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GIS的电信光纤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GIS的电信光纤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陈建华
1,曹俊
2(1.苏州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2.南通电信公司 投资项目管理中心,江苏 南通 226001)
摘 要:根据光纤网络资源地理空间分布的特点和地理信息系统在空间数据管理上的优越性,设计了基于GIS的电信光纤网络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除实现对光纤网络的空间及属性数据管理的基本功能外,还能够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为网络规划设计和维护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持,提高光纤网络资源管理效率。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网络资源管理 地理空间数据库 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新兴技术,它是管理和研究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它可以对空间数据按地理坐标或空间位置进行各种处理,对数据进行有效管理以及研究各种空间实体的相互关系等。它把地理空间位置和相关属性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根据实际需要图文并茂地输出给用户,并借助其独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方式,提供各种辅助决策功能。
电信网络资源数据的特点是量大而且与地图的关系十分密切,以光纤网络为例,无论是地理资源(如机房、管道)还是设备资源(如光缆、光交接箱)都包含表征空间位置及拓扑关系的空间矢量信息,以及记录具体内容及本质特征的属性信息。改变传统的光纤网络资源管理方式,能将这些数据全面直观地在地图上进行显示,并能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使工作人员脱离枯燥的数据文字报表,到宏观决策的有力支持,这需要利用GIS技术开发带有地理信息的资源管理系统。系统设计方案
2.1 系统开发目标
经过多年的发展,电信企业己建成规模庞大、形态齐全的网络,并在城市形成高密度的覆盖。特别是在我国信息产业大发展的前提下,光纤网络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它早已不局限于干线网络传输,而是逐步向用户接入传输领域延伸,直接为用户提供高速、可靠的通信接入业务。近期,中国电信提出由“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的企业战略目标,将网络转型 作者简介:陈建华(1976-),男,江苏南通人,南通电信公司投资项目管理中心工程师,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确定为实现战略的基础,强调要加大光纤网络建设,努力推进“光纤到户”的网络建设工作。因此,电信企业的光纤网络规模仍将不断扩大,结构也越来越复杂,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手段来指导网络的规划设计工作,以支撑网络的健康发展。
电信光纤网络有很强的地域性和空间性,而且有复杂的空间拓扑关系,和电信网络的其它资源管理有很大区别。普通的资源管理系统采用表格化的方式管理管线、配线端子等空间资源,不直观,非常难于查找,不能表达资源的空间拓扑关系,给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根据光纤网络资源地理空间分布的特点和地理信息系统在空间数据管理上的优越性,设计了基于GIS的电信光纤网络管理系统。该系统除实现对光纤网络的空间及属性数据管理的基本功能外,还能够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为网络规划设计和维护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2.2 系统软件平台选择
本系统基于组件式的GIS集成二次开发,采用SuperMap公司的GIS平台,以SuperMap Objects5为GIS开发组件,使用Oracle大型商用数据库,采用微软的Visual Basic.Net为开发工具,利用ADO技术访问数据库。系统开发的所使用的主要软件和用途说明:
SuperMap Deskpro5:地理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 SuperMap Objects5:组件式GIS开发平台; Oracle 9i数据库: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Oracle Spatial:空间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Visual Basic.Net:GIS的集成二次开发。2.3 系统结构设计
考虑到电信光纤网络资源的覆盖范围和数据量比较大,拟采用三层C/S结构(客户应用界面/应用程序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层C/S结构将原来两层结构中的客户端程序进行了划分,将用户界面抽取成三层结构中的客户端程序,而将原先的数据库访问部分单独分离出来成为应用服务器。三层结构只是逻辑上的概念,具体实现时,物理结构上的差异可能会很大。三层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上,也可以在两台、三台,甚至更多的计算机上,只要它们在体系上遵循三层结构即可,这完全取决于系统的业务量。系统功能特点
目前,对电信网络资源管理的研究不断深入,也有较多的基于GIS的应用系统产品。从现有情况看,对光纤网络已经实现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管理的基本功能,可以对网络资源进行动态更新和维护,能够在电子地图上展示各网络元素,但与实际工作需求(如网络规划决策等)还有一定差距。现有资源管理系统对光纤网络整体情况的表现能力有待提高、表达方式还需要完善,对现有资源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较弱,对最佳光纤路由分析、应急资源调度等辅助决策能力还不够。该光纤网络资源管理系统除实现常规的网络资源管理功能外,还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3.1 提供了方便的检索手段
提供多种方式实现网络资源的查询功能:一是通过树型目录结构的层次图,用户逐级展开后选择查找目标;二是基于网络资源实体的关键属性,根据用户输入的属性值进行匹配查询;三是在电子地图上用鼠标点击选择网络资源实体。
3.2 提供了网络分析功能
资源预警,可以通过设置光纤利用率预警值,显示光纤利用率超标的光缆和交接箱;或根据利用率高低生成专题地图,为光纤网络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故障点定位,当光缆出现故障时,能够根据机房工作人员测试的障碍点与局站的距离,将故障点范围在电子地图上显示,提高抢修工作效率。
图纸生成,能够生成规划设计工作所需要的光纤路由图和拓扑结构图,为全面、快速、准确掌握网络现状提供支撑。
3.3 提供对资源调度的支撑
光纤调度,能根据申请光路的起讫点,基于最短路径和最少转接次数,辅助确定光纤调度线路,输出光路中转接的局点、跳接的光交接箱、各光缆段占用的光纤序号,能根据调度线路对光纤资源进行预先占用。系统管理范围
在电信光纤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中需要管理的对象如下: 4.1 基础网络设施:
(1)局站:局站是本地网中容纳一个或多个通信机房的建筑实体(含地下进
线室、管道闸)。在通信管线网的拓扑结构中,局站是作为光缆和管道的源或目的点而设计的。
(2)管道:管道是整个通信网络中光缆的支撑和承载通道,由人井、进线室、管道段、管群等组成。
(3)杆路:杆路和管道同样作为光缆的支撑和承载通道。4.2 光缆网络设施
(1)光缆:本地网中,光缆由局间中继光缆和用户接入光缆组成。其中,中继光缆提供局点之间的传输通道,以环形结构为主;接入光缆用于连接局点与普通用户,以树形结构为主。
在光缆网的拓扑结构中,有两种基本要素:点和线。点元素有两类:光交接点、光接入点,连接这两类点的线即是光缆段,光缆则由多个连续的光缆段组成
(2)光交接点:指光配线架、光交接箱、光缆分歧接头。光配线架、光交接箱为光缆段提供固定纤芯的端子,利用跳线使两端线对任意跳接连通,以达到灵活调度线对的目的;而分歧接头则可看作跳纤固定的光交接箱。
(3)光接入点:主要指光分纤箱。它介于光交接箱与用户之间,以光缆段与光交接箱相连,用尾纤或尾缆与用户设备相连。光接入点与光交接点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为光缆纤芯的终结点,光纤不会转接到其它光缆段上。
(4)光路:光路就是按用户需求,在光交接点中将相邻光缆段中的光纤依次连接后,可以提供完整光信号传输通道的光纤路由。光路是由多段光纤连接而形成的。
4.3 其它
(1)服务区域:指各局站、光交接点提供电信接入服务的用户分布区域范围,一般以道路、河流等自然分界物为界。
一个光交接点只从属于单个局站,局站下所有光交接箱的服务区域构成局站服务区域,位于某个光交接箱服务区域内的用户一般由其提供接入服务。
(2)光纤用户:单独占用一对光纤使用电信业务的用户,主要关注其物理位置分布、业务重要等级。对光纤用户信息的管理主要用来进行光纤资源调度、用户密度分析、光纤需求预测、光缆割接影响分析等。
(3)电信设备:当一对光纤尾端安装电信设备(如数据交换机)为多个用户
提供服务时,则以电信设备信息管理为主,数据处理上可等同于一个光纤用户。系统功能结构
5.1 资源维护
系统通过图形接口,可视化地实现对局点、管道、杆路、光缆、光配线架、光交接箱等网络设施的日常维护(增加、删除或编辑);提供对光纤光路、光纤用户等主要业务信息的维护管理。
5.2 信息查询
提供对网络资源实体的查询,显示其属性并可以在地图上定位。系统提供三种查询方式:一是通过树型目录结构的层次图,用户逐级展开后选择查找目标;二是基于网络资源实体的关键属性,根据用户输入的属性值进行匹配查询;三是在电子地图上用鼠标点击选择网络资源实体。
5.3 资源统计
提供对局站、光交接点(数量、容量、端子利用率)、光缆段(数量、长度、纤芯利用率)等的查询统计,可以通过指定设施类别、划定地理区域、明确设施属性等方式来完整、准确地统计所需内容,以Excel表格方式给出明细信息和汇总数据或打印输出。
5.4 规划辅助
通过对空间和属性数据的加工处理,挖掘相互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以图形、表格等多种途径表示,能够以形象、直观的方式,给规划设计人员全面、快速地展示相关信息,为准确地进行光缆新建提供路由、容量、位置等方面的决策支持。
5.4.1 网络设施分布图
通过选择设施的类别、输入关键属性值或选定地域范围,对指定的网络设施形成地理位置分布图示,并可根据用户需求同时显示其它关键的属性信息。
5.4.2 光缆路由及拓扑图
通过指定局点的方式,将光缆路由、关联的光交接箱等在电子地图上予以显示,并可生成拓扑结构图。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同时提供光缆规格和型号、利用率等关键属性信息。
5.4.3 利用率预警图
可以通过设置光纤利用率预警值,显示光纤利用率超标的光缆和交接箱;或根据利用率的高低生成专题地图,为光缆新建决策提供依据。
5.4.4 光纤用户分布图
通过指定光交接箱或选定地理区域的方式,形成用户分布示意图,为光缆新建容量决策、光交接箱位置选择等提供依据。
5.4.5 光缆建设路由的选择
通过指定起始和终止局点,结合最短路径、光缆段重复情况分析等,为最佳选择光缆建设路由选择提供决策辅助。
5.5 资源调度 5.5.1 故障点分析
当光缆出现故障时,能够根据机房工作人员测试的障碍点与局站的距离,将故障点范围在电子地图上显示,提高抢修工作效率。
5.5.2 正常光纤调度
能根据申请光路的起讫点,基于最短路径和最少转接次数,辅助确定光纤调度线路,输出光路中转接的局点、跳接的光交接箱、各光缆段占用的光纤序号、各局点的跳纤工单,能根据调度线路对光纤资源进行预先占用。
5.6 系统管理 5.6.1 权限管理
权限具有专业属性和操作方式(查询、修改等)属性,当对系统中的对象执行操作,必须有相应的操作权限。对权限的管理功能有:增加权限、删除权限、修改权限。
5.6.2 用户管理
对用户的管理功能有:增加、删除、修改、权限设定。结束语
建设基于GIS的光纤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光纤网络的全面有效管理,优化网络建设规划,提高运行效率,保证全网通信畅通,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由于电信网络规模逐步扩大、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将GIS技术全面应用于电信网络资源管理是技术和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GIS技术自身的发展,也将促
使其在整个电信网络资源管理领域发挥更为广泛、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满春,任建武.GIS设计与实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罗云启,曾琨,罗毅.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MapInfo高级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赵鹏苏.电信网络资源信息化的管理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4.
