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支持重点
附件1:
2014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支持重点
2014年农转资金项目围绕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领域及星火科技成果集成示范,重点支持基于物联网的精准农业、智能设施与装备、农产品现代物流、绿色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环保型农业投入品、资源节约和废弃物循环利用、土壤连作障碍防控、病虫害生物防控等农业科技新成果的试验示范与产业化开发及星火科技成果的集成示范。
(一)智慧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基于物联网的精准农业技术。开发基于大数据的农业生产智能决策技术,基于物联网的田间栽培和畜禽水产养殖全程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与控制技术及产品,实现精准作业、精量投放,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建设中试与产业化基地3~5个,开发新产品、新技术5~8个,申请专利10项以上,制定技术操作规程10项以上,培养技术人员10~20名,经济社会效益5亿元以上。
——智能设施与装备。开发新型菜菇双面高效智能温室、新型智能农田作业机械、作物自动化收获机械与数字化仓储设施、畜禽和水产规模化智能养殖场配套装置等设施农业与农业机械化智能装备。建设中试与产业化基地3~5个,建立生产线5条,开发新产品、新技术8~10个,申请专利10项以上,制定技术操作规程10-15项,培养农业科技人才10~15名,经济社会效益6亿元。
——农产品现代物流技术。开发无残留固体果蔬催熟保鲜剂及配套技术,鲜活农产品贮藏、运输质量监控与跟踪技术,农产品冷链物流装备与标准化技术等,减少采后物流运输损失,保证上市质量。建设中试与产业化基地5~10个,开发新产品、新技术8~10个,申请专利10项以上,制定技术操作规程10~15项,培养农业科技人才20~30名,经济社会效益5亿元。
(二)绿色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绿色生产技术。节肥、节水、节饲型新品种的繁育与示范,作物简化高效栽培,种肥一体化、水肥一体化,畜禽立体智能生态养殖,水产高效养殖模式及微生态调控等作物、林果、中药材的节能高效栽培技术和畜禽、水产品高效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及技术、设施蔬菜绿色安全生产技术。建设种苗繁育与示范基地10~15个,累计示范面积100万亩,申请专利20项以上,制定技术操作规程10~15项,培养农业科技人才20~30名,经济社会效益8亿元,带动项目区农民人均收入增加800元。
——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示范应用大宗农产品、特色果蔬、优势畜禽、精品水产等的高值化加工与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开展花青素、超氧化物歧化酶、膳食纤维、低聚糖等农产品活性成份提取与功能产品开发。建立农产品加工生产线10~20条,开发新产品15~20个,申请专利20项以上,培养农业科技人才20~30名,经济社会效益5亿元,带动项目区农民人均收入增加1000元。
——环保型农业投入品。应用螯合态微量元素与微生物肥料结合技术,拮抗菌株的筛选及复配增效技术,开发功能性生物肥料,广谱、低毒农药,超高效、高选择性环境友好型除草剂等环保农资产品,并进行规模化示范。
建设中试与示范基地10~15个,累计示范面积600万亩,建立新产品生产线8~10条,开发新产品10~15个,申请专利20项以上,制定技术操作规程10~15项,培养农业科技人才10~20名,经济社会效益5亿元。
(三)生态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资源节约和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畜禽粪便循环生态养殖技术、非常规饲料资源利用和氮磷减排技术、秸秆等农业废弃物高效利用技术、再生水灌溉粮食安全保障技术、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处理技术、黄三角新范式农场模式示范等。建设中试与示范基地8~10个,累计示范面积100万亩,建立新产品生产线10~20条,开发新产品、新技术20~30个,申请专利10项以上,制定技术操作规程5~10项,培养农业科技人才10~20名,经济社会效益5亿元。
——土壤连作障碍防控技术。重点转化示范设施蔬菜、果树连作障碍防控技术,花生连作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加快生物源生防菌肥、高效生物连作障碍修复剂的开发与推广应用,有效解决连作造成土传病害加重、土壤盐分积累、土壤养分失衡等问题。建设试验示范基地10~15个,累计示范面积500万亩,开发新产品、新技术10~15个,申请专利20项以上,制定技术操作规程8~10项,经济社会效益5亿元。
——病虫害生物防控技术。开展作物、林果病虫草害生物防治技术和畜禽、水产疫苗产品的开发与应用,重点加强新叶斑病灾变机制及无公害控制、蔬菜茎腐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动物病毒性肠炎灭活疫苗、基因工程技术防治水霉病等生物防控技术的熟化转化与示范。建设试验示范基地5~10个,累计示范面积100万亩以上。开发新产品、新技术10~15个,申请专利10项以上,制定技术操作规程10~20项,培养农业科技人才20~30名,经济效益3亿元以上。
第二篇:浙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十五”农业科技发展计划》和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办财字〔2001〕417号),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经省科技厅和省财政厅研究决定,设立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以下简称转化资金)。为加强转化资金项目管理,提高转化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转化资金是一种政府引导性资金,通过吸引企业、科技开发机构、金融机构和市县财政资金等多渠道投入,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进入生产的前期性开发,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规律,有效支撑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新型农业科技投入保障体系。
