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钢筋工程节约型管理
钢筋工程技术管理
钢筋工程在单体造价中所占比例很大,钢筋是主材中的“主材”,对于结构的质量至关重要,这决定了钢筋管理的重要性。在行业现阶段,钢筋一般采用直入直出的方式交由劳务方使用,导致管理的难度大于其他一些材料,而钢筋的现场成品加工对钢筋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现在的工程项目中,管理层在意识上不够重视,而钢筋分项工程流程长,经手人员多,钢筋数据量大,种类繁多,计算复杂,导致了钢筋管理的难度极大。钢筋管理普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项目钢筋超耗严重,原材的利用率极低,损耗控制不住,例如:阶段用量控制不住,项目未完工钢筋就已用超;加工现场废料成堆,浪费严重;钢筋管理出现了问题却发现不了问题所在;有的时候完工了却发现申请的钢筋剩余很多等等。如果采用正确的钢筋管理,这些问题就不会出现,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
从钢筋工程的技术管理上做出要求,从施工各流程来分析问题所在,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下列几个阶段:
一、施工开料阶段:
管理人员应根据规范要求及设计图纸方案制作钢筋开料表,开料表制作前要求熟悉图纸、搞清图纸中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节点,轴线,纵向线、横向线、钢筋直径、钢筋间距、图纸中的总说明内容,结合现行规范、规定施工要求制作开料表。在图纸有变更时,应及时更新开料表,并通知各部门。
在现场施工中往往有未按新规范、设计图纸要求开料的。在项目现场施工中,很多现场管理人员还停留于老规范、老要求中,在现场管理中经常没有根据设计要求、砼等级不同的情况对钢筋锚固、搭接长度做相应调整和变化,习惯于采用经验主义施工,造成结构强度过剩或不足;还有现场管理人员并未对钢筋开料表进行检查和审核。另外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设计图纸有时会变更频繁,尤其结构图纸很多时候总是滞后于现场实际进度,导致开料表滞后甚至马虎。有些施工员不按钢筋开料表计算或统计实际所需钢筋数量,很多时候仅凭经验估算钢筋量,导致了有时各种规格钢筋与现场实际出入较大。
这些情况存在普遍性,应加强现场管理人员的培训,学习各类规范,熟悉图纸要求,不得仅靠经验施工。在图纸变更时,应及时更新开料表,计算实际所 需数量和规格,交给各班组施工。
二、供货采购阶段:
1、制作钢筋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应综合考虑各阶段钢筋原材的实际使用量、钢筋堆放场地的规模、现场现有的剩余钢筋、余料等因素,做到最合适的时间买最合理的量。通常来说钢筋进料是越长越好,废料产生越少,焊接的工序也可以得到节省。条件允许时,应该根据下料单及工地实际情况,对钢筋的长度做出最佳选择。现在的项目部很多时候用预算量参考做施工计划,但是现场施工中,钢筋实际使用量和预算量有很大偏差,施工前应计算好实际使用量。
2、要求钢筋供货商按材料申报表及时供货。必须严格按照申报表的规格、型号、尺寸进行供货,不得随意替代。
在施工时,钢筋供货商有时未按材料申报表要求及时来料,供货不及时往往导致生产计划有时对不上材料申报计划,尤其是各种规格钢筋未按现场实际进度要求准时来料,这就会导致现场实际工期比较急时现场管理人员直接根据现场实际条件进行钢筋等效代换。但是在钢筋等效代换中,往往避免不了保守估计,从而造成钢筋使用过多。
对于钢筋供货商应提前沟通,必要时应进行一些经济处罚措施,以保证钢筋供应的及时性。对于现场供货不及时的,可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在不影响工期和效益的前提下,调整钢筋工程的顺序,避免采用等效代换。如果确实钢筋工序不可调整而且施工紧急的,必须要进行合理的等效代换计算,保证钢筋浪费做到最小。
3、材料进场必须进行检查和验收。在钢筋到场应及时检验,对于不合格的应坚决予以退回,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钢材导致施工困难或者材料报废。
钢筋进场时,应附有厂家的质量证明文件,并且按规定取样复试和外观检查,包括规格、直径公差、有无裂纹、气孔、表面锈蚀情况。所有钢筋必须在质量证明文件齐全及复试合格后,才能使用。外观检查:热轧钢筋的表面不得有裂缝,结疤和折叠;盘条允许有压痕及局部凹凸块、划痕、麻面,但其深度或高度不得大于0.2mm,钢筋表面氧化铁皮(铁锈)重量不大于16kg/t。钢筋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规范的规定。抽检取样:热轧钢筋进场应分批验收。每批同一牌号,同 一规格和同一炉号的钢筋组成。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和浇筑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的钢筋组成混合批。具体的标准数据,应查阅最新规范。
三、现场材料存放盘点阶段:
钢筋在进场后,往往不会马上消耗完毕,这就存在了钢筋的存放管理。而由于钢筋的数量一般较大,规格型号也极为复杂,每日的进出场的流水也很多,这就导致了现场存放的管理的难度增大。
在钢筋进场后,对于钢筋材料的堆放应严格检查,按规格型号码放,做好各种保护措施,避免钢筋生锈、弯折乃至损耗等,产生废料。对于钢筋的使用应该进行登记管理,定期盘点,检查损耗率,登记余料量以便对余料进行管理利用。在盘点发现钢筋出现亏损时,应及时反映,并分析总结亏损的原因,由当天的施工班组及现场管理签字确认。
四、现场实际下料阶段:
1、钢筋加工前,应先去除钢筋上的铁锈,油渍等杂物,有需要的钢筋应进行调直。
