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华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操作系统简答题
简答题
一、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1.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的区别? 1)多路性。
1.实时信息处理系统也按分时原则为多个终端用户服务。2.实施控制系统的多路性则主要表现在系统周期地对多路现场信息进行采集,以及对多个对象或多个执行机构进行控制。3.分时系统中的多路性则与用户情况有关,时多时少。2)独立性
1.实时信息处理系统中的每个终端用户在向实时系统提出服务请求时,是彼此独立的操作,互不干扰。
2.实时控制系统中,对信息的采集和对象的控制也都是彼此互不干扰。
3)及时性
1.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是以人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的。
2.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则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始截至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
4)交互性
1.实时信息处理系统中,人与系统的交互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
2.分时系统可以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处理和资源共享服务。5)可靠性
1.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均要求系统可靠,实时系统比分时系统更可靠。
2.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1)处理机管理 1.进程同步:进程同步的主要任务是为多个进程(含线程)的运行进行协调(两种协调方式)a)进程互斥方式 b)进程同步方式
2.进程通信:进程通信的主要任务就是用来实现在相互合作的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
3.调度: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中,包括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两步 2)存储器管理
1.内存分配: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
2.内存保护:主要任务是确保没到用户程序都在自己的内存空间内运行,彼此互不干扰。
3.地址映射: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 4.内存扩充 3)设备管理
1.缓冲管理 2.设备分配 3.设备处理 4)文件管理
1.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其主要任务是为每个文件分配必要的外存空间,提高外存的利用率,并能有助于提高问价系统的存取速度.2.目录管理
3.文件读写管理与保护 5)操作系统与用户的接口
1.用户接口
a)联机用户接口 b)脱机用户接口 c)图形用户接口 2.程序接口
二、第二章进程管理 1.进程的特征:由于程序是不能参与并发执行的,为使其并发执行,应为之配置进程控制块 1)结构特征
1.由程序段,相关的数据段和进程控制块(PCB)三部分构成了进程实体。
2)动态性
1.进程的实质是进程实体的一次执行过程,因此,动态性是进程的最基本特征
2.动态性还表示在:“它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由撤销而消亡”。
3)并发性
1.引入进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其进程实体能和其他进程实体并发执行;而程序是不能并发执行的。
4)独立性
1.独立性是指进程实体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独立分配资源和独立接收调度的基本单位。
5)异步性
2.进程状态的转换过程(进程的三种状态)
1)就绪状态 2)执行状态
3)阻塞状态(等待状态或封锁状态)
4)转换过程:就绪态通过进程调度转换到执行态,执行态时间片完成后转换称就绪态,执行态通过I/O请求转换到阻塞态,阻塞态通过I/O完成达到就绪态。
3.引起进程挂起的原因
1)终端用户的请求:使正在执行的进程暂停执行。
2)父进程的请求:有时父进程希望挂起自己的某个子进程,以便于考察和修改子进程,或者协调个子进程间的活动。
3)负荷调节的需要:当实时系统中的工作负荷较重时,系统可挂起一些不重要的进程,以保证系统能正常运行
4)操作系统的需要:操作系统有时需要挂起某些进程,以便于检查运行中的资源使用情况。
4.进程同步机制应遵循的规则
1)空闲让进:当无进程处于临界区时,表明临界区处于空间状态,应允许一个请求进入临界区的进程立即进入自己的临界区,以有效的利用临界资源。
2)忙则等待:当临界区资源正在被访问时,其他试图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必须等待,以保证对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
3)有限等待:对要求访问临界区资源的进程,应保证在有限时间内进入自己的临界区,以免陷入死等状态。
4)让权等待:当进程不能进入自己的临界区时,应立即释放处理机,以免陷入忙等状态。
5.进程和管程的区别
1)两者都定义了数据结构,但进程定义了私有数据结构PCB,管程定义的是公共数据结构,如消息队列等。
2)二者都存在对各自数据结构上的操作,进程是由顺序程序执行有关的操作,而管程主要是进行同步操作和初始化操作。
3)设置进程的目的是在于实现系统的并发性,而管程的设置则是解决共享资源的互斥使用问题。
4)管程是被动的工作方式,进程是主动的工作方式。5)进程之间能并发执行,管程则不能与其调用者并发
6)进程具有动态性,管程则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资源管理模块,以供进程调用。
6.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1)调度:线程作为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而进程作为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
2)并发性: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不仅进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而且在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也可并发执行,使得操作系统具有更好的并发性,从而能更加有效的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
3)拥有资源:进程可以拥有资源,是操作系统中拥有资源的一个基本单位,线程不拥有系统资源,但它可以访问其隶属进程的资源。4)系统开销:系统在创建或撤销进程时,付出的开销明显大于线程创建或撤销时的开销。
三、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1.三种处理机调度层次的基本功能
1)高级调度
1.作业调度:主要功能是根据作业控制块中的信息,审查系统能否满足用户作业的资源需求,按照一定的算法,从外存的后备队列那个选取作业调入内存,并为他们创建进程,分配必要的资源,将新创建的进程插入就绪队列准备执行。
2)低级调度:三个基本机制1.排队2.分派器3.上下文切换机制
1.保存处理机的现场信息 2.按某种算法选取进程 3.把处理器分配给进程
3)中级调度:引入中级调度的主要目的是为提高内存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1.短作业优先算法的缺点
a)必须预知作业的运行时间 b)对长作业非常不利
c)在采用SJF算法时,人机无法实现交互
d)该调度算法完全未考虑作业的紧迫程度,故不能保证紧迫性作业能得到及时处理。
2.处理机调度算法的目标
a)处理机调度算法的共同目标 b)批处理系统的目标 c)分时系统的目标 d)实时系统的目标 3.实时调度的基本条件
a)提供必要的信息 i.ii.iii.iv.v.就绪时间
开始截止时间和完成截止时间 处理时间 资源要求 优先级
b)系统处理能力强 c)采用抢占式调度机制 d)具有快速切换机制 4.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
a)进程推进顺序不当引起死锁 i.进程推进顺序非法
b)互斥条件 c)请求和保持条件 d)不剥夺条件 e)环路等待条件 5.处理死锁的基本方法
a)预防死锁:通过设置某些限制条件去破坏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来预防死锁
