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节目形态 论体育游戏节目的发展及其节目形态演变的基本趋势

时间:2019-05-15 03:5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电节目形态 论体育游戏节目的发展及其节目形态演变的基本趋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电节目形态 论体育游戏节目的发展及其节目形态演变的基本趋势》。

第一篇:广电节目形态 论体育游戏节目的发展及其节目形态演变的基本趋势

《广电节目形态研究》文学与传媒学院

一、通过某类节目的发展论述节目形态演变的基本趋势。

论体育游戏节目的发展及其节目形态演变的基本趋势

我国电视体育游戏节目从无到有,伴随着电视娱乐节目的不断创新和丰富而发展起来。体育游戏节目以其独特的娱乐性、竞技性和大众性,成为众多电视台热衷的节目类型。

综观我国电视体育游戏节目短暂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初入荧屏,崭露发展潜力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从德国原版引进一档电视体育游戏节目《夺标》。其节目形式是以德国相邻城镇的居民组成不同的团队,通过趣味游戏来进行竞技,该节目竞赛过程摈弃了传统体育在体育场上对绝对高度、速度和力量的角逐,而是以水上、生产、生活场景来展开竞赛。这一新的电视体育节目形式,对我国的电视人带来了新的思路,之后山西电视台推出了《山西农民竞技大赛》,1992年在电视荧屏上又出现了《大竞技》、《游乐宫》等电视体育游戏节目。随着国外体育游戏节目的引入,并在我国电视人的努力下,中国电视荧屏上有了电视体育游戏节目的一席之地。

2.探索发展,开拓发展思路

在2000年,广东电视台推出了国内首个“真人秀”节目《生存大挑战.走出边境线》,栏目组从全国500多名应征者中挑选出3名互不相识的“挑战者”,要求他们每人在6个月的时间里只带简单的行囊和极少的金钱,完成广西、云南、西藏等8省区的3.8万公里边境地带的旅途。电视台摄制组跟踪报道了整个过程。《生存大挑战》的节目形式和内容吸取了众多类型节目的优点,它既有影视剧的冲突性和戏剧性,又有纪录片的跟拍、随机采访等手法,也有文体类节目的娱乐

《广电节目形态研究》文学与传媒学院

性和竞争性。从节目类型来看,这一节目可以划为户外电视竞技游戏节目。

这一时期,这类户外生存竞技游戏节目在国内被广泛模仿或移植,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金苹果》,浙江卫视推出的《夺宝奇兵》等,在不断的探索发展中,体育游戏节目快速发展起来。

3.遍地开花,呈现强劲收视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我国体育电视人在继续办好传统体育竞技节目的同时,群众体育节目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体育“真人秀”类节目各地开花,大型户外竞技游戏节目占据各大电视台荧屏,体育游戏类综合节目如火如荼地开播,我国电视体育游戏节目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浙江卫视的《冲关我最棒》、宁波电视台的《今天我最强》等栏目。与此同时,电视屏幕上出现了数量众多的体育真人秀游戏节目和体育综合类游戏节目,它包括民间海选、才艺展示、娱乐表演、舞台秀、擂台赛、嘉年华、明星助阵、体育知识问答等众多游戏内容。如北京电视台的《鸟巢欢乐冰雪季》、和《健康男女》,湖南电视台的《国球大典》等。

通过综艺节目的发展可以总结出它的演变趋势,分为以下4点: 1.从严肃到活泼:娱乐性增强

回顾初期综艺晚会形式的综艺节目,庄重的舞台表演是最常见的形式。而随着综艺节目的演变与发展,综艺节目的形式越来越轻松活泼,内容也越来越注重节目本身的娱乐性。

2.深入互动,平民参与度提高

电视体育栏目与休闲娱乐的紧密结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因为人人都有在赛场上驰骋的雄心,却只有很少的人才能最终迈进赛场的大门而成为选手。在体育

《广电节目形态研究》文学与传媒学院

游戏节目中,大多数参与者是在一般电视节目中被边缘化的观众,却极大地扩张了所含内容的外延,广泛地包含了能够为其带来趣味性的形式。而体育游戏节目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就是全民参与性的增强。从开始仅有的体育运动员的比赛类型节目,到普通民众参与的《生存大挑战》、《冲关我最棒》,到普通老百姓参与的益智游戏类节目《健康男女》,体育游戏节目的发展演变清晰地呈现出了全民参与的发展脉络,这种“众乐乐”的策划理念,已经深入到了体育游戏节目的各个环节,也成为体育游戏节目区别于其他节目类型的一大特色。

3.从单一到多元:多元性增加

随着电视媒体的发展、电视节目制作水平的提高、电视台对节目资源投入的加大,体育游戏节目也逐渐从单一的传统竞技型节目走向多元化的节目题材。有竞技比赛类、户外生存竞技类、益智游戏类、体育知识类等等。

在节目类型多元化的同时,体育游戏节目观众也进一步细分。有年轻人热衷的《冲关我最棒》、《快乐向前冲》,有中青年喜爱的《夺宝奇兵》、《生存大挑战》,也有中老年观众喜爱的《健康男女》,有男性观众喜爱的《国球大典》。体育游戏节目越来越多地考虑到不同层面观众的需求,并为其提供更为个性化的节目内容。

4.益智相辅,节目功能更加完善

对于体育知识类游戏节目,由于体育项目众多,内容涉及较为广泛,有很大的空间来进行节目策划,即使是单项体育项目,如观众感兴趣的足球、篮球等项目,仍可以从球星、球队的历史与现状、技战术等众多方面来设置问题。无论是观众或者嘉宾,都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享受到了刺激感与满足感,益智内容使得体育游戏节目变得更有深度更有内涵,从根本上提高了娱乐节目的档次和水

《广电节目形态研究》文学与传媒学院

平。

二、广播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传播对广播节目的形态有何影响?

