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长错误的教育易导致孩子胆小
家长错误的教育易导致孩子胆小
孩子胆小的问题与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往往是父母对待孩子的许多做法不够正确,在方式方法上过于简单,处理过急,才造成了孩子的心理紧张。
家长错误的教育易致孩子胆小
刚刚虽然是个男孩子,但他胆子却很小,平时不爱说话,在幼儿园里老师说他特安静,不闹,好乖;家里有爸爸妈妈的朋友来玩,叫他和叔叔阿姨打招 呼,刚刚就躲在爸爸妈妈的背后;在小区里,看到别的孩子们在玩滑梯,荡秋千,他站在一边看,爸爸妈妈又心疼又担心,不知刚刚怎么会这样。
据美国心理学家多年研究,许多成年人的拘谨可以追溯到他的儿童时代。如果孩子的拘谨在儿时得不到解决,那么,他的不合群、不爱与他人交往的个性将会妨碍他今后事业上的成功。即使有的孩子有聪明才智和一技之长,也会因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而在人生道路上遇到意外的困难。
孩子胆小的问题与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往往是父母对待孩子的许多做法不够正确,在方式方法上过于简单,处理过急,才造成了孩子的心理紧张。
给孩子选择年龄小的玩伴如果孩子胆小,大多数家长根据“近朱者赤”的理由,希望并鼓励孩子与年龄大一些且胆子大的伙伴交往,但对一部分孩子而言,其结果反而不妙。在与比自己强大的同伴接触中,他们变得更自卑,更拘束。
因此,家长切勿一厢情愿把孩子往优秀的群体中赶,“正负得负,负负得正”的情况,在教育中也会是屡见不鲜的。所以,最好就是为孩子选择一个性格 开 朗、身体壮实、年龄比你孩子小一些、其家长待人热情大方的小伙伴,让孩子经常与小伙伴在一起玩耍。这样的小伙伴容易与年龄稍大但胆小的孩子玩到一起,而你 的孩子也就有了可以仿效的小榜样,而且小伙伴的家长待人热情大方,保证了孩子去玩时,大人不会干涉。
放手磨炼孩子
要敢于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海洋中得到磨炼。有的家长总是把孩子当成小孩子,或怕其经不起摔打,动不动就说:“你不行”,“你还小”。家长的包办 代替会养成孩子胆小怕事的性格,缺乏独立精神和应变能力,一旦离开父母便神色慌张,不知所措。适度的挫折与磨难,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财富。家 长千万不要轻易地将之剥夺,而应该放手让孩子自由玩耍。孩子尤其爱玩沙子、玩泥巴,家长应努力不去干涉他怎么玩。
放大孩子的“闪光点”
对于孩子的畏缩行为,如不敢滑滑梯、跳蹦床、说话声音太小等,父母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感情,不做太强烈地反应,而应善于发现并强化孩子身上的“闪 光 点”,避免拿别人的标准来判断自己的孩子。最胆小怯弱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也许在父母看来这微不足道,但作父母的,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 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乃至夸张的表扬鼓励。
但现实中不少家长不但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勇敢,漠不关心甚至嗤之以鼻,而且经常拿别的孩子来比较,“你这算什么,谁谁比你本事大多了”,“谁在演 讲比 赛中拿了大奖,你连讲台都不敢上”。这些话语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越加自卑胆怯。因此,家长对于胆小的孩子必须坚持“多肯定,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的原则。
树立正面的榜样
经常跟孩子说说英雄故事,或引导孩子看一些反映英雄人物的影视片,给孩子买一些这方面的书刊,让故事中人物的英雄言行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给孩子列举一些他的勇敢行为,如打了没有哭,或仅哭了一小会儿,能大声讲话承认错误等等。
还应注重父亲对男孩性格的影响。父亲多和孩子说笑玩耍,注重多与孩子谈论爸爸,让父亲的形象和行为清晰地保持在孩子的心目中。
第二篇:父母错误教育导致孩子胆小
父母错误教育导致孩子胆小
分离焦虑症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而这种不适应行为或情绪,依不同年龄,会有不同的行为反应,例如:越小的孩子,会表现出来紧紧抱着父母不放、害怕、非常爱哭;而较大的孩子,则会有惧怕的表情出现、情绪非常不稳定、又叫又跳的、耍赖、哭躺在底上不起来等等。
家长对待宝宝分离焦虑的办法
1.降低亲子依恋强度
