相比,专家解决自己专业领域内的问题时较为出色,在不熟悉的领域,专家通常并不比新手好。

(2).在解决问题时专家以较大的意义单元即组块加工信息。

(3).专家的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容量比新手大。

(4).专家问题解决比新手快。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某一领域内,专家由于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因而执行一些基本的技能时会比新手快。二是专家有时采用直觉推理的方式迅速解决问题。《教育心理学》小抄

(5).问题解决过程中,专家比新手花更多的时间来表征问题。

(6).专家比新手在更深层水平上表征问题。

(7).专家比新手具有更好的自我监控能力。.简要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答:问题解决是指由问题引发,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认知策略去解决疑难的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情境,问题表征,知识经验,认知策略,心理定势,功能固着,酝酿效应,原型启发,情绪和动机状态。. 简述强化训练的形式。

外部强化可激发人的外来动机,影响人的行为。运用外部强化影响人的形式有多种,依随于是否做出某个反应进行正强化或负强化被称之为强化训练,它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形式:奖赏训练;取消训练;惩罚训练;回避训练。在运用上述强化训练的方式来激发动机时,人们经常根据实际情况将各种形式结合在一起使用。、什么是成就动机?成就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成就动机指个体为达到某一有价值的社会目标的内部动力。成就动机促使人产生成就行为,追求在某一社会条件人们认为重要的社会目标。根据阿特金森提出的成就动机理论,规定成就动机强度(用 T 来表示)的因素有三个:一个是稳定的追求成就的个体动机倾向,它是人在生活中所形成的稳定的人格特性,表现为追求成就的行为强度,用 M 来表示;一个是人对成功的期待,是人对某一任务是否能够成功的概率的认知,表现为认知到的成功可能性,用 P 来表示:一个是成功的诱因值,即人在成功或失败时所体验的情感变化,表现为满足感,用 I 来表示。对成功的期待和成功的诱因值之间具有互补的关系,即课题越难,其认知到的成功可能性越小,而这时成功的满意感越强。反之亦然。影响动机强度三个因素的关系可表现为下面的公式:动机强度 =f(动机×期待×诱因)T=f(M × P × I)因为其中 D 与 I 为互补关系所以 I=1-P 也就是说,当课题的难度为中等(0.5)时,人的成就动机强度最大。然而,人在追求成就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不畏困难、达到目标的追求成功倾向,一种是害怕失败、避免屈辱的回避失败的倾向。可以据此把人区分为成就动机水平高低不同的两类人,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追求成功的倾向大于回避失败的倾向,成就动机低的人追求成功的倾向小于回避失败的倾向。成就动机水平不同的人在完成任务和选择目标上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成就动机高的人在完成任务上追求成功的倾向强,在选择目标时选择难度适中的目标和课题。成就动机低的人在完成任务上防止失败的倾向强,在选择目标时选择容易的或困难的目标和课题。其心理机制为:成就动机高的人往往是通过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自尊心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成就动机低的人往往是通过各种活动防止自尊心受伤害和产生心理烦恼。.如何消除学生的习得性无力感?

答:习得性无力感,简指无力感,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消除学生的习得性无力感:(1)消除学校中的“不可控状况”(2)防止学生产生“结果不可控”的认知(3)培养意志,增强免疫力、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何影响? P262 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多方面的影响:

(1).影响活动的选择。

(2).影响努力的程度和坚持性,决定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3).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4).影响完成学习任务。

二、案例分析题(10 分)

案例: P259

诊断:李小辉由于上初中以来在学习上的多次失败 , 陷入了习得性无助感的境地 , 而且越陷越深 , 不能自拔。

分析:习得性无助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造成李小辉这种状况的原因 , 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他自身的因素。他将自己的失败进行了错误的内部归因。内部归因是指人把失败归因于能力、性格等自身因素,认为只是自己不能控制行为结果,因而出现个人的无力感。第二,外部原因。首先,学校、家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考试、分数、竞赛、名次等外部强化手段去激励学生学习, 而严重忽视对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和调动,因此,一次偶然的成绩不好就使得李小辉感觉自己各个方面都很差,进而对自己丧失信心。其次,数学老师在教育方式上的严重失误 , 也使他彻底丧失了自尊和自信,更加重了该生的无助感。

对策: ① 采用各种措施培养他的内在动机 , 例如,利用他的爱好看报纸、爱玩电脑、爱玩篮球、喜欢数学等特点 , 巧妙实现动机迁移; ② 采用各种措施 , 消除他在学习上的无力感 , 增强他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教育心理学》小抄

三、论述题、什么是学习迁移?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P187 P201

学习迁移是在某一种学科或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对在另一学科或情境中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的获得的影响。简单地说,学习迁移就是指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识性

(2)、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

(3)、认知结构

(4)、认知技能与策略

(5)、心理定势

(6)、学习态度与方法

(7)、智力与年龄

(8)、教师的指导方法 . 结合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促进积极的学习迁移,克服消极的学习迁移。P188 答:

以英语教学为例,首先,要帮助学生在其知识结构中,建立起处于高层次、凌驾于具体知识之上的,有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知识框架,这对于新的学习能起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可以在学习新课之前,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介绍一些引导性材料,这些材料比新课的内容更一般、更概括,也与要学习的材料相关联,以便去联系、解译和统帅新课的内容。其次,提高新的潜在有意义的学习任务与同化它的原有知识系统的分化程度,即提高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可以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和知识积累。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加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总结共性,识别差异,融会贯通地去理解和运用要学的材料。最后,要帮助学生建立稳定的、清晰的知识结构。如果这种具有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知识框架不稳定或模糊不清,不仅不能为新材料的学习起举一反

三、高屋建瓴的作用,反而会影响新知识和原有知识的可辨别程度。因此,只有当原有知识被掌握以后,新知识才能呈现,这样才能增强原有知识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它能及时提供反馈信息,纠正错误的意义、错误的理解和模糊的概念,防止产生错误定势,因而还能大大提高原有知识的清晰度及其与新知识的分化程度。. 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P229-231 答: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全可以结合各门学科的内容来进行训练和提高。一般来说,采用主动的接受学习方式,辅以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和主动解决问题的经验,有分析、有批判地进行特定学科的教学,将会大大地提高解决有关该学科的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造适当气氛,以利于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表征问题,使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善于思考的习惯,使学生熟悉学科在基本理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问题,熟悉该学科所特有的发现知识的策略等,都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论述培养创造性的基本原则。P237

