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社区图书馆建设调研分析

时间:2019-05-15 02:4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都社区图书馆建设调研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成都社区图书馆建设调研分析》。

第一篇:成都社区图书馆建设调研分析

成都社区图书馆建设调研分析

【摘要】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能够给社区民众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阅读环境,提高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本文就现阶段社区图书馆在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社区图书馆;建设;调研;措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群众更加关心精神层面的建设。因此,对各大社区来说,除了基本健身设施之外,还需增加建设社区图书馆这种方便民众丰富精神生活的场所和设施。当前我国广大社区图书馆建设相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就该问题展开讨论并给予相关解决措施。

一、社区图书馆发展调研的目的及现状

(一)社区图书馆发展的意义。社区图书馆相比较公共图书馆,离人们的日常生活更进一步,也极大地便利了居民开展阅读活动。社区图书馆的出现也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民众在满足温饱生活之后,对更高的精神层次生活的追求。现代社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越来越多。这些群体在社区生活中,对社区的关心开始倾向于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因此对于当今城市文化建设的着重点可以更多地考虑社区图书馆这类能够为人民提供精神食粮的场所建设活动。同时,社区图书馆的发展也是衡量一个社区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在社区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通过网络问卷、实地调研等方式对成都社区图书馆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本文主要通过网络问卷和实地调研两种方式对成都地区一共32个社区图书馆建设状况进行调研,主要对社区图书馆的经费投入、馆藏书目、读者群体、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就图书馆经费投入方面,仅有13家图书馆具有购书经费,占总数的41%,大部分社区图书馆是没有图书经费预算的。而且在有经费的社区图书馆中,有将近一半的社区图书馆图书经费仅在1000元以内。而对于图书经费大于5000元的更属于凤毛麟角。当前社区图书馆的购书经费严重不足,这样的社区图书馆怎么可能具备丰富的图书资源,还怎么指望为社区民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就馆藏图书方面的调查结果,就馆藏书的数量上来说,大部分馆藏书量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当涉及到现代化的电子图书资源时,只有6家社区图书馆能够提供这种服务,而且这六家基本是在新建的社区或者一些比较高档的社区。此外,在实际的考察中还发现,有些图书馆尽管有电子资源设备,但基本上能正常使用的很少。从这次考察可以看出,一般的社区图书馆仅能提供纸质图书资料,一些新兴的社区或者较为高档的社区会提供电子图书资源,但是电子图书设备由于没有及时维护,造成不少设备不能正常使用。

综合调研社区内所有的读者信息后,对每个社区图书馆的读者取平均数,得到社区平均活动人口数是500人,接下来主要从读者的年龄层次以及读者的职业类型方面对读者的年度出入社区图书馆次数进行分析。

结合以上可以很直观地得到社区图书馆高活动频率人群主要是18岁以下和55岁以上人群,主要以学生和退休以及赋闲人员为主。对于广大的中青年人群同时也基本都是上班族,就社区图书馆的使用人数来看,属于偏低的。一方面由于这部分人群工作压力较大,强度较高,社会责任较重,可供阅读的时间本来就少;另一方面由于这部分群体是现代化设施使用和接受都较为广泛的群体,而社区图书馆缺乏电子类资源。所以,为了吸引更多的民众走进社区图书馆,还需加强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状况。

最后就目前社区图书馆的管理方式而言,有25家是以社区管理为主,有些社区图书馆已经开始尝试与当地的高校或者企业合作,尝试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内容。另外有两个社区图书馆尝试引入一些小微图书馆建设活动,这些都是一些很好的尝试,有助于社区图书馆建设更加人性化、便利化等。

二、社区图书馆事业发展受阻原因分析

(一)经费不足。社区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一是满足图书馆内图书资源的实时扩充。部分社区图书馆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图书馆藏书破旧,很难吸引读者。对于电子图书,很多社区甚至连工作人员的电脑都不充足,更别提为居民提供电子阅读服务了。另一个是用来添置基础设施。比如说图书馆阅读区应该提供较为充足的桌椅等最基本的设施,但是由于资金缺乏,导致图书馆空间相对较为狭小,可供阅读的区域较小,再加上桌椅数量有限,这种阅读环境,更难吸引大量的读者。

(二)藏书质量不高。由于资金缺乏和工作人员相对不太高的文化水平,使得社区图书馆的馆藏书目不仅数量有限,而且质量堪忧。质量包括书籍纸张本身的质量和图书内容的质量两方面。为了节省资金,很多图书的印刷比较粗糙。此外,图书的层次、类别以及适用性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缺陷。比如说,经典名著种类较为单一,各种科普类专业书籍相对数量较少。藏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图书馆的层次,所以为了建设好社区图书馆,必须规范馆藏书目的质量。

(三)人员流动性大。社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大多属于临时聘用人员或者社区干部兼职,由于社区图书馆的福利待遇较差,很难吸引到文化水平高、综合素质较好的人才到这种地方来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区图书馆人员队伍建设。

