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目光向下方能扫除“衙门作风”

时间:2019-05-15 02:23: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半月谈:目光向下方能扫除“衙门作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半月谈:目光向下方能扫除“衙门作风”》。

第一篇:半月谈:目光向下方能扫除“衙门作风”

目光向下方能扫除“衙门作风”

詹勇

“反仆为主”的权力伦理错乱,正是官僚主义和“官本位”的典型症状,必然导致为己不为民、对上不对下

办个因私护照,跑了大半年、往返数千里;办理营业执照,被相关部门“踢皮球”来回10多次。日前,随着央视曝光,“北漂”青年小周和创业小伙小狄的辛酸经历,引起热议。在反“四风”、改作风的新风劲吹之下,一些窗口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依然故我,更显得触目惊心。

“窗口”既是群众办事的入口,也是工作作风的出口,老百姓正是从盖章办证这样的“小事”来看干部、观风气。一直以来,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办事难”成了“老大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机关传达室,“从小肚子跑到大肚子也没跑下来”的准生证,“比西天取经还波折”的审批过程,反映了刁难症、折腾病、懒散风等为害之烈。“办证难,难于上青天;办事苦,处处都添堵”,一些群众的说法,表达了不满情绪,更说明“衙门作风”像无形的墙隔开了干群,像锋利的刀伤害着公信力,亟须大力扫除。

“衙门作风”沉疴已久,内在病理比较复杂。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些公职人员理想信念“缺钙”、服务意识淡薄、而“官老爷”做派十足。一些人手中有点权便把令来行,鼻孔朝天、颐指气使,全然忘了公仆的身份与职责,不想着怎么搞好服务办好事情,却“反仆为主”,对群众耍威风、设关卡、使绊子,甚至索贿寻租、借权营生。这种权力伦理的错乱,正是官僚主义和“官本位”的典型症状,必然导致为己不为民、对上不对下。一个耐人寻味的例子是,一个单位刚刚还告知群众“号已发完,明天再来”,却因为上级来检查,半分钟内迅速开放了所有服务窗口。“秒转作风”,眼里只有领导,群众抛于脑后。

从另一方面反思,“办事难”也有制度设计、权力运行上的弊端。办一个证要盖几十个章、跑十几个部门,反映了手续繁琐、流程复杂。根据行政许可法有关规定,对办证的相关流程和所需全部材料进行公示说明,一些工作人员不依法办事,挤牙膏一般告知,导致信息不对称,让群众一头雾水,跑了冤枉路、受了窝囊气。诸如这些问题,说明从制度上对接群众需求,形成向下负责、为民服务的动力,也很迫切。

“谁给群众找麻烦,我们就让谁有麻烦”,一些单位的“衙门作风”曝光后,相关部门立行立改,处理了有关责任人,这种“零容忍”态度值得肯定。也要看到,“衙门作风”有普遍性和顽固性,各地各部门都应揽镜自照、治病祛邪。增强宗旨意识、弘扬服务精神,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审批程序、严格依法行政,才能去官气、接地气,坚守为民服务的本位,这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向群众交出的合格答卷。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党深入开展,“衙门作风”之类的问题,再次提醒我们改作风须把目光向下,须从细微处入手。民主生活会上言辞再恳切,如果不能破解群众的“急切”,难免跑偏落空;整改措施千条万条,如果脱离了为人民服务这一条,难免会走过场。多问群众感受,多解群众难事,多让群众评判,才能在一枝一叶的关切与改变中,汇聚起干群融合的大江大海。

1966年邢台地震,周恩来总理慰问群众时,特意请群众转过身来,背风站立,自己迎着风讲话。姿态的变化中,蕴含着对人民的敬畏、对群众的深情、对权力的自律。今天,无论大事小情,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密切血肉联系、造福人民群众,更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凝聚人心的深厚之基。

第二篇:读《目光向下方能扫除“衙门作风”》有感

读《目光向下方能扫除“衙门作风”》有感

办个因私护照,跑了大半年、往返数千里;办理营业执照,被相关部门“踢皮球”来回10多次。日前,随着央视曝光,“北漂”青年小周和创业小伙小狄的辛酸经历,引起热议。在反“四风”、改作风的新风劲吹之下,一些窗口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依然故我,更显得触目惊心。

办事人员动动嘴,群众就得跑断腿,人们经常感慨“衙门作风害死人”,其恶果在于颠倒了公仆与主人关系,将为群众服务异化成管治群众。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领导更多地意味着服务。把自己当成“公仆”还是热衷当官做“老爷”,真心诚意地为群众服务还是将群众视为管治的对象,折射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群众观和权力观。

