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移工作快讯》2011_第三期_(总第二十六期)

时间:2019-05-15 03:52: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技术转移工作快讯》2011_第三期_(总第二十六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技术转移工作快讯》2011_第三期_(总第二十六期)》。

第一篇:《技术转移工作快讯》2011_第三期_(总第二十六期)

二○一一年

第三期(总第二十六期)

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编 2011年 9月13日

本期要目

【通知公告】

 关于公布2010-2011年度“上海能源化工技术转移平台建设推广激励基金”获奖名单的通知······························2  国际发明合作的补充通知································3  关于举办欧洲专利申请交流会的通知······················4 【交流互动】

 丰益国际全球研发中心董事长一行来校交流················5  江苏省宝应县“招才引智”“三排三寻”活动在我校举行·······6  我校应邀参加第十届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6 【技术需求】

 技术需求信息··········································7 【通知公告】

关于公布2010-2011年度“上海能源化工技术转移平台

建设推广激励基金”获奖名单的通知

为了更好的推动学校技术转移平台建设,促进学校技术转移工作发展,根据《上海能源化工技术转移平台建设推广激励基金管理办法(修订版)》的有关规定,我中心(平台)组织了2010-2011年度“上海能源化工技术转移平台建设推广激励基金”的申报工作,经过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组织的评审,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一、优秀技术转移项目

硫酸法烷基化反应器开发研究(化工学院 赵 玲)气相光气法小试研究(化工学院 曹贵平)

高分子醇氨化连续生产工艺开发(化工学院 顾雄毅)一种制备香兰素极其类似物的方法(药学院 冀亚飞)多层柔性复合材料工艺配方的研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董擎之)

Functional Material for Rapid Test of Heavy Metals in the Water Environment and its Application(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龙亿涛)Synthesis, Structures, And hotoluminescence Of Zinc(II), Cadmium(II), And Mercury(II)Coordination Polymers Constructed From Two Novel Tetrapyridyl Ligands(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钟新华)

二、优秀咨询专家 一等奖: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郭卫红 化工学院

蔡建国 化工学院

浦伟光

三、促进技术转移先进个人 一等奖: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郎美东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刘长军

生物工程学院

邱勇隽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周志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汪济奎 化工学院

赵世成 二等奖:

法学院

于杨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庚超 上海市教委科技开发中心

皋齐鸣 上海高校技术市场

陆建国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

许海涓 上海技术交易所

碧 上海市宝山区科委

王喜雨 中科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关建国 上海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倪争技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许昱捷 三等奖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詹望成 药学院

璐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超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婷 信息化办公室

罗士波

热忱欢迎大家继续关心、支持、积极参与学校技术转移工作!同时,欢迎通过中心(平台)介绍成功的技术转移项目和积极参与中心(平台)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的个人和机构(包括没有来得及申报的项目、个人和机构)积极参加下年度的申报!

 国际发明合作的补充通知

近日,我校与高智国际发明签署了新的补充合作协议,其重要补充为:允许权利人(华东理工大学)对合作申请的国内授权专利可以单独实施普通许可。因此,我校研究人员有发明,而无意或无力自己 3 申请国际PCT的,可以与其合作,在该公司的资助下取得更大范围的专利权。所得专利权国外部分独占许可、国内部分普通许可给该公司,该公司在国内外的推广收益与学校一起分享;学校教师在国内实施普通许可,所得收益由学校教师单独享有。合作具体方式如下:

1、合作公司资助并负责合乎要求项目申请专利(世界范围),并给予1~1.5万美元的奖励;

2、专利权属和发明人不变,专利证书由老师保管;

3、国内专利普通许可可以由学校老师或合作公司单独进行实施;

4、国外部分专利独占许可应当由合作公司单独进行实施;

5、申请办法:文章发表或专利申请之前,把Abstract(应包含创新点)发至ecust-iva@ecust.edu.cn,合作方专家会根据“指南”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筛选,合乎要求的,给予资助并合作专利申请(基本不影响文章发表)。不合要求的,给予通知确认,不影响文章发表或独自申请专利。

