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碰触世界最难解的外交难题引热议(精选)
中国碰触世界最难解的外交难题引热议
2013-5-8 6:38:38 来源:2013年05月07日 13:12:05 环球时报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6日抵达上海,开始对中国展开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中国成为他今年初竞选连任以来首个正式访问的国家。同一天,正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在北京受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接见,这是习近平3月当选国家主席以来首次会晤中东领导人。巴以这对“宿敌”的领导人罕见地同时访问一个国家,让做出这一大胆政治设计的东道主中国吸引了别样目光。美联社称,同时接待巴以两国领导人表明中国渴望在中东发挥更大的作用,该地区也是中国追求市场、资源和外交影响力的一部分。面对巴以冲突这个“世界最难解的外交难题”,中国开出的药方会有多大效力?虽然并不认为中国手中攥着开启中东和平之门的金钥匙,但在分析人士看来,中国碰触这一问题的力度本身已经凸显中国外交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美国《华盛顿邮报》评论说,中国调停巴以和谈是个好兆头,不管结果如何,都表明中国希望成为负责任的全球大国。
巴以领导人同时来中国
“当空袭叙利亚的硝烟还没有散去,人们对以色列实施空袭行动的意图议论纷纷、对内塔尼亚胡下一步要干什么展开各种猜测时,以色列领导人却已轻松地呼吸着中国的空气,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埃及人报》6日这样报道内塔尼亚胡访华的消息。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称,尽管以色列5日空袭叙利亚引发紧张,内塔尼亚胡6日还是抵达上海,开始为期5天的访华之旅。在上海的两天他将聚焦经济问题,8日他将前往北京,与中国领导人举行政治会谈。
早内塔尼亚胡一步的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6日已经实现与中国领导人的会谈。法新社报道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6日在北京会见阿巴斯。阿巴斯访问为期3天,将于7日结束,与内塔尼亚胡的访问时间有所重叠。在举行欢迎仪式后,习近平称赞阿巴斯始终坚持和平这一战略选择,在巴勒斯坦人民中和国际社会上赢得广泛支持。阿巴斯对中国现在拥有的世界地位和所采取的政策表示赞赏。路透社报道说,中国外交部声明称,习近平呼吁阿巴斯同以色列开展和平谈判。习近平表示,巴以双方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坚持走和谈之路。习近平提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四点主张,其中包括承认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同时以色列的生存权和合理安全关切也应该得到充分尊重。
“中国几乎在同一时间接待作为冤家的巴以双方领导人,这种现象极其罕见。”“阿拉伯新闻网”评论说,中国这一外交姿态表明,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想在巴以问题上有更多外交建树。它也凸显出北京的“外交块头”在加大,折射出中国的外交“主体意识”在增强。美联社6日称,中国传统上一直在中东外交上保持低调,但近年来作为其追求市场、资源和外交影响力的一部分,中国试图在该地区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巴以谈判陷入僵局已经4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如果巴以两国领导人有在华举行会面的意愿,中方将提供必要的协助。
不过外界普遍预计,巴以领导人这次恐怕不会在中国实现会面。法国国际广播电台6日称,阿巴斯和内塔尼亚胡两人在华同时出现,在外人看来颇有“不是冤家不聚头”的意味,但外交渠道的信息显示他们不会碰面。英国广播公司称,两人预计不会同时在一个城市,内塔尼亚胡将在星期三由上海前往北京,届时阿巴斯应该已经结束对华访问。
双方访问的目的也有很大不同。《纽约时报》报道称,阿巴斯访华前表示,他将请中方利用同以色列的关系消除阻碍巴勒斯坦经济发展的障碍。目前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面临财政困难。以色列同中国的外交关系重点则是更大范围的中东安全问题,特别是伊朗核计划和叙利亚持续恶化的局势等问题。《耶路撒冷邮报》6日说,内塔尼亚胡访华的重点在于推进经济关系,打开中国市场。他在来华的飞机上表示,促进对华贸易是以色列重要的国家利益,中国可以成为以色列经济增长的引擎。
