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管理改进方案

时间:2019-05-15 03:03: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产品质量管理改进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产品质量管理改进方案》。

第一篇:产品质量管理改进方案

产品质量管理改进方案

Louis Lou 目 录

2一、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

2二、产品开发的基本质量策略

3三、质量管理的基础 33.1 ISO 9126质量模型 43.2 缺陷划分 53.3 缺陷修复优先顺序和时间要求

5四、产品的质量目标 54.1 功能准确性 64.2 性能的时间特性 64.3 兼容性 64.4 易更改性 6

五、质量管理的职责划分 75.1 决策层 75.2 控制层 75.3 执行层 8

六、产品开发各阶段的质量管理 86.1 需求阶段 96.2 设计阶段 106.3 编码阶段 116.4 集成阶段 126.5 系统测试阶段 1

2七、小结 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 质量基本理念:质量是一种战略,是一种从小Q产品质量向大Q经营质量转化的战略。质量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文化;质量是一种意识,是一种预防胜于检查的意识;质量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追求零缺陷的持续改进的境界。质量目标应该来源于商业目标驱动,商业目标决定了软件的价值。提高软件质量的目标仍然是为了盈利和创造更大的效益,而不是创造完美无缺的产品。商业目标决定了质量目标,而不该把质量目标凌驾于商业目标之上。如果某些质量属性并不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我们可以忽略它们,把精力用在对经济效益贡献最大的质量要素上。质量成本分为四个部分:a.预防成本(培训,学习);b.鉴定成本(检查,评审);c.内部损失(如:包括返工,报废和保修成本);d.外部损失。其中前两类是好质量成本,后两类是坏质量成本。我们质量成本的目标:消灭坏质量成本和全力提高各种质量预防措施和质量控制的效率。管理者或质量部门的工作重点不是制定出多少检查规则,而是如何让大家潜移默化的形成一种质量意识的问题。当大家都形成了某种质量意识后,最终形成组织的质量文化。在企业唯有文化生生不息,大道而无为,形成零缺陷的企业文化是质量管理的最高境界。产品开发的基本质量策略 KANO模型定义了三个层次的顾客需求: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基本型需求是顾客认为产品“必须有”的属性或功能。当其特性不充足(不满足顾客需求)时,顾客很不满意;当其特性充足(满足顾客需求)时,无所谓满意不满意,顾客充其量是满意。期望型需求要求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比较优秀,但并不是“必须”的。产品属性或服务行为的有些期望型需求连顾客都不太清楚,但是却是他们希望得到的。在市场调查中,顾客谈论的通常是期望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在产品中实现的越多,顾客就越满意;当没有满意这些需求时,顾客就不满意。兴奋型需求要求提供给顾客一些完全出乎意料的产品属性或服务行为,使顾客产生惊喜。当其特性不充足时,并且是无关紧要的特性,则顾客无所谓,当产品提供了这类需求中的服务时,顾客就会对产品非常满意,从而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对于质量需求,我们一定要满足基本需求,尽可能满足期望型需求。根据产品的市场策略,针对性的达到一部份兴奋型需求。产品质量不是靠测试和评审出来的,而是靠设计出来的。系统需求的质量决定了设计的质量。设计的质量决定了开发的质量。我们在开始做产品规划的时候,就应该基于产品的市场定位明确提出产品的基本质量要求,并确保在后续的工序中充分考虑并满足该需求。在定义产品的质量要求时可以参考下述质量模型(ISO 9126质量模型)。质量管理的基础 在质量管理中,我们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质量目标。在定义产品的质量目标时,可以参考ISO 9216质量模型。