三、加强社区图书馆建设研究

(一)特色?D书馆建设。由于当前的社区本身建设用地都比较紧张,所以可以考虑在社区不同的地方建立多个小微图书馆。主要实现模式为:

一、在人员聚集较多的场所,建立24小时自助图书馆。这种图书馆非常便捷,不受开馆、闭馆时间的限制,不受工作人员的限制,读者可以自主选择、查询或者借还图书服务。另一个就是在社区根据学科或者公众的爱好等为依据建立不同类别的图书馆,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调查社区民众本身的兴趣设立相应的图书馆。比如说,现在的人们都比较注重养生、健康生活方式,因此可以建立一个养生类图书馆,另外还可以考虑艺术图书管,职业技能相关图书馆等。这种比较有针对性的图书馆可以发动相关企业的投资、捐赠图书、开展讲座或者相关知识培训、辅助阅读等专题活动。既能为赞助单位宣传,也能真正为社区民众带来切实的专业知识,吸引更多的民众到社区图书馆中。

由于信息化建设的逐渐完善,现在的人们对新媒体传播媒介越来越感兴趣,可以在社区建立新媒体图书馆。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如数字电视以及移动媒体正在渗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为社区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前文分析过由于图书馆人员素质的问题导致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可以通过这种新媒体图书馆的引入,减少工作人员的数量,节省的资金可以用来购买质量较高的资源和提高剩下的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

另外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图书馆就是社区真人图书馆。这也是对传统图书馆的一种创新,图书馆的资源不再是书籍,而是一个个装有知识的人。真人图书馆为民众提供的服务是能与“书籍”面对面的交流,读者可以与“书籍”产生共鸣。而且真人图书馆不受馆舍和场地等因素的限制,也不需要投入传统图书馆建设需要的大量资金。为了吸引这些具有知识的人员,可以采用志愿服务的方式或者提供少量的服务费用。另外为了激励这部分人群的工作热情,还可以为民众推出预约、续借等各种方式,保证这部分群体能够与图书馆建立长期的合作方式。

(二)人员和资金配制分析。在社区图书馆资金使用中,可以适当增加对员工的福利待遇,为员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以此吸引到质量较高的人才。可以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和激励制度,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活动,为提升员工素质创造更好的环境。另外,还可以建立志愿者服务制度,吸引更多人才志愿加入社区图书馆服务,为社区图书馆输入更多新鲜血液。

对于社区图书馆可以考虑纳入到财政预算。现在这些社区图书馆并未纳入公共图书馆的范畴内,仅是社区或者居委会的一部分。因此,应该积极呼吁社区图书馆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中,只有成系统、规范的管理制度,合理的资金支持才能保证社区图书馆的科学发展。

(三)校企合作等。部分社区所在地区的机关单位、高校、企事业单位等都有自己的图书馆,但一般这些场所只对内部人员开放,馆藏的资源并没有得到充足的利用。所以无论是考虑到资源共享还是社区发展,这些单位都应该考虑和社区图书馆合作。一方面加强了图书资源的流通,一般高校的图书资源无论是从馆藏书目的数量、质量还是范围等方面相对非常丰富,使得更多的普通民众能够获取到更多珍贵的资源。另一方面,对于这些单位本身而言,通过提供更多的图书借阅服务,也能够增加单位图书馆的收入。特别是对高校而言,因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较高,因此可以考虑和社区图书馆联合开展系列讲座活动,既可以是面向社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科学管理培训,也可以是面向社区民众的知识普及活动。如果能够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开展一些知识普及或技能培训系列讲座活动,将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到活动中去。

(四)独立式和分馆式两种模式分析。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模式中有两种选择:独立式和分管式。不同的社区因为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环境等条件的不同,可以自行选择最适合发展的一种模式。

独立式是指社区独立承担图书馆建设活动。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房地产在构建社区时,修建相应的图书馆舍,而后由物业公司或者社区居委会负责具体的图书馆管理活动;另一种是社区对原有的街道图书馆重新改造,为了适应社区群众的需要,增加更多的馆藏资源和阅读场所、电子设施、桌椅等,为民众提供更加舒适、先进的阅读环境。前一种方式可能更适用于今后再建的社区,而且也是现在社区建设必然的发展趋势,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对于总分馆模式,是指将城市的公共图书馆与一个或若干个社区图书馆连接起来,类似于总馆与分馆的关系。在这种模式下,社区主要提供阅读场所,而图书资源等由公共图书馆负责提供,同时公共图书?^会分配部分专业管理人员到社区图书馆负责相关管理活动。这样一来可以将公共图书馆里闲置的图书资料进行充分的利用,增加公共图书馆的经济效益:而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又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享受与公共图书馆同等质量的服务,使社会利益最大化。

四、结语

经过初步调查发现,大部分社区的图书馆建设差强人意,表明我市社区图书馆建设的不足。但同时,通过调查发现,社区民众对社区图书馆的高度认可,也可以看到我市社区图书馆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今后的社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除了提供一些健身器材、花园等基础设施之外,还需要考虑社区图书馆这种能够提高社区民众精神生活的场所。同时,对于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以及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社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社区图书馆建立模式,提供适合社区民众的图书馆相关服务内容。在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下,以及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社区图书馆会越来越壮大。

【参考文献】

[1]王琼.社区图书室建设情况及思考――基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社区图书室调研报告[J].中文信息,2016(5):59.[2]吕珩.珠海社区图书馆建设现状调查分析与发展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9,29(4):49-52.[3]刘文慧.近5年沈阳地区社区图书馆建设调研分析[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10(1):10-11.[4]许江涛.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现状与公众需求研究――基于对天津滨海新区的调查分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33(12):5-8.

