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处坠落伤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高处坠落伤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一、名称:高处坠落伤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二、现象:摔伤等人身伤害。
三、原因:患有禁忌症的职工从事登高和高处作业;登高作业工具状态不良或使用方法不正确;违反“徒手攀登”等安全规定从事登高作业;高处作业不使用或使用技术状态不良的安全带等。
四、处理方法:
1.事故现场人员或目击者应第一时间报告事故车间主任(值班干部),车间主任(值班干部)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按照应急救治措施迅速组织自救,避免事故的扩大和蔓延。
2.必要时,车间主任(值班干部)请求当地120参加事故现场救援。详细说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伤害程度、伤害性质等,并安排人员到路口迎接。
3.有开放性外伤,应及时包扎止血。
4.内脏损伤应轻放轻移,减轻震动,避免内脏大量出血。5.对严重内伤或骨折的伤员应首先将骨折部位固定,禁止随意搬动、翻转;平卧时伤员如欲呕吐,则将头部偏向一侧。
五、相关要求:
1.车间各班组应储备必要的药箱、跌打损伤药品、防暑药品、止血带、包扎纱布、固定板等急救器材,以满足事故抢险救援需
——-1-
要。
2.为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治,除现场进行临时救护外,应尽量、尽快将伤员送达所在地区医疗水平较高的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待伤情稳定后按规定转至医疗定点医院救治。
3.根据事故现场情况,积极配合段人身伤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组,以段宣布事故现场抢救、抢修结束时间为准。
4.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建议;提出对事故责任班组和有关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2-
——-3-
第二篇: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5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5.1事故风险分析
XXX公司XXXXX在XXX的装卸、高处检维修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违规作业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5.2应急工作职责
5.2.1组织机构
现场抢险救援组
组
长:
XXXX
副组长:
XXXX
XXXX
组
员:
XXXX
XXXX
XXXX
XXXX
XXXX
XXXX
XXXX
5.2.2职责
现场抢险救援组:负责本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组长:在公司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主持领导小组会议;负责启动救援预案,布置救护行动,全盘指挥救护工作,组织善后处理。
副组长:协助组长布置现场救援行动,平时负责组织定期救援演练;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计划和总结,参加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针对事故原因,从技术方面提出防范措施并贯彻实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组长不在,副组长履行组长的职责。
成员:在组长、副组长的领导之下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事故处置工作以及工程抢险抢修工作;参加事故调查,对安全措施督促检查,负责在指定时间内将事故情况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5.3应急处置
5.3.1响应程序
(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时,XXXXXXXX全体人员应全力抢救受伤人员;
(2)岗位人员以最快速度报告本部门负责人,接到通知的人员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同时报告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
(3)在抢救受伤人员的同时,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进行救治;
(4)发生重伤、死亡事故,保护好现场,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5.3.2现场处置方案
(1)作业过程中发现有人员受伤时,发现人及时呼喊“有人受伤了”。
(2)现场人员将受伤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询问和手摸伤员检查受伤情况,视情况拨打120急救或就近送医,并做好信息的上传下达工作。
(3)若出血,安全员根据出血量大小和位置,选择适当(加压包扎止血、指压止血、堵塞止血法)止血法止血;若四肢大血管出血,则选用止血带止血,同时使用绷带和三角巾进行包扎等。
(4)若伤员骨折,视具体部位采取(椎柱骨折固定、上肢骨折固定、下肢骨折固定)相应的固定手段。
(5)止血或固定好后,视具体情况选择(单人搀扶、背驮双人搭椅、拉车式、三人搬运及铲式担架、板式担架搬运等)相应转运方法,将伤员搬运到应急车或救护车上,并由安全员和部门相关负责人护送到医院治疗。
5.4注意事项
(1)上肢骨折的伤员托住固定伤肢后,可让其自行行走;
(2)下肢骨折用担架抬送;
(3)脊柱骨折伤员,用硬板或其他宽布带将伤员绑在担架上;
(4)昏迷病人,头部可稍垫高并转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人气管。
第三篇: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
1)工作台阶宽度不符合《规程》及设计要求,挖掘机和载重汽车等设备在台阶上停位行走时过于靠边,可能会造成设备或车辆从台阶滚翻坠落的危险。
2)采场采用凹陷开采,如未在凹陷采坑周围设可靠的防护设施及安全警示标志,存在人员坠入凹陷采坑的危险。
3)凿岩工、爆破工和撬石排险工等在高空条件下作业,未按规定使用和佩戴合格的安全绳、安全带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或因安全绳栓不牢、安全绳过量磨损或外力撞击人体等,可能会发生人员高处坠落事故。1.2 事故类型
高处坠落事故。
1.3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和装置
