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目的和内容
1、为了建立酒店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顾客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规定了事故隐患分类、排查、报告、整改及奖励办法。
二、适用范围 酒店全体员工
三、职责
1、酒店主要负责人应对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负责全面的领导责任,应负责组织建立健全酒店事故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保证安全资金的投入,逐步解决各类安全隐患。
2、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负主要领导责任。各部门经理对所辖范围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负责,每个员工对本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负责,任何部门和个人发生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公司安全负责人、部门、酒店领导报告
3、安督办负责人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分类,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对各类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负责对事故隐患报告奖励资金的
汇总和发放等。
4、酒店各部门按照职位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监控治理
5、财务处负责事故隐患报告奖励资金和事故隐患治理资金的落实。
四、事故隐患
1、事故隐患的含义:
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害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事故隐患的分类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2.1 一般事故隐患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2.2 重大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活着部分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五、工作程序
1、组织机构 1.1
酒店成立安全隐患排查领导小组,分别由公司总经理担任组
长,副总经理任副组长,各部门经理任成员,安全隐患排查领导小组设在安督办,主要负责活动开展的日常管理工作 1.2 各部门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由部门第一负责人任组长。
2、隐患的排查与报告 2.1隐患的排查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应对各自管辖区域内按照酒店《安全检查制度》中规定时间、内容和频次对隐患进行排查,及时收集、查找并上报发现事故隐患,积极采取隐患进行整改。2.2隐患的报告
2.2.1 发现隐患一般采用逐级报告的方法,即员工报部门,领导或安保员,各部门报安督办,安督办对各类隐患进行登记分类。2.2.2 报告形式
2.2.2.1 报告一般采用书面形式,特殊情况可采用口头报告。2.2.2.2 在书面报告中,报告人要把隐患地点、事故隐患内容、拟采取措施建议、报告接受人姓名、报告时间等书写清楚,一式两份,一份交安督办,一份部门自己留底备查。
2.2.2.3 酒店各处室进行的专业安全检查和各部门进行的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也应同时报告安督办进行登记备案。
3、隐患的整改和验收
3.1 各部门发现或接到员工事故隐患报告后,应立即按照部门隐患排查领导小组的职责分工组织专人对隐患进行核实,并在24小时内作出书面整改意见。各部门自己能够解决的隐患应立即整改;需其他部
门协助解决的,因立即报安督办,安督办根据隐患的种类移交给相关职能部门,由各职能部门负责进行整改并且对隐患的整改进行全程跟踪监控。
3.2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安督办提交酒店,由酒店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事故隐患部门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安督办应进行监控。
4、档案建立
安督办应对各类人员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分类,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5奖惩
5.1报告隐患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年终先进的评选依据。
5.2 据隐患的大小及其危害程度,对隐患发现者进行50-100元奖励,奖励采用现金兑现,由安督办申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5.3 各部门对员工上报的事故隐患,不整改或不上报的,一旦发现按情节严重对部门和相关负责人罚款100-200元。
5.4 对发掘事故隐患不力,而又发生是事故的部门按照公司《工伤事故管理规定》中的罚款金额的双倍进行处罚。
5.5发现了事故隐患未及时整改,报告人也没继续上报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将对发生事故的部门按照《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处罚金额的两倍进行处罚,对负责人将从重处理,报告人不承担责任。5.6 对报告人特别是越级上报的人,进行打击报复或是由此嫌疑的,一经查实报总经理处理。
第二篇: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为加强本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的管理,把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转移到事故发生之前,通过对隐患的排查治理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尽早发现隐患,尽早治理整改隐患,有效防止和减少公司事故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全面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特制定本制度。
一、隐患排查的责任分工任务
1、成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领导小组,厂长为组长,车间主任为组员,领导小组对安全隐患排查负全责。
2、安全检查的基本任务是: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督促整改,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3、安全检查应贯彻领导检查与群众检查相结合的原则,检查包括职工自查、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夜间抽查和日常检查。
