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助力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论文

时间:2019-05-15 02:09: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数据助力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数据助力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论文》。

第一篇:大数据助力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论文

摘要: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自2012年起实施,审计机关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促进住房保障政策落实、分配公平、制度完善,切实维护广大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切身利益。然而,保障性住房审计仍然面临着涉及面广、数据量大、信息化程度不高、核查手段单一等问题。本文以大数据审计为背景,提出保障性安居工程分配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及审计思路,创新审计方法,运用计算机审计方法筛查疑点数据,更大程度提高审计效率。

【关键词】安居工程审计 分配管理 大数据分析

一、大数据背景下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

作为经济运行综合性监督部门,保持对社会经济数据的灵敏感触,深挖细掘、充分运用,是大数据时代对审计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第十九条明确提出:探索在审计实践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途径,加大数据综合利用力度,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这是国家首次在文件中将大数据审计列入审计信息化工作重点。审计部门作为经济运行综合性监督部门,和数据有着天然的联系,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都是真实可靠性的,不是通过预测和推理得到的,具有非常大的价值。所以审计部门要保持对社会经济数据的灵敏触感,并深度挖掘、充分运用所拥有的数据,这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本次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包括各类棚户区改造和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农村及垦区危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建设、分配、运营等情况,审计涉及财政、融资、分配、工程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审计署在对地方审计业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各级审计机关重点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促进党中央、国务院各项保障性住房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和工作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促进保障性住房的公平分配和规范管理[1]。为保质保量完成审计任务,必须做到部门协调顺畅、方法有效。保障房的分配和使用是审计中应关注的重点内容,也是审计的难点。面对大量的保障房房源和申请家庭信息,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保障房审计是必由之路,运用多部门数据的联合比对是实施保障房审计的有效手段,能极大地提高审计效率。

二、保障性安居工程分配管理方面审计重点 李克强总理曾强调:“确保公平分配是关系保障性安居工程成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要抓好保障房资源分配与保障效果的集合,关注保障性住房分配与运行管理中的公平公正问题。分配问题解决不好,就会造成新的不公和社会矛盾,分配管理审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切入点,使真正的住房困难群众受益,真正把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果转化为惠民成果。

一是审核保障对象资格及流程。由于住房保障对象资格审核手段单一,需要相关部门提供或佐证保障对象收入和财产状况的信息,而各部门之间未能实现数据共享,致使保障对象的核查工作流于形式,不利于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审计实施过程中,通过SQL计算机辅助审计,筛查疑点,审查分配结果是否公平,是否存在利用虚假申报材料骗取保障房或补助资金。了解当地政府是否建立了科学有效的申请、审核、公示、复核、退出等制度,包括申请申报阶段、审核和公示阶段及后续入住等环节住房分配制度是否健全完整,制度设计是否公平,分配过程是否公开透明。

二是审核保障性住房动态管理及退出机制。由于个人工作、家庭收入以及个人财产属于动态变化因素,实行保障性住房的定期复核是保障性住房政策落实的重要内容。了解社区、街道、民政部门是否定期复核,是否及时把握保障对象的动态信息,实现对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查看是否存在违规将保障性住房出售、转借、出租、闲置,以及未将租赁补贴用于改善住房条件等问题。由于保障性住房数量有限,若不能实行严格的退出机制,势必造成已不符合资格的人群继续享受保障政策而侵占了其它需要保障人群的利益,从而引起社会不公,需要审查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是否健全。三是分清责任,加大问责力度。由于缺乏相应的问责机制,对违规的单位和经办人员不能严加处理,对违规领取补贴对象仅采取停发等处理方式,未采取相应处罚措施。审计实施过程中,对于刻意隐瞒收入、伪造收入证明等方式取得资格保障的家庭要取消其资格,并将其记入不良信息档案,规定时限失去申请保障性住房资格。另外,对于相关部门管理人员或具体经办人员有徇私舞弊问题,应进行严肃处理。

