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引入贷款拨备比率监管指标的影响及其改进
引入贷款拨备比率监管指标的影响及其改进
巴曙松
发布时间:2011-04-26
摘要:引入贷款拨备比率反映出监管者对银行体系的资产分类结果持审慎和怀疑的态度。本文对上市银行贷款拨备比率的测算结果显示,拨备覆盖率较高的银行,其贷款拨备比率反而可能较低,仅考察贷款拨备指标可能会产生一些误导性结论,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逆向激励效果。因此,有必要对贷款拔备比率指标进行以下改进:(1)对资产质量较好的银行提供较长的过渡期,争取实现新增拨备税前计提;(2)对贷款拨备比率实行差别化要求,差别化的具体水平可以与贷款分类的迁移程度挂钩;(3)考虑引入一个覆盖部分关注类贷款的监管指标;(4)增加贷款分类的细分层级。
关键词:贷款拨备比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贷款五级分类
2009年以来,为适应迅速变化的银行经营环境,中国的银行监管部门探索建立新的监管指标体系,初步确立了由资本充足比率、杠杆率、流动性比率以及拨备比率构成的四大监管工具体系,其中,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指标基本上沿用了《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监管部门还提出要新引入贷款拨备比率指标并为其设定了2.5%的监管要求,该指标的提出引起了业界的广泛讨论和争议。问题主要集中在该指标背后的政策含义何在、银行在该指标监管下可能做出怎样的行为选择、该指标的优点和不足有哪些、如何改进。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文章第一部分分析监管层引入贷款拨备比率指标的监管意图,第二部分根据中国上市银行2010年中期财务报表,对各家上市银行贷款拨备比率进行模拟和测算,并从指标的本质和线性分析入手,分析贷款拨备比率和拨备覆盖率存在差异的原因,第三部分分析贷款拨备比率实施后商业银行可能采取的对冲操作,第四部分提出贷款拨备比率的可能改进方向。
一、引入贷款拨备比率的监管意图
从风险管理理论角度看,贷款损失拨备与资本共同构成了银行吸收损失的两大途径。其中资本用于吸收非预期损失,而贷款损失拨备用于吸收预期损失。与损失较大、发生概率较低、属于尾部风险的非预期损失不同,预期损失衡量的应为发生概率较高、损失相对较小的损失。可以说,贷款损失拨备的计提是银行抵御损失的第一道屏障。在中国现行的监管体系中,针对贷款损失拨备的监管指标并不少,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基于贷款的五级分类。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主要是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两个指标,其中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不良贷款,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损失专项准备/正常类贷款×1%+关注类贷款×2%+次级类贷款×25%+可疑类贷款×50%+损失类贷款×100%。从上述两个公式的分母中看出,现行关于拨备的监管指标都依赖于贷款分级分类的结果,特别是对于不良贷款的划分。所以,不良贷款的准确划分是现有拨备监管指标有效的必要前提。
在四大监管工具体系中新提出的贷款拨备比率指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该指标不涉及不良贷款划分问题,其计算方法为贷款拨备比率=贷款损失准备/各项贷款。与拨备覆盖率不同,贷款拨备比率的分母将原有的不良贷款拓宽到了各项贷款。引入贷款拨备比率,实际上反映了监管者对银行体系以五级贷款分类为基础的银行资产分类结果持审慎和怀疑的态度,担心银行在资产分类上对不良贷款的分类不实,因而通过引入贷款拨备比率为这种可能出现的状况增提拨备。从监管者的角度来说,贷款拨备比率不依赖于贷款分类的特点,回避了监管者对银行贷款分类是否准确的评估问题。更重要的是,其基于所有贷款计提拨备的特点具有较强的逆周期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供选择的逆周期性监管指标(巴曙松等,2010)。在经济上行时期,贷款总额较多但表现出来的不良贷款较少,贷款拨备比率监管指标的实施可以使银行在经济上行时期多提拨备,而当经济状况较差的时候,贷款总额较少但不良贷款较高,表现在指标上即为贷款拨备率较高而拨备覆盖率较低。
二、当前中国银行业贷款拨备比率的模拟测算和比较分析
根据中国上市银行2010年中期财务报表,本文对各家上市银行贷款拨备比率进行了测算,详见图1。结果表明,截至2010年上半年,所有上市银行中仅有农业银行满足2.5%的监管要求。为分析不同类别商业银行之间的差别,本文还将上市银行分为由工农中建交五家银行构成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以及除此之外的其余11家股份制银行两个组别,并对各组别的贷款拨备比率进行了简单的算术平均,从结果来看,中国上市银行的贷款拨备比率整体尚未达标,其中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离监管要求较为接近。
与贷款拨备比率的情况相对照,拨备覆盖率一直是中国银行业合规监管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截至2010年上半年,几乎所有银行全部达到了150%的监管要求,惟一的例外是农业银行(见图2)。那么,同为衡量贷款拨备充足与否的指标,为何贷款拨备指标中惟一达标的银行,与拨备覆盖率指标中惟一尚未达标的银行均为农业银行呢?更值得深入讨论的是,这种表面上看起来矛盾的现象并不局限于农业银行一家。对比图1和图2,同样存在很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较高而贷款拨备比率较小,如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从划分的两大类银行来看,结果也是如此,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较股份制银行低,但贷款拨备比率却较高。
要深入分析出现这种矛盾的原因,还需要回到贷款拨备比率与拨备覆盖率的定义,由于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各项贷款,可以计算出贷款拨备比=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率。因此,决定上述两项指标差异的重要因素便是不良贷款率。图3中所示的不良贷款率可以部分地解释上述矛盾,可以看出,农业银行较高的不良贷款比率是保证其贷款拨备比率达标的主要原因。而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低,这也是导致它们贷款拨备比率较低的原因。
考虑到贷款拨备比率、拨备覆盖率和不良贷款率之间的确定性关系,由于中国目前的监管体系中并未对不良贷款率做出严格的上限指标要求,这会不会导致监管指标之间的冲突呢?下文将试图从不良贷款率与拨备覆盖率之间的联系中进行分析。仅仅运用16家上市银行的数据,我们得到了如下关于拨备覆盖率指标和不良贷款率指标之间的经验关系。根据2010年的中期报告数据,两者线性相关系数高达-0.74(见图4)。这说明,一般情况下,贷款质量不太好、不良贷款率较高的银行需要多提取拨备,往往拨备覆盖率较高,而贷款质量较好的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低的银行拨备覆盖率可能相对低。从银行经营的角度来说,这一负的线性相关关系完全合乎逻辑,但是对于贷款拨备比率的监管指标来说。就难免出现不一致的地方。因此,根据我们的测算,仅仅考察贷款拨备指标,可能会产生一些误导性的结论,因为具有相同贷款拨备比率的银行,可能对应的是拨备覆盖率较高同时不良率较低的银行,也可能对应的是拨备覆盖率较低同时不良率较高的银行,相比较而言,前者的风险抵御能力要明显优于后者。
同时,从目前的银行不良资产状况以及贷款拨备比率的影响评估看,仅仅就目前上市银行的指标模拟测算,贷款拨备比率在一定程度上,至少在目前的状况下具有“奖劣罚优”的逆向激励效果,也就是目前资产质量较好的银行,反而离贷款拨备指标的差距较大,需要补提的准备金规模更大,短期内对银行的经营冲击更大;而那些不良资产水平较高的银行,恰恰可以达到或者十分接近这个指标。
三、贷款拨备比率实施后商业银行可能采取的对冲操作及其影响
贷款拨备比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全面实施,要想取得预期的政策效果,就需要评估该指标实施后商业银行可能出现的对冲操作,以便事前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根据前述分析,贷款拨备比率的稳定性较差,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适当的资产负债调整策略,来尽可能快捷地达到监管指标的要求,从而使得监管指标的政策导向出现扭曲。具体来说,如果贷款拨备比率与拨备覆盖率同时为监管当局的要求,并分别划以2.5%和150%的监管红线,基于拨备覆盖率已经达标,而贷款拨备比率尚有距离的现状,商业银行可能有如下方案选择。