4、安全检查必须有具体计划、明确目的、要求内容,制定《安全检查表》。做到边检查、边整改,并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
二、隐患排查形式内容
1、日常检查分岗位工作自查和管理人员巡回检查,生产工人应认真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各级管理人员应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进行检查。
2、专业检查分由专业部门的主管领导组织本系统人员进行,每年至少进行二次,内容是危险化学品、电气装置、机械设备、安全装置、特种防护用品、运输车辆及消防设施、防火、防爆、防毒等工作。
3、季节性检查:春季安全大检查,以防雷、防静电、跑漏为重点;夏季安全大检查,以装置降温,防汛为重点,秋季安全大检查,以防火,防冻保暖为重点,冬季安全大检查,以防火、防爆、防煤气中毒为重点。
4、综合检查分为厂、车间、班组三组,分别由主管厂长、车间主任、班组长组织有关科室、车间以及班组人员进行以查思想、查领导、查纪律、查制度、查隐患为中心内容的检查。厂级检查每年不少于四次,车间级每月不少于一次,班组级每周一次。
5、各种检查均应编制相应的安全检查表,按检查表的内容逐项检查。
三、隐患排查治理
1、各级检查组织和人员,对查出的隐患都要逐项分析研究,并提出整改措施,按“四定”(定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完成期限),“三不推”(凡班组能整改的不推给工段,凡工段能整改的不推给车间,凡车间能整改的不推给厂部)的原则按期完成整改任务。
2、对严重威胁安全生产的隐患项目,应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其内容为:隐患内容、整改意见和整改期限,由主管安全的厂长签署后发出,隐患所在的部门负责人签收后按期实施整改。
3、对现场查出的事故隐患项目,在限期内完不成整改项目的人员和查处的安全违纪人员和分管领导,扣罚工资5%,造成事故的要追究其责任。
4、对因物质和技术原因暂时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隐患,必须采取有效的应急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
5、各级检查人员都应将检查出的隐患和整改情况分别建立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台帐,对重大隐患及整改情况报安全技术部门汇总存档。
6、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纪行为的本公司员工,公司将给予奖励。
第三篇: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的基本要求,强化公司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严防隐患失查失控引发事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各下属单位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因其他因素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与人的不安全行为。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治理难度较大,需经较长时间治理方能排除,或因其它因素影响,致使本单位自身难以治理的隐患。
第四条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原则
按照“排查要认真、整治要坚决、成果要巩固、杜绝新隐患”的总体要求,坚持统一部署与分级实施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短期治理与长期规范相结合,对加油站全面覆盖,排查不留死角,治理不留后患。
第四条 事故隐患级别:
(一)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的不安全状态和行为。
(二)较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治理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和治理方能排除,或者因外部或其它因素影响致使本单位自身难以整改、治理的不安全状态。一般隐患系指危险性较低、事故影响或损失较小的隐患;重大隐患系指危险性较大、事故影响或损失较大的隐患;特别重大隐患系指危险大、事故影响或损失大的隐患。
第五条 事故隐患类别
(一)物的不安全状态
1.缺陷型:因设计或建设施工缺陷,致使装备、装置、设施、工建等物存在不符合安全法规、标准或规范,危险有害因素控制不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不安全状态。
2.失修型:因日常管理不善,致使装备、装置、设施、工建等物的功能或状态存在较大异常,不能满足安全生产活动和要求的不安全状态。
3.维修型:因自然因素,装备、装置、设施、工建等物的功能或状态局部存在异常,不能满足安全生产活动和要求的不安全状态。
(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生产作业部位、场所、空间和活动、行走通道等环境中,存在不能满足安全生产活动和要求以及职业健康的不安全状态与因素。
(三)人的不安全行为:个体习惯性和团体群发性违章。
(四)管理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存在失误、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因素
第六条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的方法和内容
(一)由分管安全生产领导组织,安全技术部实施,相关人员参加,其中:每季度,主要领导参加安全生产及消防工作检查不少于1次,公司其它领导参加安全生产及消防工作检查不少于两次。
(二)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分岗位检查、日常安全生产隐患检查、月度安全生产隐患检查、重大节假日前安全生产隐患检查、重要时段前安全生产隐患检查、专项安全生产隐患检查等。
一、各单位从业人员,应当每天工作前进行本岗位安全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操作。岗位安全检查主要包括以下事项:
1.设备的安全状态良好,安全防护装置有效; 2.规定的安全措施落实;
3.所用的设备、工具符合安全操作规定; 4.作业场地以及物品堆放符合安全规范;
5.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齐全、完好,并正确佩戴和使用; 6.操作要领、操作规程明确。
7.发现安全隐患应当停止操作,采取措施解决,对无法解决的隐患应当向主管人员或者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主管人员或者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当及时解决。
8.在当天生产活动结束后,应当对本岗位负责的设备、设施、电器、电路、作业场地、物品存放等进行安全检查,防止非生产时间发生事故。
二、日常安全生产隐患检查以查违章、查隐患、查管理为主要内容。
