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文字简介(2016年2月)[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5 03:53: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州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文字简介(2016年2月)[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州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文字简介(2016年2月)[小编推荐]》。

第一篇:广州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文字简介(2016年2月)[小编推荐]

广州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简介

(2016年2月)

广州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成立于1998年,原名广州市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协会,是广州地区从事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民间社团组织。经过18年来的发展,目前,协会拥有会员单位1500余家,协会领导班子为第五届理事会,拥有理事137名(其中常务理事45名),监事5名,理事会领导班子成员(副会长以上)21人。下设办事机构秘书处,在全广州市荔湾、越秀、天河、海珠、黄埔、白云、番禺、增城、南沙等9个行政区设区级联络处,并按机动车维修行业专业设立检测、技术质量、汽车美容装饰、资质审查与维权、人才培训、汽车配件用品、新能源车辆维修、汽车售后服务、汽车服务连锁经营等9个工作委员会,拥有一个由200余人组成的行业专家库,聘用专职工作人员20余人。

本协会以为会员服务为办会宗旨,通过广泛动员、组织、团结会员、行业企业和相关人士,建立行业诚信自律机制,规范行业自我管理行为,自觉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沟通会员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反映会员的要求与呼声,维护合法权益,促进行业总体发展。

本协会是广州市政府列入广州市行业协会(商会)承接政府有关职能促进改革发展的6个试点协会之一。2007年10月,我协会被广州市政府列入广州市行业协会(商会)承接政府有关职能 促进改革发展的6个试点协会之一。2009年2月6日,市编委批复市交委,同意市交委移交1项、委托3项政府职能给我协会。在此同时,市交委还单独委托移交其他3项事务性职能给我协会。我协会同时还是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广东省道路运输协会副会长单位,广东省行业协会联合会副会长单位,广州市社会组织评估5A等级社会组织。

本协会自成立以来,履行“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协调争议”四大职能,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工作,为政府行业管理服务,为广大企业服务,为行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篇:广州市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协会简介

广州市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协会简介

广州市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协会成立于1998年,是广州地区从事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截止目前,已拥有会员企业2652家。其中汽车维修一类企业144家、二类428家、三类1407家;摩托车维修企业654家;与机动车维修行业相关的其他会员企业19家(其中综合性能检测站13家)。维修行业协会成立至今,在市政府有关部门以及业务指导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始终以“服务、协调、自律、监督”为宗旨,在为会员提供服务的同时,不断推进行业自律建设。协会下设秘书处与越秀、天河、海珠、白云、荔湾、黄埔、南沙、萝岗、从化、增城10个区、县级市联络处(代表机构)以及检测工作委员会、技术质量工作委员会、资质审查与维权工作委员会、人才培训专业委员会、汽车配件用品专业委员会、维护美容专业委员会、LPG车辆维修专业委员会7个专业委员会(分支机构),并拥有一个由158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库。协会各机构严格按照 “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协调争议”四大职能发挥作用,深化行业自律,规范企业行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行业总体发展。自2003年起,协会发起创“诚优”活动,先后有6批379家(第七批52家,1~7批共431家)行业企

业被授予“诚信优质服务单位”称号,带动和促进了整个行业发展水平的规范与提升。近年来,根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已委托移交五项政府职能给协会组织开展,包括:(1)协调推广应用机动车维修行业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2)汽车一类企业及部分特殊企业(含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企业、LPG车辆改装维修企业、连锁经营企业、集团式经营企业)的开业申请资质评审;(3)对机动车维修质量的责任认定需要进行技术分析和鉴定,且承修方和托修方共同要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出面协调的,组织作出技术分析和鉴定意见;(4)组织草拟机动车维修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5)组织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岗位技术培训。2007年10月,协会被市政府列入广州市行业协会商会承接政府有关职能促进其改革发展的6个试点协会之一。

第三篇: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章程

附件4 高台县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章程

(讨论稿)第一章

第一条 协会名称:高台县机动车维修协会。

第二条 协会性质:协会是由高台县内从事机动车辆维修、检测及相关行业的企业以及个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依法组成的具有法人资格的行业性、非赢利性的社会团体。