三、运用大数据分析,创新审计方法

我们把审查分配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骗钱、骗租、骗售”等问题作为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审查有无以虚假材料申请住房保障待遇的问题,揭示已拥有住房、高收入等不符合条件家庭,采取编造虚假证明材料申报、串通工作人员违规审批等手段,骗取住房保障待遇的问题。为了有效实现这一审计目标,我们采取了计算机审计方法对取得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核实。有了大数据分析的支持,审计人员犹如多了一双透视眼,可以快速锁定疑点,并追询疑点、定向排查、查实查透。从保障对象是否收入超标、已死亡、经商办企业、机关编内人员、拥有车辆、拥有其他房产等多个角度考虑,对保障对象申请资格和动态管理情况进行审查,从保障房分配后是否出租、私下转让、长期闲置等多个方面着手,对保障房分配后的使用绩效进行跟踪。并对数据来源、数据采集、数据筛选、数据分析比对等各个环节可行性进行论证,创新审计方法,强化计算机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

(一)查处违规享受廉租房实物配租、经济适用住房配售问题。

1.将享受房实物配租、经济适用住房配售信息与享受公积金家庭信息表关联查询,筛查出疑点数据61条,其中缴纳公积金享受廉租房实物配租数据6条,缴纳公积金享受经济适用住房配售数据55条。

2.将享受廉租房实物配租、经济适用住房配售信息与拥有车辆信息表关联查询,筛查出疑点数据48条。

3.将享受廉租房实物配租、经济适用住房配售信息与机关事业单位缴纳养老保险信息表关联查询,筛查出享受保障性住房人员缴纳养老保险的情况,共16条疑点数据。

4.将享受廉租房实物配租信息与已死亡人口信息表相关联,筛查出已死亡人口享受廉租房实物配租疑点数据1条。

(二)查处违规领取农村危房改造补贴问题。

1.根据政策规定一户只能享受一次危房改造补助,对《申请人员基本情况表》以身份证号为关键字进行筛选,查找重复申请危房改造资金的人员情况。

2.将领取农村危房改造补贴资金表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情况表以身份证号相关联进行比对,生成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领取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疑点数据4条。3.以贫困户的身份证号作为关键字,将补助资金发放花名册与该地区贫困户花名册进行比对,查询不在民政或扶贫部门提供的贫困户名单内的人员享受贫困户补助资金。

4.在领取农村危房改造补贴资金表中查询身份证号重复出现的情况,即可得到是否存在一人多次领取危房改造资金补助的信息。

(三)查处违规领取保障房租赁补贴问题。

1.将低收入家庭信息表与领取住房租赁补贴人员信息表进行比对,生成非低收入人员领取住房租赁补贴疑点数据10条。

2.将低保家庭信息表与领取住房租赁补贴人员信息表进行比对,生成非低保人员领取住房租赁补贴疑点数据3条。

通过以上数据关联分析,生成违规享受保障房及农村危房改造待遇数据疑点,再有针对性地延伸到乡镇、村,直至入户进行调查落实,最终核实保障房申请人身份及保障房待遇资格的真实情况。

四、对大数据审计的思考和展望 一是构建国家审计数据系统和数字化审计平台。这是为适应大数据审计需要而提出来的。由于审计要查证的宏观的、普遍性的问题往往隐藏在大数据中,审计要查证的个别的、特殊的问题又容易显现在数字化大数据中,因此构建国家审计数据系统很有必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审计对象的信息化使得计算机辅助审计成为必然。《实施意见》要求构建与国家审计数据系统相配套的数字化审计平台,目的是要充分利用国家审计数据系统等电子资源,改进、提高审计能力、质量和效率,扩大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3]。可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把财政、地税、社保、公积金、固定资产投资等重点行业和重点资金纳入平台统一管理,同时平台要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按审计需求导入人口、住房、车辆等行业管理信息,实现数据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年度的搜集和分析。数据集中管理,按需使用,保证审计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连续性。二是大力培养提高大数据审计能力。数字化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精通审计业务,还要会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大数据平台的搭建、实施、运行以及到后期的维护更需要既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又懂审计的复合型审计人才。审计人员要深刻认识到大数据审计是审计发展的未来趋势,充分认识到掌握大数据审计知识的极端重要性,主动学习现代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提升自身能力,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审计技能。审计机关要把引进既懂大数据信息技术又掌握审计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培养现有审计人员大数据审计的能力作为现阶段提升数据审计水平的根本措施来抓,尽快造就一支熟悉审计业务、精通现代信息技术的大数据审计专业队伍。

