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国情怀”的内涵与现代价值(杨清虎)
“家国情怀”的内涵与现代价值
杨清虎
摘要: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所谓的“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的超越。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家国情怀;家;国;传统文化;爱国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家国情怀虽古已有之,却一直有实无名,近代鸦片战争以后才真正兴起。面对国破家亡、民族危机,中华民族开始自省和奋起,家国情怀思潮应运而生。在传统文化中,中国社会没有宗教的外在超越,更多依靠的是一种“人文信仰”。家国情怀以一种特有的信仰魅力,超越种族和民族、宗族和地域、阶级和阶层、政党和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
一、何谓“家国情怀”
关于“家”,《说文解字》曰:“居也。”关于“国(國)”,则曰:“邦也。”[1]280
[1]
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里的“国家”应是当时的诸侯国,是城邦的意思。到了孟子,连横合纵、国破家亡,此时他论及“国家”就更多了,尤其是他说的“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谓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句话用《大学》来表达就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政治层面来说,国家有多重内涵,包含祖传国家、公共国家、阶级国家、官僚国家、寡头国家、朕即国家和宗教国家等等。欧美学者多采用克斯韦·伯的关于国家的定义:“在一个给定范围领土内合法垄断了武力(暴力)使用权的”组织。可以说,国家与国,两者没有实质区别,都是指一定的地域范围。“国家”更偏向于政治范畴,是一个政治场合应用比较广泛的词汇,包含了一定的领域和人民,这与马克思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提出的“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的国家概念,其强调的“区域”和“公共权力”是一致的。关于“家”,“豕之凥也”,俗语言,“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余光中说“我曾经写过一千多首诗,写乡愁的诗占了十分之一。”
[6]
[5]
[1]
[4]
[3]
关于“家国”,《史记·周本纪》载武王讨伐殷纣王曰:“今殷王纣维妇人言是用,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昬弃其家国,遗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维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俾暴虐于百姓,以奸轨于商国。”
[2]“情怀”是一种感情,一种心境,一种认同感、归属感。从字意上来看,所谓的“家国情怀”就是(人)对国、对家的一种思想心境,没有家,哪里的国。人不是浮萍,当我们在关注“小家”的时候,不要忘了还有“大家”之国;当我们在建设“大国”的时候,不要忘了还有温暖的“小国”之家。
“家国”一词由“家”与“国”两个基本对象构成。国大家小,“国”即“国家”,《尚书·金縢》载周成王语曰:“惟朕小子其新逆,我国家礼亦宜之。”《论语·季氏》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
可见,“家”浓缩了母亲、父亲、亲人、故乡的无
限情感和思绪,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情感依靠,无家则无根,无家,就是游子,没了温暖和喜悦。综合来看,“家国”一词政治色彩较弱,含义
具有从小到大的张力,强调一种归属的递推关系,更倾向于思想领域,是一种自家而国一脉相承的情感表达与人生理想。
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的家国情怀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慢慢积淀形成的。首先,它源自古代士大夫阶层对自我圈子的优越感和自我陶醉感。绝地天通,巫瞽分离,春秋战国之际,学术不断下移,普通的国人与百姓开始形成以钻研文化知识的小团体,一般称作“士”阶层。士阶层以读书为主,惠施“其书五车”是士的代表人物。士有着独特的人格意识,孔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等都是这种人格的反映。其次,贵族没落,士阶层崛起,不仅导致了士与其他阶层的分化,还影响了士与士之间的关系,士的共同体意识开始上升,沾沾自喜,他们以文会友,其他人被排斥在外,有着某种优越感。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就有这种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在魏晋时期得以强化,玄学就成了士族文人孤芳自赏的代名词。士大夫赖以安身立命的立德、立功、立言,在魏晋社会根本施展不出来,于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拿名教来遮掩,玄学家们“辨明析理”开始营造起来一个远离现实、抽闲虚玄、相对封闭的“精神家园”。最后,政治变迁、王朝更迭、民族战争,遗民旧臣怀念前朝,不忘故土,不忘国家,把家国情怀由内而外推上了台面。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柳宗元“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韩愈“大丈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私于家”、苏轼“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文天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黄宗羲“出仕为天下”,这些文人儒士的恋家、思乡、忧国忧民之情怀逐渐被沉淀而汇聚起来。鸦片战争爆发以后,西方列强打破了近代中国人的宁静生活,人们遭受战争、投降、割地、赔款,妻离子散,国破家亡,士大夫的那种天生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承接的则是文人志士对亡国灭种的一种自省和情结,这种情怀重构而成