“如果巴以首脑在第三国碰面,往往意味着双方有重大政治突破。目前看来,条件还未成熟。不过,无论巴以首脑这次能否碰面,他们同时访华都意义深远。”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李绍先6日对《环球时报》说。他表示,当今世界有能力和影响力把巴以首脑同时邀请来访问的国家很少,双方几乎同时应邀来华本身就体现了中国外交实力的增强。而且,中国外交如今已不是简单为巴以双方“传话”,而是施加适度的中国影响力,为巴以和平进程提供建议。习主席的四条主张其实是指出了巴以问题的出路在哪里,需要坚持什么原则来解决,具体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需要哪些国际力量的支持。以色列驻华使馆新闻发言人潘立文6日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以色列政府非常欢迎中方在促进巴以和平、促进巴以对话方面的主张、提议与安排。
碰触难题展现外交主动
“中国希望调停巴以对话为何是大好消息”,《华盛顿邮报》以此为题说,中国在中东的许多措施被西方视为“破坏者”,钻美国和欧洲主导的国际体系的漏洞,比如支持苏丹政府,反对国际制裁叙利亚,从伊朗购买大量石油等。而斡旋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行动显示,中国可能正更认真地维护国际体系,而非“搭便车”。文章称,中国外交政策从利用国际体系的破坏者到利益攸关者,意味着美国全球领导作用缩水。这在华盛顿引发不安,但实际上对美国利益并非坏事。正如美国学者约翰·伊肯伯里所说,我们惯于在国际问题上与中国不一致,但有时候,中国需要维护美国主导的体系,而非破坏。在巴以调解问题上,中国的利益转向,与美国更加一致。在朝鲜半岛已经有此迹象。
美国《洛杉矶时报》的文章称,中国一直在加强自身在中东地区的存在,包括参与联合国在黎巴嫩等地的维和活动。但中国的活跃举动并非出于利他主义,而是确保持续获得中东能源。中国不太可能很快为中东地区稳定做出有意义的贡献,中国在动荡的中东仍是一个边缘行为者。德国《柏林日报》6日说,此前中国一直被批评不关心国际事务,此次巴以领导人同时访中国,展示了中国的外交主动。虽然美国在中东地区仍占据不可代替的位置,但中国的崛起或许能帮助改变这种僵局。
对任何人来说,调停巴以冲突都是严峻挑战。1993年在美国总统克林顿斡旋下,时任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在白宫与以色列总理拉宾正式签署巴以奥斯陆和平协定,实现历史性握手。但此后拉宾遇刺,巴以和谈屡屡碰壁。美国《野兽日报》3日说,大多数观察家认为,目前巴以和平进程即便还能苟延残喘,也不过是靠呼吸机维持。在奥斯陆协议20年后,迫切需要新思维解决巴以问题。
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6日对《环球时报》表示,中国新领导层在执政不到两个月时间就敢于“碰”世界外交难题,这本身就体现了中国外交实力的增强。除了美国,中国是巴以首脑愿意同时访问的唯一国家。这也说明中国在推进中东和平进程方面的影响力,体现了中国在承担国际责任、推进中东和平与巴以和谈方面的确“有所作为”。至于巴以首脑是否在北京碰面,北京很可能会讲究“外交大智慧”,多做实事,多铺垫。中国人在和平的典礼上负责“放鞭炮”,把剪彩的光环留给美国,因为美国依然实质上掌握着巴以和谈的“钥匙”,是巴以和谈的主导政治力量。
《华盛顿邮报》说,中国在调解巴以和谈上也许既无经验也无技巧,毕竟这是世界最困难和最难解的国际争端之一,你不应对2013年签署“长城和平协议”过分期待。这并非打击中国,美国近来也没取得什么突破。但关键是北京希望,或者看起来是在弥补国际分歧而非为了自己的利益钻空子。
中国有独特的优势
在日本《外交学者》看来,中国斡旋中东和平有自己的优势。报道称,如果美国真想推动巴以问题解决,就应呼吁中国同美国一道努力。事实上,中国在很多方面都能很好地配合美国推进巴以和平进程。中国能弥补华盛顿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最大不足,那就是华盛顿拒绝与包括哈马斯、真主党和伊朗在内的一系列重要行为方接触。中国则能填补这个空白。中国最大的贡献或许在于有能力提高巴勒斯坦的经济。没有国家能像中国一样更好地帮助巴勒斯坦发展经济,正如非洲的实践所展示的那样,中国向不稳定国家注入大规模援助和投资的能力是无与伦比的。而且中国对中东的能源依赖在上升,推动解决巴以冲突这样重大的国际安全问题能向世界发出信号,告诉国际社会,为什么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成为领导者是件好事。