b)避免死锁:在资源的动态分配过程中,用某种方法去防止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从而避免死锁。c)检测死锁 d)解除死锁
四、第四章存储器管理
1.程序的装入和链接方式
1)绝对装入方式 2)可重定位装入方式 3)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 4)静态链接方式 5)装入运行时动态链接 6)时动态链接
2.说明四种分区分配算法的基本原理
1)首次适应算法:FF算法要求空闲分区链以地址递增的次序链接。2)循环首次适应算法:NF是由FF算法演变而成,在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时不再是每次都从链首开始查找,而是从上次找到的空闲分区的下一个空闲分区开始查找,直至找到一个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从中划出一块与请求大小相等的内存空间分配给作业。
3)最佳适应算法:NF算法要求将所有的空闲分区按其容量从小到大的顺序形成一空闲分区链,这样第一次找到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区必然是最佳的。
4)最坏适应算法:WF算法查找效率高,该算法要求将所有的空闲分区按其容量以从小到大的顺序形成一空闲分区链,查找时只要看第一个分区能否满足作业的要求。
3.基本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地址变换过程
1)基本的地址变换机构 2)具有块表的地址的变换机构 4.为什么要引入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1)方便编程 2)信息共享 3)信息保护 4)动态增长 5)动态链接
5.基本分段存储管理方式的地址变换过程(PPT96)6.分页存储管理方式和分段存储管理方式的区别
1)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实现离散分配方式,以消减内存的外零头,提高内存的利用率。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分段是为了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要。
2)页的大小固定且由系统决定,而段的长度不固定由用户所编写的程序所确定。
3)分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一维的,即单一的线性地址空间。而分段的作业地址空间则是二维的。
五、第五章虚拟存储器
1.局部性原理及其论点
1)程序执行时,除少部分的转移和过程调用之外,在大多数情况下然是顺序执行的
2)程序将在一段时间内都局限在这些过程的范围内运行
3)程序中存在许多循环结构,这些虽然只由少数指令构成,但是它们将多次执行
4)程序中还包括许多对数据结构的处理 2.物理块的分配策略
1)固定分配局部置换:基于进程的类型,为每个进程分配一定数目的物理块,在整个运行期间都不再改变。
2)可变分配全局置换:凡是产生缺页的进程,都将获得新的物理块。3)可变分配局部置换:为每一个进程分配一定数目的物理块,但当某进程发现缺页时,只允许从该进程在内存的页面中选出一页换出,这样就不影响其他进程的运行。
3.物理块的分配算法
1)平均分配算法:将系统中所有可供分配的物理块平均分配给各个进程。
2)按比例分配算法 3)考虑优先权的分配算法
1.一部分按比例的分配给个进程
2.另一部分则根据个进程的优先权,适当的增加其响应份额后,分配给个进程。
4.产生抖动的原因 1)同时在系统中运行的程序太多,由此分配给每一个进程的物理块太少,不能满足进程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致使每个进程在运行时频繁的出现缺页,必须请求系统将所缺之页调入内存。
六、第六章输入输出系统
1.说明设备和控制器之间的三种信号线
1)数据信号线:这类信号线用于在设备和设备控制器之间传送数据信号。
2)控制信号线:这是作为由设备控制器向I/O设备发送控制信号时的通路。
3)状态信号线:这类信号线用于传送指示设备当前状态的信号。2.中断处理程序的处理过程
1)测定是否有未响应的中断信号。2)保护被中断进程的CPU环境。3)转入相应的设备处理程序。4)中断处理
5)回复CPU现场并退出中断。3.SPOOLING系统的特点
1)提高了I/O速度
2)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 3)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 4.为什么要引入缓冲区
1)缓和CPU和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2)减少对CPU的中断频率,放宽CPU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
3)提高CPU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设备的利用率。
七、第七章文件管理
1.最基本的文件操作
1)创建文件 2)删除文件 3)读文件 4)写文件 5)截断文件
6)设置文件的读写位置 7)文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2.文件系统对目录管理的要求
1)
第二篇:《计算机操作系统》简答题总结
《计算机操作系统》简答题总结
1、简述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一种系统软件,它统一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2、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系统中,操作系统怎样才会占领中央处理器?
只有当中断装置发现有事件发生时,它才会中断当前占用中央处理器的程序执行,让操作系统的处理服务程序占用中央处理器并执行之。
3、简述“删除文件”操作的系统处理过程。
用户用本操作向系统提出删除一个文件的要求,系统执行时把指定文件的名字从目录和索引表中除去,并收回它所占用的存储区域,但删除一个文件前应先关闭该文件。
4、对相关临界区的管理有哪些要求?
为了使并发进程能正确地执行,对若干进程共享某一变量(资源)的相关临界区应满足以下三个要求: ① 一次最我让一个进程在临界区中执行,当有进程在临界区中时,其他想进入临界区执行的进程必须等待; ② 任何一个进入临界区执行的进程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退出临界区,即任何一个进程都不应该无限逗留在自己的临界区中; ③ 不能强迫一个进程无限地等待进入它的临界区,即有进程退出临界区时应让下一个等待进入临界区的进程进入它的临界区。
5、简述解决死锁问题的三种方法。① 死锁的防止。系统按预定的策略为进程分配资源,这些分配策略能使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不成立,从而使系统不产生死锁。② 死锁的避免。系统动态地测试资源分配情况,仅当能确保系统安全时才给进程分配资源。③ 死锁的检测。对资源的申请和分配不加限制,只要有剩余的资源就呆把资源分配给申请者,操作系统要定时判断系统是否出现了死锁,当有死锁发生时设法解除死锁。
6、从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出发,操作系统可分哪几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7、简述计算机系统的中断机制及其作用。
中断机制包括硬件的中断装置和操作系统的中断处理服务程序。中断装置由一些特定的寄存器和控制线路组成,中央处理器和外围设备等识别到的事件保存在特定的寄存器中,中央处理器每执行完一条指令,均由中断装置判别是否有事件发生。若无事件发生,CPU继续执行;若有事件发生,则中断装置中断原占有CPU的程序的执行,让操作系统的处理事件服务程序占用CPU,对出现的事件进行处理,事件处理完后,再让原来的程序继续占用CPU执行。
8、选择进程调度算法的准则是什么?
由于各种调度算法都有自己的特性,因此,很难评价哪种算法是最好的。一般说来,选择算法时可以考虑如下一些原则:
① 处理器利用率; ② 吞吐量; ③ 等待时间; ④ 响应时间。
在选择调度算法前,应考虑好采用的准则,当确定准则后,通过对各种算法的评估,从中选择出最合适的算法。
9、独占设备采用哪种分配方式?
独占设备通常采用静态分配方式。即在一个作业执行前,将作业要使用的这类设备分配给作业,在作业执行期间均归该作业占用,直到作业执行结束才归还。
10、产生死锁的原因是什么?
① 系统资源不足; ② 进程推进顺序不合适。
在早期的系统中,由于系统规模较小,结构简单,以及资源分配大多采用静态分配法,使得操作系统死锁问题的严重性未能充分暴露出来。但今天由于多道程序系统,以至于数据系统的出现,系统中的共享性和并行性的增加,软件系统变得日益庞大和复杂等原因,使得系统出现死锁现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11、何谓批处理操作系统?
用户准备好要执行的程序、数据和控制作业执行的说明书,由操作员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等待处理。操作系统选择作业并按作业说明书的要求自动控制作业的执行。采用这种批量化处理作业的操作系统称为批处理操作系统。
12、对特权指令的使用有什么限制?