第三条 协会宗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维护行业业户的合法权益,成为政府和业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当好政府进行行业管理的助手,致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汽车维修、检测服务市场,为高台县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第四条 协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高台县交通局、高台县公路运输管理所、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和高台县民政局的业务执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 协会会址:甘肃省高台县运管所一楼(驾驶员服务中心业务大厅),邮政编码:734300。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六条 协会的业务范围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机动车维修行业的方针、政策,关事项。

(八)协助主管部门加强对汽车维修市场的管理,对维修成本和价格关系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向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提出作价意见,为合理调整工时定额及收费标准提供依据。

(九)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对无维修经营许可证、超越经营范围、冒牌及其它侵权行为,代表全行业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请求查处;对行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向主管部门反映并提出建议。

(十)推动企业间、行业间的横向经济合作,充分发挥会员现有设备和技术力量的潜力;对在技术、质量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组织交流与协作,强化行业优势,提高全行业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十一)协助有关部门调解维修质量、服务质量和价格纠纷。

第三章

第七条 协会会员由团体会员单位和个人会员单位组成。高台县经核准领取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从事机动车辆一、二、三类、专项维修和摩托车维修、检测的相关单位,不分经济性质和隶

(二)执行协会的决议;

(三)维护协会合法权益;

(四)完成协会交办的工作;

(五)按规定交纳会费;

(六)向协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信息、技术情报和本企业情况资料。

第十二条 会员代表的产生:单位会员代表应为业户法人代表(经营负责人),或经协会业务主管单位审查确认的该业户的现职人员担任。业务主管单位及政府职能部门的代表,由其自行推荐产生。单位会员代表离开原单位(包括调离、退休、除名等),代表资格随即自动消失,由原单位推荐他人并经本会业务主管部门审查确认补选为会员代表;单位撤销、分立、合并后经营业务与本行业无关者,其代表资格亦随即自动消失。

第十三条 会员退会应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协会,并交回有关证件,已交的会费不退还。会员不履行义务,一年不交纳会费或不参加协会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并收回有关证件。

第四十条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罢免

(六)决定会员的吸收和除名;

(七)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

(八)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九)领导协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十)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一)决定其它重大事项。

第二十条 理事会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一条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二条 协会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第十八条第一、六、七、八、九、十项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常务理事会人数为7-9人。

第二十三条 常务理事会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四条 常务理事会至少半年召开一次会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以采用通讯形式召开,视实际需要,可以召开会长或扩大会议,由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出席。

第二十五条 协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治素质好;

(四)代表本协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第十三条 协会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工作计划;

(二)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办事机构负责人,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定;

(三)决定办事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

(四)处理其它日常事务。

第五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三十一条 协会经费来源:

(一)会费;

(二)政府资助;

(三)协会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各类有偿服务的收入;

(四)捐赠;

(五)利息;

(六)其它合法收入。

第三十二条 协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会员会费,会费标准由理事会讨论决定。

第三十三条 协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日内,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

第七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第四十二条 协会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的,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

第四十三条 协会终止动议须经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第四十四条 协会终止前,须在主管单位及有关机关执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券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四十五条 协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协会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四十六条 协会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八章

第四十七条 本章程经2008年

日第一届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112-

年 月 日

第四篇: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简介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英文名称是CHINA AUTOMOTIV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TRADE ASSOCIATION,简称CAMRA,成立于2001年4月,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并注册登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主管的,是在中国境内从事汽车维修、检测及相关行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团体以及个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依法组成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唯一的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是不受部门、地区和所有制限制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作用协会成立多年来,认真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地为政府管理部门和会员企业服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政府管理部门和广大会员企业的好评。

编辑本段下设机构目前,协会下设汽车维修检测工作委员会、技术质量工作委员会和事故汽车修理工作委员会、汽车装饰美容工作委员会、汽车制造企业售后服务工作委员会等五个分支机构。