因为孩子将父母作为自己安全的港湾,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父母来完成,所以在父母离开时便会产生这种分离焦虑,因而降低亲子依恋程度,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在生活中要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使其感受到成就感,知道自己能独立完成,自己是可以的。
2.积极的引导
在孩子入园之前要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个有趣的地方,家长可以不断地跟宝宝说:老师像妈妈一样地爱你,老师就像是你的朋友,你有什么不高兴的事,都可以和老师说等等。首先要让宝宝在心理上不排斥老师,这样老师才可以接近宝宝并加以引导。同时放低对老师的排斥心理。有很多小伙伴在一起玩游戏,老师阿姨还会和大家一起做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学本领,也可以玩游戏,使孩子对幼儿园留下一个好印象,并且产生向往与期待不锈钢齿轮泵。
3.形成新的依恋关系
分离焦虑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恋的人,出现了不安全感。要让孩子不产生焦虑,适应父母不在场的环境,就要让孩子与老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家长平时要对孩子多夸奖老师的和气、漂亮;告诉孩子老师会讲很多故事,会唱歌,会带你们做游戏;在送孩子入园和接孩子回家时,可以刻意的在孩子面前与老师友好的交流,让孩子觉得老师是爸爸妈妈的好朋友。每天入园的时候,在家里就应该说好,妈妈送到教室就会去上班,并且实际上也坚持这样做,不要表现出不舍,否则聪明的宝宝一看到你的不舍,马上就会以哭来要挟你。
回到家里,爸妈要问一问宝宝在幼儿园是怎么玩的,不要带任何的暗示,就让宝宝凭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叙述出来,爸妈再以很夸张和惊讶的表情说:幼儿园这么好玩,有那么多小朋友和玩具,还有老师爱你们、和你们做游戏,妈妈都想上幼儿园了。这样就可以激发宝宝上幼儿园的兴趣。
4.增强幼儿园的吸引力
家长来接孩子时,不要接了孩子马上就回家。幼儿园一般允许家长陪幼儿在户外活动场地的活动器械上玩一会儿,但要注意安全。当孩子玩得高兴时,家长要表示应该结束了,并答应他明天再来玩。这样,幼儿可能会“怀念”在幼儿园玩耍的情景,明天有了到幼儿园更强的动力圆弧齿轮泵。
5.注意孩子生活技能的培养
焦虑的产生有时还因为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在幼儿园需要自己动手的事情不会做。婷婷的哭闹就与生活技能的缺乏有关系,尤其是在吃饭和睡觉的时候,自然也就想起妈妈了。所以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应该给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导,[导读]许多成年人的拘谨可以追溯到他的儿童时代。孩子胆小的问题与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往往是父母对待孩子的许多做法不够正确,在方式方法上过于简单,处理过急,才造成了孩子的心理紧张。
刚刚虽然是个男孩子,但他胆子却很小,平时不爱说话,在幼儿园里老师说他特安静,不闹,好乖;家里有爸爸妈妈的朋友来玩,叫他和叔叔阿姨打招呼,刚刚就躲在爸爸妈妈的背后;在小区里,看到别的孩子们在玩滑梯,荡秋千,他站在一边看,爸爸妈妈又心疼又担心,不知刚刚怎么会这样。
据美国心理学家多年研究,许多成年人的拘谨可以追溯到他的儿童时代。如果孩子的拘谨在儿时得不到解决,那么,他的不合群、不爱与他人交往的个性将会妨碍他今后事业上的成功。即使有的孩子有聪明才智和一技之长,也会因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而在人生道路上遇到意外的困难。
孩子胆小的问题与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往往是父母对待孩子的许多做法不够正确,在方式方法上过于简单,处理过急,才造成了孩子的心理紧张BRY导热油泵。
给孩子选择年龄小的玩伴如果孩子胆小,大多数家长根据“近朱者赤”的理由,希望并鼓励孩子与年龄大一些且胆子大的伙伴交往,但对一部分孩子而言,其结果反而不妙。在与比自己强大的同伴接触中,他们变得更自卑,更拘束。
因此,家长切勿一厢情愿把孩子往优秀的群体中赶,“正负得负,负负得正”的情况,在教育中也会是屡见不鲜的。所以,最好就是为孩子选择一个性格开朗、身体壮实、年龄比你孩子小一些、其家长待人热情大方的小伙伴,让孩子经常与小伙伴在一起玩耍。这样的小伙伴容易与年龄稍大但胆小的孩子玩到一起,而你的孩子也就有了可以仿效的小榜样,而且小伙伴的家长待人热情大方,保证了孩子去玩时,大人不会干涉。
放手磨炼孩子