第二篇:浅谈社区图书馆建设

浅谈社区图书馆建设

贺银花

(东胜区少儿图书馆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 社区图书馆作为社区文化的重要文化设施之一,无论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传递科学信息方面,还是在进行社会教育等方面已经或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社区图书馆进行阐述,即图书知识大众化,图书信息实用性,读书形式多种多样,寓教于乐,并提出社区图书在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几条举措。关键词 社区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 类型 必要性

随着城市住宅建设的发展,商品住宅正向着小区化的方向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社会化服务也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因为很多小区建设大都远离市中心,远离市中心的公共图书馆,这给居民借阅图书带来了许多不便,社区图书馆已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新生力量,它的发展依然要依赖于公共图书馆提供的物质的、人力的及管理、技术方面的支持和援助。作为收集、储存、传播及利用知识、信息途径之一的图书馆,要求其提供最广的知识信息服务于社会大众。但是公共图书馆馆藏优势在现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作用也未能充分发挥。而当前社区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无疑为困境中的社区图书馆提供了可以大显身手的舞台。公共图书馆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馆藏优势、管理优势和人才优势对社区图书馆进行有层次、分阶段的建设和系统化的科学管理。

社区图书馆作为社区文化的重要文化设施之一,无论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传递科学信息方面,还是在进行社会教育等方面已经或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社区文化与社区图书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社区内大力发展图书馆,开展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融入社会,参与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和发展社区服务的重要切入点。

社区图书馆以其特有的功能,担负着社区文化建设和教育培养市民的重任,是居民“身边的学校”,是社区文化的标志,因而成为社区文化教育中心。社区图书馆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为居民营造一片文化休闲天地,成为社区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社区图书馆是社区内各种信息的集散地,在给居民提供学习、阅读、文化休闲的同时,更是传播文献信息的信息港,为居民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因此,建设并完善社区图书馆是发展社区文化的必然选择。

1、社区图书馆概念

1995年,霍国庆,金高尚合写的“论社区图书馆”一文认为:“社区图书馆是通过文献信息的选择、组织与传递来为一定地域内的所有居民服务的图书馆。不同于公共图书馆。”——不属于公共图书馆范围。社区图书馆是根据现代都市人聚居形式的变化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图书馆模式。基本特点就是向社区居民开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阅读需求和信息交流为目的。社区图书馆要充分体现“阅读的便利”和“资源的节约”的原则。“阅读的便利”,就是要能使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图书馆的服务;“资源的节约”,倡导的是一种社区内所有家庭和单位的资源共享。社区图书馆最主要的任务是:满足人与人的沟通和往来,避免由于“都市病”带来的人群的隔离和疏远,给读者营造“家的感觉”,培养居民对图书馆的认同和热爱,使之主动参与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

2、社区图书馆的特点

2.1图书馆知识大众化 社区居民文化相对于大专院校及省、市机关来讲,层次较低。他们的文化生活需求也相对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这就要求图书馆提供一些大众化的精神食粮。比如少一些理论书籍,多一些科普书籍;少一些抽象理论,多一些形象有趣的书籍;少一些反映远的、死的东西,多一些反映近的、身边的、活生生的东西。这样的书籍,他们才能接受,才能阅读。

2.2图书信息实用性 社区居民最讲实惠、实在,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生活在实实在在的生活实践中,他们最关心的生活、学习、就业、经营、生财等方面的事情,不爱空谈。这就要求,社区图书资料要尽量与居民生存与发展贴近一些,多提供一些对居民有用的信息。只有这样,居民对图书馆才有兴趣,社区图书馆存在才真正有价值。

2.3图书形式多种多样 社区有老人、中年人、青少年;有退休的、社区打工人员等。社区图书馆应适用不同人群、不同家庭的读者要求,开设不同群体的读书室,或有计划地根据不同人群读书需要组织有特色的读书活动。可开展家庭读书竞赛活动和广场读书知识抢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

2.4寓教于乐 社区图书馆必须适应居民的读书口味,应搞一些他们喜欢参与的活动。比如,在社区图书馆开设各种学习班,既学习了知识,又提高了技能,学会或提高生存能力。再如,购买一些光碟影视片,既休闲娱乐了,又在娱乐中学到了知识,明白了道理。比如,开设电子阅览室,让居民通过上网,学会计算机知识,掌握网上获取信息的技能。

