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渔洞水库保护条例(2005年9月26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A4

时间:2019-05-15 02:36: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云南省昭通渔洞水库保护条例(2005年9月26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A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云南省昭通渔洞水库保护条例(2005年9月26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A4》。

第一篇:云南省昭通渔洞水库保护条例(2005年9月26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A4

【发布单位】云南省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5-09-26 【生效日期】2006-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云南省昭通渔洞水库保护条例

(2005年9月26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2005年9月26日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9号公布 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加强渔洞水库的保护和管理,防治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和水库淤积,保障人民生活、生产用水安全,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第二条 在水库保护区从事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第三条 水库保护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综合防治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库和节约用水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水库水体、破坏水土资源和水库设施等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

第五条第五条 水库正常蓄水位为黄海高程1985米。

水库709平方公里径流区和水库枢纽工程、输水干渠为水库保护区。水库保护区划分为一级和二级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为水库、水库枢纽工程和水库正常蓄水位沿地表外延100米范围内。

二级保护区为除一级保护区以外的径流区,以及输水干渠两侧各3米范围内。

在一级保护区的界线上应当设置界桩。

第六条第六条 水库水质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Ⅱ类标准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生活饮用水源卫生标准执行。

第七条第七条 昭通市人民政府负责水库的保护工作,将水库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水库保护投入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径流区的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昭通市人民政府对在水库保护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八条第八条 昭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昭阳区、鲁甸县、永善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径流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防治水污染和水土流失;有计划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营造水源涵养林,保护自然植被;实施国土整治和地质灾害防治;推进沼气池、节能灶和以煤代柴、以电代柴等农村替代能源建设;指导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妥善处理生产生活污水和垃圾,推广旱厕,防治面源污染。

第九条第九条 昭通市人民政府渔洞水库管理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有关法律、法规。

(二)拟定水库保护区的保护开发利用规划、综合整治方案及保护管理配套办法,报昭通市人民政府批准后,负责监督实施。

(三)协调有关部门和县(区)依法保护水库。

(四)参与水库保护区内开发和污染治理项目的审批,并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

(五)负责水库、枢纽工程和输水干渠管理,制定年度蓄水、供水计划及水库工程运行调度方案和防洪预案。

(六)做好供水服务,确保用水安全。

(七)依法建立水库水质监测制度,定期公布监测结果;发现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应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并采取治理措施。

(八)在一级保护区内依法集中行使昭通市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水库保护管理的部分行政处罚权,其实施方案由昭通市人民政府拟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九)昭通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十条第十条 在一级保护区设立公安派出机构,维护治安。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昭阳区、鲁甸县、永善县人民政府负责对辖区内二级保护区的管理,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龙树河沿岸乡镇指定专职管理人员,负责辖区内河流水质保护的相关工作。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使用水库供水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按规定缴纳水费。

水库水费和水资源费留成中应当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径流区的保护与发展。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一级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新建、改建、扩建环保和供水工程以外的建筑物。

(二)向水体排放粪便、污水、废水、废液,倾倒固体废弃物。

(三)在水体洗刷车辆、器具,洗涤衣物,游泳。

(四)爆破、打井、葬埋、采砂石、取土。

(五)未经批准的开船作业。

(六)垦荒、放牧、猎捕、规模养殖和屠宰畜禽,丢弃畜禽尸体。

(七)销售、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及含磷洗涤用品。

(八)移动和破坏界桩。

(九)毒鱼、炸鱼、电鱼、钓鱼、网箱养鱼及未经批准的捕鱼;向水体投放对水质有害的鱼苗。

(十)毁林、毁草、挖树根。

(十一)在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及水库正常蓄水位沿地表外延50米范围内耕种;在水库正常蓄水位沿地表外延50米至100米范围内的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

(十二)其他可能污染水体或者导致水土流失、水库淤积的行为。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在水库二级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新建、改建、扩建对水源产生严重污染的项目。

(二)直接向河道、渠道、水沟排放粪便、污水、废水、废液,倾倒固体废弃物及丢弃畜禽尸体,清洗有毒器具。

(三)销售、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及含磷洗涤用品。

(四)在输水干渠两侧各3米范围内和龙树河河道两岸各10米范围内修建建筑物,爆破、打井、葬埋、采砂石、取土,堆放农药、化肥和固体废弃物。

(五)毁林、毁草、挖树根。

(六)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水库正常蓄水位沿地表外延50米范围内应当植树种草,建立生态屏障;已耕种的,应当退耕还林。

