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_8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又一次生动而具体的展观。要实践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要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要把握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历史背景。向我们提出了新课题、新任务,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迎接新的挑战,推动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要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密切结合新的发展实践,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作出的新探索和新概括,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认真学习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容,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与工作相结合,立足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党员,这就要求自已要学习科学发展观,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加强自身建设,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本职工作。把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当前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着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就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而且还要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系统安排。我们不管学什么,都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二要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本领。新课标下要提高教学水平,尤其是要开展“青蓝工程”、“一课多教”的活动,这就要我们具有“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为各项工作塑造良好的形象。
三要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在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各项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工作任务也将会越来越繁重。要使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创新能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事事要讲发展,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全新的工作。要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坚持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勤于政事,苦干实干,把心思用在工作和事业上。
四要提高自律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党的形象。我们一定要珍惜党的政治声誉,堂堂正正做人,走好人生之路,着力规范服务行为,树立良好的形象。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高尚的人格。做人要谦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作风。
三、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要坚决破除一切与科学发展观不相符的观念,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从习惯于教堂“五程序”的思维定式转到新课标创新思维上来,使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教师的领导性,自主创新等新观念进入到思维深处,落实到工作实践,真正转化为推动本职工作的思维方法和发展思路,切实做到创新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我们不仅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工作能力,而且还要有好的创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人看事,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要不断地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和改造,塑造党员特有的人格魅力,以人格的力量影响和推动工作的落实。
第二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灵魂和核心。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丰富实践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我校的学习实践活动中,通过专家做报告和集中学习讨论交流,使我们对科学发展推出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以及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认识到国家实施科学发展战略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使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更美好、更富裕、更舒适。体现了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生命、人的价值这个核心。表明我们党更加关注民生。科学发展观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这一发展战略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范畴。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因为,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每位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如何,直接关系着国家长远发展。
通过认真学习,我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加明晰更加深刻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个重要思想不仅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有宏观指导意义,对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全方位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从我们学校发展的微观角度,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一、教育以育人为本,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我们从事基础教育,就是要推进素质教育,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要求,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作为党员教师,我们义不容辞。育人为本,就是我们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要始终坚持育人原则。任课老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是育人,学校开展的每一项活动是育人,学校出台的每一种规章制度每一项措施都是育人,育人是我们所有工作的指针。
育人为本,首先要考虑育什么样的人。一言以蔽之,德育为首、全面发展。我们学校提出要培养学生经营未来幸福人生的能力,其具体内涵,就是让学生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足够的知识能力,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健康的身心素质。树立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我们研究教育科学,讲究教育规律,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每一名学生个性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开掘学生的潜能,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办学以人才为本,要以教师为主体,以服务教师,引领教师师德、专业发展为己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学要以教师为主体。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质量的高低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
教育管理者必须全心全意依靠教师,为教师服务,努力建设好教师队伍。这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要务。教育的全面发展本身就有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意思。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特色发展是三位一体的。这是对教育全面发展的科学完整的理解。而教育的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各教育因素、各教育环节的协调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有一批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不断发展的教师队伍。
