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卡透支减值滚动率模型操作指引(试行)-修订
附件3:
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卡透支减值滚动率模型操作指引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行银行卡透支减值测试工作,根据《中国农业银行信贷资产减值与确认计量办法》、《中国农业银行透支类信贷资产会计核算办法》等有关规定及新会计准则项目组的有关要求,结合我行银行卡业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中的银行卡业务范围包括贷记卡透支和准贷记卡透支。
第二章
模型内容
第三条
滚动率模型基于历史数据,测算不同风险级别贷款(或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贷款组合)之间的平均滚动率,来测算不同类别贷款的平均损失率,最终得出当期不同类别贷款的损失金额。
第四条
滚动率模型中包括两组参数:透支滚动率与透支损失率。确定滚动率时,需收集测试时间段内每月月末的五级分类或九级分类信息,对每月各级分类透支发生变化的情况,计算当月各分类与上一个月各分类之间透支之比作为滚动率。确定损失率时,对最后一级的透支经过一段观察期测试结果得出回收率,然后根据各级透支的滚动率和最后一级的损失率计算各级别透支的损失率。将每一类别贷款的余额与该类别贷款的损失率相乘即可得出该类别贷款的减值准备金额。
第三章
操作流程
第五条
数据采集
(一)数据内容。每月的第一天将上一个月月末的银行卡透支数据以固定格式批量导入到CMS或减值测试系统中。对于贷记卡的数据,将每 月月末所有贷记卡数据批量导出,数据字段按个人卡和商务卡分别为账号、发卡行、透支余额、币种、CD值、逾期天数、五级分类、九级分类;对于准贷记卡的数据,将每月月末所有透支的准贷记卡数据批量导出,数据字段按个人卡和单位卡分别为担保方式、账号、发卡行、本金、透支天数、五级分类。本指引中所提到的透支余额均为本金。
(二)分类汇总。数据批量导入到CMS或减值测试系统后,CMS或减值测试系统根据固定字段分类汇总五级分类和九级分类每一个分类级别的透支余额总数和本金的总数,固定字段包括发卡行、币种、卡种;对于贷记卡的分类汇总需要根据五级分类和九级分类分别进行汇总,对于准贷记卡的分类汇总只需要根据五级分类进行汇总。第六条
选择功能
(一)测试周期。滚动率模型的计算要确定一个时间段,这个时间段以月为最小单位进行选择,在计算之前设置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二)末级损失率。末级损失率是指对贷记卡M8类别以上的透支和准贷记卡损失类透支的最终未收回比例。对于贷记卡和准贷记卡的透支在形成损失或者M8以后,会有一定比例的金额可以收回,为了保证整个模型的精确性,需要引入收回率的观察周期,计算末级损失率。周期可以选择,以月为最小单位,最低不少于6个月,最大不多于2年,即24个月。除此之外,可以手工确定一个收回率,如为0%,这样末级损失率即为100%。
(三)外币汇率。在确定测试时间段后,需要选择外币汇率,外币汇率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固定汇率就是对测试时间段内的外币统一适用一个汇率值,而浮动汇率要根据汇率的实际变化情况,对测试时间段内每一个月的外币都要确定一个汇率值。
(四)分类标准。贷记卡分类为分五级分类和九级分类,在测试前需要 确定分类标准,选择五级分类或者九级分类。准贷记卡仅为五级分类。
(五)计提损失金的日期。当各级别损失率计算出后,需要确定一个具体的时间计提损失准备金。第七条
计算过程
(一)九级分类的滚动率模型计算过程
1、各级别滚动率公式
M0到M1=当月M1透支/上月M0透支; M1到M2=当月M2透支/上月M1透支; M2到M3=当月M3透支/上月M2透支; M3到M4=当月M4透支/上月M3透支; M4到M5=当月M5透支/上月M4透支; M5到M6=当月M6透支/上月M5透支; M6到M7=当月M7透支/上月M6透支; M7到M8=当月M8透支/上月M7透支。