联系人:房国辰、张桂新

联系电话:64252137、64252804

 关于举办欧洲专利申请交流会的通知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专利国际申请工作,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知识产权研究中心邀请慧智林欧洲专利和商标代理事务所鲍迪伟律师和罗力信律师来校做报告。作为目前欧洲最大的独立知识产权事务所之一,慧智林欧洲专利和商标代理事务所自1863年建立以来,专注于知识产权业务,在跨越广阔领域的技术和行业里提供高质量知识产权相关建议和服务,拥有较高的国际口碑。

报告题目:如何在欧洲获得花费少权利稳定的知识产权 参加对象:有兴趣进行国际专利申请的老师和学生 会议时间:9月16日14:00 会议地点:研究生楼(1004)科技处会议室 联 系 人:张桂新、傅利英 联系电话: 64252804、64252003 【交流互动】

 丰益国际全球研发中心董事长一行来校交流

8月31日下午,丰益国际全球研发中心蔡南海董事长一行8人专门来校访问交流。我校涂善东副校长、学生工作部(处)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学红老师、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专职副主任陈长华教授、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叶邦策教授、药学院副院长唐赟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科技处张武平副处长主持了在研究生楼科技处会议室举行的交流会。

会上,涂善东副校长致欢迎词并介绍了学校的情况,特别感谢丰益国际旗下益海嘉里集团多年来与华东理工大学在设立奖学金、毕业生实习等方面卓有成效的合作;蔡南海董事长感谢学校的热情接待并希望在既有合作的基础上加强科技合作;丰益国际全球研发中心总经理、研发总监徐学兵教授详细介绍了丰益国际全球研发中心的基本情况和合作设想;益海嘉里投资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谢鹏飞经理介绍了益海嘉里的基本情况并详细介绍了自2004年以来该集团与我校在设立奖学金、毕业生招聘等方面的合作;随后,陈长华老师介绍了生工学院的科研工作、叶邦策老师介绍了食品专业的总体情况、唐赟老师介绍了药学院的情况。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在食品科学和化学工程等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进行了积极有效的交流。

丰益国际是世界五大粮商中唯一的华人企业,新加坡上市公司,亚洲领先的农业综合企业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加工商、贸易商和主要的棕榈种植园拥有者。2010年位列世界500强第230位(2010年3月《福布斯》),2009、2010年连续两年被《亚洲周刊》评为全球华商最绩优1000企业。

益海嘉里集团作为最大的油籽压榨生产商之一,是新加坡丰益国际有限公司(Wilmar International Limited)在中国投资的以粮油加工、仓储物流、粮油贸易、油脂化工、大豆深加工于一体的多元化侨资企业,总部位于上海。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益海嘉里逐渐成为中国著名的粮油加工集团,业务遍及油料加工、油脂化工、特种油脂、大米、5 面粉等众多领域,并成功塑造了中国食用油第一品牌“金龙鱼”以及“胡姬花”、“香满园”、“口福”、“丰苑”等国内著名品牌。

江苏省宝应县“招才引智”“三排三寻”活动在我校举行

9月6日下午,江苏省宝应县“招才引智”“三排三寻”活动在我校科技处会议室举行。江苏省宝应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友芳率县人才办、科技局以及当地部分企业代表前来参会,我校涂善东副校长、组织部副部长陈荣武、科技处副处长张武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朗美东以及有关专家教授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张武平副处长主持。

涂副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对江苏省宝应县政府领导及企业家们的来访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来宾们介绍了我校的总体情况,希望今后双方能通过这些产学研活动,加强学校与宝应的相互合作,为推动宝应的经济发展贡献学校的一份力量。王友芳部长对学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向大家介绍了宝应县开展“招才引智”、“三排三寻”活动的情况,希望华东理工大学今后在科技、人才方面给予宝应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接着,朗美东副院长介绍了材料学院的科研情况。会上还播放了江苏省宝应县人才专题片。最后,当地企业代表与参会专家教授进行了热烈洽谈。

会后,企业家们还参观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有关实验室。

我校应邀参加第十届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

9月6日至9日,第十届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暨国际科技成果招商洽谈会在淄博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全国6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项目研发人员参加了本次论坛。

