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工政治学习参考资料苏州大学图书馆_2(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5 03:31: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职工政治学习参考资料苏州大学图书馆_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职工政治学习参考资料苏州大学图书馆_2》。

第一篇:教职工政治学习参考资料苏州大学图书馆_2

教职工政治学习参考资料

(2010年第6期)

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编

2010年5月12日

●学习内容:

苏州大学110周年校庆主题教育

●参考资料:

(一)王卓君:大学的社会责任

●相关链接:

(一)周 川:大学精神的内涵及其重塑

(二)高伟江:“开放融合” 苏大精神之核心理念

(三)周可真:“苏大精神” 勤敏、正信、融通、致用

(四)江 波:关于苏大精神的几点思考

●参考资料

大学的社会责任

王卓君

5月5日上午,校党委书记王卓君应邀做客人民网。在一个小时的在线直播中,王卓君从中国大学的历史与现实出发,结合我校的办学实践与经验,围绕大学的社会责任这一主题,畅谈了自己的观点,并和网友就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

王卓君认为,大学的社会责任和大学的社会功能是密不可分的。他指出,虽然大学有四个层次的社会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引领和精神引领,但是一所大学之所以留名于世,更多的是在于它所培养的学生是不是为我们这个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最重要或者最核心的社会责任是人才培养。

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大学的主办者、大学的管理者以及大学的教师们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王卓君介绍了我校在这方面的探索和成绩:包括进行通识教育,培养具有基本素养或基本素质的人才;根据区域和行业发展需要培养专门人才和合适人才;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等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此为目标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就具备了所谓社会人的品格,能够为这个社会承担相关的工作,完成使命,履行职能,做出贡献,大学的社会责任也因此而得以实现。

王卓君强调,作为一所地方性大学,苏州大学有责任和义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也特别重视和关注这样一个责任的担当。他同时指出,大学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应该是协调、互动以及相辅相成的。

在我校即将迎来建校110周年庆典之际,王卓君也借此机会向网友介绍了苏大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振奋人心的远景规划。他特别提到其中的“文化强校战略”,并指出,大学不能光有大楼,还要有大师,大师比大楼更重要。

就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如何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等网友们关注的问题,王卓君和网友进行了深入交流。就网友关于如何做好大学管理者的提问,王卓君表示,作为一名大学管理者,一是要懂高等教育,行业的发展背景、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二是懂得老师和学生,知道老师和学生的诉求和发展的希望;三是要懂得发挥大学的潜力、特色。学校采取的各种管理措施跟大学的历史发展路径、现实发展条件和未来发展目标相吻合。

在访谈进入尾声时,王卓君代表学校向人民网以及广大关注苏大发展的校友、网民朋友表示了诚挚的感谢!

●相关链接

大学精神的内涵及其重塑

周 川

要谈论苏大的大学精神,我们首先对大学精神这一概念的内涵要有一个科学准确、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日常的话语系统中,人们经常不加区分地相互替代、混用着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这两个概念。虽然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都 是属于精神范畴的东西,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细细推敲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之间还是有着重要的区别。单从载体的角度来说,它们就大相径庭:大学精神的载体是“大学”。人们在谈论大学精神的时候,主要是指大学这样一类社会机构,经过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某些比较稳定的共同品质,如独立的精神、求真的精神、批判的精神、自由的精神,还有所谓的世界精神等等;而大学理念的载体所指主要是“个人”,特别是那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办学者们。人们在谈论大学理念的时候,总是离不开那些为我们留下了理念遗产的先人们,例如,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梅贻琦的“大师与大楼”、张伯苓的“土货化”、任鸿隽的“国立化”等等。正因为这两者有区别,因此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我个人更倾向于大学精神的命题。大学理念固然 重要,直接制约着办学者的办学行为,但是,由于理念本身的“个人化”特点,它就难免有滥用的危险。尤其是在比较特殊的高等教育体制环境中,个人化的“大学理念”一旦与无所制约的权力结合在一起,势必蜕化为权力的玩物,成为长官个人意志横行的好借口。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就是因为他个性化的“理念”太多,在校内外引起一系列的**,最终不得不引“理念”之咎而辞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大学精神当然也不是千年一律、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其内涵。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化的时代,大学本身也在变化之中,精神哪有亘古不变之理?经常见诸报端的所谓“传统大学精神”和“现代大学精神”一说,大概也是从这个角度提出的。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变化的只是表现形式和外延,而不是精神的内核。大学精神的内核,是相对稳定的,它会伴随着大学这一社会机构的始终,稳定地发挥着它的作用。这个内核,是决定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基因,是大学的灵魂。如果这个内核发生了变异,如同当下许多学者所痛心疾首地那样“式微”甚至“沦丧”,那么,大学也就不是大学了。

“重塑大学精神”,是今日大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精神不是外塑的,而是内生的,是在某种适宜的环境中逐渐生长、成熟、成型的。从研究的角度来看,为了要重塑大学的精神,我们首先要探讨的是,大学精神是如何失去的。只有找到失去的真正原因,我们才能看到重塑的希望。

从这一意义上说,今天的大学面对的社会背景,已经大大地不同于此前,是处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 学,同时也是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大学。处于全球化时代下的大学,要有一种国际化的视野,要有开放包容的世界意识、世界精神。大学的开放不仅仅是大学内部各系科之间的开放,使得大学足以锻造出人文精神、科学理性、技术手段有效交融的大学文化;而且也指大学对于社会的开放,使得大学既与社会的健全发展健康互动,让社会发展的良性因素有效引导大学的发展,也让大学的新兴观念作用于社会,从而促进教育与社会的公平公正,以及增进全社会各个阶层的福祉。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大学,突出表现为市场化对于大学办学的影响和挑战。从大学运作上看,大学的高效运转主要依赖于两个条件,一个要有宽松的社会空间,再就是要有稳定有序的大学内部运作机制。从前一方面讲,目前中国大学的社会运作条件显然不是优良的,而且改善起来还会很缓慢。政治因素固然不多说,经济因素成为制约中国大学尤其是内地大学发展的瓶颈,早就为人们所熟知。大学的经费短缺对于大学改善研究条件极其不利;而政府对大学提出的目标任务,又促使大学追求当下的物质产出——即将研究成果直接向生产领域转化。这使得大学处于一个无法根据研究规律来制定研究规划和发展科研的不利位置。

我校主要前身之一的东吴大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好是好,有历史文化底蕴,适合中国人口味,但我个人认为仅能作为个理想,是不是精神还要思考。作为大学的精神,要独立自主去思考,要批判地去反思,要求真求是才行。如果 大学没有求是、独立思想的精神,就会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味追求创收的经济之道,办学者将会变成商人,大学将会淡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学者也将不是真正的学者,在学术上追名逐利的现象就很泛滥,学术规范将失去作用,因而很难有原创性成果的产生。如果没有大学崇尚真理和倡导学术自由的精神,就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科层化管理倾向,学术权力逐渐淡化,行政权力日益膨胀,广大教师作为学者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压抑。如果大学没有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精神,就会不能容忍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不会出现后辈学者对学术权威的质疑,就不可能有学术的繁荣和学术创新的活力。

开放融合:苏大精神之核心理念

高伟江

德国最早有人对大学下了定义“人类知识传授的场所。”人类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大学得以保存、积累、研究和提升。德国最先提出了高校的发展要和社会相结合,为社会的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随后美国提出建立区域性大学即社区大学,指出地方性高校要为地方发展服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大学最基本的功能。

每个学校都有其发展的时代性和独特性,办学理念是大学发展最有力的体现。大学理念是对大学在办学过程中的基本思想的概括性表述,涉及到大学的精神、宗旨、功能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大学精神是办学理念的核心。纵观我校110年发展历史,考虑到学校目前的现实和所处的社会背景,我个人认为应该用“开放融合”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即苏州大学的大学精神。