(1).协同性原则。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与训练,应同日常教学活动及学生的其他活动协同进行,充分发挥创造性培养与训练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培养、个性品质培养等在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协同效应,促进学生创造能力与创造意识、创造人治的协同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素质。

(2).主体性原则。在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与训练中,应当更多地把学生放在整个活动的主体地位,引导和启发全体学生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主动参与创造和独立进行创造的精神。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动地接受训练的热情,引导学生自觉性进行自我训练,自觉地去寻找各种有效的方法,尝试独立地解决问题。

(3).活动性原则。创造性培养与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更为有效地解决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因此,结合实际,在形式多样的发明、制作、实验、论文等各种科技创造活动或实际的科学研究活动中,进行创造性的培养与训练,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能力,意义更为重大。

(4).整体性原则。人的创造性有它的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学生的创造性的提高,不只反映在掌握了有效的创造方法上,还表现在创造性意识的增强、创造性动机的激发、创造性心理的完善、创造性人格的成熟、创造性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这些综合构成了一个人的创造性的整体结构。因此,从整体上去提高一个人的创造性要比让一个人单单掌握几种创造方法更加有价值。

(5).兴趣性原则。学生的创造性的培养与训练,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活动情境,采取以趣激学、寓教于乐、趣中启智、丰富 《教育心理学》小抄

多彩的形式进行,使学生对创造性的培养与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在培养与训练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创设和谐协调、合作竞争的心理氛围,使全体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活动的热情。.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外来动机和内在动机。P264-271 答:

外来动机的激发:使学生建立起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对学习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价,适当开展竞赛,选用有效的强化物,多用正强化,慎用负强化。内在动机的激发: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实施发现学习,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形成掌握目标的定向,满足与发展学生的合理需要,培养学习兴趣,发挥教师情感的积极作用.《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2 参考答案

(第 4 ― 6 章)

一、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40 分). 简述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二者有哪些区别? P99

答: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成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它包括事实、规则、发生的事件、个人的态度等。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程序性知识也可以被称之为“技能”。

二者的区别是:

第一,陈述性知识是“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的知识是“怎么做”的知识;第二,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输入信息的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信息的变形和操作;第三,陈述性知识激活的速度比较慢,是一个有意的过程,需要学习者对有关事实进行再认或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激活的速度很快,是一种自动化了的信息变形的活动。.什么是原理?原理学习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P119 答:例一规法与规一例法是原理学习的两种基本方式:

例——规法,指再教学中先呈现一系列例证,让学生从例证中概括出原理。

规——例法,指先呈现要学习的规则,然后用例证来说明规则。. 促进概念学习有哪些条件 P115 答:

(1)、提供概念范例,(2)、利用概念之间的联系构图,(3)、消除错误概念

(4)、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 简述模式识别程序和动作步骤程序的学习过程 P127-130

答:模式识别学习就是指学会对特定的内部或外部刺激模式进行辨别和判断。模式识别的主要任务是学会把握产生式的条件项,这一任务一般通过概括化和分化来完成。

动作步骤的学习是指学会顺利执行完成一项活动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动作步骤首先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来习得,然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转变成程序性知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程序化和程序合成。、什么是自我调节学习?自我调节学习的模式有哪些? P157 P158-159

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标,主动地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它强调学习者能够积极激励自己拥有与调用适当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自我调节学习是一个循环过程,包括自我评价与监控、目标设置与策略计划、策略执行与监控(意志控制)及策略结果的监控。、加涅培林人为智力技能形成分为哪几个阶段? P145-146 加里培林认为智力技能的形成分为五个阶段:

(1).活动的定向阶段。此阶段的特点是把智力活动本身外部化,以物质或物质化形式向学生提示动作本身,这时学生还没有亲自行动,只是理解这种动作的逻辑和实现这种动作的可能性。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即借助于实物或实物的模型、图表、标本等进行学习。此阶段的关键,一是展开,二是概括。展开即把智力活动分为若干小的单元;概括指学生在初步掌握展开的外部操作的直观水平上,形成关于智力活动的较为概括的表象。《教育心理学》小抄

(3).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这一阶段是以出声的外部言语形式来完成实在的活动,是智力技能内化的第二步。此时智力活动已经摆脱了实物或实物的替代物,而代之以外部言语为支持物。它是智力活动形成的一个特殊阶段,是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智力活动转化的开始,是智力活动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

(4).无声的 “ 外部 ” 言语活动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在于智力活动是以不出声的外部言语来进行的,它要求对言语机制进行很大的改造。即在出声言语时是眼、口、耳、脑同时协同活动,现在仅是眼、脑同时活动,因而这种言语形式要求学生重新学习和掌握。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形式的活动的形成,是活动向智力水平转化的开始。

(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这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是智力活动简化、自动化似乎不需要意识的参与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是名副其实的智力技能形成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压缩和自动化,似乎脱离意识的范畴,脱离自我观察的范围,无论在言语机制和结构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机制上,外部言语是与他人进行交际的手段,是指向别人的。而内部言语则完全失去了这些功能,是 “ 为自己所用的言语 ”,是为固定智力过程的个别因素与调节智力过程的进行而服务的,在结构上,常常被简缩得不合语法结构,主要是带有谓语的性质,不再是扩展的与合乎语法的了。、如何培养动作技能? P139-143 动作技能的培养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了解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达到熟练操作。

(2).理解任务的性质和情境。运动技能通常是以完成一定的任务为目标,并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进行。因此,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学习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作业期望,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其次,教师应向学生明确指出学习应达到的目标,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期望。一般说来,有明确的期望和目标的学习较无明确期望、目标模糊的学习有效。

(3).示范与讲解。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在动作技能的形成中具有导向功能,能引导学生做出规范性的动作。研究表明,指导者的示范与讲解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也就不同。在具体作法上要注意的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师的示范、讲解与让学生说出示范动作相结合。第二,教师在示范时,要把各个步骤充分展开加以示范,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动作的结构与特点,更好地观察、理解与模仿。第三,在学习的初期,示范动作的速度要降低,防止因信息量过多而导致学习不能进行。第四,引导学生回忆并利用已掌握的有关技能。第五,动作技能的学习以一定的认识活动为基础。

(4).练习与反馈。

动作技能必须通过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但练习不是单纯或简单机械的重复。练习时,学习者必须调动感知、记忆、思维等多种认知成分的积极参与。其次,要注意练习周期,克服 “ 高原现象 ”。第三,提供恰当的反馈。通过反馈,学生才能辨别动作的正误,知晓自己动作是否达到要求。反馈可分为内部的与外部的,及时的与延迟的。采用何种反馈,应根据任务的性质、学习者的学习进程而定。. 学生元认知发展有哪些特点 P167 答:

第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第二:从他控到自控,第三:从不自觉到自觉再到自动化,第四:从局部到整体。

二、案例分析(10 分)

案例:李老师的这种做法可以用斯金纳的儿童行为强化控制理论来解释。他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斯金纳提出外界的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只要了解强化效应,操纵好强化技术,及时有效地施加强化,就能控制行为反应,并随意塑造出一种教育者所期望的儿童行为。

李老师在教学中正是运用了强化控制理论,作业潦草是儿童不良行为,对于一次作业工整就加盖一个小红花,连续 3 次小红花,就加盖一个“一级棒”的大印章,连续 2 次“一级棒”就奖励小卡通画并上光荣榜,这是一种积极强化的方式,所谓积极强化是由于某一刺激的加入增进了某一操作反应发生概率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经常的。李老师的这种连续的强化刺激,矫正原有的作业潦草的习惯,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发展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集中在简化学生在利用资源时必须经历的实际步骤上。

在本案例中,王老师进行的教学实际是学习策略的教学。学习策略教学是指系统地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途径、和策略,使学生最终学会学习的教学活动。学习策略教学中的策略并不是指向某种具体的方法或要求,而是一种抽象性、一般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教学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求:第一,学习策略教学是一种分析教学任务和为特定情境设定恰当策略的问题解决形式;第二,学习策略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风格和特点为基础;第三,学习策略教学要以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技能知识和技巧 《教育心理学》小抄

为基础;第四,在大多数教学情境中,学习策略一般是为创造性教学目标服务的,而不是为知识性目标服务。王老师,从理论上反复全面地讲述各种学习方法,并对学习方法讲座的学习进行理论考试,就违背了上述的基本要求,学生虽然从理论上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但不会将这些学习策略运用到各门学科的学习中去,反而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学习策略教学的专门训练时要注意:第一,明确地告诉学生如何使用具体方法并做出示范;第二,强调学生自己来管理策略学习,但教师要告诉学生何时及如何检查自己的策略使用效果;第三,提供充足的时间;第四,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策略教学实践并及时调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途径可以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尝试监控和教师亲自指导来实施,按步骤有重点地将学习策略教学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

三、论述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P108 1 .如何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答: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要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第一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速度。教学速度与学习内容的分量是密切相关的,首先要减轻学习内容的分量,其次要组织好教学内容,达到“精讲”;第二要使用表象,具体的容易形成表象的材料记忆效果更好,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表象的材料记忆效果更好,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想象;

第三,使用类比,对不熟悉的材料可采取用熟悉材料去类比的方式来促进精加工,使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类推,这样的效果更好一些。

第四,使用典型例题。教学应该促进的是从例子中抽取一般性的原理,所以选择具有关键特征的典型例题非常重要,并且教师要指导学生发现例题中所包含的原理。第五组成知识系统。知识系统也被称为图式,通常指系统的结构化的知识。. 什么是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试分析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区别和联系 P144

答: 动作技能,又称运动技能,指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如书写、体操、游泳、舞蹈等。动作技能主要是借助于骨骼、肌肉和相应的神经过程来实现的。智力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它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智力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按照客观的、合理的、完善的程序组织起来的认知活动方式,是一种内隐的智力操作,没有明显的外部动作。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是构成技能的两个子系统,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区别

(1)活动的对象不同。动作技能是属于实际操作活动的范畴,其活动的对象是物质的、具体的,表现为外显而易见的骨骼和肌肉的操作,是可以被观察的,可以被感知的。而智力技能的活动对象是头脑中的映像,不是客体本身,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属于观念范畴,不具有相应的物质形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智力技能只能在大脑内借助于内部言语内潜地进行,只能通过难以觉察的映像的变化来判断其存在,具有隐藏性。

(2)活动的结构不同。动作技能是系列动作的连锁,不能省略。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实现的,因而可以高度省略、高度简缩,甚至难以觉察到其活动的全部过程。

(3)活动的要求不同。动作技能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激 — 反应的联接,而智力技能则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第三,活动的要求不同。动作技能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激 — 反应的联接,而智力技能则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2).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联系

一方面,动作技能经常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是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脱离外部动作而借助于内部语言实现的。比如,写作这种智力技能就是在书写等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另一方面,智力技能往往又是外部动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节者,复杂的运动技能往往包含认知成分,需要学习者智力活动的参与,手脑并用才能完成。、论述言语指导在指导学生掌握原理的过程中的作用。P121 参考答案:(具体的可参照书本)

言语指导能有效地进行原理教学:

(1)使学生知道通过学习能懂得可以应用该原理来做什么。如在学习了 “ 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 的原理后,能说明雨的成因,能说明冰箱的安装原理。

(2)用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重新陈述或回忆已经学会的组成该原理的那些概念,从而为引出新原理做好准备。(3)用言语提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将组成原理的那些概念以适当的次序放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原理。

(4)以提问的方式来要求学生说明这个原理的具体实例,并对其回答给预反馈。《教育心理学》小抄

(5)通过合适的问题,要求学生做言语的陈述。

(6)在学习原理之后,提供间隔复习的机会,呈现一些新的实例,让学生回忆并说明这个原理,使学习的原理得到良好的保持。

第三篇: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电大2010春汉文本科专业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3参考答案

(第7—9章)

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25分)

1.自我实现需要

答:自我实现需要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人有发挥自己能力与实现自身理想和价值的需要。

2.成就动机

答:成就动机是指对自认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是个体克服困难、力求成功的内部动力。

3.权力动机

答:就是对权力的欲求,是一种强烈地影响别人或支配别人的欲望。

4.亲和动机

答: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一种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爱情、支持、合作与赞赏。

5.智力G因素与S因素

答: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根据人们完成智力作业时成绩的相关程度,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一种是普通能力或普遍因素,简称G因素,它是人的基本心理潜能,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它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定的作业或活动所必需的。许多特殊因素与某种普遍因素结合在一起,就组成人的智力。

6.情境智力

答: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统称为情境智力。

7.智商

答:智商也叫智力商数,常用IQ表示,是根据一种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所计算出的分数,它代表了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关系。

8.人格

答: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对事反应时所显示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行行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9.认知风格

答: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10.气质与性格

答: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显示在他的行为举止中,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上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马斯洛的动机需要层次论认为动机归纳为五大类,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最原始的本能需要。安全的需要是生理需要的延伸,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产生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感情与归属上的需要,体现了人有明确的社会需要和人际关系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两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人有发挥自己能力与实现自身理想和价值的需要。

2.什么是动机?动机和需要、诱因是怎样的关系?

