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改活动总结
金能小学 改活动总结
一、课改中开展的主要工作
1.加强校本师资培训,增强教师整体素质。
成立课改领导小组,负责实验工作的决策、协调、组织、保障和评价工作,教研组具体负责组织课改教师培训工作。
2、广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的改革,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机制。⑴、规定每周三为教研活动时间为课改实验研讨日,进行课改通识培训、教材教法培训,或听专教育理论讲座,或交流课改经验,或研读《课程标准》。
⑵、定期集体备课、互相探讨。每周由年级组长组织实验教师集体备课时间,教科室派专人负责,及时了解实验情况,指导、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3)、领导深入课堂听课,及时指导,研究制定新课改中考试与评价体系的改革。
3、开展校本教学研究,促进课改实验。(1)、以课改实验为龙头,大力开展教学研究。
(2)、创新教法,将课改理念不断落实到课堂教学过程中。(3)、广泛开展了“愉快教育”,创设“和谐教育”的课堂情景。(4)、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合作学习意识。(5)、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化功能,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6)、注重赏识教育,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7)研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的成长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3、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教师及非实验教师以课改为契机,主动充电,阅读理论专著,互相探讨教学。通过集体备课、听评课和交互式的讨论,我们看到的是教师的智慧一次次碰撞,感受到的是同伴的真诚互助,享受到的是成功的喜悦。教师的问题意识、主体意识在实验中增强了,理论水平在实验中得到了提高。新课程实验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变原来的“要我上”为“我来上”,教研的氛围更浓了。
4、学生在课改实验中快乐学习。新课程的教学民主了,课堂活跃了,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自己经历发现、体验、探究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课堂上,教师上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5、教研方式正在悄然变化。教研改变了过去那种教研员导课、教师看课、教研员总结的单一呆板的方式,采取由实验教师自主上课,全体教师参与式讨论、研究的新形式,通过对比教研、互动教研、联合式教研等活动,支持和帮助学校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借助集体的智慧来提高教师的能力,新的教研方式正逐步形成。
三、课改工作取得的成效
1、课改进入实施阶段以来,各学科开展新课程课堂教学为主题的教讨活动,帮助教师树立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师教学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课改教学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专业化成长的平台。课改将教师推上了自觉参与的教研教育科研之路。良好的教育科研之风已蔚然形成,成为我校教育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3.课程实验各项措施落到了实处。在新课程实验中,我们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教师的专业成长得到了快速的提高。建立了三级教研网络、校本教研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强化反馈制度、加强实验研究协作制度,从而提高了教研实效。
4、初步建立了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开放式、多元化的考试与评价体系和机制。实验中,我们以《课程标准》为向导,提出“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改变以往以考试来衡量教师与学生的权威性终结评价,着眼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建立了“以人为本”的、开放的、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1)建立了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的教师评价体系。把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他评与自评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引导教师向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使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包括师德师风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学常规评价、成果评价。(2)、建立学生的多元评价体系。把学生的评价分为学习成长过程的评价、终结性考试评价、非学业内容评价、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伙伴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注重学习成长过程的评价、期末考试评价、非学生内容的评价。
四、存在的问题:
1、要继续提升领导和教师的观念。如何彻底转变陈旧的观念,迅速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是我们这次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虽然通过培训和实践,我们的领导和老师的观念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和新课程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2、要继续探索理念与实践的新的结合点。如何将课改理念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实践,如何处理好课堂的开放与课堂的有效性问题,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中的精华,为新课改所用,这已经成为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问题。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要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举行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帮助教师将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重视校本教研制度的完善,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积极稳妥地推进课改进程,及时总结课改经验,提高课改成效,建立一系列制度保障新课程的实施。
3、继续推进经验教育教学评价改革,促进课改的深入发展。在研究完善考试与师生评价体系和机制改革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学校管理的评价改革体系。
第二篇:课改示范课活动总结
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总结
在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骨干教师示范课已结束。授课教师围绕“课改方案”进行备课、上课、评课。现对本学期开展的教研活动作以下总结:
一、示范课特点
1、领导亲自参与,认真听评每一节课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向我们昭示了一条为人师者的真谛——身教重于言教。在本学期开展的示范课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它的含义,校领导在百忙的工作中都挤出时间听课、评课,给广大的任课教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同时也给大家传递了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以教学为本的信息,在校领导的的带动下,我们的课改课活动顺利进行。
2、中青年教师勇挑重担,敢于在磨砺中提升自己
本次示范课,参与的是两位中青年教师,这两位教师勇于承担示范课的重担,勇于在教学中历练自己,尤其是语文组的高明华老师,在上学期,校领导和课改组成员一直跟踪听课、评课,使她一步步从了解方案,到应用课改理念去备课、上课,每一次外出学习、听课都带着他,正是在这一次次认真的学习感悟,他对教学改革的认识一次次地深刻,对教学中细节逐步在意,对教学中的评价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对整个课堂的驾驭越来越娴熟,越来越轻松。