只允许操作系统使用特权指令,用户程序不能使用特权指令。
13、影响缺页中断率有哪几个主要因素? 影响缺页中断率的因素有四个:
① 分配给作业的主存块数多则缺页率低,反之缺页中断率就高。② 页面大,缺页中断率低;页面小缺页中断率高。
③ 程序编制方法。以数组运算为例,如果每一行元素存放在一页中,则按行处理各元素缺页中断率低;反之,按列处理各元素,则缺页中断率高。
④ 页面调度算法对缺页中断率影响很大,但不可能找到一种最佳算法。
14、磁盘移臂调度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移臂调度算法有哪些?
磁盘移臂调度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输入输出操作中的寻找时间。常用的移臂调度算法有:
① 先来先服务算法 ② 最短寻找时间优先算法 ③ 电梯调度算法 ④ 单向扫描算法。
15、常用的作业调度算法有哪些?
① 先来先服务算法 ② 计算时间短的作业优先算法 ③ 响应比最高者优先算法 ④ 优先数调度算法 ⑤ 均衡调度算法
16、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包括哪些?
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包括两大类: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硬件资源主要有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和各种输入输出设备。软件资源有编译程序、编辑程序等各种程序以及有关数据。
17、CPU在管态和目态下工作有何不同? 当中央处理器处于管态时,可以执行包括特权指令在内的一切面器指令,而在目态下工作时不允许执行特权指令。
18、何为页表和快表?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页表指出逻辑地址中的页号与所占主存块号的对应关系。
作用:页式存储管理在用动态重定位方式装入作业时,要利用页表做地址转换工作。快表就是存放在高速缓冲存储器的部分页表。它起页表相同的作用。
由于采用页表做地址转换,读写内存数据时CPU要访问两次主存。有了快表,有时只要访问一次高速缓冲存储器,一次主存,这样可加速查找并提高指令执行速度。
19、作业在系统中有哪几种状态?
一个作业进入系统到运行结束,一般要经历进入、后备、运行和完成四个阶段,相应地,作业亦有进入、后备、运行和完成四种状态。
① 进入状态:作业的信息从输入设备上预输入到输入井,此时称为作业处于进入状态。② 后备状态:当作业的全部信息都已输入,且由操作系统将其存放在输入井中,此时称作业处于后备状态。系统将所有处于后备状态的作业组成后备作业队列,等待作业调度程序的调度。③ 运行状态:一个后备作业被作业调度程序选中,分配了必要的资源,调入内存运行,称作业处于运行状态。④ 完成状态:当作业正常运行完毕或因发生错误非正常终止时,作业进入这完成状态。
20、用fork创建新进程,它要做哪些工作? 由fork创建新进程的主要工作有:
① 在进程表proc[ ]中为子进程找一个空闲的表项,用来存放子进程的proc结构; ② 为子进程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号;
③ 把父进程中的字段复制到子进程的proc中,并把p – pid置为分配到的进程标识号,把p-pid置为父进程的标识号,把p-stat置为创建状态;
④ 按父进程中p-size所示的长度为子进程申请分配内存。若有足够的内存,则把父进程的user结构、栈和用户数据区全部复制到子进程的空间中;若无足够的内存,则在磁盘对换区中分配存储空间,然后复制到对换区中,置于进程状态为就绪状态。
21、为什么说批处理多道系统能极大地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
① 多道作业并行工作,减少了处理器的空闲时间。
② 作业调度可以合理选择装入主存储器中的作业,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③ 作业执行过程中不再访问低速设备,而直接访问高速的磁盘设备,缩短执行时间。④ 作业成批输入,减少了从操作到作业的交接时间。
22、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哪些接口?
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两种类型的使用接口:
一是操作员级的,它为用户提供控制作业执行的途径; 二是程序员级的,它为用户程序提供服务功能。
23、什么是线程?多线程技术具有哪些优越性?
线程是进程中可独立执行的子任务,一个进程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线程,每个线程都有一个惟一的标识符。线程与进程有许多相似之处,往往把线程又称为“轻型进程”,线程与进程的根本区别是把进程作为资源分配单位,而线程是调度和执行单位。多线程技术具有多个方面的优越性:
① 创建速度快、系统开销小:创建线程不需要另行分配资源;
② 通信简洁、信息传送速度快:线程间的通信在统一地址空间进程,不需要额外的通信机制;
③ 并行性高:线程能独立执行,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处理器与外围设备并行工作的能力。
24、UNIX系统中的优先权和优先数有什么关系?如何确定进程的优先权和优先数? UNIX中每个进程都有一个优先数,就绪进程能否占用处理器的优先权取决于进程的优先数,优先数越小则优先权越高。
UNIX以动态方式确定优先权,如核心的进程优先权高于进入用户态的进程;降低用完一个时间片的进程的优先权;对进入睡眠的进程,其等待事件越急优先数越高;降低使用处理器时间较长的进程的优先权。
UNIX中确定进程优先数的方法有两种:设置方法和计算方法。前者对要进入睡眠状态的进程设置优先数,若等待的事件急迫,则设置较小的优先数;后者用户进程正在或即将转入用户状态运行时确定优先数。
25、主存空间信息保护有哪些措施?
保存主存空间中的信息一般采用以下措施:
① 程序执行时访问属于自己主存区域的信息,允许它既可读,又可写; ② 对共享区域中的信息只可读,不可修改;
③ 对非共享区域或非自己的主存区域中的信息既不可读,也不可写。
26、共享设备允许多个作业同时使用,这里的“同时使用”的含义是什么?
“同时使用”的含义是多个作业可以交替地启动共享设备,在某一时刻仍只有一个作业占有。
27、简述“打开文件”操作的系统处理过程。
用户要使用一个已经存放在存储介质上的文件前,必须先提出“打开文件”要求。这时用户也必须向系统提供参数:用户名、文件名、存取方式、存储设备类型、口令等。系统在接到用户的“打开文件”要求后,找出该用户的文件目录,当文件目录不在主存储器中时还必须把它读到主存储器中;然后检索文件目录,指出与用户要求相符合的目录项,取出文件存放的物理地址。
对索引文件还必须把该文件的索引表存放在主存储器中,以便后继的读写操作能快速进行。
28、什么是“前台”作业、“后台”作业?为什么对“前台”作业要及时响应? 批处理操作系统实现自动控制无需人为干预,分时操作系统实现了人机交互对话,这两种操作系统具有各自的优点。为了充分发挥批处理系统和分时系统的优点,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上配置的操作系统往往既具有批处理能力,又有提供分时交互的能力。这样,用户可以先在分时系统的控制下,以交互式输入、调试和修改自己的程序;然后,可以把调试好的程序转交给批处理系统自动控制其执行而产生结果。这些由分时系统控制的作业称为“前台”作业,而那些由批处理系统控制的作业称为“后台”作业。
在这样的系统中,对前台作业应该及时响应,使用户满意;对后台作业可以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组合,以提高系统的效率。
29、存储型设备和输入输出型设备的输入输出操作的信息传输单位有何不同? 存储型设备输入输出操作的信息传输单位是“块”,而输入输出型设备输入输出操作的信息传输单位是“字符”。
30、简述信号量S的物理含义。
S>0时,S表示可使用的资源数;或表示可使用资源的进程数; S=0时,表示无资源可供使用;或表示不允许进程再进入临界区;
S<0时,-S表示等待使用资源的进程个数;或表示等待进入临界区的进程个数;
当S>0时,调用P(S)的进程不会等待;调用V(S)后使可用资源数加1或使可用资源的进程数加1;
当S<0时,调用P(S)的进程必须等待;调用V(S)后将释放一个等待使用资源者或释放一个等待进入临界区者。
31、简述“关闭文件”操作的系统处理过程。
执行“关闭”操作时先要检查读到主存中的文件目录或索引表是否被修改过,若被修改过,则应把修改过的文件目录或索引表重新保存好。用户提出“关闭”要求时,必须说明关闭哪个文件。
32、什么是计算机系统?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计算机系统是按用户的要求接收和存储信息,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并输出结果信息的系统。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赖以工作的实体,软件系统保证计算机系统按用户指定的要求协调地工作。
33、计算机系统怎样实现存储保护?
