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类专业群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黄河科技学院

时间:2019-05-15 02:2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群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黄河科技学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商管理类专业群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黄河科技学院》。

第一篇:工商管理类专业群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黄河科技学院

工商管理类专业群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黄河科技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群秉承“为国分忧,为民解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通过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育教学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推动黄河科技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群转型发展,为黄河科技学院建成地方型名牌大学服务。

二、总体目标

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积极改革创新,实施错位发展,在充分依托优势办学资源的基础上,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以下目标:

——建成河南省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围绕中原经济区区域重点产业对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通过校企联动,依托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力争5年内建成河南省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充分发挥其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建成2个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示范专业。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为主要任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力争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2个专业建成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示范专业,直接服务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建设。

——示范专业就业率显著提高。示范专业培养方案更好对接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毕业生技术应用能力达到本行业先进水平,创业人才培养有重大突破,初次就业率达到98%以上,对口就业率达到90%以上。

三、基本原则

——坚持试点先行。以工商管理专业为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 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全面提升工商管理类专业群服务中原经济区发展的能力。

——坚持需求导向。以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结构为导向,秉承“强调技术应用、突出能力本位、服务地方生产一线”的人才培养原则,强化工商管理类专业群建设,进一步适应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变化,提高该专业群为区域发展创造人才红利的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在专业群转型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促进专业群转型发展。

四、主要目标、改革措施与实施步骤

(一)专业结构调整

1.专业群与产业群对接增设新兴专业

紧密围绕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进程中的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需要,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为核心,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融合校企优势、适应市场需求,以“专业群与地方产业群对接、专业技能与生产岗位对接”为导向进一步增设电子商务本科等相关专业。同时,针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要,在原有专业方向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增设“网络营销”、“跨境电子商务”、“房地产经营管理”等专业方向。通过产业链与专业链深度对接,构建连接市场人才需求与学生学习实际的桥梁,使学校在与企业的信息交流、技术交流和人才交流中实现角色的转变,进一步深化专业群内涵式发展最终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对接。

2.建立与完善专业评估与退出机制

未来5年,将定期开展工商管理专业群各类专业的评估工作,不管是省级特色专业的申报,还是新专业的开办,都将进行认真的评估论证。每年都要对新专业的建设进度进行评估,通过评估,找出专业间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措施。同时,将一批有一定实力,需求前景好的专业方向发展为专业,停招那些学生报考率低、就业率低的专业,对那些有一定需求单规模过大的专业限制招生规模,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二)课程体系改革 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本着“立足职业,突出能力,强化实践,提升素质”的原则,努力吸收近年来高等教育最新改革成果和当前商科教育最新理念,培养面向经营管理一线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坚持“分类培养、强化实践、双证结合、突出前沿”的基本原则,改变传统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群课程体系,按照学校课程体系优化做好“加减法”、实践教学强调现场的“亲历性”、通识课程设置体现“立体性”、职业教育课程突出“定向性”、创新创业课程强调“融入性”的基本要求,建立起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群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理论学时要减少,增加实践课时,但不能降低课程的理论水平,做到理论精炼。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引进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优质教育资源,改革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创新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国际视野。

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能力”的原则,工商管理类专业群专业课程类别主要有:普通教育课程、学科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普通选修课程、学科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创新选修课程7大类。根据人才培养定位进一步增加课程实践学时比例,根据学生实际调整课程设置,相关课程理论课时比例下调,提高实践课时比例。增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专业课程,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就业等方面的需求。

工商管理类专业在普通教育课程和学科核心课程模块中统一安排,课程安排一致,通过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课程教育为该大类各专业打下扎实的基础。普通选修课程属于通识教育,由学生根据个人需要和兴趣在全校公共选修课系统中自由选择,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专业核心课程、学科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则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具体要求设置,创新选修课则属于机动备选课程,由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和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灵活性的安排。

(三)课程建设与改革 1.课程设置

在未来5年中,工商管理类专业群的课程设置必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管理学为依托,以中原经济区和航空港建设的相关需求为主 要教学研究内容,依托由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课程组,与企业共同开发以“实务、案例、问题、流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力争在未来5年内,实现工商管理专业群学科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100%由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合理安排各类课程的结构和比例,鼓励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编写实验实训教材及实习实训指导计划,加大实践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重,针对管理类课程的特点,以案例调研,专业实习为特色教学手段,从而构建复合性、创新性、应用型为核心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形成学校教师讲理论、企业专家带实务的理论与执业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精品课建设

精品课建设是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是衡量专业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工商管理类专业群现有市级精品课项目1门,校级精品课5门,在此基础上,工商管理专业群将通过坚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措施,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带动课程改革和创新。在最近5年内力争达到省级精品课2门以上,市级精品课5门以上,校级精品课10门以上。

3.特色课程建设

在未来5年中,从中原经济区建设对人才实际需求角度出发,通过不断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争取将管理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工商管理类专业群的核心课程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地方应用型特征的特色课程。针对航空港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要,积极探索跨境电子商务相关课程,争取将跨境电子商务打造成特色课程和特色专业。

(四)教学模式改革

以专业转型为指导,适应地方应用型大学的特点,进一步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突出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方法的运用,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

1.完善案例教学法体系

案例教学法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群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秉承的特色 教学模式之一。在未来5年内,将进一步完善案例教学法,丰富原有的案例教学库,争取工商管理类专业群的核心课程100%具有与时俱进、反映现实问题的案例教学库,并把案例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以案例来说明课程中的原理和问题,通过课前导入案例、课中分析案例、课后布置案例作业等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间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2.健全研讨式教学模式