2、钢筋加工要严格按料表进行,料表上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明需加工钢筋的型号、形状、尺寸及使用部位和数量。
3、根据钢筋使用部位、接头形式、接头比例合理配料,加工时,要本着“长料长用、短料短用、长短搭配”的原则,先断长料,再断短料,不得随意切断整根钢筋。在项目施工实际开料时,因缺乏有效监管,随意性很大。工班为图省事省工,就近取材,易加工的钢筋就多加工些,很多时候以大代小。又由于钢筋原材长度的需要切割加工,往往会产生余料,而工班为图省工,未经计算,直接随意切割,可以切割几种长度规格的钢筋原材,往往只能生产出一两根适用钢筋,导致产生的余料长而多。
4、弯曲钢筋时,要用机械冷弯,不得用气焊烤弯。
5、I级圆盘钢筋加工前,应先调直去锈,调直时,要严格控制其冷拉率。
6、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HPB235级钢筋末端应做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2.5d,弯钩完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3d;当设计要求末端做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4d;钢筋 做不大于90°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5d。
7、箍筋加工时,箍筋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要求的不小于135°;对一般结构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5d,对有抗震要求的不小于10d;箍筋双肢相互平行。
8、钢筋的半成品加工质量、定位梯,定位卡具、马凳等需提前加工并进行预检,确保尺寸准确。
9、加工好的钢筋半成品要在现场指定范围内堆放,且挂牌标识,注明钢筋的型号、尺寸、使用部位及数量,防止使用时发生误用。余料可建立专门的余料池用于存放,严禁随意乱放。在现场中,往往出现开完料的加工成品与原材没有合理分别规码堆放,混堆现象严重,很难进行区分和标识,导致重复开料而产生极大浪费。
五、安装环节:
在制安环节中,工人为了施工方便,随意使用钢筋,导致钢筋的浪费情况比较普遍。对于此环节的施工,管理人员应抓住几个原则:
1、按流程施工。抓住流程,不得随意施工,避免混乱施工,导致材料浪费。
2、勤计算,勤管理。很多管理人员的思想是宁可超筋部,不少筋,但是这两者都对结构有不利影响。对于钢筋使用量要勤于计算,避免钢筋量超,导致浪费。
3、勤画线。钢筋布筋的时候要注意按图纸要求画线后,再布置钢筋,避免了钢筋布置部合理导致的钢筋浪费。很多工人习惯用经验主义,布筋时未划线确定布筋位置,导致钢筋布置间距时密时疏,在影响结构性能的同时造成钢筋的浪费。
4、抓细节。在过梁等小构件施工中,可使用钢筋余料制安;在浇筑中,内撑垫块、马凳等可以事先使用预制的砼块架设(参考重庆施工经验);等等。5.1 基础底板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基础放线→弹钢筋位置线→铺设底层钢筋→机械连接→放花岗岩垫块→敷设专业管线→检查验收→安放上层钢筋支架→标识上层钢筋网间距→铺设上层钢筋→机械连接 →柱、墙、暗柱插筋→申报隐检→隐检签证→转 入下道工序。
2、依据施工图纸要求在垫层上弹好下网钢筋间距的网格线、暗梁及墙、柱的边线,并分别标出。5.2 剪力墙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修整预留搭接筋→绑扎、搭接竖筋→画横筋分档标志→绑二根横筋→画竖筋分档标志→绑横、竖筋及拉结筋。
2、各层墙钢筋绑扎前应在楼板上按施工图放出所有墙、暗柱的边线和控制线。
3根据所弹墙、暗柱的边线校正插筋。在墙两边立钢梯,在下部1m处绑扎2根定位横筋,并在横筋上画好分档标志,然后焊其余竖筋、绑扎墙筋,绑扎时墙体水平筋应在外侧,竖向筋在内侧。双排钢筋按要求设置拉结固定筋,呈梅花形布设,施工时一次成型,采用塑料卡子和附加钢筋梯形支撑的方法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准确。
4、墙体节点及门窗洞口处,暗梁、连梁等搭接位置及锚固长度按设计、规范及抗震要求施工。5.3 框架梁、柱钢筋:
1、框架柱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放柱边线→沿线切割并剔凿砼软弱层→钢筋调直→对焊柱竖向钢筋→套箍筋→画箍筋分档控制线→绑扎箍筋→安装保护层塑料垫块→验收
2)绑扎柱筋前,测量工按照截面尺寸放出柱边线,用无齿锯沿柱边线切割成槽,然后用錾子剔除柱内砼软弱层,用气泵吹干净砼残渣,将柱筋调整顺直,然后开始绑扎柱钢筋。
3)再立好的竖向钢筋上,用粉笔画出箍筋位置,然后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采用缠扣绑扎。
4)柱主筋与箍筋交点逐点绑扎,箍筋弯沟处应沿柱主筋方向交错布置绑扎。5)柱箍筋绑扎完后,在柱主筋上每隔1m交错安装塑料垫块,以保证保护层厚度准确。
2、框架梁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梁模板验收完→放梁纵向受力钢筋→套箍筋→在梁主筋上画箍筋分档标记→箍筋绑扎→安装保护层垫块→验收
2)梁筋入模前,把杂物清理干净,用气泵将模板内的木屑吹出,然后将梁钢筋放入梁模内。
3)梁主筋与箍筋交点处采用套扣绑扎方法逐点绑扎。
4)绑扎完毕后,用撬棍将梁位置挑直,并每隔1m交错安装塑料垫块。5.4 楼板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核验模板标高→弹钢筋位置线→绑扎底层钢筋→安放垫块→敷设专业管线→安放马凳→标识上层钢筋网间距→绑扎上层钢筋→申报隐检→隐检验收签证→转入下道工序。
