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应当怎样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不同特点?
4、应当怎样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民主制
度的不同特点?
上一页下一页
【问题提出与解析思路】
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都是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都由定期选举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属于间接民主即代议制民主。但二者又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下面对此进行比较分析。
【问题解析】
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建国5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实行一院制,而不是西方国家实行的两院制。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中国,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国家的重大事项由人民代表大会决定。行政机关负责执行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决议、决定。法院、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分别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中国宪法规定,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中国的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多年来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数占18周岁以上公民人数的99%以上,参选率在90%左右。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目前县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过间接选举产生,即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无论直接选举,还是间接选举,都依法实行差额选举。选民和选举单位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罢免或者撤换自己选出的代表。目前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有280多万人。各级人大代表来自各民族、各行业、各阶层、各党派,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均有相当数量的工人、农民代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工人、农民代表占总数的18.4%。为保证国家的权力真正掌握在全体人民手中,代表在履行职责时,必须反映和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代表有权依法提出议案、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对各项议案进行表决,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受法律保护。
中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中国选举法还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不超过3000人。由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数较多,不便经常开会议事,根据中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了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全国人大常委会一般每两个月举行一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委员长、副委员长若干人、秘书长、委员若干人组成。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为175人,其中委员长1人,副委员长15人。中国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也设立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由代表大会在代表中通过差额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同代表大会相同。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代表和反映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表决各项议案实行绝对多数原则,即由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赞成才能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宪法的修改,须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时,有关部门负责人可以列席会议,有关部门和个人可以旁听会议。列席会议人员有发言权,无表决权。旁听人员没有发言权,如果他们对常委会正在审议的议案有意见,可以书面向常委会工作机构提出。近年来,一些地方召开常委会会议时,按照公民报名顺序,确定旁听人选。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四项:立法、监督、人事任免、重大事项决定。这也是中国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主要体现。
图:历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主要区别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二者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从形式上看,都是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是属于是一种间接民主,即代议民主制。二者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第一,二者的经济基础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议会制则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的工具。
第二,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人民代表大会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利益,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体是人民。西方议会制是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利益关系的场所。议员由竞选产生,竞选则以金钱为后盾。议员不对选民负责,不受选民监督,选民无权撤换议员,议员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第三,二者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不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是立法机关,同时又有权组织行政、审判、检察机关,这些机关受它监督,对它负责。人民代表大会除了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外,不受任何国家机关的制约。所以,人民代表大会处于全权性的地位,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西方议会制一般是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互相制约、彼此平衡,以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第四,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民主制的根本区别还在于,它们是不同的政党制度生存和竞争的制度空间。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西方国家实行多党竞争制度。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多党地位平等的多党竞争制度需要不同的政党生存和竞争的制度空间。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相适应的政党活动空间是人民代表大会,而与西方多党竞争相适应的政党活动空间是议会民主制。在目前阶段,在中国实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根本的重要政治意义,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所必然要求的政党活动空间的模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就具有了根本性的地位和意义。
