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 寒假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2011年 寒假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记青岛平度仁兆镇仁兆一村下乡体会
济南大学 管理学院
工商1007班
刘超
摘要
在2011年1月17—1月25日,我们新野社团青岛队(共15人)在队长孙志成的带领下利用假期时间去青岛平度仁兆镇仁兆一村下乡、支教、调研,去了解当地农村的一些情况,来关注三农政策的实施,向他们宣传党的精神和宗旨。同时,通过下乡体验生活的艰辛来塑造我们自己的品格,并以此影响他人,增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通过张贴海报和广播等宣传方式,来宣传国家政府对三农的政策以及一些小常识;通过走访当地居民得到有关农村的第一手资料;办了一个学习班来辅导当地孩子的课业;并在最后一天准备了文艺演出。此次下乡,我们收获很多。
在2011年1月17日—1月25日,济南大学新野社团的一个小分队—青岛队,在队长孙志成、副队长吕百会和肖杰的带领下去青岛平度仁兆镇仁兆一村下乡进行调研和支教。在这八天时间里我们积极响应号召,身体力行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我们准备了大量的资料,利用当地的的宣传栏和广播为当地居民宣传党的政策和一些日常小常识,宣传栏每天更新一次。我们还亲自到村民家里进行走访调查,与当地居民用一种很轻松地方式来聊天,通过和他们聊天来了解这个农村,了解当地的经济模式,了解当地居民的收入来源和收入情况,以及他们对党建设的意见等等。我们还开办了一个学习班,除了辅导他们课本上的知识以外,还教他们一些课外的东西,比如唱歌、跳舞、折纸、成语历史故事„„下课我们还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教他们团队意识„„在最后一天我们举行的文艺汇演,孩子们和我们同台演出,玩的其乐融融。
一、仁兆一村的现状
仁兆一村目前仍然是精耕细作的粗放型经济。当地主要种植经济作物,尤以芋头、大蒜、生姜为主,但是当地居民所中作物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自己种植经营,不具有规模,当地虽然有很多家蔬菜加工场,但是工厂大部分加工的蔬菜都是从外地运来。仁兆一村和大部分农村有同一种情况,一般老年人、中年人在家种地或是中年夫妻一方在家种地,一方出去挣钱,而大部分青年人都出去打工,很少有在家种地或是自己创业的,或是有文化的年轻人当村官的很少,大部分儿童由爷爷奶奶照顾。当地搞养殖的个体户也不是很多,开小商店干个体的有一部分人,搞大棚的几乎没有。据当地居民反应,搞大棚最困难的就是资金问题,没有政府的支持,搞大棚很困难。
该村目前正在进行规划,也积极响应建设新农村的的号召。很多村民对此认识是褒贬不一。有的人赞同新农村建设,大力支持政府的此种做法。他们赞成建设小区,规划土地,认为这样有利于村容整洁;不过很多居民也提出反对意见,他们认为,目前该村的经济还是以农业为主,就必然会要有生产工具,如果建成小区,那生产工具怎么安置?牲畜怎么安置?建设小区可以,但是后续问题应该想好解决方案。也有村民认为建设新农村应该先发展经济,只要经济发展好了,新农村建设就水到渠成了。
该村村委目前对教育挺重视的。每年考上大学的人,村里都会予以奖励,不过也存在部分人认为上学无用,而早早辍学打工的人。村里的孩子英语水平普遍都比较弱,当地学校教育英语老师的英语水平也不是很好。
该村目前政治建设比较突出。每隔一段时间会召开村民大会,会请 一些老党员、村委、有知识的大学生一起召开大会,对本村的发展提意见和建议,讨论本村的发展方向等。另外,该村有养老院,老年人也有补贴,这一点比较好。
该村的交通比较发达,修建了很多条公路,四通八达。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该村的经济会很快发展起来的。
该村由于招商引资引进的一些企业,污水不处理就排放,导致村民饮用水困难。
二、关于改革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三农”问题的各项方针政策是科学的、符合中国的国情,在基层农村来说,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政策是重中之重,这里村党支部的党员、干部们就必须负起应有责任,加大宣传力度,在帮扶的同时努力促成农民观念的转变。作为政府部门,要从科技、文化、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对三农多些政策关怀政策的同时,也多一些资金方面的支持。
几十年以来,农村的“贫”再成了“愚”,而“愚”更加剧了“贫”,青少年是未来小康社会的建设者,也是广大农村富裕的希望,文化知识的贫乏已经导致了一代人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的无奈,不能再让青少年一代在未来望知识而兴叹,可喜的是,村民们已渐渐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已在努力,然而形势仍不容乐观,社会和政府都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对于污水处理问题,当地村委一定要和企业协调好,不能让村民的饮水成为问题。
对于当地的生产方式,可以采用集体生产制,这样可以形成规模,生产的蔬菜可以直接卖给当地的工厂。这样当地农民和工厂可以很好的合作,达到双赢。
三、总结
我们的“三下乡”活动能给予村民们的物质性帮助十分有限,可重要的是我们为当地的人们展开了一幅充满希望的世界的图卷,就我们自身而言,实践调查的所见所闻让我们不约而同的感叹,谁不了解农村,就不可能了解完整的中国,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通过“三下乡”这一纽带联系了起来,站在田间地头去感受脚下的一方沃土。