2)双层钢筋网片之间设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3)板筋绑扎好后,严禁踩在上面行走。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工人踩坏钢筋,铺设脚手板作行走平台,供人行走。
4)楼板上的孔洞应预留,当洞口尺寸不大于250 mm时不另加钢筋,板内钢筋不得截断,由洞边绕过;当洞口尺寸大于250 mm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洞边附加筋。
5.5 钢筋连接要求:
钢筋的连接应根据规范和设计图纸进行,如无具体要求时,可参考下面方法施工:
5.5.1钢筋绑扎:
1)、基础垫块采用与同标号的素混凝士制成,大小为100*100 mm,纵横向间距为1000mm,柱、梁板及墙板按规范要求采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垫块,大小为保护层与保护层厚度同样大小的立方体试块,制作时预埋铁丝,间距不大于1000 mm。
2)、钢筋的弯钩要绑成90度垂直方向,箍筋的导口要弯成135度。箍筋的加密区必须按照图的加密区施工要求。箍筋的导口要错开不要在同一方向。
3)、绑扎梁钢筋搭接接头要相互错开。
4)、绑扎墙板,柱子钢筋的接头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 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搭接接头应错开绑扎,并按照图纸设计的位置要求施工搭接接头。
5)、绑扎柱箍筋时,校正竖向钢筋,画好箍筋间距线,加密区依照图纸设计施工,绑扎好顶板后绑扎一道固定箍筋,且与底面层钢筋点焊固定,防止移位。
6)、绑扎墙板钢筋时,清理杂物,校正竖向钢筋,画好水平钢筋间距线,墙上洞加筋依照图纸设计施工绑扎,双向板必须扣扣绑扎,单向板两头扣扣绑扎,中间隔一绑一,绑扎扣呈八字形,墙板钢筋绑扎拉钩,布置成梅花型,绑扎好顶板后绑扎一道固定一道水平钢筋,且与底面层钢筋每隔1.0米点焊固定,防止移位。
7)、绑扎顶板钢筋时要清理杂物,离混凝士墙边,梁边混凝士按保护层厚度画好间距线,必须全部绑扎,绑扎扣呈八字形,下层钢筋穿在梁的上排主筋下,上层筋搁在梁面层筋上,上层与下层之间设马凳铁(使用螺纹10的下脚料钢筋焊接成马凳铁),高度按照板厚确定,以保证上下铁之间的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8)、绑扎梁钢筋时,清理杂物,穿好上下梁钢筋及二排钢筋(底层钢筋与二排钢筋之间使用不大于钢筋的垫铁以保证上下铁之间的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画好箍筋间距注意箍筋的加密区及次梁两侧面加密,必须扣扣绑扎,绑扎扣呈八字形,梁的腰筋及拉钩按照图纸的设计要求施工绑扎。
9)、合模后,对伸出的钢筋进行修整,宜在搭接处绑扎一道临时横筋定位,浇灌时专人看管,浇筑后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的位置准确。
5.5.2 钢筋焊接要求:
1)、电渣压力焊质量要求;接头焊包均匀,不得有裂纹,钢筋表面无明显烧伤等缺陷。接头处钢盘轴线的偏移不得超过0.1钢筋直径,同时不得大于2 MM.电渣压力焊;电渣压力焊;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度,对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将其切除重焊。不超过两个楼层中以300个同牌号接头取一组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不满300个接头时仍作为一批试验。
2)、电渣压力焊操作程序:手工电渣压力焊可采用直接引弧法,即一个焊接接头的完成,要经过引弧——电弧——电渣——顶压的过程。操作要点:将上钢筋与下钢筋接触,不能错位,接通电源,提升上钢筋2—4 mm,引燃电弧。继续均匀缓缓提升钢筋数毫米,稳定电弧燃烧,渐渐熔化钢筋,转入电渣过程。钢 7 筋熔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切断电源。迅速顶压,持续数秒钟。松开操作杆,防止接头偏斜或接合不良。
3)、闪光接头加工:对Ⅱ、Ⅲ级钢筋采用闪光对焊,操作要点;一次闪光、闪平为准;预热充分,频率要高;二次闪光,短、稳、强烈;顶锻过程,快速有力。施工后应抽检进行拉伸、弯曲试验。
4)、闪光接头加工质量、外观检查先由焊工自检(用小铁锤、放大镜、钢板尺和焊缝量规),然后由质检人员在焊工自检合格产品中,分批抽查或全部检验。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对Ⅰ、Ⅱ、Ⅲ级筋,不得有明显的烧伤;接头处的弯折,不得大于3度。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0.1d(d为钢筋直径)同时不得大于2 mm。
5)电弧焊焊缝表面应平整,焊接接头区域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咬边深度、气孔、夹渣等缺陷允许值及接头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破口焊、熔槽帮条焊和窄间隙焊接头的焊缝余高不得大于3mm。不超过两个楼层中以300个同牌号、同型式接头取一组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不满300个接头时仍作为一批试验。
5.5.3 机械连接: 连接要求:
1)钢筋机械连接头满足接头强度及变形性能要求。
2)接头的屈服承载力和受拉承载力的标准值不应小于连接钢筋的曲阜承载力和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1.10倍。
3)混凝土结构中要求充分发挥钢筋强度或对延性要求高的应采用二级接头;当同一区段必须实施100%钢筋接头的连接时应采用一级;钢筋应力较高但延性要求不高应采用三级接头。