【问题拓展】
人大副秘书长周成奎谈: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议会制的异同。
中国的人大制度和西方的议会制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当然也借鉴了西方议会制的许多做法。比如西方议会制是一种代议制的政治制度,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一种代议制的政治制度。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不可能由十几亿人民直接来行使国家的权力。因此我们采用代议制,也就是由人民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再由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来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这一点与西方议会制有相似之处。另外,从它的职权来讲,也有相同的地方,比方说,一般西方议会都是立法机关,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也是一个立法机关,当然它不仅仅是一个立法机关。所以,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借鉴了西方议会制的很多做法,但它主要还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
中国的人大制度和西方的议会制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西方一般采取“三权分立”的制度。也就是说行政、立法、司法三权之间互相制约;而中国的人大制度和“三权分立”制度不一样,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人民代表大会还有选举、决定、罢免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的权力,还可以决定国家的重大事项及监督国家其它机关。所以人大制度重要的一点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这与西方“三权分立”制度是不一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怎样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比如说中国的国务院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它要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全国人大监督,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它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这与西方的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全国人大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受谁制约呢?按照我们宪法的规定,人大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我们这样一个制度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最终保证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为什么中国实行“一院制”而不实行“两院制”呢?这也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的。西方国家一般是因为联邦制或因民族问题而采取上、下院制或联邦院、民族院制。而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个单一制的国家,地方是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工作的,因此我们实行的是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发挥中央和地方积极性的做法,所以不搞联邦制的上院、下院。另外,关于民族问题,中国历史上就有各民族杂居的客观情况,比如说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较多一些,但回族不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很多省都有回族,这就决定了我们要搞民族自治而不搞民族自决,所以没有必要搞民族院。因此实行“一院制”是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的,这与西方议会制度也是不同的。
中国共产党提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作为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否也需要改革和完善呢?是的,我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年,而西方议会制度有300多年历史,和西方议会制度比起来,我们的历史很短。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时讲到:我们的很多制度还不成熟、还不定型,恐怕还要30年时间各方面制度才能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一样,我们既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的方面,同时也要不断完善这个制度,我们现在正在不断做这方面的工作。比如说,在九届全国人大期间,我们制定了立法,这是人大立法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的一个表现。还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由各省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出来的,是间接选举产生的,他们怎样和原来的选区保持密切联系,怎样能直接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也没有完全得到解决。近3000名人大代表绝大多数都是不脱产(有本专业的工作)的,他们在人民群众中间,这一点对于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是非常有利的。但反过来讲,他们又是间接选举产生的,这样容易脱离群众,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所以怎样保持人大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反映他们的意愿,接受他们的监督,使人大的工作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进行),这个问题也没有完全(得到)解决,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当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最终还是要体现人民的民主,体现人民掌握国家的权力。
第二篇: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比较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比较
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1140201027 宋小丹
