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方标准:汽车客运站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DB41/T689

时间:2019-05-15 02:3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南省地方标准:汽车客运站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DB41/T689》,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南省地方标准:汽车客运站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DB41/T689》。

第一篇:河南省地方标准:汽车客运站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DB41/T689

DB41 河南

DB 41/T 689—2011 汽车客运站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201114发布 201214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 41/T 689—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公安厅消防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公安厅消防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刚、范平安、韩建平、赵伟刚、刘新兵、于领、杨健。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张万民、郭华杰、丁文军、赵伟、厉宁、李志民、丁玮、康建国、牛少伟、刘正勤、康大生、梅红秀、王金玲、王新凯、刘志亮、孟庆伟。

I

DB 41/T 689—2011 汽车客运站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客运站消防安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和自我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行政辖区内按JT/T 200-2004规定划分的三级及其以上汽车客运站的消防安全管理。其他汽车客运站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907-1986 消防基本术语 第一部分 GA 654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JT/T 200-2004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

DB 41/T 627-2010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三会三化”建设规范 公安部第61号令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GB 5907-1986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站房

车站内候车、售票、行包、业务和驻站办公等主要建筑用房的总称。3.2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传教育能力。3.3 消防安全责任人

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3.4 消防安全管理人

单位主管消防工作的负责人。3.5

DB 41/T 689—2011 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单位从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包括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和保安、专职消防队员、志愿消防队员等。4 一般要求

4.1 新建、改建、扩建或进行内部装修的汽车客运站及其附属建筑,应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报审核、验收或备案。依据相关消防法律法规需要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报消防安全检查的,应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2 汽车客运站应建立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并严格按照GA 654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权限,落实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4.3 汽车客运站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并应在管理层确定一名成员为消防安全管理人,明确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和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具体落实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应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备案。

4.4 实行承包、租赁或委托经营、管理时,当事人在依法订立的合同中应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应在各自使用、管理范围内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4.5 汽车客运站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建立健全下列消防安全制度:

a)消防安全例会制度; b)消防组织管理制度;

c)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d)防火巡查、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e)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 f)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g)燃气、电气设备和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h)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i)j)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易燃易爆危险品及场所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k)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

l)候车厅、停车场等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制度; m)其它必要的消防安全制度。

4.6 汽车客运站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建立健全下列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a)b)c)d)消防设施操作规程;

变、配电设备操作规程;

电气线路、设备安装操作规程; 电焊、气焊操作规程;

e)其它有关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4.7 汽车客运站应开展经常性的防火检查巡查、灭火应急疏散演练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在国庆节、春节等营运高峰时段,要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现场看护和消防宣传,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DB 41/T 689—2011 4.8 汽车客运站应将候车厅、人防工程、停车场、发车位、消防控制室、配电房、消防水泵房等易发生火灾,可能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作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并按照下列要求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a)应在显著位置设置醒目、耐久的防火标志,严格用火用电消防安全管理,严禁私自安装使用电热设备; b)应加强自动消防设施、消火栓系统、灭火器材等消防设施的日常管理,保证运行正常; c)严格安全疏散设施管理,保障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畅通;

d)消防控制室应24h不间断双人值班,自动消防设施操作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经过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并持证上岗;

e)停车场宜配备牵引车辆及缆索,驾驶员的休息场所宜安排在停车场附近,便于火灾发生时驾驶员及时赶到现场疏散车辆。

4.9 汽车客运站应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和实际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或志愿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员应从员工中以不低于10%的比例确定,并不少于10人。有保安队的应建立“保消合一”消防队。

4.10 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汽车客运站应建立《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专卷》,确定专卷的信息录入维护和保管人员。《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专卷》内容信息应详实、准确,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更新和完善。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专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单位基本概况,室外消防水源、道路、重点部位三标图,消防安全组织机构配置图,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情况,志愿消防队人员及其消防装备配备情况,消防安全疏散图示、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以及四个能力建设相关资料。

其他汽车客运站应将本单位的基本概况、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填发的各种法律文书及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相关的材料统一保管备查。5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5.1 汽车客运站应加强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提高员工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

5.2 汽车客运站应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f)消防安全制度、管理措施及操作规程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g)用火用电、燃油燃气的管理有无违章; h)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情况; i)j)k)l)m)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道是否畅通; 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水源是否完好;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值班情况;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与演练情况; 员工消防知识掌握情况;

n)防火巡查、火灾隐患整改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o)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DB 41/T 689—2011 5.3 汽车客运站应每日进行防火巡查。营运期间,应对候车厅等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每2h进行一次防火巡查,并应结合单位实际组织夜间防火巡查。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用火用电、燃油燃气的管理有无违章;

b)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c)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处于完好状态;

d)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 e)重点部位员工在岗情况; f)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5.4 汽车客运站员工应每日班前、班后进行岗位自查。自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b)c)d)用火用电、燃油燃气的使用有无违章;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

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 场所有无遗留火种;

e)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注:驾驶员、乘务员应对车辆随车消防设施是否配备并完好有效、车辆及附近是否有遗留火种等内容进行岗位自查。

5.5 汽车客运站对检查、巡查和自查过程中发现的火灾隐患,应立即改正;对不能立即改正的,发现人应及时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

5.6 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为火灾隐患整改第一责任人,应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整改负总责;消防安全管理人及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督促火灾隐患的整改工作,落实整改措施。5.7 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负责整改的部门或人员应逐级上报至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对整改情况进行确认;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责令改正的火灾隐患,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写出火灾隐患整改复函,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申报检查、验收。5.8 火灾隐患整改期间,应采取确保消防安全、防止火灾发生的措施。

5.9 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汽车客运站,应自行将危险部位停产停业整改;对因涉及城市规划布局而自身不能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应提出解决方案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或当地人民政府报告。6 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6.1 汽车客运站应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建立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为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提供人员、装备等保障;并应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消防演练,提高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做到初起火灾早发现、早扑救。6.2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a)组织机构:指挥协调组、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 b)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c)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d)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DB 41/T 689—2011 e)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f)其它需要明确的内容。