一般硬件设置了基址寄存器和限长寄存器。
中央处理器在目态下执行系统中,对每个访问主存的地址都进行核对,若能满足:基址寄存器值≤访问地址≤基址寄存器值+限长寄存值,则允许访问,否则不允许访问。并且不允许用户程序随意修改这两个寄存器的值。这就实现了存储保护。
34、给出系统总体上的中断处理过程。
CPU每执行完一条指令就去扫描中断寄存器,检查是否有中断发生,若没有中断就继续执行下条指令;若有中断发生就转去执行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中断处理过程可粗略的分为以下四个过程:
① 保护当前正在运行程序的现场;
② 分析是何种中断,以便转去执行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 ③ 执行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 ④ 恢复被中断程序的现场。
35、死锁发生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发生死锁的必要条件有四点:互斥条件、不可抢占条件、部分分配条件和循环等待条件。① 互斥条件:系统中存在一个资源一次只能被一个进程所使用; ② 非抢占条件:系统中存在一个资源仅能被占有它的进程所释放,而不能被别的进程强行抢占。
③ 占有并等待条件:系统中存在一个进程已占有了分给它的资源,但仍然等待其他资源。④ 循环等待条件:在系统中存在一个由若干进程形成的环形请求链,其中的每一个进程均占有若干种资源中的某一种,同时每个进程还要求(链上)下一个进程所占有的资源。
36、用户程序中通常用什么方式指定要使用的设备?为什么?
用户程序中通常用“设备类、相对号”请求要使用的设备,即不具体指定要哪一台设备,而是提出要申请哪类设备多少台。
这种方式使设备分配适应性好、灵活性强。否则若用绝对号来指定设备,如果这台设备已被占用或有故障时,该作业就无法装入主存中。
37、进程调度中“可抢占”和“非抢占”两种方式,哪一种系统的开销更大?为什么? 可抢占式会引起系统的开销更大。
可抢占式调度是严格保证任何时刻,让具有最高优先数(权)的进程占有处理机运行,因此增加了处理机调度的时机,引起为退出处理机的进程保留现场,为占有处理机的进程恢复现场等时间(和空间)开销增大。
38、一个含五个逻辑记录的文件,系统把它以链接结构的形式组织在磁盘上,每个记录占用一个磁盘块,现要求在第一记录和第二记录之间插入一个新记录,简述它的操作过程。从文件目录中找到该文件,按址读出第一个记录; 取出第一个记录块中指针,存放到新记录的指针位置; 把新记录占用的物理块号填入第一个记录的指针位置; 启动磁盘把第一个记录和新记录写到指字的磁盘块上。
39、在SPOOL系统中设计了一张“缓输出表”,请问哪些程序执行时要访问缓输出表,简单说明之。
井管理写程序把作业执行结果文件登记在缓输出表中; 缓输出程序从缓输出表中查找结果文件并打印输出。40、试比较进程调度与作业调度的不同点。
① 作业调度是宏观调度,它决定了哪一个作业能进入主存。进程调度是微观调度,它决定各作业中的哪一个进程占有中央处理器。
② 作业调度是选符合条件的收容态作业装入主存。进程调度是从就绪态进程中选一个占用处理器。
41、试说明资源的静态分配策略能防止死锁的原因。
资源静态分配策略要求每个过程在开始执行前申请所需的全部资源,仅在系统为之分配了所需的全部资源后,该进程才开始执行。这样,进程在执行过程中不再申请资源,从而破坏了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占有并等待条件”,从而防止死锁的发生。
42、简述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
处理用户命令;读/写文件;分配/回收资源; 处理硬件/软件出现的错误;及其他控制功能。
43、简述中断装置的主要职能。
中断装置的职能主要有三点: ① 检查是否有中断事件发生; ② 若有中断发生,保护好被中断进程的断点及现场信息,以便进程在适当时候能恢复执行; ③ 启动操作系统的中断处理程序。
44、实现虚拟设备的硬件条件是什么?操作系统应设计哪些功能程序?
硬件条件是:配置大容量的磁盘,要有中断装置和通道。
操作系统应设计好“预输入”程序,“井管理”程序,“缓输出”程序。
45、一个具有分时兼批处理功能的操作系统应怎样调度和管理作业?
① 优先接纳终端作业,仅当终端作业数小于系统可以允许同时工作的作业数时,可以调度批处理作业;
② 允许终端作业的批处理作业混合同时执行; ③ 把终端作业的就绪进程排成一个就绪队列,把批处理作业的就绪进程排入另外的就绪队列中;
④ 有终端作业进程就绪时,优先让其按“时间片轮转”法先运行。没有终端作业时再按确定算法选批处理作业就绪进程运行。
46、简述死锁的防止与死锁的避免的区别。死锁的防止是系统预先确定一些资源分配策略,进程按规定申请资源,系统按预先规定的策略进行分配从而防止死锁的发生。
而死锁的避免是当进程提出资源申请时系统测试资源分配仅当能确保系统安全时才把资源分配给进程,使系统一直处于安全状态之中,从而避免死锁。
第三篇: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简答题总结
1、什么是进程?什么是线程?进程与线程有何区别?