干部作风、机关作风不正不是小事,决不能轻视。工作作风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不同政党的不同性质、宗旨,是政党塑造自己的政治形象,展示自己的政治风采,团结和凝聚人心的法宝。同时,它是一面镜子,集中反映和折射出一些干部素质的高低和精神状态。很难想像一个“衙门作风”严重,浑身带着“机关病”的人能有好的精神状态,能做好工作。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警钟

长鸣,历史的教训当牢记。

现在国家对当今社会的种种乱相正在进行一场革命,我想自己能做的就是要把这些政令执行好,从我做起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沉下身子云做好本职工作,如果所有的公职人员都是能这样做的话,必定会有巨大转变,长此以往,风气才能更正,百姓才能满意,公道正义才能彰显。

第三篇: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新闻:目光向下方能扫除“衙门作风”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新闻:目光向下方能扫除“衙门作

风”

延安人事考试网每日发布大量最新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是您获取公考资讯和积极备考的优质平台,欢迎广大考生的关注。

“反仆为主”的权力伦理错乱,正是官僚主义和“官本位”的典型症状,必然导致为己不为民、对上不对下

办个因私护照,跑了大半年、往返数千里;办理营业执照,被相关部门“踢皮球”来回10多次。日前,随着央视曝光,“北漂”青年小周和创业小伙小狄的辛酸经历,引起热议。在反“四风”、改作风的新风劲吹之下,一些窗口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依然故我,更显得触目惊心。

“窗口”既是群众办事的入口,也是工作作风的出口,老百姓正是从盖章办证这样的“小事”来看干部、观风气。一直以来,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办事难”成了“老大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机关传达室,“从小肚子跑到大肚子也没跑下来”的准生证,“比西天取经还波折”的审批过程,反映了刁难症、折腾病、懒散风等为害之烈。“办证难,难于上青天;办事苦,处处都添堵”,一些群众的说法,表达了不满情绪,更说明“衙门作风”像无形的墙隔开了干群,像锋利的刀伤害着公信力,亟须大力扫除。

“衙门作风”沉疴已久,内在病理比较复杂。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些公职人员理想信念“缺钙”、服务意识淡薄、而“官老爷”做派十足。一些人手中有点权便把令来行,鼻孔朝天、颐指气使,全然忘了公仆的身份与职责,不想着怎么搞好服务办好事情,却“反仆为主”,对群众耍威风、设关卡、使绊子,甚至索贿寻租、借权营生。

这种权力伦理的错乱,正是官僚主义和“官本位”的典型症状,必然导致为己不为民、对上不对下。一个耐人寻味的例子是,一个单位刚刚还告知群众“号已发完,明天再来”,却因为上级来检查,半分钟内迅速开放了所有服务窗口。“秒转作风”,眼里只有领导,群众抛于脑后。

从另一方面反思,“办事难”也有制度设计、权力运行上的弊端。办一个证要盖几十个章、跑十几个部门,反映了手续繁琐、流程复杂。根据行政许可法有关规定,对办证的相关流程和所需全部材料进行公示说明,一些工作人员不依法办事,挤牙膏一般告知,导致信息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不对称,让群众一头雾水,跑了冤枉路、受了窝囊气。诸如这些问题,说明从制度上对接群众需求,形成向下负责、为民服务的动力,也很迫切。

“谁给群众找麻烦,我们就让谁有麻烦”,一些单位的“衙门作风”曝光后,相关部门立行立改,处理了有关责任人,这种“零容忍”态度值得肯定。也要看到,“衙门作风”有普遍性和顽固性,各地各部门都应揽镜自照、治病祛邪。增强宗旨意识、弘扬服务精神,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审批程序、严格依法行政,才能去官气、接地气,坚守为民服务的本位,这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向群众交出的合格答卷。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党深入开展,“衙门作风”之类的问题,再次提醒我们改作风须把目光向下,须从细微处入手。民主生活会上言辞再恳切,如果不能破解群众的“急切”,难免跑偏落空;整改措施千条万条,如果脱离了为人民服务这一条,难免会走过场。多问群众感受,多解群众难事,多让群众评判,才能在一枝一叶的关切与改变中,汇聚起干群融合的大江大海。

1966年邢台地震,周恩来总理慰问群众时,特意请群众转过身来,背风站立,自己迎着风讲话。姿态的变化中,蕴含着对人民的敬畏、对群众的深情、对权力的自律。今天,无论大事小情,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密切血肉联系、造福人民群众,更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凝聚人心的深厚之基。

