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2.13、术中体温对麻醉后苏醒和拔管时间影响分析(模版)
术中体温对麻醉后苏醒和拔管时间影响分析
【摘要】 目的:对手术过程中体温变化对患者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方法:从我院随机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82例行全麻腹部手术患者,这82例患者被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的手术处理,观察组则采取保温手术,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鼻咽温度的测定,对两组患者的麻醉后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试验发现鼻咽温度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的平均温度36.3℃,对照组的平均温度34.9℃;两组的术后苏醒时间比较,观察组的苏醒时间为46±6.5min,对照组的为75±10.5min,观察组要明显短于对照组;拔管时间比较,观察组拔管时间为16.7±8.3min,对照组为21.5±7.6min,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试验我们得出,术中体温变化对患者的手术康复意义重大,保持正常体温可以提高康复速度,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术中体温;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
Impact analysis of intraoperative body temperature of anesthetized and
awake extubation time Abstract
Objective: changes in body temperature during surgery, the patient regained consciousness after anesthesia and extubation time effect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e situation analysis.Methods: random selection from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0 to February 2011 82 patients undergoing routine abdominal anesthesia, these 82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conventional surgical treatment, surgical observation group to insulation, surgical procedures in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anesthesia recovery time and extubation time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study foun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nasopharyngeal temperatu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of 36.3 ℃, the control group,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of 34.9 ℃;two groups of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compared to observe the group's recovery time is 46 ± 6.5min, the control group for 75 ± 10.5m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extubation time observation group extubation time was 16.7 ± 8.3m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21.5 ± 7.6m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ree groups comparis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Conclusion: we have come through the test, intraoperative temperature changes on surgical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rehabilitation to maintain normal body temperature can increase the speed and reduce adverse reactions,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words Intraoperative body temperature;anesthesia;recovery time;extubation time
研究表明,人体的温度一般会保持在37℃左右,体温的稳定是通过自身的体温调节系统控制的,不过在手术过程中,体温调节系统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麻醉抑制、体腔发生暴露以及低温液体的输入都会导致人体温度一定程度的下降,手术过程中体温低于36℃的发生率在70%左右[1]。低温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使心脏活动受到抑制,从而导致血压降低,影响病人的氧气消耗,使药物在血浆的半衰期延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对患者的治疗造成难以估计的影响[2]。所以,手术过程中保持患者的正常体温对于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时间意义非常重大,我院针对术中体温的重要作用,对82例行全麻腹部手术患者的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情况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为临床手术的保温工作提供依据,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82例行全麻腹部手术患者,男性患者占52例,女性患者占30例,年龄在25-70岁之间,平均年龄42.6岁,平均体重63.6kg,所有患者均属于ASA1-2级,近期发热或感染、凝血功能异常、甲状腺亢进或低下的患者均被排除在外,患者的心、肺、肝等脏器功能均正常,平均分成两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如年龄、疾病史、营养状况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 试验方法
将我院随机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的82例行全麻腹部手术的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41例患者,对照组采用麻醉行常规的手术处理,观察组全麻后则采取保温手术,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鼻咽温度的测定,并对两组患者的麻醉后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手术过程中不良反应。1.3 观察指标
