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浪费同贪污腐败一样可怕

时间:2019-05-15 02:12: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损失浪费同贪污腐败一样可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损失浪费同贪污腐败一样可怕》。

第一篇:损失浪费同贪污腐败一样可怕

审计长李金华:损失浪费同贪污腐败一样可怕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27日电 新华社记者张晓松 “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除了有些违法违规、贪污腐败问题外,我觉得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损失浪费问题。”在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看来,损失浪费同贪污腐败一样可怕。

“如何节省资源,以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效果,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审计在这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李金华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后将不断加强效益审计力度,力争到2007年做到财务收支审计和效益审计并重。

合规的不一定效益好

“有些虽然是合规的,但是效益不一定是好的。”李金华指出,决策的不周到,管理的松懈,往往造成资源、资金、人力浪费。他认为,当前“这种情况还是不少的”。

“比如说形象工程,实际上就是花了国家很多的钱,却没有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也没有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起到更大更好的作用。这就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怎样防止这类损失浪费现象出现呢?“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往往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因为,如果你在使用财政资金时没有违反规定,即使这个钱花的结果不一定很好,财务收支审计也会认为你是对的。如果是效益审计,尽管没有违反规定,但取得的效果不好,我们也会建议政府对你的行为进行干预。”

“比如,两个热电厂距离太近,这就造成了重复投资,并且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审计部门就可以提出建议,只建一个,停一个。如果政府觉得这个建议好,并且采纳了,取得了效果。”

李金华指出,效益审计有三个目标:一是效益,即经济性,就是以少的投入取得好的经济效果;二是效率,就是劳动力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例要合理;三是效果,就是说一个行为本身最后要产生一个好的结果。

效益审计空间很大

审计部门从某个层面评价资源的消耗及其结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这是李金华给效益审计下的定义。

李金华认为,通过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查错纠弊固然重要,但还有一个很大的领域,那就是保障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这就需要开展效益审计。“我们在效益审计上还有很大空间,需要做很多工作。”

据李金华介绍,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审计工作,已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发展到效益审计。我国政府也反复强调,经济社会要协调发展,经济发展不仅要注重速度,还要注重质量和效益。这为效益审计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那么,效益审计的空间有多大呢?李金华举了个例子:深圳市有一个基本建设审计局,专门搞效益审计。这个局成立至今只有七年时间,已经通过审计为市政府节省了资金77个亿。

“这是一种直接的效益。”李金华指出,有些地方效益审计的发展空间可能还要大。

效益审计的权力是有限的

我国法律规定,审计机关有权对财政、财务收支的效益进行审计监督。那么,这个权力有多大呢?李金华认为,这个权力是有限的。

“如果说效益审计是一种权力,那它只是一种调查、了解情况和提出建议的权力,而不是一种行政权力,不能强制别人,不能决定别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们只是提出建议,至于建议行不行,是不是可以实施,最终还要靠决策部门决定。”

效益审计也不能干扰到有关部门的决策。据李金华介绍,一般来说,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不会在有关部门开始决策的时候介入,而是在决策以后、实施过程当中或者还没有完全实施的时候才介入。这是因为,如果审计机关一开始就介入,将影响到有关部门的决策,那么在之后的监督过程中就没有发言权了。

“审计机关不能越位,我们没有任何行政审批权。一个部门要干什么事,不需要经过审计机关批准,我们没有这个权力。”李金华说。

效益审计发现的不一定是责任问题

效益审计查出来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李金华认为,这需要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如果是由于水平和技术达不到造成的,就需要进一步改进工作,提高技术和水平。如果是管理疏忽造成的,有些属于责任问题,有些也不一定属于责任问题。但是,如果明显属于某人渎职而造成了重大损失,就必须追究其责任。”

