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技术管理制度
技术管理制度
一、严格审查勘察、设计单位的资质,优选勘察设计单位,组织设计招标或方案竞标,评选设计方案。
二、审查设计图纸,保证符合国家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符合现场和施工的实际条件,满足甲方任务书的要求和施工要求,保证工程造价符合投资限额。
三、严格审查施工承包单位的资质,对其项目经理进行严格的考查。
四、严把工程量和材料关,定期对工程量和材料进行检查和监控,以确保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投资。
五、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和组织设计,协助承包单位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完善计量及质量检测技术和手段。
六、严格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对质量进行有效的预控。
七、强化质量意识,督促施工方全面落实各项技术指标,不断建
立完善工程技术管理档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积极联系设计单位并予以解决,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对有关责任人提出处罚意见供处领导参考。
八、积极参与项目设计和合同议定,对建设项目的选址、地质状况、基础处理、建筑和结构设计、平面布置和使用功能、防火防水、管网线路、内外装饰等进行全方监控,确保所建项目优质低价,严防返工、重复建设和劣质工程出现。
九、认真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工作,负责收集质监部门和各级领导对工程质量所提出的意见,并出具书面《整改措施》送达施工单位和本部门施工员,监督落实到位。
河南中禾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2013年11月18日
第二篇:技术管理制度
昆山市中环快速化工程中环南线(G312)S-Ⅳ标段(MK9+219~MK11+560)工程
技术管理制度
上海市第七建筑有限公司
昆山市中环快速化工程中环南线(G312)S-Ⅳ标段(MK9+219~MK11+560)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二年五月三十日
第一章 总则
1、目的:为了贯彻国家关于工程质量的法规,提高公司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让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进一步的规范化,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本项目的技术管理。
3、本制度由项目部负责组织宣传和实施。
第二章 图纸自审制度
1、图纸自审由项目总工负责组织。
2、接到图纸后,项目总工应及时安排或组织技术人员及有经验的老工人进行自审,并提出各专业自审记录。
3、及时召集有关人员,组织内部会审,针对各专业自审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进行讨论,弄清设计意图和工程的特点及要求。
4、图纸自审的主要内容:
4.1各专业施工图的张数、编号、与图纸目录是否相符。
4.2施工图纸、施工图说明、设计总说明是否齐全,规定是否明确,三者有无矛盾。
4.3平面图所标注的坐标、绝对标高与总图是否相符。
4.4图面上的尺寸、标高、预留孔及预埋件的位置以及构件平、立面配筋与剖面有无错误。
4.5详图跟汇总图的轴线、位置(坐标)、标高及交叉点是否矛盾。平面图、大样图之间有无矛盾。
4.6图纸上构配件的编号、规格型号及数量与构配件一览表是否相符。
5、图纸经自审后,应将发现的问题以及有关建议,做好记录,待图纸会审时提交讨论解决。
第三章 图纸会审制度
1、图纸会审目的:了解设计意图,明确质量要求,将图纸上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专业之间的矛盾等,尽最大可能解决在工程开工之前。
2、会审参加人员: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质检员及其它相关人员。
3、会审时间:一般应在工程项目开工前进行,特殊情况也可边开工边组织会审(如图纸不能及时供应时)。
4、会审组织:一般由建设单位或总承包组织,项目部应根据施工进度要求,督促业主尽快组织会审。
5、会审内容:
5.1审查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和有关规定。
5.2审查施工图的桩基承台设计与路基处理有无问题,是否符合现场实际地质情况。
5.3审查建设项目坐标、标高与总平面图中标注是否一致,与相关建设项目之间的几何尺寸关系以及轴线关系和方向等有无矛盾和差错。
5.4审查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和清楚明确,核对路基、高架、给排水、电气、交通安全设施等图纸是否相符,相互间的关系尺寸、标高是否一致。
5.5审查高架平、立、剖面图之间关系是否矛盾或标注是否遗漏,结构图本身平面尺寸是否有差错,各种标高是否符合要求,平面尺寸及标高是否一致。5.6审查建设项目与两侧构筑物、管线等之间拆迁关系,有无矛盾。
5.7审查结构图本身是否有差错及矛盾,结构图中是否有钢筋明细表,若无钢筋明细表,钢筋砼关于钢筋构造方面的要求在图中是否说明清楚,如钢筋锚固长度与抗震要求长度等。
5.8审查施工图中有哪些施工特别困难的部位,采用哪些特殊材料、构件与配件,货源如何组织。
5.9对设计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可能性和应采用的必要措施进行商讨。
5.10设计中的新技术、新结构限于施工条件和施工机械设备能力以及安全施工等因素,要求设计单位予以改变部分设计的,审查时必须提出,共同研讨,求得圆满的解决方案。6会审程序
6.1会审由建设单位召集进行。并由建设单位分别通知设计、监理、分包协作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分包的由施工单位通知)参加。
6.2会审分“专业会审”和“综合会审”,解决专业自身和专业与专业之间存在的各种矛盾及施工配合问题。无论“专业”或“综合”会审,在会审之前,应先
由设计单位交底,交待设计意图,重要及关键部位,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的做法、要求达到的质量标准,而后再由各单位提出问题。
6.3会审时,由项目总工提出自审时的统一意见,并作记录。会审后整理好图纸会审记录,由各参加会审单位盖章后生效。
6.4根据实际情况,图纸也可分阶段会审,如地下室工程、主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水电暖等:当图纸问题较多较大时,施工中间可重新会审,以解决施工中发现的设计问题。
7、会审记录内容
7.1工程项目名称(分阶段会审时要标明分项工程阶段)
7.2参加会审的单位(要全称)及其人员名字(禁止用职称代替)。7.3会审地点(地点要具体),会审时间(年、月、日)。7.4会审记录内容:
7.4.1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设计图纸提出的存在矛盾、问题,由设计予以答复修改的。(要注明图别、图号,必要时附图说明)
7.4.2施工单位为便于施工,施工安全或建筑材料等问题要求设计单位修改部分设计的会商结果与解决方法。(要注明图别、图号,必要时附图说明)7.4.3会审中尚未得到解决或需要进一步商讨的问题。7.4.4列出参加会审单位名称,并盖章后生效。
8、会审记录的发送
8.1盖章生效的图纸会审记录由内业技术人员移交给项目资料员,由资料员发送。8.2会审记录发送单位:①建设单位(业主);②设计单位;③监理单位;④项目部;⑤总承包部等部门⑥专业技术人员、有关队(班组)、预算员,资料员自存三份作交工资料用。
第四章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制与管理
1、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本施工组织设计是单位工程具体指导施工的文件,也是工程编制月、周作业计划的基础、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作业设计的依据。
2、编制原则:
2.1严格遵守国家现行和合同规定的工程竣工及交会使用期限。
2.2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政策、技术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操作规程,采用施工技术的先进性、针对性、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相结合,体现技术先进、组织严密、管理科学和经济合理,同时内容简要、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图文并茂和醒目易懂。
2.3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做好技术、物资资源、劳动力、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现场的施工准备工作。
2.4必须采用网络计划技术、计划协调技术和系统分析方法安排施工进度。积极开发计算机的推广和应用。合理安排季节性施工的工程项目,保证施工活动和连续性和均衡性。
2.5结合现场及项目部实际情况,开展方案对比,选择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顺序、施工流向、施工方法、劳动组织、技术组织措施等。
2.6尽量减少临时设施,采用动态管理等方法,合理储存物资,减少物资运输量,科学地布置施工平面图,减少施工用地,做到文明施工。
2.7执行《计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加强计量器具、数据管理,使用法定的计量符号、单位。
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部门和责任
3.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总工主持,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公司的技术部门参加编制,生产、设备、材料、预算等部门需要提供有关资料时,必须密切配合。
3.2由项目技术人员或项目总工自行确定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目录,经项目总工审定后,由项目总工对参加编制人员进行分工,规定完成时间。
3.3各编制人员完成各自的编写任务后,由项目技术人员汇总初稿,交项目总工。3.4项目总工接到初稿后,组织编制人员、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对初稿进行讨论,提出修改建议和需要增加的内容等。3.5公司技术部门对初稿进行修改后定稿。
4、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报批
4.1一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由项目总工进行编制,由公司工程部审核,报公司技术负责人或分管质安的副总批准。
4.2较大型或特殊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参加编制审核,报公司总工程师批准。4.3施工组织设计的修改变更
由于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有重大变更,实施单位要及时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改、补充,并经原审批单位批准后执行。4.4施工组织设计的交底
4.4.1经过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在开工前应进行交底。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总工向项目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介绍工程特点、施工部署、任务划分、施工方法、施工进度、各项管理措施、平面布置等。4.4.2交底手续应表明时间、地点、交底人签字,保存记录并归档。4.5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发放范围及管理
4.5.1经批准后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技术部发放给项目部及有关专业人员、专业施工队。
4.5.2项目部资料员收到施工组织设计后,列表登记。
第五章 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管理
1、施工作业指导书以施工难度较大、技术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或新技术项目为对象编制的,是具体指导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技术文件。