第二篇:保障性安居工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 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1〕4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的重大举措。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保障性住房管理,加快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促进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住房保障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合理确定住房保障范围、保障方式和保障标准,完善住房保障支持政策,逐步形成可持续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机制。到“十二五”期末,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力争使城镇中等偏下和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新就业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二)基本原则。住房保障工作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满足基本住房需要;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引导社会参与;坚持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同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坚持经济、适用、环保,确保质量安全;坚持分配过程公开透明,分配结果公平公正;坚持规范管理,不断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二、大力推进以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一)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面向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供应,单套建筑面积以40平方米左右的小户型为主,满足基本居住需要。租金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按照略低于市场租金的原则合理确定。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对于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引导合理住房消费、缓解群众住房困难,实现人才和劳动力有序流动、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公共租赁住房供应,人口净流入量大的大中城市要提高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比重。

要加大政府投资建设力度,综合运用土地供应、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财政贴息、税费优惠等政策措施,吸引企业和其他机构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多渠道增加公共租赁住房供应。政府投资的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可以委托企业代建,市县人民政府逐年回购。公共租赁住房项目采取划拨、出让等方式供应土地,事先要规定建设要求、套型结构等,作为土地供应的前置条件。同时,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可以规划建设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统一管理经营,以实现资金平衡。新建普通商品住房项目,应当规划配建一定比例的公共租赁住房,具体配建比例和管理方式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开发区、产业园区,应当按照集约用地的原则,统筹规划,集中建设单元型或宿舍型公共租赁住房,面向用工单位或园区就业人员出租。坚持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积极探索公共租赁住房投资回收机制。各地要及时制定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

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较多、小户型租赁住房房源不足的地区,要加快建设廉租住房,提高实物配租比例。逐步实现廉租住房与公共租赁住房统筹建设、并轨运行。

(二)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安排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建设。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单套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房价较高的城市,要适当增加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供应。

(三)加快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棚户区(危旧房)改造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发挥多方面积极性,改造资金由政府适当补助,住户合理负担。国有林区、垦区和工矿(含煤矿)棚户区改造,企业也要安排一定的资金。棚户区改造要尊重群众意愿,扩大群众参与,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四)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抓紧编制农村危房改造规划,逐步扩大中央补助地区范围,加大地方政府补助力度。按照统一要求建立和完善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加强资金和质量监管。

三、落实各项支持政策

(一)确保用地供应。市县人民政府应当依据住房保障规划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科学编制土地供应计划,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要在土地利用计划中优先安排、单列指标,做到应保尽保。要提前做好项目储备并落实到具体地块,努力挖潜,充分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要提前确定地块,开展土地征收等前期工作,确保及时供地。储备土地和收回使用权的国有土地,优先安排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严禁改变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用途,擅自改变用途的,要依法从严处理。

(二)增加政府投入。中央继续加大资金补助力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财政预算安排中将保障性安居工程放在优先位置,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力度。按照“省级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原则,加大省级政府统筹力度,确保项目资本金足额及时到位。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全部用于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土地出让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的比例不低于10%。中央代发的地方政府债券资金要优先安排用于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公共预算支出安排不足的地区,要提高土地出让收益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安排比重。完不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的城市,一律不得兴建和购置政府办公用房。

(三)规范利用企业债券融资。符合规定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可发行企业债券或中期票据,专项用于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发行企业债券,要优先满足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融资需要。承担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的其他企业,也可以在政府核定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资额度内,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项目融资。对发行企业债券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优先办理核准手续。

(四)加大信贷支持。在加强管理、防范风险的基础上,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向实行公司化运作并符合信贷条件的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直接发放贷款。对于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项目,银行业金融机构可向经过清理整顿符合条件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发放贷款,融资平台公司贷款偿付能力不足的,由本级政府统筹安排还款;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可向经过清理整顿符合条件且经总行评估认可、自身能够确保偿还公共租赁住房项目贷款的地级城市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发放贷款。其他市县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可在省级政府对还款来源作出统筹安排后,由省级政府指定一家省级融资平台公司按规定统一借款。借款人和当地政府要确保按期还贷,防范金融风险和债务风险。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贷款利率下浮时其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9倍,贷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5年。扩大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城市的范围,重点支持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五)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对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要切实落实现行建设、买卖、经营等环节税收优惠政策,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四、提高规划建设和工程质量水平

