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领导干部如何巧治下属的推诿病
领导干部如何巧治下属的[推诿病]
作者:记者 来源:北京东博文化研究院
领导要将工作布置清楚,包括具体任务、时间节点、工作方法、成效要求、保障措施等一一细化,并清晰地告知下属,及时加以指导。
“上 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是党的各项决策、部署的直接执行者。但有些基层工作人员受思想观念、工作积极性、能力水平等因素影响,对领导布置的工作 存在推诿现象。面对任务,要么无人愿干,要么浮于表面,造成基层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大打折扣。这时,基层领导(特别是分管部门的副职)应该怎么做呢?
干部不想做事,会怎么推?
笔者在长期的基层工作中发现,基层领导在向部门布置工作时,部门人员通常会从四个角度进行推诿:
强调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上级布置的任务很多,会涉及基层多个部门,比如,生态环境建设的就涉及环保、建设、农业、工业等多条线,而在基层,部门分工相对都是粗线条,无法准确界定某项工作必须由哪个部门牵头。当上级布置工作给某个部门时,该部门人员会提出这项工作不该由本部门承担,并把上级文件、部门惯例甚至某个领导某个时刻说过的话作为佐证,拒绝接受任务。
夸大任务的难处。当从职责方面无法推诿时,有的部门人员会强调这项工作的难度,去“将”领导的“军”,希望领导“知难而退”,找其他人完成任务。他们一方面“哭穷”,提出部门缺人、缺钱、缺资源,甚至主观臆断将困难夸大。另一方面则是“算账”,或者说该项工作以前一直没做过,这样破例去做,就会永远变成整个单位的事,或者说各种人力、财力投入不值当,不如不做。以旧任务“压”新任务。特别是当一项工作也可由其他部门牵头时,部门负责人就会费尽心思强调自己部门目前任务重、压力大、时间紧,无暇再承担额外工作,并以点带面,罗列出手头的两三件事,渲染一种忙碌氛围。甚至还会特意指出,手头某事是某领导特别交代的,要集中精力将它做好。总之一句话,如果承担了新任务,更重要的旧任务没做好,后果就是领导造成的。
“把机会让给年轻人”。有些基层部门的老同志认为自己岁数大,升迁无望,收入又没办法增加,加上对电脑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和技术掌握不好,就抱着“混”的心态,对领导交办的工作能推一天是一天。他们拒绝领受任务的理由是,我们还有两年就退休了,能力精力又都不足,就不要折腾我们了,把锻炼的机会多留给年轻人吧,他们需要进步。
领受任务后也能推?
基层部门人员在带着抵触情绪面对任务时,通常又会有四种表现。
直接拒绝。不管基层领导讲什么理由,部门负责人就是一句话:我不干。反正你作为分管领导又不能随便开除我,大不了动议让我转岗,别的你又能奈我何?个别部门负责人私下里还怂恿大家不要领受这个任务,不要听这个领导的话。
消极抵抗。任务领下来了,但一些部门负责人阳奉阴违,出人不出力,光打雷不下雨。基层领导如果不去过问,他们就不会主动汇报进展情况。基层领导如果不去细化具体要求和措施、督查推进,他们就不会主动去谋划和落实。推进工作就像鞭打懒驴一样,抽一鞭子走一步,三步一回头。问他工作是否在做,他说已经布置并转告某人落实了,问他进展如何,他虚以委蛇,接着又变成不停诉苦。反推任务。任务领下后,有的人挑选着做,把容易做的、不需要承担责任的事先做了。碰到任何一点难题和责任,就反复地向领导请示汇报,让领导解决,目的就是推事推责。比如,领导让我部门人员去市场买5000 块钱东西,我坚决赞成。但我口袋里没钱,你得安排人拿钱给我;市场太远了,你得安排好一辆车载我去。这些事都要协调好。如果有一个环节没落实,或者拿钱、用车报批需要时间,就可以推迟去买或者不去买了,这不是我的责任。