广播网络化在传统媒体中,广播由于传播手段单

一、传播浅表化的特点,曾在媒体激烈竞争中处于颓势,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广播呈现出一种非常强烈的内生性变革意愿,在广播自我形态的演进中,经历了大板块直播、系列台、类型化等几个阶段。而具有广泛性、互动性、丰富性、时效性等特点的互联网的兴起既为广播带来不可避免的冲击,又与传统广播进行多方位的融合。在这种融合的影响下,广播的节目形态较传统广播媒体的有了新的变化。

1.广播网络化

目前,全国中央级、省级电台已基本建立了网站,许多地区广播电台的信息和内容也在互联网的网站平台上得以保存,广播媒体初步实现了与互联网形态融合的第一步,即“广播网络化”。与传统广播相比,广播网络化有以下特点:(1)不受频率限制,广播媒体节目缩小了地域限制,拓宽了传播空间。(2)不受时间的控制,削弱了传统广播节目稍瞬即逝的劣势。“可留存、可搜索、可反复收听”,提高了广播节目的收听率。

(3)不再局限于声音的编辑,广播媒体节目实现了媒介之间的融合,将文字、声音、画面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4)受众自主选择权更大,人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听众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有很大的信息选择权。为适应受众的越来越繁杂的要求,广播的发展也越来越人性化。

(5)传播渠道更为多元化,随时随地听。除了从收音机、手机、汽车等渠道,《广电节目形态研究》文学与传媒学院

听众还可以从广播媒体单独建立的网络电台的网站,或是通过土豆等媒体嫁接的网络广播节目,甚至只是一条链接来收听节目。

(6)与受众的互动性增强。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论坛等多种方式进行直播的双向交流,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和网络功能的结合进一步克服广播稍纵即逝的弱点,容易形成稳定的用户群。

2.网络广播化

如果我们把“广播网络化”视为广播人向网络迈进的第一步,那么“网络化广播”则是非专业的广播爱好者运用网络向专业的广播媒体人发动的一次小小挑战。网络化广播借鉴传统广播方式实现互联网多媒体信息的独立制作和传播,它要求从网络发展的角度来看广播,跳出传统广播模式,真正发挥互联网广播优势。“网络化广播”又称“网络电台”,从技术上讲是指通过编码器,将电脑里面正在播放的音频数据转换成可以在网络上直接传送的格式,而用户登录到网络电台的网站时,可以下载到经过编码的音频信息,再通过Realplay等相关软件将音频信息转换成声音播放出来。在网络化广播有以下特征:

(1)交互性和个性化。与传统广播组织机构不同,网络化广播没有管理层、播音员、主持人、记者、编辑等庞大的运营团队,它最核心的人员是NJ,全称Net Jockey,即网络节目主持。NJ像我们电台的主持人一样,集采、编、播于一体,个性鲜明、紧追网络潮流是他们的最大特色。网络化广播是网络对广播的融合,它打破了传统广播的单向传播模式,NJ与网友之间更多的是人际交往模式而不是媒体——受众交往模式,这种交往模式涵盖了所有交往样式——“一对一、一对多、多对

一、多对多”,对每一个受众而言,NJ既是大家的NJ,也是他个

《广电节目形态研究》文学与传媒学院

人专属的NJ,随时随地满足他特殊的媒介需求,在这一点上,网络化广播创造了传统广播难以匹敌的优势。

(2)贴近听众,贴近生活。由于“网络化广播”的操作者并不具有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也不具有传统广播媒体的“一对多”传播优势,于是他们变劣势为优势,以“多对多”挑战“一对多”,很多网络电台的生存周期极短,每天都有一批网络电台诞生,又有一批网络电台消失,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使他们更重视网民的需求,自由、平等的气氛贯穿了网络电台的始终,所谓媒体的贴近性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体现。

3.广播节目加强类型细化和专业化

网络时代,受众的需求越来越复杂化,传统的综合性广播节目类型已经不能满足受众越来越专业化的需要,节目类型细分正在成为潮流。由于网络广播制作的门槛较低,主持人和编辑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受众需求对节目进行节目定位,打造专属的节目类型,并通过内容的专业化来吸引和积累听众群体,增强针对性。这种节目细分的形态特点有利于广播节目的整体发展,将为广播节目的专业化水平带来新的契机。

三、中国电视节目如何实现本土化生产?

随着电视媒体日益国际化、电视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化,电视节目的生存空间愈发紧张,电视节目的内容可能成为“过剩资源”,在这样的“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内容的“本土化”是电视节目突破现在局面的一个方向。对于中国电视节目如何实现本土化生产,我有以下几个观点。

1.树立“精品”意识

《广电节目形态研究》文学与传媒学院

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电视媒体常常为了吸引观众而制作出“迎合”观众口味的内容,甚至是恶俗的口味,从长远来看,这种选择得不偿失。而这里所说的“精品”,并非自吹自封的所谓“精品”,而是经过中国电视人精心构思、精心策划、精心制作的,为中国电视观众所推崇、喜爱的电视产品(包括节目、栏目与频道)。“精品”不仅要使中国电视观众喜闻乐见,也应得到世界其他地域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如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系列文化益智节目,力求通过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中国古典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这样的精品节目让观众喜爱。

2.做好“品牌”战略

每一个电视媒体在自身历史积累中,都有可能成长起有相当影响力、相当水准的知名人物、节目、栏目等,要想在媒介竞争中立于不致之地,有计划、有针对性施培育这些知名人物、节日、栏目,努力使甚成长为具有持久影响力与号召力的品牌,是电视媒体战略对策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电视节目“精品”,要努力经营,使之成为广为人们熟知的著名“品牌”。在这一方面,许多电花媒体已加快了脚步,加大了力度,采取各种措施,甚至围优势的放策吸引人才,升创新的品牌。品牌的创建不是一成不变的,重要的是维持节目的品牌,使节目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使节目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长期稳定地维持下去。以显著的个性化、丰富多变的内涵维持着节目品牌形象。客观地看,由于经济、政治尤其是文化差异的原因,中国电视着品创道着名“品牌”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我们只要不气馁,积极、主动地去经营、推广,相信会有中国电视着名“品牌”出现在电视荧屏世界之中。

《广电节目形态研究》文学与传媒学院

3.“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

“本土化”,并不意味着回到过去、回到传统、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立足于当前的社会环境、媒体环境,立足于自身的文化特色和特点。“国际化”意味着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机会,两者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才会使“本土化”获得更大、更多的张力与空间。

