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修改)

时间:2019-05-15 02:10: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成宫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修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成宫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修改)》。

第一篇:九成宫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修改)

九成宫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2012年至2015年)

九成宫镇人民政府 二0一二年六月

前 言……………………………………………………………3 第一章 基本情况和农村环境现状……………………………3 第二章 综合整治总体框架 …………………………………

5规划指导思想…………………………………………………5

规划原则………………………………………………………5 规划时限………………………………………………………6

规划目标 ………………………………………………………6 第三章 规划重点 ………………………………………………6

1、村庄环境综合治理…………………………………………6

2、道路环境建设………………………………………………7

3、农业环境综合整治…………………………………………7

4、饮用水安全及农村河道治理建设…………………………7

5、农村改厕……………………………………………………7

6、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与管理机制建设……………8

7、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建设……………………………………8

8、推行节能减排………………………………………………8

9、实施生态城镇建设…………………………………………8

10、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镇建设…………………………8

11、实施农业综合开发………………………………………9

12、加快农村电网改造………………………………………9

13、实施三网覆盖工程………………………………………9

14、实施农村建房……………………………………………9

15、加快镇村文化中心建设…………………………………9

16、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9 第四章 资金估算………………………………………………10 第五章 保障措施 ………………………………………………10

1、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监督考核 ………………………10

2、加大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 ………………………11

3、加强宣传发动,增强参与意识 ………………………11

4、加强组织协调,明确部门分工 ………………………11

前 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改善农村人居条件,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切实改变城镇环境面貌,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麟办发(2012)41号《麟游县农村环境综治整治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编制本规划。

近年来,我镇全面组织生态产业建设、水土资源保护、环境综合治理与污染控制以及生态村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农业和农村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产业生态化及生态产业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安全饮用水进一步强化,镇村工业污染源基本实现达标排放,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为全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规划综合了近年来开展的“打造中心集镇、创建绿色家园”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精神,围绕全县“十大工程”,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各村、各社区及各单位要依据本规划,逐年制定实施计划,加大投入力度,切实解决农村“脏、乱、差”现象,保障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富民强镇”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一章 基本情况和农村环境现状

九成宫镇位于麟游县城所在地,总面积418.69平方公里,东接扶风县和本县常丰乡,南临岐山县,西与风翔县和本县

招贤镇毗邻,北和本县崔木镇接壤。有西麟、麟宝、眉麟三条省级公路穿境而过。全镇共有24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94个村民小组,8184户,26878人。其中:农业户5073户,农业人口17784人。耕地面积120038亩,人均耕地6.7亩,主要农特产品有核桃、蜂蜜、杏仁、药材、黄玉米、高山蔬菜和中药材。由于群众居住分散,大多地处深沟残垣地带,交通建设滞后,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势头不强,农民增收步伐缓慢。由于过去不合理开发及自然原因,尤其是受每年雨水冲刷致使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土地资源质量低下。近年来,我镇围绕生态示范镇建设,充分发挥镇域资源优势,结合生态环境现状、功能与特点,先后重点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各类农业生态模式、农村循环经济得到有益探索与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镇村面貌及人居环境明显改观,社会事业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进步和提高。

目前,我镇正处于集镇扩大化、工业规模化的过程中,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问题日益显现,加上经济发展采取了以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农村环境的制约因素:

1、水环境调节功能下降。由于生态环境的不协调,森林覆盖及蓄储水量退化,水源枯缩甚至部分消失,缺水面积和人口在不断增加。

2、农业面源问题突出。农业的迅猛发展,农药、化肥使用量的增加以及不合理使用,大棚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致

使“十一五”期末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比例较高,土地板结,有机质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对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的开发与发展产生严重制约影响。畜禽粪便得不到充分处理排放水体,秸秆综合利用率不高,河流富营养化程度高,水体清洁程度在不断降低。

3、农村居住环境改善缓慢。农村人均基础设施投入差距较大,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小、配臵不均、经济性差,卫生厕所普及率相对较低,排水、污水处理等设施基本空白,垃圾收运清理系统不健全,生活垃圾和废弃杂物乱堆乱放,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缺乏,用水难、环境脏、乱、差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第二章 综合整治总体框架

一、规划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布臵,根据陕西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要求,以建设新农村为抓手,按照创建生态镇的要求,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点解决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等环境问题,加快推进“两个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二、规划原则

(一)坚持在建设中治理、在发展中治理(二)坚持源头、末端和过程治理三结合(三)坚持立足长效、建立制度

(四)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适当超前(六)坚持政府领导、统筹协调、多方投入

三、规划时限

规划年限为4年,分为近期(2012年3月-2013年1月)和远期(2013年2月-2015年12月)两个阶段。

四、规划目标

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为切入点,以饮用水安全为重点,加强镇村工业污染防治,加快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生活污染与农业污染控制的力度,保护好各类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到2015年,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控制,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有所改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一定进展,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低毒高效农药使用率均提高85%以上;农村改水、改厕工作顺利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严重的农村环境健康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生活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农民生活与生产环境有所改善。

第三章 规划重点

1、村庄环境综合治理

全面推动村庄环境综合治理,结合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修建村庄道路、河坝修葺、垃圾清理、污水处理、旧房改造、村庄绿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建设,落实