第三条 转化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应当符合国家扶持和保护农业、加强农业科技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遵守有关财务制度,遵循“诚实申请、公开受理、择优支持、科学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
2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主、公益性强的转化资金项目,可由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承担。
第十条 根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项目承担单位的特点,转化资金分别以贷款贴息、无偿资助方式给予支持:
(一)贷款贴息:对已具备一定产业化能力,具有市场前景,有望形成一定规模、取得一定效益,并已落实银行贷款的转化资金项目,采取贷款贴息方式给予支持。转化资金贴息金额原则上不超过第一年到位贷款所应支付银行利息的总额,并视不同情况予以贴息。
(二)无偿资助:对具有较大社会和生态效益,或不易直接取得市场回报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采取无偿资助方式给予支持。转化资金资助数按照《浙江省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申请无偿资助的转化资金项目,申请单位应匹配一定的自筹资金。
第十一条 对申请贷款贴息和无偿资助的转化资金项目,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二年。
第五章 项目申报与审批
第十二条 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每年向社会公开发布转化资-4报送各市科技局。
第十七条 各市科技局和省委省政府批准扩权的有关县(市、区)科技局根据转化资金项目指南,组织项目申报,并对项目申报单位的资格、项目的先进性、真实性以及转化可行性等进行审核,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在申报书上签署推荐意见后,报送省科技厅,抄送省财政厅。由省委省政府批准扩权的有关县(市、区)项目应抄报市科技局备案。转化资金项目实行网上申报制度。
第十八条 转化资金项目按省科技厅《科技项目管理程序》进行评审、审批。
第十九条 评审专家由省科技厅、财政厅、农业厅、水利厅、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等有关部门推荐,由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聘任。
第二十条 经批准的项目将根据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由省科技厅与项目承担单位签定项目合同。
第六章 项目管理与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 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执行省有关财经政策和财务规章制度,科学、合理、有效地安排和使用经费。单位财务部门要加强监督和管理,转化资金要与其他资金来源统筹安排,并单独设帐核算。不得将转化资金用于金融性融资、股票、期货及-6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三篇:金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s , , ,附件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网上申报操作规程
一、申报组织
1、科技部、财政部委托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负责受理和审查2009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申请材料。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和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财务局,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司(局)作为推荐单位,负责组织本省(区、市)、本部门2009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申报工作。申请单位提出的项目申请须经推荐单位推荐。国资委系统项目由北京市科委负责推荐。
3、推荐单位需对申请单位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审核,对通过审核的项目进行论证,并对项目材料的真实性和论证结果负责。
二、推荐单位上报材料
1、纸质文件一式一份,包括项目推荐报告、推荐项目汇总表(每页均需加盖推荐单位公章);
2、推荐意见、专家论证意见及论证专家名单可以在申请材料装订后粘贴到相应位臵,“推荐意见”需加盖推荐单位公章;
3、所推荐各项目申请文件。
上述书面材料请报送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成果转化资金管理处受理部。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郊板井曙光花园中路11号
北京农科大厦A座219 邮 编:100097 联系人: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童海燕 谭华 饶世平
三、项目申请文件
推荐项目申请文件包括《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请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相关附件。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请书》