[4] SuperMap Objects开发教程[M].北京: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4.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ptical fiber network resources distributing in geographic space and the superiority of the GIS in space data management,we designed the system of fiber network resources management that based on GIS.The system can integratively process the relating data, besides some basic functions such as fiber network’s space and attributes data management.It is helpful for the designing and maintenance of fiber network.It can als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optical fiber network resources.Keyword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Network Resources Management,Geographic Space Database
机器人翻译:
According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fiber network resources ge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GIS in spatial data management superiority, designed 基于GIS telecommunications fibre network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In addition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basic functions for the optical fiber network system space and attributes of data management, but also be able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relevant data processing, network desig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upporting decision support, improve fibre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efficiency.
第二篇:GIS设计与实现总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理信息系统08 冰封艺人)
一、名词解释:
地理信息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为系统,已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为处理对象,云管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采集、存储、显示、处理、分析、输出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为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来源和技术支持。
GIS设计目标:通过改进系统设计是方法、严格执行开发的阶段划分、进行各阶段质量把关以及做好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打到增强系统的实用性、降低系统开发应用的成本,延长系统生命周期的目的。
内聚和耦合:又称内联系和块间联系,是度量模块独立性的2个定性标准。内聚是模块内部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如果一个模块的内聚度大,模块的独立性则会提高。耦合是指模块间的联系,耦合度是对模块独立性的直接衡量。模块间联系越小,模块的独立性则会越高,耦合度就会降低。
地理建模:云管用数学语言、地理知识和程序设计工具,对地理信息(如地理现象、地理数据等)加以翻译和归纳。地理建模的大致过程包括:建模准备、模型假设、建立模型、模型求解、模型分析、模型检验。
地理坐标:采用经纬度(φ,λ)来确定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从通过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子午面向东为东经(0~180),向西为西经,从赤道算起,向北为北纬,向南为南纬(0~90)。空间元数据:描述空间数据的数据。他描述空间数据集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管理方式以及数据集的其他特征,是空间数据交换的基础,也是空间数据标准化与规范化的表征,在一定程度上位空间数据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地理编码:为识别点、线、面得位置和属性而设置的编码,可以反映空间实体的几何特征和属性特征,分为拓扑编码和坐标编码两种。
组件:是一个在整个分布式系统中可以即插即用的独立对象,在完成其功能的过程中,它可以跨越网络、应用、语言、工具和操作系统,按照分布式对象的封装方式,一个分布式对象就是一个组件,是完成系统一部分功能的一个独立的分布式单元。
二、填空题:
GIS数据管理的基本思想是利用(空间坐标)来表达实体的空间位置
GIS软件技术经历了五个阶段,即:集成式GIS、模块式GIS、核心式GIS、组件式GIS和万维网GIS 软件过程主要可以分为软件定义、软件设计和软件维护3个时期,每个时期有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判断用户类型是进行系统建设目标和任务分析的关键。系统的服务对象不同,那么系统的目标也不相同。
GIS结构化分析常用的分析同居主要有数据模型、数据字典以及对数据流进行描述的加工逻辑说明、GIS数据流模型一般采用(数据流图,DFD,data Flow Diagram)来表示;实现数据字典常用方法有:全人工过程、全自动过程和混合过程。数据字典和数据流图在一起构成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叫那个逻辑说明包括加工的激发条件、加工逻辑、优先级别、执行条件、出错处理等细节,其中最基本的部分是加工逻辑。用于写加工逻辑说明的工具有结构化英语、判定表和判定树。
软件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模块的集成,模块是指具有输入和输出、逻辑功能、运行程序、内部数据、调用和被调用等属性的一组程序语句。
写出些列英文缩写的中文意思;UIMS(人机界面开发工具)、OMT(面向对象建模技术)、UML(统一建模语言)、PFC(程序流程图)、PAD(问题分析图)、PDL(类程序设计语言)、OLE(对象链接与嵌入)、API(应用程序编码接口)、DDE(动态数据交换)、ORB是指(对象请求代理)、DII是指(动态调用接口)、IDL是指(接口定义语言)、HOP(互联网ORB间协议)
人机交互的基本方式包括命令语言、菜单选择、填表方式、自然语言、直接操纵等 定位错误位置是程序调试工作的主要内容。四种常见的排错方式包括硬件排错、归纳法排错、演绎法排错、跟踪法排错。
GIS软件测试方法主要三种:文档审查、模块运行测试、模块开发测试。数据组织方式包括文件型、文件与数据库结合型、全关系型三种。
二次开发接口的接口类型主要有:API函数库、可重用类库、宏语言、动态链接库DLL等 空间数据库功能设计包括空间数据输入设计、空间数据检索设计、空间数据输出设计、空间数据更新设计、空间数据共享设计等。
GIS软件开发的相关技术包括: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技术、组件是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嵌入式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三、选择题知识点
结构化程序设计概念最早由 E.W.Dijkstra于1965年提出;GIS工程学体系三维结构由A.D.Hall提出的;地理信息科学由GoodChild 1992年首次提出;Grady Booch 是面向对象方法最早倡导者之一;Jackbson提出了OOSE方法;Yourdon提出了进行GIS总体设计的结构图:基本E-R模型由Peter Chen于1976年提出。
地理数据存储是GIS中最底层和最基本的技术。需求分析是GIS设计最基础的内容。瀑布模型将软件过程分为6个阶段,并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近衔接的固定的顺序是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系统运行和维护
GIS软件设计一般采用合适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进行开发,最常用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瀑布模型
在成寻流程图常用符号中方框表示处理步骤菱形表示逻辑判断箭头表示控制流。
关系型数据库规范化中第二范式的特点是每个表都必须有且仅有一个数据元素是主关键词 E-R图中椭圆表示:属性
磁盘容错方式主要有:磁盘镜像、磁盘双工、磁盘阵列,它们的容错性能一次增强 API函数库的特点是:提供对基本数据进行操作的函数 通过数据校正()等手段可以提高输出质量 编辑与图形整饰 误差消除 坐标转换 数字化 出版印刷
地理信息系统科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理论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地理信息科学、应用地理信息科学。
理论地理信息系统 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地理信息系统 虚拟地理信息系统
对GIS软件有一下要求()可操作性和使用性 提供图形与属性数据同步查询统计分析功能 简单易用的图形用户界面
提供显示、操作地理数据的常用工具 提供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GIS软件可分为()基础软件 工具型软件 嵌入式应用软件 应用型软件 数据处理软件
空间数据结构分为()不规则三角网 栅格数据 拓扑数据 矢量数据 属性数据
根据GIS中的角色,可将GIS用户分为()GIS开发上/系统集成商 系统管理员 最终用户 GIS专业人员 一般用户
GIS产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模式()数字地图 桌面地图 电子地图 桌面GIS 专业化GIS GIS整逐步走向成熟,并呈现出()发展态势 趋于综合性发展 GIS数据模型研究 数据共享和互操作 产业化 专业化GIS 基于GIS本身的特性,GIS设计自身的特点包括()处理的事空间数据
以空间信息系统工程优化为目的 以空间数据为驱动 与GIS产业化密切联系
GIS工程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涉及部门繁多
GIS工程学体系主要任务、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3方面组成其基本任务是()最优决策 最优管理 最优运行 系统总体最优化 最优设计
与一般工程技术相比,系统工程学具有()特点 研究对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 知识结构复杂 直接面向决策
目的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泛华系统的研究方法
从文件系统开始,数据模型的发展经历了4代,包括()文件模型 专用数据模型 经典数据模型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语义数据模型
原型从应用目的和场合出发可以分为()丢弃型原型 研究型原型 试验型原型 进化型原型 仿真型原型
24.GIS系统功能和性能分析常用方法()结构化分析法
统一建模语言UML方法 面向独享分析方法 模块化分析方
快速原型化分析方法
25.GIS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等 数据源调查预评估 技术可行性评估 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评价 生态效益分析