家国情怀。这种情怀支撑一代又一代文人志士前赴后继、救亡图存、苦苦探索。可以说,家国情怀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现实的累积产物。
所谓的“家国情怀”,笔者认为其概念是多层次的:第一,家国情怀起源于士大夫的人文信仰和人文精神,是古代知识分子阶级优越性的自我标榜,具有狭隘性。第二,家国情怀在形成过程中,与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宗族伦理、个体意识是密不可分的,是经历了战争失败、骨肉分离、国破家亡之后伤痛思维的沉淀。第三,家国情怀是近代特殊社会历史的思想产物,士大夫的人文精神不断下移,是士大夫精神在整个民族遭受苦难之后精神的重构,千锤百炼,浴火重生。近代的“家国情”怀带有很强的积极、正面意义。第四、家国情怀具有时代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超越民族、意识形态的优秀文化传统在社会建设、国家统一、展现民族凝聚力方面都开始发挥作用。那么,我们当前所说的家国情怀就应该是作为个体的人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对价值共同体持有的一种高度认同,并促使认知共同体朝着积极、正面、良性的方向发展的一种思想和理念。
二、“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
家国情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组成之一,有其基本的内涵特征,主要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仁爱之情。家国同构理念是家国情怀形成的关键,共同体意识是家国情怀持续发酵的动力,仁爱之情是家国情怀良性前进的出发点。
1.家国同构
国家形成以前,原始社会主要是以带有血缘关系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构成,此时的“家”即“国”,“国”亦是“家”,也就无所谓是家还是国。夏商社会里,“国家”的意识开始出现,不过这种国家是军事占领后的政治产物,有人口、土地和主权。“国”的概念出现以后,与此矛盾的“家”也就诞生了。但是,它们之间仍然保留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是靠血缘、地缘为纽带,此时的国与家血脉相连,只不过是部落联盟的再扩大和政治化。西周开始,“国”的范围空前扩大,人与人之间的血亲关
系逐渐淡化,在这种情况下,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又把家与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秦汉开始,国家统一,行政上的垂直管理,导致家与国的矛盾凸显出来,汉代政府不得不继续延续伦理道德为主要手段的宗法体制,让其在社会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正因如此,梁启超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7]
可以说,古代中国家与国从来就没有被割裂开来,“家”与“国”是一体的。所以有人认为,血缘和政治的联姻是家国一体伦理政治的存在前提和纽带,血缘关系和政治生活的相互渗透,保证了家国同构政治模式的合法化和合理化。[8]
这种一宗法制为基本形式的家国一体的政治模式理念就是“家国同构”。家国同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强调家国一体的同时肯定要以家为本,把个人、家庭、国家有机结合。作为一种与道德和政治都有联系的价值理念,它强调以民为本、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这种执政者对这种理念的认识结果。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说明人在家、国关系中处于主体地位,人对家国同构理念的认知就形成了家国情怀。也就是说,家国情怀是人持有的“家国同构”理念,是把“家”与“国”的关系看成是一个整体的观念。
2.共同体意识
在现代社会学中,无论是家意识,还是国的意识,都可以划入共同体意识之中。共同体意识是一种传统意识,个人的所有行为都必须要符合共同体的需要,个人不能凌驾于共同体的需求之上,这种意识与个人自由意识是相对的。在这种意识的影响之下,所有个体“同呼吸共命运”,上级有绝对的权威,下级绝对屈服于上级的意志之下。儒家提倡的忠孝、礼仪、廉耻这些道德要求,都是为共同体服务的,带有很强的共同体意识印迹。近代前的社会中,家意识都是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形态。[10]
近代以后,西方自由思想进入中国,反对束缚,强调个性解放、个性自由,使得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开始凌驾于共同体意识之上。近代思想解放运动者,在反
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同时,也把这种共同体意识一并当做“糟粕”从中国文化中清理出去了。
家国情怀把主体置于“家国同构”的共同体意识之下,使得个人意识必须服从社会意识,服务于共同体利益。在现代社会中,还表现为一种集体意识和公民意识。家国情怀,充满原始和质朴的味道,个人利益与家国利益捆绑在一起,达到一种平衡,既不超越也不屈服。