要求行赏。一些部门负责人在领受任务后,表示会努力去做,但会在此后附加不少条件。如要求领导把部门其他工作向外推,由别人完成;向领导反映部门缺少经费,很多设备需要更换;表示自己在该岗位上干了很久,请领导考虑自己的“进步”之事;自己有几件私事,希望领导帮助解决……
破解有高招
基层领导在面对善于推诿的部门负责人时,要学会多管齐下、对症下药,可着重考虑以下六种工作方法:
统分结合。基层部门对工作推诿,也有客观因素。例如,上级布置工作时,不注重方式方法,全是命令式安排,导致下级心生抵触情绪;许多工作只是为了应付考核,考核过后付出的努力毫无意义,所以基层部门消极以对;一项工作,上级不同部门多头布置,经常让基层重复劳动,疲于应付;有的还认为干得多错得多,责任多,宁肯不做事。基层领导需要对任务进行梳理,统筹好辖区各种资源,合理地将任务分配到各部门,各个人,这样才能减少部门怨言,增强个人的劳动价值,提高工作效率。
职责分明。关于职,要明确指出,这就是你(下属)的条线范畴或者是以你条线为主的工作任务,你就应该牵头落实,没有推卸的理由。开展工作时遇上确实做不了的事,再协调其他部门配合支持,前提是你必须尽力做。关于责,要有为下属担当的精神,表明按我说的去做,万一有问题主要由我担责;如果不按我要求,不去落实或落实走样,那你就必须承担相应责任。
软硬皆施。可以直接指出,我作为分管领导,布置了任务你就要执行,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事情做完之后,你如果不服,可以向更高一级领导反映我工作方法欠妥,但在此之前,布置给你做的事你必须做完,否则我就要向主要领导和上级部门反映,考虑对你进行处理。当然,基层工作也需刚柔并济,特别是当分工交叉、工作又需要有牵头部门时,可以把公事与私人感情一并纳入,告诉下属,就当是支持我工作,请尽力完成,为下属铺好心理台阶,这样下属就容易把工作接住了。
奖罚清晰。基层领导必须告诉下属,分配的任务做与不做绝对不一样,认真干与敷衍干绝对不一样,做得好与不好绝对不一样。领导虽然不一定事事说在嘴上,但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管是心理上对领受任务者工作的认可,还是现实中为其争取荣誉和利益,基层领导都要尽量确保付出者有回报,将任务领受人的辛苦摆上台面,让大家看得到。
口眼并用。口,就是将工作布置清楚,包括具体任务、时间节点、工作方法、成效要求、保障措施等一一细化,并清晰地告知下属。下属本来就带着抵触情绪,任何含糊之处都可能成为下属推卸责任的托词。眼,就是掌握对方的执行情况。看到下属吃不透要求,要及时指导;看到下属碰到难题,则一起想办法解决。看到下属有懈怠情绪,及时进行提醒。
首尾皆顾。在下属刚开始落实任务时,领导要身先士卒,经常过问,让下属明白这项工作的要求标准是什么,让下属看到领导对做好这件事的决心和信心,也让下属明白他们的表现领导都能看到,从而努力去干。工作扫尾时,领导要主动参与。一方面对不标准的地方,督促下属整改;另一方面,对做得好的不吝表扬,让下属付出劳动后得到精神上的认同感,也便于其以后怀着轻松的心情接受其他任务。
来源:《组工文萃》
第二篇:巧治“调皮”学生
巧治“调皮大王”
张晓思
“报告,张老师,陈思宇又把熊丽萍打哭了!”下了中自习,班长戴艺文和不停哭泣的副班长熊丽萍来到我的办公室向我汇报陈思宇又一次欺负熊丽萍的事情。我安慰了熊丽萍几句,拿餐巾纸为熊丽萍擦去眼泪,告诉她待会我问明情况后一定会及时处理的,让她们先回教室。
看着熊丽萍和戴艺文的背影,我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陈思宇找来,问明情况后,批评他,但想起前几天看了一位名师的文章,写到班主任的工作要有艺术性,不可以简单粗暴,我就开始思考,该如何处理才能更具艺术性呢?