答: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需要是引发动机的内在条件,诱因是引发动机的外在条件。

3.动机强度越大,行为效果越好吗?用耶克斯——多的森定律来说明。

答:在一般情况下,动机强度和任务表现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倒U曲线的关系,也称为耶克斯—多德森法则。动机的强度需要有一个适宜的水平,动机过强或者过弱都不利于高效率地完成任务。一般来说,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来说,中等强度的动机最利于任务表现。而当任务非常难时,动机水平低一些会更有利于行为表现。

4.简述有关能力或智力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答:(1)独立因素说。代表人物桑代克,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不同能力和不同因素是彼此没有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独立的发展。(2)二因素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一种是普通能力或普遍因素,简称G因素。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3)智力多元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认为智力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5.使用智力测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在使用智力测验时,应该意识到智力测验可能存在的局限性,避免对测验结果的滥用。(1)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给一个儿童贴上标签,这个标签半将跟随他终身,而实际上人的智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2)使用那种只给出单一智商值的测量可能不太恰当,因为人的智力有多种成分,单一的智商值不能分别表明一个人许多方面的能力。(3)有些智力测验有很大的文化偏见,如一些题目可能更有利于城市的孩子而不利于农村的孩子。(3)许多因素会影响智力测验的结果,如健康状况、环境氛围、心理状态等。

6.如何理解能力的个体差异。

答:能力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即在智力发展水平上,不同的个体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并不相同。(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人的能力发展过程有不同形态有人早慧,有人大器晚成。能力表现早晚差异有三种模式,一是稳定发展,是大多数人的发展模式,二是早慧,年龄很小时就表现出才华,三是大器晚成。(3)能力结构的差异,每个人智力的结构总是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区别。(4)能力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一些特殊能力方面。能力的个体差异是由遗传因素、环境与教育、自身努力等先天与后天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7.简述人格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答:人格是个体对人、对己、对事反应时所显示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的基本特征主要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8.简述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的成分及其作用。

答: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它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万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9.简述有关人格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答:(1)人格特质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奥尔波特把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共同物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个人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卡特尔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这五种人格特质表现为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2)人格类型说。代表人物为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类型模式主要是用以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之间的心理差异,他把类型概括为三种模式:单一型式;对立型模式;多元型模式。(3)人格维度说。人格维度是将人格特征差异放在一个连续变量上进行描述的方法。艾森克是人格维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两个基本的人格维度,即外倾—内倾、情绪稳定性。两个维度构成四各人格类型:偏于内倾又情绪稳定的黏液质;偏于外倾又情绪不稳定的胆汁质;偏于内倾而情绪不稳定的抑郁质;偏于外倾而情绪稳定的多血质。

10.人格测量的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特点与不足?

答:(1)测验法。是在标准化的技术条件下,对受测者的行为和内部心理变化进行探察和鉴别的方法。其优点是题目数固定,题目内容具体而清楚,施测简单,记分方便。缺点是因编制时缺乏客观指标,不容易保证有效性;而且测验内容多属于情绪、态度等方面的问题,每个人对同一问题常因时空的改变而选择不同答案;还难免出现反应的偏向。(2)投射法。是以人格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依据,投射测验一般是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感情以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映出来,然后由主试将其反应加以分析,就可以推出若干人格特征。投射法主要有罗夏克墨渍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投射测验的优点是弹性大,可在不限制被试的状况下,任其随意反应。其缺点有;一是评分缺乏客观标准,对测验结果难以进行解释。二是对特定行为不能提供较好的预测。三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3)情境测验。是将被试放在类似或模拟“真实”的标准情境中,通过观察被试的实际表现以推测其能力、品行或人格的方法。情境测验多用于测查人的实际能力,以及与工作要求相匹配的人格特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信性。

三、论述题(共25分)

1.试述主要的工作动机理论,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运用工作动机理论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9分)

答:工作动机理论主要有X理论、Y理论和双因素理论。

X理论把人看作是“经济人”,认为人的工作动机受外在刺激所驱使,人们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这种理论特别重视满足职工及安全的需要,同时很重视惩罚,认为惩罚是最有效的管理工具。

Y理论认为,人是负责、有创造力的,人们工作不是为了外在的物质刺激,而是出于一种要将工作做好的内驱力。

双因素理论认为,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那些造成职工不满意感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解除职工的不满意感,但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职工的积极性。激励因素就是那些使职工感动满意的因素,唯有它们的改善才能让职工感到满意,给职工以较高的激励,调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根据动机理论,员工的工作动机受多种因素影响。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不能单靠物质手段,应当物质与精神手段相结合,惩罚与奖励相结合,既要改善企业政策、行政管理、工资发放、劳动保护、工作监督、人事关系等保健因素,又要改善工作表现机会、工作本身乐趣、工作成就感、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务上的责任感等激励因素。

2.联系实际论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8分)

答:(1)遗传因素。能力尤其是智力,具有遗传性,父母智力水平高,其孩子很可能智力会相对较高。(2)环境与教育的因素。环境影响人,环境塑造人,包括产前环境、儿童早期环境能能力都有很大影响。胎儿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母亲怀孕期间服药、患病、大量吸烟、遭受过多的辐射、营养不良等,能造成染色体受损或影响胎儿细胞数量,使胎儿发育受到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出生后婴儿的智力发展。在儿童成长的整个过程中,智力的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往往是先快后慢。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卢姆对近千人进行追踪研究后,提出这样的假说,即五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日本学者木村久一提出了智慧发展的递减规律,他认为,生下来就具有100分能力的人,如果一出生就得到最恰当的教育,那么就可以成为有100分能力的人;如从五岁才得到最恰当的教育,那么就只能具有80分能力;若从十岁才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有60分能力的人。可见,发展能力要重视早期环境的作用。一个人能朝什么方向发展,发展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条件。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职业、文化修养、兴趣、爱好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与态度,对儿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如歌德小时候,歌德的父亲就对他进行有计划多方面的教育,经常带他参观城市建筑物,并讲解城市的历史,以培养他对美的欣赏和历史的爱好;他的母亲也常给他讲故事,每讲到关键之处便停下来,留给歌德去想象,待歌德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母亲再继续讲。歌德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为他能成为世界著名的大诗人打下了基础。在教育条件中,学校教育在学生能力发展中则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因此,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在学习和训练的同时促进了其能力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并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自发的,而是依赖教育教学内容的正确选择、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等。(3)自身努力。人的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离开了解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和环境,能力也得不到发展。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许多名人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都非常强调主观努力的结果。在个体努力过程中,诸如动机、勤奋、谦虚和坚强的毅力等都有助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能力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个体能力的发展过程和水平差异。