1.分母策略,即压缩贷款拨备比率分母的同时保证拨备覆盖率的分母略有上升或下降,也就是在减少贷款总额的同时保证不良贷款略有小幅上升或下降。这种策略会降低商业银行进行信贷投放的意愿,在经济需要充足信贷支持时可能会对经济增长形成一定的冲击。在分母策略下,银行可以有如下三个选择:(1)不良贷款率略有下降或上升,不良贷款大幅减少,这就要求正常类贷款和关注类贷款与不良贷款一起减少一定的数量;(2)不良贷款略有上升或下降,大幅提高不良贷款率,这就要求减少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的数目;(3)减少不良贷款的同时提高不良贷款率。因此,在拨备计提不增加的前提下,银行为满足监管要求可以选择缩小信贷规模或提高不良贷款率。
2.分子策略,即实现较多的拨备计提,或者减少不良资产的核销进度。从目前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测算,根据贷款拨备率计提的拨备可能会多于拨备覆盖率要求下的拨备,较多地计提拨备将导致银行账面利润减少。而如果可以得到拨备税前计提的政策,就可以为银行节省一部分所得税。加之目前拨备具有的资本属性及其可部分纳入附属资本的监管规则,将减少超额计提拨备可能带来的损失。如果在适当考虑银行利益的前提下鼓励银行适当增加拨备计提,总体上对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将是有利的。但是,如果银行选择减少不良资产的核销进度,则实际上尽管可以提高贷款拨备比率,但是对化解银行体系累积的风险是不利的。
3.如果把监管部门即将推行的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指标和贷款拨备指标等结合起来考察,这几个指标基本上都在客观上增大了银行的经营成本、降低了银行的收益水平。这几个监管指标的一个内在联系是,如果要同时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降低杠杆率、增加对流动性指标的要求,并且通过实施贷款拨备指标促使银行多提取拨备,则银行的盈利和净利差水平必须保持在较高水平,因为如果净利差水平过低,银行可能选择少放贷款,而采取投资国债等措施来减少资本要求和拨备要求,这可能会对银行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四、贷款拨备比率指标的可能改进方向
基于前述分析,可以考虑对贷款拨备比率进行适当的改进。
第一,在该指标的起步实施阶段,要采取多种措施来淡化其可能对银行体系带来的冲击,特别是要采取措施对冲目前贷款拨备指标存在的“奖劣罚优”的缺陷。要避免过快推行贷款拨备指标而对原来资产质量较好的银行形成过大冲击,在具体实施阶段,可以对资产质量较好的银行提供较长的过渡期。同时,要积极争取新增拨备实现税前计提,减少对银行盈利的短期冲击。基于拨备所具有的附属资本特性,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指标时可以考虑加入新提的拨备,以降低大幅增提拨备所带来的冲击。
第二,可以对贷款拨备比率实行差别化要求,差别化的具体水平可以与贷款分类的迁移程度挂钩,避免一刀切对所有银行采取同样的调节措施,同时也促使商业银行更加关注资产的准确分类。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贷款拨备比率指标的引入反映了监管者对银行体系资产分类结果的不信任和适度的怀疑。我们并不能说银行体系的贷款资产分类就一定是十分准确的,但是资产分类毕竟是商业银行的内部经营活动,从业务流程看,需要经过贷款部门的初步分类,风险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的检查把关,也需要经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检查,对上市银行来说,还需要接受广大投资者的深入跟踪分析。如果要考核资产分类的准确性,可以从完善上述业务流程的不同环节着手,同时对资产分类是否准确,还可以有专门的考核指标,如考核贷款的风险迁移程度等。
第三,结合当前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特征,可以考虑引入一个覆盖部分关注类贷款的监管指标。从具体的指标计算看,之所以不少商业银行在计算贷款拨备比率和拨备覆盖率时出现很大差异,主要是因为正常类贷款相对于不良贷款来说很大。如图5所示,2010年中期报表显示,各家上市银行正常类贷款占比都达到了90%以上,而关注类贷款占比也远远高于不良贷款占比。
分析上市银行近年来五级分类贷款占比的平均情况(见图6),正常类贷款的占比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正常类贷款与关注类贷款之和的占比除在2009年年底有所下降之外,一直保持了上升的趋势,这也表明不良贷款率总体上是逐年下降的。在这样的信贷结构中,关注类贷款与次级贷款只有一步之遥,监管者最担心的贷款分类不实问题,其实重点在于五级贷款分类中的关注类贷款。因此,可以考虑建立一个处于贷款拨备比率和拨备覆盖率之间的指标,将其定义为贷款损失拨备/(关注类贷款+不良类贷款),将关注类贷款纳入其中。
第四,可以对银行的资产分类提出更为细化的要求,增加贷款分类的细分层级,特别是要重点增加关注类贷款的细分层级,并将其中的部分类别酌情加入到监管考察指标之中,同时也使整个贷款分类对于其风险状况的变化更为敏感。
参考文献
巴曙松、邢毓静、朱元倩等,2010。金融危机中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挑战与改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金融论坛》2011年第4期
第二篇:准备金率可能上调四次拨贷比监管指标或推出
准备金率可能上调四次拨贷比监管指标或推出
连平等
2011-01-07
摘 要: 拨贷比监管指标一旦推出,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商业银行存量贷款的拨备支出,并带来10%以内的一次性负面影响。同时,拨备要求的提高也可能会降低新增贷款在当年对商业银行利润的增量贡献。粗略估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拨贷比新规造成的信贷成本提升可能会使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降低0.09%-0.16%,净利润增速会降低10%-18%。
关键词:
银行业,准备金率,拨贷比,银行利润
2010年,我国商业银行恢复常态发展的局面,业务经营稳健向好。展望“十二五”开局的2011年,银行经营环境新一轮变幻的帷幕已然拉开,在延续稳健运行态势的同时,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步伐有望进一步加快。
2010年商业银行经营态势稳健向好
2010年,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增速放缓但净利润增速明显回升,在资产增速下降超过5个百分点的同时,净利润增速有望恢复到30%左右。银行业绩复苏,是规模增长和息差提升共同作用的结果,费用、拨备以及手续费收入也带来了一定的正贡献。2010年银行经营态势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信贷投放相对平衡,同业资产较快增长。呈现出贷款增速小幅下滑、同业资产增长较快、债券资产占比小幅下降的新格局。二是多种因素推动净息差反弹。三是良好风控进一步减轻财务压力。不良贷款继续双降,信贷成本有所降低。四是中间业务收入较快增长。受名义GDP增长提速、存款活期化推动财富管理需求提升、银行卡发卡量继续增加和银行议价能力增强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上半年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5.1%。五是成本收入比继续下降。
存贷款增速放缓
商业银行存贷款增速均告回落。受贷款增幅回落等因素的影响,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速呈回落态势。截至2010年11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9.6%,较2009年末回落了8.61个百分点。分类型看,银行规模越小、存款增速越快。
活期存款占比维持高位,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受通胀预期加强、利率水平较低、股市出现波段性行情的影响,存款活期化较为明显,活期存款占比继续保持在45-47%的较高水平。由于中长期贷款增速相对较快,贷款结构呈现定期化趋势。
存款成本率下降,贷款收益率出现分化。主要受存款活期化和存款重定价的影响,银行存款成本率继续下降,且超过贷款收益率的降幅,成为净利差回升的主导因素。上半年上市银行存款成本率平均为1.32%,较2009年下降0.18个百分点,大型银行降幅相对较大。贷款定期化并未给上市银行带来贷款收益率的普遍提升。2010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平均贷款收益率为5.18%,较2009年微降0.01个百分点。分类型看,大型银行贷款收益率下降,中小银行有所上升。
业务转型稳步推进,再融资压力短期缓解
多重因素共同推动银行业务转型和再融资。一是贷款增长严格受控,银行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业务结构优化来促进盈利增长;二是银行资本监管要求不断提高,不仅直接提高了银行再融资要求,也推动了业务转型;三是政府强化对银行的信贷指导,推动了信贷结构优化;四是直接融资的进一步发展,对银行传统信贷业务构成较大的分流作用,成为银行业务转型的重要动力之一。此外,信贷替代型业务快速增长等对银行业务转型的影响作用也不容忽视。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稳步推进。一是小企业贷款增速相对较高,小企业贷款增长普遍要快于总体贷款增速;二是个人贷款增速超过了贷款总体增速,个人贷款在贷款总余额中的比重略有提高;三是债券资产占其生息资产的比重有所下降,同业资产占比明显上升;四是中间业务增速有所提高,收入结构更加合理。
