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瘦死的骆驼究竟还有多大?——从演习看俄罗斯军队的退化
瘦死的骆驼究竟还有多大?——从演习看俄罗斯军队的退化
魏澜 2013年8月25日
2013年中俄战略伙伴共同进行的军事演习“和平使命2013”一转眼已经落幕十天了,而对这场演习的热议在军事爱好者中却并未平息,在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评论与讨论中,有对中国军队快速发展的赞叹,也有对演习内容的点评,当然更不乏对参演双方军队的各自特点的讨论,分析,从装备到战术到精神面貌、内务,甚至还有吃货们专门对比了双方的野战口粮和部队伙食等等,而在这些点评之中,自然少不了有一些持之以恒的老生常谈再次出现,诸如“俄罗斯军队在演习,中国军队在演戏”或者“看俄罗斯军队的状态,那才叫接近实战的状态,中国军队只会走方队搞内务”等等,这些老生常谈汇总到一起,基本上可以用国内军事爱好者对俄罗斯军队的一个常见经典评价来概括:“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诚然,作为这个星球上规模最为庞大,组织最为严密,大规模机械化时代战争经验最为丰富而且有着系统,完备,严谨的军事学术体系的军事机器——苏联武装力量的直系继承人,俄罗斯军队在很多人眼中的形象干脆就是缩水一点的苏联军队的翻版,那么自然也就继承了苏联军队相当多的优点,比如说军事学术的优势,比如说虽不先进但却实用的精良装备,总结下来,在很多人眼里,俄罗斯军队依旧是一支世界级的强大军队。
但是印象总归无法取代现实,就算骆驼个头再大,完蛋了20多年且被晾晒在打谷场上无人拾掇,剩下的也只可能是一堆白骨,经历了解体的浩劫和持续多年经济衰退的俄罗斯军队,很显然已经无法再保持世界一流强军的基本架构了,这些年来,方方面面的表现已经能够十分清楚的看出这支军队的颓势,限于篇幅,笔者在此无法在各个方面一一列举式的讨论,在这里,笔者仅就“演习”这个事情,来谈谈这只瘦死的骆驼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
演习的门道
有句俗话说的好,军队是打出来的,不是养出来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军队的战斗力只能通过不断的战斗来磨练才能有战斗力,这一方面指的是士兵的作战经验,而更重要的方面是指士兵与士兵之间,武器与武器之间,分队与分队之间的配合。
拿最简单的冷兵器时代的罗马方阵来说,要想排成真正有效的方阵,士兵与士兵之间要做到步调一致,进退有序。而步兵方阵与远程投射武器之间也要做到彼此熟悉,有效配合。士兵与士兵之间步调出了问题方阵就要散架,而方阵与投射武器之间出了问题的话,砸到自己人头上那后果就真不知道会咋样了,轻则死几个人,重则部队因此建制散乱陷入崩溃。
冷兵器时代是如此,战争日趋复杂化的现代就更是如此,步兵与炮兵,步兵与坦克,机械化分队与航空兵等等,配合日益精密,复杂,比之冷兵器时代更需要不断的磨练才能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但是,仗不可能天天打,部队却要时时刻刻备战以免哪天猛然真的打仗了,那么和平时期的部队如何培养战斗力呢? 方法有两个,1是靠“练”。
纪律性可以通过队列训练,内务训练等等来多方面来养成,单兵战斗技能则可以通过特定科目如打靶,跑步行军等来养成,简单的战术配合则可以通过日常的战术合练来养成,但是再高的层面,日常训练就不灵光了,由于配合复杂,可能性太多,单靠日常训练根本无法把需要应对的方案都磨练到熟悉的程度。
练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只能靠另外一种方法了,也就是靠“演”,即演习。
按照字典的定义,演习这个词汇的涵义是“按预定方案进行实地练习(多用在军事上)”,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就是写一个给定条件的作战剧本出来,然后让部队实地“演”一遍。
比之反复练习特定动作的日常训练,演习的目的性更强,执行演习任务的部队实际上等于是把演习剧本所假设的战斗状态的流程从头到尾走了一遍,用这种方式磨练的战术配合不但牢靠,而且针对特定条件有所适应性改变,能够更好的让部队保持战斗力。