26.GIS总体设计主要任务是将系统需求转换为数据结构和()数据设计 软件体系结构
层次图、HPO图、结构图 体系结构设计 GIS地理建模
27.系统标准数据接口有()形式 直接存取 间接存取 导入机制 导出机制
动态链接库DLL 28.系统总体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A 引言(或概述)B 用户需求分析成果 C 可行性分析 D 界面设计 E 数据库分析
29、详细设计的表达工具包括()A IPO图 B PFC图 C PDL图 D N-S盒式图 E PAD图
30、空间数据库中常用的坐标系有()A 地理坐标系 B平面直角坐标系 C 屏幕坐标系 D 设备坐标系 E 极坐标系
31、数据模型可以分为传统的数据模型、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以及针对空间数据特征而设计的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模型又可分为(ABCD)A 混合数据模型
B 全关系型空间数据模型 C 对象-关系型空间数据模型 D 面向对象空间数据模型 E 层次模型
32、服务于空间分析的地理编码分为(AC)A 拓扑编码 B 直接编码 C 坐标编码
D 无损压缩编码 E 有损压缩编码
33、从体系结构上,分布式GIS经历了(ABC)发展阶段。A C/S结构 B B/S结构 C 多层定义
D GIS用户自定义结构 E 全分布式GIS
34、基于C/S模式分布式GIS的特性有(ABCDE)A 位置和数据结构透明性 B平台独立性
C 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独立性 D 分布式查询 E C/S模式
35、最基本得分布对象系统框架标准主要有()3种 A OMG—CORBA B Microsoft-COM/DCOM/COM+ C Microsoft-MFC D SUN-EJB E JAVA-J2EE
36、分布式GIS的基本开发模式包括()A 基于数据共享的分布式GIS B 基于分布式计算的WebGIS C 基于Internet的开放式GIS D 基于ArcIMS的分布式GIS E 基于CORBA的分布式GIS
37、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可概括为()A 软硬件购置及安装 B 程序编写与调试 C 系统安装与调试 D 培训
E 数据的录入或转换
38、GIS数据的安全和保密包括()A 数据存储加密 B 数据存取控制 C 数据传输加密
D 加密算法和加密方式 E 安全与保密管理 简答题:
简要描述GIS五个发展阶段特征? 项目
集成GIS
模块式GIS
核心式GIS
组件式GIS
万维网GIS
特点
在一个系统中集成了GIS的各项功能
系统分成许多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 从底层提供GIS功能,通过API访问
通过标准通信接口实现模块间通信及GIS与其他系统集成
结合Internet,实现GIS的共享和互操作
功能
满足了GIS综合应用的需要
用户根据需求选择功能模块
易于集成其他系统
开发成本低、难度小,可以在通用语言环境中实现gIS功能
社会化得GIS,可扩展性好,跨平台
存在问题
系统过于复杂,软件成本高,难于与其他系统集成
难于与其他系统集成
开发难度高,不能进行可视化程序设计
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目前还不成熟
简述GIS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的内容。GIS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主要内容更包括:GIS相关的名词术语标准,与GIS软件工程开发有关的各种标准化活动,与GIS数据库建设有关的活动,与GIS数据共享有关的额标准化工作。总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GIS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 地理信息标准
统一的地理坐标系统包括:统一的地图投影系统、统一的地理格网系统、统一的区域多边形或空间统计单元系统 空间信息分类和编码系统 数据模型标准 数据标准 数据交换 空间元数据标准 数据质量
GIS数据产品标准、标准的数据格式、标准的概念模式、标准的外包装 3)信息技术标准
A)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标准
B)数据库技术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规范 C)地图制图标准 4)应用标准
A)空间算法标准 B)解释标准
5)GIS的设计标准和系统评价标准 A)系统设计规范
B)信息系统建议流程规范体系 C)模型开发 D)系统评价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开发的方法,这三种GIS基本设计方法有各自的特点,试从开发思想、开发模式、优缺点和使用性等方面对三种设计方法进行比较 设计方法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原型法
面向对象开发的方法
开发思想
划分六个阶段,并规定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
借助原型(它反映了最终系统的部分重要性)来辅助软件开发
将客观世界看成相互联系的实体(即对象)组件,以对象为单元进行设计开发
开发模式
整体开发模式,下一阶段开发前完成上一阶段所有细节
非整体开发模式,推迟某些阶段的细节工作,从而较早产生工作软件
非整体开发模式,分阶段有底向上提取对象,实现阶段自顶向下建立对象
优点
是一种较为成熟和完善的管理模式、整体性好
具有一定灵活性和可修改性,增进了开发人员和用户对系统需求的理解
与人类思维方法一致,版与描述客观世界,开发的软件性能稳定、易于重用和维护
缺点
缺乏灵活性难修改和维护,模块重用性差,开发周期长
整体性差,由于不断滴对原型修改完善,工作的重复率高工作量大
对象和实体设计存在盲目性,对象间的消息传递不能完整体现系统总体工作能,系统结构性差
适用性
功能和性能明确完整,无重大变化的软件开发
需求不明确,设计方案有一定风险的中小型软件开发
数据结构复杂、事务联系密切的软件开发
4.模块化原则
1、每一个模块表示一个自我包含的逻辑任务
2、每一个模块都是简单的
3、每一个模块都是封闭的
4、每个模块都是可以独立测试的
5、每个模块对应单
一、独立的程序功能
6、每个模块都有单一的入口和出口
7、每个模块都由一个标准返回点返回上层模块开始执行该模块的那一点
8、可以把多个模块组合成较大的模块,而不必了解模块内部构造的知识
9、每个模块都有严格规定的接口,其中包括由入口和出口形成的控制链,有参数和共享的用户数据形成的数据连接以及由模块间的服务支持形成的功能连接。5.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
1)尽量少用或者不用GoTo语句 2)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设计方法
3)采用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组成程序的控制结构 4)尽量使用单入口/单出口的控制结构,减少传递参数的个数 5)提高模块的内聚度,降低模块间的关联度 6.详细设计的具体任务
1)细化总体设计的体系流程图,绘出程序结构图,直到每个模块的编写难度可单个程序员所掌握为止
2)为每个功能模块选定算法 3)确定模块使用的数据组织
4)确定模块的接口细节,及模块间的调度关系 5)描述每个模块的流程逻辑 6)编写详细设计文档,主要内容包括细化的系统结构图及逐个模块的描述,如功能、接口、数据组织、控制逻辑符。7.空间处理与分析主要内容 GIS空间数据处理
编辑处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编辑,图形数据的拼接和分割等 变换处理:投影变换、坐标变换、比例尺变换、几何校正等 编码和压缩处理:数据编码、多余节点去除以及栅格数据压缩等 数据插值:点的内插、区域的内插等
数据类型转换:矢量与栅格数据转换、系统间数据格式的转换
GIS空间分析设计
查询分析:如拓扑查询、条件查询等
几何分析:如面积周长距离两算、开窗分析、多边形合并等
地形分析:如空间内插分析、等值线分析、坡度坡向分析、分水岭分析、淹没分析 流域分析:如地形剖面分析、三维地形显示与分析等
叠置分析:如多边形叠置分析、视觉信息复合分析、条件与非条件叠置分析等 邻域分析:如缓冲区分析、走廊分析、泰森多变形分析、拟合分析等 网络分析:如最佳路径分析、时空规划分析、网络流量模拟分析等
图像分析:图图像增强、图像分割、图像细化、空间滤波、高程影像叠置分析等 多元分析:如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因子分析、趋势面分析、回归分析等
8.传统数据模型包括哪三种主要类型?简述它们之间的区别。
层次模型
网络模型
关系模型
结构特征 父结点与子结点的关系必须是一对一或一对多
一个子结点可以有两个或多个父结点,两个结点之间可以有两种或多种联系。
实体间的联系通过公共值隐含的表达,并用关系代数和关系运算来操作。
优点
结构清晰,较容易实现
可以表示多对多的关系,冗余度较小
结构简单灵活,数据修改和更新方便,容易维护和理解。
缺点
不能表示多对多的联系,难以顾及数据共享和实体间的拓扑关系,数据冗余度大。
采用循环指针来联系结点,结构复杂,难以修改和维护,更新较为困难
难以处理复杂的目标,效率、数据语义和目标标识等方面还有不足。
9.地理编码的具体原则
1、标准化和通用性
2、唯一确定性:每一个代码都唯一确定的代表某个具体的地理要素或属性
3、编码系统结构清晰,编码有明确的分类体系
4、代码系统具有可扩展性河稳定性
5、便于计算机处理与信息交换
6、易于识别和记忆
7、适度的代码长度
10.公认的良好的编程风格
1、在适当的位置应该加入必要的注解,即程序内部的文档。
2、数据说明应以方便阅读、理解、查找和维护为目的;变量名等标识符应作到恰如其分的表达内容含义;注意声明次序的标准化;不同变量在同一语句中声明时,应按字母先后顺序排列。
3、语句书写应有层次性,便于理解。例如采用缩进排列、避免使用大量的嵌套结构、不将多个语句放在同一行中书写、避免复杂的条件测试等。
4、程序组织应具有固定的层次。如先进行数据输入或数据初始化,然后进行数据处理,最后是结果输出。
5、数据输入应进行完整性检查,格式力求统一、简单,应有必要的提示信息及友好的用户界面。
6、对输出的结果应采用良好的格式,并加以必要的说明。
11.结构化程序设计是进行以模块功能和处理过程设计为主的详细设计的基本原则。
1、由问题结构导出系统结构,即问题结构到系统结构的映射。
2、通过自顶向下分解和层次组织的方法来简化系统,产生模块结构。
3、运用一系统的图表工具。
4、提供一系列的系统设计策略。
5、提供一组评价系统设计质量的准则。
五、论述题
1、从思想、优点、缺点、等方面论述结构化程序设计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区别。答:
(一)结构化程序设计
思想: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按功能模块组成树状结构;各模块相对独立;模块内部有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结构组成;模块化的实现方法是通过子程序。优点:复杂任务简单化;使用方便。
缺点:数据与过程相互独立,程序因数据格式或处理过程不同要分别编写程序,代码重用性差;可能导致数据与所需处理过程不匹配现象;封装和隐蔽性差。
(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思想:以对象的观点分析现实世界的问题、从普通人认识世界的观点出发,把事物归类、综合,提取共性并加以描述、在面向对象的系统中,世界被看成是独立对象的集合,对象之间通过“消息”传递。以对象为单元进行设计开发。
优点:与人类思维方法一致,便于描述客观世界;开发的软件性能稳定、易于重用和维护。缺点:对象和实体设计存在盲目性;对象间的消息传递不能完整体现系统总体功能;系统结构性较差。
第三篇:探讨光传送网静态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论证了中国移动建设光传送网静态系统的必要性,描述了系统的结构,重点利用UML语言这一技术对静态资源管理系统的服务器端软件作了相应的总体设计,并用例子说明了类图的设计和数据库表的设计。最后展望了资源管理系统的远期目标,说明当前工作对实现远期目标的重要性。
关键词:统一建模语言;面向对象;资源管理
