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吴式太极拳八十三式拳谱及326个分动名称

时间:2019-05-15 03:40: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统吴式太极拳八十三式拳谱及326个分动名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统吴式太极拳八十三式拳谱及326个分动名称》。

第一篇:传统吴式太极拳八十三式拳谱及326个分动名称

传统吴式太极拳83式拳谱及326个分动名称

东振王于2014年2月24日星期一 编制 第一段 [十式] 无极势(预备势)自然步站立 全身放松 下颌微收 眼前平视

第一式 太极起式(4动)1左脚横移 2两脚平立 3两腕前掤 4两掌下采

第二式.揽雀尾(8动)

1左抱七星 虚步抱掤 2右掌打挤 左弓步挤 3右抱七星右虚步七星 4左掌打挤 右弓步挤 5右掌回捋 坐身回捋 6右掌前掤 右掌上挒 7右掌后掤 坐身反采 8右掌前按

第三式 斜单鞭(2动)1右掌变勾 撤步捏勾 2左掌平捋 马步平捋

第四式 提手上式(4动)

1半面右转 虚步抱掤 2左掌打挤 右弓步挤 3右掌变勾 捏勾提腕 4右勾变掌 收脚撑按

第五式 白鹤亮翅(4动)

俯身按掌 2向左扭转 3左掌上掤 4两肘下垂 屈膝坠肘

第六式 搂膝拗步(12动)

1左掌下按 转身提按 2右掌前按 弓步搂推 3右掌回捋 4左掌前掤 虚步抱掤

5左掌下按 虚步提按 6右掌前按 弓步搂推 7右掌下按上步提按 8左掌前按 弓步搂推 9左掌下按 上步提按 10右掌前按 弓步搂推 11右掌回捋 12左掌前掤 坐腿前合第七式 手挥琵琶(2动)1左掌前掤 弓步前推 2左掌上掤 收脚上举 第八式 上步搬拦锤(4动)

1左掌下合 屈膝合按 2左掌前掤 弓步搬抹 3左掌回捋(拦)后坐回捋 4右拳前伸弓步打捶

第九式 如封似闭(2动)1右掌回捋 后坐抽收 2两掌前按 弓步前按

第十式 抱虎归山(4动)

1双掌前伸 2两掌展开弓步展掌 3两掌上掤 4两肘下垂屈膝合腕 第二段 [十五式] 第十一式 左右隅步搂膝(4动)1左掌斜搂 上步提按 2右掌斜按 弓步搂推 3右掌回捋转身提按 4左掌斜按 弓步搂推

第十二式 隅步揽雀尾(6动)1 左掌翻转 2右掌前按

3右掌回捋 坐身回捋 4右掌前掤右掌上挒 5右掌后掤坐身反采 6右掌前按

第十三式 斜单鞭(2动)1右掌变勾 撤步捏勾 2左掌平捋 马步平捋

第十四式 肘底看锤(2动)1左掌前伸 弓步展勾 2左肘上提 虚步看捶

第十五式 倒撵猴(6动)1两拳变掌 虚步提按 2左掌前按 退步搂推

3左掌下按 虚步提按 4右掌前按 退步搂推 5右掌下按 虚步提按 6左掌前按 退步搂推

第十六式 斜飞式(4动)

1左掌上掤 立身展臂 2左掌下捋 提脚合臂 3左脚前伸马步合掌 4左肩左靠 弓步分展

第十七式 提手上式(4动)同第四式

1半面右转 虚步抱掤 2左掌打挤 右弓步挤 3右掌变勾 捏勾提腕 4右勾变掌

第十八式 白鹤亮翅(4动)同第五式

俯身按掌 2向左扭转 3左掌上掤 4两肘下垂 收脚撑按

第十九式 搂膝拗步(2动)1左掌下按 转身提按 2右掌前按 弓步搂推

第二十式 海底针(2动)1右掌前指 后坐挑掌 2右掌下指 丁步下插

第二十一式 扇通背(2动)1两掌前伸 起身上挑 2左掌前按 马步架推 第二十二式 撇身锤(2动)1左掌右掤 转身擎捶 2右肘下采 弓步撇捶 第二十三式 卸步搬拦锤(4动)

1左掌前掤 卸步搬抹 2左掌左掤 3左掌回捋虚步拦掌 4右拳前伸 弓步打捶

第二十四式 上步揽雀尾(6动)1右拳松转 上步转拳 2右拳变掌 弓步伸展 3右掌回捋 坐身回捋 4右掌前掤 右掌上挒 5右掌后掤 坐身反采 6右掌前按

第二十五式 正单鞭(2动)1右掌变勾 2左掌平捋 马步平捋 第三段 [十七式] 第二十六式 云手(6动)1左掌下捋 2左掌平按

3右掌平按 4左掌平按 5右掌平按 6左掌平捋

第二十七式 左高探马(2动)1两掌虚合 转身合掌 2两掌右伸 隅步左探 第二十八式 右分脚(4动)

1右掌回捋 弓步穿抹 2 两掌交叉 合臂下劈 3两掌高举提膝上架 4两掌平分 分脚劈掌 第二十九式 右高探马(2动)1两掌虚合 转身合掌 2两掌左伸 隅步右探 第三十式 左分脚(4动)同右分脚 方向相反

1左掌回捋 弓步穿抹 2 两掌交叉 合臂下劈 3两掌高举 提膝上架 4两掌平分分脚劈掌 第三十一式 提膝转身蹬脚(4动)

1两拳交叉 2提膝转身 3两掌高举 4两掌平分

第三十二式 进步栽锤(6动)1左掌下按 2右掌前按 <1和2为左搂膝拗步>

3右掌下按 4左掌前按 〈3和4为右搂膝拗步> 5左掌下按 6右掌下栽 左弓步栽捶

第三十三式 翻身撇身锤(2动)1右拳上提 转身擎捶 2右肘下采 弓步撇捶 第三十四式 右蹬脚〈翻身二起脚〉(6动)1翻掌出步 2两掌右伸

3右掌回捋 弓步穿抹 4两掌交叉 合臂下劈 5两掌高举提膝上架 6两掌平分 分脚劈掌 第三十五式.左右打虎(4动)

1两掌合下 撤步下捋 2两拳并举弓步贯冲 3两掌回捋 撤步下捋 4两拳并举 弓步贯冲

第三十六式 提步展胯蹬脚(2动)1两拳高举 2两掌平分

第三十七式 双风贯耳(2动)1两掌下采 屈膝后手 上步分落 2两拳相对 弓步贯拳

第三十八式 披身蹬脚(4动)

1两拳右转 2两拳交叉1和2为歇步裹拳 3两拳高举 4两掌平分 蹬脚劈掌 第三十九式 转身展胯蹬脚(4动)

1左脚右转 转身展胯 2两掌变拳 丁步抱拳 3两拳高举 4两掌平分 蹬脚劈掌

第四十式 上步搬拦锤(6动)1右掌下按 2左掌前按

3左掌回按 4左拳前挤 5左掌回捋(拦)后坐回捋 6右掌前伸 弓步打捶

第四十一式 如封似闭(2动)1右掌回捋 后坐抽收 2两掌前按 弓步前按

第四十二式 抱虎归山(4动)

1双掌前伸 2两掌展开弓步展掌 3两掌上掤 4两肘下垂 屈膝合腕

第四段 [七式] 第四十三式 左右隅步搂膝(4动)

1左掌斜搂 上步提按 2右掌斜按 弓步搂推 3右掌回捋 转身提按 4左掌斜按弓步搂推

第四十四式 隅步揽雀尾(6动)1 左掌翻转 2右掌前按

3右掌回捋 坐身回捋 4右掌前掤 右掌上挒 5右掌后掤 坐身反采 6右掌前按

第四十五式 斜单鞭(2动)1右掌变勾 撤步捏勾 2左掌平捋 马步平捋

第四十六式 野马分鬃(12动)

1两掌内合 虚步抱掤 2右掌下采 3右脚横移 马步合手 4右肩右靠 弓步靠分 5左掌回捋 6左肩左靠 7左掌回捋 8右肩右靠 9两掌内合 又称看式 10右掌下采 11右脚横移 12右肩右靠 第四十七式 玉女穿梭(20动)

