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100题问答1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100题问答
1、自治区11号文件和自治州21号文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2、非法宗教活动、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危害性是什么?
答: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思想是“三股势力”赖以生存的土壤,是催生民族分裂、暴力恐怖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温床,是严重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毒瘤。
3、为什么要坚决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答: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是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保护正常宗教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反对民族分裂、遏制暴恐犯罪高发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4、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坚持中央提出的“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正确论断,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政策,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要旨,坚持依法治理、疏堵结合、综合施策、健全各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完善宗教事务管理措施,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有效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5、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施策、齐抓共管、先行先试。
6、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答:用足用好法律和相关法规政策,坚决依法取缔非法宗教活动,坚决依法打击宗教极端思想渗透活动,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7、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为什么要坚持齐抓共管?
答: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具有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长期坚持,形成合力,务求实效。
8、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怎样做到先行先试?
答:坚持已经形成并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针对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坚持依法依规的前提下,通过先行先试,正确处理宗教领域复杂敏感问题以及与当前社会管理不相适应的问题,解决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的问题,探索“合法、有效、责任到人”的治理模式。要鼓励基层干部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创新,不断摸索管用的实招、硬招。要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及时总结、肯定成效、推广先行先试的经验做法、固化机制。
9、什么是宗教事务?
答:宗教事务特指宗教社会公共事务,是宗教作为社会实体而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各种关系、行为或活动。管理宗教事务,主要是管理宗教活动场所、宗教团体、宗教教职人员、宗教活动。
10、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1、宗教具有哪“三性”?
答;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
12、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是什么?
答: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不等于宗教活动可以不接受任何约束。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要把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承担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义务。宗教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活动。
13、什么是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答:政府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对宗教方面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和行为,以及社会公共活动涉及宗教界权益的关系和行为的行政管理。
14、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什么?
答: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15、什么是保护合法? 答:保护合法就是依法保护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保护宗教教职人员履行正常的教务活动,保护信教群众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保护合法是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重点。
16、什么是制止非法?
答:制止非法就是要制止超越法律、法规各政策范围以及利用宗教进行的一切非法活动。
17、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概括起来就是“两个要求”和“两个支持”。“两个要求”即: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整体利益。“两个支持”即:支持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努力对宗教教义做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做贡献。
18、我国宗教实行政教分离的内涵是什么?
答: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行政、司法和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不能以宗教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为借口,放弃或摆脱政府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绝不允许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干预司法、干预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绝不允许强迫任何人特别是十八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入教、出家和到寺院学经,绝不允许利用宗教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国家统一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19、什么是宗教事务管理“两项制度”? 答:“两项制度”是指各级领导干部联系清真寺和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是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做好宗教工作的有效措施,是同爱国宗教人士深交朋友,实现党同爱国宗教人士在政治上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20、什么是宗教极端势力? 答:宗教极端势力是一股在宗教名义掩盖下传播极端思想主张、从事恐怖活动或分裂活动的社会政治势力。
21、宗教极端思想有什么特征?
答:宗教极端思想有五个特征:一是强烈的政治性。以建立政治统治为目标,曲解、篡改宗教教义,赋予宗教经典、教义以政治含义,使宗教信仰成为政治纲领。二是宗教极端主义在多民族国家中,往往与民族分裂势力结合在一起,用宗教狂热煽动民族仇视,鼓吹“圣战”,激化民族矛盾,挑起冲突。宗教极端主义成为民族分裂势力的灵魂和工具。三是宗教极端主义在组织形式上以集团为单位,具有团伙性。四是活动方式具有暴力性。五是在信仰上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为我独尊,排除异己,丧失理性,片面发挥宗教教义中具有排他性的内容,敌视一切异质的信仰和文化。
22、宗教极端主义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组织、策划、参加“伊扎布特”、“依吉拉特”等宗教极端团伙组织活动;鼓吹“圣战”,组织、策划、实施各种暴力恐怖活动;宣扬以《古兰经》为根本大法,以宗教为掩盖,抵制或干预国家司法制度和行政管理等。
23、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答: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是歪曲教义,企图通过暴力手段推翻现有社会政治秩序,或者通过暴力来支持信仰、生活方式、法律体系的观点、立场和行为。其借用宗教只是假象,核心是制造民族分裂和进行暴力恐怖活动。
24、为什么说宗教极端思想是引发暴力恐怖活动的精神力量来源?
答:宗教极端势力极力歪曲、利用宗教,对伊斯兰教教义教法进行极端解释,鼓吹宗教极端主义并向教徒灌输,向社会散布。尤其是把“安拉独一”、“圣战”等教义理念歪曲绝对化,强化极端主义思想。否 认世俗政权和法律,煽动信徒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最后使这种极端思想内化到恐怖分子的头脑,这是“三股势力”从事恐怖活动的精神支柱。他们主要利用地下讲经灌输宗教极端思想,宣传圣战,培植骨干力量和暴力恐怖活动。
25、如何深入揭批宗教极端活动的反动本质?
答:要抓住典型案例,采取公开审判方式,及时在各种媒体上发布信息,公开处理、大力揭批。及时编写贴近实际、灵活生动的典型案例,向群众深刻揭露宗教极端势力破坏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的违法犯罪事实,使群众擦亮眼睛,避免上当,形成对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民族分裂活动围打掘根的强大社会氛围。
26、什么是正常宗教活动?
答: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的符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法规、条例、规章的宗教活动。国家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
27、什么是非法宗教活动?
答:凡是违反国家宪法、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法规、条例、规章的宗教活动和利用宗教进行的活动。
28、如何准确界定正常宗教活动与非法宗教活动?
答:正常宗教活动是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的符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法规、条例、规章的宗教活动。例如诵经、礼拜、祈祷、讲经、封斋等活动。凡是违反这些法律、法规、政策的宗教活动,都属于非法宗教活动。
29、非法宗教活动界定的具体内容有多少种?(宣传小册22页37题)答:26种。
30、非法宗教活动的危害是什么? 答:(1)破坏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侵犯公民信教和不信教的自由权,干预行政、司法、婚姻、教育等社会事务,影响党和政府政令畅通,影响基层组织建设。(2)危害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极易把群众引向宗教至上的企图,往往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危害民族团结,影响经济发展。(3)危害祖国统一。民族分裂分子大肆宣传“圣战”,煽动宗教狂热和民族仇视,建立反动组织,制造**、骚乱、暴力恐怖事件,妄图破坏祖国统一。
31、干涉他人宗教信仰自由,强迫或变相强迫他人信教的行为怎样处理?
答:这种行为是非法的,依据《宗教事务条例》第三十九规定,由宗教事务部门责令改正,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32、以斋戒为借口干涉群众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怎样处理?
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第二项规定,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33、强迫妇女戴面纱和进清真寺礼拜的行为怎样处理?
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宗教事务条例》,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和妇联责令限期改正,并进行批评教育;以殴打、体罚以及家庭暴力等手段实施上述行为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五条的规定,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34、由未经爱国宗教团体聘任、无宗教教职资格证书的人组织、主持宗教活动、举行宗教仪式的行为怎样处理?
答:依据《宗教事务条例》,由宗教事务部门责令停止活动,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5、未经批准擅自开办经文班、私带学经人员的行为怎样处理? 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宗教事务条例》中有关条文规定,由县级以上宗教事务部门和基层组织予以取缔,对开办经文班、点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责成宗教团体撤销宗教教职人员的教职资格;违法所得由宗教事务部门予以没收。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36、强迫、纵容、放任未成年人和学校学生礼拜、学经、封斋的怎样处理? 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宗教事务条例》的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并进行批评教育;以殴打、体罚以及家庭暴力等手段实施上述行为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37、给未领结婚证者以念“尼卡”仪式结婚,给已婚男性重念“尼卡”,未依法办理离婚手续而以“三个塔拉格”就离婚等方式干预婚姻的行为怎样处理? 答:依据《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法》、《伊斯兰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伊斯兰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人员聘任办法》中的规定,由县级以上宗教事务部门责令改正;对教职人员视情给予劝诫、暂扣或吊销教职人员资格证书、取消宗教教职人员资格的处罚》。
38、在宗教活动场所架设高音喇叭进行宗教活动的行为怎样处理?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中有关条例规定,由环境保护部门、宗教事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并进行批评教育和征收超标环境噪音排污费。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39、利用参加婚礼、家庭聚会,以及“麦西来甫”等机会,进行“大比力克”等讲经布道活动的行为怎样处理?
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宗教事务条例》中有关条文规定,由县级以上宗教事务部门、公安部门和基层组织责令停止活动,并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责成宗教团体撤销参与活动的宗教教职人员的教职资格。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40、蓄意挑拨不同宗教、不同教派之间或同一教派内的纷争,制造混乱的行为怎样处理? 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宗教事务条例》中有关规定,对扰乱工作秩序,妨碍公共安全,具有社会危害性,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宗教事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41、为什么宗教活动要在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
答:首先,宗教活动场所是专门进行宗教活动的地方,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未经批准在宗教活动场所以外进行宗教活动是非法的;其次,在宗教活动场所以外进行的宗教活动,给活动的控制和管理都带来较大难度,还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插手和利用;再次,也有损宗教活动的严肃和神圣。因此,不能擅自到宗教活动场所以外进行宗教活动。
42、暴力恐怖案件与非法宗教活动、宗教极端思想有什么联系?
答:暴力恐怖案件几乎都从非法宗教活动开始,利用宗教极端思想传播分裂理念、发展组织成员、引发“圣战”共鸣、最终实施暴力恐怖活动。推翻政府,用各种暴力恐怖手段加害于广大人民群众。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思想是“三股势力”赖以生存的土壤,是催生民族分裂、暴力恐怖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温床,是严重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毒瘤。
43、如何开展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和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
答: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群防群治,讲究政策、策略、方法,不断发展壮大防止非法宗教活动、遏制极端思想渗透的群众基础,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坚决依法制止非法宗教活动,铲除民族分裂势力和暴力恐怖活动思想发动和成员发展的活动基础;坚决严厉打击宗教极端团伙组织,深挖和催毁滋生暴力恐怖犯罪的组织基础,遏制宗教极端活动上升势头。
44、在处理非法宗教活动中如何正确把握政策?