陈思宇是一个上课爱动脑筋,爱为班级服务的机灵小男孩。说实话,他身上优点还是很多的,但就是太调皮,特别爱恶作剧。我想这也是七八岁男孩的天性。有一次看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书,上面写道:当小男孩喜欢小女孩时,会用恶作剧的方式引起小女孩的注意。我想到熊丽萍,她是我们班的副班长,是一个温柔可爱、好学上进、老师和同学都喜欢的女孩子,陈思宇不止一次地欺负熊丽萍,应该是想用恶作剧的方式引起熊丽萍的注意吧!突然灵机一动,何不趁机开一次班会,教教像陈思宇这样本质并不坏但不知道怎样做一个受同学欢迎的孩子,让他们了解在异性眼中怎样做才会受欢迎呢?如果他知道怎样用正确的方法让同学喜欢他,就不会再用错误的方法让同学们反感他了。
上第一节课了,我走上讲台,神秘地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来进行一次评选。”孩子们好奇地问:“老师,评选什么呀?是班干部还是三好学生?”我说:“今天我们来评选‘女生眼中最受欢迎的男生’和‘男生眼中最受欢迎的女生’。”“啊?”孩子们都瞪大眼,张大嘴。看到孩子们的表情,我心里偷着笑。是呀!这样的评选他们还从来没有接触过呢!
评选开始了,我宣布:现在先评选“女生眼中最受欢迎的男生”,由女生提名你们眼中最受欢迎的男生。呵呵,没想到平时害羞腼腆的女孩子们今天还真积极呢!陆陆续续地选出了八名男生,我接着让女孩子们说出评选这八名男生的理由。“我选郑攀的理由是他很阳光,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不爱欺负女生。”平时一说话就脸红的李慧站起来害羞地说。“我选郑攀的理由是他很有绅士风度,干什么事情都让着女孩子。”班长戴艺文站起来大声说。“郑攀也有他的缺点!”这个不和谐的声音的出现,让大家都朝发出这个声音的地方看去,原来是陈思宇。“陈思宇,你不要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就是看见你没有被选上,你就嫉妒别人,你怎么不向这些被提名的受女生欢迎的男生学一学呢?”哇!是谁的嘴巴这么厉害?呵呵,不用看就知道是班长戴艺文,她说话做事总是很大胆很有魄力!陈思宇一听,就没话说了。我心里偷着好笑,陈思宇这个最爱狡辩的小调皮今天也算碰到对手了。
评选继续进行着,小调皮陈思宇自从听了班长戴艺文的一番“严厉批评”后,就很认真地倾听八个男生的上榜理由。当把八个男生的上榜理由都写在黑板上后,我问:“同学们,聪明的你们一定发现了这八位同学被选为‘女生眼中最受欢迎的男生’的几个共同的优点吧!谁来归纳一下?”“我来说!”小调皮陈思宇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呵呵,很好,陈思宇举手了,我就是想让他来归纳。“陈思宇,请你来归纳!”我赶紧把他点起来。“我发现‘女生眼中最受欢迎的男生’都有这几个共同的优点:第一,他们都爱学习;第二,他们都很助人为乐;第三,他们都不爱欺负女生。”呵呵,当陈思宇说到第三点时,他的脸红了一下。“嗯,很好,陈思宇继续说。”我赶紧鼓励他。“第四,他们都很关心班集体;第五,他们都很有绅士风度,对女生很谦让;第六,他们很幽默,但不是恶作剧的那种幽默。”小家伙说到这里,脸又红了。但是我想,这时候作为老师给陈思宇鼓励很有必要,我赶紧问:“陈思宇归纳得很好,女孩子们,你们也发现一下陈思宇身上受你们欢迎的优点吧!”这时,小调皮陈思宇倒有些扭扭捏捏了!“我觉得陈思宇上课很积极动脑筋,也很关心班集体。”大度的熊丽萍早就忘记了陈思宇刚刚欺负过她,站起来温柔地说。“我觉得陈思宇很乐于助人,如果把爱欺负人、爱恶作剧的毛病改了,下次陈思宇也能被选为‘女生眼中最受欢迎的男生’的。”说话最有老师风范的学习委员汤吴桐,站起来不紧不慢地说。听到女生对自己的评价后,陈思宇不好意思地摸摸头。呵呵,虽然我没有直接批评他,但从他的表情上我看出他已经知道自己错了,聪明的他也一定知道该如何改正了。
接着,我又让男孩子们评选“男生眼中最受欢迎的女生”,男生们也评选出了八名最受男生欢迎的女生,还归纳了这些女生的共同优点:温柔、善良、乐于助人、有爱心、爱学习、关心同学、爱干净。
呵呵,通过这次班会,我们班男孩子和女孩子们再相处时,融洽多了。小调皮陈思宇也不再用做恶作剧的方式来吸引同学对他的注意了,而是每次抢着为班级和同学服务,我知道陈思宇是用行动来改正缺点。
现在再也没有听到同学来我的办公室告陈思宇的状啦!“调皮大王”变成了“受欢迎小男孩”!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汉阳区郭茨口小学)
第三篇:治未病工作计划
“治未病”工作理念
“治未病”是祖国医学对预防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这种强调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同样适用于学生管理,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提前干预、教育与有效引导,有利于杜绝不良行为发生,净化学风校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
一、“治未病”的涵义
“治未病”是古代医家就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的预防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唐代孙思邈则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阶段,并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等见解。可见,“治未病”包含三层意思:(1)“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形成之前,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其发生;(2)“见微知著”,对某些疾病出现的细微前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3)“已病防变”,把握疾病的发展规律,及时切断传变途径。如果将“治未病”的思想融入到学生管理之中,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未病先防——重视学生心理及行为的教育引导