3、社区图书馆的类型

3.1分馆型 县以上各级公共图书馆都可以探索在社区建立图书馆分馆,这样可以将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直接延伸到社区,直接面向社区的居民群众,从而使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深入到社区,深入到群众的家门口。

3.2物业型 随着我国房地产的发展,城市住宅小区的管理日趋完善。政府应该通过城市规划和政策引导,规定房地产开发商,在住宅小区的设计中规划建设小区图书馆,并将其作为物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住宅小区的居民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

3.3共建型 公共图书馆及各类图书馆,可以参与社区共建图书馆,其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有房出房、有书出书、有人出人,共同建设,社区管理,群众受益。

3.4联合型 社区主管部门或者街道党委政府牵头,发动社区内的有关机关、团体及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社区图书馆,既为本单位职工服务,也为社区居民服务,努力做到社区资源共享。

3.5 流动型 城市应积极发展流动图书馆,文化部为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专门设计制造了一种汽车图书馆。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城市馆及区级文化主管部门都是应该拥有一台汽车图书馆,定时定点为社区居民服务。

4、建立社区图书馆的必要性

4.1 力争与国际接轨 我国加入WTO 后,各方面的建设都要与国际发展要求接轨,现代化建设的各要素都应达到国际标准。图书馆的现代化是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反映民族文化的发展水平,因此,现代化建设必须把现代化图书馆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上,而社区图书馆建设正是弥补了我馆图书馆数量不足的最好办法。

4.2社区图书馆建设是基础 社区是城区的基础,发展城区先进文化,必须打牢社区文化建设基础。图书馆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文化设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缺少图书馆的文化中心是不完全的。因此,要建立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社区文化中心,必须把社区图书馆建设纳入其中。

4.3方便社区居民学习现代社会知识更新极快,学习型城区、学习型居民是现代城区、现代人的基本特征。学习方式虽然是多样的,但从书中获取新知识仍是当前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在社区建立图书馆,就等于把书送到读者身边,使读者读书更加方便,这种便民利民的做法一定会得到读者的肯定。为读者服务是办图书馆的根本宗旨,要提高图书馆为居民读者服务质量,就必须把图书馆建到社区中去。

4.4提高居民素质 从物质文明上看,人的素质对物质文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建立社区图书馆,把精神食粮送到社区,对提高居民素质、促进生产力发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精神文明建设上看,社区思想阵地,必须用真正思想去占领。把图书馆建在社区之中,用科学文化占领社区思想阵地,对提高居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将起到重要作用。

5、社区图书馆的建设

5.1将社区图书馆纳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之中 已建社区应由物业部门提供必备的馆舍,新建社区应在规划中为社区图书馆留有一席之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重视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在制定社区管理相关制度时,要将社区图书馆建设纳入其中,从制度上予以保证。不能应为领导层的变迁而取消或者削弱社区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的馆舍可因地制宜,可大可小,一般来说能够存放5000册左右图书即可。

5.2社区图书馆的藏书来源可从多渠道获得 如争取社会捐赠,从物业管理费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购买等。但最便捷的渠道即从公共图书馆中获取,即节省费用又取之不尽。公共图书馆可从藏书中提取一批可读性强的多余复本,专用于社区图书馆流通,定期更换。这样,既提高了藏书的利用率,又解决了社区图书馆的书源难题,可谓一举两得。但两者之间都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制约制度,防止藏书的破损和丢失。

5.3社区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最好是招募志愿者 比如,有一定文化水平、热心公益事业的、责任心强的离退休人员。必要时可以给予一定的劳务补贴,保证其能按时开馆。

5.4社区图书馆的借阅方式应力求简化 藏书管理也宜粗放。当其发展具备一定规模时,可以向正规化管理发展。

总之,社区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给公共图书馆工作者提出一个新的课题,我们应该重视社区图书馆的研究工作,并在业务上给予必要的辅导和指导。要主动把社区图书馆的建设纳入到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轨道上来,为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霍国庆,金高尚.论社区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报,1995,(7)

2、王丽兰.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互动发展关系.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1)

3王勇.社区图书馆信息服务新思维.图书馆杂志,2005,(4)

第三篇:图书馆建筑调研分析报告

·图 书 馆 建 筑 调 研 分 析 报 告·

———城市规划08-1班图书馆设计调研报告

·文字载体逐步推广应用,自然产生了收藏和保护这些载体的需求,从而出现了收藏和利用这些载体的特殊建筑物——藏书楼和图书馆。

时间:2010年9月2日------9月5日

地点:安徽省图书馆、安徽大学图书馆

调研内容:

1、图书馆建筑周边环境及场地设计

2、图书馆建筑空间功能与流线布置

3、图书馆建筑室内外空间设计与细节处理

4、图书馆建筑的尺度

分析内容:

1、以上两个图书馆建筑的共同点

2、以上两个图书馆建筑的不同点

绪论:

