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在校时间”的法律解读及对策
“学生在校时间”的法律解读及对策
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之一是学生伤害事故是在校期间发生的,但至今对学生在校时间还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由此导致法院在判决时因对学生在校时间的理解不同,大致相同的案件,却出现了不同的判决结果。因此,研究学生在校时间及对策,对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无论在法律规定的层面上,还是在学校和家长实践的层面上,都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缘起――学生在校时间的争论
案例一:大连市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张某在午休时见两名同学在玩耍,于是打招呼想加入。其中一名学生王某见状想用拳头阻止,由于没打到,便将其绊倒,随后王某把张某摁在墙上,将其左腿踢伤。经诊断,张某韧带损伤,张某家长为此花去医药费7000余元。出院后因赔偿问题未达成一致,张某家长提起诉讼。
法院宣判,学生在校期间学校有教育管理责任,学生受伤,学校应负赔偿责任。
案例二:沈阳市某中心小学学生刘成和王亮午休时间在校园里相遇,两人用石子下起了棋。在这过程中,王亮不小心将刘成的食指打伤,导致刘成左手食指骨远端骨折。经司法鉴定,刘成为九级伤残。事故发生后,刘、王两家就赔偿问题进行了磋商,但未达成一致。刘成将王亮、王亮父亲和中心小学告到了法院,要求王家赔偿医疗费、交通费、伤残补助费等共计近2万元。
法院审理认为:原告刘成身体受到被告侵害,被告王亮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另外,事故发生时间为午休时间,被告中心小学在本案中无责任,故不承担赔偿责任。最后,法院判决由被告王亮的父母赔偿原告刘成医疗费、交通费等相关费用。
案例三:柳州市某小学一年(2)班学生张翔午托于本校,某日中午吃完午饭从教室跑出时意外摔伤。事故发生后,张翔被送到校医务室治疗,校医察看了张翔的身体后立即通知了其父母。张翔父母到达后,将张翔送至该市人民医院,经诊断为左肋骨踝间骨折,张翔住院期间共花费医疗费8354.6元,护理费2580元。出院后双方未就赔偿问题未达成一致,张翔的父母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判决认为,被告某小学赔偿原告张翔医疗费、护理费等共计3702.56元,其余由自己承担。
三起案件的共同特点是学生的伤害是在学校发生的,焦点在于午休时间是否属于学生在校时间,这也是法院对学校在三起学生伤害事故中责任认定结果不同的原因之一。
司法审判结果表明,如果不弄清学生在校时间问题,便难以保证审判标准的统一性,势必影响审判结果的公正性和一致性,必然不能保护学校、学生及其家长的合法权益。
二、学生在校时间的界定
根据法律规定,学校与学生之间是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如果学校接受了委托,与家长签订了“委托协议”,便发生了监护权的暂时转移。在“委托协议”履行期间,学校应按照协议规定,对学生在校的生活安全履行监管和照顾的义务,因没有履行好义务而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案例三中学生张翔是午托生,因此,张翔受伤事故发生的时间属于在校时间,法院的判决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但是,案例一和案例二中两位学生同样在午休时间受伤,案例一中的法官认为午休时间属于学生在校时间,案例二中法官的认定却截然相反。由于对学校承担法律责任前提之一的午休时间是否属于学生在校时间认定不同,导致审判结果也不同。
那么,何为“学生在校时间”?目前对学生在校时间众说纷纭,根据《办法》第2条“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和第13条“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的规定,笔者认为,学生在校时间是指学校履行教育管理职责时间。应据此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来界定学生在校时间段,即使相同情况的学生,在校时间段的界定也应不同。
