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的理论反思
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的理论反思
复习课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常见课型,大致有三大类型,即随机型复习课、阶段性复习课、总复习课。相对于随机型复习课安排上的临时性、不确定性,单元复习课和总复习课已成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的常态和惯例,几乎占到了总教学时数的1/3以上。
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复习课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整体教学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可小视。
课程教学进入复习环节,与“新授”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教学内容与课堂”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新授课学生面对的是“未学内容”,复习课学生面对的是“已学内容”。这就决定了复习课在教学基点、教学过程、目标任务等方面有别于新授课的阶段性特征和要求。
一、复习课的教学基点要作新调整
教学好比旅行,旅行前必须知道出发点和目的地。复习课教学前必须弄清学生的基本状况,明确学生的原有准备状态,它是进行复习课教学决策,确定教学基点的客观依据。
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教学,这是教学要坚持的准备性原则。经历一回新授课教学,学生的准备状态会是怎样呢?一般说来,教师可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鉴别和诊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学”与“不学”不一样。新课内容会不同程度的纳入学生的认知领域,只是不同学生在掌握的数量和质量上有差别。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整体上会高于新课教学前。就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言,情况要复杂些,受学生头脑固有价值观念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情感悦纳、态度认同和价值追求程度不一定随认知“水涨船高”,有时甚至会出现某种程度的“逆反”。另外,仅凭一回新授课就能将课程教学的所有终极目标全部实现,这也是不现实的。忽视复习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复习课持敷衍态度,只能是教育教学的“浪漫”!
在弄清学生准备状态的基础上,科学把握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的教学基点,还要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复习课的教学基点只有确定在最近发展区的恰当位置,才能在新授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要作重点转移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总教学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目标体系,其达成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其具体的目标任务是不相同的。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的目标任务是什么呢?这首先要看新授课已达成什么目标。
高中思想政治新授课通常的教学过程是按书本编排顺序,逐框逐课向前推进。每堂课都要完成特定数量的未知内容的教学,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消耗在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上,这就意味着,单靠新授课,学生学到的只能是“一个”“一个”的知识,学生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认知倾向,难以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达到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在新授课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理解新知识是教学的主线,必要的“作业”,虽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环节。但也是为巩固“理解”服务的。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有时还需把现实的复杂问题作简单化处理,为了教学进度,“应用”环节也只能是“必要”的,难以多角度深入反映现实全貌;新授课的任务和进度压力,往往容不得学生长时间对所学内容仔细品味、体验感悟。而知识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飞跃需要一个反复反省、反复实践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新授课教学只能完成课程总目标的一小部分,只能为总目标的实现提供一定基础。依据布卢姆等人的观点,课堂教学的认知目标按学生掌握程度可依次分为六级,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根据现实的实践经验,高中政治新授课教学能达成第三等级即“运用”水平,就算满意了。就情感价值领域的目标来说,布卢姆等人依据价值内化程度,由低到高共分五级,依次为:接受(注意)、反应、价值化、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凭实践经验,高中思想政治新授课教学能达成第二等级即“反应”水平就算不错了。通常情况是,在课堂教学的特殊氛围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有明显触动,而到了课堂之外,学生的思想行为改观不大。上述分析说明了复习课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由以上分析可知,贯穿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有: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支离破碎与学科知识整体性的矛盾;理论浮离生活实际的矛盾;内隐价值观念与马克思主义价值期待的矛盾。由此,复习课教学过程的目标重点自然就在于:第一,帮助学生整体建构、系统把握书本知识,防止学生对知识孤立片面的理解;第二,帮助和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较复杂的现实问题,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三,创造新的情境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充分体验感悟,促进学生的价值取向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看齐。
三、复习课的教学过程呈现新要求
第一,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复习课与新授课教学的内容对象是相同的,但内容对象所处的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了变化。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复习课与新授课之间有着长短不等的时间间隔,其间社会现实生活各领域的重大变化和事件与高中生联系密切的部分,必然要求反映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来。为此,有时书本观点要作修改,有时教学内容要作增删。在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在处理同一教学内容时要留意是否有这方面的新变化。
第二,内容重点要作新切换。新授课已逐框逐课对各知识点有重点地作了全面教学。复习课是不是无“知识点”可上了呢?不是,复习课教学的“知识点”在于“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它就是复习课教学的“重点”了。这种“关系”就方向性来说可以是横向的联系、纵向的联系、发散的联系、网络交叉的联系。就性质来说,可以是生活逻辑的联系、理论逻辑的联系、非逻辑(想像和联想)的联系。如果某些“关系”又链接着学生的易错点、社会生活热点,这也就成了复习课教学“重点的重点”了。
复习课教学就是要引导和启发学生努力寻找和发现“关系”,以整体建构所学内容。使知识网络化、观点系统化,以对知识全面准确的理解去综合运用知识、体验感悟知识。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的总目标。
第三,教学方法要作新选择。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教学内容既具有科学真理性,又具有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导向性。在新授课中,启发式教学固然是最基础的教学方法,但对于有些价值超前的观点“启而不发”,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常见现象,此时就不能讳言“灌输”了。而到了复习课阶段,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准备,有自己的“发言权”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相对成熟了,可以与老师和同学开展“交往”了;复习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在于上文所言的“知识点与知识点的关系”,“关系”的寻找和发现需要引导、启发,需要自我建构,不宜采用“灌输”的方法了。所以,以交往理念统领复习课教学,“启发与交往交融”,这是复习课教学方法的应然选择原则,具体的教学方法可依此原则灵活安排。
第四,教学节奏要求加快,思维要求提高。复习课教学用时一般要远少于新授课,这自然要求复习课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必须做到“跨度延伸广,节奏轮动快”。否则难以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的这一特征客观上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能做到熟练记忆,并能超越时空、前后联系、综合贯通。这对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等思维品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也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最佳教学期”。实践表明,如果学生课前能作好必要的复习准备,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思维能力就会发展很快,成绩会突飞猛进,反之,成绩滑坡也会很快。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复习课只有准确把握了“复习环节”特殊的教学规律及其要求,才能走上科学规范的轨道。在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复习课的某些传统教学模式亟待科学创新!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研究 安徽省宁国中学 胡 敏
【关键词】复习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运用
【内容提要】 复习是温故而知新的教学过程,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系统掌握,全面提高,综合运用。同时,复习又是补缺补差的过程,从教师角度讲,复习可以弥补平时教学的不足,从学生角度讲,可以弥补平时学习中的漏缺环节。在复习环节贯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将知识与实际联系联系起来,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使复习课真正取得实效。
1.上好复习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复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传统的政治课复习方式为:老师总结、学生被动接受,并通过大量的重复的练习强迫学生记忆所学过的知识,这种复习课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产生枯燥感。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来获取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优化完善认知结构,获得自身发展。在复习环节贯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构建知识体系。这样,才能使复习课真正取得实效。1.2.复习是温故而知新的教学过程。复习课是对所学知识的集中体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复习课的时间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系统的回顾,在复习中不仅要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在复习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这样复习的效果才能达到。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系统掌握,全面提高,综合运用。
1.3.复习又是补缺补差的过程。从教师角度讲,复习可以弥补平时教学的不足,从学生角度讲,可以弥补平时学习中的漏缺环节。复习课首先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其次,要融合贯“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因而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复习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2.建构主义理论在几种类型复习课中的运用 2.1.教材知识复习课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过硬的学科基础知识,任何能力都是纸上谈兵;离开了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即使是高考试题也是“以本为本”的。所以,认真踏实地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非常必要。在这类复习课教学中,要处理好“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2.1.1.“点”即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角度理解知识,如:价值规律,我们不但要了解其内容“是什么”,还要能把握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发挥着哪些方面作用(三点——调节作用、刺激作用、优胜劣汰作用),甚至要能结合价值规律内容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些作用,这样,对“点”的理解才算透彻。一般来说,单元结束后的复习课主要是梳理这些知识点。
2.1.2.“线”即引导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概括出一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书本的各知识点看似零散,如果单纯的去硬记,费时费力且易忘,这就需要我们在透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连点成线”。例如,对于《经济常识》,学生可以抓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主线对基础知识进行整理;《哲学常识》,学生可按唯物论、辨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四大版块构建知识体系;《政治常识》应以国家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主线,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高考试题中,不少都是知识的横连竖串:不单独考查某一知识点,而是考查与其他知识点的横连;不孤立地考对概念原理的表述,而考查其与实际结合的竖串。这对我们掌握知识的系统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加强对知识总体的系统复习,教师可借助图表,如单元知识总表、全书知识体系表,还可以提出启发性问题,由学生归纳整理。总结复习是在小结复习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把小结内容各部分贯穿起来,使之相互衔接,相互制约。总结性复习不应简单罗列知识,而要深入揭示事物和现象间的新联系,使知识互相衔接,形成一个整体。
2.1.3.“面”指的是以某一背景材料为载体,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近年来高考加强了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考查,几乎所有的文综主观题都是从多角度设问的,越来越多的试题注重了跨章节甚至跨学科设计问题。因此,尤其是在高三总复习中,要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分析。训练时,要充分利用一个材料、一个情境变换条件,多角度设问,做到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