6.3 消防演练前,应通知车站从业人员和乘客积极参与;消防演练时,应在车站出入口处显著位置设置“正在消防演练”的标志牌,进行公告。

6.4 汽车客运站应选择站房、停车场、人防工程等消防安全重点部位作为消防演练的目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火灾模拟形式。

6.5 员工发现起火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19”电话报警,起火部位现场员工应在1min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并采取如下措施:

a)火灾报警按钮或电话附近的员工,立即按下按钮或拨打电话通知消防控制室或值班人员; b)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员工,迅速利用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灭火; c)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附近的员工,引导人员疏散。

6.6 火灾确认后,单位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在3min内形成第二灭火力量,并采取如下措施:

a)通讯联络组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员工赶赴火场,与公安消防队保持联络,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员工; b)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使用消防设施、器材,扑救初起火灾; c)疏散引导组按分工组织引导现场人员疏散; d)安全救护组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e)现场警戒组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7 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7.1 汽车客运站应提高组织疏散逃生能力,做到会引导人员疏散、会火场逃生自救。

7.2 汽车客运站员工应熟悉本单位疏散逃生路线以及引导人员疏散程序,掌握避难逃生设施的使用方法,具备火场自救逃生和组织引导人员疏散的基本能力。

7.3 汽车客运站应在候车厅等人员密集场所逐楼层、逐部位确定疏散引导人员,负责紧急情况下引导在场人员通过附近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迅速疏散。

7.4 火灾发生后,疏散引导人员应通过喊话、广播等形式,稳定火场人员情绪,消除恐慌心理,引导人员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向安全出口、疏散楼梯、楼顶等安全地点有序疏散逃生,避免拥堵踩踏。7.5 火灾发生时,应按照以下顺序通知人员疏散:

a)二层及以上的楼层发生火灾,应先通知着火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 b)首层发生火灾,应先通知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 c)地下室发生火灾,应先通知地下各层和首层。

7.6 应明确专人对婴幼儿和老、弱、病、残、孕人员的候车场所负责,火灾发生时,要优先疏散。7.7 疏散引导员应对人员疏散情况进行巡视,发现遗留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使其离开火灾现场;并对疏散出的人员进行安抚,协助抢救、救护受伤人员。

DB 41/T 689—2011 7.7 火灾无法控制时,单位火场总指挥应及时通知所有参加救援人员撤离。8 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8.1 汽车客运站应制定详细的宣传培训计划,组织员工开展经常性消防宣传教育,做到消防常识普及化、消防设施标识化。

8.2 汽车客运站应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人员,具备宣传教育能力,具体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宣传培训工作。

8.3 汽车客运站应利用展板、专栏、橱窗、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设有电子显示屏的汽车客运站,在营运高峰时段应至少每2h播放一次消防宣传视频或字幕。

8.4 汽车客运站应在人员密集的部位和疏散通道的显著位置设立“三提示”宣传标牌和宣传专栏,提示公众所在场所火灾危险性,提示公众所在场所安全逃生路线、安全出口的具体位置,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如何正确逃生、自救,提示公众所在场所灭火、逃生设备器材具体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其设置应符合DB 41/T 627-2010的要求。

8.5 汽车客运站的危险场所、危险部位及消防设施、安全疏散设施等应设置醒目、美观、内容简单明了的标识。

8.6 汽车客运站应编印消防安全宣传资料供旅客取阅。

8.7 新上岗员工及驾驶员、乘务员等应经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在岗人员应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8.8 教育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b)本单位和本岗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c)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d)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及逃生自救的知识和技能; e)组织、引导旅客疏散的知识和技能;

f)本场所的安全疏散路线、引导人员疏散的程序和方法; g)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内容、操作程序。8.9 汽车客运站的下列人员应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a)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 b)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c)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

d)特殊工种岗位人员;

e)志愿消防队等其他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的人员。9 自我评定

9.1 汽车客运站应按照本标准至少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自我评定工作,并向社会承诺消防安全,具体由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

DB 41/T 689—2011 9.2 依据本标准要求,可采取现场检查、模拟演练、随机提问、查阅档案、组织考核等方法进行评定。9.3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自我评定内容应包括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防火检查、巡查、自查及火灾隐患整改情况,专职或志愿消防队建设情况,各级各类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和应知应会情况,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等。

9.3 评定结束后,应形成自我评定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组织评定的工作方法、发现问题、评定结论、改进措施等。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汽车客运站应每季度将消防安全自我评定报告分别报送当地交通运输部门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备案。

DB 41/T 689—2011

参考文献

[1] GB 13495 消防安全标志

[2] GB 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3]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 GB 5004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 GB 5006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6]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7] [8] GA 587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GA 767-2008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浙江省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地方标准

社会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试行)一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行政区域内社会单位。二

建设要求

(一)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1、单位应按以下要求开展防火检查、巡查:

a)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每月应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 b)单位内设部门负责人每周应开展防火检查;

c)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日应进行防火巡查,其他单位每日应对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进行防火巡查;

d)员工每日应进行岗位防火检查。

2、单位及其内设部门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b)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c)新建、改建、扩建及装修工程有无违章; d)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 e)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水源是否完好;

f)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值班情况,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情况; g)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与演练情况; h)员工消防知识掌握情况;

i)防火巡查、火灾隐患整改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l)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3、单位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b)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c)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 d)重点部位员工在岗在位情况; e)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4、员工岗位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用火、用电有无违章;

b)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c)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d)场所有无遗留火种; e)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5、因工作需要确需动用明火时,单位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应指定专人到场监护,并进行下列内容的防火检查:

a)是否办理动火许可证,动火操作人员是否具备动火资格,动火监护人是否在位; b)动火地点与周围建筑、设施等防火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动火地点附近四周是否有影响消防安全的物品;

c)电焊电源、接地点是否符合防火要求;

d)焊具是否合格,燃气、氧气瓶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放置地点是否符合规定; e)动火期间的灭火应急措施是否落实。