3、其他教师认真听课,积极研讨。
在组内集体备课阶段,教研组成员各抒己见、出谋划策,为担任此次活动的教师做了后备支持。在展示过程中,每位老师能认真听课,积极思索。评课时,大家不分彼此,各抒己见,不仅能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优点,还能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
二、研讨课的亮点
这次研讨课,我们一方面是以集体备课来促使教师关注“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另一方面也是为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创造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机会,从而在示范引领、相互切磋、研讨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总之,通过这次示范课活动,我感觉到了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三大变化。
1、教学理念的变化。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感觉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象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教师的每一节课。
2、教学模式的变化。这次的两节示范课,教学模式体现出了科学化、开放化,多样化。李志华老师充分利用学案让学生自学、互学到最后的评学展示,学生在课堂上既有自己的冥思苦想,又有小组内的探究讨论,小组间竞争激烈,整个过程活泼、严谨。
3、师生关系的变化。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王聪老师流畅的口语教学,对学生展示给予及时、适当的激励点拨,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学生在整节课中始终处于积极高效你的状态。
三、存在的问题
当然,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在发现优点的同时,也不应忽视问题的存在。
1、教法学法的设置要注重有效性。千法万法都是一个目的,让学生学知识长智慧,所以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深入体会、感悟,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很重要,所以我们不仅要传授好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会学习,会思考。
3、数学是最美的诗学。所以我们的语言还要再锤炼,数学课堂的语言是严谨的,精炼的,简单明了但不失幽默。让学生在优美语言环境中感受数学的美,发现数学的美,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4、数学的学习应该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让学生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会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5、帮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会听课,会写作业,会说自己的想法,会和别人合作等习惯的培养,这对学生的终生学习都是有帮助的。
总之,通过本次研讨课活动,新课标的理念得到真正的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已经走进我们课堂中,课堂教学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想、听、说、练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创设情景,激励褒奖,赏识每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都得到发展。尽管示范课活动结束了,但是我们的研讨却没有停止,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举行相关的汇报课,以检验课改思想在全体教师中的理解应用程度。
2014.03
研讨课活动总结
(13-14学上学期)
大岗子镇中学
第三篇:课改观摩课活动总结
课改观摩课活动总结
根据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我校于3月7日开展了课改观摩课活动。全体任课教师参加了听评课。此次七年级<<平行线的性质>>的观摩课由校骨干教师、数学组教研组长石淑媛老师担任。目的是通过在教师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我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三阶段、八步骤”,供全体任课教师研讨、反思、借鉴学习,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典型引路。以此带动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
一、活动解决了几个问题:
1、课堂教学中,教师灵活实施了“三阶段、八步骤”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在这次数学课改观摩活动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者,打破了传统的讲授法和练习法为主的课堂教学,而是综合运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分三个阶段完成了教学任务,有效培养了学生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尤其给学生创设观察的情境和思考的余地,让他们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课堂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探索中掌握了平行线的性质,真正实现了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原则。
2、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中教师灵活处理教材。教师以教材为基础,富有情趣地引入新课,新颖丰富的教学流程呈现在全体教师面前,生动活泼的练习设计、富有弹性的教学内容又紧紧扣住教材,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使教师成为教材的开发者。
3、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巧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兴趣。创设宽松、民主、和蔼的课堂气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真正实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换课堂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使他们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在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
二、活动中的优点:
1、石老师在我校上一学年中试行的“尝试教学法”及“目标教学法”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较为熟练地,灵活的实施“三阶段、八步骤”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根据学科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各环节,合理分布时间,整堂课的教学结构掌握恰到好处。
2、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引导下,教者能够把《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中的相关要求,内化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及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引领学生逐步认识、感知、体验、运用、提高,注重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参与过程。
3、在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也对学生参与的深度、参与的实际可能性进行准确把握,在给学生开放学习的空间时,深入学生中间,适时点拨,重点讲解,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和学生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4、在学生参与新知识的获取中,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内化知识的时间,达到有效学习。