在教材知识的复习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如让学生自己动手梳理教材、寻找知识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多角度思考问题等,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网络是否合理、分析问题的思维过程是否正确等方面进行适时点评和矫正。2.2.热点专题复习课
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往往以时政、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测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同时也突出了试题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因此,在政治课复习中,要做好热点专题的复习。2.2.1.组织设计“热点专题”的必要性
有助于提高复习的效率。教师指导学生按教材本身固有的体系框架复习几个阶段以后,就应该改变一下复习方式,否则,复习会变得僵化。组织设计“热点专题”课,是以时事“热点”为主线,跨越教材、跨越章节,重新组合基础知识。这既立足于基础,又增强了灵活性、综合性,是原有知识的升华。为学生开拓了 一种新思路、新思维,易于学生接受。有助于深化、拓展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力度。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为实践服务。高考并不回避热点问题,高考正是通过学生对时事材料、具体问题的评价的考核,来测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因此这就需要政治教师“去粗取精”,把握热点,指导学生既会用课本知识分析说明时事热点问题,又要学会运用体现在时事中的党和政府的新理论、新观点去充实、深化已知的对热点问题的认识。“热点专题”的组织设计能使这种拓展走向系统化、规范化
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规范性。对同一热点问题,可分别运用政治、哲学、经济的不同原理去分析说明,这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但不论运用什么原理去分析,各项具体分析又都有一定的共性,这就是具体的规范性。“热点专题”通过揭示题目间这种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规范性具有其它复习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2.2.2.热点专题复习要注意三点:一是专题不是知识的罗列归类;二是专题要实不能空,要细化,不能贪大;三是专题讲座要以题目带知识,把专题同考题有机结合起来。专题讲座要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知识的运用,重新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突出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思维方法的培养,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知识迁移能力,整合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热点专题的复习,按照背景材料——知识链接——专题训练的顺序来展开。从专题的筛选、确立,到每一个专题的多角度分析的教学全程中,都要让学生参与。例如,可让学生运用手头资料,选择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理论上有重大突破的、与教材结合点多、离高考近的重大事件,通过讨论确定热点;可将每一专题的各环节具体任务分解到学习小组,进行讨论整合,推选小组代表发言,分别从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几个角度作出分析,最后教师总结归纳,还可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让学生体验到生生合作,自主学习的乐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也避免了老师一讲到底、疲惫不堪,学生混昏欲睡、收效甚微的尴尬局面。2.3.试题讲评课
2.3.1.讲评课在政治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必须明确:试题讲评课绝不等于“对答案课”或“成绩分析课”。一堂高质量的讲评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发现、解决学习阶段存在的知识疑点和盲点,巩固、深化所学知识,还可促进教师改进教学。2.3.2.讲评课教学的指导原则:①及时性原则。检测之后,在认真批改、分析统计的基础上趁热打铁,及时讲评。②普遍性原则。一是指存在问题的普遍性,要求教师在充分分析试卷的前提下,找出试题中普遍存在的缺漏和失误,重点讲评,而不是主次不分、面面俱到。二是指讲评起点要照顾到大多数同学,要求讲评的起点使大多数同学能够受益,既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使多数同学都能有所提高。③鼓励性原则。应及时肯定表扬那些解题思路清晰、灵活和有创新意识的同学。切忌对学生答卷中的失误埋怨、指责、讽刺、挖苦,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对于失误要具体分析原因,帮助学生树立信心。④针对性原则。对一份试卷的讲评,应把出现的问题归类、排队,同时对出现问题的同学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学生在答卷中普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讲评。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老师不必越俎代庖,要针对出错的原因、解决的方法深入分析,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⑤启发性原则。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不理解的知识,生吞活剥记住了,也会很快忘记。学生在答卷中出现的问题,多数是记得不牢、理解不深或不 理解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评中,以启发为主,而不是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学生。否则,即使把答案记住了,过后不久也就会遗忘。
2.3.3.上好讲评课的基本要求:
讲评课要求做好对试卷的分析和对学生的分析。一份好的试卷分析,从宏观上讲,要包括对题目的分析评价和对学生答题情况的评价;从微观上讲,要对该试卷所考查的知识及能力的层次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哪些出错率较高,哪些出错率较低,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在讲评时对症下药。具体而言,应做到:
第一,自我调正。测试过后,将本次考试测验的试卷及答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及时了解个人考试结果、分析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对于一般知识性的错误这样就可得到初步解决。第二,重点讲评。这是讲评课的关键之所在。主要讲共同存在的问题、考查知识的范围、考查的能力层次,讲理论与知识的欠缺处、答题的思路、解题的方法;评出错的原因、出题者的意图;评一题多问、多题一解。
第三,错误矫正。为使个别存在的问题也能得到解决,需采用不同的矫正方式。如集体矫正、小组矫正、自我矫正等。
第四,巩固练习。在矫正补偿之后,分期或一次性投放矫正练习题目,让学生将所获取的新知识、新方法、新观点运用于解题实践,以巩固矫正教学的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只能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教师不能包办一切,无论是学科知识,还是学科思想,最终只能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才能消化吸收,才能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这也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要达到的目标。
第二篇: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模式
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模式
新课改理念要求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在新课改理念的影响下,我校提出教学三原则,即“教师主导,学生主学,效率为先”。为了更好地践行新课改理念,更好地贯彻我校的教学三原则,我个人总结过尝试过许多教学方法,来提高高考复习备考的效率。根据我个人10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本人探索出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模式。
一、理论依据
高中政治,涉及到的课型有以下几种: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和讲评课。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性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学习材料,靠自身学习和感悟而获得的。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提供了理想的认知工具,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因此,要想让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教师一定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传教者。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自己在学习中得到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高中政治复习课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复习课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也可以总结解题规律与方法,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探讨和研究科学有效的复习课方法,是高中政治教师必须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高三政治复习课方法进行总结,并就提高其有效性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三、操作程序
第一步,考纲分析。这一环节主要是要求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先要对高考考纲所涉及的内容进行认真仔细地分析、总结和整合,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高考考纲内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先明确考试考查的内容。当然,政治考纲所涉及的知识较多,也比较琐碎,需要教师整合相关知识。
第二步,教材知识点的学习与整合。(15分钟)
这一环节对教师和学生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主要是针对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要适当地点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构建知识框架,为下一步做练习题打好基础。如果学生对此知识比较熟悉,教师只需要稍加引导和提示。如果学生对该知识不是很熟悉,教师就需要重点讲解。总之,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构建起一定的知识体系。
第三步,练习和讲解对应的高考试题。(25分钟)
这一环节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检验,也是复习课的重点所在。教师要结合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训练不同类型的试题。如果课堂所学的内容,高考主要考查的是选择题,教师就让学生练习相对应的选择题。如果课堂所学的内容,高考主要考查的是主 观题,教师就让学生练习相对应的主观题。在具体讲解过程中,做到:
一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前准备好的高考试题。(2分钟)
1、选择题方面,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试题材料,结合选择题的类型计算类、函数类、排异类、漫画类等等,让学生学会做选择题,提高学习选择题的正确率。
2、选择题方面:教师引导学生从“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
考什么:主要是指本道题考查的是教材中的哪个知识点
怎么考:主要是指本道题所考查的试题类型,是微观性地考查某一个知识点还是宏观性考查某一个知识点。
怎么答:主要是指每一种类型的试题对应的答题方法。
二是教师规范学生练习,将课堂所讲的内容与试题对应起来,让学生加强练习。当堂完成练习,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理解、运用和巩固。(15分钟)
三是教师对练习题的评价与讲解。教师要认真关注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把做的比较好的作业挑选出来,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说明优秀作业好在哪些方面,也会让做作业做的好的同学说明自己是怎么思考问题的,鼓励其他同学以后要向这些优秀同学学习。同时,也可以将做的不好的作业挑选出来,也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警示他们以后不能犯类似的错误。(8分钟)
第四步,课后辅导与反思。课堂上教师将普遍性的知识讲解给学生,课后教师还需要和学生多进行交流,认真反思课堂教学的得与失。引导学生进一步反思自己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和对答题方法的掌握,并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实现条件(1)教师方面:
1、教师必须对考纲中涉及到的知识进行准确把握。
2、教师对政治教材要相当熟悉。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载体。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教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考试题不管怎么灵活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高考试题考查的都是教材知识。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并发挥好教材的作用。
3、教师要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特别是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进行认真研究。对不同类型的高考试题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并认真研究答题方法。(2)学生方面:
1、学生已经学过一遍教材知识,对政治教材知识有了初步理解和掌握,并能构建起简单的知识体系。
2、学生对高中政治试题的类型有了初步了解,并初步掌握了每一种类型试题对应的答题方法。(3)教学内容方面:
高中政治教材地编写,知识内容条理清晰,趣味性比较强,便于构建宏观知识体系,也便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4)教学手段方面:
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政治复习课这种模式提供了有力的物质载体。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提高课堂内容的直观性,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所讲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五、教学评价
我们每位教师所带班级的类型不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就不同,每次复习课的具体要求和具体方法也就有所不同。但无论具体情况怎样,我们课堂教学均应围绕“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觉悟”的学科教育教学目标,力求通过复习课讲解,使每个学生都有新的收获,有新的提高、有新的进步。
我将我个人政治课复习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共享,希望我们政治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共同进步。当然,在高中政治复习备考中,每位政治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只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遵循新课改理念,认真钻研考试大纲和教材,选择灵活多样、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提高高考复习备考效率,实现我们的目标!