(一)优化规划布局和户型设计。要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合理安排布局,严格执行抗震设防和建筑节能等强制性标准。保障性住房实行分散配建和集中建设相结合。集中建设保障性住房,应当充分考虑居民就业、就医、就学、出行等需要,加快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同步配套建设生活服务设施。保障性住房户型设计要坚持户型小、功能齐、配套好、质量高、安全可靠的要求,合理布局,科学利用空间,有效满足各项基本居住功能,鼓励通过公开招标、评比等方式优选户型设计方案。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应当提供简约、环保的基本装修,具备入住条件。

同时,在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中,要贯彻省地、节能、环保的原则,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和节能减排各项措施,全面推广采用节水型器具,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农村危房改造要重视自然采光和通风,大力推广建筑节能技术。

(二)落实工程质量责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要严格履行法定的项目建设程序,规范招投标行为,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严格建筑材料验核制度。项目法人对住房建设质量负永久责任,其他参建单位按照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负相应责任。实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责任终身制。推广在住房建筑上设置质量责任永久性标识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三)强化工程质量监督。保障性安居工程参建各方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切实把加强质量监管贯穿于建设全过程。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进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加大对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和工程质量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工程项目,要责令整改。

五、建立健全分配和运营监管机制

(一)规范准入审核。市县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收入、住房状况,合理确定保障对象住房困难、家庭收入(财产)的具体标准,定期调整,并向社会公布。完善住房保障申请、审核、公示、轮候、复核制度。健全住房城乡建设、民政、公安、税务、金融等部门及街道、社区协作配合的家庭住房和经济状况审核机制。保障性住房申请人应当如实申报家庭住房、收入和财产状况,声明同意审核机关调查核实其家庭住房和资产等情况。审核机关调查核实申请人住房、金融资产、车辆等财产的,有关机构应当依法提供便利。严禁以任何形式向不符合住房困难标准的家庭供应保障性住房。切实防范并严厉查处骗租骗购保障性住房、变相福利分房和以权谋私行为。对以虚假资料骗购、骗租保障性住房的,一经查实应立即纠正,并取消其在5年内再次申请购买或租赁保障性住房的资格。建立住房保障诚信档案,完善失信惩戒制度。

(二)严格租售管理。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家庭,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合理的轮候期内安排保障性住房。具体轮候期限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应当按月或季度及时发放,确保当年12月25日前全部发放到位。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的租赁合同,应当载明租金、租期以及使用要求。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期限一般为3至5年。租赁合同期满后承租人仍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续租。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购买不满5年的,不得上市交易。经济适用住房配售时,要明确界定政府与购买人的资产份额,并按照政府回购、适当兼顾保障对象合法权益的原则,确定经济适用住房出售所得价款的分配比例。限价商品住房的上市交易收益调节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制定。

(三)加强使用管理。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保障性住房和保障对象档案,动态监测住房保障对象家庭人口、住房和经济状况变化情况。建立公众监督机制,落实信息公开,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定期检查保障性住房使用情况,对违反规定将保障性住房出售、转借、出租(转租)、闲置、改变用途且拒不整改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收回。对中介机构违规代理出售、出租保障性住房的,应当依法给予处罚。保障性住房的使用人要按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使用住房,不得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影响房屋质量安全和使用功能。保障性住房小区可以实行住户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也可以聘请专业机构提供物业服务。

(四)健全退出机制。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承租人经济状况改善,或通过购置、继承、受赠等方式取得其他住房,不再符合相应的住房保障条件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腾退;逾期不腾退的,应当按市场价格交纳租金。经济适用住房购房人通过购置、继承、受赠等方式取得其他住房,不再符合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条件的,应当退出经济适用住房,或者通过补交土地收益等价款取得完全产权。对拒不服从退出管理的,可以依照规定或合同约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六、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

(一)建立目标责任制。省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负总责;市县人民政府具体实施,负责落实项目前期工作、建设资金、土地供应、工程质量监督、保障性住房租售管理和使用监管等。省级人民政府要指导市县人民政府,加强住房保障管理机构和具体实施机构建设,充实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周密部署,精心落实,注意总结经验,优化审批程序,简化办事手续,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廉洁工程、平安工程、放心工程。