“开放融合”是通过对过去的描述和现代的创新提炼出来的。把“开放融合”作为学校 的办学理念,实际上包含着两层含义:第一,是指这个学校坚持一种开放的办学态度,敢于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善于吸收一切有利于学校的办学资源;第二,学校自身具备着强大的整合功能,可以将一切有利因素和有效资源整合后为我所用。

开放性特征,在苏州大学起步时体现得非常明显,苏州大学的前身之一——东吴大学,始办于1900年,它的整个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基本上模仿西方的大学,其在办学过程中所秉承的指导思想也是与近代西方教育思想一致的。开放性特征最集中的体现,就是校园文化,可以这样讲,中国最早的大学基本上是西化的。就整个国家来说,当时的中国处于封闭的状态,但大学是个例外。它可以在一个相对较差的社会环境中形成一个比较宽松 的小环境中国师生可以有较多机会与西方文化乃至西方社会直接接触。就当时的东吴大学来说,教师中有外籍师资,教学过程中所采用教材资料大多是西方过来的,学生的开放程度很高,他们自己组织社团,展开辩论,自办刊物,参加体育活动,还可以与外籍教师甚至校长交流。

融合是一种功能,体现的却是事物的精神。融合性特征最集中的 体现是从1995到2000年的并校事件。苏州大学从1995年起,先后将同在苏城的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和苏州医学院并入,组建了苏南地区高校中的航空母舰。从而迎来了苏州大学历史上最大也是最好的一个发展机遇。仅博士点一项就从1997年的13个发展到现在80多个。这段时期的融合,主要表现为围绕一个大的发展目标,多种不同的专业学科有效地交叉重组,从而衍生出新的增长 点,从而将学校打造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综合性大学。在苏州大学发展进程中,历经多次整合,校系及专业的合并调整贯穿始终,这一历史进程,不仅是学校融合功能的体现,而且通过这一进程,提升了学校的实力,同时又强化了它的功能。

与其他著名高校相比较,开放融合理念还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北大提倡的“兼容并包”、“学术自由”,体现着融合的内涵和开放的内容,反映了北大精神。又如四川大学提出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都是反映了同一类的办学理念,反映了大学的特色。与这些著名的大学相比,开放融合理念,既表明了苏州大学在发展中的一种基本姿态,又体现了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强大内心,既反映了百年 办学过程中的主要特色又

坚持了一以贯之的办学策略。苏州的城市 精神是“崇文、融合、创新、致远”,地处苏州市的苏州大学,其办学理念与这个城市的精神有关联,当然不会是简单的重复。我个人认为,开放融 合的理念很好地体现了我校的地方特色。

“苏大精神”:勤敏、正信、融通、致用

周可真

通过对有着百余年办学历史的苏州大学进行反省性 的回顾,总结、概括和提炼出既反映其百余年来办学的优良传统又指明其未来办学方向的“东吴精神”或“苏大精神”,是完全有必要的。

关于“苏大精神”,我的意见可简要表述为:从吴文化“人朴”的内涵、东吴大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崇文、融合、创新、致远”的苏州精 神三个方面加以综合考虑,可以把“苏大精神”概括为“勤奋有为,自律守法,精明诚信,博古通今,融会中西,益世利人”,进而可提炼成“勤敏、正信、融通、致用”八个字。试作说明如下:

我在2007年无锡国际吴文化节之际曾发表了《人朴文美的吴文化———论吴文化的主要特色 及优良传统》的文章,把六朝以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吴文化的主要特色概括为“人朴文美”,并认为“人朴”是吴文化的优良传统,这主要体现在吴人从行为到思维一向都循规蹈矩,这种生活方式所体现出来的是吴人在经济生活中的勤奋而精明,政治生活中的有为而守法,伦理生活中的自律而诚信,而这一切正是现代社会生活对人的本质要求,这就使得吴人极易适应现代社会 生活而与时偕进。

显然,吴文化的上述优良传统可以被概括为“勤奋有为,自律守法,精明诚信”。“勤奋有为”又可以提炼成“勤敏”,就是孔子所说的“敏于行而讷于言”。吴地男女历来都很勤快,明末以来更善于经商,改革开放以来连官员们也都比较勤奋且讲究工作效率。吴文化“勤敏”的优良传统非常明显,而且与时俱进地发展着,处于吴文化环 境的苏州大学,理应继承和发扬这个优良的文化传统,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做到“勤敏”。

“自律守法,精明诚信”则可提炼成“正信”。“正”就是为人正直,与人交往,严于律己,善待他人,不动歪心思。“信”就是为人诚信,与人共事,既要真诚待人,信任别人,又要讲信用,不做欺人之事。但市场经济时代的为人正直、诚信,应该同体现市场经济理性的为人精明结合起来,否则,为人正直、诚信就失去了其作为现代人的时代性。何况吴人向来就有为人精明的特点。

“勤奋有为,自律守法,精明诚信”集中体现了吴文 化“人朴”的内涵和东吴校训“养天地正气”的精神。“养天地正气”源出于《孟子·梁惠王上》:“善养吾浩然之气”,“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法古今完 人”是从属于“养天地正气”的,所谓“完人”就是具有“天地正气”的人,亦即道德人格完善的人。“养天地正气”,正好契合了吴文化“人朴”的特点——循规蹈矩做人。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其首要的任务是培养道德人格完善的人。韩愈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而“道”就是内在的“浩然之气”或“天地正气”。东吴大学的校训其实是秉承了中国 传统学校教育的育人理念,把大学看成是培养高尚人格的场所。中国传统的大学之“道”,就是儒家的人文之道。

近代以来兴办于西方的大学,则是同工业文明联系在一起的,它是把各种各样的人培养和塑造成符合工业社会要求的标准化的专业人才。这种大学教育具有“职业培训”的意义,学生上大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来的就业。因此,同中国传统学校教育注重传授人文之道相比较,西方的大学教育则是注重传授科学之道。

如果说人文之道的实质在于人际交往实践规律的话,那末,科学之道的实质则在于生产实践规律。现代大学应该把这两个“道”结合和融合起来来对学生进行“传道”,即“养天地正气”不但是培养人文精神,还要培养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兼而有之者,才是现代“完人”———人格健全的现代人。也只有人格健全的人,才能做到“勤敏”又“正信”。“勤敏”、“正信”所体现的,正是现代人的健全人格。

“博古通今,融会中西”可以提炼成“融通”。“博古通今”不仅是对老师、学生个人的要求,也是对大学作为一个整体的要求。吴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注重历史,通古今之变,是苏大人理所当然的人文追求;且非博古通今,又焉能“法古今完人”哉?!而自改革开放以来,吴地特别是苏州的整体发展主要是靠外向型经济的推动,吴人与西方人的交往关系越来越发达,正是通过这种日益频繁而密切的交往,才使这里的地方经济得以加速度的发展,并带动了其他各方面的发 展,苏州也因此在全国率先进入了小康社会。苏州大学应该学习和吸取苏州地方发展的成功经验,走外向型办学道路,在积极开展同苏州 地方政府合作的同时,力争取得苏州地方政府的多方面支持,进而利用苏州与西方交往关系发达的优势,主动开展同国际一流大学的交往,通过

“走出去”、“请进来”等办 法,力争直接跟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学进行往来,以便使苏州大学 的教育越来越站到全国的制高点上,就象苏州的经济越来越站到全国的制高点上一样。