在未来的5年内严格践行工商管理类专业群的研讨式教学计划,力争平均每学期至少开设2门新生研讨课,并使新生研讨课对大一学生的覆盖率达到100%;力争将高年级研讨课分布到每一个专业,使得每个专业每个学生均有机会参与到研讨课中去。通过研究式教学解放学生、释放学生的思维潜能、保护学生的思维火花,让他们学会发现、探索的方法,引导他们去发现属于他自己的真理和智慧,进而实现研究和教学、教育与培养之间的统一。同时,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还包含了对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信任,对大学生选择的尊重,进而学生的积极性得以调动,自信得以激发。3.重视课堂情景模拟

课堂情景模拟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群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教师通过设计出逼真的场景,对整个活动进行掌控和引导,要求学生积极演练,亲身参与,根据情景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模拟的情景中去,按照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管理知识,提出观点或拿出方案,最终使学生能够较快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未来5年内,工商管理类专业群将深入实施情景模拟教学,力争将管理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3门课程打造成“情景模拟教学法”示范课程,并推广至其他核心课程,力争以此为基础使学生课堂参与度达到90%以上。

(五)实践教育教学平台建设

按照校内实验室和实验中心、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校外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合办公司、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等“五轴联动”的思路,在未来5年内,工商管理专业群将继续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大对实验设备的投入,到2018年,建成能够满足工商管理类专业群 实践教学需要的相关重点实验室“工商管理类综合实验室”(包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与审计、电子商务五个专业实验项目),按照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提供计算机及配套教育科研仪器设备。同时积极探索建立行业学院模式培养人才。行业学院就是学校与具有区域行业背景的企业合作,组建由企业投入经费建设综合实践实训基地(校企共用),以企业名称冠名的教学实体。行业学院模式,整合了学校、企业中的师资、课程、设施、管理等资源,打造了集“教学——实训——实践——就业”于一体的教学综合平台,为学生成长与未来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让学生有机会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真实的环境中,为学生增加更多的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学生在毕业时也都获得了至少一项与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未来5年中,我们将在目前的4所行业学院基础上(与河南泰浦物流有限公司合作的“泰浦物流管理学院”、与河南黎明重工世界工厂网等企业合作的“世界工厂网电子商务学院”,与河南广发财务集团、英之杰地产机构等企业合作的“河南广发财务管理学院”“英之杰房地产管理学院”),力争新建10所行业学院,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到实际企业环境中接受训练,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六)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需要,工商管理类专业群教师必须是既有扎实而宽泛的理论知识,又有娴熟的实际操作技能;会讲课、懂技术,特别是熟悉生产过程、能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将知识和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双师型教师。不仅要“学高”、“德高”更要“技高”。

1.积极引进优质资源,优化师资结构

未来5年,将继续特聘省内高校工商管理学科高职称、高影响力的教师作为柔性人才,力争5年内新聘任5名柔性人才;从行业、企业引入有企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力争5年内使双师型人才在教师中达到90%,以带动专业教师学术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重点培育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形成合理人才梯队。对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进行重点培育,鼓励教师每年外出参加业务培训、学术深造,支 持骨干教师作为访问学者境外进修、对青年教师实行“一带

一、导师制”,做好传、帮、带,支持年轻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2.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教师协同创新能力

根据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需要强化科研组织和领导,合理布局专业研究、课题研究方向,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提升中小企业管理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研究视域进行深层次的团队合作、项目合作,加强各类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建设人才高地,形成人才聚集效应,推动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跨越式发展。未来5年,力争形成1-2个在省内有较大知名度的应用型工商管理科研团队,力争承接应用型工商管理类课题10个以上,科研经费50万元左右。

3.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扩大师资队伍的社会影响

通过各种渠道与外校保持学术关系,每年筹备举办高层次、全国性中小企业管理类学术研讨活动不少于2次,开展国际性学术互访1-2次,营造学术争鸣氛围,进一步开放办学思路,引进专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突出本专业办学特色。

4.积极培养高层次教学人才

紧密结合我校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目标,培养工商管理专业的“地方名师”。计划培养省级教学名师1人,市级教学名师2-3人,省级、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2人。

5.进一步完善“创特色、争名牌”绩效激励机制

对在教学管理、承担教学改革和科研开发项目、业绩突出的人员加大奖励力度,以促进学术队伍整体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为中原经济区高层次人才建设贡献力量。

(七)学生职业发展与综合素质教育

在未来5年中,工商管理类专业群将从本专业群的特色出发,引导学生把个人职业生涯科学发展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同时明确综合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的基础性位置,课堂内外教学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将企业家引进课堂使学生有较宽的视野和知识结构,为形成健全的人格素养打下基础。积极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合格的建设者。

(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为进一步服务工商管理专业群的转型发展的需要,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专业群将在学校的支持下打破原有的专业界限,打破教学、科研壁垒和教师与技术人员壁垒,重新按照相关产业方向、专业方向整合研究机构、产业实体、学科专业、以基础研究为支点,渗透到应用性研究,鼓励专业教师以技术入股、成果转让等形式合作创办产业化实体公司,打造综合性的实践平台,与开展教学的专业、行业学院形成良性互动。

(九)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改革

在未来5年中,工商管理专业群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纵向评价与横向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通过建立与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相适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同时,进一步巩固第三方评价机制,校企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引进企业参与,企业在参与的过程中,引入行业、企业标准,通过制定教学各环节的质量评价标准、质量保障实施办法与反馈办法等制度,将教学质量形成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真正契合企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评价内容更加动态化。在转型发展进程中,工商管理专业群将进一步提升“第三方”教学质量评价的地位,将逐步推行职业技能课程考试由企业命题和改卷,让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与监控工作,构建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第二篇:安徽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安徽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为落实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要求,全面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据《义务教育法》,以及国家、省《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适应义务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要求,将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重中之重,坚持“政府主导、省市统筹、以县为主、区域推进”的原则,实施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和学校间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差异,推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全体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