在一级保护区内的住户应当逐步迁出。对迁出居住的住户,应当给予补偿,并妥善安置,具体实施方案由昭通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禁止破坏水库大坝,禁止盗窃、侵占、破坏水库保护区范围内供水、电力、监测、通讯等设施。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龙树河源头大海子至水库库尾62公里的河道两岸各10米范围内以及沿河的集镇、水库库边的村寨为径流区的重点治理区域。在此区域内,应当建立垃圾无害化处置和污水处理设施,引导径流区群众修建和改造畜圈、厕所,防止对水源造成污染。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在径流区的建设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水资源论证制度。建设项目中防治水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水污染的设施必须经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经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违反第十三条规定的,由水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整改。对其中违反第(一)至

(七)、(十二)项规定的,可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违反第(八)项规定的,责令恢复原状,可处200元以下的罚款;违反第(九)项规定的,可没收渔网等工具,并可处200元以下的罚款;违反第(十)项规定的,责令补种毁坏株数、面积或者种植面积1至3倍的树木、草地,可处毁坏林木、草地价值1倍至5倍的罚款;违反第(十一)项规定的,可按非法种植土地面积处以每平方米1至2元的罚款。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违反第十四条规定的,由所在县区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整改。对其中违反第(一)至

(四)项规定的,可对单位处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违反第(五)项规定的,责令补种毁坏株数、面积1至3倍的树木、草地,可处毁坏林木、草地价值1倍至5倍的罚款;违反第(六)项规定的,可按非法开垦种植的陡坡地面积处以每平方米1至2元的罚款。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违反第十六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违反第十八条规定,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可以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违反第十八条规定,建设项目的水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建成或者验收不合格即投入生产、使用的,由批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阻碍水库防洪、蓄水、供水及发电等正常工作和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侮辱、殴打执法人员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水库保护管理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本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云南省失业保险条例(2006年3月31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A7

【发布单位】云南省

【发布文号】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8号 【发布日期】2006-03-31 【生效日期】2006-07-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云南省失业保险条例

(2006年3月31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2006年3月31日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8号公布 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务院《 失业保险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国家机关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工人(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参加失业保险,缴纳失业保险费。

公务员和经批准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的失业保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第三条 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失业后,依法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第四条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失业保险工作的领导,将失业保险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控制失业率,安排失业保险财政补贴资金,加强失业保险机构建设。

第五条第五条 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全省失业保险工作。州(市)、县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失业保险工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所属的失业保险机构具体承办失业保险工作。

地方税务、财政、审计、工商、人事、民政、监察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失业保险的相关工作。

工会组织依法督促用人单位参加失业保险,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第六条第六条 失业保险基金实行州(市)统筹(以下称统筹地),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决定实行省级统筹。

省人民政府建立失业保险调剂金。

第二章 失业保险基金

第七条第七条 失业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构成:

(一)用人单位和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二)失业保险基金的利息;

(三)按规定收取的失业保险费滞纳金;

(四)财政补贴;

(五)依法纳入失业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第八条第八条 用人单位按照当年本单位应当参加失业保险职工的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职工按照当年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用人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所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在所得税前列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所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在行政事业费或者单位自有资金中列支。

职工个人用于缴纳失业保险费的收入部份不计入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

第九条第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的县(市、区)失业保险机构提供缴纳失业保险费的相关资料,由失业保险机构核定应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并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地方税务机关制定失业保险费征收计划。

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到指定的地方税务机关缴纳失业保险费。职工个人缴纳的失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月代为扣缴。

第十条第十条 用人单位依法破产的,应当书面通知所在地的县(市、区)失业保险机构和地方税务机关,其欠缴的失业保险费应当依法缴纳。

用人单位变更或者终止的,应当依法缴清失业保险费。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统筹地应当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规定上缴省级失业保险调剂金。省级失业保险调剂金用于统筹地之间失业保险基金的余缺调剂。省级失业保险调剂金的筹集和管理使用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统筹地失业保险基金当年收不抵支,在使用历年结存基金仍不能保证支付时,可以申请使用省级失业保险调剂金;经调剂后仍不敷使用的,由统筹地财政予以补贴;省级失业保险调剂金不够调剂时,由省级财政予以补贴。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失业保险基金用于下列支出:

(一)失业保险金;

(二)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

(三)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失业人员的丧葬补助金和其供养的配偶、直系亲属抚恤金;

(四)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

(五)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自谋职业人员的创业补助;

(六)为实施失业调控的就业补助;

(七)国务院规定或者批准的与失业保险有关的其他支出。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失业保险基金应当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

失业保险基金不得用于平衡财政收支。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失业保险基金收支的预算、决算草案,由统筹地失业保险机构组织编制,经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复核和财政部门审核,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并送省失业保险机构备案。经批准的失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三章 失业保险待遇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失业人员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用人单位和本人已履行缴费义务累计满1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按照规定同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发放失业保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一)重新就业的;

(二)应征服兵役的;

(三)移居境外的;

(四)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五)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被劳动教养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介绍工作的;

(七)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人事关系的证明,告知其按照规定享有失业保险待遇的权利,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等资料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人事关系之日起7日内,报所在地的县(市、区)失业保险机构备案。

失业人员应当持用人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人事关系的证明,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人事关系之日起60日内,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县(市、区)失业保险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和申领失业保险金手续。

失业人员在前款规定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办理失业登记和申领失业保险金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延误期间的失业保险金。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失业保险机构自受理失业登记10日内,对符合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条件的,从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按月计发失业保险金;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由省人民政府按照高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以及失业人员的缴费时间、缴费数额确定。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依据失业人员失业前累计足额缴费时间计算。累计足额缴费时间满1年的,领取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满2年的,领取4个月的失业保险金;满3年的,领取7个月的失业保险金;满4年的,领取10个月的失业保险金;满5年的,领取13个月的失业保险金;满6年的,领取15个月的失业保险金;以后每满1年的,增加领取1个月的失业保险金,但领取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按其重新就业后的缴费时间计算本次失业应当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并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未领的失业保险金剩余期限合并,但合并后的领取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后不满1年再次失业的,可以继续申领其前次失业未领完的失业保险金。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的用人单位与本人户籍不在同一县(市、区)的,本人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县(市、区)或者户籍所在县(市、区)之间任选一地领取失业保险金。失业保险机构应当为其办理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继续参加医疗保险的失业人员,按其缴纳医疗保险费的一定比例给予医疗保险缴费补助;未参加医疗保险的失业人员,按其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一定比例给予医疗补助。

女性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生育并符合国家和我省计划生育规定的,从医疗补助金中给予生育补助。

前两款规定的医疗补助标准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参照我省对在职职工的规定,一次性发给其家属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其标准按照失业人员失业前的月缴费基数计算。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失业人员应当按月到失业保险机构报告失业情况,积极求职,接受就业指导,参加职业培训。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为失业人员提供职业培训或者职业介绍服务。失业人员被招用后,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书面通知失业保险机构。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参加职业培训合格和接受职业介绍的,由失业保险机构审核后发给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介绍补贴。

按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采取转岗等方式安置富余人员的,统筹地政府可以根据失业保险基金支付能力给予培训补助。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办理工商营业执照自谋职业,经失业保险机构调查确认开业已满3个月且又参加失业保险的,可以给予创业补助。失业保险缴费年限从新参保之日计算。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参加失业保险已履行缴费义务的企业,符合法定裁员条件但按照统筹地政府失业调控要求未向社会裁减人员,且企业在规定期间内不能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工资,经失业保险机构确认,报统筹地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按不足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从失业保险基金中给予补助。但补助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

用人单位录用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签订2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并履行劳动合同责任的,可以比照失业人员本人应当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数额,由失业保险机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给予用人单位补助。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用人单位和职工跨统筹地或者跨省转迁的,凭有关证明到失业保险机构办理失业保险转迁手续。

第四章 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宣传和实施失业保险法律、法规;

(二)负责失业保险基金风险预测预报工作;

(三)指导监督失业保险机构开展失业保险工作;