2、施工作业指导书以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为编制依据,按不同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方法,是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进一步细化。
3、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由项目总工主持编制,项目技术人员以及有关人员参加编制。
4、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由项目总工审批并督促实施。
5、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内容: ①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②施工进度计划; ③劳动力计划及劳动组织。
④机具设备计划,特别是主要施工机具; ⑤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
⑥技术组织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雨期施工技术措施、降低成本技术措施。
6、经批准后的施工作业指导书,由项目技术人员交资料员登记发放。
7、施工作业指导书的发放范围:技术、质检、安全、项目总工、项目技术人员、有关施工队及工长、资料员自留存档等。
第六章 技术交底制度
1、在工程正式施工前,通过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工程难点及施工操作要点以及工程质量标准,做到心中有数。
2、项目技术交底分三级:项目总工向项目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必要时扩大到班组长)并做好记录;技术员(施工员)向班组进行分部分项工程交底;班组长向工人交底。
3、技术交底范围划分
3.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经批准后,由项目总工主持向项目全体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交底参加人员也可扩大到班(组)长,视具体情况确定。
3.2专业队技术员对班(组)技术交底,是各级技术交底的关键,必须向班(组)长(必要时全体人员)和有关人员反复细致地进行。
3.3班(组)长向工人技术交底;班(组)长应结合承担的具体任务向班(组)成员交待清楚施工任务,关键部位、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分工及配合、安全等事项。
4、技术交底的要求
4.1除领会设计意图外,必须满足设计图纸和变更的要求,执行和满足施工规范、规程、工艺标准、质量评定标准和建设单位的合理要求。
4.2整个施工过程包括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均须做技术交底,对一些特殊的关键部位、技术难度大的隐蔽工程,更应认真做技术交底。
4.3对易发生质量事故和工伤事故的工种和工程部位,在技术交底时,应着重强调各种事故的预防措施。
4.4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交底内容字迹要清楚、完整,要有交底人、接受人签字。
4.5技术交底必须在工程施工前进行,作为整个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的一部分。
5、技术交底的内容
5.1项目部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 ①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②重点单位工程和特殊分部分项工程的设计图纸;根据工程特点和关键部位,指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必须采取的技术措施。
③重点工程交叉作业过程中如何协作配合,双方在技术上措施上如何协调一致。④本单位工程采用的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新的操作方法以及特殊材料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⑤土建与设备安装工艺的衔接,施工中如何穿插与配合。⑥交待图纸审查中所提出的有关问题及解决方法。⑦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中的关键问题。⑧冬、雨季特殊条件下施工采取哪些技术措施。
⑨技术组织措施计划中,技术性较强,经济效果较显著的重要项目。5.2施工对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1)施工图纸。
(2)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3)重要的分部(项)工程的具体部位,标高和尺寸,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及规格。
(4)土建与水、电、设备安装之间,各工种之间,队与队之间在施工中交叉作业的部位和施工方法。
(5)流水和立体交叉作业施工阶段划分。
(6)重要部位,冬、雨季施工特殊条件下施工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7)保证质量、安全的措施。
(8)单位工程测量定位,建筑物主要轴线、尺寸和标高。(9)现浇砼、承重构件支模方法、拆模时间等。
(10)预制、现浇构件配筋规格、品种、数量和制作、绑扎、安装等要求。(11)管线平面位置、规格、品种、数量及走向、坡度、埋设标高等。(12)单位工程平面布置图。
(13)砼、砂浆、玛蹄脂、防水、绝缘、防腐材料和耐火胶泥等配合比及试件、试块的取样、养护方法等。(14)焊接程序和工艺。
(15)打桩、构件校正、试水记录、砼冬季施工和沥青玛蹄脂的测温记录,设备
开箱、设备试运转记录、测试打压记录等填写方法。
6、技术交底记录的归档,实行谁负责交底,谁就负责填写交底记录并负责将记录移交给项目资料员存档。
第七章 技术核定制度
1、凡在图纸会审时遗留或遗漏的问题以及新出现的问题,属于设计产生的,由设计单位以变更设计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有关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业主)、监理单位);属建设单位原因产生的,由建设单位通知设计单位出具工程变更通知单,并通知有关单位。
2、在施工过程中,因施工条件、材料规格、品种和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以及合理化建议等原因,需要进行施工图修改时,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核定单。
3、技术核定单由项目技术人员负责填写,并经项目总工审核,重大问题须报公司总工或分管质安的副总审核,核定单应正确、填写清楚、绘图清晰,变更内容要写明变更部位、图别、图号、轴线位置、原设计和变更后的内容和要求等。
4、技术核定单由项目技术人员负责送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办理签证,经认可后方生效。
5、经过签证认可后的技术核定单交项目资料员登记发放施工班组、预算员、质检员。
第八章 单位工程施工记录制度
1、单位工程施工记录是在建工程整个施工阶段,有关施工技术方面的记录;在工程竣工若干年后,其耐久性、可靠性、安全性发生问题而影响其功能时,是查找原因,制定维修、加固方案的依据之一。
2、单位工程施工记录,由项目部各专业责任工程负责逐日记载,直至工程竣工,人员调动时,应办理交接手续,以保证其完整性。
3、单位工程施工记录的主要内容:
3.1工程的开、竣工日期以及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起止日期,技术资料供应情况。
3.2因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由设计(或建设)单位在现场解决的设计问题及施工图修改的记录。
3.3重要工程的特殊质量要求和施工方法。
3.4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措施的施工方法。
3.5质量、安全、机械事故的情况,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的记录。3.6有关领导或部门对工程所作的生产、技术方面的决定或建议。
3.7气候、气温、地质以及其它特殊情况(如停电、停水、停工待料)的记录等。
4、施工记录的记载方法:项目总工在各分部工程施工完成后,将逐日记录的施工、技术处理等情况加以整理,择其关键记述,填写在单位工程施工记录表上,并经项目总工审核是否确实,并签名后,纳入施工技术资料存档。
第九章 技术复核制度
1、在施工过程中,对重要的和影响全面的技术工作,必须在分部分项工程正式施工前进行复核,以免发生重大差错,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当复核发现差错应及时纠正,方可施工。2技术复核的主要内容
2.1建筑物的位置和高程:四角定位轴线(网)桩的坐标位置,测量定位的标准轴线(网)桩位置及其间距,水准点、轴线、标高等。
2.2桩基与承台基础工程:基坑(槽)底的土质;基础中心线的位置;基础底标高、基础各部尺寸。
2.3砼及钢筋砼工程:模板的位置、标高及各分部尺寸、预埋件、预留孔的位置、标高、型号和牢固程度;现浇砼的配合比、组成材料的质量状况、钢筋搭接长度;预埋构件安装位置及标高、接头情况、构件强度等。2.4路基工程:路基压实度、石灰土灰剂量等。2.5沥青工程: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材料的质量等。2.6墩身的形状、尺寸等。
2.7排水工程:各种管道的标高及其坡度;集水井、检查井底标高及各部尺寸。2.8照明工程:变、配电位置;电缆沟的位置和方向;送电方向。
2.9交通设施、仪器仪表的完好程度、数量及规格,以及根据工程需要指定的复核项目。
3、技术复核记录由所办复核工程内容的技术员负责填写,技术复核记录应有所办技术员的自复记录,并经质检人员和项目总工签署复查意见和签字。
4、技术复核记录必须在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办理。
5、技术复核记录由所办技术员负责交项目资料员,资料员收到后应进行造册登记后归档。
第十章 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1、凡隐蔽工程都必须组织隐蔽验收。
一般分部(分项)隐蔽工程由技术负责人组织验收,邀请建设(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派人参加;重要的请总承包部或技术负责人参加。
2、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是工程档案的重要内容之一,隐蔽检查记录由技术队长(技术员)或该项工程施工负责人填写,工程处质检员和建设(监理)单位代表共同会签。
3、不同项目的隐蔽工程,应分别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经建设(监理)签字认可后归档。
4、隐蔽工程项目及检查内容
4.1地基与基础工程:地质、土质情况、标高尺寸、坟、井、坑、塘的处理。基础断面尺寸,桩的位置、数量、试桩打桩记录、人工地基的试验记录、坐标记录。4.2钢筋砼工程: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形状、焊接尺寸、接头位置、除锈情况,预埋件的数量及位置,预应力钢筋的对焊、冷拉、控制应力、砼、砂浆标号及强度,以及材料代用等情况。4.3屏蔽工程:构造及做法。
4.4防水工程:桥面、桥台、水下结构物的防水找平层的质量情况、干燥程度、防水层数、玛蹄脂的软化点、延伸度、使用温度、屋面保温层做法,防水处理措施的质量。
4.5管道工程:位置、标高、坡度、试压、通水试验、焊接、防锈、防腐、保温及预埋件等。
4.6电气线路工程:导管、位置、规格、标高、弯度、防腐、接头等,电缆耐压绝缘试验、地线、地板、避雷针的接地电阻。
4.7完工后无法进行检查、重要结构部位及有特殊要求的隐蔽工程。
5、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表的填写内容。
5.1单位工程名称,隐蔽工程名称、部位,标高、尺寸和工程量。5.2材料产地、品种、规格、质量、含水率、容重、比重等。
5.3合格证及试验报告编号。5.4地基土类别及鉴定结论。
5.5砼、砂浆等试块(件)强度、报告单编号,外加剂的名称及掺量。
6、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文字要简练、扼要,能说明问题,必要时应附三面图(平、立、剖面图)。
第十一章 施工技术总结
施工技术总结的编写范围
1.采用“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项目;本企业首次施工的特殊结构工程,新颖的高级装饰工程,引进新施工技术的工程以及有必要进行总结的项目。编写内容和要求
2.1总结要简明扼要地介绍工程概况,以图、表形式为主,文字叙述为辅。2.2涉及采用的施工方法,包括方案的优化选择,主要的技术措施和实施效果;采用的先进技术、工艺的经济比较结果,技术性能、关键技术与国内外先进技术相比达到的先进程度;质量要求和实际达到的情况,劳动力组织、施工准备、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经验教训和体会,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和防治对策,需要有待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经济效益对比等,要详细叙述。2.3施工中采用的标准、规范、规程、规定。