文章来源:延安人事考试网(http://yanan.offcn.com)

第四篇:向下的目光 向上的力量

向下的目光 向上的力量

向下的目光 向上的力量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使得“速度”一词已固化成为党报经济报道中最普遍的“激励导向”:在报道选材上,衡量一种现象或者一个典型的报道价值,发展“速度”是起码的“准入门槛”;在报道思路上,因循的也是“为速度寻找理由”的论证性套路。

随着稳增长的“长期化”,“力量”应当成为党报经济报道的全新视域。立足区域发展差异,聚焦稳增长的真实力量,是稳增长政策语境中党报经济报道价值取向的一次深刻嬗变。正在深入开展的 “走转改”活动为党报经济记者提供了改变契机,通过向下的目光,寻找向上的力量。

“走”出理性认知

摆脱“立论困惑”

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党报经济记者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立论困惑”:投资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现实、最直接的手段,但是,不仅决策层谨慎,企业也因为普遍的产能过剩而收缩投资;企业红火的生产场景一向被认为是“活力见证”,但由于库存严重,生产越多意味着负担越重;扩大信贷投放,被认为是刺激经济的实招,但却遭遇“放贷难”局面„„各种困难和矛盾交织,使得各类媒体上关于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莫衷一是,正面引导的声音多有陈词旧调之嫌,质疑批评的声音虽有几分刺耳却也言之成理,党报经济记者容易在芜杂的声音中迷失方向。

这种态势凸显了党报经济记者走基层的价值所在:基层,是观察纷繁变动的经济大势的“坐标原点”。

了解真实需求,摆脱“投资有毒”困惑。

由于2008年的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带来房价高企、物价高涨、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等一系列副作用,目前,任何以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都会招致广泛质疑,既有理性反思,也有口诛笔伐。近期各类媒体对地方政府所谓的“7万亿”投资计划的一片批评之声就是典型例证。“投资有毒”已经成为喧嚣一时的舆论风向。但是,只要沉到基层,就能充分体会到,必要的投资和项目建设,对改善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仍是当务之急。

现在很多专家都在批评“铁公机”领域的投资过剩、重复建设。去年4月12日,安徽省萧县境内的311国道上发生了一起农班客车和货车迎面相撞导致24人死亡的特大车祸。深入调查一下,即可发现这条国道在江苏境内是四车道一级公路,在安徽省是两车道的二级公路,如果在一级公路上,双向车流之间设立了隔离栏,这样的车祸完全可以避免。目前安徽省一级公路只有700公里,而邻近的江苏已经超过10000公里。站在省界上,面对一、二级公路之间的鲜明反差,就会真切感受到,不同发展阶段的省份有着不同的需求,投资并非有毒,只要投资有道,投向合理,仍是加快发展、惠及民生的必要“药方”。

感受真实变化,摆脱“增长无益”困惑。

过去一轮强力保增长举措,较为集中地暴露了现行经济增长模式中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矛盾和症结所在,各类媒体都对此进行持续深入的反思和建言。众说纷纭之中,也有否定经济增长必要性的论调,比如,经济增长反而拉大了贫富差距,收入增长赶不上经济增长,这样的增长应当“让位”等等。

实际上,只要深入基层,就会直接感受到,经济增长的提速实实在在改善了很多普通人的生活境遇。近几年,由于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趋势加快,安徽一直欠发达的皖北地区经济增长明显加速。过去一年内,笔者3次赴皖北,采访了9位在这一区域新建的工厂里打工的农民工,由于家门口的工厂越来越多,虽然工资比不上外地,但是他们从此不要再过那种“抛家别子”的生活。在这样的基层真实面前,“增长无益”的说法论证再严密,也显得过于绝对并且脱离差别化的基层现实了。

聚焦企业主体,摆脱“政策毁誉”困惑。

新一轮稳增长中,无论是党报还是各类市场化媒体,都高度关注政策变动。党报集中宣传稳增长政策如何有“含金量”,如何“给力”,过分“心急”地将经济运行中一些并不确定的积极苗头归结为政策的“功劳”。而各类市场化媒体则集中于质疑稳增长政策仍在“走老路”,解决不了深层次的矛盾,是为了增长而增长之类云云。