除了磨练部队的配合以保持战斗力以外,演习还有检验作战方案的作用,现代战争变化多端,错综复杂。武器装备和兵种之间的配合理论上有无限多种可能。这就导致对预设方案的要求大大提高,打起来了部队得有行之有效的预设方案才能够有序有效的打下去,否则临敌还要检验各种配合的有效性显然是个灾难。但是由于可能性足够多,一个参谋班子汇集在地图前,几个星期就能推演出一份详细作战方案,但是其靠谱程度那就只能是理论上的了,要从大量各种各样的作战方案中选择出行之有效的作战方案,所能依靠的手段就只有演习。
所以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上的军队,只要有条件的就都会经常举行各种各样的演习,从营连一级的战术级演习到军师一级的战役级演习一年到头一直不断,就拿本文主角俄罗斯军队的前身——苏联军队来说,其战役一级的大型演习每年都有若干次,从以方位命名的诸兵种协同演习“东方”、“西方”到“海洋”这样的单一军种演习再到单一兵种的演习应有尽有,也正是靠着这些演习苏联军队才有可能验证作战方案,保持部队战斗力和组织——调度效率,或者可以说,这些演习构成了苏联军队战斗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骆驼的苦恼
而对于现在的俄罗斯军队而言,苏联解体给它带来的创伤实在太过沉重,如果说整个军事力量被各个加盟共和国瓜分,俄军体系被切割得支离破碎、解体带来的经济困难导致适龄男青年平均身体素质下降等等问题都是可以恢复的话,那么,经费短缺使得这支军队实战演习一度陷于停滞带来的创伤,其影响却极为深远。
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忙于分赃和争权夺利的俄罗斯军方自然无暇去组织有一定规模的演习,因此,俄军在几乎没有成规模的演习演练的情况下渡过了三年,当然,这一切在军官们看来并不是问题,尽管清洗了军队中过半的党员骨干分子,但剩余的老兵尚多,以这些老兵为核心撑起来的军队和西方对抗未必灵光,应付局部战争总是可以的吧?
然后,历史以血一般的事实狠狠的赏了他们一个耳光。
1994年车臣战争烽烟乍起,人们惊讶的发现,仅仅过去四年,俄罗斯军队已经完全不复苏联军队组织严谨,作风强悍,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形象,相反几乎成了一支乌合之众。
在战前,时任俄罗斯国防部长、具备“中等头脑”的帕维尔·格拉乔夫大将是这样规划这场战争的:
1994年11月29日起到12月6日止为战争第一阶段,在该阶段中,俄军各部需完成出发前准备并占领出发地域,同时航空兵部队在此阶段应全力出击夺取并保障制空权;1994年12月6日至12月9日伪第二阶段,此时俄军各部应于三天内从五个方向进抵格罗兹尼并构筑两道环形包围圈以彻底困住城市,建设通讯保障并进行侦察;1994年12月10日到14日为第三阶段,部队开始从南北两个方向攻城,夺取包括伪总统府,政府建筑,电视台和广播站以及其他重要设施。
整个计划看起来严谨而又有条理,似乎天衣无缝,结果打起来却发现完全走了样:虽然一开始航空兵于规定时间内清扫了车臣叛军的航空作战力量,但是久未进行动员与战备演习的陆军各部却被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弄得无可奈何——开拔。完全没有更新和验证的动员预案在新的战斗面前被证明是完全无用的,物资启封——调拨——转运体系像很长时间没有擦拭过的轴承一样转动困难,物资调拨错误,丢失,损毁,原本在册的物资发现已经过了期,或者原本在A地的物资实际上在B地等等等等,一大堆低级错误彻底捆住了俄军的手脚,致使参战俄军各部一直到原计划第三阶段开始一天后的12月11日都还未完成开拔。而当俄军慢吞吞的离开基地,噩梦才刚刚开始。
由于战前没有经过充分的演练,许多客观情况估计不足,俄军在北高加索地区意外的遭到了居民的拦截,于是又是一番原本在战前就应该实施的协调,磋商,讨价还价,等这一系列问题结束,俄军进入出发阵地时,已经是1994年12月26日了。
接下来的战斗就更加惨不忍睹,鉴于俄军装甲兵及步兵在车臣的惨状已经有诸多文章提及,笔者在此不再详述,仅在此给出一个数据——由于缺乏系统的演练,俄军各部在战场的伤亡中,竟有超过半数是因为己方单位的误击造成的。这样的战斗素质,实在让人难以相信这支军队居然还是一支打赢过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战争军队的主要继承人!