可能事故区域:采场作业平台。1.4事故特征
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2 应急组织与职责 2.1应急自救组织机构 组长:装运班组长 组员:全体装运班组成员 2.2 职责
1)组长职责:
(1)组织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2)组织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指挥应急行动。(3)及时掌握现场事故灾害和险情;
(4)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向应急指挥报告有关情况;
(5)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2)组员职责:
(1)实施现场处置,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物资和搜救被困人员;
(2)负责现场伤员的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决做好转运准备;
(3)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工作,保证事故现场井然;(4)疏散无关人员至安全地带。3 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事故信息接受和通报程度
事故发现人员,第一时间以电话的方式通知应急自救小组,应急自救小组组长接到报警后,以电话的方式通知各成员赶赴事故现场,启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扩大应急响应程序
启动本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后,当事故不能有效处置,或者有扩大、发展趋势,应急自救组长向应急指挥部申请启动综合应急预案。3.2应急措施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医疗救护组做好外部医疗机构急救车和医护人员到场前伤员的救护工作,外部医疗机构人员及救护车到场后,接管矿山医疗救护组的应急职能,全面负责处理伤员工作。应急措施如下:
(1)立即帮助伤者脱离危险区。(2)一般性外伤,迅速包扎止血。
(3)肢体骨折,将伤肢固定,减少骨折断端对周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
(4)发生断指,立即止血,尽可能做到将断指冲洗干净,用消毒敷料包裹,用塑胶袋包好,放入装有冷饮的塑胶袋内。
(5)受伤人员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6)发生死亡事故立即报110。
3.3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系方式和人员
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系方式和人员情况见附件《应急指挥部、应急专业小组和相关单位的联系方式》。3.4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事故发生后,企业应当在1小时内向政府有关单位报告,可以先用电话报告,简要说明事故的类型、危害、损失、原因、救援情况等。待事故救援完毕后再以书面形式补报。4 注意事项
(1)做好个人防护,以免发生二次事故。
(2)应注意保护事故现场,对相关信息和证据进行收集和整理,等待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第四篇:高处坠落机械伤害抢救应急预案
高处坠落机械伤害抢救应急预案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公司高处坠落、机械伤害事件发生时应急响应的途径,以保证当高处坠落、机械伤害事件发生时,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伤员生命安全,减轻伤情、减少痛苦,最大限度的减轻所带来的伤害。
高处坠落、机械伤害急救必须分秒必争,立即采取止血及其他救护措施,并尽可能使伤者保持清醒,同时及早地与当地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迅速及时赶往发生地,接替救治工作。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现场救治人员不应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自判断伤员死亡,放弃抢救。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对高处坠落、机械伤害发生时采取的应急准备与响应的控制措施。
3.职责
3.1质安部负责
3.1.1公司的应急和响应的管理,组织编制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等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应急和响应方案,制定应急演习计划,并组织实施与评审,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符合性。
4.工作程序
4.1急救中心的联络方式
电话号码:120
联络原则:选择离事故发生地距离最近,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抢救。
4.2公司急救指挥部:设在质安部
组长:苏国彬
(总经理)
副组长:颜昭武(管理者代表)
组员:工程部:洪尚克
质安部:魏卫华
行政部:吴桂丰
财务部:邱诗言
4.3现场急救、联络急救中心及报告有关领导的工作程序
4.3.1步骤
立即停止现场工作,将伤员放置平坦的地方→救护员对伤者进行止血或其他救护措施,组织实施现场急救→现场负责人联系救护中心→向公司领导报告→保护事故现场→公司指挥部门立即赶赴现场,并安排后勤保障→开展事故调查与处理工作
4.3.2具体急救方案
4.3.2.1高出坠落、机械伤害事故发生后,立即停止现场作业活动,将伤员放置平坦的地方,现场有救护经验的人员立即对伤员按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408-91附录八或DL-409-91附录六)中“紧急救护法-创伤急救”实施紧急救护;
4.3.2.2现场的最高负责人作为现场的救护指挥员,指挥现场救护工作,在现场的伤员得到急救的同时,立即使用手机或其他通讯方式拨打“120”电话,与救护中心取得联系,要求紧急救护,(注:应说清伤员的伤情及相关情况,之后应立即报告公司领导及质安部,同时要保护好事故现场)。
4.3.2.3质安部接到报告后,问清楚救护中心地点,与救护中心取得联系,落实后勤保障工作,确保伤员能立即得到救护,不能因后勤保障不到位而影响急救,并向公司的总经理汇报情况。
4.3.3应急指挥者、参与者的责任和义务
4.3.3.1在事故发生后,现场的最高负责人为现场的指挥人员,要保持冷静的头脑,有序的指挥现场救护工作,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护,保护好事故现场,并在事故后报告事故发生的经过。
