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运营监管办法-东莞公安局

时间:2019-05-15 02:25: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东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运营监管办法-东莞公安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东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运营监管办法-东莞公安局》。

第一篇:东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运营监管办法-东莞公安局

东莞市生活垃圾处理厂运营监督

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生活垃圾处理企业的运营,促进其安全高效运行,防止二次污染,保障公众利益,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国发〔2011〕9号)、《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条例》、《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企业的运行、维护、监督、管理。

第三条 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以下简称“城管局”)是本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日常监督管理。

市环保局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垃圾处理企业环保排放的监管工作。

市物价局负责制定我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置价格的收费标准。

第二章 监管措施

第四条 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法履行职责,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垃圾处理企业的监管:

(一)派出驻厂监督人员,对垃圾处理企业日常运营进行监管;

(二)建立远程在线监管系统,对垃圾处理企业运行情况进行数字化监管;

(三)依法对垃圾处理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中期评估,评估周期一般不得低于两年,特殊情况下可以实施年度评估;

(四)建立社会公众参与机制,保证垃圾处理企业运营公开、透明;

(五)开展年度考核评价,并公开评价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对未通过考核评价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要责成运营单位限期整改。

第五条 下列材料可作为行政主管部门对垃圾处理企业进行考核评价的依据:

(一)市级或以上环保部门、具备相关资质的中介机构监测报告和数据;

(二)媒体曝光、现场拍摄的照片或录像;

(三)监管人员的现场记录;

(四)因运行问题导致的居民上访、投诉等恶性事件的材料;

(五)其他足以证明不符合垃圾处理质量的材料。

第六条 由于监管职责的需要,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要求垃圾处理企业提供与监管事项相关的文件、资料。

第七条 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生活垃圾的调度工作。垃圾处理企业因设备维护、保养等原因需调整垃圾接收量的,应向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主管部门应在收到申请后五个工作日内予以批复。第八条 市环保局负责垃圾处理企业烟气排放情况的日常监测工作,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烟气排放抽样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书面告知垃圾处理企业的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章 运营监管

第九条 垃圾处理企业必须按规定接收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接收危险废物、医疗垃圾、建筑垃圾等;

(二)擅自调度或接收垃圾处理服务合同以外的生活垃圾;

(三)允许未经批准的生活垃圾运输车辆进厂。

第十条 垃圾处理企业的垃圾计量系统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计量设备必须是电子汽车衡;

(二)计量数据能够实现自动计量并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分类汇总功能。

第十一条 垃圾处理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并达到以下要求:

(一)保证烟气、废水、炉渣、飞灰等污染物及噪声的排放质量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规定的标准及企业承诺值;

(二)保持卸料大厅的地面干净、整洁,保证垃圾储存库处于负压状态和车辆进出有序;

(三)炉膛内烟气在不低于850℃的条件下滞留时间不少于2秒,炉渣热灼减率应控制在3%以内;

(四)有严格的臭气控制和处理措施,采用负压、车间密封、臭气吸附等处理措施;

(五)配置完整的垃圾渗沥液及其他废水收集系统;

(六)确保出厂的炉渣、飞灰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密封状态,按相关规定进行安全处置;

(七)配置消除噪声系统等防治噪声措施;

(八)碳酸钙、尿素、氢氧化钙、活性炭等必须按规定足量投放;

(九)应在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厂外显著位置设置大型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焚烧炉运行工况和烟气排放主要污染物的在线监测数据。

第十二条 垃圾处理企业应当制定计划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检修,以保证其正常运行,每年12月20日前应把下一年度的设施、设备检修计划报送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因突发事故导致设施、设备检修计划需变更的,应报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意。

第十三条 垃圾处理企业应建立污染物排放日常监测制度。并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好下列监测项目:

(一)至少每半年聘请有资质的机构对垃圾计量系统的准确性进行校准检查;

(二)每年应当聘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至少进行一次二噁英监测。若检测结果超出污染控制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由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由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费用由垃圾处理企业承担。

主要监测数据和结果向社会公示。

第十四条 垃圾处理企业必须安装与行政主管部门、环保主管部门联网的在线监测系统和超标报警装置。

市环保局负责定期对烟气在线监控系统的准确性进行检查。垃圾处理企业应定期对在线监测设施进行维护,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及时性,且保证环保在线监测仪检修期在一个年度内总计不得多于45天。