第三篇:复习课教学反思
复习课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内容是简便运算复习课,主要针对典型错题进行讲解练习,并完成课本中47页的练习题。
成功之处:
1.对于运算定律的复习,出示了六道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88×12599×38+3836×99720÷45784-42+5825×32×125。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特别是784-42+58学生应用了结合律进行“凑整”,导致出错。由于学生在这阶段都是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所以导致学生不认真进行分析题目,只想一味地进行应用。通过此题的训练,让学生要遇到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于练习题的处理,渗透转化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解决问题。
第7题: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要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应使其转化为学生学过的规则图形的面积,可以通过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即可以用补的方法转化为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小长方形的面积,也可以用拆分的方法转化为两个长方形,把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加。通过此题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基本思想——转化思想,并且知道转化思想的内涵是将要解决的复杂问题转化为另一个较易解决的`问题或已经解决的问题。通俗地讲,就是把未学过的知识转化为以前学过的知识。
智慧园:求每个图形各代表多少。此题是应用等量代换思想解决问题,让学生汇报解题思路。
(1)由△+△=□+□+□(2)由△+△=□+□+□
□+□+□=○+○+○+○□+□+□=○+○+○+○
得出:△+△=○+○+○+○得出:△+△=○+○+○+○
△=2○△=2○
由△+□+○+○=400由△+□+○+○=400
得出:○+○+○+○+□=400得出:△+△+□=400
□+□+□+□=400□+□+□+□=400
□=100□=100
由△+△=300○+○+○+○=300
得出:△=150得出:○=75
由△=2○由△=2○
得出:○=75得出:△=150
通过对解题思路的理解,教师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又一思想——等量代换思想,其内涵就是用一种量代替和它相等的另一种量。
不足之处:
1.对数学思想的介绍就题论题,没有进行系统的介绍。
2.由于时间的关系,每种典型易错题只练习了一道,没有进行再巩固。
再教设计:
1.对于数学思想的介绍可以使用尽可能大的篇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是数学学习的灵魂,是数学学习的精髓所在,应让学生系统进行感知和学习。
2.易错题型要反复练习,让学生练就一双慧眼,能灵活应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通过教学这节复习课,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复习课不是单纯的为复习而复习,而应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上根据题目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可根据题目的需要适当渗透数学思想。
复习课教学反思2
第一、能达到我们所制定的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以例题精讲,并与中考相同或靠近的题目为例,在解题过程中实现三个目标,化解重难点,使学生了解,理解,掌握并应用!
第二、突出中考的热点现在中考试题强调个性与创新,我在例题中也突出(如用“”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b=(a*a+b)÷3,求3(—2)的值。)这样考察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作适当的拓广。
第三、注重基础重在实效题目面对大众,不搞偏难怪。让学生“看起来块块,做起来怪怪”,使学生对此类的题不敢掉以轻心,不敢瞧不起“它”。
第四、进行“小题大做”思想贯彻对于如:计算:
解题前提问:如何解答?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而后我再作答,比较学生刚才他们的'思路有何不同。并注:必须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切记应小题大做!不能单有一个答案。
第五、强化书写格式在解题的过程中,我巡视学生的作题情况,对于发现问题作出及时处理以达到规范。
第六、同时也存在几个缺点:
①有的知识点没有顾及到。
②有的学生没有自觉在解决问题。
③与学生互动不激烈。
第七、以后的努力。
①夯实基础。
②题目靠近中考,让学生了解中考理解中考,实战中考,对其不陌生,觉得中考不过而而。
③在授课过程中要精讲多练,多让学生发问,而且也要让学生多多总结,学以致用。
复习课教学反思3
怎样上好数学复习课,提高复习的效率,是每一位数学老师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在以往的复习课中我们老师往往会陷入“做试卷———讲试卷———再做试卷”的题海怪圈。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认为数学复习课应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教学的中心,使各层次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复习课要先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知识体系,再从易到难的带领学生进行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抓住学生平时易错的题来进行讲解与练习,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从而在复习课中进一步巩固基础、提高能力。就这一节课我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1、深入钻研教材是上好数学复习课的必要条件。
有句话说的好“教材钻的有多透有多深,教学方法就有多新有多活”。今天的这节课是我们全体数学老师共同研究的结晶,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深入挖掘了教材,吃透教材,抓住了教材的重难点,课堂上带领学生有效、合理的进行了复习。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组织调控好课堂活动。
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和新授课有着本质的区别,复习的量大,练习的内容多,环节杂乱。因此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 工作 。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学脉络是比较清晰的`,教师能先与学生一起来归纳整理了本单元的知识点,建立了知识体系,使学生了解了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又放手让学生去提问:自己在平时的计算中出现过什么问题?想提醒大家一下。这些都充分的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但是老师也忽视了数学的复习课别于其他的复习课,它的知识脉络的呈现应是由易到难的,尤其是在计算课上。这一点的失误也拖延的整堂课的教学时间,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的调控好,指导学生从易到难来汇报。这样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3、另外教学中针对学生不准确的数学语言,教师也没有及时的进行指导,忽视了对学生这一方面的指导训练,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也要加强。
总之,通过一节复习课,可以看出自己与她人存在的差距。每次的教学研讨课我都能收获一些东西,学到一些东西,发现一些东西,发现的同时也学会去改正,从失败中汲取力量,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强自己的教学水平。教育的路还很漫长,我还要在这条路上继续的摸索下去,我想在我的努力下,在她人的指导与帮助下,我的教学水平也会逐渐提高的。
复习课教学反思4
第一课时
由于刚刚结束ang eng ing ong的学习。课本中的复习内容对他们来说有点困难。特别在“读读连连”中,许多学生仍然不会拼读。对于前后鼻音的学习,教师一味求速度,忘记了知识的巩固和练习。特别是教学难点(前后鼻音)应更加注意引导。环节“我会讲”中,学生讲的故事不够出彩,这主要和教师的.引导、评价有关。应这样设计问题:独木桥的特点;小动物们分别要去哪里;谁会先过桥;怎样对话(注意礼节性)这样进行评价:如果能说下位置,时间就更好了;想一想,××过了桥会有什么动作,表情,它会说些什么?
