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讲座稿

时间:2019-05-15 03:16: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长学校讲座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长学校讲座稿》。

第一篇:家长学校讲座稿

家长学校讲座稿

马克思说过:“家长的行业,就是教育子女”。家长这个职业天然担负教育子女的职责,现在许多行业都要求有上岗证,惟独做父母不需要。我也是一个有两岁小儿子的母亲,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怎样当一名合格的家长(和大家相比,班门弄斧了)。

一、家长教育子女下方法和指导:

(一)子女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无论从教育的时间和精力上来讲,还是从教育的对象情感上来说,家庭教育占有特殊的优势作用和地位。为人父母者对子女既要“养”,更要“教”。家长往往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孩子越大,就越不了解他。小时候乖巧,懂事,大了就有自己的想法了,愈来愈管不了,不知道该怎么办?首先,我们应从思想上重视,把子女教育当成一项长期工程。

(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有人说:家庭教育中“不教而教”。这一说法不够准确,但却有一定道理,即,家庭教育主要不是靠言教,而是靠身教。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便是潜移默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觉地在影响着孩子。儿童的思维具有形象化的特点,模仿性极强,模仿是他们学习做人的主要途径,而在家庭中,家长就成为他们模仿的主要目标。家长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时刻在影响着孩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要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首先应是那样的人。诚实的家长才能培养出诚实的孩子;出口就说脏话的家长,不可能培养出文明的孩子;做家长的,尊重自己的父母,尽孝道,那孩子一定会是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思想品德好的学生。父母对孩子学习严格要求,无可非议,而自己不思进取,那也是孩子成才大忌。我们同样需要学习、进修,不断完善自己。没有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没有成功的学校教育。因为当孩子进入学校的时候,他的身上已经留下了父母的烙印。

(三)陪伴成长

孩子既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又是上天赐给父母的快乐礼物,孩子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父母人生历程的伙伴和朋友。父母培养孩子,要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父母从一开始就能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长,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时刻保持一颗童心,随着孩子的成长,你会发现,在孩子慢慢读懂这个世界的同时,你也慢慢地读懂了孩子这本书,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这时,你距离成功的父母也就越来越近了。

家长既是子女的父母(在生活上给予关怀,身体上给以安全,心理上给以放松),又要做孩子的老师(思想上指向正道,学习上给以指导,精神上引以充实)朋友(轻松交流,相互尊重,共同学习,取长补短)要经常对话,相互理解。要利用节假日带孩子游览,以加深情感,陶冶情操,扩大知识面。每个月至少带孩子去一次书店看书,从小就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孩子会终生受益。

(四)配合学校,关注孩子,多沟通

1、和学校老师多沟通。

现行教育体制与师资力量远非完善,应试教育的弊端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家长们不能等不能袖手旁观,只能用自己的行动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之处,更不能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

有点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非常重视,他们和自己的孩子的学习保持同等进度。有的经常性的到校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工作忙没有时间的,就打电话来询问子女的学习成绩。因此这些家长的孩子成绩大多比较优秀。可是另外有些家长平时确实很忙,孩子让老人来管。也有的因为孩子成绩不理想,他们好象失去了信心,对孩子也有点失望,我也听有几个家长说孩子成绩差,见了老师不好意思,难为情,接孩子也离得远远的,对孩子也不太管了。我想,该难为情的也不是你们,而是我们做老师的感到难为情,是我们没把你们的孩子教好。所以我们老师也从来不敢放弃,每天放学后总要拉差补缺,不信,我们老师五点半下班,可有谁准时下班?没有,大多要在6点以后。每次当学生成绩考的不好,作业拖拉。非常需要家长的配合。希望这些家长要多与老师联系,加强并且坚持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2、和孩子多沟通,加强交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自信心是促使孩子求知、探索的重要推动,是激发孩子的主动积极性的催化剂。孩子的自信心来源于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父母正确的教育方式。经常对孩子表示关心,使孩子充分感受亲情的温暖;经常夸奖孩子,使孩子能够体验到每一次的成功所产生的愉快;经常鼓励孩子,使孩子能够积极要求向上,正确对待失败与挫折。在孩子睡觉前跟他聊聊天,这个时候是父母和孩子最佳的沟通时间,然后道声晚安。做父母的,用世故的眼光看孩子,除了发现孩子缺陷外,很难理解童心之真、鉴赏人性之美。所以父母要多与孩子交流,体验孩子的真实感受,多一份对孩子的理解,少一份对孩子的训斥,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为孩子成长创造宽松氛围。

(五)特殊孩子的特殊教育

学校的教育模式近似于流水线作业。一个老师面对五六十个孩子,不可能面面俱到。观察孩子的个性差异,引导孩子个性的发展仍是父母责无旁贷的任务。

家庭教育在孩子学习问题上有重要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关键性的影响。假如孩子不愿做作业,那该怎么办?做作业不仅能帮助孩子巩固学习过的知识,而且能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计划安排时间、约束自己和承担责任的能力。但是,有些孩子就是不愿意完成作业,回家以后先想着玩,把作业拖到很晚才完成;还有的孩子喜欢边写边玩,极易受外界的干扰,非得在家长的不断督促下才去做。有些男孩子特别不愿做语文作业,有些女孩子却不愿意做数学作业,不爱动脑筋;有些更严重的孩子干脆就不记得老师留过作业。这些问题让家长十分头痛,只好采取打骂的方式。打骂有时还真见效,但时间长了,孩子被打疲了,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些孩子还产生了撒谎、厌学等更严重的毛病。

所以,我想如果您认为孩子写不完家庭作业是因为作业的重复和机械,您可以有选择性的帮他修改作业内容,使作业更适应您孩子的成长,但您需要写条或通过其他方式告诉我,以使我们达成共识。

(六)培养做人放在第一位

作为家长,有义务有责任教孩子做人。关心孩子的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教育孩子要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遵守社会公德。家庭是孩子生活的最多的地方,父母和孩子有着长时间多方面的接触和了解,更利于对孩子进行及时的切合实际的教育。对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家长千万别忽略了对品德、意志、受挫力的关注。对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应该客观、冷静地分析原因,耐心地给予帮助,别奢望孩子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对孩子取得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鼓励,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另外,多看孩子成绩以外的闪光点。千万不要轻易对孩子说,我对你失去了信心。

第二篇:家长学校讲座稿

2011——2012学第一学期“家长学校”教育安排 序号

时间

授课内容

主讲人

听课年级

2011.9

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二年级 教师

二年级

2011.10

家长应该怎样做

二年级 教师

二年级

2011.11

孩子成长的责任应该由谁来担当 二年级 教师

二年级

2011.12

新时代需要学习型家庭

二年级 教师

二年级

金沙江路小学

金沙江路小学“家长学校”教育授课记录 日期

2011.9

讲课人

二年级教师

听课人

二年级家长

地点

二年级教室

授课主题

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今天我们家长学校讲座,想跟家长一起学习和探讨几个问题。

一、怎样才能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二、家长怎样跟孩子沟通;

三、怎样让孩子告别自私;

四、为孩子插上创造的翅膀。今天我讲,下一次我想请有经验的家长来讲。先讲第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每个人一生下来就要接触周围的环境,在一定的环境中长身体、长知识。

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温暖型的家庭,家中成员关系和谐,生活安定,给孩子丰富的爱,孩子的个性、智力会得到较好的发展。冷漠型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缺乏感情和责任心,放任自流,会使孩子的身心发展受阻,养成任性、内向的性格。民主型的家庭,父母事业心强,家庭气氛和谐、平等、民主,孩子往往性格较开朗、好学、有上进心。

联合国曾做过决议:“人类有义务把最美好的东西给孩子。”为了使孩子更好地成长,我们应重视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一)、创设整洁、美化的家居环境。家居保持整齐清洁,色彩和谐,美观大方,还要注意尽量减少居室内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并引导孩子参加美化家庭环境的活动。如:把椅子摆整齐,把桌子抹干净,把玩过的玩具和看过的图书放回原处,把叠好的衣服放回衣柜,给种植的花浇水。这些都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从小渗透了保护美好环境的教育。

(二)、处理好家庭的人际关系。家庭生活气氛要注意和谐愉快,家庭成员之间要做到亲密和睦、尊老爱幼、互相关心。对孩子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要求,以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是非判别标准和良好的品德行为。要为孩子创设轻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尊重孩子,给孩子在家中以平等的地位,使用孩子在家庭中无心理压力,感受家庭的温馨和爱意,在和谐、宽松、愉快、有序的氛围中成长。

(三)、家长要注意言传身教。幼儿心理认识的特点是具体形象,他们爱模仿,最容易受家长影响,所以家长要从自己做起,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修养,用自己良好的言行给孩子以良好的影响。如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最佳期,刚学说话还分辩不善恶、美丑,家长要引导孩子学讲礼貌的语言。成人对孩子说话要注意采用礼貌、温和的语气,少用命令的语气。又如父母的服饰要美观大方,为孩子选择的服饰也要注意舒适合体,美观大方。给孩子烫头发、涂口红等是有损孩子身心健康的。美的仪态也是创设良好家庭环境必不可少的内容。

(四)、给孩子创设一个“小天地”。有条件的家庭最好给孩子创设一个属于孩子的“小天地”,让孩子放置图书、玩具及属于自己的东西,让孩子在小天地里自由活动,有利于培养孩子爱惜物品、整齐清洁、做事有条理等良好习惯。

(五)、在家庭中注意通过艺术活动熏陶孩子。幼儿期是美育的最佳期,孩子爱唱爱跳,爱画爱做,在荼饭后或节假日一起聚聚,让孩子表演一下在幼儿园学过的歌舞、儿歌、绘画、拼砌„„父母也要参与表演或欣赏、评价。

(六)、把家庭活动扩展到大自然和社会。在假日把孩子带到大自然和社会中,通过参观、游览开阔孩子的眼界,提高观察力。第二、家长怎样跟孩子沟通。有的孩子喜欢与家长说话,每天放学总是不停地跟妈妈说今天在幼儿园早餐吃什么,午饭又吃什么,老师教了什么,还玩了什么游戏„„ 有的孩子喜欢提问,常常接二连三地问这问那:“太阳公公要睡觉吗?”“天上的小鸟会迷路吗?”“小蚂蚁头碰头咬耳朵,是在说悄悄话吗?”