5、通过本次观摩课的听课、议课来看,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放在更主要的位置,不但看教师教的如何,更关注的是学生学的如何,在学习中的态度、情感,与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主动探求知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总之,本次活动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的,但在活动中也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以改进。
第四篇:课改展示课活动总结
课改展示课活动总结
六间房九年一贯制学校
2014.6.23
课改展示课活动总结
为了推进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我校的“课改展示课”活动于6月10日拉开了帷幕,活动历时两周,共有17名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小学10节,中学7节,涉及语文、数学、英语、品德、历史等多个科目。
本次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长亲自部署,由教务处具体组织,成立了课改展示课评审小组,评审组成员依据评分标准为每名教师打分,评选出最佳课改展示课8节:李艳丽执教的《作文指导》、刘艳红执教的《Helen Keller》、李素娟执教的《My lifetime hobby-studying stars》、卢乃丽执教的《认识图形复习》、王红梅执教的《比一比》、李秀娜执教的的《尧帝凿井》、昌艳执教的《卢沟桥》,任敏执教的《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供全校教师观摩学习。这次展示课活动,基本上反映了各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情况,使我们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校教师学习实施新课改精神的教研教学现状。具体总结如下:
一、成绩方面
1、展示活动体现了可贵的教学精神。
无论是教研组成员还是展示教师从思想上对这次活动都十分重视,每个人都积极认真地准备,注意发挥集体备课小组的智慧,在备课时体现了虚心的精神;认真参与展示活动,在自己的课堂中展示了勇于摒弃、大胆实践新理念的精神;积极地听课,发扬好学的精神;认真地评课,表现了真诚的态度。在这次展示课活动中,各教研组教师合作备课、集思广益,这样不仅对展示教师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同时也培育了新课改中最需要的合作研讨精神。
2、大胆落实《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
新课程改革给每位教师提供了很大的探索空间。在这次活动中,许多教师都自觉转换角色,努力将新课程新理念落实在自己的教学当中。具体体现在:
一是注意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老师们在上课时十分注重用自然亲切的教态和具有感染力和激励性的语言潜移默化地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更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二是课堂上更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从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到师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再有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如语文课的互相评读、兴趣阅读,数学课的玩中学、学中玩,算法多样化,以及其他的游戏促学等,把学生纳入双向、互动的学习活动之中,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活跃;不断肯定与鼓励学生的学习效果,给各个层次的同学更多地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且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勇于探究的人文素养。
三是教与学形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不仅出现了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教与学方式,而且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课堂上积极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注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注意学生读有所悟意识的强化和能力的培养,关注个性体验,使得教师的精讲与学生的自主相得益彰,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学生乐学、会学,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是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前布置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注意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实验发现、读书讨论、交流辩论、剪拼画组,有的教师还积极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身观察、测量、比较,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中学习知识,品尝到学习的快乐。课外作业设置注重形式多样,自主选择,实践性强,让作业成为快乐。
五是注意拓展延伸,体现了开放的大教学观。不但注意课内外的相关知识链接与拓展,丰富了教材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限延伸;而且注意沟通课堂与生活,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增加了趣味性,也体现了课改精神。
六是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语文的读书写字习惯,数学的计算解答习惯,都成了课堂关注的基点。
3、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辅助课堂教学。
绝大多数教师都利用了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使抽象的文字、概念、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具有趣味性,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的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积极准备了教具,制作了形象的头饰图片及实物等辅助教学,增强了教学效果。
4、加强了展示课的评估,落实展示活动的实效性。无论是一节失败的还是成功的展示课,应该说对我们都是有益的,成功处见经验,失败处看偏差,因此我们都开展了以教研组为主的研究活动。这样就避免了以往草草收兵和展完了事的不利做法,促进了展示教师备课能力、评课能力、上课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初步构建了“实践——反思——再实践——提高”的良性循环机制。
二、存在问题
本次展示虽有很多亮点,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一是个别教师只是完全按照学校的四步去操作,没有创新,也没有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实效性不强;二是有的课堂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学生的参与热情、参与面都有待于加强。三是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有些教师语言不够生动,缺乏感染力,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提高。
三、改进措施
针对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这些老问题和新困惑,需要进一步改进:
1、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让学生围绕着问题展开研究、探讨,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注意观察学生在小组内的表现,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去。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多使用鼓励语言,帮助学生学习自信心,使好、中、差生都学有所获。
3、提高教师个人魅力。教师要不断地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大练基本功、把握新课改,在教学实践中锤炼自己,做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有智慧的教师!