要敢于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海洋中得到磨炼。有的家长总是把孩子当成小孩子,或怕其经不起摔打,动不动就说:“你不行”,“你还小”。家长的包办代替会养成孩子胆小怕事的性格,缺乏独立精神和应变能力,一旦离开父母便神色慌张,不知所措。适度的挫折与磨难,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财富。家长千万不要轻易地将之剥夺,而应该放手让孩子自由玩耍。孩子尤其爱玩沙子、玩泥巴,家长应努力不去干涉他怎么玩。
放大孩子的“闪光点”
对于孩子的畏缩行为,如不敢滑滑梯、跳蹦床、说话声音太小等,父母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感情,不做太强烈地反应,而应善于发现并强化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避免拿别人的标准来判断自己的孩子。最胆小怯弱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也许在父母看来这微不足道,但作父母的,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乃至夸张的表扬鼓励三螺杆泵。
但现实中不少家长不但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勇敢,漠不关心甚至嗤之以鼻,而且经常拿别的孩子来比较,“你这算什么,谁谁比你本事大多了”,“谁在演讲比赛中拿了大奖,你连讲台都不敢上”。这些话语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越加自卑胆怯。因此,家长对于胆小的孩子必须坚持“多肯定,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 的原则。
树立正面的榜样
经常跟孩子说说英雄故事,或引导孩子看一些反映英雄人物的影视片,给孩子买一些这方面的书刊,让故事中人物的英雄言行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给孩子列举一些他的勇敢行为,如打了没有哭,或仅哭了一小会儿,能大声讲话承认错误等等。
还应注重父亲对男孩性格的影响。父亲多和孩子说笑玩耍,注重多与孩子谈论爸爸,让父亲的形象和行为清晰地保持在孩子的心目中
第三篇:家长教育孩子过程容中易犯的错误
家长教育孩子过程容中易犯的错误—“9点行为”
作为精神意义上的人,如果没有自尊心,就像肉体意义的人没有脊梁骨人一样,无法站立起来。以下9点行为是家长教育孩子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
1、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
太多的中国家长,对孩子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为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众多的学习项目,音乐、绘画、舞蹈、外语……家长们希望孩子将来有远大前程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越俎代庖的方法,会使孩子在生活上产生依赖性,在学习上产生被动,消极的情绪,这极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必须独立承担他生命里的责任,父母的过度保护是对孩子创造力的无情扼杀。一个孩子什么事没做过,只是学习绝不可能成为天才。恰恰相反,如果从小到大家长什么都替孩子做好,在孩子成年以后,在群体中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毫无自信,根本没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有一位家长对我说:“马先生,我的孩子教育得挺好,我从不让他干家务活,从来不出去和别的同学接触,没事就在家里看看电视……就是有点学习不好,有点蔫。最后考大学考差200多分,啥也不想干,太老实了……”
他的孩子确实被他培养“老实”了!这个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好心做坏事。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毋庸臵疑的。但当我们溺爱孩子、代替他做所有的事的时候,恰恰是以爱的名义去做伤害他的行为。
还有许多父母,在不自觉之中把孩子变成了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而不是真心关注如何实现孩子的人生理想。
曾有一位孩子妈妈这样问过,问让孩子课余时间学技能班对不对?其实学什么是他自己的选择,如果孩子愿意就是对的,孩子不愿意就不对。“我觉得”,“我不想放弃”!有多少家长因为自己生命中有遗憾,就硬把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做第二替位攻这个碉堡,把孩子当成工具来炸碉堡!