(二)统筹安排建设任务。要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建设任务,不搞“一刀切”。“十二五”时期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按照目标任务,按需申报,自下而上,编制本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将任务分解到。要尽快明确2012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投资计划、用地计划、资金来源渠道等。市县人民政府要按照规划编制实施计划,并落实到项目,尽早开展前期工作,以便落实资金和土地,确保建设任务按计划顺利实施。市县人民政府要向社会公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项目开工和竣工情况,以及项目名称、建设地址、建设方式和建设总套数等。

(三)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监督检查,全面落实工作任务和各项政策措施。住房城乡建设部等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考核办法。住房城乡建设部、监察部等有关部门要建立约谈和问责机制,对项目资金土地不落实、政策措施不到位、建设进度缓慢地区的政府负责人进行约谈。对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地区,监察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要视情况对其政府负责人进行问责。要严格规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程序,加强资金监管。对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分配和管理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失职渎职的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财政部:继续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减免税费优惠政策

本报讯财政部部长助理王保安日前表示,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新增公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重大决心。财政部门要努力筹措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继续落实减免税费优惠政策,统筹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

王保安介绍,近年来,财政部门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构建保障性住房政策体系,不断加大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明确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来源渠道,二是不断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资金支持力度,三是明确保障性安居工程非税收入优惠政策,四是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免交土地出让金政策,五是明确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税收优惠政策,六是规范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租金管理。

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可享受的优惠政策

根据国务院及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国家税务局的有关规定,我市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一是保障性安居工程非税收入优惠政策。对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以及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旧住宅区整治,一律免收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其中,免收的全国性行政事业性收费包括:防空地下室异地建设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费等项目。免收的全国性政府性基金包括: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城市教育附加费、地方教育附加费、城镇公用事业附加等项目。二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免交土地出让金政策。廉租住房、城市棚户区改造中的安置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以及面向经济适用住房对象供应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方式供应,除依法支付土地补偿费、拆迁补偿费外,一律免交土地出让金。三是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以及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分别从营业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契税等方面给予了税收优惠政策。四是规范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租金管理。廉租住房和政府投资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缴入同级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维护、管理等支出。(供稿:杨钰)

第三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论文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论文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论文

科学推进**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的思考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指政府实施的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工程。保障性住房主要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等。近年来,**市持续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本文就**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建设管理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的现状

自2006年以来,经过近10年的实践探索和不断总结创新,**市构建了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和拆迁安置房等“五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截至2013年底,全市经济适用住房累计开工29446套220.69万平方米,累计竣工26334套197.37万平方米,惠及24820户家庭;廉租住房累计建设24703套123.52万平方米,已竣工交付22783万平方米,累计保障52521户;公共租赁住房已累计开工14498套71.59万平方米,竣工7338套36.23万平方米,累计推出房源7160套35.36万平方米;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累计实施4925套42.49万平方米,累计惠及4925户原住家庭。**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解决了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同时带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市区及各县城区居民幸福感日益提升。

二、**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保障体系不够清晰。由于不同种类的保障性住房依循的政策和分配制度不同,在缺乏住房保障顶层设计下,形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源整合的体制障碍,普遍感到资金打通使用难、政策打通难,整个体制的系统性存在明显的缺陷。

(二)保障需求不够明确。目前,**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主要依据都是从管理部门接受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角度出发,没有能从中低收入家庭的实际需求角度出发来建设保障性住房,导致按照计划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供给与需求相脱节、资源缺乏统筹性等现实问题。

(三)保障面发展不平衡。由于市区和各县城镇居民人口数量不同,存在对各类保障对象比例预测不一致,同时县域经济保障状况不同,所规定的保障对象准入“门槛”标准不同等问题,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数量不一,布局还不科学,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从而造成有的县区需要保障对象多,轮候时间久。

(四)用地需求缺乏保障。根据中央“十二五”完成保障性住房覆盖面20%的要求,**市到2015年应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0万套。这同时也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用地提出了总量要求,但由于与城市规划衔接不够和形势变化较快等原因,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一是保障对象动态变化,缺乏科学预测。二是主城区用地紧张,副城组团建设缓慢。三是由于**市大部分县城都地处山区,建设用地非常紧缺,有的县已经到了一地难求的地步。

(五)综合配套设施滞后。**市绝大部分规模较大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选址均在目前市政基础设施还没完全配套的城市稍边缘区域,这种建设模式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从而影响经济适用住房的有效供应。