3.仁爱之情
仁爱是一种思想情感,就是指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它是儒家思想的内在核心,也是家国情怀的内在驱动力。如果说个体只为共同体服务,是不是就可以不择手段,是不是就可以采用战争或者阴谋等手段获得暴利?显然不是,皋陶“宁失不常之罪,不枉不辜之善”
[11],家国情怀所持有的对共同体的认同感是建立在仁爱之心、敬畏之心、宽容之心的基础之上的。仁爱本是儒家传统思想的核心,这种思想以一种情感的形式转化给家国情怀,成为把人的这种情怀引领上正确方向的灯塔。
家国情怀最终的情感归宿,不是仇恨,不是敌视,而是一种“爱”的思想。这种爱不是一种宗教的外在超越,而是宗法宗教形态下的道德情操。这种爱,表现出来的特征,是宽容、谦逊、悯恤与慈悲。
三、“家国情怀”的实现途径
家国情怀是个人的信念和理想,那么如何实现这种情感,从基本方面来说,对于主体至少需要做好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三个层面。
1.强调个人正心、修身、慎独
《大学》所云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就是把个人修身与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就是这个道理。“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个体的人不仅要慎言慎行,戒躁戒傲,更要心怀天下,所谓“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礼记·中庸》)在儒家思想中,孔子强调提高个人道德,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
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儒家有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无论多么地心怀天下,如果不能由己而始,都是空话,只有提高个人修养,让自己有所担当,充满责任感,才能有家有国。可以说,个人是成家立业所必备的正心、修身、慎独,是家国情怀主体的基本构成。
所谓“修身治家齐国平天下”,由内层到外层,“修身”而始,从汉唐儒家提倡研读“诗”、“书”、“礼”、“易”、“春秋”的《六经》到明清时要通晓浩瀚的《十三经》,修身之路被过度复杂化,既要遵循许多繁文缛节,又要谨记几十条家训祖规。在这些严苛训文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文人志士,优点是沉稳儒雅,富有教养;缺点是刻板守旧,缺乏个体意识和创新。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了如此之多的教条陋习,在遵循基本家教的基础上,既要提倡个体意识,也要把传统修身之道现代化,把优秀传统提炼出来,提倡家国情怀。反之,要有家国情怀,就必须从正心、修身、慎独做起,否则就谈不上家国情怀。
2.提倡重视亲情、人人和睦
儒家提倡修身,修己治人,要崇德、修慝、辨惑。《大学》云:“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12]
家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人物质上的保证和精神上的寄托,君臣可以易位,父子则不能颠倒,亲情不能割舍。《中庸》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12]1629一个人再怎么谈“仁”,如果不能好好地对待亲人,不能珍惜善待自己朋友,那么仁就是一句空话。“人之所以为人,非八尺之身,乃其精神也。”亲情与生俱来,是一种低层次的情感需求。“子欲养而亲不待”,俗语云:“虎毒不食子”,“乌鸦反哺、羊羔跪乳”,重视亲情,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才有所谓的家、国。也可以说,家国情怀的实践之路,就是从亲情开始走出来的。
3.要有心怀天下之抱负与责任
儒家讲究内圣外王,天下大同。家国情怀的内在超越,其终极目的并不是仅仅停留在所谓的“家”“国”圈子里,而是“天下”。传统文化主张“以天下为一家”和“四海之内皆兄弟”,就是超越狭隘的“家”“国”意识。“圣无外,天亦无外者也。”和谐的国家秩序,是包容民族和种族,包容疆界和国界,包容文化和文明,一个国家再富饶、再和平,其他国家贫瘠而战乱,势必影响到这个国家。天下观念,就是要打破这种隔离和限制,把不同文明和社会融为一炉,实现人类共同进步。家国情怀就是要胸怀天下,达到天下太平,人人和谐的社会终极理想。
中国传统文化对待他人强调与人为善、讲信修睦,遇到冲突以礼为先,协和万邦而求“化干戈为玉帛”。乘人之危、以邻为壑则是历来反对的,主流文化倡导“和则两利,分则两损”。因此,牟钟鉴等人在倡导建立和谐社会时就强调儒家倡导以道德安邦定国,实行“以德行仁”的王道政治,才能“得道多助”,否则强行推行霸道,只能是“失道寡助”终归众叛亲离。[13]
和平来之不易,传统文化重视和平、倡导大丈夫要负担起为天下的责任,平等、宽容、互尊、互助实现于国家关系和民族关系之中就是大同。心怀天下,是实现家国情怀的终极理想。
四、“家国情怀”与“优秀传统文化” 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提炼,这种情怀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其他内涵彼此联系,相互吸纳,相得益彰。与孝道、仁爱、爱国等精神都是彼此关联的,没有这些精神的影响,孤立的看待家国情怀,则往往片面而不得要领。
1.行孝尽忠