3.结合实例说明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8分)

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很多,生理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童年经历、学校教育、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等都对人格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简言之,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

(1)生物遗传因素。双生子的研究说明遗传对人格具有重要影响。但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却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在个体发展中,人格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

(2)家庭环境因素。社会遗传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孩子,使他们逐渐形成了某些人格特征。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不诚实的人格特征。放纵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胡闹等。民主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比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容易合作、思想活跃等积极人格品质。

(3)早期童年经验。早期童年经验是影响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向健康人格发展,不幸的童年也会引发儿童不良人格的形成。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也因人而异。

(4)学校教育因素。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同伴群体对学生人格也具有巨大影响。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团体组织结构,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对学生人格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

(5)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又具有维系一个社会稳定的功能。这种共同的人格特征又使个人正好稳稳地“嵌入”整个文化形态里。

(6)自然物理因素。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物理因素都会影响人格。

综上所述,人格是先后天的合金,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人格的培育过程中,各个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其中教育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决定因素。

第四篇: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1—4 心理学作业 1.个体心理: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2.认知: 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3.观察法: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学年里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是指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 方法。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5.意识: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6.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7.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8.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就是感觉。

9.知觉:人们通过感官获得挖补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

10.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11.韦伯定律: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差别阈限,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自然定律”-韦伯定律,该定律的核心观点是:引起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12.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

13.三色论:三色论认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14.对立过程理论:对立过程理论认为,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的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对立的成分,分别是红-绿,蓝-黄和黑-白。所谓对立,就是指当一对系统中的一种颜色成分(如红色)被激活时,对另外一种成分的感受就会被抑制。根据对立过程理论,随着系统的恢复,由一种反应引起的疲劳将产生对立颜色的后像,即一种刺激移开后视觉的持续。、记忆: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陈述性记忆:主要是指对事件、情景和知识的记忆。

3.程序性记忆:主要是指对技能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4.组块: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

5.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和理化。6.系列位置效应:研究者发现,当要求人们去记忆一串项目时(如单词序列),项目的顺序对回忆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人们对序列之初和序列结尾的项目记忆效果最好,对序列中间部分的回忆效果最差。这一现象被称为系列位置效应。7.思维与想象: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或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象、概念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想象就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8.定势: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先前曾采取某种方法解决某类问题并多次获得成功,以后再次遇到同类问题时还会重复采用同样的方法,这就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定势。

9.功能固着: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看到事物的某种典型功能,而看不到该事物其他方面作用的现象。10.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11.词频与语境:词频是指某个单词在书面语言中的使用次数。

语境:任何一种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具体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或者说,都离不开什么人说、对谁说、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场合说等,这些语言使用的环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

境。

12.图式: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也有人把图式看做是有组织的知识单元。

13.语言产生:也叫语言表达,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来或写出的过程。14.电报式语言:美国语言学家弗罗金和罗德曼认为,不存在三词语阶段,因为儿童一 旦越过了双词语阶段,在他们的话语中就会很快地出现较长的短语。美国心理学家布朗将这一时期的语言称为电报式语言。这种语言之所以称为电报式的,是因为这些句子中没有功能词,即没有动词时态词尾,没有名词复数词尾,没有前置词、介词和冠词等。

1.情绪:是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

2.基本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在发生上有着共同的模式,它们是先天的、学而能的。复合情绪是由两种以上的基本情绪组合而形成的情绪复合体。

3.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就是因意外得到奖赏或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时

产生的感受。消极情绪是指生活事件对人们心理上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如痛苦、悲伤、愤怒、恐惧等。

4.心境、激情和应激: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持续性的、比较平稳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与心境相反的情绪,它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此时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5.动机:是由一定的目标引导和激发而产生原动力,由此推动个体的行为。

6.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7.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8.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9.成就目标:是指“关于个体追求成就任务的理由和目标的认知表征

”,它“反映了个体对成就任务的一种普遍取向,是有关目的、胜任、成功、能力、努力、错误和标准的一种信念系统”。

10.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11.能力与智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心理特征。

智力:是指人们所共同具有的最基本的能力。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一般能力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智力。

12.模仿能力: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然后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

1.人格: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通俗地说,人格就是让个人在不同情境中和不同时期都保持一贯的心理品质。

2.气质与性格气质指的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

3.认知风格: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信息加工方式。

4.自我概念: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行为特点、人格特征、社会角色、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诸多方面的看法和观念的总和。

5.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6.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7.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的行为或行为变化。也就是说个人在群体

压力下,放弃自己的观点,转变为采纳大多数人的看法。8.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良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应对正常的生活

压力,有能力从事富有成效的工作,并且能够为自己所处的社区作贡献”。9.适应性障碍和人格障碍:

适应性障碍是一种以情绪障碍为主的主观痛苦体验或情绪紊乱状态,同时伴有适应不良 行为或生理功能障碍。

当个体所特有的人格特征持久而显著地偏离正常,并由此引起较严重的痛苦状态或明显

影响社交和职业功能时,就是一种人格障碍。10.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由心理辅导者与来访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

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充 分发挥个人潜能。、是解决问题中最具创造性的阶段,第四个阶段是得出结论的阶段。检验策略就是将问题解决的方案付诸实施,并把实施结果与原有的解决问题的要求相对照。如果方案执行的结果导致问题解决,说明原有的策略是正确的;如果不能验证,就需要重新选择策略。4.试述语言获得的阶段与语言获得的理论。语言获得的阶段:

语言的获得和发展是人类个体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婴儿由一个生物学上的个体转换为社会中的一员,语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语言的获得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建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咿呀学语阶段,开始发出一些人类语言中存在的音节。单词语阶段,开始使用只有一个音节的单词语。电报语阶段,开始使用由两个或更多词语组成的电报体语言。语言胜任阶段,开始学习掌握语法规则,并逐渐学会使用符合语法规则的完整句子。

语言获得的理论:

(一)后天学习论。这类学说强调后天学习的作用,认为语言获得是后天模仿、学习强化和纠正的结果。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提出的条件反射学说为基础的语言获得的理论认为,儿童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归根结底是条件联系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语言的发展是可以采用常见的学习原理来结实的。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从观察学习的角度阐述了语言获得的过程。

(二)先天因素说。与后天学习理论截然不同,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个体语言的获得,主要是由个体的先天因素决定的。他提出了一个语言能力获得的公式:最初的语言材料-语言获得装置-语法能力。他还指出,人类的语言分为两个层次:语言表现和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天生的,由LAD获取,语言表现是以前者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中学习的。由于有了先天的语言能力,我们才能够学会所听到的任何一种语言的特定语法。总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语言与人类的很多其他特征一样,是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

1.什么是表情?表情有哪些类别和功能?