6、媒体伦理与媒体社会责任

对于电视负面社会效应的论述,在中外许多学者的著作中己被表述得相当深刻。的确,电就在其自身利益的实现过程中,会经常面临与社会伦理规范的矛盾与冲突。许多电视媒体在这矛盾与冲突中,也许会倒向“唯利是图”。但从长远来看,这种选择是得不偿失的。在当今世界纷经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冲突的格局中,电视媒体应负起其社会责任。在电视节目生产中确立正确的政治形象,确立令人尊敬的民族形象,确立有尊严的国家形象。面对社会“转型期”种种现实社会矛盾,电视媒体也应遵循媒体伦理规范,尊重每一个阶层、第一个人,确立良好、公正、公平的社会—一公众形象。电视媒体伦理规范与社会责任的自觉遵循与承担,是电视节目生产获得积极、正面效应的有力保障。随着“全球化”滚潮的蔓延,中国电视节目生产“本土化”的问题日益重要,对中国电视节目生产“本土化”战略目标和对策的研究,也必将随着中国电视传媒方方面面不新推进的改革,而得以深化、丰富和逐渐完善,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机遇,也是挑战,积极主动不放弃,必会有所成就。

第二篇:中国达人秀节目形态分析

电视形态学论文

《中国达人秀》节目分析

魏晓光

2008474129 2010年7月23日晚,全球最大的选秀节目中国地区版《中国达人秀》在东方卫视华丽登场。

《中国达人秀》是中国东方卫视制作的一款真人秀节目,自2010年7月25日开始每周日晚在东方卫视播出,该节目旨在实现身怀绝技的普通人的梦想。其节目口号:平凡人也可以成就大梦想,相信梦想,相信奇迹!

互联网上的数据显示,《中国达人秀》第一期节目以平均8.0的收视率成为上海地区收视冠军,在全国26城市同时段收视率达到1.37,排名第二。差不多在同时期,湖南卫视《快乐男声》10进8直播全国收视率为0.83,青海卫视《花儿朵朵》全国总决赛10进8的比赛收视率仅0.09,两者收视相加均不及《中国达人秀》首期节目。如果说第一期的高收视率可能是“偶然”的话,到了8月1日的第二期节目播出后,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全国收视率达到2.1%,已经是首期节目的1.5倍。

值得一提的是,和以往任何一个多多少少经过“本土化”改造的选秀节目相比,《中国达人秀》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不仅节目版权购自英国选秀节目《英国达人》,且节目录制全程由《英国达人》团队负责“监督”。

可以说,这是一次“舶来”程度极高的节目模式。无论是舞台还是赛制,《中国达人秀》坚持和《英国达人》的做法一致。此外,三个评委如无必要都将“从一而终”,比赛场地定在了高级别的音乐厅,录制现场有超过20个机位拍摄方方面面的细节。节目模式和《英国达人》的相似度达到90%。

“没有任何门槛,不限任何才艺。”这是“全球最大选秀节目”的核心标志,《中国达人秀》也将致力于打造“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参与到其中来展示其天赋和潜能。如今,节目走到中国,拥有了更广阔的天地,也会迎来更多怀揣梦想、渴望奇迹的普通人。

在上海赛区第一次海选的现场,江西女孩刘欣然尽管从未接受过专业的声乐2

电视形态学论文

培训,但评委一致认为,她的高音与莎拉·布莱曼有几分神似;双臂残疾的选手孙俊荣特地从河北老家赶到上海来参赛,5岁时他因双手神经萎缩被迫截肢,但并没有因此对生活失去希望,每个月都坚持去业余音乐班学习;来自世博会非洲联合馆的LuLu在中国已经生活了9年,还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23岁的朱玲带来了拿手的皮影戏,她是侏儒症患者,却从未因此自卑„„现场评委秋林表示,真正能够让人们留下美好印象的选手,绝不是那些依靠奇装异服或者怪异表现博得关注的人,“请相信真诚,相信梦想和奇迹的力量”。

在达人秀的舞台上,有藏龙卧虎的民间天才,有雷力十足的“霹雳”达人,有追逐梦想的平民“草根”,更有感动人间的百姓真情。

《中国达人秀》自开播以来就备受关注,到目前已经进行了四场比赛(截止到2010年8月16日)。它不是中规中矩的唱歌选秀,也不是拼脸蛋的偶像选秀,这里有的是各式各样的能人、怪人、强人。

在《中国达人秀》中,评委们不再以“毒舌”的面目出现,而是充满了“温情”,对此,广电总局金文雄主任表示,评委高晓松、伊能静、周立波的点评突出了人性的关怀,与过去的选秀节目相比,没有了恶语伤人,而是更多地表现出对选手的尊重、欣赏和善意关爱。

在8月8日达人秀的现场,失去双臂的青年刘伟用脚弹斯特劳斯,三位评委掌声不断,伊能静都哭了。喜欢质疑的评委高晓松说,这样的年轻人怎么能够弹动钢琴,而且打动人心,评委的坦诚不仅拉近了参赛选手之间的距离,还营造了和谐、真情互动的氛围。

表演选秀类型的真人秀在淘汰选拔机制中需要引入专家元素,从专业角度对参与者的专业水平进行评估。但是真人秀不同于专业比赛,观众同样要参与决定选手命运。所以,选手的专业水平和个人魅力都会同样发挥作用。这种选拔机制正好体现了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特点,成功的不是最好的而是最有人气的。观众投票在真人秀节目中至少具有与专家同样重要的作用,甚至有时候要故意强化观众的作用。

在达人秀的舞台上,除了现场专家评委针对选手在台上的表演做出评判,现3

电视形态学论文

场观众对选手的去与留也掌有一定的评判权。在《英国达人》的舞台上,现场观众也参与决定选手的命运,观众对评委的评判若有异议,可以大声地“嘘”评委。而《中国达人秀》貌似也在刻意模仿这种评判方式。由此可见,在达人秀的舞台上,现场观众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

《中国达人秀》符合中国国情,节目有思想性,传递自信理念。普通人展示不普通的才艺,缘何成为收视热点?专家指出,荧屏刮起“达人风”的根本原因是,普通人的“梦想成真”易引起大众心理的共鸣,例如从《英国达人》中走出的小人物“苏珊大妈”、曾是手机销售员的保罗•波特斯等。