对此,有的家长很有兴趣,也很耐心听孩子说话,回答孩子的问题,有的家长却十分厌烦,有时甚至没好气地说:“别烦我。”

实践证明,善于与孩子进行健康和谐的沟通,容易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知道孩子的需求与困难,有利于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相反,不善于与孩子沟通的家长往往会对孩子产生偏见,由于自己的主观片面,高估或低估孩子,有时甚至误解和委屈孩子,使孩子产生压抑的心理。

和孩子沟通应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父母和孩子相互沟通,应由倾听开始,以对待好朋友的方式与孩子说话,下面我们介绍和孩子沟通的一些做法:

(一)、尊重孩子是沟通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尊重孩子表示你对孩子有信心,若运用太多的挑剔、斥责、说教、警告、劝导及威胁等交谈方式是不能和孩子沟通的。

(二)、沟通的方式有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两种,脸部表情、说话表情、轻轻拍拍肩、轻轻抚摸„„都是非言语方式沟通。如果我们善于运用言语或非言语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将能加强和孩子的相互沟通。

(三)、和孩子沟通要注意察言观色,能在最短时间内察知孩子的喜怒哀乐,才有机会与孩子沟通,和孩子多谈论他感兴趣的事情,才能更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四)、适当参与孩子的游戏活动,与孩子一起进行小种植及饲养活动,边玩边谈,边做边谈,这是与孩子沟通的好机会。

(五)、父母要注意适当安慰、体谅孩子,谅解孩子的处境,同情他们的遭遇,但这不等于溺爱、迁就,而是要在关心、爱护的前提下引导孩子应该怎样做,避免向孩子施加压力。

(六)、要多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学习,在早送晚接的路上多谈,多倾听。总之,要与孩子沟通,必须要了解孩子,要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础,作为父母要经常知道孩子最喜欢和谁玩?孩子单独一人时喜欢什么?他最爱什么玩具?最喜欢吃什么?厌食什么?孩子有没有同情心?有没有自信心?对大人的问题是否积极回答?是否爱提问题?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如何„„家长要注意经常和孩子交谈、游戏、散步、看图书、听音乐、看电视等等,这样才能和孩子沟通好,使孩子身心和谐发展。人们常常说,从你孩子的身上,往往可以看到当年你的为人。这是因为: 你今天对孩子随意斥骂,他明天就常常会出言伤人。

你今天对孩子以打代教,他明天往往就会用拳头来“讲理论事”。

你今天跟踪孩子的出行,偷看他的信件,偷听他的电话,他明天就会口是心非,弄虚作假。你今天对孩子的劣行迁就包庇,他明天就会明知故犯,屡教不改。你今天不耐心倾听孩子的意见,他明天就会随心所欲,独断专横。你今天对孩子的弱点热嘲冷讽,他明天就会自卑胆怯,犹豫不前。

你今天对孩子贬东家讥西宅,他明天就会对别人吹毛求疵,与谁都合不来。你今天对孩子轻诺而寡信,他明天对人就会信口开河,言而无信,不负责任。你今天对孩子的事情越俎代疱,他明天就会事事没有主见,凡事想依赖别人。你今天用朋友的口气与孩子说话,他明天就会谦虚随和,遍得人缘,得道多助。你今天对孩子的乖巧常说谢谢,他将来就会珍惜友情,怜老爱幼,乐于助人。你今天对孩子的进步不吝赞扬,他明天就会赞赏别人,宽容别人,广交朋友。你今天对他的失误给予原谅安慰,他将来就心胸开阔,体谅别人,团结大众。你今天对面临困难的孩子多多鼓励,他将来就时时充满自信,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第三、怎样让孩子告别自私。

您家里是否也有这样的情况:爷爷要睡觉,孩子要看电视,只能爷爷让步;女儿要吃什么东西,不管路多远,爸爸也得去买;儿子要妈妈在家,一哭闹,妈妈便一天不去上班„..现在的孩子是独生子,更是备受呵护和宠爱。为了孩子,很多父母可以牺牲一切。然而,父母的这种牺牲却可能使孩子滋生只关心自己的需要、自己快乐,而不考虑别人的需要、别人的感受的利已主义思想。如果孩子只是关心自己而很不尊重别人,那么他在幼儿园往往很难受欢迎。所以,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关心和帮助他人的高尚情操,让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1、让孩子体验父母的辛苦。父母要经常和孩子交流,用能理解的语言或表情告诉孩子自己的辛苦、烦恼和不适,并且可以让孩子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洗手绢、擦桌子、倒垃圾等,让他亲身体验父母每天的操劳和辛苦。

2、启发孩子的正面情感。孩子的行为绝大多数是由感情冲动引起的,而且行为过程带有很浓厚的感情色彩。在让孩子做某件事情时,最好从启发他的正面情感入手。正面情感包括同情心的启发:“你看那位老爷爷弯腰多吃力啊!赶快帮助他把报纸捡起来吧!”

3、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2—3岁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很愿意做事。父母应利用这一特点,如妈妈蹲着洗菜,爸爸就可以启发孩子为妈妈送去小板凳;也可让孩子帮助“招待”客人,拿出糖果给小客人吃,拿出玩具给小客人玩等等。另外父母出可给孩子出一些“难题”,如“只有一个苹果,应该怎么办?其他小朋友要借用你心爱的东西,怎么办?教他学会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及合作。

4、温和地惩罚孩子因自私引起的攻击行为。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父母可以适当地惩罚孩子,但态度要温和。如:孩子抢夺了他人的玩具,就拿走他抢到的玩具,并立即明确的告诉他大家的不满,使孩子明白自己不良行为的后果;严重的可以用“完全收回爱”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惩罚,即对孩子不再予以理睬,暂时让他感到没人爱护他,直到孩子愿意认错并道歉为止。并且在惩罚前后,一定要给孩子讲明“为什么”和“以后应该怎么做”。第四、为孩子孩子插入创造的翅膀。

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增加其感受力、悟性、独创性与适应性,而这些素质无论孩子将来做什么工作都是需要的。幼儿期是孩子创造性思维迅速发展的时期,所以,父母绝不能错过教育的时机。

1、为孩子提供民主、宽松的环境。父母不压抑孩子的创造力,要鼓励孩子积极、独立地思考。有些父母对孩子管束过多,孩子吃、穿、住、行都由父母安排,稍有不合意就训斥。在这种环境下,孩子被管制得规规矩矩,怎么还能去想象、创造呢!长此以往,孩子就不会运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只会做个听话的、创造力贫乏的“好孩子”。所以,父母应为孩子创设民主环境,为其创造力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2、用多种形式启发孩子,激发其创造性思维。父母可以通过种种形式启发孩子,培养孩子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活跃他的思维。如让孩子说出钉子的作用:钉东西、挂东西等,鼓励孩子从多种角度回答这个问题。

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图想象、音乐、舞蹈等形式来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如:看图想象,父母可给孩子一幅完整的图,请他想想这幅图画的是什么。有时父母也可以画一些图形让孩子想象:“它是什么?”孩子想象的事物越多越好,只要抓住图形的主要特征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让孩子所说的物品与图形完全吻合。

3、多让孩子思考,解决实际问题。遇到任何问题,父母都要让孩子积极地、独立地思考,这对其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不会动脉筋、思维懒惰的人是不会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所以,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不要急于提供现成的答案,而要让孩子自己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以此激发孩子解决问题的愿望,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习惯,消除他们对父母的依赖心理,调动他们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使生活游戏化。父母在生活中经常别出心裁,以游戏的方法充实生活,增加生活中的乐趣和情调。如[穿衣服既从上穿,亦可以由下穿;出外散步可以正着走,也可倒着走。父母的情趣会感染孩子,使其思维更加灵活、富有新意。

金沙江路小学“家长学校”教育授课记录 日期

2011.10

讲课人

二年级教师

听课人

二年级家长

地点

二年级教室

授课主题

家长应该怎样做

各位家长:

下午好!今天我给大家谈两个话题

1、我们父母常犯的十大错误。

2、家庭教育中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我们父母常犯的十大错误。

一、让爷爷奶奶带孩子。不自己亲自照顾

很多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看着,没有生命危险就好。其实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和别人交流。不会说话也可以交流。肌肤的接触,拥抱,关注的眼光,和他说话。孩子需要不断的交流,会变得比较聪明,对爱有安全感。我们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脑子会变得怪异呆滞。然后永远缺乏爱的安全感。终生追求那童年,婴儿时期失去却永远追不回的爱。