小学生正处于迅速成长阶段,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诸多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会出现依赖和独立的矛盾。作为班主任应善于发现苗头,及时、科学地进行干预,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防治心理疾病发生,避免他们出现性格孤僻、烦躁、抑郁、恐惧、休学、出走等行为。中医学“未病先防”思想关键就是在“防”字上下功夫,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应对转变,由事后采取措施向事前干预、调节转变,由心理障碍疏导、心理疾病医治向心理问题预防、心理健康管理转变。学校要依托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健康辅导站,加强对“问题”学生心理矫正,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使他们以一种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境、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
三、见微知著——加强学生心理及行为的疏导工作
作为班主任应善于收集、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在一些违纪、违规案例还处于“酝酿”阶段就将其处理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深入学生当中多留心,勤观察,勤做笔记,善于思考与学习。班主任要为每一个学生备课,更要细心、全面的为“问题学生”多备课,备好课。班主任要融入到学生中间,注意观察,随时劝导、教育。同时,班主任还要在班中安排一到两位信任的、保守秘密的同学做好班主任的“耳目”,通过他们来掌握班级和重点学生的动向,以利于及时、主动地采取措施进行干涉。
此外,在学生管理中一定要从细节入手,注意防微杜渐。学生违纪、违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教师要从细微处入手,防止学生违规行为由轻变重,由小变大,由局部向全校蔓延。只有及早发现,提前干预,才能防止小事变大乃至恶变。
四、已病防变——加强学生心理与行为的矫正工作 “一对夫妻一个孩”,计划生育已见成效。现在,大多数家庭中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出现对孩子的溺爱和纵容,使得许多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差,散漫成性,厌学情绪严重、自控能力差,导致部分学生逃学、打架斗殴,甚至敲诈勒索、抢劫等,最终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当然,导致“问题学生”问题出现的原因,还有社会、教育制度等诸多方面,班主任要学会驾驭、统筹全局的本领,练就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怀着仁爱之心,本着以人为本思想,耐心的开展学生教育工作。
1、对症治疗,防止进一步扩散、恶化
我们要认识到“问题学生”任何时期都会有,作为班主任要虚心学习、善于总结规律,正视学生的错误,以治病救人的思想,及时、果断的采取补救措施,不可偏激定性,以免导致事态恶化。
2、加强心理疏导或心理治疗
据不完全统计,在校学生中,学生的错误倾向50%左右是由于心理健康原因。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人群,班主任应向他们广泛的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帮助他们建立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比如:开展专题讲座、观看心理卫生和励志为主题的影片、开设与心理卫生和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等,将宣教与心理咨询结合起来。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非常有意义而又非常艰巨的工作。要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讲究教育艺术,注重心理疏导,矫治学生的心理误区,坚持虚功实做,使他们学会记忆、学会思维、学会办事、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完美的人性。
3、对症下药,加强教育和管理 班主任在对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思考、总结;再思考、再总结。要注意做到:
(1)明辨是非,端正态度。要分析问题,找准病根,“治人如治病,得其方,药到病除,不得其方,适得其反”。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比如上网、谈恋爱的问题,班主任不应一味惩罚、批评,这样的“严”不但起不到教化作用,反而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要把握尺度,做到严之有方,严之有度、严之有情、严之有则、严而垂范,严中有爱,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过程中,感化问题学生。