1.对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的学生和寄宿生的在校时间,目前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前者的在校时间是指学生按学校规定的集合和活动结束后的解散这段时间;后者的在校时间是指按教委或学校的规定,学生星期日晚上或星期一早上进校门和星期五下午放学或星期六早上离校门这段时间。
2.对走读生,如果学生中午回家就餐,学生在校时间是指学生早晨进校门和上午放学离校门以及下午进校门和放学离校门这两段时间,包括上课、课间操和课间休息等时间。如果学生中午在校就餐,绝大多数人认为,学生在校时间是指学生早上进校门和下午放学离校门这段时间,相当于“日托生”。案例一中的法院法官就持此观点。
午休时间属于学生在校时间吗?笔者认为不属于,原因在于家长只委托学校负责学生的午餐,而没有委托学生就餐后的教育管理,因此午餐时间属于学生在校时间,午餐后的时间不属于学生在校时间,由此可见,在校就餐生的在校时间包括上课、课间、间操和就餐等时间。案例一中法官认为张某午休时间受伤属于在校时间受伤,笔者认为应认定放学时间,而且学校也不应承担赔偿责任。案例二中刘成受伤的时间也是在午休时间,但法官认为是学生非在校时间,笔者认为是正确的,且发生事故后,学校积极履行了救治义务,学校的管理和保护也是到位的,因此学校没有过错,不应承担责任。案例三中如果学生张翔不是午托生,他的受伤发生在就餐后,也不属于在校时间,则学校不应承担责任。尽管就餐后的午休时间不属于学生在校时间,但不能因家长未把孩子接回家或到校履行监护义务而延长学校履行教育管理学生职责的时间,把家长的监护时间无法律依据地转移给学校。为了避免午休时间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笔者建议,学校最好像案例三那样与家长签订午托协议。
3.对接送生,如果是校车接送,学生在校时间是指早上学生到校车停车站集合和下午放学学生在停车站下车这段时间,包括午休时间,相当于日托生。如果是家长集体租车接送,学生不在学校就餐,在校时间和不在校就餐的走读生的在校时间相同,如果在校就餐,在校时间和在校就餐的走读生的在校时间相同。学生在下车后和进校门期间的衔接问题,最好由学生家长与接送车所有者签订协议时做出明确规定,如司机接送学生时,要点名,发现学生没在车上,应及时与家长和学校联系,避免因管理真空而导致管理不到位,发生伤害事故。
三、学校采取的对策
分析学生在校时间,不仅可以促使学校和学生家长在各自负责的时间段内履行各自义务,而且对于处理因涉及学校管理职责履行不当或以未尽教育管理义务为由而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要根据学生在校时间段和学生的年龄、认知能力以及法律行为能力,采取不同的对策,预防学生伤害事故发生。
1.教育教学活动时间采取的对策。教育教学活动时间是教师按照学校的安排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的时间,是学生的非自由时间,主要包括上课、课间操、课外活动课时间。学校要教育教师严格执行学校有关规定,无论组织什么活动,事先既要加强学生教育,又要检查和消除可能存在危险的因素,事中要加强指导管理,同时教育教师不能伤害学生,如体罚等。
2.非教育教学活动时间采取的对策。非教育教学活动时间是在校学生按照学校规章制度要求,自主安排并自行活动的时间,是学生的自由时间,主要包括上课前、课间休息、午休和放学后出校门前等时间。由于学生在这段时间活动的自主性,使得学校对学生管理职责的履行在事实上相当困难,因此,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采取不同的对策,避免和消除相应的危险。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学校不仅要加强教育,而且要尽可能采取必要措施,同时要召开家长会,使家长知道学校的有关规定,最好签订有关协议,如对放学后出校门前这段时间,很多学校有比较好的规定:班主任要将学生交到在校门口学生的家长手里;如果家长没有提前告诉班主任不来接孩子,班主任要将学生带回办公室等家长来接或给家长打电话询问情况。对于决定不接孩子的家长,学校要与之签订相应协议;再如,对在校就餐生,学校与家长要签订“午托协议”。这些规定厘清了学校和家长各自教育管理职责履行的时间段,便于双方更好地履行义务,不仅预防和避免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也有助于法律纠纷的解决。对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的不断提高,学校只需经常加强学生的教育即可。如果学生因不知道学校的有关规定而造成伤害,学校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由于受师生比和学生自身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学生在自由活动时间内受到了伤害,只要学校履行了相应的职责,便不能苛求学校,学校也就不应当承担事故责任。