2.4施工中采用的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和实施措施,文明施工和成品保护措施。2.5提供必要的插图、照片,条件许可时应提供施工录像带。
3、项目各类技术人员的职责
3.1项目技术人员编制施工技术总结计划,并与科技开发和推广计划一并下达。3.2施工技术总结由项目技总工组织编写,从工程开工之日起,技术负责人应组织人员,分工负责搜集工程项目及“四新”项目的有关技术资料,数据。3.3项目工程及“四新”项目完成后,应立即编写技术总结,并上报技术管理部门。
3.4项目总工在组织编写施工技术总结的过程中,项目部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应提供下述资料和其他必要的资料。
①施工部门提供计划期与实际工期的对比状况;②材料部门提供三材节约情况,核实材料节约率;③材料部门提供机械设备性能、配备情况及使用率对比情况;④质检部门提供达到质量标准的实际水平;⑤取样室提供试验、检测资料;⑥经营部门经济效益的分析对比工作;⑦财务部门经济效益的成本核算工作;⑧安全部门安全防护技术措施资料。
4、施工技术总结编稿完成经审批后,由项目技术人员负责向公司工程部上报。
第十二章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1、施工过程中,要配备齐全工程施工所需的各种规范、标准、规程、规定,以供施工中严格执行。
2、施工过程中,要建立项目的技术标准体系,编制技术标准目录,本项工作由项目资料员在项目总工指导下完成。
3、标准管理工作由项目总工主持,项目资料员具体负责。
4、项目工程所需的各类规范、标准,根据项目编制的技术标准目录配齐,保证满足工程需要。
5、配给专业队、质检、钢筋翻样、安全等有关技术人员使用的技术标准、规范、规定、规程,须按登记发放。当有关人员调离本项目部时,应上交资料员。
6、当某标准作废时,标准化管理人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交旧发新防止作废标准继续使用。
第十三章 工程技术档案制度
1、工程技术资料是为建筑施工提供指导和施工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记载的技术文件。也是竣工后予存查或移交建设单位作为技术档案的原始凭证。
2、单位工程必须从工程准备开始,就建立工程技术档案,汇集整理有关资料,并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直到交工验收后结束。
3、凡列入工程技术档案的技术文件、资料,都必须经各级技术负责人正式审定。所有资料、文件都必须如实反映情况,要求记载真实、准确、及时、内容齐全、完整、整理系统化、表格化、字迹工整,并分类装订成册。严禁擅自修改、伪造和事后补作。
4、工程技术档案内容分类
4.1是为了构建筑物的合理使用、维修、改建、扩建的参考文件;在工程竣工时
随从其它交工资料一并提交建设单位保存(称为交工技术资料)。
4.2是为了系统地积累施工经验的经济技术资料,并由施工单位保存(称为施工技术资料)。
5、工程技术档案是永久性保存文件,必须严格管理,不得遗失、损坏,人员调动必须办理移交手续。由施工单位保存的工程档案资料,一般工程在交工后统一交项目部资料员保管,重要工程及新工艺、新技术等由工程部资料室保存;并根据工程的性质确定保存期限。
6、各种资料由施工技术负责人收集并初步整理,临交工之前将资料交工程部有关人员统一整理,验收后(一份移交建设单位或报备)一份由工程部资料室保存。
第三篇: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1.2.第二章 原材料管理
3.商品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应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可泵性,即应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能顺利通过泵送管道,且摩擦阻力小、粘聚性较好、不离析、不泌水、不阻塞的性能。
4.当施工单位对原材料没有提出具体要求时,拌和站应根据工程特点、工程部位和所处的环境条件、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等合理的选用原材料。
5.6.7.对新辟料源,应预先取样,对材料进行试验合格后,报试各种材料进厂时应有质量证明书,并应建立台帐,送交试不同品种、规格的原材料应分开(仓)堆放,不得混料。验室主任工程师批准,方可进厂。
样时应将质量证明书或复印件和委托试验单一并交试验室。对砂石原材的使用应本着“先进先用”的原则,以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的基本稳定。
第三章 生产管理
8.下达任务
由生产副站长出具生产任务单,交由试验室签发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生产任务单上应明确合同编号、施工单位、施工地点、工程名称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混凝土坍落度、温度等技术要求。当单为加强拌和站商品混凝土的技术管理,保证混凝土质量,本规定适用于各部门有关混凝土技术质量方面的管理,未特制定本规定。
尽适宜按国家和部颁的有关规范、标准执行。
位工程改变或混凝土强度等级、原材料改变时,均应重新办理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申请手续。
9.调度管理
9.1.站内调度。合理安排站内各种车辆、人员,满足生产需要,保证工地施工顺利,不压车、不断车;监督站内每个生产环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工地退回的混凝土必须经试验员检查后方可另行处理。
9.2.现场调度。把工地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反馈给公司内调度,协助公司内调度合理安排车辆、人员,代表拌和站合理处理工地一些应急事务。
10.混凝土的拌制 10.1.10.2.在每次搅拌混凝土之前,应先开机空转正常后再加入清搅拌司机必须严格按照签发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和指水空转2—3分钟使搅拌机内全部润湿,然后排尽全部积水再行上料。定的材料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当按照施工配合比搅拌的混凝土不能满足和易性要求时,必须在试验员的指导下进行配合比的调整。
10.3.定。
10.4.10.5.外加剂溶液在掺入搅拌机之前,必须搅拌均匀。混凝土的搅拌必须保证各组分拌合均匀、混凝土拌合物各种原材料均应以重量计,计量偏差必须符合规范规色泽一致,并必须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投料的次序和搅拌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搅拌的最短时间不得小于规范规定。
10.6.掺有外加剂和混合材料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搅拌轻骨料混凝土时,轻骨料宜在搅拌前充份预湿,预湿水量不少于20%,搅拌时间应延长60—90秒钟。
10.7.10.8.为保证计量精度,计量设备除按规定进行定期强检外,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有监督控制义务。每隔三月必须进行一次全面自检,当对计量有怀疑时,应随时自检。
11.混凝土的运输 11.1.11.2.商品混凝土的运输设备,应使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致混凝土运输车上应设置标牌,写明混凝土强度等级及其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过多降低坍落度的现象。
他性能指标,以免混淆。当连续运输两种强度等级或其他性能指标的混凝土时,更必须如此。
11.3.11.4.11.5.所有运输车在出站前必须停靠试验室门前,质检员将对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尽量缩短时间。
搅拌车在装料前必须快速倒转倒净罐内积水,混凝土运罐内混凝土进行检查、取样,罐车司机应配合并监督质检工作。
输车司机严禁随意向混凝土中加水并监督甲方不得自行加水,发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制止并作好记录。
11.6.11.7.罐车司机必须将带去的全部技术资料送到施工单位技罐车司机必须随车带满一桶外加剂,如果由于天气或运术人员手中,不得丢失或遗弃。
距原因,外加剂必须在施工地点二次掺加时,掺入搅拌车之后必须再快速搅拌不少于4分钟方可卸料。
11.8.处理。
11.9.混凝土运到施工地点2小时之内必须浇灌完毕。如由于甲方原因致使浇筑时间延长,乙方应要求甲方在混凝土发货单上记录混凝土运输车到达现场时间和浇灌完毕时间,以便混凝土质量发生问题时有据可查。
第四章 其 它
12.技术质量部的管理 见技术质量部的《岗位职责》。13.技术质量意识
拌和站各职能部门应经常组织人员学习有关商品混凝土方面的 当混凝土在罐车内停留超过2小时,在施工地点用外加剂二次添加法无法满足要求时,应将罐车开回拌和站由试验人员负责基本知识,树立全员质量观,才能更好的配合分公司的工作,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
第五章 处 罚
14.物资供应部相关人员如违反本管理办法,将视相关情节予以处罚。
14.1.14.2.对于新辟料源,未经技术部门检测、总工程师同意而擅未能及时按批量向供货商索取原材料的各种出厂检测自进货,每次罚款500元。
报告、证明材料,或未及时向技术质量部提供各种原材料的检测报告、出厂合格证等,给拌和站的原材质量控制和技术服务造成被动,每次罚款200元。
14.3.14.4.14.5.2000元。
14.6.未能及时向技术质量部提供材料委托单,或材料委托单管理混乱,给技术部门工作造成被动,每次罚款100元。
15.砼生产部门相关人员如违反本管理办法,将视相关情节予以处罚。
15.1.调度:
15.1.1.由于工作疏忽,造成下达的生产任务单关键栏填写不全,或出现错误,如施工部位、强度等级、坍落度等,每次罚款200元。
15.1.2.调度车辆有误,工地长时间断灰,给混凝土结构质量造成隐患,每次罚款200元。
15.1.3.施工单位一切正常,而拌和站调度车辆有误,工地大量压车且压车时间超过2小时,造成混凝土质量不能满足施工要求而被 在原材料的进货管理上有疏忽,让不合格原材料夹带进料场管理混乱,出现混料现象,每次罚款200元。监督不力,造成水泥或掺合料混仓,每次罚款不少于场,每次罚款200元。退回处理,没有造成大的浪费,每车罚款200元;退回的混凝土被降低强度等级使用或全部浪费,每车罚款500元。
15.1.4.施工单位出现异常情况而调度不了解或了解后没有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导致工地大量压车,造成退灰现象,退回一车罚款100元。
15.2.混凝土搅拌司机:
15.2.1.未按规定对计量设备进行定期校检,造成计量误差超出规定范围,每次罚款200元。
15.2.2.对设备的维修保养监督不力,在生产中出现“跑、冒、滴、漏”现象,造成混凝土质量出现较大波动,每次罚款100元。
15.2.3.未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配料或未经试验员同意擅自变更施工配合比,发现一次罚款200元。
15.2.4.未按规定的搅拌工序进行搅拌,造成混凝土拌和不匀或出现质量问题,如混凝土假凝等,每次罚款200元。
15.2.5.明知出机坍落度超出或低于规定范围而不作任何调整,每次罚款50元。
15.2.6.没能有效配合试验员的工作或不遵照试验员的指令进行配合比的调整,每次罚款100元。
15.3.混凝土罐车(运输车)司机:
15.3.1.对罐车保养不力或开车出现问题,在运送混凝土的途中出现情况而造成车辆经停时间过长,混凝土不能满足施工要求而被退回,每次罚款200元。
15.3.2.没有仔细检查小票,将混凝土送到非指定工地或指定部位,每次罚款200元。
15.3.3.罐车出厂时没有经停试验室或不配合质检员的工作,每次罚款100元。
15.3.4.接灰前没有将刷车水倒干净,造成混凝土不能使用或降低强度等级使用,每次罚款200元。
15.3.5.罐车司机私自向混凝土中加水,发现一次罚款100元。15.3.6.没有随车带外加剂或在需要二次添加外加剂时没有添加或添加后没有按规定快速搅拌,造成混凝土被退回,每次罚款200元。
15.3.7.私自销毁技术资料或没有将资料交到工地相关人员手中,每次罚款50元。
16.技术质量部相关人员如违反本管理办法,将视相关情节予以处罚。
见技术质量部《岗位奖惩制度》。
17.其他各职能部门相关人员如违反本管理办法,将视相关情节予以处罚。
17.1.元。
17.2.在对外交往中给混凝土技术质量工作造成负面影响,每次罚款100元。
18.所有罚款由技术质量部出具由主管领导签认后的书面材料并通知本人,接到处罚通知后,当事人必须于10日内将罚款交到财务部,或由财务部于接到通知后在当事人当月的劳动工资中扣除。
第六章 附 则
19.本办法由拌和站技术质量部负责解释或说明。20.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没有配合搞好技术质量工作,对相关人员每次罚款100 27