情绪是一种内部的主观体验,但在情绪发生时,又总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这些与情绪有关的外部表现,叫表情。表情包括情绪在面部、言语和身体姿态上的表现,称为面部表情、语调表情和姿态表情。表情起着求偶、顺从、维持接触行为以及警告、求救和威胁等信号作用,在人类,表情特别是面部表情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工具。面部表情:人类表达情绪的最主要的一种表情,是情绪在面部的表现。不同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面部表情。

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将人的面部分为额眉-鼻眼区、眼-鼻颊区和口唇-下巴区等三个区域。这三个区域的活动构成了不同的面部表情,表达着响应的情绪。将各区肌肉的细微活动综合起来就可表达不同的情绪。在表现不同情绪的面部表情中,起主导作用的肌肉各有不同。愉快时:额眉区放松,眉毛下降;眼鼻区眼睛眯小,面颊上提,鼻面扩张;口唇部嘴角后收、上翘,这三个部分的肌肉运动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笑的面部表情。

姿态表情:是情绪在身体姿势和动作方面的表现。其中头、手和脚是表达情绪的主要身体动作部位。欢乐:手舞足蹈;悔恨:顿足捶胸;惧怕:手足失措;虔诚:肃立低头。

语调表情:情绪发生时在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方面的表现。高兴时音调轻快;悲哀时声音低沉缓慢;愤怒时说话大声而严厉;撒谎时声音会比平时高一些;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声音讲出,则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理解:“你干吗” 升

调表示怀疑;降调表示不耐烦;用感叹语气强调“吗”字,则表示责备。情绪识别是借助于许多线索,特别是借助面部那些活动性更大的肌肉群的运动而实现的。面部表情如果和姿态表情与语调表情结合起来,才更有利于准确地判断一个人的情绪状态。2.什么是情绪调节?联系实际谈谈情绪调节的策略。

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情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包括削弱或祛除正在进行的不适当的情绪、激活需要的情绪、掩盖或伪装某种情绪。情绪调节的策略:

(1)回避和接近策略。当儿童可以爬行或走路时,就采取接近或回避等方式调节情绪。(2)控制和修正策略。如给哭叫的小弟弟玩具等。

(3)注意转换策略。如婴儿通过用转移陌生人的注意来降低对陌生人的焦虑。(4)认知重评策略。(5)表达抑制策略。调动自我控制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6)合理表达策略。如把愤怒转换为笑。

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⑴让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学生亲身经理的成功和失败对他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要善于给学生提供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⑵树立学习榜样。要注意给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榜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榜样,增强自我效能感。⑶设立短期、具体而富有挑战性的目标。目标应是短期的、具体的,目标还要具有挑战性,即具有一定的难度。⑷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的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以强化,这样有利于使学生学会判断自己能力的提高,增强自我效能感。

(5)培养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教师要通过示范教导等方式使学生学会确立合适的目标和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目标来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评价。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的激发:

(1)建立一个自主支持性的课堂。教师要理解、欣赏和尊重学生。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选择的机会、优先权和独立工作的时间。在课堂中规则、约束和限制是必要的。为了创造自主支持性气氛,教师应把较差的成绩和行为问题当做问题来进行解决,而不是当做批评的目标。(2)培养学生的胜任力。为学生提供最佳挑战。

(3)提高课堂中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学习兴趣,首先是使刺激产生变化,刺激变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性。可采取变化刺激,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形式,来改变常规的教学秩序。外部动机的激发:

(1)组织各类竞赛活动。在学习竞赛过程中,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学习和工作效率一般都有很大的提高。

(2)组织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存在着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他们共同努力,共享成功的奖励。(3)正确运用奖励。要注意奖励的选择,奖励物的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4)慎重使用惩罚。首先,惩罚要及时,一旦发现违归,应尽可能迅速地开始惩罚工作。其次,惩罚应具有一致性,也就是说,要求教师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个体。

(5)恰当使用表扬与批评。学生受表扬与批评的历史状况。学生本人对表扬与批评的重视程度。师生之间关系融洽、互相尊重也对奖惩的效果有直接影响。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公正。5.试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

发展的经验总结和概括。

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

能力与知识、技能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相互促进又彼此制约。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含义不同,它们分属于不同的范畴。

第二,能力与知识、技能在来源上有区别,个体知识、技能完全是后天的;能力则除了要受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外,还要受个体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第三,知识和技能是随着一个人不断学习和实践而日益增长和积累的,能力在人的一生中则是逐渐形成、发展和相对衰退或者停滞的过程。

第四,从迁移的特点来看,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范围相对较窄,它们只能在类似的活动、行为或情境中发生迁移;而能力则有广泛的迁移范围,可以在很多场合(即使它们并不很相似)发生作用。

第五,与能力的发展相比,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快一些。6.试述影响能力发展与差异的因素

(1)遗传因素。能力尤其是智力,具有遗传性,父母智力水平高,其孩子很可能智力会相对较高。

(2)环境与教育的因素。环境影响人,环境塑造人,包括产前环境、早期经验的作用、早期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的作用。胎儿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一个人能朝什么方向发展,发展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条件。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职业、文化修养、兴趣、爱好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与态度,对儿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在教育条件中,学校教育在学生能力发展中则起主导作用。在教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并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自发的,而是依赖教育教学内容的正确选择、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等。(3)实践活动的影响。人的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离开了解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和环境,能力也得不到发展。(4)人格特征的影响。强烈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意志等人格特征是促进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力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个体能力的发展过程和水平差异。

1、试述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与联系。(1)气质与性格的区别。首先,从起源上看,气质更多地受个体高级神经活动 类型的影响,主要是先天的;而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在个体生命开始时是无性格可言的,它是个体在活动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了人的社会性。其次,从可塑性上看,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而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是明显的,即使是已经形成的性格,改变也要容易些。最后,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之分。

(2)气质与性格的联系。性格与气质的联系是密切而又复杂的。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可能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性格特征相似的人可能气质类型不同。具体地说,二者的联系有以下三种情况。首先,气质使性格具有某种独特的色彩和表现形式。譬如:具有勤劳性格特征的人,多血质的人表现为情绪饱满、精力充沛;黏液质的人表现为操作精细、踏实肯干。其次,气质会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最后,性格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