另外,无论在学生自由时间还是非自由时间,学校对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都要建立常规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消除。特别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前,要求教师检查相应设施设备的安全性。
总之,对学校承担学生伤害事故责任前提之一的学生在校时间问题的研究,即讨论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是否承担法律责任问题不是本文的终极目标,让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在各自的职责时间内都能履行各自应尽的义务,让学生得到最安全的呵护,并能够自由地成长,这才是本文最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连宁,孙葆森.学校教育法制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 李晓燕主编.教育法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二篇:学生在家在校表现不一样的原因及对策
学生在家在校表现不一样的原因及对策
参加工作近十年,接过家长的“求救”电话无数,其中不乏这样的内容:“老师,你总说我的孩子在学校很听话,可是他一回来就只知道看电视,我怎么说都没用,帮我说说他。”“怎么我的小孩在家里倒是趾高气昂,活泼好动,可一出到外面,尤其见到陌生人后就变得很拘谨,回答陌生人的问题也总是低头小声回答呢?”......是的,不管我教的是哪个年级,哪个班级,班上都有在家和在校表现不一样的学生,有的在校文明有礼,可是到他家访时,却发现他对待父母长辈大呼小叫;有的在学校活泼好动,在家却孤言寡语,不愿意和家长说话或常常以“嗯”、“啊”等口语词来应付家长......这是什么原因呢? 据我分析,造成在校表现比在家好的原因通常有两种:一,环境不同,学校是一种群体环境,表现得好坏直接会影响到这个人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声誉,而孩子们都想得到他人的赞誉,他会以好的表现展现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同时自己也得到了一种自尊心的满足,并激励着今后更加努力的行动。其二,家庭是一种家庭成员生活的环境,孩子面对的是父母或其他亲人,孩子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最多也就是父母知道罢了。再加上有时父母的迁就或唠叨,加重了孩子的烦燥和反叛„„
对于这种孩子我的建议是:一是告诉她“三好”的含义,即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才是真正的三好。如果在家里太随便的话,会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还会使自己家人心情不愉快,二是对孩子合理的要求都应以表扬鼓励为主。不合理的要求也不要随意批评。可换个说法,变批评为鼓励,化教训为教导,并以信任的、幽默的语言说出来,可能效果显著些。随着孩子的长大,有些事情要相信她能做好,有时孩子做得不够的地方,则教给孩子具体的做事方法,和评价标准。这样的教育方法会不会更好些呢? 在学校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在家却孤言寡语,原因:
一、代沟。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变得太快,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和我们当孩子时感兴趣的话题不一样了。
二、认为在家长心中自己总是使人失望也会使孩子在家表现不佳,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使孩子望而生畏,从而总觉得抬不起头来,自信心不足。在校时却能得到同伴、老师的认同。
