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心脏骤停患者超长心肺复苏成功的护理体会

时间:2019-05-15 02:4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例心脏骤停患者超长心肺复苏成功的护理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例心脏骤停患者超长心肺复苏成功的护理体会》。

第一篇:1例心脏骤停患者超长心肺复苏成功的护理体会

1例心脏骤停患者超长心肺复苏成功的护理体会

肖娟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吉安 343000)

【摘要】 总结了1例3小时内2次心脏骤停患者予以超长心肺复苏成功的护理体会,采取心肺复苏仪,除颤,气管插管及药物生命支持等抢救。护理的关键在于复苏过程中需要进行连续的按压,且要保证按压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心肺复苏机能保证恒定、连续、力量不变的按压,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循环,从而提高心肺复苏有效率以及抢救成功率。本例患者抢救成功,住院11天康复出院。【关键词】 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护理

心跳骤停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搏,射血功能终止,导致全身血液供应中断,脉搏消失,呼吸停止,意识丧失,是临床上最危急的急症,一旦确诊为心脏骤停,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心肺复苏[1]。抢救成效主要取决于反应的速度,特别是2min内开始实施抢救是抢救成功的关键[2]。研究表明对心脏停博时间≤ 12 min,经常规CPR未成功者, 实施超长CPR能进一步提高患者存活率[3]。复苏过程中需要进行连续的按压,且要保证按压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心肺复苏机能保证恒定、连续、力量不变的按压[4],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循环,从而提高心肺复苏有效率以及抢救成功率。我科于2016年11月17日收治1例3小时内2次心脏骤停予以超长心肺复苏的患者,成功救治。现将患者护理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60岁,小学文化,已婚,退休职工,无既往史,无家族史,于2016年11月17日下午出现腹部不适,11月18日上午腹部疼痛加重,9:15到急诊就诊,拒绝心电图检查。既往有胃病史,考虑为急性胃肠炎,给予抗炎护胃等对症治疗。于9:40在输注NS100ml+奥美拉唑40mg时,突发神志不清,伴抽搐,口吐白沫,嘴唇紫绀,呼之不应,呈叹息样呼吸,6次/分,大动脉搏动消失,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2mm,对光反射消失,急诊以“心脏骤停”急救入院。入科时患者昏迷,P:0次/分,R:6次/分,Spo2:52%,电脑血糖13.6mmol,血压未测到。立即给予心肺复苏,360焦耳单相波除颤,气管插管,吸痰,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机通气模式为A/C模式,呼吸频率为12次/分,潮气量为450ml,氧浓度为100%。反复多次给予肾上腺素、利多卡因、胺碘酮、碳酸氢钠、25%硫酸镁静脉注射。并给予右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11:09 患者神志仍昏迷,恢复窦性心律,P52次/分。11:23 再次出现心跳骤停,电脑血糖25mmol/L,继续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反复多次给予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芬丁胺、去甲肾上腺素静脉给药。12:15 患者恢复窦性心律,P54次/分,CVP为22cmh2o,14:10 患者昏迷,呼吸机辅助呼吸,T35.6℃,P108次/分,BP98/55mmHg,Spo2 95%,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大约4.5mm,对光反射消失。经全院大会诊后于14:20由医护人员经口气管插管接简易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安全转运至ICU继续治疗,第8天患者神志清楚,第11天转普通病房,第13天患者康复出院。

2抢救与护理 2.1 一般护理

立即将患者安置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并立 刻 给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心电监护、急诊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建立中心静脉通道。2.2 心肺复苏的护理

立即把患者放置在硬板床上给予徒手心肺复苏,5分钟后换心肺复苏仪,将背板齐肩放置在患者背部,将按摩垫放在患者胸骨中下1/3处,按压深度为5cm,人工气道建立前使用30:2复苏模式,人工气道建立后使用CCV复苏模式。胸外按压2小时余,直至心跳恢复。早期除颤[5],给予了3次双向波200J除颤。除颤与心肺复苏联合应用。除颤时,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未造成皮肤灼伤。2.3 气管插管的护理