答:(1)进程是具有独立功能程序在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过程。(2分)
(2)线程是进程内的一个执行实体或执行单元。(2分)
(3)进程和线程的区别:(a)不同进程的地址空间是独立的,而同一进程内的线程共享同一地址空间。一个进程的线程在另一个进程内是不可见的。(b)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进程是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单位,线程是处理机调度和分配的单位,资源是分配给进程的,线程只拥有很少资源,因而切换代价比进程切换低。(2分)
2、什么是死锁?产生死锁的原因和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1)在多道程序系统中,当一组进程中的每个进程均无限期地等待被改组进程中的另一进程所占有且永远不会释放的资源,此时的系统处于死锁状态,简称死锁。(2分)
(2)死锁产生的原因:(a)系统提供的资源有限;(b)进程推进顺序不当。(2分)
(3)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互斥条件、不可剥夺条件、请求和保持条件、循环等待条件。
3、说明作业调度,中级调度和进程调度的区别,并分析下述问题应由哪一级调度程序负责。
(1)在可获得处理机时,应将它分给哪个就绪进程;
(2)在短期繁重负载下,应将哪个进程暂时挂起。
答:(1)作业调度用于决定把外存中处于后备队列中的哪些作业调入内存,并为它们创建进程,分配资源,然后将新创建进程插入就绪队列;中级调度负责将内存中暂时不具备运行条件的进程换到外存交换区存放,但内存空闲时,又将外存中具备运行条件的进程重新换入内存;进程调度决定将处理机分配给就绪进程队列的哪个进程。(4分)
(2)进程调度、中级调度(2分)4.什么是操作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的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它包含四种功能: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 5.什么是处理机的三级调度,它们在什么条件下发生? 高级调度、中级调度和低级调度
高级调度:当系统决定选择一个后备作业调入内存运行时; 中级调度:在内存紧张不能满足需要时; 低级调度:选择一个就绪进程投入运行时。
6.比较分段式与分页式存储管理方式的主要差别。
(1)页是物理单位目的是提高内存的使用率,段式逻辑单位目的是方便用户使用;(2)页的大小是固定的由系统决定;段的大小不固定且由用户决定;(3)分页作业的地址空间是一维的;分段作业的地址空间是二维的;
7.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为什么要采用多道程序设计? 多道程序设计是一种软件技术,该技术使同时进入计算机主存的几个相互独立的程序在管理程序控制之下相互交替地运行。引入多道程序设计,可具有以下好处:(1)可提高CPU的利用率;(2)可提高主存和I/O设备利用率;(3)可增加系统吞吐量; 8.简述死锁的防止与死锁的避免的区别。
死锁的防止是系统预先确定一些资源分配策略,进程按规定申请资源,系统按预先规定的策略进行分配,从而防止死锁的发生。
而死锁的避免是当进程提出资源申请时系统测试资源分配,仅当能确保系统安全时才把资源分配给进程,使系统一直处于安全状态之中,从而避免死锁。9.虚拟存储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虚拟存储器的容量主要受到什么限制? 10.操作系统为什么要引入进程?进程与程序的关系是怎样的? 11.什么是设备无关性?实现设备无关性有什么好处? 设备无关性是用户编制程序时,不直接使用物理设备名来指定特定的物理设备,而是使用逻辑设备名请求某类设备,使得用户程序独立于具体的物理设备,由设备甘理驮件建立逻辑设备与物理设备的对应关系.好处是增加了设备分配的灵活性,易于实现I/O重定向。12.有结构文件可分为哪几类,其特点是什么?
答:有结构文件可分为以下三类,分别是:
(1)顺序文件。它是指由一系列记录,按某种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文件。
(2)索引文件。当记录为可变长度时,通常为之建立一张索引表,并为每个记录设置一表项,以加速对记录的检索速度。
(3)索引顺序文件。这是上述两种文件方式的结合,它为文件建立一张索引表,为每一组记录中的第一个记录设置一表项。
13.分页系统与分段系统的区别主要在于哪些方面?
答:分页与分段系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者在概念上完全不同,主要表现在:(1)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实现离散分配方式,以消减内存的外汇零头,提高内存利用率。段是逻辑单位,分段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要。(2)页的大小固定,段的长度不固定
(3)分业的作业地址是一维的,分段的地址空间是二维的,在标识一个地址时,要给出段名和段内地址 14.简述引起进程调度的原因。
答:引起进程调度的事件主要有以下几个:
(1)在执行进程执行完毕或因某种事件而不能再执行
(2)在进程通信或同步过程中执行某些原语,如P操作,block原语(3)执行中的进程因提出I/O操作而暂停执行
(4)在可剥夺式调度中有一个比当前进程优先级更高的进程进入到就绪队列。(5)在分时系统中时间片用完 15.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各种操作系统都拥有共同的特征。分别是:
(!)并发(2)共享(3)虚拟(4)异步性
16.什么叫虚拟存储器?实现方式有哪些?
答:所谓虚拟存储器,是指将作业的一部分装入内存便可运行作业的存储器系统。也即是指具有请示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进行扩充的一种存储器系统。
虚拟存储器的实现方式有两种:
(1)请求分页系统(2)请求分段系统 17.操作系统的目标是什么?
答:操作系统的目标有以下几点:
(1)方便性
(2)有效性
(3)可扩充性
(4)开放性 18.什么是请求分页系统?它需要哪些方面的硬件机构支持?
答:请求分页系统是在分页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请求调页功能、页面置换功能所形成的页式虚拟存储系统。为了实现请求调页和置换功能,系统必须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其中,最重要的是:
(1)请求分页的页表机制。(2)缺页中断机构(3)地址变换机构
19.进程有哪三种基本状态?请分别阐述。
答:进程在运行中不断地改变其运行状态,通常,一个进程必须具有以下三种基本状态。(1)就绪状态。即进程以分配到除CPU以外的所有必要的资源后,只要能再获得处理机,便可立即执行,这样的状态即就绪状态。
(2)执行状态。指进程已获得处理机,其程序正在执行。
(3)阻塞状态。指进程因发生某事件,如I/O请求,申请缓冲空间等而暂停执行时的状态,亦即进程的执行受到阻塞。
20.什么叫分时系统,它的特征是什么? 答:分时系统是指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带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同进允许多个用户共享主机中的资源,每个用户都可通过自已的终端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分时系统的特征如下:
(1)多路性。即多个用户分时使用一台主机。
(2)独立性。每个用户各占一个终端,独立操作,互不干扰。(3)及时性。用户的请求能在很短时间内获得响应。
(4)交互性。用户可通过终端与系统进行广泛的人机对话。21.选择调度方式和算法的准则是什么?
答:选择调度方式和调度算法的准则,有的是面向用户的,有的是面向系统的。面向用户的准则:
(1)周转时间短(2)响应时间快(3)截止时间的保证(4)优先权准则 面向系统的准则:
(1)系统吞吐量高(2)处理机利用率高(3)各类资源的平衡利用 22.试比较进程和程序的区别 答:(1)进程是一个动态概念,而程序是一个静态概念,程序是指令的有序集合,无执行含义,进程则强调执行的过程。
(2)进程具有并行特征(独立性,异步性),程序则没有。
(3)不同的进程可以包含同一个程序,同一个程序在执行中也可以产生多个进程。23.什么是文件目录?文件目录中包含哪些信息? 答:一个文件的文件名和对该文件实施控制管理的说明信息称为该文件的说明信息,又称为该文件的目录。
文件目录中包含文件名、与文件名相对应的文件内部标识以及文件信息在文件存储设备上的始址等信息。另外还可能包含关于文件逻辑结构、物理结构、存取控制和管理等信息。
24.什么是段式存储管理?它从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是怎么变换的?