此外,《中国达人秀》里的小人物,有着共同的时代背影——中国式梦想。比如,男版“苏珊大妈”朱晓明表现的是勇气,“孔雀哥”姜仁瑞代表着不离不弃,“无臂钢琴王子”刘伟则展现了坚韧与执着。“‘达人’的故事其实就是‘中国梦’的故事:对社会有抱怨很正常,但不要忘了要与消极赛跑,梦想要比抱怨跑得更快,更强有力,而这正是当今社会最需要倡导的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第三篇:电视谈话节目形态嘉宾元素与主持人元素浅析

二位一体 风生水起——

电视谈话节目形态嘉宾元素与主持人元素浅析

孙宝国

2010年06月08日16:54

文章来源:《北方传媒研究》

电视谈话节目形态是指以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对话为基本传播内容的电视节目形态。具体而言,所谓电视谈话节目形态,是指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图像、声音、文字等为传播符号,围绕某些具有新闻性或娱乐性的人物或话题进行的单篇谈话式电视节目形态。

按照主持人、嘉宾这两个谈话者元素的具体结构方式,电视谈话节目形态大致可细分为如下两个亚形态:一是群言式电视谈话节目形态,是指有多位嘉宾甚至多位由主持人构成的电视谈话节目;二是对话式电视谈话节目形态,是指只有一位主持人与一位嘉宾面对面交流的电视谈话节目。

按照嘉宾与主持人这两个谈话者元素的具体叙事方式,电视谈话节目形态可细分为三种亚形态:一是聊天式电视谈话节目形态,即主持人根据话题的需要,邀请具有不同社会身份和职业特点的嘉宾到演播现场交流;二是访问式电视谈话节目形态,是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交流,嘉宾人数不多,常常只有一位,往往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权威或事件当事人;三是论辩式电视谈话节目形态,谈话各方的观点往往有重大分歧,在现场展开话语交锋,主持人以客观公允的态度引导讨论各方充分陈述。

而无论采用哪种分类方法,电视谈话节目形态都由嘉宾与主持人二位一体的谈话者元素构成。本文拟就嘉宾与主持人这两个谈话者元素试加分析。

一、嘉宾元素

在中国内地,对于多数观众来说,较早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嘉宾称谓的节目是中央电视台的《综艺大观》和《正大综艺》栏目。而作为一种特殊的电视现象被确认,应该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东方时空》等节目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时尚现象。特别是在稍后兴起的《实话实说》、《面对面》、《对话》等层出不穷的电视谈话节目形态中,嘉宾更成了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之一。

从传受双方的关系来说,在电视谈话节目录制现场人际传播的情境中,嘉宾既是传者,又是受者;而针对场外观众,嘉宾与主持人一样是传者。如果说,主持人的作用主要是交代和引导话题,那么话题的展开、深入和升华,则主要是由嘉宾完成的。在影视剧创作中,“选择好演员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嘉宾在电视谈话节目中的作用,与一部影视剧作品的主要演员相当,是吸引观众眼球的焦点人物。嘉宾的表现如何直接关系到电视谈话节目的成败。电视谈话节目的嘉宾可以是明星,也可以是普通百姓。

(一)嘉宾的分类方法

随着电视谈话节目的方兴未艾,嘉宾也日益呈现出类型化的趋势,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三种:

1.主角型嘉宾

在拥有这种类型嘉宾的电视谈话节目中,嘉宾才是节目的灵魂和主导,主持人只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类型的嘉宾在欧美国家的电视谈话节目中比较常见。在美国,电视谈话节目对公共空间的划分非常清晰,有专门针对不同人群制作的电视谈话节目。以专门针对女性观众的电视谈话节目为例,可能是这个频道里一群家庭主妇正在闲聊各种家庭问题,这样的聊天没有主持人的介入,完全是开放式的。另一档节目是关于职业探讨的,主持人的任务仅仅是介绍嘉宾的身份,在嘉宾无法控制节目时间时出面干预,完全不用参与讨论。要想办好以主角型嘉宾为特色的电视谈话节目,其前提是一个独立、富有特色的谈话者群体的构建,而这个谈话者群体里的嘉宾必须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配角型嘉宾

中国内地大多数电视谈话节目的嘉宾都属于这种类型。电视谈话节目的演播环境和交流性特点营造出意见产生的舆论场,主持人是场上的核心人物,是意见领袖,嘉宾要做的就是积极配合主持人的节奏和提问。

3.和谐型嘉宾

和谐型嘉宾与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作用是均等的。主持人不能凌驾于嘉宾之上,嘉宾也不能以自身的专业背景去质疑主持人,故意为难主持人。这种类型的嘉宾在中国内地电视谈话节目中并不多见。和谐型嘉宾强调的是嘉宾与主持人之间的一种互补关系,对嘉宾的身份、专业素养以及生活背景都有较高要求,它体现了嘉宾与主持人互相成就对方的一种理念。

(二)嘉宾的选择标准

作为主要谈话者元素,嘉宾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到电视谈话节目的品质。因此,在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嘉宾是否有谈资,即对某一具体话题是否占有足够的资料,并对该话题具有个性化或权威性的发言权。

二是嘉宾是否有谈品,即在节目中能否顾及主持人和其他谈话对象,而不是一味地表现个人,搞话语霸权。

三是嘉宾是否有谈技,即是否具有一定的口才和辩才,包括说得是否有逻辑、有道理,语言表达是否简练、清晰,甚至具有幽默感。

此外,如果不只一位嘉宾,那么,根据节目收视特点的需要,选择的嘉宾不能都是持有相同或相近观点的人,必须能够代表几种不同观点。这样在谈话过程中才可能对话题从多侧面、多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对于一档电视谈话节目而言,嘉宾的选择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节目形象,也是制约节目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创办电视谈话节目时,需要仔细考虑,如何从自身内容定位出发,确定自己的嘉宾选择标准。随着节目逐渐发展,嘉宾资源逐渐消耗,节目就有调整内容定位的需要。

