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廉洁小故事
廉洁小故事
(二年一班)
周恩来总理“罢宴”--由个人掏腰包,减轻别人的负担。
1958年7月,周恩来总理到广东省新会县视察,风尘仆仆,日夜操劳,确实辛苦。时任该县的县委书记党向民同志看到眼里,急在心里,感到实在过意不去,就在周总理离开新会的前夕,悄悄地安排为总理设宴送行。宴会地点,就安排在县委院内的一间小屋里;厨师,就是县委伙房的灶事员,而且没什么美酒佳肴,只是些瓜菜而已。尽管这样,在吃喝将近结束时,周总理语重心长地说:“党向民同志,一月有多少收入,我清清楚楚。这样一顿饭,你请不起,还是让我出钱,算我请客吧!
总理随即示意他的秘书,把300元人民币交给了县委的司务长。
朱镕基总理“罢宴”——不离开宴会厅,单独吃工作餐。一次朱镕基总理开完会,被主人带到宴会大厅,他穿过摆满了美酒佳肴的不下百桌的酒宴大厅,先是来到他所应坐的首席座位,但他没有就坐,而是又走到宴会大厅的一个角落,要设宴人就在这个大宴会厅的一个角落里另摆一桌,由他和他的秘书,吃工作餐。由于朱总理不肯就坐大雅之处,而就坐在众人的一边吃工作餐,致使上千宾客都不敢吃酒宴了。
温家宝总理“罢宴”——提前打招呼,谢绝摆宴自个吃。“十六大”之后,温家宝总理的第一站到了贵州。在吃饭的问题上,他对自己和随行人员要求特别的严格,谢绝基层同志的宴请。他对个人吃饭有“三条标准”,即:第一,不让任何人陪吃,自己默默地进食;第二,要求饭菜够吃即可,不得剩下;第三,关于饭菜的质量提出十二个字:“清清淡淡,汤汤水水,热热乎乎”。
格言警句
1、在是非面前要有辨别能力,在诱惑面前要有自控能力,在警示面前要有悔过能力。
2、只有警钟长鸣,才能警笛不响。
3、以最廉洁的行为从事最开放的事业。
4、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5、名节源于觉悟,腐败止于正气。
6、做人德为本,做事民为先,做官法为上。
7、上不愧党,勤政之根;下不愧民,廉政之源。
8、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9、朝省、夕省、朝夕自省;上廉、下廉、上下齐廉。
10、弱水三江,取一瓢足饮,多则无益;米粟万种,仅三餐裹腹,无欲为高。
第二篇:廉洁小故事
廉洁奉公为工作
----记众骋公司维修中心优秀共产党员高级电工沈康 年初五厂保修HECKERT加工中心加工工件时经常报警,经过机修工诊断机械传动方面并没用问题,最后确定是海德汉光栅尺损坏了;沈康同志查询备件库发现五厂没用这个备件。由于时间已经到了下午2点左右,我们与五厂领导协商能否明天再予以解决此个问题。结果五厂领导态度很坚决地表示不能明天解决,希望我们越快解决越好。因为最近生产任务十分紧张,每台加工中心都开足马力三班倒的生产,所以多一天停产都不行。
大家正在犯愁之际,沈康同志站了出来说:“我去过这家海德汉的光栅尺厂,我自己开车过去按照这个型号重新再去拿一根,我想今天一定可以在七点前回到厂区,大家辛苦一下加加班把这个任务给完成掉.”话音刚落,沈康同志就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时针转到六点半,大家正聚在加工中心边讨论如何更换光栅尺。只听一声响亮的声音:“快,快,光栅尺来了!”人未到,声先到,原来是沈康同志回来了。
之后大家同心协力花了40分钟将新的光栅尺更换上去,调整参数,开动设备,故障彻底排除!
沈康同志开心说:“太好了,任务完成,我也该去吃饭了,肚子都要饿扁啦,哈哈!”