所以,如果你真正爱你的孩子,真的为孩子考虑,就请你放开为孩子包办一切的手,莫要用爱的名义断送孩子一生的幸福。
2、父母行为轻浮
有位名人所说:“孩子们从不擅长认真听长辈们的话,但是从来不会不模仿他们的行为。”
家长的行为是孩子活生生的教材。家长如果自己行为上诸多不检点处,平时出言不逊,言语粗俗,习惯于搬弄是非,孩子就会认为人和人之间没有尊重是正常的。即使,他道理讲得再生动,孩子也不会学会尊重。
3、忽略孩子的存在如果家长在孩子生命早期不听孩子说话、不理睬孩子,忽略孩子的存在,孩子会认为这是正常的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状态,这样的孩子就无法树立自尊心。如果孩子表现得不尊重别人,无法安静下来听人说话,我们就可以据此断定和孩子最亲近的人平时没有专注地听孩子讲话,没有尽可能时时满足他的愿望,无意中造成了孩子自尊心的伤害。
4、破坏性批评孩子
破坏性批评是对孩子自尊心无情剥夺。当孩子做错了事情,家长希望通过批评来使孩子改掉缺点,把他批评孩子的行为看作一个作用力。当这个作用力打在孩子的行为上时,即你的批评针对是他的行为,孩子会朝你希望的方向去发展的。反之,如果这个作用力打在孩子的人格价值上呢?那你攻击的是孩子作为人的价值,将使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尊严没有价值,逐渐的丧失了自尊和价值。
比如今天孩子没有认真做完作业。你对他进行指责:“你怎么这么不爱学习!你就是一个没毅力的孩子!……”你在直接攻击他的人格,他只是一次不认真,你一句话他就变成一个没毅力的孩子了!孩子的头脑中留下这样的信息:“爸爸妈妈说我是个不认真、没毅力、不爱学习的孩子。”这些对孩子人格的否定评价将存留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形成负面的心锚。而另一方面,他会想“我都学习了那么长时间,只玩了一会……”他会找出一大推的理由,你的批评根本没有起到让他认识到错误的作用。
如果你的孩子有逆反心理,那么你孩子还有救。因为这表明,他还有自尊心,你伤害他的自尊,他就拿起这块盾牌来和你对抗。就好像人在打架时急红了眼,不管是扫帚还是刀子,拿来就用。孩子的反应也是同样道理,他不管你说的道理对与错,随时准备还击。
当孩子一旦放弃了对抗:“反正你认定我是个撒谎的孩子,那我就撒谎!”说明自尊心已经被伤透了,彻底破罐破摔。没有了自尊心的孩子你已经无法通过语言的方式来校正他的行为。许多父母,他们“辛辛苦苦”把孩子的自尊心破坏掉,然后又怨天尤人:“他怎么就成了这样的人呢?”难道这样还不足以引起家长们的警示吗!
5、“人前教子”
如果想摧毁一个孩子的自尊心,你只要当面批评他的缺点,让他没有反驳的机会,一下子就大功告成了!
太多的时候,孩子不听话,在人前屡屡“造次”,家长们感觉伤了自尊,就大声呵斥孩子。在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这是正常的。殊不知,当众批评只能让孩子暂时慑于压力,不敢抵抗。更重要是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恶言恶语不用多,一次就够了,一下子就可以把孩子幼小的心灵给伤害了!
每个家长必须明白,即使再幼小的心灵也会非常敏感。在孩子的生命早期如果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将导致孩子正在建立的自尊心被无情地扼杀。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家长都存在一个误区,他们遵循“人前教子,人后教妻”古训。认为在外人面前,在家庭的公开场合,可以直接教育训斥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有记性,才能印象深刻而改掉坏毛病。这些错误做法导致的结果和家长希望的恰恰相反——这样的孩子在人群中往往表现得行是粗鲁、粗暴无礼、轻率、目无尊长。请检索一下你在家庭教育中是否有类似行为:
对自己的婴儿生气时,尖声叫嚷,咒骂。
高声训斥年幼的孩子:“闭嘴!让你说话了吗?”“再不听话把你扔在这儿,看谁来管你!”