“比如说,在一个工程项目建设当中,有关负责人明显违反有关法定程序,随意更改初步设计,造成损失浪费,就需要追究其责任,甚至提交有关部门去查处。”李金华指出,总的来说,效益审计的目的是要求各单位加强管理,提高效益。除个别案件涉及渎职问题外,效益审计一般不涉及哪个人的责任。因此,审计机关在开展效益审计过程中,如果把目的和意图跟被审计单位讲清楚,通常都会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我想,只要大家都从全局考虑,从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考虑,从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考虑,效益审计将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理解。”(完)

第二篇:爱同生命一样长久

爱同生命一样长久

1、如果耐不住寂寞,你就看不到繁华。

2、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

3、照顾好自己的心情,不要让它学坏了。

4、即使有人打碎了你的心,总还是会有人,愿意修补好它。

5、何必向不值得的人证明什么,生活得更好,乃是为你自己。

6、爱情只是一种感觉,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从来没有中间。

7、如果这一生我可以有1000次好运,我愿意把998次都分给你,只留两次给自己:一次是遇见你,一次是永远陪你走!

8、女孩子永远都不要去暗恋人。暗恋只有两种情况,要么就是那个男人根本不知道你喜欢他,要么就是你成了这个男人的备用品。男人对你有兴趣,就会拼命扑向你。男人对你不感兴趣,就会拼命逃离你。而所有在你面前若隐若现时有时无的男人,都是有别的选择,而把你当备胎。

9、当你做对的时候,没人会记得;当你做错的时候,连呼吸都是错。

10、人生最快乐的事之一,就是和一群聊得来的三八在三八……

11、你一定要尊重两种人:一是年轻陪着男人过苦日子的女人;二是年长陪着女人过好日子的男人

12、史铁生:孩子,这是你的苦难,亦是你的福祉。

13、王小波:我非常非常地想你,特别是在紧张工作的间歇。我觉得这世界上好像除了你和工作,什么都不存在了。

14、郦波:总有一个地方,向往着,却到不了;总有一种美景,惦记着,却说不出;总有一个人,思念着,却看不到……

15、米兰·昆德拉: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遇见是一个开始,离开却是为了遇见下一个离开。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16、李碧华:在至不堪之际,只有自己,肯自救与不肯自救,才分出了高低。

17、王小波: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

18、沈从文: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我快乐,就想应当同你快乐,我闷,就想要你在我必可以不闷。我同船老板吃饭,我盼望你也在一角吃饭。我至少还得在船上过七个日子,还不把下行的计算在内。你说,这七个日子我怎么办?

19、易中天:人生两大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

20、做让你开心的事,和让你欢笑的人在一起。笑声要像呼吸一样频繁,爱要和生命一般长久。。

第三篇: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

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

前几天朋友给我来个电话,这个电话来的和平常不一样,以前接起电话就会高兴的说道:“眼镜儿在那里哦,上班没有哦,找你耍”,但是这次的话语完全不一样哦,这次她拿着电话无力的说着:“我请假一个星期,没有上班,因为我父亲生病了,已经住院一个星期了,因为一直高烧不退,所以一直住院观察,医院初步确定为肺部出问题,但是在高烧不退的情况下,医院又不能给父亲进行治疗,所以由于病情的拖延,父亲的身体在不断的消瘦,看着他消瘦的脸庞我好心疼,不能为他承担什么?”短短的几句话让我听出朋友的那种痛心,和那种无助,电话一旁的我突然一阵心酸,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希望她的父亲能尽快恢复。

我理解我朋友的那个心情,理解父亲生病时女儿的那种期待和那种心酸的痛,想到几年前的那天,看着爸爸对着我哭,眼泪不停的在眼眶中打转,但是不能说出话,僵持几分钟后我的父亲在我的怀抱中停止了呼吸,我不停的呼唤:“爸爸·····爸爸······爸爸·····”,好长时间,但是我的父亲却不能答应我,这时我才真正的意识到我从此失去了我挚爱的父亲,在那一刻我觉得天昏地暗、手足无措,不敢想象没有父亲以后的日子会怎样过,父亲去世那年仅此36岁,而我只有15岁,直到今年我的父亲离开我已经有6年之久的日子了,多少个从梦中哭喊着叫着爸爸,醒来却是黑暗的屋子。多少次看着别的父亲带着自己的孩子高高兴兴的逛着街,我的心好