三、家长权威性过高。丘吉尔曾经说过“世界上最难的,莫过于掌握分寸。”有的家长盲目的认为孩子只有听话、服从才是好孩子。当孩子对家长吩咐的事提出异议时,总是粗暴的制止,强硬的命令.....那么作为想要和孩子沟通的家长首先应该是个很好的倾听者,耐心听孩子说说身边的新鲜事,对社会上新生事物不要一概否定。然后要善于引导孩子,循序渐进,就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也不能一口吃个大胖子。对孩子的要求不能过高,要能使孩子“踮踮脚,摸得到”。最后要尊重孩子把他当成“小大人”,给孩子创造一个“平等、民主、关爱”的家。从而让孩子得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孩子的家校表现不一致 引:
问题1:慧老师你好!我女儿五岁多了,在家里面脾气比较倔强,而且有点像小男孩一样淘气,可是在学校里面却很守规矩。比方说:放学的时候我去接她,她明明是看到我了但是老师不说让她出来她就会一直坐在那里。总之,孩子在学校和在家反差特别大,这是为什么?我应该怎么办啊? 问题2:想请教慧老师一个问题。我家儿子过6岁了,今年开始小学一年级。上学还挺好的,兴趣也很高,就是在家太不听话了。中午睡觉捣乱不睡,半天好不容易睡着了,到上学时间又拉都拉不起来,又是一顿折腾,给我都气哭了呀。我可真是怕了呀,你说该怎么办呀? 问题3:慧老师,我的孩子在学校很听话,还经常被老师表扬。可是他一回到家,就跟换了个人一样,简直在学校是天使,在家就是个小魔鬼。天天只知道看电视,不管我怎么说都没用,请老师帮我说他之后,好那么几天,没几天又回到老样子了。请您支招。上面三位家长的问题都反映了孩子的家校表现不一致。一个是孩子在家活泼外向,不守规矩,在校却安静内向、遵守规则;另两个孩子是在家调皮任性,在校却表现不错。其实,这种家校表现不一致的两面性现象十分普遍。那为什么孩子们会有这样的不同表现呢?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孩子在家和在学校表现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是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是两种不同的育人环境。学校教育有明显的系统性,而且学校还是一种集体环境,有明确的规则性和社会性,对孩子的约束性较强。同时这种约束性的文化又对孩子们的相关表现进行评判,这样孩子们在学校表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地位和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文章原始来源:校讯通慧老师。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详细信息,负责将追究法律责任。家庭环境是由家庭成员的共同生活和相互约定组成的,对孩子的教育随意性比较大。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主要是结合孩子的家庭生活,从日常小事做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另外,在家庭中,孩子面对的是父母或其他亲人。一般来说,孩子期待父母能理解和接纳自己的表现,即使是一些消极情绪和行为。更何况,如今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中更是备受关爱。有时候甚至是孩子一哭,家长就心软了,一些本该执行的原则性问题就被耽搁了。那么,如果出现了这种家校表现不一致的情况,家长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1.建立平等亲子关系
首先,家长应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有的家长是溺爱孩子,不知不觉中使孩子成为家庭的核心,容易让孩子变得自私和任性。有的家长是采取权威式的教育,不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不给孩子话语权。这样容易让孩子在家变得不敢表达、不愿表达。明明的日记
今天很高兴啊,我们班大扫除评比得了第一名。其实我们许多小朋友在家里一点事也不做,但是在学校劳动可积极了。虽然在家里,我们是“小皇帝”、“小公主”,可那都是因为爸爸妈妈总说我们人小,什么都做不好,任何劳动的机会都不给我们。
可在学校,老师教育我们,让我们懂得了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集体的事要大家齐心协力来完成。今天的大扫除就是你扫地,他擦桌子,我拖地板„„大家干得热火朝天。虽然一开始我们做得不像样,但在老师的鼓励与指导下,我们干得越来越棒!