我校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应邀组团参加了论坛。我校专家与汇丰石化、义丰机械等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淄博市化工行业管理办公室、桓台县科技局等单位就加强校地合作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参会教师还与当地企业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意向)书。6 通过这次会议,了解了当地的行业特点和技术需求,展示了学校的学科特色和科研实力,为双方的下一步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淄博是中国五大瓷都之一,是被国家权威机构首家命名的“中国陶瓷名城”,2008年中国 陶瓷工业协会授予淄博市“淄博陶瓷•当代国窑”称号,陶瓷文化源远流长,陶瓷工业实力雄厚。淄博琉璃具有600多年的发展历史,素有“世界琉璃在中国,中 国琉璃在淄博”之美誉。淄博丝绸历史悠久,目前是山东最大、全国重要的丝绸加工基地,是全国蚕丝生产产业链最完整的基地之一。同时,淄博又是国家级新材料 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2010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授予淄博市全国首个“新材料名都”称号,新材料产业已成为淄博市重要的支柱产业。【技术需求】

 技术需求信息

各位老师:

近期,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收到江苏省如东市、辽宁省盘锦市等地区发来的企业技术需求信息,详情您可登陆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网站(http://nttc.ecust.edu.cn)“通知公告”栏中查阅。如果您有意参加当地科技合作,请尽快与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联系。

联系人:黄旭峰 电话:64252804 Email: xfhuang@ecust.edu.cn 【欢迎投稿】 联 系 人:张桂新

联系电话:(021)64252804 E-mail:

nyhg@ecust.edu.cn 投稿地址: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楼1008室(200237)

第二篇:技术质量工作总

2009技术质量工作总结

由**8承建的****8工程,原建筑面积81589m2,合同造价1.5亿元,合同工期为2008年2月13日至2009年10月14日。因春节复工后,业主对该工程的使用功能进行了较大改动:办公区域改为酒店,普通公寓改为高档公寓,其建筑面积也增加至95230m2。现将2009技术质量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程进展情况 1、2009年1月15日办公楼主体结构封顶;2009年7月25日公寓楼主体结构封顶。2、2009年2月25日地下室主体结构四方验收;2009年3月16日办公楼地上结构四方验收;2009年3月16日-9月11日公寓楼地上结构四方验收。3、2009年3月27日、7月8日、8月25日相继通过市建委网格检查;2009年6月25日通过“三标”复审检查;2009年7月11日通过结构长城杯第二次检查。

4、目前已完成二次结构及粗装修施工任务,合同内的机电安装已完成90%。

二、技术质量管理情况

1、加强项目部基础管理,整顿工作作风,以新风貌、新风气开展工作 由于“奥运会”前我部未完成业主要求的阶段性工期,对公司及项目部造成了不良影响,为了尽快扭转不利局面,项目部从人的思想上抓起,不定期召工职工大会,引导和教育职工树立好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树立团队精神,求真、务实地去做好每一项工作,在后期工程中,无论从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现场文明施工等方面都很好地扭转了工作局面,使业主、监理对项目部又有了一个新的评价。

2、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1)模板施工时,技术、质检员要现场监督、指导工人施工,发现问题就及时整改,主要的检查控制点是模板的轴线、标高、以及支撑加固情况;

(2)钢筋的施工,我们认真熟悉图纸和规范,对工人的加工以及现场绑扎进行监督指导。主要的检查控制点是钢筋的规格、数量、长度,以及现场的摆放情况;(3)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质检员认真监督,浇筑现场严防振捣不密实、漏振、漏浆,振捣时间过长等现象,待混凝土表面找平后,待收水初凝前还要用木批再槎一道,以利于消除表面不平整,待混凝土终凝后用麻袋覆盖养护,养护14天。

3、二次结构及粗装修施工阶段

(1)为了使施工人员准确掌握质量验收规范,项目部根据施工现场形象进度,组织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集中学习了《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施工规范。为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项目部组织施工作业班组进行标准学习,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施工作业人员讲解各分项工程应注意的质量要点及质量验收标准。(2)为了控制二次结构的砌筑质量,现场实行砌筑墙体及抹灰人名上墙制度,并加强检查力度,严格检查每一道墙体。