再融资短期压力缓解、长期压力犹存。2009年下半年以来,在资本监管强化的刚性约束下,银行纷纷制定了资本充足率提升计划,并在2010年掀起了一波集中再融资高潮。前11个月,商业银行通过IPO、定向增发和配股共融得资本超过5400亿元。并发行了830.5亿元次级债券和650亿元可转债补充附属资本。通过密集再融资,2011年我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将保持在11%以上,短期内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显著缓解。但从中长期来看,在监管要求可能继续提高、去杠杆化削弱银行内源资本补充能力和银行传统经营模式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压力和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资产质量基本保持稳定
总体资产质量继续向好。从整个银行业的情况看,2010年3季度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分别为4354亿元和1.20%,分别比年初下降了619亿元和0.38个百分点。其原因有三:一是我国经济快速回升,企业偿债能力得到恢复;二是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仍然较大;三是财政部放宽了如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核销政策,银行核销自由度更大。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和房地产贷款的风险可控。2010年以来,监管部门先后要求银行对政府融资进行解包还原和重新评估、对相关贷款进行三分类和按现金流覆盖程度的四分类等措施,逐步对地方融资平台及其贷款进行清理、规范。通过清理、规范,起到了有效防控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作用。考虑到政府债务规模占GDP的比重尚不高、地方偿债能力较强、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看好以及银行本身风险抵补能力较强等因素,当前地方融资平台的系统性风险可控。受房地产调控政策显著收紧的影响,2010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商品房销售回落,房价增幅趋缓,房地产贷款增速也随之放慢。1-10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同比下降了近40个百分点,2010年9月末银行业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长比6月末低7.3个百分点。考虑到房地产信贷及其风险暴露的规模仍处可控范围、我国居民家庭负债率不高,银行业受房地产市场变化影响的风险也是基本可控的。
积极探索构建银行业宏微观审慎监管框架
2010年,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监管部门充分吸取国际银行业监管改革的经验教训,实施了更为审慎的金融监管。首先,积极推进四大监管工具的建设,构建宏微观审慎监管体系。一是严格资本金管理,体现“逆周期”的监管理念。通过提高资本充足率标准、强调普通股和未分配利润在一级核心资本当中的主导地位等措施,进一步强化银行资本金的监管。二是进一步探索建立动态拨备制度,明确提出贷款损失准备金占贷款余额的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5%。三是通过严格存贷比管理、加强日常流动性管理等措施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四是酝酿引入杠杆率作为资本监管的重要补充,约束银行表内外业务的过度膨胀。
其次,突出重点领域,强化政策指导和风险控制。为防止巨量信贷和信贷投放大起大落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监管部门强化了对信贷投放规模和节奏的监管,引导信贷均衡投放和平稳增长。推出了新的监管措施,加大对融资平台贷款管理的力度。通过加强土地储备贷款管理、加强房地产开发贷款管理等措施进一步强化了房地产贷款风险的监管,并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过剩产能、落后产能等行业贷款。
第三,规范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防范相关业务的违规风险。针对违规揽储有所增加的现象,加强了业务监管,严肃查处银行违规揽储行为。加大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落实力度,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树立“实贷实付”理念,建立全流程的精细化信贷管理模式。为防止银行“表外贷款”井喷带来较大风险,监管部门清理和规范了银行信托理财业务,还加强了银行代理保险等业务的规范管理。
2011年商业银行将在全新环境中平稳运行、加快转型
2011年,银行业利润增长的动力将趋于平缓,预计能实现15%-20%左右的温和利润增长,但各利润驱动因素将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资产规模增长速度会有所下降,但仍是利润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利差进一步提升并保持稳定,是净利息收入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业务转型推动手续费收入继续稳定增长,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略有提升;监管要求提升将推动贷款拨备较快增长;成本支出在连续压缩后将与收入变化基本保持同步。
存贷款规模增长进一步减速。2011年,受货币政策趋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贷款增速将出现明显回落。但考虑到实体经济信贷需求旺盛等因素的影响,2011年新增贷款绝对量难以大幅减少。预计2011年全年新增贷款规模在7-7.5万亿左右,贷款余额增速为14.5-15.8%。其原因一是2011年信贷控制更趋严格,新增信贷目标料不会超过7.5万亿,导致新增贷款规模下降;二是预计2011年底之前准备金率还将至少上调4次,每次0.5个百分点左右,准备金率连续上调的累积效应将对银行贷款能力产生更为显著的抑制作用;三是预计2011年房地产市场调控不会放松,楼市调控下个人按揭和房地产开发贷款难以快速增长。
但不排除2011年新增贷款略有突破上述预测值的可能。一方面,2011年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且更具灵活性和应变性,对具体工具的使用也更强调适度、平衡。另一方面,从信贷需求角度看,已开工项目的后续融资需求较大、“十二五”开局年投资仍保持20%-25%的较高水平、民间投资进一步恢复以及保障性住房计划投资规模大幅扩大,都需要银行配套贷款的支持。
在存款方面,综合考虑正反两方面影响,预计2011年存款增速也将明显回落。预计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速为16%左右。一方面,贷款增速回落影响存款,存款增速也会相应回落;为缓解境外资本流入压力,预计央行在2011年将加大货币回笼力度,基础货币增速的放缓会制约派生存款增长;实贷实付制下2011年货币乘数也难有明显提升,从而制约派生存款的增速。另一方面,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中美利差扩大的情况下,2011年资本流入压力不减,有利于存款增加;明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也将扩大货币投放和促进存款增加。
在存款期限结构方面,一方面存款利率上调、股市不大可能出现持续大幅上涨,这将抑制存款活期化;另一方面,在阶段性加息预期的“靴子”没有落地之前,因预期利率将要提升反而会导致活期存款增加较多,定期存款增速放缓。再考虑到2011年经济增长保持平稳、企业盈利预期也较为稳定,企业活期存款也将保持稳定增速。综上,预计2011年活期存款占比将保持稳定、存款活期化有所放缓。在贷款的期限结构方面,考虑到已经开工的很多项目的后续融资需求仍以中长期信贷需求为主,2011年中长期贷款仍将保持较快增势。但目前票据融资存量已经不多,未来票据融资继续负增长的空间很小,加上近期企业短期贷款需求有所回升,贷款长期化的速度将会有所放缓。
净息差继续回升,拉动盈利增长。2011年,商业银行净息差仍将延续2010年以来的回升态势。预计全年升幅也将高于2010年,达到7-8%左右(14-18个基点),将成为推动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长的重要动力。虽然存在一些制约利差提升的负面因素,但正面因素将处于主导地位。
首先,贷款供求关系变化有利于银行贷款定价。从贷款需求的角度看,实体经济贷款需求依然较大。定量测算表明,按照名义GDP和信贷增速的弹性为1.2简单测算,假设2011年实际GDP增速为9%、物价涨幅在4%,即名义GDP增幅为13%,需要贷款增长15.6%。从贷款供给角度看,贷款供给能力增长将落后于贷款需求增长,预计2011年的贷款增幅将低于2010年,增长绝对额可能接近2010年的水平。贷款将呈现较为明显的“供不应求”的总体态势,推动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定价水平,从而继续带动净息差回升。