第十五条 垃圾处理企业应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十六条 垃圾处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遇有危及生命安全或重大财产安全的突发事件时,垃圾处理企业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视实际情况关闭部分或整个生产线,同时须在半小时内向城管局电话报告,12小时内提交书面报告。

第十七条

垃圾处理企业应当对员工进行相关法律法规、专业技术、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应急处理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

第十八条 采用特许经营模式运营的垃圾处理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特许经营权协议各项条款。

第十九条 垃圾处理企业必须建立工况运行记录、设施运行维护和辅助材料购入、污染物排放日常监测档案。

第二十条垃圾处理企业应按月向行政主管部门递交监测结果报告,且不得虚报垃圾进厂量、处理量、环保监测数据等。

第二十一条 所有生活垃圾处理企业的垃圾焚烧处置价格,按省、市价格主管部门的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第四章 监督管理与处罚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按特许经营权协议、垃圾供给服务合同的约定或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之一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四款、第五款、第六款、第七款规定之一的,由市环保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其它条款,应当给予处罚的,由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采用特许经营模式运营的垃圾处理企业由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特许经营权协议予以纠正并处罚,直至依法收回特许权。

第二十五条 垃圾处理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视为不能履行特许经营合同企业或不合格的垃圾处理企业,由行政主管部门报市政府,给予关闭并强制退出本地垃圾处理行业:

(一)在运营期内被市级以上环保部门鉴定为由垃圾处理企业原因造成重大污染的;

(二)年度考核连续三年不合格的;

(三)因管理不善,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

(四)法律、法规、规章等禁止的其它行为。

第二十六条 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或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三)索贿受贿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负责解释。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南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运营监管办法试行-南昌城管理委员会

南昌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运营监管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运营监管,保证垃圾焚烧处理安全高效运行,防止二次污染,保障公众利益,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根据《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和《南昌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南昌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城管委)是我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运营的监督、管理;南昌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监管中心(以下简称监管中心)是具体负责实施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运营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运营企业是负责生活垃圾焚烧厂的运营,接受市城管委和监管中心的监管。

第三条

监管中心向运营企业派出驻厂监管小组,代表监管中心行使监管权力。其派驻厂的监督员或指定代表有权检查运营企业生产记录、设备检修和检测记录;发现问题时,有提问和要求回答的权力。

第四条

焚烧厂运营企业须符合《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并取得相关行政许可和资质,并报监管中心备案。

第五条

对营运企业监管的依据。

(一)国家和地方相关的焚烧厂的标准和规范;

(二)本监管办法、垃圾焚烧厂《特许经营协议》的相关规定;

(三)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以及项目设计和验收的文件;

(四)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其它应当遵守的内容。

第二章

垃圾接收与计量管理

第六条

运营企业接受的垃圾,是指经市城管委批准的县(区)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其他社会单位运送的生活垃圾以及与生活垃圾性质相近的一般工业垃圾。

监管中心负责垃圾运输调度,按照垃圾焚烧厂《特许经营协议》及运营企业接收生活垃圾计划向运营企业提供垃圾量。

第七条

运营企业应保证垃圾称重计量系统正常运作,如实记录每辆垃圾运输车的进厂日期、时间、车号、单位、重量、入炉焚烧量、垃圾渗滤液产生量、炉渣产生量和飞灰产生量等数据,并将上述数据(该数据应实现在线传输至监管中心及监管机构)每月报送监管中心,由监管中心和运营企业授权代表每月共同签字确认。其中,垃圾进厂称重计量的结果,应由监管中心和运营企业现场计量人员每日签字确认,其月报表应按县(区)和自运单位分别统计。

第八条

运营企业应委托有衡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考核资 质的第三方至少每年一次对垃圾计量器具进行检查、校准和测试,该定期检查、校准和测试的费用由运营企业承担。检查、校准或者测试时应当通知监管中心到场,进行现场监督。

监管中心有权请有衡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考核资质的第三方对垃圾称重系统的准确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运营企业应予以配合。若此检查不合格,则检测费用由运营企业承担。