答:参与非法宗教活动的原因各异,人员成分复杂,在依法治理过程中,必须把握政策、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依法取缔、科学施策,最大限度地分化瓦解敌人,最大限度地教育团结争取群众。对以传承宗教为目的的,要加强批评教育;对利用非法宗教活动灌输宗教极端思想、宣传“圣战”、培植民族分裂、恐怖势力的,要坚决依法打击;对一般参与人员,要立足于教育、挽救和转化;对极少数民族分裂、暴力恐怖、宗教极端势力的首要分子和骨干成员,要依法严惩。
45、为什么要充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答:风俗习惯在各民族人民的感情中地位十分重要,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忽视或不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会被视为对一个民族的歧视与不尊重。正确对待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关系到尊重民族感情、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正确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大问题。因此,决不能认为尊重风俗习惯是小事,它是关系到加强民族团结,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及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是关系到能否正确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与宗教政策的大事。
46、公职人员、学校师生着装要求是什么?
答:公职人员、学校师生等要遵守职业、行业和校园基本着装要求。
47、共产党员为什么不能信教?
答: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共产党员信仰宗教、参加宗教活动,违背了党的性质,破坏了党的纯洁性,削弱了党的战斗力,降低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也不利于全面正确的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48、如何处理违纪信教党员?
答:对违纪人员区分不同情况,慎重对待,妥善处理:对于共产主义信念动摇,热衷于组织或参加宗教活动,但经过批评教育,有转变决心和实际表现,本人要求留在党内的,可作限期改正处理;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劝其退党、退出公职;对于极少数煽动宗教狂热、利用宗教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开除党籍、公职,并追究法律责任。
49、如何做好离退休党员干部不信教、不参与宗教活动的工作?
答:要经常关心基层退休党员干部的思想和生活,做好“厚待、厚养、厚爱、厚葬”工作,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自觉抵制宗教观念的影响。50、哪些公共场所禁止做礼拜?
答:党政机关、公共事业单位、企业生产经营场所、商场(含商品批发市场)、学校、医院、交通运输工具、交通站点、街道道路、休闲娱乐广场等公共场所。
51、为什么禁止穿戴“吉里巴甫”等服饰?
答:穿戴“吉里巴甫”等服饰,与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密切相关,不仅有违风序良俗、民族文化传统,也影响妨碍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要综合施策,坚决治理。
52、如何治理穿戴“吉里巴甫”等服饰行为?
答:要查清背景,对煽动、教唆、胁迫者,依法严肃处理。要坚决禁止制作、销售“吉里巴甫”等服装,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加强整顿,严查制作、销售服饰的窝点。
53、如何对待妇女蒙面纱、年轻人留大胡须?
答:要采取耐心细致说服教育引导的方法,促其主动改正。禁止当街摘面纱、剪袍子、剃胡子等简单粗暴的方法。
54、如何处理出于朴素宗教感情而组织、参与的一般地下教学经等活动?
答:要通过教育、批评、疏导的办法予以制止,不进行经济处罚,一般不采取强制措施。
55、处理情节较为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非法宗教活动的依据是什么? 答:由有关部门依照《宗教事务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规定进行行政处罚,严禁利用乡规民约进行罚款。
56、利用非法宣传品、互联网等媒介传播宗教的行为有哪些?
答:利用非法宣传品、互联网等媒介传播宗教的行为主要有:擅自出版、印刷、复制、制作、发行、销售和传播宗教类出版物和音像制品(包括引进境外宣扬宗教的影视作品);利用数字出版和互联网、手机、移动存储介质等宣扬、传播宗教;非法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收听、收看、传播境外宗教广播节目等行为。
57、对强迫他人在斋月期间封斋、停止生产经营等正常生产生活活动的行为应怎样处理? 答:任何组织、个人不得强迫他人在斋月期间封斋、停止生产经营等正常生产生活活动。对情节轻微的,批评、教育。对于殴打、体罚、虐待及其它暴力手段实施强行干涉的,依法严肃处理。
58、对于利用宗教破坏法律实施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答:对于利用宗教破坏法律实施的,要依法处理。这些行为主要包括:以宗教教义妨碍国家教育制度、干涉行政、司法、计划生育政策和遗产分配的;违反《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重婚的,给未领取结婚证者以念“尼卡”等宗教仪式结婚的,未依法办理离婚手续而以宗教方式离婚的等。
59、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宣传教育重点区域有哪些? 答:要突出宣传教育重点,将宣传教育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在农村、社区、城乡结合部。60、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重点人群有哪些? 答:流动人口、重点人员、特殊群体、危安服刑在教人员。
61、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应采取什么样的宣传教育方式? 答:要突出“面对面”、“草根化”方式,使用贴近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图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为宣传渠道,努力做到宣传教育活动入脑入心。62、“一反两讲”的内容是什么? 答:“一反两讲”是指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
63、对宗教极端势力及其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应采取什么政策? 答:要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公检法司等部门的有关规定,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进一步提高依法打击处理水平。
64、如何加强对爱国宗教人士的管理?
答:要加强对宗教人士的聘用、培养、培训、激励考核管理,不断完善宗教人士管理、生活照顾及生活补助发放制度。
65、我区对爱国宗教人士带培塔里甫的原则是什么? 答:坚持“按需带培”和“属地管理”的原则。
66、如何认识爱国宗教人士在抵制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答:要充分认识爱国宗教人士是团结信教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作用发挥越充分,越有利于党和政府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越有利于团结、教育、引导信教群众,越有利于遏制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67、加强对爱国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法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答:通过法治教育,使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充分认识到自己首先是公民,其次才是教民,既享有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又要履行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任何行为包括宗教活动都要符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不能从事非法宗教活动,更不能参与宗教极端活动。68、讲经、解经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按照国家宗教局、全国伊协和自治区民宗委(宗教局)、伊协规范解经要求,严格按照新编《卧尔兹》进行讲经、解经,把伊斯兰教的“两世吉庆”、倡导和平、热爱祖国、服从秩序、团结友善的理念融汇到讲经、解经工作之中,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时代发展、适应现代文化的阐释,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增强新疆宗教文化的时代性和包容性。69、如何加强中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答:青少年和在校学生是非法宗教活动侵蚀的主要对象,要在中小学校德育教育中增设公民教育内容,把培养国家意识、公民意识贯穿学校德育教育全过程,融入学生日常教育之中。70、防止宗教向教育领域渗透的“两个不得”、“五个严禁”的内容是什么? 答:“两个不得”: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校进行宗教活动。“五个严禁”:严禁在学校传播宗教思想、发展教徒;严禁在学校设立宗教活动场所、举行宗教活动;严禁师生建立宗教团体和组织;严禁师生在校内外参加或组织参加宗教活动;严禁师生穿戴宗教服饰、佩戴宗教标志。
71、对向未成年人进行宗教渗透的行为如何处理? 答:要严格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要求,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引诱、强迫未成年人参加宗教活动,对违法行为坚决依法处理。对强迫、唆使、纵容未成年人封斋的,要严肃批评教育,对未成年人身心造成严重伤害的要依法处理。对参加宗教活动、封斋的未成年人,加强教育引导。72、对零散朝觐人员如何处理?
答:对参与过零散朝觐的人员纳入“参与过非法宗教活动人员”范围,要加强教育管理,杜绝隐患。73、对去世的少数民族干部应如何对待?
答:由基层党组织安排干部、宗教人士等,为去世的少数民族干部举办符合本民族习惯的遗体告别和送葬站礼仪式。
74、为什么必须坚决依法取缔地下讲学经活动?
答:任何形式的地下讲学经都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宗教管理政策,而且地下讲学经极易被不法分子控制利用,成为宣扬宗教极端和暴力恐怖思想的手段。凡是组织地下讲学经都是非法宗教活动,要坚决依法取缔。
75、利用互联网等新型媒体从事非法宗教活动有哪些表现?
答:要高度重视互联网新型媒体对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带来的严峻挑战,对利用聊天室、微信、QQ群等各类网络传播工具宣传宗教思想,开展宗教活动的,一律视为非法宗教活动,必须依法查禁。76、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工作格局是什么?
答:要充分发挥各级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完善党委领导、各部门各司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77、提高“一个认识”的内容是什么?
答:提高对暴恐团伙几乎都从非法宗教活动开展,利用宗教极端思想传播分裂理念,发展组织成员,引发“圣战”共鸣,最终实施暴恐活动的认识。78、研究“两个规律”的内容是什么? 答:从宗教氛围浓厚→非法宗教活动频发→暴力恐怖案件发生的演变规律,从虔诚的教徒→狂热的信徒→凶残的暴徒的演变规律。
79、处理好“三个关系”的内容是什么?
答:一是处理好为了谁与依靠谁的关系。二是处理好治标与治本的关系。三是处理好依法治理与先行先试的关系。
80、解决“三个问题”的内容是什么?
答:在抓宗教管理时,尤其是发现问题方面,要解决村里清楚但往往装不清楚,乡里不清楚但往往装清楚,县里想弄清楚但往往弄不清楚的问题。81、做到“三个心中有数”的内容是什么? 答:各级干部要对当地是否有非宗教教职人员讲经、是否有地下教经点,是否有人组织非法“台比力克”活动做到心中有数。
82、党员干部抵制“三非”中“四个保证”内容是什么?
答:一是保证家庭成员和亲属不穿着“吉里巴甫”服饰、不戴面纱、年轻人不留大胡须;二是保证家庭成员和亲属不参与非法宗教活动、不接触宗教极端思想,并主动提出有关问题;三是保证家庭成员和亲属不收听、收看和传播非法反动宣传品,不在互联网等新型媒体上下载、制作、传播有害信息和非法反动内容;四是保证家庭成员和亲属不参加零散朝觐。83、什么是“三非”活动?
答:非法宗教活动,非法宗教宣传品,非法宗教网络传播。84、什么是“三股势力”?
答: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85、什么是新疆精神?
答: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86、宗教人士“三爱一守”的内容是什么?
答:广大爱国宗教人士要做到爱国、爱社会主义、爱教和遵纪守法。87、为什么要坚持“一反两讲”? 答:只有坚持“一反两讲”,才能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保证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只有坚持“一反两讲”,才能凝聚全疆各族人民的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加快新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进程,不断满足各族群众求发展、谋利益、思稳定、盼和谐的愿望。88、培养爱国宗教人士的目标是什么?
答:培养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群众中有威信、关键时刻起作用的爱国宗教人士队伍。89、什么是新疆“三史”?
答:新疆地方史、新疆民族发展史、新疆宗教演变史。90、什么是民族团结?
答: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91、维护民族团结的“五个互相”是什么?