二、主持人元素

节目主持人是在电子传媒中,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着传媒群体观念,用有声语言、形态能动地操作与把握节目进程,直接、平等地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人。[1]对于电视谈话节目而言,主持人是嘉宾元素之外的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主持人若不得力,节目的档次、品位就会被拖下来;反过来,主持人得力,就有助于提高节目的档次和品位”[2]。主持人恰如节目的商标,主持人的风格往往代表着一档电视谈话节目的独特品格。

(一)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在大多数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主要承担着四种角色:首先是提问者,要通过提问打开嘉宾和现场观众的话匣子,使谈话有目的、有计划地顺利进行;其次是谈话者,要在做好采访提问的情况下,积极参与话题的讨论;第三是组织者,要主导节目和引导话题,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第四是传播者,要起到作为节目乃至媒体品牌形象代言人的作用。在具体实践中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四种角色是四位一体的。四种角色如何才能充分地协调和使用好,而且不露痕迹,平稳流畅地转换,对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在不同亚形态的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略有差异。

譬如,在群言式电视谈话节目形态中,主持人主要是一个穿针引线者、话场控制者和气氛调节者;而在对话式电视谈话节目形态中,主持人更像是一个调查者、挖掘者和印证者。

再譬如,当面对配角型嘉宾时,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更强的话场控制的能力:首先,主持人要事先与嘉宾进行沟通,向嘉宾说明自己的意图,并在节目中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嘉宾参与发表不同意见,最终达到预期的节目效果;其次,主持人要尊重嘉宾,友善地

与嘉宾沟通,有意识地将嘉宾的思想引入正确的舆论场;第三,主持人不仅要调动起嘉宾谈话的积极性,还要按节目的要求引导谈话的方向。

(二)主持人的能力要求

一般而言,有影响的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大都是电视媒体中有内涵、有口才、有人缘、有特点的名牌主持人。

所谓内涵,主要是就综合素养而言的。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要做到“在精炼中适度冗余,精炼语需要冗余语稀释”、“冗余语应该形散而神不散”[3]。临场应变、善于交流都成为其必备的素质,尤其是新闻时政类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还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要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有自己的个性气质。此外,新闻时政类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要客观,控制个人情绪,避免狭隘社会观念对情绪的影响,避免日常生活中特殊经历对情绪的影响,避免节目进行时突发事件对情绪的影响;要恰当,把握访谈分寸,保持一个既活泼又真诚、既亲近又礼貌的访谈分寸,这不仅关系到访谈对象的心情,更涉及到谈话内容的公正;要严谨,保证用词准确,由于话题的敏感性,主持人一旦发生口误,很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不良后果,至少被观众视为缺乏基本的常识和起码的素养。

所谓口才,主要是就语言功力而言的。从语用学角度分析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话语功力,要求主持人做到以下三点:一是知道“我是谁”,明确自己在节目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知道“跟谁说”,确保其话语与节目的基本定位及价值取向保持一致;三是知道“如何说”,要学会运用话语的层次性、冲突性、合适性及文化性,从而恰到好处地遣词造句,恰如其分地引导嘉宾畅所欲言。另外,还要求主持人把握话语的“时空”,明确主持人在“何时”、“何地”说,达到主持人话语与节目语境相互得体、自然和谐。

所谓人缘,主要是就互动能力而言的。在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众多能力中,主持人与嘉宾的互动能力是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种。可以说,与嘉宾互动是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必然具备的一种意识和能力,否则节目将会失去生命力和吸引力。主持人与嘉宾的互动可分为内容互动、心理互动、情感互动等三种:要通过内容互动为观众提供有用的信息;要通过心理互动实现传受者之间心理上的动态平衡;要通过情感互动使传受者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升华。

所谓特点,主要是就个性化而言的。电视谈话节目是真正的主持人节目,其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个性化。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个性的追求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是一种多元化的个性,而这种多元化是多方面的组合。一个优秀的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展现个性化的同时,还要能积极参与到节目的选题、拍摄、剪辑等程序中。

结语

在电视谈话节目形态中,嘉宾和主持人是两个最基本的谈话者元素。邀请的嘉宾是否有谈资、有谈品、有谈技,主持人是否有内涵、有口才、有人缘、有特点,嘉宾与主持人的配合得是否默契,往往决定着当期节目的成败乃至节目品牌的影响力。电视谈话节目创作团队要以主持人为核心,围绕节目定位,遴选出最适宜的嘉宾,进而充分发挥创作团队特别是主持人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内容互动、心理互动、情感互动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嘉宾情绪,灵活掌控谈话现场,使嘉宾与主持人的谈话两位一体、风生水起,最终实现节目的创作旨趣,彰显节目的品牌效应。

嘉宾因素 大部分电台谈话节目,嘉宾是灵魂,是重要的资源。听众喜爱谈话节目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参与谈话的都是出类拔萃者。到场的嘉宾决定节目的成败。从受众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趋同的心理定势在起作用。节目创办初期,可以聚拢各类社会精英,节目自然拥有了很庞大的受众群体。但是,这也成为一种负担,明星虽多,犹有尽时。越往后,嘉宾的分量越轻,节目的档次、品位自然也将会有所下降。

第四篇:浅析《舌尖上的中国》节目形态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引言......................................................1

一、《舌尖上的中国》诞生的背景.............................2

(一)历史文化的影响........................................2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3

(三)电视节目竞争下的产物..................................3

二、《舌尖上的中国》节目形态...............................3

(一)节目定位——高雅与市井百味的结合......................4

(二)节目内容——传统与日常生活的回归......................5

(三)节目形式——“西式外袍”下的中国韵味..................7

结束语....................................................9 参考文献.................................................10 致 谢...................................................11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节目形态

广陵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09级 090033137 薛源

指导老师 武新宏

【摘要】2012年5月14日,一部以美食文化为载体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魅力•记录》栏目播出后,以惊人的速度和趋势引发了收视热潮。在历史文化、社会发展以及行业竞争的背景下,《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地将纪录片的发展推向了高潮,本文将从节目定位、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几个方面对《舌尖上的中国》节目形态进行分析。