大家诧异地看着沈康异口同声的说:“什么?!你还没吃晚饭啊??!” 沈康:“是啊,我在海德汉拿好尺子,他们企业领导一定要挽留我吃饭,我和他们说不行不行,单位同事还等着我把尺子带回去呢,就算没有同事等我也不能在你们这里吃饭,我们公司有规定,不允许职工在外面的企业里吃饭哪怕是工作餐,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谢谢你们!”
说完这番话同事都对沈康同志投去了钦佩的目光!的确廉洁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廉洁不是口号,不是标语,更不是虚荣,不是装样子就可以装得出来的假样。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精神,是一个人毕生的追求.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殊不知,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一些欲望的发展,思想的复杂化,人的心灵也开始变的不纯洁.而只有那些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始终维持廉洁的本性.我们要向沈康同志学习!
2011-11-25
周勋
第三篇:廉洁小故事
廉洁小故事
先忧后乐切切情,造福人民留美名——范仲淹故事之(扶弱济贫,爱惜人才)
饶州城里有一位穷书生。一天这个穷书生在衙门前等待着求见范大人,不多时便见到了范仲淹。范仲淹从书生的谈吐中,发现书生很有采气,且有报国大志,也得知书生生活极端贫困,连饭都没有饱食过一餐,家中毫无分文,还想进京赶考。范仲淹很同情他的处境,也很欣赏他的才华与志向,于是便想出一个主意,叫随从拿出纸墨,令随从陪同穷书生前往饶州城东荐福寺,拓欧阳询的碑帖,去京师售买,每本可获千钱,按当时的规定这个碑刻是不可随便拓印的,由于有范仲淹的手令,寺中和尚答应了给书生拓印,但因天色已晚,准备第二天再拓印。不料,这一夜雷雨大作,雷雨将石碑击的粉碎。穷书生伤心地只怨自己命运不佳。典故“时来送去滕王阁,运去雷雨轰荐福存”的后一句指的就是此事范仲淹也为此而叹惜,为了使穷书生不失科考的良机,便以自己微薄的薪水中拿出银两送给穷书生,穷书生含泪收下,赴京科考去了。
诸葛亮的廉洁故事
三国时期,蜀国境内“刑法虽峻而无怨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蜀国相诸葛亮严于律己,一身清廉使然。诸葛亮一生“抚百姓,示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深为其所动,之后跟刘备征战南北,奇功屡建。刘备死后,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蜀国国事,事无巨细,每必亲躬。他5次亲率大军,北伐曹魏,与曹魏短兵相接。他严格要求侄辈,不以自己位高权重而特殊对待。他亲派侄儿诸葛乔与诸将子弟一起,率兵转运军粮于深山险谷之中。为此,他专门给其兄诸葛谨写信说,诸葛乔“本当还成都”,但“今诸将子弟皆得转运”,“宜同荣辱”。马蚁失街亭后,他引咎自责,上疏后刘禅,“请自贬三等”,从此更兢兢业业、勤勉有加。“兴夜寐,夙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四升。”长期的废寝忘食使他心力交瘁,积劳成疾,年仅54岁便英年早逝。诸葛亮以他的实际行动验证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
诸葛亮生前,在给后主的一份奏章中对自己的财产、收入进行了申报:“成都有桑800株,薄田15倾,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长寸以尺。若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亮去世后,其家中情形确如奏章所言,可谓内无余帛,外无赢财。