.把程序按内容或构成关系分成段,每段有自己的名字。一个用户作业或进程包含的段对应于一个二维虚拟储存器。以段为单位分配内存,然后通过地址映射机构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只将那些经常访问的段驻留内存,其他的段放在外存,待需要时自动调入。
地址变换过程:由虚地址中的段号为索引,查段表。找出该段在内存的起始地址,并将其和段内地址相加,从而得到物理地址。
25.在单处理机环境下,进程间有哪几种通信方式,是如何实现的?
作业调度:从一批后备作业中选择一个或几个作业,给它们分配资源,建立进程,挂入就绪队列。执行完后,回收资源。
进程调度:从就绪进程队列中根据某个策略选取一个进程,使之占用CPU。
交换调度:按照给定的原则和策略,将外存交换区中的进程调入内存,把内存中的非执行进程交换到外存交换区中。26.设备管理中的数据传送控制方式有哪几种?分别简述如何实现的。
程序直接控制:由用户进程来直接控制内存或CPU和外设间的信息传送。
中断方式:进程通过CPU发出指令启动外设,该进程阻塞。当输入完成时,I/O控制器通过中断请求线向CPU发出中断信号,CPU进行中断处理。DMA方式:在外设和内存之间开辟直接的数据交换通路。
通道控制方式:CPU发出启动指令,指出通道相应的操作和I/O 设备,该指令就可启动通道并使该通道从内存中调出相应的通道指令执行。27.试比较内存管理和外存管理的异同点.答:主要任务:内存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多道程序的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而外存管理的主要任务则是为文件提供存储空间。
基本功能:内存管理的基本功能包含了内存空间的分配、回收、内存保护、对换、内存扩充等方面;而对外存管理的基本功能则只是对外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分配方式:它们都可采用连续分配或离散分配方式,且都以离散分配方式为主。
分配算法或机制:对于连续分配方式,内存与外存管理中的分配和回收算法类似,主要有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等;在离散分配方式中,两者采用的机制不同,内存管理主要是利用页(段)表;而在外存管理中,则主要利用文件分配表FAT。
28.SPOOLing的含义是什么?试述SPOOLing系统的特点、功能以及控制过程。
答:SPOOLing是Simultaneous Peripheral Operation On-Line(即外部设备联机并行操作)的缩写,它是关于慢速字符设备如何与计算机主机交换信息的一种技术,通常称为“假脱机技术”。
SPOOLing技术是在通道技术和多道程序设计基础上产生的,它由主机和相应的通道共同承担作业的输入输出工作,利用磁盘作为后援存储器,实现外围设备同时联机操作。
SPOOLing系统由专门负责I/O的常驻内存的进程以及输入井、输出井组成;它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
29.处理机调度分为哪三级?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作业调度:从一批后备作业中选择一个或几个作业,给它们分配资源,建立进程,挂入就绪队列。执行完后,回收资源。
进程调度:从就绪进程队列中根据某个策略选取一个进程,使之占用CPU。
交换调度:按照给定的原则和策略,将外存交换区中的进程调入内存,把内存中的非执行进程交换到外存交换区中。
30.什么是文件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文件的逻辑结构(文件的组织):从用户角度看到的文件的全貌,也就是它的记录结构,包括流式文件、顺序文件、索引文件和索引顺序文件。文件的物理结构(文件的存储结构):文件在外存上的存储组织形式,包括连续文件、串联文件和索引文件。
第四篇:《操作系统》-简答题
计算机应用专业
《操
作
系
统》复习题
1、什么是操作系统?它有什么基本特征?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并发、共享和异步性。
2、操作系统的含义及其功能是什么?
1)、含义:OS是一组系统软件,它是软硬件资源的控制中心,它以尽量合理有效的方法组织多个用户共享计算机的各种资源。
2)功能: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包括:处理机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方便用户。
3、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就是在系统(内存)中同时存放并运行多道相互独立的程序(作业),主机以交替的方式同时处理多道程序。它是一种宏观上并行,微观上串行的运行方式。
4、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有什么不同?
答:分时系统通用性强,交互性强,及时响应性要求一般(通常数量级为秒);实时系统往往是专用的,系统与应用很难分离,常常紧密结合在一起,实时系统并不强调资源利用率,而更关心及时响应性(通常数量级为毫秒或微秒)、可靠性等。
5、SPOOLing的含义是什么?试述SPOOLing系统的特点、功能。
答:SPOOLing是Simultaneous Peripheral Operation On-Line(即并行的外部设备联机操作)的缩写,它是关于慢速字符设备如何与计算机主机交换信息的一种技术,通常称为“假脱机技术”。
SPOOLing技术是在通道技术和多道程序设计基础上产生的,它由主机和相应的通道共同承担作业的输入输出工作,利用磁盘作为后援存储器,实现外围设备同时联机操作。SPOOLing系统由专门负责I/O的常驻内存的进程以及输入井、输出井组成;它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
6、作业与进程有何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不同:
作业:是用户在一次上机活动中,要求计算机系统所做的一系列工作的集合。也称作任务(task)。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可以并发执行的运行活动。
作业是一个宏观的执行单位,它主要是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待的。作业的运行状态是指把一个作业调入内存,然后产生若干个进程可以去竞争CPU。
进程是微观的执行单位,它主要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待的,它是抢占CPU和其他资源的基本 6
计算机应用专业
《操
作
系
统》复习题
单位。进程的执行状态是指一个进程真正占用了CPU。
(2)、关系:一个作业调入内存以后,处于执行状态,则此作业对应在系统建立若干个进程。进程的所有状态对应作业的执行状态,通过这若干个进程的执行,来完成该作业。
7、什么是进程?什么是线程?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可以并发执行的运行活动。线程是 进程内可以并行执行的单位,即处理机调度的基本单位。
它们的关系是:一个线程只能属于一个进程,而一个进程可以有多个线程;资源分配给进程,同一进程的所有线程共享该进程的所有资源;处理机分给线程,即真正在处理机上运行的是线程;线程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协作同步,不同进程的线程间要利用消息通信的办法实现同步。
8、在OS中,引起进程调度的因素有哪些?
1、完成任务;正在运行的进程完成任务,释放CPU
2、等待资源;等待资源或事件,放弃CPU
3、运行时刻;规定时间片已用完,时钟中断,让出CPU
4、发现标志;核心处理完中断或陷入事件后,发现“重新调度标志”被置上,执行进程调度。
9、进程调度的主要功能是什么?(1)保存当前正在运行进程的现场;
(2)从就绪队列中挑选一个合适的进程(使用一定的调度算法),将其状态改为运行态,准备分配CPU给它;
(3)为选中的进程恢复现场,分配CPU
10、请说明作业调度与进程调度的区别?
(1)作业调度是宏观调度,它所选择的作业只是具备获得处理机的资格,但尚未占有处理机,不能立即在其上实际运行;而进程调度是微观调度,它动态地把处理机实际地分配给选中进程,使之活动;
(2)进程调度相当频繁,而作业调度的执行次数很少;(3)有的系统可以不设作业调度,但进程调度必不可少。
11、简述时间片轮转(RR)调度算法的实现思想? 答:系统把所有就绪进程按先入先出的原则排成一个队列,新来的进程加到就绪队列末尾。每当执行进程调度时,进程调度程序总是选出就绪队列的队首进程,让它在CPU中运行一个时间片的时间。当进程用完分配给它的时间片后,调度程序便停止该进程的运行,并把它放入就绪队列的末尾;然后,把CPU分配给就绪队列的队首进程。
12、简述优先级调度算法的实现思想?