每村编制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按序时进度。其中2012年已完成公路沿线11个村环境综合整治墙体涂白95696平方米,拆除公路沿线100米范围内土坯房209间、废弃的烟炉16个、篱笆墙5806米,整治三堆3737个,清运垃圾215吨,改造旱厕50个,植树47150棵,绿化12416平方米。计划到2013年底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达到85%,至2015年底达到100%。

2、道路环境建设

继续完善公路网络结构,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在全面完成通村公路工程的基础上,把农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到2015年,实现组级道路绿化硬化,所有行政村通客运班车,打造基础设施服务功能齐全,各类资源齐备的最佳小镇。

3、农业环境综合整治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强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效控制农业生产污染,积极开展农用化学品污染、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控制、农业秸秆环境污染控制、土壤污染防治、绿化造林建设等工作,改善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4、饮用水安全、农村河道治理建设

加强饮用水源卫生安全管理力度,全面实施人饮工程,以管网改造和管道延伸为重点,大力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到2015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群众饮用水合格率达到100%。

5、农村改厕

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的监管力度,逐步完善自来水消毒设施,所有水厂(供水站点)配备水质消毒设施并正常运行,管理科学规范,水质监测按期保质完成。到2013年,全镇农村改厕完成率达到90%以上,重点建设10个农村改厕普及村,创建省卫生村达到15个。

6、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与管理机制建设 到2015年底建成94个生活垃圾填埋场,完成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环卫机具等作业设施、设备的购臵,组建保洁队伍,建立起“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体系和集中处臵机制,建立管理、考核等相关配套制度。

7、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建设

在示范村开展生活污水净化池试点建设,总投资28万元,到2015年,确保在每个村民小组建成1个生活污水净化池,年净化生活污水能力达20万吨。

8、推行节能减排。推广电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积极实施沼气池、太阳能、网络等再生能源,到2015年,实现城区农村通天然气,农村沼气普及率达到60%以上。

9、实施生态城镇建设。全面启动国家绿化模范县城和全国最美小城创建活动。加大村庄、道路、庭院、台塬坡面绿化,实施青莲山、官坪新区亮化,凤凰山美化,同时,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大幅提升城镇品味,到2015年,人均绿化面积达到60平方米以上,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50%以上。

10、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镇建设工程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开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发展生态农业模式。化肥、农药减量使用,镇域内规模畜禽养殖场建立符合环境管理体系,开展清洁生产。畜禽粪便、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11、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着力实施杜水河流域农业综合治理工程和澄水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到2015年共完成平整土地10000亩,新增耕地1000亩,人均基本农田达到3亩以上。

12、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到2015年全镇21个村农村电网改造达到100%。

13、实施三网覆盖工程。加快农村通讯、广电、信息化设施建设步伐,实现乡村在线工程,到2013年实现村村通和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100%以上,2015年实现三网信息全覆盖。

14、实施农村建房。加快实施农村安居工程和危房改造工程,逐年实施农村整村推进和扶贫到户工程,到2015年,全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8平方米。

15、加快镇村文化中心建设。积极向省文化厅争取立项,着手筹建九成宫文化娱乐中心,加快紫石崖、蔡家河等村文化中心建设步伐。到2015年,力争全镇21个村60%以上村有文化娱乐中心。

16、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1、实施农村居民集中居住人居环境科学构建示范工程,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及节约型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2、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建立农村环境信息系统,改善农村水、土、气、声环境综合监测体系。每个行政村至少配备1名兼职环保管理人员,负责生活垃圾和全村环境监督管理。

第四章 资金估算

1、涉及24个村8184户26878人生活污水处理,需污水管网25000米,资金:25000×100=250万元;

2、在20个村建设文化广场8万平方米,需资金:80000×85=680万元;

3、在24个村实施绿化美化,植绿化树72000棵,需资金:72000×20=144万元;

4、在24村94个村民小组建设94个垃圾屋,需资金:94×6000=56.4万元;

5、在全镇范围内基本形成污水简易处理池全覆盖需资金500万元;

6、在24个行政村94个村民小组建立每小组一个垃圾填埋点,共建94个,需资金:94×10000=94万元。

以上项目实施总计需资金1724.4万元。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监督考核。

各村、社区实行统一组织领导,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明确年度工作目标、细化工程项目,认真组织实施。探索新型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镇村两级责任体系,严格督查考核,提高农村环境

监管力度,制订奖惩办法,把农村环境质量作为考核干部实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加大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

坚持环保投入优先原则,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的安排,积极推行农民以工代资,积极扶持整治项目,鼓励和引导经济条件好的村组加大对整治的投入力度,发动煤矿等企业筹资搞生态环境建设。坚持环保投入优先原则,积极推行“以奖代补”,积极扶持整治项目,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广泛吸引各种本地资金,逐步形成规范的环境综合整治和保护工作投入机制。

三、加强宣传发动,增加参与意识

综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各村环境整治的阶段性任务,广泛利用多种有效途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认识水平,强化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逐步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加强村级农村环境卫生知识和技术培训,传授他们环境友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技术,让农村环境保护变成生产者的自觉行动,真正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

四、加强组织协调,明确落实责任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力合作,共同实施。镇机关成立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实行领导亲自抓、联村干部、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具体负责。各村也相应成立本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小组,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为全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打好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第二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临县北下庄乡木口村申请中央农村

环保专项资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的规划概况

临县北下庄乡木口村位于镇“十里一条街”腹地,县城东南9公里处,距镇政府5公里,耕地面积503亩,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近年来,木口村充足优越的地理位置,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利用村里广阔的土地资源,在生态环境整治上,着眼长远,科学规划,积极稳妥,量力而行,确立了建设生态园林新村的目标,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现状和问题