而在这之后,学乖了的俄军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一反常态的开始玩起收缩兵力,炮兵开路,缓慢推进,稳扎稳打。其表现已经完全不复当年苏军强悍的作风,反而像一支初涉现代化战争的军队一样生涩,稚嫩。而此时,距离苏联解体才仅仅过去八年,八年间,俄罗斯军队从苏联时代那支可以流畅组织起方面军进攻战役的强大军队一路退回到了组织师级作战都略显困难的状况,退化之快令人震惊。
在这之后的7年间,俄罗斯军队一直饱受经济困难的困扰,一直到2006年,俄军积攒了数年的演习经费,才算是勉强组织起了一次代号为 “南方盾牌”的师级单位合同战术实兵实弹演习。而就是这样一个放在苏联时代估计军区首长都未必会多说一句话的小规模演习,居然劳动了当时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的大驾。各路俄罗斯媒体更是连篇累牍的报道了这次演习“空前”的规模:2万人参演(其中4000人是预备役),投入了5200件武器装备(包括步枪),击毁了5000个目标(包括胸靶),动用了98列军用列车。在这些数字的背后,十分清晰的传达出了一个信息,此时的俄罗斯军队,组织起师一级单位的行动都有相当的困难。
到了2007年,俄罗斯一则消息透露:“组织和筹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演习,俄方支出达到20亿卢布(约合人民币5.94亿元),占2007年俄军全年战斗训练总支出的近10%。”这则新闻不经意间透露出俄军在2007年全年的作战训练经费支出只有60亿人民币出头。这样的费用,能够维持俄国大兵们日常打靶,车辆驾驶员驾驶练习,飞行员保持状态就已经十分不错了。也正因为如此,在随后2008年奥运会期间,俄罗斯军队在泰山压顶一般的对格鲁吉亚发动战役突袭时。竟然出现了原本用于方面军一级航空侦查的图-22MR因为集团军属侦查航空兵缺乏训练无力承担任务,而被迫去执行浅近纵深侦查任务的窘境,而这种原本执行战役任务的飞机在被降级使用以后生存性自然也是十分堪忧的,于是,近乎顺理成章的,它被击落了。除此之外,军兵种协调不畅,部队装备保养不力等等问题不一而足。
虽然就在闪击格鲁吉亚的“奥运战争”进行的同一年,俄罗斯军方宣布将在年内恢复举行中断了15年的诸兵种联合战役演习,系统恢复战斗训练,然而,历经长达15年的空白以后,俄军除了近乎从零开始,又能做什么呢?已经严重退化的军队能力要想重新恢复到原来的能力可谓困难重重,仅就一个基本的事实就足以说明问题——自2008年以来俄军所进行的历次军演,规模从未有一次能够超越解放军在朱日和,确山等地的大规模军事演习。这既是经济因素的制约,同时也非常明确的昭示了俄军基本丧失大规模作战组织能力的现状。一支连大规模演习都多年未曾组织过的军队,又怎么能够在战时忽然就具备了组织大规模作战的能力呢?
能否“比马大”?
现在的军事爱好者们在提到俄罗斯军队时,总是不自觉的将其与苏联军队相提并论,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坐吃山空,这只军队真的还能做到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么?
起码就目前看来,这堆骆驼剩下的,只有一堆白骨而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