摘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议会制度都是现代国家代议民主制度,代议民主制度是直接民主制度的对称。人民代表大会和议会都是由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的国家机关,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议会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取得国家政权以后普遍确立的国家管理形式,也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的代议形式,社会主义国家在人民取得国家政权以后保留了代议机构形式,但根据各自国家的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代议制,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代议形式。作为国家的政治制度,由于国情不同,理念不同,代议制模式存在差异是必然的。
关键词:代议制、议会制、人民代表大会、民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为了自觉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治优势,必须充分认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本质区别。
(一)两种代议制度之间存在本质区别
议会制度之所以能够为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根本的一点在于它适合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情,符合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其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如通过不同政党轮流执政,既可确保政权在资产阶级内部平稳交接,又可为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彼此之间的矛盾提供非暴力方式调整解决的可能。当然,议会制度在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考虑社会中其他阶级的需要,从而使其长期统治得以维护。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现行宪法所确立,涵盖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方面和重要内容,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前提,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也是我国国家权力的核心运行机制。其本质特征在于为全国各族人民服务,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得到健康发展的最可靠的政治基础和制度依据。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直接选举或者间接选举产生,向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根据我国选举法,县乡人大代表是按选区直接选举产生的,县级以上人大代表实行间接选举,按照选举单位组成代表团参加代表大会。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中没有议会党团,也不以界别开展活动。无论是代表大会,还是常委会、专门委员会,都不按党派分配席位。我们的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专委会组成人员,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民主党派成员或者无党派人士,肩负的都是人民的重托,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责,为人民服务,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西方议会的议席往往是各个政党、各个利益集团、各种社会势力分赃的结果,由此在议会内部分为不同议会党团,每个党团的背后都站着供养它的利益集团,议员们为了各自党派的私利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二)人民代表的选举和履职与西方国家议员的选举和履职存在较大区别 代议民主制度离不开选举,代表或议员的选举是代议制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选举制度都宣称实行普遍、平等、直接、秘密等民主选举原则,现实中西方国家议会选举之间及其较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仍然存在较大的区别。即使是西方,不同国家的议院议员产生的方式也不相同,除了公民直接参与选举之外,有选举人团选举产生的,也有竞选产生的。西方议会实行两院制,两院的议员产生亦存在不同。如美国参议院与众议会议员的产生办法就不同。有的国家,候选人由党派提出,有的国家议会的议席在各个政党、各个利益集团、各种社会势力之间进行分配,议会内部分为不同议会党团,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而我国人民代表的产生则完全不同。我国的选举法已历经五次修改,日臻完善。根据我国现行选举法,县乡人大代表已经实现直接选举,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按照选举单位(除解放军代表团外,一般按照行政区划)组成代表团参加代表大会。2010年选举法修改后明确规定了“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全国人大代表,即按人口数分配代表名额,不再区分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2013年的全国人大代表就是首次按这一城乡相同人口比例产生的。虽说选举并不等于民主的全部,我国随着选举法的不断修改,民主选举制度不断完善,直接选举不断扩大,这是真实的人民民主不可否认,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命保障。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依法由国库开支,这与西方如美国选举的经费来源多为财团、政党、家族、政府、个人等资助完全不同。不能认为我国人民代表的当选完全不存在有贿选的现象,但较西方金钱与权力的交易,我国的人民民主更为真实,更有保障。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数较上届代表人数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工农代表人数比例增加的现实,就是我国人民民主不断完善更趋真实的有力佐证。虽说我国农村与城镇每一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从8比1到现在的1比1用了近60年,但已经真正实现了城乡选举平等,标志着我国政治民主制度在扎扎实实地进步。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没有像西方国家的议会党团,也不以界别开展活动,所以不存在按党派分配代表席位。我们的人大代表是经民意推荐、选举程序产生的,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民主党派成员或者无党派人士,一经当选,即不存在小团体利益,而应当代表人民依法履职,所以人民代表大会中不存在党派之争。西方国家议会的主体是议员,多数议员是职业议员,专职性使其往往成为拥有自身利益的共同体。加之前述选举经费的来源所决定,无论西方国家怎样宣称其民主的超阶级性,都无法使其由此产生的议员摆脱资产阶级政党或财团的操控。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多数是非专职的,来自各行各业、不同阶层,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浓厚的群众基础,无论是来自国家领导人,还是来自农民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因此比较能够全面地了解我国的社会生活实际,在表达意见上能够客观地反映社情民意;而且人民代表不能自行或以个体的方式处理问题,依法应当集体行使权力。