4)钢筋连接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15mm,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
5)钢筋端部应切平或镦平后加工螺纹;镦粗头不得有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的横向裂纹;钢筋丝头长度公差为0-2p(螺距),满足6f级精度要求。认真检查直螺纹套丝长度,要求连接后无丝扣外漏,拧紧力矩达到要求。5.6 成品保护: 1)、每天加工成型的钢筋,必须轻抬轻放,避免摔地变形,用垫块码放整齐,做好标识,切割断的下脚料要及时清理干净。
2)、随施工随清理,工完脚下清,多余的材料分规格及型号堆码到指定地点堆放整齐。
3)、做好加工机的保养和维护,发现机械运转不正常时要立即停机检修,作业完成后要清除机械周边的杂物,进行整机的清洁保养。
4)、非急用的钢筋要堆放在钢筋库棚里,以免下雨锈蚀钢筋。5)、柱子钢筋绑扎后不得脚踩箍筋继续上部钢筋绑扎。
6)、楼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绑好后,不准踩在上面行走,在浇筑混凝土前一定要保持原来形状,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不小心被踩的钢筋。
7)、绑扎钢筋时禁止碰预埋件及洞口模板。
8)、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它设施时不得切断和碰动钢筋。9)大模板板面刷隔离剂时,严禁污染钢筋。
10)应保证预埋电线管等位置的准确,如发生冲突时,可将竖向钢筋沿平面左右弯曲,横向钢筋上下弯曲,绕开预埋管。但一定要保证保护层厚度,严禁切割钢筋。
11)妥善保护基础四周外露的防水层,以免被钢筋喷破。5.7其他要求:
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应满足设计图纸、规范要求外,还应不小于相应纵筋直径等规范附注条款的相关规定。
对于钢筋定位及防止钢筋位移变形,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施工的质量。
根据《钢筋分项工程(钢筋连接、钢筋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钢筋分项工程(原材料、钢筋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对钢筋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检查。
第二篇:钢筋工程精细化管理
钢筋工程精细化管理
项目钢筋工程以前存在的问题:
1.都是采用劳务清包的方式,将钢筋翻样以及钢筋加工、安装分包给劳务队伍,由劳务进行翻样;
2.现场混乱,绑扎现场施工班组没有对箍筋等构造钢筋做到随手清,在每一层混凝土浇捣前这些多出的钢筋会被退回成品场,3.有的领用手续不齐全,不按计划发料,施工人员要多少给多少,致使多发的材料浪费扔在工地,许多可以回收的废料更是无人管理。
4.损耗控制不住,钢筋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损耗,由于管理混乱、核算不清,实际损耗与帐面损耗产生很大的误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尝试采取针对钢筋工程的精细管控措施:
1、事前控制
1)项目定下之后,先是优选劳务队伍、优选项目钢筋翻样工程师。
2)根据工艺的要求编制优化钢筋施工方案,钢筋的损耗指标不超出1.5%。
2、事中控制
1)钢筋翻样质量的控制
所有项目全部由公司配备的专业钢筋翻样工程师进行翻样,劳务方按照项目部提供的翻样方案进行钢筋加工和施工。
2)钢筋配料的控制 施工中严禁长料短用,钢筋工程师通过科学的方法计算出最优的加工方案,加工人员只需按照此方案执行即可。对余料进行编号,并在加工方案中明确使用位置。加工成品要严格控制加工质量,并利用料牌进行标记,按构件分拣堆放等待领用。钢筋现场设置废料池,产生废料统一堆放,并定期对废料池进行检查,严查超出废料尺寸的钢筋进入废料池。
3)领料绑扎的控制
按照按需领料,工人严格按照料单中的成品钢筋数量及套筒数量领料,领料时看清料牌,避免拿错料。如在绑扎过程中超量,需由钢筋翻样工程师审核确认后才可由加工人员加工补料,并做好记录。当日手工前检查钢筋现场的绑扎情况,并对已领料的现场堆放进行检查,避免钢筋领到现场后长期堆放的现场。
4)现场盘点环节
定期对现场钢筋进行盘点。每月固定时间对钢筋使用情况进行盘点、,并与账目数据进行对比包括:原材、余料、未领用成型钢筋和已领用的钢筋。如发现钢筋数量亏损,及时填写报损单,并由加工人员签字确认查。
5)钢筋质量的检查
做好三步检查:对原材料的检查,对配料的检查,对施工现场的检查,钢筋的规格间距是否符合图纸设计,搭接锚固是否超长,接头位置是否正确,悬挑及关键部位的钢筋是否符合要求,加密区有无设置,保护层垫块使用是否正确,落手清是否做好等? 6)钢筋材料计划的编制
综合考虑各阶段钢筋原材实际用量、钢筋堆放场地的规模、价格波动、现场原材剩余及可利用余料等因素制定。做到在最合适的时间买最合适的量,钢筋进场验收把好关,一是钢筋的质量,保证钢筋质量不出问题;二是钢筋的进场量。
3、事后控制
狠抓决算工作:钢筋工程一结束,我们赶紧要做好决算准备。钢筋工程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钢筋工程是一项烦琐、复杂、细致,工程量浩大的分项工程。所有这些措施都是基于精准的现场用量数据,同时配以相关的管理制度来确保效果。实现精细化管理才能达到有效控制,保证企业的长足发展。对每阶段精细管理推行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总结原因,提出措施,不断改进,使精细管理不断完善、不断深化。
第三篇:钢筋工程现场管理问题总结..