现在,我真想对爸爸妈妈说:虽然在你们眼里我还小,但我也有想法和能力,请尊重我,给我长大的机会。
看了明明的日记,不知道您有什么想法。慧老师想说,无论什么原因,家长都应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做到平等对待孩子。遇到问题听听孩子的说法,给孩子说话权;家里的事情也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这样可以帮孩子正确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受教育者和家庭普通成员。这种平等健康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孩子较快适应家庭环境与集体环境的转换,防止孩子在转换和适应过程中出现各类不适应的状况。2.加强家校沟通
其次,家长要及时与学校、老师进行有效沟通。在与老师交流沟通中,家长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不仅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而且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思想、言行和人际关系等。如果发现孩子在校、在家表现截然相反,就应立即与老师配合,努力探寻其中的原因,积极地帮助孩子调适心理,化解其中的矛盾和问题,使孩子的家校表现做到尽量一致。3.提高孩子对集体的适应能力
第三,培养孩子的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学校是一种集体环境,与孩子生活的家庭环境存在很多区别。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积极地为孩子创造群体环境,比如给孩子一些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如冬令营、夏令营之类的,让孩子有机会与同龄人交往,学会遵守集体规则,按照要求行事,培养孩子的集体认同感和集体适应能力。4.制定家庭行为规范 在家里,家长可以为孩子制定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和制度,让孩子明白在家里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制度一旦制定好,家长和孩子一定要坚持执行,不能因为孩子哭闹就心软。当然,执行制度时,家长应带头遵守。另外,为了让孩子在家里
身心得到放松,在执行规范时要注意技巧。比如,孩子把事情做好,适时予以表扬、肯定。
总之,孩子的家校表现不一致,这种差异性有一定的原因基础,与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区别有着直接关系。建议我们的家长朋友们,多多关注孩子,尤其是那些刚开始适应学校生活的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在家与在校表现的一致。
最近在和家长交流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在学校表现突出,展现积极的一面,学习、生活上都不用老师操心,当然也有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听话,在学校却是较为顽皮。针对这个问题,我找到了一下一份资料,供大家参考。小学生家校表现两面性问题的研究
随着现代社会家庭中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之情也日益明显,让孩子从小就在无限的关爱中成长。在家里,孩子是关注的焦点,他们可以任意而为,可进了学校后,集体中的孩子已不再成为焦点,这使他们丧失了自信,再加上对老师的畏惧心理,造成了一个令许多家长十分费解的现象,就是“小孩子在家在校表现迥异”。小孩子“两面派”似乎已经成为了司空见惯的现象。在校品学兼优、工作能力极强的完美学生,在家竟然变成了乱发脾气、没大没小、无所事事的坏小孩,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有或者一些在家精灵活泼、自信满满的外向小孩,在学校就变成了沉默寡言、自卑自负的内向小孩,那又是为什么呢?其实上述现象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学校、家庭两种不同的育人环境所致的。
一、家里备受关爱,校内常被忽略。
自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后,现在大部分的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家里只有那么一个小孩,当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家庭的中心。由于在家庭里地位非凡,因此小孩自然就会自信满满,有自信了就做什么都顺心,也喜欢交流了。但是,在学校,一个老师就要顾上几十个小孩,每个小孩的地位都可以说是平等的,老师没可能一一特别地照顾。这样以来,小孩就会经常被忽略,从家里的中心人物转变为校内的普通学生,因此这种落差就使得小孩慢慢失去了信心,从而越来越自卑,越来越内向。家长在家里不要特别的以小孩为中心,从小灌输人人平等的思想,让孩子从小就能在正常的环境中成长,自然的到了上学的时候,就不存在这种从关爱到忽略的落差了。同时,如果小孩真的已经被这种落差影响了,家长就应该好好的向小孩说明家庭与学校的不同,并且鼓励孩子在校也好好表现,发展在家里所表现出来的优点。
二、家里过分宠爱,校内纪律严明。