【Abstract 】Firs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ationality of deployment of static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of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f China Mobile Co.Ltd.Then the structure of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is described.And then the emphasis is put on the overall design of server-side software of static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Here UML technology is adopted.Examples are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way to design class diagram and database table.In the end, it prospects the long term goal of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current job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re alization of final goal.【Key words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Object-oriented;Resource management
1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网络结构日益复杂,如何优化网络、合理地配置调度网络资源的问题急需解决,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移动提出要建设光传送网静态资源管理系统,以实现网络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光传送网资源管理系统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集中管理的需要
随着中国移动传送网建设在全国的全面展开,可以预见:几年后中国移动的传送网将具有相当大的规模。面对日益膨胀、复杂的传送网络,网络资源管理部门急需全面了解全网的传输现状和各种运行状况,以实现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的调度和配置。虽然中国移动在传送网建设时将引入厂家的网元管理系统(EMS)和子网管理系统(SNMS),但要做到对传送网的“集中管理、集中监控、集中维护”,实现快速的电路调度,仅靠引进厂家的EMS 和SNMS是不能完全实现的。因此,在目前情况下,要想在传送网大规模建设完成之后,能迅速形成高效的网络传送能力,同期建设传送网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已是当务之急。
⑵市场竞争的需要
随着中国电信市场改革的逐步深化,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移动集团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作为中国大型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移动电话、IP、数据、多媒体等电信业务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经营范围,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优质的新业务,而所有这些业务的开展都需要一个具有高速宽带、安全可靠、调度灵活、完整统一的中国移动光传送网络作为基础传送平台,显然要使传送网平台具有配置合理、调度灵活的功能,如果没有传送网资源管理系统作为保障是无法实现的。另外,随着中国移动传送网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将会逐步开展出租网络资源的服务,而一个先进的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是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保证,通过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可以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网络资源信息和高效快捷的资源调度配置服务,进而使中国移动面向市场经营的端到端业务的网络资源营销成为可能。
⑶科学规划的需要
通过建设中国移动传送网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及时充分地掌握全网的资源信息,为中国移动的网络规划建设提供定量的决策依据,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同时也能为网络资源的优化利用提供科学的方案,从而提高中国移动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2系统结构
2.1中国移动光传送网网络结构
中国移动传送网分为省际骨干传送网、省内骨干传送网和本地传送网3 层,如图1所示。图1传送网分层结构
2.2静态资源管理系统总体结构
中国移动光传送网络静态资源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
中国移动传送网资源管理系统将按照“两级3层”的结构进行建设。所谓两级是指省际资源管理系统和省内资源管理系统;而3层是指省际传送网资源、省内传送网资源和地市传送网资源。图2中国移动光传送网静态资源管理系统总体结构
省际资源管理系统省内资源管理系统省内网络资源省际网络资源数据库数据库(含地市资源)图2中国移动光传网静态资源管理系统总体结构省际资源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国际出口以及省际传送网和长-长中继(一级干线)的资源管理,数据库设置在总部。
省内资源管理系统主要负责省内传送网、地市传送网的资源管理,数据库集中设置在省中心,各地市通过远程终端进行数据的录入和查询。各本地网数据分别存放在不同的逻辑数据库内。省际传送网资源管理系统能够通过省内层面查询到省内长途干线资源、省内各地市传送网资源及业务开放信息,并且可以查询各业务电路在省内、地市内延伸段的状态信息。地市用户不能访问省际传送网资源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只能访问本省内的资源数据库。
2.3系统功能结构
传送网资源管理系统包括网络资料管理、网络拓扑管理、资源状态管理、资源配置管理、同步资源管理、备品备件管理、资源租用管理、统计查询、调度管理、系统运行管理等。整个系统的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
图3传送网静态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查询统计系统运行管理传送网络资源数据库调度管理资源配置传送资源网络资料管理扑管理管理态管理件管理源管理用管理平台信息资源状网络拓备品备同步资图3传送网静态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资源租
3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3.1应用软件体系架构
传送网资源管理系统主要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因此,应用软件分为两类:服务器端软件和客户端软件。服务器端软件完成具体的资源管理功能,而客户端软件向用户提供访问资源管理系统的界面和操作终端。
在应用软件的体系结构中,还结合了浏览器/Web服务器应用体系,即对于一些简单的查询统计以及对外部的应用界面(例如基于保密、安全前提下提供给相关部门的应用界面)提供了通用浏览器的访问方式(即Browser/HTTP方式)。因此,操作终端分为两类:客户化终端和通用浏览器终端,如图4所示。其中在客户化终端需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可完成对系统的管理、查询统计、配置操作;而在通用浏览器终端只须安装通用的浏览器软件,主要能完成一些查询统计功能。图4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体系架构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WWW浏览器客户化终端图4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体系架构
3.2服务器端软件设计
服务器端软件的第1 级模块划分如图5所示。图中粗线框代表进程,细线框代表模块。当服务器端软件启动时,先启动守护进程,再由守护进程启动主进程。主进程从初始化模块开始执行,由初始化模块首先完成相应的初始化工作。
应用软件服务器端软件的运行采用消息驱动机制,主要有3 个队列:消息队列,定时器队列和任务自动机队列。这3个队列在总控模块中实现。
总控模块中最主要的模块是任务调度子模块,它主要完成如下工作:
(1)接收外部发来的消息放,入消息队列;
(2)检查定时器队列,向超时定时器对应的任务自动机发超时消息;
(3)分发消息队列头部的消息。
此外,总控模块还包括用户鉴权模块、在线升级模块、故障告警模块、任务恢复模块、权限管理模块和数据核查模块等。
图5 中的“功能模块”指的是图6 中的第2级模块。
对于整个资源管理系统可以进一步按功能进行模块划分,如图6所示。
传送网中的资源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如何确切地掌握各种资源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实现资源管理系统的关键问题。
针对图6 的网络资源资料管理模块,图7 用UML(unified model ling language)语言表示出了图5数据库操作模块中相关类之间的关系,论文网体现了数据库内容在内存中的组织方式。为简洁起见,图7忽略了各个类的成员函数的表示。图中表示了类间的各种关系,如类T Net work Resource 和类T Area间是组合关系,类T Tran sport System与类T Fibre System间是泛化/特化关系,类T Location 与类T House间是关联关系。我们认为在一个省的范围内至少有一个区域,因此将T Network Resource的属性Number Of Area 的初始值置为1,同样在这两个类的连线上标明的多重性(1..*)也体现了这一点。T Fibre System 和T Micro Wave System拥有共同的基类T Tran sport System,该基类有两个属性,属性名前的“#”表示该属性是“protected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T Location和T Fibre Segment这两个类间是关联关系,有一个箭头从T Fibre Segment指向T Location,表示从T Fibre Segment的一个对象实例可以找到相关的两个T Location对象实例,这是因为T Fibre Segment类 中有4个属性Originating Location Name、Originating Location Type、Terminating Location Nam和 Terminating Location Type。
静态资源管理系统涉及的数据量庞大,因此需要数据库的支持。根据网络资源资料管理模块的类关系图,我们可以设计表
1、表2的数据库表(以区域管理和站点管理为例)。
4.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
建设中国移动传送网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近期目标是:对传送网所涉及的网络资源实现规范化命名;采用各种录入方式(手工、批量、从其他系统导入)将网络资源全部录入。实现资源的静态管理;实现电子化的电路调度管理。远期目标是:随着传送网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通过各种接口获取各网管数据,实时地、动态地更新网络资源;进一步完善电路调度系统的功能,实现端到端的业务提供。
本文讨论的资源管理系统着眼于近期目标的实现,同时充分考虑了向远期目标的演进,使得该系统具有前向兼容性和可扩展性,是实现远期目标的基础,对于中国移动光传送网的科学管理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中国移动传送网静态资源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信息产业部邮电设计院,2001-11
2.张治中 ip ever WDM网络的选路和波长分配算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2002.3
3.张龙祥编著UML与系统分析设计。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1.8.