1右掌翻转 提脚穿手 2左掌斜掤 隅步托架 3左掌反采后坐旋架 4右掌前按 弓步架托 5左掌右转 6右掌斜掤 7右掌反采 8左掌前按 9两掌内合 10右掌下采 11右脚横移 12右肩右靠 13右掌翻转 14左掌斜掤 15左掌反采 16右掌前按 17左掌右转 18右掌斜掤 19右掌反采 20左掌前按

第四十八式 进步揽雀尾(8动)

1两掌斜按 2两掌下捋 3两掌前掤 4左掌打挤 右弓步挤 5右掌回捋 坐身回捋 6右掌前掤 右掌上挒 7右掌后掤 坐身反采 8右掌前按

第四十九式 正单鞭(2动)1右掌变勾 撤步捏勾 2左掌平捋 马步平捋 第五段 [十三式] 第五十式 云手(6动)1左掌下捋 2左掌平按

3右掌平按 4左掌平按 5右掌平按 6左掌平捋

第五十一式 下式(2动)

1右掌前捋 左弓前举 2 两掌回捋 转身平捋 仆步按掌

第五十二式 金鸡独立(4动)

1右掌前掤 弓步前穿 2右掌上掤 提膝挑按 3左掌前掤 落脚劈掌 4左掌上掤提膝挑按

第五十三式 倒撵猴(6动)右掌反按 松脚掖提 2左掌前按 退步搂推

3左掌下按 坐腿提按 4右掌前按退步搂推 5右掌下按坐腿提按 6左掌前按退步搂推

第五十四式 斜飞式(4动)1左掌上掤 立身展臂 2左掌下捋 提脚合臂 3左脚前伸马步合掌 4左肩左靠 弓步分展

第五十五式 提手上式(4动)

1半面右转 虚步抱掤 2左掌打挤 右弓步挤 3右掌变勾 捏勾提腕 4右勾变掌

第五十六式 白鹤亮翅(4动)

1俯身按掌 2向左扭转 3左掌上掤 4两肘下垂 屈膝坠肘

第五十七式 搂膝拗步(2动)1左掌下按 转身提按 2右掌前按 弓步搂推

第五十八式 海底针(2动)1右掌前指 后坐挑掌 2右掌下指 丁步下插

第五十九式 扇通背(2动)1两掌前伸 起身上挑 2左掌前按 马步架推

第六十式 撇身锤(2动)1左掌右掤 转身擎捶 2右肘下采 弓步撇捶 第六十一式 上步搬拦锤(4动)1右拳前挤 2右拳左旋 3左掌回捋虚步拦掌 4右拳前伸 弓步打捶

第六十二式 上步揽雀尾(6动)1右拳松转 上步转拳 2右拳变掌 弓步伸展 3右掌回捋 坐身回捋 4右掌前掤 右掌上挒 5右掌后掤 坐身反采 6右掌前按

第六十三式 正单鞭(2动)1右掌变勾 2左掌平捋 马步平捋 第六段 [二十式] 第六十四式 云手(6动)1左掌下捋 2左掌平按

3右掌平按 4左掌平按 5右掌平按 6左掌平捋

第六十五式

高探马(2动)1左掌反采 左转收提 2右掌前掤 虚步推托 第六十六式 扑面掌(2动)1右掌回捋 屈蹲收手 2 左掌前按 弓步前按 第六十七式.十字摆莲(4动)

1左掌右捋 2 左掌继捋 3 右脚上提 4 右脚右摆 摆脚摆手 第六十八式 搂膝指裆锤(4动)

右掌下按 2 左掌前按 3左掌下按 4右拳指裆

第六十九式 上步揽雀尾(6动)1右拳前掤 2右掌前掤 3右掌回捋 4右掌前掤 5右掌后掤 6右掌前按

第七十式 正单鞭(2动)1右掌变勾 2左掌平捋 马步平捋

第七十一式 下式(2动)1右掌前捋 左弓前举 2 两掌回捋 转身平捋 仆步按掌

第七十二式 上步七星(2动)1右掌前掤 弓步前穿 2两掌上掤 虚步架掌 第七十三式 退步跨虎(2动)1两掌前掤 撤步按掌 2两掌回捋 右转平捋 丁步推掌

第七十四式 回身扑面掌(2动)1右掌右捋 转身旋臂 2左掌前按 弓步抱推 第七十五式 转身摆莲(4动)

1左掌右捋 2右掌回捋 1和2为转身摆掌 3右脚上提 4右脚右摆 3和4为摆腿拍脚

第七十六式 弯弓射虎(4动)

1两掌回捋 弓步按捋 2两拳俱发弓步提拳拧腰贯冲 3两掌回捋 同1 4两拳俱发 同2

第七十七式 上步挫捶(2动)1左拳翻转 2右拳前伸

第七十八式 拦雀尾(4动)1右掌回捋 2右掌前掤 3右掌后掤 4右掌前按

第七十九式 正单鞭(2动)1右掌变勾 2左掌平捋 马步平捋

第八十式 上步挫掌(2动)1左掌左伸 2右掌前伸

第八十一式 揽雀尾(4动)

1右掌回捋 2右掌前掤 3右掌后掤 4右掌前按

第八十二式 正单鞭(2动)1右掌变勾 2左掌平捋

第八十三式 合太极(2动)1右勾变掌 2两掌合下

吴式拳要点:〈掌〉五指自然舒伸,掌心微微前突,虎口尽量撑圆。食

<勾> 大食中指撮拢在一起,无名和小指附在中指内侧。

<隅步>前后脚内侧宽一个半脚长,前脚方向为斜前45-60度,两脚尖平行站在隅线上,如“曰”字型,为斜向前进。

〈正弓步〉前后脚横向间隔一脚长即同肩宽,前脚跟与后脚尖间距为

1-1.5脚长,后脚跟要外展,不可内收,如“日”字型,为直

向前进。在变转过程中,后脚跟可微内收,但不超过20度,并在定式时蹬成川字。

〈马步〉两脚间距为两脚长,前膝不能超过脚尖,两脚尖开约30度左右,尾闾垂直于两脚跟连线的中点上。

〈前进 后退〉要走内弧线,为川字步。

注:小斜体字为李秉慈所传的名称

第二篇:陈式太极拳新架八十三式拳谱口诀

陈太极拳新架一路83式拳谱口诀

陈式太极有渊源,王庭先祖传在前,陈鑫品三留真传,发科前辈创新拳。松活弹抖刚柔济,螺旋缠绕妙无比,动作舒展手法细,闪展腾挪无僵力。预备起式双足开,虚领顶劲呈自然,两耳听后立身正。双眼平视心气静。金刚捣碓精神敛,阴阳无偏太极现,全身缠绕螺旋劲,右拳捣碓顶精领。谁人不识揽扎衣,左屈右伸最神奇,千变万化由我运,两足平踏定根基。六封似闭周身合,合中寓开开中合,左足跟步虚实分,风吹杨柳天机动。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左右分,右勾左掌非马步,上下四旁扣如弓。金刚捣碓鬼神惊,心平气静把胯松,左手如鞭长空响,提膝震脚大地沉。白鹤亮翅要分明,右翅舒展击长空,两手引来搂风式,右足开步左要跟。斜行拗步气要沉,手要搂膝身法正,左足斜行开一步,左手成勾右为掌。初收提膝双插掌,右脚抠地身不晃,浑身猬缩似纯阴,阴中藏阳任人侵。前趟拗步抖威风,两足平开两手分,眼随右手中指转,转到定式神可接。接到斜行拗步时,圆转随意运鸿蒙,动中有静静藏动,乾坤正气运周身。再次初收精神聚,虚步点地手护胸,不收不见放中巧,灵猫扑鼠束其身。又到前趟拗步来,心空腹实裆要开,只要中间身法正,何惧周围有敌来。掩手肱拳劲要整,劲力要在腰间寻,前冲后顶劲对称,注意拳头莫握紧。金刚捣碓又一着,上打咽喉下打阴,震脚莫把双重犯,沉肩坠肘要记清。披身捶式最难传,松活弹抖全体现,顺逆缠丝步跟稳,蓄发相变要松沉。背折靠式不好练,左拳岔住在腰间,右肩下打七寸靠,背折一靠更无偏。青龙出水鬼神泣,转接灵敏无滞迹,右手撤回又一捶,此为太极变中拳。双推掌式腰要拧,右足上前左足跟,进步莫迟两掌推,不顶不延妙手传。三换掌式彼难防,圆转自如在腰间,双手如运太极球,上轻下沉不倒翁。肘底看捶叶底花,右拳藏在左肘下,左足点地右踏实,好似仙桃悬肘下。倒卷肱式为退行,退中寓进步法精,左顾右盼车轮转,首莫仰俯脚莫颠。退步压肘击胸膛,敌欲能防非妙方,压肘同时要撤步,右肘后顶把敌伤。压肘后面接中盘,上击下打彼难防,向左滑步莫迟疑,左拦右按似斜飞。又到白鹤亮翅时,一引即进开右步,敞开门户虚左脚,右手再开亮白鹤。斜行拗步最有情,但看能明不能明,天机活波妙自生,身躯辗转在一心。闪通背式用法精,上步穿掌一气成,转身顶肘右退步,双掌下按气要沉。掩手肱拳又再现,浑身合下力千斤,劲源是从脚下起,主宰于腰达于手。六封似闭履采变,以柔克刚强中强,上引下松随敌意,进步双按封中闭。单鞭一式谁知晓,上下相合首尾保,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云手交替把门封,左右立圆护全身,脚随手运从后插,上下相随一气成。高探马式最精神,探马之前双手分,目送右手中指甲,转身拧腰胯要松。探马过后右擦脚,左脚盖步双手合,右脚上飞要过腰,右手击足要打平。左擦脚式要分清,右脚落步再拧身,单腿支地左脚飞,左手拍击响彻云。左蹬一跟要转身,右脚踏实基础稳,只见左脚半空悬,劲力先蓄脚再蹬。