“政策毁誉”已经成为稳增长政策下经济报道难以突破的僵局。这种时候,党报经济记者更应明白,企业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体。去年8月初,笔者曾到合肥一家新投产的冰箱制造企业采访。安徽是全国冰箱产量最大的省份,但是,去年上半年产销量下滑16.5%。不过,这家冰箱业的“新军”销量却比前年增加3倍以上,原因就在于,在严峻市场形势下,企业坚持“渠道为王”,着力构建覆盖全国各城市的销售网络,很好地发挥了渠道对产销的拉动作用。

面对市场压力,采取各种应对套路,是企业的“生存本能”,当中也一定蕴含着攻坚克难的独到做法和新鲜经验。深入企业,就能发现、提炼、报道企业一些颇具新意且行之有效的举措,并能深入分析、总结、传达企业对于政策的需求,不仅会对其他企业有所启发,而且具有决策参考价值。党报经济报道的立论根基也会因此更加扎实,更能发挥实实在在的引导与激励力量。

“转”变观察视角

重在“发现基层”

党报经济记者到基层采访是常事,但较为普遍的采访流程是,确定某一选题后,先到主管部门拿到相关总结材料,从材料中总结几个观点,然后再到基层去寻找几个例子来支撑这样的观点。这种“削足适履”式的采访方式,为了先验性的观点而不愿去发现、思考基层鲜活实践中蕴含的新趋势、新问题。结果,基层虽然“走”了,但作风并没有真的“转”过来。

在稳增长大势下,无论是决策层还是理论界,都在思考并寻找驱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真实力量,政策也在根据不断变动的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着适时的预调微调。前段时间,山东省省长姜大明曾表示,鼓励官员以记者身份下基层。这一观点虽然引发争议,但也表明,决策层面上希望能够随时了解基层真实情况,并据此形成决策。党报经济记者理应更加珍视职业所具备的 “天然优势”,真正在“走转改”中走出一条报道新路,让党报经济报道更富洞察力,更具理性和建设性。

转变对基层的观察视角,变“俯视基层”为“发现基层”。

党报经济记者经常带着来自决策层面的先验性观点来“俯视基层”,表面上是为了所谓的“政治正确”,更深层次来说,是一种疏于思考和观察的惰性。其实,决策部门的很多观点也都来源于对基层做法的总结,用这种源自基层的观点再回过来到基层去寻找例证,只能是一种了无新意的循环论证。

发现基层,是一种更高要求的“作风之变”。对经济记者来说,这种发现能力,不仅是要到基层捕捉新颖鲜活的故事,更重要的,还要发现这些事例所蕴含的富有新意的观点、趋势的“内核”。显然,对党报经济记者来说,“转作风”,不仅是转变采访作风,更重要的是要转变“思想作风”,实现发现能力、思考能力的历练与提升。

近期,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普遍陷入发展困境,引发了对于政府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所谓“无锡模式”的反思。笔者在采写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道时,在合肥创业的一位“海归”曾说,不能用“房地产思维”来看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急功近利,将资源集中于大项目,不仅风险太大,而且不符合创新型产业发展规律。事实证明了这种观点的正确性。但在当时的报道中,受“大项目带动快速突破”的先验性观点主导,这种有价值的基层声音被“屏蔽”了,这其实也是发现能力、思考能力的退化。

与基层“沉默的大多数”接触和对话,发现并传递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力量。

创新,是一种具有爆发力的驱动力量。去年7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进一步推动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7月底,笔者曾到合肥经济开发区的创新创业园采访,这里只有几栋陈旧的办公楼,但却吸引着以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人才为首的一批科技型人才在此创业,这里研发制造的电脑芯片填补了国内空白。创业者们介绍,国内每年进口的芯片价值超过1700亿美元,超过原油和铁矿石。在这一领域实现突破,就会打开一个万亿元的产业发展新空间。安徽日报近期推出的大型主题报道《安徽上来了》,用了较大篇幅报道了这一创新突破,令人耳目一新,受到了安徽省委宣传部主要领导的批示表扬。

执著和坚韧,是值得尊敬的前行力量。只要真正沉到基层,真心去体验,总会感受到这种力量。前年9月,笔者曾下到铜陵有色集团冬瓜山铜矿千米矿井下,与一位干了30年的老矿工面对面交流,矿上为照顾他,本来准备将他调离一线,但他坚持留在一线。他说自己已经适应了一线,留在一线可以帮助年轻的矿工更快地成长。笔者据此采写的走基层报道获得了2011“安徽新闻奖”一等奖。