二、目标任务

按照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基本均衡和优质均衡的三个层次,以县、区为单位逐步推进。凡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率达到45%,办学条件、管理和质量达到国家与省均衡发展的标准和要求并经过省级以上教育督导评估验收,教学点办学符合最低要求的地区,为初步均衡。凡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率达到85%以上,办学条件、管理、质量符合国家与省均衡发展的标准和要求并通过省级以上教育督导评估验收,教学点符合最低办学条件要求的地区,为基本均衡。凡达到办学条件现代化标准,教育管理、质量符合国家与省均衡发展的标准和要求,通过省级以上督导评估验收的地区,为优质均衡。具体目标如下:

2012年,九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初步形成全省义务教育投入均衡配臵机制和补偿激励机制,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建立,标准化学校完成率达45%,70%的义务教育学校班额达到标准要求,市、县城区学校择校生控制在招生总额5%以内,保障农民工子女就学的长效机制建立,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85%以上,全省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和基本均衡的县(市、区)各占50%。

2015年,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达到中部省份平均水平,全面实施教师和校长定期交流制度,教育资源均衡配臵机制基本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全省义务教育学校班额达到标准要求,市、县城区学校择校生得到进一步控制,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得到全面保障,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全省80%的县(市、区)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其中20%达到优质均衡。

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合理,教育资源均衡配臵机制趋于常态,学校办学条件、教师队伍配臵均衡,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稳定提升,城乡、地区之间义务教育学校差距明显缩小,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覆盖城乡、供给均等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全省义务教育学校班额无超标,同城市区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无择校,县域内学校办学条件无差别,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无障碍。所有县(市、区)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其中40%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改革措施

(一)健全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1、建立设区的市城区义务教育市级统筹、区级管理的管理体制。设区的市承担统筹领导和宏观管理职责,区政府实施统一办学,统一管理;暂不具备条件的市,也可采取市、区政府分级办学,分段管理,初中和小学的管办职责分别由市、区政府分担,但同学段管理避免交叉。高等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学、招生等业务按照相应层级学校的管理体制,由市或区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2、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学区委员会管理制度。在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下,各县以中心学校为依托设立学区,中心学校管辖范围为一个学区。学区设立管理委员会,由学区内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组成,中心学校校长担任主任,学区委员会在县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对本学区学校的教学、教研、队伍、资源和考核评价实行统一管理,学区内布局规划、人事调配、资源配臵、资金项目安排等重大事项需由学区管理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中心学校受县教育

主管部门委托,在学区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负责学区管理的日常事务。建立学区监督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对学区建设和学区管理工作的监督。

(二)建立义务教育资源均等配臵机制

1、建立教育公共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按照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的要求,合理划定省、市、县(区)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并逐年提高,确保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依法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从土地使用出让金中计提教育资金,并主要用于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

2、加强义务教育发展规划统筹协调机制。各级政府按照科学布局、均衡发展适度超前、够用适用的原则,做好义务教育发展的规划统筹。要进一步统筹好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将教育发展规划纳入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之中,解决城镇化带来的中心城市和县镇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解决流动人口入学同城同待遇问题。统筹处理好整体优质资源扩大和重点学校做大做强的关系,高度重视薄弱学校建设规划,认真解决热门学校“大班额”与普通学校生源匮乏的矛盾;统筹处理好农村生源减少和留守儿童增加的关系,认真谋划寄宿制学校发展规划,解决农村学校规模发展和留守儿童上学过远的矛盾。实行教育行政部门参与规划的前臵审核制度,实施各级教育专项规划提交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制度,提高学校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

3、建立义务教育资源统筹配臵标准。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制定全省统一的办学标准、教师编制标准、最低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以及办学水平评估标准,实施教育资源均等配臵,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趋于一致,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

4、建立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设臵不同地区校长和教师交流的条件和办法。原则上校长在同一所学校任期不超过两届,教师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满6年的必须交流,交流区域和范围由各级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具体制定。

5、保障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有针对性的帮助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问题。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措施,进一步消除制度和政策性障碍,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镇就学、升学得到平等对待。加强特殊教育,全面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对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的指导和支持,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加强工读教育,科学规划与布局,改善工读学校办学条件,创新发展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建设

1、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标准,强化保障能力,到2015年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达到中部地区的平均水平。调整经费投入方向,优化分配结构,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大预算内教师培训、信息化建设、图书仪器配备等项支出所占比例,促进农村学校内涵建设。加大对农村教师待遇改善与提高的保障水平,与农村教师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周转房、公寓房、工资福利倾斜政策等全面纳入保障范围,以稳定和吸引更多的优秀师资安心农村教育。建立教学点的最低保障标准,保证规模偏小、位臵偏远、条件偏差的学校能够正常运转。

2、建立有利于教师向农村和薄弱学校流动的政策导向。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务以及申报评选特级教师和省级以上优秀教师的,应有在农村中小学或薄弱学校任教3年以上的经历;在推行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改革中,实行城乡统一的教师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在开展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评选时,名额向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倾斜;向新聘用到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工作的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可提前转正定级;

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可高定1至2级。同时为体现对农村学校特别是条件艰苦学校的倾斜,在绩效工资中设立农村艰苦学校津贴,吸引和鼓励各类优秀人才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从教。逐步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加快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在乡镇政府或中心学校所在地集中建设教师公寓;对于布局调整后确需保留的不足100人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按照小学1:

3、初中1:4的班师比配备教师。

3、建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投入补偿机制。对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资源“存量”上的差距,实行差别分配的原则,加大省对经济欠发达市、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项目支持倾斜力度。切实落实县级政府发展义务教育的责任。在加强省级统筹,加大省级投入的同

时,按照县级财政应担、能担的原则,确定全省义务教育县级财政分担比例并督促实施。加强各县义务教育资源均等配臵和补偿机制的建立。围绕促进基础教育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依法保障教育投入,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标准,保证县域内学校之间资源配臵均等,办学条件相当。