4.3.3.2现场参与救护工作的人员,应积极参与急救工作,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与调动,有救护经验的人员要及时赶到事故现场,参加对伤员的救护,其他人员应保持现场的秩序,配合救护人员的工作,事后配合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
5.相关/支持性文件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408-91和DL-409-91)
6.记录
事故报告卡
应急相应评审记录(包括所引起的文件事故记录)
第五篇:防止高处坠落伤害措施
防止高处坠落伤害措施
一、工作目标:
坚决杜绝重大安全事故,有效控制一般事故,确保本工地达到省级文明工地。
二、高处坠落原因分析:
(一)发生高处坠落事故主要有以下十种形式:
1、洞口临边作业的坠落
2、脚手架上坠落
3、卸料平台的坠落
4、悬空高处作业坠落
5、轻质板材断裂坠落
6、屋面临边坠落
7、龙门架(井字架)物料提升机和塔机在安、拆过程中坠落
8、在安、拆模板过程中坠落
9、登高过程中坠落
10、结构和设备安装时坠落
(二)分析结果:
纵观高坠事故发生后的原因分析结果,主要表现在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大方面。
1、人的因素:
1)作业人员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麻痹大意酿成事故。
2)作业人员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管理人员违章指挥;
3)管理人员未按要求对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及时的安全技术交底或交底缺乏针对性;
4)监管人的监管工作未到位
5)现场管理人员对工人作业点的安全检查不深、不细,对事故隐患未及时发现,即使发现也未及时督促整改,甚至视而不见;有的对一些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结果是否符合要求,也未认真及时进行复查;
2、物的因素
1)没有设置有效的安全防护,因而为事故埋下了隐患;
2)安全防护不到位,或者到位不及时;
3)安全设施,个人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不合格,不能有效的满足施工安全需要;
4)作业环境不良,如照明亮度不够,作业面光滑(特别是外架斜道、楼层临边、屋面临边)高温、严寒大风等恶劣气候条件等,这些因素都将会导致事故发生;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项目部由项目经理吴海山任组长成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负责本工程安全生产日常工作。
(2)、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亲自挂帅。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项整治方案。
(二)安全管理方面的预防措施(1)安全教育:
认真搞好以《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为中心的安全教育。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不断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切实做到“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2)持证上岗:
攀升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3)体格检查:
没有妨碍从事高处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者,方可上岗。对高处作业的人员要定期进行体检,杜绝患有禁忌病症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4)用好“三宝”:
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三宝”的采购、保管、使用必须符合相应的规定。项目部为施工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5)尽量减少高处作业:
从施工组织与管理上采取措施,变高处作业为平地作业。例如吊装的构件、模板等尽量组合成大件,相关的附件、配件尽可能在地面上安装连接牢固等。
(6)施工组织设计:
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设施与料具,必须列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前应逐级交底,并检查防护措施和用品的落实情况,不落实者不准施工。
(7)交叉作业:
支模、粉刷、砌墙等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避免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无法避免时,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模板、脚手架等拆除时,下方不得有其他操作人员。
(8)设施检查:
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等必须在施工前检查与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危及人身安全者,必须停止作业。安全设施因施工作业需要变更或临时拆除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可靠的替代措施。
(9)加强巡查督促:
现场安全员每天对整个施工部位进行巡查,特别是危险点源应及时纳入重点监控对象。一旦发现有隐患的地方,应及时整改到位。
(10)加强生产班组的安全管理:
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应加强生产班组的安全管理,做到班前安全教育,班中安全喊话,班后安全检查(有无遗留的不安全隐患)
(三)安全技术方面的防护措施:(1)预防坠落措施 1)、防护栏杆:
下述作业场所应设置防护栏杆:“五临边”,即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屋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上下跑道及斜道的两侧边、卸料平台的外侧边等;楼梯口与梯段边;井架与两侧边;电梯井口、板与墙的洞口等。防护栏杆的构造要求、栏杆杆件的规格及连接要求等应遵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3.1.2~3.1.4条的规定。