2.试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个体神经系统的特性、体内的生化物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同时,身体外貌对人格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2)家庭环境因素:子女的人格特征与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在家庭环境 中,父母的言行和态度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3)早期童年经验: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向健康人格发展,不幸的童年也会引发儿童不良人格的形成。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溺爱也可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以磨练出孩子坚强的性格。(4)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是一种深刻影响社会成员人格的社会存在。按社会文化的功能和其对社会成员影响力的差异,人们常将社会文化细分为社会主流文化、社会亚文化和社会生态文化三种。三种文化在人格塑造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交互影响并促进人格的发展。3.试述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1)宣传说服者特征。宣传说服者的可信性和吸引力是影响人们态度转变的主要变量。如:很多保健品广告中经常采用“某某专家推荐”的说法。

(2)信息特征。信息本身的内容和组织对于态度的转变也有重要影响。首先容易诱发恐惧体验的信息会促进态度改变。其次,信息的组织是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3)渠道特征。宣传说服有许多渠道,其中包括个体间说服和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说服。(4)信息接收者特征。信息接收者特征包括信息接收者的智力水平、原有态度和认知需要等。4.结合生活实际,论述友谊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友谊可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友谊可以提高儿童自我价值感,并进一步促进儿童的自豪感、自尊感和自我接纳的发展。

(2)友谊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多的玩耍、交往和娱乐机会。儿童的朋友越多,他们所拥有的交往和玩耍机会越多,从中体验到的快乐和兴趣也就越多,这些愉快体验能够促进儿童的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友谊可以为儿童双方提供参照榜样,为儿童提供获得基本的社会技能的机会。当儿童表现出亲社会行为时,周围人的表扬、奖励以及冲突的有效解决都可以进一步强化儿童的积极行为。

(4)友谊可以为儿童提供社会支持和可靠的同盟。当儿童遇到危险或外来攻击的时候,最有可能提供社会支持的是朋友。朋友会以同盟军的身份站在儿童身边,成为其坚强的后盾。当儿童感受到来自可靠同盟的支持时,会有更高程度的社会安全感。5.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

(一)了解自我,悦纳自我。开放、客观、肯定自己、悦纳自己、自信自尊

(二)接受他人,善与人处。待人真诚,尊重宽容,坦诚相处,能沟通,拥有良好的关系

(三)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四)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去适应和改造现实。勇于改变,灵活有弹性,合理评估现实,客观面对现实

(五)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能满足合理的需要,情绪稳定、坦率、自然、乐观、有调适能力

(六)人格和谐完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乐观的人生态度,幽默感,有创造力

(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心理健康的人具有与同年龄段大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6.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增进幸福感的有效策略。

(1)建立带给自己归属感的亲密关系。与和自己相似的、与熟人合作等都能够有效提升个人的幸福感。

(2)多接触带来积极情绪的自然环境。人们在有植被、水等风景优美的地方会产生更多的积极情感,好的气候下人们报告的积极情感更多。

(3)从事能够展示自己胜任力的工作。胜任知觉能够提高人的自我价值感,因此从事那些能够满足个人胜任需求的工作将有效提高幸福感。(4)适度休闲。适度休闲是增进幸福的有效策略。(5)正确对待得与失。正确对待得与失,即可长久保持快乐而宁静的生活状态。

第五篇: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1(第 1 ― 3 章)

标签: 电大作业《教育心理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1

一、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40 分).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P14

答: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观察法、深入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文件分析法。前三种属于量的研究方法,后五种属于质的研究方法。. 遗传决定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核心是什么 ? P42

答: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在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P48-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岁)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前运算阶段(2-7 岁)认知开始具备符号功能,但是判断还是受直觉思维支配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借助具体事物,能作出一定程度的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以后)能不借助具体事物,作出符号形式的推理假设. 学优生与学差生、创造型与非创造型学生在人格方面有哪些差异 P58-答:学优生与学差生差异:动机差异,主体性差异,人格适应性差异具有创造性的学生相对非创造性的学生的人格特征是:低乐群性、高独立性和高自律性。. 简要分析学习的内涵 P65

答: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或思维的较持久变化的过程。内涵:学习是凭经验产生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学习既有行为的变化,也有思维的变化;学习过程可、班杜拉关于学习过程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P76

班杜拉将认知因素引入行为主义观点中形成了的一种新的理论,他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观察学习,大部分的人类

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的。观察学习避免了尝试错误,暗中摸索过程,从而缩短了学习过程。观察学习就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或称“榜样”)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观察学习者来说是新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班杜拉认为,通过直接经验而进行的直接学习只是学习的一种形式,而通过直接经验而进行的任何学习,只要通过观察榜样示范就能够进行,因此,对于人类来说,观察学习更为重要。班杜拉非常重视观察学习,他认为:(1)观察学习能够产生与直接学习相同的效果。(2)观察学习具有直接学习不可比拟的优势。班杜拉认为强化可以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简述加涅关于学习过程的基本观点。P88

加涅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将来自环境刺激 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根据上述信息加工的流程,加涅进一步认为,学习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头脑中的内部活动,与此相应,把学习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简述奥苏泊尔关于新旧观念同化的三种方式。P83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原有观念与新观念之间有三种关系,因此原有

观念一般通过三种方式对新观念加以同化,即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类属学习:又称下位学习,是把新观念归入原有观念的适当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其中原有观念是总观念,新学习的观念是从属观念。总括学习:又称上位学习,是指在若干已有的从属观念的基础归纳出一个总观念。并列结合学习:新观念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既非从属关系,也非总括关系,只是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整个内容具有一般的联系。

二、案例分析题(10 分)

案例:李老师的这种做法可以用斯金纳的儿童行为强化控制理论来解释。他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斯金纳提出外界的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只要了解强化效应,操纵好强化技术,及时有效地施加强化,就能控制行为反应,并随意塑造出一种教育者所期望的儿童行为。

李老师在教学中正是运用了强化控制理论,作业潦草是儿童不良行为,对于一次作业工整就加盖一个小红花,连续 3 次小红花,就加盖一个“一级棒”的大印章,连续 2 次“一级棒”就奖励小卡通画并上光荣榜,这是一种积极强化的方式,所谓积极强化是由于某一刺激的加入增进了某一操作反应发生概率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经常的。李老师的这种连续的强化刺激,矫正原有的作业潦草的习惯,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发展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集中在简化学生在利用资源时必须经历的实际步骤上。