6、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对火灾隐患整改负总责,消防安全管理人和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7、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发现人应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时限、部门和责任人,报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

8、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告消防安全责任人。(二)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1、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

2、员工发现火灾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19”电话报警,起火部位现场员工应在1 min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a)火灾报警按钮或电话附近的员工,立即摁下按钮或拨电话通知消防控制室或值班人员; b)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员工使用现场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灭火; c)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附近的员工引导人员疏散。

3、火灾确认后,单位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在3 min内形成第二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a)通讯联络组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员工赶赴火场,与公安消防队保持联络,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员工;

b)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使用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扑救初起火灾; c)疏散引导组按分工组织引导现场人员疏散; d)安全救护组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e)现场警戒组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三)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1、员工应熟悉本单位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掌握疏散程序、逃生技能。

2、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配备相应的火场疏散逃生装备、器材。

3、单位应在每个楼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明确疏散引导员,负责组织引导在场人员安全疏散。

4、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员应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引导火场人员正确逃生。

5、火灾无法控制时,单位火场总指挥应及时通知所有参加救援人员撤离。(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1、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是消防安全明白人。消防安全明白人应熟知以下内容:

a)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职责; b)本单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c)依法应承担的消防安全行政和刑事责任。

2、单位应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宣传教育能力。

3、单位应利用展板、专栏、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在明显部位悬挂或张贴消防宣传标志。

4、员工上岗、转岗前,应经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对在岗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5、通过消防安全教育,员工应达到以下要求: a)熟悉消防法律法规;

b)掌握消防安全职责、制度、操作规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c)掌握本单位、本岗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d)掌握有关消防设施、器材操作使用方法; e)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自救。

6、单位应根据自身特点设置以下消防安全标志或图示:

a)消防设施标志。如:在消防设施、器材附近适当位置,用文字或图例标明名称和使用操作方法;

b)提示性标志。如:在显著位置设置单位总平面图,楼层、房间设置疏散指示图;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按规定设置疏散指示标志;

c)警示性标志。如:在危险场所或重点部位设置禁止性标志。标志的图例和设置位置见附录A。

7、人员密集场所应在主要出入口设置“消防安全告知书”和“消防安全承诺书”。在显著位置和每个楼层提示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位置及逃生路线,消防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三 验收

1、单位应按照本文件组织验收;单位验收合格的,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申请验收。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应组织验收。

2、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验收按以下方式进行: a)组织验收人员对单位进行检查;

b)按第二条第(四)款第5项b)c)d)e)的要求随机提问5至15名员工(少于5人的全部提问); c)随机设定起火点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查看处置初起火灾的情况; d)检查档案资料、记录;

e)检查单位消防安全标志设置情况。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不合格: a)未依法取得消防行政许可、备案,擅自投入使用、营业的; b)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

c)未按要求组织开展防火检查、防火巡查的,发现火灾隐患不整改的;

d)现场演练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形成第一、第二灭火力量的,不能正确引导人员疏散的; e)未按本文件规定设置消防安全标志的;

f)提问员工回答准确的人数低于被提问员工总数80%的。

4、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验收合格的单位,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出具“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验收合格凭证”。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实施细则

一、软件建设要求

(一)制度类

1.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2.单位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3.单位防火巡查、检查制度

4.单位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5.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

6.消防水泵房管理制度

7.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8.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9.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管理制度

10.志愿消防队管理制度

11.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12.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

(二)记录类

1.单位防火检查记录(单位负责人每月、部门负责人每周)

2.每日防火巡查记录(重点单位每日应进行防火巡查)

3.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负监管职责的部门向隐患部门下发)

4.火灾隐患报告书(发现人向归口管理部门或管理人报告)

5.火灾隐患登记本(火灾隐患的历史记录)

6.重点部位、危险场所临时用火记录

7.重点部位、危险场所动火审批表

8.消防设施、设备检测报告书

9.建筑电气、防雷检测报告书

10.职工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记录(普通员工培训使用,上岗、转岗前必训,在岗的每半年一次)

11.专业人员培训记录(责任人;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人员培训使用)

12.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消控室值班操作人员填写)

13.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记录(重点单位每半年、一般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

(三)职责类

1.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

2.消防安全管理人职责

3.志愿消防队队员职责

4.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职责

5.疏散引导员工作职责

二、硬件标识要求

(一)主出入口、显著位置和每个楼层

1.主出入口设置“消防安全告知书”和“消防安全承诺书”(人员密集场所使用)

2.显著位置和每个楼层设置图示提示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位置及疏散逃生路线和消防器材位置

3.每个消火栓箱、灭火器箱及附近张贴使用方法

4.在每层的疏散楼梯口固定一名工作人员作为引导员,为其配备火场引导疏散逃生装备、器材(手电筒、荧光棒、手持扩音器、简易防毒面具)

5.在电梯口或电梯内悬挂或张贴消防宣传标志

(二)消防控制室(值班室)

1.悬挂《消防控制室管理及应急程序》、《消防报警信号处置程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逻辑关系》、《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

2.在消控室内放置“建(构)筑物消防员”职业资格证书

3.悬挂拨打“119”火警电话应讲清楚的主要事项

(三)消防水泵房

1.消防水泵房内悬挂《消防水泵房管理制度》、《消防水泵房启泵流程》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试行)一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行政区域内易燃易爆场所。

二 建设要求

(一)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1、易燃易爆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其内设部门、车间负责人对本部门、车间每周至少应开展一次防火检查。