最后感谢青岛平度仁兆镇仁兆一村的政府和全体村民对我们的支持,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谢谢孩子们的热情,让我们这几天的生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谢谢我的队友们,谢谢这几天来对我的照顾,谢谢你们陪我走过这几天。谢谢!
第二篇:“家电下乡”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家电下乡”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提要家电下乡是惠农强农,带动工业生产,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扩大农村消费、统筹国内外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家电下乡是对消费环节的补贴,只有农民购买了家电才给补,直接拉动消费。家电下乡利用财政政策杠杆,引导生产企业设计、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的产品,完善售后服务,同时引导经销商健全农村家电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实现了财政政策与生产、贸易政策的结合,利民、利企、利国,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
正文
作为一个大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应更重视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寒假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正符合我们北航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创新人才的目标。在大学生涯的第三个寒假,我就满怀激情地进行了“家电下乡”社会实践。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绚丽青春并就着智慧挥洒着汗水书写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家电下乡-电脑下乡
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向前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科技农业的大力提倡,使得农村使用电脑的需求不断扩大,农村市场对于电脑的需求正在呈一个上升势头。2008年以,家电下乡的全面开展,让农民对购买家电有了更多实惠,也让家电在农村的普及变得通畅无阻。紧随其后,电脑下乡被提上议事日程。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在城市的普及电脑是PC业的第一次启蒙运动,那么这次电脑下乡,开启农村市场将是PC业的第二次启蒙运动,电脑下乡这一重大举措必定会在农村信息化发展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更会在中国PC行业中掀起新一轮的改革浪潮。
电脑作为很特殊的家电类型,特别是对物质条件不宽裕的农村消费者,过硬的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是其立足的根本。对海尔等有着强大综合生产能力的厂商来说,集中式销售势必会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美誉,巩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
(二)家电下乡怎样下
确定“电脑下乡”的产品配置和性能要求,制定相关招标标准。与家电产品不同的是,电脑产品是由各个部件组成,尽管是专供农村市场的电脑。但是低价不等于低质,在产品质量、针对农村市场的特性、性价比等方面都要做出详细的要求。这也决定了“下乡”的电脑必须是品牌PC。而性能方面也有一些特殊要求。比如针对农村电压不稳采用宽电压设计,在电脑易用性方面实行快递启 1
动、快速恢复等解决方案。“电脑产品的配置各家厂商都已经大同小异,而在产品设计以及一些环境适用性上,我们会针对农村市场采用更多其它专利技术,诸如防尘、抗潮湿、抗老化、USB接口的防震设计等。
针对农村的特殊情况,海尔还开发了手写板,代替键盘打字功能,便于农民无障碍使用电脑。而考虑到农民对于电脑的应用需求,浪潮也准备一些宣传手册,把农民常用的一些功能和网站应用等列出来,在售前对农民进行短期的培训。
在对电脑企业以及流通企业进行招标这一环节。对参与电脑下乡的生产、流通企业在生产、配送、销售、维修等方面都提出明确要求,尤其是售后服务这一项,由于电脑操作相比家电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对于厂商在售前的培训、售中的配套和售后的服务等方面要求更高。而流通企业这一环节,有电脑厂商也建议能够将当地宽带运营商纳入到其中。
如何补贴,补贴比例是多少,一直是农民最为关心的。在对中标产品发放产品标识卡以后,农民就可以在当地购买相关电脑了。按照目前的家电下乡的补贴方式,当地农民持有效证件在当地县指定的流通企业购买带有产品标识卡的电脑,服务人员当即会将标识卡信息上传联网。而农民持产品标识卡、户口、身份证等证件到当地的财政部门申报补贴,15个工作日以内就可以领到13%的补贴款。家电下乡已经让电脑下乡在操作层面上有经验可依,相类似的步骤能够更加便于政策的推广和农民的接受。
(三)调查问卷分析