另外,我们需要规范化缺陷的重要性和严重性分类,以此作为质量度量和分析的基础并为后续的缺陷处理提供参考。ISO 9126质量模型 功能性 软件所实现的功能达到它的设计规范和满足用户需要 适合性 准确性 互操作性 依从性 安全性 可维护性 软件在运行维护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运行故障或者扩展新功能和性能,软件系统要具有可分析性和良好的扩展性,重新设计后的软件需要具有稳定和可测试性 易分析性 易更改性 稳定性 易测试性 可靠性 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应用环境中,软件能够正常维持其工作能力,在出现一些错误操作时,软件可以具有容错性,如果软件意外退出,重新启动系统后可以恢复最近的软件数据。成熟性 容错性 易恢复性 可移植性 为使一个软件从现有运行平台向另一个运行平台过度的适应程度和平台可替换性,旧系统升级和改造,需要跨不同的操作系统。兼容性 易安装性 一致性 易替换性 易使用性 为用户提供方便,用户在理解、学习和操作软件的过程中付出努力的程度要最低。易理解性 易学习性 易操作性 性能 在规定条件下,实现软件功能所需的响应时间和计算机资源(CPU、内存、磁盘空间和数据吞吐量)的使用程度达到最优化。也叫做软件的“效率”。时间特性 资源特性 缺陷划分 按优先级(或重要性)的划分: P1:阻挡性或灾难性的、必须修复的缺陷(Must Fix); P2:应该修改的缺陷(Should Fix); P3:有时间就修改的缺陷(Fix if we have time); 按严重性的划分: S1:崩溃、信息损失、丢失主要功能; S2:非关键的功能障碍,系统不稳定,非关键程序逻辑的执行被阻碍; S3:各种影响到用户使用产品的小问题,使用不便,轻微的使用界面的精致性的问题; 缺陷修复优先顺序和时间要求 S1/P1 最严重 最重要 第一修复(3小时内)S2/P1 较严重 最重要 第二修复(1天内)S3/P1 不严重 最重要 第四修复(2天内)S1/P2 最严重 较重要 第三修复(1-2天内)S2/P2 较严重 较重要 第五修复(2-3天内)S3/P2 不严重 较重要 第七修复(1-2周内)S1/P3 最严重 不重要 第六修复(3-5天内)S2/P3 较严重 不重要 第八修复(2-4周内)S3/P3 不严重 不重要 第九修复(4周以后)在上表中,将缺陷的严重性、重要性和修复时间要求统一了起来,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红色区域,兼顾黄色区域。这对我们的缺陷修复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产品的质量目标 以质量模型为指导,根据具体产品在该产品平台战略中的定位,设定产品在各个质量要素和质量特性上的具体指标。对于现阶段的CIPAce产品,我们要关注的质量特性主要有功能准确性、安全性,易更改性和稳定性,容错性,兼容性和易安装性,易操作性和性能的时间特性,其中尤以功能准确性、性能的时间性、兼容性和易更改性为重。在产品研发的各个阶段的里程碑审核时,都要确保已经达到产品的整体质量要求。在产品发布时,一定要达到预定的产品质量指标,具体指标如下。功能准确性 在产品发布前的两周严格测试中没有发现S3/P1(第四修复)以上缺陷,不存在未关闭的S3/P1(第四修复)以上缺陷。发布前的两周内发现的S1/P3(第六修复)以上缺陷率不超过0.2%(2个S1/P3(第六修复)以上每千行代码),不存在未关闭的S1/P3(第六修复)以上缺陷。未关闭的其他缺陷率不超过0.8%。提示:该定义的前提是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功能准确性的测试用例。性能的时间特性 在产品预定的环境中(如1,000 Mbps局域网,Web服务器:Intel Xeon E5405 2.0G CPU,8G Memory;DB服务器:Intel Xeon E5405 2.0G CPU,4G Memory),20个并发用户页面相应时间<1秒,100个并发用户页面相应时间<3秒。(该特性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再调整)兼容性 客户端支持 操作系统: Window 2000/XP/Vista 浏览器:Microsoft IE 6.0(SP1)/IE7.0/IE8.0, Mozilla Firefox 3.0 Web服务器 操作系统:Windows 2003+SP1/2008(待完善)易更改性 客户发现缺陷修复的容易程度(Hot fix)以及我们对系统更新的容易程度(定时更新)。(待完善)质量管理的职责划分 谁对软件质量负责?全员负责。任何与软件开发、管理工作相关的人员都对质量产生影响,都要对质量负责。