不仅如此,中国与以色列也保持了友好关系。2000年,以色列曾准备向中国出售空中预警机,后来在美国的阻挠下计划搁浅。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称,北京同巴勒斯坦数十年来一直保持紧密关系,近年来,北京也同以色列不断培育关系,特别是在国防领域。对于内塔尼亚胡这次访问,以色列官方和舆论都非常重视。《耶路撒冷邮报》6日提出多条建议:仔细了解中国领导人的个人情况;谈及伊朗时,最好不要说“你们应当如何如何”,而是说“我们认为”;不要让中方感到惊诧或难堪;表达观点时,应当清晰地表明这是以色列的立场而非对中国的要求。
(驻埃及、以色列、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黄培昭 陈克勤 青木 记者 魏莱 魏辉 甄翔 柳玉鹏)
第二篇:史上最严有偿家教禁令引热议 超半数网友点赞支持
史上最严有偿家教禁令引热议 超半数网友点赞支持
2014年4月11日新浪无锡
昨天,无锡市教育局出台了无锡“史上最严”有偿家教禁令,按照规定,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开除或者解聘合同处分,还明确了对有偿补课监管不严学校的处罚。新浪无锡新闻官方微博@无锡24小时 发起“无锡史上最严有偿家教禁令出台,你怎么看?”的调查,引发网友激烈讨论。截至4月11日下午4点,已有119名网友参与调查,其中58%的网友为禁令点赞,表示孩子学业要减负,老师把精力用在课堂;16%的网友反对禁令,认为孩子确实有补课的需求,有偿家教是家长和老师你情我愿的事情;而26.1%的网友则认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样的禁令发布容易执行难。
网友@家美中白鸽 对禁令表示了支持,他认为:“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实一起,严肃处理一起”如果真的这样,有偿家教一定会消失的!网友@梦溪_david_huang 还@了自己的小伙伴,欢呼孩子的春天到来了。网友@竹月花影 支招说:希望把校长的责任也列进去,希望学生作业量、校内活动课的考核也能有类似的禁令并严格执行。
与此同时,也有网友认为禁令很难起作用。网友@笨笨小q 直言,规定是很严格,但执行力度能做到吗?不改变现有的学习制度,这规定也只是一纸空文!网友@仗镜走天涯 表示“请家教的基本不会举报。”网友@俞宝LL 则认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管不住的。更有一部分网友认为,只要中高考的独木桥还在,这样的禁令只会把孩子推向教育机构,并不能真正减轻孩子的负担。网友@经世-微言 表示上家教是无奈的选择:谁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轻松快乐点,问题的关键是没有好的成绩,上不了好学校就可能没有好的就业、就没有好的生活!网友@无情是水 则认为,与其去训机构,还不如学校老师让人放心。主要是任职老师对孩子的学习和学校的教育知根知底,并更有责任心。
您对无锡“史上最严”有偿家教禁令的出台持什么态度?欢迎继续通过新浪微博和我们互动,我们将持续关注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篇:世界热评中国新一届政府最关注经济官员人选
世界热评中国新一届政府最关注经济官员人选
2008-03-20 14:43
中国新一届政府在3月17日下午产生了,主要成员中“新面孔”几乎占到一半,这使得以稳健著称的中国政府,给外界以耳目一新的印象。不过外界最关注的还是这届政府面临的不同寻常的考验。美国彭博新闻社这样写道:中国的新领导人们继承的是“一个在2007年扩张了11.4%的经济”、“在今年2月飞增了8.7%的通胀”和“创过去5年来增长新低的出口额”;而媒体普遍认为“奥运”和“民生”将是中国政府今年面临的工作焦点。对于中国政府内部一些部委和人事的调整,外界的反应大多是积极的。专家认为,新一届政府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年轻、学历高,这将使中国政府具有更宽阔的视野。
最关注经济官员人选
日本共同社17日评论说,政府各部长中,引人注目的是起用资深人士,留任较多,明确表现出政策的连续性。在新任副总理中,作为吴仪和曾培炎的后任,来自广东省的张德江和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的前北京市长王岐山当选。
美联社17日以“中国任命新部长,包括未来可能的总理继任人选”为题报道说,今年人大会议关注的焦点问题集中在解决通货膨胀,筹备8月召开的奥运会。作为一名有经验的执政者,中国总理温家宝领导着降低食品价格,有效控制通货膨胀率的工作,并已经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比如冻结食品价格,发展生猪、谷物等以缓解市场短缺。