四、下步工作打算
本次活动评选出的8节最佳课改展示课,学校将在下学期9月份供全校教师观摩、学习。按照学科特点、学段特点,逐步推进,全校铺开。学习后老师要认真反思,在教研组内交流思想,发展思维、碰撞火花,要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寻求适于自己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形成全体教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提高”的课改氛围。
总之,这次展示课活动,既为老师们提供了教学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也对我校的课堂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老师们在课堂上展现出来的智慧,就像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和希望。相信每一位老师在这次活动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启发和收获,我们期待老师们在下次赛课活动中有更加精彩的 “表演”!
课改是条漫长的路,我校正在前行。
六间房九年一贯制学校
2014.6.23
第五篇:课改活动总结
2005——2006第一学期课改活动总结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校的课改已进入第二阶段,在课改上教师如何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的组织者、指导者,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堂并形成师生、生生互动的和谐、平等、宽松、具有人文特点的有效育人场所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以课改的实际行动践行我校“为师生发展铺路”的办学理念。现将本学期课改活动总结如下:
一、坚持做到“三个到位”
(一)组织建设到位
为使我校课改有序、健康地向前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我校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和评课小组:
1、成立课改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王健全面负责课改领导工作
组员:段文海、侯金勇、张有礼、贾学魁、史学利、侯金海、王卫华负责课改全面具体的工作
2、成立课改评课小组:
组长:王健 负责课改全面评价工作
副组长:段文海、侯金勇负责课改评价具体工作
组员:张有礼、贾学魁、史学利、侯金海、王卫华、赵凤海、刘万成、董永改、郝秋菊、杨文会、田秋花、李金柱、张进仿、温会丽、牛砥柱、赵永志、云兆禄、李猛、郑启焕、张玉芬、卢卫东、杨会云、马振录、郝士庚负责课改及评课活动中的具体工作。
(二)学习反思提高到位
为使课改深入开展,学校积极创设课改平台,使广大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边学习、边实践、边课改、边反思,边提高,使教师思想观念有了很大转变。
1、理论学习到位:
积极开发和利用图书馆、阅览室资源。开展学用《丛书》活动,多方面使用阅览室各种资料、利用信息网查教学资料,借鉴洋思等经验,以便更科学地指导自己的活动、实践。
2、总结交流提升到位:
以教科研为切入点,结合课改撰写论文,全员参与,部分教师撰写的文章在区级刊物发表交流,多位教师撰写的论文获市级奖项,有的教师撰写的论文获国家级奖项,召开教育教学研讨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创设先进教师经验交流平台。
3、反思实践到位:
近几年,我校教师结合课改活动,写出课后反思、学习洋思教学经验体会、《让千万个孩子学会学习》体会、观看《奠基中国》体会、从考试谈课改体会、《青蛙与螃蟹》学习体会、教学设计大赛作品征集等累计各种学习、反思体会共1395篇。我校教师教学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我要教会学生知识”,转变为“我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课堂教学中由“我要教学生学会”,转变到“我要教学生会学”。
(三)岗位培训到位
1、对青年教师进行现代化教学手段培训,为教师很好地掌握使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了有利条件;
2、对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培训使教师明确了教学设计要从实际出发,使学生参与学习,并为学生发展服务;
3、对教研组长、年级主任进行定期培训,从教育教学两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着手,坚持年级组教研组一体化培训,落实两个责任制;
4、对新教师进行培训,召开拜师会,制定师徒双方责任目标,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5、对初中教师进行岗位培训,不断提高初中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工作;
6、对高中教师分年级、分学科、分阶段进行新课程培训,学习新课标,掌握新教材,学会新方法。
二、实施过程及评价
(一)课改简况:
本学期第一阶段教研组内人人做课,组内交流;第二阶段,十二人参加做课,组际交流;第三阶段共二十三人做课,校内交流;累计二、三阶段共做课35人次,听课达450人次以上。多数教研组长、年级主任、教师均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听课、评课。
(二)本阶段课改取得成果:
1、教师思想观念进一步转变。
通过本阶段课改活动,广大教师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使认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通过听课、学习、交流,教师中的绝大多数能正确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学起来的重要性,在让学生“学”上下工夫。通过备课、授课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教师较好地结合新课标、教材、学生实际,根据学生年龄段心理特点、认知特点、学习需求特点来制定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目标,说明绝大多数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为学生健康发展的立足点已基本确立。