二、把孩子当炫耀比较的对象 中国人一方面爱面子,一方面想鼓励孩子上进。常常说,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人家又得了什么奖。这种比较最要不得。况且常常是当着很多人的面说。说难听点,孩子考试考不好只怪你遗传不好。包括智力,个性种种。并不是孩子不愿意做好。实在是你的问题太多。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别人比,只带给他多一份不满和痛苦。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这种比较和竞争的心理,也导致团体比较无法和谐合作做事。喜欢互斗。对于能力强的人不是佩服,而是嫉妒,要拉他下来。整个家长的教育观念需要加速修正。否则我们的团队合作永远不如人。

三、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

很多父母抱着传统的观念,把父母摆在权威的角色。认为子女是属于父母的。这种不把孩子当一个拥有完整权利个体的错误观念,导致个人和社会的很多不良的后果。父母进入子女房间应该先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谈。不要随意翻看子女的日记或隐私。应该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利,把他当一个成人一样尊重。这个尊重是从出生换尿片开始。换尿片前,先和颜悦色告诉他要换尿片了,向他道歉,请他忍耐一下。

这种尊重的精神是我们社会所缺乏的。导致社会缺乏服务和尊重的观念。不被尊重的人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

四、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方向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为是正确的路走。即使孩子并不适合,或者不喜欢。在这种压力下,家庭变的不快乐。亲子的愉快时光成了斗争大会。牺牲了亲子的和谐关系,追求一些莫明其妙,也不见得正确的父母理想。当子女长大回想起童年,尽是不快乐的回忆。的确是些愚蠢父母的作为。

五、把学校成绩当成一切表现的指标。

很多父母小孩认为越用功越好。一切面向考试,很多父母愚蠢地以为学校的成绩代表一切。人生的目标两个,一是考大学,二是找好工作。目标订清楚了。父母剩下的工作,就是用一切威逼利诱苦苦哀求,来达到这个目的。这个科举时代遗留的过时观念,仍旧深存人心。其实事实摆在面前。很多大学生或者北大清华的现在也只能混口饭吃。在学校的成绩并不代表一切。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才是影响他们一生的重要因素。

六、认为早起很好。睡觉就是懒惰

成长中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很多孩子6点就起床。每天睡不足8小时。全国还在推广早起才健康的错误观念。睡不足会影响发育。脑力会减退。我们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

七、认为孩子不应该做家务事,应该把时间拿来学习社会学家调查的结果,在家常做家务事的孩子将来生活比较幸福。可能是因为处理事情的能力比较强。所以长大以后比较不容易有挫折。或者比较能面对挫折。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习,剥夺了一切孩子做家事的机会。剥夺了他学习工作、学习分担责任、学习面对问题的机会。教养出一个个只会解几题数学(又解不好)的傻孩子。父母应该让子女充分分担家事。

八、缺乏幽默感和轻松的一面 或许因为各种压力,家庭的基本气氛就是逼孩子学习。什么是家庭生活?什么是亲子活动?完全不知道。父母因为生活压力,失去了幽默感,失去了轻松。一切都是逼,都是赶,都是考试。实在不知道人活着是为什么。在这种缺乏轻松和幽默感的气氛下,一个小挫折就会引爆冲突。

九、认为父母的爱可以是对子女任何不合理要求的借口 或许因为电视剧演太多了。很多人以为疼爱就可以当一切的借口。很多父母常对子女说的一句话:我们这样做,也是因为爱你,为你好啊。想用这句话堵住子女的反驳。这简直荒谬。要求不合理就是不合理。别把爱扯进来当挡箭牌。父母的要求应该要合理。让孩子心服口服。

十、认为养孩子是艰苦的义务,不是享受

我们父母,经过传统的教育,习惯把养育儿女当成艰苦的义务。也因为这个苦,而常常暗示或明示子女要回报,孝顺。比较正确的态度是养孩子是一种上天赐予的享受。应该享受和子女相处的时光。享受看着他成长的乐趣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分支,它直接关乎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关乎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安康,为人父母,我们要学会运用正确的家教方式,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四应和四忌: 应言传身教忌单纯说教

在早期教育中,父母的言谈举止对于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努力克服以往不良行为习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良好的习惯,美好的心灵,文明的行为,优良的品质,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

应合理引导忌过分溺爱

很多家长总认为严格教育就是好的,希望孩子按照父母设计好的模式发展,稍有不从,就对孩子严加管教,其结果并未遂人愿。相反有的家长对孩子百般迁就,用俗话说:“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些都不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正确的家庭教育应是严格中包含宽容,宽容中渗透着严格,在为孩子创造好必要物质环境的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应培养好习惯忌随心所欲

应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晚上看电视不能超过一个小时,9点以前必须上床睡觉等等。而且教育孩子随时整理自己的衣服、文具,逐步养成把自己的东西固定放在一个地方的习惯。还要引导鼓励孩子主动与班里的小朋友打招呼,与别的孩子玩时互相谦让。让孩子,学会与老师沟通,愿意配合老师做事。对孩子习惯方面的培养,最好采用家长以身作则、游戏、娱乐的方式,帮助孩子在不刻意、不强迫的环境中养成必要的行为习惯。培养习惯要坚持前后一致,忌随心所欲,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应正视优缺点忌厚此薄彼

发现错误,忌大加斥责、吓唬;发现优点,应积极肯定,忌抓着缺点不放。许多家长总习惯在孩子犯错误时,一味地批评、指责。这样做的出发点是要告诫孩子下不为例,却没料到无意中扼杀了孩子的进取心,使孩子产生消极逆反心理。所以,当孩子想要尝试新事物时,明知只会失败,但仍应鼓励孩子试试看,让孩子有机会尝试失败,进一步获取新的感性经验。做父母的,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肯定、鼓励。

各位家长,教育好学生是我们老师的承诺。我们学校、老师有责任尽力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教育好每一个孩子。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改革的要求,教育好学生更需要家长的配合。

最后,我衷心希望各位家长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金沙江路小学“家长学校”教育授课记录 日期

2011.11 讲课人

二年级教师

听课人

二年级家长

地点

二年级教室

授课主题

孩子成长的责任应该由谁来担当

一、明白一些定义,明确一种分工,坚定自己的行为

1、责任是什么?

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

责任是一职责和任务。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有社会就有责任,身处社会的个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条文,带有强制性。责任有个人的责任和集体的责任。个人的责任指一个完全具备行为能力的人(成年人)所必需去履行的职责。集体的责任指一个集体必须去承担的一种职责。

2、成长是什么?

长大,向成熟的阶段发展,一种经历的过程。

3、家长的责任是什么?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这就说明对孩子的教育已不再是道德的要求,而是每个父母应尽的法律责任。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做父母的人都要自觉履行家庭教育的职责,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言传身教,从点滴做起,告诉孩子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教育孩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着力品行、法制教育,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故事一:《人民日报》(2000年07月05日第十版)

现在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只顾挣钱,对孩子不闻不问。以为花钱将孩子送到一所学校就万无一失了,而缺乏与孩子经常性的沟通,导致孩子因疏于管教,走上犯罪道路。二是对孩子教育缺乏耐心,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采用棍棒,甚至还发展到置子女于死地的地步。

浙江省金华四中高二学生、17岁的徐力因对母亲提出的学习目标无法实现而深感压抑,多次与母亲发生顶撞,最终发展到用榔头将母亲活活砸死。

这个案例骇人听闻,现在回想起来还令人不寒而栗。子女因不满父母的管教,亲手杀死其亲生父母的事例虽然只是极少数,但因此而引发的犯罪却不容忽视。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孩子怎么啦? 孩子与父母的感情,是人世间最宝贵的亲情,他们之间血脉相连的关系是永远割舍不断的。不知这些孩子在将毒手伸向其辛辛苦苦养育了自己十几年的亲人时,是怎么想的。

但是,在指责这些孩子的同时,是否也应从家庭这方找找原因呢?孩子之所以走到这一步,难道与家庭一点关系也没有吗?

如何对待这些孩子,帮助他们走出“泥潭”;如何为这些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这里需特别强调的是家庭的责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学习、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当今社会的诱惑实在太多,而孩子又缺乏辨别能力,如果孩子从小失去家庭的关心和温暖,就可能在社会上结交一些不良的人乃至滑向犯罪深渊。故事二:

我国儿童和日本儿童在北京组织联谊活动,划船时中国孩子喝完饮料就把饮料瓶扔进湖中,而日本孩子赶紧划过去把饮料瓶捞上来。

德国的孩子非常自觉,过马路时,即使马路上没有一辆车也不愿闯红灯。可在我们中国呢?也不管是什么灯,只顾往前冲。

在西方不少国家,只要有人站在马路边站着,汽车就会自动停下来,等行人过马路之后再开车。在中国,行人与汽车、汽车与汽车之间互不谦让,常常一堵就是半个小时以上。很多人有个习惯,在买东西(或者是坐公交车的时候)总想投机取巧,“排”在前面(或抢个好位子),而西方一些国家的人们对此十分看不惯。