前趟拗步类斜行,唯有两手是平分,深入虎穴用手探,敛臀圆裆膝要撑。击地捶泰山压顶,手领眼随身法正,左脚上步腿要缠,右手击地腰莫弯。顶肘翻身二起脚,扣裆拧腰虚实成,右脚蹬地双脚飞,腾空击打右脚背。兽头势样形象凶,右拳护在胸当中,活腰圆胯腰要塌,两拳缠绕右肘顶。左脚扫出旋风脚,右脚插步脚尖摆,右手穿掌先蓄势,双手交叉右转巧。右蹬一跟先活步,两手画圆落腹前,蹬腿先须把劲蓄,右脚掌要往右蹬。掩手肱拳发有声,右手出拳腕要平,肱拳须用腰膀力,震脚掩手意在先。小擒打势真正绝,右脚插步左足前,左足抬起再上前,双拳拧转打左前。抱头推山莫看轻,两手抱头弓步成,左掌偷从右掌下,双掌一推苦连天。推山过后三换掌,先推右掌柔藏刚,左右连换如风转,心气一发四肢动。六封似闭招势奇,转腰抱首封中闭,左脚收至与肩宽,虚步点地裆要合。声东击西是单鞭,出脚迈步似猫行,往左一导虚实换,左手一分应八方。前面有敌前招应,右拦左击似偷营,劝君有力休使尽,要防滑敌从后攻。后面来敌后招防,左拦右击要分清,双掌同时往右捋,右足后跟往下沉。野马分鬃难遮挡,左右分鬃把敌攻,进步侧身用穿靠,一引即进莫迟疑。六封似闭静犹动,虚实兼到忽现藏,静运无慌沿路缠,上下相随莫空谈。单鞭一条神威凛,精神百倍中气足,松裆活腰无滞迹,肌肤骨节处处张。一条鞭后双震脚,双手画圆到胸前,身端步稳两肩平,左脚蹬地双脚震。玉女穿梭入敌群,双足跃起掌击进,转引转出出重围,轻身直入众人中。揽扎衣独挡一面,阴阳开合乐无边,左手扎衣落腹前,我守我疆不亢卑。六封似闭变无穷,棚捋挤按须认真,两掌朝上过腹前,沉心静气双手封。右勾左掌单鞭成,两头卷曲备五弓,右手提勾如抽丝,人力运成夺天工。云手切忌头膀幌,两手转环往左行,双足插行步法奇,来回运气恒不已。摆脚跌岔四座惊,右脚一出扫千军,落地还须把脚震,左脚擦地百会顶。金鸡独立分左右,单腿支地哪敢敌,纵身直上手擎天,一手下垂似碧莲。左顾右盼倒卷肱,手脚缠丝退法精,活腰松裆两手转,四两拨动八千斤。退步压肘发劲难,刻刻留意在腰间,腰不拧时劲难发,再讲顶肘是空谈。中盘紧接压肘势,回首往后甩边拳,左勾右掌向前攻,目中无人似有人。白鹤亮翅羽毛丰,右脚内侧擦地行,双翅展开往上冲,切忌挺胸把腹收。斜行拗步身法正,旋腕转膀记在心,内外三合不能忘,下节不明颠覆生。闪通背式用法奇,右手穿掌击前敌,身后敌人如抱腰,顶肘翻身把敌袭。掩手肱拳由心发,拳力如风又如雷,心如火药手如弹,身似弓弦手似箭。六封似闭前后封,气聚于腕身手进,上动下随中部应,百骸筋节自相通。单鞭一条谁敢攻,一动全无抽扯形,只要顶精领得好,出手破敌如催草。云手双手领双足,一阴一阳互为根,一手一运一太极,抽脚拨腿犯大忌。转身翻掌高探马,旋腕转膀见真功,节节贯穿全身松,辗转随意见天真。十字摆莲上下攻,右脚扑步下盘稳,拧腰转脊双手缠,右腿一摆莲花现。

指裆捶直取要害,承上启下劲力整,左右逢圆运无方,右手一击破铜墙。白猿献果礼不轻,双拳护在胸当中,提膝莫忘内三合,步进身进意莫迟。又到六封似闭时,来往屈伸寓化工,一开一合精神倍,园转随意运鸿蒙。第七单鞭旨归宗,阴阳变化原无定,勾掌对应胸微合,双手一开谁能敌。就地生风雀地龙,左脚铺地左拳穿,双拳缠绕阴阳明,一缕浩然往下行。上步七星人人晓,丹田内转有谁知,神以知来智藏往,浑身一动似弹簧。下步跨虎更神奇,一实一虚足相异,足重手恭头容直,塌腰合裆跨虎背。转身摆莲似鹰扬,右脚单立原地旋,左脚里合如旋风,右脚外摆双掌拍。弓步发出当头炮,双拳一出奔敌胸,虚实倒换先蓄势,拳由心发向前冲。金刚捣碓世无双,大捶一捣鬼也慌,莫道捣碓是小技,刚中寓柔柔克刚。收式太极归无极,身椿端正两足并,心中一物无所著,平心静气双手垂。太极至理言难尽,练拳须把拳理明,明理还须从良师,口授心传无弊病。连贯圆活虚实明,阴阳开合记在心,松而不懈是关健.有弊须在腰间寻。阴阳无绐又无终,动则生阳静生阴,一手一运一太极,一动一静互为根。行拳须明缠丝劲,不明此理不明拳,劲以积日而有益,功以久练而后成。至于身法原无定,无定有定在人用,势虽不牟理归一,手领身随浩气行。欲知拳中奥妙意,早晚太极不离身,气宜直养而无害,延年益寿健身心。

第三篇:杨式24式太极拳教学拳谱及图谱[模版]

杨式24式太极拳教学拳谱及图谱

杨式二十四式太极拳拳谱

一、起势 左脚向左分开半步同肩宽 2 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似直非直肘关节微微的弯屈手心向下 3 两腿慢慢屈膝下蹲成马步。两掌至于腹前上身体保持正直两眼平视前方

二、野马分鬃〔三次〕

左野马分鬃 1 上体微向右转右胳臂环抱右胸前右手心向下左手心向上抱球状左脚收到右脚内侧。2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步脚跟先轻轻的着地重心向前移动到左脚成左弓步右腿自然蹬直两手随腰转自然分开左手与眼同高右手按在右胯边。