2、易燃易爆场所及其内设部门、车间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b)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使用和完好有效情况;

c)灭火设施、器材配置及完好情况,各类灭火用药剂、材料、油料等是否齐备充足; d)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

e)压力容器、管道、工艺装置、紧急事故处理设施是否完好有效,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措施落实情况;

f)是否与居住场所在同一建筑物内,是否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

g)工艺装置和管道的色标和安全警示标志是否完好、醒目,各种设备、管道、阀门及连接处有无跑、冒、滴、漏;

h)电气线路、设备是否符合防火防爆要求,有无违章使用情况等; i)有无违章动火情况;

j)消防值班(控制)室、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员工在岗在位及巡检记录情况; k)库房储存物品的下垫、堆垛和养护管理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l)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情况; m)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3、易燃易爆场所每日应进行防火巡查,生产和使用场所可以结合工艺巡检进行防火巡查。

4、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动火、用电有无违章;

b)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各种工艺指标是否正常; c)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d)重点部位人员在岗在位情况;

e)设备、管道、阀门有无跑、冒、滴、漏; f)库房储存物品外包装是否完整; g)有无其他异常情况。

5、员工应履行本岗位消防安全职责,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掌握火灾防范措施,每日进行岗位防火检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6、员工班前、班后岗位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动火、用电有无违章;

b)压力、温度、流量、液位等各种工艺指标是否正常; c)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 d)设备、管道、阀门有无跑、冒、滴、漏; e)有无其他异常情况。

7、因工作需要确需动用明火时,单位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应指定专人到场监护,并至少进行如下检查:

a)是否办理动火许可证,动火操作人员是否具备动火资格,动火监护人是否在位; b)动火地点与周围建筑、设施等防火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动火地点附近四周是否有影响消防安全的物品;

c)动火检修的容器设备是否经过清洗,是否经检验合格;

d)焊具是否合格,燃气、氧气瓶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放置地点是否符合规定; e)电焊电源、接地点是否符合防火要求; f)动火期间的灭火应急措施是否落实。

8、进行防火检查和防火巡查时,检查巡查人员应根据工艺特点穿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9、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发现人应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时限、部门和责任人,报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

10、火灾隐患整改责任人和部门应按照整改方案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并加强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确保消防安全。消防安全责任人为整改火灾隐患提供经费和组织保障,消防安全管理人和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11、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告消防安全责任人。(二)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1、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根据本单位的特点,配置堵漏、防毒等抢险救援装备。

2、员工发现火灾应立即呼救并向企业专职消防队或公安消防队报警,起火部位现场员工在1 min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a)使用现场灭火器、消火栓等器材、设施灭火;

b)火灾报警按钮或电话附近的员工立即摁下按钮或电话通知消防控制室和值班人员; c)采取控制泄漏、防爆炸、防毒、防蔓延等措施。

3、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应立即向“119”报警,并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在3 min内形成第二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a)控制室操作人员应立即启动相关消防设施设备,通知相关车间(控制室)启停有关设备; b)通讯联络组按预案通知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应急组织人员(灭火行动组、堵漏组、安全救护组等)到场扑救,与公安消防队保持联络,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传达火场指挥员的指令;

c)灭火行动组立即佩带个人防护装备器材,使用消防器材、设施扑救火灾; d)堵漏组穿着专业防护服装实施堵漏作业; e)疏散引导组组织人员、物资疏散; f)安全救护组负责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g)现场警戒组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三)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1、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员工应熟悉本单位疏散逃生路线以及疏散程序,掌握避难逃生设施使用方法,具备火场自救逃生的基本技能。

2、根据火场的实际情况,必要时火场总指挥应及时通知所有参加救援人员撤离。(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1、易燃易爆场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是消防安全明白人,熟知以下内容:

a)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职责; b)本单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c)依法应承担的消防安全行政和刑事责任。

2、应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人员,利用展板、专栏、广播、电视、网络等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3、员工上岗转岗前应经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员工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

4、通过消防安全教育,单位员工应达到以下要求: a)熟悉消防法律法规;

b)掌握消防安全职责、制度、操作规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c)掌握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d)掌握有关消防设施、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 e)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自救。

5、易燃易爆场所应按照《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试行)》附录A设置消防安全标志。

三 验收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的验收应按照《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试行)》执行。

第三篇: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安徽省消防总队近日出台《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导则》 为规范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行为,建立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消防责任自负的自我管理与约束机制,达到防止火灾发生、减少火灾危害,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目标,安徽省消防总队近日出台《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导则》,规定社会单位必须要有“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要“自理”。

根据导则规定,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要“自理”的项目主要有:

建立防火巡查、防火检查制度,确定巡查、检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

建立火灾隐患判定整改制度,发现火灾隐患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逐级报告;

配置消防设施、器材,确保其完好有效,员工应掌握使用方法并能熟练操作,并根据火灾危险性,制订有针对性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员工熟悉本单位消防安全标志、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掌握疏散程序、逃生技能,火灾发生时,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引导火场人员正确逃生;

通过张贴图画、消防刊物、视频、网络、举办消防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公众宣传防火、灭火、应急逃生等常识,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对全体员工的消防知识培训,新上岗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培训等。

消防部门或派出所将通过随机对员工进行消防知识考试和消防设施、器材操作技能考核;设定起火点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查看处置初起火灾的情况;检查单位消防器材、设施管理及消防安全标志设置情况;检查档案资料、记录等形式进行考核。符合本标准规定的为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达标单位。而存在未依法取得消防行政许可、备案,擅自投入使用、营业的;存在重大火灾隐患未整改的;未按规定设置安全疏散设施和标识的;未按要求进行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的;未按要求组织开展防火检查、防火巡查的,发现火灾隐患不整改的;员工消防知识考试和消防设施、器材操作技能考核不通过的等情形,将被判定为不达标。

单位的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是和谐社会的消防基本要求,将是每个人进入社会基本的工作能力。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1总则

1.1为切实规范社会单位的消防管理,落实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增强员工消防安全素质,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防控火灾的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标准。