计算机应用专业
《操
作
系
统》复习题
答:(1)从就绪队列中选出优先级最高的进程,把CPU分配给它;
(2)非抢占式优先级法是当前占用CPU的进程一直运行直到完成任务或阻塞才让出CPU,调度优先级高的进程占用CPU。
(3)抢占式优先级法是当前进程在运行时,一旦出现一个优先级更高的就绪进程,调度程序就停止当前进程的运行,强将CPU分给那个进程。
13、进程间同步和互斥的含义是什么? 同步:并发进程之间存在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互斥:若干进程共享一资源时,任何时刻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
14、什么是虚拟存储器,其基本特征是什么?虚拟存储器的容量主要受到哪两方面的限制?
答: 虚拟存储器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一个假想的特大存储器。
虚拟存储器的基本特征是:
(1)虚拟性。即不是物理上而是逻辑上扩充了内存容量;
(2)兑换性(部分装入)。即每个作业不是全部一次性地装入内存,而是只装入一部分,将当前不运行的程序、数据调至外存盘交换区;
(3)离散性,即不必占用连续的内存空间,而是“见缝插针”;(4)多次性,即所需的全部程序和数据要分成多次调入内存。
虚拟存储器的容量主要受到指令中表示地址的字长和外存的容量的限制。
15、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解决多道作业的主存空间的分配问题。主要包括:(1)内存区域的分配和管理:设计内存的分配结构和调入策略,保证分配和回收。(2)内存的扩充技术:使用虚拟存储或自动覆盖技术提供比实际内存更大的空间。(3)内存的共享和保护技术。除了被允许共享的部分之外,作业之间不能产生干扰和破坏,须对内存中的数据实施保护。
16、何谓系统的“抖动”现象?当系统发生“ 抖动”时,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加以克服。
答: “抖动”是指内外存交换频繁使效率下降的现象(刚调出的页马上又要调入,所造成页面的频繁转换现象)
抖动现象与内存中并发的用户进程数以及系统分配给每个用户的物理块数有关.减少抖动的方法有:采取局部置换策略、在CPU调度中引入工作集算法、挂起若干进程等。
17、为什么分段技术比分页技术更容易实现程序或数据的共享?
答:1)每一段在逻辑上是相对完整的一组信息,分段技术中共享信息是在段一级出现的。8
计算机应用专业
《操
作
系
统》复习题
因此,任何共享的信息可以单独作一个段,同样段中所有内容就可以用相同的方式进行使用,从而规定相同的使用权限;
2)而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在一个页面中可能存在逻辑上互相独立的两组或更多组信息都各有不同的使用方式和存取权限。
因此,分段技术较分页技术易于实现程序或数据的共享。
18、分页式和分段式内存管理有什么区别?
(1)分页是出于系统管理的需要,分段是出于用户应用的需要。一条指令或一个操作数可能会跨越两个页的分界处,而不会跨越两个段的分界处。(2)页大小是系统固定的,而段大小则通常不固定。
(3)逻辑地址表示:分页是一维的,各个模块在链接时必须组织成同一个地址空间;分段是二维的,各个模块在链接时可以每个段组织成一个地址空间。
(4)通常段比页大,因而段表比页表短,可以缩短查找时间,提高访问速度。
19、什么是物理设备?什么是逻辑设备?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进行实际输入输出操作的硬件设施是物理设备.操作系统中规定用户程序中不要直接使用设备的物理名称,而用一另外的名称代之来操作,这就是逻辑设备.逻辑设备是物理设备属性的表示,它并不特指某个具体的物理设备,而是对应于一批设备,具体的对应则在操作系统启动初始化时确定,或在运行过程中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由系统或用户再次确定.20、在设备管理中设置缓冲区的作用是什么?根据系统设置缓冲区的个数,缓冲区可以分为哪几种?
答:在设备管理中设置缓冲区的作用:(1)缓和CPU和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2)减少中断CPU的次数。(3)提高CPU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
根据系统设置缓冲区的个数,可以分为单缓冲、双缓冲、多缓冲以及缓冲池等四种。
21、何谓文件系统?为何要引入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功能)主要有哪些?
文件系统是指负责存取和管理文件信息的机构,也就是负责文件的建立、撤销、组织、读写、修改、复制及对文件管理所需要的资源(如目录表、存储介质)实施管理的软件部分。
引入文件系统的目的: 实现文件的“按名存取”,力求查找简单;使用户能借助文件存储器灵活地存取信息,并实现共享和保密。
文件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功能)主要有:1)、有效地分配文件存贮器的存贮空间(物理介质)。2)、提供一种组织数据的方法(按名存取、逻辑结构、组织数据)3)、提供合适的存取方法(顺序存取、随机存取等)。4)、方便用户的服务和操作。5)、可靠的保护、9
计算机应用专业
《操
作
系
统》复习题
保密手段。
22、试说明文件系统中对文件操作的系统调用处理功能。
答: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编程人员的唯一接口。利用系统调用,编程人员在源程序中动态请求和释放系统资源,调用系统中已有的功能来完成那些与机器硬件部分相关的工作以及控制程序的执行速度等。系统调用如同一个黑匣子,对使用者屏蔽了具体操作动作,只是提供了有关功能。
有关文件系统的系统调用是用户经常使用的,包括文件的创建(create)、打开(open)、读(read)、写(write)、关闭(close)等。
23、在磁盘调度算法中,SSTF和C_SCAN算法分别是如何实现的?并比较它们的性能。(1)、SSTF方法:根据磁头的当前位置,首先选择请求队列中距磁头距离最短的请求为之服务。
(2)、C_SCAN方法:磁头从盘面上的一端(逐柱面地)向另一端移动,遇到请求立即服务;回返时直接快速移至起始端而不服务于任何请求。如此往返单向地扫描并平均地为各种请求服务。
(3)、性能比较:SSTF方法可以获得较短的寻道时间,但可能有饿死现象。适合于负载不大的系统。C_SCAN方法在负载较大的系统中,可以获得较好的性能,并且不存在饿死现象。给出进程的五种状态变化图,并说明状态变化原因。答:变化原因在图上说明。
第五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软件开发方向)
培养目标:
熟练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开发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单片机、微处理器等硬件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硬件研发能力,具有开发硬件驱动程序、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应用软件的能力,能够从事嵌入式系统应用软件设计和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大学英语、沟通与演讲、高等数学、高级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数据结构(C语言)、数字逻辑、汇编语言及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Linux)、计算机网络、C++高级编程、Linux系统编程、手机应用开发、嵌入式系统开发基础等。
职业取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可到各类IT公司、各企事业等单位,从事嵌入式软、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运行管理及维护工作;从事嵌入式软、硬件系统相关产品的市场推广,售前与售后服务等工作;在各类学校从事相应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从业的岗位有系统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数据库开发工程师、技术支持/维护工程师、产品工程师、教师等。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日语强化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方法和技术,掌握对日软件开发流程和行业特性,具有对日软件的分析和设计能力,具有较强的日语沟通能力,能够在日语环境中从事产品研发、文档资料的编写、组织管理、产品调试和技术支持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大学日语、日语口语强化、沟通与演讲、高等数学、高级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数据结构(C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Linux管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基础、C++高级编程、软件工程、可视化建模与UML、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等。
职业取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计算机软件公司、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对日软件的分析、设计和开发工作;从事对日软件的项目管理和测试工作;从事日文计算机系统和日文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从事日文系统等相关软件产品的市场推广、售前与售后服务等工作。从业的岗位有系统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数据库开发工程师、技术支持/维护工程师、产品工程师等。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软件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与微软和IBM两大国际公司合作开发课程,面向IT产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现代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分析、设计和开发方法,掌握主流软件开发平台和软件开发技术,能够熟练使用多种主流软件工具、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以及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从事软件设计、开发以及应用和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高级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Linux)、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Oralce数据库开发、XML、.NET程序设计、Java语言高级程序设计、JavaEE、Web开发技术(.NET、Java)、网页设计
与制作、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开发实训(.NET、Java)。
职业取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国内或国际IT公司,从事Web应用软件、桌面应用软件和各类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等工作,从事软件产品的市场推广、售前与售后服务等工作;也在政府机关、信息化管理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企事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维护,网络工程的建设与系统集成,以及相关软件产品的操作、维护、技术咨询、培训、销售等工作。从业的岗位有应用软件开发工程师、Web开发工程师、系统工程师、软件维护工程师、网页设计/制作师、数据库开发工程师、网络工程师、教师等。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软件工程(嵌入式应用软件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理论基础和良好的软件工程素养,掌握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技术和开发流程,熟悉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平台搭建和工具使用,具有较强的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以及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从事嵌入式应用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及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高级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数据结构(C语言)、Linux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Linux)、C++高级编程、汇编语言及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Linux系统编程、嵌入式系统开发基础、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WinCE系统开发、BREW技术开发与应用、嵌入式软件开发实训等。