4、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将标准化建设作为实现义务教育“两基”达标以后重中之重的任务,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实现县域内基本均衡的重要门槛和衡量标准,加大各级政府投入,纳入民生工程,建立推进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信息管理平台以及标准化建设验收制度,促进工作落实。将城镇薄弱学校改造作为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等功能教室建设,提高实验仪器设备和图书的装备水平。加强农村学校食堂、厕所、饮水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学校生活设施条件。实施县镇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工程,到2015年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省整合中央财政专项和省级财政配套资金,重点加强对79个农业县(区)支持。市、县财政也要增加相应资金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改造建设。

(四)加速提升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1、改进中小学校长选任和管理制度。执行国家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建立全省中小学校长资格准入制度,提高校长专业化水平。实行中小学校长任期制、聘任制和考核制,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选拔任用并归口管理,逐步推行校长职级制。

2、创新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方式。以县(市、区)为单位实行学校人员编制总量控制、统筹安排、动态调整。全省公办义务教育中小学校补充教师,按国家、省相关规定,一律实行公开招聘。积极探索建立新补充教师“省考、县聘、校用”的制度,严把“进口”。新补充教师实行聘用合同管理制度,原则上三年一聘,完善教师资格证书管理,建立教师资格证书登记制度,每5年根据教学业绩、师德表现、继续教育等情况对教师资格证书进行一次重新登记。进一步加强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义务教育教师培训工作。

3、大力提升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更新教育观念,深化对素质教育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的认识,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完善课程方案,重视中小学生艺术、美术和体育健康教育。推进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切实处理好学生减负与提高教师教学效果的关系,重点提升教师课堂有效教学的能力。加强教育科研,充分发挥教研队伍和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4、建立义务教育质量检测制度。积极探索以年级和学段教育目标为基本标准,以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为主要实施途径的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对义务教育质量的监测和管理,并将区域内中小学质量差异性的监测纳入对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定性考核的核心内容。

5、大力提升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普及和应用水平。到2015年,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实现“班班通”。有条件的地方逐步为村完小以上小学配备计算机教室。加强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建立义务教育学科专题网站,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创共享,充分运用信息化的手段,缩小城乡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五)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

1、明确办学行为规范。重点在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学校和班级设臵、班额控制、招生和收费监管等方面建立规范。义务阶段全面取消重点班、重点校,实行“划片招生、免试入学”,禁止任何形式的选拔性招生。严格控制择校,禁止同城借读,禁止任何与招生有关的捐赠行为。示范高中招生计划切块分配到初中学校,到2015年,各市、县(区)分配指标不低于招生总额的80%,鼓励进行示范高中招生指标全部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尝试。中小学班额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禁止加班加点、节假日补课和乱收费。通过规范办学行为,引导义务教育生源合理分布,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

2、建立规范办学行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促进各地各学校落实办学行为规范。按照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相关要求,开展普法执法检查,建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情况公告制度。建立规范办学行为局长、校长责任制,开展行为规范示范校、示范县评估并实施奖励,对于达不到评估要求的学校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和各类示范性学校称号,对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地区、学校和个人,实施责任追究。

3、建立义务教育经费监管机制。建立教育经费预决算经人大审议制度,各级政府教育经费的预决算,要提交同级人大单独审议。建立各级政府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单列制度,防止地方政府教育投资出现“挤出效应”。建立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地方可用财力的比例考核制度,确保教育财政投入在地方财政支出中比重逐步提高。建立对各级党委政府关于教育资金均衡配臵督导考核制度,对义务教育资源的配臵方向、使用及效果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对于资源配臵没有体现均衡和补偿原则,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异较大的地区,在省级资金和项目分配上予以调整和干预,教育主管部门不得审批新建示范高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的审计制度,建立教育内部预算管理审计制度,督促各地细化预算编制,硬化预算执行。对当地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审计结果要向上级政府和人大报告,向社会公开,将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分配和使用臵于公共监督之下,对违法违纪者要追究其经济和行政乃至法律责任。

四、工作机制

(一)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统筹机制。省政府成立协调小组,省政府主管负责人任组长,教育、发展改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税务等部门参加,统筹协调省政府各有关部门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的职责分工,扎实做好各自责任范围内的工作;加强对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与实施的领导,部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改革。指导改革试点和实验项目,促进改革统筹,推进区域协作;支持和督促市、县政府履行职责,发展管理好当地义务教育。设区的市政府负责统筹、指导和整体推进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监督和考核,指导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改革的开展。县级政府对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负主要责任,要统筹教育资源,落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改革措施,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规划、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发展改革部门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项目安排上给予优先和重点支持。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和管理制度,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义务教育经费足额按时拨付。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合理制定义务教育学校编制标准,及时核定教职员编制,保证学校教育教学需要。规划、城乡建设、国土资源部门要把中小学建设纳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优先保障教育项目建设用地。税务部门要加强教育费附加征收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为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和评估验收机制。省建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重点对各地县域内中小学办学水平、教育管理和质量的差异性量化监测结果与各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情况,以及人民群众对均衡发展的满意度综合考核。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考核结果,与市、县党委、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的教育工作考核,以及教育发展强县的考核挂钩。经省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评估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的县(市、区),由省政府批准认定后上报教育部审核认定。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库,加强对县域内义务教育校际间发展差距的监测,及时督促纠正区域内教育资源配臵不当或学校差距过大的现象。建立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主要指标发布制度,由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定期向社会公布。

(三)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问责机制。市、县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市、县党委、政府的分管负责人是本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各市、县区域内出现妨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的严重问题且不能及时纠正的,要依照《义务教育法》及我省的实施办法对有关责任人实行问责。

(四)建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推进机制。为更好探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与途径,鼓励各市、县结合实际,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申报改革试点项目,为全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创造经验。

附件:安徽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规划表

第三篇: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明市推进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和市中心乡镇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明市推进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和市中心乡镇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国三明政府门户网站] 2010-07-16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明政文〔2010〕11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

经市政府研究,现将《三明市推进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和市中心乡镇发展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三明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七月八日

