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 中国更需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本站推荐)
题目: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
中国更需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作者:潘茂森
学号:
20140501001
当今世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国际形势总体保持和平、缓和、稳定的基本态势。我国的综合国力、核心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战略回旋空间不断扩大。我国发展仍处於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事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也发生了新变化,这是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做出的重大判断。同时我们要充分估计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风险。特别是我们军人,更要清醒看到国家安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更要勇于扛起自己身上的担子。
我军已经有三十多年没打仗看,现在有一部分人有当和平兵的念头。这种缺少战争思维,缺乏忧患意识的思想是完全不可取的。军队一开始就是为了战争而产生,历史的发展让军队承担了迎战和止战的双重使命。在战争发生时,军队为战争而存在;在没有战争时,军队为防止战争而存在。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战场上的生死对决、敢打必胜,取决于平时的刻苦训练精心准备。这种训练和准备是积蓄能量,蓄势待发的过程,是为提升战斗力、确保能打胜仗而努力的过程。多一些战争思维,一门心思谋打赢,各项战备建设才能实起来、深下去。只有以打仗的思维抓训练、抓工作、抓准备。才能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好。作为军人要经常问问自己:“假如战争今夜到来,假如首战就要用我,我准备好了没有?”要时刻提醒自己打仗是军人的天职。
有些人说现在是和平年代,中国不应该投入那么多的国防经费,应该把资金用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当中去。这种想法到底合不合理呢?
现在国防可军队建设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同事国际国内安全形势十分复杂,军事斗争准备任务十分繁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中国、重视中国。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世界形势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复杂的变化,天下还很不太平。我们块头大、分量重,我国快速发展必然会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引起国际社会各种反应,正所谓“树大招风”。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不愿意看到任何国家超越他们,尤其不愿意看到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与其不同的社会主义中国赶上和超越他们。一山难容二虎。随着我国经济总量日益逼近世界第一,一些西方国家的焦虑感进一步上升,必然会加大力度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加紧在我国策划颜色革命。千方百计对我国发展进行牵制和遏制。我国周边也存在多重不稳定因素,一些热点地区局势变数很大,中亚地区的“三股势力”依然活跃,周边 有的国家内部政治生态深刻变化。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等等亟待解决。这是我国由大向强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挑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绕不过的门槛。国防和军队建设时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没有一个稳固的国防,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和平发展就没有保障。所以我国军费的增长复合自身发展要求,复合国民经济总体形势的正常增长局面之中。
若要有一支强大的,能够保证中国能有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的军队,仅仅靠增加军费还远远不够。更要加强和改进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毛主席说过:“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政治工作永远是我军的生命线。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抓住这个中心环节不放,加强理论武装,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深化光荣传统教育,加强战斗精神培育。首先要着力提高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自觉和实际能力。当年,苏联解体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速攻放弃了对军队的领导,把军队思想搞乱了。要打赢意识形态领域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必须加强理论武装工作,筑牢官兵精神支柱,以理论清醒保证整治坚定。第二要着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性。第三要着力建设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实现强军目标,必须要有一大批高素质、敢担当的建军治军骨干。第四要加强作风建设,下功夫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不能只搞一阵风,应该坚持下去。
强国必须有强军做保障。国家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民族才会有强盛的底气,经济发展才会有一个好的大环境。若要维持一个长久的和平环境就要一直坚持走强军路。
第二篇:《关于宗教与文化发展的思考——在“宗教与和平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宗教学会第七次全国会议”上的发言》[范文模版]