1.2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行政区域内所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及其他组织(以下统称社会单位)。

1.3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是指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期火灾能力、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自我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1.4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坚持“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初期火灾自救,安全责任自负,全体员工参与”的原则。

1.5“四个能力”建设应纳入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工作内容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派出所检查内容。

1.6依照本标准开展“四个能力”建设,应当遵守国家消防法律法规、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

2建设要求

2.1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

2.1.1社会单位应实行逐级防火检查制度和火灾隐患整改责任制。

2.1.2社会单位应定期组织开展防火检查、防火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

2.1.3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对本单位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执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情况,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社会单位内设部门负责人应对本部门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执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情况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防火检查;员工每天班前、班后进行本岗位防火检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2.1.4社会单位及其内设部门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灭火器材配置及完好情况,室内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有无损坏、埋压、遮挡、圈占等影响使用情况;

b)消防设施运行、记录情况;

c)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

d)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有无堵塞、锁闭情况;

e)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置及完好情况;

f)有无违章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情况;

g)电气线路是否破损、老化、连接松动,有无私拉乱接电线、违章使用电器等违章用电情况;

h)有无违章用火情况;

i)消防控制室、消防值班室、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在位情况;

j)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销售单位、场所的工艺装置、紧急事故处理设施是否完好有效,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措施落实情况;

k)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2.1.5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其他单位应对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每日至少进行一次防火巡查;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至少每2小时一次,营业结束时应当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公众聚集场所,医院、养老院、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夜间防火巡查应不少于两次。

2.1.6社会单位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b)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有无堵塞、锁闭情况;

c)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d)重点部位人员在岗在位情况;

e)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等情况。

2.1.7员工应履行本岗位消防安全职责,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掌握火灾防范措施,进行防火检查,及时发现本岗位的火灾隐患。

2.1.8员工班前、班后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b)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有无堵塞、锁闭情况;

c)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d)场所有无遗留火种。

2.1.9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对火灾隐患整改负总责,消防安全管理人和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组织火灾隐患整改工作,消防安全管理人、有关部门、员工应当认真履行火灾隐患整改责任。

2.1.10发现的火灾隐患应当立即改正;对不能立即改正的,发现人应当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按程序整改并做好记录。

2.1.11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接到火灾隐患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核查。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整改期限、整改责任人和部门,报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措施,为整改火灾隐患提供经费和组织保障。

2.1.12火灾隐患整改责任人和部门应当按照整改方案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并加强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确保消防安全。

2.1.13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告消防安全责任人。

2.1.14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改正的火灾隐患,应当立即着手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2.2扑救初期火灾能力

2.2.1社会单位员工应当熟悉或掌握下列内容:

a)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

b)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设施的使用方法;

c)初期火灾的处置程序和扑救初期火灾基本方法;

d)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2.2.2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除应当掌握本标准3.2.1内容外,还应当熟悉本单位灭火力量和扑救初期火灾的组织指挥程序。

2.2.3员工发现火灾应当立即呼救,起火部位现场员工应当于1分钟内自发形成灭火救援力量(灭火第一战斗力量),在第一时间内采取如下措施:

a)灭火器材、设施附近的员工利用现场灭火器、消火栓等器材、设施灭火;

b)电话或火灾报警按钮附近的员工应打“119”电话报警、报告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

c)安全出口或通道附近的员工负责引导人员疏散。

2.2.4火灾确认后,社会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于3分钟内组织员工形成灭火救援力量(灭火第二战斗力量),及时采取如下措施:

a)通讯联络组按照灭火和应急预案要求通知预案涉及的员工赶赴火场,向消防队报警,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员工;

b)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利用本单位的消防器材、设施扑救火灾;

c)疏散引导组按分工组织引导现场人员疏散;

d)安全救护组负责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e)现场警戒组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

2.2.5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合格,持证上岗,正确、熟练操作本单位的自动消防设施。

2.2.6消防控制室应当悬挂《消防控制室管理制度》、《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职责》、《火灾接警处警程序》、《消防控制室管理应急程序》和自动消防设施检测登记表。

2.2.7社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备消防设施、器材。高级旅馆、22建筑面积大于500m的公共娱乐场所和建筑面积大于10000m的其他公众聚集场所宜配备细

水雾灭火装置、逃生面罩等灭火、逃生器材。

2.3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

2.3.1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员工应当熟悉本单位疏散逃生路线以及引导人员疏散程序,掌握避难逃生设施使用方法,具备火场自救逃生的基本技能。

2.3.2火灾发生后,员工应当迅速判明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立即按照疏散逃生的基本要领和方法组织引导疏散逃生。

2.3.3人员密集场所员工在火灾发生时应当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稳定火场人员情绪,消除恐慌心理,积极引导群众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向安全出口、疏散楼梯、避难层(间)、楼顶等安全地点疏散逃生,并防止拥堵踩踏。

2.3.4发生火灾时,应当按照以下顺序通知人员疏散:

a)二层及以上的楼房发生火灾,应先通知着火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

b)首层发生火灾,应先通知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

c)地下室发生火灾,应先通知地下各层及首层;

d)婴幼儿和老、弱、病、残人员应当优先疏散。

2.3.5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特点设置以下消防安全标志或图示:

a)在醒目位置设置一张单位总平面图;

b)每个楼层或房间设置一张疏散指示图;

c)每个消防设施器材设置一个使用方法标牌;

d)每个安全出口设置一个安全出口标志;

e)疏散走道每20m设置一个疏散指示标志;

f)消防车通道每50m设置一处提示性标牌;

g)每个危险场所或部位设置一个警示性标牌。

2.3.6人员密集场所应在主要出入口设置“消防安全责任告知书”和“消防安全承诺书”,在显著位置和每个楼层提示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位置及逃生路线,消防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2.4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2.4.1社会单位应当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人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2.4.2单位应当购置或制作书籍、报刊、杂志等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资料,悬挂或张贴消防宣传标语,利用展板、专栏、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2.4.3员工上岗、转岗前,应经过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在岗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2.4.4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员工通过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应掌握以下内容:

a)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

b)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c)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d)报火警、扑救初期火灾、应急疏散和自救逃生的知识、技能;

e)本单位安全疏散路线,引导人员疏散的程序和方法;

f)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内容、操作程序;

g)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需要的其他内容。

3验收

3.1单位应当按照本标准组织验收;单位验收合格的,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申请验收。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应当按分级管理的要求组织验收。