我们今后要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完善用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尽其所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平台、搭建舞台,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让骨干教师尽快成长为名师,让唐四小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对全国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地区各部门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发展差异和不同情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条件和发展需要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措施,不能强求一律,搞齐步走、一刀切。”我的理解就是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我们有自己学校的校情,各班有各自的班情,每一位学生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特长,我们要看到差异,看到特点,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讲究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策略、方式、方法,对症下药,唯其如此,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走科学发展之路,这就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
进入二十一世纪,当今世界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而当代中国也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是一个全面开放的世界,也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我们党要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从这个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 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制定出新的应付方针和政策。从国内的发展来看,伴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动更加剧烈,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在这种形势下,要协调好各种利益的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抓好党的自身建设。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就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应当看到,改革和创新是当今时代的潮流。我国的发展方向是要建成创新型国家,这样的时代背景,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才能担当起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的重要使命。
我们的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我们党是从来不回避矛盾掩盖缺点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完善,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理论联系实际思想理论水平还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的本领不大,素质和能力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党老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等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些问题不解决,必然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必须引起我们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
作为一名学校领导,我深知知己的责任重大。因此,要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活动中,以身作则,做学习的表率,把学习当成一种追求,一种责任,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要搞好调研,为改进工作打好基础,在这次学习教育中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帮助我们解决工作中违背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问题,克服我校党员队伍中的不和谐因素,进而制定符合校情实际的整改措施。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深入开展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是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学习教育活动,我们要进一步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观念,探索和健全科学发展的机制,自觉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融入到学校发展的实践中去,在更高的起点上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建设增添新的发展动力。通过认真学习,我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加明晰、更加深刻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个重要思想不仅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有宏观指导意义,对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全方位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谈谈学习体会。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求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通过对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浅显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今后我在教学工作中应力求做到:
一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这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主题。因为无论教育规模如何发展,但最终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是能否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首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完善育人体制,在学生管理上做好大与小的结合、远与近的结合、堵与疏的结合,逐步形成管理的纵横网络,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式管理育人模式,使得育人环境没有死角,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二是要明确责任,开拓性地作好本职工作。
党的十七大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并为今后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性目标和“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的新的任务。特别是把教育工作作为民生问题之首,用较大的篇幅对基础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倍受鼓舞,同时也深感基础教育事业将承担起更加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我们要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努力把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到实处,体现在新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局面中。
三是要振奋精神,脚踏实地做好教学工作。课程改革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场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教育的全面改革,是对“应试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建。它既是一场广泛而深入的教育创新,更是一种文化的重建,目的是培植一种富有时代气息,体现现代精神,与时俱进的民主、科学、开放的新文化。为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根据我校自身特点,学校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各项课改制度。目的是引领教师更好地迎接新课程的挑战,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尽快实现角色转换,高起点地实施新课程。建立学生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成长经历,促进学生发展,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基本素质。减轻教师、学生在新形势下的恐慌感,减少行动的盲目性,为教师指明方向。同时也为学校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构建有特色、充满活力的新课程体系提供保障。
教学质量提高是个动态积累的过程。我们要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把握学生的成长流程;密切关注每位教师每一天的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计划的调控;密切关注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的产出率;密切关注每一次质量检测,抓好教学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只有把“视质量为生命”的承诺落实于行动,不断追求卓越,学校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要想打造天小教育品牌,就必须扎扎实实抓质量,以过硬的质量赢得良好的信誉,以良好的信誉吸引充足的生源,以充足的生源保障、保持学校的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党和政府、社会以及学生家长对教育工作者的殷切希望,也是教育工作者自身责任心的体现和追求。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己任,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方式等,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标准,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学校教师科学发展观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江泽民同志早在《关于