胸外心脏按压同时给予简易呼吸器面罩通气,尽快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气管插管深度距门齿约23cm,3M胶带蝶形妥善固定,做好标识。呼吸机通气模式为A/C模式,呼吸频率为12次/分,潮气量为450ml,氧浓度为100%。根据血气分析调整氧浓度。2.4 药物抢救的护理

建立两条静脉通路,给予中心静脉置管以便于抢救用药,在没有开通深静脉之前,也可选用气管内给药。遵医嘱给予盐酸肾上腺素1mg,每3分钟一次,至恢复窦性心律,并遵医嘱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胺碘酮、碳酸氢钠、氯化钾、硫酸镁等药物治疗。2.5 病情观察的护理

首先要动态评估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心电变化,能在出现心律失常或再次心跳骤停时及时抢救。观察呼吸机的各种参数,出现报警,及时处理,遵医嘱采血做心梗三项、心肌酶谱、肝肾功能及其它生化检查并及时复查,完成心电图,B超等辅助检查,由高年资护士专人护理,做好详细记录。3 结果

经过积极抢救,2016月11月17日14:10 患者昏迷,呼吸机辅助呼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大约4.5mm,对光反射消失。于14:20由医护人员经口气管插管接简易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安全转运至ICU继续治疗,入院第8天患者神志清楚,T36.6℃,P78次/分,R19次/分,BP11876mmHg,Spo2 98%。入院第11天转普通病房,第13天患者康复出院。4 讨论

患者此次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为心肌梗死,而反复心跳骤停且复苏时间长达一个小时的相对罕见,该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是其在院治疗,第一时间在医生指导下得到了救治,通过心肺复苏机给予持续、高效、恒定的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术是建立人工通气的最可靠途径,它便于呼吸管理或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有利于迅速纠正机体缺氧提高抢救成功率。在本次抢救中急诊科医师迅速有效地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及时的缓解了患者缺氧状态为抢救成功及降低多重要器官缺氧损伤争取到宝贵机会,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早期除颤,予以深静脉置管并给予维持血压、纠正心律及电解质紊乱的早期深切治疗。心肺复苏成功后要给予重症监护,密切观察,并给予抗凝融栓,积极消除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本病例在发病时间后第一时间得到了救治,实施了心肺复苏及早期深切治疗,复苏成功后转运至重症监护室行密切监护,至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综上所述,反复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紧急救治,早期心肺复苏,而呼吸心跳骤停最大的特点是情况紧急,抢救就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及时、准确实行高质量的CPR流程更是抢救是否成功的关键。在超长CPR过程中,恒定高质量的胸外按压不可能由人工完成,机械装置辅助的胸外按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同时抢救时需要高效的团队协作,科室要定期组织医护配合、定位协作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培训与演练,明确抢救过程中各自的分工,增进合作默契,有利于提高抢救效率。

参考文献

[1]吴莹.成功抢救一例多次室颤患者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5:155-156.

[2]黄超莹.1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护理[J].当代护士,2015,15(1):109-110.[3]何光辉,梁彦平,刘丽疆,等.超长心肺复苏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7(10):118-119.[4]李小燕.心肺复苏机用于超长心肺复苏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9):1076-1077.[5]曹志宇.早期电除颤在心肺复苏中的重要意义[J].实用医药,2012,4(11):66-67.

第二篇: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技术

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技术

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是医疗护理工作中重要任务,在抢救过程中需要争分夺秒。因此,必须在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上、技术上做好充分准备,并且需要常备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在遇有急危重病人时,当机立断、全力以赴,积极进行抢救,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心脏骤停是指病人的心脏在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的打击,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如果4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存活率可达50%,超过10分钟,生存渺茫。复苏越早,成功率越高。

心肺复苏是指心跳和(或)呼吸骤停者在开放气道下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将带有新鲜空气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部,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其主要目标是对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供养,延长机体耐受临床死亡的时间。包括胸外心脏按压(circulation C)、开放气道(airway A)、人工呼吸(breathing B)三个步骤。

(一)心脏骤停的原因

许多原因可以引起心脏骤停,常见原因可以分为两类:

1、心源性心脏骤停:由心脏本身病变引起的。如心肌梗塞、病毒性心肌炎、传导阻滞等。

2、非心源性心脏骤停:因其他疾患或因素影响到心脏所致。非心源性原因可以分为:(1)、呼吸停止(2)、严重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3)、药物中毒或过敏(4)、电击、雷击或溺水