图书馆最初的任务是为了保护和利用人类文明的记录,促进人类文明繁衍进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发展进入以信息服务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图书馆已不仅仅是搜集整理保管人类文明的载体,还向人们提供文献和参考咨询信息,同时图书馆已成为一个永久性的社会教育机构。

现代图书馆是从19世纪末开始出现的,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计算机技术把人类文明推进到了电子时代,图书馆的功能与内容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仅在规模上超越了以前的历史时代,更重要的是在空间布局上不断改进。其中尤其以1933年建于美国巴尔的摩的伊诺克·普培特自由图书馆为代表的公共图书馆较为突出。其平面布局突破了空间的固定分隔,以大柱网、大空间适应了为使用上的调整互换的灵活性;采用了“藏阅合一”的管理方式,大量实行开架借阅,促使传统的、截然分隔的“藏——借——阅”的三大空间解体;基本书库大大压缩或根本取消。现代化技术、设备相继引入使用之后,更显示出这种建筑模式的优越性而取得广泛的承认。经过逐步完善,形成了“模数化图书馆”的设计模式。

而在中国,由于图书馆发源于古代藏书楼,形成于近代公共图书馆。其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已经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职业精神与道德传统,这就是以书明道、以书传道、以书修身、以书治国的大任精神,这种精神凝聚了图书馆职业活动的特有价值,也是古代图书馆人职业活动的道德支柱。因此,图书馆设计者本身需要具备博览群书的经历和基于此所孕育的道德内涵,更深层次地讲,中国的图书馆建筑需要融入这个从古至今传下来的道德内涵。尤其是在一所大学之中,图书馆建筑是一所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同时它也是一所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和学习氛围的缩影。不管这个时代发展有多快,会出现什么社会心理问题,图书馆作为科技,文化,信息传播的载体,也作为同学们心中知识的殿堂,它所扮演的角色依然会十分重要。

安徽大学图书馆

基本概况:

合肥属于中国中部地区,日照充足,风向以东南风为主。安大新区处于合肥东南区域,位于翡翠湖西侧,东西两面紧邻城市主要干道。而图书馆位于安大校园的中心区域,以一条东西轴线贯穿,图书馆南北两侧为校园主干道,交通便利,使广大读者能够方便地到达。

一、图书馆建筑周边环境及场地设计

身处安徽大学东校门口,我就能深切地感受到一股雄浑的气势向我逼来。充溢在眼前的是一条清晰的东西轴线和冷灰色的建筑色调。安大校风的严谨和笃学在建筑上已经不言自明。

1、东西轴线:在轴线上至东往西依次是校门、广场、图书馆、祭坛型广场、弧形综合楼。图书馆在两个广场之间傲然屹立,极大地凸显了其核心建筑体的地位。

A、东边广场采用大面积大理石铺设,内部设置水系和少量树木,无明显遮阳避雨的设施。可见身处广场,遭太阳暴晒、雨水侵袭不可避免。广场接近图书馆区域有大面积草坪,并配有低矮灌木,此处视野开阔,但是离宿舍区较远,从疯长的草势来看,鲜有人至。

B、西边广场的形制很像祭坛,四周向中间层层跌落,内部是一片供人行走休憩的草坪。站在草坪上看图书馆,我们觉得图书馆更为高耸。

C、一前一后两个广场把图书馆建筑凸显出来,另外又避开了相对嘈杂的城市主干道和其他噪声源。

2、建筑色调:安徽大学新区校园内建筑的整体色调为冷灰色,自然东西轴线上的建筑也不例外。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种色调的选择使大学校园缺少了活泼、激情的元素,让人有不适之感。

3、众星拱月:南北两边的建筑(比如宿舍楼)斜插着向图书馆看齐,呈众星拱月之状。

4、无障碍设施的连接:无论是广场还是图书馆建筑本身,其无障碍设施的连接都十分通畅。这也是人性化的一个体现。

二、图书馆建筑空间功能与流线布置

一层平面:主要是多功能报告厅、大厅、总服务台,检索区、文印室以及采编部、培训室等业务用房。在这一层主要有三个出入口,其中东西两面的为读者出入口,南面入口直接与采编室直接相连,用于书籍的运送。