第二课时中
环节“我会读”运用摆一摆,画一画的形式来进行生字复习,学生很喜欢,学习兴趣高涨,起到的效果也非常好。但是唯一遗憾的地方就是没有指导说好第一句话“花”和“花朵”,学生对“花朵”没有理解好。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安排上,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内容原本安排的是两课时,最后上成了三课时。特别是诗歌《秋叶飘飘》,没有让学生体会到诗的美感,浪费了这个大好题材,觉得非常遗憾。在这个我也要深刻地反思,说明自己对教材并没有去深入的钻研,特别是复习环节的内容,浪费了教材,也浪费了学生的时间。
复习课教学反思5
在做计算题时总是出错,老师也总认为这是粗心的毛病,所以不论什么时候都不停地强调:做题时一定要认真,可是最终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节计算课。
1、如小马虎做四道笔算题让学生发现问题,引以为戒。
2、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学生做题时我经常提醒他们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另外我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是乘法还是除法看清后才能动笔算。另外,计算必须先求准,再求快。本节课口算时做的'最快的学生做错一题。我提醒她首先要保证作准。让她对完题后及时改正,要求其他做错的同学也必须及时改正。
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养成自我检查习惯,就是认真演算。计算完,首先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其次,检查数字、符号会不会抄错或漏写;再次,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演算。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3、本节课大部分学生口算较好,这与平时注重口算,每天练习有关系,切实打好基础。
4、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对于三种方法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想到。说明学生数量关系掌握较好,列式正确。
不足:
1、个别学生书写潦草,计算速度慢。
2、课堂时间安排不合理前松后紧。总想照顾那些学困生,所以容量不是很大。
总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应该贯彻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所以每节课我都注重计算能力培养。
复习课教学反思6
如果说新授课彰显的是教师的教学艺术和基本功,那么复习课则体现的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它蕴含着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考量着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及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水平。
说实话,对于语文复习课我一直认为就是“复习旧识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讲练结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从来没有教师敢尝试上复习课。一提起上复习课往往令老师头痛,令学生厌烦。一是复习内容简单重复,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复习形式单调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今天自己上的一节复习课——“病句辨析”专题,我感觉不太满意。课后与校长进行了交流,也静下心来反思了这节课,从中有所启发与感悟。在中考备考中上好复习课是关键,我个人认为理想的复习课,应该是这样的状态:老师用三言两语就将复习的问题讲得很明白,尤其是方法的指导具体清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得很明白。学生不仅熟知了命题特点和考查规律,并且通过复习,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总结,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系统吸收、灵活运用。所以我觉得如果要给复习课贴上标签的话,应该是:高效、科学、有序和轻松。我觉得复习课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变换形式。我们通常会认为语文复习课很好上,但想上好可真不容易。传统观念中的语文复习课不过就是“老师点点讲讲,学生读读做做”。在风起云涌的课改浪潮下,这种传统守旧的复习方式已经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不能适应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所以要彻底打破这种固有的模式为新的复习方式。以今天的复习课为例,在学生已掌握病句类型的情况下,老师应该摒弃重复讲授旧识的教学形式,可分小组让学生自己回顾病句的几种类型。这样不仅调动学生上复习课的积极性,而且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复习课就不再是老师“炒剩饭”,学生在重复中被迫接受知识。
二是重视方法。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它是对旧知的一种归纳、提炼与总结。复习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方法是否恰当、科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得以充分调动。所以复习课对老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老师不仅能将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还要求老师给予学生在学法上予以指导。语文课虽不像理科一样有固定的公式、定理,但语文学习也有“法”:标点符号有口诀,病句辨析有规律,诗词鉴赏有方法……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点,教师必须要教给学生方法。“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有用的东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今天的复习课的重点就应该是教给学生辨析病句的方法。
三是注重细节。复习课原本就是对旧知识进行查漏补缺纠错,这同样提醒我们老师在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等细节方面的引导。如语文方面的拼音的书写、易混淆的字型、题目中的限制语、审题的技巧、答题的思路等等。如现代文的阅读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题目、关键字词、表达方式等细节来把握文章主旨。再如古诗鉴赏是令老师与学生棘手的考点,我们在复习时也可从关键的`词句、诗中的意象和诗的题目入手,只有关注了这些信息与细节,才有助于更好理解内容把握主旨。
四是强化训练。训练是复习效果的反馈,它能反映出学生对该知识点掌握情况。新课改下的复习课同样要打破传统的“题海战术”,老师首先要精选题目,精讲精练。题目要有高度与梯度,既要注重拔高优生,又要关注学困生;讲解要有方法与层次,既要注重方法的指导,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形式要多种多样,合理处理好难题与简易题的尺度。我觉得这节复习课最大的缺憾就是训练量不够。仅仅完成《全程突破》上的训练题还不够,老师应有针对性的补充一些题目,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
总之,要想让复习课变得科学高效,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还需要老师用心钻研,不断反思,整体把握教材,采取科学合理的复习形式,这样才能实现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把握和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目标。
复习课教学反思7
第一轮复习阶段针对学生对已学基础知识,因时间久,部分已遗忘的共性,本着“依纲*本”和“温故知新”的原则,要求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这一阶段应按教材顺序归纳知识点,讲透知识点运用,对各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同时应注重基础知识的过关,并通过配套练习、复习检测形成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还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巩固和增强复习效果。如做到:(一)根据复习内容,布置适量的难度适中的练习;(二)循环考试,即每学完一部分后,进行阶段性测试,对试卷进行评分登记,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二轮复习要求突出重点,牢固掌握。在总揽教材,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基础上,相应地提高要求,进行系统整理消化,抓住重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要求学生对那些在教材中多次出现和辅导教材中一再提及,反复强调部分,应视为重点,格外加以注意。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培养记忆能力。第二轮复习直接关系到会考的效果。知识掌握不系统、内容混淆互相干扰,解题时应会判断失误,做错题目。这要求教师在这一阶段复习过程中防止简单的重复,反对面面俱到,而是遵循精讲多综的原则,做到讲——练——评结合。既要教学生解题要领,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与题目之间的联系,同时又针对历年会考题型强化训练,使学生在答题时做到灵活运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第三轮是考前指导与适应性训练,主要目的是适应考要求,提高应试技巧。本轮侧重培养学生审题解题能力,同时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综合练习和模拟测试,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并重,从而使复习达到良性的循环:知识——能力——知识。
总之,通过上述三轮复习,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得到反复的复习和强化练习由浅入深,既有点的知识,又有面的综合,使知识系统化,使能力得到提高、加强。这就是本人进行总复习前的反思。
复习课教学反思8
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手段,能很清楚直观地将本章的知识脉络条理清楚地展示给学生,课堂的容量较大。本节课的主要设计思路是:首先把本章主要的知识总括,让学生明确本章主要的学习内容,然后再按照一定的逻辑逐一、详细地师生共同复习,每个知识点都有相关的跟踪练习,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应该讲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都比较高。
由于本节课涉及的内容较多,虽然复习的是盐一章,但是由于它跟酸和碱的知识又密不可分,所以课堂上难免要对知识进行扩充和联系,所以无形中又增加了课堂的容量,至使预先设计的.内容没有进行完,但我觉得只要能把涉及到知识点弄通弄懂,让学生真正理解,那这节课就算是很成功了。
再有课堂上学生提出、回答的问题有很多都很有价值,有的正好能反应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我采取了学生出现的问题再让学生解决方法,这既锻炼他们的思维表达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由于对课堂的进程没有做好充分的估计,至使练习没有进行完,显得这节课讲的多,学生练的少,复习的效果不是太好,再有从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学生的化学术语掌握的不好,经常用词不当,这一点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多给他们提供一些语言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对化学术语的运用的能力进一步加强。
复习课教学反思9
第一、能达到我们所制定的目标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以例题精讲,并与中考相同或靠近的题目为例,在解题过程中实现三个目标,化解重难点,使学生了解,理解,掌握并应用!