(5)、麻醉和手术意外

(6)、其他:某些诊断性操作如冠脉造影、心导管检查。不论原因如何,最终通过以下环节彼此影响而导致心脏骤停。

1、心肌收缩力减弱

2、冠脉灌注不足

3、心输出血量降低

4、心律失常

(二)、心脏骤停的类型

1、心室颤动:又称为室颤。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频率为200-400次/分。

2、心脏停搏:又称为心电静止。心电图上房室均无激动波可见,呈一条直线,或偶见P波。

3、心电-机械分离:心电图呈缓慢、矮小、宽大畸形的心室自主节律,但无心搏出量。

以上三种类型,虽在心电和心脏活动方面各有特点,但共同的结果是心脏丧失有效收缩和排血功能,使血液循环停止而引起相通的临床表现。其中以室颤最为常见。

(三)、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当心脏骤停后,血流运行立即停止。由于脑组织对缺氧最为敏感,临床上以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症状最为明显,主要表现为:

1、突然意识丧失或伴有短暂抽搐

2、脉搏触及不到,血压测不出

3、心音消失

4、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脏骤停后30秒内

5、瞳孔散大

6、面色苍白兼有青紫

诊断最可靠而出现较早的临床征象是意识丧失伴以大动脉搏动消失。大动脉通常检查颈动脉搏动,时间不超过10秒。切勿依靠听诊器反复听诊,更不应寻找检测仪器来判断而延误时间。因为心脏骤停后复苏开始的迟早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必须分秒必争。

(四)、心脏骤停处理

针对心脏骤停的抢救,在20世纪50、60年代逐步形成了现代的心肺复苏方法。挽救了众多呼吸、心跳停止的生命。美国心脏协会先后发布了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版的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现在我们学习的是2015版的心肺复苏指南。

完整的心脑肺复苏是指对心脏骤停病人采取的使其恢复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并尽早加强脑保护措施的紧急医疗救治措施。它包括基础生命支持BLS,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和延续生命支持PLS三部分组成。心脑肺复苏的成功率与抢救是否及时、有效有关。今天我们重点将基础生命支持。在心脏骤停病人发病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即CPCR中第一个阶段的CAB三步。BLS又称为初步复苏处理或现场急救。主要目标是向心脑及全身重要脏器供氧,延长机体耐受临床死亡时间。通常4分钟之内。BLS包括心跳呼吸停止的判定,建立有效的循环C,畅通呼吸道A、人工呼吸B和转运等环节,概括为CPR的CAB步骤。如果现场有除颤仪,应尽早除颤。

(五)心肺复苏(CPR)步骤

1、安全评估:如果我们发现有人倒地,作为第一目击者,首先要评估环境的安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施救。观察环境、确认安全、做好自我防护。

2、判断意识:急救人员在病人身旁快速判断有无损伤,是否有反应。

用手轻轻拍病人的肩部,口对着耳朵呼喊:“喂,你怎么了!”如果病人没有任何反应则说明病人意识丧失。

3、快速呼救:启动EMSS。一旦判定病人意识丧失,应立即呼救,呼喊附近的人参与抢救或帮忙拨打急救电话。准备抢救物品。

4、摆放体位:为便于抢救,使病人处于水平仰卧位;如果病人面朝下时,应将病人整体翻转,即头、肩、躯干同时转动,避免躯干扭曲,头颈部应与躯干始终保持在同一个轴面上。将上肢放置于身体两侧。如病人在软垫床上,则在背部要垫上一块硬板。

5、判断颈动脉:检查方法: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喉结部位),近侧旁开两指处

判断时间: <10秒。

6、C(circulation)胸外心脏按压: 用人工的方法促进血液在血管内流动,使氧气运送到全身各脏器。主要方法就是胸外心脏按压

(1)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快速判断:两乳头连线的重点与胸骨交界处。

(2)按压手法:抢救者站或跪在病人侧,左手掌根部置于按压部位,右手掌重叠压在右手背上,十指交叉,双肘关节伸直,垂直用力向下按压。

(3)按压的深度:至少5cm,婴儿至少4cm(4)按压的频率:100次/分(5)按压和放松时间比为1:2

7、清除异物:病人仰卧,如病人无颈部损伤,可将病人头偏向一侧,观察口腔内有无异物及分泌物,用指套或指缠纱布,清除口腔中的液体分泌物,动作轻柔。

8、A(airway)开放气道:

仰头举颏法:把一只手放在病人前额,用手掌的小鱼际把额头往后推,使头部后仰,另一只手指放在靠近颏部的下颌骨下方,向上抬颏,使牙关紧闭,下颏向上抬动。勿用力压迫下颌部软组织,否则可能造成气道梗阻,避免用拇指抬下颌。

托颌法:对于头颈部创伤病人,此法更安全,不会因为颈部动作加重颈部损伤。把手放在病人病人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病人躺的平面上,握紧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

9、B(breathing)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是一种快捷有效的通气方法。人工呼吸时要保持气道通常。捏住病人的鼻孔,防止漏气。急救者用口唇把病人的口全部罩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确保病人胸廓起伏。(1)口对鼻人工呼吸:病人不能经口呼吸时,推荐口对鼻人工呼吸。(2)吹气时间:1秒钟(3)吹气量:500-600ml(4)吹气频率:10-12次/分钟

(5)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为30:2(6)换人应在连续做五个周期(大约2分钟)后进行,中断时间<10秒

10、判断复苏成效的有效指标:

(1)大动脉搏动恢复,收缩压在60mgHg以上(2)自主呼吸恢复

(3)皮肤、黏膜色泽转为红润(4)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出现(5)神经反射出现

11、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1)、胸外心脏按压时肩、肘、腕在一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2)、胸外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每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的时间,中断时间<10秒。(3)、如怀疑患者有颈椎损伤,开放气道时应采用双手托下颌法。(4)人工呼吸时避免过度通气,引起患者胃部胀气。

如果心肺复苏成功后,应尽快进入ACLS和PLS部分,进一步进行救治。

第三篇:心脏骤停的急救与护理

心脏骤停的急救与护理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是心脏突然丧失泵血功能,导致循环完全停止。常见原因为各种器质性心脏病、药物中毒与过敏、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手术与麻醉意外,以及电击、溺水、窒息等,其中以冠心病为最多见。一旦确诊为心脏骤停,必须迅速进行心肺脑复苏(CPCR)。严密的组织与分工可减少人为的浪费时间,使心肺复苏在最快的时间得到有序的贯彻实施,大脑对缺氧的时间只能耐受4~6min,因此抢救时必须争分夺秒。

临床资料

临床表现:①先兆症状:心脏骤停发生前可无任何先兆症状,仅部分病人发病当日有心绞痛、胸闷和极度疲乏感。②意识丧失。③颈动脉、股动脉等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④呼吸断续,如不能紧急恢复血液循环,很快就呼吸停止。⑤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以至消失。⑥心电图表现:心室颤动或扑动约占91%;心电—机械分离,有宽而畸形、低振幅的QRS,频率20~30次/min,不产生心肌机械性收缩;心室静止,呈无电波的一条直线,或仅见心房波。心室颤动超过4min仍未复律,几乎均转为心室静止。

抢救要点

心脏骤停常迅速伴有呼吸骤停,因此一般应心肺复苏同时进行。即首先是建立人工循环,再疏通气道以及人工呼吸。如有条件还应再加上电除颤,理由是心脏骤停大多数是心室颤动,除颤是最积极的心脏复苏手段。

2.1 恢复有效血循环:①胸外心脏按压,先拳击前胸2~3次,如无心跳立即胸外心脏按压。要点是:病人仰卧,背置地面或垫硬板,术者双掌重叠,双肘直,用肩部力量以掌根垂直按压病人胸骨中、下1/3交界处,使胸骨下段下陷4cm左右,频率70~80次/min。②心电监测,若是心室颤动,即行直流电非同步除颤。③肾上腺素:首先静注,如来不及建立静脉通道则可心内注射或气管注入。④如一时难以电除颤,或电除颤一次不复律,可选用利多卡因75~100mg、或溴苄胺250mg、或普鲁卡因胺100~200mg静注,药物除颤与电除颤同时交替使用,能提高复苏成功率。⑤如心电监测是心室静止,可加用异丙肾上腺素0.5~lmg静注,3min后可重复。⑥如心室静止用药无效,尽快行胸外心脏起搏,或经静脉心内临时起搏。⑦复苏20min仍无效,应开胸心脏按压,并继续用药,直到无望。