美国人:最惊讶中国人的嘴上功夫。美国人除了钦佩中国人手头阔绰,动不动就买三四块劳力士以外,最惊讶中国人的嘴上功夫。这嘴上功夫第一是乱吐痰,第二就是大嗓门。

泰国人:泰国人普遍将中国人视为好朋友。在泰国人眼里,中国人是泰国最固定的旅游收入来源,但他们还是会对中国人的一些毛病感到奇怪:为什么中国人关车门时声音那么大?在泰国,大力关车门是对主人表示不满的方法。从目前中小学生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养成教育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较是有差距的,我们一些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不能让人满意的,如果不抓紧教育,会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孩子。在国内,大家对一些坏习惯已经习以为常,可是在国外,一个随地吐痰的人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记得有一次,我们乘车去山东游玩,很多人都会把自己吃的水果皮、瓜子皮等垃圾放在面前的塑料袋中,而有的人却把垃圾随便扔在车上,车上的工作人员看见了,连忙说:“请把垃圾放在塑料袋中。”谁知道这个人大声喊道:“扔地上怎么了?坐你们的车是让你们挣钱呢!是看得起你!我现在是你们旅游公司的顾客,就是上帝,知道吗?”听到这些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暗想:幸亏你不是老师,如果所有的学生都向你学,那我们的社会成什么样子了!当然,我并不是说外国人什么习惯都比我们强,也并不是说我们各方面都差,我只是希望我们的教育向他们学习,这将是学生一生的财富。

养成教育与家长的教育也是分不开的。就拿讲究卫生来说吧,这可是我们当老师的天天说、天天教育的,但是如果没有家长的配合,就是你再怎么说也是于事无补。而且,从孩子的身上还可以看出家长的文化素质与修养,直接影响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有些孩子衣服整洁、大方,看着特别让人喜欢,来接孩子的父母也是干干净净,大方得体;再看另外一些孩子,脸上、手上、衣服上,脏兮兮的,再看来接的父母,衣服也是脏的能再揭下来,竟然还穿着拖鞋,连最起码的对别人的尊敬都不知道。我并不是说这些家长不文明、没文化,只是想说,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影响着孩子的一生,特别是小孩子,更应该给他们起带头作用,你要教育孩子讲究卫生,作为父母就不能懒散,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做孩子的楷模,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成自然”,一旦孩子养成习惯就会不自觉的坚持下去。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习惯是素质教育的归宿,素质只有化为习惯,才能成为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

现如今,我感觉我们的教育也在向着这方面努力,但是做得还不够。我们应该和家长联合,先给孩子的父母上一课,让做父母的知道:培养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重要性,同时,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典范。

二、明白一些方法,主动做些事情,协助孩子成长

1、孩子小学的三个转型期要把握,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成长

◆一年级时第一个转型期:孩子从幼儿园的玩耍阶段向教室管理型生活转型。家长要主动做的事情有:

①告诉孩子上学是一件高兴的事,说明你长大了,聪明了,懂事了,为孩子建立信心。②了解学校的教学特色,了解班主任的教学特点,与主要任课教师保持联系方式。③主动向班主任说明自己孩子的特点,学前经历,家庭情况,联系方式。

④安全意识第一。明确孩子上学、放学的时间,严格按照学校的到校时间管理规定送、接孩子,不要只把孩子往学校门口一放就万事大吉,要看着孩子进入校门再离开,要提前10分钟到校门口接孩子。要引导孩子注意保护自己,知道自己身体的哪些部位特别要保护好,知道在楼道里不追跑打闹。

⑤配合学校进行各项活动,给孩子支持的信心。

⑥当孩子与他人发生问题时,要主动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主动原谅他人的错误,为孩子树立责任榜样和大度胸怀,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基础。

◆三、四年级时第二个转型期:男孩子三年级以作文写作为转型。女孩子四年级数学抽象思维转型

家长要主动做的事情有:

①和孩子一做阅读活动,户外活动,生活数学活动,记录游玩、经历,交流心得,任务要在活动中自发建立,为孩子建立写作基础和数学具象。

②了解教学进度,了解课型归纳特点,与主要任课教师保持紧密联系。③根据自己孩子的学习特点,学习经历,及时找出不足,和老师、孩子一起商量训练的方法,及时修正,不留后患。

④保持与孩子交流的时间,主动倾听孩子的诉说,及时给孩子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自己没有合适的方法,一定要及时向有关老师或教育专家请教,平时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学校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⑤配合学校进行各项活动,给孩子支持的信心。

⑥当孩子与他人发生问题时,要主动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主动原谅他人的错误,为孩子树立责任榜样和大度胸怀,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基础。

◆六年级时第三个转型期:进入生理、心理动荡期,小升初的转型 家长要主动做的事情有:

①了解孩子处在人体第二激增期,骨骼快速生长成形,成长的分水岭时期。主动保持与孩子交流的时间,倾听孩子的诉说,及时给孩子讲一些生理变化的面对方法,快乐面对成长,与孩子经常讨论问题,商量有效的解决方法。如果自己没有合适的方法,一定要及时向有关老师或教育专家请教。

②了解教学进度,了解课型归纳特点,与主要任课教师保持紧密联系。③根据自己孩子的学习特点,学习经历,及时找出不足,和老师、孩子一起商量训练的方法,及时修正,不留后患。

④可以和孩子一起到自己理想的初中学校参观,了解学校的教学特点,录取方式和政策,提前为孩子建立目标。⑤配合学校进行各项活动,给孩子支持的信心。

⑥当孩子与他人发生问题时,要主动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主动原谅他人的错误,为孩子树立责任榜样和大度胸怀,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基础。

三、明确责任,积极疏导,创设经历,把握成长

1、明确这个天定的法则:

成长的个体-----是孩子自身,谁也无法代替,谁也没有代替的权利。

2、明确这个天赐的任务:

家庭是伴随孩子成长的第一起跑线。孩子出生之时,家长就开始接受了天赐的任务,孩子的成长方向与我们的智慧成正比,大智慧出大人才,小智慧出小人才,无智慧不出人才。(智慧与不断学习有关,智慧与关注孩子有关,智慧与不断交流有关,智慧与不断发现孩子的优点有关)

3、明确这个过程的法则:

学校是伴随孩子成长的第二个起跑线。从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社会就开始接受了教育孩子的任务。学校是知识传递的场所,人与人交往的环境,道德养育的基地,规范行为塑造的经历,未来职业选择的阶梯。记住这样几句教育孩子的话吧: •尊重孩子承认自我 •创设经历认识自我 •获得成功发展自我 •偶有失败正视自我 •明确目标强化自我 •适时引导激活自我

愿所有的孩子享受成长的快乐!愿所有家长欣赏孩子的成长吧!

记住我们的责任是天赐的,无法回避!

金沙江路小学“家长学校”教育授课记录 日期

2011.12

讲课人

二年级教师

听课人

二年级家长

地点

二年级教室 授课主题

各位家长好!我想先从一则新闻案例所引发的故事谈起,标题是《学校给学生父母布置读书作业,“家长读书令”起争议》:潍坊市奎文区潍州路小学在教师、家长、学生中开展了以“同读书、共提高”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学校给家长布置了一定的读书作业。此举在带动社会读书风气的同时,也引起一些家长的争议:老师的“教育面”是不是太宽了?因为家庭毕竟不是学校。家长各有各的本职工作,他们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是靠亲情呵护养育监督,以自身的日常言行创造的家庭气氛潜移默化地进行。人们担心,家长勉强接受这种读书活动,只是出于这是“集体项目”,家长不做,孩子到学校不好交代。实际上孩子的父母家事公事纷纷扰扰,谁会把这当成事儿?如果读书活动遭遇徒具形式、不了了之的局面,岂不尴尬?更有一个题外的问题:让家长读的那 23 本书,由谁掏钱?这里有没有学校代人推销之嫌?等等潍州路小学校长则说,有种说法叫“5+2=0”,学生在校 5 天的学习被在家过的 2 天周末冲淡了,有的家庭与学校教育不同步、脱节,甚至背离,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受到的教育。学校管理层认为,如果学生的亲属都读书了,潍州路小学 1000 名学生等于增加了数千名“教师”。今天在座的家长们,试问,如果你孩子的学校也开展这样的活动,有多少人会用实际行动积极支持?让我们听听另一种声音:去年,虹口中学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学生们普遍反映学习效果不错。不少学生讲,“以前一个人读书没劲,现在全家一起读书很有劲。我教爸爸学英语,APEC 会议常用英语爸爸全会说了,现在我的读书成绩也提高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我们每个公民都要认真地去做,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有良好道德素质的公民。”“经过学习,我和我的父母都有了进步,父母对工作越来越认真,我对他们也刮目相看。”“这次活动使我长了不少知识,我们家每天饭后都在读书,家里再也没有争吵声了,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翻阅字词典。我现在每天晚上看书几个小时,爸爸妈妈也会向我来借各种书,我们以后会继续买书,把我们的书橱全部装满。”各位家长,听到这儿,不知你又作何感想?今天,我想和各位在座的家长聊的话题就是《新时代需要学习型家庭》,着重谈三个方面:

一、创建学习型家庭的重要性

二、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

三、创建学习型家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创建学习型家庭的重要性:“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精神。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学生的启蒙老师,也是学生成长中的老师与榜样,在家庭中家长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习型家庭,是近年来我国家庭教育领域的一个崭新理念。创建与时代发展步调相一致的学习型家庭,是全面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实现全民终身教育目标的最佳途径。学习型家庭,是指这样一种家庭,即家长有意识地在自己家庭中营造一种健康、积极的良好学习氛围,通过自身的积极学习体验与获得,引导孩子对学习行为引起注意、模仿、尝试、体验,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孩子实现品德与智力的良性发展。要创建学习型的家庭,首要任务是我们的家长们先要转变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使家庭成员得到共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家长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生长环境,同时家庭成员共同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共同勉励,共同进步。