(3)成立QC小组,克服地面整体面层施工的质量通病

在办公楼整体楼地面施工期间,为保证地面施工质量,项目部年轻的技术人员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出谋划策,在楼地面及汽车坡道面层施工中去的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4、分包管理

根据总包合同承包范围划定,甲指分包进场的队伍有电梯、精装、设备安 2 装、消防、空调等19家,针对分包队伍较多、分包合同与甲方直接签订、现场不好管理等特点,项目部专门制定了分包管理措施如下:

(1)建立甲方直接分包项目开工许可制度:要求各分包单位进场前将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施工合同等手续办理齐全后方可进场施工。

(2)分包队伍进场时需与总包签订安全、消防、环卫、保卫、临电、机械、料具及现场管理等八项关于文明施工的管理协议,以明确分包单位的职责及总包单位的监管范围。

(3)分包管理奖罚抵押金制度:针对总包与分包单位之间没有合同关系及经济往来,特要求分包队伍进场时缴纳合同价款5%的工程抵押金,利用罚款制度约束分包单位的不规范行为,便于总包对现场的整体控制。

(4)由生产及技术设专人负责分包队伍的管理,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二、引导技质人员立足于本职工作,对工作务实、敬业

1、施工方案始终走在前面,为工程施工做了很好的铺垫。先后编制了夹层梁板结构施工、外脚手架、爬架卸料平台、植筋二次结构等专项施工方案,并对各个方案进行了方案交底。对于施工图,组织了部门栋号长及分包队伍读图,并在设计单位的支持和配合下,分段对图纸进行了交底;同时也加强与业主设计内部横向联系和外部沟通,及时形成设计核定和更改,没有使因图纸不明确而影响施工进度。加强了对专业分包在进场前施工方案审查和交底。及时解决了和现场涉及设计有关相关的问题,避免了设计不清楚给现场生产挡道。

2、在做好方案和施工图核定的同时,也加强了对设计文件及现场质量的监督、检查、和执行情况,同时对工程的关键部位(如转换层结构施工)进行了旁 3 站,及时纠正了现场质量出现的偏差,现场质量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针对工程出现的一些质量缺陷和质量通病,及时提出纠正和防患措施,纠正现场出现的质量缺陷。

3、在日常技术工作中,加强了现场与业主、设计院部门之间、以及施工队伍的沟通和协调,能够及时解决和落实设计中问题;同时也协助了生产部门管理和协调现场的相关工作,以技术为生产服务,使工程目标能够顺利实现,而不断的努力。

三,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鼓励并支持年轻的技质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在2009年先后有四人参加了由市人事局举行的一级和二级建造师考试。有两人参加了中级职称的考试,15人次参加各种专业知识的在培训。使年轻人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和补充理论知识,使他们的知识不断的更新,并运用到工作中去,这样也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素质,使其不会在这个行业处于淘汰位置。

四、展望新的一年

在2010年新的一年,项目部全体员工对公司的发展有信心,因为公司已完成改革,改革就有创新、活力、发展、更有动力;在新的一年中我们一如既往的做好以下方面

1、落实质保措施,提高监控到位。坚持在项目上严细质保职能,分工明确。坚持做好各项质量文字交底和质量交接记录。确保每项质量施工都有文字交底。以便更好地指导生产人员按标准、按要求去操作。项目上的专职质量员,给其一定的相应权力,让其主动牵好质量创优质,使他们进一步做好了质量监控预案,并协助整体基础上搞好了本工程质量管理的分工,确保质量监控无空白点。

2、重点部位,重点监控。对于工程易出现质量事故的施工部位,我坚持设专人把关,并做好监控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严格规范,提高作业水平。在质量管理中动员大家要严格按规范去验收,把住每一道工序。

4、层层管理,人人把关。始终坚持在项目上形成人人把关的质量管理氛围。质量管理不单质量员一人的工作,其它项目管理人员也要有质量指标。也要对质量 创优负责。要在层层管理上形成操作人员对自已施工面负责,分包队要对承包区域负责。项目管理人员要对各自工程创优指标负责。