答:各民族要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谅解。92、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三个离不开”是什么?
答: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93、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四个人人”是什么?
答:人人讲民族团结、人人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懂得民族政策、人人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94、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对维护新疆稳定的“四个有利于”是什么?
答: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边防和国家政权的巩固。95、为什么说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
答:只有实现民族团结、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没有民族团结,必然是民族矛盾、冲突不断,导致国家四分五裂、一盘散沙。
96、为什么说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
答:只有实现民族团结,社会才能安定和谐,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97、为什么说民族团结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答:各民族只有一条心,才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经济社会取得长足进步、各族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98、“四个认同”的内容是什么?
答: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99、“四维护两反对”的内容是什么?
答: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法律尊严,反对民族分裂,反对非法宗教活动。100、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五观”?
答:马克思主义“五观”是指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第二篇: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100题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
1、《河北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所称清真食品,是指。
A、按照回族等有清真饮食习惯少数民族的风俗屠宰、加工的肉制品和其它食品 B、按照回族等有清真饮食习惯少数民族的风俗屠宰、加工、制作的肉制品和其它食品 C、按照
回族等有清真饮食习惯少数民族的风俗屠宰、加工、制作、销售的肉制品和其它食品
2、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清真食品准营证和清真标识牌。所在地人民政府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后日内给予批复。
A、七日 B、十日 C、十五日
3、《河北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规定: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生产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悬挂。
A、清真标识牌 B、清真准营证C、清真食品税务登记证
4、经营制售假冒伪劣清真食品的处以罚款。
A、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 B、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 C、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
5、民族是产生的。
A、人类社会一开始B.国家出现后C.原始社会崩溃,私有财产和阶级产生后
6、最早提出民族区域自治理念。
A、马克思 B、毛泽东 C、列宁
7、社会主义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是。
A、民族解放 B、民族繁荣 C、民族自强
8、“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这一句话是 提出来的。
A、江泽民 B、邓小平C、毛泽东
9、一再强调“民族、宗教无小事。”。
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10、自治州、自治县的建制须经 批准。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 C、省级人民代表大会
11、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人民代表按照的要求配置。
A、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应占大多数
B、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有适当代表名额。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要有一名代表
C、民族代表名额严格按人口比例分配
12、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应担任 职务。
A、主任 B、副主任 C、主任或者副主任
13、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制定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
14、《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发达地区的企业到民族自治地方投资,应采取原则。
A、无私援助 B、互惠互利 C、无偿投资
15、《民族区域自治法》对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行使变通权的审批期限是。
A、30日 B、60日 C、90日
16、《民族区域自治法》对民族自治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作的修改是。
A、新增了优先合理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的条款
B、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基?∩枋┙ㄉ杳磕甑菰?10% C、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免除配套资金
17、《民族区域自治法》对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资金规定是。
A、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减少或者免除配套资金的照顾 B、配套资金给予减免20%的照顾 C、免除配套资金
18、《民族区域自治法》对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开发资源、进行建设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照顾作了的规定。
A、产品留成 B、利润分成 C、对自然资源输出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
19、《民族区域自治法》对民族自治地方扶贫工作作出了 新规定。
A、增加财政拨款以帮助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尽快脱贫
B、国家和上级人民政府应从财政、金融、物资、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使贫困人口尽快脱贫,实现小康
C、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投入,帮助民族地方贫困人口尽快脱贫,实现小康
20、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请 批准。
A、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省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
21、下列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与一般地方性法规在产生前提上描述正确的是。
A、一般地方性法规有一个前提,不得和国家法律、政策相抵触。而法律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没有预设这个前提条件
B、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产生的前提是根据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一般地方性法规是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或授权制定
C、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与一般地方性法规产生的前提是一样的
22、《宪法》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管理文化教育事业的规定是。
A、自主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B、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管理本地方的文化教育事业 C、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对本地的文化教育事业进行管理
23、《教育法》对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教学使用语言文字上的规定是。
A、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B、一律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汉字进行教学
C、必须使用汉语和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双语教学
24、《劳动法》在劳动就业上,对少数民族的特别规定是。
A、劳动就业,要优先照顾少数民族 B、劳动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C、要与汉族一视同仁,同工同酬
25、散居的少数民族当地人大的代表,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以当地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A、高于 B、等于 C、少于
26、《刑法》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给予的处罚。
A、判处死刑 B、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C、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27、最早写入“民族团结”原则的法律。
A、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2年8月《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C、1954年《宪法》
28、个人的民族成分。
A、可依据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民族成分确定 B、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成分确定 C、只要是直系亲属就可确定
29、据国家的民族政策,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的子女或收养其他民族的幼儿,其民族成分。
A、在18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18岁者由本人决定,年满20周岁者不再更改民族成分 B、由本人决定 C、在18岁以前由母亲和继父、或父亲和继母商定;双方原来的子女已满18周岁的,不更改原来的民族成分
30、《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A、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B、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 C、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
31、为加快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我省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中,对少数民族考生予以特殊照顾,具体政策是。
A、对散居少数民族考生照顾5分,对自治县考生照顾10分
B、对散居少数民族和自治县考生照顾5分
C、对散居少数民族和自治县少数民族考生照顾10分
32、《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在条件下,要求生育的夫妻,可以有计划地照顾再生一个子女。
A、夫妻双方有一方为少数民族人口,且只有一个子女的B、夫妻双方有一方为1000万以下的少数民族,只有一个子女的 C、夫妻双方均为全国1000万以下少数民族,只有一个子女的
33、《河北省殡葬管理办法》规定:火葬区内实行土葬的少数民族公民死亡后应在当地的地点埋葬。
A、民政部门指定 B、民族宗教事务管理部门指定 C、民政部门和民族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共同指定 34、2003年9月在我国举行了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A、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B、重庆市 C、甘肃省兰州市
35、孔雀舞是的民间舞蹈。
A、彝族 B、傣族 C、白族
36、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是族的民族英雄。
A、回 B、汉 C、高山
37、曾与刘伯承将军“歃血为盟”的彝族领袖是。
A、果基小约丹 B、奢香 C孟获
38、蒙古族作家尹湛纳希十九世纪中后期写成的历史小说《青史演义》,主要歌颂了民族英雄金戈铁马勇创伟业的事迹。
A、努尔哈赤 B、成吉思汗C、忽必烈
39、我国的五大宗教是指。
A、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
B、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东正教
C、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
4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是在《宪法》
中明确规定的。
A、第三十四条B、第三十五条 C、第三十六条
41、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
A、干涉B、支配C、侵犯
42、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指政府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实施进行 和监督。
A、直接管理B、行政管理 C、依法管理
4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目的在于保护正常的活动和宗教界的。
A、正当权利 B、基本权利 C、合法权益
44、全面正确地贯?怪葱凶诮绦叛鲎杂烧咭埠茫婪忧慷宰诮淌挛竦墓芾?也好,目的都是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
A、相协调B、相和谐C、相适应
45、佛教传入中国二千年界定为年。
A、1998年B、1996年C、2000年
46、佛教在中国内地分为佛教和
佛教。
A、南传 北传 B、汉传 藏传 C、汉族 藏族
47、道教的发源地在。
A、中国B、印度 C、日本
48、道教主要的教派是和 两大教派。
A、正一 全真B、武当 正一 C、全真 天师
49、伊斯兰教的主要功修为念、礼、斋、课、五功。
A、朝B、修C、拜
50、基督教在国外是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耶稣教)的总称,在我国,基督教特指。
A、东正教B、新教C、天主教
51、明朝万历年间,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之后,天主教在中国有了较快的发展。
A、英国B、法国C、意大利
52、中国天主教是全国天主教教务最高领导机构。
A、爱国会B、主教团C、教务委员会
53、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全体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联合起来,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这个目标上来,是党处理宗教问题的根本。
A、立足点和落脚点 B、出发点和立足点 C、出发点和落脚点
54、中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但共产党员不得。
A、信仰宗教B、崇拜宗教 C、参加宗教活动55、1994年1月31日,国务院颁布了第号令(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和第号令(即《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
A、144145B、146147C、148149
56、《河北省宗教事务条例》经河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通过,自2003年起施行。
A、三9月1日B、四 9月1日C、四 10月1日
57、《河北省宗教事务条例》中所称“宗教事务”,是指宗教
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和行为,以及社会公共活动涉及宗教界权益的关系和行为。
A、涉及B、参与 C、关联
58、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 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 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A、限制 歧视B、强制 歧视C、胁迫 歧视
59、宗教团体、宗教教职人员和信仰宗教的公民应当坚持爱国主义,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法律、法规。
A、熟悉B、遵守C、执行
60、成立宗教团体应当依法提出,经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行政部门审查同意后,到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依法取得法人资格。
A、意见B、申请C、要求
61、宗教团体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人民政府的行政管理。
A、服从B、接受C、隶属
62、宗教团体可以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举办以为目的的经济实体和社会公益事业。
A、自养 ?、营利C、创收
63、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应当依法向 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按规定的程序履行登记手续。
A、县级B、市级C、省级
64、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应当建立安全责任制,防火、防盗、防,防止出现禁忌物。
A、事故B、斗殴C、暴力
65、宗教活动场所可以接受公民和团体自愿捐献的布施、乜贴、奉献和其它捐赠。
A、负责人B、管理组织C、任何人
66、宗教活动应当在依法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
A、规定B、登记C、管理
67、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宗教活动场所 传教、布道、散发宗教宣传品。
A、附近B、以外C、周围
68、宗教团体举办宗教教职人员培训班和其它培训班,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行政部门。
A、认可B、批准C、备案
69、宗教活动场所不得出租和转让,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房产可以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出租和转让。
A、剩余B、自用C、附属
70、外国人不得干涉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的和变更,不得干涉宗教团体对宗教教职人员的和变更,不得干涉和支配宗教团体的其它事务。
A、设立 选任B、建立 任免 C、建立 选任
71、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和宗教教职人员在同国外宗教界开展友好往来或者学术交流活动中,应当坚持、平等友好的原则。
A、互通有无 B、独立自主 C、互不侵犯
72、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区的管理机构应当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宗教活动场所应当
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区的发展和建设。
A、遵照 执行 B、遵守 支持C、履行 维护
73、未经核准登记,擅自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予以。
A、废止B、取缔C、撤消
74、侵害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合法财产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行政部门责令其侵害行为,侵占的财产;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