“益世利人”可以提炼成“致用”。苏州大学要有足显自己特色的学术和学风。而吴地学风的传统特色就是经世致用。明末无锡的东林书院、以苏州为活动中心的复社,皆以提倡通经致用的实学闻名于世;明清之际昆山学者顾炎武更弘扬东林、复社之学,使吴地实学得以进一步发展,顾炎武的实学更对后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清代朴学中最著名的学派之一吴派,即是承顾氏实学而来,然 稍失其经世致用之本意。而受到顾炎武实学思想影响的清末常州学派的兴起,又使 世经致用的学风复盛于吴地。明清以来,相对全国其它地方,吴地的工商业一直比较繁 盛,一般吴人皆重经济实用,这根本上影响了当地学者的学术和学风,强调经邦济世,注重经济实用,最显东吴之学的地方特色。何况无论什么“学”最终都是为了“用”,而如何能达到“用”这个目标,则有很多的手段可以选择,选择何种手段体现着地方的特色。吴地近三百年来的特 色是追求“益世利人”之“用”,这“用”是能给包括学者自己在内的“世人”带来道德之“益”和经济之“利”的实际 效用,因而内在地包含着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相结合的方式来达成“用”的意义。这是吴文化向有的特色,也是东吴之学向有的特色。对此,苏州大学理应予以继承并且努力发扬光大。

“苏大精神”应该是激励苏州大学不断进取的精神。现在,苏州已经瞩目于国内国际,而苏州大学则还远没受到国内国际的瞩目。但是,地处长三角的苏州大学,如果能争取到地方政府的倾力支持,并争取到直接跟国际一流高校长期合作的机会的话,其发展潜力是巨大的。苏州工业园区取得今天的成就,主要是由于同 新加坡合作的结果,经过十六年的时间,苏州工业园区的综合发展水平已逼近新加坡的水平。从这里可以领悟到,走外向型办学道路,是苏州大学赖以实现其跨越式发展的应然选择。

注:探索、创新精神寓于“勤敏、正信、融通、致用”中。一切探索、创新皆须通过勤敏才有可能,是通过勤敏才能实现的。创新须有规范,是有规范的创新,而非胡乱创新。相对创新,正信就是意味着规范,是创新的内在根据。融通首先意味着开放,对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的开放。开放就意味着思想解放,思想不解放如何开放?按照张岱年的“综合创新论”,融通意味着综合创新,即通过会通古今、中西来实现创新。“致用”是创新的目的和归宿,任何探索和创新活动最终必须落实到“用”,落实到“益世利人”。要之,创新精神在这里是一以贯之的红线。

关于苏大精神的几点思考

江 波

一个大学应该有自己的大学精神。关于大学精神可以这样理解,苏大是个百年老校,有很多积累,我们应该多从历史中去挖掘。关于苏大精神,我觉得我校主要前身学校———东吴大学的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就很好,提炼得很精辟。对此,我们不妨重新作一番诠释。

关于“养天地正气”:气在中国文化中有特殊的意义,气是积极的,往上面去的,作为一个学校,应该成为养气的地方。养正气又与古代讲的不朽有三:立德,立功,立人有关。譬如我的座右铭就是跟这个气有关的,叫:正气,正气立德;骨气,骨气立身;才气,才气立言;大气,大气立人。因此,学校首先要立学生的德,让学生学会做人很重要;其次要有正义感,有正气;第三,要有骨气,人要有骨气,不人云亦云。从心理层面来看,就是有自我的个性,或曰独特的个性。才气立言,一家之言,追求真理,这个来自于内涵,在于对知 识的把握。苏大的师生需要才气,才能发现真理,立言于世;需要大气,要宽广,要有胸怀,要能兼 容并包,有国际的视野。

这里不妨再强调一下,关于天地人的理解,人与人要愉悦要和谐,人与自然要和谐;要关注自然,关注环保,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很重要。现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更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归结到教育,就是要关注人,关注到人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分数,还要培养学生能力、悟性。

关于“法古今完人”,法就是效仿,不仅要效仿古代的,也要效仿现当代的,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师法古今完人,这是我们的一种追求理想;追求卓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我们要不断超越。而这古今,也是包容性的,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有时代的气息,苏大精神应该也是这样的。

关于如何在实践中去培育,需要学校行政、管理各方面的配合。要养天地正气,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怎样给学生一个养气的氛围,学校的资源,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后勤、服务等都要为此出力;学校文化包括很多,纵向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横向如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行政文化、服务文化等,这些方面要围绕培养人才这个中心去加以利用。正气是养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管出来的,我们就要努力创造这种氛围,塑造这种 氛围。譬如到北大感觉到很狂,就是那个氛围呀,我们也要有这个氛 围,不要圈着学生,要宽松,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能有一个养气的自由,这就是大学呀;不是中学了,不能一味灌给学生,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要倡导创新学习,倡导学术的自由,总之,根本上应回到学生上面,给学生一种人的尊重 和培养。我们的课程、我们的教学、我们的管理,对老 师对学生,都要有养气的环境,不能太功利性呀!大学精神探讨很有要,关键是如何去贯彻,去实践,落实到师生身上,落实到学校发展上。

第二篇:教职工政治学习资料2

昌吉市十小教职工政治学习资料

(二)学习内容《学习自治区党委八次党代会》 学习时间:2013年6月 6日 学习地点:四楼会议室 学习形式:自学

一、明确自治区八次党代会主题和奋斗目标

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鲜明强调了今后一个时期新疆工作的主题。在回顾评价过去五年工作、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一)明确自治区八次党代会的主题

自治区党委通过广泛征求意见、经过认真研究,郑重提出了八次党代会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抓住历史性机遇,变化变革、敢于担当、务求实效,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努力奋斗。这个主题,进一步向国内外、党内外宣示,新疆坚定不移地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这既是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的主题,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新疆全部工作的主题。

1.进一步强调在新疆工作中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重大决策。旗帜是党的灵魂,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党的事业发展、各族人民的幸福安康。高举伟大旗帜,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我区指明了高举旗帜的方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深入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始终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发展进步的基本前提,努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在新疆高举伟大旗帜不动摇的基本要求:紧密结合新疆实际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大众化,使之转化为各族干部群众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贯穿于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融入到各族干部群众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之中;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新疆实际的发展路子,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如期完成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目标任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维护民族团结、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

2.进一步强调推动新疆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精神状态问题

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复杂的改革发展任务,最紧要的就是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定。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

3.进一步强调新疆工作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十六大以来的实践证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现阶段发展要求、反映人民意愿的目标,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极大地凝聚了社会各方面力量。十七大确定,要继续朝着这个目标干下去,直到2020年都必须一如继往地为之奋斗。

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承载了2000多万新疆各族儿女追求幸福生活的殷切希望,为的是保证2020年使新疆各族人民与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此,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了做好新疆工作的具体战略选择: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有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自治区八次党代会向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发出号召:站在时代前列,团结带领全疆各族人民,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奋斗。

(二)明确我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自治区党委在实事求是地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成绩及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根据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精神,以对党和国家、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确定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1.认真把握今后五年奋斗目标的内容

(1)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实现自治区生产总值翻一番,超万亿元的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快速增长,总值确保翻一番半,力争翻两番。

(2)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一番。全面完成150万套安居富民、8.5万户游牧民定居和123万套保障性住房工程,城乡住房保障水平和居民住房条件超过平均水平。新增城镇就业200万人。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

(3)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兰新第二双线、阿克苏至喀什高速公路、中哈二期原油管道、疆电外送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一大批水利、交通、电力、通信、市政项目建成投产。

(4)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森林覆盖率达到4.5%。

(5)社会发展和管理明显进步。九年义务教育质量大幅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8%;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由0.49%提高到1.8%。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加快发展。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民族团结进一步加强,社会稳定不断巩固。