1、阅读是一种生活态度现在家长们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要孩子交来令自己满意的成绩单,他们阅读些什么书,家长越来越觉得无关痛痒。然而,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本身语文表达能力也有欠理想的事实,却反映了我们在语文教育的导向上,教育体系、学校和家庭还是以功利为主的偏差。换句话说,语文主要是一种为了学习技能、取得高分,以及将来谋生的工具。一般人的观念是“无聊才读书”,没有把书籍报刊视作心智成长、思考能力提升的生活良伴。这在长远来说,对国家的竞争能力和国家受人尊敬的程度会造成影响。要是阅读能成为人人生活的一部分,并且不分职业、身份、阶层普遍地阅读,社会素质的提升便是一个很自然的结果。大家知道,瑞典设立的诺贝尔文学奖有百多年传统,每年把世界各种语言里面最优秀的作品翻译为瑞典文以供评审。瑞典人的确是个好学的民族,读书读报,连牛奶评上的说明书往往也不放过。瑞典人除了养成上图书馆的习惯外,大多数人都以家中藏书为荣。家长们,就让孩子对阅读的热爱先在家庭中养成吧!可以细选优秀的书刊让他们阅读,以书画作为激励他们的礼物,时常与他们共读,让阅读形成孩子的生活态度。

2、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时代需要如果家长从吃饭开始打开电视机,一直看到夜晚,却叫 10 来岁的孩子看书,无论什么天大的理由孩子也不会信服——看书比看电视好。从这一角度看,潍州路小学的“家长读书令”无疑是件好事。问题的关键不是如何完成学校布置的读书任务,而是在家庭中营造一种看书的环境,创造一个学习型家庭。家庭应该订阅一些杂志、报纸。图书、报刊既能帮助家长营造一个看书的环境,同时也能激起孩子阅读长篇文章的兴趣。不仅如此,还应该给孩子订阅他喜欢的报刊。让孩子读到他想读的任何图书,不要阻止他的决定。在新的时代,家长应该明白,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时代的需要,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标志。

3、让孩子一生与好书为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如果能让孩子一生与好书为伴,那他的灵魂就不会空虚,他的头脑就不会愚笨。课外阅读是少年儿童人格形成的半壁江山,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孩子们在一起学习,会使枯燥的学习充满了乐趣、充满了生机。家长的行动,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二、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创建学习型家庭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在家庭教育中渗透智育因素,通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一个个体要在他所处的社会中有所发展,就必须掌握必要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知识文化体系以及相应的基本能力构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学习型家庭学习的主要内容。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因此,父母应该重视加强自身的知识学习和积累,通过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学习,在家庭中营造一个好学、乐学、常学的良好学习氛围,让孩子在不知不觉间受到学习气氛的熏陶,摒除孩子的厌学心理,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质量。父母还应注意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针对孩子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设计合理的方案帮助孩子解决学习问题。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从自身做起,教育孩子敢于向父母质疑,向老师质疑,向书本质疑,培养孩子勇于向权威挑战的科学精神。尊重孩子正当的自我需要,促进孩子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也是教育目标之一。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人的智力包括七种不同类型:语言天赋智能、逻辑数学能力、空间感知能力、音乐天赋智能、身体运动天赋、人际交往天赋和自我认识天赋。每个人都不可能具有全部七种智能,而是侧重于一种或几种智能的综合。要重视孩子个性发展,从孩子的个性特征出发,创设优化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条件,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创领域和生长点。这就要求父母要有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和人才观,明白人才有多种类型,不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学业成绩优秀,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发掘孩子的爱好与才能所长,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发挥孩子的长处,给孩子充分发展的自由空间。同时,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不人为地制造“学习机器”“练琴机器”、。

2、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依托,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是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的家庭教育,更应该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健康的儿童,不只是体质健康,从内部来说,应该各项机能健全,人格结构完整,能用正当手段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从对外关系来讲,应该能够适应周围环境,有人际交往能力和基本的人际关系水平。因而,学习型家庭也应该将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父母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例,以身作则,通过多种方式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孩子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使得父母有可能将自身来自社会的不悦情绪带到家庭中,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孩子随着年龄的日益增长,也会经历各种冲突、问题、矛盾和困扰,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这时,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父母必须首先学会及时调节心理状态,应付各种困境,其次才能通过自己有意识的干预教育孩子正确认识困难,坚强应对困难,提高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同时,父母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学会预测孩子即将遇到的障碍,及时地排解孩子的不良情绪,预防精神疾病的产生,从而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地发展。

3、发挥榜样的示范力量,努力使孩子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是人才的一个衡量标准。一个健康的家庭必然要教育子女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并有意识地将道德品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日常家庭教育之中。父母要培养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子女,自己首先必须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儿童具有模仿的天性,家庭作为教育儿童的第一学校,父母的道德行为必然成为孩子模仿的首选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着力塑造自身良好的道德形象,对孩子的道德行为评价要有坚持性,从自身做起,前后一致地提供榜样,为孩子创设道德情境,提供明确具体的道德行为要求,让孩子坚持练习,及时纠错,适当地运用批评和表扬,促进孩子品德的发展,培养孩子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4、加强锻炼与培养,训练孩子养成必要的生存技能随着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已成为个体适应社会生活、赢得竞争的必要手段。因此,必要的生存技能也应成为学习型家庭的学习内容。父母应该意识到:要让孩子在今后的社会生活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基本的生存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严慈相济才是对孩子爱的本真所在。在家庭中,通过自身的表现,教育孩子每个家庭成员都应当承担必要的家庭义务,让孩子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帮助父母分担家庭的责任,逐渐培养孩子的自立和自理能力。通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角色行为的正确示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必要的生存技能,以适应今后生活的需要。值得一提的是,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从家庭成员的合作开始,教育子女学会与人沟通、合作,提高孩子的互补技能即学习他人长处以避已短处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升孩子的生存质量。

四、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家庭环境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家庭成员的学习。现在家庭住房条件一般都比较好。最好在家中开辟一间书房,摆放一个书柜,书柜上的书籍要选择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图书,在书柜的旁边张贴名人的格言,时刻激励你。

2、形成全体成员参与学习的氛围父母要做孩子学习的榜样,一有时间便看些报刊、杂志,那么孩子在家中也会学着你的样子去做,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境界。

3、适时开展讨论交流英国大文豪肖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彼此的苹果,得到的只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如果我们交换彼此的思想,那么,我们将拥有两种思想。”在阅读同一本书时,每个人的收获都是不一样的,在学习型家庭中每个成员同时阅读同一本书,然后各抒己见。

4、充分利用多种活动形式学习教育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进行适时地教育,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户外活动之中,用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激励自己、教育自己。最后,用一句话和各位共勉: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决定命运。

第三篇:一年级家长学校讲座稿

光辉小学一年级家长学校讲座稿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祝贺我们的孩子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同时,也祝贺我们各位家长也升级了,成为一年级学生的家长。我是一年级班主任兼语文教师,今天坐在这里和大家交流,虽然谈不上有什么丰富的经验,但是也有不少心得在这里要和大家交流。今天我要讲的内容是重视家庭教育,扮演好家长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日益受到家长朋友的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被家长们认识。

美国人常用两个家族为例,来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两个家族都是维持了八代以上的大家族。第一个家族的祖先是著名哲学家爱德华,他不仅自己德高望重,深受人们敬仰,也相继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子孙。在他八代子孙中,有13位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20多位议员,1位副总统。而第二个家族的祖先是臭名昭著的酒鬼和赌徒,名叫珠克,他自己是一个万人不齿的恶棍,在他的“熏陶”下,八代子孙中“涌现”出了300多名乞丐,7个杀人犯,60多个强盗。

由此可见家庭的教育、影响和熏陶对孩子的一生、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繁荣都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首先,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孩子呱呱落地首先来到的是家庭,接触的是父母。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们进入社会之前的演练场,有句话叫“先入为主”,父母的启蒙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影响极为深刻,给他们终身的发展打上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正如俗话所说:“幼年学的,好比是头上刻的。”

其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有力助手和必要补充,是整个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学校是不可能单独把孩子教育成才的。学校教育的优势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家庭教育的主要功能是教孩子做人处世。学校教育是集体教育,难以顾及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而我们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能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因材施教。所以,家长应自觉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家校合作,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再次,家庭教育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家庭教育既是每个家庭的私事,也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家庭教育不只是养儿防老,更是为祖国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父亲如山,母亲如水,真山真水出真人。”在家庭舞台上,父母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扮演好各自的家庭角色,承担起教养子女的职责,才能为家庭、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在家庭中,作为主角之一的孩子父母,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父母应是孩子的关心者、指导者、合作者、鼓励者、评价者和规范者。让我们分别从母亲和父亲的角度来谈谈家庭教育中的职责和角色扮演。

我们母亲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母亲,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呢? 首先,要乐于做母亲,自觉承担起母亲的职责。母亲是造人的工作,通过培育子女完成对人类的贡献。母亲肩负着多种职责,但是首要的职责是养育子女。正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无论您在工作岗位的责任多么重大,无论您的工作多么复杂,多么富于创造性,您都要记住:在您家里,还有更重要、更复杂、更细致的工作等着您,就是教育孩子。”孩子是母亲的作品,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感受着孩子带给自己的一个个惊喜,享受着亲子之乐,这种来自心灵的收获是其他任何事物都无法比拟的。母亲对孩子的付出,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是一种负累,也是一种乐趣。