1、村民饮用水污染较为严重

由于木口村及四周地下煤炭资源丰富,四周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形成了对地下水严重的破坏。再者,由于木口村村民以种植、养殖业为主,家户饲养畜禽较多,且以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场为数不多。但规模化养殖场布局不够合理,距离村民居住区较近,生产方式比较粗放,生产设施比较落后,没有养殖污染防治设施,也没有采取污染防治措施。畜禽养殖环境管理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畜禽养殖场粪便随意露天堆放,废水四处乱流,夏天蚊蝇乱飞、臭气熏天,粪便污水随雨水下渗污染地下水或蔓延后污染河流。总之,采矿业及畜禽养殖对饮用水的污染已经对农民身体健康和农村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2、垃圾污染现象普遍

随着农民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排放量不断增 长,房屋建设和旧村改造带来的建筑垃圾增长较快,生产、生活垃圾迅速增长。但农村环境长期以来缺乏管理,村内几乎没有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大量的生产、生活垃圾存放于村街道旁、村边、田边,既污染水源,又有碍观瞻。村内没有排水设施,造成污水乱泼。导致村庄环境“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

二、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根据县委创建生态文明村的意见,木口村党支部、村委会从本村实际出发,针对本村环境现状,首先决定下大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以切实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及居住环境质量。为此,村集体拟投资250万元上一套净化水处理设备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投资50万元建垃圾收集设施、建设污水沉淀池、储存池。

三、指导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因地制宜,着眼长远,科学规划,集中整治,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的保护,建设优美的人居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建设目标

全部工程于2010年3月份开工建设,2011年3月底全部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建设期一年。净化水处理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后,可实现日处理污水190吨,达到8吨/小时的处理能力,水质可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基本满足全村的生产生活用水。拟修建垃圾收集池10个,购置垃圾清运车1辆,建设污水沉淀池3个、储存池2个,以彻底解 决村庄环境污染现状。

五、投资概算

净化水处理设备及配套设施建设投资250万元;垃圾处理配套设施投资50万元。投资需求共计300万元。今年村集体自筹资金100万元已修建前期配套净化蓄水池2个,打深井1眼。尚有200万元资金缺口,特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00万元;省市财政补助资金100万元。

第三篇:廊坊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廊坊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全面实施

2010-01-06

12月31日,《廊坊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开始全面实施。该规划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对于我市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整治严重危害农村居民健康、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实施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该《规划》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581”典型示范工程为带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这一核心任务,坚持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健康、协调发展为中心,以环境保护优化农村经济增长,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根本性好转,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规划》从“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以生态村为标准,加大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建设”、“加大畜禽养殖污染的综合治理”、“严格控制农村工矿企业污染”、“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建设”、“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科技支撑能力建设”以及“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等九个方面提出了廊坊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建设领域和重点建设任务。《规划》时限以2008年为基准年,以2015年为目标年,分为第一期(2009-2012年)和第二期(2013-2015年)两个阶段进行实施。通过加强廊坊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争到2015年,我市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与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农村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农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廊坊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度提升,为维持京津地区生态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申请报告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申 请 报 告

一、xxx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基本情况

菏泽市定陶县xxx是2002年xxx省人民政府批准的中心镇。总面积63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5.3万人,5.6万亩耕地。镇域主要产业为木材加工、化工产业、种植业。

自2010年1月份起,我镇按照“打造个性、彰显特色,高起点定位、分阶段实施”的原则,编制完成了《xxx城镇建设三年实施纲要》,并聘请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进行详规设计,编制完成了镇区4.5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规。2011年以来,我镇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制定实施了《xxx2011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工作方案》,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工作中,由于镇投入资金改善环境的能力有限,环镜基础设施薄弱,广大群众环保意识淡薄,实施有效的环境整治存在一定的难度,造成一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全镇xx个行政村,xx个自然村,唯有xxx村制作了详细的村庄规划,村庄无序建设造成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土地闲置或浪费、部分建筑极不适应长远发展规划要求的问题日益突出;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不足,大量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和清运,堆放在房前屋后和道路两旁,影响了镇容整洁且滋生蚊蝇,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省级道路及县级道路两侧路灯亮化率达不到要求,影响到镇容镇貌美化亮化,且给群众出行带来不便;省级道路两侧无护栏,人车混行现象得不到有效制止,直接威胁到群众的生命安全;广告标牌不统一,违法建筑、不规范建筑、“野广告” 及店外经营、占道经营现象的存在,影响镇容镇貌及我镇的综合实力的提升。

二、政策措施

(一)强化认识,提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工作的持续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工作关系到镇容镇貌的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及城镇综合实力的体现。我镇地下煤炭资源丰富,增强对加快镇村规划修编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配套联动,建管并重,切实采取得力措施,全力抓好规划修编工作,为煤炭资源开发打下坚实基础,不断提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和持续性,显得尤为重要。

(二)依据实际,切实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长效性。镇村规划是小城镇和村庄建设的基本依据。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从我镇实际情况出发,按照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要求,从乡镇规划、中心小城镇规划和村庄规划三个层面着手,统筹考虑人口分布,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资源要素,结合镇村现状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科学预测未来10年内镇村的发展设想,确定镇、村的发展规模、步骤和建设标准,准确把握规划编制的原则,合理确定和设计规划的主要内容,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充分论证探讨,确保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实效性和长远性,为打造我镇成为定陶县西部经济、政治、文化、物流中心,为煤炭资源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领导,切实加快规划编制工作进度。本次规划修编工作面广、量大、专业性强,为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我镇及村庄规划编制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城建办、办公室、各管区等部门力量,全面负责规划修编各项工作任务的督促落实。在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方面,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在规划图、效果图、设计图三图俱全,报城建局批准后,全面实施工程建设。