(2)努力提高个人素质,主动学习教法和管法,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技巧。遵从教育教学规律和青春期学生心理特征及个体特点进行教育,随着“问题”内容及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班主任应转变思维定势,怀着大爱之心与耐心进行学生教育。走进学生,掌握思想变动,依据个体特征选择最佳技巧实施教育。
(3)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不要苛求一次性药到病除做好“反复”的思想准备。正如前面所说“问题学生”历来有之,老师要做好学生反复的心理准备。在“问题”反复时,老师不能急躁、需要付出耐心和爱心。要告诉学生他的进步,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拉长反复的时间,以至彻底解决“问题”。
4、利用现代化手段,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引导 随着现代通讯的飞快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手机、电话等手段与学生交流,这样可以随时随地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大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并且极具速效性和隐蔽性,对那些处于心里不健康的学生特别适宜。我们还可以利用假期和双休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批量学生大面积授课这种途径,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
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
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对教师所做的工作进行记录,便于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和比对。
总之,学生管理无小事,我们只有怀着“治未病”的思想,努力做好防“病”在前,认真细致地做好学生工作,付出加倍的爱心、耐心,就一定能帮助学生顺利健康地成长。
第四篇:治未病工作计划
治未病中心工作计划
一、前期准备(2017年6月1日-31日)
1、房屋设施改造(6月1日-20日):门面改造、体检大厅改造装修、综合治疗室改造装修、艾灸室改造装修、洗手间改造、设置1间身心健康咨询室。
2、仪器设备购买配备(6月21日-27日):
现有设备治疗工具有体质辨识系统1台、骨密度仪1台、肺功能仪1台,火罐、刮痧板、耳豆贴各1宗,小型随身灸艾灸盒1个
还需购进的仪器设备有推拿治疗床4张、升降凳5个,橱子3组、脉诊仪1台、神灯2台、红外线烤灯1台、中频治疗仪1台、榨汁器1个、粉碎机1台、艾灸仪1台、督灸盒1个、治疗车2个,艾柱、艾绒、艾贴、贴敷贴、刮痧油各1宗,治疗盘、弯盘、收纳箱1宗,心理测评系统1套、沙盘1套。小音箱2个。
3、人员配备:(建议)
医疗:邵如宇、陈勇、董恩海、赵海东、陈新超、石富强、刘兴林(每人1天轮流值班)
护理:王丽、刘冬霞、赵国华、金芳、张艳丽、马秀梅
其他:李东林
4、外出学习(6月中旬)
5、院内培训(6月下旬)
6、宣传发动(6月中下旬)
二、开展工作(7月开始)
1、服务项目: 1)中医体质辨识,2)健康调养咨询服务包括开具健康处方、养生功法示范指导、中药调养咨询指导等。
3)中医特色干预技术,包括针刺、灸法、拔罐、推拿、穴位贴敷、耳穴压豆、足浴、刮痧、音疗,及热疗、电疗等其它理疗技术。
4)心理服务,包括心理测评、心理咨询、沙盘治疗等 5)推广膏方、养生茶
6)慢病管理,综合调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肿瘤等患者。
7)小儿常见病调理及体质调理
2、开展方法
1)以中医体质辨识为切入点,住院患者(儿科患者除外),中医门诊首诊病人,普通门诊慢性病患者,医生开具体质辨识人数纳入考核:
(1)住院病人每漏检1人扣分科室绩效10元(2)门诊医生坐诊日普通门诊每天1人(儿科除外),中医门诊每天3人,按门诊日计算每低于1人扣发个人绩效10元
(3)每开具1人医师按收费的15%发放绩效
2)治未病医生根据体质辨识结果给患者提出养生建议和中医适宜技术调理方法,患者同意后缴费到中医特色治疗室或治未病中心进行治疗,开具医生按收费15%发放绩效。
3)根据查体中心客户查体结果筛选亚健康人群进行筛选调理对象。
4)根据县慢病系统慢病患者筛选调理对象
5)乡医和本院职工介绍调理对象,按收费10%发放宣传绩效。
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还可能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只有去做,才知道是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
第五篇:治未病标准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
一、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提高“治未病”服务水平和能力,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和《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等有关文件,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现阶段“治未病”科室建设现状,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适用于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建设和管理,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工作评价指标的依据。