钢筋工作总结
自钢筋配套服务部成立以来,在管理中发现大部分工程一直存在钢筋下料利用不合理、损耗率过大等不足(分公司实行标准化管理总结会上提过),在对钢筋计划和工程实际报耗的比对中我们还发现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大部分工程都有粗规格钢筋亏损的现象(粗规格钢筋在工程图纸中一般都是以根数的形式体现本身弹性空间就低)。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岗位技能欠缺,另一方面是由于缺少管理制度的约束造成现场劳务钢筋制作不合理,下料随意性太强,有的甚至采取二次截料的方式处理短钢筋,令钢筋浪费现象很严重。分公司规定的钢筋损耗率指标为1.5%,而要达到这一指标唯一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闪光对焊机,可是有个别项目部为了省租赁费,现场竟然不设闪光对焊机,等短钢筋实在太多时才拉抬对焊机集中处理一下。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建立一些硬性规定从分公司管理层面的高度下达到项目部,对管理中的各个过程、各个环节实行跟踪追溯,杜绝劳务班组二次截料,达到减少钢筋头数量的目的,确保钢筋的最优化利用。
我们坚信在分公司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的领导下,我们必将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从而体现出标准化管理的真正意义。
钢筋工程现场管理制度 劳务班组应根据图纸提报钢筋计划并报项目部审核。对劳务班组实行领料管理,劳务班组要指定专人领料签字并设立台
账以作为钢筋管理目标考核依据。和劳务班组签订钢材结余指标,并制定相应考核制度,钢筋损耗率不得大于1.5﹪。劳务班组应结合钢筋定尺长度优化下料,尽量减少钢筋头数量。5劳务班组应专门配备闪光对焊机操作工,将每次下料产生的50厘米以上钢筋短料与定尺钢筋焊接,以供下次下料使用。(钢筋损耗率≤1.5﹪的概念是:平均每根9米定尺钢筋所截下的钢筋头长度不得超过13.5厘米)
6劳务班组不得利用切断机私自处理钢筋短料及各种剩余钢筋半成品,一旦发现将对相应班组实行重罚。劳务班组不得使用定尺钢材制作钢筋马镫及各种支撑钢筋,一旦发现将对相应班组实行重罚。配料员要考虑充分利用闪光对焊机,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各种钢筋尽量拉通配置,以减少钢筋绑扎搭接接头数量。钢筋绑扎完毕后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并报项目部验收,项目部结合后面的质量控制点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点:
一 梁类构件: 尽量减少梁纵向钢筋绑扎搭接接头数量,结合现场状况梁上部贯通筋尽量采用闪光对焊或焊接接头,若采用绑扎搭接,接头长度要按1.2LA计算。带弯锚端部钢筋不需伸到支座边,直锚长度满足0.4LAB即可,弯
段长度15d。(钢筋配料时注意)支座负筋伸入梁跨内长度:第一排净跨1/3,第二排净跨1/4。注意:普通梁端支座负筋深入跨内长度为净跨1/5。对于多跨梁的腰筋严禁拉通布置,应采用一跨一锚方式。锚固及搭接长度为:构造腰筋(G打头)为15D
抗扭腰筋(N打头)为LA 5 第一根箍筋起始位置距柱砼边50mm,即距柱主筋边80mm。6 梁箍筋加密区的长度:1级抗震取2倍梁高。
2~4级抗震取1.5倍梁高。
宽扁梁(柱上板带暗梁)取3倍梁高。
框支梁取1.5倍梁高和0.2净跨的大值。拉筋:梁宽≤350mm时拉筋直径6,间距为箍筋非加密区2倍。
梁宽>350mm时拉筋直径8,间距为箍筋非加密区2倍。
框支梁拉筋直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两个规格间距同上。箍筋末端135度弯钩平直段长度取值:抗震10d且≥75mm,非抗震5d,非框架梁和悬挑梁均为非抗震构件。非框架梁底筋锚固长度为12d(圆钢15d)直锚不足时差多少弯多少,当配有抗扭腰筋时底筋锚固长度为la。悬挑梁底筋锚固长度为15d。面筋在支座处锚固la在挑梁端部下弯12d。当梁高与梁长度比≥4时除角筋在挑梁端部下弯12d外,其余面筋从梁端向内一个梁高+30mm+10d处按45度角下弯,下弯后平直段长度为10d。架力筋与非贯通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架力筋及腰筋的绑扎接头不考虑箍筋加密。屋面框架梁面筋在端部下弯长度为梁高减保护层,当与屋面框架梁重合处的柱子主筋直径≥梁上部钢筋时可将柱子主筋弯入梁内代替梁上部纵筋。框支梁面筋在端部下弯长度为梁高-保护层+lae。14 不伸入支座梁下部纵筋长度取值为0.8净跨。梁高≤800mm时吊筋弯角45°,梁高>800mm时吊筋弯角60°,中间直段长度为次梁宽+100mm,上直段长度20d。有密肋梁或井字梁的工程一般框架梁比较宽,密肋梁或井字梁底筋在主梁内的锚固按12d计算不考虑过不过主梁中心线,监理若要求过梁中必须办签证。
二 板类构件: 第一根板筋起始距离:梁边1/2板筋间距,可理解为自梁主筋外侧1/2板筋间距+30mm。分布筋未明确规定,梁边第一根可按一个间距考虑。
2图纸中板负筋标注长度定位(内侧、居中、外侧)。
3有梁楼盖板或屋面板负筋板内弯折长度:板厚-2个保护层。4构造分布筋与负筋搭接长度:150mm。
5底筋锚固长度5d且至少至梁中,当图纸要求过梁中时加10mm。6板筋接头百分率必须按25﹪控制,搭接长度按1.2la控制。
7抗裂构造筋(温度筋)与面筋的搭接长度为150mm。8空心楼盖板及蜂巢板的上部负筋不设弯折。9转换层板筋的锚固按la计算。
10板负筋在端支座的锚固为至梁外侧纵筋内侧弯折15d,实际施工可按负筋板内弯折长度计算,当直锚长度≥la时可不设弯折。11无梁楼盖板中的上部非贯通筋(负筋)不设弯折。
12光园钢筋末端设弯钩平直段长度3d,当用作分布筋时可不设弯钩。
三 柱:
1柱子第一道箍筋从基础顶部50mm开始设置,有的工程基础梁顶
比基础顶部低一定要注意从基础顶开始布箍筋。当柱插筋在基础中直锚长度够时可只把角部纵筋弯锚(弯段长150且不小于6d),其余纵筋满足锚固长度即可(基高大于1200mm时,且伸至基底纵筋之间间距不大于1000mm)。插筋附加箍间距为≤500mm且不少于2道(非复合箍),顶部箍筋距基础顶100mm。柱箍筋下加密区长度:嵌固部位Hn/3。