三、编制计划时序

2011年6月—2011年12月前完成全镇整体详细规划;

2011年7月---2012年12月前完成镇域生活垃圾的处理; 2011年6月---2011年12月前完成道路扩宽及路灯更换; 2011年6月---2011年12月前完成省道路加设护栏; 2011年5月---2011年12月前完成沿街门市标牌更换。

四、财政支持计划

工程总投资454.3万元,拟争取上级资金150万元,镇政府财政匹配262.8万元,群众自筹41.5万元,分类投资如下:

1.由xxx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制作全镇详细规划,村庄的位置、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村庄的交通、供水、供电、商业、绿化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的配置。

2.垃圾收集工程:修建20吨垃圾中转站1座,政府匹配20万,需资金35万元;购买垃圾箱(桶)120个,政府匹配6万元;垃圾收集车5辆,政府匹配14万元;垃圾转运车1辆,政府匹配15万,需资金10万元。

3.道路扩宽、绿化、亮化工程:省级道路两侧更换10米灯杆,灯头为150瓦,共计200盏,政府匹配76万元,所需资金10万;并更换路灯电缆5000米,政府匹配7.5万元;县级道路两侧更换8米灯杆,灯头85瓦,共计100盏,政府匹配23万元,所需资金10万;并更换路灯电缆2000米;政府匹配3万元;扩宽定黄路由早教中心向xxx村西止,计600米,并延伸绿化带,用蘑菇石砌成规格:宽2米,长8米,共计50组,政府匹配10万元;计:女贞200株,政府匹配1.8万元;小叶黄杨5万株,政府匹配15万元,所需资金10万;土方2000方政府匹配8万元。

4.对省级道路xxx路加设护栏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共计2500米,政府匹配20万,所需资金10万元。

5.统一沿街门市广告牌:省道xxx路及县道定黄路,共需更换广告牌4500M²,镇政府匹配24.5万元,所需资金25万。

xxx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七月七

第五篇:湘东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湘东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为合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江西省委、省政府“绿色生态江西”、《江西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战略实施总体要求,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本着提高我区农村环境质量为己任,结合我区实际,编制本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农村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工业企业迅速崛起,养殖业的发展壮大,许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统筹协调农村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农村地区的持续发展战略,区委、区政府对上述问题高度重视,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十多年来我区坚决执行国家环保政策,取缔小造纸企业4家,小电镀、小化工2家、小水泥企业6家,对全区8家重点污染企业进行限期治理,同时对我区工业污染企业实行排污总量控制,推行环保“一把手”负总责,对新、改、扩建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环保一票否决权,“三个一”工程,“十一五”期间,实施了新一轮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优美乡镇、生态村),并建成一批环保文明生产企业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开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富民工程”和“三改”工程(改水、改厕、改圈),全面加大解决当前农村最突出环境问题。

1、总则

1.1规划的由来 2006年2月《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现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学习和贯彻的要求;

2007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的要求;

2008年7月,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学习和贯彻要求;

江西省委、省政府“绿色生态江西”战略实施的要求;

推进鄱阳源生态经济及建设和加强河流源头区环境保护的要求 1.2规划范围

湘东区总面积853.4平方公里,内辖8镇、2乡、一街,168个行政村,2664个村民组,总人口387390人,其中农业人口296690人。1.3规划编制依据

各种法律、法规、条文及标准等;

地方农村环境保护管理相关规定

全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纲要

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

2、农村环境概况 2.1主要环境问题

1、农村饮水源受到污染:农村饮水绝大多数不是自来水公司供应,而是饮用山岭渗漏水、泉水、甚至还有部分村民饮用库塘水,且含钙、氟铁量高,有些地方因煤矿开采导致水资源严重馈乏,直接威胁农村饮水安全。加上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随意排放,生活垃圾露天堆放未经处置,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污染地表水、地下水。

2、土壤受到污染: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经常大量使用化肥、激素、农药等物质残留于土壤中以及在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袋、橡胶地膜等白色污染,不仅污染农产品而且严重影响土壤耕作质量,肥效。

3、水体富营养化:养殖业在近十几年大力发展后,粪便随意排放,造成蚊虫大量繁殖,成为了传播传染性疾病的又一途径,产生的恶臭气体直接影响农村环境空气质量,同时致使大量农田种值作物长期发青,长苗开花不结果,使塘库的水质富营养化,造成鱼塘死鱼的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4、生态环境恶劣: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相当淡薄,只顾眼前利益,对山林大量乱采乱伐,山岭千疮百孔,极大程度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十分严峻。

5、农村工矿业污染:随着工业企业迅速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农村土地上兴建,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工业“三废”对农村的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6、基层政府经费严重不足,农村环保投入严重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空白。

2.2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水平

目前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无处理设施,缺乏垃圾处理技术,畜禽养殖粪便的综合利用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主要依靠集中收集运往山岭进行简易填埋处理。