第三条 “治未病”科是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结合现代健康管理手段和方法,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复发”的健康目标,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目的的科室,在现阶段以“未病先防、瘥后防复”作为主要功能定位。
第四条 “治未病”科的服务特点以人的健康状态的辨识、评估和干预为主,而非着眼于疾病治疗;突出非药物方法的运用,注重整体调节,求得整体效果;重视连续、动态、全程的管理,并充分发挥服务对象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求得长远效果。
第五条 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指导和管理。中医医院应加强对“治未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提供与其医院规模、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技术力量和资金投入等,以保证“治未病”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治未病”服务质量。
二、科室名称
第六条 原则上以“治未病科”(“治未病中心”)作为科室名称。由于历史沿革产生的“中医预防保健科”命名可保留;因整合健康管理资源产生的“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等命名可采用。不得以“国医堂”、“名医工作室”、“保健中心”、“体检部”、“预防保健科”等或同类含义文字的名称作为本科科室名称。
不同的科室名称涵盖的服务内容应有所不同:
治未病科——提供健康信息采集与数据管理、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评估、健康咨询、中医调养等治未病相关服务。
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整合体检部门(提供中西医健康评估),除提供治未病服务外兼具健康管理职能,开展健康宣教,实现随访管理等。
中医预防保健科——体现中医治未病服务内涵的同时,兼顾计划免疫、职工保健、妇女儿童保健等综合医院或基层医疗机构预防保健科相关职能。
三、服务对象 第七条 “治未病”科的服务对象主要有以下五类:
一是中医体质偏颇人群:根据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健康体检人群中体质辨识结果符合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或特禀质等偏颇体质者。
二是亚健康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者,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亚健康状态涉及的范围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机体或精神、心理上的不适感或表现,如疲劳、虚弱、情绪改变,或易感冒、胃肠功能失调、睡眠质量下降等;二是与年龄不相符的组织结构或生理功能的表现,如记忆力减退、性生活质量下降等。
三是病前状态人群:病前状态是指具备与具体疾病相关的风险因素,或出现理化指标异常,但未达到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容易向疾病状态转归的一种疾病前持续状态。常见病前状态有高尿酸血症、糖调节异常、血脂异常、临界高血压、肥胖、颈肩腰腿痛、代谢综合征、更年期、经前综合征等。
四是慢性疾病需实施健康管理的人群:指已达到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处于疾病稳定期,愿意接受中医健康管理,通过生活方式改变与自我保健,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向愈的人群。
五是其他关注健康的特殊人群:如育龄妇女(孕前调理)、男性(育前保健)、老年人(延年益寿)等。
四、科室构架与管理模式
第八条 “治未病”科应为中医医院兼具管理与临床职能的一级科室,由院领导直接管理,设立专职的科室负责人,可涵盖或设置体检(提供中西医健康评估)、健康咨询指导、中医调养、随访管理及健康宣教等部门。
不得把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理疗科等临床科室及国医堂、名中医工作室等纳入“治未病”科范畴。
第九条 “治未病”科可具有以下管理职能:
一是统筹并整合资源,构建“治未病”服务链。充分利用医院现有资源,实现健康评估、干预、追踪管理等一条龙服务。相关科室独立存在,但可纳入“治未病”服务链,或为“治未病”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协调各相关专科介入疾病病前管理。协助各专科选择合适的优势病种,推进疾病管理,并前移到病前状态管理。
三是基层辐射。通过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培养“治未病”人才、支持开展“治未病”相关业务,延伸拓展中医“治未病”服务,提高基层“治未病”服务水平。
五、科室区域划分
第十条 应设置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辨识评估区域、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域、健康干预区域、健康宣教区等辅助区域,各区域布局合理,工作流程便捷,保护服务对象隐私。区域设置只需体现相关功能即可,不要求对各区域对应挂牌命名。