第四篇:人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人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目 录
前 言....1 1 需求分析....2 1.1 系统需求...2 1.1 功能需求...2 1.3 可靠性要求...3 1.4 性能需求...3 2 开发环境简介....4 2.1 Delphi简介...4
2.1.1 Delphi7的集成开发环境(IDE)...5 2.1.2 Pascal简介...9
2.2 SQL Server 2000 简介...10 2.2.1 SQL Server 数据平台...10 2.3 TQuery部件在SQL编程中的运用...12 3 总体设计....14 3.1 基本设计...14 3.1.1 设计概念...14 3.1.2 功能分析...14 3.1.3 数据流图...14 3.1.4 系统模块...16 3.2 用例图...18 4 数据库设计....21 4.1 数据库概念设计...21 4.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23 5 详细设计....30 5.1 系统主窗体...30 5.2 数据库连接...31 5.3 用户登陆界面...32 5.4 用户功能选择...34 5.5 用户信息录入...34 5.6 查询功能窗体...36 5.7 数据备份和还原窗体...37 5.8 工作日记及工作日记管理...39 5.9 用户管理及用户密码修改...41 5.10 打印报表模块...43 5.11 数据公用模块...45 5.12 其它模块...46 6 总 结....47 参考文献....49 致谢....50
人事管理系统
网络工程 雷灵明 指导老师:曹步青
摘要:随着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的日益庞大、复杂程度逐渐增强,人机作坊再也无法适应如今企业的人事管理了,取代的是运用各种领域的知识,结合计算机科学而开发的人事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数据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人事管理系统是对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可以方便的进行录入,查询,修改,删除,退出。经过以上分析,本系统使用Delphi 7.0作为界面和功能开发工具和SQL Sever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进行界面和数据库开发。软件过程结合了快速原型模型与增量模型的优点:首先在短时间内建立系统应用原型,然后,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需求迭代,不断修正和改进,直到形成可行系统。关键词:人事管理;DEPHI;ADO;SQL server 2000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Network engineering Lei Lingming Teacher:Cao Buqing
Abstract: Along with their own human resources increasing, complexity growing, the man-machine workshop also is unable adapt the present enterprise’s personnel management again, but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that make use of knowledge in different fields and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is a typic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of the background-database and front-en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To the former, the request for the data which is powerful in consistency and integrity, database which is good in security.For the latter, the request for the applications program which is integrity and easy to easy,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can manage the staff and admit input, enquiries, modify, delete, and exit.Through such analysis, the system use Delphi 7.0 as the interface and functions of development tools and take SQL Sever 2000 database as background-databas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face and database which made use of its object-oriented tools, the software process is formed which is combine the advantage of rapid prototype models and incremental model, as follows: At first application prototype of system is built in a short time, Secondly, the initial prototype system needs to be revised and improved, Finally, it is feasible that the system is built.Key word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DEPHI;ADO;SQL server 2000
前 言 背景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里,企业人事管理就越显示出其不可缺性,成为企业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块。企业人事管理系统主要是用于员工个人相关信息的管理。使用人事管理系统,便于公司领导掌握人员的动向和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时调整人才的分配,使用计算机对人事劳资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成本低等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资源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科学化、正规化管理的重要条件。目标
设计一个企业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此系统要以人为中心,为企业提供全面的人事管理解决方案;
a)为企业建立规范化、实时化人事管理机制;
b)提高企业人事管理的效率、节约相关的管理成本,增强人事管理的安全性;
c)满足企业管理层,人事业务操作层和全体员工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需要;
d)对企业将来的整体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系统开发必要环节,也是重中之重。作为该过程的结果,需求规格说明书是对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完整的描述。系统设计将来自于需求分析的抽象规格说明转变为面向真实世界的设计。一旦构建完成,该系统就会投入使用,同时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更多的新需求。同时,需求过程与分析活动之间有相当程度的重叠,分析建模对于设定工作的范围和其他一些事来说是必要的,所以我们利用分析模型来描述需求过程,随着开发工作的继续,分析活动在工作中占的比例将变得越来越大,直到所有需求都已知。[1]
1.1 系统需求
企业的人事管理职能主要分为人事档案信息管理、人事变动管理、员工培训管理、奖惩管理等内容。
a)在人事系统开发时应考虑以下需求: b)满足人事管理职能的基本要求;
c)进行多层次数据汇总,为各层次管理者的决策分析提供数据; d)具有完整的系统接口,满足灵活的数据导入与导出; e)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比较低,操作方便; f)能够实现方便的扩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g)能够保障人事管理数据的安全、准确。
1.1 功能需求
基于系统需求分析,该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基本功能:
a)用户管理:管理系统操作人员,设置操作人员口令和权限。在满足不同系统用户的操作需求的基础上,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b)人事档案管理:完成企业对员工个人档案(包括员工的基本档案和在职信息)的管理及相关操作。操作员进行员工档案信息录入及更改,其中包括员工的基本信息、工作经历、家庭关系、奖惩记录和培训经历,要求对这些员工档案信息进行新增、修改、删除操作,同时可以进行查询和浏览操作。该模块是本系统的重点,用户可以通过该模块为单位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人事档案系统,同时可以对档案进行查看。
c)基础数据管理:维护人事管理相关的一些基础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a)民族档案设置:维护职工中民族档案信息;
(b)职工类型设置:维护当前企业职工与企业的关系的类别信息;(c)文化程度设置:维护企业职工的文化程度类别信息;(d)政治面貌设置:维护企业职工的政治面貌类别信息;(e)部门类别设置:维护企业中设立的部门类别信息;(f)职务类别设置:维护企业中设立的职务类别信息;(h)职称类别设置:维护企业职工的职称类别信息;
d)人事变动管理:对于人事上的变动调整进行管理,对人员档案的信息进行更新(如:员工职务、员工职称、员工性质等的变动)。
e)工作日志管理:记录部门或系统用户的一些备忘信息,包括日常的一些事件记录,以及工作日记的管理维护。
f)数据库管理:对现有的数据库进行管理,包括数据备份和恢复,以方便用户对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提高系统的数据安全性。1.3 可靠性要求
a)计算机稳定可靠,网络服务和数据库服务稳定可靠;
b)网络通畅、稳定;软件运行稳定;数据计算及数据传输无误;提供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方案。1.4 性能需求 1)硬件环境
在最低配置的情况下,系统的性能往往不尽如人意,现在的硬件性能已经相当出色,且