2.3农村环境整治面临的问题

1、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就我区而言,农村与城镇环境治理管理相比,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建设重视还不够,农村环境保护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认识不足。仍然存在“注重GDP,忽视COD”的倾向,重视农村工业发展,忽视农村环境保护。二是缺乏科学决策和规划。农村环境保护的标准不明、措施不实、效果不佳。三是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环境保护与建设缺少规范、长期、可操作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四是缺乏强有力的政策体系保证。农村环境保护涉及到不同社会成员和集体的利益,目前仍缺少强有力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体系。五是宣传监管力度不够。宣传教育大多停留在空乏的标语口号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在农村比较普遍。

2、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不够科学

我区现有农业人口296690人,从我区目前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的现状看:一是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农业比较效益不断下降,农民更加迫切需要增加收益,往往不愿意采用精耕细作的传统生产技术,而更乐意使用化肥农药。二是重产品重产量,轻生物资源利用。农民在生产中往往更加关注较高的产量,以获取较多的现金收入,而不愿意投入劳动强度,开发利用秸秆、人禽畜粪便等资源。三是化肥使用重投入轻效率。大多数农产品的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超过作物实际最佳需要量的15%-30%,甚至50%.四是重个人现代消费需求,轻公共环境基础建设。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追求现代化生活方式,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毒或难降解的现代生活垃圾大量产生,但缺乏相应处理设施。

3、农村环境建设投入不足

主要表现为:一是资金投入不足。近几年来,全区在条件相对比较好的地区开展了各种示范试点和创建活动,对农村环境保护有一定量的资金投入。但财政对农村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需要。二是人员队伍建设力量不足。农村面源污染分散、复杂,工作难度远远大于城市和工业集中区环境保护。目前全区各镇村环保机构处于形式状态,各项工作不能适应农村环境管理的需要。三是农村环保监督基础不足。生活垃圾、污水集中处理和环境管理体系相对滞后,全区镇村没有起码的检测设备和条件,全区大部分农村大气、水、土壤的系统性基础环境数据处于空白。

4、农村环境治理尚未形成合力 近年来,我区相继开展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富民工程”和“三改”工程(改水、改厕、改圈),对改善我区农村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农村环境是一个与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社会和经济条件密切相关的综合体,环境没有地域界限,没有行业界限,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组织领导,缺乏农村环境保护的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和体制,资金、技术支持力量分散,农村环境治理的效果还不够理想。

3.1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布置,根据江西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要求,以改善农村环境状况为核心,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效开展,结合农村各项精神文明建设,重点解决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等环境问题,加快推进“两个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3.2规划原则

(一)坚持在建设中治理,在发展中治理

我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技术进步和循环经济建设,寻求解决农村生态环境的出路,把环保优先方针落实到农村发展的全过程,实现小康和环保、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坚持源头、过程、末端治理三结合

通过“农业生产的清洁化”,减少农业化学品投入量,控制污染源头,减轻过程污染通过”农村废弃物的资源化”以及生活垃圾和废水治理处理,加强末端治理,在农村工业发展中坚决贯彻环保优先、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按照我区农村环境承载力,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确保农村环境脏、乱、差状况得到彻底改观。

(三)坚持立足长效,建立制度

“三改”中的“改”是手段,真正建成才是根本,在加强清理整治的过程中,必须同步建设符合农村实际,建立广大农民能够自觉遵守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制度,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推动农村环境保护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四)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我区各镇和行政村(居)要编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指导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规划编制要立足当地实际,各镇村布局和村庄建设规划、农业结构调整要紧密结合围绕改水、改厕、改圈,以村庄或农民集中居住区为主攻点,按照计划的要求,整合资源,统一行动,确保一个村一个整治,一个村一个村见成效。

(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适度超前

我区各地区农村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有差异、各乡镇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执行省、市、区各相关要求要同时,提出不同的建设思路、标准和要求。因地制宜,推进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三集中”(居民向居民点集中,农业生产向大户集中,乡镇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搞一刀切,在较发达的地区,适当提高建设门槛,创造新技术,开拓新途径,探索新经验。

(六)坚持政府领导、统筹协调、多方投入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由各级政府统一组织领导,各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作,防止力量分散,各自为战,按照“工业反辅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政府补助、部门帮助、企业赞助、社会资助、农村自助的多元投入渠道,为我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实施提供组织和物质上的保障。

3.3规划时限和目标 3.3.1规划时限

规划年限为2008-2015年,与为近期“十一五”(2008-2010)和近期“十二五”(2011-2015年)两个阶段

3.3.2规划目标

到2010年,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控制,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有所改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一定进展,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低毒高效农药使用率均提高15%以上;农村改水、改厕工作顺利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0%,严重的平农村环境健康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生活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农民生活与生产环境有所改善。

到2015年,农村人居环境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得到遏制,农村环境监管能力显著提高。4.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方案

全面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结合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修建村庄道路、河塘整治、垃圾清理、污水处理、村舍改造、村庄绿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建设,落实每个乡镇编制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按时序进度,每年完成5个村的整治任务,2 0 0 9年底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达到8 0%,2 0 10年上半年达到100%。加快“一池三改”步伐,推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工程建设。鼓励开发使用太阳能、秸杆制沼气等清洁无污染的节约型能源。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强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效控制农业生产性污染,积极开展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规模化兽禽养殖污染防治、乡镇工矿企业污染治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农业面污染治理、农村生态示范工程建设等工作,改善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环境。4.1 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