第二、突出中考的热点 现在中考试题强调个性与创新,我在例题中也突出(如用“”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b=(a*a+b)÷3,求3(-2)的值。)这样考察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作适当的拓广。
第三、注重基础重在实效 题目面对大众,不搞偏难怪。让学生“看起来块块,做起来怪怪”,使学生对此类的`题不敢掉以轻心,不敢瞧不起 “它”。
第四、进行“小题大做”思想贯彻 对于如:计算:
解题前提问:如何解答?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而后我再作答,比较学生刚才他们的思路有何不同。并注:必须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切记应小题大做!不能单有一个答案。
第五、强化书写格式 在解题的过程中,我巡视学生的作题情况,对于发现问题作出及时处理以达到规范。
第六、同时也存在几个缺点
①有的知识点没有顾及到,
②有的学生没有自觉在解决问题,
③与学生互动不激烈。
第七、以后的努力
①夯实基础
②题目靠近中考,让学生了解中考理解中考,实战中考,对其不陌生,觉得中考不过而而。
③在授课过程中要精讲多练,多让学生发问,而且也要让学生多多总结,学以致用。
复习课教学反思10
一、自我评价:
这节课是按照原先的思路进行的。与原先的构想差别不大。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教法的成功之处:较好地运用演示文稿辅助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情境设置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口动手的实践能力。存在问题:由于在季风气候成因、特点一目学生讨论思考时间过多。导致后段时间过紧,有个别反馈习题没有做,只好留作学生课下思考。学法指导方面:在学生归纳,思维训练给予了较好地指导,使学生思考有依据,讨论有方向,不致于出现较大偏差。
二、问题反思:
这节课存在个别失误与不足:
1、东亚季风的类型分为冬、夏季风两类,冬季风可分为西北、东北季风,夏季风又可分为东南、西南季风。回答冬季风时对于具体地点可用西北风或东北风代替,这一点没有讲透。
2、东亚冬季盛行偏北风,但偏北风并不是从冬季开始的,在这方面用词不够严谨。另外,这节课有意识地加强了学生创造开放性思维的培养,但仍有待于今后的训练才能深化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有待于加强培养。
三、教学重建: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有如下感悟:
1、教学方式需进一步改变。
2、教师要少讲,精讲,但讲解一定要到位,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
3、让学生处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更能激活他们的思路,更能使他们积极投入。
4、复习课更要加大容量,加大深度和宽度。
5、平时要关心时事,并从地理的角度解释。
6、对于区域地理来说,应该给学生一条清晰的脉络:即位置、地形、气候、河湖、资源、经济。
复习课教学反思11
上完《光现象》复习课后,回顾本节课的得与失,有一点感受:这节复习课我的基本思路是:突出知识重点,以生活情景展开课堂讨论,强化基本知识、能力的训练,以达到提高复习的效果。自己满意的方面:
1、教学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注意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光的反射与折射贯穿全章,是重点,把各部分的知识紧紧联系在一起,注重前后知识间的有机渗透,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光现象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及自然现象的联系极为密切,在复习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规律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也存在不少不足: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忽视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没有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这些以后复习应该注意和改进。
复习课教学反思12
高三政治课教学要求学生做到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成绩,这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反思自己在本学期高三复习阶段所采取的做法,为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一、钻研《高考说明》,确定复习教学目标
高三政治复习课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主要任务是:在会考复习的基础上,根据《高考说明》对学生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拓宽、查漏补缺,使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知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以备高考。
通过这个阶段的复习,要使学生能清楚、透彻地理解和掌握《高考说明》中规定的每个必考的知识点,以及对它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达到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还要求学生能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把握所学知识,提高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思想认识和觉悟水平得到提高,达到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因此,我们在这一阶段复习中认真钻研《高考说明》,认真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明确具体的复习教学目标,加强针对性,避免随意性,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基础知识复习课上,我主要采取如下步骤:
1、 课前发给学生学案,要学生根据学案,对复习内容系统地阅读自学一遍。
2、讨论课题,使学生对复习内容的重点难点有深刻印象。
3、回顾课本,要求学生对复习内容精确掌握,指导学生将复习内容编成网络式知识系统图表。
4、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及时讲评,使学生对复习内容进行再现和巩固。
即将要进行热点专题复习,我觉得在“热点专题课”上要取得好的成绩,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老师要“去粗取精”,精选并把握热点,指导学生既会用课本知识分析,又会用体现在时事中的党和政府的新理论、新观点去充实深化对热点问题的原有认识。
第二、要处理好基础知识复习和“热点专题课”复习的关系。“热点专题课”复习不能过早。
第三,要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热点专题要形成系列,形成书面文字,老师要围绕主线适当点拨,精讲多练,围绕热点主线设置背景材料,组织各种题型,对同一热点,可以从不同角度用多种题型进行分析。
复习课教学反思13
今天听了申老师的《如何上好期末复习课》,收获很多。
在讲复习课的时候,老师们通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以知识的讲解为主,练习为辅,深化拓展不足,学生被动接受记忆知识,通常会让学生感到复习课很乏味,缺乏上课的兴趣。面对学习乏力的学生,老师也会感到非常的疲惫,有种把力气打在棉花上,使不出力的感觉。
今天听了申老师关于上好复习课的建议后,让我对上好复习课有了新的认识。首先上好期末复习课要有一个总体的规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期末复习时间,精心的安排每一周、每一天的复习任务,规划好今天复习的内容、方法和目标。其次,要认真准备每一节课,虽然对于老师来说,复习的内容是已经讲过的,比较熟悉,但是,我们要做的不是知识的`简单在现,而是要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提供一个不一样的复习课。最后,要提高复习的的趣味性,设置一些知识竞赛类的内容,告别枯燥无味的讲解。
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都是不一样的,要让每一位学生在复习课上都学有所得。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经常提问他们,询问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和收获,根据情况,分层布置作业,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复习课对于每一孩子来说都是一个查漏补缺的好机会,我们也要牢牢的把握这样的机会,为学生呈现不一样的复习课。
复习课教学反思14
我们学完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后,就开始了第二章《有理数》的复习,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深切的感觉到学生在小学里学过的《有理数》一章由于经过了一个暑假已遗忘较多,特别是在其运算能力上更让我们觉得学生就像没有进行过正规训练一样。为了让学生补上《有理数》这一章中拓展不够的知识及能力培养上的欠缺,我设计了复习课《有理数的运算》。
运算能力是整个数学学习的基础,关系到以后数学学习的`方方面面,所以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努力提高对运算法则的熟练应用,并在运算过程中合理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通过对计算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本节课在复习上分3个阶段,首先是导学前测的计算题目,达到对运算法则的复习,一起回顾法则,进一步巩固法则。然后是三组学生自主探究题目,第一组请你评判,通过暴露计算过程中的易错点,达到对法则及运算律的进一步巩固。第二组探究讨论是两个用简便方法计算的题目,尽量让学生自己找出简便方法,并比较哪一种方法更简便。第三组拓展创新,是根据三个等式所反映的规律,用含字母的等式表达出来。全方位地训练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到达运算能力的提升。
以上题目先是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小组进行讨论,也可以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设计初衷是两个用简便方法计算的题目,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板演各种简便算法,然后比较哪一种方法更简便。最后拓展创新这个题目,让一个成绩稍差的学生来完成,尽量的暴露出错点,然后集体找出错误,共同引以为戒。最后是6个当堂检测题目,也相当于巩固练习题吧。当堂检测能够顺利完成,并及时进行反馈矫正。
复习课教学反思15
复习,是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帮助学生对知识查漏补缺的必要教学过程,也是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复习课,特别是数学复习课,不是对所学知识再进行简单的罗列和机械的重复,而是在重温学过的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的脉络和结构进一步归纳概括,达到熟练、透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在认识上有一个大的提升,从而达到从知识到能力的一个飞跃。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收集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整理收集数据的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整理所学习的统计图,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4、在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没有直接选用教材上的介绍自己班级情况这个内容,而是从现实生活中的找工作着手,从整体上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通过复习旧知识,力图从真实的生活中提出问题,感悟统计活动的.目的,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有必要去进行统计,很自然的进入了调查统计后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环节。因为这是一个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所以能吸引学生,将学生迅速的引入情境之中。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使数学课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第四篇:复习课教学反思
复习课教学反思
进入九年级物理总复习阶段,复习课的教学一直是令许多老师感到头疼的一个问题,在复习课上,学生感觉很沉闷,老师的教学热情也因此大受挫伤。如何提高复习课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让学生轻松而愉快的上好每一节课,又做好知识的回顾与归纳?如何让学生通过复习课的教学不仅能将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又能在原有基础上对知识的理解有一个升华,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我根据各部分知识的不同特征,多次地尝试着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试图优化复习课的教学。我始终认为,上好复习课的难点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能把旧知识当新问题来思考,我针对不同课的内容,充分利用活动课、小组互动课、自学课等,在每一节课中,绝大部分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了讨论与思考,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了一次考察也得到了加强和提高,分析推理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尤其重要的是,使他们更加意识到生活中的物理无处不在,在教育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实践中所包含的科学知识与道理方面产生了较深的影响。学生和老师都在一种极其愉快和兴奋的状态中经历了这堂复习课的教与学。这堂课总体来说是很成功的,但仔细思考后觉得也有一些不足,有些学生的观察能力尚不够强,他们不善于抓住一些要害和细节,不少环节只是在同学们说出来之后,*一些模糊的印象来支持。不过话说回来,这也不失为一次观察能力的训练。
我想,如果老师对一堂课的设计能令老师自己都兴奋起来,又何尝担心学生不兴奋、不兴趣呢?那样的课学生又怎会感到“厌”呢?真希望老师能不厌教,设法优化每一次的课堂教学,从而使学生乐意学、愿意学。
张树仁
2011.4.6
第五篇:复习课教学反思
复习课教学反思14篇
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1
本课通过复习让学生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练习和相似内容之间的差异。