其余层Hn/
6、Hc、500中大值。
柱箍筋上加密区长度:Hn/
6、Hc、500中大值加梁高。
注明:Hn为柱净高,Hc为柱长边尺寸。竖向纵筋采用绑扎搭接时,接头错开0.3Ll(Ll为搭接长度)。搭接区内箍筋间距5d且不大于100mm(d为搭接钢筋最小直径),0.3Ll范围内不加密。实际施工可按100mm考虑。规范中规定当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5时要在绑扎搭接区两端100mm范围内各加2道箍筋。嵌固部位以下柱多出的钢筋不得超出嵌固部位直锚不足时弯折12d。嵌固部位以下楼层(一般为地下层)柱箍筋下加密区为Hn/
6、Hc、500中大值,嵌固部位由设计注明。顶层边角柱外侧纵筋锚固≥1.5倍且伸入梁板内≥20d。当与屋面 架梁重合处的纵筋筋直径≥梁上部钢筋时可将柱子主筋弯入梁内 代替梁上部纵筋。其余纵筋及中柱纵筋伸至板顶减保护层,直锚不足时弯折12d。箍筋配置及绑扎要求:(详见11G101-1第67页)
若同一组复合箍筋各肢位置不能满足对称性要求时沿柱竖向相邻两组箍筋应交错布置,箍筋虎口也要相互错开。
当图纸大样中出现下面左图类似情况时应按右图所示施工以节约
钢筋,只要按上条交错布置即可。柱变截面侧有梁时弯折12d无梁时从上柱边弯入锚固长度:
四 基础工程:
基础工程最为复杂,主要包括独立基础、筏板承台、桩基承台、条形基础、筏板、坑基、防水底板等等,下面只简单列举施工中容易忽视的地方。
1基础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时接头率必须控制在25﹪以内即搭接长度按1.2la考虑。
2防水底板与独立基础的连接构造:
图中所示为防水底板面筋拉通布置条件(d为防水板受力钢筋的最大直径)。上图所示基础包括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桩基承台梁、基础连系梁等。筏板面筋锚入基础梁长度12d且至梁中,底筋锚入LA。桩基承台 条形基础
7独立基础:
第一根钢筋距基础边为S/
2、75mm两者中大值,基础长度≥2500mm时按上图减短,最边一根钢筋不减短。基础长度<2500mm时不减短。设基础梁的双柱独立基础基梁下不设同方向钢筋:
钢筋配套服务部
2013/8/10
第四篇:桥梁钢筋工程
桥梁钢筋工程
工艺流程:钢筋进场检查→钢筋储存→钢筋取样试验→钢筋加工→钢筋接头连接→钢筋绑扎及安装
1、钢筋进场检查
1.1、钢筋进场时,应附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出厂检验报告单,进行外观检查,并将外观检查不合格的钢筋及时剔除。
1.2、核对每捆或每盘钢筋上的标志是否出厂质量证明书的型号、批号(炉号)相同,规格及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储存
2.1、钢筋的外观检验合格后,应按钢筋品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类堆放,不得混杂,且应设立识别标志。
2.2、钢筋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宜在库内或棚内存放,露天堆置时,应架空存放,离地面不宜小于300mm,应加以遮盖。
3、钢筋取样试验
3.1、按不同批号和直径,按照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3.2、如有一试样一项指标实验不合格,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验,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判为不合格。
4、钢筋加工
4.1、配料单编制;钢筋加工前,依据图纸进行钢筋翻样并编制钢筋配料单,配料单位结合钢筋来料长度和成需长度进行编制,以使钢筋接头最少和节约钢筋;钢筋的下料长度应考虑钢筋弯曲时的弯曲伸长量,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尺寸宜小不宜大,以保证保护层厚度。
4.2、钢筋调直: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对弯曲的钢筋应调直后使用。调直可采用冷拉法或调直机调直,冷拉法多用于较细钢筋的调直,调直机多用于较粗钢筋的调直,采用冷拉法调直时应匀速慢拉。4.3、钢筋除锈去污:钢筋加工前要清除钢筋表面油漆、油污、锈蚀、泥土等污物,有损伤和锈蚀严重的应剔除不用。
4.4、钢筋下料
4.4.1、下料前认真核对钢筋规格、级别及加工数量,核对无误后按配料单下料。
4.4.2、钢筋的切割宜采用钢筋切断机进行;在钢筋切断前,先在钢筋上用粉笔按配料单标注下料长度将切断位置做明显标记,切断时,切断标记对准刀刃将钢筋放入切割槽将其切断。
4.5、钢筋弯制
4.5.1、钢筋的弯制应采用钢筋弯曲机或弯箍机在工作平台上进行。4.5.2、钢筋弯制和末端弯钩均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作具体规定时,应符合规定。
4.5.3、箍筋的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型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作具体规定时,应符合规定。
用一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5、钢筋绑扎及安装
5.1、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当需要替换时,应征得设计同意和监理工程师的签认,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一级热扎钢筋制作,严禁以其他钢筋代替。
5.2、在结构配筋情况和现场运输起重条件允许时,可先预制成钢筋骨架或钢筋网片,入模就位后再进行焊接或绑扎。
5.3、钢筋骨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以便运输和安装,为使骨架不变形,不发生松散,必要时可在钢筋的某些交叉点处国以焊接或添加辅助钢筋(斜杆、横撑等)。5.4、现场安装钢筋应符合下列要求: 5.4.1、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扎牢。