【关键词】 《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节目形态

【Abstract】On May 14th, 2012, A Bite of China, a documentary based on food culture, was aired in the Program Charm•Records on CCTV-1.After broadcast, the documentary establishes a wave of high ratings with an astonishingly high speed and a good trend.In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culture and society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on, A Bite of China pushes the documentary to a new high.This thesis aims to analyses the program form of A Bite of 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localization, content and style of program.【Key words】A Bite of China, Documentary, program form

引言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纪录片的发展历史最为悠久,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一批影片便是纪录片。1895年12月28日,《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婴儿的午餐》等12部由L.卢米埃尔录制的实验性影片在法国巴黎卡普辛大道首次公映,这是人类对纪录片的最初认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纪录片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最终发展成以真实生活作为创作素材,以真实人物和事件作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示,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中国纪录片的历史虽然比西方国家晚了半个多世纪,但是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却是跨越式的,如今也已经能自主摄制符合国际化水平的大型纪录片。

2012年5月14日,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摄制的七集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正式播出之后,即刻便在中华大地甚至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舌尖热潮”,攀上了纪录片收视率史上的又一高峰。这是一套讲述中国美食以及与此相关的传统文化、普通百姓的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的滚动播放和网络层出不穷的评论下,成为了央视纪录频道文化内涵、制作水平、视听品质的代表之作。贴近观众的拍摄方式,国际化的制作标准,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转化和创新,片中处处包涵的人文关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真实映照,使它不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给其他纪录片的创作者们带去了客观的可借鉴意义。

一、《舌尖上的中国》诞生的背景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的诞生不仅得益于我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也得益于当今发展迅速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逐渐发展完善的电视行业本身。

(一)历史文化的影响

司马迁在《史记·郦食其列传》中记载道:“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讲究“食”,“民以食为天”是千年来中国人的真实写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饮食文化传统,十分讲究饮食“色、香、味”俱全,要求选料精良、刀工纯熟、火候独到、技法各异、五味调和以及情调雅致。对于饮食的研究也是自古就有,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编撰的《吕氏春秋》第l4卷《本味篇》,记载了当时推崇的食品、味料以及我国最古老的烹饪理论。清代文学家袁枚所著的《随园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食单》是我国最早的烹饪专著,系统地阐释了饮食的烹饪技术和南北菜式。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气候带来了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饮食文化,这为《舌尖上的中国》的拍摄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而纪录片本身就是一种最贴近现实的影片,通过对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人、事、物的真实反应来传达创作者的审美感受。纪录片与美食相结合而产生的美食纪录片,传播美食信息,展现美食文化,让观众垂涎欲滴、欲罢不能。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稳步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有了较高的追求和标准,“饮食”成为一种流行时尚。进入21世纪,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加强,据国家统计局公告,2012年我国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24565元,物质生活上的丰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人们有能力、有需求去探索文明、健康、多样化的饮食方式,饮食文化、饮食观念、饮食时尚成了人们自觉的需求,正是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舌尖上的中国》才有了产生发展的空间。

(三)电视节目竞争下的产物

在如今的后“限娱令”时代,整个业界一直在思考的焦点问题就是我国各大卫视乃至整个中国电视的出路在哪里。我国电视文化的整体发展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从过去单一的宣传、教化功能,扩展到如今这样传达信息、社会教育、娱乐消遣、服务大众等多重社会功能并举。电视文化发展开始从“宣传本位”向“人本本位”转变,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根据大众诉求来构建节目。央视纪录频道的开播,需要以大量的原创纪录片来支撑,努力做到“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这为《舌尖上的中国》的产生提供了平台。同时,一个优秀的纪录片创作团队为《舌尖上的中国》提供了专业技术的支撑。

二、《舌尖上的中国》节目形态

《舌尖上的中国》受到大江南北以及海内外人士的喜爱,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的,节目的核心定位是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的看到中国人,人与食物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如何将人与美食的故事说的感人、说的吸引,不那么枯燥乏味,这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与节目独特的制作形态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一)节目定位——高雅与市井百味的结合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说:“我们要拍摄的不是名厨名菜,而是普通人的家常菜。”这句话为整部纪录片定下了基调。那么什么是普通人的家常菜?在片子里中我们看到,这部纪录片的主创人员深入到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采访拍摄因为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而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些原生态的生长、生产和生活场景给我们的视觉味觉都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镜头拍摄到的藏在大山和湖泊之下、高原之上、大海深处的美食生产场景,都是在该片参与人员真正走进最基层,采访处于最前端直接接触美食食材的劳动者、创造者后,记录他们劳动的过程和快乐,从而展现给我们的荧屏最生动最原生态的画面,进而打动了千千万万的观众。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这部纪录片的摄制者只是将目光停留在大都市大厨房里,只是邀请一些大厨们做一些所谓的名品佳肴,那么这样的节目会有如此轰动的效果吗?

2011年以来,中宣部大力倡导新闻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所谓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只有到了第一线,我们才能闻到大地的泥土味、听到百姓的心里话,也只有真正弯下腰,唠嗑中学说家常话,田野里感受百姓情,才能真正了解百姓,了解中国,真实的展现最原始真诚的中国百姓。

《舌尖上的中国》无论是从播出时间、还是从本身定位来看,都不具备成为热播剧的潜质。但是,在该片成功播出后的一周时间里,一场“吃货总动员”的奇迹证明了这部饱含质朴与温情的美食纪录片“完胜”了同时期热播的所有电视剧。对于它的意外走红,很多观众对它的评价是“眼泪与口水齐流”,对纪录片中所流露出来的人文关怀精神深受感动。在当今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一部在深夜播出的纪录片能够迅速窜红,甚至让观众看得“眼泪与口水齐飞”,确实十分罕见。

该纪录片通过对各地不同美食的制作方式和各种美好“团圆”场景的渲染,不仅牢牢抓住了观众舌尖的味蕾,并且还潜移默化地唤起了每一位观众心中那份刻骨铭心的“乡愁”。当那些你再熟悉不过的食物被放大得犹如一种理想时,《舌尖上的中国》击中的不止是浓浓的乡愁,还有那舌尖上的“永无乡”。