(6)党的建设明显加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显著增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2.深刻认识未来五年奋斗目标的意义(1)五年目标确立于新疆战略机遇的判断。自治区党委认为,未来五年,是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央作出了进一步加快向西开放的战略决策,为新疆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部署,为新疆科学跨越、后发赶超创造了良好发展环境。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加快新疆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出台政策之多、覆盖范围之广、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特别是经过全疆各族干部群众的奋发努力,我们已经朝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立的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五年目标奠基于取得巨大成绩的支持。过去的五年极不平凡,开创了新疆各项工作的新局面。综合经济实力增强;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改革开放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进步;民族团结不断加强;社会大局总体保持稳定;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确定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具体战略选择,提出了做好新疆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提倡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的新举措,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全疆上下已经形成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热潮,人心暖了、人气旺了、动力强了、信心足了,求发展、谋富裕、思稳定、盼和谐已经成为新疆的主旋律,各族干部群众的注意力、关注点和兴奋点已经集聚到走向富裕、走向现代化、建设美好新疆上来。一句话,面向未来,新疆已经进入新时期新阶段。

(3)五年目标确立于积累宝贵经验的信心。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努力形成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必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的理念;必须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基本前提,全力维护新疆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必须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不断提升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水平;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些基本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放眼世界发展大势,把握全国发展大局,立足新疆发展实际,始终相信和依靠各族人民群众,集智、凝心、聚力,不断开创新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4)五年目标确立于克服问题困难的需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比较滞后;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工作比较薄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待加强;各族群众收入水平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差距还比较大,扶贫和济困任务较重;社会稳定的基础仍然脆弱、形势依然严峻,对“7·5”事件要痛定思痛、举一反

三、认真总结、吸收教训;基层工作、宗教事务管理工作有待加强;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意识需要强化;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领域还比较突出。诸如此类的困难和问题,说明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异常艰巨紧迫。需要保持清醒头脑,有针对性地确定新的奋斗目标、提出新的工作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1.报告开端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出号召

自治区党委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要站在时代前列,团结带领全疆各族人民,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

2.报告收尾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要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美新疆充满潜力、充满希望,各族人民充满信心、充满期盼。我们热爱新疆大地、热爱新疆各族人民,热爱新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我们承担着庄严的历史使命:

面对国内外大势,我们必须树立机遇意识、战略意识、忧患意识,坚持变化、变革、创新,适应新形势,研究新问题,与时俱进,激发新活力。

面对历史的重任,我们必须高扬奋斗、奋斗、奋斗的精神,坚持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艰苦创业、艰苦奋斗,坚定信心、排难而进,在天山南北创造新奇迹。

面对人民的期盼,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全身心地热爱新疆各族人民,赤诚于心、奉献于行,谱写各族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面对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既要善于抢抓机遇,更要善于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坚持清醒、敏锐、自信、乐观,直面潮起潮落,敢于应对,不断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化危为机,开创新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学习内容《学习自治区党委八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 学习时间:2013年6月 学习地点:四楼会议室 学习形式:集中学习主讲:欧阳晖

自治区党委八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

张春贤作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今年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提出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预期目标和基本原则:

明年自治区经济工作总基调仍然是“稳中求进、进中求变”

预计今年新疆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连续3年新增千亿元2013年增长预期目标为11%

到2020年新疆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半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半左右,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明年自治区经济工作重点:

加快推进“三化”进程

继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转方式调结构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做好对口援疆工作

确保物价基本稳定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26日,自治区党委八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总结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明年工作,动员全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努力奋斗。

会议总结今年工作认为,今年以来,全疆上下紧紧围绕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按照“稳中求进、进中求变”的总基调,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重大举措,强基础、保增长、稳物价、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国民经济呈现“一个突破”“两个新高”“三个增强”“四个高于”“五个领先”的良好态势,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人民生活发生新变化,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稳定工作取得新成效,对口援疆工作取得新进展,兵团工作开创新局面。

会议指出,全疆各级党政干部要深刻认识我们肩负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荣使命和艰巨任务,埋头苦干,顽强拼搏,脚踏实地,首先要在2015年全面完成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再经过全疆上下的共同艰苦努力,到2020年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半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半左右,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会议提出明年的经济工作重点:

一、加快推进“三化”进程。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好差别化产业政策,加强园区建设,推进产业惠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

二、继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水利建设,加快打造面向国内、面向周边国家和疆内的交通大通道,全力推进“疆电外送”工作,加大资金筹措力度。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把环境保护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规划先行,以规划引领开发,坚持科学合理有序开发资源,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解决好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

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按照十八大精神要求,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五、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在改革方面,建立完善资源有偿配置制度,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开放方面,支持内地企业依托新疆资源、地缘和区位优势,发展境外投资、服务贸易、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特别是就地发展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精深加工。加快发展国际贸易、边境贸易和边民互市,积极鼓励地产品出口。

六、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开展援疆规划中期评估及调整工作,统筹使用好中央补助投资、自治区配套资金与援助资金,推进农村安居、农民致富、双语教育、产业园区、人才干部培训等工程建设。

七、确保物价基本稳定。进一步完善粮、油、肉、菜等重要日用品储备制度,建立健全蔬菜直销网络。增强市场调控能力,确保市场稳定繁荣。

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明年自治区将继续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会议要求,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要紧密结合各地实际,着力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加强学习和调研,提高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能力,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能力,提高全球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厚积薄发,努力成为领导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

目前已至年终岁尾。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梳理今年的工作,总结成绩经验,查找差距不足,统筹谋划好明年各项工作,力求有个好的开局。

学习内容:《学习州党委十次党代会》 学习时间:2013年7月1日 学习地点:四楼会议室 学习形式: 集中学习主讲:于贵阳

坚定信心 科学跨越

为实现“三个率先”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昌吉回族自治州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李建国(2011年9月21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昌吉回族自治州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昌吉回族自治州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州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新时期新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紧紧围绕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坚定信心,科学跨越,为实现“三个率先”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自治州历史上不平凡的五年,是应对挑战、砥砺奋进的五年,是加快发展、成果丰硕的五年。五年来,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喜迎百年奥运、建国60周年大庆,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各种自然灾害挑战和乌鲁木齐“7·5”事件的不利影响,抢抓中央支持新疆发展政策机遇,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圆满完成了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谱写了昌吉州发展史上新的篇章。

五年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不动摇,不断丰富完善发展思路、创新提升工作举措,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7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5.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7亿元,比2005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26.5%。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8.5亿元,比过去5年翻一番,年均增长31.7%。四个县市综合经济实力稳居新疆十强,其中昌吉市、阜康市跻身中国西部百强县市行列。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后,全州上下迅速掀起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和准东建设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一批大项目开工建设,自治州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三化”为重点,加快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优势支柱产业集群化发展,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重点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85家,比2005年增加226家,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由2005年的35.3%提高到53.2%。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度提升,优质棉花等“六大农牧业生产基地”初步建立,畜牧业占大农业的比重达到50%。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镇化率达到45%,较“十五”末提高6个百分点。旅游、商贸流通、餐饮娱乐、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五年来,我们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大力推进区域融合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断提升。乌昌经济一体化战略有序推进,乌昌“半小时一小时”快速交通网加快建设。对外贸易和口岸建设得到加强,外向型经济不断发展,2010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0.8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4.2倍。五年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740.6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2.5倍。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明显。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国企改革继续深化,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支持东三县发展的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落实,东三县步入发展“快车道”。兵地、油地融合发展。援疆工作扎实推进,新一轮援疆开局良好,产业、项目、人才援疆等全面展开。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五年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达到190.2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73.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3589元,年均增加1195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06元,年均增加729元。科教兴州和人才强州战略深入实施,科技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基本国策得到有效落实。城镇五大保险和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全面推开,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就业再就业工作、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效明显,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和民生建设年活动扎实推进,城乡居民享有的公共服务进一步增强。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加强思想道德、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社会文明进步的步伐明显加快。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积极开展解放思想和“新疆精神”大讨论,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各级人大、政协的职能作用不断加强,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司法机关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各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和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双拥共建深入推进。“五五”普法任务圆满完成。全面启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创建活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