小孩子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欺善怕恶。在家里,大人们个个都总是迁就着小孩,就算小孩顽皮做错了,大人们有时还不忍心惩罚小孩。这样过分的小孩,使得小孩在家里会乱发脾气,没大没小的。反之在学校,因为学校要管理多个小孩,所以就会定下许多死死的规则纪律,只要小孩做错了,老师就会一视同仁地给予处罚。小孩都会怕被惩罚的,因此,欺善怕恶的小孩就会成为了家里的“坏孩子”,校内的“乖学生”了。既然小孩欺善怕恶,那么要小孩乖,作为家长的就要做到“恶”。在家里千万要避免过分的宠爱小孩,不能让小孩以为自己高高在上,谁也怕他。其实学校有校规,家庭也可以适当地设立一些家规,从小就让小孩以家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当然家规不能定得太死,不能让小孩有过于约束的感觉,家规只能要大概的对小孩起到约束作用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家长在小孩做错时能狠下心来处罚小孩,让他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三、家庭与学校的沟通障碍。
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他会通过他的眼睛、耳朵、大脑将他身边所有人的言行举止都记录下来,然后反应在他的行为当中。孩子的变化,不仅仅是老师的影响,里面还有很多家长的成分,小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出现两种不同的表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家长与老师的沟通不够,以至老师和家长彼此都不了解小孩子在对方环境中的各种习性和表现。那么小孩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当个“双面人”了。小孩怕谁,通常就会在谁面前表现得乖一点,这点应该大家都是认同的嘛。只要小孩认为那个人不可怕,而他在那个不可怕的人面前做什么都不会让他所怕的那个人知道的,那么小孩就会为所欲为地做“坏事”了。因此我们班采取家长写孩子在家表现的形式,对孩子进行约束,在家表现的内容包括是否挑食、是否和家长顶嘴、写作业是否磨蹭、看电视的时间、上床睡觉时间、早晨是否赖床等,使孩子的“小尾巴”露出来。在与老师加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家长应采取积极态度,不仅要如实写孩子的在家表现,更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思想、言行和人际关系等,如发现小孩子在校、在家表现截然相反,就应立即与老师配合,努力探寻其中的原因,积极地帮助小孩子调适心理,使这两种不同的表现最终接轨融合。
在家表现成了家长每周的一项作业,也是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的“杀手锏”。有助于孩子良好品性的养成,利于孩子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依循正确的方向去努力,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上都有益于孩子的成长。
建议:根据孩子的家里表现情况,家长们可以在作业签字的地方留言,让老师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在班级管理中,老师会适当的鼓励或批评(不点名,点现象)。
老师建议——家长要把握好爱的尺度
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家里却爱调皮捣蛋。有不少中小学生表现出这样的“两面”性。一些家长对孩子的“两面派”感到担忧。孩子这样做反常吗?家长该如何去应对?
孩子在校在家大不同
据了解,这种家里、学校表现不一致的现象主要存在于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这部分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的表现截然不同,好像不是同一个人似的。
许女士的孩子丹丹读幼儿园大班,老师反映孩子在幼儿园能乖乖吃饭,但丹丹在家里却很挑食,吃得很慢,还总是要求大人喂她,每次玩过玩具之后都不收拾,许女士很是苦恼,“不管是鼓励,还是慢慢劝说,甚至发脾气都不管用,我该怎么教育我的宝宝呢?”
许女士说,每次获得老师表扬之后,丹丹都特别高兴,一放学就赶紧告诉妈妈,有时还指着额头上贴的小星星向妈妈炫耀,但是对家长的表扬,丹丹却并不“感冒”,有时甚至无动于衷,对此,许女士怀疑,是不是家庭中的表扬对他们来说来得太容易,所以不重视了?
某小学的陈老师说,她遇到的“双面”学生也不少,有一个小女孩让她印象特别深刻。在老师眼里她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学生,对同学、老师彬彬有礼,尤其让人感动的是,有时老师拿着教具或作业本去办公室,她会跑上来帮老师拿。不过他的父母却反映,孩子在家里非常霸道,每次回家都不主动和父母打招呼,父母说什么都听不进去,动不动就大发脾气。
家校环境不同导致“双面娇娃”
目前的独生子女中,这种在学校和家里表现不一致的情况并不少见,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有的孩子在家调皮、任性、为所欲为,在学校却文静、守纪、表现较好;有的在学校是个劳动积极分子,在家中却需要父母亲帮助系鞋带;还有些在家中是个听话的乖孩子,在学校里却是个人见人怕的“小霸王”。
陈老师认为,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气氛有差异。“对于孩子来说,在学校是乖宝宝、好学生,因为学校有校纪校规,而在家里,家长可能没有给孩子定家规定制度,孩子可以很随意,再加上一些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过分宠爱纵容,孩子才会任性骄横变成小霸王。”
陈老师还指出,有些家长喜欢大包大揽,本来孩子该做的事情,家长也抢着做了,可能担心孩子做不好,或者认为会耽误孩子学习时间,结果养成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也剥夺了孩子做家务活的机会。
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多年的孙老师说,现在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父母比较疼爱,有时候孩子一哭,家长便心软了,一些原本应该坚持的教育原则便无法执行了。久而久之,孩子在家里自然是“我行我素”,甚至出现家长“管不住”的现象。而在学校,老师一般都奖罚分明,也善于引导。