右野马分鬃(同左野马分鬃左右方向相反)左野马分鬃

三、白鹤亮翅 右脚向前跟半步两手左上右下抱球 2 上体后坐向右转腰右手上提至右额 3 左转成左虚步左手按在左胯边。

四、搂膝幼步〔三次〕

左搂膝幼步 1 上体微微左转再右转右手转至面前自然下落经右胯由右后方盪起 2 左脚尖收到右脚内侧 3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步脚跟先轻轻的着地重心向前移动到左脚成左弓步右腿自然蹬直左手经左膝搂过右手向前推按

右搂膝幼步(同左搂膝幼步左右方向相反)左搂膝幼步

五、手挥琵琶 右脚向前跟半步 2 右手屈臂后坐左手由左而上划弧到正前方3 左脚提起脚跟着地成左虚步

六、倒卷紘

右倒卷紘 1 上体右转两掌心向上左手在前右手经过腰向右后划弧与头同高 2 上体转正又臂屈肘于耳侧左脚后退一步左手向后收右掌向前推右脚跟随腰撵正 左倒卷紘(同右倒卷紘左右方向相反)右倒卷紘 左倒卷紘

七、左揽雀尾

上体右转两臂平举右掌心向上左掌心向下 2 上体继续右转右胳臂环抱右胸前右手心向下左手心向上抱球状左 脚收到右脚内侧。3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步脚跟先轻轻的着地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臂棚右手按于右胯侧 4 上体右转两手同时向下向后履 5 上体左转向正前方右手搭在左手腕左弓步向前挤 6 后坐左脚尖翘起两手分开致腹前 7 左弓步按掌

八、右揽雀尾(同左揽雀尾左右方向相反)

九、单鞭 上体左转两臂随腰运转左掌向外右掌向上 2 上体右转收左脚到右脚内侧左手由下而右右手由上而右划弧在右前方变刁手 3 左转身上步左手向左划弧 4 左弓步翻掌

十、云手 上体右转左手向右划弧到右肩右刁手变掌 2 上体左转至左前方时两手左压右穿同时收右脚到左脚右侧两脚平行距离约十公分(一一)3 上体右转至右前方时两手右压左穿同时左脚向左横开一步(二)4 重複23(三)2

十一、单鞭 1 上体右转收左脚到右脚内侧右手在右前方变刁手 2 左转身上步左手向左划弧 3 左弓步翻掌

十二、高探马

后脚跟半步上体右转双手翻掌掌心向上 2 右手经耳侧向前推掌左臂微收成左虚步

十三、右蹬脚 上体微微右转左手由右手背穿出两手交叉左脚提起向左前方踏出一 步 2 右脚收到左脚内侧两手胸前交叉 3 提右腿分手蹬脚

十四、双风贯耳

右腿屈膝两手掌心向上 2 右脚跟在右前方落地成右弓步同时两手掌变拳从右腿两侧向上向前 划 弧两拳距离与头同宽

十五、转身左蹬脚 上体左转两拳变掌向两侧划一个圆弧胸前交叉左脚收到右脚内侧 2 提左膝两掌转向外分手蹬脚

十六、左下势独立

左腿屈膝下垂右手刁手左腿成左独立步左手护右肩 2 右腿屈膝下蹲左腿向左侧伸直脚尖向正前方 3 左手由腹前向、大腿、小腿而脚(脚尖外撇和腿成直线)穿出 4 左腿前弓后腿蹬直刁手置与背后指尖向上挑起 5 右腿屈膝上提刁手变掌立掌向前挑起食指对鼻子左腿成独立步 左 手按在左胯侧

十七、右下势独立

右脚落在左脚侧约十公分处左脚跟内旋上体左转左手刁手右腿成 独立步右手护左肩 2 左腿屈膝下蹲右腿向右侧伸直脚尖向正前方 3 右手由腹前向、大腿、小腿而脚(脚尖外撇和腿成直线)穿出 4 右腿前弓后腿蹬直刁手置与背后指尖向上挑起 5 左腿屈膝上提刁手变掌立掌向前挑起食指对鼻子右腿成独立步 右 手按在右胯侧

十八、左右穿梭

左脚向左前方着地上体左转两手抱球收右脚于左脚内侧 2 上体右转右脚向右前方上步成右弓步两臂随腰转划弧成右架左推 3 上体右转两手抱球收左脚于右脚内侧 4 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上步成左弓步两臂随腰转划弧成左架右推

十九、海底针

右脚向前跟半步两手左上右下抱球 2 上体后坐向右转腰右手上提至右耳侧左手置于腹前 3 上体左转成左虚步左手按在左胯边屈膝下沉右手掌心向左指尖向 下斜插

二十、闪通臂

上体转正两手胸前相合左指贴右腕左脚收于右腿内侧 2 左脚向正前方踏出一步左腿弓右腿蹬成左弓步两掌心翻向外左手向前右手向上分开 二

十一、转身搬拦搥 向右向后转身两掌向外随腰右后转 2 收右脚两手在左侧抱球状右手握拳拳心向下(阴拳)3 右脚向右前方踩右拳从胸前搬压成拳心向上(阳拳)左手随右拳搬压到右肩前再左转按于左胯外侧4 上体右转左脚离地左手向前拦掌右拳向右后划弧到右后方拳心渐转成阴拳 5 上体左转正左腿前弓成左弓步左手立掌右拳变立拳向前攻出

二十二、如封似闭

两手翻转朝上左手贴于右肘 2 上体右转左转左弓步按掌 二十三、十字手 1 上体右转左脚内扣向正前方右手向右划弧 2 右脚外摆屈膝成侧弓步右手向右划弧 3 上体左转右脚内扣两手向下划弧 4 上体右转转正右脚收回与左脚平行距离一肩宽两手左内右外于胸前交叉成十字 二

十四、收势

两腕内转两手分开两臂慢慢落下至两腿外侧

杨式24式太极拳教学图谱

第四篇:“洪传”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及拳谱详解总结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动作名称及拳谱详解

第一势 金刚捣碓 势名考释:

金刚捣碓一势,取义为象形之类。势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臼,右手握捶下捣,如古代农家舂米之状,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加此二字,美化名字,更便记忆。亦可证明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不实。因道家创拳,决不能用佛语命名。其他流派太极拳均无此名。

要领: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金刚捣碓,而动作连接不同。第一势共7个动作。眼法以正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步法从自然步变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右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手法包括前掤、引掤,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裆,震脚等法。歌诀:

捣碓着法变无穷,掤采挤按学用精。马弓盘虚步十变,顺逆缠丝如游龙。

第二势 揽擦衣(揽扎衣)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作用的。陈氏原名揽擦衣。洪师因它的着法是从右外侧接手。截拦来劲,发劲迅速轻灵,擦衣而发,不是将对方揽在怀中的,故改为拦擦衣。

有人以戚继光拳经为据,妄改陈氏原名为懒扎衣,于陈氏理法不合。而且戚氏图像为右手高举,眼向左视,左手撩衣于后,与陈氏揽擦衣势不同,故不采用。

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揽擦衣,二路(炮捶)只有1个。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前两个动作的步法仍为上势金刚捣碓的小正马步,只是由于身体左右旋转,而变换腿部缠法,并未变步型;从第三动作起才变为右扑步,右侧马步,而成右弓蹬步。手法包括右下掤,右小采,右进步靠、肘、按、挤等法。

当年我学此势时,系左手按于左腰,现今习陈氏新架者,左手多合在腹前左侧,洪师改为合在心口前。歌诀:

揽擦衣先右下掤,右采左按进靠攻。随势肘按螺旋挤,体松气顺神要凝。第三势 六封四闭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动作的。封是封制对方的着法,使之无隙进攻;闭是关闭自己的门户,做到防守紧严。六封四闭就是既要保全自已,又要严防对方,便于进攻。当然这种要求,不只限于这一个势子。在陈氏太极拳各种着法中,都含有这两层意义和作用。

陈氏老架第一路(十三势)无此名,其他几路则有此名,108势太极长拳中也有此名。陈鑫先生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也无此