(四)监督检查失业保险费的申报、核定、征收和失业保险基金的支付、管理;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失业保险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失业人员的登记、调查和统计工作;

(二)核定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应当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三)审核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待遇资格,落实失业人员应当享受的失业保险待遇;

(四)管理失业保险基金,编制失业保险基金预算、决算草案;

(五)建立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缴纳失业保险费以及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数据库;

(六)为用人单位和失业人员提供失业保险免费咨询服务;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相关部门分别履行下列职责:

(一)地方税务机关统一依法征收失业保险费,及时将征收的失业保险费足额缴入财政社会保障基金专户,向财政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供失业保险费的征收情况;

(二)财政部门依法做好社会保障基金专户内的失业保险基金管理工作,办理失业保险金的拨付和监督失业保险金的使用;

(三)审计部门依法做好失业保险费征收、基金使用和管理的审计工作;

(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协助做好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加失业保险的工作;

(五)人事部门依法协助做好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的工作;

(六)民政部门依法协助做好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的工作;

(七)监察部门依法对失业保险基金的征收、管理、使用单位的履职情况进行监察。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失业保险个人缴费台账,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对其缴费情况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与缴纳失业保险费有关的用工情况、工资发放表、财务账簿等资料,不得谎报、瞒报、拒报。

用人单位应当每年向本单位职工公布缴纳失业保险费的情况,接受职工监督。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用人单位裁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失业保险机构和失业保险基金征管工作所需经费应当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州(市)、县级人民政府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平衡财政预算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统筹地不按规定缴纳失业保险调剂金的,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督促其限期足额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由省监察部门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地方税务机关、失业保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造成失业保险基金损失的,责令追回;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核定、征收、使用和管理失业保险基金的;

(二)挪用、截留、侵占失业保险基金和省级失业保险调剂金的;

(三)擅自拖欠、减发或者增发失业保险金及其他失业保险待遇的;

(四)不按规定期限核发失业保险待遇的;

(五)有其他违反失业保险法律、法规规定行为的。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不依法参加失业保险、不按规定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人事关系证明、不向职工公布失业保险费缴纳情况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用人单位向失业保险机构瞒报工资额或者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对单位处瞒报工资总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用人单位因前款规定情形,造成失业人员未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失业人员应当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给予其一次性经济赔偿。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用人单位不代扣代缴或者迟延缴纳失业保险费的,由地方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拒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欠缴费额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城镇未雇工个体工商户及城镇其他从业劳动者,自愿参加失业保险,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和在失业后享受的失业保险待遇,参照本条例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1997年12月3日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的《 云南省企业职工失业保险条例》同时废止。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云南省学校安全条例(2007年11月29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发布单位】云南省

【发布文号】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7号 【发布日期】2007-11-29 【生效日期】2008-03-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云南省学校安全条例

(2007年11月29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 2007年11月29日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7号公布 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保障学生、教职工和学校的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涉及学校安全,以及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涉及学生与教职工安全的事项,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第三条 学校安全工作遵循以人为本、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的原则。

第四条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学校的安全工作负有领导、协调、监督、检查的职责,应当将学校安全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

第五条第五条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所管理的学校安全负有责任,应当将学校安全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制定学校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督导检查,指导学校落实安全工作措施和妥善处理学校安全事故,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公安、卫生、交通、文化、工商、建设规划、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环保等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做好相关的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学校对本校安全管理负有主要职责,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当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当发生学生伤害事故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救助受伤害学生。

第六条第六条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督促和审核公办学校将所需安全保障经费列入预算。财政部门应当按照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从教育经费中优先安排学校安全保障经费。

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应当保障学校安全工作所需经费。

第七条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应当维护教职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为教职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第二章 学校安全工作制度

第八条第八条 学校应当建立下列安全工作制度:

(一)安全教育、宣传制度;

(二)安全保卫和安全检查制度;

(三)突发事件以及其他安全事故的报告、应急处理制度;

(四)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五)危险建(构)筑物报告、应急处理制度;

(六)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七)药品、危险品、实验室物品管理制度;

(八)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应急处理制度;

(九)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十)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申报审批制度;

(十一)安全工作奖惩制度。

第九条第九条 学校应当配备相应的专职或者兼职安全保卫人员,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公办学校根据需要在现有内设综合管理机构内,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后设立安全保卫机构并配备保卫人员。