A、反省 退还B、停止 返还C、制止 退赔
75、擅自出版、印制、发行的,由县级以上新闻出版或文化行政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A、宗教艺术品 B、宗教出版物C、宗教用品
76、设立宗教活动场所,下列条件:
(一)有固定的处所和名称;
(二)有经常参加宗教活动的信教公民;
(三)有信教公民组成的管理组织;
(四)有主持宗教活动的宗教教职人员或者符合各宗教规定的人员;
(五)有管理规章;
(六)有合法的经济收入。
A、必须具备B、应该具备 C、需要具备
77、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应提交下列书面材料:
(一)设立宗教活动场所的申请书;
(二)该场所的有关资料和证件;
(三)乡(镇)人民政府或城市街道办事处的意见。
A、申请设立B、批准设立 C、申请审核
78、宗教活动场所经核准登记后,须?诿磕辍 ∠蛘诮?事务部门提交上该场所管理情况的报告。
A、第一季度B、第二季度 C、第三季度
79、宗教活动场所的主管部门是该场所的登记主管部门。
A、抽查B、检查 C、季度检查
80、宗教活动场所检查的是: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
(二)管理规章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三)主要宗教活动及涉外活动情况;
(四)主要财务管理、收支情况;
(五)登记项目变更情况;
(六)所属企、事业和现有房地产的变动、管理情况;
(七)其它有关情况。
A、要求B、内容C、安排
二、多项选择:
81、《河北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规定:部门负责依照各自职责,做好清真食品的管理监督工作。
A、工商 B、税务 C、经济贸易 D、技术监督
82、生产经营清真食品单位的不得含有有清真饮食习惯少数民族忌讳的内容。
A、字号 B、食品名称 C、专用包装物 D、广告用语或图像
83、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个人不是有清真饮食习惯少数民族公民的应当给予的处罚。
A、责令停业B、吊销清真食品准营证C、收回清真标识牌照D、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84、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包括。
A、自治区B、自治州(盟)C、自治县(旗)D、民族乡
85、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是。
A、特别行政区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6、《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国家通过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A、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 B、专项财政转移支付
C、民族优惠政策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国家确定的其他方式 D、通过固定补贴拨款等方式
87、《民族区域自治法》在稳定民族自治地方建制方面作了
修改。
A、民族自治地方建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撤销和合并 B、民族自治地方一经建立,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撤销和合并 C、确实需要撤销、合并的,按照法定程序报请批准 D、必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88、《城市民族工作条例》主要内容包括:。
A、城市民族工作原则 B、街道办事处少数民族干部的配备,城市少数民族干部、专业技术 人员的培养、选拔、使用 C、人民政府帮助发展适应少数民族需要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对清真饭店、清真食品生产加工、供应网点的设置和扶持,对外来少数民族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和支持 D、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89、《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主要作用是:。
A、保障民族乡行使自治权 B、保障建立民族乡民族的平等和当家作主的权利 C、明确了对民族乡少数民族干部的配备帮助的内容 D、帮助民族乡发展经济文化事业
90、《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对于建立民族乡的建乡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的要求是:。
A、建乡少数民族人口应占全乡总人口的比例一般在30%左右 B、建乡少数民族人口应占全乡总人口的50%以上 C、个别特别的可低于30%D、个别特别的可以低于50%,最低不能低于30%
9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对不能变通。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B、宪法规定的、民族?蜃灾畏ü娑ǖ摹、其他法律有关民族问题的专门规定 D、民族自治地方对可以变通的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
92、我国城市少数民族的特点是。
A、少数民族人口少,民族成分多;各类人才多,民族干部、知识分子占人口比例大;职业构成复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都有;居住分散,但也有历史形成的相对集中的小块聚居区 B、有明显的民族意识;世居城市的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汉族有较大差距 C、民族意识强;有明显的生活习惯;宗教意识强;互相间联系密切;对外联系广;文化素质高,当干部、管理人员的多;同样享有民族自治权利 D、已经汉化,自身的特点已不明显
9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
A、保护合法 B、制止非法 C、抵御渗透 D、打击犯罪
94、的合法权益及正常的宗教活动受法律保护。
A、宗教团体B、宗教活动场所C、宗教教职人员D、信仰宗教公民
95、宗教活动必须遵守国家的。
A、法律B、法规C、政策D、要求
96、四个维护是指维护。
A、法律尊严 B、人民利益 C、民族团结 D、祖国统一
97、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是。
A、开斋节B、宰牲节C、圣纪节 D、圣诞节
98、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的宗旨,是指坚持方针。
A、自治B、自传C、自养D、自办
99、宗教活动应当在宪法、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的活动。
A、国家行政 B、司法C、教育D、社会公共利益
100、任何宗教组织和教职人员不得接受国外宗教组织和个人的。
A、指令 B、委任 C、宗教津贴 D、办教经费
竞赛须知
一、竞赛时间
2003年9月26日开始,10月31日结束。获奖名单在河北日报公布。
二、参赛范围
社会各界、各行各业凡关注民族宗教工作的人员,均可参加。
三、参赛要求
1、参赛者请将答案在竞赛答题卡上标明,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圈内用钢笔或黑色圆珠笔涂黑。
2、答题卡可以复制,但每位参赛者只允许填写一张有效答题卡,并按要求在答题卡上详细填写有关内容。
3、填写好的答题卡,寄至: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西路377号 省民族宗教厅政法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竞赛”办公室,邮编:050051
4、以集体形式组织参赛的单位,请将答卷集中在一起按上述地址寄出,并附上一份集体组织参赛的简要情况说明、联系人、联系电话等,并加盖本单位公章。
四、评奖办法
1、竞赛设组织奖和个人奖。组织奖根据参赛人数多少及平均成绩等情况评定,个人奖在公正机关监督下,从正确答卷中抽奖产生。
2、组织奖设一等奖2名,奖金3000元人民币;二等奖3名,奖金2000元人民币;三等奖6名,奖金1000元人民币。个人奖设一等奖6名,奖DVD一台;二等奖10名,奖VCD一台;三等奖20名,奖收录机一台;纪念奖1000名,奖纪念品一份。获奖集体颁发奖杯,获奖个人颁发证书。
第三篇: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100题(DOC)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
1、《河北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所称清真食品,是指。
A、按照回族等有清真饮食习惯少数民族的风俗屠宰、加工的肉制品和其它食品 B、按照回族等有清真饮食习惯少数民族的风俗屠宰、加工、制作的肉制品和其它食品 C、按照
回族等有清真饮食习惯少数民族的风俗屠宰、加工、制作、销售的肉制品和其它食品
2、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清真食品准营证和清真标识牌。所在地人民政府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后日内给予批复。A、七日 B、十日 C、十五日
3、《河北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规定: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生产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悬挂。
A、清真标识牌 B、清真准营证 C、清真食品税务登记证
4、经营制售假冒伪劣清真食品的处以罚款。
A、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 B、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 C、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
5、民族是产生的。
A、人类社会一开始B.国家出现后C.原始社会崩溃,私有财产和阶级产生后
6、最早提出民族区域自治理念。A、马克思 B、毛泽东 C、列宁
7、社会主义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是。A、民族解放 B、民族繁荣 C、民族自强
8、“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这一句话是 提出来的。A、江泽民 B、邓小平C、毛泽东
9、一再强调“民族、宗教无小事。”。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10、自治州、自治县的建制须经 批准。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 C、省级人民代表大会
11、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人民代表按照的要求配置。
A、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应占大多数
B、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有适当代表名额。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要有一名代表
C、民族代表名额严格按人口比例分配
12、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应担任 职务。A、主任 B、副主任 C、主任或者副主任
13、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制定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
14、《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发达地区的企业到民族自治地方投资,应采取原则。
A、无私援助 B、互惠互利 C、无偿投资
15、《民族区域自治法》对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行使变通权的审批期限是。
A、30日 B、60日 C、90日
16、《民族区域自治法》对民族自治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作的修改是。
A、新增了优先合理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的条款
B、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基?∩枋┙ㄉ杳磕甑菰?10% C、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免除配套资金
17、《民族区域自治法》对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资金规定是。
A、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减少或者免除配套资金的照顾 B、配套资金给予减免20%的照顾 C、免除配套资金
18、《民族区域自治法》对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开发资源、进行建设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照顾作了的规定。
A、产品留成 B、利润分成 C、对自然资源输出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
19、《民族区域自治法》对民族自治地方扶贫工作作出了 新规定。
A、增加财政拨款以帮助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尽快脱贫
B、国家和上级人民政府应从财政、金融、物资、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使贫困人口尽快脱贫,实现小康
C、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投入,帮助民族地方贫困人口尽快脱贫,实现小康
20、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请 批准。
A、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省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
21、下列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与一般地方性法规在产生前提上描述正确的是。
A、一般地方性法规有一个前提,不得和国家法律、政策相抵触。而法律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没有预设这个前提条件
B、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产生的前提是根据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一般地方性法规是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或授权制定
C、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与一般地方性法规产生的前提是一样的
22、《宪法》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管理文化教育事业的规定是。
A、自主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B、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管理本地方的文化教育事业 C、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对本地的文化教育事业进行管理
23、《教育法》对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教学使用语言文字上的规定是。
A、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B、一律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汉字进行教学
C、必须使用汉语和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双语教学
24、《劳动法》在劳动就业上,对少数民族的特别规定是。
A、劳动就业,要优先照顾少数民族 B、劳动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C、要与汉族一视同仁,同工同酬
25、散居的少数民族当地人大的代表,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以当地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A、高于 B、等于 C、少于
26、《刑法》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给予的处罚。
A、判处死刑 B、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C、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27、最早写入“民族团结”原则的法律。
A、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2年8月《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C、1954年《宪法》
28、个人的民族成分。
A、可依据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民族成分确定 B、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成分确定 C、只要是直系亲属就可确定
29、据国家的民族政策,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的子女或收养其他民族的幼儿,其民族成分。
A、在18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18岁者由本人决定,年满20周岁者不再更改民族成分 B、由本人决定 C、在18岁以前由母亲和继父、或父亲和继母商定;双方原来的子女已满18周岁的,不更改原来的民族成分
30、《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A、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B、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 C、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
31、为加快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我省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中,对少数民族考生予以特殊照顾,具体政策是。
A、对散居少数民族考生照顾5分,对自治县考生照顾10分
B、对散居少数民族和自治县考生照顾5分
C、对散居少数民族和自治县少数民族考生照顾10分
32、《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在条件下,要求生育的夫妻,可以有计划地照顾再生一个子女。
A、夫妻双方有一方为少数民族人口,且只有一个子女的B、夫妻双方有一方为1000万以下的少数民族,只有一个子女的 C、夫妻双方均为全国1000万以下少数民族,只有一个子女的
33、《河北省殡葬管理办法》规定:火葬区内实行土葬的少数民族公民死亡后应在当地的地点埋葬。A、民政部门指定 B、民族宗教事务管理部门指定 C、民政部门和民族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共同指定 34、2003年9月在我国举行了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A、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B、重庆市 C、甘肃省兰州市
35、孔雀舞是的民间舞蹈。A、彝族 B、傣族 C、白族
36、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是族的民族英雄。A、回 B、汉 C、高山
37、曾与刘伯承将军“歃血为盟”的彝族领袖是。A、果基小约丹 B、奢香 C孟获
38、蒙古族作家尹湛纳希十九世纪中后期写成的历史小说《青史演义》,主要歌颂了民族英雄金戈铁马勇创伟业的事迹 A、努尔哈赤 B、成吉思汗C、忽必烈
39、我国的五大宗教是指。
A、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
B、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东正教
C、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
4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是在《宪法》 中明确规定的。
A、第三十四条B、第三十五条 C、第三十六条
41、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A、干涉B、支配C、侵犯
42、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指政府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实施进行 和监督。A、直接管理B、行政管理 C、依法管理
4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目的在于保护正常的活动和宗教界的。A、正当权利 B、基本权利 C、合法权益
44、全面正确地贯?怪葱凶诮绦叛鲎杂烧咭埠茫婪忧慷宰诮淌挛竦墓芾?也好,目的都是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A、相协调 B、相和谐C、相适应
45、佛教传入中国二千年界定为年。A、1998年B、1996年C、2000年
46、佛教在中国内地分为佛教和 佛教。
A、南传 北传 B、汉传 藏传 C、汉族 藏族
47、道教的发源地在。A、中国B、印度 C、日本
48、道教主要的教派是和 两大教派。
A、正一 全真B、武当 正一 C、全真 天师
49、伊斯兰教的主要功修为念、礼、斋、课、五功。
A、朝 B、修 C、拜
50、基督教在国外是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耶稣教)的总称,在我国,基督教特指。