患者的鼻咽温度,患者手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患者的定向力得到恢复,可以正确的回答一些问题、抬头、举手等;手术拔管时间:手术结束至咳嗽反射、咽反射恢复时间;患者手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血压情况、心率、寒颤数。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和X2检验,当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通过试验发现鼻咽温度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的平均温度36.3℃,对照组的平均温度34.9℃;两组的术后苏醒时间比较,观察组的苏醒时间为46±6.5min,对照组的为75±10.5min,观察组要明显短于对照组;拔管时间比较,观察组拔管时间为16.7±8.3min,对照组为21.5±7.6min,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观察组术后的血压情况、心率、寒颤数均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的比较情况见表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的比较情况x±s 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 例数 41 41
鼻咽温度 34.9℃ 36.3℃
完全清醒时间 75±10.5min 46±6.5min
拔管时间 21.5±7.6min 16.7±8.3min 注:两组的观察指标对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x±s 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 例数 心率(次/min)41 41
96±8.2 85±8.8
血压mmHg 2.29±0.44/1.77±0.16 2.15±0.21/1.48±0.18
寒颤 21(51.2%)2(4.9%)
注: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存在差异p<0.05 3 讨论
手术过程中体温降低的情况会经常发生,低温会对人体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它可以使心脏活动受到抑制,从而导致血压降低,影响病人的氧气消耗,使药物在血浆的半衰期延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对患者的治疗造成难以估计的影响[3]。一些研究显示低温可以保证器官组织代谢率的降低,对组织的保护有一定的作用,但低温导致免疫功能抑制和凝血机制紊乱等问题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低体温导致人体的各系统功能的降低,引起心、肺血管的阻力偏高,患者就会发生血压下降、心动过速,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是值得医生重视的一个环节[4]。引起手术温度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手术过程中低温液体滴入人体;手术时室温低于正常温度;手术时间较长,患者身体热量损失过多;麻醉后患者的产热功能减少,体温调节系统受到抑制。本组试验中,未进行保温手术的患者的平均体温为34.9度,低于正常的36度,这和上述报道非常符合,说明手术过程中,患者全麻后身体的各项技能受到了抑制,体温无法正常调节,加上上述的原因,手术过程中体温大多会发生下降[5]。
本组实验结果中,观察组的平均温度36.3℃,对照组的平均温度34.9℃,说明有效地保温措施可以维持患者的体温的正常水平;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中观察组的苏醒时间为46±6.5min,对照组的为75±10.5min,观察组要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拔管时间为16.7±8.3min,对照组为21.5±7.6min,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说明正常的体温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时间。在不良反应的比较中,观察组术后的血压情况、心率、寒颤数均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血压心率均和正常差距显著,而对照组的却要高于正常,说明低温对患者的心率、血压造成了不良影响,术中过程中对照组有51.2%的患者出现寒颤现象,这些都说明术中温度的正常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意义重大,需要手术实施者的高度重视。
综上,术中体温变化对患者的手术康复意义重大,低体温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保持正常体温可以提高康复速度,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
李翠霞,洪华,易卫东.术中保温对低体温创伤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0.9(4):9-11.[2]
文素芳,林高翔,谭永星,李晓玲,赵嘉,周萍.两种加温输液液体加温效果及对患者术中体温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20): 134-136.[3]
胡光俊,陈敏,黎笔熙,宋晓阳,王焱林.输注预热液体防治老年患者术中低温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5):236-238.
[4]
盖慧玲.浅谈术中病人低体温对术后恢复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7):186-187.[5]
张红,冯艺,潘芳,何苗,杨拔贤.全身麻醉术后寒战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3):136-138.
第二篇:分析老年骨科患者实施全身和硬膜外麻醉对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分析老年骨科患者实施全身和硬膜外麻醉对术后短期认知
功能的影响
[摘要] 目的 分析比较老年骨科患者实施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3年5月于该院进行手术的70例老年骨科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全身麻醉组(对照组),另一组为硬膜外麻醉组(观察组),每组各35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1 d,术后1 d,术后2 d,术后7 d的MMSE评分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 d,术后2 d,术后7 d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术后认知障碍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老年骨科患者,硬膜外麻醉相比全身麻醉能有效降低其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老年患者
[中图分类号] R6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2(b)-0063-02
老年骨科患者在近几年逐渐增多,通过手术治疗往往会出现术后精神功能障碍,其中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最常见。老年患者术前无神经系统障碍,但手术后容易并发神经系统症状,这是一种一过性的或者是永久性的认知功能障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紊乱,认知及行为意识障碍,社会生活能力下降等[1]。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多数研究表明老年产生认知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麻醉[2]。为研究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该研究选取2009年5月―2013年5月该院收治的7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5例采用全身麻醉即对照组,35例采用硬膜外麻醉即观察组,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进行手术的老年骨科患者7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对照组)和硬膜外麻醉组(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为(70±5)岁,受教育年限为3~16年;观察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在58~80岁,平均年龄为(69±4)岁,受教育年限为4~15年。两组患者资料均无神经系统疾病的退变,且在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两组术前均禁水禁食,建立静脉通道。麻醉前0.5 h给予肌内注射0.5 mg阿托品,进入手术室后观察监测患者的生命各项体征。