五年来,我们坚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动摇,建立健全维稳长效机制,团结稳定和谐的局面不断巩固。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深入推进反恐严打斗争、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四项重点工作,全力做好奥运火炬传递、建国60周年大庆等重大活动、重要节点的安全保卫。乌鲁木齐“7·5”事件后,我们坚决拥护、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为平息事件、防止事态蔓延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切实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思想上高度重视,部署上周密细致,行动上坚决迅速,维稳工作常态化机制进一步完善,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

五年来,我们坚持强素质、打基础、抓作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各级班子和党员干部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显著,创建“科学发展好班子”活动扎实开展,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进一步提高。民主集中制得到有效贯彻,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的机制更加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选人用人公信度得到提高。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涌现出了沙塔尔·忙士尔、侯贵林等一批先进典型。狠抓作风转变和效能建设,持续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不断完善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大力倡导“新疆效率”,形成了干事创业、求真务实的氛围。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快构建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二、今后五年的总体部署

当前,昌吉州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忧患同在。新时期新阶段,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对昌吉州寄予厚望,要求我们着眼新定位,瞄准新目标,立足州情,把握机遇,科学跨越,力争在全疆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率先实现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整体超万元,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坚信,有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在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历史进程中,昌吉州一定能够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

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科学跨越、富民强州”这个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紧紧围绕“三个率先”目标和跨越式发展、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西部地区先进水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昌吉市争取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东三县”实现后发赶超,成为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现代煤电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天然气开采和深加工、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型材料等支柱产业集群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初步建立具有昌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城乡规划科学合理,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基本形成与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基础设施配套能力,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生态、宜居城市逐步形成,城镇化率达到53%。

——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各族人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大幅度提升。到2015年,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率先实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整体超万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万元,年均增长11%以上。

——社会建设和管理开创新局面。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实力显著增强,社会管理更加完善,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力争用3年时间,在自治州成立60周年时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

——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驾驭现代市场经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风清气正、吏治清明、政通人和的局面进一步巩固。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做到“六个坚持”:一是坚持科学跨越,准确把握州情特征和发展规律,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咬定目标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坚持群众第一、民生优先、基层重要,统筹“强州”与“富民”的关系,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是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州的理念,坚持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提升工作举措、推动工作落实。四是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不断解放思想,变化变革创新,弘扬“新疆精神”,践行“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五是坚持稳定压倒一切不动摇,认真落实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完善维稳长效机制,坚决做到“两个防止”,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六是坚持党的领导,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各级班子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人民群众满意的业绩。

三、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

今后五年,我们要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方式,拓宽发展思路,着力做好八项重点工作:

(一)抢占战略制高点,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抢占行业、市场、技术、规模制高点,形成核心竞争力。

全力推进准东崛起。准东是我州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希望所在。未来五年,要举全州之力推进准东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着眼于建设国家级特大型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园区的定位,高水平编制规划,科学合理布局产业项目,统筹推进准东“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西煤东运”三大通道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项目工作是核心”的思路不动摇,加快煤电项目建设,到“十二五”末实现准东至重庆特高压输电工程电力外送,建成新疆重要的“疆电外送”基地。加快煤制天然气、煤制化肥、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氯碱化工产业,建成国家重要的现代煤化工基地。依托煤、电等生产要素的成本优势,用足用好国家差别化产业政策,加快发展煤电冶一体化产业,建成国家重要的煤电冶基地。科学规划建设准东生活服务基地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服务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的能力和水平。

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围绕现代煤电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天然气开采和深加工、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型材料等支柱产业,抓好重点项目与配套产业的引进和建设,做大做强优势骨干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到2015年形成1个产值超1000亿元、5个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实施“百亿企业”和百家“小巨人”企业成长工程,推动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00家以上。促进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创优发展环境,为企业做好服务,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在我州发展总部经济。

(二)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大幅度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设施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加快建设新疆现代农业示范区。

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做大做强粮食、棉花、种业、蔬菜、畜产品、特色林果六大基地。稳步发展粮食产业,巩固提升棉花产业,积极发展特色林果业,逐步形成优势主导产业区。加快发展制种业,推进农作物、畜禽、林果良种化基础建设工程,打造国家级“种交会”平台。优化发展设施农业,稳步增加面积,提高质量效益,注重市场开拓,加快建设乌昌地区“菜篮子”供应储备基地。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推进标准、规模、生态养殖,建设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现代畜牧业产业集群,到2015年养殖业规模经营比重达到45%。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到2015年全州绿色农业生产基地面积达到300万亩以上。加强农业新技术应用,抓好新品种推广,到2015年主要农作物良种率达到100%,牛羊良种率达到80%。积极开展土地整治和农业综合开发,把优势农产品基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突出发展农作物收获机械和畜牧业、林果业、设施农业配套机械。加强节水型灌区建设,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行“大首部”节水模式,到2015年高效节水面积占全部耕作面积的70%。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防洪抗旱、重大气象灾害等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三)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集约发展的要求和现代城市发展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水平推动城镇现代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

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坚持以规划为龙头,高起点编制城镇规划,主动接受首府辐射,充分发挥乌昌同城效应,构建以“一个中心(乌鲁木齐市)、东西两翼(沿乌奇公路带、312国道城市带)、三大支点(昌吉市、阜康市、奇台县)”为体系的城市群发展格局,打造“乌昌半小时一小时”经济圈。加快“三大支点”城市建设,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推进产业集聚、区域性市场平台和宜居功能建设,把昌吉市、阜康市建设成首府都市圈副中心,把奇台县建设成为东部区域中心城市。加快玛纳斯县、呼图壁县、吉木萨尔县、木垒县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品味、彰显特色。加强中心乡镇建设,建设一批布局合理、规划科学、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型中心乡镇。创新城市管理体制,严格规划执行和监督,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

稳步推进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农民有序向城镇转移,逐步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引导城郊村向县城集中,偏远村向乡镇或中心村集中,小村并大村,突出建设一批中心村、农牧民集中居住区和新型“集聚式”社区。安居富民和定居兴牧工程要在充分尊重农牧民意愿、享受平等政策条件下,按照城镇体系规划,重点向城市、集镇、中心村靠拢。坚持先规划、后改造的原则,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步伐。稳步实施城郊村社区化管理,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产业支柱和经济亮点。以旅游、现代物流为突破口,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做出效益,推进现代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发展。

做大做强旅游业。坚持把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围绕建设天池世界级旅游观光胜地、东三县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目的地、乌昌城市群近郊乡村度假旅游基地等目标,加快天山天池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和创建国家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工作,加快北庭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奇台江布拉克国家5A级景区建设,加快古海温泉、鸣沙山·胡杨林、硅化木·恐龙沟等景区的提质升级。适应组团游向休闲自助游转变新趋势,完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农业观光游和现代工业游,加快旅游特色商品开发,办好 “昌吉国际美食节”、“天山天池冰雪风情节”、“北庭文化节”等活动,提升旅游品味,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到2015年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0%左右。

学习内容:《教师法》 学习时间:7 月 学习形式:自学

《教师法》学习提纲

一、教师概述

1.1 教师的法律概念

1993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赋予“教师”特定的法律含义。这一法律概念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一)教师是专业人员。这是就教师的身份特征而言的。