A、东正教 B、新教 C、天主教
51、明朝万历年间,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之后,天主教在中国有了较快的发展。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52、中国天主教是全国天主教教务最高领导机构。
A、爱国会 B、主教团 C、教务委员会
53、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全体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联合起来,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这个目标上来,是党处理宗教问题的根本。
A、立足点和落脚点 B、出发点和立足点 C、出发点和落脚点
54、中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但共产党员不得。
A、信仰宗教B、崇拜宗教 C、参加宗教活动55、1994年1月31日,国务院颁布了第号令(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和第号令(即《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A、144145 B、146147 C、148149
56、《河北省宗教事务条例》经河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通过,自2003年起施行。
A、三9月1日 B、四 9月1日 C、四 10月1日
57、《河北省宗教事务条例》中所称“宗教事务”,是指宗教
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和行为,以及社会公共活动涉及宗教界权益的关系和行为。
A、涉及B、参与 C、关联
58、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 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 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A、限制 歧视 B、强制 歧视 C、胁迫 歧视
59、宗教团体、宗教教职人员和信仰宗教的公民应当坚持爱国主义,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法律、法规。A、熟悉 B、遵守 C、执行
60、成立宗教团体应当依法提出,经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行政部门审查同意后,到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依法取得法人资格。A、意见 B、申请 C、要求
61、宗教团体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人民政府的行政管理。
A、服从B、接受C、隶属
62、宗教团体可以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举办以为目的的经济实体和社会公益事业。
A、自养 ?、营利C、创收
63、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应当依法向 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按规定的程序履行登记手续。A、县级 B、市级 C、省级
64、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应当建立安全责任制,防火、防盗、防,防止出现禁忌物。
A、事故B、斗殴C、暴力
65、宗教活动场所可以接受公民和团体自愿捐献的布施、乜贴、奉献和其它捐赠。
A、负责人 B、管理组织 C、任何人
66、宗教活动应当在依法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A、规定 B、登记 C、管理
67、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宗教活动场所 传教、布道、散发宗教宣传品。
A、附近B、以外C、周围
68、宗教团体举办宗教教职人员培训班和其它培训班,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行政部门。A、认可 B、批准 C、备案
69、宗教活动场所不得出租和转让,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房产可以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出租和转让。A、剩余 B、自用 C、附属
70、外国人不得干涉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的和变更,不得干涉宗教团体对宗教教职人员的和变更,不得干涉和支配宗教团体的其它事务。
A、设立 选任B、建立 任免 C、建立 选任
71、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和宗教教职人员在同国外宗教界开展友好往来或者学术交流活动中,应当坚持、平等友好的原则。A、互通有无 B、独立自主 C、互不侵犯
72、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区的管理机构应当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宗教活动场所应当 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区的发展和建设。
A、遵照 执行 B、遵守 支持C、履行 维护
73、未经核准登记,擅自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予以。
A、废止B、取缔C、撤消
74、侵害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合法财产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行政部门责令其侵害行为,侵占的财产;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
A、反省 退还B、停止 返还C、制止 退赔
75、擅自出版、印制、发行的,由县级以上新闻出版或文化行政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A、宗教艺术品 B、宗教出版物C、宗教用品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根据()制定的,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A、有关法律法规 B、党的民族政策 C、宪法
2、()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平等、团结 C、各民族共同富裕
3、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担任。
A、选举产生的人员担任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民族。A、50个B、55个C、56个
5、包头市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城市,共有()民族,近15万少数民族人口。
A、40个 B、43个 C、50个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和实施的时间分别是()。
A、1984年5月31日,1984年10月1日B、1985年5月31日,1985年10月1日 C、1984年5月31日,1985年5月31日
7、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A、回族 B、壮族 C、满族
8、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是()。A、赫哲族 B、高山族 C、珞巴族
9、包头市于1999年获得()光荣称号。
A、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 B、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C、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市
10、我国共有()个民族自治区、()个自治州、()个自治县。
A、5、30、119 B、6、30、120 C、7、58、119
11、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人民代表按照()要求配置。
A、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应占大多数 ; B、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有适当代表名额。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要有一名代表 C、民族代表名额严格按人口比例分配
12、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应担任()职务。A、主任
B、副主任
C、主任或者副主任
13、《民族区域自治法》对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行使变通权的审批期限是()。A、30日
B、60日
C、90日
14、《民族区域自治法》对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开发资源、进行建设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照顾做了()的规定。
A、产品留成B、利润分成
C、对自然资源输出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
15、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请()批准。
A、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省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
16、《劳动法》在劳动就业上,对少数民族的特别规定是()。
A、劳动就业,要优先照顾少数民族 B、劳动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C、要与汉族一视同仁,同工同酬
17、《刑法》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的处罚。
A、判处死刑 B、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C、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D、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18、个人的民族成分()。
A、可依据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民族成分确定 B、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成分确定 C、只要是直系亲属就可确定
19、为加快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我区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中,对少数民族考生予以特殊照顾,具体政策是()。
A、对主体民族考生加10分 B、对散居少数民族和自治县考生加5分
C、对散居少数民族和自治县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
20、负责全市清真食品的管理监督工作的主管部门是()。
A、市工商局 B、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C、市人民政府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D、旗县区民宗局
21、在集贸市场、商场和超市,清真食品与清真禁忌食品的摊点必须保持一定距离()。
A、可以混放经营 B、不可以混放经营 C、禁止将清真食品与清真禁忌食品混放经营。D、都可以
22、清真标志牌由()统一监制。
A、由市人民政府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B、由区人民政府民族事务行政部门 C、任意制作企业 D、蒙文翻译中心
23、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乡,可以按照规定申请设立民族乡;特殊情况的,可以略低于这个比例。
A、百分之三十以上B、百分之三十以下C、百分之二十以下 D、百分之二十以上
24、民族乡人民政府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使用当地通用的()。
A、语言文字 B、当地方言 C、普通话 D、自己的语言
25、民族乡财政由()按照优待民族乡的原则确定。
A、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B、市人民政府 C、县人民政府
D、民族乡人民政府
26、城市人民政府对于发展适应当地少数民族需要的经济、文化事业的资金,可以根据财力给予()。
A、适当照顾 B、一般照顾C、尽量照顾D、必须照顾
27、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确定负责民族事务工作的部门或者配备()管理民族事务。
A、专职干部 B、一般干部 C、特长干部 D、技术干部
28、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城市的人民政府、少数民族聚居的街道办事处,以及直接为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服务的部门或者单位,应当配备()的少数民族干部。
A、适当数量 B、相当数量 C、按比例配备 D、一定数量
39、企业负责人中至少有()食用清真食品的少数民族人员。
A、一名 B、一名以上 C、适量的 D、按比例配备
30、我区现行的《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是从()起施行的。
A、2005年5月1日 B、2006年5月1日
C、2007年5月1日 D、2008年5月1日
31、()应当加强对蒙古语言文字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做好蒙古文古迹的抢救、搜集、整理、出版工作。
A、各地媒体 B、少数民族聚居地政府
C、各地政府 D、自治区文物管理处
32、()应当加强蒙古语言文字跨地区间的协作和国际交流。
A、各级党委 B、语言文字研究所
C、各级人民政府 D、国家文化交流所
33、民族学校的校长一般应由()担任。
A、不分民族,按规定考核决定B、不分民族,由当地政府选任的特定人士
C、有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优秀教师D、少数民族公民
二、多项选择题(最少有两个正确答案)
1、“三个离不开”的内容是()。
A、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B、汉族离不开汉族C、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D、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2、城市民族工作应坚持的原则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进步
3、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共分()。
A、自治区 B、自治州 C、自治县
4、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是()。
A、开斋节 B、古尔邦节 C、圣纪节
5、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除回族、维吾尔族外还有()有禁猪习俗。
A、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B、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
C、东乡族、保安族
6、中国公民的民族成分确定的依据是()。
A、确定公民的民族成分必须以国家正式认定的民族族称为准,不得以国家未确认的族称为自己的民族成分;B、个人的民族成分,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成分确定;C、公民年满20周岁,不再更改民族成分;D、原来已确定为某一少数民族成分的,不得随意变更为其他民族成分。
7、我国各民族是()的关系。A、同呼吸 B、共命运 C、心连心
8、民族问题的特点有()。A、长期性 B、复杂性 C、重要性 D、普遍性
9、内蒙古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A、蒙古族公民,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子女B、蒙古族公民,夫妻双方均为非城镇户籍且从事农牧业生产,已有两个子女均为女孩的,经批准可以生育第三个子女C、全国总人口在一千万以下的其他少数民族公民,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子女
10、()是我党处理同宗教界人士关系的原则。
A、政治上团结合作 B、信仰上互相尊重 C、形式上相互适应
11、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在()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广大信教群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A、政治上 B、经济上 C、文化上
1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确保宗教活动有序进行。A、保护合法 B、制止非法 C、抵御渗透 D、打击犯罪
13、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关系到()。
A、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 B、社会和谐稳定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14、宗教的基本特征具有()。
A、长期性 B、群众性 C、特殊复杂性
15、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内涵是()。
A、爱国 B、守法 C、团结 D、进步
16、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都必须维护()。
A、法律尊严 B、人民利益 C、民族团结 D、国家统一
17、本市对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行核发()。
A、清真食品准营证 B、清真标志牌
C、“清真”字样 D、其他 “清真”图标
18、清真餐饮业的采购、保管、烹饪等岗位,一般由食用清真食品的少数民族人员担任,由汉族或者非食用清真食品的少数民族人员担任的,应当()。
A、接受培训 B、接受监督 C、特殊培训 D、一般培训
19、清真标志牌由市人民政府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制,()清真标志牌。
A、禁止伪造 B、禁止转让 C、禁止租借 D、禁止买卖
20、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及税收管理权限,可以采取()措施,扶持民族乡经济的发展。
A、减税 B、免税 C、适当减税 D、适当免税
2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帮助民族乡创办()渔业和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扶持民族乡发展交通事业。
A、加强农业 B、加强林业 C、加强牧业 D、加强副业
2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帮助民族乡建立()等文化设施,丰富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保护和继承具有民族特点的优秀文化遗产。
A、广播站 B、文化馆(站)C、交通站 D、饮水站
23、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并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同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散杂居少数民族开展横向经济技术协作。
A、经济部门B、技术部门 C、电信部门 D、交通部门
24、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城市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和条件,设立具有民族特点的()。
A、卫生站 B、老年公寓 C、文化馆(站)D、图书馆
25、少数民族职工参加本民族重大节日活动,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A、放假 B、照发工资 C、扣发工资 D、不放假
26、西藏自治区出产的名贵药材有()
A、麝香 B、鹿茸 C、虫草 D、贝母
27、国务院分别于()在北京召开了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A、1988年 B、1992年 C、1994年 D、1999年
第四篇: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
1、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什么?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尊重群众信仰宗教的自由,又尊重群众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依法管理宗教活动规范有序进行。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切实加强爱国宗教团体和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增强自养能力,形成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保证宗教组织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教的人士手中。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2、什么是民族平等的政策?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律平等,不允许对任何民族进行歧视和压迫;不论是聚居还是散杂居的各民族,均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
3、什么是民族团结政策?