其次,货币政策实施将扩大银行存贷息差。在加息过程中,一般活期存款的调整力度和幅度会大大低于其他档次的存款利率,加息将对净息差的提升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即使央行出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考虑,在加息中部分采取非对称模式(贷款法定利率不动或者提升较少),仍然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加息对息差的推动作用。此外,2011年央行将继续通过窗口指导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调节市场资金供求关系、引导市场利率上升,这不但会直接提升银行资金运用于货币市场的资产收益率,也会对贷款利率起到一定的间接拉升作用。此外,2010年10月、12月两次加息对利差提升的滞后作用将在2011年年初集中体现。
第三,银行业业务转型和管理能力提升将小幅推高净息差。贷款增长受限将继续推动银行业务转型,其中金融市场业务的地位将快速提升。市场各种直接融资主体的增加将扩大商业银行债券资产配置的余地,有利于提高债券投资的收益水平。
当然,2011年仍存在一系列负面因素限制银行业净息差的快速提升,但总体影响相对有限。一是提高准备金率会使净息差略微受损;二是2011年负债结构的不利变化总体来说不会很大,银行业负债结构对利差的不利影响较小;三是目前贴现在贷款中的占比已经降到了3.5%以下的历史低位,通过继续压缩票据贴现规模来调整资产结构的余地有限;四是预计利率市场化在2011年大幅度、大范围推进的可能性较小,对商业银行当年利差不会产生明显的收窄作用。
拨备支出变动的影响应予以关注。2011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仍将继续得益于宏观经济层面的支持,保持较为稳定的态势,预计行业不良贷款率将会基本保持在2010年末的水平。首先,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银行资产质量稳定的重要前提。其次,工业企业偿债能力处在历史高位,目前我国工业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和利息偿债倍数两项指标均已经回升至接近或超过2007年的水平,小幅加息不会对企业偿债能力造成显著影响。
拨贷比的监管要求对信贷成本和拨备支出的影响应予以关注。作为一个可能推出的新监管工具,拨贷比将在未来几年从存量贷款和新增贷款两个层面,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和风险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存量贷款来看,2010年三季度末行业整体拨贷比约为2.4%,但由于机构间存在差异,有的机构高于监管底线、有的机构差距较大,如果全行业要在规定时间内达标,预计仍需增提0.2-0.3%的拨备,可能造成信贷成本短期内有所提升。从增量贷款来看,拨贷比监管将为商业银行的信用成本率设置了一个下限,即每年计提的拨备至少要达到新增贷款的2.5%。由此计算,若商业银行每年贷款增速为15%,那么信用成本率将不能低于33个基点,与原来1%的一般拨备要求相比提高了23个基点。另一方面,由于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孰高”的双重监管要求,部分因不良贷款率较高而使拨贷比达标的银行仍需要进一步增提拨备以满足拨备覆盖率的监管要求。
可见,拨贷比监管指标一旦推出,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商业银行存量贷款的拨备支出,并带来10%以内的一次性负面影响。同时,拨备要求的提高也可能会降低新增贷款在当年对商业银行利润的增量贡献。粗略估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拨贷比新规造成的信贷成本提升可能会使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降低0.09-0.16%,净利润增速会降低10-18%。总体来看,拨贷比新规会对商业银行的规模、利润的增长以及核心资本充足率的提升等各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仍处于可控范围内,并不会改变银行业良性发展、总体向好的长期趋势。以战略眼光看,在审慎监管框架下,中国商业银行的“体格”将更为健壮,中长期稳健经营能力将大幅度增强。
中间业务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增长态势将延续。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将更加活跃,中间业务收入增速有望保持较快的增长。预计银行业净手续费收入增速将达到30%左右,成为拉动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长的主要正面因素之一,业务贡献度也依然会维持2010年的水平。
一方面,传统和创新型中间业务将会保持较快增长。其原因一是支付结算和银行卡类传统业务增速将加快。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和CPI水平的走高,社会资金流动规模扩大所产生的结算需求也会同时增加,商业银行的相关业务必然会从中得益。同时,以银行卡为载体的传统和网络支付渠道的不断扩展也将提升银行的相关手续费收入。二是投行和咨询类中间业务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金融脱媒和直接融资占比的继续提高将为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而且,贷款市场供求关系的转变和银行议价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相关咨询类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三是综合经营将助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提升。目前,全部大型银行和相当部分的中型银行都已经涉足综合经营,商业银行旗下的子公司依托“母体”,成本更为集约,交叉销售更为便利,金融创新也将涵盖更为广阔的市场领域,进一步拓宽了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空间。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部分中间业务增速。一是为了控制业务风险,一些金融创新型业务如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发展正在进一步规范。二是将银行作为公共服务部门的思想比较根深蒂固,社会对银行的服务收费接受程度相对较低。三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思路仍需转变。发展思路切换的快慢、成败和差异,将决定长期内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是否能够持续优化和各家银行转型的优劣。
第三篇:贷款分类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改进建议
贷款分类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改进建议
“提高贷款分类准确性——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是银监会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的持续监管要求,其中提高贷款分类准确性是实现持续监管的基础和前提。为切实做好贷款分类准确性的监管工作,XX银监分局对近年来贷款分类偏离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一、影响贷款分类准确性的因素
(一)绩效考核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最基本的经营目标就是获取利润,为投资者贡献理想的每股收益。实施绩效考核是促进经营者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管理手段。而实行五级分类则要求商业银行经营者审慎地划分相关资产形态,意味着要计提足额的损失准备、减少利润、降低每股收益。在涉及整体和局面利益平衡情况下,实施绩效考核和实行五级分类之间存在明显冲突。从近年的监管实践看,凡是应该向下调整资产形态而未调整的,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绩效考核因素的影响。
(二)授信政策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对客户的关系是一个较为长期的业务关系,其授信政策具有长期性、相对稳定性,五级分类是以动态的信息对其授信政策予以支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商业银行很有可能被迫放弃后者。以XX市某钢铁企业为例,该企业因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出现较为严重的亏损,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不足0.8,该客户的贷款形态应划分为关注类较为适宜,但银行的分类形态却是正常类。对此,被查行给出的主要理由是:按照其上级行的授信政策,如果客户的贷款形态从正常类调整为关注类,对该客户进行借新还旧、还旧借新等倒贷手续,就很难获得上级行的审核批准,更不用说增加授信了。