诸葛亮病危时,留下遗嘱,要求把他的遗体安葬在汉中定军山,丧葬力求节俭简朴,依山造坟,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纳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殓时,只穿平时便服,不放如何陪葬品。这就是一代名相诸葛亮死后的最高要求,其高风亮节实为可圈可点。
李清照义揭贪夫
我国是个崇尚清官的国家,自古就有“妻贤夫祸少”之说。其贤,除指贤淑之外,便指的是廉洁。从古到今,流传下来不少母教子廉、妻阻夫贪的佳话。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以词著名,兼得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与惊人,博览群书。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但她处于北宋、南宋交替的时代,其后半生更是动荡流离,在享年46时丈夫就去世了。两年后,李清照再嫁张入舟。婚后不久,李清照就发现张汝舟是个贪官,经常一自私的心理虚报数额贪污军费。
据此,李清照毫不姑息,据实控告了丈夫。在有关部门查证属实后,张汝舟被判了罪,不过,当时法律规定,妻子告丈夫,即使案情属实,妻子也要被判两年徒刑。李清照虽然得到钦佩她的一位官员的保护,但也被关押了9天。
白居易怒打行贿人
唐朝贞元年间,著名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被派往峡西周至当县令。
他刚上任,城西的赵乡绅和李财主就为争夺一块地跑到县衙打官司。为了能打赢官司,赵乡绅差了买一条大鲤鱼,在鱼肚中塞满银子送到县衙。而李财主则命长工从田里挑了个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满银子送了来。收了两份“重礼”后,白居易吩咐手下帖出告示,明天公开审案。
第2天,县衙门外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白居易升堂后问道:“你们哪个先讲?”赵乡绅抢着说:“大人,我的理(鲤)长,我先说。”李财主也不甘示弱说:“我的理(瓜)大,该我先讲。”白居易沉下脸说:“什么理长理大?成何体统!”赵乡绅以为县太爷忘了自己送的礼,连忙说:“大人息怒,小人是个愚(鱼)民啊!”白居易微微一笑说:“本管耳聪目明,用不呵责你们旁敲侧击,更不喜欢有人暗通关节。来人,把贿赂之物取来示众。”
衙役取来鲤鱼和西瓜,当众抖出银子,听审和一片哗然,白居易厉声喝道:“大胆刁民,胆敢公然贿赂本官,按大唐律法各打40大板!”终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至于这些行贿的银子,白居易就用来救济贫苦百姓了。
唐朝宰相卢怀慎
唐朝的宰相卢怀慎清正廉洁,不搜刮钱财,他的住宅和家里的陈设用具都非常简陋。他当官以后身分高贵,妻子和儿女仍免不了经常矮饿受冻,但是他对待亲戚朋友却非常大方。他在东都(洛阳)担当负责选拔官史的重要公务,可是随身的行李只是一只布口袋。他担任黄们监兼吏部尚书期间,病了很长时间。宋璟和卢从愿经常去探望他。卢怀慎躺在一张薄薄的破竹席上,门上连个门帘也没有,遇到刮风下雨,只好用席子遮挡。卢怀慎平素很器重宋璟和卢从愿,看到他们俩来了,心里非常高兴,留他们呆了很长时间,并叫家里人准备饭菜,端上来的两瓦盆蒸豆和几根青菜,此外什么也没有。卢怀慎握着宋璟和卢从愿两个人的手说:“你们两个人一定会当官治理国家,皇帝寻求人才和治理国家的策略很急迫。但是统治的时间长了,皇帝身边的大臣就会有所懈怠,这时就会有小人乘机接近讨好皇帝,你们两个人一定要记住。”过了没几天,卢怀慎就死了,他在病危的时候,曾经写了一个报告,向皇帝推荐宋璟、卢从愿、李杰和李朝阴。皇帝看了报告,对他更加惋惜。安葬卢怀慎的时候,因为他平时没有积蓄,所以只好叫一个老仆人做了一锅粥给帮助办理丧事的人吃。玄宗皇帝到城南打猎,来到一片破旧的房舍之间,有一户人家简陋的院子里,似乎正在举行什么仪式,便派人骑马去询问,那人回来报告说:“那里在举行卢怀慎死亡两周年的祭礼,正在吃斋饭。”玄宗于是赏赐细绢帛,并因此停止了打猎。