三明市推进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和市中心乡镇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开展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实施意见》(闽政〔2010〕4号)精神,推进我市小城镇综合改革和发展,提高小城镇承载能力,发挥小城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和促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加快推进我市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以下简称省试点镇)和市中心乡镇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三明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决策部署的实施意见》,按照“规划先行、典型引路、完善设施、统筹协调”的要求,创新发展机制,强化产业支撑,实施综合开发,增强集聚能力,通过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注重实效,突出特色,逐步将省试点镇和市中心乡镇(以下统称中心乡镇)建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设施配套、生态优美的新型宜居城镇,努力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和均等化。

(二)基本原则

——科学规划,注重实效。以规划统筹各种要素,高起点、高标准地调整或修编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明确功能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谋划空间布局。制定阶段性实施目标,选准突破口,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注重实效,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

——产业支撑,特色带动。以培育壮大中心乡镇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为重点,坚持中心乡镇建设与经济发展并举,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区位特点和资源优势,做特第一产业,吸引、集聚和促进二、三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中心乡镇建设。

——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打造宜居环境为核心,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营造生态优良、清洁舒适、风貌各异的宜居城镇。

——功能齐备,生活便利。以设施齐备、功能完善为基本要求,构建集行政、工业、金融、商业、教育、医疗、文娱、居住等一体,与中心城市连接便利的新型宜居城镇。以高效、便捷为目标,规范生产、生活秩序,营造优雅、祥和的生活消费氛围。

——统筹发展、保障一体。以强化公共管理和服务为重心,加强统筹协调,合理配置土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资源,努力实现投资和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加快建立住房、医疗、就业、就学、养老、生活保障等制度,确保保障有效、保障到位。

(三)发展目标

——省试点镇:永安市小陶镇、尤溪县洋中镇。

三至五年内,基本建成“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辐射带动力强的宜居城市综合体。

1.经济发展目标:2010-201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6%,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

2.镇区建设目标:到2012年,镇区建成区面积比2009年扩大1.5平方公里;到2015年,镇区建成区面积比2009年扩大2.5平方公里;到2030年镇区建成区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以上。

3.人口集聚目标:2010-2012年,镇区常住人口年均增长35.7%,2012年末达2.5万人;2013-2015年,年均增长6.3%,2015年末达3.0万人;2015年后年均增长5.0%,2030年镇区常住人口达6万人以上。

城镇化率,2012年达60%,2015年达65%,2030年达80%。

4.市政建设目标:到2012年,镇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主干道实现亮化、美化;镇区供水普及率达到100%;建成一座污水处理厂,镇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建成一座以上垃圾中转站或无害化处理场,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镇区燃气普及率达到90%以上;建成一个供居民休闲、观赏及文化活动的公园,镇区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到6平方米以上,镇区和新建居住小区绿地率不低于30%。

——市中心乡镇:梅列区陈大镇、洋溪乡、三元区莘口镇、岩前镇、永安市贡川镇、大田县桃源镇、建设镇、尤溪县坂面乡、沙县夏茂镇、青州镇、将乐县万安镇、泰宁县朱口镇、建宁县里心镇、宁化县石壁镇、曹坊乡、清流县嵩溪镇、明溪县沙溪乡。

三至五年内,初步建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设施配套、生态优美具有一定辐射带动力的新型宜居城镇。

1.经济发展目标:2010-201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8%。

2.镇区建设目标:到2012年,镇区建成区面积比2009年扩大1.0平方公里;到2015年,镇区建成区面积比2009年扩大1.5平方公里。

3.人口集聚目标:2010-2012年,镇区常住人口年均增长13.0%;2013-2015年,年均增长5.0%。

4.市政建设目标:2012年底前,镇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3平方米以上;镇区供水普及率达到95%;镇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污水处理率达到30%;镇区燃气普及率达到70%以上;镇区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到5平方米以上,镇区绿地率不低于20%。

上述目标详见附件:三明市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省试点镇和市中心乡镇发展目标汇总表(表

一、表二)。

二、主要任务

(一)高起点编制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突出综合配套、科学合理、各具特色,经得起历史检验。

1.精心编制各项规划。立足于发展需要和功能配套,编制总体规划。省试点镇规划建设目标(一个规划期20年即到2030年)按照“宜居城市综合体”确定为:人口规模不低于6万人,建成区面积不低于6平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不低于25平方公里。做好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绿地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积极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省试点镇2010年上半年完成总体规划的修编和审批工作,年底前完成主要专项规划及近期(5年)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3-5平方公里)的编制工作。市中心乡镇可参照省试点镇标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突出特色,进行规划设计,抓紧启动规划调整修编,力争在年底前完成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明年上半年前,完成景观面貌、道路工程等专项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1平方公里)编制工作。

2.强化规划管理和衔接。统筹编制中心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与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专项规划相协调,并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相衔接、相配套。切实做好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县(市、区)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规划管理职责,未编制规划的一律不准建设,已编制规划的,不得随意调整与修改规划。要建立并严格执行规划红线(道路)、绿线(园林绿地、山体)、紫线(文物古迹)、蓝线(水体、湿地)、黄线(公共设施)的“五线”管理制度,严格实施规划强制性内容和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制度。

3.实行分类指导分级审批。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在规划的方向、布局和任务上各有侧重、突出重点。要保持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民俗特色,凸显建筑景观风格,把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精心塑造富有特色的小城镇形象。规划实行分级审批,省试点镇总体规划由市城乡规划局负责组织编制,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审查论证后,由市政府批准。省试点镇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由所在县(市)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经市城乡规划局组织审查论证后,由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市中心乡镇的规划由所在县(市)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市城乡规划局组织审查论证后,由县(市)人民政府批准。