5.4.2、板和墙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交叉点合部绑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绑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偏移,双方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5.4.3、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在柱中应沿柱高方向交错布置,对于柱则必须位于柱角竖向筋交接点上,但有交叉式箍筋的大截面柱,可在与任何一根中间纵向筋的交接点上。
5.4.4、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为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应采用不同规格的垫块,并应将垫块与钢筋绑扎牢固,垫块应交错布置。
第五篇:钢筋工程质量标准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标准(讨论稿)
目的
钢筋工程质量关系到建筑结构安全问题,特别是高层框架建筑,钢筋工程是框架结构的核心,控制好钢筋工程质量是整个建筑结构安全的基本保障,因此,钢筋工程质量至关重要。为了规范工程施工要求、统一质量验收,经公司研究决定制定本标准,公司各直营直属及分公司项目均参照执行。
一、钢筋原材质量控制
1.1钢筋原材进场验收及实测实量 1.2钢筋原材料存放与标识
1.3钢筋原材料合格证及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
二、钢筋加工质量控制 2.1钢筋调直及切断 2.2钢筋焊接 2.3钢筋机械连接 2.4钢筋弯曲成型 2.5其他
三、钢筋安装质量控制 3.1放线布筋 3.2钢筋绑扎 3.3钢筋保护层 3.4钢筋马凳设臵 3.5其他
四、钢筋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及控制要点 4.1钢筋位移 4.2 4.3 4.4 4.5
五、钢筋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焊剂的标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2)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设臵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3)钢筋焊接接头、焊接制品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的规定,焊接必须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取样复试。复试后方可大批量施工焊接;
4)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无油污、无锈,经除锈后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使用。
5)钢筋原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钢筋强度比值应满足抗震等级要求
钢筋原材料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力学性能
5)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特别是控制悬挑的结构梁、板,钢筋保护层厚度至关重要。如果钢筋保护层过薄,不仅钢筋和砼不能很好地共同工作,而且钢筋锈蚀(特别是地梁和基础等)将直接影响结构安全,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绝不可掉以轻心。
6)钢筋绑扎时,要有绕扣和兜扣,绑扣必须牢固,不得松动。7)钢筋工程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在隐蔽记录上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浇筑砼。
8)钢筋工程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
(1)结构中梁、柱节点处,易造成缩颈、轴线位移等问题;(2)结构中,边梁上设构造柱,易造成构造柱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不足;
(3)对钢筋保护层理解错误,造成箍筋尺寸偏小;
(4)构造柱的箍筋和加密区,只注重上、下部分的加密而易忽视搭接范围的加密区;
(5)阳台等悬挑构件的钢筋位臵不准确造成钢筋保护层过大,板的有效高度减小;
(6)楼板开洞处,洞口四周加强钢筋易遗漏;
(7)在楼板砼施工中,施工操作人员、车辆易将钢筋踩踏辗压变形。
9)钢筋工程中常用的控制要点
事前控制是重点,通过连续不断的过程控制及事后检查验收,确保钢筋工程质量。(1)施工人员资质控制;
(2)施工技术措施审核,并督促按审批合格的措施组织施工;(3)施工材料、构配件准入控制;
(4)严格控制按设计及规范操作规程要求施工;(5)施工工艺、施工过程控制;
(6)严格中间及隐蔽工程验收程序,严把质量关;
(7)对出现的质量问题,督促其及时整改,并按规定及时上报业主。
10)钢筋工程中施工中常用控制措施
(1)审核施工承包人的施工技术措施,督促并检查其技术交底工作,及时检查钢筋下料及制作情况;
(2)审核施工承包人的施工技术措施,并通过现场的检查、旁站监理督促其按审核后的技术措施进行施工。重点检查:加密区范围及钢筋搭接范围内箍筋加密@100;核心区及主次梁相交处箍筋的连续通过;主次梁相交处吊筋及箍筋的设臵;梁柱主筋的搭接、焊接的位臵和间距以及留槎高度等等。
(3)审核施工承包人的施工技术措施,并通过现场的检查、旁站督促其按审核后的施工技术措施进行施工,重点检查:在距根部的主筋下部是否加设通长的马蹬,其高度应满足设计图纸要求的板厚;