第九条

垃圾称重计量系统出现故障,运营企业应在30分钟内通知监管中心,由双方确认有关计量数据问题。通常采用以县区和自运企业为单位,按该县区和自运单位前三个月的平均每车次装载量计算本次的装载量。

第十条

下列废弃物为不可接受垃圾:

(一)医疗垃圾;

(二)有害或危险工业垃圾;

(三)未经监管机构批准的垃圾。

第十一条

运营企业应于地磅站或卸料大厅定期或随机检验运送垃圾的车辆,合理努力避免接收不可接受垃圾。

第三章

运行管理

第十二条

在生活垃圾焚烧厂商业试运行之前,运营企业应根据适用法律和运营惯例以及投标文件中的运营维护方案,编制项目设施的运行维护手册,建立焚烧厂运行操作和管理规程,报 监管中心备案,并严格按照手册实施运行和管理。该手册在项目运营期间应根据项目运行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十三条

运营企业应确保进出焚烧厂道路的顺畅,垃圾运输车倾倒作业安全有序,卸料大厅的地面干净、整洁,严禁堆放生活垃圾和其他杂物,保持垃圾贮存坑处于负压状态,防止恶臭外泄。

第十四条

运营企业应监控垃圾贮存坑中的垃圾贮存量,并采取有效措施导排垃圾渗滤液,防止渗滤液大量积存。并应确保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连续稳定运行,保证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确保垃圾渗滤液达标排放。

第十五条

运营企业应保证焚烧厂的处理能力,垃圾焚烧炉按照设计要求的处理量的年运行时间不少于8000小时。

第十六条

运营企业应确保生活垃圾在焚烧炉内得到充分燃烧,焚烧炉内应处于负压燃烧状态,二次燃烧室的烟气在不低于850℃的条件下滞留时间不少于2秒,焚烧炉炉渣热灼减率控制在5%以内。当燃烧工况不稳定、炉膛温度低于850℃时,应及时使用助燃器助燃。

第十七条

运营企业应确保烟气处理系统连续稳定运行,保证烟气处理效果,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活性炭前期按照设计要求量使用,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后以验收日用量为准使用,待稳定运行、烟气达标后,以每年最近一次第三方二噁英监测达标日添加量为准。运营企业应准确计量主要消耗品(辅料、石灰、尿素、活性炭等)的实时使用量,并将上述数据每月报送监管中心。

第十八条

运营企业应对焚烧炉运行工况的主要参数实施在线监测,并与监管中心联网,监测项目至少应包括燃烧室温度、炉膛压力、烟气出口流量、流速、压力、氧气和一氧化碳含量。

第十九条

运营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委托有温度检定装置计量标准考核资质的第三方对显示燃烧室温度的温度计进行校准,校准后不准更改。

第二十条

运营企业应至少每周检测一次焚烧炉炉渣热灼减率,检测样本由监管中心和运营企业共同提取。

第四章

污染控制与监管管理

第二十一条

运营企业自行清运的炉渣,应确保炉渣在运输全程处于密闭状态,并运送至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填埋处理。对炉渣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应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政策和要求。

第二十二条

运营企业应对飞灰实行密闭收集、运输并按照危险废物进行处置,经处理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要求的,可以运往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处置。

第二十三条

运营企业应尽量减少炉渣水、路桥冲洗水、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等的产生量。

第二十四条

运营企业应对焚烧厂各工艺环节采取臭气控 制措施,使厂区无明显臭味;按要求使用通风除臭系统,并按要求及时维护。

第二十五条

临时停炉期间,必须密封垃圾卸料门,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恶臭泄露。严格禁止停炉期间将垃圾贮存坑的臭气未经烟气处理系统处理直接引风通过烟囱排放。

第二十六条

焚烧厂的污染物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以及《特许经营协议》要求。

第二十七条

运营企业应按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制订对烟气、污水、恶臭污染物、噪声等的环境监测计划,并报监管中心备案。

第二十八条

运营企业应对焚烧厂烟气、厂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地下水、固体废物、噪声、土壤和植物进行监测,监测的频率、位置、项目应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环境监测计划的要求。

第二十九条

运营企业应对烟气进行自动连续在线监测,监测项目至少应包括烟气量、氯化氢、一氧化碳、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氧量等指标;应对垃圾渗滤液达标排放进行自动连续在线监测,监测项目至少应包括产生量、达标排放量、回用量、COD、氨氮和PH值,并与监管中心和市环保局联网,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并在厂界显著位置对外公布。