第十条第十条 学校安全保卫机构和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落实学校安全保卫制度,维护学校治安秩序,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

(二)做好学校防火、防盗、防爆炸、防治安事故工作;

(三)查验出入学校人员的证件和车辆、物品的有关手续;

(四)管理学校安全防范设施,及时报告安全隐患;

(五)保护在学校内发生的刑事、治安案件现场,协助公安机关维护发案现场秩序,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调查、处理工作;

(六)做好安全防范的宣传工作。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安全教育列入教育教学计划,指导学校按照计划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应当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疾病预防、避灾避险、禁赌、禁毒防艾、法制教育等内容。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学校应当制定学期、学年安全教育计划,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责任能力,采取安全管理保护预防措施,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并根据安全教育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演练。

有条件的学校应当设立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心理咨询辅导员,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程或者讲座,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辅导。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学校每学期开学前一周为安全工作检查周;学校每学期开学后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宣传周。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学校对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的易燃、易爆、有毒、放射源等危险品,应当设立符合条件的专门场所,指派专人保管,并制定购买、运输、保管、使用、登记、注销的安全管理措施。

医学类和开设生物专业的学校,应当加强对各类实验室及生物活体样本、生物制剂等特殊物品的管理,其安全标准应当符合国家规定。涉及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其设立和管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国家规范标准的相关要求。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帮助中小学校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司法行政、政府法制、律师事务所、高等学校等单位中选聘称职的法律工作者担任学校的兼职法制副校长或者法制辅导员。

兼职法制副校长或者法制辅导员应当定期对学校师生进行法制教育,协助学校检查落实安全制度。

第三章 学校安全管理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学校举办者应当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校舍、场地以及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学校应当对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进行安全管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安全检查。

经鉴定属于危房和存在其他重大安全隐患的学校建(构)筑物、场地、设施等,学校应当及时向其主管部门报告,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督促学校及时维修、改造。排除危房和其他重大安全隐患所需经费由学校举办者承担。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学校举办者和学校不得采购无生产许可证或者无相关安全性能证明的教育教学设备和生活用品、用具。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公安机关应当建立联防机制,把学校周边地区作为重点治安巡逻区域,在治安情况复杂的学校周边设立治安岗亭或者执勤点。

文化、新闻出版、工商等部门应当对学校周边地区有关经营场所进行管理和监督,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建设规划、城市管理、卫生、工商等部门应当依法取缔学校周边占道经营、无证经营摊点,对学校周边建设工程的施工安全进行检查。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公安、建设规划、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学校周边道路上设置完备的警告、限速、让行等交通标志和交通安全设施,并在学校门前的道路上划定人行横道线;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当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

在城镇交通复杂路段的中小学校上学、放学期间,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安排交警或者交通协管员,维护学校校门附近道路的交通秩序。

学校应当按照交通规则在校园内设置交通标志和交通安全设施。在校园内因车辆行驶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学校应当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并协助处理。

不具备本条第一款、第二款条件但又临近交通要道的小学校,应当安排教师护送低年级学生穿越公路。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的教育设施、生活设施以及食品和饮用水的卫生状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学校做好卫生工作,组织和督促有关医疗单位和专业防治机构做好学生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向学校供应食品的单位应当取得相关部门的许可证和检验检疫报告,其生产的食品以及生产、运输过程应当接受卫生监督机构的相关检测,营养餐应当符合相应的营养标准和卫生标准。

在学校内开设的食堂、商店应当依法办理相关证照和手续,所销售的食品或者其他生活、学习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卫生和安全标准。食堂从业人员应当取得健康证明。

学校和学校食堂经营者不得采购应当进行检验检疫而未经检验检疫合格的食品、腐败食品、过期食品以及野生菌类等容易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周边的污染源进行监督检查,对超标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的,应当依法责令有关单位或者责任人限期治理。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学校应当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自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并在公安消防部门的指导下,组织师生进行消防和应急疏散演练。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学校校园和周边从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活动,以及设立其他可能影响学校安全的场所或者设施。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学校围墙或者建筑物上搭建违章建(构)筑物。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学校应当在教室、走道、楼梯口、学生宿舍等易发生危险的地方,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牌、指示牌和应急照明装置等安全防护设施。