法 音2011年第8期(总第324期)第45页
------------------
关于宗教与文化发展的思考
——在“宗教与和平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宗教学会第七次全国会议”上的发言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学 诚
(2011年7月15日)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形成的历史。而人类之所以能够形成文明,除了人类所具有的生存与繁衍的基本需求之外,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日本著名佛教思想家池田大作在论及文明形成的要素时说到,生产力的剩余、社会组织、人的愿望都是建设文明的素材,但它们还不是文明形成的灵魂。除上述因素之外,还要有更深的前提,即“为什么而建设”这一思想意识,而把握这一方向的智慧则来自于宗教和哲学。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则更进一步指出,宗教是文明生机的源泉,各种文明形态就是此种文明固有的宗教的反映(《展望二十一世纪》,1985年)。由此可见,宗教与文化是人类文明形成的核心要素。回顾中国宗教与文化的发展进程,不难发现中华文明的演变经历了如下三个关键的历史时期。
一、春秋战国时期,对应中华文明的定型期。铁制生产工具的普遍使用,为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一场农业革命。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由此而形成的社会新阶层对原有的社会秩序产生强烈的冲击,社会开始变得动荡不安,乃至后来形成了春秋争霸、战国争雄的局面。面对此一局势,以天下为己任的诸多杰出思想家应运而生,他们大都怀着悲天悯人的情怀,为了重构新的社会秩序而提出种种救世学说和主张,并因此而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华文明也从此走上了与古希腊文明、印度文明截然不同的道路,并奠定了随后两千余年发展的基本格调。作为这个阶段的思想成果,法家在辅助秦王朝走向统一之路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而儒家则在构建汉王朝的新政治格局中脱颖而出。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应中华文明的更新期。自东汉末年开始的王纲解纽,使土地及农民流入豪门巨族门下,由此形成的庄园经济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再加上北方诸胡的入侵,使整个社会陷入了连绵不断的战乱之中。面对此一局势,儒家今文经学谶纬之说依附政治,并日趋荒诞;而古文经学又偏重章句训诂,流于繁琐支离,均难担当治世之重责。魏晋名士的清谈之风由是应运而生,但对于社会秩序又是破坏之功多,建设之功少,同样难胜救世之大任。面对此一境况,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却为中华文明注入新的活力,西域诸国及本土的僧人积极翻译经典、四处讲学、阐释义理,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有了此一阶段的积淀,至隋唐盛世,诸多祖师大德更进一步创建了具有本土化色彩的汉传佛教诸宗。本土化的佛教思想又促进了儒家文化的自我更新,并成为宋朝以后构建社会新秩序最重要的精神资源。
三、清末民国时期,对应中华文明的再生期。清朝自康乾盛世之后,国运由盛转衰,吏治腐败,武备废弛,再加上人口激增,致使民变不断,社会**频仍;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又打开了列强入侵中国的大门,中华文明因此而遭受了以科学和民主为精神内核的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面对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中华民族有识之士相继推动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乃至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救亡图存乃至强国富民的尝试。这些尝试由技术而经济,由经济而政治,由政治而思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并最终触及了文明的核心。随后经过民国时期各种思潮的剧烈激荡,中华文明终于以全新的姿态又站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中华民族一改积贫积弱的旧貌,呈现出今日繁荣富强的局面,再一次展现了中华文明强大的韧性与内在生命力。
回顾中华文明发展的三个关键时期可以发现,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不同宗教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而进步之后的文明又能给社会带来新一轮的长治久安。春秋战国时期,来自东方的齐鲁文化,来自西方的秦文化,来自北方的燕晋文化,以及来自南方的吴楚文化,在中华文明的成型过程中各自发挥了独特作用,为形成空前大一统的秦汉王朝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外来的佛教文化与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成为了更新中华文明的强大推动力,并为空前繁荣的隋唐盛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而清末民国时期,来自西方的科学、民主与法治精神,对于中华文化的变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与过去宗教和文化的交流所呈现的局部性和单向性特点不同,当今世界宗教与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呈现出全局性与双向性的特点。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宗教和文化都有越来越多的机会为世人所了解,同样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学习和吸收其它国家、民族和地区优秀的宗教和文化,并因此主动完成自我更新与发展。经过百余年与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流之后,中华文明当有更多的自信来重新审视传统文明的历史积淀,同时也当有更多的优势来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文明成果,以完成中华文明新一轮的创造与再生,从而为世界文明的历史进程以及人类的福祉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