2)、防护盖板(网): 下述地点设置盖板或网:各种板或平台上短边尺寸小于25cm,但大于2.5 cm的孔口,必须用坚实盖板盖没,盖板应防止移动挪位;楼板面等处边长为25~50 cm和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缺件临时形成的洞口,可用竹、木盖板盖住,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边长为50~150 cm的洞口、必须设置以扣件连接钢管而成网络,并在其上满铺竹笆或脚手板。也可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钢筋网格尺寸不大于20 cm;钢管桩、钻孔桩等桩孔上口,未填土的槽坑,以及人孔、天窗、地板门等处,均应按洞口防护设置稳固的盖件。对邻近的人与物有坠落危险的其他竖向孔、洞口,均应施以盖件或加以防护,并有固定位置措施。
3)安全门:
各种垂直运输用的平台、楼层边沿接料口等处,都应设置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
4)脚手架操作平台等高处作业的临时设施:
脚手架料在加工制造前,必须通过技术鉴定;脚手架的搭设的拆除应严格按照安全规程和规定进行;脚手架必须通过验收后方可使用,并按规定进行检查。操作平台的结构构造应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五章第一节有关操作平台的各项规定。移动式梯子,均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验收其质量。梯脚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梯子上端应有固定措施。折梯上部夹角以35°~45°为宜,铰链牢固,并应有可靠的拉撑措施。
5)攀登作业:
施工组织设计中应确定用于现场施工的登高和攀登设施。作业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在阳台之间等非规定通道进行攀登,也不得任意利用吊车臂架等施工设备进行攀登。攀登的用具,结构构造上必须牢固可靠
6)悬空作业:
悬空作业处应有牢靠的立足处;悬空作业所用的索具、吊篮、吊笼、平台等设施,均需经过技术鉴定或检测后方可使用;悬空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带安全帽和安全带。结构吊装、模板装拆、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以及门窗工程的悬空作业,必须遵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定》第4.2.3条至第4.2.8条的有关规定。7)安全标志:
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与坑槽等处,除设置防护设施外,还应设安全标志,夜间应设警灯示警。
8)设计计算:
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主要受力构件的设计计算应符合下述规定:力学计算按一般结构力学公式;强度及挠度计算按现行有关规范进行,但钢受弯构件的强度计算不考虑塑性影响;构造上应符合现行的相应规范的要求。
9)无法搭设防护设施地方操作要求:
在无法搭设防护设施的地方或从事独立登高作业的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正确佩带安全带和安全帽。
10)气侯条件下作业要求:
6级以上强风或大雨、雪、雾天不得从事高处作业。(2)减轻坠落伤害的措施 1)安全网:
采购进场的安全网必须具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以及建筑主管部门颁发的准用证。建筑物的四周应使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
2)安全帽:
必须购置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准用证的检验产品,经企业安全部门检查验收后方可发放使用。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一旦发生坠落,可有效保护头部。
四、签订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责任状。
五、安全警示标志
施工现场设置各类有针对性的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脚手架等显眼部位。
六、安全防护验收制度
安全防护坚持验收制度,凡是有防护要求的地方做好后,在作业前由项目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安全防护设施应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防护栏杆以黄、黑(红、白)相间的条纹标示,盖件等以黄(红)色标示。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的安全设施,应经项目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实施。
七、作业平台、卸料平台
各类作业平台、卸料平台应按相应规定编制施工方案,项目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人员验收后方可作业。架体应保持稳固,不得与施工脚手架连接。作业平台上严禁超载。
八、脚手架
脚手架应按照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分管负责人组织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作业层脚手架的脚手板应铺设严密,下部应用安全平网兜底。脚手架外侧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空隙大于15cm时应做全封闭,防止人员或物料坠落。作业人员上下应有专用通道,不得攀爬架体。
九、模板工程
应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单位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分管负责人验收合格后方可作业。模板工程在绑扎钢筋、支拆模板时应保证作业人员有可靠立足点,作业面应按有关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并不得超过设计计算要求。
十、总结论
综上所述发生高处坠落最根本的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导致的,常言道:安全来自警惕,事故来自麻痹。因此,只要采取以上措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规范要求组织施工,同时通过切实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措施,就可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防止高坠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