针对“您是否会购买下乡电脑?”这一问题展开调查显示,38%的农民选择计划将在中长期之内购买下乡电脑,并且在“您购买下乡电脑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调查中,选择“为了子女学习”和“帮助农业生产”的人数分别达到83%和48%,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对子女教育的投入逐步增加,对农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重视,从而导至了农村对电脑的使用需求不断扩大。
农民购买电脑不但可以及时了解国家政策,获得他们所关注的各种市场信息的最新资讯,学习各种优秀的生产技术,还可以在闲暇时成为他们的娱乐设施,使农村的生活变得不再是单调、枯燥的。我们这次在调查中看到的是,尽管不少农村用户已经表示对电脑有需求,但是对于“电脑能给他们带来什么”这一点上,农民还停留在给孩子学习、娱乐上,对于通过电脑致富或者是学习科学知识技能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概念,更别说电子商务或者务农网站资讯查询了。
这种电脑知识匮乏的情况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第一,农民不懂电脑基本知识,电脑稍微出现问题就束手无策,只有求助于服务点或者维修站,而服务点目前又是农村地区的软肋,结果就导致农
民对电脑产生恐惧感,无形中降低了购买需求。第二,电脑知识的匮乏,导致农民选择下乡电脑并不能从自己实际用途出发。如何普及电脑知识、对农民手把手的培训、丰富农村电脑应用等都应当同时提上下乡日程。否则只会增加“电脑下乡”推广的难度,也会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
在这次调查中,我看到最多的就是服务网点太少了。的确,目前大多数电脑服务网点都设在县一级城市,乡镇上的服务网点少之甚少,至于村上更别说了。在这方面,作为全国试点地区的山东稍微好一些,海尔、联想这些电脑厂商都在许多中心镇设立了服务网点,海尔甚至把服务网点开到了村一级行政单位。但总体上,电脑下乡的售后保障是最大难点。电脑下乡产品中标以后,如何保障售后是一个大问题。这主要是由竞争决定的。那么这些服务网点能否深入到乡镇村,将成为“电脑下乡”能否刺激农村消费的关键。
(四)家电下乡的一些弊端,带来的一些反思
“电脑下乡”到底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电脑产业的救世主来了?抑或刺激内需的又一通道打开了?毫无疑问,对于这两点来说,无论是相关部门,还是行业厂商都充满着无限美好的“遐想”但是,就如同一顿饭局,当大厨精心烹饪出一道大餐,服务员熟练地将其端到饭桌上,却发现一个尴尬的问题:客人的口味是什么?我们的“电脑下乡”就面临这样的尴尬,当决策部门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一台小小的电脑上面,当电脑厂商将产业未来维系在每一位农民身上,当所有人都以为“世界就在自己脚下,命运尽在掌握”之时,我们的农民兄弟却从来不曾有过倾诉的对象,也不曾有人真正去了解农村地区的电脑需求,以及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所思所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的确,“电脑下乡”绝对不是一个单纯的销售问题。一项涉及7亿多农民的国家政策,一定要真正走下去,走入乡间小道,走到每位农民兄弟的身边,甚至走入他们的灵魂深处,去真正了解这群中国最大社会阶层在“电脑下乡”上的心声。从农民的角度来看,有着太多太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也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机构能够自行解决的,需要社会各方“举全力而为之”。寒冬里,十几天的社会实践显得那样的短暂而让人留恋。实践就这样悄然结束,但它带给我们的思考就像是一块小石子投入水中泛起的阵阵涟漪,荡漾开去。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感触深刻,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更是我一生宝贵的财富。此次活动的开展,使我们认识了自我,对生活、对社会有了更深的理解。这十多天的调查采访给我们的所见所闻无异于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我们从中所学到的对我们而言将是人生的一笔莫大的财富。让我们相信我们可以自己做一些事情推动社会的进步,尽管只是不起眼的小事但必定可以汇聚成照亮黑暗的明灯,我们相信,我们可以!
第三篇: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着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发扬爱国热情,积极为社会、人民服务,让同学们全方位的接触、了解社会,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状况,并通过调查,发现当地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并做出解决方案,并从中有所体会、领悟以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努力锻炼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益、对人民有用的当代大学生的目的。
针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政策宣讲:‘上学难、看病贵、就业难一直以来是三大民生难题。近年来政府为解决这三大难题采取了很多举措,也取得了积极成果:但由于农民在这方面缺少足够信息,对相关的政策的理解也不是很全面,这样就造成了很多农民无法利用这些政策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机会,尽我们所能的能够帮到农民朋友们。主要宣讲的政策包括‘农村医保’、‘养老保险’、‘计划生育补贴’、‘惠农补贴’、‘九年制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等;