课的设计从数的认识、分成、加减法、实际应用几个方面,系统的对本单元知识的梳理,加深学生对10以内数的认识,并能够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法减法。为20以内加减法的学生打好了基础。
学生有两个方面存在问题:一是学生不能认真的'审题,二是不能细心的计算。这两个问题也直接导致学生做题的正确率,影响学生的自信心。
谈话导入-----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本单元学过了哪些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这是让学生进行回顾和总结的渗透,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
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复习的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
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2
首先我要感谢各位评委老师,谢谢你们,希望你们对我的课提出宝贵的意见。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酸碱盐的复习。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及中考分析
酸碱盐的复习是初中化学复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材中有很重要的地位,酸碱盐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是中考中基础题(如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与开放性题、信息题型的知识区域,考查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能力,渗透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常见酸碱盐的通性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初步了解稀释浓硫酸的方法;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了解食盐、纯碱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知道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过程和方法:通过酸碱盐知识的讨论、归纳小结,培养学生总结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的学习能力;在知识迁移题、实验探究性问题、开放性试题、趣味性题、信息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酸碱盐知识全面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学科内多知识点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保护环境、关心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酸碱盐的概念,通过常见的酸碱盐的性质进行对比总结,归纳出酸碱盐的通性,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类似酸碱盐的性质进行推测的知识迁移能力
2、教学难点:理解酸碱盐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应用,根据酸碱盐的性质分析常见离子的检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选择
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准备采用包括问题和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归纳法等过程式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探究式”和“讨论式探究”的复习法,即先给出题例,通过对题例的探究暴露错误,讨论发现问题,带出知识点,引出方法,由此教会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实现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复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下面谈谈授课过程的设计,围绕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编排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提问,习题,在练习、讨论探究中让学生复习酸碱盐的知识的同时,能力和思维得到提高,科学素养得到升华。
引入课题:由前面物质分类中的化合物引入,这节课复习化合物中的酸碱盐,重点掌握它们的性质和用途,酸碱盐之间要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1、常见的酸碱盐
课件展示活动探究一,让学生讨论回顾常见酸碱盐,提出问题:你对它们有多少认识?让学生了解它们的.俗名和化学式,并探究这些物质的类别,引导学生如何认识酸碱盐,让学生分组讨论之后分析阐述,再请一个代表按要求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老师给予及时评价。再展示认识酸碱盐的对比表格,让学生理解记忆其规律,能识别常见酸碱盐;接着展示课件了解常见酸碱盐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突破重难点之一。
2、酸碱盐的通性和反应发生的条件
再由用途体现性质过渡到化学性质的复习。首先提问:同学们你对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有哪些认识?如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钠、硫酸铜分别能跟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学生在查阅教材、讨论分析中复习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老师分别展示出酸碱盐的通性,并引导学生利用双手形象记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析金属与酸,金属与盐反应的类型,并简要分析置换反应的条件。再分析其他反应除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外的类型,并重点引导学生分析记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酸碱盐溶解性规律,突破重难点之二。
3、探究应用
展示另一个探究活动题目,提问,下面这个探险队员硫酸怎样走出小山?请你帮帮忙给他指指路。根据学生讨论分析并给以适度的引导,在探究中复习巩固酸的化学性质。再由学生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巩固复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在兴趣、讨论、质疑中愉快的学习,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让学生利用碱、盐的化学性质帮助氢氧化钙、硫酸铜顺利通过小山,作为课后探究,让学生巩固酸碱盐的知识让学生学会审题,学会探究,学会解答开放性题,培养探究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评价与反思
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自我总结回顾,不但要弄明白学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没弄清楚?通过展示板书设计进行反思回顾,整理归纳,并通过精选的练习拓展延伸,并提示下节课将从物质的鉴别,推断,实验研究,除杂等反面进行综合复习。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于探究、讨论整理的环节偏多,所以课堂节奏的调控需要深入思考,需要在课堂上灵活地处理和把握,以便顺利完成教学
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3
目前高三课型有两种即知识点复习课和习题讲评课。知识点复习课课堂的重点应是理清概念,梳理各知识点。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是教师设置问题-学生讨论-师生小结考查知识点-例题评析-学生练习-归纳小结。上课前教师必须明确课堂应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怎样巩固与提高等。分析所讲习题设计到的知识点时应考虑这些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深度、难度、答题要求。
例如上“离子反应”这节复习课时我采用了“总结—练习”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上的主动性,学习新知识的创造性,并以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复习中,注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成和发展。这节复习课,针对学生在离子方程式中,常出现的错误,一一在黑板上指出,改正。多数学生接纳了书写离子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以及离子共存问题的判断,明确了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一般步骤。尤其在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问题上,作为难点,我列举了大量实例,将常考的一些典型反应做了详细讲解,并配以相关练习。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既慢慢掌握了方法,也是对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进行了复习。后面复习元素化合物部分时再次巩固,相信大部分同学能够掌握。
总之高三化学复习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发挥集体智慧,通过各种渠道获取高考信息,抓纲务本,在抓“双基”上狠下功夫,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同时训练学生对知识再加工的能力,以提高复习效率。
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4
《倍数和因数》这一章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内容。由于这一单元概念较多,学生要掌握的知识较多,所以掌握起来较难。我上的这节复习课分以下四部分。
1、先从自然数入手,由自然数的概念让学生总结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又根据生活实际试着让学生把自然数分成奇数和偶数。点名说出什么数是奇数,什么数是偶数,是根据什么分的,这样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2、由偶数都是2的倍数,复习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边复习老师边板书,由于大家共同协作,很快找出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然后总结同时能被2、3整除的数就是6的倍数,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意义。让学生随便说一个算式,说明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学生列举乘法或除法算式,准确表达倍数与因数的关系,加深了学生对倍数与因数相互依存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3、随便给出一个数找出它的所有因数,得出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身。根据因数的个数把自然数分成质数、合数和1。复习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几,最小的合数是几。20以内的质数。为什么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这是根据什么分类的呢?任意给出一个数判断是质数还是合数,若是合数让学生分解质因数。先说分解质因数的方法,然后点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出错误。
4、带领学生一起做练习,让学生边做边说思路。这节课比较好的地方是条理清晰、内容全面;练习的设计不仅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而且注意到了练习的层次性、趣味性。
不足之处是我缺乏个性化的语言评价激活学生的情感,以后需多努力。
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5
第二单元主要篇目是议论文和书信、演讲稿,复习课的知识点落在了解演讲词和书信的语言特点,进一步分析书面语和口头语的不同。复习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分析论证方法及其表达作用。并且结合具体语境,品味句子的具体含义。由于内容比较繁多,所以结合中考考点,重难点落在议论文的相关知识上,结合课内文段,具体分析语境,读懂议论文。
虽然议论文的文体知识比较简单,但实际运用分析并不轻松。一是因为议论文内容以说理为主,比记叙文要枯燥无味得多,学生兴趣不大。二是学生的课外实际阅读量太少,对议论文的逻辑性语言比较生疏,较难读懂。所以本节课的设计仍然要降低难度,除了紧密结合文本材料之外,不得架空分析之外,还要适时课外拓展相关材料,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
首先以《敬业与乐业》为例,分析议论文的三要素。以阅读过的文章《论美》《演奏快乐》为例,注意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例如:
(1)多在文章的开头(开门见山、开宗明义)。 例:《敬业与乐业》。
(2)有时在文章的结尾(归纳全文,篇末点题)。 例:《论美》。
(3)很多议论文文章的题目本身就是论点。 例:《演奏快乐》
重点内容以《敬业与乐业》为例,分析论证方法及其表达作用。举例论证,主要在第3、4段,文章列举了禅师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有业之必要性”论点,增强了说服力。道理论证,主要在第6、7、8段,作者引用孔子、曾国藩、庄子等名人权威性的话语,使说理更深刻、透彻,更有说服力。对比论证,主要在第3、4、7、8段,作者把乐业与不乐业的结果进行对比,使之形成鲜明对照,很好地证明了乐业之重要的论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四种论证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研究以小组合作竞赛的形式呈现,学生的兴致比较浓。
讲到课外拓展阅读时,以《胡适:中国公学级毕业赠言》为例,适时课外拓展相关材料,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初三学生也将面临毕业的情形,跟文中的被写作对象身份相符,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而且语言幽默风趣。所以我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趣味。如果学生有兴趣学,文章自然容易读懂;文章读懂,自然再难的议论文知识也会“迎刃而解”。
反思:通过教学议论文,我更加深知课堂要以学生为主,激学生趣,明学生难处,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发现疑难,比较总结,达到能力提升。
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6
第一、能达到我们所制定的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以例题精讲,并与中考相同或靠近的题目为例,在解题过程中实现三个目标,化解重难点,使学生了解,理解,掌握并应用!