第四篇:设计院技术管理制度
昌明市政设计院
技术管理制度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资质资格管理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勘察、设计文件编制与实施勘察、设计文件签字与盖章工程勘察管理 工程设计管理 技术资料管理 外出学习调研管理
第一章 总 则
一、为了加强对我院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监督管理,保障工程勘察、设计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有关规定,制定本院技术管理制度。
二、我院所有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必须遵守本制度。
三、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四、勘察、设计人员必须依法进行勘察、设计,严格执行勘察、设计强制性标准,并对勘察、设计的质量负责。
五、鼓励在勘察、设计活动中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新型材料。
六、本制度未详之处可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若发现与国家有关法规相抵触时,由总师室进行解释或修改
第二章 资质资格管理
一、我院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必须遵守国家资质管理制度,必须在我院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承揽工程勘察、设计业务,禁止越级或以其他单位的名义承揽勘察、设计业务。
二、我院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未经注册的勘察、设计人员,不得以注册人员的名义从事勘察、设计活动。在我院从事勘察、设计的人员只能受聘于我院,不得受聘于其它任何单位,未经我院受聘,不得以我院的名义从事勘察、设计活动。
三、我院从事勘察、设计活动的工程主持人应为满足相应工程等级的本专业高级工程师。
四、公路工程设计文件由总师室组织人员进行审核、审定;勘察文件暂不要求由总师室审核、审定。
五、关于提交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核、审定的资料要求
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全面质量管理之规定:
1、施工图设计前,应对各专业设计方案进行前置审核,由审核人确定认可。
2、施工图设计中间,设计人应适时向审核人反馈设计过程需要解决的难题。
3、施工图完成时,设计人应向审核人提交经过校对人签字的设计文件,包括各专业计算资料,必要的电子版文件。
第三章 勘察、设计文件编制与实施
一、编制勘察、设计文件,应当以下列规定为依据:
(一)项目批准文件;
(二)交通公路规划;
(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四)国家规定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深度要求。
二、编制建设工程勘察文件,应当真实、准确,满足建设工程规划、选址、设计、岩土治理和施工的需要。
编制方案设计文件,应当满足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和控制概算的需要。
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应当满足施工招标文件、主要设备材料订货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需要。
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当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需要,并注明建设工程合理使用年限。
三、设计文件中选用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应当注明其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除有特殊要求的公路工程材料、施工设备等,设计人员不得指定生产厂、供应商。
四、勘察、设计文件中规定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可能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又没有国家技术标准的,必须注明:其应当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试验、论证,出具检测报告,并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建设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审定后,方可使用。
五、勘察、设计人员应当在建设工程施工前,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说明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意图,解释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
第四章 勘察、设计文件签字与盖章
一、勘察、设计文件签字实名制
1、所有在勘察、设计文件中签署的姓名,必须是本人亲笔签署真实姓名,不得使用化名、假名或者冒用他人姓名,也不得委托他人代签名。
2、勘察、设计文件中签署的姓名栏,统一左侧打印姓名、右侧本人签名。
二、统一勘察、设计文件签名格式
1、勘察报告和设计图纸各自应有统一的封面。
2、工程设计图纸,应有规范图签。图签应包括设计单位名称、工程名称、单体名称、图纸名称、设计号、图别、图号、日期等内容及项目负责人(工程主持人、审定人)、工种负责人(专业主持人、审核人)、设计人、校对人、制图人签名。同一人不能同时在设计人、校对人、审核人、审定人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岗位签名。
3、勘察报告勘探点平面位置图的图纸图签参照工程设计图执行。
4、计算书,应有设计人、校对人、审核人在封面上签字。
5、勘察现场原始记录,应有项目负责人、观测员、记录员签字。土工试验记录,应有项目负责人、试验员、记录员签字。
三、统一勘察、设计文件盖章格式
1、勘察报告,封面应加盖单位行政章(公章),扉页加盖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制的勘察设计资质(出图)专用章(资质章),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加盖单位公章和资质章。
2、工程设计文件,封面应加盖单位公章,扉页应加盖资质章;总平面布置图、综合管网图应加盖单位公章和资质章;各专业图纸目录加盖资质章,已实行注册执业制度的其它专业图纸目录另加盖相应专业注册师执业专用章;每页图纸,均应加盖资质章。
3、任何人不得以分支机构的名义在勘察、设计文件上盖章。
四、公章、出图章等,应有专人保管,保管人对其所盖的所有印章负责。第五章 工程勘察管理
第一节技术责任制
一、项目负责人
(一)在总(副总)工程师和主任工程师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对所主持的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全面负责。
根据勘察合同、设计要求和勘察规范,主持制定勘察方案、原则和要点,具体安排勘察进度。
(二)按所确定的勘察方案和原则组织工程勘察,并有责任将勘察过程中发生争议的问题向勘察测量工程部主任或主任工程师反映,以获得及时解决。
(三)领导有关勘察人员做好勘察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协调各阶段之间的工作。
(四)组织各阶段专业人员认真勘察,使勘察成果符合国家现行规范、标准、规定和设计的要求。
(五)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施工配合,竣工验收,工程回访,作出勘察总结。
(六)及时将工程资料归档。
二、现场负责人
(一)在项目负责人的指导下,全面负责现场勘探工作。
(二)在人员进场之前,充分了解现场的地形、地貌情况,了解高空和地下管线情况,向即将进入现场的有关人员介绍工程勘察的有关情况,进行技术交底。
(三)保证现场工作人员人身安全,保护好现场环境。
(四)为试验人员现场取样提供优质服务。
(五)在保证安全、质量的情况下,尽量提前完成任务。
三、测量人员
(一)确保现场取样位置准确,测量质量符合标准。
(二)测量严格按规范规程操作。
(三)保证测量数据准确无误,并对其负责。
四、报告编制人
(一)在项目负责人的指导下,现场查看实际情况,现场提取有关数据,仔细分析测量数据,认真编制报告,对报告的质量和进度负责。
(二)按本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在保证报告质量的前提下,按期或提前完成任务。
(三)编制人对于校对人、审核人提出的意见应认真分析,及时修改,并在校(审)记录卡上作出明确的书面答复。
(四)参加施工技术交底,配合施工及参加验收。
(五)本项勘察完成后,必须整理有关勘察资料和文件,交项目负责人汇总存档。
五、校对人
(一)对所校对的每分报告、野外记录、测量数据、计算书等全面仔细进行校对,做好校对记录,并对其正确性负责。
(二)经校对的项目勘察文件要符合规范、规程、规定和有关技术措施的要求,报告、野外记录、测量数据、计算书等方面均无错误和遗漏。
(三)所有校对内容必须有校对记号,并由校对人签名,同时认真填写校(审)记录卡。
五、审核人
审核人,应由注册人员(非注册人员为工程师及以上人员)担任,负责对测量依据、测量方案及测量质量进行全面检查,负责填写校(审)记录卡,其主要任务是:
(一)审核测量依据是否齐全、合理,报告内容是否满足勘察合同和设计要求。
(二)审核报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四)审核报告提供的主要数据是否符合安全、经济的要求。
(五)审核报告中的建议是否合理。
六、审定人
审定人,应由院长(付院长)、总(付总)工程师和室主任、主任工程师担任,审定人对勘察方针政策进行审查。
第二节工程技术管理规定
一、本院全体勘察人员必须站在国家立场上,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维护国家利益,并使勘察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要求。
二、本院承担的工程勘察项目均须正确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标准,以及省、市、院编制的统一技术措施和标准。
三、工程勘察各级人选的确定
(一)项目负责人
1、项目负责人由勘察测量工程部主任按第三章有关规定确定,重要工程报院长批准。
(二)现场负责人
1、现场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按有关要求确定。
(三)试验人员
1、试验人员由试验室按有关要求确定
(四)报告编制人、校对人
1、报告编制人、校对人由项目负责人确定。
2、校对人应具有注册资格或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
(五)审核人、审定人
1、审核人必须由具有相应注册资格的人员或工程师以上人员担任。
2、审定人必须由具有相应注册资格的人员或院长(付院长)、总(付总)工程师担任。
(六)批准人
1、批准人由院长担任。
四、本院全体勘察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校审制度,其步骤为:自校-校对-项目负责人-审核-审定-批准。
五、新分配的毕业生在见习期间应在工程师指导下工作,待转正后方可担任勘察任务。
五、每个勘察项目在出报告前都应填写校(审)记录卡,都应进行质量评定。勘察报告质量初步评定工作由审核人员负责,项目负责人负责算出该项目的综合质量等级。评分表须齐全,并与报告及其它资料同步归档。
六、在报告编制、校对、审核工作中,如编制人员对校对、审核人所提出的意见有异议时,可通过讨论解决,如意见仍不能统一,则应按审核人意见进行修改。审核人应对修改部分承担责任,编制人可在校(审)记录卡上保留个人意见,如编制人拒不修改,审核人有权拒绝签字。
七、勘察测量工程部应不断提高勘察质量,积极参加创优良活动,创优指标列入承包合同和年终考核。
八、院每季度对勘察测量工程部完成的工程勘察进行一次质量评定,以考核勘察质量,并将质量评定结果与资金挂勾。
九、勘察测量工程部每半年至少有一项工程总结,并参加院内学术交流。
十、勘察测量工程部每月生产报表除报生产计划管理部门外,还同时报院部和总师室。
第三节 报告修改办法
勘察报告交与业主后,因内部或外部原因需要修改(补充)时,不得采用口头通知,应以图文的形式出具修改(补充)报告通知,具体办法为:
一、凡属一般性的局部修改(补充),可使用修改(补充)报告;内容较多或全部报告需要返工重做时,可采取原报告作废,另出新报告的办法。修改(补充)报告或新报告均应说明修改(补充)原因。
二、如因施工紧迫必须在现场立即处理时,也应于返院后补办手续。
三、施工交底、会审记录和施工单位的技术核定单,由报告编制人、审核人审阅签字。
四、修改(补充)报告、新报告、施工交底、会审记录,施工单位的技术核定单,均须归档。