价格也很便宜,因此通常给服务器端配置高性能硬件。推荐配置为: ·处理器:Intel 奔腾Ⅲ 或更高 ·内存:128MB ·硬盘空间:40GB ·显卡:Geforce系列显示适配器或更高。2)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98/ME/2000/N ·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开发环境简介 2.1 Delphi简介
Delphi这个名字源于古希腊的城市名。它集中了第三代语言的优点。以Object Pascal为基础,扩充了面向对象的能力,并且完美地结合了可视化的开发手段。Delphi自1995年3月一推出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并在当年一举夺得了多项大奖。
Delphi的出现打破了Visual系列可视化编程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并且Delphi使用了本地编译器直接生成技术,使程序的执行性能远远高于其它产品生成的程序。它还是真正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PASCAL语言的严谨加上可视化的优势和强大的数据库功能使得它有充分的资本和微软的VB叫板。许多人当时都认为Pascal 是最有前途的程序设计语言,并预测Delphi将会成为可视化编程的主流环境。
Delphi在你编好程序后自动转换成。EXE文件它运行时速度比VB快,而且编译后不需要其他的支持库就能运行。它的数据库功能也挺强的,是开发中型数据库软件理想的编程工具。Delphi适用于应用软件、数据库系统、系统软件等类型的开发。而且它拥有和VB差不多一样的功能,而且一样能应用API函数,这在控制Windows很有用。
Delphi是全新的可视化编程环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它使用了Microsoft 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的许多先进特性和设计思想,采用了弹性可重复利用的完整的面向对象程序语言(Object-Oriented Language)、当今世界上最快的编辑器、最为领先的数据库技术。对于广大的程序开发人员来讲,使用Delphi开发应用软件,无疑会大大地提高编程效率,而且随着应用的深入,您将会发现编程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工作——Delphi的每一个设计细节,都将带给您一份欣喜。
Delphi实际上是Pascal语言的一种版本,但它与传统的Pascal语言有天壤之别。一个Delphi程序首先是应用程序框架,而这一框架正是应用程序的“骨架”。在骨架上即使没有附着任何东西,仍可以严格地按照设计运行。您的工作只是在“骨架”中加入您的程序。缺省的应用程序是一个空白的窗体(Form),您可以运行它,结果得到一个空白的窗口。这个窗口具有Windows窗口的全部性质:可以被放大缩小、移动、最大最小化等,但您却没有编写一行程序。因此,可以说应用程序框架通过提供所有应用程序共有的东西,为用户应用程序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Delphi已经为您做好了一切基础工作——程序框架就是一个已经完成的可运行应用程序,只是不处理任何事情。您所需要做的,只是在程序中加入完成您所需功能的代码而已。在空白窗口的背后,应用程序的框架正在等待用户的输入。由于您并未告诉它接收到用户输入后作何反应,窗口除了响应所有Windows的基本操作(移动、缩放等)外,它只是接受用户的输入,然后再忽略。Delphi把Windows编程的回调、句柄处理等繁复过程都放在一个不可见的Romulam覆盖物下面,这样您可以不为它们所困扰,轻松从容地对可视部件进行编程。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简记为OOP)是Delphi诞生的基础。OOP立意于创建软件重用代码,具备更好地模拟现实世界环境的能力,这使它被公认为是自上而下编程的优胜者。它通过给程序中加入扩展语句,把函数“封装”进Windows编程所必需的“对象”中。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使得复杂的工作条理清晰、编写容易。
说它是一场革命,不是对对象本身而言,而是对它们处理工作的能力而言。对象并不与传统程序设计和编程方法兼
其中多媒体音频视频播放器是通过TMediaPlayer组件来实现的,支持的格式与系统已安装的解码器有关。
总 结
6.1 程序设计风格
在设计的时候采用了增量模型的思想:把软件作为一系列的构件来设计,编码,集成和测试。
用户管理,密码修改,用户登陆,万年历,这些模块都有高度的独立性,因此他们的可重用性比较高,基本上是一个单元完成一个功能,模块规模也比较小,模块的作用域在控制域之内,只使用了两个全局变量来存储用户名和用户权限。[1] 在人机界面设计方面,本系统做到了以下几点: a)保持一致性(界面,背景的致性);
b)提供有意义的反馈(用户验证和用户管理,提供了比较精确的反馈信息);
c)在执行有较大破坏性的动作之前要求用户确认(数据备份与还原); d)允许大多数取消操作(大多数单元有取消操作功能);
e)允许犯错误(由于权限的限制,系统能保护自己不受严重错误的破坏);
f)按功能对动作分类(在主窗口就是按动作类型组织菜单的); 6.2 有待加强项
a)帮助的制作 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必须具有完整的帮助系统;帮助系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给用户信息提示和一些系统相关服务。
b)声音制作在这里主要是对声音的加载,我们可以加载一些一般的声音;主要来源有:音频CD盘;波形音频文件;MP3文件等等。其中波形音频文件以WAV作为文件的后缀,我们可以播放现成的,也可以播放自己录制的文件。c)我们还可以使用各种组件和ActiveX控件等技术来完善系统。利用一些做好的activeX组件,会缩短开发周期。
由于在开发工程方面缺少经验,所以这个系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测试过程中总结如下:
a)数据表的设计还不是很合理;
b)数据异常处理要更加人性化,错误信息的反馈要更加精确; 6.3 心得
经过一个月的设计和开发,人事管理系统基本开发完毕,其基本功能符合用户需求,能够完成基础数据录入,数据查询等基本功能,以及相关报表的打印。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获益良多。首先我明白了需求分析对于一个系统的开发的重要性。其次我还学到了如何把一个软件作为一个工程来做,在真正的软件开发中,一个软件系统的开发不是一个人来做,而是很多人合作来完成的,另外还有软件的后期维护等等,这时就显现出了把软件作为一个工程来做的优越性,而这些都离不开数据流图和模块的分解。
Delphi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开发工具,它具有运行速度快、易于学习和使用以及开发效率高的特点,使用起来真的是很顺手。学习好一门编程语言以后可以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
虽然本系统实现了基本的用户需求功能,但是还有待于完善和加强,总之通过这次设计和开发过程,我对软件开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 张海藩编著.软件工程导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1-173. [2] 宋一兵,赵景波,李春艳著.Delphi 7.0基础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30.
[3] 刘瑶儒著.新概念SQL Server2000教程[M].北京科海集团公司出,2001,12-23.
[4] 韩强编著.SQL SERVER 2000 程序员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0,4-35.
[5] 萨师煊著.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8-40. [6] 施伯乐,丁宝康,汪卫著.数据库系统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02.
[7] 肖健著.SQL Server2000实践与提高[M].中国电子出版社,2002,13-53. [8] 林金霖著.Delphi6 实务经典[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年5月,6-110. [9] 黄超,王志伟著.Delphi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开发实例导航[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20-90.
[10] 程文刚主编.Delphi数据库实用编程100例[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8-63.
[11] 王晟,万科著.Delphi数据库开发经典案例解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5-89.
[12] 王惠刚,唐晨光彭为著.delphi7/8程序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42-63.
[13] 潇湘工作室,邢增平著.Delphi 6.0最佳专辑[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404.
[14] 心铃.Delphi问答.软件报[N],2004-07-5.
[15] 高永惠.浅谈Delphi中的异常处理方法[J].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4,9-10.
[16] 徐萌飞.在Delphi中使用ADO技术对数据库操作[J].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2001,12-13.
[17] 陈建兵.Delphi中基于安全灵活的动态连接远程数据库SQL的实现[J].福建电脑,2005,12-13.
[18] 孙育红.关于地方法院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施[D].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2001,8-9. [19] 岳冰.南部引嫩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开发[D].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2003,20-21.
[20] 庞芳,王丽玫.南宁市自动气象站业务服务数据库系统[D].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2004,21-23.
[21] 徐军.研究生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2004,32-33.
[22] 鲁媛媛.硕士生导师综合素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2005,18-19.