痛,想想别人多幸福。多少次的无助,多少次需要父亲的时候却没有父亲的指导和支持,每一次的无奈却自己扛着,每一次的失败总是自己坚强的走下去,因为我知道父亲在为我加油,是父亲给我的力量。是父亲给我能勇敢坚持走下去的那份信心,每当我成功的时候我会默默的告诉自己,这时父亲给我的力量。我要为父亲而努力,我要做个出色的女儿。

很长时间过去了,为了不让我的妈妈辛苦的带着我们姐妹,于是我的另一个父亲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了我们的一切他诚恳辛劳的工作者,无怨无悔,虽然不是亲身父亲,但是甚似比亲身父亲还要疼我们。自从他走进我们的生活后我就把对亲身父亲的爱全部转移到了他的身上,因为他也是我的父亲,每一次一句简单的问候他会很开心,每一次一个简单的动作会让他很感动,因为他觉得我们已经把他当成自己的父亲了,这样他就满足了,其实他的要求并不高。他也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儿女一样关爱和疼爱。再此我祝福我的父亲身体永远健康。我内心想说一句:父谢谢你这么多年来对我们的照顾!

谢谢你们,一个留给我的是对生活有信心走下去不怕任何困难,坚强、勇敢的走下去!一个是留给我父亲伟大的爱,能在我的生活中教育我的点点滴滴,能让我们真正的得到家的温馨,能好好的照顾我的母亲。多少次想说,谢谢你—我的父亲!

祝天下所有的父亲健健康康!

第四篇:可怕的大学 到底有多少人在校园里浪费青春

可怕的大学: 到底有多少人在校园里浪费青春

施密德特在耶鲁大学学报是这样嘲笑中国大学的:“它们把经济上的成功当成教育的成功,并竟然引以为傲,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笑话。”

恢复高考33年来,中国共选拔了5438万名大学生。

千军万马过的不再是独木桥,大学也不再是从前的大学。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大学经历了市场化(如取消毕业分配和实行收费制)、国际化(如“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大规模合并)、产业化(如疯狂扩招和建大学城)三大高潮。

它变得像混合了**和企业功能的奇怪公司:是公共服务,却由家长们高额支出;是产业经营,却背负了2500亿元债务;出售产品,却没有售后服务;是投资,却不保证你的回报。大学的理念越来越混乱,而其行政管理、评估体系、课程、老师和学生,都出了问题。大学的定位和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从教授到学生的造假舞弊令学术成为笑话。大学的腐败、两性和安全乱象总在社会新闻版出现。中国的大学不再精心培养能独立思考的“人”,而热衷于培养“就业员”。

大学从残酷社会中的象牙塔,堕落成了生产不合格产品的坏公司,这是可怕的事!少数好教师和好学生在此瑜不掩瑕,更多人的青春在此虚掷,梦想没来得及描绘就已挫败,这是可怕的事!大学不教新生代做“人”和做事,只教他们听话和考试,这是可怕的事!大学生相信关系和潜规则,甚于相信知识和能力,这是可怕的事!2010年,中国957万名考生参加了高考,其中657万人有机会成为大学新生。

什么毁了中国的大学?

当大学成为消灭童年、浪费青春、消磨斗志、回报渺茫的人生圈套,知识就无力改变个人命运;当大学成为官场、商场、欢场与名利场,大学的谎言就毁了中国精英的生长土壤——可敬的大学,就成了可怕的大学。

校长官员化、行政官僚化,评估泡沫化、建筑浮夸化、人际厚黑化、排名黑幕化、资源集权化、招生产业化、扩张盲目化、文凭贬值化、财政腐败化、监督无力化、授课形式化、学术边缘化、科研虚伪化、精神犬儒化、姿态保守化、文化表面化、教旨雷同化、大纲统一化、设科短视化、教授娱乐化、学者江湖化、教师妖魔化、学生堕落化、学社商业化、作弊正常化、情爱游戏化、暴力频繁化、心理危机化„„