申请单位须认真阅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请书》填写说明,按规定填写申请书并在线打印。项目立项后,合同书将由申请书内容自动提取生成,不再修改。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转化资金项目论证和评审主要依据,申请单位必须按《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要求进行编写,在线提交并打印。报告中应当包括项目预算及其分解情况,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技术经济指标及计划进度,必须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请书》一致。
3、相关附件
申请材料附件主要包括:
(1)申请单位法人证明(复印件)。(2)成果证明
——新品种:区试报告,或审定证书,或同等效力的证明(转基因品种需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审批证明);
——新兽药:安全性评价与药效试验报告; ——疫苗:临床试验批件;
——新农药(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类):田间试验报告与安全性评价报告;
——饲料添加剂:安全性评价报告;
——新肥料:田间试验报告及肥料检测报告; ——机械类:样机检测报告与其他证明文件; ——仪器类:样机检测报告与其他证明文件;
——其它能证明成果情况的材料:认定证明、专利证明、或版权证明。
(3)能说明项目知识产权归属及授权使用的证明文件(如:专利证书、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技术转让合同等的复印件)。
(4)审计报告与财务报表 申请企业要提供2008年财务审计报告(含附注)及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事业单位要提供2008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结余分配表等。
(5)企业章程(企业申请者须提供)。
四、申报操作流程
2009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全面实行数字化管理。现将申报操作流程说明如下:
申请单位操作流程
(一)申请单位注册与审核
申请单位必须首先在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以下简称申报中心,http://program.most.gov.cn)进行注册备案,被申报中心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项目申报。往年已经在申报中心登记注册的申请单位,仍用原单位管理员账号和密码登录,不需要重新注册。
1、申请单位注册:具体注册通过申报中心网站并点击页面右上角的“用户注册”按钮,按照提示完成注册流程,申请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报单位管理员”帐号(以下简称“农转—单位管理员”帐号)。每个申请单位必须且只能在申报中心注册备案一个“农转—单位管理员”帐号,本单位其他申报用户的帐号由单位管理员统一管理。
2、审核:“农转—单位管理员”注册完成后登录申报中心,打印单位注册信息,加盖单位公章和相关签名,并将原件一式两份以及相关证明材料寄送到科技部信息中心。(相关证 明材料包括: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注册用户身份证复印件,企业单位还须提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以上证明材料复印件均须加盖单位公章。)
3、申报中心收到项目申请单位的注册材料后,将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对项目申请单位注册信息的审核,并即时通知注册用户(邮件/短信/用户自行上网查看能否申报)。
4、只有“农转—单位管理员”资质被申报中心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相应项目申报。
(二)农转—单位管理员
1、“农转—单位管理员”资质被申报中心审核通过后,该单位管理员登录申报中心网站,点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导航栏目中“申报用户管理”,创建“农转—申报用户”帐号。
2、“农转—单位管理员”登录申报中心,点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导航栏目中“项目申报材料”,创建需要进行网上申报的“农转项目”,并将项目授权到本单位对应的“农转—申报用户”帐号,授权后方可进行项目内容填报。
3、“农转—申报用户”填写农转项目相关内容并提交至本单位的管理员,“农转—单位管理员”登录申报中心,对“农转—申报用户”填写的农转项目内容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可提交农转项目至推荐部门。
(三)农转—申报用户
1、由本单位的“农转—单位管理员”创建的“农转—申报用户”,无需寄送相关材料至科技部信息中心进行审核。
2、“农转—申报用户”由“农转—单位管理员”授权后,登录申报中心,点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导航栏目中“项目申报材料”,点击所申报的“农转项目名称”,填写农转项目《申请书》,下载《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按要求填写完毕并上传,提交给本单位的“农转—单位管理员”。
3、提交给本单位的“农转—单位管理员”后,“农转—单位管理员”及时审查申请材料,审查通过后提交至推荐单位,项目显示“已提交至推荐单位”,网上申报工作完成。
(四)申请单位上报申请材料
1、完成网上申报后,本单位的“农转—单位管理员”或“农转—申报用户”,在线打印《项目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纸质申请材料包括《项目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相关附件,一式一份,加盖单位公章和相关签名后正式报送推荐单位。
2、申请材料装订说明
(1)申请材料的装订顺序是:封面、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清单(目录)、附件、封底。封面的文字内容按“项目申请书”格式填写。
(2)申请材料的纸质文件采用A4纸打印,并按正式出版书籍样式装订。同时,在书脊上部注明申请项目的名称、下部注明推荐单位的名称。