包拯三谏宋仁宗
包拯,字希仁,字徽庐州人。北宋天圣进士,先后任天长县令,权开封府,监察御史,龙图阁直学士,察副使等职。人称包青天。
事情发生在北宋皇偌二年闰十一月。宋仁宗下诏以三使,户部侍郎张尧佑为宣徽南院使、淮康军节度使、景灵宫使。张尧佑是张贵妃之父张尧封的堂兄。张贵妃受到宋仁宗宠爱。张尧佑也就青云直上。
包拯时任监察御吏,负责对皇帝百官的纠弹。他认为宋仁宗一再超张尧佑。任人唯亲不合大宋法度。他上疏指出宋仁宗提拔张尧佑是错误的,并分析其背景是后宫干政。个别大臣典意奉迎。包拯此举如天惊石破,激起了一片称赞。大臣们纷纷上书反对任命张尧佑。面对强雨议论。宋仁宗只好收回成命。
转眼到了第二年正月。宋仁宗经不住张贵妃的一再请求,再次下旨张尧佑。包拯不顾再次粗犯宋仁宗和张贵妃。又一次挺身直谏。张尧佑见包拯等人言辞激烈,感到众怒难犯。当即表示不接受委任。于是,宋仁宗也就顺势下台。可是张贵妃却老不高兴,一再在仁宗耳边吹风。这年八月,宋仁宗金殿早朝。张贵妃特意送到宫门口,抚着仁宗后背,柔和说:“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封宣徽徒之事啊。”
金殿之上,宋仁宗果然又一次降旨,可御旨一下,包拯马上上奏。返一回,宋任宗打定擢升。“包拯谏驳道::“名地管史违法征收赋税。闹得民怨纷纷。张尧佐身为主管,怎说是无大过呢?“宋仁宗叹了口气说:“这已是第三次下旨任命了,朕即贵为天子,难道擢任一个人就这么不容易?”包拯闻言趋御座,高声到:“难道殿下不愿意不顾民心向背么?臣即为谏官,岂能自顾安危而不据理力争?“张尧佐站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宋仁宗见包拯这么执着。众大臣又纷纷襄赞,而自己又没有合适的理由反驳。心里非常生气。一甩手回到宫里。
张贵妃早已派人在打探消息,知道又是包拯犯颜直谏惹得仁宗下不了台,所以等仁宗一回来。她马上迎上前去谢罪。宋仁宗余怒未消举袖擦脸说:“包拯说话,唾沫直溅到朕的脸上!你只知道宣徽吏,宣徽吏就不知道包拯还在当御史。”
周恩来的廉洁自律
衣着---在人们的印象中,周恩来总是那样衣冠楚楚,风度翩翩。殊不知,他仅有的几套料子服装,大都穿了几十年,有的破损了,精心织补后继续穿。有一次,他穿织补过的衣服接待外宾,身边工作人员说这套“礼服”早该换换啦。他笑笑说:“穿补丁衣服照样可以接待外宾。”织补的那块有点痕迹也不要紧,别人看着也没关系。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才难看呢!”他的衬衣磨破了,换上新的领口和袖口照旧穿。1963年,他出访亚非欧14国,到了开罗,他换下缝补多次的衬衣,随行工作人员不便拿给外国宾馆去洗,只好请我驻埃及使馆的同志帮忙,并叮嘱洗时不要用力,以免搓破。大使夫人看到后,感动得边洗边流泪。至于他穿用了几十年破旧的睡衣、皮凉鞋和第一代上海牌国产手表等,已作为珍贵文物,存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饮食—周恩来的家常饭菜很简单,主食经常吃些粗粮,副食一般是一荤一素一汤。他规定的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的家常饭菜。他说:“四菜一汤既经济又实惠。”他在外地视察或主持会议、同大家吃一样的饭菜,不搞特殊,离开时一定付清钱和粮票。他不仅自己这样做,还要求其他领导干部也这样做。有一次,他出差到上海,听说有的领导同志带着夫人、孩子到地方去、所有食宿费用都由地方开支,非常生气,回北京后,他在全国第三次接待工作会议上向各省市代表提出:“今后无论哪个领导到省里去,吃住行等所有开支,地方一概不要负担,都要给客人出具帐单,由本人自付。这要形成一种制度。”一位专机机长的回忆,颇为传神地反映了他在饮食方面的律己要求。有一次,这位机长看他吃饭,掉了个饭粒在桌上,他连夹两次才夹住放进嘴里,笑着吃了。看到这情景,这位机长后来感慨地说:“我心里不禁百感交集。什么叫廉洁,看看总理就知道了。”