现有团体会员630多家,其中省及地市级汽车维修行业协会68家,具有骨干作用的大型汽车维修企业和汽车检测站354家,整车制造企业21家,此外还有汽车维修检测诊断设备生产企业90家,以及科研院校、经贸企业等100多家。

宗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服务,当好参谋和助手,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加强协调和协作,反映会员单位的愿望和要求,保护会员单位的正当利益和合法权益;做好自律性行业管理工作,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发挥行业总体优势;深化企业改革、推动技术进步、促进汽车维修和检测事业的发展。

编辑本段工作范围执行国家和交通运输部关于社团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围绕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的中心任务,发挥政府与会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制订行规行约,规范行业行为,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协调行业内部关系,维护行业平等竞争,提高行业整体素质,维护行业和会员的权益;参与汽车维修行业发展战略研究,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立法工作提供建议;组织学术研究和行业标准研究,开展咨询服务及技术推广等工作,参与汽车维修行业的技术、科研成果鉴定工作;收集、整理、分析汽车维修行业的信息资料,为政府主管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为会员提供服务;组织汽车维修行业培训工作,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外相关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协会章程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协会中文名称为: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英文名称为:China Automotiv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Trade Association.缩写为:CAMRA。

第二条本协会是由在中国境内从事汽车维修、检测及相关行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团体以及个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依法组成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

第三条本协会的宗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服务,当好参谋和助手,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加强协调和协作,反映会员单位的愿望和要求,保护会员单位的正当利益和合法权益;做好自律性行业管理工作,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发挥行业总体优势;深化企业改革、推动技术进步、促进汽车维修和检测事业的发展。

第四条本协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国家交通运输部和登记管理机关国家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本协会的住所:北京市。

第二章业务范围

第六条本协会的业务范围:

(一)宣传、贯彻国家有关道路运输业的方针、政策以及国家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关于汽车维修和检测的有关规章;

(二)沟通汽车维修和检测企业、事业单位与国家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联系,反映企事业单位的意见和要求,协调会员关系,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三)根据授权开展全行业经济技术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四)根据行业发展的现状,开展专题调研,及时向国家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行业发展规划、经济技术政策、标准和行业法规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五)参与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接受委托对行业内重大的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投资与开发项目进行前期论证;

(六)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参与制定、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组织贯彻实施;

(七)推动横向经济联系,协调企业之间生产经营、技术合作的关系,促进行业的协调发展;

(八)为社会和会员提供国内外有关技术、市场信息咨询服务;

(九)组织开展技术开发、科技成果推广、专业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技术服务活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十)发展与国外相关行业组织的联系,组织开展国际间业务技术交流、学术研讨、贸易合作等活动;

(十一)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举办国内、国际有关展览(销)和会议,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创造条件;

(十二)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制定有关汽车维修与检测的行规行约,并监督实施,建立行业自律机制,规范行业行为,协调同行价格争议,维护公平竞争;

(十三)开展全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倡导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业风气,提高文明服务的水平;

(十四)组织编写行业有关统编教材,出版发行协会刊物;

(十五)组织发展行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开展有益于本行业的其他活动;

(十六)加强与有关社会团体的联系;

(十七)承担政府部门授权或委托及交办的有关工作。

第三章会员

第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等以上城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可作为团体会员自愿申请加入本协会。

凡依法取得工商登记法人营业执照的骨干汽车维修企业、骨干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汽车维修、检测及相关行业的科研单位、院校等,可作为单位会员自愿申请加入本协会。

凡加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等以上城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的骨干会员,经所在地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的推荐或本协会的提名,可以直接参加本协会组织的各项会员活动。

汽车维修、检测行业的知名专家、学者和高级管理人员,可作为个人会员自愿申请加入本协会。

第八条申请加入本协会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本协会的章程;

(二)有加入本协会的意愿;

(三)在本协会的业务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四)符合本章第七条规定的有关条件。

第九条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本协会理事会授权秘书处具体办理入会审批,并报告理事会;

(三)本协会理事会授权秘书处核发会员证。

第十条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本协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协会举办的各类活动的优先权;