2.2 呼吸停止时立即疏通气道及人工呼吸:①将病人头后仰,抬高下颏,清除口腔异物。②紧接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时要捏住病人鼻孔,如病人牙关紧闭,可口对鼻吹气,使病人胸部隆起为有效,吹气12~16次/min,人工呼吸要与胸外心脏按压以1∶5或2∶10交替进行。③吸氧。④15min仍不恢复自动呼吸,应尽快气管插管使用机械通气,而不提倡用呼吸兴奋剂,以免增加大脑氧耗或引起抽搐惊厥。

2.3 纠正酸中毒:过去常规早期大量使用碳酸氢钠,而现代主张使用原则是:宁迟勿早,宁少勿多,宁欠勿过。如果10min仍不复苏,而且血气pH<7.20时,可小量用5%碳酸氢钠100ml缓慢静注,15min后可重复半量,维持pH≥7.25即可,不必过度。

2.4 院外发生心脏骤的处理:如果心脏骤停患者发生在院外现场,应先就地进行徒手复苏操作,并尽快设法边急救边护送至附近医疗单位作二期复苏。

复苏后期处理

3.1 维持循环功能:心脏复苏后常有低血压或休克,应适当补容并用血管活性药,维护血压在正常水平。

3.2 积极进行脑复苏:如心肺复苏时间较长,大脑功能会有不同程度损害,表现为意识障碍,遗留智力与活动能力障碍,甚至形成植物人,因此脑复苏是后期的重点。①如意识障碍伴发热,应头部冰帽降温;如血压稳定还可人工冬眠,常用氯丙嗪和异丙嗪各25mg,静脉滴注或肌注。②防治脑水肿:酌用脱水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白蛋白等。③改善脑细胞代谢药:如ATP、辅酶A、脑活素、胞二磷胆碱等。④氧自由基清除剂。⑤高压氧舱治疗。

3.3 维持有效通气功能:继续吸氧,如自主呼吸尚未恢复,可继续用人工呼吸机;如自主呼吸恢复但不健全稳定,可酌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山梗莱碱或回苏灵肌注或静脉滴注;还要积极防治呼吸系统感染。

3.4 心电监护:发现心律失常酌情处理。

3.5 保护肾功能:密切观察尿量及血肌酐,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

3.6 加强基础护理: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形态、生命体征,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及血气分析结果。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预防压疮、呼吸系统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

护理体会

4.1 制定抢救预案,平时加强演练:心脏骤停由于事发突然,情况紧急,在抢救过程中往往比较混乱,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平时要加强培训,制定详细的抢救预案并强化演练。病人发病时由护士长或主管护士指挥,护士各负其责,冷静应对,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尽可能减少人为的浪费时间,提高抢救效果。

4.2 快速实施抢救措施:按4R序列进行心肺脑复苏。4R指快速接近、快速CPR、快速除颤和快速高级生命支持,四者紧密结合,使心肺脑复苏的各项措施在最快的时间内得以同步实施。尽快用人工恢复有效的循环和呼吸功能,迅速接上心电图和建立静脉输液和给药通道。

4.3 降温保护脑细胞:发生心脏骤停后,在心肺脑复苏的同时即可上冰帽、冰袋,落实降温要早、快的原则,减低脑耗氧,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增加脑复苏几率,体温降至32~34℃较合适。

4.4 密切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有的患者虽经抢救复苏后恢复心跳呼吸,但如果治疗措施与护理不当,仍有再度发生心搏骤停的危险,因此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十分关键。应有专人负责记录患者每分钟的生命体征、用药种类、剂量、用药后的生命体征变化等,为更好地开展下一步的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4.5 做好与患者家属的交流与沟通:心脏骤停的患者病情较重,患者家属心情往往比较急切,医护人员更应与家属保持交流和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使抢救工作能够顺利有效的实施。

结论

心脏骤停是一种非常危急的病症,抢救有效时间只有4~6min,医护人员及时积极的抢救,可使半数以上的心脏骤停患者成功获得心肺复苏。应强调有关抢救队伍的建立和培训,平时加强演练,以提高急救效果。