用言语威吓十几岁的孩子:“如果不听话就再也不要回家来!”“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女儿)!”
对孩子的行为横加指责,破口大骂:“如果你不老实呆着,我就扒了你的皮!”甚至有些家长采取让孩子当众跪着,公开羞辱孩子以期使孩子变好。
试想一下,有没有一个成年人能够忍受另一个成年人近乎凌辱的对待?而孩子的弱小决定他们除了服从以外别无选择。而成年人却不断以爱的名义在固执的用成人世界的规则强行约束孩子、伤害孩子。全然不顾成年人的规则和孩子世界的规则是不同的,不顾孩子的行为背后肯定有他自己的理由。我们亲手培植了孩子的无礼和傲慢,然后再向全世界埋怨:“这个孩子他怎么能这样……”
在不被尊重的孩子的感觉里,自己未被尊重是因为自己是不值得被尊重的,所以很多看起来张狂自负的孩子,内心却并非看起来那么对自己满意,他的行为表现只是在用自己的感觉来对待别人。
所以,家长要时刻铭记:在人格上,孩子是和自己平等的主体。孩子生来就有权利得到尊重。请你像尊重自己,尊重领导、同事、朋友一样尊重你的孩子。所以,大家在教育过程中要绝对避免当众批评孩子。
6、不信任孩子
不信任孩子是中国家长普遍存在的教育误区。太多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对一个人能力的不信任是对人尊严无情的挑战。当家长怕孩子撒谎,对孩子的话进行挑剔、进行判断、进行质疑,就在孩子心中栽下了一颗被怀疑的种子。
家长对孩子的不信任还表现在对两性感情的认识能力上,我们一厢情愿的认为孩子一定没有能力分辨纯真的情感和肮脏的情感。真实的情况是,孩子对性和与之相关的各种事物的感觉,与看待自然界的其他事物一样是非常自然的,青少年产生不良性倾向的情况,大多是由父母的反强化造成的不良影响。
7、拿别的孩子比较
许多家长拿别人的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来比较。他们一厢情愿地以为,和优秀的孩子进行比较会激起孩子学习成长的动力,其实不然。同龄的孩子中,本就有比较心理。
这样做不但百分之百无法达到他向优秀者学习的目的,反而和家长希望的结果正相反,会给孩子留下自卑的负面阴影。这种不适当的比较,对攻击性较强的孩子可能激起逆反的行为;对攻击性较弱的孩子,则会在心中留下一个阴影,“我不如别人的孩子好,他是有价值的,我是没有价值的……”孩子觉得在人前抬不起头。所以家长需要掌握的真正的方法是:教育孩子跟他自己比较,跟自己的昨天比较。“不错,你这次的成绩比上次进步了!”
8、惩罚孩子的行为不恰当
很多家长动辄对孩子拳打脚踢,要知道,打骂孩子是对孩子自尊心最直接的伤害。到现在,还有家长固执地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相信体罚可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孩子因为在物质上要依赖成年人,所以他无法与成年人对抗,但这决不意味孩子就会依从成年人的意志。作为成年人,你可以用体罚和责骂的强力来改变孩子的行为,但这并不能改变孩子的想法。孩子的行为一定有他自己的理由,如果家长不去了解孩子行为的根源,只是根据自己的看法简单加以判断,孩子不过慑于你的强大压力,心中并不信服。如果家庭教育中,家长一味的惩罚打骂只能使孩子感觉孤立无助,毫无尊严。一些过激的惩罚行为,甚至会在孩子的心里滋生怨恨的种子,在成年后仍留着负面阴影。
9、强迫孩子做他不愿做的事
孩子是和成年人一样的人格独立的主体,他不是你的高级玩具,家长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如果因为你是孩子的食物供给者,所以你获得支配孩子意志的权力,让他做什么他就得做什么的话,你就是奴隶主,孩子成了你的奴隶!强迫孩子做不愿做的事,等于漠视孩子尊严,这是家庭教育上家长必须时刻留心注意的“高压线”!