谁对软件质量负最大的责任?谁的权利越大,他所负的质量责任就越大。全员质量意识和质量态度是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培养质量态度的最简单方式就是为自己的质量事故买单,而且是加倍的买单。驾驶飞机的驾驶员每次执行飞行任务都会异常认真负责,因为出现事故自己也会有生命危险,没有补救措施,所以必然会100%的认真对待。向我们这次的CIP Internal项目的推行也是一种方式。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思维盲区或考虑不周的地方,但后续的检查或测试是为前面工作的思维盲区服务的,而不是为不负责任的态度服务的。我们必须形成所有人员都要为自己质量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企业文化。对于公司决策层、控制层和执行层,明确各层的质量管理权力和职责。决策层 对于决策层来说,要引导树立全员参与、预防胜于检查和追求零缺陷的企业文化,关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负责企业质量管理中重大事情的决策,审核批准产品质量目标,提供质量管理的资源,提供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技能的培训,推行企业的质量体系,推行企业的质量管理知识积累(知识管理)。控制层 控制层负责搭建质量管理平台,贯彻落实公司的质量理念,实现公司设定的产品质量目标,制定质量管理方法,开发质量管理工具,制定质量计划,监督质量控制工作的执行,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负责企业的质量管理知识积累(知识管理,包括管理管理技能相关的知识积累和经典缺陷积累等)。执行层 执行层负责执行具体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活动,如编写测试用例,执行各种测试,进行各项工作的QA检查等等。对于CIPAce的产品开发,控制层的工作由CIP项目经理、各项目主管负责(以后成立模块开发项目小组的话,由该小组的项目经理负责,该小组的质量目标一定要和产品质量目标持平或更高),执行层的工作由测试人员负责。现在我们严重缺失一个在项目组中切实可行的过程规范和具体的QA工程师,缺少一定明确的规程规范和对执行过程的监控。产品开发各阶段的质量管理 在产品的开发过程和系统的客户实施中,不管是瀑布型还是迭代型还是敏捷开发,其工作都可以分为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和测试几种。对于瀑布型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而言,其阶段性是最为明显的,各个阶段的工作也是最为独立、明确的。在各个阶段的工作过程中以及阶段结束的里程碑审核工作中,都需要进行各种质量管理(QA,QC,缺陷预防,缺陷统计分析和改进建议)工作。下面分各个阶段进行阐述。需求阶段 需求阶段可以分为客户需求和系统需求两个阶段。对我们而言,可以说0.3或者0.4需求版本之前是客户需求阶段,主要是确定了需求的业务目标、业务范围、主要业务对象、主要业务对象的生命周期、主要业务功能以及业务功能的操作流程。0.4以后才开始做系统需求的工作,系统需求的工作主要是对客户需求的进一步细化和分支、异常处理分析,分析出系统业务方案(包括业务流程或业务对象的生命周期驱动、业务功能的具体逻辑分析和UI规划等)和各项对应的质量指标等。除了需要对该阶段的具体工作和交付物进行质量管理外,该阶段的主要交付物—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是以后各个阶段的质量管理的详细目标。因此,在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中,一定要明确定义产品在各个质量特性上的具体参数指标,并对某些业务功能提出的特定要求参数指标。质量管理活动 预防措施:学习相关业务的理论知识和行业经验;学习类似软件的功能;参考需求分析文档模板展开各项工作; Q A:严格按照各个小版本设定的目标进行工作,减少无效工作; Q C:在各个小版本上检查是否完成了该小版本的目标;进行需求评审; 统计分析:最严重需求缺陷率(多少个缺陷每功能点)和需求缺陷率; 经验积累:评审时应重点进行逻辑分支完整性检查;进行业务接口完整性检查;易用性检查;兼容性定义检查。设计阶段 对于设计工作,可以分为系统设计和模块设计两个阶段。这里的系统设计和模块设计与我们平常所说的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有所区别。