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的通道应当保持畅通,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疏散人群,避免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中小学校应当在校内容易发生人群拥挤的通道,安排教职工引导学生有序通过。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有寄宿生的学校应当制定住宿学生安全管理措施,安排专人负责住宿学生的生活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学校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以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劳动、郊游等各种活动,必须确保学生安全。

中小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不符合其生理和心理特点,超越其自我保护能力范围的活动;不得让学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者从事不安全工种的作业;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夜班劳动。

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应当采取劳动安全保护措施,并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军事训练时,应当与军事部门共同做好安全教育及防范工作;有实弹训练项目的,必须按照训练规程组织实施。

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在公路上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能测试等活动。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学校用于接送学生的车辆必须依法进行安全检测,保持良好的车况;学校借用、租用车辆接送学生的,车主应当向学校提供有效的车辆安全检测证明。

学校应当在专门用于接送学生的车辆上喷涂由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统一规定的颜色和标志。

接送学生的机动车驾驶员应当身体健康,具备相应准驾车型5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且最近3年内任何一个记分周期无违章12分记录,无致人伤亡的交通责任事故。

禁止使用安全检测不合格的车辆接送学生;禁止车辆超员接送学生和人货混载。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学校应当根据国家和本省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范,制定本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突发事件应急演习。

发生突发事件需要避险逃生时,学校应当立即组织学生避险自救,并按照应急预案实施疏散、抢险、报告、救助、善后处理等措施。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教职工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工作纪律,履行岗位职责;不得违反工作规程和其他有关规定,不得擅离岗位,不得有侮辱、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伤害学生的行为;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的,应当及时告诫、制止,并告知学校及学生监护人。

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和体育课教学前,应当对仪器、电路、化学试剂、药品、体育活动设施、场所进行检查,确保其安全。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学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不得携带枪械(含仿真枪)、弹药、管制刀具以及其他危险器具或者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和动物进入学校;不得从事危及自身和他人安全的活动;不得进行危险游戏;不得斗殴;不得攀爬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建(构)筑物。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学生的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义务,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殊疾病,不能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学生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应当出具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证明并如实告知学校。

学校发现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殊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应当告知相关教师、学生本人及其监护人,并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关注和照顾;发现学生生理、心理状况异常,不宜在学校继续学习的,应当建议其监护人安排治疗。

第四章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应当遵循及时、公正、合法、合理的原则。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及时采取救护措施,同时通知学生监护人,并按照相关规定逐级向教育、卫生、公安等部门报告。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学生伤害事故的赔偿责任依据法律、法规有关民事责任的规定予以确定。

赔偿的范围与标准,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有关规定确定。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责任的,根据责任比例承担相应的赔偿费用。

学校与受伤害学生或者监护人可以就赔偿方式和赔偿金数额进行协商,也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对受伤害学生的伤残程度存在争议的,争议双方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发生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第三方应当承担责任的,学校应当协助受伤害学生及其监护人向责任方索赔。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学校举办者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学校购买责任保险。

学校参加学校责任保险的,保险机构应当依据合同约定,及时参与事故处理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提倡学生自愿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学校可以为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提供便利条件,但不得从中收取任何费用。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发生学生伤害事故,依法应当由学校承担赔偿责任的,按照下列情形进行赔偿:

(一)已参加学校责任保险的学校,由保险机构进行赔偿,不足部分由学校进行赔偿;

(二)未参加学校责任保险的学校,应当负责筹措资金,履行赔付义务。

学校无力完全筹措赔偿金的,由学校举办者筹措;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赔偿金,由学校举办者筹措。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因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中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进行赔偿后,可以向有关责任人员追偿。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人民政府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履行安全经费保障职责的;

(二)未对学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建(构)筑物、场地、设施等进行及时督促检查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的。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履行对学校安全工作督导检查职责的;

(二)未对学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建(构)筑物、场地、设施等进行及时督促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的;

(三)未对学校安全事故采取妥善处理措施的。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有关行政部门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上级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或者导致学生、教职工伤害事故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对学校周边环境依法进行整治的;

(二)未在学校周边道路采取必要的交通安全措施的;

(三)未对学校的卫生状况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的;