2、科技帮扶:针对家电下乡这以政策的落实,现在农村的电器设备明显高于以前,那么怎样合理的使用这些电器设备,怎样才能利用这些电器设备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这需要我们的农民朋友掌握相关电器设备的维护、安全使用常识、以及多功能用途;现代化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我们应该要注意倡导农民朋友们保护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为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3、志愿服务:现在很多农村的青壮年都在广东沿海地区务工,留在家里的多是老弱妇孺,他们在生活学习上自然会遇到不少困难,我们将号召我们的志愿者,积极的为这些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他们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与方便。
在一切准备工作准备就绪后,我们去到了我们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地:广西蒙山县蒙山镇,这镇地处太平天国封王建制地一蒙山县县城,是蒙山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蒙山镇总面积82.9平方公里,辖八村两街,189个村民小组,43个非农居民小组。总人口44077人。有耕地面积17883亩,其中水田16040亩,农民人均耕地0.71亩。耕地集中连片,开阔平坦,土深肥沃,是自治区商品粮基地和本县机榨蔗区之一,也是重点蔬菜生产基地。粮食作物以水稻、红薯、黄豆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水果、桑园、花生、蔬菜等。优质谷、甘蔗、桑蚕、水果、蔬菜、生猪生产是
蒙山镇农业六大经济支柱产业。现有甘蔗面积2069.2亩,原料蔗产量预计可达10346吨;有桑园面积5000亩,年产鲜茧750吨;有果园面积2400亩,主要有沙田柚、柑、橙、桃、李、柿、板栗、香蕉、葡萄等20多个品种,年产量达579吨。全镇有林面积
5.7万亩,绿化达标率达95.2%。主要林木品种有;松、杉、桉、油桐、油茶、肉桂、八角、竹类等用材林和经济林。林副产品极其丰富,松脂年产量达300吨;还盛产木耳、香菇、茯苓、沙姜等食用菌和各类药材。乡镇企业以缫丝工业、红砖建筑材料工业以及个体私营工商业为主。有缫丝厂两家,红砖厂六家。有个体私营工商企业1790个,是“九五”期间的九倍。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从业人员占企业从业人员的90%以上。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从业人员占企业从业人员的90%以上。2000年蒙山镇工农业总值达6.2亿元,与1995年相比增长60.2%。其中,乡镇企业5.53亿元,增长58.90%;农业总产值7329万元,增长89%。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5.7%。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69元,与1995年相比增长87.9%。
这是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颇有成效的地方,因为居民与外界的联系比较多,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比较多,因此思想意识斗相对比较开放,所以我们工作起来都相对轻松,村民们都很关心国家大事,很多事情根本就不用我们说他们就知道,甚至知道的比我们还要多,还要全面。这使得我们基本上没什么事需要做,尽管这样,大家心里都觉得特别开心,毕竟我们这次来得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农民朋友了解一些国家政策,形式。既然大家都知道,我们也落得清闲,可以腾出更多得时间去帮助那些亟需帮助的村民,也很好得提高了我们得工作效率。村民们都很热情,七天的“三下乡”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就要回去了,在这短短的几天日子里,我们跟村民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离别的时候大家都很不舍,并承诺说以后会常来。回去后很多同学都问“三下乡你收获了什么”,我想说的是“有些事情只有去体验后,才会懂得,有些收获不在终点,而在过程”,目前我们都还是没有走出校门的学生,我们总是有着很多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正如我一般,我是大二的学生,我总想着自己在毕业后能够在那些发达的城市大展拳脚,心比天高。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好,我一直把这种想法归为是我个人的上进心。但经过这一次的下乡,我似乎悟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每个人都是积极向上的,大家都希望自己可以在繁华的地段工作,享受高的待遇,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懂得回报社会将自己的光芒在贫穷的地域散开的人,则是无比高尚的。