(三)分类数理模型因素的影响。当前各银行业机构贷款五级分类的数理模型不尽相同。如某银行分类的数理模型是矩阵模型,由以信用等级为代表的客户评价和以第二还款来源为代表的债项评价组成两个向量,形式上非常直观。问题是假设某客户信用等级为AAA,又有合适的第二还款来源的话,不管该客户即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如何,从矩阵上看就很难将贷款归类为关注级别以下。某银行分类系统的分类结果与企业近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相关度不高,只要企业不出现逾期、欠息,第一还款来源充足,第二还款来源能完全覆盖贷款本息,系统一般会给出正常一级的分类结果。尽管为提高模型分类的准确性,商业银行都允许人为向下调整分类结果,但在商业银行目前的经营环境下,这种预留空间很可能成为商业银行人为粉饰其资产质量的灰色地带。
(四)信用等级评定因素的影响。当前,影响商业银行对客户信用评级的因素很多,对同一客户,不同的银行给出的信用等级结果常常不一致,个别甚至差距很大。特别是对部分拟实施退出的客户,由于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银行很难在短时间内全身而退,要维持一定的存量,其信用等级一般只能人为选取维持存量所需的最低的信用等级。信用等级评定与五级分类同是信贷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前者构成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前者具有相对稳定性,后者更强调时效性。五级分类良性运作需要信用 2 等级评定工作的强力支持,只有当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具有很强的公允性时,才能真正保证五级分类的客观公正性。
(五)竞争性因素的影响。以上面提到的钢铁企业为例,该企业授信银行根据其授信风险分类和减值准备评估模板得出的结论为:预计违约结果项建议为正常类,债项评级建议结果项建议为正常类,限定性提示项为不高于关注类。既然限定性提示项建议不高于关注类,按照审慎原则,对该客户的评定结果最好为关注类,但该银行的分类结果却是正常类。对此,该行给出的解释是,该客户是各行极力竞争的客户,如果将贷款分类调整到关注类,在目前实施的授信政策下,“倒贷”行为就会受到限制,客户将会流失。
二、校正贷款分类准确性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审慎开展贷款分类工作的认识。银行业机构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及时把握动态的行业、企业信息,通过审慎分类,适时调整对客户的授信政策,约束企业按照其内在发展速度持续、稳健发展,既防范银行信贷的政策风险,又避免企业的盲目扩张,真正做到银企双赢。
(二)改进绩效考核制度。可考虑用拨备前利润总额代替净利润做为利润考核指标,这样即不影响绩效考核的效用,又可使拨备与经营指标相对分离,减少下级行有意无意通过五级分类调整利润。
(三)有针对性地松绑授信政策。对于银行一些战略性客户,由于行业周期性、企业个体因素等影响,在五级分类结果出现非预期情况时,应允许经营行实施较为灵活的授信政策。
(四)改进分类数理模型。目的是使之能够对即期的财务数据反映更灵敏,更具实用性。
(五)建立社会独立的评信机构。借以提高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的公允性,改进社会信用文化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六)强化银行业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建设。利用法律的、行政的手段约束商业银行进行公平竞争,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第四篇:不良资产转让创新模式和对银行监管指标影响分析
不良资产转让创新模式和对银行监管指标影响分析
首先要区分不良资产和呆账;前者是银行业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自身为管理贷款根据内部评级划分贷款质量的结果。《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发[2001]416号);
后者则是财务会计的概念,是从会计准则上允许进行核销的定义。依据是财政部的《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的附件1《一般债权或股权呆账认定标准及核销所需相关材料》进行认定。
不良资产和呆账并没有实质性对应关系。但如果银行希望降低不良资产率,缓解拨备覆盖率压力,则需要通过不良贷款中的呆账进行核销或者进行不良资产转让。而不良资产转让如果是折价转让,折让的部分同样需要核销。
1.不良资产中抵押资产处置周期
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商业银行因行驶抵押权质权而取得的不动产或股权,应当自取得之日起二年内处分。
超过2年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附件2的规定,股权资产也是需要在两年内处置,否则将面临惩罚性的资本计提,风险权重为1250%。两年期间的风险资本为400%。
同样不动产在行使抵押权处置期内(两年)风险权重为100%,但超过处置期则按照“其他非自用不动产”处理,风险权重为1250%。
2.不良资产转让或剥离对银行资产负债表和监管指标影响分析
这里影响的主要指标有不良率、拨备覆盖率、贷款拨备率、存贷比;先大概介绍一下这四项指标。贷款拨备率基本标准为2.5%,拨备覆盖率基本标准为150%。这两项标准中的较高者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标准。
贷款拨备率:贷款损失准备/各项贷款余额;
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贷款损失特种准备金+贷款损失一般准备金)/(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从上述两项比率公式可以看出,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 = 不良率;其实为方便理解,应该将上述公式重新调整为:贷款拨备率/不良率= 拨备覆盖率
贷款拨备率对一家银行的风险识别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只是巴塞尔委员会为应付贷款分类的周期性,引入的一个没有风险敏感性的指标。贷款拨备率有别于其他几项贷款损失监管指标,因为分母为各项贷款余额(包括正常类贷款),所以理论上在不良率低于1.667%(2.5%/150%)情况下可以把贷款拨备率看做一个常量(截止2016年底达标 2.5%),当然不排除部分银行因为谨慎起见维持较高的贷款拨备率;一旦不良率高于1.667%,为维持拨备覆盖率的150%水平,银行不得不提高贷款拨备率。
存贷比 = 各项贷款/一般存款(去年6月份银监会做了一些调整,但不影响本文的不良贷款转让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再来看贷款核销和转让对上述指标的影响;
通过不良资产处置改善商业银行监管指标主要就两种途径,一是核销,二是转让。
如果是核销,则可以降低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但贷款拨备率反而下降。因为核销会同时将不良贷款可以核销部分和不良贷款账面价值进行冲减,二者等额下降。如下图工商银行2014年核销383.6亿元人民币,意味着其不良贷款余额和贷款减值准备都下降383.64亿。但工行的拨备覆盖率为206%,所以分子分母的同时下降会提高拨备覆盖率。同时贷款拨备率分子是拨备余额,分母是所有贷款余额,工行2014年末是2.34%,分子分母等额下降将导致该比例下降。
如果是不良资产转让,按照平均35%的账面值转让价款,那么另外65%的折扣部分需要核销,所以贷款减值准备余额因转让而下降65%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账面值全部消除,资产方新增35%不良贷款余额的现金。
所以降低不良率,更大幅度提高拨备覆盖率(分子只降低65%,分母下降100%的转让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同样也会降低。
此外上述核销和不良资产转让都一样,可以改善存贷比,释放银行信贷增长空间。
总结起来,参照上图 “本年核销”不冲击利润表,影响利润表的项目是“本年计提”;贷款减值准备余额最终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并反映在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
从效率上看,不良资产转让比呆账核销的效率要更高,流程更快。其他定义:
贷款损失一般准备:根据人民银行《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是指按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需指出的是,央行定义的贷款损失一般准备,有别于财政部《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财金[2012]20号)定义的一般准备,后者要求金融企业应当于每年终了时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计提一般准备。
贷款损失专项准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引》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金融企业可参照以下比例计提专项准备: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
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只能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这是一个最大的硬性约束阻碍其他民间参与不了资产盘活。当然在当前的大政治背景下(中央鼓励不良资产的盘活,银监会也是采取鼓励态度,以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部分金融机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不良资产转让的受让方选择上没有严格执行《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规定。目前公布的只有10个省市授权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承接批量不良资产,所以尚未取得授权的地方部分公司已经开展类似业务,先通过已有经验为获取未来正式资质奠定基础。1.常规批量转让
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开展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业务资质认可条件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45号)规定省级政府可以设立或授权一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但区别于4大资产管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购入不良资产后只能自行处置,不得对外转让。该规定也和2012年银监会、财政部联合发布的《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一致。地方授权文件应同时抄送财政部和银监会,民营资本只能入股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现在来看民营资本和外资尚难以直接进入不良资产批量受让的市场。
2014年7月份银监会发布 银监办便函[2014]634号 公布5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名单 安徽省国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浙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广东省粤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2014年7月份银监会公告另外5家省市授权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名单 北京市国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津融投资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渝富集团
福建省闽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辽宁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2.批量转让的约束
财政部《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中第八条明确规定“
(四)个人贷款(包括向个人发放的购房贷款、购车贷款、教育助学贷款、信用卡透支、其他消费贷款等以个人为借款主体的各类贷款);”导致目前个人不良贷款中最主要组成部分的“个人经营性不良贷款”转让存在法律障碍。
但因为个人贷款金额相对小,笔数多,如果通过转让途径,只能批量转让。这样的两难处境,一般解决手段是通过等量置换,即通过发放小企业贷款置换“个人经营性贷款”,以符合批量转让的条件。
1.不良资产证券化
关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话题极具争议性。在目前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监管框架中并没有明文制度性限制不得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
目前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基础资产明确约束的主要是三部:2005年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5年第3号);2012年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2]127号);2008年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工作的通知》。
这三部法规强调基础资产的稳定现金流,和部分产业政策的倾向。2008年因为国外资产证券化及再证券化中涉及大量不良资产引发的金融风险,银监会特地强调不良资产作为基础资产时候要做好违约风险和信用(经营)风险的分散和信息披露工作。
但现实中,不良资产证券化在国内从未有成功实施的案例(有少数金融机构成功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尝试),原因在于自2005年资产证券化国内诞生以来,都是逐笔审批的流程,经过银监会和央行的双重审批,不要说不良资产,即便是正常资产在2008年到2012年的4年间也被窗口叫停。2012年重启后,每笔不良资产仍然需要面对银监会的开包检查,对资产质量风险和产业政策等进行审核。
但最近的监管层态度看,2015年5月14日,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副局长叶燕斐表示,信贷资产证券化去年都是用正常类优质资产作为基础资产,但资产类别没有限制,今年考虑将不良资产试点做证券化。这也是官方首次就不良资产证券化表面态度。
同时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2015年15日也表示肯定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积极作用:能够拓宽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渠道,加快不良贷款处置速度,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同时,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发现不良资产价格,有利于提高银行对于不良资产的回收率水平。
而且自2014年11月份银监会将资产证券化从逐笔审核制改为备案制后,同时也不再开包检查,从制度上应该没有了不良资产证券化障碍,而且目前的监管环境鼓励不良资产处置的创新方式。但发起人作为贷款服务机构(一般都是发起人兼任,不良贷款更需要发起人冲当贷款服务机构)一旦将不良打包转让后,如果劣后级又非常低(最新监管规则上没有强制劣后比例要求),是否导致发起人道德风险等问题需要从长远机制设计上考虑的问题。
2.转让+回购或其他风险兜底增信措施
部分受让方由于资源约束仍然依赖于转让方进行催收的批量不良资产,所以又得委托出让行继续对债权进行管理。受让方委托出让行进行清收情况下,银行或需要通过部分风险兜底来增信。
回购指不良资产打包转让资产管理公司后,同时签订回购协议,回购价格事先确定,银行支付给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费”(也有可能是差价形式体现);该设计可以为银行短期调节监管指标。
对于这种形式的回购,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要求也表示怀疑。此外这种转让方式是否符合127号文关于禁止非标资产回购的规定,也值得探讨,笔者认为从127号文看,第五条明确规定:“买入返售(卖出回购)业务项下的金融资产应当为银行承兑汇票,债券、央票等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具有合理公允价值和较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卖出回购方不得将业务项下的金融资产从资产负债表转出”。从该规定看,不良资产应该也在禁止之列,如果受让方为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纳入金融机构范畴。
当然如果转让+回购对象不是金融机构,则不受该条约束。
同样在127号文同业业务中明确卖出回购不能出表(比会计准则更加严格的规定);而风险补充或兜底类似结构分层的设计,等同于不良资产转出行仍然持有劣后风险,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是优先级,只不过这里并没有引入信托公司设计受益权进行剥离。所以笔者的观点不论是回购,还是风险补充或兜底都没有做到风险实质出表。