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党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全国56个民族结成一体,谁也离不开谁;各民族只有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实现共同的繁荣与发展。
4、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宗教信仰自由,就是说: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在多数群众不信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少数信教群众的权益;在多数群众信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少数不信教群众的权益。要坚决纠正干涉宗教信仰自由、排斥和歧视信教群众、侵犯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合法权益的现象,也要坚决纠正排斥和歧视不信教群众以及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现象。
宗教信仰自由不等于宗教活动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要把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承担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义务。宗教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宗教活动不得妨碍社会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
5、为什么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宗教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实体,对于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必须依法予以管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是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推
动宗教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的客观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宗教活动规范有序的必要举措。
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指政府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对宗教活动的管理是政府对社会活动进行管理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方面是通过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宗教法规,协调宗教界与各有关方面的利益,政府依法保护宗教团体和寺观教堂的合法权益,保护宗教教职人员履行正常的教务活动,保护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一方面是要限制不正常的宗教活动,防止和制止不法分子利用宗教和宗教活动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党和政府在宗教工作上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这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体现,是做好新的历史条件下宗教工作的需要,也是保障各族人民群众宗教信仰自由的需要。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矛盾,我们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不是要限制群众的信仰自由,而是要保证宗教活动的正常秩序,从而更好地保障群众的信仰自由。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好,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也好,归根到底,都是要更好地争取、团结、教育广大信教群众,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6、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是我们党从中国国情出发,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7、怎样理解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首次完整地提出“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这一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加以理解和贯彻执行。
“保护合法”,就是依法保护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保护宗教教职人员履行正常的教务活动;保护信教群众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
保护合法是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重点。在贯彻实施《宗教事务条例》过程中,保护好信教群众正常的、合法的宗教活动,不允许有人随意干预他们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做好信教群众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引导他们在从事宗教活动时,要树立大局观念,自觉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引导他们树立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通过正常途径反映自己的合理要求。
“制止非法”,就是要制止超越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以及利用宗教进行的一切非法活动。对任何干涉或侵犯群众正当的宗教信仰、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对宗教界违反法律法规和政
策的行为,都应当立即予以纠正;对触犯刑律的,要依法处理。只有“制止非法”,才能更好地“保护合法”。
“抵御渗透”,就是要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不允许境外任何组织、团体和个人干预我国宗教事务。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是指境外团体、组织和个人利用宗教从事的各种违反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活动和宣传,与我国宗教界争夺信教群众,争夺思想阵地,企图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打着宗教旗号企图颠覆我国的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一种是企图控制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干涉我国的宗教事务,在我国境内建立宗教组织和活动据点、发展教徒。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关键是处理好国内的宗教问题,做好国内的宗教工作,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把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巩固和扩大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打击犯罪”,就是要坚决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一切违法犯罪活动。在依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和正常宗教活动的同时,必须依法坚决打击利用宗教进行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各类犯罪活动。要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借宗教问题煽动群众闹事、扰乱社会治安、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为。对触犯刑律的要依法处理;对勾结境外敌对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的首恶分子,要从严惩办;对非法宗教组织要坚决取缔;对从事违法活动的宗教教职人员,情节轻微的要批评
教育,限期改正,屡教不改或情节严重的要绳之以法。
第五篇:档案知识问答100题
档案知识问答100题
一、档案工作基本术语概念(45题)
1、什么是档案、档案价值?
答: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档案价值是指档案对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有用性。
2、什么是档案工作、档案管理、档案学?
答:档案工作是指管理档案和档案事业的活动。档案管理是指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等活动。档案学是指研究档案的形成规律、性质、特点以及档案工作方法与发展规律的科学。
3、什么是公共档案、私人档案?
答:公共档案是指国家机构或其他公共组织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为社会所有的档案。私人档案是指私人或私人组织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为私人所有的档案。
4、什么是文书档案、科学技术档案?
答:文书档案是指反映党务、行政管理等活动的档案。科学技术档案是指反映科学技术研究、生产、基本建设等活动的档案。
5、什么是专业档案、音像档案、会计档案?
答:专业档案是指反映专门领域活动的档案。音像档案是指记录声音或影像的档案,包括照片、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6、什么是文件、电子文件、归档文件?
答:文件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履行其法定职责或处理事务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电子文件是指以数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归档文件是指立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
7、什么是原件、复制件?
答:原件是指最初产生的区别于复制件的原始文件。复制件是指与原件内容相同的复制品。
8、什么是文稿、手稿?
答:文稿是指文件起草过程中形成的历次稿子,可分为草稿和定稿两种。手稿是指由作者用手写或打字等方式制作的原稿。
9、什么是文本、文种?
答:文件是指同一文件由于作用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版本,可分为正本、副本、试行本、修订本,各种文字文本等。文种是指按性质和用途确定的文件种类的名称。
10、什么是正本、副本?
答:正本是指有规范格式和生效标志的正式文本。副本是指再现正本内容和形式特征的复本,备存查和通知有关方面之用。
11、什么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档案室、档案馆?
答: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指具有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档案事业管理机构。档案室是指国家机构、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社会组织内部设置的集中管理本单位档案的专门机构。档案馆是指集中管理特定范围档案的专门机构。
12、什么是综合档案馆、专业档案馆、部门档案馆?
答:综合档案馆是指按照行政区划或历史时期设置的管理规定范围内多种门类档案的具有文化事业机构性质的档案馆。专业档案馆是指管理特定范围专业档案的档案馆。部门档案馆是指专业主管部门设置的管理本部门及其直属机构档案的档案馆。
13、什么是企业档案馆、事业单位档案馆?
答:企业档案馆是指企业设置的管理本企业档案的档案馆。事业单位档案馆是指事业单位设置的管理本单位档案的档案馆。
14、什么是档案资料目录中心、文件中心?
答:档案资料目录中心是指集中管理若干档案馆、档案室特定范围档案资料目录并提供检索服务的专门机构。文件中心是指介于文件形成机构和档案馆之间的中间性或过渡性文件管理机构。
15、什么是收集、接收、征集?
答:收集是指档案馆、档案室接收及征集档案和其他有关文献的活动。接收是指档案馆、档案室按照国家规定收存档案的过程。征集是指档案馆按照国家规定征收散存档案、散失档案和其他有关文献的活动。
16、什么是归档、移交?
答:归档是指办理完毕且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经系统整理交档案室或档案馆保存的过程。移交是指档案室或档案馆等按照国家规定把档案交给接收方档案馆保存的过程。
17、什么是寄存、捐赠、交换?
答:寄存是指档案所有者在保持其法定所有权的情况下,将档案存放在档案馆的行为。捐赠是指档案所有者将档案无偿赠送给档案馆的行为。交换是指国家(地区)之间、档案部门之间、档案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按照法规或协定互换档案和其他文献的活动。
18、什么是馆藏、散存档案、散失档案?
答:馆藏是指档案馆收藏的档案及其他藏品的总和。散存档案是指未保存在法定保管处所的档案。散失档案是指从原形成国家(地区)散失到国外的档案。
19、什么是档案鉴定、保管期限、保管期限表?
答:档案鉴定是指判定档案真伪和价值的过程。保管期限是指对档案划定的存留年限。保管期限表是指规定档案保管期限的文件。20、什么是销毁、销毁清册?