行孝为百善之先,是一个人外在道德和内在道德的集中体现。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报恩父母的良好情操,故《诗经》才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一说。(《诗经•蓼莪》)“孝”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流淌了数千年,已经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一种情感。儒家文化激励推崇这种情感,并上升为一种至高的道德标准,故有“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泛爱
众,而亲仁”,“孝弟于其家,而后仁爱及于物”。[14]
孝道成为支撑中国社会伦理秩序的基本规范和标准。
在此基础上,为国尽忠,成为尽孝观念的延伸,是个人与国家关系在“家”基础上的提升。自古以来,一大批的仁人志士道出了“忠”的深刻内涵。春秋晏婴以“利害”言国,“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汉代班固以“饥渴”喻国之情感,谓“爱国如饥渴”;近代的林则徐则以生死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山河变色,国之将亡,“忠”的博大情操就释放出来。无论是匹夫有责,还是留取丹心照汗青,为了国家,一大批的英雄和先烈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不怕牺牲。为国尽忠,是国人对国家的一份赤子之心,是一份特殊的情怀。
所谓的“行孝尽忠”,但从儒家思想来看,似乎还未脱离简单的“亲亲”、“仁民”和“爱物”,但事实上,历经千年历史风霜雪雨,这种情感早已升华和发生蜕变。行孝尽忠就是一种个体对主体的情感的依赖,这种“依赖”已经超脱了血缘、地缘和国家,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爱”的情感。人类之爱首先从亲情开始,以“爱有差等”之原则,推及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差异性与普遍性结合起来,如果使这种情感得以保持、扩充和发展,就会有仁的品德与行为。最终的目的是使亲人的生活、百姓的生计和万物的生存都能够得到理想的安顿。行孝尽忠让人们因此血脉相连,反对数典忘祖,忤逆不孝。
家国情怀,不是简单的“移孝作忠”,而是移愚孝而作仁爱,降低了忠孝的教化意识,但继承了忠孝的基本底线。从现代性来说,家国情怀是对忠孝道德的一种超越。
2.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产生的物质基础是一个民族共同的血缘、共同的生活地域、共同的或相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习惯、共同的语言等。[15]
这种精神依靠代代相传,在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上有一定的稳定性,是经过历史筛选而积淀的精华,具有超越时代 的特点。当代社会所提倡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囊括了所有民族的中华文明史,又是对狭隘的民族主义的超越。然而,对于“民族精神”,黑格尔说“这种精神便构成了一个民族意识的其他种种形式的基础和内容,„„因为‘精神’在它自己的意识内.对于它自己必须成为一个对象,而客观性直接包含种种区别的发生,这些区别组成了客观精神各个显然不同的领域的总和;这好比‘灵魂’之所以存在,乃是它的各个机体的复合,这些机体集中于一个简单的统一的形式上,便产生了‘灵魂’。”
[16]
民族精
神正是由于过于“简单”,它与宗教、血缘、地域比起来,就显得异常脆弱,难以将这种“粗暴”的思想凌驾于其他更为牢固的“信仰”之上。
家国情怀由民族精神而萌发,但又没有刻意强调名族主义,把民族精神的特质剥离出来,只有民族精神的核而无民族精神的壳,少了民族狭隘的枷锁。不可否认,家国情怀是对民族精神的超越。
3.爱国主义
传统文化倡导“大一统”,重“和合”,列宁把爱国主义定位为长期以来打破国家彼此隔离而铸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
[17]
尤其是在近代社
会,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摆脱帝国主义控制的最重要精神武器。可以说,没了爱国主义,就没了中华民族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情感依据。也可以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在政治上自我认同的基础,是由家国情怀衍生而来的国家最强烈的认同情操。
由爱国主义到家国情怀,看起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顾炎武把“经世致用”思想给予拓展,提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也因此由“国”的外延扩大到“天下”这一容纳多个民族和地域的国家新名词,其内涵得到了极大丰富。
[18]
然而,中
国的国家认同,更多的是一种文明认同。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在美国《洛杉矶时报》撰文认为中国国家形态不同于西方的政治型国家,本质上是一个基于“文明”而存在的国家,其身份认同都是源自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中国的国家存在,是以历史文化为存在前提的,管理者都是保护统一的文明化
身。[19]可以说,家国情怀是对国家文明的认同,而爱国主义带有国过于浓烈的政治色彩,是政治文明的产物。从文明认同而言,家国情怀以更为上善如水般地柔情超越了爱国主义。
4.乡土观念