2010年是亚泰公司企业改革、机制调整腾飞的一年,我们要跟上企业的发展形势,带领全体职工做好、做精所承揽的项目,为创建亚泰品牌、提升企业形象,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2009年12月

第三篇:我市技术转移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连云港市技术转移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我市技术转移的工作重点就是将市外高校院所的最新科技成果与我市企业精准对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全国各地对如何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加强技术供需对接,优化要素配置,完善政策环境等工作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我市提出“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发展战略,如何在企业自我创新能力不足,市内科教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借助外脑精准配置各类科教资源向企业集聚,吸引更多成熟科技成果和技术到我市转移转化,成为支撑中小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连云港市技术转移机构现状

截至日前,我市有技术转移职能的单位和载体共计22个。包括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连云港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连云港工业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连云港分中心等载体,近年来调研企业500多家,搜集人才、技术项目等需求360余项,为160余家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检验检测、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服务。2017年,仅上述三家高校研究院就实现非财政营业收入1150万元。

2017年,东海县与上海114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共同签署了《共建114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东海中心》协议。双方围绕东海县硅材料等特色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114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优势科技资源,全面推进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工作,成为国内知名技术转移平台与县域经济合作的首次尝试。随后南大、南工大、南理工研究院相继在赣榆区设立技术转移分中心,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东海农业综合试验站、南京农业大学灌云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中高知识产权、科学家在线等技术转移载体发挥各自优势深入开展工作,我市技术转移工作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二、我市技术转移工作存在的问题

1、我市技术转移机构数量少规模小

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45家(基本设置在高校院所,连云港市没有)。我市相关技术转移机构基本都是高校研究院的内设机构,部分市场化专业性技术转移公司刚刚进入连云港,整体运行还处在起步和试点阶段。特别是与苏南发达地区相比,我市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发展相对滞后,且差距较大。

2、我市高校院所少成果转化率较低

淮海工学院是我市唯一的本科院校,省内高校综合实力排名35名(全省42所本科高校)。近年来,在创建江苏海洋大学的基础上,学科建设与我市相关企业契合度不断提升,但整体支撑我市产业发展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716所本身承担军口项目任务,科研人员无法分散精力为本地企业开展服务;职大和师专两所院校产学研合作及技术转移工作基本处在起步阶段。

3、专业化挖掘技术需求以及供需不对称情况难以突破 一方面挖掘企业技术需求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专业化公司或者有资质的专业技术经纪人长期到企业开展对接和挖掘服务。另一方面,挖掘的技术需求要第一时间传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专家手上。目前国内相关公司已经开发相关对接平台,但还处于摸索和试运行阶段。

4、地域距离造成技术转移时间成本高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有些市外甚至省外专家到我市开展技术转移相关工作,工作半天需要一天甚至更长时间解决往返交通问题,时间成本较大。甚至有些专家明确表示,由于交通不便,在本地能解决3个企业问题,到我市企业只能解决1家公司技术难题,时间成本是3:1。可以说地域距离及交通状况成为我市技术转移工作开展的又一制约因素。

三、我市技术转移工作对策建议

1、加强政府引导,搭建技术转移交流载体和平台 我市应以建设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连云港分中心契机,整合各方面资源,搭建适合我市技术转移工作的交流平台;同时整合省市相关资源,推进江苏省跨国技术转移中心与江苏核电有限公司筹划建设江苏(连云港)─ 俄罗斯技术转移中心,吸纳相关国际科教资源与我市企业高校对接。

2、鼓励市场化运作,精准高效打通技术转移合作链条 发挥市场在促进技术转移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上海114产学研服务平台、科易网、科学家在线、南京中知公司等科技服务业机构来我市搭建运行平台,通过市场化机制解决技术转移过程信息不对称、对接效率低等问题。我市可以出台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政策支持措施,吸引更多科技服务机构到我市开展技术转移工作。

3、出台扶持政策,供需方双向支持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企业对高校院所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需要加大投入,同时存在研发风险。应进一步完善我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体系,指导企业到省技术交易市场进行技术合同登记,享受相关税收返还政策。从技术供给方角度,通过市“微博双创”计划、“花果山人才”计划等人才政策,对高校院所到企业进行技术转移转化的人才给予优先扶持。