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指出“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基础教育存在着“五育”之间、师生之间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教育的“畸形儿”,严重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构建和谐校园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坚持社会发展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取决于教育、科学。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首先要国兴科教。大力发展教育,必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的事,家庭、社会各全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1、政府的重视是基础。
重视教育的政府才是有远见的,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使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泉港区的成立使本区的教育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区委区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举全区之力发展教育事业,建成了示范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区镇村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教育的硬环境焕然一新;大力抓好“两基”“双高普九”,抓好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实施扶贫助学,提高教师待遇、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等等,教育的软环境大有发展。但是,学校的装备还很不足,很多学校达不到十配套,尚需投入大量资金;各所学校发展还不均衡,农村薄弱校还不少:各种教育还欠平衡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占的比例还太少;辍学现象还很普遍等等。这些方面还需政府进一步大力抓好。
2、社会的关心是关键。
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十分显着。几年来,社会各行各业对教育工作普遍十分重视,很多单位、部门十分关心教育,与各所学校开展“共建”活动,村、老协会、退休干部协会为各校排忧解难;很多社会有识之士大力支持教育事业,设立了很多“奖教、奖学、助学”基金会,很多同志主动到各校担任校外辅导员,共同为教育工作献计献策。但社会毕竟还存在很多阴暗面,很多孩子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有的沉溺于网吧、游戏机而不可自拨,有的存在很强的拜金主义思想,有的参与赌博打架斗外面的斗欧,有的像成人一样吃喝玩乐,这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
3、家庭的支持是保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越来越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很多家长希望把子女送到好的学校就读,希望子女就读的学校会办好、子女会读好书。但是,家长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还不能经常关注孩子,还不懂如何教育孩子。这也是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提供有关教育资讯,让家长明确良好家庭教育的标准;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创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环境。
二、坚持学校发展教师为本,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校的工作的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坚持教师为本,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1、将柔性的人文建设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
以前很多管理者只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以人为本,而没有对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其实教师是作为知识分子,职业上要求其须有更高的道德修养,但教师也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需求,更需要关怀、理解。这就要求教育的管理者要对教师进行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保证制度落实的前提下,尽力为教师开创一种淡化行政手段进而以尊重人、爱护人、激发人为出发点的校园人际管理。这样的管理,能更好地调动和发挥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沟通和融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确保既定办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关注教师对人格尊重的需求,对平等竞争的需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对情感鼓励的需求,对探索科学知识的需求。营造尊重、沟通、宽容、互助、欣赏的人际和谐氛围,柔性的人文管理与刚性的制度化管理相结合,会使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
2、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美好前景凝聚教师人心
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共同的目标 ,共同的事业,可以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合理的发展目标最能激励人心、凝聚人心。学校的管理者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在教师面前不断展现新的前景,使大家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永远处于新的追求之中,促进学校工作层层推进。学校的目标要自上而下,层层展开,形成一个目标系统,被广大教师接受并内化,做到人人明确目标,个个清楚责任。每一学年要进行总结评价,让教师体验达到目标的成就感。
3、用行政人员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学校行政人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精通业务,对教师的工作能起指导作用,让教师从内心里佩服行政,自觉服从领导。
三、坚持培育人才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学生成长氛围。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1、校园环境的和谐
一所环境幽美的学校,就是一片育人的沃土。创造条件,进一步实施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工程。加强校园广播站、图书室、音乐室、文化橱窗、学报、板报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大合唱、书画比赛、赛诗会、艺术节、文化节、运动会等各种文艺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层次。让每一位同学随时都感到亲切、温馨、随和、自然。学校的每一间教室、每一堵墙壁、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一处细节的设计都要处处浸润平等、宽容、理解和鼓励;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该以微笑、激情、博爱去接受和欣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力争把学校变成现代文化、时代文明的发源地,创设美化、绿化、知识化、健康化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创设氛围。
2、“五育”的和谐发展
我国教育方针历来强调受教育者应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的和谐发展是改变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五育”的和谐发展就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有专家指出,所谓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五育”的和谐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而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教育的整体效应。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劳技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可靠的接班人奠基。
3、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生命感受和经验体会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学习、主体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在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根据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多样化人才,使校园的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都能做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第三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单位:苏州工商局沧浪工商分局 部门:办公室 姓名沈晨斌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搞好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学习、提高认识是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要花时间、下功夫认真学习、掌握要领,深入研读、吃透精神,要对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根基、实践特征及其精神实质、科学内涵、根本要求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