乡土观念是在主体在长期的成长、生活、学习、交流中产生的对故土、家园、亲人、朋友的持久感情,由此而形成了对旧有文化传统的回忆、认同。中华民族本身重视血缘和亲情,讲究“光宗耀祖”、“落叶归根”,加上幼年受到家庭教育尤为印象深刻,因此乡土观念也就格外强烈。近年来,寻根文化、祭祖文化、节日文化等相关的文化现象与乡土观念兴起不无关系。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20]“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20]73可见,与“乡土”对应起来的就是“城市”,乡土观念的起源背景,则是近代社会发生大变迁,“乡下人”进城,在城市找不到归属感,才有了所谓的对故土的依恋之情。推而广之,当代很多人所谓的乡土观念,实际上是对童年回忆、下乡情怀、迁徙文化、移民文化背景下的怀旧感情。家国情怀不仅仅是发源于对基层乡土或者往昔的的怀旧,它更多地是一种理想蓝图,在思想起点上远比乡土情怀要高。可以说,一个人或许没有乡土情怀,但不代表他没有家国情怀。从理想层面来说,家国情怀是对乡土观念的超越。
5.天下为公
《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12]1414这与孔子所谓的“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12]1617的“三无私”是一致的。《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21]北宋张载提出“民胞物与”说,这种思想跨越血亲“小家”,走向同气同性的“大家”。“天下为公”源于儒家仁学思想,但又是对这种思想的推演,是在“仁者爱人”“差等之爱”“泛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儒家对“世界大同”社会理想的追求。天
下为公思想具有时代价值,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建设,就需要这种文化基因。“天下为公”追求公共权力运作的普遍合理性,严格制约公权力的私有化,在公私张力场域把握合理的中道。
[22]
“天下为公”过于宏厚,目标过于远大,家国情怀小而清新,以蜻蜓点水般的姿态飞翔。若“天下为公”是雄鹰,展翅高飞九万里,那么家国情怀就是小鸟,有欢唱和歌语。家国情怀以一种低层次的理想构建起来,虽没有“天下为公”浓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却是内心最低需求,是达到“天下为公”高层次理想的入门需求,从主体认同感上是对“天下为公”的超越。
此外,家国情怀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其他内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自强不息、忧国忧民、重和合、存博爱、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等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同气连枝、互有融汇。家国情怀更独具魅力,它包容性更强,心理需求层次更底层,侧重于情感的自觉与自省,强调自我的认同和归属,是对其他思想的一种超越。
五、“家国情怀”的现代价值
时至今日,家国情怀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之一,被赋予了重要的时代价值。徐文秀在《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认为: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23]
家国情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基石,它以个人为主体,以家国同构为对象,用传统文化把个人,家庭,国家联系在了一起,同呼吸,共命运,你荣她兴,你辱她耻。家国情怀,让人饮水思源,不忘本,不忘祖,血脉相连。
1.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在阐述“中国梦”时,习近平这样说到:“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24]
践行中国梦,需要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更需要
与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天下之本在国”,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根基在于家国情怀。具备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才能形成亲和力、吸引力和向心力。祖国,我拿什么来爱你?家国情怀,有了让我们爱你的理由。
2.建设幸福美满的家庭
2015年新春,习近平在春节团拜会上讲话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5]
思想的影响下,才有了公民意识。家国情怀在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中,被赋予了树立公民意识的重要价值。“家之本在身”,修身责任感在现代社会的家国情怀理念中成长起来就是公民意识。
具体而言,就是需要我们在新型的社会环境中,树立起现代社会应该具备的公民意识。作为公民,应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奉献牺牲、恪守道德。推而广之,是公仆就应该勤政亲民、实干兴国、廉洁奉公、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是中国人,就应该以国为荣、为国争光、理性爱国、壮志凌云;是华夏子孙,就应该维护统一、倡导和平、热爱故土。最后,从我做起,胸中有天下,心里有祖国,脚下有故乡,眼里有亲人,身边有他人。
相反,倡导家国情怀,就需要摒弃卖国求荣、自私自利、中饱私囊、欺上瞒下,更需反对分裂、反对暴政、反对践踏公权利益。有了家国情怀,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亲情的温暖,哪里就有国家的自豪,哪里就有民族的自强不息,哪里就有人类的持久和平与发展。重视家国情怀,就是重视与国家血脉相连的家庭建设,只有家庭和谐、幸福美满,才能为国家建设奠定基础。“国之本在家”,《大学》也强调:“家齐而后国洽。”儒家道德伦理在家庭中得以实践,其家国情怀作为优秀传统也需要在家庭单位中走向现代。家国情怀具有丰富家庭生活,协调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睦,培养子女健全人格和素养,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基点。