套用一句名言,先验性的观点是灰色的,而基层之树常青。这也正是党报经济记者转变作风的必要性所在。

“改”变报道模式

多一些调查性报道

党报经济报道的文风问题,症结在于报道模式。为材料和文件上的观点在基层寻找事例,这样采写出来的报道,自然通篇都是文件语言和材料腔调。

“观点+例子”论证式报道实际上是“自说自话”。党报经济记者已经熟稔于用搜集来的数据和例子,对某一新战略或者“新提法”进行阐释性、论证式报道,似乎是做到了“用数字说话,用事实说话”。但这种将观点强加于例子的报道模式,其实是“自说自话”。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安雅·谢芙琳在论及媒体对于发展的重要性时提出:“媒体有利于建构问题,并提供信息,形成讨论的基础”。稳增长背景下的党报经济报道,最需要的就是构建这种形成讨论并达成共识的基础。

党报经济记者必须更多地尝试调查性报道。首先,调查性报道重视对基层创新性探索、独特性个案的深入剖析挖掘,能够满足受众认知的“新奇律”,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其次,调查性报道的得出结论不是“先验式”的,而是“导入式”的,尽管调查性报道在选择报道对象时已经预设了前提,但是,入情入理的事实过程演绎,仍然会让观点具有说服力、富有启发性。

2009年的“保增长”报道中,安徽日报曾推出一组“重点企业保增长纪实”报道,每一篇报道都针对一个企业进行深入调查,展示企业应对危机保增长的进程。中宣部《新闻阅评》对这组报道给予高度评价,称这组报道通过“故事化”的过程演示,彰显重点企业的“突围奥秘”,积极“授人以渔”,能够吸引人“一口气”读下去。时任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的左延安说,当时外界普遍对轿车项目刚刚投产、处于亏损状态的江汽集团并不看好,但很多人在看到安徽日报的报道后都给他打去电话,改变了对公司的看法。

(作者系安徽日报经济新闻中心首席记者)

第五篇:向下扎根方能向上成林

向下扎根方能向上成林

根系向下,是为了扎进土壤、汲取养分;干部下沉,是为了和群众交心、帮群众办事。组工干部要努力走出狭小的办公室,走进广阔的人民群众大课堂,练就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硬本领,向下扎根,向上成林,真真切切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一、置身百姓之中而不是高高在上,才能掌握主动权

如何牢牢掌握群众工作的主动权,作为组工干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定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要用群众语言,深入群众察民情。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继续深入一线、基层调研,了解民情、实情,始终坚持说老百姓能够认同的话,讲老百姓能够接受的理,在与群众接触和交流中不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二要为群众说话,制定决策重民意。加强决策之前的调查研究,给群众“说话”的权利,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凝聚决策智慧,在决策中充分体现民意,不断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三要听群众呼声,推进工作顺民心。坚持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善于运用党建引领、宣传教育和优化服务等方式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注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支持和配合推进工作。

二、贴近群众之心而不是遥遥在望,才能找准切入点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定不移维护人民利益,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一要爱民而不扰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走进群众心里,才能听到群众真正的呼声,才能了解群众真正的疾苦,做到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思想上体谅群众,在行动上珍爱群众。二要富民而不劳民。“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做组织工作,就是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满腔的热忱,引导群众走科技致富、特色致富之路,坚决杜绝搞一些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三要利民而不侵民。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通过抓党建强班子,抓人才强培训,抓扶持强帮扶等方式,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群众安心、放心,坚决做到不向群众伸手,不与民争利,坚决防止干群的“鱼水关系”演变成“油水关系、萍水关系”。

三、恪守清廉之道而不是拳拳在念,才能赢得好口碑

一以贯之、一鼓作气地坚持群众利益至上这条路线,抓牢发展是第一要务这条主线,守紧远离“四风”这条底线,筑牢拒腐防变这条防线。一要锤炼党性,保持思想清廉。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自觉抵制和反对“四风”,坚守做人做事的人生基点和底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大堤。二要廉洁从政,保持行为清廉。带头遵守并严格执行党纪国法及《廉政准则》的各项规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干净干事。坚决管好自己的手,不乱伸,不触红线;管好自己的腿,不乱走,不越雷池;管好自己的心,不乱方寸,把好“欲望关”。三要勤勉敬业,保持作风清廉。充分发扬“三牛”精神,像“老黄牛”一样乐业不疲,像“孺子牛”一样敬业奉献,像“拓荒牛”一样创业进取,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以组工干部优良的工作作风争创一流业绩,切实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下载半月谈:目光向下方能扫除“衙门作风”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半月谈:目光向下方能扫除“衙门作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