第四篇:多科室联合护理查房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应用

摘要:总结采用多科室联合护理查房在1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应用。针对性提出护理措施,护理要点包括:合适体位、重视各种管道护理、提高皮肤护理技巧、有效监测血流动力学、协助做好相关检查等。患者入院后第7 d由于病情危重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患者在院期间得到精心护理,未发生护理相关并发症。

关键词:多科室联合护理;心肺复苏术;多器官功能衰竭;应用

护理查房是护理实践中评价护理措施实施效果的主要方法,也是理论指导实践,提高护理专业水平,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的护理查房一般由患者所在科室单独完成,但在危重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科室,需要相关科室之间协调合作[1]。2015年4月,我院收治1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患者存在多学科护理问题,护理部组织多科室联合对该患者进行床边护理查房,针对性指出护理问题,提出相关的各项护理措施,并得到有效实施。现将多科室联合查房过程及对该患者实施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28岁,因“胸闷2 d,腹痛1 d”于2015年3月31日门诊就诊,行腹部b超提示胆囊结石、血象升高,考虑腹痛查因,予禁饮、禁食、解痉、抑酸、抗感染等治疗后患者腹痛缓解。4月2日上午8∶00患者感胸闷加重,呼吸急促、急查血气分析提示ⅱ型呼吸衰竭、高钾血症,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于10∶08患者突然出现意识障碍、面色紫绀,立即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于11∶30分出现心脏骤停,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多巴胺升压、静滴碳酸氢钠、电除颤等对症处理后,患者逐渐恢复自主呼吸及心跳。为进一步诊治,以“呼吸衰竭”收入院。入院初步诊断: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急性呼吸衰竭、高钾血症、高乳酸血症、休克查因、肺炎、胆石症并感染、肾功能损害、阴囊炎、脂肪肝、压疮。

入院后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脱水降颅压、营养脑细胞、增强免疫、营养支持、血液净化治疗等对症支持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病情仍继续加重,多次血气分析均提示po2在60 mmhg以下,氧合指数在60以下,指脉氧在85以下。于2015年4月9日9∶42患者家属签字放弃治疗,要求停止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停用药物等治疗,放弃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等抢救措施后,患者呼吸、血压、心率进行性下降,至10∶11,患者心率下降为0,双侧瞳孔散大至边缘,对光反射消失、心电图提示为直线,予宣布临床死亡。患者家属对治疗工作表示理解,对抢救过程无异议。

护理

2.1多科室联合护理查房的应用 该患者入院后,急诊重症病房护士长立即向护理部汇报此例患者病情,护理部即派出主管该病区的护理部副主任到科室了解查看相关情况。经查看患者后认为此例患者病情危重,涉及到多器官多系统的问题,护理问题复杂,需要相关科室护理专家共同讨论,决定行多科室联合护理查房,并采用床边查房再讨论的查房方式。

护理部组织了包括护理部、急诊重症病房、重症病区、内分泌科、消化内科、伤口治疗师在内的护理专家联合护理查房。查房过程首先由患者所在病区的急诊重症病房护士长汇报患者病情与目前主要的治疗措施,随后联合护理查房小组成员到病床查看患者,了解患者情况以及急待解决的护理问题,并深入讨论。

查房过程认为,该患者神志昏迷,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行床边血液透析,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等治疗措施,患者特肥胖体型(体重超过150 kg),全身重度水肿及皮肤褶皱处有散在破溃,阴囊糜烂,骶尾部不可分期压疮,对此病情危重患者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讨论提出了包括改善患者体位、重视各种管道护理、提高皮肤护理技巧、有效监测血流动力学、协助做好相关检查等一系列护理问题与相关护理措施。

2.2护理措施

2.2.1加强体位护理 患者昏迷,不能自主翻身,且全身重度水肿,骶尾部有压疮,给患者睡气垫床。气垫床可以通过规律循环、交替充放气的方式,不断改变患者受压部位的受压点,缩短局部受压时间[2]。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和平整,任何皱褶都会增加皮肤局部的压力,该患者皮肤重度水肿时更容易导致皮肤破溃的发生。建立床头翻身卡,翻身1次/h,翻身时避免使用推、拉、拖等动作,侧卧位在背部使用枕头进行支撑。患者肢体保持功能位,两膝盖之间骑跨一个软枕头,两踝部使用踝脚圈垫抬高,避免受压。