针对目前我区农村饮用水环境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对农村饮用水源,特别是白竺乡、麻山镇、东桥镇、广寒寨乡,下埠镇的杞木村、光华村、下埠村、潘塘村,湘东镇、腊市镇等农村人口聚居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建设并完善水源地标志性建筑物,防止水源受到污染。合理布置取水点位置,选择远离污染源、水量充沛、水质良好的水源,在村民集中聚居区,逐步建设集中供水系统。划定水源保护区,完善污染预防措施,加强农药和化肥的环境安全监督管理。加强水源水质监测,开展农村饮用水源水质调查与评估,为保护水源环境提供科学依据。计划逐年解决各乡镇人口密集区集中式供饮用水。4.2 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

(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大力开展农村改厕工作,推进“三格式”生态厕所的普及,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到2010年,全区农村改厕完成率达到80%以上,重点建设4个镇农村改厕普及村,创成3个优美乡镇。在我区水环境污染较严重的乡镇及水污染治理重点流域,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选择化粪池、污水净化池、人工湿地等技术模式,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发挥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的示范作用。

(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1、计划到2010年,在4个乡镇各行政村逐步推广以“户分拣、村收集、镇集运、区处理”为主卫生填埋场和堆肥为辅“的垃圾简易卫生设施。

2、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配置:根据村庄规模和卫生要求配置一定数量的垃圾筒(箱),及时收集村庄生活区产生的垃圾废物。根据村庄人口规模、清运路程,配置一定数量、规模的垃圾转运工具、中转站。

3、垃圾填埋场按国家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要求进行设计与建设。

4.3 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遵循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和综合利用优先的原则,根据我镇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生产沼气、建设有机肥生产厂、土地利用、工艺处理等模式,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与污染物达标排放率。使用安全、高效的环保生态型饲料和先进的清粪工艺、饲养管理技术,实现污染“源头控制”。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监管,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在重点区域、流域、生态敏感区,要严格控制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要加紧制定相应的法规、标准,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

以畜禽养殖场粪便和农作物秸秆污染治理为重点,运用粪便无害化处理、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沼气厌氧发酵等综合工程技术,开发农村新能源和有机肥料、畜禽饲料等,实现残留物多层次循环利用,防止农业生产残留物流失并对水体造成污染,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主要工程类型:

a、以沼气发酵为主的能源生态工程 b、有机废弃物饲料化利用生态工程

c、有机废弃物肥料化利用和食用菌养殖生态工程 d、有机废弃物的工业利用生态工程(1)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控制 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布局,根据养殖场周边农田对畜禽粪便的消纳容量确定养殖规模,防止畜禽养殖对饮用水源的污染影响,饮用水源保护区500米内禁止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加强畜禽养殖场污水处理,区域内规模畜禽养殖场废水均需经妥善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建立畜禽粪便化粪池,分别处理畜禽场的固、液粪污,固体部分资源化利用。到2010年,生猪达80万头,禽1000万羽,年粪便利用量100万吨,综合利用率达100%。

(2)农业秸秆环境污染控制 突出重点、划定禁烧区,全区境内所有省道、国道沿线两侧全面禁烧。调整种植结构与布局,在国道、省道沿线大力度减少秸秆性作物的种植,严禁路边焚烧秸秆毁林,严禁将秸秆随意推入河中。加强环境质量监测与监督管理,有效控制因秸秆处置不当造成的空气与水体.污染。制定各种优惠政策,积极扶持秸秆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稳步推进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大力推广秸秆全量还田、秸秆青贮氨化养畜及食用菌生产等综合利用技术,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4.4 乡镇工矿企业污染治理

我区已将污染严重的“十五小”企业关停取缔,淘汰能耗高且落后生产设备陶瓷倒焰窑,削减二氧化硫2739.6吨,COD1130吨。将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逐渐向清洁生产方式过渡,建设生态文明厂区。在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确保各类污染物在本区域总量控制内,同时加强整治河道力度,提高河水调蓄能力,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保证水质达标。具体做法:

(1)严格矿山审批,防止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

(2)加强执法力度,依法取缔农村范围内的小煤窑、小矿山及粘土实心砖的生产

(3)加强工矿业企业的监管,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

(4)加大农村工矿业企业污染的治理,严格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总量控制制度

(5)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准入条件,执行市局对我区严控建设的污染严重和落后的生产项目,防止“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在农村地区的死灰复燃。4.5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

开展全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推动污染治理与修复示范工作,防治土壤污染。重点加强对工农业用地的环境监测和评估,通过技术、工程等多种手段,积极推进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加强污染土壤的综合治理。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保障农产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土壤环境监测体系与监管能力。4.6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开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发展生态农业模式。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区域内规模畜禽养殖场建立符合I S 014000的环境管理体系,开展清洁生产。畜禽粪便、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具体做法:

(1)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科学施肥(2)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技术

(3)积极推行秸秆综合利用和地膜覆盖和回收(4)推行田间合理排灌,发展节水农业 4.7 农村生态示范工程建设

我区组织各乡镇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基地和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实行耕地保护,积极推进循环型农业,主要以白竺、麻山镇、排上镇、东桥镇、广寒乡为示范镇。按城镇绿化指标,依托水系和道路,按照集镇绿化率3 5%、村庄林木覆盖率30%的标准,搞好沿河沿街绿化,单位庭院绿化,农村居民宅基绿化,同时建设围庄林、环镇林,逐步达到点上成景、线上成荫、环上成带、面上成林,集镇人均公共绿地达1 0平方米。5.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和布局 5.1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