(二)提升城镇整体水平。按照统筹城乡、以城带乡的要求,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中心乡镇延伸,中心乡镇向周边乡村延伸。加强中心乡镇管理,提升城镇整体水平,增强中心乡镇承载力和吸引力。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超前、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要求,完善中心乡镇与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铁路的连接。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科学合理规划以中心乡镇为重点的乡镇客运站、候车亭布局。参照城市电网标准并结合实际,加强供电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为中心乡镇发展及生产生活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建设集中式供水系统,或通过与城市联网和区域联网的方式建设清洁可靠的饮用水保障设施,提高安全供水普及率。完善垃圾收集、清运、无害化处理体系,推广完善“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市、区)处理”的城乡一体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运行机制或直接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健全和完善广播、电视、互联网、通信等网络,建设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等公共服务平台。

2.培育发展房地产业。坚持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培育和发展房地产业,重点发展普通商品住房市场。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中心乡镇,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特色明显、质量可靠、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要求,开发建设住宅小区和商贸街区。规划区内一律停止办理个人零星建房审批、零星供地。周边的农村住宅,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向镇区集中建设。积极发展经济适用房等住房产业,增加住宅的有效供给。鼓励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与危旧房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健全房屋租赁、抵押、置换等业务,放开搞活住宅二级市场,发展住房消费信贷,提高个人购房能力。

3.提高城镇管理水平。进一步搞好镇容乡貌管理,建立健全卫生管理、绿化管理、设施维修和养护管理等规章制度,广泛开展文明卫生创建活动,做到车辆停放有序、摆摊设点规范、门前“三包”制度落实、户外广告设置合理、镇区整洁美观。要建立健全乡镇环境卫生资金投入、巡查督查、日常保洁、垃圾处理收费等长效机制,做好镇区主干道、集贸市场和休闲场所等重点部位日常保洁,促进镇容乡貌根本改观,全面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三)建立特色产业支撑。按照相对集中、资源优化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加快产业发展,壮大经济实力。

1.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强优势特色农业,率先做大林竹、畜牧水产、果蔬、茶叶等产业,打响特色产业品牌,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特色农业产业。建立农业规模化生产基地,推广农业“五新”,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农业,着力提升农业的组织化、市场化、产业化水平。扶持能发挥产业优势、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前景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业产业化企业到中心乡镇工业集中区落户,并在龙头企业评审、企业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支持。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生态农业,积极发展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流转市场,促进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土地股份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的发展。

2.强化特色产业培育和集聚。根据实际,明确功能定位,培育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要立足资源优势,加速工业的发展,把城镇化和工业化结合起来,建立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支持和鼓励中心乡镇建设产业功能区,做大做强特色块状经济,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功能区集聚。鼓励农民进镇务工经商办企业,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到中心乡镇落户。新上工业项目原则上均应进入工业集中区,鼓励和引导中心乡镇周边的一般乡镇新建工业项目向中心乡镇工业集中区集中。对其他乡镇迁入中心乡镇工业集中区的企业,可以保持隶属关系不变、统计渠道不变、税费分成结算办法不变。

3.加快商贸物流业发展。积极支持中心乡镇申报省商业重镇,大力引进新型零售业态加盟和连锁农产品店入驻,促进中心乡镇商贸业发展。推进中心乡镇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建设,开拓特色农产品市场,实现农产品“双向流通”。鼓励发展特色旅游业,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深度开发当地传统特色饮食和品牌土特产品,进一步带动当地商贸、餐饮、流通等传统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信息咨询、技术服务、金融保险等面向生产和民生的服务业,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可发展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业。

(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大政府投入,加快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增强社会事业设施服务周边农村的能力,提高中心乡镇的承载力。

1.提升教育质量。调整优化教育布局,培植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集中财力、物力办好标准化的初中和小学,办好若干所优质幼儿园,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逐步建立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经济实用、功能配套的优质教育环境。2012年前,省试点镇的中心小学和初中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市级评估验收,完成一所镇办独立中心幼儿园建设并通过市级农村示范性幼儿园评估。市中心乡镇也要参照此标准,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2.发展卫生事业。根据人口数量和变化趋势,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需求。加强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实现房屋、设备、技术及管理“四配套”,并逐步发展为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综合服务能力。2012年前,省试点镇卫生院要达乙类卫生院标准。

3.加快公共文体休闲设施建设。按照规划要求,选择适宜地段建设集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文体休闲广场或游乐公园。推进建设文化站、图书室、体育活动室等功能一体的文体活动中心,省试点镇建成国家县级一级文化馆,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以上,馆内必备设备总值达30万元以上。市中心乡镇建成国家县级二级文化馆,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馆内必备设备总值达20万元以上。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推进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

4.鼓励、引导和发展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以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信息传递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中心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服务体系。

(五)加强公共服务管理。将政府工作重心转移到管理社会事业、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来,探索建立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管理体系。

1.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探索建立公共决策的民主参与机制,积极推行公推直选、镇(乡)务公开和民主选举制度。建立健全基层群众利益表述、诉求、协调机制和社会矛盾的预防、化解机制。探索试行中心乡镇规划与建设项目公开征询意见制度。

2.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好县、乡、村三级联网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网络,将就业服务职能延伸到村镇。针对各类就业群体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就业信息服务。实施职业技能“订单”、“定向”培训,为中心乡镇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工人。加强技术教育、创业培训和服务,形成支持创业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落实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乡镇、社区(村)两级劳动保障平台,探索建立符合中心乡镇特点、城乡衔接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体系,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发展以扶老、助残、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4.健全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参照城市自然灾害防范标准,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每个乡(村)建设1-2个应急避灾场所。完善灾害应急处置和防灾减灾机制,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增强减灾意识,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六)打造舒适宜居环境。积极开展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活动,以此为载体,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

1.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淘汰落后的“五小”企业,对新上的项目严格做好资源、环境论证,严控高耗能、高污染、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进入。大力推广建筑节能、节水、减排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大力推广“沼气池替代化粪池”,鼓励有条件的居民利用太阳能。推广水旱轮作、间作套种、节水灌溉等清洁生产技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