住房--建国初期,周恩来搬进了中南海西花厅,一住就是26年,直到他去世。西花厅是清朝乾隆年间修建的老式平房,潮湿阴冷。身边的工作人员于心不安,多次提出修缮,但他坚决不同意。1959年年间,趁他和邓颖超出差外地时间较长,对西花厅进行了保护性维修。他回京一进门就惊讶地问:“这是只能回事?谁叫你们修的?!”他还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大片。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按照他的要求,撤掉了新添置的地毯、沙发、窗帘,吊灯等陈设。事后,对这次“修房**”他主动的、在国务院会仪上作了三次检讨,向到会的副总理和部长们说:“你们千万不要重复我的这个错误。”
第四篇:廉洁小故事
廉洁小故事
“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
当年在国务院会议厅入口处,有一块镌刻着“艰苦朴素”四个大字的木屏风,这是总理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的写照。在国务院的会上,人们不止一次地听到总理拒绝装修会议厅的建议,总理说:“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1959年,在大跃进的气氛下,水利部未经报告请示,在密云水库附近兴建一座水利建设成就展览馆。有一天,在西花厅开会,总理突然转过头向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说:“钱正英,贺老总告诉我,你们在密云水库那里修建一个相当高级的楼,有没有这回事?”钱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览馆。”总理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轻声地说了一句:“没有想到你们也会办这种事。”钱听了羞愧得无地自容,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如果按现在某些干部的想法,总理既未严厉批评,又未责成处理,既无纪委处分的威慑,更无丢官的危险,完全可以蒙混过关。但在周总理伟大人格的感召下,钱回部后,立即在党组会上作了传达。水利部党组随即决定:将这座价值400多万元的建筑,无偿转让给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个研究所,并向中央写了一个深刻检查的报告。
清正廉洁
古今廉洁人数多,我来给你数一数,拒收鲤鱼公仪休,两袖清风属包拯,廉洁奉公吉鸿昌,一心为民周恩来,以身作则毛主席,只捐不拿孔繁森,个个都是好榜样,你我学习之楷模,洁身自爱现在起,不让先人脸抹黑。
9、《廉政歌》
当官至要不贪铁,勤政心明私欲蠲。古来多少铮铮士,先忧后乐断俗缘。情系苍生披肝胆,黎元感激呼青天。即今华夏腾飞日,中枢决意毓时贤。党员干部讲先进,“三个代表”记心田。兴利除弊人为本,科学发展思如渊。扬清激浊开新局,和谐社会万象妍。
11、《清廉有感》
鉴古观今明镜悬,为官勤政俭清廉; 梅风烈烈临霜艳,竹品昂昂仗节坚; 一颗红心尘不染,满腔浩气史堪传; 人生最贵持清范,留得荣光耀九 天
毛泽东的廉洁故事