2、各级别平均滚动率公式
M0透支迁徙到M1透支平均滚动率=(本期M0透支迁徙到M1透支滚动率 + 上一期M0透支迁徙到M1透支滚动率 + 上两期M0透支迁徙到M1透支滚动率+ …上N期M0透支迁徙到M1透支滚动率)/(N期数+1)
M1透支迁徙到M2透支平均滚动率=(本期M1透支迁徙到M2透支滚动率 + 上一期M1透支迁徙到M2透支滚动率 + 上两期M1透支迁徙到M2透支滚动率+ …上N期M1透支迁徙到M2透支滚动率)/(N期数+1)
M2透支迁徙到M3透支平均滚动率=(本期M2透支迁徙到M3透支滚动率 + 上一期M2透支迁徙到M3透支滚动率 + 上两期M2透支迁 徙到M3透支滚动率+ …上N期M2透支迁徙到M3透支滚动率)/(N期数+1)
M3透支迁徙到M4透支平均滚动率=(本期M3透支迁徙到M4透支滚动率 + 上一期M3透支迁徙到M4透支滚动率 + 上两期M3透支迁徙到M4透支滚动率+ …上N期M3透支迁徙到M4透支滚动率)/(N期数+1)
M4透支迁徙到M5透支平均滚动率=(本期M4透支迁徙到M5透支滚动率 + 上一期M4透支迁徙到M5透支滚动率 + 上两期M4透支迁徙到M5透支滚动率+ …上N期M4透支迁徙到M5透支滚动率)/(N期数+1)
M5透支迁徙到M6透支平均滚动率=(本期M4透支迁徙到M5透支滚动率 + 上一期M4透支迁徙到M5透支滚动率 + 上两期M4透支迁徙到M5透支滚动率+ …上N期M4透支迁徙到M5透支滚动率)/(N期数+1)
M6透支迁徙到M7透支平均滚动率=(本期M6透支迁徙到M7透支滚动率 + 上一期M6透支迁徙到M7透支滚动率 + 上两期M6透支迁徙到M7透支滚动率+ …上N期M6透支迁徙到M7透支滚动率)/(N期数+1)
M7透支迁徙到M8透支平均滚动率=(本期M7透支迁徙到M8透支滚动率 + 上一期M7透支迁徙到M8透支滚动率 + 上两期M7透支迁徙到M8透支滚动率+ …上N期M7透支迁徙到M8透支滚动率)/(N期数+1)
M8平均损失率=1-(本期收回率+上一期收回率+上两期收回率+ …上N期收回率)/(N期数+1)
3、各级别损失率公式 M0透支损失率=M0透支迁徙到M1透支平均滚动率* M1透支迁徙到M2透支平均滚动率* M2透支迁徙到M3透支平均滚动率* M3透支迁徙到M4透支平均滚动率* M4透支迁徙到M5透支平均滚动率* M5透支迁徙到M6透支平均滚动率* M6透支迁徙到M7透支平均滚动率* M7透支迁徙到M8透支平均滚动率* M8平均损失率
M1透支损失率=M1透支迁徙到M2透支平均滚动率* M2透支迁徙到M3透支平均滚动率* M3透支迁徙到M4透支平均滚动率* M4透支迁徙到M5透支平均滚动率* M5透支迁徙到M6透支平均滚动率* M6透支迁徙到M7透支平均滚动率* M7透支迁徙到M8透支平均滚动率* M8平均损失率
M2透支损失率=M2透支迁徙到M3透支平均滚动率* M3透支迁徙到M4透支平均滚动率* M4透支迁徙到M5透支平均滚动率* M5透支迁徙到M6透支平均滚动率* M6透支迁徙到M7透支平均滚动率* M7透支迁徙到M8透支平均滚动率* M8平均损失率
M3透支损失率=M3透支迁徙到M4透支平均滚动率* M4透支迁徙到M5透支平均滚动率* M5透支迁徙到M6透支平均滚动率* M6透支迁徙到M7透支平均滚动率* M7透支迁徙到M8透支平均滚动率* M8平均损失率
M4透支损失率=M4透支迁徙到M5透支平均滚动率* M5透支迁徙到M6透支平均滚动率* M6透支迁徙到M7透支平均滚动率* M7透支迁徙到M8透支平均滚动率* M8平均损失率
M5透支损失率=M5透支迁徙到M6透支平均滚动率* M6透支迁徙到M7透支平均滚动率* M7透支迁徙到M8透支平均滚动率* M8平均损失率
M6透支损失率=M6透支迁徙到M7透支平均滚动率* M7透支迁徙到 M8透支平均滚动率* M8平均损失率
M7透支损失率=M7透支迁徙到M8透支平均滚动率* M8平均损失率 M8透支损失率=M8平均损失率
4、减值损失计算方法