2.搞好环境保护和整治。加强重要水库和饮用水源地水资源保护,强化天然植被保护恢复和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资源的保护管理。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控制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生活污染,美化村容镇貌,打造舒适宜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培养居民的环保意识,提升中心乡镇生态文明程度。

3.做好历史文化保护。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要求,加强传统街区风貌保护和文物单位修复,加强古村落、古宅、特色民居和红色故居等文化遗产的保护。结合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传统风格,塑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整体风貌,提升中心乡镇文化品位。

(七)创新投资发展机制。围绕中心乡镇发展,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创造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开发机制,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发展的路子。

1.创新投融资机制,按市场化模式筹措建设资金。通过BOT、BT、项目融资、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中心乡镇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和经营。中心乡镇可组建城镇建设投资公司, 实行项目综合开发、滚动发展。

2.积极探索部分公用设施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盘活国有土地,统筹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鼓励中心乡镇通过拍卖公共设施、公共场所、大型文化体育活动的冠名权、有限期承担企业广告等形式,增加中心乡镇建设的资金来源。

3.强化小城镇经营。进一步完善土地收储、拆迁、出让机制,建立土地收储和出让联席会议制度,科学规划,合理编制土地收储和出让计划,做到土地收储、出让规模适度、合理,实行净地出让,确保政府合理收益实现,为中心乡镇建设筹集资金。

三、政策措施

(一)基础设施投资方面

1.列入省试点镇规划的供水、污水垃圾处理、公交场站、防洪排涝、义务教育、医疗和计生服务站、文体场馆、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符合条件的,优先列为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

2.建立扶持和激励机制,通过贴息贷款、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省试点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所在县(市)每年要拿出一定数量的城市建设专项资金支持辖区内省试点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3.省试点镇建设用地出让金,除按国家和省相关政策规定必须保证的支出外,全额用于当地的发展,优先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省试点镇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污水垃圾处理费等税费,全部用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

4.市直各部门要在项目争取和专项经费安排上向省试点镇倾斜,扶持省试点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5.规划编制经费要列入县、镇财政预算,市财政给予每个省试点镇规划编制经费补助30万元,确保省试点镇规划按时完成。

6.支持省试点镇开展造福工程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今年每个省试点镇单列安排500名造福工程搬迁指标,百户以上的集中安置点优先列入省级造福工程集中安置示范点,每个点3年内由省上给予100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扶持。

市中心乡镇比照执行以上1、2、3、4点基础设施投资方面政策。同时,市财政给予每个市中心乡镇规划编制经费补助5万元。

(二)财税支持方面

1.完善财税管理体制,做到“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县(市)根据省政府出台的“2010~2015年对试点镇新增地方级收入实行全留”政策,县级从省试点镇分成的新增实得收入,通过预算安排给试点镇,专项用于该镇基础设施建设。

2.企业在省试点镇从事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和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其投资经营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按收入级次全额拨补前三年所取得的建筑安装业收入应缴纳的营业税。

3.新入驻省试点镇的大型商贸企业,自营业当起,其交纳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及企业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按收入级次三年内予以全额拨补。新入驻省试点镇的金融保险企业,自营业当起,其缴纳的金融保险业营业税按收入级次三年内予以拨补50%;自营业当起,其缴纳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按收入级次三年内予以全额拨补。

4.新入驻省试点镇的工业企业,自营业当起,其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按收入级次三年内予以全额拨补,第四年至第六年地方分成部分按收入级次予以拨补50%。

5.对参与省试点镇建设的企业,用电工程建设给予适当优惠,用水按民用水价格给予优惠。

市中心乡镇比照执行以上财税支持政策。

(三)金融支持方面

1.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向省试点镇延伸分支机构,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加强同业合作,共同完善省试点镇金融服务,对新进驻省试点镇的金融机构由所在县(市)给予一定奖励。支持省试点镇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2.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省试点镇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不断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支持省试点镇发展多元化融资担保机构,积极推进金融机构与专业合作组织等中介机构合作。继续探索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3.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鼓励加强银商合作,推广银行卡使用。做好与惠农、惠民政策相关的配套金融服务工作。积极创新消费信贷产品,为省试点镇居民扩大消费提供融资便利。

4.扎实做好就业信贷支持工作,加大对省试点镇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发挥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积极作用,切实做好重点就业人群的金融帮扶工作。

5.加大对自住型住房消费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普通商品住房消费。支持工业区和商业地产建设项目。

6.推进林权、大型农用生产设备、四荒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深入探索实践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房屋等抵押贷款。

市中心乡镇比照执行以上金融支持政策。

(四)用地支持方面

1.省试点镇的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项目落实、节约集约的情况下,在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的安排上予以优先保障,按批次报批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在规模限制上适当放宽。因建设项目确需局部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控制指标在县域范围内平衡的,由三明市人民政府审批。

2.鼓励省试点镇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为耕地,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应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并将城镇建设用地出让获得的部分收益,返回试点镇用于农村土地整治和新村、乡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省里下达每个省试点镇1000亩土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完成后,省国土资源厅根据市国土资源、农业部门对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的验收结果,核定相应的土地增减挂钩指标。

3.加强省试点镇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除宅基地之外,合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县(市)的有形土地市场应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业务,通过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4.对于省试点镇列入市级重点的大型建设项目和工业项目,用地指标不足可由市、县国土部门以具体项目用地报批向上级争取支持。对于建设用地规划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选址未定可能占用基本农田的社会公益、村镇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等建设项目清单,在占用基本农田规模不超过基本农田保护区增划的耕地数量时,可由原增划的耕地冲抵占用的基本农田,按一般耕地报批,按基本农田补偿。

除1000亩土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政策外,市中心乡镇比照执行以上用地支持政策。