第四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附件二:
立项代码: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项目名称: 单位名称(公章): 单位法人代码: 项目执行期:自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项目支持方式: 项目支持金额: 单位法定代表人: 电 话: 编 写 人: 电 话 ;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传 真: 编写日期: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
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二OO二年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执行
情况总结报告编写提纲
一、项目名称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内容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四、项目科技成果的熟化程度、技术水平及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五、项目资金落实和支出情况
六、项目实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七、单位基本情况简介
八、存在问题与建议
第五篇:201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关于组织申报201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3-03-22 10:53:19 来源: 农村科技处
各市科技局、财政局,各省财政直接管理县科技局、财政局,省直有关部门、单位:
根据科技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发布201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办农〔2013〕11号)和《山东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管理办法》(鲁财农〔2005〕40号)要求,现将2013年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申报项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技术含量高,创新性较强,知识产权清晰,技术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有望达到批量生产和应用前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有较大推广应用潜力和工业化生产前景的成熟配套技术。
3、须具有成熟的农业科技成果,涉及到需要行业管理部门审核的成果,必须经过主管部门或其指定的法定资质机构审定或出具有关检测证明。
4、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2年,予以特别支持的重大项目一般不超过3年;项目资金来源确定,投资结构合理。
(二)项目承担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1、申报单位须是在中国境内依法登记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研发机构。企业须内资或内资控股,注册成立1年以上,注册资金须大于所申报项目的支持额度,资产负债率不超过60%,申请项目须在其法人证书规定的业务范围之内。研发机构须具有农业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涉及到需要行业管理部门审核的成果,必须经过主管部门或其指定的法定资质机构审定或出具有关检测证明。
2、主要从事农业科研、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业务,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有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和农业科技开发业绩,并有持续创新的意识。
(三)转化资金扶持范围
1、种业。动植物新品种,种子及种苗规模化繁育、质量检测技术,种质资源评价、利用、保护技术及产品,畜禽、水产新品种快速扩繁技术,动物胚胎高效生产及移植配套技术等。
2、种植、养殖。高效安全生产集成配套技术,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和质量控制技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与安全技术及产品,海洋、淡水养殖及其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等。
3、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储藏与物流。农产品及食品加工技术与设备,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农产品及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与评价、检验检测、全程质量控制技术,鲜活农产品贮运保鲜与物流配送技术与设备等。
4、农用物资。生物型杀(抗)菌、杀(抗)虫、除草、灭鼠、植物生长调节剂生产技术及产品,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态环保地膜,新型高效环保肥料、栽培基质的生产技术与产品等。
5、农机装备及农业设施。新型农田作业机械、设施栽培技术装备,施肥、施药、节水灌溉及秸秆还田等技术装备,农作物收获、加工设备,农产品产后减损、精选分级和节能仓储技术与装备,林果业农机装备,畜禽和水产规模化养殖技术装备,适合山区特色的小型化农机具以及饲料加工技术装备等。
6、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基于“三网融合”的农村信息服务技术与产品,农业生产智能决策、管理、监测、控制及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技术与产品;田间信息获取、决策处方及精准作业技术与产品,面向农村科技推广、培训和服务的信息技术与产品等。