3.2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验收按以下方式进行:

3.2.1组织验收人员对社会单位进行检查;

3.2.2对社会单位员工进行提问;

3.2.3随机设定起火点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查看处置初期火灾的情况;

3.2.4检查“四个能力”建设档案资料;

3.2.5检查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志设置情况。

3.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不达标:

3.3.1公众聚集场所未依法经过消防安全检查合格擅自投入使用、营业的;

3.3.2社会单位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

3.3.3社会单位没有组织开展防火检查、防火巡查的;

3.3.4社会单位发现的火灾隐患没有及时整改的;

3.3.5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宽度不够、数量不足,自动消防设施不能正常工作的;

3.3.6没有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

3.3.7没有定期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的;

3.3.8现场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不符合要求的;

3.3.9没有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的;

3.3.10随机抽查不少于10%的员工提问,不会使用常用消防器材、不知道本人在预案中的职责任务、不知道如何扑救初期火灾、不懂如何组织火场逃生多于被提问人数20%的。

3.4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验收达标的单位,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颁发“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验收达标单位”证书。

4附则

4.1本标准自2009年9月15日施行。各地可依据本标准制定分行业、分类型具体标准。

4.2本标准由河北省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四篇: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社区和村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切实提高首都社会面火灾防控能力,全面推动社区和村消防建设,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根据现行消防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各社区和行政村的居(村)民住宅区。

第三条 居(村)民委员会应设置消防工作室,将消防工作室纳入社区服务站管理。并组建支援消防队等多种形式消防组织,配备设施、器材和装备,做好消防志愿者的登记注册工作。

第四条 居(村)民委员会要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作为消防工作室和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消防组织的负责人,负责组织辖区日常消防安全工作。

第五条 社区和村应加强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即: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疏散逃生和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第二章 检查和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第六条 消防工作室工作人员每日应对居(村)民住宅区进行防火巡查,包括以下内容:

(一)各类公共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好有效,有无损坏、失效、遮挡、埋压、圈占情况;

(二)消防安全标志、消防宣传标语和标牌是否完好;

(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

(四)老幼病残孕等弱势群体是否登记造册,具体救助措施是否落实;

(五)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第七条 消防工作室工作人员负责督促社区管理单位对社区内公共消防设施、器材进行维护保养,对公用的建筑消防设施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

第八条 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及时组织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时限和责任人。在火灾隐患整改期间,加强安全防范,确保消防安全。

第九条 火灾隐患整改完毕,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验收。

第三章 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第十条 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消防组织应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消防演练。

第十一条 社区和村应在适当位置设置消防器材箱,配备灭火器、水带、水枪、消防斧、救生绳、应急照明、消防栓扳手、消防水桶、铁锹等消防器材。第十二条 消防工作室工作人员和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消防组织成员应熟悉下列内容:

(一)社区和村内消防设施、器材位置和使用方法;

(二)报火警、初起火灾处置程序;

(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第十三条 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熟悉本社区和村的灭火力量以及扑救初起火灾的组织指挥程序。

第十四条 发现火灾的人员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19”电话报警。消防工作室工作人员和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消防组织成员应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及时采取如下措施:

(一)与公安消防队保持联络,迎接指引消防车到场,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传达火场指挥员指令;

(二)使用社区和村内消防器材、设施扑救火灾;

(三)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和老幼病残孕等弱势群体;

(四)协助组织火场警戒,维持火场秩序。

第四章 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第十五条 社区和村应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由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消防组织成员、居(村)民人员参加的疏散逃生演练。

第十六条 消防工作室应定期上门为辖区老幼病残等弱势群体开展消防安全服务,确定发生火灾时实施救助的人员,根据情况,适时调整救助措施。第十七条 火灾发生后,消防工作室人员应立即采取广播、呼叫等方式组织人员疏散逃生。

第五章 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第十八条 消防工作室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居(村)民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向居(村)民家庭发放消防宣传材料。根据季节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宣传教育。

第十九条 消防安全教育包括以下内容:

(一)本社区和村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二)消防器材设施的性能、使用方法;

(三)报火警(119)、扑救初起火灾、疏散逃生知识与方法。第二十条 消防工作室应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居(村)民防火公约,居(村)民防火公约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安全用火、用电、用气常识与方法;

(二)不损坏、挪用、圈占社区公共消防设施;

(三)不占用堵塞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

(四)安全燃放烟花爆竹常识,可燃物清理相关规定;

(五)发现火灾,立即拨打火警电话的方法;

(六)积极参加消防演练、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七)其他

第二十一条 社区和村内应设置固定宣传标牌、设施:

(一)在社区和村内显著位置设置公益消防宣传牌、宣传栏、安全警示牌,张贴居(村)民防火公约;

(二)在每栋住宅楼的单元门口设置“安全防火”提示牌;

(三)利用社区和村内文化活动站、网站、公告栏等文化活动设施,开展经常性消防宣传教育。

第六章 达标验收

第二十二条 公安派出所每年对社区和村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进行验收。

第二十三条 社区和村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验收按以下方式进行:

(一)组织验收人员对社区进行检查;

(二)提问消防工作室工作人员、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消防组织成员至少5人,检查消防器材使用、报火警知识;

(三)检查防火巡查、消防演练、消防宣传教育情况;