除上述人民代表与议员的产生和履职不同外,他们与选民的关系也不同。西方国家议会议员一经选出后,选民无权罢免,这就使得选民对于议员的监督无径。而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都是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选民或选举单位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这不仅授予了选民对于人民代表享有的监督权,也表明在我国人民的权力具有至高性和权威性。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应当服从和体现人民的意志,按照人民的利益和意愿办事。目前出现的一些代表工作室,就不失为一种人民代表联系群众、了解民意、以便准确反映民情的好形式。如果坚持不仅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进行运转,即使是在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也照常运转,将更能得到选民的支持。现在人大代表每逢开会都在广泛进行调研,了解民情民意,以便在人民代表大会上解决问题,也反映出人民代表为人民着想、为人民办事的良好作风。
(三)两种代议机构的结构存在重大区别
这种结构不同虽然是形式上的,却反映了其本质特征。议会有一院制和两院制,西方国家议会多采用两院制结构,特别是那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国家两院的具体名称或有不同,职权范围或有不同,分权制衡作用基本一样。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既不是两院制也不是一院制,而是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制基础上设立一个常设机构——人大常委会,通过宪法赋予其一定的人大职能,并负责处理人大的日常工作。这种机构设置亦反映了我国宪法规定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本质特征。
(四)两种代议机构与其他国家机构的关系存在本质区别
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建立的基础是三权分立理论,虽然表现形式有不同,如有议会内阁制、总统制、半总统半议会制、委员会制等多种模式,但议会与政府和司法机关之间都存在着比较规范的、双向的、严格的分权与制衡关系。而在我国,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即“一府两院”则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就国家权力来看,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两院”存在着分工,但不是分权,因此不存在双向的制约关系。
(五)两种代议机关与政党的关系存在本质区别
现代西方国家有的实行两党制,有的实行多党制,所以在西方国家议会中往往有两党或多党共存,各党通过议会党团及其领袖在议会中活动,通过议会选举或国家领导人选举获胜的政党执掌国家政权,为执政党,另一政党或其他政党则作为在野党或反对党,监督和牵制执政党。由多数党组阁现象,也就存在着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关系,导致西方议会制度下党与党之间的争斗或合作在所难免,议会政治与政党政治紧密结合。而与此极为不同的是,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国家的领导核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代表大会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人民代表中既有共产党员,也有其他民主党派成员,但是他们不是由党派产生的,也不代表党派利益。共产党是执政党,其他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利益是一致的。我国宪法明确指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这在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中极具特色并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虽然不是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却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效运行的一个重要补充机制。现在中国共产党越来越重视民生问题,重视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等等,这也是支持、促使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尽心履行代表职责的重要保证。
(六)两种代议制度下国家领导人的产生方式存在区别 西方议会制度下的政府或司法机关公职人员的产生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各级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产生不同,在西方国家议会制度下,内阁制与总统制下的官员产生亦有不同。在内阁制下,政府公务员区分为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政府由议会中的多数党组阁,政务类公务员往往要与内阁共进退;总统制下,国家机关领导或主要官员或由国家首脑任命。如美国联邦大法官由美国总统任命,任命后的主要官员不必向议会(国会)集体负责(有的国家或许需要先得到议会同意),这与内阁制又不同。即使是经选举产生的美国总统也不是民选的,而是代表人选举出来的,由于总统产生花费高昂,其上台之后必然要予出钱者以回报,执政为民无从谈起,政党利益高于国家利益。而按照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设计,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权力机关,“一府两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因此,担任“一府两院”领导职务人员的产生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直接民选,也不是单纯地由执政党指定,或由国家首脑直接任命。在我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组织上、路线方针政策上,因此,我国担任“一府两院”领导职务人员的产生不能脱离中国共产党组织对他们的考察、推荐;同时,他们又必须接受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审议,或选举,或决定。即使是国家主席、国家总理也必须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方为合法。在我国公务员有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之分,有的国家机关领导人有任期的要求,但没有政务类和业务类公务员之分。这些在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我国各级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员通常都有过基层工作的历炼,经过层层的选拔和考察。这说明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领导干部。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就曾指出:“要格外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工作的干部,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领导机关。” 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表明,在我国,权为民为授。所以我们党能够明确提出“执政为民”,并能够接受全民的监督。