3.树立良好的公民意识
古代中国政治中没有“公民”观念,近代西方
参考文献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341.[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122.[3]吴越.“国家”概念内涵的层次区分[J].江汉论坛,2001(12)[4]易建平.文明与国家起源新解[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8-11(5).[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95:170-172.[6]余光中.“乡愁”是一种家国情怀[M].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9-18(001).[7]梁启超.中国史界革命案[A].梁启超.梁启超全集[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737.[8]柳俊杰.“家国一体”与中国古代伦理政治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6).[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10]〔日﹞石井伸男著.社会意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26.[11]孔安国传、孔颖达疏.尚书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1980:135.[12]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 [M].北京:中华书局,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1980:1674.[13]牟钟鉴.儒学与社会和谐[A].徐诚总编辑.中国儒学年鉴2005[C].山东《中国儒学年鉴》社,2005:2-9.[14]朱熹集注.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59.[15]仁人.大同思想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424.[16]〔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53.[17]《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9-580.[18]陈益.顾炎武的家国情怀[J].党建,2014(9).[19]张维为.中国震撼[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43.[20]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1.[21]焦循.孟子正义[M].《诸子集成》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573.[22]赵轶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及其现代回响[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23]徐文秀.多一些家国情怀[J].人民日报,2012-01-20(4).[24]石永军著.中国梦[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13:233.[25]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2/17/c_1114401712.htm,2015-02-17.
第二篇:家国情怀与志愿者精神
家国情怀与志愿者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推广新师资培训基地A031周姝
北京对我而言是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从小就在电视和书上看到北京的种种,自己却一直没有真正踏上这片土地,这次志愿者培训给了我这个宝贵的机会。我对北京的一切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北师大的课程安排丰富充实,我们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还有一堂非常有趣的课,老师用各个时期著名的红歌给我们讲解了中国风起云涌的近代史,让我们从中领会到家国情怀与志愿者精神的内涵。3月10号,所有志愿者还一起去国家博物馆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这次观摩活动也让我感慨万千。