(四)检查社区防火公约、提示牌和消防安全标志设置情况。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判定社区和村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不达标:

(一)被提问人员不熟练掌握消防器材使用、报火警等消防安全知识,人数低于被提问人数90%的;

(二)消防设施存在严重故障不能正常使用的;

(三)消防车通道不畅通,影响消防车通行的;

(四)标志设置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

(五)没有定期开展消防宣传教育的。

第二十五条 经验收达标的社区和村,公安派出所颁发“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验收达标社区(村)”证书或牌匾。

第二十六条 检查发现验收达标的社区和村不再符合达标条件的,发证单位取消其达标资格,并及时收回已发证书或牌匾。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施行。

第五篇:河南省地方标准:老人社会福利机构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DB41 河南

DB 41/T 687—2011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建设标准

201114发布 201214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 41/T 687—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公安厅消防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公安厅消防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刚、范平安、韩建平、张万民、刘新兵、岳涛、左青峰。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赵伟刚、郭华杰、丁文军、赵伟、厉宁、李志民、丁玮、康建国、牛少伟、刘正勤、康大生、梅红秀、王金玲、刘志亮、王新凯、孟庆伟、于领。

I

DB 41/T 687—2011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消防安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和自我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行政辖区内住宿床位在30张以上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及其所在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其他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907-1986 消防基本术语 第一部分

DB 41/T 627-2010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三会三化”建设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5907-1986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

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为老年人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包括老年社会福利院、养老院或者老人院、老年公寓、护老院、护养院、敬老院、托老所、老年人服务中心等。3.2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传教育能力。3.3 消防安全责任人

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3.4 消防安全管理人

单位主管消防工作的负责人。3.5 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DB 41/T 687—2011 单位从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包括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和保安、专职消防队员、志愿消防队员等。4 一般要求

4.1 新建、改建、扩建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应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报审核、验收或备案。4.2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依法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权限,落实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住宿床位在30张以上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应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明确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其他单位应确定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4.3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公布执行。

4.4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在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中,应重点加强对用火用电、燃油燃气、安全疏散、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消防控制室等的消防安全管理。

4.5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应将居室、疗养室、病房、厨房、活动室、锅炉房、消防控制室、档案室、配电间、消防水泵房等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4.5.1 老年人居室、活动室消防安全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

a)b)c)d)e)f)不应私拉乱接临时电气线路,如需增加用电负荷需报经安保部门批准,由专业人员施工; 严禁带入、存放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

禁止吸烟、使用明火,设置禁止吸烟标志、应急疏散指示图; 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应保持在位、完好;

居室内除固有电器和允许使用的电吹风等日用小型电器外,不应使用其他电器设备; 举办老年人公众活动,应采取防止超员的措施。

4.5.2 老年人疗养室、病房消防安全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

a)不应私拉乱接临时电气线路,如需增加用电负荷需报经安保部门批准,由专业人员施工; b)疗养室、病房内禁止吸烟、使用明火;

c)使用氧气等化学危险物品应符合消防安全规定。4.5.3 老年人餐厅、厨房消防安全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

a)b)c)d)e)f)不应私拉乱接临时电气线路,如需增加用电负荷需报经安保部门批准,由专业人员施工; 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应保持在位、完好;

餐厅内应留出足够的疏散通道,通道及出口应保持畅通,严禁堵塞; 厨房内的燃气、燃油管道、接口、仪表、阀门等应定期检查,防止泄漏; 厨房内排烟罩、排烟管道内的油垢应每季度清洗一次;

工作结束后,应关闭所有燃料供给阀门,熄灭火源,切断除冷冻设备以外的一切电源。

4.6 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应建立《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专卷》,确定专卷的信息录入维护和保管人员。《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专卷》内容信息应详实、准确,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更新和完善。

DB 41/T 687—2011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专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单位基本概况,室外消防水源、道路、重点部位三标图,消防安全组织机构配置图,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情况,志愿消防队人员及其消防装备配备情况,消防安全疏散图示、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以及四个能力建设相关资料。

其他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应将本单位的基本概况、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填发的各种法律文书及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相关的材料统一保管备查。5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5.1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应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5.2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应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b)c)d)e)f)g)h)i)j)消防安全制度、管理措施及操作规程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用火用电、燃油燃气的管理有无违章,有无违规吸烟、乱扔烟头、火柴梗等现象;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是否严格;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道是否畅通,是否具备轮椅、急救担架顺利通行条件,疏散走道两侧的扶手是否完好;

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水源是否完好;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值班情况;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与演练情况;

员工消防知识掌握情况,老年人是否掌握防火自救基本技能; 防火巡查、火灾隐患整改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5.3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应每日进行防火巡查,加强夜间防火巡查。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b)c)d)e)f)用火用电、燃油燃气的管理有无违章,有无违规吸烟、乱扔烟头、火柴梗等现象;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疏散走道两侧的扶手是否完好; 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

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 重点部位员工在岗情况; 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5.4 员工应每日班前、班后进行岗位自查。岗位自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b)c)d)用火用电、燃油燃气的使用有无违章场所有无遗留火种;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 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 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5.5 防火检查、防火巡查和岗位自查发现下列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行为,应当场改正:

a)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或者违规吸烟、乱扔烟头、火柴梗的,违规使用电器设备的; b)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的; c)消火栓、灭火器材被遮挡影响使用或者被挪作他用的;

DB 41/T 687—2011 d)e)f)g)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影响使用的; 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和防火巡查人员脱岗的; 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 其他可以当场改正的行为。

5.6 火灾隐患不能立即改正的,发现人应向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时限、部门和责任人,报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审批。

5.7 火灾隐患整改期间,应采取确保消防安全、防止火灾发生的措施。

5.8 整改完毕后,负责整改的部门或人员应逐级上报至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对整改情况进行确认;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责令改正的火灾隐患,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写出火灾隐患整改复函,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申报检查、验收。6 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6.1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应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建立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为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提供人员、装备等保障,并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消防演练,提高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做到初起火灾早发现、早扑救。