在一个体制转轨且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官员腐败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监督是最好的防腐机制,但监督不一定非得采取两党制或多党制才得以进行,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除了法定的监督机制外,还存在着多元监督主体、监督方式、监督途径,如选民监督、网络监督,对于通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者任命的各级国家机构领导以及其他公务人员,全民都有监督的权利。我国宪法、法律等也规定了各种监督途径,关键是作用能发挥到什么程度?我们既不能认为可以躺在完善的制度上睡大觉,也不能认为可以照搬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就能解决腐败问题。西方法谚说,绝对权力,绝对腐败,在我国绝对权力还意味着绝对责任。随着我国政府首脑负责制和问责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服务型和负责型政府正在逐步展现在国人面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过来为经济基础服务。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一直高速发展,也使我国的政治制度赢得了全球的广泛认可。就两种代议制度而言,如果不对熟优、熟劣进行评价,充分认识其本质区别也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有两种倾向,或者是对西方议会制度全面否定,或者是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否定,都是不可取的。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我认为,政体应当与国体相适应,为国体服务。所以,作为国家政权组织形式,适合本国国情、符合最广大的民意和民益、有利于安邦治国、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与安全、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才能长久。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且高速发展、腾飞的现实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人民取得国家政权后的政治选择和伟大创造,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广大人民利益的。从现实情况来看,人民代表大会的功能和优势并未充分发挥出来。要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优势,使其真正成为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权组织形式,特别是充分发挥其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尚有许多有待完善之处。当然,任何制度的完善都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不间断地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使是凭借政治体制改革东风,仍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仍需要当代人和后来者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去追求、去探索。
客观地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较若干年前的“橡皮图章”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应当看到,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史无前例的社会创新,实践经验不足是可以理解的。因此,一方面承认它离广大选民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尚未充分发挥出宪法、法律规定的职能作用,另一方面要摆正心态,以公正之爱心正确对待它。我们相信,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以习近平为首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下,在科技水平和民主环境不断优化的条件下,依法履职的水平会不断提高,管理国家事务的水平会不断提高,其政治优势会得到更大地发挥。参考文献
1、田穗生,中外代议制度比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胡胜仪,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郭成伟,外国政体概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4、曹沛霖,比较政治制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第三篇:浅议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异同
浅议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异同
摘要: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其在中华大地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彰显了她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协调国家机关高效运转、凝聚各族人民力量等方面的政治优势。本文将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议会制度相比较,分析二者作为民主革命成果的共同之处,并从其历史渊源、社会制度本质、国家权力实质、机构结构、与政党关系等方面,尝试分析二者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民主政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议会制度 异同
2009年,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此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已经走过55年光辉历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以其在中国大地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彰显了她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协调国家机关高效运转、凝聚各族人民力量等方面的政治优势。本文试将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议会制度相比较,浅议二者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一、民主政治,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议会制度都属于代议制度范畴。代议制度是指一国统治阶级从各阶级、阶层、集团中选举一定数量能够反映其利益、意志的成员,组成代议机关,并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重大事务的制度。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大多数资产阶级国家采用议会制度,由选举产生议员组成议会,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由议会执行立法职能,并在不同程度上对政府实行监督。可见,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西方议会制都是由国体决定的国家管理形式,都由选举产生,是由经全体公民选举出的少数代表组成的代议机关管理国家和社会事物的间接民主制。作为民主制度的主要形式和重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议会制度,体现了人们崇尚民主、反对专制的价值诉求,都是人们追求民主、长期开展民主革命的胜利成果,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创新。民主历来是人类社会不懈追求的理想,更是政治和文化的革命,是一场争夺当家作主权力的革命。民主固然是浩浩荡荡不可阻挡的历史大趋势,却也不可能靠乞求、恩赐、施舍而得来,而是通过坚忍不拔的斗争才实现的。纵观历史,西方资产阶级从皇帝手里夺取当家作主权力,是与几百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战争联系在一起的;而中国的民主进程,从孙中山到毛泽东,中国人民夺取当家作主权力,是通过与腐朽满清封建王朝,与帝国主义的控制侵略殖民,与蒋介石四大家族资本官僚独裁集团近百年的国内革命战争,与内部官僚集团挑动群众武斗的疯狂反扑中才取得的。