搞好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实践、学用结合是目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所学到的所掌握了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理论武器运用在日常工作的伟大实践中去,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学习的目的完全在于应用。我们一定要以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大力开展调查研究,抓住学习重点,突出实践特色,切实促进各项工作。
因此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这就要求自已把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当前外事各项工作结合起来,着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服务水平。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并且要根据市局提出的“五问五看”的思想内容,加强自身建设,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本职工作。因此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而且还要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系统安排。我们不管学什么,都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
二要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新形势下我们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人物和事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采取防范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三要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在性。随着我市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外事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工作任务也将会越来越繁重。要使外事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如何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的要求,顺应形势进行不断总结、巩固、升华,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四要提高自律能力,进一步增强外事工作者的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党的形象。我们一定要珍惜党的政治声誉,堂堂正正做人,走好人生之路,着力规范服务行为,树立良好的形象。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高尚的人格。做人要谦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作风。
总之,我们不仅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工作能力,而且还要有好的创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人看事,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要不断地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和改造,塑造外事工作者特有的人格魅力,以人格的力量影响和推动工作的落实。
第四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林会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无时不在求发展,但曾有过求发展不科学的功过教训,政治上的科学发展体现的也非常明显,从反对党内不正之风,不正视党内存在腐败到开展反腐败斗争,经济上的科学发展也非常明显,从能源消耗性,生产粗放型到生产集约型,节能减排。从我国在20年来陆续出台的法律、法规,看得出我国正在向法制化国家迈进,而出台这些法律并不是在一夜之间,而是成熟一个出台一个,出台一个落实一个,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从科学意义上讲,也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胡总书记和党中央正是总结了这些成功的经验,才提出了具有历史性指导意义的科学发展观。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是阶段性的,既指导了改革开放的20年,也必将指导我党我国的各项事业。
作为一名普通的外事工作人员,这就要求自已要学习科学发展观,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加强自身建设,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本职工作。
把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当前外事各项工作结合起来,着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就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而且还要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系统安排。我们不管学什么,都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一定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二要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新形势下我们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人物和事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采取防范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要具有“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树立热情服务的宗旨,实行阳光服务,做到廉洁办事,为外事工作塑造良好的形象。
三要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在性。随着我市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外事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工作任务也将会越来越繁重。要使外事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如何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的要求,顺应形势进行不断总结、巩固、升华,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普通外事工作人员事事要讲发展,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全新的工作。要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坚持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勤于政事,苦干实干,把心思用在工作和事业上。
四要提高自律能力,进一步增强外事工作者的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党的形象。我们一定要珍惜党的政治声誉,堂堂正正做人,走好人生之路,着力规范服务行为,树立良好的形象。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高尚的人格。做人要谦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作风。
总之,我们不仅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工作能力,而且还要有好的创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人看事,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要不断地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和改造,塑造外事工作者特有的人格魅力,以人格的力量影响和推动工作的落实。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四日
林之琳
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科学理论。改革开放需要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同样也需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思想品质,更是一种工作作风。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解放思想尤显迫切而重要。我们要通过解放思想,进一步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在深入解放思想中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
一、解放思想要有锐意改革、敢为人先的精神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历史;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最宝贵的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回顾30年的历程,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发展上的每一个重大跨越,无不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成果。正是由于有了这个重要法宝,我们才能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打开“姓资姓社”的枷锁、消除“市场与计划”的鸿沟,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我省发展历程看,也是如此。安徽是大包干的发源地。正是大包干,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大包干精神,说到底,就是敢于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奇瑞汽车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十几年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强手如林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一种敢于闯、不服输的胆识和气魄,一种敢于争先、迎难而上的精神和斗志。近年来我省各项事业之所以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很重要的一条,也是广大党员干部有一种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闯劲和干劲。正是有了这么一股气、一股劲,我们才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各种挑战,不断取得改革上的一个又一个突破,发展上的一个又一个跨越。