2.2.2重视各种管道护理 患者留置有气管插管、胃管、尿管、血液透析的管道,同时每天有多条输液管、输血管、静脉泵静注管道等。注意做好标识,严格交接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icu患者处于机械通气状态下最易发生的院内感染性疾病之一[3],口咽部细菌的下移扩散,已成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最主要的因素[4]。对该例患者,加强声门下分泌物的吸引,吸痰完毕,予纯氧吸入2 min,并密切监测囊内压力,使其压力维持在20~30 cmh2o,并做好囊内压测量记录。保持胃管、尿管引流通畅,在对患者翻身时注意观察有无折叠。输注晶体、胶体的输液管道分别做好标记,输注不同液体时注意观察有无配伍禁忌。

2.2.3提高皮肤护理技巧 皮肤护理是该患者卧床期间的护理重点内容之一。该患者特肥胖体型(体重超过150 kg),全身重度水肿及皮肤褶皱处有散在破溃,阴囊糜烂,骶尾部不可分期压疮。根据患者情况翻身时采用轴线翻身,由于患者较重,翻身时2~4名护士同时协助。使用软毛巾垫在腰背部及臀部,吸收汗液,保持床铺柔软清洁,衣服潮湿后立即更换,保持干燥。患者重度水肿,手脚皮肤透亮,皮肤抵抗力下降,注意观察有无皮肤破溃发生。阴囊糜烂,采用洗必泰液对阴囊清洗,注意动作轻柔,3次/d,清洗后擦干。骶尾部压疮使用拜尔坦泡沫敷料减压以保护受压部位。每天评估一次压疮情况,针对性进行压疮护理。注意患者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给予口腔护理3次/d。

2.2.4有效监测血流动力学 患者特级护理,持续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和呼吸机辅助呼吸,注意观察并尽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该患者虽然经过心肺复苏抢救成功,但入院时血压为70/34 mmhg,且一直不平稳,使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逐步升高并维持血压,该患者第二天起血压基本能维持在正常范围。注意监测心率、血压的动态变化,测量血压10 min/次,血压变化时随时进行测量。同时注意观察患者口唇、四肢有无紫绀现象,末梢紫绀是血流量不足,血氧含量降低的体征之一。2.2.5重视患者出入量的监测 该患者入院后查血钾5.61 mmol/l,血肌酐升高、尿量偏少,给予床边血液透析治疗。注意观察并保持患者出入量的平衡,准确记录患者输液过程中每瓶液体的量,静脉注射药物的入量,每小时准确记录尿量。患者每天进行床边血压透析,同时需要记录患者每天的超滤液的量。尽量保持每天的入量与出量的基本平衡。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排便,注意观察排便的量、颜色、气味,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的发生。该患者入院第5 d排便一次,黄色,量约50 g。患者每天的液体入量、尿量、超滤液量、排便量除了在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外,需每天统计总量记录于体温单上。

2.2.6协助做好相关检查 该患者病情危重,治疗复杂,需要每天反复多次采血检查血常规、凝血时间、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血气分析等,同时由于患者重度肥胖,四肢血管难以触及,安排由病区中临床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护士进行特级护理,以减少穿刺的次数。患者同时需要多次检查尿常规、床边胸片等,注意留置标本的准确性,并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协助放射科医生做好患者拍片的体位摆置等工作。

结论

在本例危重患者的个案护理过程中,多科室联合护理查房能让护理人员在组织之下集思广益,运用个人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讨论,在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过程能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护理措施。通过实施多科室联合查房的模式,有利于解决危急重症患者护理中的难点与重点,并加强了多科室之间的协作交流,锻炼了护理人员的思考能力与交流能力,巩固了专业素养。本次多科室联合护理查房的有效实践,为今后开展提供多科室联合护理查房的常态化,多个病种的联合护理查房提供了经验借鉴。

下载1例心脏骤停患者超长心肺复苏成功的护理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1例心脏骤停患者超长心肺复苏成功的护理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