第四篇:教育教学论文-溺爱孩子易导致七大可怕后果
作为父母,宠溺孩子的心理当然可以理解,自已的孩子谁又能真的狠下心来打骂批评,有时候道理也懂,可人是感性的,涉及到自已的孩子,毕竟是亲骨肉怎能做到不宠不溺?不过人也得有理性的一面,为了孩子的将来,作父母的有时还真的必须恨下心来理性一点,适当地宠爱孩子是应该,但不能过度,要把握其中的分寸,毫无原则的过度宠溺,对孩子有百害无一利,对此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不要等到孩子长大不成器了才后悔莫及。父母过度宠溺孩子会有些什么后果?
职称论文如何发表,企鹅(九二八七零九八六八)在线帮助您!
孩子变得自私自利
被过度宠溺的孩子,由于长期被父母的溺爱所包围,根本不知道为人着想,不会将心比心,不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又自利。也许有人会说,这个社会就应该自私一点,这样才不会吃亏,实在是大错特错,自私也许能谋一时之利,但自私之人的事业必定迟早会失败,感情生活也一样,所以孩子可以学习不够好,或者不够聪明,但绝对不能过于自私自利,否则将来后果难以设想。
孩子性格骄横乖张
孩子被宠溺直接的后果就是骄横,由于父母一切让步,也满足其一切要求,包括很多的无理要求,其骨子里就养成他是老大的思想,父母得听他的,敢于骑在父母头上说话做事,不懂得让步,不懂得宽容,更受不了委屈,性格骄横目中无人,行为乖张专横。
孩子做事懒散无纪律
在父母的眼里,他就是老大,谁也管不了他,而且吃喝拉撒行食住行都有父母代办,什么事也不想做,日益变得懒散,偶尔做一点事也是丢三拉四,更没有纪律性,在他眼中,他就是纪律,他可以不听别人的,别人却必须听他的,将来在社会上势必难于立足。
孩子不懂礼节目无长辈
由于父母的过度宠溺,对于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和不礼貌行为也没有阻止,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礼貌,目无长辈,口无遮拦,更没有基本的做人礼节,因为他压根儿不知道礼节礼貌为何物。
孩子懦弱不能经受困难
长期生活在父母的呵护宠溺下,从小不知道什么是困难,因为一切有父母代为解决,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手足无措,性格变得懦弱,根本无法行大器,成不了大事业,经受不了任何一点小小的困难,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旦开温室就必然被暴风雨摧毁。
孩子人际关系障碍
由于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行事专横无纪律,目中无人,自然无法与人和谐相处,与他人的交流也变得障碍,人际关系是一种互动和互利的交流,而被过度宠溺的孩子总以为自已是皇帝老大,不肯委屈自已,不肯为人着想,总站在不平等的角度来行事,自然没人愿意和他交往,其人际关系必然一塌糊涂,必然成了孤家寡人,学习就业以及爱情婚姻可能都变得困难。
孩子健康状况不良
孩子被宠溺过度一个最直接的后果也许就是对孩子身体的损害,要么过于挑食,营养不良,要么就是任性暴饮暴食,过于肥胖,两者都是健康的大敌;由于懒惰,更不会去锻炼身体,于是健康状况越来越差,从小就落下病根子,对今后一辈子的身体状况都会有影响。
第五篇:孩子胆小不自信怎么办?家长一定要看
在我们身边,不少家长都抱怨自己的孩子比较胆小、很怕事,因为胆小不自信,使孩子失去了很多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今天,就跟着毕老师来了解一下孩子胆小的原因,及其帮助孩子的诀窍:
先来了解一下孩子胆小的原因,具体有以下三个:
心理阴影
不少的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说过这样的话语,比如:不要到处乱跑,小心捡垃圾的把你骗走;再不听话就把你送给坏人。这些“大灰狼”式的话语无形中就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孩子就会认为外面的世界很黑暗,坏人很多,自然就产生逃避或防备的心理。
也有一些孩子听过一些可怕的故事,亦或者看过一些可怕的影片,给孩子的心理留下了阴影,从而使孩子胆小不自信。
家长保护过度