名,但曾说搂膝拗步亦可名六封四闭。一个手足斜开的大敞门势子,反以封闭为名,意更深远。各势太极拳仍有“如封似闭”势名,与此势毫无相同。

当今陈氏一路有6个六封四闭,二路(炮捶)只有1个。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头套)虽无六封四闭之名,但在揽擦衣与单鞭连接之处有掤捋挤按的动作练法,今命名为“六封四闭”。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右凡五转。步法从右弓步变右侧马步。右扑步。成左后虚步。手法包括掤、采、捋、按等法。

据洪均生先生讲,陈发科师爷教此势时总说:捋时左手贴腰向里缠,右手松肩沉肘下塌外碾,而且捋的姿势是用右腕掌之间搭在对方的左肘关节外上侧。说必须这样四两拨千斤中的“拨”方能有作用。从来不许以右手托对方的左肘,认为手总托不动对方肘部下沉的劲。但如今一般习此势却都左手逆缠,高齐左眼,而且以右手托对方的左肘,不知从何时何人变的。歌诀:

六封四闭捋采变,顺势左捋塌外碾。上引下松随敌意,跟步双按闭中封。

第四势单鞭 势名考释:

此势是象形的,势子完成时两手左右展开,如同横担一条鞭似的。陈氏一路有7个单鞭,二路(炮捶)只有1个。陈鑫先生在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说:“左转身蹬一根一势也名为中单鞭,并说明作用为手脚齐用法。“今已无人知晓。各式太极拳名均相同。

要领:此势共有5个动作。眼法在一、二两动作注视右前方。从第二动作完成,便转向左前方。身法右、左、中、左、右凡五转、步法从左后虚步,变左前虚步,左小扑步,左侧马步,成左弓蹬步。手法包括右引左按,左引右挤,左进步靠、左肘、左按、挤等法。

陈鑫先生讲解此势作用,右臂含有臂折靠法。歌诀:

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互西东。右挤左化左步靠,肘打按挤法更巧。第五势 左转身金刚捣碓 势名考释:

与第一势金刚捣碓同。但洪师加“左转身”三字,以别方向,使学者更为明确此势练法不同处。

要领:此势共6个动作。眼法以左前方为主,转身后方向不变,即为正前方。身法左、右、左、左、右、左凡六转。步法从单鞭末动作的左弓蹬步变左半盘步,左扑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手法包括左前掤、右收掤左转身掤、抱缠、膝打、震脚等法。

此势与第一金刚捣碓不同之处,从势的结构观察,便可看:前者是从两手下垂,两足并立的合势变开势,又变为合势的。此势则是从手足同开的单鞭变为合势的。前势是正面接手,对方的手、步均在我手、步里侧;此势则是对方从我左手外侧进攻,手足始终在我左外方的。歌诀:

左转捣碓先引掤,转身化拿兼膝攻。妙在有形似无形,抱捶震脚势沉雄。第六势 白鹅亮翅 势名考释:

此势是象形的。取名重在“亮翅”二字,使人一见此名,便可领悟它是讲手部的开,而不是合,与腿无关。陈氏老谱所载命名为“白鹅亮翅”。白鹅亮翅一名,老谱释为“鹅”性凶狠,又有温善之态,故名。

各式太极拳均为白鹤亮翅,我依老谱所载。

要领:此势在陈氏太极拳一路中共有3个。势名虽同,而练法、作用不同。

此势共3个动作。眼法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从金刚捣碓末动作的小正马步变左侧马步,经外八字步成左前虚步。手法包括左转掤拿,右采左按等法。歌诀:

鹅性凶狠面文静,左手下按步含攻。退步右采拴身靠,眼光四射顾盼定。

第七势 搂膝拗步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动作的,重在“拗步”二字。因我们日常行走时,迈右步则左手向前摆动,迈左步则右手向前摆动。拳势的动作却与人的生活习惯相反,是右或左手足一同向前,故名之为:“拗步”。

各式太极拳均有此名,而练法不同。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不变向正前方(西南),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手法包括右手引掤法,进左步捋法,左手肘、挤法、松合全身之劲,贯于两手指尖法。歌诀:

搂膝拗步右引掤,左步斜进捋挤成。敞开大门随意使,六封四闭虚要灵。第八势初收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动作为向内收脚。而且表明从一路金刚捣碓至此,是初次收法。拳论所说“收即是放”,此势虽步退内收,手亦前放。

听洪师讲,陈发科师爷教此势时,经常发出收回的口令。我估计当年杨露禅学此势时,也可能因听到“收回”二字,而讹为“手挥”,于是后来美化其名加“琵琶”二字,而名之为“手挥琵琶”。陈氏太极拳原来初收与再收的练法相同,都是松肩沉肘,手走外下弧线而收的。洪师把再收的练法改为手走里上弧线,因初收练法左手为顺转,再收的左手为倒转,多了一个收法,区别初收、再收不同的练法,符

合陈鑫先生咏再收七言俚语:“初收转圈自然好,未若此圈十分巧(圈是周身转不但手足,而手足在外易见故以手转言之)。前所转圈犹嫌大,此圈转来愈觉小,越小小到没圈时,方归太极真神妙……”

要领:初收、再收都是两个动作。眼法都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初收右转,再收则左转变右转;步法初收以左弓蹬步变左侧马步,左小侧马步,再收是从左侧马步变右后虚步,成左前虚步,手法前者为左掤,收掤,后者为进左步挤,变右转身退步捋。歌诀:

初收转圈自然好,退步掤法进为要。收回原为老势名,拳家更名尽玄妙。

(注:“收回”势名,载于《陈氏拳械谱》,是五套捶中的老势名称。)第九势斜行拗步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动作方向的。因一连三步都是斜向左前进行的。斜行拗步系老势名称,在陈氏太极二路(二套)中也有此名。

陈鑫先生在七言俚语中介绍此势:“斜腕吊踝真难看,此中自然有高见,妙手空空从何来,太极图中贵善变,善变神机无滞形,功夫归根在百练……”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向左前方,虽因身法、步法的变化前进,眼法方向始终不变;身法右、左、左、右、右凡五转,步法从前势初收的左小侧马步变右独立步,左小盘步,右侧马步,右大盘步,成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右收掤下踹,左转下拿,右进步平挒,右转掤,进左步撩阴靠。歌诀:

斜行化拿左脚踹,进步平挒转身采。右转掤法无穷变,三进左肩侧身靠。

第十势再收 势名考释:

此势名称是说明动作的,因第二次收势中,所以名为“再收”。各流派太极拳无此名。

要领:此势亦两个动作,眼光向左,随身右转90°仍为左前方,因身、步法变方向,实际眼法未变;身左、右两转;步法从前势斜行拗步末一动作左侧马步,变右后虚步,左小侧马步;手法包括进步左挤,右退步转身捋法等。歌诀:

此势转圈皆倒转,太极拳法贵善变。进挤退捋着中法,左脚收回腰下塌。第三十八势 小擒打(一名小擒拿)势名考释:

此势是接演手红捶而变的。对方接我右拳,欲向右退步,引我右臂使我成背势,我随势进步前掤,再因敌变化的着法。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看右前方。身先右后变右、左、左凡4转。步法从前势末动的左弓蹬步变右前虚步、左扑步、左侧马步。手法包括进右步掤、右采左按、左转身掤、左上挤右下按等法。

据洪师讲,当年陈发科师爷讲解此势时说:这个势子的最后一着虽然同是一挤一按,但上挤下按的劲分两截,较为厉害。因为对方只顾注意我的左手。而用右手向上掤挤,我以左手贴胸部也向上掤挤,对方的气都集中在上盘,对方的右腿在我左腿里侧,他的劲难以下塌,因而不免下盘空虚。而且未防我同时以在后方的右手攻到小腹报海,我虽用暗劲发出,但劲向下按,可使对方的气突然成为上下两截断开,而致气脱休克,在互相试验时,必须注意右手按劲,不可真的按在对方气海穴。所以陈发科师爷常常教导:对抗不可能常胜,而应常保不败。输要输得有理,赢得须有分寸。这就是“既有拿手(不败),还有招手(不伤人)”。歌诀:

小擒打先沉右肘,右脚转进上步掤。右手采拿左手按,左脚再进挤按成。第三十九势

抱头推山

势名考释:

此势陈鑫先生解为:“有人从我背后袭来(此势是从小擒打末一动作变的),来势既猛,用意不善,我必须转身应敌。转身时为防击面部,故须抱头。转身后对强敌不应软弱,纵使他是座山,也应以全力将他推倒。

陈鑫先生有七言俚语赞比势:“推山何必上抱头,唯有劈顶据上游。转身抱首往前进,推倒蓬瀛盖九州。”

要领:此势共6个动作,眼法在第一个动作转向右后,以下系向右方。身法左、右、左、右凡6转。步法从小擒打末一动作的左侧马步变左半马步、内八字马步、右前虚步、右扑成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左倒掤、右转靠、右转退步,右挒兼右足转带,左引右下挤、右双按等法。歌诀:

抱头推山右倒掤,右转靠肘变化中。左手掩面柔无骨,锁扣双推山欲崩。第四十势 三换掌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

要领:如前势、不同之处是步法上的区别,此势主要练习左步松沉配合手法的变化,达到上下相随。第四十一势 单鞭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法第一动作向右,后均向左、身法左、右、左、右凡4转。步法从三换掌末一动作的右半盘步变外八字马步、右侧马步、左弓蹬步。手法包括左引右按、左靠、肘、采、按等法。歌诀:

声东击西势最强,此势平日善用方。转身靠肘按变挤,一字长蛇应八方。第四十二势 前招(一名前昭)势名考释:

说明作用以前方为主。陈鑫先生名为“前昭”。解“昭”为看。可能是豫省万言。

要领:此势共两个动作。眼法向前。略偏左;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从单鞭之左弓步变左侧马步,左前虚步;手法为左侧掤、右收法掤。这个势子的运输 和手法是云手的缩小、步法是斜的活步。陈鑫先生引《易经》卦象为“小过”。谓此折小巧灵便,如鸟之回旋,角度不大,而十分轻巧善变。歌诀:

眼顾左手是前招,上掤下打肘藏靠。浑身柔软若无骨。才能识破其中妙。第四十三势 后招(一名后昭)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但眼睛转而向后,所以名为“后招”。

要领:此势两个动作。眼睛转向右后方tmd法左、右两转;步法从小侧马步变右后虚步,成右前虚步;手法左退步掤,右转身挤。

拳论有“彼不动,已不动;彼微不动,已走动”之句。我曾体会前句对交手的方法应当是有礼、有利、有节的。陈氏太极拳的战略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以说是“有礼”先动手在战术上容易被人看出我的动向,而乘机防御并进攻,不先动则使人难测,所以是有利的。至于如何做到有节,却在于功夫的深浅,也表现出人的品质。洪均生先生常说:“与人交手,既有化法,更要有打法。”化法是保证不败,打法是胜得要有分寸。洪师特别研究拳法,虽然对手是外人,也总是先说:“你随便进招,不要有什么顾虑,我对你只是点到为至,绝对不伤害你。”当时我听了洪师傅这番话,总以为是非常谦逊的。现在我回忆起来,细思之下,双觉得谦逊之中,隐含着一种自豪感。

我对“彼微动,已先动”这句话,曾思之为“彼微动,已随动”比较铪 乎实践。我请教洪师,他说:“彼微动,已先动”这句话不如孙子兵法“后人发,先人至”讲得合理易明。彼虽动得微小,终是先动,怎么我又成了先动?最后我结合实践细加体会,感觉到所谓“微动”是在背势中欲转背为顺之际的微动。我们感觉出这个“微动”的方向,就立刻按照拳的理法,不待他的动作形成,应该借劲时就要顺其动向而加大借法,迫使对方走的偏过的丢劲;应该适应截劲就要逆其动向而迅速堵截,使其不得转变,而从这一背势变为另一背势。所以不如说成:“彼微动,已先发”,这就是陈鑫先生说的“出奇在转关”那个转关的微妙时刻。“后招”这个动作,就是利用彼方微动,而发出的一种着法。歌诀:

前招后招转无痕,车轮飞转度金针。出手描出太极图,一开一合在我身。第四十四势

野马分鬃 势名考释:

这是象形的势名。这个势子是云手的放大。动作的身法、手法和步法都是开展奔放的。陈鑫先生说:步子放大到三尺宽,老练法手的中指能够擦地前转,如同野马奔驰中鬃毛被风吹得左右分披,如今没人再做得那么大而又快了。各式太极拳均有此名,而练法不同。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看右前方,但身法转变后,眼的方向虽未移动,却形成向左前方虚步变右侧马步、右侧马步、左小侧马步、左前虚步,成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左转进步右掤变靠,右转右采左靠,左转身挤、右退步掤、左进步挤等法。歌诀:

野马分鬃穿裆靠,双手开合步轻松。双手擦地如风转,留下古法世世传。第四十五势

六封四闭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洪师加“左转身”三字,以别方向。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法先看左前方,进步后因方向未变,自然形成为向右前方。身法左、左、右凡3转,步法从前势野马分鬃的左小侧马步变左小盘步,右前虚步,成左后虚步。手法包括左转身捋,进右步双上掤,跟左步双右按等法。歌诀:

劲发财略向右转,掤住左转变闭封。闭后左转退步捋,立即变换跟步卦。第十四六势 单鞭

同第一单鞭。

第四十七势

退步双震脚 势名考释:

此势名是说明动作的。动作先是退不,后是双足跃直而紧接双足震落。

老谱未有此势名,不知何人所起此名,但练法与玉女穿梭吻合,合拳论:“欲进先退”之理,故采用其名。其他各式太极拳无此势名。

要领:此势为15个动作。眼当向正前方;身法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左、右凡15转。步法从上势单鞭的左弓蹬步变右侧马步,内八字马步,右小侧马步、左小盘步、右前虚步、左小盘步、右侧马步、原地上跃步、震脚、右小侧马步、滑步;手法包括身掤、左转退步掤、左转跃掤、左转落步掤、右转落步掤、右转滑步按等法。

洪均生先生说:“此势为入围法,下一势玉女穿梭才是围之法。”这种入围并非多数人所围,而是被人挤到一个深窄的胡同里面,后面有墙,已无退路。对方认为一下可以擒住,我只得向上跃志掤之,然后用右采左按,平纵出去,脱离困境。

洪师于1956年曾以此势与乔明德试手,只知以上掤为主,在无意中碰了他的裆部,当时乔明德蹲下疼了一会,方知上下都有着法,因而洪师回忆陈发科师爷当年答同学提问之事。陈师爷和学生试验着法,常常讲中秀手法变化。同学们问:陈氏拳是否上下都有着?陈师爷答:上、中、下全有。但手走上秀时,在试验中,手应走到离对方尺许,便转过去。不用说真打上,就是摸他的脸也是失礼!膝部提高要离对方数寸,碰一下更不得了。试验中盘手法,必须让他用一只小臂横在胸前,以防万一发劲不慎,伤及内部。

洪师对膝法研究可精极巧,他常对我说:“用膝必须手掩护得好,距离极近,时间配合膝打分秒不差,还要使对方毫无觉察用膝之意。”接着双说:“用膝慎之慎之,不可轻试。”所以应当随时莫忘老师的教导。歌诀:

右转掤法双震脚,两手引进退不掤。继续旋退三拗步,双脚跃起右膝攻。落步震脚惊敌胆,滑步按挤穿地龙。要知其势出何处?穿梭势中有其形。

第四十八势 玉女穿梭 势名考释:

陈氏太极拳各种套路都有这个势名。但练法、作用不同。一路玉女穿梭是左右上下斜开,而左步前纵,右步后随。二路(砲捶)则双手同时一收一放,长拳108势则前纵右转回,名为:“玉女穿梭倒骑”,都是像织布梭的动作。加“玉女”二字不过艺术美化而已。各式太极拳同名,练法不同,无前纵,而改为向四个斜角转动。

要领:此势共同两个动作。眼法先以右前方为主,跃出后定势时,则转向左前斜角。身法只右转一次。步法先跃进左脚,右脚随之跃进成右侧马步。同时,左手逆缠向右平按。右手贴身逆缠右采。步法跃出时,左手下按齐左胯,右手上采齐右眼。歌诀:

左脚跃起右脚进,右采左按右转身。此势平纵谁双迅,一片神行自古稀。第四十九势 揽插衣 势名考释:

势名取义同前。洪师加“第三”字样,以别次序。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身、步法均同第一揽擦衣第三、四、五动作,作用亦同。只是步法向右进时,仅开半步。歌诀:

玉女穿梭接擦衣,屡次分疏识者稀。即擒即纵缠丝劲,须于此内会天要。第五十势 六封四闭

同前六封四闭。第五十一势 单鞭

同前单鞭。

第五十二势 中云手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因采用陈鑫先生次序规律,第二个云手加上中字。

据《陈氏拳械谱》所说:“陈氏太极拳头套(十三势)把三个云手分为:春云,夏云,秋云。上云手为春云,一片生机,和风细雨。中云手为夏云,乌云滚滚,雷、电、狂风交加,有乌云压城城欲摧之势。陈氏拳家把中云手形容为乌云滚滚,摆脚如狂风闪电,跌*震足为惊雷,跌*势成如狂风暴雨。”所以陈鑫先生说:“打太极拳要练出情、景、神、意。”

要领:此势共8个动作。眼法为左前方;身法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凡8转;步法前三动作同前;第四动作右足是从左足的后方进到左足的左前方少许,右膝恰在左膝弯里侧,用足尖向右斜角踏地,成左小盘步;第五坳作左足从右足的前方向左横开,足尖亦偏于右前斜角,成左侧马步;手法为一上一下,上逆下顺的双正旋,但身右转时,手偏右此,左转进左步时,手向左走得略少些。歌诀:

乌云滋滚中云手,偷天换日步如溜。左右循环如日月,太极图中有无有。

第五三十势

摆脚(一名双摆莲)势名考释:

这是象形的势名,言足之摆动近乎“风摆莲叶”,陈氏老谱又名“怀心腿”。摆脚是实说动作,取义更为明显,故采用摆脚老名。

要领:此势共两个动作。眼法从云手的向左看转为向右;身法右、左两转;步法右侧马步变左独立步;手沅 括右平掤、右手引、右足捭法。注意:右足尖随右膝内合提起,再向右发劲。歌诀:

右引左击捭法使,松腰膝打怀心脚。右采膝捭破诸靠,身手松开虚又灵。第五十四势

跌岔(一名一堂蛇)势名考释:

此势也是说明动作的。陈鑫先生说:“何为跌岔?身从空中跌下去两腿岔?身从空中跌下去两腿岔开方为跌岔。今练法为单跌岔,以双跌岔非用纵法不能起,不若单跌岔只用左足踵往前一合右膝往外一开,右足踵用力一翻即遂落遂起,较之稍易故用之也能制胜,且今拳家皆如此,故从之。”看来跌岔老练法为双岔,今为单岔,杨式、吴式则名为“单鞭下式”。

要领:此势共两个动作。眼向左前方;身法左、右、掤两转;步法从震脚并步变左扑步;手法包括左转合掤、右采左按兼左足前踢法等法。歌诀:

摆脚闪电狂风起,震脚如雷跌岔势。此身若非成铁汉,落地好似倾盆雨。第五十五势

金鸡独立 势名考释:

是以公鸡经常一爪独立,一爪蜷曲而象形取名的。此势有左、右两势。陈鑫先生将右势尊照老谱名为“朝天镫”,说是左手高举过顶,似古兵器中之朝镫状。据《陈式拳械谱》所载此势练法与今不同。它的练法:左手与左脚同时齐向上行;一蹬一托、难度极在,今人无人能练,有待培养后辈。各式太极拳均名“金鸡独立”,不分左右。

要领:此势共两个动作。眼向左前,后因身、步转变,成为正前方:身法左、右两转;步地左半盘步、变右独立步;手法包括左掤下引,右手上托兼右膝打等法。歌诀:

随势直上手擎天,左手下垂待敌变。一木冲天独立势,不防右膝暗中悬。

第五十六势 朝天镫 势名考释:

左手朝上,左脚上蹬,如古代兵器“朝天镫”象形,故名朝天镫。其练法同金鸡独立,所以今之名为“金鸡独立”。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向左前方;身法左、右、右、左、左凡5转;步法从左独立步变小正马步、左侧马步、左前虚步,成右独立步;手法包括下掤、右转掤、右退步掤、捋右独立右下引、左上托兼左膝攻裆等法。歌诀:

左手托颌向上端,左膝上打足朝天。上打咽喉下打阴,下震双足筋骨断。第五十七势 倒卷红(一名珍珠倒卷帘)势名考释:

势名考释同前,洪师加“第二”字样,以区别次序。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法仍向正前,最后转向右前;身法右、左、右、左凡4转;步法从右独立步变右侧马步,左侧马步、右小侧马步;手法包括前侧掤、退左步挒、退右步挒、退左步捋等法。

此势与前一势子同名倒卷红,为何前者7个动作,此势则4个动作?陈鑫曾说:“得势争来脉,出奇在转关。”在拳势中上一动作便是下一动作的来脉,来脉有大小、高低、斜正之分,则转关必须因势承接得恰 当。第一倒卷红是接前势肘底看捶的左前虚步而变的,所以退步较小。此势则是接右独立步的左足悬空而变的,所以退步较小。此势则是接右独立步的左足悬空而变的,所以退步自然放大,又回来势既猛且快,所以退的手步自然加快。正是符合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所说:“动急应,动缓则缓随”的规律。歌诀:

两手转来似螺纹,一上一下甚平均。全凭太极真消息,四两化动八千斤。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着法、要领

(五)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着法、要领

(五)蒋家骏

第五十八势 白鹅亮翅 势名考释、要领同前。

洪师在此势中加“进步挤,顺拦肘”为过渡动作。其练法为反旋合手发顺拦肘,有从左、右下分为亮翅之形,所以不另立新名。第五十九势 搂膝拗步

势名考释、要领同前,是重复势子。

第六十势

闪通背 势名考释:

势名考释同前,但此势与前势闪通背练法不同。此势又名为“背口袋”,是摔法。

要领:此势共6个动作。眼法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右、左、左、右、右、右凡6转;步法从上势搂膝拗步的左弓蹬步变右侧马步、右小侧马步、左半马步、内八字马步,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右转掤、左转退步挒、进右步穿裆靠,左转撩阴背摔法、右转背靠等法。歌诀:

右掤拴手穿裆靠,左转撩阴势下行。退步闪身滑摔法,双手缠紧身要灵。第六十一势 演手红拳

势名考释:

势名考释同前。洪师加“第二进步”字样,说明有进步的动作,而且是第二个进步。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法先向左前方、后转右前方;身法左、右、左、左凡4转;步法从前势第二闪通背末一动作的左侧马步变右盖步、左侧马步、左弓蹬步;手法包括左前掤、右双拿、右引左挤按、左掤右蓄法、左引右击等法。歌诀:

闪通背下演手拳,飞步撩阴足暗悬。拴手左引右击法,罗汉堂前展红拳。第六十二势 揽擦衣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洪师取古法新编,加“进退步”以示别于“退进步”。

要领:此势共3个动作。眼法亦以右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凡3转。步法从前势演手红拳的右弓蹬步变右前虚步,右后虚步、右侧马步。手法包括右进掤、右进步按、左退步挤等法。歌诀:

进退擦衣灵又轻,右手按挤似蛟龙。左手旋回护左面,一阴一阳神理现。第六十三势 单鞭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此势系洪师在当初学拳时,听陈师爷所讲解、试验的单鞭前两动作手法,记录于此势中。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亦先右后左。身法右、左、右、左、右凡5转;步法从进退步揽擦衣末动作的右侧马步变右半盘步,左侧马步,左弓蹬步。同时,手法为右下挤、右肘打、左转靠、肘、采、按、挤等法。歌诀:

七日来复*运转奇,上虚下实象坎离,岂识刚柔无不具,六子由来宗两仪。*:第七个单鞭

第六十四势 下云手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但加“下”字,以表次序。

要领:此势亦8个动作,是盖步练法。第四动作也是不进左步,而以右足从左足的前方转进,落步时用足踵踏落,足尖斜向左前方,右腿弯正好合在左膝之上,成右小盖步;手法从第四动作向右转的少,第五动作左足从右足下向左横进时,偏于左方多些。但须注意:不论偷步、盖步都是身向右转,手向右收时右足左进的姿势。