(三)获得本协会服务的优先权;

(四)对本协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第十一条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本协会的章程;

(二)执行本协会的决议;

(三)维护本协会的合法权益;

(四)完成本协会交办的工作;

(五)向本协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六)按规定交纳会费。

第十二条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协会,并交回会员证。会员一年不履行义务,视为自动退会,并收回会员证。

第十三条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四章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罢免

第十四条本协会的最高权利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在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授权理事会在不超过本会理事总额30%的前提下,增加部分理事;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制定和修改会费标准;

(五)决定本协会终止事宜。

(六)决定本协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五条会员代表大会须有2/3以上的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六条会员代表大会每届五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一年。

第十七条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协会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第十八条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

(三)审议单位理事代表的变更;

(四)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五)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六)审议确定会员的除名;

(七)决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的设立、变更和注销;

(八)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九)领导本协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十)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一)决定名誉职务的设立和人选;

(十二)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九条理事会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条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一条本协会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本章第十八条第一、四、六、七、八、九、十项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常务理事人数不得超过理事人数的1/3。

第二十二条常务理事会须有2/3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三条常务理事会至少半年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视实际需要,可以召开会长办公(或扩大)会议,由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或扩大到讨论相关事项的常务理事、理事)出席。

会长办公(或扩大)会议须经2/3以上组成人员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人员2/3以上表决通过方为有效。

(一)贯彻会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决议;

(二)监督本会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工作计划和财务预算的实施;

(三)提出理事会或者常务理事会会议议题的建议。

第二十四条本协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

(二)在本协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三)会长、副会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秘书长为专职,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60周岁;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五)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的;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五条本协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如超过最高任职年龄的,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六条本协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每届任期五年,连任不超过2届。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须经会员代表大会2/3以上会员代表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七条会长为本协会法定代表人。报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后,方可任职。

本协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团体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八条本协会会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会长办公(或扩大)会议;

(二)检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会长办公(或扩大)会议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代表本协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第二十九条本协会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工作计划;

(二)协调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

(三)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各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定;

(四)决定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

(五)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第五章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三十条本协会经费来源:

(一)会费;

(二)捐赠;

(三)政府资助;

(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和服务的收入;

(五)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一条本协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会员会费。

第三十二条本协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第三十三条本协会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第三十四条本协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第三十五条本协会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会员代表大会和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必须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六条本协会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接受社团登记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组织的财务审计。

第三十七条本协会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三十八条本协会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三十九条本协会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报会员代表大会审议。

第四十条本协会修改的章程,须在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后15日内,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

第七章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第四十一条本协会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的,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

第四十二条本协会终止动议须经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第四十三条本协会终止前,须在业务主管单位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得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四十四条本协会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四十五条本协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协会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六条本章程经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五日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第四十七条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协会理事会。

第四十八条本章程自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1]

第五篇:广州市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

广州市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

广州市人民政府令

第19号

《广州市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已经2009年4月21日市政府第13届7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

市长 张广宁

二○○九年六月十七日

广州市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维护本市机动车维修市场秩序,保障机动车的维修质量和运行安全,促进机动车维修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广东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广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规定》等有关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活动,以及对机动车维修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机动车维修经营,包括机动车的维护(含车身清洁维护)、修理等相关经营活动。

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的维修经营由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按相关法律、法规管理。

第三条 市、区(县级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机动车维修管理工作,规划行业发展,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市、区(县级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本规定负责具体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机动车维修管理工作。

第四条 工商、环保、公安、水务、安全监管、质监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对机动车维修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一)工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机动车维修的营业执照监督管理;

(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机动车维修经营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三)公安机关负责机动车维修经营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和治安管理;

文章由牛仔裤品牌收集

(四)水务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机动车维修经营的排水管理;

(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机动车维修经营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六)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维修、检测的计量器具依法进行检定或者校准。

第二章 经营许可

第五条 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活动的有关经营场所、设备、设施、技术人员、管理制度和环境保护措施,应当符合机动车维修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要求。