彭博新闻社写道,“负责管理金融和经济的中国新任副总理王岐山面临的是11年来中国最高的通胀率”。报道说,王岐山曾经在1994年协助时任副总理的朱镕基控制当时高达24%的通胀率。而这项工作在今天看来只会更艰巨,因为中国的经济规模几乎是当时的5倍,中国的贸易在今天更多地受到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而这些并不是中国政府能够调控的。
路透社和美国福布斯网站也都特别关注到中国政府中经济官员的人选。路透社报道的标题突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获得连任,《福布斯》杂志网站则突出张平将担当起为中国改革发展道路做规划的重任。
预言2008年机遇与挑战
中国的庞大的人口数目、巨大的经济规模,以及与西方既紧密又复杂的关系,令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感叹中国的国家治理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埃及著名大学赫尔万大学政治科学系教授塔伊布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的改革到了关键时刻,需要通盘考虑和全面规划的大事很多,这关系到中国的前景。他强调说,中国领导人是“富有智慧”的领导人,“脑子是转动的”,肯定会把中国带向一个“更加明亮的境地”。
印度德里大学知名中国问题专家曼杜-巴拉教授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两会更加民主,来自各阶层的声音都得到反映。”她认为,台湾问题将是最大的挑战。在经济领域,缩小贫富差距,使社会均衡发展也是一大任务。
越南通讯社北京分社社长阮春正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新一届中国政府在未来5年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机遇。首先政府机构改革本身就是一个挑战,管理方式要向更加精细的方向转变。国务院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问题在于如何把它变成现实。人大的立法已经提出要更关注民生,所以新政府也肯定更加注重那些与人民关系紧密的工作。阮春正表示他对农业问题很关注,因为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应该更注重粮食安全。
日本《产经新闻》17日发自北京的报道说,中国新政府首先面临的课题是控制通货膨胀、重视住房、环境等与人民生活直接相关的问题。本届政府将与上届政府一样,坚持重视经济、民生的方针。温家宝获得高票连任,表明他在过去5年的业绩得到很高评价。《每日新闻》则称,中国领导人在第二任期中将继续实施救助弱者的政策。
曾在中国工作的德国人鲍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作为管理一个大国,中国政府已表现很出色,特别是经济发展上。他认为,北京奥运会的成败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世界考验中国,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良好形象的机会。德国外交协会中国问题专家卑斯克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今后5年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一是通胀;二是全球经济失衡、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国际金融市场风险;三是内政问题,如反腐败;四是国家的稳定问题等。
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北京分社社长柯舍夫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在奥运年将面临很大压力,这是正常现象。“少数对中国不友好的势力在利用每个机会进行破坏,有胡乱报道的、有报道不对的”,“但是,大多数人和大多数国际舆论还是高度评价中国政府对奥运会的努力”。柯舍夫认为,民生是中国今年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也是政府采取措施步伐最大的。一位英国记者也向《环球时报》记者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说:“从几年前开始,民生问题就成为中国政府工作的重点,尤其是农村发展、低收入群体、生产安全等等。今年两会将这些问题更系统地提出来了,其中比较新的是通货膨胀。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今年工作的蓝图,把通货膨胀放在那么突出的位置是很罕见的。”
面临“更加透明”的需求