7、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基材料。农林剩余物能源转化与资源化再利用技术,生物质能资源回收储运、预处理技术及设备,生物质燃料制备、高效利用技术与设备,大中型沼气综合开发配套技术及设备,农村节能技术与产品,生物基材料开发技术及设备等。
8、林木资源培育及林产加工。林、草、竹藤资源高效培育技术,林木资源利用技术及产品,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及产品,人工林木(竹)材改性处理技术与产品,林化产品加工技术及产品等。
9、农业生态及农村环保。重要水源区、湿地、退化草地植被恢复、重建与可持续利用技术,水土保持与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草)与荒漠化治理,农田水利、农作物高效节水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农村饮用水安全与节水新技术及设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污水无害化处理及垃圾、畜禽粪便等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设备等。
10、动植物疫病防控及防灾减灾。疫苗生产技术及产品,兽药、兽医器械生产及产品质量监测等技术与产品,畜禽水产重大疾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快速诊断、应急处理技术及配套产品,农药高效安全施用技术与设备,重大气象灾害及森林火灾监测、预警、防控及农业气候脆弱性评估技术与产品等。
(四)优先支持的对象
1、优先支持的项目
(1)农村科技创业效果好、农村科技信息化服务带动面宽、产业特色鲜明的转化项目。
(2)国家级或省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等相关项目。突出支持对发展区域经济、延长产业链、改善农村民生,对促进科技创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大促进作用的集成配套技术成果。
(3)企业牵头的产学研合作及发挥产业技术联盟作用的项目。
(4)省农业良种工程、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支持取得的成果转化项目。
2、优先支持的单位(1)积极开展农村科技创业活动、科技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有良好产业前景的企事业单位。
(2)技术水平高、持续创新能力强、管理科学、产品市场前景好和效益好的企、事业单位,鼓励由企业牵头的产学研合作。
(3)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星火技术密集区等。
(4)国家或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的企业与或单位。
(5)国家或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五)转化资金不支持的对象
1、不支持的项目
(1)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知识产权不清晰或有权属纠纷的项目。
(2)无自主创新的单纯技术引进项目,低水平重复、单纯扩大规模或基本建设的项目。
(3)已列入国家科技计划并得到国家科技经费支持的、目前尚未验收的项目。
2、不支持的单位
(1)注册资金少于60万元的企业;
(2)获得国家和省级转化资金支持、但项目尚未通过验收的第一负责人和申请企业。
(3)2012年新注册成立企业或事业单位。
(六)支持方式及相关要求 1、201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采用无偿资助的支持方式。
2、国家项目支持资金额度为一般项目60万元、重点项目100万元、重大项目300万元。省级项目支持资金额度20-30万元。
3、国家重点项目与重大项目须由企业牵头,一般项目优先支持由企业牵头,鼓励大学及科研机构与企业分别作为技术成果持有方和转化方共同承担。由企业牵头的项目要求企业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进行配套投入。
重大项目的组织由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申报的项目必须是在国家占有优势地位的主导产业,应聚焦重大实用技术成果,具备发展前景好、代表性强、覆盖面大、普惠面广,并能有效促进创新链完善和产业链延伸的特点,重点围绕种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储藏与物流,农机装备及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及农村环保等五个领域相关方向的重大科技成果实施转化。申报重大项目的单位必须是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或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请转化的技术成果必须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二等奖以上,申请品种转化的必须是国审品种或多省审定品种。
二、申报限额
济南、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每市限报5项,其中国家项目2项;威海、日照、莱芜每市限报3项,其中国家项目1项。省农业厅、省水利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省林业厅、省畜牧局、省农机办限报3项,其中国家项目1项。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限报5项,其中国家项目2项。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限报省级项目1项,国家农业领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限报1项,通过各所在市或部门推荐上报。省财政直接管理县每县限报省级项目1项。推荐项目数量不得超过下达的控制指标数量,否则将不受理其所推荐的所有项目。
三、申报要求
(一)项目申请文件
推荐项目申请文件包括《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请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相关附件。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请书》