第六条 申请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应当向所在区(县级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交以下相关材料:

(一)行政许可申请书;

(二)满足经营业务需要的生产厂房和停车场的合法使用证;

(三)经营场所平面和工艺布置图;

(四)经营场所符合消防要求的相关材料;

(五)经营场所符合环保要求的相关材料;

(六)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登记的证明材料或者营业执照副本;

(七)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企业负责人身份证件;

(八)与经营范围相适应的岗位人员名册和岗位资质材料;

(九)维修检测设备的合格证明及相关计量器具的检定合格证书或者校准证书;

(十)与经营范围相适应的经营管理基本制度,包括机具设备管理和维修制度,安全生产和文明卫生制度,服务承诺,维修质量保证制度,质量检验制度,接车、交车、服务、配件、返工处理、客户跟踪服务制度等。

外商投资机动车维修经营,按照《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管理规定》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 区(县级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机动车维修经营行政许可申请书之日起15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对于符合第六条规定条件的,应当在10日内向申请人颁发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件。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持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件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文章由牛仔裤品牌收集

第八条 区(县级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规定实施机动车维修经营的行政许可,并自作出许可决定之日起15日内,将许可情况报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第九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需要变更有关经营事项或者终止经营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办理手续:

(一)变更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门楼号牌重新编列的,应当在15日内到作出许可决定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办理备案手续;

(二)变更经营范围、迁移或者变更其他许可事项的,应当提前30日到作出许可决定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办理变更许可手续;

(三)需要终止经营的,应当提前20日到作出许可决定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办理注销手续,交回许可证件。

第三章 维修经营

第十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在许可的经营范围内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

第十一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实施服务公开:

(一)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件、营业执照和机动车维修标志牌;

(二)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实行明码标价,公开维修项目、工时定额、工时单价和配件价格;

(三)公开服务承诺、维修质量保证期;

(四)公开管理部门监督电话;

(五)公开技术负责人、质量检验员、价格结算员(物价员)等关键岗位从业人员的基本资料;

(六)公开接车、维修作业、交车、投诉处理、索赔、跟踪服务等服务制度;

(七)公开其他与消费者权益密切相关的服务制度。

第十二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不得占用道路、建筑物退让带、消防通道或者其他公共场所进行维修作业,选择经营场所和进行维修作业应当遵守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市容环境卫生等有关规定,并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安全生产、防止污染周边环境和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第十三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不得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维修机动车。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将原厂配件、副厂配件和修复配件分别标识,供托修方选择。

文章由牛仔裤品牌收集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提供配件的,应当如实向托修方告知配件的品名、产地、规格等主要内容。

托修方自备配件的,应当提供配件合格证明,并在机动车维修合同或者结算清单中记载。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在安装、使用托修方提供的维修配件时,应当查验配件合格证明,无合格证明或者有明显瑕疵的,不得使用。

第十四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按照技术规范进行维修作业,保证维修质量。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承修机动车发动机和排气污染控制系统的,应当按照《广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规定》,使机动车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应当将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指标纳入维修质量保证内容,在质量保证期内承担维修质量责任。

第十五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执行公开的机动车维修质量保证期,所执行的质量保证期不得低于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第十六条 机动车维修竣工质量检验合格的,维修质量检验人员应当签发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不得伪造、转借、倒卖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不得签发虚假的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

第十七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建立承修登记制度,不得承修已报废机动车或者擅自改装机动车,发现可疑车辆,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对机动车进行二级维护、总成修理、整车修理,应当按照规定建立机动车维修档案,主要内容包括:维修合同、维修项目、具体维修人员及质量检验人员、检验单、竣工出厂合格证(副本)及结算清单等。

第十八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不得编造维修理由,让托修方对无维修必要的项目进行托修;不得虚列维修项目;不得超出公布的结算工时定额、结算工时单价向托修方收费。

第十九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使用经检定合格或者校准的维修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并在维修经营场所存放检定合格证或者校准证书以备查验。

第二十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在每年6月前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送上有关维修设备设施、从业人员、维修经营数据等统计资料。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为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保守商业秘密。