(六)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单一。由于大部分县建设资金仍靠财政转移支付,使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资金严重短缺。有部分县的保障性安居住房虽然主体工程早已完工,但由于配套资金不到位,基础设施没完备而无法安排入住。

(七)保障模式创新不足。现行**市保障性住房主要采取实物分配形式,这种方式容易出现审查不到位、相关部门出具虚假证明、冒名顶替、依靠裙带关系等问题。同时,整个小区都集居低收入保障对象,导致社会阶层在空间上的分化与隔离。特别是那些远离中心市区保障房的规划布局,加大了低收入者的生活成本。

三、完善**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的建议

(一)明晰住房保障体系。为了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的规范性和持续性,建议尽快起草并下发实施《**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实施办法》,从文件规定层面对住房保障的惠及对象、供应标准、资金来源、运作方式、工作机构、保障措施、惩罚条款等进行严格界定,赋予住房保障建设管理部门相应执法权,成立执法机构,落实属地管理,完善多部门联合查处机制。

(二)加强保障需求研究。科学合理的保障性住房需求调查和预测是建设单位制定住房保障规划的依据。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联合专业研究机构,建立住房保障需求调查分析档案和数据库,为安排今后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类型、规模、布局等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及时编制和出台**市棚户区改造等住房保障规划,明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空间布局、配套市政设施建设等内容,并与土地供应计划做好衔接。

(三)强化土地储备管理。由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前期工作报批环节多、周期长,建议提前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储备并落实到具体地块。国土资源部门要开通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

(四)科学合理布局项目。建议对已基本建成的大型居住区,加强查缺补漏工作,尽快完善配套设施。对正在建设的大型居住区,在完善居住配套设施规划的基础上,加快道路、给水、排水、供电以及公交车线路开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基础设施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同时建成和交付使用。

(五)拓宽建设资金来源。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要多渠道积极筹措资金。经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市级融资平台公司可按照要求发行企业债券或中期票据,专项用于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危房、城中村)改造拆迁安置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承担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的其他企业,也可以在政府核定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资额度内,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项目融资。对发行企业债券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优先办理核准手续。

(六)创新住房保障模式。一是加快推进“以租为主”向“以售为主”转变,为政府收回一定数额的建设资金,才能以滚动的方式建设更多的保障性住房。二是以利率、税收优惠等支持中低收入家庭购房。对于中低收入家庭购房的要求,可从利息补贴、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政策性支持。三是利用存量市场,积极收储房源。)

第四篇:2014年第22号公告:2013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

2014年第22号公告:2013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

结果

2013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

(2014年7月18日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审计署组织各级审计机关对2013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等,以下简称安居工程)的投资、建设、分配、后续管理及相关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跟踪审计,延伸调查了3.35万个相关单位和27.25万户家庭。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一、安居工程实施的基本情况

审计核查表明,2013年,全国各级财政筹集安居工程资金共4722.9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1749亿元),通过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等渠道筹集资金5646.86亿元。安居工程实际新开工673.74万套、基本建成589.33万套,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05.43%、124.86%。

从保障情况看,2013年,地方各级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各项政策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等安居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扩大了保障覆盖范围。2013年,安居工程保障住房困难人群3158.10万人,同比增加18.38%。其中: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599.78万人,棚户区改造保障棚户区居民874.81万人。住房保障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改善了困难群众住房条件。2013年,通过住房实物安置使棚户区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比改造前提高29.46%;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水平分别达到每户每月平均188元、336元;多数

市县经济适用住房销售均价比商品房优惠30%以上,限价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优惠20%以上,困难群众的住房负担切实减轻。

(三)增加了保障性住房有效供应。2013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竣工面积29 579.45万平方米,占城镇住宅竣工面积的27.71%;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配售面积17 210.4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出租面积14 743.24万平方米,在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应的同时,推动了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的形成。

(四)拉动了相关领域的投资和就业。2013年,安居工程建设完成投资额10 914.74亿元,占城镇住宅投资总额的16.17%;中央财政投入473.17亿元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带动和引导地方加大了相关方面投入。同时,对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也有一定作用,据有关部门统计,安居工程建设年均提供就业岗位超过900万个。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从审计情况看,地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项目建设管理单位能够较好地执行国家政策法规,安居工程资金管理和建设运营不断规范,总体情况较好。但审计也发现,一些地方和单位还存在违反规定或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具体情况:

一是237个项目或单位挪用安居工程财政补助、银行贷款、企业债券等专项资金78.29亿元,主要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开发、还贷出借、投资经营、弥补工作经费等非安居工程支出。

二是38个单位和部分个人通过虚报资料、重复申报等方式,套

取骗取棚户区改造资金15.41亿元;55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拆迁安置实施不规范,违规分配安置住房933套、发放改造安置资金1291.84万元。

三是一些地区由于资格审核把关不严、纠错清退等基础工作薄弱,有4.75万户不符合条件家庭违规享受保障性住房实物配租(售)1.93万套、住房货币补贴5035.99万元。

四是2.65万套保障性住房被代建企业等单位违规销售,或被用于经营、办公、转借、出租、拆迁周转等其他用途。

五是72个项目或单位存在未办理转用审批手续占用农用地、违规获取或处置安居工程用地的问题,共涉及土地2033.34亩。

三、审计处理和整改情况

对上述问题,各级审计机关已依法出具审计报告、下达审计决定。审计发现的相关涉嫌违法违纪事项,已依法移送有关部门进一步调查处理。各有关地方高度重视,正在组织进行整改。至2014年5月底,有关地方和单位已追回被骗取、挪用资金41.67亿元,取消不符合条件保障对象资格2.9万户,追回违规领取补贴1712.81万元,收回或清理被违规分配使用的保障性住房1.65万套,补办了22个项目482亩用地批准等手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规范724项。具体整改情况将由各省分别组织向社会公告。

附件: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初步整改情况

第五篇:保障性安居工程解释

XXX保障性安居工程部分问题解答

1、XXX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类别

城镇保障性住房分为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华侨农(林)场危旧房改造和市场开发统筹保障性住房6个类别。涉及我县的有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2类。

2、城镇住房保障主要方式:(1)实物配租:廉租房、公租房

(2)租赁补贴:廉租房保障对象未实物配租的,通过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实现应保尽保。

3、廉租房的含义:

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

4、廉租住房保障方式

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实行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等相结合。货币补贴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向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赁住房补贴,由其自行承租住房。实物配租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向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住房,并按照规定标准收取租金。

5、中央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廉租房租赁补贴)(1)含义:中央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是指由中央财政设立的用于补助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以下简称财政困难地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的专项资金。

(2)中央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租赁补贴)的用途 中央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补助财政困难地区及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廉租住房保障工作中的租赁补贴开支,用于租赁补贴开支后仍有结余的,可以用于弥补购买、改建、租赁廉租住房支出,但不得用于新建廉租住房支出。

6、公共租赁住房的含义:

公共租赁住房是指政府提供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限定套型面积标准,按照合理标准组织建设,或通过长期租赁等方式筹集,按照当地政府规定的供应标准,面向符合规定条件的群体供应的保障性住房。

下载大数据助力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数据助力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保障性安居工程汇报

    肥东县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现将我县2011年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廉租住房建设方面 (一)廉租住房二期工程 1、进展情况 据建设单......

    中国保障性安居工程

    Social housing in ChinaNo way homeGiving the urban poor a place to call homeOct 15th 2011 | BEIJING | from the print editionIF THERE is one thing that annoys th......

    保障性住房跟踪审计策略探讨.(5篇)

    保障性住房跟踪审计策略探讨 韩慕远(审计署兰州办 摘要:保障性住房跟踪审计可以通过真实反映和评价各级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主要成效,促进国家各项保障性......

    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汇报(五篇)

    安居区2012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情况 汇 报 今年我区住房保障工作目标任务为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1214套,发放租赁补贴700户。目前各项工作已全面启动,正在有序推进,保障性住房开工率......

    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汇报范本

    XXX县(市)保障性安居工程 工 作 汇 报XX县(市)委、县(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特别是在住房保障工作上,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政策,将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纳入政府“民心工程”和“实事......

    团风县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

    团风县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 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执行《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文件精神,规范我县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管......

    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题(合集)

    理论·政策·产业 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题 陕西日报/2014 年/5 月/13 日/第 012 版 赵正永: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加大保障性住房工作力度,建设好中低收入群众的安居工程。建设保障性......

    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2015年全县保障性住房目标任务为:(一)开工目标 1、新建公共租赁住房176套(户); 2、新建限价商品住房66套(户); (二)基本建成目标 (三)分配入住目标 二、进度要求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