6.2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a)b)c)d)e)f)组织机构:指挥协调组、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 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其它需要明确的内容。

6.3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消防力量不能满足灭火和应急疏散要求的,宜与相邻单位签订消防安全联防协议,协助本单位扑救初起火灾和疏散现场人员。

6.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声光报警装置宜设置在管理人员用房内,设置在公共区域内的声光报警装置,宜将刺激性较强的报警声音更换为柔和的音乐,避免引起较大范围的恐慌,造成老年人意外伤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到火警信号后,应通过人员将火灾传递给相邻协议单位。

6.5 员工发现起火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19”电话报警,起火部位现场员工能在1min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a)火灾报警按钮或电话附近的员工,立即按下按钮或拨打电话通知消防控制室或值班人员,消防控制室或值班人员应立即通知相邻协议单位;

b)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员工,使用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灭火; c)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附近的员工,引导人员疏散。

6.6 火灾确认后,单位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相邻协议单位应积极协助,在3min内形成第二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

DB 41/T 687—2011 a)通讯联络组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员工赶赴火场,与公安消防队保持联络,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员工;

b)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使用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扑救初起火灾; c)疏散引导组按分工组织引导现场人员疏散; d)安全救护组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e)现场警戒组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7 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7.1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应提高组织疏散逃生能力,工作人员做到会引导人员疏散、会火场逃生自救。7.2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应结合本单位实际,将无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优先安排在建筑较低层和便于疏散的地点,宜配备一定数量的简易防护面罩、手电筒、轮椅、急救担架等必要的火场逃生避难器材。7.3 老年人居室、疗养室、病房等门扇应采用可观察的门,现场工作人员应能从外部开启;外窗不应设影响疏散的栅栏。

7.4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应逐楼层、逐部位确定疏散引导员,针对无自理能力的老人,应逐一明确火灾发生时的救护人员,疏散引导员和救护人员数量不宜少于服务对象中的无自理能力的老人总数的三分之一与自理老人总数的十分之一之和。

7.5 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员应立即通过喊话和广播等方式,稳定火场人员情绪,消除恐慌心理,引导火场人员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迅速疏散,避免拥堵踩踏。救护人员应逐房间搜索、救护老年人,将其疏散至安全地点,并清点核对人员。

7.6 火灾无法控制时,单位火场总指挥应能及时通知所有参加救援人员撤离。8 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8.1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应制定详细的宣传培训计划,组织工作人员开展经常性消防宣传教育,做到消防常识普及化、消防设施标识化。

8.2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应经消防专业培训。应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人员,利用展板、专栏、谈心、讲座等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8.3 员工上岗前,应经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对员工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对服务对象应进行经常性宣传教育。

8.4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应熟知以下内容:

a)

b)c)d)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职责; 本单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依法应承担的消防安全行政和刑事责任。

8.5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员工应熟知以下内容:

a)消防常识;

DB 41/T 687—2011 b)c)d)e)本岗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本岗位消防安全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报警、扑救初起火灾和疏散逃生的基本方法。

8.6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服务对象中的自理老人应熟知以下内容:

a)建筑物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 b)本单位关于安全用火、用电的基本要求; c)防护面罩等器材的使用方法。8.7 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应熟知以下内容:

a)b)c)d)岗位职责制度; 本单位的消防设施; 控制室设备操作规程;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8.8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应在人员密集的部位和疏散通道的显著位置设立“三提示”宣传标牌和宣传专栏,提示公众所在场所火灾危险性,提示公众所在场所安全逃生路线、安全出口的具体位置,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如何正确逃生、自救,提示公众所在场所灭火、逃生设备器材具体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其设置应符合DB 41/T 627-2010的要求。

8.9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危险场所、危险部位及消防设施、安全疏散设施等应设置醒目、美观、内容简单明了的标识。9 自我评定

9.1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应按照本标准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自我评定,并向社会承诺消防安全,具体由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

9.2 消防安全自我评定应采取现场检查、模拟演练、随机提问、查阅档案、组织考核等方法进行。9.3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自我评定内容应包括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防火检查、巡查、自查及火灾隐患整改情况,专职或志愿消防队建设情况,各级各类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和应知应会情况,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等。

9.4 评定结束后,消防安全自我评定应形成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组织评定的工作方法、发现问题、评定结论、改进措施等。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应每季度将消防安全自我评定报告分别报送当地民政部门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公安派出所备案。

DB 41/T 687—2011

参考文献

[1] GB 13495 消防安全标志

[2] GB 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3]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5] GB 50340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规范 [6] GA 587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7] GA 654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8] GA 767-2008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载河南省地方标准:汽车客运站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DB41/T689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南省地方标准:汽车客运站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DB41/T689.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一、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一)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至少每月组织两次防火检查,内设部门负责人应每周开展一次防火检查。 (......

    社区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社区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试行) 一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行政区域内的社区。 二 建设要求 (一)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1、 社区消防工作站每日应对居民住宅区进......

    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 41/T 688—2011 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201114发布 201214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 41/T 688—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

    幼儿园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幼儿园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床位数50张以上的各类寄宿制托儿所、幼儿园,100人以上的非寄宿制托儿所、幼儿园,需按照以下标准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 具体内容 1......

    宾馆饭店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山西省宾馆饭店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试 行)1概述1.1为切实增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增强员工消防安全素质,打牢消防安全群防群治社会基础,有......

    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征求意见稿) 1 总 则 1.1 为切实规范社会单位的消防管理,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增强员工消防安全素质,提高单位防控火灾的能力,依据《......

    宾馆饭店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试行) 为深入开展以提高社会单位“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期火灾能力、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

    宾馆饭店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宾馆饭店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一、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一)宾馆饭店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每月应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其内设部门负责人每周应开展一次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