第二十一条 技术负责人、质量检验员以及机修、电器维修、钣金(车身修复)、涂漆(车身涂装)、车辆技术评估(含检测)等关键岗位的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应当参加相应的岗位知识培训和学习,并按照国家规定考试合格。

第二十二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根据其经营范围配备符合岗位要求的从业人员,组织本单位人员参加相应的机动车维修知识继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文章由牛仔裤品牌收集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 市、区(县级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档案库。

第二十四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受理对机动车维修经营者的投诉以及机动车维修服务中发生的纠纷调解申请,并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处理投诉或者调解纠纷需要对维修质量或者配件进行鉴定的,鉴定的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处理时限内。

第二十五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在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件届满前30日,到作出许可决定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申请办理换证手续。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届满未申请换证的,原许可机关应当注销其经营许可证。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以下规定处罚:

(一)违反第九条第(一)项规定,不按规定办理变更备案手续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处以1000元的罚款。

(二)违反第十条规定,超越经许可的经营范围从事维修经营活动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按每车次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违反第十一条第(一)、(三)、(四)、(五)、(六)、(七)项规定,不按规定实施服务公开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四)违反第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三款规定,不将原厂配件、副厂配件和修复配件分别标识的,或者在使用配件时不如实告知托修方有关配件的品名、产地、规格等主要内容的,责令限期整改,并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五)违反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不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维修作业的,责令限期整改,并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六)违反第十五条规定,不按规定执行机动车维修质量保证期制度的,责令限期整改,并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七)违反第十六条规定,伪造、转借、倒卖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的,责令限期整改,并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八)违反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不按照规定建立维修档案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文章由牛仔裤品牌收集

(九)违反第二十条规定,不按规定报送统计资料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十)违反第二十二条规定,聘用不符合岗位要求的技术人员从事关键岗位维修作业,导致发生维修质量责任事故的,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七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被道路运输管理机构3年内查处3次仍拒不改正,或者造成一次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0人以上的维修安全事故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其经营许可证:

(一)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维修机动车;

(二)承修已报废机动车或者擅自改装机动车;

(三)签发虚假的机动车维修合格证。

第二十八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取得行政许可后不再符合许可条件的,应当自行整改或者自收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作出的整改通知之日起30日内完成整改。限期整改不合格或者拒绝整改的,由原许可机关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违反本规定,涉及工商、环保、消防、治安、水务、安全生产、质监、市容环境卫生、价格等管理事项的,由相关职能部门依法查处。

第三十条 对机动车维修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广州市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管理办法》(穗府〔1993〕56号,2005年政府令第1号修订)同时废止。主题词:经济管理 车辆 命令

文章由牛仔裤品牌收集

下载广州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文字简介(2016年2月)[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州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文字简介(2016年2月)[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兰州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2005年工作总结

    2005年度,本协会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市交通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市民政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紧紧围绕我市道路运输业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

    兰州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2004年工作总结

    2004年度,本协会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市交通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市民政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紧紧围绕我市道路运输业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兰州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2004年工作总结

    2004年度,本协会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市交通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市民政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紧紧围绕我市道路运输业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广州市机动车维修企业管理规范(五个规范)

    广州市机动车维修企业管理规范(五个规范)服务管理第一条具有与维修经营业务相适应的维修车辆停车场和生产厂房设备、设施、技术人员及健全的维修管理制度。第二条厂区应设有......

    兰州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工作总结(精选五篇)

    20xx年度,本协会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市交通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市民政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紧紧围绕我市道路运输业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

    XX区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2011年工作总结

    XX区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XX区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按照协会章程紧紧围绕汽车维修行业展开工作,努力提高维修企业经营者的管理水平......

    广州市机动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广州市机动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机动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强化机动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职责,确保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机动车维修管理制度

    机动车维修管理制度 一: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1、依照国家规定,对竣工出厂的车辆实行质量保证期制度。 2、质量保证期按以下规定执行:a、一级维护、小修及专项修理质量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