4、用好现有资源,充分激发各类人才服务企业积极性 目前,我市获批科技副总130人,在职科技镇长团52人。应充分发挥和挖掘这些人才个人及所在高校的科技资源,以点带面做好技术及合作项目对接。同时做好“本地人才本地使用,本地成果本地转化”工作,进一步挖掘淮海工学院、康达学院、职大、师专、716所等高校院所服务地方产业的潜力,通过举办各类产学研对接活动,实现地方产业和地方高校紧密合作。

第四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6〕9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规范》的通知

安监总厅安健〔2016〕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

为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保证检测活动客观公正、检测数据真实准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0号)等有关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研究制定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

2016年2月6日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规范

第一条 为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保证检测活动客观公正、检测数据真实准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0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检测,是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技术服务机构)为用人单位进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和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进行的检测。

第三条 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签名识别档案及其管理制度,定期组织业务培训,保证其业务能力满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需要。

第四条 职业卫生检测工作应当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的程序和内容开展(检测工作流程见附件1),不得更改、简化程序和相关内容。第五条 技术服务机构从事检测活动前,应当与用人单位(或委托单位)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或协议),明确检测类别、检测范围、收费标准或合同价格、完成时间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或协议)前,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根据检测工作的来源、性质、范围和内容等,结合自身资质条件和技术能力,按要求组织开展合同评审。

第六条 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依法独立开展职业卫生检测工作,因计量认证范围限制或样品保存时限有特殊要求等原因需委托其他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的,委托检测样品数量应当满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4〕39号,以下简称《工作规范》)的要求,且委托检测项目种类数不得超过检测项目种类总数的30%。

第七条 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按照程序和以下要求开展现场调查(包括工作日写实):

(一)现场调查应当覆盖检测范围内全部工作场所。

(二)现场调查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地址、劳动定员、岗位划分、工作班制。

2.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

3.生产工艺和设备,包括设备类型、数量及其布局;主要工艺参数,生产方式,生产状态。

4.各岗位(工种)作业人员的工作状况,包括作业人数、工作地点及停留时间、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接触职业病危害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

5.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6.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职业病防护设施及运行情况、个人防护用品及使用情况。

(三)现场调查应当至少由2名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且应当包括相关行业工程技术人员。

(四)现场调查应当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且现场调查的时间应至少覆盖1个工作日。

(五)现场调查应当实时记录(现场调查记录表参照附件2),并经用人单位陪同人员签字确认。

(六)在用人单位显著标志物位置前拍照(摄影)留证并归档保存。

(七)根据实际情况,可在现场调查时开展预采样,预采样不能代替现场采样。

第八条 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制定现场采样和检测计划。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和《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192)等标准要求,确定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和采样对象、采样数量、采样时段,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类型确定采样方法,绘制现场采样点设置示意图。

现场采样和检测计划应当至少包括用人单位名称、检测类别、检测任务编号、检测项目名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岗位(工种)、采样点或采样对象、采样方式(个体采样或定点采样)、采样时段、采样时间、样品数量、采样日期、仪器设备、空气收集器、采样流量、样品保存期限和保存条件、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编制日期等信息(现场采样和检测计划表参照附件3)。

现场采样和检测计划应当经技术服务机构技术负责人批准。

第九条 技术服务机构在开展现场采样前,应当根据现场采样和检测计划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下达现场采样任务,做好任务分工。

(二)准备好符合采样要求的仪器设备,检查其性能规格(包括防爆性能)、电池电量、计量检定或校准有效期等情况,按要求领用仪器设备并做好记录。

(三)做好仪器设备的充电、流量校准等工作。校准流量时,必须串联与采样相同的空气收集器,并做好记录。

(四)准备好现场采样所需的空气收集器、相关滤料和试剂,确保其质量完好、数量充足。

(五)备齐现场采样记录表格。

(六)为现场采样人员配备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

第十条 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开展现场采样(包括利用便携式仪器设备对危害因素进行现场测量):