“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级人们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展览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及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闭关锁国懦弱的清政府在英国的威逼下签订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由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史上一百余年的屈辱历史。展览第二部分“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展示了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爱国志士们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令人感动和震撼。展览最振奋人心的是第三部分,“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中国共产党随之产生。在摸索中前进的中国共产党,最终在遵义会议中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八年的抗战和解放战争,中共领导下的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此外还有第四部分的“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步入该部分,之前沉重的心情变得豁然开朗,看到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齐心协力共同建设祖国。中国在核技术、航天等领域都取得重大突破,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华民族开始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展览的最后一部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我们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展览方式新颖活泼,有身临其境青藏铁路列车,坐在座位上可以感受到奔向天路的感觉。另外一列从手摇电话到大哥大再到苹果手机,很能引起参观者的共鸣,形象地展示了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也深深的体会到社会的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一个展览,走过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的荣辱历史,心情时而沉重时而畅快,中国人民辛酸、愤苦、坚定地在这一百多年里将一条充满坎坷路走成了一条复兴之路。每一步都蕴含着苦涩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浓艳的鲜血。中国从受尽凌辱的弱国到一个屹立于世界的大国,我们可以从这条复兴之路中感受到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伟大精神力量,而正是这种力量让我们战胜了种种艰难险阻。它让我对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到我们现在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有了一次仿佛身临其境的体会,这是以前在历史书上所学不到的,因为书中没有博物馆中的那种氛围,当我们看着一件件展览品时,我们可以对所发生的事件有一个相对清晰的感触。
看过整个展览,我心潮迭起,思绪万千。之前的课堂上学习的家国情怀与志愿者精神,在参观了《复兴之路》后,更加明晰的浮现在我的心头。我们现在可以说是生活在一种相对安逸富足的环境中,但是要居安思危,经历过历史的人会倍加珍惜现今的生活,看过历史的人要懂得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作为一名光荣的汉语教师志愿者,是代表中国的一张名片,更应该肩负起祖国交给我们的光荣使命,把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传播到异族他乡,为中英两国文化搭起一座友谊的桥梁。作为志愿者,我们更应该乐于奉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第三篇:复仇意识与家国情怀——评《赵氏孤儿》的主题倾向
复仇意识与家国情怀——评《赵氏孤儿》的主题倾向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陈凯歌导演的影片《赵氏孤儿》来分析剧中体现的复仇意识和家国情怀。
【关键词】赵氏孤儿
元杂剧
复仇意识
家国情怀
一、悲剧主题色彩
这个充满强烈复仇思想的历史故事的焦点即是托孤、救孤与灭孤。围绕着这一焦点,抒发了对善、忠、正义的歌颂,也表达了对恶、奸、非正义的谴责。在剧中,屠岸贾是恶、奸、非正义的化身。他把持朝政、欺瞒君上、杀戮忠良。他因与赵盾不和,就千方百计暗害赵盾,又凶残地将赵盾满门诛尽杀绝,就连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也不放过。当他听说走了赵氏孤儿,竟然下令“把晋国内但是半岁之下,一月以上,新添的小厮,都与我拘刷将来,见一个剁三剑,其中必然有赵氏孤儿。可以除了我这腹心之害。”如此茶毒生灵,多么残暴!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没有将屠岸贾这个人物简单化,除了昭示他的凶残狠毒,也写了他的阴险与狡诈。当程婴向他告发公孙柞臼藏着赵氏孤JL时,他马上反问:“咄!你这匹夫,你怎瞒得过我。你和公孙柞臼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因何告他藏着赵氏孤)夕你敢是知情么?”屠岸贾下令让程婴逼供公孙柞臼,既是对程婴的考验,同时又达到追问赵氏孤儿的目的,同样表现出他的阴险和诡诈。当程婴迟疑时,屠岸贾步步紧逼:“程婴,你不行杖,敢怕指攀出你么?”“程婴,我见你把棍子拣了又拣,只拣着那细棍子,敢怕打的他疼了,要指攀你下来。”“你头里只拣着那细棍子打,如今你却拿起大棍子来,三两下打死了呵,你就做的个死无招对。”公孙柞臼难忍毒打,脱口说出”俺二人商议要救这小儿曹”后,屠岸贾马上抓住:“可知道指攀下来也。你说二人,一人是你了,那一个是谁?”“程婴,这桩事敢有你么?”这些都充分勾勒出屠岸贾既凶残毒辣又阴险狡诈的嘴脸。
第四篇:2018年高考作文题十大猜想6:中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与中国故事中国辉煌中国形...