夹层平面:门厅上空两侧分别为休闲区和新书展销区,休闲区与

行政办公区相连,可供师生一同使用。多功能报告厅的设备用房设于夹层。

二层平面:主要是校史馆以及期刊杂志阅览室(开架阅览)。三层平面:主要是校史馆的二层以及中文社科类借阅室(借阅一体的开架形式)。

四层平面:主要是主机房等设备用房以及中文自科类借阅室(开架阅览)。

五层平面:主要是电子阅览室以及综合阅览室、中文科图法借阅室。

六层平面:主要是电子阅览室的二层以及普通阅览室即自习室。七八层平面:设有一个单独的自习室和配电室、电梯机房以及一个休闲平台。

三、图书馆建筑室内外空间设计与细节处理

1、建筑立面

A、建筑西立面:该图为图书馆的西立面,中间位置设一八边柱

形拔高体量,外立面以

条窗简单修饰,其规制

宏大但不显过分厚重。

另外两个竖向条形体

量左右对称分布,向内

延伸围合,柱形体与之

衔接的部分巧妙地采

用了镂空连廊,形成虚实的结合与对比。但是,这样的建筑外形更像

是一个政府型建筑,不太符合大学校园轻松活泼、富有激情的情感。

B、建筑东立面: 该图为图书馆的东立面,两边依然是竖向矩形体量。这两个体量间由向内凹陷的弧形体量连接,此弧形体量外设有大面积百叶,使原本及其厚重的建筑体稍稍变得轻盈。

C、建筑南北立面:南北立面

主要设置了条窗,造型比较单一,不再深入。

2、中庭和内部庭院

A、中庭:是指在建筑外部空

间,由于建筑造型需要围合的庭

院。该中庭的设置确实别有一番自

然风味,但是其东南面为高墙,光

照明显不足,我认为不应该种芭蕉

这些阳生植物,应该种些阴生植

物。

B、内部庭院:如图所示,这

种空间的设置会让人感受到舒适

惬意之情。

3、内部光照:

A、自然光照:此建筑的自然

采光应该是很不错的。其四面及顶面都能充分采光,在建筑内部形成光影的变换效果,另外,还有连廊和通透的平台的采光也是非常不错的。好多同学都会在这些灰空间朗读学习。

B、人工采光:以阅览室为例,在阅览室

内的每张桌子上都设有一盏台灯,供学生夜

间阅读时使用,另外天花板上自然会设置灯

具。

调研过程发现的问题

1、图书馆建筑东西面的空间过于空旷,使之成为孤立于周边自然

环境之外的建筑。而且建筑中庭部分既不与外部环境联系,人又无法到达那里,显然中庭也成了摆设。

2、图书馆东南北立面都是实体,只有西立面有镂空部分,这是否

会对建筑产生西晒影响?

3、图书馆为体现其宏伟,很多空间都被留的过大过空,造成很大的浪费,使空间利用率下降。

4、建筑色调和形式问题,虽然图书馆的建筑色调与安大新区其他

建筑保持统一,但是作为一座高校图书馆建筑,其色调过于灰暗,其形式过于死板。

5、图书馆楼层过高,而且其职能集中体现在4-6层,其他空间有

较大的浪费。

第四篇:积极发展社区图书馆建设

浅谈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必要

根据2008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第四条 公共图书馆建设属于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应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公共图书馆分为大型馆、中型馆、小型馆,其建设规模与服务人口数量有对应指标。

图书馆的服务图书馆的服务有层次、有步骤地向基层延伸十分重要。在城市加强社区图书馆建设,在农村发展乡村图书馆,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只有把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基层,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大会上强调,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依靠学习和实践走向未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社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扩大。社区图书馆是指建立在社区内,对社区居民所需要的文献、信息进行收集、选择、整理并向社区居民提供文化休闲服务的社区文化中心。社区图书馆可以通过贴近居民生活实际的服务方式,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提升社区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为大兴学习之风创造便利条件。

社区图书馆作为社区文化的重要文化设施之一,无论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传递科学信息方面,还是在进行社会教育等方面已经或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社区文化与社区图书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社区内大力发展图书馆,开展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融入社会,参与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和发展社区服务的重要切入点。

眼下,本市浈江区图书馆的总分馆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腊石,石下,花坪,前进,金色江湾,区图书馆都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中,龙腾参与的项目都受到文化局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全区的图书馆会完善起来。

第五篇:社区自治建设问题的调研分析

摘要:社区自治是社区建设的核心,由于受传统影响,我国社区自治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提出社区自治应以创新社区自治体制为主要内容,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社区自治 政府职能 自治意识 居民代表大会 议事会 社管会

社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将

不断增强。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中,必须要加强社区建设,而社区建设的核心则是促进社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社区自治。然而,我国长期受国家为权威来源,单位为传统形式的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经济一体制的影响,缺乏社区自治基础。自1991年来,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了社区建设活动,社区管理和社区自治工作积累和摸索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可由于带有自治色彩的社区自治属于新生事物,至今对社区自治的性质地位、管理方式和运作程序没有明确规范,在实践中产生了各种模糊认识。因此,社区自治建设的健康发展必须依托于一整套规范化的制度规则,必须打破原有的城市管理体制,建立一套适合新时期新形势的制度规范。

一、当前社区自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自治法律缺位。

社区自治的依据是自治法,它是政府权限与自治组织自治权利的划分依据,界定自治组织全体成员权利义务,也是自治组织职能设置和职能定位的基本依据。尽管我国宪法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都对居委会的性质作了明确界定:居委会是基层群众实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实践中,两部法律的规定对促进城市居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动城市居民的自治活动起了很大作用。然而总体上规定过于原则,而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有许多规定与实际工作不相适应,特别是“社区建设”这一新生事物上无法体现。总之,对社区自治的性质、地位、管理方式和运作程序进行明确规范的社区法的缺位,使社区自治缺乏有效的法制保障。

