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经济债务规模首次降低,但家庭债务却在上升,这意味着什么?
中国经济债务规模首次降低,但家庭债务却在上升,这意味
着什么?
随着我国经济近几十年来的快速发展,我们广大劳动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大幅改善,同时,在我们追求高质量的物质生活时,多数人是以大量举债换取而来,于此相呼应的是居民部门债务占GDP的比重在近年来持续高速攀升(居民杠杆率),据数据显示,2008年为18%,但是自2008年以来居民杠杆率开始呈现迅速增长态势,到了2017年三季度居民杠杆率已经高达48.6%。截至2017年10月底,根据央行数据,短期住户类消费贷款由2010年1月的6821.47亿元增长至2017年10月的65594亿,增长了近10倍。我们债务规模持续增加同时,换来的不仅是经济增长,还有在这些数据背后,却依然掩饰不住对我们经济生活的焦虑感。焦虑感来自我们对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问题,也因此多数人感觉赚的钱远远不够自己的支出。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居民债务急剧增长的背后,还存在着债务问题对经济隐患的重大风险,一方面来看居民部门在哪里背负的债务最多,那里出现的风险或变得更高,另一方面,在居民债务急剧增长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警惕的是债务的承受能力,毕竟借的钱总是要还的。那么哪里是居民部门背负债务最多的领域?房贷啊,高攀不起的压力成家立业是每个成年人的梦想,成家一般要有个温暖的家庭,在我国传统社会习俗上成家要先有个家,也就是要有住房。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近十几年来迅猛增长,房价的动态成为人人关注的经济问题,与此同时,广大劳动群众背负起沉重的房贷压力,目前来看房贷已经成为我国家庭债务与增加债务的主要因素。中 国社科院近期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7-2018)》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居民购房抵押率升至50%,已经接近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 爆发前的水平。一般来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我们的收入也会变得越来越高,相对债务会变得越来越低,但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居民部门债务占居民可支配收入 的比重,从2006年时的18.5%暴涨至2017年8月的77.1%。通过数据完全可以想象我们负债的压力有多大。而美国居民部门债务率从20%提升到50%以上,用了接近40年时间,我国却只用了不到10年时间,可见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飙升速度非常值得警惕。一边是广大劳动群众背负巨量的债务压力,已经到了值得警惕的地步,而另一边是我们的消费量更上一层楼,据美国华盛顿邮报近日报道,2018年,中国的零售额预计将会和美国持平,甚至超过美国,这将是有史以来的首次,也是中国成为另一个经济超级大国的标志。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痛并快乐着?
在新年贺词中提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随着城镇化的持续发展与住房多举并措,我们住有所居将得到进一步保障,但是在保障的背后下,居民在住房借贷及债务规模上却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有时候这些压力带来的焦虑感往往让人不敢懈怠。从经济的发展角度来看,也只有让经济保持持续发展,居民收入保持持续增长,并且从多方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解决经济出现的一些不足,否则,现在就比如是大象骑自行车,一停下来后果不堪设想!2017年地方债发行收官,截至12月,全国今年各地方政府共发行1132只地方政府债券,总规模为43561亿。截至2016年末,全国法定限额内政府债务余额27.33万亿元,负债率(债务余额/GDP)为36.7%。众所周知的是,地方债在近年来的野蛮生长中,其规模早已达到天量,相应的如果对其置之不理,地方债市场的巨大风险及其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负面影响将成为全球担忧的中国版“灰犀牛”。而融资平台、城投债等是地方隐性负债的主要方式,在统计上往往被算做企业部门负债,这不利于准确判断我国各部门的杠杆率风险。而防范风险在各个重要会议上一提再提,显然,对于地方债治理已经箭在弦上,这颗埋在经济中的“雷”到了该适当解除的时刻了。幻想要破灭,淡化GDP在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随后在近日财政部整改报告提出,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坚决打消地方政府认为中央政府会“买单”的“幻觉”,坚决打消金融机构认为政府会兜底的“幻觉”。对于下一步地方债监管的工作计划,将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放到了第一位。在治理地方债问题上,高层坚决治理的态度可见一斑。在具体措施上,12月27日至28日,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有效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严禁以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通过高层视角可以看出,对于地方债尤其是隐形的地方债务问题措辞严厉,也就是说,新一轮整顿、规范地方债的大风暴已经来临,在将来一段时间内,一些城市在建设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脱离当地财力可能的项目或将会进一步得到抑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小城市,为了搞政绩过度举债,急于超前发展而不考虑还钱,在违法违规融资问责不到位这一问题上有望将坚决治理。(涉及到乌纱帽,可不能小觑)。在将要严厉治理整顿地方债的同时,对于经济发展会产生多大影响呢?相对来说,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依靠债务驱动投资,当经济进入新时代以后,经济从高速度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告别经济高速度增长或意味着淡化GDP考核,一些城市为了追求政绩而盲目上项目的冲动也将随之而淡化,这有利于城市的合理发展,进一步资源优化。不过,对于一些依靠拿城市扩张项目来运营的公司不是一件好事情,进而可能会影响一部分就业,尤其是在要求财政压缩一般性支出的情况下。当然在涉及到重点领域和项目上依然会保持支持力度,比如一些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以及生态环保领域。整体来说,在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前,我国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未来三年的首要攻坚战之一,地方债务风险将会从全方位得到整顿,最后多说一句,千万不要小看治理地方债风险,毕竟多数城市的发展是依靠举债来拉动经济发展的,在抑制部分债务投资的情况下,相应地或许会让一部分人感觉到钱会越来越难赚。正所谓钱往哪里流,财富就向那里聚集,在 我们国家内,央行每月公布的金融统计便能对财富流向略知一二!