(1)重点解决环境问题突出、严重影响群众身体健康湘东镇的裕升村、五四村、下埠镇的杞木村、长春村、大陂村、光华村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企业污染防治示范建设、土壤污染综合治理与修复示范建设、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示范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建设、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等村庄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加强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治理土壤污染与农村面源污染,保障农村饮用水环境安全,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巩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成效。

(2)巩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成效,优先支持申报国家级、省级麻山镇、东桥镇、广寒乡及申报生态村。

(3)重点加大对下埠镇、麻山镇、荷尧镇、湘东镇、腊市镇煤矿开发重点区域环境的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强规划工作,严格矿山开采环境的管理。对工艺落后、设备简陋、污染严重的企业,限期治理或予以取缔、关闭。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查处违法排污企业,确保环境安全。加强企业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对超标排污企业实行限期治理。按照污染物总量控制原则,逐步实施企业污染物排放削减计划。5.2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布局

(1)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治理。

坚决取缔白竺沿河两岸餐馆,重点保护萍乡市麻山取水口所在地麻山村、高车村生态环境,杜绝工业企业新建,保障市、区百姓饮用水安全,其次保障陶瓷产业基地周边村民饮水安全,对腊市镇、下埠镇、荷尧镇等饮用水源严重匮乏,优先建设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治理示范工程。

1、科学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麻山村、高车村按照饮用水源有关规范要求,完成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确定保护区等级和界限,设立警示标志。杞木村、光华村参照有关规范要求,完成水源划定和调整工作。优先划定人口比较密集的村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2、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摸清污染状况 针对下埠镇杞木村、光华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污染原因不清等问题,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重点查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现状、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质量评价等,为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村庄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示范工程 优先在水污染治理重点流域和区域,特别是人口集中、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对环境危害严重、位于饮用水水源地上游的农村聚居区建设示范工程。因地制宜处理农村生活垃圾,逐步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采用“统一收集,就地分类,综合处理”的模式,加强对该地区电子废弃物、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分类、回收与处置。

加强各乡镇街沿线、沿河路等水污染治理重点流域和区域的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与处理。逐步推进区域污水处理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在人口集中密集的湘东镇、下埠镇、东桥镇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将农村净化沼气池建设与改厕、改厨、改圈相结合,逐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综合处理率。

(3)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

近年来,各乡镇农村养殖业发展较快,如猪年出栏30万头,禽年出栏 150万羽。但由于配套处理措施跟不上,给土壤、空气造成一定程度污染。在重点流域、区域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较高的下埠镇潭塘村、栗塘村,老关镇老关村、排上镇上珠村优先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

1、科学划分畜禽养殖区域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畜禽养殖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布局,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禁养区内不得新建畜禽养殖场,已建立的畜禽养殖场要限期搬迁或关闭。限养区内要严格控制畜禽养殖场的规模和数量。宜养区内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相关制度,并逐步减少个体畜禽养殖场的数量。

2、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 在禽养殖废弃物产生量较高的乡镇,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优先支持位于人口比较集中地区、重点流域和区域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建设废弃物综合利用与污染治理设施。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方式,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4)土壤污染防治示范工程

在各乡镇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基础上针对不同土壤污染类型,在重点流域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菜篮子基地、重点污灌区、典型工矿企业废弃地等,开展污染土壤修复试点。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搬迁企业做好原厂址土壤修复工作,对污染严重且难以修复的耕地应依法调整用途。

(5)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工程 优先在自然条件良好,有利于发展有机食品生产的乡镇建设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开展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环境调查与评估,编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发展规划,制定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技术规范和管理办法,进行有机食品基地认证工作,开展产地水、土壤、大气环境质量定期监测。

6.重点项目和效益分析 6.1重点项目列表(见表)6.2效益分析

按照轻重缓急、逐步解决的方法,到2009年,通过治理水环境污染、中小企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生活垃圾及镇村环境整治,基本建成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相适应,村容洁净、生态良好的农村新环境。

(1)经济效益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到2009年单是农村垃圾处理就可大量安排农民就业,务工农民年增加收入8400元。此外利用秸秆作饲料、秸秆气化、畜禽粪便制沼气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的利用,可以大量节省农业投入,降低农民生产生活成本,每年可新增农民人均收入358元。加上绿化造林等其他收入将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农村工业科技含量的提高、循环经济技术的落实以及工业相对集中产生的积聚效应等将使国民生产总值有望在现有26%增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一、二、三产业比重在目前10:57:33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良好的乡镇可发展生态旅游、农家乐休闲旅游和服务业、特色农业、将产生巨大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可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解决当前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农业清洁生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等科学技术的应用,将增强农民环保意识,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总之,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倡导文明乡风和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保障农民群众身心健康,提高农村干部和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起到明显的社会效益。从萍乡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城市角度来讲,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也是我市创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领域,其综合整治工作的圆满完成将为萍乡市的创建打下一个重要、的基础。因此该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保护生态、保护水源,提高当地村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也改善了镇、村、组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

(3)环境效益

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各乡镇绿化覆盖率将得到提高,各乡镇森林覆盖率有望达到38%;所有村建成环境优美乡村,80%的村建成生态村;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20%以上;基本控制农村垃圾和粪便污水的排放,大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全区农村水功能区达标率提高到70%以上;至2009年,全区农村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可比2005年下降20%以上,生态效益将十分明显。7.保障措施 7.1制度保障