(二)社区自治体制障碍。

尽管法律规定社区居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较浓的行政色彩,社区居委会实际上是政府的准下属机构,它在职能上和街道办事处是对应设置,在经济上和管理上依附于街道办事处,种种因素使社区难以有效地依法履行其民主自治职能。本来街道办事处、政府职能部门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是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行政隶属关系,但是许多地方政府把对居委会的指导责任变成领导责任,且直接任命居委会的有关工作人员,直接管理居委会的日常活动,在社区自治中造成体制障碍。

同时,由于中国城市社区自治制度建设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城市政权力量在这场制度变革中无可奈何地承担起了发动者的角色,尽管在改革初期,政府主导的制度变革能够依赖权威资源而得以迅速实施,但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类型的改革普遍缺乏后续动力,或由于行政滥用而使制度变形。

(三)社区自治意识欠缺。

随着近几年城市社区建设的快速推进,社区自治工作也取得了较大发展,各地已摸出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但从实质上看,社区自治还停留在表面或形式上,真正实现社区自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除了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社区自治制度尚欠健全,社区自治体制和机制尚未理顺外,还有一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是社区和社区居委会成员的自治意识欠缺。

在社区自治中,浓厚的社区意识至关重要。这种社区意识包括居民的自治观念、社区归属感与参与意识等。社区之所以区别于社会,就在于其成员拥有较强的共同的社区意识,同一社区的居民由于共同的社区意识而被凝聚在一起,出于对本社区的强烈关注而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但这种强烈的社区关怀意识在我国城市居民当中并不明显。在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居民的社区意识比较淡薄,社区建设又是靠政府自上而下地推动,社会参与程度不高;人们的“单位人”属性并未获得根本性的转变,对于社区的归属感和参与度都还很弱,单位制的建立,使单位部分替代了家庭的功能成为个人生活和交往的首要选择。当出现家庭和社会不能解决的问题与事务时,人们倾向于诉诸行政权力。总之,我国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与社区归属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育。

另外,从社区居委会成员层面上看,居委会组成人员作为居民选举产生的、代表社区利益与意志的代表者,本应向居民负责,但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将自身视为基层政府的工作人员,认为自己应当向基层政府负责报告工作,甚至有的委员会成员认为社区居委会是基层政府的派出机构。因此,社区居委会成员在工作中惟基层政府之命是从,而很少从维护居民自身利益和自治意思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四)社区社团自治作用弱小。

社区社团民主意识与自治管理能力需在实践当中习得。对于公民来讲,参加各种各样的志愿型社团是一

种很好的再社会化途径。通过社团活动,公民不仅能够培养平等主义的精神,而且能够形成相互合作的契约主义原则,增强公民自主治理的能力。志愿型社团还是公民参与社区政治的有效途径。我国建国后的很长时间里,由于受政治全能主义的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均由行政化的单位所控制、包容,国家与社会高度重合,个人发展空间极为有限,社团发育极不充分。

而且,已有的社团,如妇联、共青团、文联等,由于过于行政化,在现代社区治理网络中不能很好地发挥群众自我治理的作用。社区生活中缺少志愿型社团,使得居民参与社区各项事务决策的机会与能力大大降低。许多居民并非不关心自己所在的社区,也希望参与社区的管理,但都苦于没有很好的途径,或感觉自己“人微言轻”。这种状况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区自治建设的桎梏。

二、加强社区自治建设的对策

城市社区民主建设存在着制度化水平低的问题,制约着社区自治建设的深入开展和持续推进。本人根据以上所述,提出几点粗浅对策。

(一)转变职能,还权于民。

转变政府职能,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职能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职能转变,按照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要求,重新调整机构设置和权力分配,建立起顺应社会管理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做到把政府职能该强化的强化,该弱化的弱化,该转化的转化。所谓强化就要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所谓弱化就是要强化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管理和行政干预,使市场在配置经济社会资源中起基础性作用;所谓转化就是要把政府承担的协调性、技术性和服务性事务从政府职能中分解出来,转化给社会公共服务组织、行业协会等。换言之,就是将行政与服务分开,将单位办社会的职能剥离出来,用专业化的社会组织进行管理。有位专家提出,当前社区体制改革可以分三步走:一是可先以居委会为主培育民间的社区自治组织;二是随着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民间自治组织与政府进行合作,实现良性互动,逐步发展壮大;三是随着社区自治组织的健全,资金来源的稳定和公民参与意识的增强等,政府逐步退出,实现社区管理的真正自治。

在目前实践中,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要坚持“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的原则,进一步明晰政府职能部门、街道与社区三者各自的职责,并采取相应措施,真正做到政府的职能由相关部门独立履行,不随意转嫁到社区;确实需社区协助办理的工作和任务,落实好相应的人员和经费,减轻社区工作负担,保障社区各项自治权利的落实。