五、修改(补充)报告或新出报告应按原报告校审程序签字。修改(补充)报告形式仍按院统一报告形式,仅在封面增加“修改”或“补充”字样。
六、原报告作废,需由项目负责人提出书面意见,经勘察测量工程部主任或主任工程师批准,在原报告上加盖“作废”图章,保存备查。
第四节 质量事故管理办法
一、凡勘察项目因勘察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造成不能施工,或在施工中引起返工、浪费,或影响用户正常使用、伤亡者,均属质量事故。
二、勘察项目发生勘察质量事故的当事人应于事故发生(发现)当日填写《质量事故申报表》,逐级报送,逾期三日不报者,作隐匿事故处理。凡重大勘察质量事故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质量事故的处理,按其等级和当事人的态度,分别给予批评、扣发资金、行政处分和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置。
四、质量事故发生后,有关人员必须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会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参加事故的处理工作,若因当事人不积极处理造成工程出现新的损失者,要从严予以处理。
附:勘察质量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勘察质量事故是指由于勘察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而造成公路基坑倒塌,公路物严重不均匀沉降、倾斜、开裂、倒塌等安全质量问题,并已造成严重后果者。勘察质量事故分为三级。
(一)一般质量事故
1、基槽开挖后发现报告与现场土质有很大差别,须修改勘察报告和公路基础设计者。
2、基坑不能正常施工、返工或塌方,经补勘后需重新修改施工方案或基坑支护者。
(二)、较大质量事故
1、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公路开裂需加固者。
2、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公路倾斜需纠偏者。
(三)、重大质量事故
1、由于勘察问题,在基坑、基础施工中造成人员伤亡者。
2、由于勘察问题造成公路不能使用者。
3、由于勘察问题造成公路倒塌者。
(四)、下列质量问题不应列入事故
1、规范规程中尚未明确规定或有争议的问题,并在造成质量事故后,能设法补救者。
2、由于一些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而造成的质量问题。
五、勘察质量事故处理办法
发生勘察质量事故后,院领导应组织有关人员了解事故过程,分析原因,采取有效补救措施,认真总结,从中吸取教训,提高今后勘察质量,对有关当事人,视情节轻重和认识态度,给予必要的处理。
(一)凡重大勘察质量事故,对当事人进行通报批评,按规定扣除奖金,并给予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二)凡属较大勘察质量事故,对当事人进行通报批评,按规定扣除部分奖金,并给予行政处分。
(三)凡属一般设计质量事故,对当事人按规定扣除奖金。
第六章 工程设计管理;
第一节技术责任制
一、工程主持人
(一)在总(副总)工程师和主任工程师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对所主持的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全面负责。
根据设计任务书和规划要点,主持制定设计方案、原则和要点,具体安排设计进度。
(二)按所确定的设计方案和原则组织工程设计,并有责任将设计过程中发生争议的问题向室主任或主任工程师反映,以获得及时解决。
(三)领导有关工种做好设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组织各工种的配合协调。
(四)组织各专业人员认真进行方案比较和设计创优,使设计方案符合国家方针政策和城市规划要求,符合现行规范、标准、规定。
(五)负责组织各专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施工配合,竣工验收,工程回访,作出设计总结。
(六)及时将工程资料归档。
二、工种负责人
(一)在主任工程师指导下,在室主任和工程主持人的领导下,对本工种的设计质量和进度全面负责。
(二)编制本工种的设计进度计划及人员配备计划,保证按期和提前完成任务。
(三)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组织收集、补充设计资料,进行踏勘,了解施工条件、材料及设备情况,负责编制本工种的设计方案。
(四)全面的向设计人员交待设计意图和要求,统一技术和计算方法、计算参数,保证与其他工种的协调和同步,指导本工种设计人员参加本项目的设计工作,处理本工种的有关技术问题,严格按有关规范、规定进行设计,确保设计质量。
(五)组织本工种设计人员参加全面校核本工种的施工图纸、计算书和一切设计文件,保证本工种设计文件的正确无误和完整一致。
(六)主动与各工种配合,向有关工种提出要求,并提供所需设计资料,参加工程会签。
(七)参加技术交底、工程验收,及时解决施工中有关本工种设计方面的问题,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八)本专业设计完成后,负责及时收集整理有关设计资料和文件,交工程主持人汇总。
三、设计人
(一)在工程主持人、工种负责人的指导下,对所分配的设计任务的质量和进度负责。
(二)按本工程项目的设计进度计划,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下,按期和提前完成任务。
(三)认真设计,仔细计算,图纸完成后,必须做好自校和互校工作。
(四)计算书中所采用的软件版本、计算模型、有关参数、荷载等数据应正确合理,符合规范、规程、规定和有关技术措施的要求,做到计算书与设计图纸相一致。计算书整理应条理清楚、内容完整无缺。对于采用有关小软件和手工计算的部分补充计算书,除计算简图、数据等准确无误外,计算内容应完整、清晰,便于校审。设计人对于校对人、审核人提出的意见应认真分析,及时修改,并在校(审)记录卡上作出明确的书面答复。
(五)参加施工技术交底,配合施工及参加验收。
(六)本项设计完成后,必须整理有关设计资料和文件,交工种负责人或工程主持人汇总。
四、校对人
(一)对所校对的每张图纸、计算书等全面仔细进行校对,做好校对记录,并对其正确性负责。
(二)经校对的项目设计文件要符合规范、规程、规定和有关技术措施的要求,设计图纸、计算书等方面均无错误和遗漏。
(三)计算书须有校对记号,计算书、图纸须由校对人签名,并认真填写校(审)记录卡。
(四)校对的主要任务是:
1、设计图纸是否符合有关规范及技术规定,是否符合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的内容。
2、计算软件、计算模型、计算参数等是否正确,计算书内容是否完整。
3、设计文件是否完整统一、交待清楚,图纸与目录、总体与单体、小样与详图之间都要统一一致,无错、漏、碰、缺和图文重叠现象,尺寸与符号正确。
4、本专业与其他有关工种之间相互联系的部位,尺寸、说明是否一致。
5、选用的标准图、通用图、重复使用图是否齐全、恰当、合理。
6、构造做法、施工技术条件、选用材料、设备型号是否恰当。
五、审核人
审核人,应按工程等级由设计室或总师室安排的二级及以上注册人员(非注册专业为工程师及以上人员)担任,负责对设计依据、设计深度、总体布置、设计方案,设计成品质量进行全面检查,负责填写校(审)记录卡,其主要任务是:
(一)审核设计依据是否齐全、合理,设计内容是否满足设计任务提出的生产和使用要。
(二)审核设计深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便于施工。
(三)审核总体布置是否符合工艺、规划、消防和环保的要求,平面布置是否合理,公路造型是否新颖,公路标准是否恰当,设计质量是否符合规定,采用的新技术是否安全可靠。
(四)审核结构选型是否正确,结构布置是否合理,基础处理是否恰当可靠,技术措施是否落实,计算模型、计算参数等输入及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确定重要结构处理原则。
(五)审核设备系统选择及平面布置是否经济合理,设备选型是否妥当,计算原理是否符合规范、规程及技术措施。
六、审定人
审定人,应按工程等级由院长(付院长)、总(付总)工程师担任,审定人对设计方针政策,设计原则、标准、指标认真进行审查。
(一)审查设计项目是否符合批准文件的要求,是否切合实际,是否符合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环保、技术先进、方便施工的要求。
(二)掌握设计原则,审定设计方案,初步设计与概、预算、施工图等。检查设计文件是否正确齐全。
七、概(预)算人员
(一)对本工程的概(予)算经济分析的质量和进度全面负责。
(二)根据国家和本省概、预算定额和编制方法,编制概预算,计算符合设计要求和实际。不缺不漏,运算准确。
(三)参加设计项目的方案讨论,及时做好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并向设计人提出节约建设资金,改进设计的合理化建议。
(四)做好编制概预算的基础资料汇编工作,参加较大工程的资料收集工作,掌握新结构、新材料的有关资料,及时编制补充概预算定额。
(五)参加工程竣工验收,了解概(预)算的准确性。
第二节工程技术管理规定
一、本院全体设计人员必须站在国家立场上,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维护国家利益,并使设计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要求,严格执行上级批文中规定的投资、面积及建设内容。
二、本院承担的工程设计项目均须正确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公路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标准,以及省、市、院编制的各专业统一技术措施和标准。
三、工程设计各级人选的确定
(一)工程主持人
1、工程主持人由室主任按第三章有关规定确定,重要工程报院长批准。
(二)工种负责人
1、工程负责人由工程主持人提名,报主任工程师或室主任认可。
2、工种负责人应具有相应专业注册资格,非注册专业应具有工程师及以上职称。
(三)设计人、校对人
1、设计人、校对人由工程主持人确定。
2、校对人应具有二级及以上注册资格或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
(四)审核人、审定人
1、审核人必须由具有相应专业、相应注册资格的人员担任。
2、审定人必须由具有相应专业、相应注册资格的院长(付院长)、总(付总)工程师担任。
(五)批准人
1、批准人由院长担任。
四、本院全体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校审制度,其步骤为:自校-校对-工种负责人-工程主持人-审核-审定-批准。
五、新分配的毕业生在见习期间应在工程师、公路师指导下工作,待转正后方可担任设计人。
六、对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各阶段、各专业都应建立会签制度。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各工种应密切配合,相互提供的资料应以书面为准,并应有设计人、工种负责人签字。
七、为加快设计进度,应充分利用国标、省标及院通用图集。对于工程需套用非标准工程设计图纸时,只能套用一个工程的图纸,不能同时套用多项工程的图纸。套用者应对套用的图纸负责。基础图严禁套用。
八、各专业的施工图应同步出图、归档。二级及以上工程施工图各专业应相互会签。
九、每项设计工程在出图前都应填写校(审)记录卡,都应进行质量评定。各专业设计质量初步评定工作由审核人员负责,工程主持人负责算出该项目的综合质量等级。评分表须齐全,并与图纸及其它资料同步归档。
十、在设计、校对、审核工作中,如设计人员对校对、审核人所提出的意见有异议时,可通过讨论解决,如意见仍不能统一,则应按审核人意见进行修改。审核人应对修改部分承担责任,设计人可在校(审)记录卡上保留个人意见,如设计人拒不修改,审核人有权拒绝签字。
十一、各生产室应不断提高设计质量,积极参加创优良设计活动,各室创优指标列入承包合同和年终考核。
十二、院每季度对各室完成的工程设计进行一次质量评定。以考核各室的设计质量,并将质量评定结果与资金挂勾。
十三、各室每半年至少有一项工程总结,并参加院内学术交流。
十四、各生产室每月生产报表除报生产计划管理部门外,还同时报院部和总师室。
第三节 设计图纸修改办法
施工图纸出图后,因内部或外部原因需要修改(补充)设计时,不得采用口头通知,应以图文的形式出具修改(补充)设计通知,具体办法为:
一、凡属一般性的局部修改(补充),能以文字或简单图样表达者,可使用设计变更通知单;内容较多或需绘图详细图样时,应绘制设计修改(补充)图;全部图纸需要返工重做时,可采取原图作废,另出新图的办法。设计变更通知单及修改图均应说明修改原因。
二、设计变更通知单应分子项、专业编制,不应采取几个子项,几个专业并出修改设计的办法。
三、设计变更通知单应分专业统一编定图号,不应有重号、漏号。
四、变更内容中涉及其它专业时,应有关专业进行会签。
五、设计变更通知单必须经审核签字,院长或室主任批准,并加盖“设计变更专用章”和签收人签字后,方可发出。
六、如因施工紧迫必须在现场立即处理时,也应于返院后补办手续。
七、施工交底、会审记录和施工单位的技术核定单,由设计人、审核人按专业审阅签字。
八、修改设计通知、施工交底、会审记录,施工单位的技术核定单,均须归档。