在本案例中,王老师进行的教学实际是学习策略的教学。学习策略教学是指系统地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途径、和策略,使学生最终学会学习的教学活动。学习策略教学中的策略并不是指向某种具体的方法或要求,而是一种抽象性、一般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教学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求:第一,学习策略教学是一种分析教学任务和为特定情境设定恰当策略的问题解决形式;第二,学习策略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风格和特点为基础;第三,学习策略教学要以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技能知识和技巧为基础;第四,在大多数教学情境中,学习策略一般是为创造性教学目标服务的,而不是为知识性目标服务。王老师,从理论上反复全面地讲述各种学习方法,并对学习方法讲座的学习进行理论考试,就违背了上述的基本要求,学生虽然从理论上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但不会将这些学习策略运用到各门学科的学习中去,反而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学习策略教学的专门训练时要注意:第一,明确地告诉学生如何使用具体方法并做出示范;第二,强调学生自己来管理策略学习,但教师要告诉学生何时及如何检查自己的策略使用效果;第三,提供充足的时间;第四,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策略教学实践并及时调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途径可以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尝试监控和教师亲自指导来实施,按步骤有重点地将学习策略教学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

三、论述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试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朱智贤是我国最系统研究儿童心理学的专家,被誉为“中国科学儿童心理学之父”。他强调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整体发展。这个整体包括两个部分和四个方面:两个部分是指儿童发展的认知过程和个性品质;四个方面是指心理发展和社会和教育条件、生物性成熟、动作和活动的发展、语言的发展。

他承认先天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不论是遗传素质还是生理成熟,他们都是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为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决定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内容。但环境和教育的关系决不像行为主义所说的那样机械的决定心理的发展,而是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而起作用的。所谓内部矛盾是指,在儿童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其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它才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关于教育和发展的问题,朱智贤认为,心理发展并不是由外因机械决定的,也不是由内因孤立决定的,而是由适合于内因的一定的外因决定的,也就是说,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他们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来决定的。他强调,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又依赖于教育要求的标准。即只有那种高于原有水平,经过他们主体努力后又能达到的,才是最适合的要求。. 联系教学实际,试论述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进行教学 P60 答: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在认知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方式有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冲动型和沉思型、具体型和抽象型。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的线索为依据,行为常以社会标准为定向,社会敏感性强,爱好社会活动,适合于强调“社会敏感性”的教学方法,如善于听老师讲解,喜欢与别人讨论。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自己的内部线索为依据,不易受影响和干扰,倾向独立判断。行为常是非社会定向的,社会敏感性差,不善于社交,喜欢独处,不适合“社会敏感性”的教学方法,更喜欢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学习。

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不习惯进行全面思考,认知问题速度快,错误率高。这类学生在运用低层次事实性信息的问题解决中占优势。沉思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谨慎全面检查各种假设,确认无问题后给出问题的答案。认知问题速度慢,错误率低。这类学生在解决高层次性问题中占优势。

具体型儿童在进行信息加工时,善于比较深入地分析某一具体观点或情境,但必须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否则容易造成对问题的偏见。这类儿童在结构化教学方法(演绎法,讲解法)之下,成绩会更好。抽象型儿童在对事物进行认知时,能够看到问题的众多方面,可以避免刻板印象,能够进行抽象程度较高的思考。这类儿童在非结构化教学方法(归纳法,发现法)之下表现会更好。3、论述桑代克关于规律的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P72

桑代克的联结论的基本观点可集中在对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规律的认识上。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公式是: S → R。他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直接的,并不需要中介作用。他把这种联结看作是行为的基本单元,并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行为和活动,都能分解为基本的单位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反应的联结有先天的和习得的两种,前者主要是本能,后者主要是习惯。

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而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建立的。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最终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后人也称这种理论为尝试错误论,简称“试误论”。启法一:在教育中允许儿童错误,在错误中学习,从多次错误中反思,渐渐走向正确。

桑代克的联结论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他不仅说明了学习过程是如何进行的,而且具体地阐明了学习的规律,通过一系列动物和人的学习实验,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主律和副律。

学习的主律有三条: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指联结的加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练习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红习而加强;反之,不重复不练习,联结力量会减弱。桑代克又把练习律分为两个次律:一个叫应用律,另一个叫失用律。效果律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启法二:对知识的巩固,要加强相应题目的练习。赏比罚更重要,要注意对学生多赞赏,在学生做到的方面多加赞赏,使她们更开心进行学习;对学生做不到的方面,少用罚,加以正面引导,当学生达到了及时赞赏。

学习的副律有五条,分别是:多重反应原则、倾向和态度原则、选择性原则、同化或类化的原则、联想交替原则。

. 论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以其对现代教学的影响 P81-85 答: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强调认知活动中的认知结构的作用。认知结构形成后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布鲁纳把认知结构称为“表征”,有动作性表征、映象性表征和符合性表征三种。随着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个体认知结构中的 3 种表征同时存在、相互补充、共同完成认知活动。人主要通过这 3 种表征将知识融入认知结构中,这 3 种不同的认知方式体现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在内在动机的推动下,学习者主动对新知识加以选择、转化、存储和应用的过程。认为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连窜的新知识,每一知识的学习都要经过获得、转化和评价 3 个过程。同时他认为,任何学科的基本结构越能归结为定义、原理或法则,就越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他主张要改革和重编基本课程的教材,要把那些基本的知识结构放在中心地位。. 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的实质的认识与认知主义不同之处 P79-91

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做出推论。学习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刺激,他要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与加工,主动地去建构信息的意义,而外部信息的意义并不是由信息本身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间反复、双向的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每个学习者都会以自己的原有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形成自己的理解,原有知识又因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信息也不是简单的积累,还包含新旧经验冲突所引发的观念和结构重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

下载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

    电大教育本科《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1)量的研究方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 (2)质的研究方法:观察......

    2015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组织中所表现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个人所具备的心理现象,概括起来可以分成认知、情绪、情感与动机、能力与人......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一、论述题 1.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轨迹与里程碑。 (1)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

    行政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_答案

    电大【行政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答案 作业一一、名词解释 1、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2、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

    建筑材料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建筑材料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新版) 建筑材料作业 1 一、选择题 C, A, A, A, A, B, C, C, C, C D, B, B, A, A, B, C, D, A, B 5、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及体积密度 V、V' 0 的......

    电大本科【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最新)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心理学】形考作业一: 填空题 1、心理现象 2、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3、个性倾向个性心理 4、客观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5、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小学教育(专科) 怀化电大:文湘雪作业1 1-4章 一、名词解释 1.观察法:观察法又叫自然观察法,它是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

    教学设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二、解释题 1、认知发展 答:认知发展是指学习者一般认知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形成及其方式随年龄和经验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它涉及人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等种种功能中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