(二)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代表会的作用,开拓民意表达渠道。

社区居民有权决定社区内重大事宜,是社区居民自治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普遍改变了传统居委会议事层和执事层合为一体的做法,而实行居民代表大会议事、居委会执事的做法。居民代表会议被赋予审议各类规章制度、居委会工作报告以及讨论、决定社区的重要公共事务等职能,这一制度创新不仅有利于居民群众对社区居委会的监督,也有利于民主决策。

此外,居民代表会议、社区居委会都应有其他的吸纳民意、积聚民智的渠道,使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民主决策,如为实行走访居民制度,临时扩大会议制度及居民报名列席旁听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等。在上述以横向决策为主的决策机制的基础上,社区居委会结合街道办事处的总体要求,落实任务,开展工作,从而形成更科学的横纵结合的民主决策机制,不仅可以提高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效率,也使社区自治权得以充分体现。

(三)创新社区自治体制。

从国际经验看,完善居民自治组织,提高居民自治能力和水平,建立现代的城市管理体制,有必要进行社区自治体制创新。建立社区自治议事会体制,议事会体制下的社区治理结构可以被称为“一个大会,两个机构”:即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简称“议事会”)和社区管理委会员(简称“社管会”)。

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是社区的权力机构,其主要职责是选举产生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成员和社区管理委员会成员,讨论和决定社区事务。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是社区成员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它通过民主选举、民主表决的形式,反映社区的公众利益。它具有选举权、聘用权、决策权、监督权和控制权。它是居民自治组织中地位最高的机构。

社区议事会是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下设的议事协商机构,在居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代表居民代表大会行使对社区事务的议事、决策职能,对社区管理委员会和物业公司以及其它服务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议事会成员由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推选产生或由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聘请,除主任外,其余成员职务为社会职务,均实行义务工作制。议事会对居民代表大会负责,并主持召开居民代表大会,议事会有权建议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对社区管理委员会的工作进行质询。

社管会是居民代表大会下设的执行机构,不具有决策权,它在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和议事会的授权下,具体组织实施社区的建设、管理、服务等诸项事宜,落实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及议事会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协助政府完成规定的各项任务。社管会成员由办事能力较强的人员组成,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者不限定于本地居民,可以聘用非本居住区人员担任。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议事会或社管会主任可以聘请物业管理公司经理等驻区单位负责人作为社管会成员。社管会对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议事会负责,应定期向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议事会报告工作,并接受其质询。在社管会下面,按照社区建设的内容和实际需要可以设立治保、调解、环保卫生、文化教育、计生、妇女、保障服务、财经管理等工作部门。

(四)营造自治环境,培育公民自治意识。

社区自治的核心是社区民主自治,没有居民真正意义上参与社区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社区自治就是一句空话,也不可能实现社区自治。从各地城市社区建设看,即使是一些搞得较好的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从参与的主体看,绝大多数是社区里的离退休老同志、妇女为主。从参与的内容看,是一些社区的公共事务或基层政府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没有涉及社区自治的实质性管理事务,比如社区居委会成员的民主选举,社区里的重大事务决策权等,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社取公共权力的行使,也挫伤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要改善这种状况,除了政府部门改进工作方法外,社区组织也要从实际出发,改进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首先,要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教育,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增强居民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优势,组织各种各样有利于社区建设的志愿者队伍,把每个人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再次,要拓宽居民参与管理路子,逐步建立健全与居民的联系、服务、沟通、监督等机制,使更多居民能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努力形成“社区是个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自治氛围,逐步将社区纳入自治的轨道。

下载成都社区图书馆建设调研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都社区图书馆建设调研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区党建调研分析

    社区党的建设是新时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社区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随着社区建设的快速发展,党建工作如何深入社区并扎实开展已客观地摆在我们面前。为了更好的解决......

    社区党建调研分析

    社区党的建设是新时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社区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随着社区建设的快速发展,党建工作如何深入社区并扎实开展已客观地摆在我们面前。为了更好的解决......

    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社区建设>调研报告(一)社区建设是基层社会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通过调整、强化社区组织,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促进社会进步的重点“工程”。加强社区建设,对......

    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社区关于社区建设调研报告2012年是朝阳区进入“新四区”建设的重要阶段,我们要抓住机遇与挑战,认真总结社区的多年来运行的经验与不足加强社区建设,为了进一步探索社区自......

    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县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社区建设是基层社会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通过调整、强化社区组织,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促进社会进步的重点“工程”。加强社区建设,对于提高群众生......

    调研报告(社区建设)

    当前社区居委会建设工作中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城市基层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我国......

    乡镇图书馆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目录 标题:乡镇图书馆建设情况调研报告·············2 摘要·······························......

    乡镇图书馆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乡镇图书馆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乡镇图书馆建设情况调研报告2010-06-29 18:15:36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乡镇图书馆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乡镇图书馆建设情况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