九、设计修改(补充)图应按施工图校审程序签字出图。修改(补充)图仍按院统一图签,仅在图号栏内按“ ×”或“ 补”编号。如果修改图已全部表明原设计图的内容和技术要求时,可将原图作废。
十、原图作废,需由工程主持人提出书面意见,经室主任或主任工程师批准,二级及以上工程尚应经审定人批准,在原底图上加盖“作废”图章,保存备查。
第四节 质量事故管理办法
一、凡设计项目因设计质量低劣或错误,造成不能施工,或在施工中引起返工、浪费、伤亡,或影响用户正常使用者,均属质量事故。
二、设计项目发生设计质量事故的当事人应于事故发生(发现)当日填写《质量事故申报表》,逐级报送,逾期三日不报者,作隐匿事故处理,私自修改出图者加重处理。凡重大设计质量事故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质量事故的处理,按其等级和当事人的态度,分别给予批评,扣发资金,行政处分和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置(质量事故划分标准及处理办法另行规定)。
四、质量事故发生后,有关人员必须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会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参加事故的处理工作,若因当事人不积极处理造成工程出现新的损失者,要从严予以处理。
附:设计质量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设计质量事故是指由于设计严重错误而造成公路物不能合理使用,投资浪费,不安全等质量问题,并已造成严重后果者。设计质量事故分为三级。
(一)一般质量事故
1、公路平面不能满足使用功能要求或有关规范、规程的规定,影响正常使用,但经设计人员稍加修改,即能正常使用者。
2、因结构设计的疏忽,造成次要构件局部裂缝损坏,但采取措施后即可安全使用者。
3、因设计中各工种配合不好,造成房屋使用不便者。
(二)、较大质量事故
1、公路平面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或违反有关规范、规程的规定,影响正常投产使用,而造成经济损失者。
2、因结构设计疏忽,计算错误或构造不合理导致主要构件裂缝损坏,由此而造成经济损失者。
3、由于图纸严重短缺,质量低劣,造成施工错误,而需新返工,造成经济损失者。
4、暖通、空调由于冷热负荷计算参数选用不当或错误,造成设备选型过小而达不到设计要求者。
5、由于暖通、空调设计系统的选择不合理,造成系统不冷或不热,并有较大返工或损失者。
6、由于供电系统选择不合理,或保护系统不完善,而造成不能按设计要求供电或造成设备损坏者。
7、由于无地质勘察报告,无总平面图,地基基础设计不当,而造成公路物不均匀沉降,构件开裂,房屋倾斜,需进行加固、纠偏者。
(三)、重大质量事故
1、公路设计不符合防火规范,在火灾事故中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严重损失者。
2、由于公路构造不合理,装修脱落,造成人身伤亡者。
3、由于结构设计错误,房屋倒塌,造成人身伤亡者,或致使该公路成为危房不能使用者。
4、由于设计考虑不周,消防系统功能不完善,在发生火灾时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者。
5、由于设计考虑不周,设备选型错误,附件布置不当或关键附件漏缺而造成人身伤亡者。
(四)、下列质量问题不应列入事故
1、规范规程中尚未明确规定或有争议的问题,并在造成质量事故后,能设法补救者。
2、由于一些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不能按设计程序办事,而造成的质量问题。
五、设计质量事故处理办法
发生设计质量事故后,院领导应组织有关人员了解事故过程,分析原因,采取有效补救措施,认真总结,从中吸取教训,提高今后设计质量,对有关当事人,视情节轻重和认识态度,给予必要的处理。
(一)凡重大设计质量事故,对当事人进行通报批评,按规定扣除奖金,并给予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二)凡属较大设计质量事故,对当事人进行通报批评,按规定扣除部分奖金,并给予行政处分。
(三)凡属一般设计质量事故,对当事人按规定扣除奖金。
第七章
第1节技术资料管理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一、勘察、设计资料存档
(一)勘察测量工程部,在出工程勘察报告的同时,项目负责人应将勘察合同或勘察协议、勘察现场签字资料、试验室试验资料、计算书、校审记录、勘察报告和勘察报告的电子文档存档。
(二)各设计室,在出工程施工图的同时,项目负责人应将工程设计合同、相关批文、工程勘察报告、各专业计算书、校审记录、施工图底图及计算书、施工图的电子文档存档。
(三)遇特殊情况,工程资料不能及时存档时,可酌情考虑推迟,但推迟时间仅为出图后十个工作日。
(四)资料室管理人员应为资料存档人员提供热情服务,及时存档,将需要存档的资料按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精心保管。
二、存档资料的调阅和图纸加晒
(一)存档资料调阅仅限于本院职工且与工作有直接关系,查阅资料时不得将资料带出资料室;外单位人员需查阅资料时,必须由本院职工带领按资料保存年限付相应的保管费后方可查阅,资料保管费如下:5年以内(含5年)每张2#图20元,5~10年(含10年)每张2#图50元,10~20年(含20年)每张2#图100元,20~30年(含30年)每张2#图200元,30年以上每张2#图300元,非2#图按2#图折算。
(二)建设单位需加晒图纸时,建设单位相关人员应由本院职工带领,到办公室填写晒图单并付费,由办公室人员到资料室申请调图,资料室管理人员应根据办公室的调图单调出底图,办公室人员应在图纸加晒后48小时内如数向资料室归还所调底图。
(三)所有存档资料,除院长、总工批示外,任何人不得调出资料室。
三、勘察、设计知识产权保护
(一)勘察、设计文件是我院广大职工个人辛勤劳动的成果,也是我院全体人员的成果,其所有权属于滁州市公路勘察设计院,因此,我院的勘察、设计文件除与我院有相应勘察、设计合同的建设单位可以获得外,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获取。
(二)我院工程勘察、设计参与人员有权利也有义务保护好个人的、单位的勘察、设计资料,包括在个人电脑里的电子文件及相关信息。
(三)对于出卖或赠送我院勘察、设计成果的任何个人或团体,已经查实,我院将给责任人相应的经济处罚。
第2节 科学技术资料管理
一、科技资料的收集交流
(一)对院内外建立科技资料网络关系,沟通科技交流。建立科技图书、规范资料和通用(标准)图集的订购等渠道,办理资料交流及订购工作。
(二)积极参加院内外科技活动,学术会议,以便及时了解新技术,掌握科技动态。
(三)外单位寄给我院的技术资料,全部由总师室统一归口拆封,登记、整编后提供使用。
(四)我院设计人员因设计需要,要求购买的技术资料(图书)应事先提出申请,经总师室同意后,由资料室统一购买。
(五)设计人员外出调研及参加学术会议,需购买的技术资料(图书)应事先与总师室联系,避免重复,造成浪费。回院后应将带回资料(不论是购买还是赠送的)全部交资料室,供全院人员使用。
(六)我院对外交流的技术资料,由资料室统一对外交流。
二、科技资料、图书采购与供应
(一)图书、资料由资料室专职人员负责统一采购,其他任何人(包括资料其他同志在内)都不得在未经采购人员事先同意的情况下购买任何图书资料,否则,财务不予报销。
(二)凡零星采购金额在贰佰元以下的,采购人可根据生产需要决定选购;贰佰元以上的需经领导同意后,再办理采购。
(三)购回的图书、资料(图集)、期刊等需先经管理人员验收入库签字,再办理报销手续(经领导签批报销)。
(四)凡预订图书、资料,需事先征求专业室队的意见,汇总后,经领导审批预订。
(五)参加各类业余学习、考试人员的书籍、教材等,全部自购,费用自理。
(六)对院内生产室、部及个人使用的图书资料的供应按以下规定办理:
1、国家正式颁发的设计规范、规程、细则、规定,原则上按专业,人手一册配置,凡不属我院专业范围,但有时也要查阅参考的规范、规程等,按有关专业的实际需要情况,每室、队1-2本订购供应。
2、国家和省标准图集,按使用频繁程度分发,一般工程都要采用的图集,如门窗„„(列出具体范围),原则上按专业对口,人手一册订购供应,其它图集,按室发放1-2册。
3、上述规范、标准图集、工具书等,资料室应有留存,以备查阅。
5、各生产室、部及个人使用的勘察、设计资料,统一由总师室订购或采购供应,费用由各室、部自行负担。
三、图书、期刊、资料(图集)的管理和借阅
(一)非本院职工不得借阅我院图书、期刊、资料(图集)。
(二)图书、期刊资料(图集)实行闭架管理,非资料室管理人员一律不得入库。
(三)凡未经登记入库,编目报导的一切书刊、资料(图集)一概暂不外借。
(四)凡属单本图书、资料、画册及中外文字典、辞典、词汇手册等一律不外借,存放库房查阅。
(五)借阅图书、期刊、资料等,必须在办理借阅手续后,才予借阅。
(六)借阅图书、资料,每次不超过2册,总借量不超过4册,借阅期不超过六个月,如因特殊需要,可办理续借手续,超期又不办理续借手续者,停止借阅。
(七)凡图书、期刊、资料(图集),在借阅期间,如有他人因工作急需查阅者,管理人员有权通知原借人归还,原借人不得拒绝,以利于使用。
(八)图书、资料(图集)等,借阅者必须爱护使用,妥善保管,如有丢失,撕毁等情况,应办理赔偿手续。
(九)图书、资料丢失需要写丢失报告,交室主任签字校准报失。凡出版年限在五年以内者按原价赔偿,十年以内的作半价赔偿;十年以上需经院领导签批,并根据图书资料的价值酌情处理。
(十)调出人员应归还所借的图书、期刊、资料(发给个人的手册、规范等工具书除外),遗失赔偿同“
(九)”。
(十一)外单位人员凭单位介绍信,可供查阅图书、期刊、资料,但一律不外借。
(十二)其它特殊情况,由技术管理部门领导研究处理。
第八章 外出学习调研管理
一、外出学习
勘察、设计工作是专业性比较强的技术性工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建设单位对勘察、设计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勘察、设计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其中,外出学习必不可少。
(一)外出学习由总师室根据各室、部生产情况和学习地点、学习内容情况以及个人外出学习情况统一安排。
(二)学习人员在外出学习期间,必须认真学习,不得随意旷课。
(三)学习回来后,学员应将所学内容及学习资料介绍给未参加学习的同事,必要时,总师室将安排学员在院内讲课。
二、外出调研
(一)工程设计外出考察,是设计人员深入实际调研学习,吸取经验,精心设计、提高质量的重要措施。但首先要考虑充分利用院里已有的图书资料和成果,以节约人力和开支。确需外出调研项目,必须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充分发挥外出调研的工作效益,努力做到少花钱多办事,一人学习,多人受益。
(二)调研前段由工程主持人编写调研提纲,明确调研目的和任务,填写《外出调研申请表》,经批准后,方可外出调研。
(三)外出调研工作结束回院后,应针对调研提纲及时写出调研汇报材料,具体说明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对设计工作的影响程度,下步打算等,送原批准部门核批。
(四)外出调研成果及文件资料交院总师室作出统一安排,确定是否在院或室技术交流会上交流。
(五)需外出调研项目,由工程主持人提出意见,室主任审查,院长(总工或付总工)批准。室、部自费项目由室、部主任批准,院长同意。
第五篇:技术管理制度
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项目部工程技术管理,规范技术管理行为,完善技术管理流程,提高技术管理效率,争取技术经济效益,在项目施工中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制定先进的技术方案,注重施工中关键技术的研究和重大课题的攻关,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结合分局的管理办法及本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程技术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自身形象和素质,增强社会声誉,保证工程质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最根本性工作。技术管理的工作成效是通过在建设项目中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而间接反映出来的。
第二章 编制依据
第三条 工程技术管理的依据是:国家住建部所颁布的法规、法令、基本建设的技术政策;设计文件;国家、省市以及地区的行业标准、规范、有关规定;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和其它经济合同。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权限
第四条 机构设置
(一)项目设立技术质量生产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技质产办),在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的领导下全面开展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二)项目部技术管理机构设置为:决策层(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由领导班子成员组成)—管理层(以项目部技质生办产为核心,由项目部各职能部门组成)—执行层(项目部下属各外协队)。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图见附件1。