三、月度安全生产隐患检查内容应按实际生产情况,结合季节性安全生产隐患,具体要求如下:
1.检查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是否按制度要求落实; 2.检查安全生产管理台帐管理情况,是否及时更新各项安全管理台帐、安全管理台帐是否按要求建立健全;
3.检查生产设备设施安全工作状况,是否处于良好的安全工作状态
4.检查安全活动开展情况,是否结合上级文件要求及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适时开展各项安全生产活动;
5.检查工作计划开展情况,是否按照公司安全工作计划,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
6.检查季节性安全生产隐患情况,春季以防低温阴雨、防雷大风、防雾雨天气、防火为重点检查内容,夏季以防汛、防高温天气、防台为重点检查内容,秋以防火为重点检查内容,冬季以防火、防强风、防低温阴雨为重点检查内容; 7.其他结合实际经营状况应检查的内容。
四、重大节假日、重要时段前安全生产隐患检查为保证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和重要时段的安全生产,开展的安全隐患检查,具体要求如下:
1.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和普通物品存放保管情况; 2.假日生产安全措施的安排落实情况;
3.劳动纪律、操作规程的执行以及节前安全教育情况 4.各类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隐患整改情况;
5.节假日值班人员的落实情况。
(三)参加安全生产隐患检查的人员,必须如实将安全生产隐患检查情况进行记录。
第五条安全生产隐患治理要求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整改,本着“发现一处,随时消灭一处”的整改原则,对人为隐患,要通过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严抓各项制度落实,强化考核,拒绝“三危”现象,努力提高全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安全防范意识,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二、物的不安全隐患整改,要增加必要的安全投入,及时按相应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维修、加固、整治隐患部位,重视隐患部位的养护和跟踪监控,加强现场管理,建立隐患整改信息联络体系,确保隐患整改措施得力,责任到人,整改到位。
三、环的不安全状态改善,要加大安全生产费用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活动场所,重视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宣传教育。
四、管的不安全状态整改,要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依据行业特点,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将加强对各项制度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
五、隐患整改要按计划及时限要求完成。对一时不能整改彻底或整改期限长的,要采取强有力和切实可行的安全监控及防范措施,制定相应的重特大险情和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确保万无一失。
六、所有隐患整改情况应按《安全检查整改落实情况登记表》如实记录,并建立隐患档案,重特大事故隐患应“一事一档”。隐患档案一般包括:隐患部门、具体位置或部位、类型、相关图片、整改方案、整改责任部门、责任人,整改期限及标准要求,隐患整改阶段性总结及情况反馈意见、隐患注销和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查处事故隐患等相关资料。
第四篇: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目的和内容
为了建立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公司内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工作。3.定义
3.1事故隐患的含义
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2事故隐患的分类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
3.2.1一般事故隐患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3.2.2重大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3.2.2.1重大事故隐患分为一、二、三级 1)一级重大事故隐患
一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
(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后果特别严重,需全部停产停业整治,且整改难度很大的事故隐患。
2)二级重大事故隐患
二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且整改难度很大,需全部停产停业,经过一段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3)三级重大事故隐患
三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且整改难度较大,需局部停产停业,经过一段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4.职责
4.1公司经理负责全公司性隐患自查带头工作,并签发全公司性隐患整改通知单;各部门.车间接到《隐患整改通知单》后,负责进行整改并且对隐患的整改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并填写《隐患整改回执单》报告公司安全领导小组;公司经理负责对全公司性隐患整改情况的验收。
4.2车间领导负责生产车间隐患自查工作;并签发车间级隐患整改通知单;各车间成员接到《隐患整改通知单》后,负责进行整改并且对隐患的整改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并填写《隐患整改回执单》报告公司安全领导小组;车间领导负责对生产车间隐患整改情况的验收。
4.3隐患排查专家组负责专家定隐患排查工作:并签发隐患整改通知单;各部门.车间接到《隐患整改通知单》后,负责进行整改并且对隐患的整改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并填写《隐患整改回执单》报告公司安全领导小组;隐患排查专家组对隐患整改情况的验收。
4.4安全员编制安全检查计划,管理各项安全检查表。4.5定期评审修改安全检查表。
4.6公司经理负责隐患治理专项资金的审批工作,由财务部门负责隐患治理专项资金的使用登记工作。5.工作要点
5.1隐患自查
开展全公司性隐患自查每月不少于1次;生产车间开展隐患自查每周不少于1次;班组(工段)每天或每班应检查各岗位、工艺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完好情况,是否存在事故隐患。公司经理和各分管领导应亲自参加全厂性检查活动,并随机抽查车间、班组隐患自查情况,对发现的重要情况应及时研究整改;公司安全领导小组和安全员应深入车间班组,督促、规范和指导隐患排查工作。