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辨识评估区域(如体检区或体质辨识区域)主要用于采集和录入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信息,分析健康状态信息并进行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健康检查/体检区域应当满足设备与功能需要,也可整合本单位的其他相关资源。健康信息采集与健康状态评估应涵盖中、西医学指标,从躯体到心理,体现局部与整体结合、主观与客观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功能与结构结合的特征,从而实现多维、综合、连续性、个性化的评估。
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域(如健康调养咨询门诊)主要用于根据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健康干预方案,指导服务对象进行健康干预,接受服务对象的健康咨询,为服务对象量身打造一整套个性化的调养方案,包括膳食食疗、起居调养、情志调节、养生功法、保健技术等。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域应当相对独立,若因条件限制,也可与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合用,但区域面积应当满足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
健康干预区域(如特色疗法干预区)主要用于根据健康干预方案为服务对象提供各种中医特色的健康干预服务,如针刺、灸法、拔罐、推拿、药浴、刮痧、膏方、贴敷、放血等。健康干预区域应当相对独立,区域面积应当满足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各种干预方法的服务区域应当相互隔开,能有效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
健康宣教等辅助区域主要用于服务对象的等候休息,开展健康宣教等,包括影像播放、宣传手册及宣传栏等设施,使服务对象更深入地了解治未病相关知识,开展服务管理等。区域面积应当满足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
第十一条 有条件的单位可增加健康管理区,完善健康追踪与管理功能。基层单位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在满足上述服务功能要求及开展业务工作需要的前提下,相关服务区域可以整合,但至少应分为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咨询指导与干预两个区域。
六、服务项目与技术
第十二条 “治未病”服务项目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一是健康状态辨识及评估项目:中医体质辨识,中医经络、脏腑功能、血气状态评估等。
二是健康调养咨询服务:开具健康处方、养生功法示范指导、中药调养咨询指导等。
三是中医特色干预技术:包括针刺、灸法、拔罐、推拿、穴位贴敷、埋线、药浴、熏洗(蒸)、刮痧、砭石、音疗,及热疗、电疗等其它理疗技术。
四是产品类:如膏方、养生调养茶饮等。
此外,健康档案建立、慢性病健康管理、健康信息管理,以及管理效果评价等也可纳入治未病服务项目。
“治未病”科开展的服务项目应当不少于5项。
第十三条 “治未病”科应按照相关要求,规范应用相关中医技术,建立有关工作制度、服务规范和技术操作规范。
第十四条 “治未病”科应结合本科室实际,制定本科室主攻方向或常见健康状态的高危人群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指南,定期对指南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不断优化指南,提高中医“治未病”服务水平。
第十五条 “治未病”科应根据专科发展方向和建设规划,注重引进吸收新的健康信息采集、评估、干预技术,并以干预效果为核心,在技术方法、干预手段、设备研发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七、设备配置
第十六条 根据《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中医诊疗设备评估选型推荐品目》配置有关设备:
一是健康状态信息管理设备。如办公桌、办公椅、计算机、打印机、电话、专用文件柜等。
二是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设备。如中医体质辨识系统、舌像仪、脉象仪、经络检测设备,体重仪、身高仪、血压计、心血管检测仪、肺功能仪、骨密度检测仪、心电图、血糖监测仪等常规体检、理化、影像设备。
三是健康咨询与指导设备。如健康教育宣传栏、影像等演示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及信息网络系统设备等。
四是健康干预设备及器具。如针具、灸具、罐具、刮痧板、砭石,及中医电疗、磁疗、热疗设备等。
第十七条 设备配置应与医疗卫生机构中医“治未病”服务功能、医技人员医技水平、开展的服务项目及工作量相适应。常规的理化、影像等辅助检查设备可与本单位资源共享。
八、人员队伍
第十八条 “治未病”科人员包括中医执业医师、医技人员、中药师、护理人员、管理人员等。专职医护人员二级中医医院应当不少于5人,三级中医医院应当不少于6人,中医类医护人员比例不低于70%。医技人员和中药师可整合本单位的其他相关资源。