其次,我们要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母亲。我们有了孩子也就成了母亲,但许多母亲只是“自然母亲”,凭着感觉、本能或者老辈的经验来养育孩子,一心扑在孩子身上,这样的母亲未必是一个好母亲。要做一个好母亲,首先要好好做人。母亲是孩子的人师而不是经师,她的主要职责是教孩子如何做人而不是传授知识。古语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孩子做人,母亲首先要好好做人,因为她的教育资格不是来自其他地方,而是来自她做人的经验与习惯,来自她的人格魅力,母亲的做人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教科书。母亲做人越成功、越完美,她的教育资格就越牢靠,孩子的成长就越顺利、越成功。

合格的母亲应该是个母育家,知道如何教育孩子。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教育知识,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形成新型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育子方法,并把这些理念、知识和方法融会在自己的育儿过程中,时刻清楚孩子处在何种状态,存在哪些 问题,怎样实施教育,从而把孩子培养成为富有个性和和谐发展的人。

合格的母亲还要善于施爱,不能对孩子过度溺爱。母爱不应仅仅表现在对孩子物质方面的关心,更应该体现在对孩子失败时的鼓励、行动时的信任、伤心时的安慰、矛盾时的理解、迷惘时的指引„„在母亲博大的母爱沐浴下,孩子会进步得更快。

下面说一说父亲的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当代家庭教育中,母亲往往是主角,父亲的作用则被忽视,实际上,父亲与母亲教育孩子各有优势,缺一不可,正像傅雷先生所说:“孩子是站在父母的双肩上成长起来的,失去一方就没有了平衡。”

一些父亲存在着错误的认识,有的认为教育孩子是“婆婆妈妈的小事”,男人在外面挣钱养家,做的是“大事业”;有的认为只要自己多挣钱,为孩子提供成长所需要的良好的物质保障,就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殊不知,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孩子需要母爱,同样需要父爱,他们渴望与父母的交流合作,绝对不希望父亲只是一个赚钱的机器。

“养不教,父之过”,父亲不仅要承担起子女的教育责任,更要把它做好。要做个好爸爸,除了要具备家长素质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克服大男子主义。

二、与妻子密切合作。母亲教育孩子较为细致、周到,父亲教育孩子则更为宽松、豁达;母亲与孩子的谈话往往是具体的,而父亲与孩子的谈话则是富有哲理性的。在孩子的教育中,母亲是水,父亲是山,山水相依,缺一不可。要做个好爸爸,既不能把孩子的教育全推给妻子,做甩手掌柜,也不能无视妻子的存在,由自己说了算。要与妻子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 围,共商教子大计,取长补短,发挥合力。

三、多与孩子在一起。要做个好爸爸,即使工作再忙,也要尽量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交流、游玩,陪伴孩子成长。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孩子在家里和父亲在一起的机会越多,时间越长,智力也就越发达,这是因为父亲的教养方式不同于母亲,父亲与孩子的游戏多为动态的,富有创造性,而且父亲擅长教会子女怎样应付和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人生问题,使子女的意志和智慧得到最佳发展。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小时候被无数人誉为“神童”,他的许多作品一直是古典音乐中经久不衰的保留曲目。但是,莫扎特有如此成就,是与他父亲的精心培养密切相关的。莫扎特3岁时,父亲就发现他经常静静地坐在一边,很有兴趣地看姐姐练琴,于是就开

始对他进行启蒙教育。在父亲的指导下,莫扎特5岁就开始创作短曲,6岁时创作钢琴协奏曲。后来,为了更好地培养他,父亲甚至放弃了在宫廷里当乐师的工作,将全部精力用在莫扎特身上。可以说,没有父亲那份执着的精神、严格的要求和深厚的关爱,是无法早就莫扎特这样一位音乐大师的。

我们的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人才。这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用心培育。对于一年级学生的父母而言,除了帮助孩子做好各种准备之外,还有几项工作一定要做:

一是了解小学教育的特点。

孩子一上学就开始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校教育,游戏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要,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和良好习惯的养成,由个人 转向集体,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和班级的一切纪律,如按时上学、认真完成作业等,学生在自主独立的基础上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为学校和班级争光。

二是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初入学的孩子往往稳定性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当孩子看书写字时,父母应尽量避免在旁大声讲话或看电视,最好坐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看书,既能起到督促作用,有创造了学习气氛。父母要乐于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

三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体说,就是父母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坐得住、听得懂、表达得清。”比如看电视时,要求孩子坐下认真看20分钟,再给孩子提提问题,看看孩子是否听懂了;听听孩子的回答,听他是否表达得清楚,口齿是否伶俐。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让孩子养成定时看书、定时喝水、定时如厕的习惯。这样有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要经常强调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看书时坐姿端正,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爱护书本及学习用品。

四是要培养孩子的健康心态。

在一个月左右过后,入学新鲜感逐渐消失,加上在学校生活感到纪律上受到约束,生活上又紧张,学习知识不如想象得那样容易,有一部分孩子会感到上学的负担。只要父母懂得赏识孩子,关心鼓励表扬孩子的每一点进步,甚至能宽容难免的错误,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能持续地得到保持。要经常提醒孩子“你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对 孩子在生活、学习、纪律上做明显的暗示。五是强化安全教育

新生入学阶段是校园内外安全事故的多发期,要告诉孩子不随便进出校园,不做危险的游戏,有事要及时向老师反映,不得私自离校等。

六是主动与学校教师沟通。

有的父母认为,给孩子找一个好学校,一个好班级或者一个好老师就万事大吉了。尤其是一些事业型的父母,两人工作都很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认为由老师全权代劳就行了,平时也不与老师沟通。一旦孩子出现问题就急了,并打骂孩子,如此教育往往适得其反。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师和家长往往会有意见不同的时候,或者家长有对老师的做法存在异议的时候,要及时和老师当面或者电话沟通,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数落老师,那样只会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对您,对老师,对您的孩子一点好处都没有。

我们老师和在座的各位家长的共同目标就是使我们的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尊敬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桥梁,家校密切合作,为托起明天的太阳共同努力。

谢谢大家!

2010-11-11

第四篇:一年级家长学校讲座稿

重视家庭教育,扮演好家长角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来参加于家窝堡学校举行的家长学校课堂活动。我是咱们于家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教师,今天是我们家长学校课堂的第一节课,只是想和大家交流一下,谈不上是有经验,只能说是个人心得。

今天我们每一位家长来到学校,都带着一种寄托,满怀着希望,为的是什么?其实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把你的孩子,我们的学生教育成才。那么在你心里到底何为成才?你觉得什么样的“才”才是你想要的?我们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才会让孩子有一个美满幸福的人生?

大家看这幅漫画,这个事件我想每位家长都不陌生吧?这就是今年被炒得沸沸扬扬李天一事件。出生在艺术之家的李天一,从小就在宠爱中长大,用他父亲的话说是,舍不得打他。所以天一年少时经常犯错但很少受罚。造成李天一的悲剧,究竟是谁的错?毫无疑问,这是家庭教育出现了偏差。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家长的学历、地位、财富、名誉无关。如果没有正确的家庭教育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孩子无论小时候多么可爱,是否能真的成长为社会合格的人就是一个未知数。只有家长真正投入的让自己去学习家庭教育的正确理念和方法,和孩子一起成长,才能确保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人。

李天一被“爹坑”到“坑爹”,这都是星爸星妈为他提供“飞扬跋扈”、“狗仗人势”、“做事不计后果”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使得李天一肆无忌惮,因为在这小子的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世界上没有什么大事情,我老爹老妈都能替我搞定”。类似于有人在出问题时第一时间喊出“我爸是李刚”这样的名句。

毫无疑问,李天一的父母在对他的教育上出现了问题。仔细观察李双江夫妇对儿子的教育,功利教育占主导,这是他们教子失败的主要原因。他们重功利教育,而忽视了最基本的公民道德教育,可悲可叹,却给社会留下了更多的思考。

要让孩子成才,首先要让孩子成人。希望我们每一个家长都能引以为戒,覆辙不可重蹈。种种事件可证家庭教育是不容忽视的。

今天我要讲的内容是重视家庭教育,扮演好家长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日益受到家长朋友的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被家长们认识。

美国人常用两个家族为例,来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两个家族都是维持了八代 以上的大家族。第一个家族的祖先是著名哲学家爱德华,他不仅自己德高望重,深受人们敬仰,也相继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子孙。在他八代子孙中,有13位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20多位议员,1位副总统。而第二个家族的祖先是臭名昭著的酒鬼和赌徒,名叫珠克,他自己是一个万人不齿的恶棍,在他的“熏陶”下,八代子孙中“涌现”出了300多名乞丐,7个杀人犯,60多个强盗。