此外进一步隐蔽类型为“通道+回购”,即通过一家第三方通道(通常不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而是一个通道资管公司)按照不良资产等价承接不良资产,同时附加回购协议,通道资金来自不良贷款转出行的贷款。这样的模式,对银行而言成本较低,只需要付很低的通道费,可以降低多重监管指标,如不良率,存贷比,信贷规模,资本计提等。很明显这种模式违规非常明显已经不是灰色地带的操作形式。
3.新增贷款给第三方进行转移,或平移风险
“平移”风险是指通过向担保企业发放等量新增贷款形式收回不良贷款,操作上通过受托支付直接设立专用账户,确保该笔贷款资金可以确定性回流到原先的债务人开在债权行的账户上。
新增贷款第三方,以便第三方企业(实力较强的企业)接受问题企业,或接受问题企业的部分债务来短期化解债务风险。
4.将不良贷款打包通过银信合作理财设立信托受益权分层,优先级对大众理财客户发售
由于信贷资产转让规则规定不允许银行理财直接受让信贷类资产,所以这种模式必须通过信托进行操作,同时必须有第三方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承接不良资产转出行的不良信贷资产(银信合作的法规规定银信合作理财不得投资于产品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
法规依据:《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09]111号)
5、其他非常规处置渠道
《关于商业银行向社会投资者转让贷款债权法律效力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9]24号)明确对商业银行向社会投资者转让贷款债权没有禁止性规定,转让合同具有合同法上的效力。社会投资者是指金融机构以外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但缺陷在于:向社会投资者转让只能公开拍卖,而且不得是批量转让。如果是批量转让,则必须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批量的定义是10户/项以上进行组包。
但是从司法实践看却面临更多的障碍,因为金融债权业务经营需要特殊牌照制度由银监会进行严格准入和监管。这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国资委在具体案件答复最高人民法院征求意见函时认为,银行只有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债权,而无权自主向社会上的普通民事主体转让金融偾权。中国银监会在2009年上述批复中(银监办发[2009]24号)则认为金融债权也是债权,允许银行向普通民事主体转让逾期债权(但不可以批量转让)。所以法律环境的不确定性。
6、产权交易所护持 目前信贷资产转让的相关规则中对银行之间的信贷资产转让有严格约束,尤其在风险转移和资本计提,贷款损失计提方面,防止任一试点的落空。而且银行之间的信贷资产转让不包括不良资产。但通过产权交易所转让存在一定隐蔽性,尽管实质上仍然是类似模式。如果是通过理财产品承接对方的不良资产,同样需要符合理财产品投资的相关规定,即不得直接受让信贷类产品。
7、不良资产跨境转让
目前仍然不具备可行性。因为整体客户关系维护,母行本来就需要并表核算这些不良资产,转让后并不加大母行的拨备和其他指标,外资行有更高动力将不良资产转让给母行;但银行贷款(包括正常类和不良类)跨境转让涉及外债问题,外管局目前的法规体系属于空白,从外管局的规范反馈看也是持否定态度。
尽管外管局当前是否定操作的可行性,但未来随着资本项目逐步放开,是否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比如设定转让的不良资产债务人局限于特定区域和特定额度)试点,笔者认为仍有探讨的空间。
五、不良资产处置的税务问题 1.财政和税收政策协调问题
金融企业核销主要政策是财政部2013年发布的《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财金[2013]146号)和国家税务总局的《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2011年税务局发布的新规中没有对金融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做特殊规定。
在财政部《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附件1第七项“借款人和担保人虽有财产,但对借款人和担保人强制执行超过1年以上仍无法收回的债权;或者借款人和担保人虽有财产,但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后,由于执行困难等原因,经法院裁定终结或者终止(中止)执行程序的债权;”
但在税务局发布的《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中:第五项“由于借款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诉诸法律,经法院对借款人和担保人强制执行,借款人和担保人均无财产可执行,法院裁定执行程序终结或终止(中止)后,仍无法收回的债权”。
在财政部《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附件1第十五项明确:“对于单户贷款余额在10万元及以下(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为1万元及以下)的个人无抵押(质押)贷款、抵押(质押)无效贷款或者抵押(质押)物已处置完毕的贷款,经追索1年以上,仍无法收回的债权。”
但在税务总局的财税[2009]57号中只列举:“
(二)借款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依法对其财产或者遗产进行清偿,并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
2.核销的税收激励不够
财政部关于税前扣除的最新法规是《关于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9号)明确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本年末准予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贷款资产余额×1%-截至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余额。此处并没有区分贷款质量,只是按照1%比例允许银行税前计提。
《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第五点关于贷款类债权损失可以税前抵扣,不过没有列举的情形,也可以通过申报税前扣除。但问题是银行必须按照统一的规则收集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的证据,这在现实操作中比较困难,导致实际呆账核销积极性不高。1.抵押物处置
国土资源部2012年修订发布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对被定义为“闲置土地”满一年征收20%闲置费。未动工2年无偿收回。在《办法》中第八条列举了一些例外情形,但不包括因执行抵押权而进入处置流程的情形。
2.首封法院对抵押处置权
司法实践中的“首封法院抵押财产处置权”:首封法院实际执行抵押物处置权,尽管抵押物的实际抵押权人在其他地区法院提起诉讼,但该法院无法执行,所以在首封权为纯担保银行的时候,可能消极对待抵押物处置。1998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涉及题设问题的条文主要是第88条、第90至95条。对参与被执行人财产的具体分配,由首封法院主持,对查封财产有优先受偿权的,可以申请参与分配程序,主张其优先受偿权,其仍然依照法律规定的顺序优先受偿。
例举部分地方法院层面的处理方法:
【上海】2014年底,上海高院发布《关于在先查封法院与优先受偿债权执行法院处分查封财产有关问题的解答》,该《解答》的具体条文虽略有模糊,但其确定的原则可帮助我们理解及推导处理模式,其本质可归纳为三原则:其一,由财产所在地法院负责处分;其二,由首先进入终局执行的法院负责处分;其三,由有优先受偿权但查封顺位在后的法院负责处分。上海高院并未明确这三个原则如何使用,是并列关系还是有先后重要性?但从其下文的具体条文可以看出其内在逻辑:
情形一:首封法院与有优先受偿权的执行法院均进入终局执行(是指有生效裁判文书作为执行依据的执行阶段),则由有优先受偿权的法院负责处分,不论其查封是否在后。若有外地法院,则按此顺序进行协调,协调不成的报最高院。
情形二:首封法院进入终局执行,但有优先受偿权的法院尚未进入终局执行,则由首封法院负责处分。若有优先受偿权的法院进入但首封法院尚未进入,则由有优先受偿权的法院负责处分。
【北京】北京高院印发的《北京市法院执行工作规范》(2013年修订)对此问题的相关条文基本可归纳为:有优先受偿权的法院优先于首封法院(无抵质押等),查封法院中均无抵质押的则优先给予首封人适当补偿。没有规定首封法院进入终局执行但有优先受偿权的法院尚未进入终局执行的情况。3.法律诉讼主体和抵押权变更问题
带有抵押的不良资产转让面临抵押权同步变更登记问题,有些地区非金融机构受让方无法在房地产登记部门办理抵押权登记,或因贷款未结清原有抵押物无法解押。
若相关债权处于诉讼状态,部分法院仍然要求银行撤诉,然后不良资产的购买方再起诉,不仅拖延时间而且还可能面临失去首封权法院地位,处置查封债权对应的财产相对被动。4.法律规范