第五篇:公交查询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
公交查询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
1引言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人口的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降低出行时间将使所有的公交利用者产生效益,快速的交通、更好的信息及更好的市场可以提高公交的形象,能够增加公交乘坐者。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以其覆盖面广、经济、快捷的特点,成为绝大多数出行者的首选方式,也是各地城市政府大力发展的一种交通方式。本地市民特别是外来旅游、出差、就医等急需了解本地道路情况的人可以利用本系统方便快捷的查询出所有符合他们要求的公交路线,对他们的出行和生活提供帮助。我国城市公交乘客信息系统的发展处于一个落后的水平,广大乘客可以获得信息的方式很少,公交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得不到保证,而且还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信息的发布和管理。出于这个目的,在老师的指导下,我设计了这个城市公交线路查询系统。在对公交乘客出行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虑乘客选择公交线路决策的因素,进行程序关键部分的框架设计。
现阶段,人们的出入方式主要还是来源于城市公交,特别是对于那些到外地出差、打工,进行商业有关或其他事情需要在外地进行短暂停留的人而言,公交对他们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于那个不属于自己所熟悉的城市,坐公交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因此,开发一个公交查询系统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本系统的核心是对选择好的车次进行路线的查询,或者输入所要查询的车站名,点击“查询”按钮,查询所有含有该站的车次及相应的停靠站。此处既可以“精确查询”也可以是“模糊查询”,“模糊查询”主要方便那些对站名不是很清楚,但知道其中的一部分的乘客,系统可以帮助他们快速的查出。
1.1论文的研究内容
公交查询系统是一个取代过去由人工查询的查询系统。本论文论述了一个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rowser/Server)模式的公交查询系统的研究和实现的过程.论文从开发平台和工具谈起,对ASP.NET服务器所提供的组件及其属性和方法做了一般介绍,更重要的是阐述了ASP.NET的数据库访问组件ADO.NET的使用方法。最后,详细介绍了如何创建“公交查询系统”的全部过程。系统的开发工具与环境
2.1ASP.NET简介
ASP.NET是一种建立在通用语言上的程序构架,能被用于一台
Web务器来建立强大的应用程序。ASP.NET提供许多比现在的开发模式强大的的优势。AS.PNET建立在.NET Framework的编程类之上,它提供了一个web应用程序模型,并且包含使生成web应用程序变得简单的控件集和结构。ASP.NET包含封装公共用户界面元素(如文本框和下拉菜单)的控件集。但这些控件在务器上运行,并以HTML的形式将它们的用户界面推送到浏览器。在服务器上,这些控件公开一个面向对象的编程模型,为web开发人员提供了面向对象的编程的丰富性。ASP.NET还提供结构服务(如会话状态管理和进程回收),进一步减少了开发人员必须编写的代码量并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可靠性。另外,ASP.NET 使用这些同样的概念使开发人员能够以服务的形式交付软件。使用ML webservices功能ASP.NET开发人员可以编写自己的业务逻辑并使ASP.NETT结构通过SOAP交付该服务。Visual Studio.NET是一套完整的开发工具,用于生成应用程序、XML Web services、桌面应用程序和移动应用程序。Visual Basic.NET、Visual C++.NET、Visual C#.NET和VisualJ#.NET全都使用相同的集成开发环境(IDE),该环境允许它们共享工具并有助于创建混合语言解决方案。另外,这些语言利用了.NET Framework的功能,此框架提供对简化应用程序和XML Web services 开发的关键技术的访问。
2.1.1ASP.NET技术的优点
ASP.NET是一种将各种Web元素组合在一起的服务器技术,是一个统一的Web开发平台,它提供了生成一个完整的Web应用程序所必须要的各种服务。与以前的开发模型相比较,它提供了以下数个重要的优点:
(1)增强的性能。ASP.NET是在服务器上运行的编译好的公共语言运行库代码。与被解释的前辈不同,.NET可利用早期绑定、实时编译、本机优化和盒外缓存服务。这相当于在编写代码之前便显著提高了性能。(2)世界级的工具支持。ASP.NET框架补充了Visual Studio集成开发环境中的大量工具箱和设计器。WYSIWYG编辑、拖放服务器控件和自动部署只是这个强大的工具所提供功能中的少数几种
(3)威力和灵活性。由于ASP.NET基于公共语言运行库,因此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可以利用整个平台的威力和灵活性。.NET框架类库、消息处理和数据访问解决方案都可从 Web 无缝访问。ASP.NETT也与语言无关,所以可以选择最适合应用程序的语言(如C#),或是跨多种语言分割应用程序。另外,公共语言运行库的交互性保证在迁移到ASP.NET时保留基于COM的开发中的现有投资。(4)简易性。ASP.NET使执行常见任务变得容易,从简单的窗体提交和客户端身份验证到部署的站点配置。
(5)可管理性。ASP.NET采用基于文本的分层配置系统,简化了将设置应用于服务器环境和Web应用程序。由于配置信息是以纯文本形式存储的,因此可以在没有本地管理工具帮助的情况下应用新设置。此“零本地管理”哲学也扩展到了ASP.NET框架应用程序的部署。只需将必要的文件复制到服务器,即可将ASP.NET框架应用程序部署到服务器。不需要重新启动服务器,即使是在部署或替换运行的编译代码时。
(6)可缩放性和可用性。ASP.NET在设计时考虑了可缩放性,增加了专门用于在聚集环境和多处理器环境中提高性能的功能。另外,进程受到ASP.NET 运行库的密切监视和管理,以便当进程行为不正常(泄漏、死锁)时,可就地创建新进程,以帮助保持应用程序始终可用于处理请求。2.1.2.NET Framework概述 NET Framework是用于生成、部署和运行XML Web services 和应用程序的多语言环境。它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公共语言运行库
运行库实际上在组件的运行时和开发时操作中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尽管名 称中没有体现这个意思。在组件运行时,运行库除了负责满足此组件在其他组件上可能具有的依赖项外,还负责管理内存分配、启动和停止线程和进程,以及强制执行安全策略。在开发时,运行库的作用稍有变化;由于做了大量的自动处理工作(如内存管理),运行库使开发人员的操作非常简单,尤其是与今天的COM相比。特别是反射等功能显著减少了开发人员为将业务逻辑转 变为可重用组件而必须编写的代码量。
统一编程类
该框架为开发人员提供了统一的、面向对象的、分层的和可扩展的类库集(API)。目前,C++开发人员使用Microsoft基础类,而Java开发人员使用Windows 基础类。框架统一了这些完全不同的模型并且为Visual Basic和JScript程序员同样提供了对类库的访问。通过创建跨所有编程语言的公共 API 集,公共语言运行库使得跨语言继承、错误处理和调试成为可能。从JScript到C++的所有编程语言具有对框架的相似访问,开发人员可以自由选 择它们要使用的语言。2.2 ADO.NET概述
ADO.NET并不是ADO的升级版本,它是全新的面向对象模型。比ADO更适应于分布式及Internet等大型应用程序环境,为了多人同时存取更具扩展性,ADO.NET的数据存取采用的是离线存取模式,可说是专门为.NET台设计的数据存取结构。它具有简单地访问关系数据、可扩展性、支持多层应用程序、统一XML和关系数据访问的特点。ADO.NET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对关系数据的简单访问功能。坦白的说,易于使用的类描述关系数据库中的表、列和行。另外,ADO.NET引入了DataSet类,它代表来自封装在一个单元中的关联表中的一组数据,维持他们之间完整的关系。这是在ADO.NET中的新概念,可以显著的扩展数据访问接口的功能。ADO.NET可以扩展——它为插件.NET 数据提供者(也称为可管理提供者)提供了框架,这些提供者被构建,以便从任何数据源读取和写入数据。ADO.NET提供了两种内置的.NET数据提供者,一种用于OLE DB数据源,另一种用于Microsoft SQL Server。可以通过OLE DB访问数据格式(比如Microsoft Access)、第三方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另外,Microsoft最近预演了用于ADO.NET的ODBC.NET数据提供者,它允许.NET 访问更多的旧的数据格式和第三方数据库。ADO.NET用于多层应用程序。这是当今商业和电子商务应用程序最常见的体系结构。在多层体系结构中,应用逻辑的不同部5分1运a行s在p多x个服务器或进程中,每一部分就称为一层。ADO.NET使用开放的Internet标准XML格式在层之间通信,允许数通过Internet防火来传递,并允许以非Microsoft技术来实现一层或多层。那么在Visual Studio.NET中ADO.NET访问数据库分为二种。一种是SQL Server 数据库,另一种是其任何类型的数据库。本系统的后台数据库为SQL Server2005,因此是通过SQLConnection、SqlCommandSqlDataAdapter、DataSet等几个主要的数据访问对象来访问数据的.需求分析
3.1系统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到外地旅游。那么对于这些外来旅游者,首先搞清这个城市的公交路线显的很重要!我的家乡沈阳,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每年都要吸引大量的游客,为了满足这些游客熟悉公交路线的需求,特以公交查询系统为设计课题。本软件不仅能给游客带来方便,也能给广大市民提供方便。我认为这样的系统应该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开发本系统的目标就是立足广大乘客的实际,着眼于公交业的未来发展,规范公交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方便乘客查询,并为此设计该系统。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喜欢旅游,但是第一次来一个陌生的城市,肯定对公交路线不熟悉,所以必定需要一个能查看具体公交线路的公交系统。有些只知道一个站的某几个字或一个车次的某几个数字,所以本系统将给出站点的模糊查询,方便用户的查询,有些只知道车次
或某个站点,本系统也给出了公交线路查询、公交站点查询、公交换乘查询,进一步方便大家的出行,但也有用户什么都查不到,想留言问问人,所以再搞个留言板很有必要,方便大家交流以及解答各种疑难问题!本系统采用结构化设计的方法来实现系统总体功能,提高系统的各项指标,即将整个系统合的划分成各个功能模块,正确地处理模块之间和模块内部的联系以及和数据库的联系,定义各模块的内部结构,通过对模块的设计和模块之间关系的系统来实现整个系统的功能前台主要有3个模块,线路查询、站点查询、公交换乘模块和后台管理模块
功能名称:线路查询
功能概述:可以获得要查询公交所通过的各个站点。
功能名称:站点查询
功能概述:通过输入的指定站点查询经过该站点的公交。
功能名称:公交换乘查询
功能概述:分为公交直达、公交一次换乘,主要体现那些不可直达需要转车的路线的所有换法。(如果用户输入的起始点和终点,有一条及一条以上的公交线可以直达的,则为公交直达;如果输入的起始点和终点,没有一条公交线可以直接到的,系统将会给出一次换乘的方案,则为公交一次换乘)功能名称:后台管理
功能概述:用于管理员登陆,添加、修改、删除公交线路,修改信息资料、安全密码,回复留言板等功能。
本系统提供了的车次查询功能、路5线1查A询S功P能X。乘客可以方便的进行查询,以防乘错车次。当然有些功能的智能化不是很强,系统有待进一步来完善。
3.2 数据库需求分析
数据库在一个信息管理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对应用系统的效率以及实现的效果产生影响。合理的数据库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数据存储的效率,保证数据的完整和一致。
数据库技术是由传统的文件系统发展而来的,从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发展到关系模型。数据库技术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能指导我们正确地设计数据库系统,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应用的发展。采用数据库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可以有效地设计实用的数据库系统。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员(DBA)、数据库(DB)、应用程序和相应的硬件设施。