不管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是“三权分立”的议会制度,都主张人民主权原则。议会制所依据的理论,主要是资产阶级的“主权在民”和“三权分立”等原则。他们用“主权在民”反对王权,将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用“三权分立”调整他们阶级内部的关系,建立起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组织。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中国,宪法明文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大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各级人大又受人民委托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由它们来行使行政权和司法权,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要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由此保证了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全权性与至上性。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国家议会的角色和功能具有相同之处,都是民意机关和立法机关。
二、社会制度决定两种代议制的本质区别
近现代的西方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即为实现和保障资产阶级利益、保护资本主义私有制而创制的政治制度。西方民主的起源及历史过程中无不透露出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一切有产阶级的“政治性格”:首先提出民主要求、为实现民主而奋斗的是有产者,是新兴的资本家阶级及其代表;西方近现代的民主政治是从不同社会阶级、阶层、集团,围绕着社会重大经济政治问题进行的政治斗争中产生出来的,不同阶级、阶层政治斗争的焦点是国家的经济权力,即税收的控制权。西方议会的议席往往是各个政党、各个利益集团、各种社会势力政治分赃的结果,虽然实行普选,也不过是“金钱代替刀剑成了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在议会内部有不同议会党团,每个党团的背后都站着供养它的利益集团。资产阶级依然通过“金钱政治”把国家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根本组织形式和核心运行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中没有议会党团,也不以界别开展活动。无论是代表大会,还是常委会组成人员、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都不按党派分配席位。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民主党派成员或者无党派人士,肩负的都是人民的重托,都是为人民依法履行职责。
三、权力分立与一元化的国家权力实质
西方国家权力实质是多元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议会、政府、法院行使,并规定三权之间相互制约。各国议会制度的模式又各有区别。如英国模式以“议会”为重点,实行议会制政体。英国君主(即英王)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其法定权力实际上都通过议会和内阁去行使。议会是英国的最高立法机关,由上、下院组成。政府内阁由议会的多数党组织,对议会负责,内阁官员和议会议员交叉任职。美国模式以“三权分立”为特征,实行总统制政体。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实权,总统不由国会选举产生,而采取选举人团选举。议会在其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平等地与行政权、司法权相互制约。
西方的国家权力多元,从形式上看,似乎体现了权力民主,但效率低下。它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个人独裁专制,保持了社会稳定,但权力分立论是以对国家权力及其行使人持怀疑的、不信任的、猜疑的态度为出发点的,不符合积极增进效率的原理。立法、行政、司法三个国家机关之间的摩擦、扯皮、互相牵制,将致使许多重要国事无法得以及时决断。
在当代中国,国家权力实质是一元的,不分权而有分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其他如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等均由她产生并对其负责。权力机关行使立法和监督的职能,行政机关担负行政管理职能,审判、检察机关分别担负审判和法律监督的职能,既可以避免权力过分集中,又可以使各项工作有效地进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能够使各个国家机关协调一致地进行工作,更有效地提高了效率。中国可以而且必须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都是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服务的,他们的根本目标相同,只是分工不同,职责不同。人大同政府、法院、检察院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这种监督也是一种支持,它可以使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为依靠,获得强有力的支持;又可以把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置于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有效监督之下,尽可能地避免失
误。
四、代议机构组织形式及结构的区别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多实行两院制,分别由议长、议会委员会和议会党团等构成,名称不尽一致。在总统制国家两院权力和地位是同等的。最早实行两院制的是英国,起始叫贵族院和平民院,后改称上议院和下议院;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叫参议院和众议院;法国叫参议院和国民议会;等等。这种由上、下两院共同行使议会权力的议会制,有利于互相制衡,保障立法、决策合乎其国家利益。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两院制国家上院的功用不明确,下院的权力和地位高于上院。比如英国下院只需要简单多数就能推翻来自上院的反对,法国、新西兰、丹麦、瑞典等国都有将上院废除的可能。
作为代议机构的组成人员,西方国家议员的人数较少,职业化程度高。一般说来,要求议员任职资格至少是大学毕业并富有政治经验,在两院议员构成中,律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西方国家议员选举,竞选费用巨大,在美国,每个国会议员的竞选费用都在百万美元以上,作为个人及家族有时无力参选,所以易被利益集团、财团操纵,产生“金钱政治”现象。西方议员一经产生,就代表全体人民的意志,不被选民罢免。在当代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其内部结构分两个层次,代表大会由全体代表参加,主要决定一些国家和地区最重要的问题;代表大会下设常委会,是由代表大会产生、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经常行使权力的机关,常委会对代表大会负责。受代表大会监督。这种把代议机构分为两个层次的权力组织,在西方国家议会中是没有的,是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特点。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人数较多,兼职程度高。人大代表往往有各自的工作岗位,由人民选举产生,来自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至少有一名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人大代表来自人民、生活在人民中间、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个人不能代表国家权力机关直接去处理问题,而是通过会议等方式依法集体行使职权。选民或原选举单位可以罢免人大代表。
五、政党与政权关系的区别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议会制度下,多党轮流执政,掌管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国家机构有时候由一个政党控制,有时候由不同政党分别控制。西方国家执政党仅仅对应于议会或政府,议会是资产阶级政党争夺权力的主要场所,各政党难免要为了获得议席而迎合选民的需要,且更容易迫于选票压力而奉行指导思想和政治纲领的机会主义。它们经常以牺牲民众的利益为代价争吵不休、互相扯皮。由于国家机构之间的相互掣肘,相互牵制,使得效率低下,“议而不决”的事情时有发生,在当今,由于议会的效率低下,议会权力让渡行玫,让渡给总统的情况明显存在。