第三十条

焚烧厂烟气在线连续监测系统(CEMS)应经过 环保部门的验收,其测量、计算方法与测定时间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运营企业应按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对CEMS进行维护保养和校准。

第三十一条

运营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委托有二噁英检测资质的第三方对二噁英进行监测。

第三十二条

运营企业的监测结果应及时报告监管方,监管中心有权请有资质的第三方对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中项目进行监测,运营企业应积极配合监管中心的监测工作。如果抽检结果不合格时,上述抽检的费用由运营企业承担。

第三十三条

运营企业应指派人员对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进行环卫保洁和厂区绿化,并落实防四害措施。应保证进厂道路路面平整、无坑洼、干净卫生,无明显臭味,并定期对道路进行冲洗。

第五章

计划管理

第三十四条

运营企业应于每年12月31日之前向监管中心提交下一维护计划,监管中心批准后,方可实施检修维护。运营企业按照已批准的检修计划实施检修工作,应提前至少30日将检修期暂停服务的相关事项通知监管中心,提供的通知须包括以下内容:

(一)暂停服务的范围和理由;

(二)暂停服务的时间;

(三)暂停服务期间预计能够处理达标的垃圾焚烧量;

(四)恢复正常服务的大约时间。

第三十五条

运营企业应尽最大努力使计划内暂停服务的影响减到最小,该期间维持至少50%的设计垃圾处理能力,并且每一运营年计划内暂停服务不得超过60日。

第三十六条

除计划内暂停服务以外,运营企业如在任一运营日发生项目设施全部或部分停止运行的情况,则视为计划外暂停服务。发生计划外暂停服务时,运营企业应立即通知监管中心,提交书面文本,解释计划外暂停服务的原因以及计划采取的措施。运营企业应在发现或通知计划外暂停服务后24小时内恢复正常服务。

第三十七条

遇有危及生命安全的突发重大事件或者不可抗力时,运营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关闭部分或整个焚烧厂,同时必须在半小时内向监管中心口头报告,12小时内向监管中心提交书面报告。运营企业同时应采取应急抢修措施尽快恢复焚烧运行。

第六章

安全管理

第三十八条

运营企业应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报监管中心备案。同时应建立并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安全事故调 查处理和报告制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发生安全事故及时报告监管中心。

第三十九条

运营企业应对员工进行相关法律法规、专业技术、安全防护、环境保护、紧急处理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培训合格方能上岗操作,特殊工种员工须持证上岗。

第四十条

运营企业应对沼气易聚集场所如料仓、污水及渗滤液收集池、地下建筑物内、生产控制室等处进行沼气监测,空气中沼气浓度大于1.25%时应及时进行强制通风。

第七章

行政管理

第四十一条

监管中心每两周组织运营企业召开一次监管例会;每月第10个工作日前对上月监管工作进行总结通报,并由监管中心授权代表和运营企业授权代表对上月运营监管考核评分情况进行签字确认。

第四十二条

监管中心发现运营企业有违规行为的,可现场制止,并通知运营企业主要负责人,运营企业须及时组织整改,并在两个工作日之内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报送监管中心。监管中心发现运营企业有明显违规行为或运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有权要求运营企业停产整改,直至符合运行要求,由此所引发的相关损失由运营企业承担。

第四十三条

运营企业应向监管中心提供每日进厂垃圾量、垃圾焚烧量数据、供气量、烟气排放监测数据、污水(渗滤液)产生数据、炉温监管数据、主要消耗品的消耗量(辅料燃料、石灰、尿素、活性炭等)、炉渣和飞灰的处理量、炉渣热灼减率等数据资料,并编制运营月报和年报报送监管中心,月报和年报除应包含上述项目之汇总数据外,还应包含运行、维护、设备检修、接待参观及监管中心要求的其他事项。监管中心应编制监管月报和年报报送市城管委。

第四十四条

运营企业向监管中心提交资料应遵守如下规定:

(一)每个工作日上午10:00前向监管中心提交日报表;

(二)每月第五个工作日前向监管中心提交上月的月报表;

(三)每月月底前向监管中心提交下月的生产运营计划;