系统设计和模块设计是从设计所设计的范围和影响而言,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是从设计的深度而言的。系统设计指的是从整个产品的角度进行的一个基础设计,如架构设计和一些基础核心模块(如工作流、Meta Data、Audit Trail、Custom Report等)的设计;详细设计指的是具体模块的设计(如Proposal模块的设计,Ranking模块的设计)。系统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各项质量指标的界限。模块设计是在系统设计的框架基础上进行的。由此,我们应该加强在产品系统层级上的系统设计,进一步明确架构师和DBA的职能工作。在系统设计阶段,我们就应该积极引进“垂直原型”对架构设计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测试,尽早消除架构缺陷。在详细设计中,严格遵照系统设计的框架要求进行设计,恪守产品上的设计规范和各种接口。并对照详细设计模板,确保设计明确、完整。在设计阶段产生的缺陷大多都是S1缺陷。如果遗漏到以后阶段,那么修复的成本会非常高。由于该阶段的设计方案会直接影响后续编码工作的测试难易程度,所以也要对有关的测试方案有所设计,设定需要进行白盒单元测试的范围(考虑到成本,我们只会针对性的选择部分业务逻辑复杂,性能要求高的地方进行白盒单元测试)。例如,我们对某业务逻辑进行单元测试的时候,并不期望同时测试该业务所涉及到的数据库操作,如果没有将数据访问的方法通过接口分割出来,那我们就没法用Mock来模拟数据访问,而只测试这部分业务逻辑的正确性了。质量管理活动 预防措施:在设计阶段,积极引进“垂直原型”对设计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测试; QA:重点关注评审流程的规范性,确保评审工作的效果和效率(杜绝形式主义); QC:设计评审; 统计分析:最严重设计缺陷率(多少个缺陷每功能点)和设计缺陷率; 需求缺陷率(该阶段会发现需求阶段的缺陷,以评价需求阶段的工作质量); 经验积累:1,严格对照设计模板展开设计,减少疏漏;2,注重架构依从性和接口完整性的检查。编码阶段 对于编码工作,是我们现在出现质量问题的重灾区。从软件行业来说,引起质量缺陷最多的阶段是设计阶段。这说明两点:1,我们现在的设计质量控制的比编码质量控制好;2,编码的质量水平严重低于行业水平。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现在对于编码阶段的质量控制非常少,虽然一直都有计划要采取代码检查抽查,白盒测试都手段进行质量控制,但基本上都是由于资源和时间的原因而没有进行。导致测试和稳定的过程非常的漫长,把资源和时间都耗费在修复缺陷这个焦油坑里。工作失控。测试驱动开发(TDD)以不断的测试推动代码的开发,既简化了代码,又保证了软件质量。这里的开发指的不仅仅是编码,而是包括设计和编码。在开始真正编码(前面已经有提到设计时要一同考虑测试设计,在这里主要关注的是测试对编码的驱动部分)前,先编写白盒单元测试的测试用例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可以加深编码人员对相应功能需求和设计的掌握,并通过用例的评审对编码人员的理解进行考核。与编码同时,测试人员编写具体的功能测试用例、集成测试用例和补充系统测试用例,为后续测试工作做好准备。质量管理活动 预防措施:1,对开发、测试人员进行需求和设计培训;2,要求开发人员对功能测试用例进行反讲; QA:日构建和持续集成的搭建;保证每天的开发工作没有降低系统的质量水平; QC:代码检查(设计人员负责),白盒单元测试(开发人员负责),快速跟进的功能单元测试(测试人员负责),渐增性的自动化测试(测试人员负责),阻断性测试;编码阶段评审,重点功能的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易用性测试; 统计分析:按模块、重要性、严重性统计,缺陷原因分析; 各开发人员的开发缺陷率统计与分析(按严重性分级);缺陷趋势分析; 设计缺陷率(该阶段会发现设计阶段的缺陷,以评价设计阶段的工作质量); 需求缺陷率(该阶段会发现需求阶段的缺陷,以评价需求阶段的工作质量); 经验积累:暂无。说明: 阻断性测试(即冒烟测试):引入该测试的目的是确保开发人员没有提交的代码没有S1缺陷,不影响测试的正常进行; 编码阶段评审:我们一直没有这个阶段的评审。引入该评审主要是两个目的:a,用以确保待集成的代码已经达到了设定的质量要求(具体的质量要求待完善);b,确保待集成的模块已经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完成各集成接口的开发。