(二)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教学。这是就教师的职业特征而言的。

(三)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这是就教师工作目的而言的。

1.2 教师的地位

(一)教师的社会地位

教师的社会地位是由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文化地位等多因素构成的总体性范畴。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师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

新中国成立后,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对优秀教师给予奖励”。《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我国的《教师法》专门就教师的权益、待遇作了具体规定。这为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

(二)教师的法律地位

1966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明确指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并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纳了这一建议。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

对于教师的身份定位,不同国家有不同规定,从世界范围讲,大致有公务员、雇员、公务员兼雇员三种类型。

根据我国现行的《国家公务员条例》,教师不属于国家公务员系列。根据《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种定位既不同于传统的自由职业者,也有别于国家公务员,是一种专业人员。

从教师与教育行政机关的关系看教师的法律地位。教师与教育行政机关之间是行政管理者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教育行政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地位是不对等的。《教师法》第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

从教师与学校的关系看教师的法律地位。教师与学校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任命制、聘任制等形式。西方许多国家表现为一种雇佣关系。我国传统上实行任命制。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教师任用制度改革。《教师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

二、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2.1 教师的权利

(一)教师权利的含义

教师在法律上的权利分为两部分:一是教师作为一般公民所享有的权利,二是教师作为教育者的权利。

教师权利,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法享有的权益,是国家对教师能够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他人相应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与保障。

(二)教师的基本权利

依据《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我国教师享有以下基本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简称教育教学权。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简称科学研究权。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简称管理学生权。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署假期的带薪休假。简称获取报酬待遇权。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简称民主管理权。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简称进修培训权。

2.2 教师的义务

(一)教师义务的含义

1.如同教师的权利一样,教师的义务也分为两部分:一是教师作为公民应承担的义务,二是教师作为教育者应承担的义务。这两部分义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此我们是针对教师特定义务而言的。

2.所谓教师的义务,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履行的责任。表现为必须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

(二)教师的基本义务

依照《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我国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三、教师的资格和任用

3.1 教师的资格

教师资格 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它规定着从事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条件。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

《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我国的《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对教师资格的分类、取得条件、认定程序等一系列问题作了具体规定,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

(一)教师资格分类国务院颁发的《教师资格条例》第四条规定:教师资格分为:

1、幼儿园教师资格;

2、小学教师资格;

3、初级中学教师资格;

4、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5、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

6、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7、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成人教育的教师资格,按照成人教育的层次,依照上款规定确定类别。(二)教师资格条件

《教师法》第十条规定教师资格条件,它包括以下四个要件: 1.必须是中国公民。

2.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3.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4.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历是一个人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的一个标志,是人们从事一定层次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国外许多国家都对教师资格的取得规定了相应的学历要求。

结合我国实际,我国《教师法》第十一条对各类教师应具备的相应学历作了明确规定。

不具备《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对于学历尚未达标的中小学教师资格,主要采取中小学教师考核合格证书的过渡办法来解决。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时,应当有试用期。

(三)教师资格认定

1.教师资格的认定机构

依照《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有关规定,幼儿园、小学和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后,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2.教师资格认定程序

(1)提出申请

(2)受理

(3)颁发证书

(四)教师资格丧失

《教师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

(一)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

(二)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3.2 教师的任用

(一)教师职务制度

教师职务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岗位设置及各级岗位任职条件和取得该岗位职务的程序等方面规定的总称。《教育法》、《教师法》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职务制度。1.职务设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教师职务设高等学校教师职务、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中学教师职务、小学教师职务、技工学校教师职务五个系列。

2.任职条件。担任一定的教师职务,必须具备相应的任职条件。

3.职务评审。一般而言,各级教师职务由同行专家组成的教师职务评审小组依据现行各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评审。

(二)教师聘任制度

教师聘任制,就是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我国《教育法》、《教师法》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聘任制度。

教师聘任作为教师任用的一种基本制度,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教师聘任是教师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法律行为。

(2)以平等自愿、“双向选择”为依据。

(3)聘任双方依法签订的聘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4)教师聘任有着严格的程序。

(三)教师聘任制的形式

教师聘任制依其聘任主体实施行为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招聘。即用人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择优选择具有教师资格的应聘人员。

(2)续聘。即聘任期满后,聘任单位与教师继续签订聘任合同。

(3)解聘。即用人单位因某种原因不适宜继续聘任教师,双方解除合同关系。

(4)辞聘。即受聘教师主动请求用人单位解除聘任合同的行为。

四、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4.1 教师的培养(一)教师培养的含义

教师培养是指专门教育机构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补充更新而进行的一种专业性学历教育。属教师职前教育。我国教师培养主要是通过师范教育渠道而进行的。

(二)师范教育的举办

1.教师培养机构。各级师范院校是师资培养的专门教育机构。现在逐渐从原来的“三级师范教育”从“两级师范教育”过渡,逐渐取消中等师范教育。

2.教师培养的形式。就世界范围而言,师资培养教育大体上分为三种类型:

(1)“定向型”师范教育;

(2)“开放性”师范教育;

(3)“混合型”师范教育。

就我国情况而言,目前我国主要采取的是“定向型”师范教育,各级师范院校成为师资培养的主体。《教师法》也规定,非师范学校应当承担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任务。

3.教师培养的内容。一般而言,培养合格教师,要给以思想品德、文化专业知识、身心素质和教育专业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其中,教育专业训练是师范教育的特殊要求。

4.2 教师的培训(一)教师培训的含义

教师培训是指专门教育机构为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对在职教师进行的一种继续教育。教师培训是相对于职前教育而言的,它也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补偿、更新知识的功能。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帮助教师提高学历水平;二是了解教育科研的新成果,充实专业文化知识,提高教学技能。教师培训制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和条件。

我国《教师法》列专章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作了规定,并将教师在职培训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师培训分中小学教师培训和高校教师培训。

(二)中小学教师培训

《教师法》第十九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业务培训。”据此规定,国家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并于1999年9月13日正式发布。

1.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原则。中小学教师培训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

2.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内容,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

3.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类别。分为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

4.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组织管理。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

5.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条件保障。

6.考核与奖惩。

五、教师的考核

5.1 教师考核的概念

所谓教师的考核,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依法对教师进行的考察和评价。教师考核制度是教师规范化管理制度的重要组织部分。

我国《教育法》第三十四条规定,通过考核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法》第五章对教师考核的机构、内容、原则、结果作了具体规定。为教师考核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5.2 教师考核的内容、原则和结果

教师考核是由教师所在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组织进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主管教育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

(一)教师考核的内容

《教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教师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政治思想;2.业务水平;3.工作态度;4.工作成绩。

(二)教师考核的原则

《教师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教师考核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客观性原则;2.公正性原则;3.准确性原则。

(三)教师考核的结果 《教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 教师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这是对教师考核结果效力的规定。

六、教师的待遇

6.1 教师的工资待遇

教师的工资报酬是指教师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课时报酬、津贴、奖金等在内的工资性收入。

《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的晋级增薪制度”。

教龄津贴是根据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年限所给予的额外报酬,也是鼓励教师长期安心从教的重要措施。

教师补贴是一种地区性补贴,其目的在于鼓励高学历人才到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工作,以促进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6.2 教师的其他待遇

(一)教师的住房

《教师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城市教师住房的建设、租赁、出售实行优先、优惠。

(二)教师的医疗

《教师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休养。

(三)教师的退休、退职

《教师法》第三十条规定:教师退休或者退职后,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或者退职待遇。

七、法律责任

7.1 对教师权益的司法保护

《教育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规定。

第三十八条规定。

第三十九条规定。

7.2 对教师违法行为的处罚

《教育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四)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学习内容:《学习州党委十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 学习时间:2013年8月 学习形式:自学