建议:家长要把握好爱的尺度
针对部分孩子在家在校表现不一致的问题,孙老师建议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制定相应的制度,对不良行为进行约束。家长要按照学校的标准和规范在家里要求孩子,使孩子感觉学校和家里虽然有差别,但还是一回事。
其次,父母在家里时时处处要起表率作用。孩子从一出生就由父母照顾,长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父母的各种言行甚至情绪变化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的力量是无形的也是巨大的。不良的言行和负面的情绪,对孩子的成长就会起到消极的影响。父母要营造平等的家庭关系,要尽量和孩子平等相处。
孙老师还特别强调,要把握爱的尺度。“每位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爱孩子不是不讲原则,不是随意迁就,更不能纵容。”
第三篇:关于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的规定
关于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的规定
合作小学
关于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的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结合我校实际,现就进一步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提出如下要求:
一、进一步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 1.严格控制学生早晨到校时间。
为保证学生每天10小时充足的睡眠时间,学生早晨7:40~8:00到校。各班要通过家长会、一封信等方式告知家长,并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2.严格控制学生中午活动时间。
中午时间,学校开放图书室、网络教室及各类体育活动场所,并安排指导老师,做好安全指导工作。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严禁任何教师以任何名义利用午休时间集体组织学生上课,挤占学生活动、休息时间。
3.严格控制学生放学时间。
学校严格按照放学时间表放学。放学时间一到,班主任要组织学生整队到校门口,督促家长准时带学生离校回家,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集体自习及补差活动。
二、进一步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总量 1.严格控制作业时间。
小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不得超过六小时。
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学生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五、六年级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计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双休时及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
2.切实提高作业布置质量。
教师要根据课改的要求,精选作业内容,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鼓励分层布置作业,不准用增加课业负担的方式惩罚学生。
3.严格作业批改要求。
要坚持有布置必批改、有批改必讲评、有讲评必反馈的原则,杜绝只布置不批改或只对答案的现象,提高作业批改质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热情帮助,不得歧视、排斥,不得加大作业量。
三、进一步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各年级组要按照国家、省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严格做到“五要五不准”:要坚持按标准课时开课,不准随意增减时;要坚持按课程设置开课,不准随意增减科目;要坚持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准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目标;要坚持按教学计划把握进度,不准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要坚持按规定要求安排考试,不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
四、进一步严格控制教辅用书征订
学校开设的课程严格按教育行政部门当年审定的教学用书目录选用教材,地方课程选用教材按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征订。任何教师不得组织学生统一购买规定之外的学生用书,不得向学生推销各类教辅资料。
五、进一步严格控制竞赛活动
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部门、团体、机构和学校不得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读书活动。
六、进一步强化管理 1.要明确责任。
校长作为“减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认真贯彻、严格执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减负”的有关规定,对学校的“减负”工作要严格检查,抓好落实。要把进一步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作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建立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学校和教师要签订“减负”责任书、承诺书。校长承诺书要在校务公开栏中张榜公布,接受监督。