M0透支减值损失 = M0透支余额*M0透支损失率 M1透支减值损失 = M1透支余额*M1透支损失率 M2透支减值损失 = M2透支余额*M2透支损失率 M3透支减值损失 = M3透支余额*M3透支损失率 M4透支减值损失 = M4透支余额*M4透支损失率
M5透支减值损失 = M5透支余额*M5透支损失率 M6透支减值损失 = M6透支余额*M6透支损失率 M7透支减值损失 = M7透支余额*M7透支损失率 M8透支减值损失 = M8透支余额* M8透支损失率
5、损失准备金
损失准备金=M0透支减值损失+ M1透支减值损失+ M2透支减值损失+ M3透支减值损失+ M3透支减值损失+ M4透支减值损失+ M5透支减值损失+ M6透支减值损失+ M7透支减值损失+ M8透支减值损失 总损失率=损失准备金/透支余额
(二)五级分类滚动率模型计算过程
分别信用担保、保证担保、质押担保、抵押担保、混合担保(两种以上担保方式并存的)等五种情况的计算过程:
1、各级别滚动率公式
正常到关注=月初正常类透支月末迁徙到关注类透支数额÷月初正常类透支余额;
关注到次级=月初关注类透支月末迁徙到次级类透支数额÷月初关注 类透支余额;
次级到可疑=月初次级类透支月末迁徙到可疑类透支数额÷月初次级类透支余额;
可疑到损失=月初可疑类透支月末迁徙到损失类透支数额÷月初可疑类透支余额;
2、各级别平均滚动率公式
正常透支迁徙到关注透支平均滚动率=(本期正常透支迁徙到关注透支滚动率 + 上一期正常透支迁徙到关注透支滚动率
+ 上两期正常透支迁徙到关注透支滚动率 + …上N期正常透支迁徙到关注透支滚动率)/(N期数+1)
关注透支迁徙到次级透支平均滚动率=(本期关注透支迁徙到次级透支滚动率 + 上一期关注透支迁徙到次级透支滚动率 + 上两期关注透支迁徙到次级透支滚动率+ …上N期关注透支迁徙到次级透支滚动率)/(N期数+1)
次级透支迁徙到可疑透支平均滚动率=(本期次级透支迁徙到可疑透支滚动率 + 上一期次级透支迁徙到可疑透支滚动率
+ 上两期次级透支迁徙到可疑透支滚动率 + …上N期次级透支迁徙到可疑透支滚动率)/(N期数+1)
可疑透支迁徙到损失透支平均滚动率=(本期可疑透支迁徙到损失透支滚动率 + 上一期可疑透支迁徙到损失透支滚动率+ 上两期可疑透支迁徙到损失透支滚动率+ …上N期可疑透支迁徙到损失透支滚动率)/(N期数+1)
平均损失率=1-(本期收回率+上一期收回率+上两期收回率+ …上N期收回率)/(N期数+1)
3、各级别损失率公式 正常透支损失率=正常透支迁徙到关注透支平均滚动率* 关注透支迁徙到次级透支平均滚动率* 次级透支迁徙到可疑透支平均滚动率*可疑透支迁徙到损失透支平均滚动率*平均损失率
关注透支损失率=关注透支迁徙到次级透支平均滚动率* 次级透支迁徙到可疑透支平均滚动率*可疑透支迁徙到损失透支平均滚动率*平均损失率
次级透支损失率=次级透支迁徙到可疑透支平均滚动率*可疑透支迁徙到损失透支平均滚动率*平均损失率
可疑透支损失率=可疑透支迁徙到损失透支平均滚动率*平均损失率 损失透支损失率=平均损失率
4、减值损失计算
正常透支减值损失 = 正常透支余额*正常透支损失率 关注透支减值损失 = 关注透支余额*关注透支损失率 次级透支减值损失 = 次级透支余额*次级透支损失率 可疑透支减值损失 = 可疑透支余额*可疑透支损失率 损失透支减值损失 = 损失透支余额*损失透支损失率
5、区分信用担保、保证担保、质押担保、抵押担保、混合担保(共存两种以上的担保方式)五种方式下分别计算五种减值损失准备
减值损失准备=正常透支减值损失+ 关注透支减值损失+ 次级透
支减值损失+ 可疑透支减值损失+ 损失透支减值损失
6、计算本期减值损失准备总额
本期减值损失准备总额=信用担保透支减值损失准备+保证担保透支减值损失准备+质押担保透支减值损失准备+抵押担保透支减值损失准备+混合担保透支减值损失准备 总损失率=减值损失准备总额÷透支余额
第四章
组织工作
第八条
总行银行卡部负责按照确定的标准和范围构建和完善滚动率模型,负责生成减值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