州党委十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

12月29日上午,州党委十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在昌吉市园林宾馆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总结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明年各项工作,动员全州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变化变革,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掀起新一轮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热潮,为加快实现“三个率先”而努力奋斗。

州党委书记李建国作重要讲话,州党委副书记、州长马雄成主持会议。

州领导马登峰、李风清、董向军、张剑、严金静、张洪武、赵友亭、贾亚非、马新平、热合满江·达吾提、李铁明、黄志忠、哈布勒、石彦玲、宋宏利、何永慧、曹志文、索跃等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各级党组织要紧密联系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增强加快实现“三个率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按照“三个率先”的要求,自治州必须以更高的标准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确保在2014年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到2020年自治州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两番以上,城乡居民收入翻两番以上,确保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会议指出,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开局之年,要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变、求快、求优”的原则,确定明年为“项目攻坚年”和“民生建设提升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0亿元,增长35%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0亿元,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亿元,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00元,增加2100元以上,增长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3188元,增加1400元以上。

会议指出,围绕这一总体目标,必须创新发展理念,提升发展举措,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要坚持以项目为核心不动摇,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二要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三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四要深入开展“民生建设提升年”活动,建设幸福昌吉;五要坚持两个可持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六要改革开放,创新驱动,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七要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加快文化强州建设步伐;八要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会议要求,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按照十八大部署,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为推进“三个率先”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障。各级党委要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备注:每位教师写一篇关于学习《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精神》的心得,A4纸手写。政治笔记本和心得开学后交给党小组长。

第三篇:苏州大学教职工考核

苏州大学教职工考核

和岗位聘任考核工作暂行办法

(讨论稿)

根据省人事厅《江苏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实施办法(试行)》、省教育厅《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职工考核暂行办法》、省委组织部和省人事厅《江苏省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核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次确定标准》、《苏州大学岗位聘任及岗位津贴方案(试行)》及《关于深化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苏大委(2004)1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如下暂行办法:

一、总体原则

教职工考核要在客观、公正、公开的基础上,实行考核与岗位聘任考核相结合,并根据岗位聘任时教职工对各自岗位职责的承诺,严格对照进行。

考核上岗人员一年来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既要统盘考虑上岗人员工作的数量与质量,更要从各自的实际出发,结合岗位性质综合考虑上岗人员各项工作所占比例及侧重。

二、考核时限、等第及范围

1、考核的时限为:一。

2、考核等第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

3、考核与岗位聘任考核的对象为:本全体在职在岗的教职工。

4、下列几种人员,不参加考核:

(1)病假、事假累计超过半年的人员;

(2)因私出国、出境超过半年的人员;

(3)停薪留职人员;

(4)被劳动教养、收容审查人员。

5、在见习期的大中专毕业生和试用期内的劳动合同制工人,考核只写评语,不定等第,考核情况作为转正、定级的依据。

6、参加国内外脱产进修学习(包括攻读学位、讲学、合作研究等)且时间已达半年以上的人员,不参加本考核,待进修学习结束、回校工作后,根据其进修学习工作情况进行补考核。

7、赴校外挂职锻炼的教职工,在挂职期间由挂职单位进行考核,并确定等第。在挂职单位工作不足半年的由原单位进行考核,挂职锻炼结束的当年由挂职单位提供有关情况,原单位进行考核。援建宿迁学院的人员,由宿迁学院考核,并确定等第。

8、调入人员,由其调入后所在单位进行考核并确定等第。调入不满半

年者,其调入前的情况原则上由原单位提供。

9、当军队转业干部、退伍军人,由转业、退伍后所在单位进行考核,结合其转业、退伍时的鉴定确定等第。

10、受行政处分人员的处理

(1)受行政警告处分的人员,其考核一般确定为基本合格;

(2)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留用察看的人员,在受处分

期间,考核只写评语,不定等第。在解除处分当年及以后,按正常考核确定等第。

11、受党内处分人员的处理

(1)受党内警告处分的人员,其考核一般确定为基本合格;

(2)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人员,参加考核,因与职务行为有关的错误而受严重警告处分的,当年确定为不合格;因其他错误而受严重警告处分的,只写评语不确定等第;

(3)受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当年,参加考核,确定为不合格;第二年按其新任职务参加考核,按规定条件确定等第;

(4)受留党察看处分的人员,参加考核,当年确定为不合格;受留党察看一年处分的第二年,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第;受留党察看二年处分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第;

(5)受开除党籍处分的当年,参加考核,确定为不合格;第二年和第三年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第。

12、接受立案审查尚未结案的工作人员,可以参加考核,但在其受审查期间不确定等第。结案后,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按规定补定等第;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视其所受处分种类,分别按上述10、11条的规定办理。

13、受党纪处分同时又受行政处分的,按受党纪处分的种类确定其考核等第。

14、当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其考核一般确定为基本合格等第:

(1)一年内发生一次严重教学事故或二次一般教学事故或三次轻微教学事故的;

(2)工作责任心不强,责任差错2次并造成较严重后果的;

(3)因直接责任事故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损失达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并造成不良影响的;

(4)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或连续脱岗超过3天或一年内累计超过6天的;

(5)无正当理由一年内累计迟到、早退在15次以上的;

(6)妨碍和影响他人公正执行公务,造成不良影响的;

(7)其他应确定为基本合格等第的。

15、本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其考核一般确定为不合格等第:

(1)一年内发生二次严重教学事故的;

(2)政治素质较差,在重大政治是非问题上立场动摇,参加社会非法组织或参与非法活动的;

(3)违反纪律,组织他人集体上访的;

(4)因打架、酗酒闹事、参与赌博、迷信、色情等严重违反社会道德、妨碍社会管理秩序,被有关部门处罚的;

(5)因直接责任事故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并造成不良影响的;

(6)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重大失误或责任差错在3次以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7)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平时考核、考核,经教育仍拒绝参加考核的;

(8)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或连续脱岗超过5天,或一年内累计超过10天的;

(9)妨碍和影响他人公正执行公务,造成严重后果的;

(10)因工作需要调整岗位,无正当理由拒绝组织安排的;

(11)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造成不良影响的;

(12)其他应确定为不合格等第的。

16、凡全年病、事假超过一个月的工作人员不得定为优秀等第。

17、各附属医院可参照执行。

三、考核组织及程序

1、组织

学校设立考核委员会(由机构编制委员会成员组成),领导全校考核工作。院系成立考核工作小组,由院系党政领导、工会、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几方面代表组成。各部门、直属单位考核工作小组,由部门单位领导和有关方面代表组成。人事处负责考核的具体日常工作。

校考核委员会根据考核工作有关规定,加强对院系、部门、直属单位考核工作的检查和督促,复核教职工对考核结果的申诉。院系、部门、直属单位考核工作小组根据学校考核实施意见,具体负责本部门的考核工作。

2、程序

(1)院系、部门、单位动员,布置考核工作。

(2)个人总结。被考核人对照各自岗位职责要求,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作出书面总结,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述职,填报有关考核表。

(3)民主评议。在个人总结、公开述职的基础上,在一定范围内对职工一年来履行相应岗位职责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和民意测验,形成群众测评意 见。

(4)考核工作小组在个人总结、公开述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结合平时考核的情况,确定对被考核人的等第意见;

(5)实行考核公示制度,在院系、部门、单位范围内展示每个人的考核表,必要时可提供具体材料,公示考核结果,并做好相关思想工作。被定为优秀、基本合格、不合格等第人员的有关材料须报校考核委员会审核。

(6)教职工对考核结果如有异议,可在院系、部门、单位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校人事处提交书面报告,提请校考核委员会复核,人事处负责将校考核委员会复核意见通知有关单位和教职工本人。