5.2重点部位“十必查”
公司在隐患排查中应突出重点,做到“十必查”:
一是重要生产车间、原料和产品库区、公司供电、供水、供汽、供风等部位的安全运行状况必查;
二是工艺技术管理、仪表联锁管理、“工艺变更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必查; 三是设备维护保养、主体设备、特种设备等设备安全制度执行情况必查; 四是生产装置正常开、停车和紧急停车安全规程执行情况必查;
五是设备检修作业、车间内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起重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环节的防火、防爆、防中毒、防跑(串)料制度执行情况必查;
六是公司防雷、防汛、防台风、防构建筑物倒塌、防静电、防粉尘爆炸等管
理制度和措施落实情况必查;
七是岗位操作人员接受安全技能培训、安全教育、持证上岗、劳动保护、自觉执行操作规范和应急处置技能情况必查;
八是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救援物资储备、与当地政府部门应急联动机制、“清洁下水”防止环境污染措施情况必查;
九是新改扩建危化品建设项目设立批准、安全防护设施设计审查、试生产方案备案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等审查程序执行情况必查;
十是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必查。
5.4隐患排查情况定期报告
公司建立车间(部门)、安监部门逐级报告隐患自查自改情况的机制,即:班组自查发现的事故隐患上报给车间;车间自查发现的事故隐患上报公司领导;公司每月25日前要向区安监部门报送隐患自查自改情况表,公司当月排查和整改的较大隐患,应以书面形式上报。公司发现重大隐患和紧急情况时,公司经理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和高新区安监部门。
6、重大事故隐患管理
6.1重大事故隐患申报
6.1.1三级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向高薪区安监局申报,高新区安监局公示并监督生产经营单位整改;
6.1.2二级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逐级上报至省辖市安监局,由省辖市安监局监督生产经营单位整改;
6.1.3一级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逐级上报至省安监局,由省安监局监督生产经营单位整改。
6.1.4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1)事故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2)事故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3)事故隐患的治理方案。6.2重大事故隐患专家评估
凡在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必须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组织专家对事故隐患进行评估,确定事故隐患的等级,论证事故隐患整改方案的可行性,并制定事故隐患整改的技术措施和应急方案。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6.3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建档
6.3.1公司对确定的重大隐患项目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1)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2)评审意见
(3)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4)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5)竣工验收报告
7、事故隐患治理专项资金
7.1公司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解决影响大的隐患。建立隐患排查专项资
金使用计划,根据全年安全工作计划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计划,在企业销售收入中按照不低于千分之二十比率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安全生产投入和隐患整改。在提取安全费用的同时,一并提取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资金,保证专款专用。对新发现的隐患,要随时增加整改资金,保证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7.2由公司经理对隐患治理专项资金的审批工作;由财务部门管理隐患治理专项资金的使用登记工作。
山东裕鸿自控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10月
第五篇: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目的和内容
为了建立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公司内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工作。3.定义
3.1事故隐患的含义
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2事故隐患的分类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
3.2.1一般事故隐患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3.2.2重大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3.2.2.1重大事故隐患分为一、二、三级 1)一级重大事故隐患
一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后果特别严重,需全部停产停业整治,且整改难度很大的事故隐患。
2)二级重大事故隐患
二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且整改难度很大,需全部停产停业,经过一段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3)三级重大事故隐患
三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且整改难度较大,需局部停产停业,经过一段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4.职责
4.1主要负责人负责全厂性隐患自查带头工作,并签发全厂性隐患整改通知单;各部门车间接到《隐患整改通知单》后,负责进行整改并且对隐患的整改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并填写《隐患整改回执单》报告上一级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对全厂性隐患整改情况的验收。