(4)审核施工承包人的施工技术措施,并通过现场的检查、旁站督促其按审核后的技术措施进行施工。重点检查:在板上开洞大于300*300的洞口均需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若图纸无要求需按构造要求设臵加强筋;
(5)审核施工承包的的技术措施,并通过现场的检查、旁站督促其按审核后的技术措施进行施工。重点检查:砼施工前要搭设好(跳板)通道,负弯距筋下部设臵通长马蹬或加长铁马,人员尽量不在钢筋网上走动,操作并有专职维修人员进行全程维护钢筋。
钢筋验收规范
一 般 项 目
钢筋验收规范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HPB235级钢筋未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5.3.2 除焊接封闭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规范第5.3.1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 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说明:5.3.1~5.3.2 对各种级别普通钢筋弯钩、弯折和箍筋的弯弧内直径、弯折角度、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分别提出了要求。受力钢筋弯钩、弯折的形状和尺寸,对于保证钢筋与混凝土协同受力非常重要。根据构件受力性能的不同要求,合理配臵箍筋有利于保证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特别是对配筋率较高的柱、受扭的梁和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更为重要。
对规定抽样检查的项目,应在全数观察的基础上,对重要部位和观察难以判定的部位进行抽样检查。抽样检查的数量通常采用“双控”的方法。这与本规范第4.2.5条的说明是一致的。
一 般 项 目
5.3.3 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的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说明:5.3.3 盘条供应的钢筋使用前需要调直。调直宜优先采用机械方法,以有效控制调直钢筋的质量;也可采用冷拉方法,但应控制冷拉伸长率,以免影响钢筋的力学性能。
5.3.4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5.3.4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就少于3件。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表5.3.4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臵 ±20
箍筋内净尺寸 ±5
说明:5.3.4 本条提出了钢筋加工形状、尺寸偏差的要求。其中,箍筋内净尺寸是新增项目,对保证受力钢筋和箍筋本身的受力性能都较为重要。
5.4 钢 筋 连 接
主 控 项 目
5.4.1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说明:5.4.1 本条提出了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方式的基本要求,这是保证受力钢筋应力传递及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所必需的。目前,钢筋的连接方式已有多种,应按设计要求采用。
5.4.2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有关规程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说明:5.4.2近年来,钢筋机械连接和焊接的技术发展较快,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对其应用、质量验收等都有明确的规定,验收时应遵照执行。对钢筋机械连接和焊
5.4.3 钢筋的接头宜设臵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臵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说明:5.4.3 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设臵在受力较小处,同一钢筋在同一受力区段内不宜多次连接,以保证钢筋的承载、传力性能。本条还对接头距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作出了规定。
5.4.4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说明:5.4.4 本条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连接接头和焊接接头提出了外观质量要求。对全数检查的项目,通常均采用观察检查的方法,但对观察难以判定的部位,可辅以量测检查。
5.4.5 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臵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在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接头不宜设臵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说明:5.4.5本条给出了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和焊接的应用范围、连接区段的定义以及接头面积百分率的限制。
5.4.6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l(l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5.4.6)。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