(1)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我区按照地域特点,制定镇村污水、垃圾处理及设施建设的标准和规范;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的改善措施及运行机制。

(2)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我区已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日程,组织编制和实施农村环境保护相关规划,制订工作方案,研究部署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检查政策落实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建立村规民约,积极探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自我管理方式,组织村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深入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3)加强农村环境的监测和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公布各乡镇、村环境状况。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农田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监测。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等环境管理制度。禁止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农村地区立项。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7.2组织保障。

为加强组织领导,我区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及各乡镇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环境规划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环保局。把规划任务按分解到每个乡镇、部门,明确具体时间、包干负责,按期完成。形成了乡镇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效率,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力度,逐步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在政府的领导下,落实廉政保障责任制,做到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明确各级廉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和责任部门的职责,做好辖区内环境整治的廉政监督工作。廉政监督责任部门的办公地点、联系电话应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投诉和监督。7.3 资金保障

我区积极拓展资金渠道,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并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重点支持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水质改善和监测、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外来有害入侵物种防控及生态示范创建。加大对重点流域和水源地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并积极组织和引导当地群众,参与到农村环境保护项目的建设和实施中。

加大政策激励和资金投入力度。我区制定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清洁生产管理办法等与农村环境保护项目工程配套的规章制度,大力扶持节水、节肥、节能等循环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和市级财政对农村环境保护项目的投入,并要将此项工作纳入当地财政预算,逐年加大投入。同时将农村能源、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与农村环境保护项目建设紧密结合,统筹安排,确保农村环境保护项目建设的综合效应。7.4 技术保障

(1)增强科技支撑作用。在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科技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推动农村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保实用技术。建立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发布制度,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通过试点示范、教育培训等方式,促进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应用。

(2)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为了完成好农村环境保护项目建设任务,我区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农村环境保护项目建设各项工作,突出区域特点和分类指导原则,优先安排在产业发展好、农民群众积极性高、班子力量强、发展基础好的乡镇村庄布点。要切实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提高农村环境保护项目示范村建设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关键技术、典型工程模式的攻关和示范推广,因地制宜地引进消化、科学集成各项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项目管理和技术服务支撑体系。我区农办成立了专门的技术班子,并派相关技术人员进村入户蹲点,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项目建设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3)以科技创新推动农村污染防治工作,在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科技资源的基础上,尽快建立以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村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等为主体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低成本、操作简便、高效的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培训、指导和试点示范。建立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发布制度。加强农村环境保护重大课题的研究与科技攻关,包括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农村区域水环境安全保障等,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实际应用。(4)加强乡村物业服务建设。按照国家投入引导、资产集体所有、方式灵活多样和服务专业化、运作市场化、管理物业化的原则,以村为单元,建立环境卫生管理站,实施乡村保洁制度,由专人收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秸秆等废弃物,并负责垃圾处理、污水净化等设施的运行、维护和服务。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鼓励农民、企业、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广泛参与,形成以村为基本单元、农户为基本服务对象的乡村服务体系,带动村级服务产业,壮大集体经济。7.5 社会保障

提高群众受教育程度,提高人口素质,鼓励村民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1)加大宣传、教育与培训力度。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活动,培养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能力。广泛听取农民对涉及自身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意见,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在中小学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组织开展环境保护实践。组织开展各级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和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活动,提高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能力。结合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纪、政纪的有关条规,总结、推广、宣传农村环境保护项目建设有效做法和典型经验,弘扬正气,营造良好的廉政氛围,增强党员干部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2)加强示范引导和宣传发动。按照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开的原则,建立起一批农村环境保护项目示范典型,在总结典型模式、技术及经验基础上,以点带面,扩大建设规模和范围。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广泛宣传农村环境保护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社会各界对农村环境保护项目建设的认识。并采取农民易于接受的宣传卡片、村务公开栏、科技入户等形式传播各种建设模式和先进典型经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身到农村环境保护项目建设中来,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村环境保护项目建设的浓厚氛围。

下载九成宫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修改)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成宫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修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成宫镇保密工作总结

    麟九发(2012) 号 中共九成宫镇委员会 九成宫镇保密工作总结 县委保密办: 2012年,在县保密局的正确领导下,我镇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决定》以及县保密工......

    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二、突出重点,落实整治措施三、建章立制,推进长效管理为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实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我们坚持......

    九成宫镇中心小学前半期工作总结

    九成宫镇中心小学前半期工作总结 2014年是创建省级‚双高双普‛合格县的关键一年,也是强化管理、提质增效的攻坚之年。依据全县教育工作以创建省级‚双高双普‛合格县为抓手,......

    2011……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结

    ……镇2011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 彻底解决村屯环境脏、乱、差的不文明现象,为镇域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文明......

    九成宫镇《农业技术推广法》执行情况汇报

    九成宫镇《农业技术推广法》执行情况的汇报 一、基本情况 九成宫镇位于麟游县城所在地,总面积418.69平方公里,全镇共有24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94个村民小组,9876户,28238人。其......

    修文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汇报(修改)(五篇)

    修文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相关情况汇报 为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明确各乡镇,各职能部门农村环境保护职责,解决当前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探索农村环境保护......

    头灶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宣传材料

    头灶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宣传材料 东台市头灶镇人民政府政府信息网·(2012-4-25 15:57:43)·投资环境 头灶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宣传材料 全镇广大党员干部、村(居)民同志们: 为......

    XX镇2020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XX镇2020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确保完成年度考核任务,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2020年10月底完成新增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