“三支一扶”就是一个很好的政策,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拥有这样发光的机会。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给每一个愿意实践的大学生展现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只要用心去演绎,收获到的将是“累累硕果”。有句话说得好“事情不在于你做了多少,而在于你收获了多少。”在实践中,收获你所要的,也许这就是“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真谛。短暂的社会实践生活已经结束,留给每一个人的是长久的思考与怀念。在未来的日子里,还有很多高山等着我们去越,还有很多风浪等着我们去闯。只有积极地投生于社会实践的浪潮中,去大胆地磨练自己,提高能力,才能成为生活的永者,不会惧怕任何困难。这样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只言片语表达不出实践的种种感受和所得,只能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慢慢体会。
美术学一班陈燕明
第四篇:XX三下乡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XX三下乡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生自我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来说,能在暑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是给了我们一个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自我能力的机会。此次实践的具体内容为:
一 调查数据
概况:
周家村共有230户约800口人,住房占地约200亩,耕地1550亩。本村固定资产120万,去年总产值为12210000元,人均毛收入为3800元。
(一)经济收入状况
经济收入以经济作物为主,辅以副业如养鸡,养老鼠。经济作物收入占经济总收入80%。经济作物包括苹果、蔬菜、黄烟、花生、柿子和制种。自199年以来有果园200亩、蔬菜100亩、黄烟500亩,现在黄烟已发展到800亩。1990年进行村庄规划后,1992年在房前屋后种上了5000棵柿子树,现在每棵树能收入两百元以上,近年又种上了1000棵柿子树,估计明年能大量挂果。制种业是新兴产业,包括西瓜、西葫芦、西红柿、辣椒四个品种,种植面积在 200亩左右每亩毛收入一万元左右。
(二)受教育状况
村民中有30%受过初等教育、3%受到过高等教育。现在村里只有三个高中生。如今儿童的上学年龄限制到8岁,但有50%的孩子九岁才开始上学。
(三)生活状况
据调查村民的粮食、蔬菜都自给,只买一些油盐、肉制品,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费在200元以下。
二 下乡感悟
(一)我看农村教育
人们在形容农村的教育状况时总是用“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等短语一言概之。这就模糊了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甚至误导读者进入“边远地区人们不重视教育”这一误区。
经过这一段时间与乡亲们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越是贫穷地区的人们对教育的渴望越强烈。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让我们来看一组调查结果,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搞调查时,当问及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时,他们总说:我的孩子能像你们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辛苦,啥也不图,就希望他们多学点东西, 找一条好的出路.还记得有个老汉对我们说: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上.由此,我们转过头来想一想,一个地区是否重视教育能单凭入学率或人口文化水平来衡量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农村来说,判断人们重视教育程度的标准应是他们用于教育的开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虽然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但也正因为落后,他们比城里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个个都能考上大学”!当你看到周家村的乡亲省吃俭用供孩子们上学的时候;当你听到老汉说“砸锅卖铁也得上”的时候,你还会说他们不重视教育、还在扳着指头数有几个失学儿童吗!那么,盲目地给老少边穷地区扣上“不重视教育”、“教育意识薄”之类的帽子是不是过于武断、是否含有某些歧视成份呢
教育,是个沉重的话题。但只有正视教育,而非遮盖问题,才能抓住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虽然飞速发展,但离发达地区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而且经济发展阻碍了教育发展速度,而教育又反作用于经济,但最终还得抓住“教育是基础,经济是关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二)我为乡亲献计策