答:销毁是指经过鉴定对失去价值的档案作毁灭性处置的过程。销毁清册是指登录被销毁档案题名、数量等内容并由责任人签署的文件。
21、什么是档案整理、来源原则、档案实体分类、立档单位? 答:档案整理是指按照一定原则对档案实体进行系统分类、组合、排列、编号和基本编目,使之有序化的过程。来源原则是指把同一机构、组织或个人形成的档案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管理的原则。档案实体分类是指根据档案的来源、形成时间、内容、形式等特征对档案实体进行的分类。立档单位是指构成档案全宗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
22、什么是全宗、联合全宗、汇集全宗、全宗群?
答:全宗是指一个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形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档案整体。联合全宗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立档单位形成的互有联系不易区分全宗而作为一个全宗对待的档案整体。汇集全宗是指由若干个文件数量很少且具有某些共同特征或联系的小全宗组成的作为一个全宗对待的档案整体。全宗群是指由若干个具有时间、地区、性质等共同特征的全宗组成的群体。
23、什么是案卷、立卷、卷内备考表、档号?
答:案卷是指由互有联系的若干文件组合成的档案保管单位。立卷是指将若干文件按形成规律和有机联系组成案卷的过程。卷内备考表是指卷内文件状况的记录单,排列在卷内文件之后。档号是指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实体的用以固定和反映档案排列顺序的一组代码。
24、什么是档案检索、编目、检索工具?
答:档案检索是指存储和查找档案信息的过程。档案编目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档案著录并将条目组织成目录的过程。检索工具是指用于存储、查找和报道档案信息的系统化文字描述工具,是目录、索引、指南等的统称。
25、什么是档案目录、案卷目录、卷内文件目录、案卷文件目录(全引目录)?
答:档案目录是指由揭示档案特征的条目汇集而成并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档案检索工具。案卷目录是指以全宗为单位登录案卷的题名及其他特征并按案卷号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档案目录。卷内文件目录是指登录卷内文件题名和其他特征并固定文件排列次序的表格,排列在卷内文件之前。案卷文件目录(全引目录)是指以全宗为单位将案卷目录与卷内文件目录相结合按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档案目录。
26、什么是档案信息分类、著录、标引?
答:档案信息分类是指以国家机构、社会组织的职能分工为基础,结合档案内容所记述和反映事物的属性关系对档案信息进行的分类。档案著录是指对档案内容和形式特征等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档案标引是指对档案内容进行主题分析,赋予检索标识的过程。
27、什么是分类目录、主题目录、专题目录?
答:分类目录是指依据分类表按照分类标识以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档案目录。主题目录是指依据主题词表按照主题标识以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档案目录。专题目录是指按照特定专题以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档案目录。
28、什么是索引、文号索引、人名索引、地名索引?
答:索引是指指明档案或目录的某种特征,以—定次序编排并注明相应出处的档案检索工具。文号索引是指指明文件编号及相应档号,以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档案索引。人名索引是指指明人名及相应档号以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档案索引。地名索引是指指明地名及相应档号,以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档案索引。
29、什么是档案馆指南、全宗指南(全宗介绍)、专题指南(专题介绍)?
答:档案馆指南是指介绍和报道档案馆基本情况、馆藏档案和有关文献,指导利用者查阅利用的一种档案检索工具。全宗指南(全宗介绍)是指介绍和报道立档单位及其所形成档案情况的一种档案检索工具。专题指南(专题介绍)是指介绍和报道某一专题档案)情况的一种档案检索工具。
30、什么是档案利用、开放、公布、咨询服务?
答:档案利用是指利用者以阅览、复制、摘录等方式使用档案的活动。档案开放是指档案馆将达到一定期限、无需控制使用的档案向社会公开提供利用的活动。档案公布是指将档案或档案的特定内容通过某种形式首次公布于众。档案咨询服务是指档案馆、档案室答复询问、指导和帮助利用的活动。
31、什么是档案证明、档案展览、阅览室?
答:档案证明是指依据档案的记载出具的凭证性文件。档案展览是指按一定主题展示档案的活动。阅览室是指档案馆、档案室内供利用者阅览档案的专门场所。
32、什么是密级、降密、解密?
答:密级是指档案文件保密程度的等级。降密是指降低档案文件的原有保密等级。解密是指解除已失去保密价值档案文件的保密限制。
33、什么是档案编纂、档案出版物?
答:档案编纂是指按照一定的题目、体例和方法编辑档案文献的活动。档案出版物是指以档案、档案工作、档案学为基本内容的出版物。
34、什么是大事记、组织沿革?
答:大事记是指按照时间顺序简要记述一定范围内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的一种档案参考资料。组织沿革是指系统记述一个机构(地区、行业)体制、职能等基本状况变迁过程的一种档案参考资料。
35、什么是基础数字汇编、专题概要?
答:基础数字汇集是指以数量特征反映一个地区(机构、行业)基本情况的一种档案参考资料。专题概要是指简要记述某一特定的社会事物或自然现象产生、发展、变化情况的一种档案参考资料。
36、什么是全宗卷、全宗卡片、全宗单?
答:全宗卷是指由说明全宗历史和现状的有关文件材料组成的专门案卷。全宗卡片是指档案馆向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填报的以全宗为单位反映馆藏全宗情况的卡片。全宗单是指以全宗为单位反映档案馆对全宗管理状况的登记单。
37、什么是档案的保管与保护?
答:档案保管是指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的活动。档案保护是指防止档案受损,延缓档案退变和抢救、修复受损档案的活动。
38、什么是档案馆建筑、档案库房、档案装具、密集架?
答:档案馆建筑是指档案馆专用的内设档案库房、工作用房和利用服务场所的建筑物。档案库房是指收藏档案的专门用房。档案装具是指用于存放档案的器具,包括档案柜、档案架、档案盒等。密集架是指为节省空间而设计的可在轨道上水平移动的活动存储装置。
39、什么是档案退变、修复?
答:档案退变是指档案记录材料因理化或生物作用而逐步老化变质直至损毁的过程。档案修复是指使受损或退变档案恢复或接近原有特征,或对其进行加固的过程。40、什么是档案加固、修裱?
答:档案加固是指将某种材料附着在档案载体上,以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或使字迹得以保护的技术。档案修裱是指使用粘合剂把选定的纸张修补或托裱在已破损的档案上,以恢复或增强其强度和耐久性的技术。
41、什么是加湿、去湿?
答:加湿是指增加档案库房内相对湿度的方法。去湿是指降低档案库房内相对湿度的方法。
42、什么是档案去污、熏蒸?
答:档案去污是指清除档案上的污垢和灰尘的方法。档案熏蒸是指在密闭环境下,将档案置于易挥发物质或有毒化学物质产生的气体中以杀灭害虫和菌类的方法。
43、什么是档案复制、档案缩微品?
答:档案复制是指利用复印,缩微摄影、磁盘拷贝、复写、印刷等手段生成内容与档案原件相同的复制品的技术和方法。档案缩微品是指含有档案缩微影像的各种载体(通常是胶片)的通称。
44、什么是档案统计、登记?
答:档案统计是指对反映和说明档案及档案工作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档案登记是指登录档案和档案管理有关数据的过程。
45、什么是档案统计指标、统计报表、统计分析? 答:档案统计指标是指反映档案或档案工作现象的指标名称及其数值。档案统计报表是指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具有统一制式、用于档案数据统计的表册。档案统计分析是指对统计资料进行综合归类、比较研究,以揭示档案、档案工作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的活动。
二、档案法制基础知识(30题)
46、《档案法》是什么时候颁布和施行的?何时修改?
答:《档案法》于1987年9月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1996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决定》修正,同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十一号主席令公布施行。
47、《档案法实施办法》是什么时候颁布和施行的?何时修改? 答:《档案法实施办法》1990年10月24日国务院批准,1990年11月19日国家档案局第一号令发布;1999年5月5日国务院批准修订,1999年6月7日国家档案局第5号令重新发布施行。
48、《档案法》所称的档案是指什么?
答:《档案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49、什么是档案行政执法和档案法规体系?
答:档案行政执法是指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档案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职权和程序,通过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奖励、行政监督检查等具体行政行为实施《档案法》等国家法律的活动。档案法规体系是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为核心,由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的若干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所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统一体。
50、《档案法》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是如何规定的? 答:《档案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51、《档案法法实施办法》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是如何规定的? 答:《档案法实施办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建设列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健全档案机构,确定必要的人员编制,统筹安排发展档案事业所需经费。”
52、《档案法》规定我国档案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答:《档案法》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53、《档案法》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内的档案机构的主要职责如何规定的?
答:《档案法》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负责保管本单位的档案,并对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54、《档案法法实施办法》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内的档案机构的主要职责如何规定的?
答:《档案法实施办法》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内的档案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建立、健全本单位的档案工作规章制度;
(二)指导本单位文件、资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工作;
(三)统一管理本单位的档案,并按照规定向有关档案馆移交档案;
(四)监督、指导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
55、《档案法》规定我国档案机构有几种?
答:根据《档案法》的规定,我国档案机构包括: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中央和县级以上各级各类档案馆共三种。
56、《档案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档案工作人员的职责是什么? 答:《档案法》规定:“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指定人员负责保管本机关的档案,并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57、《档案法》规定档案工作人员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答:《档案法》规定:“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备专业知识。”
58、《档案法实施办法》规定各级各类档案馆应对档案的管理采取哪些措施?
答:《档案法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各级国家档案馆应当对所保管的档案采取下列管理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保管的规范化、标准化;
(二)配置适宜安全保存档案的专门库房,配备防盗、防火、防渍、防有害生物的必要设施;
(三)根据档案的不同等级,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和管理;
(四)根据需要和可能,配备适应档案现代化管理需要的技术设备。”
59、《档案法》规定了哪些法律责任?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 答:《档案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有行政处分、行政处罚、责令赔偿和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档案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档案或者其复印件。
60、《档案法》规定在利用档案馆的档案中何种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答:《档案法》规定,在利用档案馆的档案中,对
(一)损毁、丢失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二)擅自提供、抄录、公布、销毁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三)涂改、伪造档案的,由县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61、《档案法》规定对国家规定的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应怎样处理? 答:《档案法》规定,对国家规定的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按照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人个不得据为已有。
62、《档案法实施办法》对档案违法行为规定的罚款数额是多少? 答:《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罚款数额根据有关档案的价值和数量,对单位为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对个人为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63、对违反《档案法》的行为,哪一级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处罚权?
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处罚权。
64、什么是档案公布权?《档案法》对档案公布权是怎样规定的? 答:档案公布权是依照法律谁有权利公布档案的问题。《档案法》 第22条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由国家授权的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公布;未经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公布。集体所有的和个人所有的档案,档案所有者有权公布,但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65、《档案法》是怎样规定公民保护档案的义务的?