1929年1月,红四军下井冈山,迂回于赣南、闽西之间,我们跟随毛主席行军,沿途没见他骑马,可部队中的伤兵、病号、掉队的战士们都骑过他的马。虽说毛主席是前委书记,但他同战士们同吃一锅饭,同吃一盆菜,没有丝毫区别。行军中,出发早,吃饭早,各人都自带午饭。有一次我们行军休息,大概是上午十点多钟,大家照例拿出自带的午饭吃。那天毛主席因起来得晚些,没带上午饭。我们吃饭时,毛主席到了。他坐在我旁边,对我说:“起来迟了,早饭没吃,也没带上午饭,我的肚子饿得很,你的饭给我吃一点好吗?”我就把饭给他吃了。现在想想,那时的毛主席已是我们红军的领导核心,毛主席的廉洁,在当时是少有的。
三年还是那双旧袜子
1932年,红军打到漳州,我由白区厦门到漳州,住在毛主席那里。一眼看见他脚上穿的黑线袜子,已经洗成又薄又稀的灰色袜子了,我盯着他的袜子看,主席把脚一伸,对我说:“这双袜子还是1929年下井冈山后你替我买的,已经换过两次袜底了,你看还是好的。不过再不能换袜底子了,袜面也太稀薄,经不起洗了。”主席说着,还有些舍不得的样子。毛主席行军中惟一御寒的一条毯子,也不知用了多少年,自从我们一同行军,见到的就是这条毛毯,上面的毛已基本上掉光,差不多是一个麻袋片了。部队没收的毛毯,并不是完全没有,但是他不要。
六月天还穿着薄毛裤
1957年6月中旬,我去主席那里汇报工作,我们都穿上了单衣,而毛主席仍然穿一条灰黄色的旧毛裤,没穿罩裤,毛裤已经很旧了,上边还有几个洞。我问:“主席,您这个时候还穿毛裤,是不是腿有毛病?”“没有毛病,只不过是买不到适合我穿的宽大线裤。”毛主席说。“我在广州针织厂为您定做两套线衣、线裤好吗?”我问。“那就麻烦定做两套,我自己出钱。”主席说。
记得主席身上穿的睡衣也打了补钉。主席这样简朴,有些人不相信,可我是亲眼所见,事实就是事实。我在主席那里吃过多次饭,总是二两米饭,三到四个菜。来了客人,主席通知加点菜,也只是增加点分量,有鱼有肉而已。在主席那里,我从未吃过什么山珍海味。这就是全国解放以后,作为党和国家领袖的毛主席的日常生活。
第五篇:廉洁小故事
我身边的廉洁小故事
罗山一实小 四(4)班 陈鑫雨
廉洁,自古以来便是一种难得可贵的品质。如果人人廉洁,可以产生巨大的反响——社会和谐共处,国家繁荣富强。不廉洁则会产生恶劣的影响,导致国家腐败,民不聊生,拖垮整个国家。因此,自古以来每个朝代的领导人都提倡廉洁的作风。
不管男女老少,都应该拥有廉洁的品质。我们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更要学会廉洁,每件事情都能反应出一个人是否拥有廉洁的品质。从入学到现在,我是班里的骨干,包青天的故事时常鞭策着我,每天都反省自己是否廉洁,对待同学是否一致不求回报的帮助,是否铁面无私。也观察同学是否廉洁。
记得今天我和一位数学课代表发生这样的事情。有一天,我去参加竞赛,托一个同学帮我拿书包。没想到她忘了帮我收数学本。第二天早上,当组长要收我的作业时,发现我没交作业,便把我的名字交给科代表。过了一会儿,科代表走到我的跟前,问:“你为什么没交作业本?” 我告诉她没做作业的原因后,她便要求我把作业补做。可当我翻开书包时,作业本居然荡然无存。我急得像热窝上的蚂蚁,坐立不安。接着,我跑去哀求她把我的名字划掉。可她却说:“不行,我不能因你是学习委员,就答应你的事。”我又对她说:“只要你答应了这次,我辅导你的语文学科的知识,行吗?”她回答很干脆:“为了我自己的利益,而违反班规。那以后就会有数不清的同学也跟你一样诱惑我,帮她们掩护错误。这样的班级能评上优秀班吗?”经过这件事,我从她的身上看到了正直、廉洁的高尚品质。在我的心目中,它不仅是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还是个小小包青天呢!
古人云: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让我们时时刻刻以别人为镜子,让我们时时刻刻寻找到自己身上的缺陷,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做一个廉洁、正直的人,让这个社会成为一个廉洁、美好的社会,中国才能成为一个廉洁之国,更加繁荣富强!