有些孩子对自己的孩子保护过度过细,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日常生活中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接触,比如:孩子要碰一下扫把,家长就说“小心扎着你,多脏啊,快放下”;孩子想洗一下碗,家长就嚷嚷:“别动,会摔烂的”,这些种种的小细节,使孩子没有在尝试和实践中得到经验,从而变得胆小。
当孩子逐渐长大了,也还是照样保护着,正是这种保护伞导致了孩子的胆小。
孩子交往太少,对陌生人和群体不适应
有些孩子除了跟父母长辈一起外,就很少与同龄的小朋友交往玩耍,这样就使孩子的交往能力得不到锻炼,慢慢地就使孩子怕见到陌生人,怕在众人面前说话。
知道了其原因后,那该怎么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真正放得开自己呢?毕老师分享以下实用的教育方法:
放手磨炼孩子
家长要敢于放手让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得到锻炼,千万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小宝宝,动不动就说“你不行”“你还小”这些话语。你的这些语言会间接养成孩子胆小怕事的性格,缺乏独立的精神和应变的能力,一番离开父母就不知所措。所以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适当的挫折和磨炼是必要的,家长千万不要剥夺,应该让孩子自由去玩耍,比如孩子喜欢玩泥巴,你就不要管他怎么玩,把泥巴捏成什么样,你就让他自己玩,让他独立思考。
树立正面的榜样
经常给孩子说一些英雄人物的故事,或者有空的时候跟孩子一起看看英雄的影视片,买一些这方面的漫画书籍给孩子,让英雄的言行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这样以后孩子在处事方面就会学习英雄的精神。特别是男孩子,男孩子一般视自己的父亲为偶像,很崇拜自己的父亲,所以作为父亲既要树立好榜样,多与孩子一起玩耍,要是爸爸没空的话,作为妈妈吗也要跟孩子多讨论一下爸爸,让父亲的高大形象留在孩子的心中,遇到困难的害怕的时候,就会想起自己的父亲,会胆大起来。
放大孩子的“闪光点”
就算胆小的孩子,有时候也会有一些大胆的举动,作为父母就应该要去发现这些闪光点,并及时做出表扬和鼓励。对于孩子的畏缩行为,不要所处太强烈的反应,比如很多家长在孩子不敢滑滑梯、跳蹦床、说话声音太小的时候,经常就会火冒三丈,甚至还拿其他好孩子的表现来骂自己的孩子。
现实生活中不少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表现出来的勇敢漠不关心,有时候还说一些损害孩子自尊心的话语,比如说“你这算什么,谁谁比你本事大多了”,“谁在演讲比赛中拿了大奖,你连讲台都不敢上”,这样就更加使自己的孩子感到自卑,就会越发胆怯。因此家长在教育胆小的孩子时,还是要多肯定,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
发现孩子拘束胆小,尽快引导
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胆小是很正常的事情,等到长大了,自然就没事了,殊不知,要是不及时进行教育,长久发展下去,胆小的性格就会演变成回避型的人格,这种人格,因为害怕与外界打交道,就把自己困在自己的圈子里,很难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的。
所以,对于胆小的孩子,必须要加以警惕,进行及时的教育。
通过正确的训练,让孩子变得胆大
对于胆小的孩子,家长也可以适当地进行训练,比如说为了能让孩子在客人面前敢说话,就事先教他几句话,准备好茶水,提前演练一下,等到客人到来的时候,就鼓励孩子勇敢去做,得到客人的表扬了,他就觉得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心里就会慢慢自信起来,以后再有客人到来的时候,就能大胆应酬了。
只要你鼓励孩子走出第一步,并及时肯定,接下来的第二步、第三步就好办了,所以有必要对胆小的孩子进行正确的训练。
孩子的胆小不自信不是天生的,只要家长善于引导,有耐心地进行教育,就会让自己的孩子变成社交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