当前,宏观经济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对我省的不利影响逐渐显现。可以说,我省发展现在到了一个关键时期,能否有效应对宏观环境影响,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是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重大考验,而这其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我们既要正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更要寻求并紧紧抓住其中的有利机遇,始终保持迎难而上的锐气、破解难题的勇气,善学善思善谋,用心用力用功,求真求实求新,化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努力把不利影响和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把优势和长处充分发挥出来,千方百计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二、解放思想要有尊重规律、求真务实的态度
解放思想既需要良好的精神状态,也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如果说过去解放思想的难点是“敢不敢”,那么现在还需要进一步解决“会不会”的问题。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破除各种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要强化战略思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我们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搞建设、抓发展,国际因素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直接、更广泛、更深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进科学发展,就必须克服封闭意识和狭隘视野,树立世界眼光,强化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国内条件变化中抢抓新的发展机遇,从国际国内优势互补中创造新的发展条件,使我们的发展既适应时代要求,又符合客观规律,既取得即期效益,又经得起历史检验。
要强化统筹意识。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一条宝贵经验。深入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把又好又快的要求并行不悖地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要坚持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的方针,做到好中求快、稳中求进。不仅要关注发展规模和速度,更要注重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同步发展;不仅要关注发展快的地方和中心城市,更要注重区域、城乡的协调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实力的增长,更要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的均衡发展;不仅要关注开发和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更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要强化人本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现在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见物不见人”的倾向,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群众利益。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见物不见人”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必须真正树立人本理念,既要“见物”,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增加物质财富,增强整体实力;更要“见人”,千方百计改善民生,切实把科学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提高人的生活水平上,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体现在保障人的合法权益上。只有这样,我们的发展才能有可靠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力量源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造福人民。
要强化法治观念。解放思想既要敢闯敢试,也要依法办事。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发展中遇到的挫折和问题,究其原因,多是与一些领导干部法制意识不强、不依法办事有关。明明法律不允许、政策有规定,硬要闯“红灯”、踩“黄线”、碰“雷区”,还美其名曰解放思想,这样的解放思想必然会出问题。解放思想不是胡思乱想,敢闯敢试不是乱闯乱试,必须以法律和政策为前提,依法合规地进行。我们搞的是市场经济,建设的是法治国家,必须树立依法执政的理念,自觉依法行政,出台的各项政策,采取的各项措施,都要符合国家法律,贯彻中央要求,这是基本原则。
三、解放思想要有敢于负责、一抓到底的作风
敢负责、抓落实,是工作的应有之义,是各级干部的应有做派。但是,在一些地方恰恰是弱项,在一些干部身上恰恰是软肋。如果不敢负责、不抓落实,再好的目标也只是海市蜃楼,再好的决策也只是纸上谈兵。解放思想,必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要在结合上下功夫。抓落实,重在结合,贵在创新。科学发展观是中央大政方针的集中体现和核心要求,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我们的工作中,体现在我们的行动上。如何落实?如何体现?靠水平,靠智慧,关键是要搞好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决不能原则来再原则去,口号来再口号去。
现在,有些地方和部门,讲话材料也好,文件政策也好,抄抄摘摘,照搬照套,既无特色,更无创新,可以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问题就在不动脑筋,缺少结合。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有科学的态度,这个科学态度就是联系实际,搞好结合,善于把科学发展的要求内化为自觉意识,吃透上面的,摸清下面的,变成自己的,使之既符合上情、又切合下情,既反映共性、又体现特色。
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体现作风,也决定成败。推进科学发展,要靠一件一件的具体工作去推动和落实,不抓细节、不抓具体,就很难生动、很难深入。然而,我们经常看到有这样一些同志,讲目标口若悬河、讲措施不得要领,讲道理连篇累牍、讲办法轻描淡写,或好高骛远,或大而化之,这样空对空的说教徒劳无益,必须坚决防止和杜绝。实践证明,思想的升华,来源于实践中具体认识的深化;事业的发展,得益于工作中具体问题的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解放思想中,善于把宏观与微观、全局与局部、战略与战术统一起来,多一些深化、细化,少一些空话、套话,既要有大思路,更要有硬措施。对于定下来的事情和工作,要一项一项地做,一件一件地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取得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效果。
要在执行上下功夫。执行力是落实的关键。没有执行力,落实就是空话,务实就是口号。应该讲,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探索符合安徽实际的发展之路,提出了一系列战略举措,得到了全省上下广泛认同。那么,如何把这些好的发展思路变成现实的发展成果?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升执行力,切实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行动、实际效果、人民利益。提升执行力,必须要有一以贯之、一抓到底的作风,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切不可贯彻过程中“减了压”、“走了调”甚至“断了线”,最终虎头蛇尾、没有结果。提升执行力,必须增强组织纪律性,坚持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对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切不可虚与应付,抓抓停停,左右摇摆。提升执行力,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善于发现、总结、推广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探索的新鲜经验,求安徽之真,务发展之实。
四、解放思想要用科学发展的实践成效来检验
解放思想,贵在有的放矢,重在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用科学发展的实践成效来检验。离开实践来谈解放思想,达不到目的,也没有意义。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为标杆,以实践为导向,把理论认识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的强大动力。
要在解放思想中完善科学发展思路。思想左右行动,思路决定出路。近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在解放思想中完善发展思路。今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两次亲临安徽视察,深刻阐述了发展的总体战略和思路,提出了“三个着力”、“四个切实”的要求,为安徽科学发展、奋力崛起指明了方向。现在的关键是,按照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我省“十一五”规划确立的六大战略,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迈开双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沉下身子,眼睛向下,认真调查研究,努力向群众学习;需要我们伸开双手,在干中学、学中干,努力向实践学习,从而摸清本质,探明规律,提升发展理念,拓宽发展思路。当前,面对国际国内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尤其要通过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开拓思路,千方百计趋利避害,全力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要在解放思想中落实科学发展举措。有了清晰的发展思路,还要有科学的发展举措和办法来实现。否则,思路只能停留在想法上,开不了花、结不了果。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大包干的发源地,安徽曾经探索出了不少好思路,也出现过许多在全国有影响的亮点和闪光点,但很多最终没有形成气候,“盆景”没有变成“风景”,甚至“墙内开花墙外香”,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好的想法、缺好的做法,缺少把“星星之火”引成“燎原之势”的举措。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就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促进皖北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加强政治生态建设等重大工作,一一进行了部署安排。这些工作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的重要抓手。我们要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行动,加强谋划,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一条一条制定措施,一项一项进行落实,切不可让工作在空中打转,落不到实处,见不到实效。