(四)未对学校周围环境污染源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的;

(五)未依法履行学校安全事故处理职责的。

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 学校不履行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职责,对重大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学校主管部门应当对公办学校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对民办学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履行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职责,导致发生学生、教职工重大伤害事故的;

(二)发生事故后未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未按规定上报学校重大安全事故的;

(四)妨碍事故调查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的;

(五)拒绝或者不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实施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

(六)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存在安全隐患,而不采取措施的;

(七)未按规定设置和使用保卫、消防、交通、卫生等安全设施设备的;

(八)违反规定购买、运输、使用、管理危险品的;

(九)未按规定管理医学、生物实验室及生物活体样本、生物制剂等特殊物品的;

(十)采购没有卫生检疫检验合格证明的食品以及腐败食品、过期食品、野生菌类的;

(十一)使用不具备安全检测证明的车辆做校车,或者聘用不具备校车驾驶资格的人员驾驶校车的;

(十二)组织中小学生在公路上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能测试等活动的;

(十三)明知学生有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的体质或者疾病,而不按规定予以保护或者做相应安排的;

(十四)发现学生之间相互斗殴,而未进行制止、管理、告诫的;

(十五)违反规定在学校校园和周边从事危险品生产、经营、存储和使用的;

(十六)违反规定组织学生从事不宜学生参加的危险性劳动、体育运动和其他活动的;

(十七)发现学生携带枪械(含仿真枪)、弹药、管制刀具以及其他危险器具或者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和动物进入学校,或者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而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六条 学校教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并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学生伤害事故发生或者延误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

(二)侮辱、体罚、变相体罚或者有其他伤害学生行为的;

(三)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不及时告诫、制止的;

(四)未按职责履行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职责,导致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

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 校外单位或者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引发学校安全事故的,或者在学校安全事故处理过程中,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造成学校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第四十八条 学生及其监护人或者其他人员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违反治安处罚规定,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由公安机关依法进行处理;造成学校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第四十九条 本条例所称学校,是指国家或者由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中小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

本条例所称学生是指在前款规定学校中全日制就读的受教育者。

本条例所称教职工是指在前款规定学校中工作的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

第五十条第五十条 其他教育机构、教学点、外国留学生的安全管理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一条 本条例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五里冲水库保护管理条例(2007年2

【发布单位】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7-06-19 【生效日期】2007-07-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五里冲水库保护管理条例

(2007年2月11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07年5月23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 2007年6月19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 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强蒙自五里冲水库(以下简称水库)保护和管理,防治水体污染,保障蒙自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第二条 水库保护管理坚持统一规划、保护优先、科学管理、综合防治的原则。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第三条第三条 水库保护管理范围分为管理区和保护区。

管理区以水库水体为中心,东至昆河公路大垭口道班,南至龙宝洞垭口,西至冷泉镇楚冲村西部分水岭,北至昆河公路龙骨塘村垭口,面积为25.4平方公里。

保护区为管理区以外,北溪河下游菲白水库头塘输水隧洞进口至南溪河提水工程第一级泵站之间的径流区,面积为225.6平方公里。

管理区、保护区的界线由蒙自县人民政府划定,设立标志,并予以公告。

第四条第四条 在水库管理区和保护区内从事生产、生活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库和节约用水的义务,并对破坏水库工程设施,窃水、污染水库水源和水体等违法行为有制止、举报和控告的权利。

第五条第五条 水库最高运行水位为黄海高程1460米,最低运行水位为黄海高程1419.3米。

水库水质保护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Ⅱ类水标准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生活饮用水源卫生标准执行。

第六条第六条 蒙自县人民政府设立水库管理局,负责水库管理区、保护区的相关保护管理工作,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

(二)水库水工程及其附属设施的监测、保护和管理;

(三)水库引水、蓄水和输水调度;

(四)行使本条例赋予的行政处罚权。

第七条第七条 蒙自县公安局设立水库派出机构,负责水库管理区的治安管理和保护区水库工程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八条第八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水库保护管理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协助做好水库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九条第九条 蒙自县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乡(镇)、村集体和个人在水库管理区、保护区发展生态林,营造水源涵养林和风景林带。