廉洁,从身边做起
罗山一实小 四(4)班 王煦阳
廉洁,自古以来便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如果人人廉洁,可以产生巨大的效应——社会和谐,国家昌盛。
明代有名的清官于谦是一个廉洁奉公的人,他六十岁寿辰,当地许多人都送来了厚礼,连皇上也送来了一只玉猫金座钟,可于谦却一一回绝了他们的礼物。
在我读的一本书里,作者班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作者是一位语文学的比较出色的学生,一天忘了写数学作业,数学课代表问他为什么没做作业?
他吞吞吐吐的说:“我有事,忘了写”。数学课代表要求他把作业完成。他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接着,他哀求数学课代表:把他的名字划掉,拜托了。
可数学课代表说:“不行”。
他又对数学课代表说:“只要这一次。如果你语文上遇到问题,我可以帮你”。
数学课代表干脆的说:“为了我自己的利益违反班规,那以后就会有许多同学也和你一样诱惑我,帮他们掩护错误。”
他见势不行,只好乖乖的写作业。
这件事让我从数学课代表身上看到了正直、廉洁的高尚品质。在我心目中,她不仅是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还是一个小小包青天呢!
廉洁自律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也发生着。
我朋友的叔叔,位高权重,有很多捞取不义之财的机会。可是,面对送上门的“油水”他却断然拒绝。
我从心底敬佩这位叔叔,羡慕我的朋友有这样正直的叔叔。
古人云: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让我们时时刻刻以别人为镜子,寻找到自己身上的缺陷;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创建一个廉洁、美好的社会。这样,中国才能成为一个廉洁之国,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
廉洁小故事
罗山一实小
四(4)班
刘克寒
廉洁,自古以来就是做好官的标志。
明代有名的清官于谦就是一个廉洁奉公的人。他六十岁寿辰那年,当地许多人都送来了厚礼连皇上也送了一只玉猫金座钟。可于谦却一一回绝了他们的礼物。
宋朝的包拯。当时,包拯在端州任职,那儿盛产端砚。一方端砚要经过千锤万凿才能生产出来。而当地一些官员不顾百姓死活,大量生产,上贡朝庭,以取悦权贵和中饱私囊。包拯自己也说:“能持端州方砚,可谓死南昌无憾。”可是,直到他离任,也未取一件。
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不仅以其铁骨铮铮、英勇善战让敌人闻风丧胆,而且还以其体恤民情、正直清廉令人们敬仰。他把“做官即不许发财”7个字写在细瓷茶碗上,交给陶瓷厂仿照烧制。瓷碗烧好后,他用卡车拉到部队,集合全体官兵,举行了严肃的发碗仪式。他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我绝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家父的教诲,做官不为发财,要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接着,他亲手把碗发给全体官兵,勉励大家廉洁奉公。当时吉鸿昌在西北军冯玉祥部下任营长,只有25岁。自此,吉鸿昌就将那只写有“做官即不许发财”的细瓷茶碗带在身边,用它作为一面镜子,时刻提醒自己应如何为人做事。这只碗随吉鸿昌将军走南闯北,直到他39岁牺牲。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更是一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这位模范干部收留了三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由于生活拮据,他到血库要求献血。在外人眼里,一个共产党的中高级干部生活如此清贫真难以想像。1993年,妻子到西藏探亲,去的路费由自己筹措。由于看病,妻子将返程的路费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钱,他东挪西借才勉强凑了500元,而回程机票当时是每个人800元。妻子不忍心让丈夫为难,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回到济南后,他妻子去看上大学的女儿,女儿一见面就对妈妈说:“学校让交学杂费,我写信给爸爸,爸爸让我跟您要。”他妻子一听,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自己身上剩下的钱,连回家乡聊城的车票还不够,哪里还有钱给女儿交学费!孔繁森把工资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平时根本就没有攒下几个钱。他给群众买药,扶贫济困时出手大方,少则百十元钱,多则上千元。他因车祸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体上找到的现金只有8元6角,在场的每个人都流了泪。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让我们从小做起,从我们身边做起,向这些先人楷模学习,做个正直的人,做个有用的人才。打开门窗,让“廉政”随着暖风飞入校园的每个角落吧,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廉政”之心!