职业取向: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到IT公司、各企事业单位从事嵌入式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等相关工作,也可从事嵌入式系统软、硬件产品的售前、售后及市场推广等工作;或在各类院校、部队以及科研院所从事嵌入式应用软件系统的教学及科研等工作。从业的岗位有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嵌入式系统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产品工程师、专业教师等。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以及良好的软件工程专业素质,系统地掌握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现代软件工程设计、开发和测试技能,掌握软件测试的策略、方法和自动化测试工具,具有较强的软件测试和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既能从事软件测试和质量保证工作,也能从事软件开发、系统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高级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Linux基础、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组网技术、DB2数据库管理、Windows网络管理与应用、软件开发过程与质量保证、软件测试技术与管理、自动化测试工具、单元测试实践、Java语言高级程序设计、Web开发技术、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开发与测试实训等。
职业取向:
本专业毕业生知识面宽广,测试与开发兼顾,动手能力强,既可从事软件测试、质量保证等工作,也可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可在IT公司能够从事信息系统、嵌入式系统等各类软件的测试、维护、开发等工作,从业的岗位有软件测试工程师、质量保证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系统工程师、数据库开发工程师、技术支持/维护工程师、产品工程师、信息系统监理师等;面向政府机关、信息化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企事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维护,网络工程建设与系统集成,以及相关软件产品的操作、维护、技术咨询、培训、销售等工作,从业的岗位有网络工程师、系统管理员、网页设计/制作师、网站编辑、数据库管理员等。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软件工程(软件服务外包方向)
培养掌握扎实的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先进的企业级应用软件开发方法与技术,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和研究创新能力,掌握国际标准软件开发技术与软件外包管理流程,能够在日语环境中从事高质量软件产品分析、设计、开发、测试以及编制日语项目文档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软件服务外包过程与管理、软件服务外包测试、软件服务外包开发实践、日语用户界面设计与制作、大学日语、日语口语强化、计算机专业日语、沟通与演讲、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数字逻辑、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Linux)、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Oracle数据库开发强化、Java语言高级程序设计、Java EE、Web开发技术等。
职业取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软件服务外包企业从事对日软件的研究、开发、测试以及项目管理工作,从事日语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的管理、维护与技术支持等工作。从业的岗位有软件设计师、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软件技术支持工程师和软件外包项目经理等。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网络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计算机科学素养,能够掌握网络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本专业的前沿技术,具有良好的网络设计能力、网络组建能力和网络软件开发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可适应国民经济各行业的信息化与网络化需求,在专业网络工程公司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工作,在IT公司和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组建和管理及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软件开发等工作。
主要课程:
大学英语、沟通与演讲、高等数学、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级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数据结构(C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Java语言高级程序设计、Windows网络管理与应用、PHP、Linux系统编程、TCP/IP、CCNA等。
职业取向: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够在专业网络工程公司从事网络规划与设计工作,在软件公司和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管理、网络维护、网络程序开发及学校的计算机教学管理等工作。毕业后能够胜任网络工程师、无线网络工程师、网络软件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网络优化工程师、网络监控工程师等工作岗位。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通信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通信专业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通信工程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前沿技术,熟练掌握通信设备的调测技能,能够在通信领域的研究、设备制造、运营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通信系统设计、研究、开发、维护、运营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大学英语、沟通与演讲、高等数学、高级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数据结构(C语言)、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Linux)、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移动通信、交换技术、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多媒体通信等课程。
职业取向: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可在各类通信运营与管理公司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如国防、外交、安全、公安、广电、交通、民航等;可在通信设备制造公司从事通信软件程序的编制、调试,硬件系统的调测等工作,可在电信行业从事通信网络的设计、维护、运营管理等相关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专科专业-
软件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软件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主流的软件开发技术,具备较强的编程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软件的编程、测试及系统支持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实用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数学基础、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数据结构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基础、Oracle数据库开发、Java语言程序设计、.NET程序设计基础、Web开发技术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软件测试技术、计算机与网络原理等。
职业取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IT公司、机关等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系统维护等工作;也可从事IT相关产品的市场推广、售前与售后服务等工作。
计算机应用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及管理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编辑与处理、计算机网站建设与维护、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大学英语、计算机数学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数据结构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基础、Linux系统管理、Internet与多媒体技术基础、网站建设、PC机组装与维护等。
职业取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计算机公司、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开发、图形图像处理、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等工作;也可从事相关产品的市场推广、售前与售后服务等工作。
计算机网络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外语应用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从事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及开发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大学英语、计算机数学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数据结构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基础、Java语言程序设计、组网技术、网站建设、计算机与网络原理、网络编程基础、CCNA等。
职业取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可在专业网络公司、计算机公司、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建设、网站设计与制作、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应用程序开发、网络设备和软件的销售、培训、支持和维护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