纪录片最常用的手法应该就是引发共鸣,而《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则将其应用到了极致,引起了整个民族强烈的情感共鸣,这也是那些鸿篇巨制的纪录片所无法比拟的。在多数人眼中,纪录片是比较枯燥乏味的,通常被认为是“精英们的消遣”。然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而,《舌尖上的中国》不仅让观众既流口水又长知识,还能不时的在情感上引起观众的共鸣,完美地把纪录片的格调高雅与电视剧的市井百味结合在了一起。正如该片导演陈晓卿所说,“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来做这个纪录片”,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最初也是始终恪守的定位。

毫无疑问,准确的定位是《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不得不让我们在纪录片的整个制作过程中进行反思,是否应该将纪录片的准入标准降低,让它更加贴近生活、走进生活,真正做到雅俗共赏。让每位观众都能够在观看纪录片的同时找到情感的寄托以及精神的共鸣,相信这才会是纪录片真正吸引人、震撼人的地方。《舌尖上的中国》所引发的轰动效果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宫廷剧”“穿越剧”就是明证,其实,不管是纪录片的创作,还是各种文化的提升与传播,并不一定要是鸿篇巨制、波涛汹涌,相反贴近生活的涓涓细流,没准更能滋润心田。

(二)节目内容——传统与日常生活的回归

《舌尖上的中国》全篇分为《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和《我们的田野》7个部分,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一部大型美食类纪录片。但它从一开始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比起片中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画面,该纪录片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它处处展现出的人文关怀。这部纪录片没有空洞地宣扬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百姓的日常生活,在情感上引起观众的共鸣。

用舌尖来描绘中国,意在见微而知著。作为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虽然是从中国人最为擅长的“吃”入手,但并没有拍摄远离百姓生活的高端美食,采用的如酸菜鱼、油焖冬笋、粽子、豆腐脑等食物都是百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这对于观众来说便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好奇心。在展现各种美食,挖掘饮食文化的过程中,品读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让观众通过饮食文化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这既是对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高度赞扬,也是面对现代文明冲击吟唱出的一曲无奈挽歌。

中国人自古以来便信奉“食道即天道”的价值观,“从五谷中获得温饱”也是人类文明史的基础。对中国人而言,“吃”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幸福,当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分享着美味佳肴的同时,也交流加深了彼此的情感,在围桌而餐的热闹中,找寻到了一种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这就是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所带来的巨大力量,对海外华人来说,中餐不仅仅是满足生理需求的食物,更多的则是凝聚着文化认同以及维系着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民族情感的重要媒介。

在内容层面上,这部纪录片展现了两种与观众不同距离的食物:一种是曾经或正在滋养着自己的食物,观众乐于评论片中的叙述是否完备、准确,被搬上荧幕的家乡菜肴勾起了大家的浓浓乡情;另一种则是遥远的食物,它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本质上是对另一种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好奇。

《舌尖上的中国》从每天都会被端上饭桌的普通食物说起,它描绘食物在自然界生长的样子,讲述采集加工食物的过程以及劳动者的真实故事。这部纪录片没有“创造”美食,只是单纯的呈现出千百年来存在且变化着的食物及其背后的人类智慧。片中的人物故事灵动简洁,去掉了不必要的枝叶,人物和故事、故事和美食之间穿插着讲述,与其说是这是一部美食片,不如说是生活片更为恰当。

这种生活片,在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眼中,是不同的。对于青年观众特别是大学生来说,美食内容的影像呈现,不只是跟着片子大快朵颐或画饼充饥,更体现了日常生活的一种回归。正如一位女生这样温情地感慨:“《舌尖上的中国》充满了一股轻柔的力量,它让年轻人愿意走进厨房。我觉得,到菜市场挑选新鲜的食物,在家里感受着锅里煮出米饭的弹香,切豆腐时脑海里浮现出制作豆腐的过程,想象几百公里外的四川盆地,豆腐是被怎样的煮食。”[1]这种回归是难能可贵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毕竟,我们这一辈的国人会做菜特别是会做一桌好菜的人是少之又少。有位男生说得很直接,“从饮食男女的角度去看,《舌尖上的中国》说不定能让现在的女生觉得做菜是一件美好而又有意思的事情,就像‘大长今’嘛。而我们这些男生呢,在找女朋友的时候,或许除了普遍加入‘外貌协会’之外,说不定也会加入‘美食协会’。”[2]

然而,在内容的呈现上,有时也会让人觉出有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效果。比如,一位比较会做菜的女士挑剔地说道,“这部片子里的食物感觉被拍得太过好看了,这样

[3]反而就让人觉得不是那么好吃了。”当然,也有对社会现象存在极大不满的人们会联想到“舌尖上的另一个中国”,比如地沟油、皮鞋酸奶等,“这个片子似乎很纯洁,它在极力提炼一个和谐美好没有杂质的世界,只追求视觉的享受和诗意的讲述,甚至连腌制、烟熏食物有害健康的那些信息,一点都没有提到。难怪它叫‘舌尖’上的中国,而不是‘胃’里的中国——舌尖只斟酌味道,胃才担负健康和营养。”网上甚至还有这样一些鬼灵精怪的总结:“中国人挖地三尺寻找食物,之后,腌酵熏酿,使它变质。”

[1][2]

[4] 采访自贾志杰.安徽理工大学英语系学生,2013-4-20.

采访自陈佳宏.江苏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学生,2013-4-20. [3] 采访自朱佳.实验幼儿园教师,2013-4-20. [4] 徐帆,何忠婷,毛璇,辛闻.大学生眼中的《舌尖上的中国》.南方论坛,2012:41-42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确实,想从一个民族的舌尖抵达她的灵魂并不容易,这是一段崎岖且充满挑战的道路。在《舌尖上的中国》的内容呈现上,我们可以看出摄制者努力用风、阳光、空气、水等自然意象,彰显“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片中所展示的种种味道也沿袭着中国的传统,“甜是对未来美好的祝愿”,“苦尽甘来是中国人在味觉上对‘苦’的辩证”,“每一种味道都有意义”以及“五味的调和及平衡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不断追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人在为人处事,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等的解读,或许有些过度拔高,但拍摄者试图通过美食回归传统的尝试,对于崇洋严重的青年国人来说,不得不说是一剂“食补良方”。

(三)节目形式——“西式外袍”下的中国韵味

说起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很少有人会在意它的形式。它之所以火爆,或许更多的是因为这其中与家乡和美食相关的影像内容——对于离家求学、食堂饭菜果腹的大学生来说,这两块内容,恰好击中了他们的心和胃。但是,片子最终呈现出的样子,真的就无足轻重了吗?转念一想,美食类的节目,在中国并不少见,如果《舌尖上的中国》做成《大家学做菜》之类的节目形式,那么,它还能引出老饕们的垂涎、还能勾出异乡人的乡情吗?