天下廉吏第一人
罗山一实小
四(4)班
胡翠翠
大家都知道,在清朝时,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被称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他廉洁一生,处处替老百姓着想,还深得康熙帝赞赏。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北武当镇来堡村)人。谥“清端”、赠太子太保。于成龙明崇祯十二年举副员,清顺治十八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着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
清正廉洁是于成龙身上最重要的品质,是他人格魅力的具体体现。他任罗城知县时是粗茶淡饭;任直隶总督时遭到饥馑,吃糠咽菜,同民众共甘苦。即使日子好过些,吃饭也是粗米青菜,人称“于青菜”。他认为,粗茶淡饭吃着香甜,粗布旧衣穿着随便。罗城百姓看到于大人生活过分清苦,过意不去,稍有馈赠,于成龙坚辞不受。他说:“我挣朝廷俸禄,有吃有喝,再拿你们的钱,岂非接受贿赂!”他认为,为官做不到清廉,民风自不能纯正。他离罗城时,把上级奖励的百两白银大部分用来周济孤寡老人和兴办义学堂。“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于成龙的清正廉明,自甘淡泊,终使罗城这个凶险之地得到彻底治理。
于成龙不仅自律甚严是的清官,更是为民办实事的好官。他勤政爱民,把百姓的疾苦时刻放在心上。他最反对吃皇粮而不办公事的人。他要求自己做一个上对得起皇上,下对得起百姓的好官。他认为,身为衣食父母官不为父母的衣食打算,怎么能行?直隶旱灾严重,饥民遍野,于成龙含泪将湖北巡抚张朝珍送的枣红马杀了给百姓充饥。他甘冒死罪开仓放粮,以解救千万饥民。于成龙去世后,人们检点他的遗物,只有一件破袍和几罐盐豉,真是“清风两袖朝天去”。百姓罢市聚哭,家家绘像祭奠,痛悼一代清官的离去。灵柩归葬故里时,江宁数万仕民步行二十里在江边伏地痛哭相送,哭声盖过了滚滚东去的江水声。康熙感叹“居官如于成龙者能有几人”,称于成龙为“天下廉吏第一”,谥号“清端”。
读了这些关于于成龙的故事,我的感受:于成龙他一生清正廉洁,自律甚严,勤政爱民,只要他看见老百姓受苦,没粮食吃,他肯定会与民众共甘苦,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粗布旧衣,处处替老百姓着想。不愧于被康熙帝称为“天下廉史第一”。这种精神值得我去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向于成龙学习这种节省度日的精神。吃的和穿的,可以简简单单,随随便便,不用太复杂。而且,要常常帮助困难的人,伸出救援之手。
罗山一实小
四(4)班
吕柯佳
古语云:“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检,两袖清风。”廉洁,其实可以拆成两个字,“廉”是清廉,就是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洁”是洁白,就是人生光明磊落的态度。廉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表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它每时每刻都伴随着我们。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关于廉洁的小故事。
一天晚上,我和父母一起“饭后百步走”。突然,只听“砰”的一声,一辆汽车撞上了一架自行车,很多人都来围观,我们也不例外。我们看到一架被撞得七零八落的自行车,骑自行车的人也被撞倒在地。不一会儿,就有几位交警叔叔来解决这个交通事故,这时,开汽车的叔叔偷偷地把其中一位交警叔叔拉到一边,拿出一个信封塞入交警叔叔的裤袋,并在他耳边悄悄地说着什么,但是交警叔叔却掏出信封,还给了那个人,义正严词地说:“你撞了人想走,是错的,现在还来行贿我,是错上加错!你现在应该把伤者送去医院。”开车的叔叔见交警大公无私,义正严词,只好把被他撞伤的人抱上车,快速向医院驶去......
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可交警叔叔廉洁的形象始终留在我的记忆中,而且,每当想起这件事,交警叔叔的形象就越来越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