简单归纳,即可得出出30个常遭舆论批判的大学之病。但即便中国的大学如同一个身躯日益臃肿、精神日益枯萎的病人,为了得到她的肯定,你仍心甘情愿押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你白以为用生命的前18年来支付这笔未来的幸福保证金实属必要,皆因青春时父母需要这个目标,独立时老板需要这个证据,成家时丈母娘又需要这个指标,一张文凭足以拴住你的一生。

山西临县因即将高考强制关闭网吧,全县网吧都在劫难逃;杭州有妈妈为让孩子好好学习开出千元工资,同时有小学生为学生周刊写出《搞好学习是我的生财之道》的“评论”。“考上大学是脱贫致富的唯一出路”的大幅标语贴在小城的中学教学楼上,这条“出路”,仿佛全社会为你而设的一个赌局,你用快乐、自由、幻想与纯真投注,哪怕收获的是北大学生贬值到卖猪肉的残酷结局。

这是中国大学的黑色幽默——这个人生必经的圈套越是“毁人不倦”,越显成就珍贵;这个圈套越是明显,拥戴者越多;这个圈套越是被你认清危害,你越是不得不进入。皆因这个圈套的布局者、参加者与受害者,老实说是人人有份。

大学已经功利化,因为你我的欲望都走向了最大化。当读大学成了一个消灭童年、浪费青春、消磨斗志、回报渺茫的人生圈套,知识就无力改变个人命运;当大学成为了官场、商场、欢场与名利场,大学的谎言就摧毁了中国精英的生长土壤——可敬的大学,就成了可怕的大学。

大学为什么不能改变命运?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我学了这么多知识,也不见命运有何改变?”2009年,上海海事大学法学系研究生杨元元自杀前如是说。“耶鲁改变了我一生。”2010年,耶鲁毕业的中国人张磊公开告自如是说。他要给耶鲁捐款888.8888万美元,据说是给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款最多的人。

两者皆拿一生的命运说事。杨元元的话让公众质问教育,张磊被公众质问为什么不给中国的母校捐款一好在,仍有天涯网友为他解围:“捐到耶鲁不一定能体现价值,但是捐到国内一定体现不出价值。”

2009年,重庆上万农村高三应届考生拒绝了高考,湖北省2.6万学生放弃了高考:2010年,中国高考报名总人数比200g年减少了65万_人。新的“读书无用论,正在抬头——《中国青年报》曾报道一个小故事,表弟是一位装修工,平均每月可以拿到2500元左右。表哥大学毕业快一年了,还没有找到工作。农民工表弟因而深有感触地说:“我真谢谢我自己,没有考上大学。”

也许,全因我们与大学的关系早已改变。古时,彼此是家庭关系,“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1919年以后,蔡元培要把京师大学堂变成现代大学时,学校自治,学生自由,彼此是朋友关系;1952年以后,中国大学学习斯大林模式,大学其实是高等技术专科学校,都是为社会服务的螺丝钉,彼此是同事关系;1977年,关闭11年的高考闸门再次开启,大学得到了一批最有理想主义的追求者,彼此是恋爱关系;到了2010年,大学招生推动GDP、大学城建立拉动房地产,彼此早就成了交易关系。

当我们与大学失去了亲近如父子、知心如朋友的精神伦理,大学就只剩满足短期需要的供需关系——江苏省10年换了5个高考方案,50万考生的命运也跟随着朝令夕改;《2010年就业蓝皮书》显示,数年前的热门专业转眼便成了“失业热门”,法学、计算机、英语、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等专业是2007年至2D09年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