(五)支持房地产开发方面

1.保障省试点镇房地产用地供应。推进城市房地产开发政策向乡镇延伸,对经营性房地产开发用地,在符合规划、节约集约的情况下,国土资源部门在土地利用计划安排上予以优先保证,需要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批次征收规模适当放宽。省试点镇先行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新增耕地后形成的挂钩指标可优先保障省试点镇经营性房地产开发用地或有偿调剂给其他地区使用。

2.支持省试点镇商品住房消费。县(市)政府可根据本地市场需求情况,对个人购买省试点镇普通自住房的,所缴交契税给予购房款总额适当比例的财政补贴,免收存量普通商品住房交易手续费。加大对个人购买省试点镇商品住房的信贷支持力度,个人首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按政策规定,购房首付比例可降低至20%,贷款利率的下限可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

3.营造省试点镇房地产业发展投资环境。鼓励银行业机构积极支持符合贷款条件的省试点镇房地产开发项目。减免房地产开发建设相关规费,降低房地产开发成本。省试点镇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本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可降为20%。

市中心乡镇视条件比照执行以上房地产开发政策。

(六)促进人口集聚方面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户籍管理制度,在省试点镇就业或有合法固定住所(含自有住房和租借住房)的,准予本人及其直系亲属办理落户,并在子女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权利。

2.选择在省试点镇就业的农民,按照本人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也可有偿退还或转让。

3.整合“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创业等培训资金,支持省试点镇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集镇转移就业。大力改善省试点镇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推动农村人口向镇区集聚。

4.鼓励农村宅基地依法流转,对农民自愿退出原宅基地,并在省试点镇购买商品房的,可由所在乡镇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对按规划向省试点镇建成区集中迁建的公寓式农民新村,在确保退宅还耕的前提下,可置换到试点镇用地规划区选址建设,农村建房指标允许在乡镇内自行调剂;采取异地置换方式,鼓励边远山区农民跨区域转移到省试点镇安居乐业。

市中心乡镇比照执行以上促进人口集聚政策。

(七)优质服务方面

1.提供绿色审批通道,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城镇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项目,实行特事特办,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促进建设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2.进一步配强配好省试点镇领导班子,根据条件适当高配领导干部。根据省试点镇功能定位、职责任务、管理特点和发展需要,科学调整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行政编制调整由所在县(市)按照规定程序在现有总额内调整安排。积极培养和引进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选聘生和“三支一扶”毕业生安排向省试点镇倾斜,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给予适当放宽比例。

3.理顺相关行政管理体制,垂直管理的驻省试点镇派出机构要接受试点镇党委、政府的监督管理,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须征求镇党委、政府书面意见。

4.探索推进省试点镇综合执法管理,可把直接关系乡镇发展的有关行政执法事项,如安全生产、劳动用工、城建监察等,依法委托给省试点镇政府,并赋予相应的办事权限。

市中心乡镇比照执行以上优质服务政策。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三明市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三明市推进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和市中心乡镇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张发录任组长,林俊德副市长、洪明德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委农办、编办、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建设局、城乡规划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公安局、人事局、劳动保障局、交通局等市直有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全市加快推进省试点镇、市中心乡镇发展的组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具体负责省试点镇、市中心乡镇发展改革的指导、协调、督促和检查工作。

为了重点推进两个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的发展,在三明市推进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和市中心乡镇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立尤溪县洋中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小组和永安市小陶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小组,分别由尤溪县长曹榕庆、永安市长蔡光信任组长,市委农办、市发改委、建设局、城乡规划局领导任副组长,具体负责推进两个省试点镇工作。

各县(市、区)要成立推进市中心乡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市、区)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负责推进所在县(市、区)市中心乡镇的发展建设工作。

(二)落实部门职责。市直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制定和落实有利于小城镇改革建设的政策措施,市委农办要在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加快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和修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造福工程”搬迁为载体,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工作的组织推动和统筹协调,抓好重大项目的实施和指导;经贸部门要加强对省试点镇、市中心乡镇工业、商贸流通规划和项目的指导,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健康发展;规划部门要组织省试点镇的规划编制,并指导市中心乡镇规划编制工作,加强规划实施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建设部门要加强省试点镇、市中心乡镇建设管理的服务指导,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对省试点镇、市中心乡镇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检查、指导,推进土地管理体制改革;财政部门要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省试点镇、市中心乡镇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金融部门要研究制定信贷支持的具体办法,拓宽小城镇发展的投融资渠道;公安部门要加大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力度,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其它相关部门都要加大指导、支持、服务力度,共同促进省试点镇、市中心乡镇加快发展。

为加大市直部门支持小城镇发展的工作力度,实行部门挂钩联系省试点镇、市中心乡镇工作制度。市直部门要将挂钩支持小城镇工作列入本部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加强领导力量,与部门其它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要经常深入挂钩乡镇,了解情况,建言献策,解决问题。要协助挂钩乡镇积极向上汇报情况,反映困难,争取项目支持和专项补助。市直部门支持挂钩乡镇的工作情况,列入政府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强化督查考核。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市委农办、市建设局、规划局、国土局、财政局、统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对省试点镇、市中心乡镇建设建立动态评价机制,制定考核办法,加强指导服务,跟踪项目进度,根据省试点镇、市中心乡镇综合发展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和考核奖励,确保省、市、县相关政策落到实处。考评结果作为市委、市政府对县(市、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制定工作计划。各县(市、区)政府是推进辖区内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精神,研究制定加快推进省试点镇、市中心乡镇发展的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具体政策措施,细化工作要求,建立督促检查机制,加强指导、协调和检查力度,为省试点镇、市中心乡镇的改革建设创造条件。省试点镇、市中心乡镇要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工作计划,分解细化目标,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强化考核。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用足用好政策,真抓实干,有效运作,大胆探索,全力推动省试点镇、市中心乡镇改革建设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加快我市城镇化进程。

下载工商管理类专业群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黄河科技学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商管理类专业群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黄河科技学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