申请单位须认真阅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请书》填写说明。申请国家转化项目的,按规定在线填写申请书并在线打印。项目立项后,合同书将由申请书内容自动提取生成,不再修改,《项目申请书》封面推荐单位请务必填写“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财政厅”。申请省级项目的按照附件填报WORD格式文件,《项目申请书》封面推荐单位填写省直有关部门或各市、省财政直接管理县科技局、财政局。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转化资金项目论证和评审主要依据,申请单位必须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要求进行编写,申报国家项目的必须在线提交并打印,申报省级项目的按照附件填报WORD格式文件。报告中应当包括项目预算及其分解情况,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技术经济指标及计划进度,必须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请书》一致。
3、相关附件
申请材料附件主要包括:
(1)申请单位法人证明及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2)成果证明:必须具有2010年以后(含2010年)省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证书或新品种审定证书(转基因品种需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审批证明)。
(3)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新兽药:安全性评价与药效试验报告;
——疫苗:临床试验批件;
——新农药(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类):田间试验报告与安全性评价报告;
——饲料添加剂:安全性评价报告;
——新肥料:田间试验报告及肥料检测报告;
——机械类:样机检测报告与其他证明文件;
——仪器类:样机检测报告与其他证明文件。
(4)能说明项目知识产权归属及授权使用的证明文件(如:专利证书、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技术转让合同等的复印件)。
(5)审计报告与财务报表
申请企业要提供2012年财务审计报告(含附注)及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事业单位要提供2012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结余分配表等。(6)企业章程(企业申请者须提供)。
(二)项目申报
1、申报单位操作流程
(1)申请单位注册。申请单位需要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以下简称项目申报网站,http://program.most.gov.cn)进行注册,具体注册及审核过程请认真阅读网站说明,并按照有关要求将相关审核资料以特快专递寄送至科技部信息中心。科技部信息中心收到资料后,将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对单位注册信息的审核,并即时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发布。申报操作规程见农业科技成果资金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通知公告栏。
往年已经在申报中心登记注册的申报单位,仍用原单位管理员账号和密码登录,不需要重新注册。
(2)申请材料填写
申请单位根据申请材料填写说明,认真填写《项目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国家项目需在网上填写并在线打印,同时在线提交至省科技厅(先提交后打印);申请省级项目按照《201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有关申请材料格式》要求认真填写,上报word文件格式,无需在网上填报。
(3)申请材料装订
申请材料的装订顺序是:封面、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清单(目录)、附件、封底。封面的文字内容按“项目申请书”格式填写。
申请材料的纸质文件采用A4纸打印,并按正式出版书籍样式装订。同时,在书脊上部注明申请项目的名称、下部注明推荐单位的名称。
纸质申请材料一式3份。其中正本1份、副本2份,并分别在封面右上角标注“正本”、“副本”。
申请材料中申请书首页的“申请单位公章”、“单位法定代表人签章”均须为原件。即在装订纸质申请文件时,应该“先复印、后盖章(签字)”。
(4)上报申请材料。申请单位按要求装订以上材料和相关附件材料,加盖单位公章后正式报送推荐单位。
2、各市、部门(单位)审查程序
各市、部门(单位)须对项目申报单位资格和项目的必要性、先进性、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认真审核。同时,为了适应网上评审及财务评审要求,在《项目申请书》中设置了“单位财务情况”等栏目,须对申请单位上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并认真核对、审查有关文件、数据。各市科技局、财政局,省财政直接管理县科技局、财政局,省直各有关部门单位对申报项目汇总审核后,正式行文向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报送。
(三)申报时间
截止时间为2013年4月8日16:00,逾期不予受理。
(四)联系人和电话
申报材料统一报送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
省科技厅农村处 武 军 何乃波 电话:0531-66777103 省财政厅农业处 杨晓黎 陈 曦 电话:0531-82669780、82669884 附件: 2013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请材料格式
山东省科技厅农村处 山东省财政厅农业处
2013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