由此可见家庭的教育、影响和熏陶对孩子的一生、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繁荣都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首先,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孩子呱呱落地首先来到的是家庭,接触的是父母。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可以教孩子第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人,父母可以教孩子做一个自私的人,也可以教他做一个善良无私的人,父母可以在孩子的心里种下暴力的种子,也可以在他的心里撒播爱的种子。我比较喜欢刘备临终前对儿子说的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年仅11岁的少年,把足球踢到一家商店的窗口上,砸碎了玻璃。商店老板找到少年的父母,要求赔偿损失。(就这个我问题,我想问问在场的父母,你怎么办?)少年的父母赔了钱之后,却把帐记到儿子头上,他对儿子说:“玻璃窗是你弄破的,你应该负起赔偿的责任。我现在先帮你把钱垫上,你要利用假期的时间打工,把这笔钱还上。“结果,少年干了整整一个暑假的活,才还清这笔钱,总共15美元。这个少年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当了总统以后,里根还常常提起少年时的这件小事,他说是父母教他学会做个负责任的人,使他一生受益无穷。没有父亲的教诲,他很可能长成另一种人,当不了美国总统。孩子做错事是难免的,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可能每天都会做错事。所以这就给我们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主要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是人们进入社会之前的演练场,有句话叫“先入为主”,父母的启蒙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影响极为深刻,给他们终身的发展打上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其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有力助手和必要补充,是整个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学校是不可能单独把孩子教育成才的。学校教育的优势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家庭教育的主要功能是教孩子做人处世。学校教育是集体教育,难以顾及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而我们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能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因材施教。所以,2 家长应自觉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家校合作,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再次,家庭教育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家庭教育既是每个家庭的私事,也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家庭教育不只是养儿防老,更是为祖国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父亲如山,母亲如水,真山真水出真人。”在家庭舞台上,父母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扮演好各自的家庭角色,承担起教养子女的职责,才能为家庭、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在家庭中,作为主角之一的孩子父母,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父母应是孩子的关心者、指导者、合作者、鼓励者、评价者和规范者。让我们分别从母亲和父亲的角度来谈谈家庭教育中的职责和角色扮演。我们母亲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母亲,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呢?

首先,要乐于做母亲,自觉承担起母亲的职责。母亲是造人的工作,通过培育子女完成对人类的贡献。母亲肩负着多种职责,但是首要的职责是养育子女。正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无论您在工作岗位的责任多么重大,无论您的工作多么复杂,多么富于创造性,您都要记住:在您家里,还有更重要、更复杂、更细致的工作等着您,就是教育孩子。”孩子是母亲的作品,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感受着孩子带给自己的一个个惊喜,享受着亲子之乐,这种来自心灵的收获是其他任何事物都无法比拟的。母亲对孩子的付出,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是一种负累,也是一种乐趣。

其次,我们要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母亲。我们有了孩子也就成了母亲,但许多母亲只是“自然母亲”,凭着感觉、本能或者老辈的经验来养育孩子,一心扑在孩子身上,这样的母亲未必是一个好母亲。要做一个好母亲,首先要好好做人。母亲是孩子的人师而不是经师,她的主要职责是教孩子如何做人而不是传授知识。古语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孩子做人,母亲首先要好好做人,因为她的教育资格不是来自其他地方,而是来自她做人的经验与习惯,来自她的人格魅力,母亲的做人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教科书。母亲做人越成功、越完美,她的教育资格就越牢靠,孩子的成长就越顺利、越成功。合格的母亲应该是个母育家,知道如何教育孩子。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教育知识,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形成新型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育子方法,并把这些理念、知识和方法融会在自己的育儿过程中,时刻清楚孩 3 子处在何种状态,存在哪些问题,怎样实施教育,从而把孩子培养成为富有个性和和谐发展的人。

合格的母亲还要善于施爱,不能对孩子过度溺爱。母爱不应仅仅表现在对孩子物质方面的关心,更应该体现在对孩子失败时的鼓励、行动时的信任、伤心时的安慰、矛盾时的理解、迷惘时的指引„„在母亲博大的母爱沐浴下,孩子会进步得更快。

大家都听说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吧!爱迪生从小就特别爱问“为什么”,喜欢对一个问题追根问底问个明白。他的老师和父亲经常被问得张口结舌。有一天,他的妈妈正在厨房忙着,爱迪生好像有了个敬人发现似的跑来,睁大眼睛问:“妈妈,咱们家那只母鸡真的很奇怪,它把鸡蛋放在屁股底下坐着,为什么?”妈妈呵呵笑了,她放下手里的活,认真的对爱迪生说:“鸡妈妈那是在孵小宝贝呢,它把那些蛋暖热后,就会有小鸡从里面爬出来,你看咱家那些毛茸茸的小鸡,它们都是被鸡妈妈这样暖出来的。”小爱迪生听了,觉得真神奇,他认真想了一会,抬头问道:“难道把蛋放在屁股底下暖和暖和小鸡就能出来?”“对啊,就是这么回事。”妈妈微笑着点头。等到饭做好了,妈妈忽然发现小爱迪生不见了,哪儿都找不到,妈妈急了,大声喊儿子的名字,这时听到从库房里传出他的答应声。妈妈觉得很奇怪,过去一看,原来爱迪生在那做了个“窝”,里面放了好多个鸡蛋,他正一本正经的蹲在上面。妈妈更奇怪了,问道:“你在干什么啊?”爱迪生说:“妈妈,你不知道,我在孵小鸡啊!”

就这样,在这个不怕被问“为什么”充满爱的微笑的母亲的教育下,爱迪生虽然没有在学校读过几年书,却搞出许多伟大的发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生活中像爱迪生一样喜欢问问题的孩子其实很多,他们的小脑袋瓜总是装满了“为什么”就看你是不是能够带着足够的爱的微笑分享孩子的异想天开了。

下面说一说父亲的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当代家庭教育中,母亲往往是主角,父亲的作用则被忽视,实际上,父亲与母亲教育孩子各有优势,缺一不可,正像傅雷先生所说:“孩子是站在父母的双肩上成长起来的,失去一方就没有了平衡。”

“养不教,父之过”,父亲不仅要承担起子女的教育责任,更要把它做好。要做个好爸爸,除了要具备家长素质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克服大男子主义。一些父亲存在着错误的认识,有的认为教育孩子是“婆婆妈妈的小事”,男人在外面挣钱养家,做的是“大事业”;有的认为只要自己多挣钱,为孩 4 子提供成长所需要的良好的物质保障,就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殊不知,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孩子需要母爱,同样需要父爱,他们渴望与父母的交流合作,绝对不希望父亲只是一个赚钱的机器。

二、与妻子密切合作。母亲教育孩子较为细致、周到,父亲教育孩子则更为宽松、豁达;母亲与孩子的谈话往往是具体的,而父亲与孩子的谈话则是富有哲理性的。在孩子的教育中,母亲是水,父亲是山,山水相依,缺一不可。要做个好爸爸,既不能把孩子的教育全推给妻子,做甩手掌柜,也不能无视妻子的存在,由自己说了算。要与妻子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共商教子大计,取长补短,发挥合力。

三、多与孩子在一起。要做个好爸爸,即使工作再忙,也要尽量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交流、游玩,陪伴孩子成长。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孩子在家里和父亲在一起的机会越多,时间越长,智力也就越发达,这是因为父亲的教养方式不同于母亲,父亲与孩子的游戏多为动态的,富有创造性,而且父亲擅长教会子女怎样应付和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人生问题,使子女的意志和智慧得到最佳发展。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小时候被无数人誉为“神童”,他的许多作品一直是古典音乐中经久不衰的保留曲目。但是,莫扎特有如此成就,是与他父亲的精心培养密切相关的。莫扎特3岁时,父亲就发现他经常静静地坐在一边,很有兴趣地看姐姐练琴,于是就开 始对他进行启蒙教育。在父亲的指导下,莫扎特5岁就开始创作短曲,6岁时创作钢琴协奏曲。后来,为了更好地培养他,父亲甚至放弃了在宫廷里当乐师的工作,将全部精力用在莫扎特身上。可以说,没有父亲那份执着的精神、严格的要求和深厚的关爱,是无法造就莫扎特这样一位音乐大师的。

我们的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人才。这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用心培育。

对于一年级学生的父母而言,除了帮助孩子做好各种准备之外,还有几项工作一定要做:

一是了解小学教育的特点。

孩子一上学就开始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校教育,游戏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要,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和良好习惯的养成,由个人转向集体,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和班级的一切纪律,如按时上学、认真完成作业等,学生在自主独立的基础上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为学校和班级争光。

二是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初入学的孩子往往稳定性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当孩子看书写字时,父母应尽量避免在旁大声讲话或看电视,最好坐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看书,既能起到督促作用,有创造了学习气氛。父母要乐于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爱迪生的故事

三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美国教育家赫尔认为:“习惯不形成,学习等于零。”确实是事实,孩子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终生受益。家长离不开对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呢?很多家长在生活中束手无策,因为家长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没经验,从何谈怎样培养啊。具体说,就是父母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坐得住、听得懂、表达得清。”比如看电视时,要求孩子坐下认真看20分钟,再给孩子提提问题,看看孩子是否听懂了;听听孩子的回答,听他是否表达得清楚,口齿是否伶俐。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让孩子养成定时看书、定时喝水、定时如厕的习惯。这样有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要经常强调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看书时坐姿端正,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爱护书本及学习用品。

四是要培养孩子的健康心态。

一年级孩子在一个月左右过后,入学新鲜感逐渐消失,加上在学校生活感到纪律上受到约束,生活上又紧张,学习知识不如想象得那样容易,有一部分孩子会感到上学的负担。只要父母懂得赏识孩子,关心鼓励表扬孩子的每一点进步,甚至能宽容难免的错误,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能持续地得到保持。要经常提醒孩子“你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对孩子在生活、学习、纪律上做明显的暗示。

五是强化安全教育

新生入学阶段是校园内外安全事故的多发期,要告诉孩子不随便进出校园,不做危险的游戏,有事要及时向老师反映,不得私自离校等。

六是主动与学校教师沟通。

有的父母认为,给孩子找一个好学校,一个好班级或者一个好老师就万事大吉了。尤其是一些事业型的父母,两人工作都很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认为由老师全权代劳就行了,平时也不与老师沟通。一旦孩子出现问题就急了,并打骂孩子,如此教育往往适得其反。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师和家长往往会有意见不同的时候,或者家长有对老师的做法存在异议的时候,要及时和老师当面或者电话沟通,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数落老 6 师,那样只会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对您,对老师,对您的孩子一点好处都没有。

说了这些,恐怕有些家长会无奈地说:“我们已经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但是我们都不懂家庭教育,我们该怎么办?”没有谁天生就是个万事通,不懂可以学呀!跟谁学呢?