2.要加强宣传。
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有关“减负”的规定,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广大学生家长了解“减负”的内容,理解支持“减负”工作,将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争取家长对学校“减负”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言行和正确的方法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
3.加大违规责任追究力度。
要加大检查督促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师减负情况进行检查,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反规定的,一经查实,即予批评,对情节严重或造成恶劣影响的,将遵从法规规定处理。
第四篇:法律职业解读
法律职业解读
总有一些醒目的标语映入眼帘:欢迎你,未来的法官!欢迎你,未来的检察官!欢迎你,未来的律师!你就是正义的化身!这些标语里面,包含了一种期待,一种对法律的理解:法律是一项关于正义的事业,法律工作是一种从事正义活动的职业。这,也是民众对法律的一 种朴素的情感。
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属于社会的治理阶层,应该是一个社会的精英群体。在西方,这种精英政治有着深厚的传统,甚至形成了“裙带政治”。比如美国法学院,尤其是一些著名的法学院,以校友会为基础的“裙带关系”就很盛行。最高法院的法官和著名法学院的教授,往往出身“名门”,而我们也时常能够看到一些从事法律职业的“望族”。这种稍带“贵族政治”的法律传统,其实也是在维护司法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作为一个社会的精英群体,他们不仅形成了一个较为富有的中产阶层,而且因其本身素养较高、较为优秀,成为社会永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当然,作为一种需要专业技能的职业,进入这个群体有着较高的门槛。在美国,入学法学院考试的重点是思维能力、写作能力;考察你作为一个社会秩序的看护者,思路是否清晰、严谨,而不会像我们这样侧重于考外语,他们考试的重点说白了,就是看你是否够聪明。也许有人会问,法律职业者的聪明,能超过那些诺贝尔奖大师或者艺术大师吗?科学家和艺术家诚然很聪明、很优秀,但他们的思维能力,却达不到作为社会管理层的法律人的要求。比如,艺术家的思维并不需要清晰和严谨,甚至可能恰好相反———是跳跃的、偏执的。他们的聪明、敏锐以及优秀,并不穿行于一种普适性的社会规则之间。而法律人的思维则建立在社会交往、社会认同基础上,要搭建一种普遍的社会规则,包括能够激发那些具有某种偏执倾向的艺术家创作热情的规则。
搭建我们生活样态的普遍规则,并以此评价人们的行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罗马人说,法律是一种知识,是一种技艺,也是一门关于正义与非正义的科学。然而,作为一种技艺或科学实践,法律职业在中国却遭遇着种种困境:其一是法律人对社会进步的推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其二是法律职业有着较高的职业风险。我想,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这个社会通过法律进行治理的职业化程度不高。职业化程度与法律的专业化程度是成正比的;而且,法治社会治理的职业化与专业化,是法律获得社会认同和法律人自我认同的重要体现。我们经常强调,越是具有专业技能的人,越是不可被替代;越是不可被替代的人,越是具有社会存在的价值。
法律治理的职业化程度不高,在两种情形下为法律职业者带来了风险。第一种情形是,国家或者社会不需要或者不强调通过法律规则来治理,主要依靠少数人的政策或者意志行事。这时从事法律职业,政治风险很大。第二种情形是,虽然有大量的法律或者法规,但法律职业者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职业群体的规则意识不强,缺乏一种普遍的职业精神与道德约束。这种情形之下,社会制度设计上的任何缺陷(而相对于整个社会的治理来说,这种情形似乎不可避免),都会成为法律职业者行为失范的“诱因”。这样,法律职业者的风险就产生了。应该承认,第一种情形下的政治风险,除了少数妨碍独立司法的情况之外,目前已经大大降低。而第二种情形下所产生的职业风险,日益凸现出来。尤其值得深思的是,这种现象是在法律职业群体逐步迈向专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司法本身的范畴。我想,法治显然不仅仅是法官的法治,法律职业绝不仅仅意味着在司法部门(政法战线)工作。将法律作为一种职业,应该是一个更加广阔的社会层面的问题。
第五篇:家长会学生在校表现及学习成绩
家长会内容
1、通报学生在校表现及学习成绩。
2、家庭教育:(结合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
3、构建家校联系长效机制(如家庭住址、联系电话)。
4、用“补差”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的原因),要求家长及时督促学生按时参加,并且主动积极参加补差。
5、校外住宿情况:
①必须掌握、摸清租房情况,要有房东联系方式,并将家长本人的联系方式留房东处;会后到房东处了解学生相关情况。②生活用品必须是质量好的商品,如电热毯; ③责任要明确,确保学生安全。
6、通报班级违纪学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