对照组:静脉滴注0.05 mg/kg咪达唑仑+4 μg/kg芬太尼+2.0 mg/kg丙泊酚+0.1 mg/kg的维库溴铵,插气管,连接上麻醉呼吸机通气。观察组:患者侧卧,双腿自然弯曲,双手抱头,头尽可能靠近膝部,以此来充分暴露腰椎关节,然后在腰椎间选取适宜的位置,常规消毒,穿刺进入,使用0.5%布比卡因1.0 mL进行麻醉,术中根据麻醉程度大小进行浓度为0.25%的利多卡因定量追加,术后使用芬太尼进行麻醉止痛。
1.3 评价指标
通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术前1 d,术后1 d,术后2 d,术后7 d的MMSE评分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采用简易智能表进行MMSE评分[3],总共30分,患者评分下降4分认为有认知障碍。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其中组间术前1 d,术后1 d,术后2 d,术后7 d的MMSE评分等比较采用t检验,记录方式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认知障碍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MMSE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1 d的MMSE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即硬膜外麻醉组在术后1 d、术后2 d、术后7 d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MMSE评分比较[(x±s)]
2.2 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在术前MMSE评分均在24分以上,无认知障碍,在术后1 d,对照组和观察组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分别为11例和7例,发生率分别为31%和20%;术后7 d,对照组和观察组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分别为8例和4例,发生率分别为23%和11%,见表2。通过χ2检验,观察组术后1 d及术后7 d的认知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比较[n(%)]
讨论
近年来,医学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在外科手术中麻醉应用的安全性也相应地提高。但是患者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仍然是影响术后康复的一个主要因素。POCD在临床上的表现为精神紊乱,认知及行为意识障碍,社会生活能力下降等,因此针对老年人手术麻醉的应用需要高度重视[4]。
老年人作为特殊群体之一,其自身免疫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也相应的降低,各部位的身体器官的功能也日渐减退,治疗老年骨科患者通常需要配合手术治疗。此外,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交通事故数也日渐增多,老年患者出现跌倒损伤后发生骨折率也相应增大,往往也需要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中都需要麻醉配合,但是麻醉会对患者的神经组织造成影响。麻醉药物作用于神经组织,信号在组织与神经元之间传递,通过加速神经细胞的死亡,改变脑血流量以及供氧能力,因此长期应用麻醉药物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老年患者在麻醉以后,由于其自身身体器官功能的减退,各机能的恢复速度更慢,影响着老年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听力以及视觉。对麻醉师的要求也相应提高,需要密切关注麻醉的方式,因为患者的神经组织细胞受到麻醉操作不慎的影响,患者会有一些如记忆力减退,精神状态上紧张恐惧的临床表现,生活自理能力也相应的下降[5]。该研究通过进行分析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是相当必要的。
对于老年患者,一旦发生POCD,相应的会加速其神经系统的衰老进程,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也相应增高,也影响了患者的认知能力、记忆力以及情绪[6]。随着麻醉药物的研究和发展,其毒副作用逐渐减小,但仍然影响了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现已有很多研究者开始关注和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胡红侠等[7]发现硬膜外麻醉、单纯全身麻醉及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阻滞均与老年患者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发生有关,其中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最大的是全身麻醉,影响最小的是硬膜外麻醉。
该研究也通过对比全身麻醉组与硬膜外麻醉组,结果发现硬膜外麻醉组在术后1 d、术后2 d、术后7 d 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即全身麻醉组,并且在术后1 d,对照组和观察组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分别为11例和7例,发生率分别为31%和20%;术后7 d,对照组和观察组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分别为8例和4例,发生率分别为23%和11%,观察组术后1 d及术后7 d的认知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人作为特殊群体之一,需要具体分析治疗,针对老年骨科患者选取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是及其必要的,硬膜外麻醉相比于全身麻醉能有效地降低其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田小生,周婷,崔德华,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2,12(1):1-5.[2] 徐俊峰.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3):118-120.[3] 于海超,王延国,高鲁渤,等.七氟烷或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2,18(1):102-105.[4] 陈琛,徐光红,李元海,等.麻醉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1):133-136.[5] 疏树华,方才,潘建辉,等.老年病人全麻术后颅内兴奋性氨基酸水平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0(3):290-293.[6] 蒋宗明,丛昊,仲俊峰,等.硬膜外阻滞对全麻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3,33(9):1056-1058.[7] 胡红侠,王熙,李筠.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能力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3,29(17):2189-2191.[8] 郝军荣,张丹参.麻醉药所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C]//全国第四次麻醉药理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药理学会,2013:95-100.(收稿日期:201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