(四)每一月份第二十个工作日前向监管中心提交本厂上的报表。

第四十五条

运营企业应做好与周边村民的沟通协调工作,认真履行对周边村民承诺事项,处理周边村民的投诉,积极配合村民环保监督员的监督,确保焚烧厂生产活动正常开展。监管中心有权跟踪和监督相关事项的进展情况,协调处理有关投诉和人大、政协议案的办理工作。

第八章

考核评价 第四十六条

监管中心定期对运营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评分,考核评分周期为一个自然月,总分为100分,并以考核评分结果作为垃圾处理费支付的依据(考核评分标准另行下发)。

第四十七条

监管中心对运营企业考核评分的依据:

(一)权威部门、第三方机构监测报告和数据;

(二)现场拍摄的照片或录像;

(三)监管人员的现场记录;

(四)经监管中心核实的村民环保监督员的监督记录;

(五)监管中心与运营企业共同监测的结果;

(六)集散控制系统(DCS)运行记录;

(七)在线连续监测系统(CEMS)记录资料;

(八)其他证明材料。

第四十八条

如果运营企业自检结果或监管中心进行抽查的结果显示,运营企业在处理垃圾的质量存在下述情形之一时,即表明垃圾处理的质量不达标,运营企业按照自垃圾处理质量不达标的检测日起至检测达标日止(至少1日)的垃圾处理量的2倍,向监管中心支付垃圾处理质量不达标的违约金:

(一)炉渣热灼减率高于5%;

(二)烟气在850摄氏度下的停留时间小于2秒;

(三)大气污染物不满足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以及《特许经营协议》要求;

(四)活性炭投加量小于要求量。

第四十九条

如运营企业存在虚报垃圾处理量数据、虚报环境指标等弄虚作假行为的,除按规定扣分扣费外,监管中心还可以进一步采取如下扣费措施。

(一)虚报垃圾处理量,按照当日垃圾进厂总量的2倍扣除垃圾补贴费用;

(二)若监管中心进行抽查的结果显示垃圾处理质量不达标,而该日运营企业自检结果显示垃圾处理质量达标的,视为连续3日垃圾处理质量不达标,扣除相应的垃圾补贴费用。

第五十条

市城管委成立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运营监管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协调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运营监管过程中出现的扣费争议事项和其他重大事项。协调小组主要成员由监管中心和运营企业有关人员组成。

第五十一条

监管中心及其成员要做到公正监管,遵守监管工作程序,为运营企业保守技术与业务秘密。监管中心成员有违法、违纪行为的,按有关规定处罚。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由南昌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制定,并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三篇:上海市生活垃圾中转处置设施运营监管办法

上海市生活垃圾中转处置设施运营监管办法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规范本市生活垃圾中转处置设施运营活动,提高运营服务质量,维护城市市容环境整洁,保障市民身体健康,根据《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管理办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中转、处置设施运营监管及相关的管理工作。

本办法所称的生活垃圾中转、处置设施,具体包括生活垃圾转运码头、中转站,填埋场、焚烧厂,以及厨余垃圾处理厂、废弃食用油脂处理厂等。

第三条(监管部门)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以下简称市绿化市容局)是本市生活垃圾中转处置设施运营监管的主管部门,负责市属生活垃圾中转处置设施的运营监管,以及区属生活垃圾中转处置设施运营监管的指导和监督。具体工作由其所属的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以下简称市废管处)承担。

各区、县绿化市容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区、县绿化市容部门)负责区属生活垃圾中转处置设施运营的监管工作。

第四条(监管方式)

对生活垃圾中转处置设施的运营进行监管,管理部门应当自行组织实施监管,并以下列规定方式进行:

(一)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抽查;

(二)建立远程在线监管第统,对中转、处置设施运营情况进行监管;

(三)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对中转、处置设施经营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检测、评价;

(四)设计规模在300吨/天以上的生活垃圾转运码头、中转站、填埋场、焚烧厂,设计规模在200吨/天以上的厨余垃圾处理厂,设计规模在20吨/天以上的废弃食用油脂处理厂,派出驻厂监督人员。派出的驻厂人员每班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定期更换。

第五条(监管措施)

对生活垃圾中转、处置设施运营活动进行监管,应当采取下列措施:

(一)定期组织抽查,对中转、处置设施的运营情况开展评议;

(二)要求运营企业提供与监管内容相关的资料、文件;

(三)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受理公众对运营经营者的投诉;

(四)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措施。

开展定期评议的,应当形成评议报告。评议报告作为评价运营企业运营服务质量的依据之一。

第六条(监管内容)

对生活垃圾中转、处置设施运营活动进行监管的内容包括:

(一)规范作业。核查生活垃圾中转、处置设施计量系统运行情况,防止中转、处置协议约定范围外的生活垃圾进入,确保计量数据及时、准确,系统运行稳定;督促运营企业按照作业规程中转、处置生活垃圾;检查运营企业安全生产执行情况,人员进出的限制情况,生活垃圾中转、处置应争预案编情况,以及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和应对能力等情况。

(二)污染监控。检查运营企业污染收集、处理设施的配置和使用情况;污染物控制和处理计划的制订、落实情况;污染物排放数量和规范排放情况;运营企业环境监测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三)基础要求。督促运营企业按时、按标准提交各类运营信息;督促运营企业保持场区内外环境整洁;督促运营企业接受公众监督。

(四)其他依法应当监管的内容

具体监管内容和评分办法见附件《生活垃圾中转、处置设置运营监管评议细则》。

第七条(运营质量标准)

生活垃圾中转、处置设施运营企业的运营服务质量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等方面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符合运营服务协议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第八条(运营企业职责)

生活垃圾中转、处置设施运营企业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按照国家、本市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运营服务协议规定的标准和要求,中转、处置生活垃圾,履行规定的义务;

(二)根据规定维护和保养生活垃圾中转、处置设施,确保设施、设备运行良好;

(三)定期对设施周边的环境影响及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检测;

(四)制定中转、处置设施运营计划,汇总上运行情况,定期编制设施运营的报告;

(五)按照运营服务协议的约定,向管理部门提供运营财务成本资料;

(六)制订中转、处置设施的应急处置方案;

(七)对运营中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八)做好发生突发事故的应对工作,发生重大事项的,运营企业应当在半小时向相应的监管部门报告;

(九)法律、法规、规章和协议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九条(公众监督)

运营企业应当在设施入口处醒目位置设置公众显示屏,显示设施运营状况。有条件的运营企业可以向市民开放运营场所,接受市民对设施运行情况的预约参观。

第十条(信息资料报送)

区、县绿化市容部门应当建立信息化的监控平台,将运营企业所有在线监测的项目接入平台,实现同步共享。市废管处应当建立全市性的生活垃圾中转处置设施运营信息监控平台,实时掌握全市设施运转情况。

运营企业应当按要求将环境检测报告、运营计划、运营报告、应急处置方案报送相应的监管部门上。其中,运营设施为市属生活垃圾设施孤,报送市废管处;运营设施为区属生活垃圾的,报区、县绿化市容部门。

运营企业应当根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按时填报信息与数据。

第十一条

(监管报告编制)

市废管处应当根据运营监管情况,每月编制运营监管报告并报市绿化市容局;区、县绿化市容部门应当根据运营监管情况,每季度编制运营监管报告,并于下季度开始后的15个工作日内报送市绿化市容局,同时抄送市废管处。

市废管处应当根据全市中转、处置设施运营监管情况,每半年编制全市中转、处置设施运营监管报告,报送市绿化市容局。

第十二条(监管人员)

市废管处和区县绿化市容部门负责监管工作的人员应当参加市绿化市容局组织的生活垃圾中转处置运营监管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监管人员应当定期轮岗。第十三条(行政处理)

运营企业有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行为的,由市或区、县绿化市容部门责令其改正,并移送有关部门依法处罚。

第十四条(失职处理)

市和区、县绿化市容部门的监管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或监管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三)索贿受贿的。

第十五条(含义)

本办法所称的市属生活垃圾中转、处置设施,是指由市统筹规划建设,为以中心城区为主的相关区县提供生活垃圾中转、处置服务的设施,以及为全市提供废弃食用油脂处理服务的设施。其他设施为区属生活垃圾中转、处置设施。

第十六

(实施时间)

本办法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

下载东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运营监管办法-东莞公安局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东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运营监管办法-东莞公安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