从准备下乡到下乡结束,我的心情经历过一次次的万千感慨、一遍遍的心潮澎湃。在与乡亲们从接触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乡亲们对我们关怀备至,待我们如亲生儿女,我们体会到乡亲们淳朴的情怀,也感受到了农村对知识的渴求,对富裕的渴望。面对这份深重的情谊,我们都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周家村的父老乡亲们做出贡献。然而现今我们只能在宣传周家村成功的经验的同时,提一些不够成熟的建议。
在村庄规划上,做到了公路通到家家户户大门口,极大地方便了村民;路旁栽种柿子树,既美化了村庄环境,又为村民增加了经济效益,可谓一举两得。这可能是我国农村规划之创举,大有为之大力宣传的必要。
经济发展方面,农业往立体结构方向发展。注意了抓好经济作物和加大力度发展高效田的同时保持粮食产量。此举既保证了村民粮食自给,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村民朴素民风,村里还制定了强有力的规章制度,保证了 村里良好风气的形成,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当然,这取得的一切成绩离不开村领导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广大村民的辛勤劳动。然而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他们却没有止步不前,而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为此,我们同父老乡亲们一同探索前进的路。
乡亲们都想到建立自己村的工厂,把自己生产的苹果加工成成品再销售出去,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然而另一方面领导们却考虑着要承当巨大投资风险,基于此,他们的梦想迟迟没有实现。现今,农村收入不高,集体基金有限,承当风险能力极小,在如此现状下,村领导们当然是不敢贸然行事的成功了是英雄,失败了却无颜面对乡亲父老。的确,暂不说基地太小而带来的原材料供应不足和技术问题,就连产品销售渠道也够戗。不过,在现有条件下,建立低投入,高回收,运转周期短的小型企业(如生产洗涤用品的企业)倒是比较可行的。
现在,村民们的收入主要是靠经济作物和种高效田。高效田是给外国公司制种,公司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并负责回收种子,村民只需出土地和劳力。通过这条路致富,村民是辛苦些,但比较之下,这是迄今为止最有保障的致富之道。为此,加大宣传,极大限度地吸引外商投资,发展高效田,是周家村近几年致富的首选之路。
通过几天的实践,我们发现该地农民的经商意识非常薄弱,或许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太深,其时,逐步使他们转变观念对经济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就那短短的五天,我和周家村结下了不解的情节,或许就像大家所说的,她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在以后的生活中,她会永远让我牵挂。有时候我想,一个人也许就为某种情感而活,为某些人而活。生我者、我生者;养我者、我养者;爱我者、我爱者,这也许就是一个人活着的理由。周家村的乡亲啊!我将在城市的一角永远地为你们而活、而努力。
(三)三下乡的意义
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 “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我们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的“四个统一”的具体行动,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
我们通过大学学习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这是我参加“三下乡”活动的目的之一.抓住有利时机参与各种形式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对于引导我们按照xx同志得出的“四个统一”的要求,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缩短成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见世面,长才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了解国情。我们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成长在邓小平理论不断发展的年代,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单从课堂上是难以得到的.因此我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农村,了解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的现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实践中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深化对改革开放的理解。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体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朴素民风中的情感滋养,难以尽得于书本;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失学儿童眼中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难以取之于校园。