也许,全因中国“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阶层”严重缺货。北大和清华都未进亚洲大学排行榜前十同时,斯坦福大学校长有一个说法,中国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最快还需20年。这是客气的说法,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施密德特曾在耶鲁大学学报上公开批判中国大学:“他们以为社会对出类拔萃的要求只是多:课程多、老师多、学生多、校舍多。”而在他看来,大学本应该是“孕育自由思想并能最终自由表达思想的、最糟糕同时又是最理想的场所”。

当大学失去了理想主义和独立精神,也就失去了培养精英的生产力——北京不少于10万大学生患有抑郁症,毕业后又沦为唐家岭的蚁族;《中国青年报》一项上万人参与的调查显示,34%的人后悔读大学,51%的人认为,在大学里没学到有用的东西。

也许,全因大学生只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在生命中最好的18年时光,他们为了考上大学,只学会了考试;考上大学后,他们为了找到工作,只学会了考证——父母、中小学与大学联手制造了一个工具的输送带,最后这个“工具”会发现,他用18年学习的,全是以后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当太学让人才教育变得数据化,也就失去了改变命运的神秘力量——能力可以学分化,人格也可以证书化,道德也可以数据化:上海交大曾想给毕业生颁发3张证书,包括学业成绩单、能力证书,外加“人格证书”;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推出道德银行储蓄卡,分金卡、白金卡、钻石卡,做好事开证明就可以加积分——大学行政化的最大坏处,是官僚风气让学者变成了唯唯诺诺的花瓶;大学产业化的最大坏处,是以为才华和人格可以数字化。

我们都是大学的灾民

中国的中学生总是睡不着——一份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的比较研究报告告诉我们,中国高中生的压力居四国之首,超过七成的中国学生情绪低落、烦躁,近半中国高中生“睡不着”。中国的大学生还没有睡醒——大学生模仿小沈阳创作的大学版《不差钱》写道:“眼睛一闭一睁,一堂课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_上午就过去了。人生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么吗?是下课了,但人没醒。人生最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么吗?是人醒了[url=]''[/url]但没下课。最最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么吗?是上课了,但睡不着。”

这就是人生。对那些三四年后即沦为卡奴、房奴、婚奴、孩奴的中国年轻人来说,大学不过是延时进入残酷社会的避难所,也是人生苦旅中最后的一个乐园——近有李咏不小心口吐真言:“大学期间没有谈过恋爱,没有失过身,就白上了”;远有中国大学周边由邋遢饭馆、通宵网吧、廉价招待所、无证小诊所形成的堕落街。无数大好青年从室友手中接过第一根烟开始,本该厚德博学的大学时光,就沦为一部青春堕落史。

可惜好日子在大学毕业时就到了头。有分析指,2010年,至少有1000万应届毕业生将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境况。这个结局,让中国的父母被看作教育产业链上最盲目的投资者,中国的大学生被视为教育产业链上最大路货的低端产品。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中心副主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如是说:“大学生是整个食物链最后的环节,没有选择空间。”

韩寒的博客《青春》算是一个解答:“心理辅导是没有用的,当我看见我们的女人搂着有钱人,有钱人搂着官员,官员搂着老板,老板搂着林志玲,你怎么给我心理辅导?一打听,同学们混得都更惨,有混得好的男同学,那是靠家里,有混得好的女同学,那是嫁得好„„方圆几百公里内,连个现实的励志故事都没有,这就是很多中国年轻人的生活。”

施密德特在耶鲁大学学报是这样嘲笑中国大学的:“它们把经济上的成功当成教育的成功,并竟然引以为骄傲,这是人类文明史最大的笑话。”这不仅是施密德特眼中唯利是图的中国大学的问题,事实上,中国人早已将“经济上的成功’视为“成功”的全部一拜金女会告诉男人,《非诚勿扰》就是“非钱勿扰”;市长会告诉市民,增加GDP一定可以提高你们的幸福感。