2009年,最高院出台关于审理涉及金融不良债权转让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法发[2009]19号)做了非常细致的相关安排(尽管仍有部分模糊地带)值得参考。
一、关于审理此类案件应遵循的原则
二、关于案件的受理
三、关于债权转让生效条件的法律适用和自行约定的效力
四、关于地方政府等的优先购买权
五、关于国有企业的诉权及相关诉讼程序
六、关于不良债权转让合同无效和可撤销事由的认定
七、关于不良债权转让无效合同的处理
八、关于举证责任分配和相关证据的审查
九、关于受让人收取利息的问题
十、关于诉讼或执行主体的变更
十一、关于既有规定的适用
十二、关于《纪要》的适用范围
第五篇: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进外国政府贷款项目前期工作和加强实施监管的通知
问法网——中国最快捷的法律咨询网
来源:问法网法律数据库
颁布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09-07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进外国政府贷
款项目前期工作和加强实施监管的通知
发改办外资[2008]196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借用外国政府贷款管理,提高外国政府贷款项目质量和效益,根据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的有关精神以及《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28号)、《外国政府贷款项目前期管理工作规程(试行)》(发改办外资[2006]2259号),现就进一步改进外国政府贷款(日本政府贷款除外)项目前期工作和加强实施监管的具体措施及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优化贷款投向,确定合理贷款规模。继续安排符合条件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申请外国政府贷款,加网址:http://-1-
大借用外国政府贷款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的力度。同时,要合理确定本地区借用国外贷款规模,确保本地区偿还国外贷款的能力。
二、充分发挥外国政府贷款的使用效益。要继续注重以外国政府贷款项目为载体,引进国外先进适用技术设备,以及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经营管理经验,促进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要严格控制外国政府贷款用于土建的比例。除沙特、科威特政府贷款外,其他国别贷款项目的外国政府贷款额中用于土建的部分不得超过30%;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项目,用于土建部分的比例可适当提高。
三、做好国别比选工作,提高上报材料的规范性和质量。项目单位在申请列入备选项目规划前,应参照本通知所附《外国政府贷款国别比选指引》,向工程咨询单位、招标机构和转贷银行以及政府部门,就技术设备方案、融资条件、商务条件等方面进行充分咨询。备选项目规划申报材料和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应符合本通知所附《外国政府贷款备选项目规划申报材料通用大纲(试行)》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通用大纲(试行)》的内容和格式要求。
四、加强可行性研究工作,切实履行项目初审职责。各地方发展改革委要督促项目单位提高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质量。对于地方发展改革委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项目,应要求项目单位选择乙级以上资格等级的工程咨询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各地方发展改革委要切实履行列入规划申报材料、资金申请报告等上报材料的初审职责,认真审核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项目单位的实施能力。要严格审查项目配套资金落实情况。对于配套资金来源为银行人民币贷款的项目,在上报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时,应要求项目单位提供省级以上分行出具的贷款意向书。各地方发展改革委上报我委的列入规划申报材料及资金申请报告的文件中,应包含对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总投资、国外贷款国别及申请额、配套资金及来源、招标采购方式、偿还担保责任等主要内容的明确表述。
五、规范项目调整变更管理。对于已列入备选项目规划的项目,如需调增国外贷款规模10%以上、对贷款使用方案作重大变更(如拟采购关键设备的重大变更、增加用于土建及购置非专用
设备和材料的贷款额等)、对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作重大变更(前置行政许可手续需调整或重新履行的为重大变更)以及沙特、科威特、德国促进贷款、法国开发署、北投等特定国别变更(具体国别可视情况调整,届时另行通知),须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备选项目规划变更申请。其它变更事项可在报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并批复。
对于已批准资金申请报告的项目,原则上不得变更贷款国别和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不得突破贷款规模和改变资金用途。如中标报价超出资金申请报告批准的外债规模,应通过减少采购内容、用国内资金购汇支付等方式解决。重大变更事项以外的必要调整,由省级发展改革委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资司后自行处理。确需进行重大变更的,原则上视同新项目重新履行有关手续。
六、把好进口设备免税确认关。省级发展改革委在出具项目确认书时,应加强对项目建设及招标采购内容与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批复的一致性的审查。若发现问题应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资司,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后,方可出具项目确认书。已出具的项目确认书(含进口设备清单)应及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
七、规范和加强外国政府贷款项目实施监管和竣工验收工作。省级发展改革委要协调有关方面明确项目的实施监管单位,并对建设中项目进行现场检查,及时跟踪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及时反馈项目签约、招标、开工、竣工等项目进度信息。项目建成后,省级发展改革委要安排或协调好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并将竣工验收报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要充分发挥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稽查部门在项目实施监管方面的作用,并积极加强与审计部门的合作,将外国政府贷款项目的稽查和审计工作制度化。
八、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协调,提高工作效率。各地方发展改革委要加强与财政等有关部门在外国政府贷款安排思路、外国政府贷款程序衔接、项目进展信息等方面的沟通与交流。要会同财政部门对省以下的项目前期工作程序进行梳理,在确保前期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管理工作中的重复、交叉和不必要的环节,提高效率。
为使国家发展改革委备选项目规划下达时间与财政部拟对外提出的备选项目清单下达时间更好地衔接,从2009年第一季度起,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每季度的第二个月下达该季度的备选
项目规划。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受理列入当季备选项目规划申请材料截止日期为前一季度末最后一个工作日。
各地方发展改革委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本通知的各项要求,把改进外国政府贷款管理落实到项目周期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地、县级发展改革委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为项目单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借用外国政府贷款工作的水平。
二○○八年九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