2、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
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方法发生可喜变化,绝大多数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欣赏者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上,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改变了以往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在课堂上朝着充分地读、积极地议、大胆地思、灵活的练的方向靠近。展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了学生的特长,体现出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的转变。课堂中形成了接受、探索、模仿、体验为特点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良好氛围。教师注意情境创设,特别是实践情境的创设,使课堂具有思考、质疑、动手、发现、挑战、互动、交流的氛围,并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各种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教师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训练与提高,面向全体,顾及个体,为不同层面的学生创设了各具特点的参与机会,使课堂成为学生健康发展的学堂,具有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关注学生和谐发展的特点。出现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师尊生,生敬师的平等、民主、和谐共赢的课堂氛围。教师注重语言的使用具有启发性、发散性、创新性,能较好的采用适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出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结合学科特点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现出了育人功能,以人为本的思想。
3、教师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教师的态度转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教材的处理态度发生了变化,过去是教教材,现在体现在用教材教学生学,而且朝着活教、活学、活用的方向发展;在对学生的态度上也发生了变化,由权威性向服务性发生转变,由教师唱独角戏向师生合作转变,由不容学生质疑向鼓励学生创新转变;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上也发生了变化,由单一评价学习成绩向综合评价学生全面发展转变,由评价学生是否学会了向评价学生是否会学了转变,由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向评价学生是否会用了转变。
4、评价方式的变化。
新课程改革基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是转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方式向自学、合作、探究方式转变,以此为出发点,我校评课小组成员认真学习《房山区中学课堂评价质量标准》并且活学活用,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河南中学课堂质量评价标准》,由过去侧重于评教向侧重于评学转变,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师生发展铺路的办学理念,实现了由评委的单一性评价向多元化评价转变。
5、学生学习方面的变化。
(1)学生学习态度不断改进
课改目的是让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变化引发了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只有教师的成功才有学生的发展,只有学生的成功才有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积极主动,充满了兴趣。通过课改活动,由于学生参与的态度、广度、深度发生了变化,使学生学习处于一种自主自学的探索状态。
(2)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
通过课改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由以自我为中
心的封闭状态向主动倾听别人意见转变,由个体思考向合作交流探讨转变,由谨小慎微,不善思辩向大胆发表自己看法、张扬个性转变。
(3)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由于学生学习态度发生变化,学生学习参与度的加深,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逐渐养成。由于教师教学设计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有条件去尝试各种问题的解决,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1、2、3、4、思想观念转变的人多,常规行为转变的人少。教法改的多,学法改的少。教师讲的多,学生动的少。多媒体应用的多,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处理的好的少。5、6、7、8、9、学科教学关注的多,学科德育渗透关注的少。教师课堂占的时间多,学生自主利用的时间少。对教情研究的多,对学情研究的少。教师资源挖掘的多,学生资源挖掘的少。广义教改讨论的多,针对性教改专题讨论的少。
10、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整体性互动多,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差异性互动少。
下学期,我们的课改将继续深入,加大力度,请老师们继续在假期学习探讨,走宽自己的教改之路!
河南中学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