四、考核要求

1、考核实行“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制,考核工作小组应对教职工的政治态度、日常表现、事业心与工作责任感、组织纪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情况要有客观公正的评价。

2、聘任上岗教职工的考核,应对照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要求,统盘考虑教职工一年来的履行职责情况,既要科学合理的评价每位教职工工作绩效,更要实事求是地对每位教职工的综合表现作出评价。

3、聘任上岗教职工绩效考核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各院系、各单位根据学校《苏州大学岗位聘任及岗位津贴方案(试行)》原则要求,从实际出发,自行拟定,并报学校人事处备案。在考核中,教学方面既要注重数量、也要考核教学质量;科研方面既要对照岗位职责要求,又要考虑到科研项目的层次和经费额度,论文发表的刊物等级和质量,应用开发的水平和能力。对学科、学术方向带头人的考核不仅要考核他们个人在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还要结合他们在学科建设、学术梯队建设、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的工作综合考虑。

4、优秀指标的分配及使用

学校按各单位参加考核人员基数的12%下达优秀等第指标数。校部所属各部门的优秀指标分别下达到机关党工委(含离退休工作处)、群团与直属单位党工委,分别由机关党工委、群团与直属单位党工委组织评选。教职工考核优秀等第从岗位聘任考核评定为优秀的人员中产生,优秀等第人数不得超过参加考核教职工总数的12%。优秀等第的确定,应以教学、科研一线教师为主。各院(系)、部、处、直属单位的领导优秀等第名额原则上不超过一名。各单位在确定优秀等第时应兼顾不同岗位、层次的人员。

5、校级领导的考核工作按照省委组织部的通知执行。

6、对于“双肩挑”人员,教学岗位聘任考核参加聘任院系的考核,考核参加所在单位考核。

7、凡未按考核规定参加本考核的人员,不计算考核年资。

五、考核结果的使用

1、当考核结果作为教职工发放校内分配的依据。院系、科研单位中考核确定为基本合格的人员,停发岗位奖励,绩效奖励由所在院系、单位核发;确定为不合格的人员,停发岗位奖励和绩效奖励。校部党群、行

政部门和直属单位中考核确定为基本合格的人员,岗位系数下浮一档;确定为不合格的人员,停发全年奖励。

2、教职工考核连续两年被确定为合格以上等第的,可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正常晋升工资档次。考核定为优秀等第者将作为学校考虑每3%提前晋升职务工资的候选人。

3、对参加考核且等第定为合格以上人员,发放考核奖,考核等第定为基本合格和不合格人员,不发考核奖。

4、未参加考核和考核未定等第人员的工资正常晋升年限予以顺延。

5、教职工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等第的,可视具体情况予以调整工作岗位或缓聘、解聘。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等第的教职工,作待聘人员处理直至按苏教人(95)46号文规定予以辞退。

六、本暂行办法从发布之日起执行。

七、本暂行办法由人事处负责解释。

第四篇:教职工学习计划政治学习计划

奎屯市第七中学2011年教职工政治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次四届、五届全会精神为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创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为宗旨,打造“幸福教育、平安教育”,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新课程的改革探索、各种法律法规及时事政治为主要内容。在深入上下功夫,在开拓上下功夫,在力求务实上下功夫,把全校师生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学校提出的奋斗目标和要求上来,为我校教育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

二、学习内容和要求:

1、认真学习2011年中央、自治区两会精神及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及省市提出的目标上来。特别是结合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工作思路,树立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意识,立足本校,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2、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把思想道德建设落实到实处,在学习中提升教师的道德标准,深入贯彻《纲要》精神,引导教师模范履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不断提高教师的全面道德修养。

3、继续学习报刊上有关的评论员文章及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事迹,以加深教师对人生观的进一步理解。

4、学习报刊上有关国内外形势教育的文章。通过学习,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和关注当前国内外形势及我国各项改革的进展情况。明确任务、增强信心、鼓舞斗志、同心同德、努力奋斗、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5、继续认真学习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着重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统一思想,使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义务和法律责任,不断提高对自己肩负特殊使命的认识。

6、继续认真学习有关民族团结的相关知识,在全体师生中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刻理解和掌握“四个认同”、马克思主义五观、六个好等具体内容,强化“稳定是福,**是祸“的思想,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四、学习方法:

1、认真组织好教师隔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做到内容时间有保证。学习有笔记。

2、形式上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

3、联系实际,适时组织讨论,写好心得体会。

五、考核:

1、政治学习情况是教师评优评模的首要必须条件。

2、考核组按照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对教师政治学习进行考核。

奎屯市第七中学党支部

2011年9月

附:奎屯市第七中学2011年教职工政治学习计划安排表 9月: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学习胡锦涛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重要讲话 注:每位教师心得笔记一篇。10月:

1、民族团结有关知识

2、中央关于新疆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注:每位教师心得笔记一篇。11月:

1、科学发展观有关知识

2、《义务教育法》

注:每位教师心得笔记一篇。12月: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关内容

注:每位教师心得笔记一篇。

第五篇:教职工政治学习总结

本学期,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六中及市委八届九次全会、区委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社工委、教育处、教育署等有关文件为指导,切实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学习提高认识,增强贯彻“xxxx”的自觉性,以xxxx为指南,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学习,增强作为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感、使命感,从而更好地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更好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通过学习,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创造性地、高效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不断推进学校两个文明建设的深度和广度。

主要工作总结:

九月份:

1、制订学习计划,布置学习任务。

2、学习教师学习资料(2),重点学习《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并撰写学习体会。

3、网上论坛主题:深入开展反xx斗争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十月份:

1、学习孟二冬老师的事迹,并撰写体会。

2、观看录象:《东京审判》并组织讨论。

3、网上论坛:学习xx给孟二冬女儿孟菲的回信。

十一月份:

1、学习教师学习资料(3),重点学习《xx文选》:正确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并撰写学习体会

2、网上论坛:学习贯彻新《义务教育法》。

十二月份:

1、开展“法制教育宣传周”活动,开展宪法宣传教育。

(教职工法制教育网上浏览、“宪法知识知多少”练习。)

2、学习教师学习资料(4),重点学习xx在纪念红军成长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并撰写学习体会。

3、网上论坛: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和谐社会。

一月份:

1、师德讲座——《教书育人要遵循教育规律》。

2、分组学习,观看“东方讲坛”的内容,撰写学习体会。

3、学期结束安全教育。

下载教职工政治学习参考资料苏州大学图书馆_2(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职工政治学习参考资料苏州大学图书馆_2(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职工政治学习计划

    教职工政治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解......

    教职工政治学习参考资料

    教职工政治学习参考资料 (2018年第4期) 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编 2018年6月4日  学习内容 党的十九大有关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会议精神和决策部署 专题学习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教职工政治学习参考资料

    教职工政治学习参考资料 (2017年第8期) 常熟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编2017年12月19日 ●学习主题: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学习资料: 1、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

    政治学习资料

    学习时间:2018.8.24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

    初三政治资料_2

    初三政治资料 第一课 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战胜挫折 1、 ▲怎样才能战胜挫折(或:战胜挫折的方法有那些?怎样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㈠努力培养和保持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战......

    附小教职工政治学习计划

    2011年师范附小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 学习计 划 一、指导思想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将迎来建党90周年,总的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

    2007年教职工政治学习计划

    武胜县烈面镇初级中学 2007年教职工政治学习计划为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现制定2007年教师思想政治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政治学习2

    政治学习:时间2013.11.8.下午三点,地点:大多媒体 主持:杨书记 (摘要记录即可)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学习材料 11月12日,备受中外关注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会议对当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