(一)按照GBZ159、GBZ/T189、GBZ/T192及《工作规范》等标准规范的要求,在正常生产状况下进行现场采样。

(二)每个采样点现场采样应当由至少2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完成。采样人员应当遵守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安全卫生要求,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采样前应当观察和了解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核实确认采样点、采样对象、采样时段、检测项目等信息。

(三)现场采样应当选定有代表性的采样对象或采样点、采样时段,应当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最高的工作日和时段、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采样点和采样对象的数量必须满足标准要求。

(四)有害物质样品的采集应当优先采用个体采样方式。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应优先采用长时间采样,采样时间尽可能覆盖整个工作班;采用定点短时间方式采样的,应当在有害物质浓度不同时段分别进行采样,且同一采样点至少采集3个不同时段的样品。作业人员在不同工作地点工作或移动工作时,应当根据工作情况在每个工作地点或移动范围内分别设置采样点。

职业接触限值为最高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超限倍数的有害物质的采样,应当选择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作业人员或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在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不得随机选取采样对象或采样点。当现场浓度波动情况难以确定时,应当在1个工作班内不同时段进行多次采样。

(五)化学因素现场采样的频次应当满足GBZ159要求,物理因素现场应当至少测量1个工作日。

(六)现场环境条件应当满足采样条件及仪器设备使用要求。采样时,应当观察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保持流量稳定,在空气收集器的采集容量饱和前及时更换收集器。采样时,不得在采样点处理样品(如打开滤膜夹或倒出吸收液),防止样品污染。

(七)采样时,应当按要求采集空白对照样品,同一检测项目同一批次样品至少采集3个空白对照样品。

(八)采集样品应有唯一性标识。

(九)现场采样记录应当实时填写,并经用人单位陪同人逐页签字确认。记录信息应当至少包括检测任务编号、样品名称、样品编号、采样点或采样对象、采样设备名称及编号、生产状况、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采样起止时间、采样流量、环境气象条件参数(温度、湿度、气压)、采样人、陪同人等相关信息(现场采样记录表和现场测量记录表参照附件4和附件5)。

(十)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及特殊要求的项目外,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对现场采样情况进行拍照(摄影)留证。因故不能拍照(摄影)留证的,需用人单位书面确认。

第十一条 样品运输应当保证样品性质稳定,避免污染、损失和丢失。对于不稳定的样品,应采取必要措施妥善保存。

空白对照样品应当独立包装,与采集样品一并放置、运输、储存。第十二条 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加强样品接收、流转管理,保证各环节受控。样品接收人员检查并确认样品标签、包装完整后,填写样品交接记录。样品有异常或处于损坏状态,应如实记录,采取相关处理措施,必要时应重新采样。

样品交接记录至少应当包括检测任务编号、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样品状态、样品数量、样品保存条件、交接日期、交接时刻、交接人员等信息。

第十三条 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根据检测方法的要求,对采集样品、空白对照样品进行预处理。样品应在检测方法要求的有效保存期限内完成预处理和测定。

第十四条 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样品测定:

(一)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批准的检测方法进行样品测定。

(二)仪器设备性能应当满足检测方法的要求,且通过计量检定或校准,并在有效期内。

(三)实验室环境条件应当满足仪器设备使用和检测方法要求。对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天平室、理化分析室、热解吸室等,应当按要求对环境条件进行控制并实时记录相关参数。

(四)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仪器设备操作,记录仪器使用时状态、使用日期、样品名称、样品编号、使用人等信息。

(五)标准物质及化学试剂、试验用水等应当满足检测方法要求,并保证其质量。标准物质及化学试剂使用、配制应当实时记录,记录应当完整、清晰,记录内容应当至少包括标准物质或化学试剂的名称、批号、生产单位、配制时的环境条件、配制浓度、配制方法、配制日期、配制人等信息。标准溶液优先采用国家认可的标准物质进行配制,低浓度的标准溶液宜当日配制和使用。

(六)按照检测方法的要求配制相应的标准系列,制作标准曲线;标准系列应现用现制,不得使用过期的标准曲线进行分析。对同一天分析的不同检测任务的样品,使用相同标准曲线时,应当有可溯源的标准曲线使用记录。