中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具有宪法赋予的参政权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深深植根于中国土壤中,符合全体中国人民的意愿和根本利益,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确保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最终实现,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代议制度作为现代民主制的主要形式,继承和发展了先前所有民主制的一切合理内核。当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基本处于同一历史发展阶段,两者有着大体相同的生产力水平和文明程度,影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程的客观因素同样也制约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度的发展,对于两种制度的优劣,决不可能简单作出论断,我们只能说,适合的就是合理的。我们必须全面地、清楚地看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本文国家议会制度的异同,客观分析中国建国五十多年以来,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种组织形式,成功地把人民内部不同阶级、阶层的共同利益集中起来,反映和协调各方面的特殊利益,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完成
了泱泱大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又一个任务的丰硕成果,深刻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改革开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才能反对照搬西方的“议会制”、“三权分立制”,科学地吸收其优点,以利于我们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第四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议会制度的差异比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议会制度的差异比较
1、在组成人员上的差异:A从人员资格上来看;议员的基本资格是国籍条件、年龄条件、居住条件和排除条件,限制条件较多,比较而言,中国人民代表资格限制较少,凡年满18 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从构成来看;议员的人数较少,是职业的、专门的职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人数较多,除人大常委会成员是专职以外,其余代表多是兼职C从产生来看;议会制下,上议院议员的产生主要有四种方式,即选民直接选举、间接选举、任命、世袭产生,下议院议员一般都按普遍、平等、直接原则,在议会选区竞选产生;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额,由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产生D从任期来看。上议院议员一般为6 年,下议院议员为2 至4 年。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每届任期5 年,乡、民族乡和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每届任期3 年。
2、在组织机构上差异。议会作为立法机构有多种组成形式,如两院制\两院制和一院制并用及三院制。一般而言,议会由议长、议会委员会和议会党团等构成,名称不尽相同。在当代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
3、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地位的差异:议会制国家普遍实行 “三权分立”,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相互制约;人民代表大会则按照“议行合一”原则设计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普选产生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此为基础组织其他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这样一种根本政治制度。
4、在职权上的差异。议会和人民代表大会一般都拥有立法权、监督权、重大问题决策权,但是在权力地位、具体内容和实现形式上,两者有很大的差异。第一,二者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权力结构不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组织其它国家机关,而西方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三个机关行使,并且相互制约,保持权力的平衡,不存在“议行合一”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第二,权力范围的区别。中国人民代表人会主要有五大职权,即立法权、组织权、监督权、任免权和重大问题决定权。此外,宪法还赋予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行使认为应该由它行使的权力。这是一项无限的权力,西方议会是没有的。但西方议会的财政权,是国会制约和监督政府的最重要的手段,在中国。政府既是自己财政的预算者。第三,权力规范和权力保障方面的差别。我国宪法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拥有比西方议会更广泛的职权,但实质的权力与宪法赋予的权力有差距,西方议会行使其职权(如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的机制比较健全、完善。
第五篇:怎样认识小学一年级与幼儿园的不同
怎样认识小学一年级与幼儿园的不同
暑假即将结束,又会有一大批幼儿园生成为小学生。家长应认识到小学一年级与幼儿园的不同,以此帮助孩子做好成为一个合格小学生的准备。相对于幼儿园而言,小学一年级最集中的特征是它与社会的逐渐对接,尽管学校仍然是学校,和社会相差甚远,但是从小学一年级的生活、作息时间范式来看,已经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步骤/方法 1.学习成为孩子生活的主题。这是与幼儿教育最大的不同。如果说幼儿园教育以“抚育”为主,兼顾学习,那么,小学一年级教育则完全转向了学习;如果说幼儿园更多的强调“呵护”与“照顾”,那么,小学一年级则更注重“自理”和“自立”;如果说幼儿园的孩子更多的是“朦胧”,那么,小学一年级则是由“朦胧”逐渐走向“清醒”。贯彻其中的自然是“学习”的深化与完善。这既是两种根本不同的行为特征,也是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自然形成的教育转变,是其自身的规律使然。
2.行为的规范性。幼儿园同样有着明晰而规范的生活、行为准则。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规范往往成为一纸空文而束之高阁。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生活尚且不能自理,更不能妄言其他。而这个时候的老师,也更多的承担了“保姆”和“保育员”的角色。小学一年级的不同则在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已经初步具备,所欠缺的只是“点拨”和“自律”。在这个时候,强调生活的规范性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但具备现实的生理基础,而且对其今后的成长都将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
3.纪律约束的“刚性”。幼儿园有纪律,但是这种纪律的约束力普遍带有“弱化”的倾向,属于纪律的“软约束”。小学一年级则由纪律约束“软化”向纪律约束“硬化”转变。诚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有着诸多不适应,但是考虑到未来社会的角色要求、竞争的压力和生存的严酷性,这种转变又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