要在解放思想中健全科学发展机制。完善的制度、健全的体制机制具有导向鲜明、规范有力、监督有效的重要作用。应该看到,对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我们的体制机制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要通过解放思想讨论,找准症结,对症下药,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要完善政策导向机制,大力支持发展方式转变,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支持产业结构调整。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机制,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指标,更加注重人文、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指标,把科学发展的目标和要求转化为可考核的客观标准。要完善干部实绩考核机制,既要看当前,又要看长远,既要看显性政绩,又要看潜性政绩,使干部实绩考核更加符合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要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加强政治生态建设,让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人受重用,不会领导科学发展的人有压力,阻碍科学发展的人让位子,进一步强化选人用人上的科学发展导向。要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监督机制,以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责任追究为重点,形成多层次、全方位促进科学发展的监督体系,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不断开创加速安徽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推动我院发展迈向新台阶具有重大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以dxp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同毛泽东、dxp和jzm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有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内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科学人才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前提。树立科学人才观,对于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努力开创新时期的用人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单位要腾飞,都离不开人才工作的发展。以科学人才观的要求确立新的人才标准,就是要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下,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为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强、业务优秀、廉洁干事,为党的宗旨去坚强奋斗的干部队伍做好组织和政治保障。
对于领导干部,学习和落实科学人才观,就是要把科学人才观作为衡量工作成败的标准,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完善,努力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形成一个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我院是一个科研单位,人才是院发展的主体和关键,做好人才工作任重道远。用科学人才观指导我局的人事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院党委、院行政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部门工作职责,努力加强我院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要加强科研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思想素质、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工作队伍,努力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发展和进步的水平。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我院党委和行政工作的深入开展,要把党委、行政工作放到服务于流域管理和人才建设的进程中来把握,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步骤和各项举措相适应。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科研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实解决损害职工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实到为科研人员服务的各项工作中去;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努力形成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风气,以良好的作风、踏实的工作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行政工作千头万绪,政策性、政治性、原则性和创造性很强。这就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新时期新任务下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加强部门自身建设,落实岗位职责,转变作风,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在院党委、院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关心和帮助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把我院科研工作推向前进。
第五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中提到了发展,发展是第一要义。这里的发展,应该包括个人修养、个人能力、个人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我个人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
从个人修养上来说,首先要提高个人素质,个人素质是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先决条件。良好的素质,是个人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从工作和专业技术方面来说,做为一名项目部员工,我从现在的工长向安全员、质量员发展,再向更高的方向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人发展的过程。我个人的发展,是不断的提高、不断的进步的一个过程。再从大的层面来说,我个人发展,就可以更好的为企业工作,为企业创造产值。同时这也是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进步,做为个人,不进步就只能被社会淘汰,做为企业,不进步,不发展,就没有出路。
科学发展观把科学放在了发展的前面,这说明了科学的重要性,科学这个词,是生产力发展的象征,是社会进步的象征。科学,是发展的助力器,是发展的方向标。
企业要发展,必须依靠科学,这表现在要有科学的态度,有科学的经营方法和管理方法,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做为个人来讲,科学发展,就是人的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中提到了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如何以人为本求发展,就是我们这个具有高风险行业必须仔细考虑的问题。做为一名送电工人,我对以人为本的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安全是我们公司生存发展的基础,没有安全,谈不上以人为本。我们的企业要做大做强,做出品牌,我们的工程就必须保安全、高质量、稳进度,三方面缺一不可。但从实际来说,安全和进度就很难协调。我们从以人为本的方面来考虑,就必须注重施工人员的安全,要做到安全第一。
二、以人为本,员工至上。员工是我们企业的支柱,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系统。但我们的员工要在这个企业发展下去并有所做为,就必须掌握专业技能,并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所以提升员工的待遇、增强员工信心、加强员工队伍的素质、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是企业以人为本求发展的根本途径。
三、以人为本,深入群众。领导的决策和工作任务要落实到我们身上,我们是上级精神的实践者,是上级命令的执行者。但是在我们的下面,还有施工队伍。施工队伍是工作在第一线的,他们的想法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因为,只有了解了他们的想法,才能有效的管理和制约他们,减少发生安全隐患的几率。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是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内容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我们还是要继续学习,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思想,指导我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