在这个欲望贲张的时代,大学时刻面对两难的选择——是随波逐流,还是保持独立?这是一个寓言:16年前,北京大学曾拥有一堵围墙,一边是假证件和盗版光盘贩子的聚集地,一边是诗人、学者与未名湖,当年围墙在争议声中被轰然推倒,在原来的墙基上建起了商业街;而16年后,进入美国耶鲁大学学院的人仍必须持有白色的门卡,因为学院大铁门总是紧闭,没有门卡,绝对进不了大门。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曾说过,大学物理的围墙可以拆掉,“精神围墙”绝对不能拆。因为没有了“精神围墙”,大学就无法满足人们对她高尚性和纯洁性的期盼,就丧失了大学存在的价值。问题是,中国大学的“精神围墙”也正在倒塌。大学在电视宣传片中吹嘘的是它的建筑物,而不是它的人文精神;学生选择大学,选择的标准不是一个大学的教统,而是就业率的高低。

中国人有两个出身,一是家庭,一是大学。中国人对大学的执念,源于个人对身份的焦虑。当整个社会都认为读大学是成才标准,大学却不能提供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大学的失败;当孩子要提早告别童年的快乐、父母要牺牲全部积蓄、兄弟要放弃接受教育机会,才能让大学生读上一个找不着未来的大学,则是社会的**——我们对大学失望,是因为期望过高:我们对它期望过高,只是因为成本昂贵。

大学要培养的应该是“健全”的精英,他需有自由独立的思想、天马行空的创意、逆流而上的意志、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有着蓬勃的生命力。但今时今日,大学是官场、商场、名利场、欢场、广场,是盲目扩张的流水线、靠人头计算利润的坏公司,是潜规则当道的小社会、官腔流行的小**、占地面积巨大的小城市,却唯独不是理想主义者心中的“大学”。

从小处说,大学应让一个人成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从而改变个人命运;从大处说,大学应促进社会阶层之间进行垂直流动、缓解社会的阶层板结,从而改变国家命运——这正是中国的大学的最大失职之处:大学本应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有力臂膀,但从什么时候起,虚胖多病的大学隐隐成为了社会的负担?

第五篇:中国每年粮食损失浪费量相当于2亿亩耕地产量

中国每年粮食损失浪费量相当于2亿亩耕地产量 2013年02月19日

原标题:我国每年粮食损失浪费量相当于2亿亩耕地产量

中广网北京2月19日消息(记者沈静文)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我国“舌尖上”浪费触目惊心,而餐桌上游的整个粮食产后损失同样严重。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近日透露,我国每年的粮食损失浪费量大约相当于2亿亩耕地的产量,比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省一年的产量还要多。

据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介绍,粮食从生产出来到摆上餐桌过程很长,每个环节都存在着损失、浪费。据测算,我国粮食产后仅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就达到了700亿斤以上。他说,我国农户存粮约占全国粮食年总产量的一半左右,由于储存设施简陋,缺乏技术服务指导,损失的比例在8%左右。每年因为虫霉鼠窃造成的损失在400亿斤以上。而我国的粮食物流方式很落后,散粮运输比例约为15%,大多采用包粮运输方式,抛洒遗留损耗大。全国的粮食企业有近1800亿斤仓容是属于危仓老库,储粮条件差、损失大,这些环节损失损耗大约是150亿斤。此外,由于消费习惯误区,成品粮过渡追求亮、白、精,低水平粗放加工既损失了营养素又明显降低了出品率,复产物的综合利用率也很低,加工环节每年造成的口粮损失在130亿斤以上。

另外任正晓还说,请客吃饭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的消费方式造成了餐桌浪费更是触目惊心。有关方面估算,每年餐桌浪费食物价值达到了2千亿元,我国每年粮食损失浪费量大约相当于2亿亩耕地的产量,比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省一年的产量还要多。任正晓说,我国还有一亿多的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的城市低保人口,浪费粮食折射出的奢华思想观念和浮夸的社会心态,冲击的是思想的大堤、社会伦理的防线,既脱离了国情也有损民风政风,危害巨大,影响恶劣。

下载损失浪费同贪污腐败一样可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损失浪费同贪污腐败一样可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