2018年高考作文题十大猜想6:中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与中国故事、中国辉煌、中国形...作者:庄照岗已经获得授权押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近年来,媒体上出现大量以戏谑口吻议论国人或中国社会问题的“中国式××”,如“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送孩子”“中国式教育”“中国式插队”“中国式思维”等,于戏谑中表达着自嘲与质疑,于调侃中彰显着反省与担忧。另一方面,“中国速度”“中国质量”“中国改革”“中国梦”“中国创造”“中国信心”“中国力量”等“最美中国式”正变成先进、正能量、国家魅力的代名词,为世界所接受,成为各国的标杆。以上文字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确定立意,明确文体;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泄露个人信息。押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一代有一代之风度,一代有一代之生活。先秦时讲君子风范,有所为有所不为;魏晋时讲风度与风骨,追求任性放诞、清俊通脱;汉唐时讲气象,以开放包容著称;宋明时将风韵,追求趣味与性情……但是在现代风度上,大家发生了分歧,有的说是创新,有的说是竞争,有的说是穷忙、宅、腐、控,还有说是休闲、旅游、健康…你觉得现代风度是什么?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佳作示范】为“中国式”反思,为“中国”自豪一考生曾几何时,我们的祖**亲和他的国人被贴上不少“中国式”的负面标签,成了缺乏文明素养的标志。今时今日,我们的伟大“中国”终于成为文明、互励、共赢、富强、美丽的代名词,让我们不禁为之惊呼:“厉害了,我的国!”从“中国式”到“中国”的变化,让我们可喜,亦值得我们反思,这些称呼名词,提醒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风采。中国式开头的热词,暴露了我们的问题与不足,是中国向现代化发展不可避免的羁绊与坎坷。你也许对此并不陌生,“中国式过马路”讽刺着中国人过马路,无视交通灯指示,淡漠交通规则的习惯;“中国式插队抢购”,直指中国的客在旅游景点疯狂扫货的场景,指向国人亟待提高的素质与公民意识;“中国式父母”,矛头指向“保姆式教育”,无微不至照顾并培着一批巨婴的“畸形”的育儿理念;“中国式学生”呈现了应试教育下,学生缺乏自主实践创新,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问题。这些词批判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我们深入透视“中国式”现象的背后,不应只看到其负面的表象而如愤青,而是应关注国人素质未能提高背后是规则、法制教育的不健全不完善,监管制度存在漏洞等更深层次的矛盾,反思“中国式”是正视我们的短板,走出自卑不足的阴影,面向更长远的发展。“中国”开头的热词,书写着新时代辉煌中国的崛起和国民新风范树立的崭新篇章,在纪录片《辉煌中国》中,“中国铁路”走向世界,为贫瘠的非洲大地吹去发展的东风;“中国智造”惊艳世界,c919飞机、洋山港、港珠澳大桥等等,无不彰显大国实力、大国魅力,这些词语描绘着创新中国;“中国女排”顽强拼博,永不服输,赛场上的咆哮吼出了中国人的雄心壮志,“中国爱心”表达中国人与全人类共建命运共同体的博大胸怀;“中国志愿者”的足迹遍布全球,这些词语谱写着国民积极热情、文明风范的乐章。透过这些“中国”,是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是中国理念、中国人思想的进步,是国人不懈投身奋斗建设的果实,为中国自豪,自觉与自信,展望未来!反思与骄傲自豪交织,综合看待助力中华崛起、可持续发展。我们当从“中国式标签”中寻找存在的问题,有信心也有针对性地将其解决,把调侃化为改变发展的动力;我们也要从中国热词汲取发展的精神动力与经验, 去糟粕取精华,摒弃自负自卑,为谋求“中国发展”而努力奋斗,发扬“中国自信”,做优秀“中国青年”,做优秀“中国工匠”。忆往昔,“中国式”曾令人皱眉;看今朝,“中国”令人振奋,中国人让我们剑指远方,把热血青春抛洒铸造更厉害的国,告别“中国式”的暗淡。点评:本文审题准确,能结合“中国式XX”和“中国XX”的现象实例来展开,写出对“中国式XX”“中国XX”的感触和思考,思想深刻,思路清断,结构严谨。首段开篇明义,照应了标题及回应了写作任务。然后采用对照式和层进式的结构:写为“中国式”反思,写为“中国”自豪;然后提出我们当从“中国式标签”中寻找我们存在的问题,把调侃化为改变发展的动力;我们要从“中国”热词汲取发展的精神动力与经验,摒弃自负自卑,呼吁为谋求“中国发展”面努力奋斗,发扬“中国自信”,做优秀“中国青年”,做优秀“中国工匠”。这一层把“中国式XX”“中国XX”的关联进行深化与拓展,写得深刻大气。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精炼形象意蕴丰富。本文还有一个亮点是论是论据材料丰富,并且对论据材料的评析精准透辟,观点的提炼很有深度,很有说服力。感谢关注《语文周报》官微ywzbgf 责编:蓝风
涉及其他版权问题,敬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