第五条 职责
(一)项目经理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地方、公司及分局的有关工程技术政策、法规、制度。
2、领导有关技术、科技档案、科研等工作,对新技术科研成果及合理化建议进行审批。
(二)总工程师职责
1、全面负责项目部技术管理工作。
2、主持召开项目部技术工作会议和大型专题技术会议,对会议讨论和施工中发生的重大技术问题作出的决定负责,在项目经理批准后组织贯彻实施。
3、负责总进度计划的编制和调整,组织年、季、月度计划的编制和审查。
4、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有关合同文件、技术文件,以合同为依据开展各项技术工作。
5、组织设计交接桩及复测工作,负责项目的测量管理和试验管理工作。
6、承担对外技术联系,负责合同中的图纸供应催促和设计变更联系工作。
7、负责对业主、监理、设计等相关单位的技术沟通和反馈工作。
8、参与各项科技攻关、技术革新活动,指导作业队QC小组活动,做好各项技术成果的鉴定、申报工作。
9、负责组织项目部各类施工方案优化项目,研究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各种施工要素的优化配置。
(三)各副经理职责
1、参加有关技术、科技档案、科研等工作,对新技术及科研成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2、负责本职范围内的技术管理工作。
(四)技术质量管理办公室职责
1、在项目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全面负责项目部技术管理工作,指导各外协队技术管理和现场施工技术工作。
2、负责项目部所承建的工程及各项施工内容施工组织、方案的编制和技术交底工作。
3、负责编制年、季、月计划。对生产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依据。
4、负责图纸工程量的计算、统计和核对。负责对上工程量的编制、上报,对下工程量的审核工作。负责对上、对下工程量台账的建立、更新、核对等工作。
5、负责物资需求计划和增补计划的编制和填报,并建立材料台账。
6、负责工程日报、周报、快报、工地例会等资料的编制和上报。
7、做好变更索赔资料的签证、收集、整理。
8、负责POWER ON工程管理软件的管理工作,按时将专业相关模块进行录入。
9、配合物资设备办公室做好材料核销工作。
10、负责技术文件的接收、处理工作。
(五)安全管理办公室职责
1、参加有关技术、科技档案、科研等工作,对新技术及科研成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2、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管理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
3、按时参加施工技术交底会议,并按技术交底内容要求安排施工。
(六)生产管理办公室职责
1、参加有关技术、科技档案、科研等工作,对新技术及科研成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2、将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部施工思路及建议应用于施工过程中。
3、按时参加施工技术交底会议,并按技术交底内容要求安排施工。
(七)经营财务管理办公室职责
1、参加有关技术、科技档案、科研等工作,对新技术及科研成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组织好施工变更工作。
(八)物资设备管理办公室职责
1、参加有关技术、科技档案、科研等工作,对新技术及科研成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2、按技质生办所报的需求计划和增补计划,及时采购施工所需物资,加强材料使用和管理工作。
(九)测量队职责
1、参加有关技术、科技档案、科研等工作,对新技术及科研成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2、负责施工现场的测量工作,出具测量成果,并提交项目部技质生办。
3、按时参加施工技术交底会议。
(十)外协队职责
1、在项目总工程师和技质生办的领导下做好技术管理和现场施工技术工作。
2、依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在各单项工程开工前负责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负责技术指导,并认真填写有关施工记录和验收表格。
3、解决施工中出现的一般技术问题,对重大技术问题必须向项目部技质生办报告以便妥善解决。
4、按照项目部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单项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在项目部批准之后严格按照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施工。
5、负责填写、收集和整理各种原始记录,及时报送项目部有关职能部门。
6、积极配合好测量、试验方面的工作,做好施工放样和现场试验工作。
7、参加工程竣工资料的整理和技术总结的编写工作。
8、在施工中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努力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第四章 技术管理的原则
第六条 技术管理与其它专业管理相辅相成,互相衔接,应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信息渠道,相互学习,增加沟通,共同搞好技术管理工作。
第七条 技术管理工作不仅自始至终地存在于建设施工阶段全过程,而且向前后延伸,具有紧密衔接、连续运行的特点。因此要求技术管理的机构和人员相对稳定,不宜随意变动。但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难以做到一成不变,这就要求技术管理有较严格的记录、交接和信息传递的制度。
第八条 技术工作本身应创造条件,实现方法手段的现代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第九条 技术管理工作要崇尚科学,相信科学,以科学的眼光进行管理。在整个工程的运作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作到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条理化以及适应现场的针对性。
第十条 技术管理的原则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技术政策、科技路线、基本建设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从实际出发,适应社会环境,增强活力;
(二)一切从用户出发,满足顾客(建设单位、使用单位)的需求,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实施精品战略;
(三)技术管理必须围绕“以质量、安全为核心,以工期任务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四)面向现场,强化基层技术管理。建立畅通、迅速的信息渠道,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统一有效的技术管理网络体系;
(五)强调技术工作的书面化程序,满足可追溯性原则。技术工作要求作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第五章 施工技术管理
第十一条 图纸会审及复核制度
(一)图纸会审目的
了解设计意图,明确质量要求,将图纸上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专业之间的矛盾等,尽最大可能解决(在工程开工之前)。
(二)会审参加人员
项目经理、总工(技术负责人)、工程技术员、内业技术人员、质检员及其它相关人员。
(三)会审时间
一般应在工程项目开工前进行,特殊情况也可边开工边组织会审(如图纸不能及时供应时)。
(四)会审组织
由技质生办负责组织、落实。
(五)会审内容
1、审查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和有关规定。
2、审查施工图的基础工程设计与地基处理有无问题,是否符合现场实际地质情况。
3、审查建设项目坐标、标高与总平面图中标注是否一致,与相关建设项目之间的几何尺寸关系以及轴线关系和方向等有无矛盾和差错。
4、审查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和清楚明确,核对建筑、结构、g钢筋安装、预埋件安装等图纸是否相符,相互间的关系尺寸、标高是否一致。
5、审查建筑平、立、剖面图之间关系是否矛盾或标注是否遗漏,建筑图本身平面尺寸是否有差错,各种标高是否符合要求,与结构图的平面尺寸及标高是否一致。
6、审查建设项目与地下构筑物、管线等之间有无矛盾。
7、审查结构图本身是否有差错及矛盾,结构图中是否有钢筋明细表,钢筋砼关于钢筋构造方面的要求在图中是否说明清楚,如钢筋锚固长度与抗震要求长度等。
8、审查施工图中有哪些施工特别困难的部位,采用哪些特殊材料、构件与配件,货源如何组织。
9、对设计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可能性和应采用的必要措施进行商讨。
10、设计中的新技术、新结构限于施工条件和施工机械设备能力以及安全施工等因素,要求设计单位予以改变部分设计的,审查时必须提出,共同研讨,求得圆满的解决方案。
(六)会审程序
1、会审由技质生办召集进行。并由技质生办通知外协队参加。
2、会审分专业会审和综合会审,解决专业自身和专业与专业之间存在的各种矛盾及施工配合问题。无论专业或综合会审,在会审之前,应先由设计单位交底,交待设计意图、重要及关键部位,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的作法、要求、达到的质量标准,而后再由各单位提出问题。
3、会审时,由项目内业技术人员提出自审时的统一意见,并作记录。会审后整理好图纸会审记录,由各参加会审人员签字。
4、根据实际情况,图纸也可分阶段会审,如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修工程、水电暖工程等:当图纸问题较多较大时,施工中间可重新会审,以解决施工中发现的设计问题。
(七)会审记录内容
1、工程项目名称(分阶段会审时要标明分项工程阶段)。
2、参加会审的单位及其人员名字。
3、会审地点,会审时间。
4、内容:
(1)对设计图纸提出存在的矛盾、问题,由技质生办联系设计单位(设计代表)予以答复修改(要注明图别、图号,必要时要附图说明)。(2)外协队为便于施工,施工安全或建筑材料等问题要求设计单位修改部分设计的会商结果与解决方法。(要注明图别、图号,必要时附图说明)
(3)会审中尚未得到解决或需要进一步商讨的问题。(4)列出参加会审单位名称,并盖章后生效。
(八)复核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对重要的和影响全面的技术工作,必须在分部分项工程正式施工前进行复核,以免发生重大差错,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当复核发现差错应及时纠正,方可施工。
(九)技术复核的主要内容
1、建筑物的位置和高程:四角定位轴线的坐标位置,测量定位的标准轴线位置及其间距,水准点、轴线、标高等。
2、地基与基础工程:基坑(槽)底的土质;基础中心线的位置;基础底标高、基础各部尺寸。
3、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模板的位置、标高及各分部尺寸、预埋件、预留孔的位置、标高、型号和牢固程度;现浇砼的配合比、组成材料的质量状况、钢筋搭接长度,预埋构件安装位置及标高、接头情况、构件强度等。
4、砌体工程:墙身中心线、皮数杆、砂浆配合比等。
5、屋面工程:防水材料的规格及要求等。
6、钢筋混凝土柱以及特殊屋面的形状、尺寸等。
7、管道工程:各种管道的标高及其坡度,化粪池、检查井底标高及各部尺寸。
8、电气工程:变、配电位置,高低压进出口方向,电缆沟的位置和方向,送电方向。
9、技术复核记录由技质生办工程技术人员复核并负责填写,并经质检人员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签署复查意见并签字。
10、技术复核记录必须在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办理。
11、技术复核记录由技质生办工程技术人员交项目资料员,资料员收到后应进行造册登记后归档。
第十二条 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写
(一)作用
专项方案编制的过程,是深入熟悉图纸、规范的过程,也是技术负责人、技术员、施工员、安全员等主要人员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沟通讨论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熟悉设计图纸、国家规范、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可以确定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规划、机械设备选择、施工顺序安排、施工进度安排,落实各项工作。