目前许多数据库管理系统都基于关系模型,关系模型的主要特点是用表格结构表达实体,用键表示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与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相比,关系模型比较简单,容易为初学者接受。关系模型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关系模式相当于记录类型,它的实例称为关系。每个关系是一张表格。表格简单,用户易懂,用户只需用简单的查询语句就可以对数据库进行数据操作,并不涉及到存储结构,访问技术等细节。关系模型是数学化的模型,要用到集合论,离散数学等知识。SQL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代表性语言,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在设计数据库时,应注意数据的安全性,保证数据的安全,防止非法用户访问数据库,以免泄露重要信息,同时也能51防A止s非法用户的蓄意破坏,有许多保护数据的方法,如采用用户标识,口令密码或访问控制等方法。一个成功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应具有用户标识,每一个合法用户具有一个用户名和相应的口令,进入数据库应用系统前必须输入正确的口令,否则无法进入系统,这就保证了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操作数据库系统。为了保证数据的合法语义,必须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完整性约束,即防止用户输入不合语义的数据。
在设计应用软件时,应严格按照软件工程学的方法进行设计,传统的方法采用瀑布模型,从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念设计、总体设计、系统实现、编码和软件测试、运行和维护等软件生命周期内,每一阶段均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并在每一阶段有相应的文档资料。设计数据库系统时应该首先充分了解用户各个方面的需求,包括现有的以及将来可能增加的
需求。数据库设计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步骤:数据库需要分析,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4系统概要设计
4.1概述
本阶段设计的基本目标是解决系统如何实现问题,也叫做概要设计,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划分
出系统的物理元素及设计软件的结构,完成软件定义时期的任务之后就应该对系统进行总体设
计,即根据系统分析产生的分析结果来确定这个系统由哪些系统和模块组成,这些系统和模块又如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每个模块的功能如何实现。系统设计的目标是使系统实现拥有所要求的功能,同时,力争达到高效率、高可靠性、可修改性,并且容易掌握和使用。模块化的依据是:
把复杂问题分解成许多容易解决的小问题。原来的问题也就变得容易解决。模块化设计是把大型软件按照一定的原则划分成一个较小的相对功能独立又相关联的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把这些模块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完成指定的功能,满足问题的要求。采用模块化原理的优点在于可以使软件结构清晰,容易测试和调试。从而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可修改性。有助于软件开发的组织管理。一个大型软件可分别编写不同的模块。4.2功能模块划分 查询系统模块
该模块实现公交查询功能。可实现按线路查询、站点查询和起点—终点查询三种查询方式。录入系统模块该模块实现数据的新增、修改、删除功能。
4.3.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在系统设计的开始,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用数据模型来数据库的结构与语义,以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目前广泛使用的数据模型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概念数据模型”,如“实体联系模型”;另一种是直接面向数据库逻辑结构的“结构数据模型”。在本系统中我采用“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来描述数据库的结构与语义,以对现实世界进行第一次抽象。ER模型直接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然后用ER图来表示数据模型。它有两个明显的优点:接近于人的思维,容易理解;与计算机无关,用户容易接受。但它只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一步。E-R图是直观表示概念模型的工具,它有三个基本成分:
(1)矩形框,表示实体类型(考虑问题的对象)。(2)菱形框,表示联系类型(实体间的联系)。(3)椭圆形框,表示实体的属性。实体和属性的定义如下:
管理员表(登陆ID,登录姓名,登录密码)站名表(站名编号,站名)
车辆线路编号表(车次,车线类型)
线路表(线路编号,车次,站名,次序)
车辆表(车辆编号,车次,车辆类型,服务类型,票价,IC 卡类型,运行区间)
冬季发车时间表(车次,编号,首班时间,末班时间)
夏季发车时间表(车次,编号,首班时间,末班时间)
4.3.2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本系统创建的SQL数据库名称为城市公交查询系统。并将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保存在公交查询系统APP_DATA文件夹中。①管理员表(LoginTable)
管理员表存放登陆系统所需要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后台时需要访问此表。
②站名表
站名表存放站名等数据,修改站名需要访问此表。
③车辆线路编号表
车辆线路编号表存放线路编号等数据,修改车辆线路编号将要访问此表。
④线路表
线路表存放公交车线路的数据,修改车辆线路需要访问此表。
5详细设计与实现
5.1.连接数据库的包含文件
在动态网站中,调用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十分频繁的,为了避免编写重复的代码。编写一个数据库连接文件是非常重要的。DB.cs
文件中包含了本系统中的数据库的连接代码。本系统的数库 的连接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SqlConnection createConnection(){
SqlConnection
con=new SqlConnection(“server=.;database=城市公交查询系统;uid=sa;pwd=;”);return con;}
5.1.1新增车次线路
此模块为管理员操作,如当地出现新的公交线路,或原有公交车线路有新的站点加入,管理员可以登录此表,及时添加线路和站点的信息,以保证车次线路的及时更新,方便用户查询。添加车次的界面如图所示。
在输入相关车次信息后便进入站名添加过程如图
5.1.2新增车次线路
此模块为管理员操作,如当地出现新的公交线路,或原有公交车线路有所变动是,管理员可以登录此模块,及时添加相关的线路图,以保证车次线路图的及时更新,方便用户查询。添加的界面如图
5.1.3删除车次以及无效站点
此模块同样为管理员操作,如当地哪个公交线路已经被废除,或原有公交车线路有哪个站点被删除,管理员可以登录此表,及时删除线路和站点的信息,以保证车次线路的及时更新,方便用户查询。删除的界面如图
5.1.4删除线路图
该模块在管理员系统中实现,如当地哪个公交线路已经改变,管理员可以登录此模块,及时删除线路图信息,以保证车次线路图的及时更新,方便用户查询。删除的界面如图
6测试与维护
6.1 创建和测试应用程序
为了确保本系统能够正常运行,需要在发布之后做一次较全面的测试。现将具体操作及过程
举例说明如下:
创建和测试应用程序应是交替进行的,既要注意开发的效率也要注意它的稳定性。每编写一个模块,就要对这个模块进行测试,看它能否根据特定的要求工作。及早发现问题,及早解决,否则到最后再来测试的话,难度会大大增加。6.2测试项目
在MIS开发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措施保证软件质量,但是实际开发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差错,系统中通常可能隐藏着错误和缺陷,不经周密测试的系统投入运行,将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因此系统测试是MIS开发过程中为保证软件质量必须进行的工作。大量统计资料表明,系统测试的工作量往往占MIS 开发总工作量的40%以上。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测试工作。由于程序中隐藏的缺陷只在特定的环境下才有可靠显露,系统缺陷通常是由于对某些特定情况考虑不周造成的。因此测试不是为了表明程序正确;成功的测试也不是没有发现错误的测试。
有意义的软件测试应该是从“破坏”软件系统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最有可以暴露程序系统缺陷的测试方案。因此软件测试的目标应该是以尽可能少的代价和时间找出软件系统中潜在的错误和缺陷。
总结
在公交数字化的时代,公交系统的设计者应当以乘客需求为首位,调整服务策略,满足社会的需要和乘客的需要,充分发挥公交系统交通中心的作用。本系统基本达到了预定的设计目标,但是在系统的实际化应用中仍需要改进和提高公交查询系统的服务职能。系统的不足与改进方案:
在数据库设计方面,还有待改进,数据库设计也可采用别的形式,比如:可以用一个字段作为站点字段,另一个字段作为经过该站点的车次字段,只要找到经过某个站点最多的车次,就可以设计该字段的类型以及长度。其次,系统的实际应用化欠缺,可以通过使用根据起点站、终点站来确定那条路线,给出多种乘车方案的方法改进。线路的更新应该可以通过调整数据库次序的方法来更新。同时,界面的设计不够美观版面的设计以及查询结果的显示不够人化,视觉效果不佳。应当参照一些比较美观的网站设计进行色彩的调整,同时亦可以加入更多的FLASH效果使得页面更具动态性。
致谢
时光飞逝,一转眼我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这两年我学到了很多很多的知识,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我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绩,除了有自己的努力外,在我的学习,生活中还得到了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我要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毕业指导老师。在连续数月的毕业设计中,她不遗余力地指导和帮助我。在她孜孜不倦的教诲下,我顺利地完成了毕业设计。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学生无私的关怀,使我受益良多。我衷心地感谢她。在这里我还要感谢所有指导过我的老师们,没有你们的培养我无法完成两年的大学学业还有,我能有今天,是与我父母的辛勤培养分不开的,他们为我付出了一切。我将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再接再厉,尽我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参考文献
[1]曹祖圣.吴明哲.Visual C#.NET 程序设计经典.北京:科学版社,2004.P.50-53.[2]宣小平.ASP.NET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上海: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P.121-130.[3]金银秋.数据库原理与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P.201-230.[4]张海藩.软件工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P.75-80.[5]朱晔.ASP.NET 第一步——基于C#和ASP.NET2.0.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7-1.P.301-310.[6]谭振林.道不远人——深入解析ASP.NET 2.0 控件开发.北京:子工业出版社。2007-9-1.P.125-140.[7]哈特 ASP.NET 2.0经典教程——C#篇孟宪瑞,易磊.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2-1.P.20-40.[8]朱印宏,熊利荣.Dreamweaver 8完美网页设计——ASP动态网页设计篇.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10-1.P.63-72.[9]郝刚ASP.NET 2.0开发指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5-1.P.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