没错,《舌尖上的中国》其实也是形式感很强的一部纪录片,只是大家在观看的同时更多的是被画面的美感以及舌尖的味蕾所吸引。从各种细节元素上看:片中的画面精致优雅,解说不蔓不枝。短短的片头,水墨晕染中是中华美食的集锦,配上清新恬淡的民乐,最后定格在筷挟腊肉、舟走河川的优美画面中——每一处都荡漾着中国韵味。

同时,《舌尖上的中国》作为国内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第一部大型美食类纪录片,是摄制组历时一年,转战全国各地,搜索各地美食,以“美味的食物,真实的故事”作为载体,利用碎片似的剪辑将中国不同地域的食物进行有序梳理而最终完整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该片的构图也是极好的,片中不时营造出中国传统书画的写意美感和情境,比如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讲述的在湖北珍湖上撑竿行船的挖藕人,小舟、芦苇、船夫都是最典型的中国式意象;再如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马文斌拉面的场景,纯黑底上的白衣、白桌、白面,简洁的画面、飘逸的动作,营造出的是宛如中国功夫一般的潇洒自如。

不过,细节元素中浓郁的“中国韵味”的存在,并没有抹杀掉《舌尖上的中国》的整体特质——披着一件华美的“西式外袍”,它的篇幅结构、叙事模式与BBC的《美丽中国》、Dis-covery的《列国图志》等节目相当接近——如果套用综艺节目生产领域的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模式化观念,这便是在纪录片领域的一种模式引进。就像《中国达人秀》、《年代秀》以及《非诚勿扰》等节目,我们都知道,它们是因为内容上的“中国化”、“接地气”而走红。但在形式层面,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它们是很“西方化”、“世界大同”的(这是指不同国家同一模式的节目,都有统一的节目样态和生产机制)。

一位对古典音乐有着持久热爱的同学谈到《舌尖上的中国》的配乐时感叹道:“这里只有‘中国乐器奏出的西洋调调’。片中的配乐并不出彩,笛子、古筝等民族乐器的登场,却奏出不古典的意味。在整体印象上,《舌尖上的中国》配乐的西方感比曾经的《望长城》、《最后的山神》更为明显。”[1]他的话,点出了“中国式纪录片”的问题:在形式层面,所谓“中国式”决不只是水墨转场、写意构图,更重要的还是整体架构。

除了配乐,《舌尖上的中国》在七集的篇幅中,也没有使用中国传统讲故事的方法:它很少交代故事的来龙去脉,甚至连贯穿全篇的情节和主人公都少有。全篇的叙事主体是编导,观众要做的,仅仅是在动人舒缓的解说词中,由编导带领着走南闯北、遭遇美食——这是典型的西方商业纪录片的生产思维。东方美学的神秘感和对自然的追求,在这里被人为地肢解,没有寻觅的过程、没有发现的惊喜,“中国式”的形式特质相对比较寡淡。

不过,“西方式的形式”是不会侵染“中国式的内容”的。一位年轻却资深的“吃货”坦率地说:“《舌尖上的中国》看起来与西方纪录片没有什么差别,但中国的韵味却是十足浓厚的。这部片子在讲述美食,但不仅仅是美食。它在美食背后叙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脉络。一种美食或与之相关的器物,总是要寻找有关的人物,比如‘老把头’和黑龙江的鱼,扎西之于黑陶,他们密不可分。而传统的除夕团圆、猎杀不绝等话语虽轻描淡写,但厚重的文化观感也在点滴之间扑面而来。”——这句话看似矛盾,但仔细琢磨,也并不难理解:“西方式的形式”的确没有影响“中国式的内容”,反而以一种更为现代、更有效率的方法将中国韵味深植入了纪录片当中。

一位“文艺小清新”这样描述道:“《舌尖上的中国》就像穿着西式华服的中国老妈妈,满脸的皱纹难掩温情的微笑,她在邀请你入席,热腾腾的一桌菜升腾起的是‘中国味道’,是‘家的气息’。”[2]

在形式方面,可以这样归纳:《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整体架构很洋气、细微元素很中国”的纪录片。

[1][2] 徐帆,何忠婷,毛璇,辛闻.大学生眼中的《舌尖上的中国》.南方论坛,2012:

41徐帆,何忠婷,毛璇,辛闻.大学生眼中的《舌尖上的中国》.南方论坛,2012:41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结束语

当今社会,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每一个文化从业者都在接受着创新的挑战、转型的压力。《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商业纪录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让我们知道,即使是“爱国主义”这样宏大的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和人生百态;即使是纯粹的商业类美食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一直是贯穿该片始终的。真诚和真实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孙丽萍.人文关怀精神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和意义[J].新闻大学,2001,(2):15-16. 2.范正伟.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走红[N].人民日报,2012-05-21,(15):12.3.张婉婷.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道[J].现代视听,2012,(8):64-66. 4.章福敏.舌尖上的中国带给我们的启示[J].视听纵横,2012,(4):86-87.

5.兰瑜.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研讨会综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8):136-137.

6.轩召强,舒晓程.舌尖上的中国让“眼泪与口水齐流”[N].新闻晚报,2012-05-21(02/03).

7.鸣一凡.舌尖上的中国,既有感动也有启示 [EB/OL].http://bjyouth.ynet.com/3.1/1205/27/7131029.html,2012-5-27.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致 谢

时光冉冉,岁月如梭,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转眼间,大学生活一晃而过,论文的完成也意味着我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此,我首先要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武新宏老师,她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指导、审查我的论文。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不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还有那些教过我的老师们,你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一直是我学习、生活中的榜样;你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了我无尽的启迪。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下载广电节目形态 论体育游戏节目的发展及其节目形态演变的基本趋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电节目形态 论体育游戏节目的发展及其节目形态演变的基本趋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