(七)在样品测定前,应进行质控样品测定,测定结果满足质控要求后,方可进行样品测定。样品测定过程中,应根据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同一检测项目每分析10~30个样品应进行质控样品分析,检查分析条件的变动。质控样品测定结果应在质控标准值范围内,或在质控图控制线范围内。质控样品可直接外购或单独配制。如无质控样品,可采用加标回收率进行质量控制,加标回收率应保证在75%~105%。

(八)根据样品、空白对照样品的实验室分析结果和采样体积计算待测物浓度。

(九)对保存时限有要求需进行现场测定的样品,应按实验室资质认定的检测方法进行测定,使用的便携式仪器应在计量检定有效期内,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应满足检测方法的要求。现场测定应在对样品无污染的场所进行,环境条件应满足仪器设备使用要求和检测方法要求,并做好记录。

(十)实验室分析(包括现场测定)记录应当至少包括检测任务编号、检测项目、样品编号、检测依据、检测参数、检测日期、环境条件参数(温度、湿度、气压)、样品处理、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仪器设备条件参数、标准物质、标准曲线、质控样品、检测结果等信息(实验室分析记录表参照附件6)。

第十五条 检测结果处理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一)应当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数值转换,并记录转换过程。

(二)应当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数值修约。

(三)检测结果按照以下原则表示:

1.职业接触限值为整数的,检测结果原则上应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职业接触限值为非整数的,检测结果应比职业接触限值数值小数点后多保留1位。

2.当样品未检出时,检测结果表示为小于最低检出浓度,最低检出浓度至少保留1位有效数字。

3.当空白对照样品未检出时,检测结果表示为未检出。

(四)不得随意剔除有关数据,人为干预检测结果。当出现可疑数据需舍弃时,应分析原因并说明理由。

第十六条 检测工作中的各种原始记录应当使用受控的记录表格,及时、如实记录。记录信息应当全面、清晰、完整,按要求书写、复核、签字。记录划改应当规范,采用杠改方式,并由划改人签字或盖章。

第十七条 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向用人单位(或委托单位)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样式见附件7):

(一)检测报告应有唯一性标识,页码和总页数标识,表明检测报告结束的标识。

(二)检测报告应当有资质认定标识,技术服务机构公章或检测专用章,并加盖骑缝章。

(三)检测报告应注明检测类别。分次完成的定期检测项目,应当注明当次检测范围。

(四)检测报告内容应当完整、规范、信息全面,至少包括用人单位名称和地址、技术服务机构名称、检测任务编号、采样点或采样对象、采样日期、采样时间、采样方式、仪器设备名称及编号、检测依据、检测日期、检测结果、审核人、授权签字人等信息。

(五)定期检测报告除列出检测结果外,应按照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汇总检测结果,并给出是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的结论,分析超标主要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建议。

第十八条 技术服务机构应当通过以下措施加强检测工作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体系文件应涵盖检测工作的全部程序和内容,满足检测工作的质量要求,具有可操作性。

(二)仪器设备应当按要求进行计量检定或校准,定期实施期间核查,并做好维护、保养。

(三)制定和实施内部质量控制计划,通过空白对照、比对、样品复测、加标、质控样品分析等方法加强内部质量控制。

(四)定期参加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等外部质量控制活动。

(五)制定人员培训、监督检查、仪器设备计量检定或校准、仪器设备维护保养、期间核查、内审、管理评审、质量控制等计划,并严格实施。

(六)检测工作各环节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均应当按要求进行审核,并有质量监督记录。审核人需经授权并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第十九条 检测工作结束后,应将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资料按要求归档保存,保证检测过程可溯源。检测档案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技术服务合同(或协议)。

(二)合同评审记录。

(三)现场调查、工作日写实等相关原始记录。

(四)现场采样和检测计划及审核记录。

(五)现场采样记录、现场测量记录、样品接收流转保存记录、实验室分析记录、原始谱图及计算过程记录等相关原始记录。

(六)技术服务过程影像资料。

(七)检测所需的技术资料。

(八)检测报告及审核记录。

(九)其他与检测相关的记录、资料。附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规范》

下载《技术转移工作快讯》2011_第三期_(总第二十六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技术转移工作快讯》2011_第三期_(总第二十六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