4.2车间领导负责生产车间隐患自查工作;并签发车间级隐患整改通知单;各车间成员接到《隐患整改通知单》后,负责进行整改并且对隐患的整改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并填写《隐患整改回执单》报告上一级主管部门;车间领导负责对生产车间隐患整改情况的验收。
4.3隐患排查专家组负责专家定隐患排查工作:并签发隐患整改通知单;各部门车间接到《隐患整改通知单》后,负责进行整改并且对隐患的整改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并填写《隐患整改回执单》报告上一级主管部门;隐患排查专家组对隐患整改情况的验收。
4.4安全员编制安全检查计划,管理各项安全检查表。4.5定期评审修改安全检查表。
4.6主要负责人负责隐患治理专项资金的审批工作,由财务部门负责隐患治理专项资金的使用登记工作。5.工作要点
5.1隐患自查
企业开展全厂性隐患自查每月不少于1次;生产车间开展隐患自查每周不少于1次;班组(工段)每天或每班应检查各岗位、工艺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完好情况,是否存在事故隐患。企业主要领导和各分管领导应亲自参加全厂性检查活动,并随机抽查车间、班组隐患自查情况,对发现的重要情况应及时研究整改;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安全员应深入车间班组,督促、规范和指导隐患排查工作。
5.2专家定期排查隐患
企业成立的专家组,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其中外聘安全技术专家不少于1人,不具备条件成立专家组的企业,应外聘专家定期排查隐患。凡被安监部门列为化工安全生产监管“红色”和“橙色”的企业,专家排查每两月不少于1次,其他企业专家排查每季度不少于1次。专家排查应采用表格式(检查表式另行印发),对照企业现状逐项如实记录,检查结束后向企业主要负责人通报检查情况,提出隐患整改意见,并及时报安监部门备案。(根据企业实际改)
5.3重点部位“十必查”
企业在隐患排查中应突出重点,做到“十必查”:
一是重要生产车间、原料和产品库区、企业供电、供水、供汽、供风等部位的安全运行状况必查;
二是工艺技术管理、仪表联锁管理、“工艺变更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必查; 三是设备维护保养、主体设备、特种设备等设备安全制度执行情况必查; 四是生产装置正常开、停车和紧急停车安全规程执行情况必查;
五是设备检修作业、厂内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起重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环节的防火、防爆、防中毒、防跑(串)料制度执行情况必查;
六是企业防雷、防汛、防台风、防构建筑物倒塌、防静电、防粉尘爆炸等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情况必查;
七是岗位操作人员接受安全技能培训、安全教育、持证上岗、劳动保护、自觉执行操作规范和应急处置技能情况必查;
八是企业应急救援预案、救援物资储备、与当地政府部门应急联动机制、“清洁下水”防止环境污染措施情况必查;
九是新改扩建危化品建设项目设立批准、安全防护设施设计审查、试生产方案备案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等审查程序执行情况必查;
十是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必查。
5.4隐患排查情况定期报告
企业建立车间(部门)、企业、安监部门逐级报告隐患自查自改情况的机制,即:班组自查发现的事故隐患上报给车间;车间自查发现的事故隐患上报厂级领导;企业每月25日前要向乡镇(街道)、市(区)、市安监部门报送隐患自查自改情况表,企业当月排查和整改的较大隐患,应以书面形式上报。企业发现重大隐患和紧急情
况时,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和县级以上安监部门。
6、重大事故隐患管理
6.1重大事故隐患申报
6.1.1三级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向当地县(市、区)安监局申报,由县(市、区)安监局公示并监督生产经营单位整改;
6.1.2二级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逐级上报至省辖市安监局,由省辖市安监局监督生产经营单位整改;
6.1.3一级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逐级上报至省安监局,由省安监局监督生产经营单位整改。
6.1.4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1)事故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2)事故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3)事故隐患的治理方案。6.2重大事故隐患专家评估
凡在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必须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组织专家对事故隐患进行评估,确定事故隐患的等级,论证事故隐患整改方案的可行性,并制定事故隐患整改的技术措施和应急方案。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6.3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建档
6.3.1企业对确定的重大隐患项目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1)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2)评审意见
(3)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
(4)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5)竣工验收报告
7、事故隐患治理专项资金
7.1公司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解决影响大的隐患。建立隐患排查专项资金使用计划,根据全年安全工作计划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计划,在企业销售收入中按照不低于千分之二十比率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安全生产投入和隐患整改。在提取安全费用的同时,一并提取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资金,保证专款专用。对新发现的隐患,要随时增加整改资金,保证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消灭传统工艺和落后的采煤方法和生产设备,最后实现本质安全的工作目标。
7.2由主要负责人负责对隐患治理专项资金的审批工作;由财务部门管理隐患治理专项资金的使用登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