答:《档案法》第三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第十条规定:“对国家规定的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按照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人不得据为已有。”第十六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和个人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档案所有者应当妥善保管。” 66、国家所有的档案能够进行买卖吗?
答:《档案法》第十七条规定“禁止出卖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出卖。”因此,国家所有的档案不能进行买卖。67、依据《档案法实施办法》规定,档案馆保存的档案中哪些档案应当向社会开放?
答:依据《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档案馆保存的档案中,下列档案应当向社会开放: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档案: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自形成之日起满30年的档案:
(三)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以上档案中涉及国际、外交、公安、国家安全等国家重大利益的档案,以及其他虽自形成之日起满30年但档案馆认为到期仍不宜开放的档案,经上一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期向社会开放。
68、我国对本国公民和组织利用已开放档案的程序有什么规定? 答:依据《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以及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各级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办法》等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和组织凡是持有工作证、居民身份证、单位介绍信、学生证等合法证明之一,都可直接到档案馆利用已开放的档案,有提供利用义务的单位不得以非法借口拒绝提供利用。
69、向档案馆移交、捐赠、寄存档案的单位和个人享有哪些权利? 答:《档案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向档案馆移交、捐赠寄存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档案享有优先利用权,并可对其档案中不宜向社会开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的意见,档案馆应当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各级国家档案馆对寄存档案的公布和利用,应当征得档案所有者同意。
70、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单位对在档案工作中有显著成绩的哪些行为应当予以奖励? 答:《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六条规定了 5 种应予奖励的行为:(1)对档案的收集、整理、提供利用做出显著成绩的。(2)对档案的保护和现代化管理做出显著成绩的。(3)对档案学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4)将重要的或者珍贵的档案捐赠给国家的。(5)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律、法规的行为作斗争,表现突出的。
71、哪些情况下,才可以向国内外的单位或者个人赠送、交换和出卖档案的复制件?
答:《档案法》第十七条规定:“档案复制件的交换、转让和出卖,按照国家规定办理。”根据《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只有在下列情况下,经国家档案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才可以向国内外的单位或者个人赠送、交换和出卖档案的复制件:(1)为了收集和交换我国散失在国外的档案;(2)为了进行国际文化交流;(3)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4)为了科学研究的需要;(5)为了推广科技成果的需要;(6)为了国家利益的其他需要。
72、违反档案法律规定,构成犯罪的,需要追究什么样的刑事责任?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条的规定,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违反《档案法》的规定,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73、依据《档案法》规定,公民能向社会公布属于个人的档案吗? 答:依据《档案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集体所有的和个人所有的档案,档案的所有者有权公布,但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74、依据《档案法实施办法》规定,公布档案有哪些形式? 答:依据《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档案的公布,是指通过下列形式首次向社会公开档案的全部或者部分原文,或者档案记载的特定内容:
(一)通过报纸、刊物、图书、声像、电子等出版物发表;
(二)通过电台、电视台播放;
(三)通过公众计算机信息网络传播;
(四)在公开场合宣读、播放;
(五)出版发行档案史料、资料和全文或者摘录汇编;
(六)公开出售、散发或者张贴档案复制件;
(七)展览、公开陈列档案或者其复制件。
75、婚姻登记档案的保管期限是多少年?会计档案包括那些内容? 答:按照《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婚姻登记档案的保管期限为100年,对有继续保存价值的可以延长保管期限直至永久。会计档案的内容具体包括:
(一)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
(二)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帐,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辅助账薄,其他会计账薄。
(三)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其他财务报告。
(四)其他类: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其他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三、档案业务基础知识(15题)76、档案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答:档案工作的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上说,是指档案事业所包括的档案馆工作、档案室工作、档案事业管理工作、档案教育、档案科学研究和出版工作等。狭义上说,是指档案室和档案馆所从事档案业务工作,即用科学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服务的工作。
77、档案业务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答:档案业务工作内容有六环节之说和八环节之说。六环节之说档案业务工作内容可分为: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提供利用。其中前五环节为基础工作,后一环节为提供利用的工作。档案业务工作的划分不是绝对的,随着档案工作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检索和编研成为独立的工作内容,把它们加上去,六个环节就变成八个环节。78、档案工作的性质是什么?
答:其一,档案工作是一项管理性的工作。档案工作是专门负责管理档案的一项业务工作;是某种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是专门管理档案的科学性工作。其二,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其三,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的工作。
79、如何理解“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档案工作基本原则? 答:所谓统一领导,就是对全国档案工作实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制定统一档案法规和业务标准,提出统一的方针政策,实行统一的指导、监督和检查。所谓分级管理,是指全国档案工作由各级档案事业管理机关分层负责地进行管理。80、如何理解档案工作基本原则中的“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答: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档案管理最起码的基本要求。只有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才能为档案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维护档案的完整,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从数量上,要保证档案的齐全,保证应该集中和实际保存的档案不致残缺短少;另一方面,从质量上,也就是从系统性方面要维护档案的有机联系,不能人为地割裂分散,或者零散的堆砌。
维护档案的安全,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力求档案本身不受损坏,质量延长档案寿命,即保证档案管理物质安全;另一方面,要保护档案免遭有意破坏,档案机密不被盗窃,不失密,即保证档案管理的政治安全。
80、归档文件的整理原则是什么?
答:归档文件的整理原则是:(1)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2)区分不同价值;(3)便于保管和利用。81、档案室的性质是什么?
答:档案室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统一管理本单位档案的内部机构,主要为本单位工作、生产和科研服务。同时,档案室又是国家档案事业组织体系基层组织,是档案馆工作的基础。档案室的上述双重性质,支配着档案室的整个工作活动。82、档案室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档案室的基本任务是:(1)对机关和各部门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和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2)集中统一管理机关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积极提供利用,为机关各项工作服务。(3)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下,各专业主管机关或所属单位和对本专业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具体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达和贯彻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和规定、办法等;二是制定本机关、本系统和所属单位档案工作管理办法等;三是对本专业体系所属单位和本单位的档案人员进行专业培训。(4)按规定向档案馆移交应该进馆的档案。(5)办理领导交办的其他有关的档案业务工作。83、档案室的类型有哪些?
答:档案室的类型主要有:(1)机关档案室,也称为普通档案室、文书档案室;(2)科技档案室;(3)音像档案室;(4)人事档案室;(5)综合档案室;(6)联合档案室,有些类似于档案服务中心、文件中心。84、档案馆的性质是什么?
答:根据《档案法》和有关文件的规定,档案馆属于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工作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我国多数档案馆是统一保管党和政府机关档案的管理部门,所以它既是党的机构,又是国家机构。档案馆所保存的档案,有些是有机密性的。档案馆又具有机要性。85、档案馆的基本职责是什么?
答:档案馆的基本职责是:集中统一地管理党和国家需要长远保管的档案和史料,维护历史的真实面貌,为现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历史的长远需要服务。86、档案馆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答:档案馆的具体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
1、接收和征集本级各机关、团体及其所属单位具有长期和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以及有关资料,科学地管理;
2、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档案资料的利用工作;
3、参与编修史志工作。87、档案馆的种类如何划分?
答:按地区可分为:①中央级档案馆,如: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电影资料馆等;②地方档案馆,又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自治州)、县级档案馆,如:北京市档案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柳州地区档案馆、桂林市档案馆、呼玛县档案馆。
按专业可分为:①综合性档案馆,如中央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等;②专业档案馆,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中国照片档案馆、各地城市建设档案馆等。
按地区结合专业可分为:①中央级综合档案馆(如:中央档案馆);②中央级专业档案(如:中国照片档案馆);③地方综合性档案馆(如:天津市档案馆);④地方专业性档案馆(如:包头市城市建设档案馆)。88、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是什么?
答: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是党和国家指导和管理档案工作的行政部门。既是党的机构,也是政府机构。
89、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基本任务是:①制定方针、法规性文件、规章制度;②对档案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③制定发展规划,筹建档案馆;④提出鉴定档案的原则和标准,研究和审查保存价值、保管期限等方面的问题,监督销毁;⑤组织并指导理论和技术研究,提出方案;⑥召开会议,研究问题,交流经验;⑦发展档案专业教育,评定职称;⑧组织档案的利用工作;⑨党和国家领导机关交办的有关档案工作的其它事宜。
90、各级档案机构(档案局、馆、室)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各级档案机构(档案局、馆、室)之间的关系大致包括四个方面:①上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对下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具有业务指导和监督的关系;②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对档案馆和档案室等档案业务机构具有业务指导和监督关系;③机关档案室和档案馆之间,具有档案交接关系;④各级档案馆(室)之间,均无隶属关系,但有一定的协作关系。
四、中国档案事业史知识(10题)
91、什么是“兰台”?今天,“兰台”是指什么?
答:“兰台”是汉代中央档案典籍库,位于宫中,隶属于御史府,由御史中丞主管,置兰台史令。今天,“兰台”成为档案和档案机构的代称。
92、我国现存最早的档案文字材料是什么?
答:我国现存最早的档案文字材料是甲骨档案。甲骨档案是以龟甲和兽骨为材料形成的古代档案,商代甲骨档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的官府文书。
93、我国有文献可考的最早的古代文书档案库是什么?
答:我国古代文书档案库至今有文献可考的以周代为最早。西周收藏档案的机构称天府,是西周王朝宗庙保存重要档案正本的处所。94、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档案文件汇编是什么?由谁汇编?
答: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档案文件的汇编是《尚书》,由孔子整理汇编。95、我党第一个档案工作机构是什么? 答:中央秘书处下设的文件保管处。
96、我党最早的关于档案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什么?
答:我党最早的关于档案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1931年春由瞿秋白为党中央起草的《文件处置办法》。
97、新中国成立后关于文书和档案工作的第一个法规性文件是什么? 答:1951年9月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实施的《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98、国家档案局哪一年成立?第一任局长是谁? 答:1954年10月成立;曾三为第一任局长。
99、党的第一次全国档案工作会议是哪年召开的?全国政府系统第一次全国档案工作会议是哪年召开的?
答:195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北京召开了党的第一次全国档案工作会议。1956年12月,国家档案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政府系统第一次全国档案工作会议。
100、中共中央书记处哪一年作出了开放历史档案的决定? 答:中共中央书记处于1980年5月作出了开放历史档案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