据《陈氏拳械谱》释下云手一势为“秋云”,以变化多端为秋天云的特点,所以此势用法小巧玲珑,变化莫测,为手足齐用法。歌诀:

一来一往手再运,旋转变化有分寸。但从下掤右脚揣,秋水文章不染尘。第六十五势 高探马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手法均同前。只是末一动作身加大左转,步法随身转向左方,成右后虚步;眼法虽未变转方向,因身步左转加大,眼法自然形成向右。歌诀:

高探马势古法传,新势老势皆倒转。右采左捋左足转,手挥琵琶抱胸前。第六十六势

十字脚(一名十字摆莲)势名考释:

此势练法先以双手交*横排成十字状,然后单手击拍右脚横摆,故名十字脚。也有称为“十字摆莲”的,各式太极拳名同,老谱名为“十字脚”。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先向左前方,后两动作转向为向右;身法右、右、左、右、左凡5转;步法从第二高探马的左后虚步变左扑步,左侧马步、右转内八字马步,成左独立步;手法包括左合掤、右采左按、左挤右按、右转合掤、左单打兼右单脚捭等法。

这个手法是比较特殊的。一般双手合住,只合在腕部,此势却是横排成十字。陈鑫先生说:这样做法,名为“拴横”,乃陈家太极拳所忌,但只要两臂放松,裆部塌好,重心不偏,转身进步用靠法反击,最为便利。歌诀:

双手拴横被人封,十字脚下岂容情。提膝使脾筋骨断,松腰一靠灵又精。第六十七势

指裆捶 势名考释:

此势与下演手捶、击地插是同一动作,但有大、中、小之分。下演手捶的旋转最小,而为顺步横打法;击地捶的身、手步法最大;指裆捶则是中型的。

要领:此势共有3个动作。眼法向右前斜角;身法右、右、左凡3转;步法从左独立步,变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右转下掤,左进步靠、左引右下击法。歌诀:

指裆捶下靠为锋,震脚转身灵又雄。左引右击裆内使,击着三节不见形。

第六十八势 猿猴献果(一名青龙出水)势名考释:

此势名是象形的。右拳为果,向对方口部献出。名为“猿猴献果”,取其灵敏的动作如同猿猴。

此势陈鑫先生名之为“青龙出水”,解说:“右拳拧转上掤,右足下蹬向右前跃进,如鱼龙跃出池中之状”。同样是象形的势名;因练法各有不同,如今采取猿猴献果练法,故名“猿猴献果”。

要领:此亦一个动作。眼向右前方;身法继续向左转;右足逆缠,走左里弧线,向右前斜角跃进一大步,左足走顺缠走里左前弧线跟进到右足左后外斜角尺许,成左后虚步;同时,右手变顺缠,走里上左弧线,下塌外碾地向右前转出,高其下颏,拳心侧向左后上斜角,拳眼侧向右前上斜角;左手亦在胸前顺缠自转,掌心侧向右后上斜角,中指垂向右前下斜角,两手仍距离一小臂宽。歌诀:

指裆捶下接献果,指下打上势不弱。来脉转关无痕迹,方懂太极真消息。第六十九势

六封四闭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老谱此处无六封四闭之名,有此练法。

要领:此势只有一个动作。眼法右前,身法右转。步法左后虚步,手法双按。此势系从一路第一个六封四闭变来。动作、作用均同前势末一动作。第七十势 单鞭

势名考释、要领皆同前。第七十一势 铺地鸡(一名雀地龙)势名考释:

势名为象形。凡拳套中的低势,差不多总用龙、蛇、虫之类作为势名,因为这些动作都是在地上爬行的。陈鑫先生说:“此势亦名为‘铺地鸡’,因鸡性畏热,欲就湿土卧以凉其胃,其卧地时一翅展开,一腿伸开,也是象形的意思,故名‘铺地鸡’,又名铺地锦。”洪师名为“穿地龙”。

要领:此势共两个动作。眼向左前方;身变左、右两转。步法从左弓步变左半盘步、左扑步;手法包括左转掤击、右转后臀压等法。这个势子与跌*好像相同,但作用不同,所以练法自然也略有不同。歌诀:

左掤右击铺地鸡,下惊上取君须记。扑前扫后随敌变,贴地势行古今稀。

第七十一势 上步七星(一名上步骑鲸)势名考释:

此势为古老势名,取名重在“上步”,洪师名为“上步骑鲸”含意深远,与“下步跨虎”之名相对,一上一下,同是象形而又说明进退方向。

各式太极拳均名“上步七星”,我从之。

要领:此势共两个动作。眼法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左、右两转;步法从左扑步变右前虚步。手法包括左前掤变右解拿下采等法。歌诀:

上步七星拴手变,之前七星盼顾全。下采膝打进退变,彬彬克敌分寸间。第七十二势 下步跨虎 势名考释:

此势是象形的,取名下步为主,跨虎则象形步法的形状,各式太极拳名为“退步跨虎”,陈氏老谱名为“下步跨虎”,结合前势“七步七星”一上一下,势法严谨,故采用老名。

要领:此势共4个动作。眼从正前方转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右、左凡4转;步法从右前虚步,变左侧马步,成左前虚步;手法包括左转下掤、右下步掤、右引左挤按、左收掤等法。

按照陈鑫先生说,右手应高转过头顶,这是又一练法。今之练法略有不同,故说明以告读者。歌诀:

下步跨虎旋转变,两手斜缠皆倒转。左足收跨手收合,取象推演离中虚。第七十三势 摆脚(一名双摆莲)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洪师加“转身”二字,以区别动作。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先右后左,最后3个动作转为左前方;身法右、右、左、右、左凡5转;步法从下步跨虎的左前虚步变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右侧马步、成左独立步;手法包括右转掤、右采左按、右转身掤、左引掤兼右足捭等法。歌诀:

扣摆星月步法奇,身似螺旋变身姿。摆脚使捭筋骨断,双手鞭法奇更奇。

第七十四势

当头炮(一名当门炮)

势名考释:

此势是说明作用的。双拳向前方发劲,故名当门炮。这是一捋一挤击的动作。老练法系左拳上掤、右拳上击对方头部,故名当头炮。今之练法为一捋一挤发劲,所名“当头炮”。

要领:此势共两个动作。眼法以左前方为主;身法右、左两转。步法从左独立步变左扑步,左侧马步。手法包括右退步捋、左转身挤按等法。

凡捋法要注意前手是收肘不收手,也就是以肘化劲而退,手在退中有进。证明太极拳的“收即是放”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第七十五势 金刚捣碓 势名考释:

取义同前。洪师加“左转身进步”以区别动作方向。老谱无此名,但有金刚捣碓练法,故采用其名。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眼法先向左方,因身步变化,成为向正前方。身法右、左、左、右、左凡5转。步法从前势当门炮的左侧马步变左小侧马步、左小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小正马步。手法包括退左步采、左转身进步小捋上掤、右足旋扫、抱缠、膝打、震足等法。

此势也可以变为退步捋,上步左挤右按,如第一捣碓各动作,但方向一前一后。所以陈氏太极拳一路以西南起,西北终。也是陈鑫先生所说的:“文象起,武象终。” 歌诀:

捣碓着法略有变,圈中日月随时换。功夫无穷在百练,浑身开合太极拳。一着一法细心研,实践当中有高见。劝君心静势松下,我以不变应万变。

第五篇:陈式24式太极拳动作顺序速记歌及拳谱专题

顺序速记歌:

起碓懶六单,白斜搂拗掩。跌叉鸡舞袖,海底二起女。顺裹护穿懶,手炮金刚收。

附:陈式24式太极拳拳谱

1起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6白鹤亮翅

7斜行

8搂膝拗步

9掩手肱拳

10摆莲跌叉

11金鸡独立

12翻花舞袖

13海底翻花

14二起脚

15玉女穿梭

16顺鵉肘17裹边捶

18护心捶

19穿心肘

20懒扎衣21云手

22当头炮

23金刚捣碓

24收势

下载传统吴式太极拳八十三式拳谱及326个分动名称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统吴式太极拳八十三式拳谱及326个分动名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