第十条第十条 蒙自县人民政府加强对水库管理区和保护区生态农业建设,指导农户安全施用农药、化肥,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对水体的污染。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水库供水调度,以生活用水为主,兼顾生产、生态用水,实行计划、节约、有偿供水制度。供水计划由蒙自县人民政府制定并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水库保护管理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依法收取的行政规费,由县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或者挪用。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管理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倾倒垃圾、渣土或者排放污水及其他有毒有害废弃物;

(二)新建、改建、扩建对水库水源、水体产生污染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旅游设施;

(三)毁林开垦、爆破、采石、采沙、选矿;

(四)损坏水利工程、水文观测等设施;

(五)擅自从水库和引水、输水工程中提水、截水、引水;

(六)占用水库水面从事养殖、种植;

(七)炸鱼、毒鱼、电鱼,猎捕水禽;

(八)使用燃油机动船;

(九)游泳、水上训练。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新建、改建、扩建对水库水源产生污染的建设项目;

(二)向水库引水河道、沟渠排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倾倒废渣、生活垃圾及其他有毒有害废弃物;

(三)毁林开垦、开山炸石、采矿、选矿、冶炼;

(四)损坏水利工程及其附属设施;

(五)擅自从水库引水、输水工程中提水、截水、引水。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管理区内不得迁入或者安置新的居民。蒙自县人民政府应当将管理区内的居民逐步向外迁移安置。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执行本条例,在下列水库保护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蒙自县人民政府或者报自治州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一)保护水库水质、防治水污染的;

(二)保护森林植被、造林绿化、防治水土流失的;

(三)保护水库引水、输水工程的;

(四)维护水库治安秩序的;

(五)制止、检举、控告他人违法行为的。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由水库管理局按照下列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第一项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除废弃物,并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水体污染严重的,并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二项规定的,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拆除,可以并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三项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第四项规定的,责令赔偿损失,可以并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第五项、第六项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六)违反第七项规定的,没收猎捕器具和违法所得,并处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以投毒方式捕鱼的,处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七)违反第八项、第九项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并处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由水库管理局按照下列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第一项规定的,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拆除,可以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二项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除废弃物,并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水源污染严重的,并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三项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第四项规定的,责令赔偿损失,可以并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第五项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诉讼又不执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水库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本条例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报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蒙自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昭通渔洞水库管理局管理考核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出实招

昭通渔洞水库管理局管理考核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出实招

组织二科马开孝

2012年,昭通渔洞水库管理局下派了9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为加强下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管理考核工作,昭通渔洞水库管理局根据省、市相关精神,结合部门实际和农村工作实际制订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考核方案,明确考核内容,制定考核办法,严格兑现奖惩,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有的放矢。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渔洞水库管理局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设立新农办,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工作。要求局领导或部门领导每年带头到联系点指导工作至少一次以上,尽可能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在驻点村开展工作给予大力支持。

二是明确考核内容。要求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要做好政策宣讲、调研村情民意、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帮助清理村级发展思路、协调落实发展项目、办实事好事、服务好中心工作、促进社会稳定,同时要加强自身建设。

三是强化信息反馈。要求每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在驻村工作期间,每月须建立5户民情联系卡,填写5户民情登记卡、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基本情况登记表、民情分析会议记录,完成1篇民情日记上报管理局。每半年回单位汇报一次工作并上交一份书面总结。

四是严格考核程序。由渔洞水库管理局牵头,涉及乡镇村配合,年底邀请村民代表、党员代表、村两委成员以及乡镇党委、政府参加,采取个人述职、民主评议、访谈核实、组织评定等方式,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平时驻村出勤、与村干部团结协助、走访农户摸清村情民意、为村里建设发展出谋划策、组织协调重要工作或活动、帮助村里立项目办实事、政策法规宣传宣讲、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监督作用发挥、矛盾纠纷调解、廉洁自律模范带头等情况做出客观综合评定。

五是严格兑现奖惩。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被评定为优秀的,单位发给一次性奖金。其中,省级1500元、市级1000元、县级800元。评定为称职的,发给奖金600元。评定为不称职的,回单位作待岗处理,待岗期间只发基本工资。-2-

下载云南省昭通渔洞水库保护条例(2005年9月26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A4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云南省昭通渔洞水库保护条例(2005年9月26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A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