中国9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人民币贷款,m2货币同比供应,三项数据均超市场预期,尤其是 m2出现反弹,对于整个经济市场都具有风向标似的意义,而信贷规模的增长,尤其是在当下经济环境中却依然保持高温的模式,足以说明企业及居民在加杠杆,这种高温模式对于当下的经济环境一点都不应景,那么还能持续多久?不可持续的资本扩张央行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5.57万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1.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流通中货币(M0)余额6.97万亿元,同比增长7.2%,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1445亿元。上述数据整体反应出我国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从具体数据来看,m1两位数增长,说明消费及终端市场比较活跃,m2增速出现反弹,说明市场中投资及中间市场较活跃,很明显,M1增长速度高于M2,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存在通货膨胀风险。客 观来说,从限产及环保政策下部分供应受到压缩,需求是比较强劲的。但是终端市场通过CPI数据来看,消费并不是很乐观。数据是反应于经济活动后的表象,同 时也对未来市场做出前导,从m2反弹角度来看,社会资金需求量大增,通过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更加反应出当下的资金需求量。央 行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6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1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46 万亿元,同比多增1.46万亿元,在今年来,高层强调让金融回归到服务于实体经济中,从社会融资角度来看,取得的成绩不错,同时,也反映出实体经济投资有 所增加,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从人民币贷款中可以看出,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1.16万亿元,同比多增9980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5.7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5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2万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短期贷款和稍长期限的中长期消费贷激增。消费贷已经有所变质,据报道对于银行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违规流入其它领域,监管部门严查居民消费贷流入房地产市场。而中长期贷款增加了4万多亿,加上部分短期贷款,这里面或绝大多数部分资金流进了房地产领域!今年前三季度新增贷款中有一半以上来自居民部门,居民加杠杆速度依然处于高温状态,但是这种高温状态是不可持续的,原因来自于宏观调控!悄悄变化的趋势剑指何方?当前我国经济正在调结构转型,前三季度新增贷款持续增加,居民与企业适度加杠杆无可厚非,但是尤其是居民加杠杆近期出现明显高温态势,这在宏观经济调结构的背景是相违背的。居民加杠杆主要资金流向于水泥盒子,资产泡沫有可能进一步膨胀,在当前抑制房地产泡沫背景下,以及金融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居民加杠杆恰恰是最大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央行行长在公开发言中提到:中国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断综合施策,补短板、去杠杆、警惕并防控影子银行、房地产市场泡沫等风险。显然,去杠杆及房地产市场泡沫风险即将成为调结构主旋律。最后,希望随着经济结构的持续向好发展,在衣食住行方面,广大劳动群众可居者有其屋!在一些国际知名经济学者们看来,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复苏期,经济增速有望再塑活力,但是让人担忧的是部分资产泡沫,比如像美国股市,日本债市,还有一些国家的房地产等资产泡沫,这些担忧是值得考虑的,毕竟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市场还存在客观规律,眼看美股近八年来连创新高,眼看个别国家房地产泡沫严重,任何一个泡沫被引爆或将带来新的危机。作为富人来讲,他们掌握的信息流是远高于普通人的,听其言不如观其行,看看他们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资产布局,管中窥豹,或许对我们有所裨益。富人愈富在我们生活感知中,我们多数人可以感觉到贫富差距有所加大,社会阶级或进一步固化,甚至在九零后中流行“丧文化”,这些问题存在经济上的因素众多,但重要因素之一或许是“先富带不动后富”,富人现在变得越来越富,能通过个人努力实现财富跳跃的人却是愈来愈少。据 咨询公司凯捷(Capgemini)发布的最新全球财富报告称,2016年全球富豪们的资产净值总计创纪录地升至63.5万亿美元;数量增长近8%,人数 创纪录的达到1650万,其对于富豪的定义是:拥有100万美元或以上的可投资资产,不包括主要居所、收藏品和消耗品。100万美元,大约折合670万人 民币,相当于北上广深的一套房吧,除去个人居所,有两套房基本可以列为富人阶层(想想那些拆迁户,虽然他们具有先天优势,但是当下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崛起,部分有为青年通过个人奋斗也可以进入富人阶层),从国家富人角度分布来看,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的富人最多,加起来占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中,美国富人约有480万人,中国有113万人。当前他们的资产分布也出现了明显差异。房产or现金要 说国内富人通过何种门径致富,相信很多人会想到通过水泥盒子致富,但是纵观国际富人致富路,当属于炒股,今年上半年,股市帮助了全世界很多富人的资产快速 增长,以此成为他们的第一大资产,截至今年二季度,全球高净值投资者的持股量在世界股市总量中的占比为31.1%,高于2016年年末的24.8%。通过国内轮流做的首富们可以看出,他们的身家多数寄托于自身公司的股票涨跌。值 得关注的是,当前越来越多的富人们开始重视持有现金,富人们持有的第二大资产是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占比约为27.3%,比去年末的23.5%有所扩 大。相比于当下多数人备受青睐的房产投资,房地产在富人资产包中的占比缩小到了14%,低于去年的18%。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下,富人们用行动力来表现出 对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热爱,但是对于地产的热度有所下降,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股市持有信心。总结无论是在经济下行压力期间,还是在经济快速发展当中,相对来说机会总是无处不在的,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我国广大劳动群众来讲,虽然经济大环境不景气,但并不应该只观眼前的苟且而摒弃对自身努力的价值。希望随着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取,去博得一个美好的未来,亦或是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