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增长才干。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历来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实践以充分证明,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五篇:大学生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1、实践目的:为了深入基层,加强农村设施建设,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同时还为了丰富自身的社会经验,养成不怕吃苦热爱劳动的习惯。再者,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走入社会,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我们大学生能丰富寒假生活,并且对我们的寒假做出合理的安排。通过实践,一方面,可以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得以巩固和提高。另一方面,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接触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
2、实践内容:我是在一个为施工而暂居本村的一个建筑工程项目部开始我的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没有多久,却过得十分有意义。此次,我不仅在继续上次暑假活动,而且开展了新的内容,尤其是新农村建设方面。
(1)参与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和基本保障问题是村镇文化建设的动力和源泉。只有解决这一问题,才能是农村建设真正落实到实处。当前,有相当一部分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得还不够好,致使其长期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那么,我们就该抓紧时间参与其中,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2)帮助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 农村大部分青壮年为牟取更好的生活,选择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多是老弱妇孺,他们在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些困难,需要我们的帮助,为他们送去温暖。
(3)政策宣讲,法制宣传
我们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发挥我们的特色,为村民简单解读党的十八四中全会精神,特别强调了依法治国方面的内容,政策宣讲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农村医保,惠农补贴的一些概况。主要通过走家串户,口传百家的形势传播。同时在同村民的交流沟通下,也让我明白农村人民法律政策知识的欠缺,对法律人才的急切需求,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一直是农村的三大难题,政府也在致力解决,但是农民们普遍缺乏这方面的信息的了解,如若有人为此做出宣传,那么问题的解决势必轻松很多,人们也可以尽快享受到政策的支持。
3:实践感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可以说是深入人心,只要人人都知法、懂法、守法,那么,我们的生活会不会更加美好呢?但是许多村镇人民往往缺少对法的认识,当提到依法治国,他们的脸上总是显现着一种陌生而期待的表情,最后,由对依法治国的概念不清晰到对依法治国下的生活充满期望。我深刻感觉到自己的努力没白费,倍感自豪与喜悦。除此之外,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我感受到亲身参与其中的兴奋激动,不仅是有益于故乡的发展,而且丰富了自身。此次实践,我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在所遇问题上至少能保持最基本的冷静。自己的能力也明显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它让我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无限回味。坚持后所收获到的肯定与赞扬总是令人难以忘怀。
4:结束语:国家在不断的富强,社会在不断的繁荣,但城乡差距仍是很大。我们应该积极走进基层,服务村镇,建设未来。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使我认识了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更进一步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明确自己的志向与目标。更重要的是,我更真切明白了社会经验的重要性。这次实践活动的时间虽短,但它留给我们的启迪却是深刻而长远的,收获到的成果是永久的。我不仅服务了社会,更丰富了自己。
姓名:西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