中国新政府诞生在信息透明前所未有的时代,这也被一些外国记者注意到了。柯舍夫认为,随着中国的开放度越来越高,中国政府正面临着信息更加透明化、公开化的新工作环境,那位英国记者也指出,“对信息透明化的需求不仅来自国际,很大程度也来自国内”。柯舍夫在中国扩大信息开放度上体会很深。“我从2004年就开始采访两会,感觉中国的信息公开化程度越来越高。这
次两会,几乎所有的重要资料都是公开的、都是能拿到的。所有重要部门的领导人,记者对他们采访都是没问题的。比如对商务部部长的集体采访,他非常坦率和公开,所有中国遇到的问题都谈得很清楚。”柯舍夫还说,拿中国和俄罗斯相比,他觉得俄罗斯不如中国更透明。
英国记者表示,“中国管理这么大的国家是很难的,任何一个政府都会感到压力很大”。柯舍夫也认为:“管理这样的国家难度挺大的。对行政机构来说,权力太分散不行,太集中也不行。这次的中国国务院机构改革就比较符合自己的特色,但这种改革不会是最后一次,每一次改革都要符合经济形势的变化。”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美国记者表示,前一届政府已经非常“职业”,现在越来越少给记者们带来一些“很突然”的消息。主要因为,政府的工作越来越制度化,平时就会不断有新的政策出台,而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到两会上来解决。他认为,新政府应该加强在教育和医疗方面的投入。此外,司法建设也应该加强,应该让中国老百姓感到法律是可以保护他们的,而不是只保护那些有权有势的人。
越南与中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上有很多共同点。阮春正说,越南的几届政府也不断推进机构改革。比如,把以前与农业有关的零散的水利部、林业局等集中起来成为一个农业和农村发展部。中国和越南的政府机构都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政府机构的组织都还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是改革应该逐步进行,不能急于求成。而且还应该向其他国家学习。中国的各种数据比以前大了很多,遇到的问题也比越南要更加复杂。
新政府“稳定中有新意”
印度的曼杜-巴拉教授称赞说:“新当选的副总理以及很多部长都有很高的学历,来自多个专业领域,知识型、专家型领导集体正在形成。”她认为,这标志着中国正在向建设知识社会和法治社会努力。
《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埃及政府官员对中国这次部委重组表示理解和赞赏,认为这样做无疑重组了原有的职能资源,更科学化、合理化,可以使政府部门更加高效和有序地运作等。埃及环保署一位要求不透露其名字的官员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中国这次新成立了环保部,证明中国开始更加重视环境保护了,这是“与世界接轨的表现”,他说,在他的脑海中,中国的长江应该是清澈的。
来自古巴拉美通讯社的记者埃尔南德斯评价新一届中国政府的新老组合是“稳定中有新意”。埃尔南德斯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设立新的环境保护部说明中国政府领导人的选举和重组是“与时俱进”的。此外,埃尔南德斯还提到,两岸关系非常敏感微妙,这也是新一届政府一分一秒都不能放松的问题。虽然中国已在国际社会中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友好关系网,但是中国如何处理与美国这样的大国以及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依然很重要。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新一届政府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年轻、学历高。数位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领导人进入了国家最高领导层;还有几位拥有博士学位。过去的政府领导人大多数是工科专业毕业的,现在有更多的文科专业领导人出现在政府组成人员名单中,使得新一届政府拥有更宽阔的视野,不仅具有处理经济事务的能力,也具有处理社会事务和其他事务的能力。相当多的新一届政府成员都拥有良好的执政经历,主持过一个省或市的具体工作,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从事中央工作。此外,很多部长都有优秀的专业背景,将对他们完成行业管理的工作起重要作用。他还说,新一届政府的选举更加注重民意,坚决杜绝“带病上岗”,例如坚决防止提拔那些经济上有问题的领导干部。(于青 青木 任彦 黄培昭 段聪聪 王亮亮环球时报 2008年0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