第二、突出中考的热点现在中考试题强调个性与创新,我在例题中也突出(如用“”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b=(a*a+b)÷3,求3(—2)的'值。)这样考察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作适当的拓广。
第三、注重基础重在实效题目面对大众,不搞偏难怪。让学生“看起来块块,做起来怪怪”,使学生对此类的题不敢掉以轻心,不敢瞧不起“它”。
第四、进行“小题大做”思想贯彻对于如:计算:
解题前提问:如何解答?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而后我再作答,比较学生刚才他们的思路有何不同。并注:必须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切记应小题大做!不能单有一个答案。
第五、强化书写格式在解题的过程中,我巡视学生的作题情况,对于发现问题作出及时处理以达到规范。
第六、同时也存在几个缺点:
①有的知识点没有顾及到。
②有的学生没有自觉在解决问题。
③与学生互动不激烈。
第七、以后的努力。
①夯实基础。
②题目靠近中考,让学生了解中考理解中考,实战中考,对其不陌生,觉得中考不过而而。
③在授课过程中要精讲多练,多让学生发问,而且也要让学生多多总结,学以致用。
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7
今天,我在组内出了一堂公开课《八年级历史第三单元复习课》,以下是主要教学过程:
一、试题评析部分
(一)、选择题部分:
1、学生阅读试卷进行自我分析。
2、提出较难题的题号,以便师生共同分析讨论。
(二)、组合列举部分:由班级后三分之一学生完成。(为避免错字,学生到前面板书)
(三)、材料解析题部分:
1、小组讨论
(学生四人小组继续活动,完成材料解析题的讨论,讨论内容主要为近代化到现代化探索感悟等)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四人小组中一人汇报,其余同学可作必要补充。
教师指导答题方法。(题号15、17)
(四)、综合探究题部分:师生共同完成。
二、分析归总部分
学生归纳全卷知识点并与教材相结合。
三、布置作业
学生个人整理卷中错题,并改在错题本上(如有疑问可继续与教师、同学交流)。
课后教研组教师提出了宝贵意见尤其是孟主任,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
1.选择题部分,学生查找错误原因,进行自我分析并探讨共性问题,效果较好。组合列举部分:为避免错字,学生到前面板书,并由班级后三分之一学生完成,关注了学困生。
2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强,体现了合作意识。
学生基础知识把握较好。
3初三毕业班小组互助时间分配上把控问题,还需多思,四十五分钟,时间有限。如何提高复习效率?进行怎样的复习学生能力才能提高?面对开卷考试,学生的记忆知识还要不要?这一切都需要去摸索、去分析、去尝试。
4、在教学手段上,要注重学生参与。因为是复习,所以学生应该能将学过的`知识回忆出来,老师只要呈现、引导。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5、在教学步骤上,分析材料是本堂课的难点,教师不仅让学生知道答案是什么,而且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答?答题思路和技巧是什么?如何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这些都是教学中攻克的主要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我将本单元的复习流程调整如下:
1、课前考查知识点。采取方式:竞赛、口答等。
2、出示学习目标,老师指出本单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基础训练:通过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再进行小组合作答疑,巩固考点知识。通过老师点拨,自己解决疑问,并用考点知识完成相关练习题目。
4、学法指导和激发信心。
5、提高训练:针对中考,做一些难度稍大的练习,加深对考点的理解。
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8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是学生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进一步学习函数知识,是函数知识螺旋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二次函数单元教学反思。二次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的数学模型,它既是其他学科研究时所采用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某些单变量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和一次函数一样,二次函数也是一种非常基本的初等函数,对二次函数的研究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函数、体会函数的思想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
二次函数作为初中阶段学习的重要函数模型,对理解函数的性质,掌握研究函数的方法,体会函数的思想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章的重点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理解与掌握,应教会学生画二次函数图象,学会观察函数图象,借助函数图象来研究函数性质并解决相关的问题。本章的难点是体会二次函数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函数图象的特征和变换有及二次函数性质的灵活应用。
下面是我通过本单元对《二次函数》教学内容的分类后的几点反思:
“二次函数概念”:
关于“二次函数概念”教学中我的成功之处是:教学时,通过实例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让学生明确二次函数是一种常见的函数,应用非常广泛,它是客观地反映现实世界中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模型。通过学习求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它的定义域;大部分学生重视了二次函数概念的形成和建构,在概念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从问题出发到列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过程,体验用函数思想去描述、研究变量之间变化规律的意义。绝大多数学生理解了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了二次函数的一般表达式以及二次项和二次项的系数、一次项和一次项的系数及常数项。
不足之处表现在:少数学生不能从函数本身的实际意义去正确判定一个函数是否是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关于“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配合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图,观察、归纳出二次函数的性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力求体现“主体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导引探”的教学理念。通过引导学生在坐标纸上画出二次函数y=ax的图象。画图的过程包括列表、描点、连线。列表过程是我引导学生取点的,其间我引导学生要明确取点注意的事项,比如代表性、易操作性。
在性质的探究中我让学生观察图像自主探讨当a>0时函数y=ax的性质。当a
不足之处表现在:
1、课堂上时间安排欠合理。学生说的多,动手不够。
2、学生作图速度慢。简单的列表、描点、连线。学生做起来就比较困难,作图中单位长度不准确,描点不准确,图象中的平滑曲线不够平滑。
3、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各组汇报讨论结果的效果不明显。说明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没有落到实处,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
4、少数学生二次函数图像平移变换能力差。不会进行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变换。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关于“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有关待定系数法的`问题情境出发,导入求二次函数一般解析式的方法。学生把已知点代入二次函数的一般解析式,很快就得出了三元一次方程组,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求二次函数一般解析式的方法。然后我通过变式,给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经过抛物线的一个点,引导学生设顶点式的二次函数解析式,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将已知点代入,很快理解了用顶点式求的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再通过变式我又引导学生观察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启发学生设交点式解析式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在整个教学中,环环相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教学非常流畅,效果不错,目标的达成度较高。
不足之处表现在:
1、一般式的应用中学生的难度在于解三元一次方程组上。
2、学生对求顶点式和交点式的二次函数解析式方法欠灵活。
3、变式训练的习题太少导致学生掌握知识不够牢固。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关于“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二次函数的三种不同形式的解析式,即一般式、顶点式、交点式的表达形式,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如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最大最小值,函数在对称轴两侧的增减性。然后出示问题1,即最大面积问题。教材中的三个探究我分别安排了三节课进行分类教学。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启发和引导学生观察二次函数图像,对图像进行分析,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学每一类实际问题,我都搜集了大量的实例,所以教学重点、难点把握的较准确,同时调动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这部分内容学生掌握的比较好。
不足之处表现在:
1、“探究1”中少数学生对于用配方法或公式法求函数的极值容易出错。
2、少数学生不会分析题意,不能正确列式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探究2”少数学生对最大利润问题中的涨价和定价理解有偏差。
4、“探究3”少数学生不会灵活建立直角坐标系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以上就是我在教学本单元的感受、体会。因为二次函数知识是函数中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重点考点,所以针对教学中的不足和学生暴露出的问题,在期末复习中还要制定详实有效的复习计划,通过精选习题再进行最后的强化训练。
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9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设法让学生体会到新旧知识的联系。在设计此课时,我从学过的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那么,对于不同的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内能的增加量(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呢?引入新课;紧接着让学生联系着他们极为熟悉的烧水现象,探究出影响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的两个因素;最后又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这些会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无处不蕴含着物理知识,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不违背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对教材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如问题的提出方式,探究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对水和煤油加热等等。这些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用“水浴法”对水和煤油加热,让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到相同的热量体现转换法的物理研究问题的思想。
这一节课我一直注重引导所有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学生的活动也比较多,尤其是单个学生的提问,几乎达到学生总数的一半,学生活动面广,活动量大,并且最后的板演,很好的发现并纠正了学生的错误,提醒学生下面的练习中要注意这些问题,效果不错。虽然有些学困生耽误了我一些时间,但能在这么重大的讲课中露面,肯定对他们是一种最大的`激励,值了。另外我还采用了生评、师评、师生互评的评价方式,让展示的学生获得了积极的心理体验,从而产生了不断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课堂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课堂结构不完整,没有讲完。关键在于探究实验时花费的时间过多,至少耽误了10分钟。这里主要是我我对本部分估计不够,即教材中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与其前面的“对于不同物质,例如一种是水,一种是食用油,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的度数也一样,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也相同?”不能衔接。现在反思,当时提出“对于不同物质,例如一种是水,一种是食用油,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的度数也一样,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也相同?”后,应直接说“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从而直接进行实验,实验做好后,分析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吸收的热量多,从而得出水吸热能力强这一结论后,再写出这个探究课题“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就很好地解决了不能衔接的问题。课堂提问的目的不够明确。在引入新课时,由于语言没组织好,导致提问不明,学生无从回答。