你首先可以跟老师学——尤其是孩子现任的老师,你一定要和老师主动接触,他们可以给你非常准确地提供孩子的学校表现,甚至给你非常中肯的建议。当然了,最好的老师莫过于是专门搞家庭教育的专家了,你可以让他对孩子的情况进行诊断,而后对症治疗。你其次还可以通过读书学习,根据我的经验,要找到合适的家庭教育读物,应该在大约读了五十多本相关教育理论后就会找到感觉。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读杂志、报纸相关文章学,跟电视讲座学,在互联网上学习,甚至可以跟孩子学习家庭教育。

总之,只要你愿意不断学习用不了很长时间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家庭教育水平大幅度提高。在学习了家庭教育的相关的理论后,更重要的是理论还有一个付诸实践的过程,这样“科学技术”才能完全转化“生产力”——真正变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源泉。相信自己在掌握了科学的家教方法后,必然能将孩子培养成材。

那么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希望能对家长有所帮助。想给家长个小建议:我们教育孩子不妨先从“三不四要”开始做起。

“三不”是:

1.不要老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更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

2.不要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挂在嘴边。家长重复这种无效的方式只能让孩子 更厌倦学习,产生精神沟通障碍,回避与父母交谈;3.父母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互相指责。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很重要。

“四要”是:

1.家长要学会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孩子得到父母的认可,可以培养“阳光心理”,从而让孩子更自信;

2.家长要学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关注孩子的心情和感觉比关注成绩更重要; 3.家长要寻找与孩子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才能与孩子找到共同的话题,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4.家长要与孩子交朋友。家长要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相处。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并将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包括尊重他们的情感、意愿以及他们的隐私。

我们老师和在座的各位家长的共同目标就是使我们的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尊敬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桥梁,家校密切合作,为托起明天的太阳共同努力。

谢谢大家!

第五篇:一年级家长学校讲座稿

一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多学知识,多长本领。在将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由于孩子年龄太小,过高的期望值和不顾实际的拔苗助长,反而会扼杀孩子的求知的欲望和学习兴趣。我认为,小孩子刚步入校园,重点不在于掌握多少知识,而是应该尽快促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顺利地走过这个幼升小的转折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就算家长工作再忙,也要关注他们在校的学习生活,每天最少也要抽出十分钟的时间与孩子交流。作为一个老师,我有如下建议。

一、关注学习情绪。

之所以将关注孩子的情绪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我觉得,只有孩子在学校开心了,他才会喜欢学习,渐渐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渐渐才善于学习。三年前,我教一年级时,就要求学生每天回去给父母讲讲自己在学校一天的学习、生活情况,说出自己开心与不开心的事情。这样让家长与孩子之间养成平等交流的习惯,也便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有利于对症下药。这样经常交流,养成习惯后,教育孩子的问题也就化难为易了;最怕的是孩子有什么事情跟谁都不说,出了什么事情,家长什么都不知道,后悔晚矣。所以,每当孩子放学回来的时候,家长可以问问孩子:“今天,你在学校开心吗?因为什么事情开心呢?”如果他不开心,你要询问他为何不开心,进而对孩子进行思想上的开导,让他变得快乐起来,如果需要老师帮助的话,可以及时跟老师交流一下。如果是不善于交流的孩子一开始家长主动询问,以后慢慢养成习惯,孩子就会主动与家长交流的。

二、关注学习伙伴。

朋友,是倾诉的对象;朋友,是进步的动力。人是最怕寂寞的动物,小孩子更加需要朋友,而且需要在某个方面比他强的朋友。我没有强调一定要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交朋友。因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多方面的,不仅仅表现在学习方面。一个孩子的成绩好不好,并不是给他带来朋友的唯一因素,还涉及到性格、为人等因素。所以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在新的集体交更多的好朋友。要了解你的孩子在学校有几个玩得好的伙伴,那些伙伴的学习、性格、为人等又是怎样的呢。并且可以与这些伙伴的家长联系一下,这样你会更加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就算孩子偶尔撒谎了,你很快就会知道的;你还可以从别的家长那里了解到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如果你的孩子没有伙伴,你更要创造机会让他多交朋友。

三、关注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孩子受益终生。要培养一个好的习惯至少需要21天。家长要注意养成孩子良好的看书、读书习惯。现在的孩子看电视时间过多,必须加以限制;同时,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书本上来。一年级学生一学期识字量在300~500之间,所以要引导孩子自己看书,除了对课本进行正常的预习、复习外,还要扩大孩子的阅读面。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同时,间接地培养学习兴趣。另外,还要养成书写整洁、学习专注、用眼卫生、劳动习惯等行为方面的习惯。如:每天保持看书最少半个小时,读书要大声,有感情,眼睛离书本一尺远,握笔姿势正确,学习时不开小差,书写尽量做到不用橡皮擦,每天能帮家里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扫地、抹饭桌、端碗等)。

四、关注作业完成情况。

学生完成作业就好比家长的工作一样,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建议孩子一放学回家,先喝点水,吃点水果,就要开始完成家庭作业了。做作业的时候,一个人单独在一个专门的书桌旁学习,不要打扰他。每学习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休息10分钟。当孩子遇到不懂的问题,家长千万不要马上回答他,要等作业做到最后,实在不会的时候,家长才去帮助他。不光是要让他养成思考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学习的效率。如果,一会儿问:“妈妈这个字怎么写啊?”一会儿又问:“爸爸,这道题怎样做呢?”以后孩子做作业就会很慢,也不会独立去完成。不过,一年级有的题目中很多字不认识,家长也可以采取先把题目都念完,孩子再做题。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家长总认为作业太少了,或者有时候作业少了,就给孩子多布置作业,弄得有的孩子想:早点完成作业也没有用,不如慢点做,进而养成慢慢吞吞完成作业的习惯。在作业少的时候,何不让孩子放松一下呢。顺便说一下,上学了,每天最多看电视1小时。我知道,很多家长都没时间管孩子,但是,我要告诉这些家长,在入学的一个学期,或者一学年,甚至是2年,不同的孩子需要关注的时间就不同。“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一切进入正轨的时候,你就可以渐渐放手了。

五、多表扬多鼓励。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去拼搏,去努力取得成就,目的就是为了赢得他人和社会的赞许和重视。一个人的辛勤努力,长期得不到肯定,那就有可能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小孩更是如此,所以,无论是在和孩子的日常交流中,还是对作业、学习习惯的关注中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认可,让孩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如“你真会和同学相处,你的朋友一定会越来越多”“今天写作业的速度真快”“看来今天上课听得很仔细呀”等等。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长期坚持从正面评价、激励,孩子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会学习。

当然,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孩子长期不懈的努力,不仅需要在校老师的教导,更需要需要家长耐心的配合、有意识的训练和强化。一旦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发现,学习是件很轻松的事情。

下载家长学校讲座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长学校讲座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二班家长学校讲座稿

    家长学校讲座 《和孩子一同起跑》 一二班 张春凤 各位家长:大家好! 十分感谢大家的如约到来。今天我们共同关注的是《和孩子一同起跑》的话题,孩子从幼儿刚刚过渡到小学生活,很......

    家长学校学校讲座稿

    家长学校学校讲座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 今天,是本学期家长学校开课的日子,我谨代表全校师生感谢家长的光临,同时恳请大家对学校的管理、建设、教育教学等各个方面提出宝贵......

    家长学校讲座稿(共五则)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家长学校教案 武胜坤 各位家长下午好: 首先对咱们家长的到来表示欢迎!今天说是讲座其实也是就孩子的教育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因为我不仅是一位二年级的老......

    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家长会) ——让健康心理伴你快乐成长 主讲人:苏卉 亲爱的家长们:大家好!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希望通过我今天的讲座,同学们......

    家长学校培训讲座稿2011

    家长学校培训讲座稿讲座人:叶海霞时间:2011年11月13说实在话,虽然平时也很关注家庭教育,但真正要作一次讲座,还是心里打鼓,生怕辜负了校长的期望,所以把稿子发在这里,请大家多提宝贵......

    何圣春家长学校讲座稿

    新形势下的家庭教育 璜土实验小学小湖校区 何圣春 各位家长: 大家好!首先,感谢你们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家长学校活动。 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家庭教育,在家庭......

    家长学校讲座

    家长会学习材料之之六 孩子脑子不笨,为何学习不好?如何帮助孩子学好功课,是家长最关心的话题。特别是有些孩子智力正 常,脑子不笨,学习也很努力,可无论家长、老师怎么教,他们的成绩......

    家长学校讲座

    家长学校讲座 欣赏孩子 各位家长: 晚上好!今天我们坐下来聊一聊,关于“欣赏孩子”这个话题。为什么会想到这个主题呢?一段时间来,在与孩子的接触中,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特别喜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