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呼吁公开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并征求公众意见的建议信
关于呼吁公开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
并征求公众意见的建议信
各位常委会委员: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依据宪法第四十一条赋予的建议权,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会委员及其工作人员按照宪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刑事诉讼法是基本法律,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尤其像生命权、人身自由权、财产权等重大权益,敬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考虑开门立法,公开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向公众征求意见,并就公众意见做出回应。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立法机关,更是民意机关。我深知有很多委员密切联系公民,表达公民意愿,我亦深知有某个或几个委员代表我行使权力,但我不知他/她是谁,怎么和他/她取得联系,如何向他/她表达我的诉求。所以我不得不以写信的方式,表达我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极大的关切。我的建议不见得十分正确,但这是我的个人意见,一个公民的建议。同时,我于2011年8月17日在某微博发起了一个为期七天的投票,号召大家“关心法律,就是关心自己”,原本计划“超过一万人,我就公证该结果”,活动结束共727个微博用户投票参与,其中97%的用户支持“呼吁公开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向公众征求意见”,认同“关系每个人切身利益,理应公开”。人微言轻,未超过一万人参与,我未作公证,将结果直接打印附上,经得起调查核实。
就修改刑诉法本身,我有几条修改建议,仅供参考。
一、单纯修改刑诉法,并不能解决刑事诉讼的全部法律问题。与刑事诉讼密切相关的有宪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律师法等等,牵一发而动全身,请注重法律之间的衔接问题,可通过一揽子法律修正案的形式解决。
二、如何落实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法院检察院的现行架构之所以被人诟病,是因为经费、人事均受制于地方党委政府,司法地方化非常严重。建议各级地方法院、检察院的经费由省人大常委会做出决定,由省级财政直接拨付;
三、二审终审制与审判监督制互相掣肘,无法从制度上保障程序正义。终审判决经常被再审,不仅仅有损终审判决的权威性和最终裁决性,而且有损法律的威严、公民的合理预期。折中版方案为最高法院设立巡回法院,赋予被告人可越级上诉,如被告人不服基层法院的判决,可选择高级法院或者最高法院巡回法院为上诉法院,再如被告人不服中级法院的判决,可选择最高法院巡回法院为上诉法院。彻底版方案为三审终审制,就法律问题(非事实问题)还可以允许被告人上诉至最高法院。
四、改审委会制为大审判庭制;逮捕权(即批准逮捕权及决定逮捕权)由法院行使,检察院不再行使;
五、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下,刑诉法无法永远回避“劳教”制度、“双规”措施、“双指”措施等限制人身自由的情况,而立法法第八条明确规定限制人身自由只能由法律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如果考虑到现阶段的国情社情不宜立即取消上述特殊措施,但理应予以授权、规范限制,建议做出单独决定或在刑诉法增加一章“特定措施”,授权特定机关实施,严格规定实
施主体、被实施对象的范围和权利、实施程序、救济权利及渠道、折抵刑期,责令特定机关定期做出专项汇报,直到特定措施被废止。等等。篇幅有限,不再展开。
最后的声明:
一、未经本人书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透露本人的姓名、联系电话、电子信箱、邮寄地址等个人信息;公民有自我保护的权利,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亦有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职责。
二、无论全国人大常委会回不回应、如何回应,本人都可以接受。本人行使了应有的权利,表达了真实的意愿。
三、本人谢绝任何炒作,公开建议信的内容,仅为开诚布公、启发民智、求同存异;公开EMS邮寄情况,仅此答谢所有支持公开刑诉法修正案草案的人。
公民:(签名见第二页背后)2011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