(二)编制对象
1、专项施工方案以施工难度较大、技术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或新技术项目为对象编制的,是具体指导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技术文件。
2、专项施工方案以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为编制依据,按不同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方法,是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进一步细化。
3、常规需要编制的专项方案
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含大体积混凝土)、打桩工程、脚手架工程、砌筑工程、物料提升机、季节性施工、临时用电、水电安装工程、保温节能工程、防水工程、质量通病预防、临时设施、危险源控制。
(三)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批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项目内业技术人员以及有关人员参加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项目经理批准。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督促实施。
(四)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内容
1、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2、施工进度计划。
3、劳动力计划及劳动组织。
4、机具设备计划,特别是主要施工机具。
5、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
6、技术组织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雨期、冬期、施工技术措施、降低成本技术措施。
(五)专项施工方案的发放
经批准后的专项施工方案,由技质生办资料员登记发放。第十三条 技术交底
(一)总则
1、在工程正式施工前,通过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工程难点及施工操作要点以及工程质量标准,做到心中有数。
2、技质生办向外协队工程技术负责人进行分部分项工程交底,并做好记录;外协队工程技术负责人向班组进行分部分项工程交底,并做好记录;班组长向工人交底,并做好记录。
(二)技术交底范围划分
1、项目工程、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经批准后,由技质生办主持向外协队全体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交底参加人员也可扩大到班(组)长,视具体情况确定。
2、外协队工程技术负责人对班(组)技术交底,是各级技术交底的关键,必须向班(组)长和有关人员反复细致地进行。
3、班(组)长向工人技术交底;班(组)长应结合承担的具体任务向班(组)成员交待清楚施工任务、关键部位、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分工及配合、安全等事项。
(三)技术交底的要求
1、除领会设计意图外,必须满足设计图纸和变更的要求,执行和满足施工规范、规程、工艺标准、质量评定标准和建设单位的合理要求。
2、整个施工过程包括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均须作技术交底,对一些特殊的关键部位、技术难度大的隐蔽工程,更应认真作技术交底。
3、对易发生质量事故和工伤事故的工种和工程部位,在技术交底时,应着重强调各种事故的预防措施。
4、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交底内容字迹要清楚、完整,要有交底人、接受人签字。
5、技术交底必须在工程施工前进行,作为整个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的一部分。
(四)技术交底的内容
1、施工图纸。
2、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3、重要的分部(项)工程的具体部位,标高和尺寸,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及规格。
4、土建与水、电、暖、设备安装之间,各工种之间,队与队之间在施工中交叉作业的部位和施工方法。
5、流水和立体交叉作业施工阶段划分。
6、重要部位,冬、雨季施工特殊条件下施工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7、保证质量、安全的措施。
8、单位工程测量定位,建筑物主要轴线、尺寸和标高。
9、现浇砼、承重构件支模方法、拆模时间等。
10、预制、现浇构件配筋规格、品种、数量和制作、绑扎、安装等要求。
11、管线平面位置、规格、品种、数量及走向、坡度、埋设标高等。
12、单位工程平面布置图。
13、砼、砂浆、防水、绝缘、防腐材料和耐火胶泥等配合比及试件、试块的取样、养护方法等。
14、焊接程序和工艺。
(五)技术交底记录的归档
技术交底记录的归档,实行谁负责交底,谁负责填写交底记录并负责将记录移交给项目资料员存档。
第十四条 现场技术管理
(一)施工测量
1、做好原始地形,水准控制网,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工作;
2、认真做好工程线路、结构物及本工程所涉及所有工程的复测校核工作;
3、为了严格保证建筑物体形尺寸,测量人员必须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
4、对于外单位移交的工作面,测量人员必须对其移交的测量资料进行复测,如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技质生办,以便进一步复核、确认;
5、测量队负责保留测量原始资料,负责提供施工期和竣工所要求的测量资料。
(二)试验
1、所有原材料(水泥、钢筋、钢材、砂石料、止水材料、外加剂、掺和料等)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和使用说明书,同时按有关规定进行抽验,严禁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中;
2、试验管理人员要按规定时间向技质生办报送有关试验资料;
3、试验管理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对试验仪器和设备进行检验,及时校准,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完好率。按规范、技术条款和合同规定做好砼检验、土工试验等。及时提供砼、砂浆等配合比,并定期编写有关质控报告;
4、施工过程中各种原材料、配合比等变化时,必须通过试验,取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实施;
5、完好保存试验原始资料,并参与工程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工作;
6、试验人员要做好资料的保密工作,所用资料一律不得向外界散布。
(三)现场作业技术管理
1、现场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图纸、通知、技术要求等)规范、合同技术条款、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2、对于较复杂重要的工艺、设计要求,在施工前,外协队技术人员必须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现场指导、检查施工过程;
3、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做好当日、当班的施工记录、并定期交管理人员分类、归档;
4、监理、设计的现场变更或技术方案修改,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应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技质生办及有关领导。
5、外协队技术人员应该提前熟悉施工图纸设计意图,当发现图纸错误或设计不明确的,应该及时与工程技术部门沟通解决,不能盲目施工。因外协队不熟悉设计文件而盲目施工造成的工程返工,由外协队自行负责。
6、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应对关键施工部位留有影像资料,并根据施工日期与施工部位进行分类存档。
(四)工程技术施工记录管理
工程技术施工记录是工程验收必不可少的资料,也是竣工报告编制工作及技术工作总结和补偿工作所必须的原始资料。所以现场值班技术人员要认真填写好各种施工原始记录,特别是隐蔽工程的施工原始记录。
第六章 工程计量管理
第十五条 对上工程量填报、对下工程量审核和工程变更
(一)对上工程量填报:按业主要求的填报日期和填报格式按时上报每月工程量,并建立健全工程量统计台账。
(二)对下工程量审核:
1、工程量审核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时完成,不能无故拖延。审核人要及时认真做好审核项的记录工作,按规定建立健全工程量统计台帐。
2、对下工程量结算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设计量进行结算,因外协队内部管理不规范、施工技术落后、返工等其它自身原因造成的材料浪费、丢失等,超出的工程量由外协队自行承担。该部分工程量从每月工程款中扣除。
(三)工程变更:在项目开工前,认真研读合同条款、施工蓝图,分析本工程有可能出现的变更点,做好工程量变更计划;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工程实际优化方案,提出变更意见,认真熟悉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及时与监理、设计部门沟通,保证变更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建立健全变更工程量台账,收集变更相关依据。
第十六条 台账管理
项目部工程量台账应包含但不限于:初始合同工程量台账、合同过程新增项目工程量台账、施工图工程量台账、设计变更工程量台账、临建施工项目工程量台账、计量(对上、对下)结算工程量台账。
(一)初始合同工程量台账。是指合同文件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为内容建立的工程量台账。
(二)施工图工程量台账。指完成合同工程的全部施工蓝图工程量为内容建立的工程量台账,对应合同《工程量清单》,按照当月月完成工程量进行填写。
(三)合同过程新增项目工程量台账。指在主合同执行过程中,新增加的与业主以协议形式确定的工程量为内容建立的工程量台账。
(四)变更工程量台账。指合同执行过程中因超出合同边界条件向业主方提出并经过批复而增加工程量,包括设计变更工程量和监理单位指令变更工程。
(五)计量结算工程量台账。指合同结算时分次计量支付的工程量。
(六)临建施工项目工程量台账。指为满足主体施工要求临时修建的辅助项目。
第七章 技术文件管理
第十七条 业主和监理技术文件的处理
(一)接收:技质生办专人负责接收、登记工作。各管理部门及外协队也应设置专职或兼职的人员负责由技质生办转发的业主和监理的技术文件的接收、登记工作。
(二)分发:技质生办负责业主和监理文件的拟办工作,负责向项目部内部各单位及相应的合同单位的分发工作。
(三)分发的范围
1、项目经理、副经理:主要分发涉及到总平面布置、进度计划、主要工程量、业主的重要指示及批文等技术文件。
2、总工程师:业主和监理所有的技术文件。
3、各职能部门:业主和监理所有的技术文件分别下发技质生办、安全管理办公室、生产管理办公室、经营财务办公室及各外协队、测量队,涉及到材料计划、设备计划的技术文件下发物资设备办。
(四)文件校审:业主和监理的文件分发至各部门时,应积极对其校审。对校审后发现的问题由技质生办统一汇总后,以书面文字形式报告业主或监理。
(五)存档:技质生办对业主和监理所有的技术文件(原件)存档一份。上述存档文件应按竣工资料的要求进行分类,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
第十八条 项目部内部技术文件的处理
(一)项目部内部技术文件(含图纸、方案、施工记录、影像资料、各类台账及其他相关资料等)的接收、分发、存档的处理同业主和监理文件的处理,并与项目部综合管理办公室的文件处理程序一致。
(二)签发:上报业主和监理的一般性技术文件由总工程师签发,重要文件、图纸(如涉及到大的施工方案、总施工进度、整体平面规划布置等),由项目经理签发。
(三)按工程竣工要求做好文件资料的分类管理和存档工作。
第八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在执行过程中如遇公司、分局新的规定,由技质生办统一做出补充规定和修改。本办法未提及部分按照公司、分局的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十条 本办法解释权归属技术质量管理办公室。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