总之,这一节教学让我收获颇多。它暴露了我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同时,也使我的业务水平在短期内有了一个较大的、快速的提升。
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10
进入期中阶段,复习课的教学一直是令许多老师感到头疼的一个问题,在复习课上,学生感觉很沉闷,老师的教学热情也因此大受挫伤。如何提高复习课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即让学生轻松而愉快的上好每一节课,又做好知识的回顾与归纳?如何让学生通过复习课的教学不仅能将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又能在原有基础上对知识的理解有一个升华,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我根据各部分知识的不同特征,多次地尝试着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试图优化复习课的教学。我始终认为,上好复习课的难点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能把旧知识当新问题来思考,我针对不同课的内容,充分利用活动课、小组互动课、自学课等,在每一节课中,绝大部分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了讨论与思考,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了一次考察也得到了加强和提高,分析推理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尤其重要的是,使他们更加意识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在教育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实践中所包含的科学知识与道理方面产生了较深的影响。学生和老师都在一种极其愉快和兴奋的.状态中经历了这堂复习课的教与学。
这堂课总体来说是很成功的,但仔细思考后觉得也有一些不足,有些学生的观察能力尚不够强,他们不善于抓住一些要害和细节,不少环节只是在同学们说出来之后,一些模糊的印象来支持。不过话说回来,这也不失为一次观察能力的训练。
我想,如果老师对一堂课的设计能令老师自己都兴奋起来,又何尝担心学生不兴奋、不兴趣呢?那样的课学生又怎会感到“厌”呢?真希望老师能不厌教,设法优化每一次的课堂教学,从而使学生乐意学、愿意学。
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11
今天,我讲授了一节复习课,学生们发言很积极,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充分尊重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时间还给了学生。孩子们学习得特别积极主动,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学生们很喜欢表演的方式,在表演中,他们进一步理解了所学内容。
我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教材,通过师生共同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很有实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我注重了学习方式的开放,学生的'学习没有局限在课堂的40分钟,学生的学习更多地来自于课外,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经验,。课堂为学生提供展示信息、才能的平台,课堂气氛自由、开放。
不足:
1.教师没有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
2.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待于提高。
改进措施:
1.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引导作用,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及时地进行点拨,这样可以节省教学时间,能较好地突破重难点。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应充分地备学生,还要做好预设,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2.在教学时,我们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演一演、画一画、议一议、说一说等,争取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教师还应做好课堂评价,让学生们找到自身的价值。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争取让孩子们在乐中学、玩中学。
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12
进入高三复习,学习时间越来越紧,学生总在喊时间不够用,但细细观察,在他们的“紧张复习”过程中,有很多的点滴时间可以利用起来,但现实中却在学生的不知不觉中消消浪费掉了,如上课前的五分钟,好多同学还在一如既往地闲聊,从而导致上课后的前五分钟不能很好的集中精力,在快下课的前五分钟,特别是自习课,下课前的五分钟,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会分散精力,期盼着下课,这一堂课下来,能够利用起来的而让学生浪费掉的时间就差不多有十五分钟,一天下来,就浪费了近两个小时,一年下来,浪费的时间就多得很可怕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强制措施”,“强制”学生利用好这些点滴时间,为高三的复习争取更多的时间。
一、利用课前三到五分钟,熟读基础知识点
每堂生物课课前预备铃响之后,针对学生不能马上进入学习准备状态,我就给学生准确了基础知识的复习资料,以及教学单元章节后的“本章小结”,由课代表负责,领学生们熟读,强化记忆。这样做,一方面,强化复习了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集中注意力,为上课铃响之后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坚持已经半年了,效果还不错。
二、利用课堂最后的五分钟进行动笔训练
每堂生物课的最后五分钟,时间充分时,就进行动笔训练,如绘图训练,细胞结构图、细胞分裂图、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光合作用、呼吸作用、ATP、影响酶活性曲线、遗传图解、DNA分子结构、神经元结构、反射弧结构、突触结构、血糖调节、水平衡调节、体温调节、种群增长曲线、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成分关系图解、碳循环及能量流动图解等等,这些都是要求学生要会认会画会分析的内容,学生自己练习的效果并不佳,这样通过统一的强化训练,可以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学习的效率。并且老师可以及时的获得反馈信息,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好课上的这五分钟。
三、利用睡前十分钟,熟记知识点
晚间睡前,有时学生会因为学习过晚而不能马上入睡,有时还会引起越想睡而越睡不着,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要求学生准备一个口袋书,在睡前读一读,因为一个节奏,所以很容易入睡,同时也复习了基础知识。又因为在睡前记忆这些基础知识之后再没有新的信息入脑,所以记忆没有干扰,比较牢,清晨醒来可以再看一眼睡前所背的内容,这样及时巩固,效果非常好。
时间就是这样一点一滴挤出来的,在时间的.积累中积累了知识。高三的紧张复习,既紧张又辛苦,我主张学生要玩就玩个痛快,要学就学个专心,我所说的挤时间,不是去占用休息放松的时间,而是把学习中易浪费的点滴时间利用起来,为学习争取更多的时间。学习要有张有弛,该抓紧的时间绝不能让它白白的溜走,也就是要提高学习的效率。
这就是我在今年的高三教学中的反思和尝试,我会继续坚持这种训练方式,并在过程中不断地修正方法,争取更好的训练效果。
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13
昨天在七2班,我感觉历史复习课上的特别扭,课堂上提的问题没人回答。我发了一通脾气,说你们班每一次历史考试总是倒数第一,并扬言今后再出现这种情况,坚决不客气。
课后我冷静下来,和同事议论了这件事,他们也给我出了许多好主意。针对这种情况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大家写一下历史课的感受,和对老师的建议,而且我觉得任何事只要动脑筋思考,就会不断完善。
第二天,我早早来到办公室,作业已摆在我的桌子上。一个上午,我一直没出办公室。在那里认认真真地阅读同学们写的内容。做了下面的分析,之后又根据同学们的要求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一、不回答问题的.原因:
1、不会,懒得思考。
2、缺乏自信,觉得答案不够完善,不敢说,怕嘲笑。
3、没听讲,不知道老师的问题。
4、太简单的,不想回答;太难的又不会回答。
二、学生困惑及急需解决的问题
1、上课思想不集中。
2、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整体上把握不好。
3、如何答好历史材料解析题。
三、问题与解答:
1、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
老师讲课要有吸引力,让学生时刻关注老师,关注课上知识;不断思考问题。特别是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要深思熟虑,考虑到学生的水平,而不能草率地提问,没有任何的价值。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是教师点燃起来的勤学好问、渴求知识的火焰。老师的思考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老师的思考能激发学生对书籍的不可遏止的向往。
2、我自信我能行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假如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有自信才能增强自己的实力,有实力你会更自信。
3、怎样答好历史卷子的材料解析题?
仔细审题,读懂题意。这是成功解题的基础,它可以有效地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同学们在答题时首先要读懂题意,弄清材料所反应的历史事件,确定中心。其次,要读懂试题的设问,明确用什么方法来回答什么问题等。
围绕问题,寻找知识的落脚点。开放性试题的命题依据及答案取向是以教材为导向的。同学们在解题时必须以教材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向教材求索,寻“根”问宗,找出解答问题的相关历史知识,切忌随心所欲,想答什么就答什么。注重发散思维,全方位解答。正确运用发散思维是解答开放性试题最为重要的思想武器。
我作为一个历史新课程教师,在教材、教法、学生情况等把握不到位,应该多下苦功夫,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使学生苦干加巧干,考出优异成绩。
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14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反思是一种良好的教学习惯。能否坚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是一个教师进取心、责任心、勇气和意志力的表现,是教师能否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好教学新理念的决定因素。教学反思被看作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反映出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据此,他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高三政治课教学要求学生做到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成绩,这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反思自己在本学期高三复习阶段所采取的做法,为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一、钻研《高考说明》,确定复习教学目标
高三政治复习课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主要任务是:在会考复习的基础上,根据《高考说明》对学生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拓宽、查漏补缺,使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知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以备高考。
通过这个阶段的复习,要使学生能清楚、透彻地理解和掌握《高考说明》中规定的每个必考的知识点,以及对它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达到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还要求学生能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把握所学知识,提高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思想认识和觉悟水平得到提高,达到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因此,我们在这一阶段复习中认真钻研《高考说明》,认真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明确具体的复习教学目标,加强针对性,避免随意性,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基础知识复习课上,我主要采取如下步骤:
1、课前发给学生学案,要学生根据学案,对复习内容系统地阅读自学一遍。
2、讨论课题,使学生对复习内容的重点难点有深刻印象。
3、回顾课本,要求学生对复习内容精确掌握,指导学生将复习内容编成网络式知识系统图表。
4、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及时讲评,使学生对复习内容进行再现和巩固。
即将要进行热点专题复习,我觉得在“热点专题课”上要取得好的成绩,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老师要“去粗取精”,精选并把握热点,指导学生既会用课本知识分析,又会用体现在时事中的党和政府的新理论、新观点去充实深化对热点问题的原有认识。
第二、要处理好基础知识复习和“热点专题课”复习的关系。“热点专题课”复习不能过早。
第三,要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热点专题要形成系列,形成书面文字,老师要围绕主线适当点拨,精讲多练,围绕热点主线设置背景材料,组织各种题型,对同一热点,可以从不同角度用多种题型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