第十九条 “治未病”科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及学历构成基本均衡,具有支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二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应当有一名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执业医师;三级中医医院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执业医师占科室医师比例不低于20%。二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应当有中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三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中医专业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科室医师比例不低于20%。
第二十条 “治未病”科医师应接受“治未病”服务的专业培训,掌握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治未病”科常用健康评估技术、干预技术操作、常用的预防调养方案或常见健康状态的高危人群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指南等,积累一定的健康评估及干预经验,如健康状态调养经验(包括药养食养和非药物疗法等)以及健康宣教经验等。
“治未病”科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中医医师还应具备较高的健康评估、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的能力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治未病”服务工作。
第二十一条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负责人应由从事中医专业工作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并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能力者担任。二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应具备从事中医专业学习和工作10年以上经历,同时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应具备从事中医专业10年以上工作经历,同时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二十二条 执业医师人数在10人以上的三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可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
学术带头人应从事中医工作20年以上,具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治未病”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学术带头人负责组织研究确定本科室学术发展方向,指导本科室的科研创新工作,指导重点项目的制定与实施。
第二十三条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护理人员应接受“治未病”服务的专门培训,熟悉健康管理和中医预防保健基本知识,掌握“治未病”科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能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护理服务。
第二十四条 在治未病科室初期建设阶段,医院应给与扶持,保证人员收入;在治未病科发展阶段,医院应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其进一步发展,人员收入不低于医院平均水平。同时尽可能从医院层面为“治未病”科室从业人员提供可预期的职业发展前景,以保证人员的积极性与稳定性。
九、文化宣传
第二十五条 中医医院应根据本单位和“治未病”科的实际情况,在环境形象建设上注重体现中医药文化特点,在“治未病”科、医院广场及有关区域加强中医“治未病”理念和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的宣传,介绍中医药养生保健的方法及专家特长,彰显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的特色和优势。
第二十六条 中医医院网站应设立内容规范的中医药养生保健专栏(专题),以健康讲座、疾病预防保健沙龙等形式加强门诊及住院患者养生保健健康宣教。组建专家团队和中医健康讲师团进社区、进单位、进校园,开展中医药健康巡回宣讲。编制实用性的中医科普养生资料,传播“治未病”理念和养生保健方法,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治未病”健康文化氛围。
十、附则
第二十七条 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综合医院及妇幼保健机构以预防保健为特色的中医科室按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二十八条 中医专科医院、民族医医院“治未病”科参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二十九条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12年12月发布的《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