微软的开发流程中,在集成之前,对开发的功能进行了一次确认测试。对我们来说,进行一次阶段评审应该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了。集成阶段 根据系统设计,将代码阶段通过评审的模块集成到系统中。对于系统集成,建议采取渐增式集成(需要在做开发计划时就考虑将集成时间错开,多个功能同时集成会带来较高的集成风险)。开发完一部分,集成一部分,测试一部分。只有前面的集成通过测试后才集成下一部分。质量管理活动 预防措施:1,在需求部分有明确的产品运行环境定义;2,在设计阶段,确保有准确、完整的集成设计; QA:重点关注系统配置管理的及时性和完整性,日构建和持续集成; QC:集成接口的代码检查,集成接口的功能测试,自动化测试,阻断性测试; 统计分析:按模块、重要性、严重性统计,缺陷原因分析; 各开发人员的开发缺陷率统计与分析(按严重性分级);缺陷趋势分析; 编码缺陷率(该阶段会发现编码阶段的缺陷,以评价编码阶段的工作质量); 设计缺陷率(该阶段会发现设计阶段的缺陷,以评价设计阶段的工作质量); 需求缺陷率(该阶段会发现需求阶段的缺陷,以评价需求阶段的工作质量); 经验积累:重点功能的性能测试。系统测试阶段 系统集成完毕后,系统的功能基本已经冻结。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系统进行整体测试。其质量目标就是前面所定义的产品质量目标。质量管理活动 预防措施:1在需求部分有明确的产品运行环境定义;2,在设计阶段,确保有准确、完整的集成设计; QA:重点关注系统配置管理的及时性和完整性,日构建和持续集成; QC:重点关注跨模块的功能测试,系统性能测试,易安装性测试,自动化测试,阻断性测试; 统计分析:按模块、重要性、严重性统计,缺陷原因分析; 各开发人员的开发缺陷率统计与分析(按严重性分级);缺陷趋势分析; 集成缺陷率(该阶段会发现集成阶段的缺陷,以评价编码阶段的工作质量); 编码缺陷率(该阶段会发现编码阶段的缺陷,以评价编码阶段的工作质量); 设计缺陷率(该阶段会发现设计阶段的缺陷,以评价设计阶段的工作质量); 需求缺陷率(该阶段会发现需求阶段的缺陷,以评价需求阶段的工作质量); 经验积累:易安装性测试。小结 “道为本,术为用;术合于道,相得益彰;道术相离,各见其害;轻道重术,则智术滥用,手段极尽,故生酷吏与小人。”在道、术的权衡与运用之中,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因术以明道而至于道”。在任何的管理工作都应该遵循这样的道理。在该改进方案中,还有很多的内容缺失和不足。没有阐明一个明确、清晰的质量管理体系,没有涉及到质量活动的经验积累如何进行、具体QC活动是如何开展等等。但我相信,以此为蓝本,我们一定可以在质量管理上有一个大的提升,因为我们明白了我们的目标在哪里,我们应该做什么。对于怎么做,我们可以边干边学。目标已如北极星,努力工作!Impossible is nothing!PAGE PAGE 5

第二篇: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

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

1、根据医院总体计划,结合本科室的特点及工作重点,由护士长或护理负责人及时制定本科的年护理工作计划、季度工作计划、月工作计划及周工作计划。

2、护理部根据“PDCA”质量管理循环法,制定完善质控标准,每月按各科工作计划及护士长岗位责任制要求进行检查、指导,清晰知道各科护理工作实施及落实情况。

3、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对各科护理工作每月质控一次,科室质控组及护士长对科室护理工作每周质控不少于一次。

4、护理部将每次检查结果及时汇总、反馈给各相关科室及人员,并指出每月质控中的重点问题,各科护士长根据本科存在的重点护理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如需护理部协助解决问题,及时上报),并组织落实。整改措施由科室备案,护理部检查。各科反馈的重点护理问题在下次质控中作为重点质控内容。如同样护理问题未及时整改,根据护士长岗位责任制评分标准进行加倍扣分,并与绩效考效挂钩,记录存档。

5、护理部对科室反映的困难,进行具体分析,并联系相关部门协助解决,处理情况记录在案,以便后续工作的跟踪及整改。

6、为了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护士长岗位责任制考核及护理质控情况将作为护士长绩效考核、优秀护士长评选、护士长聘任的重要参考依据。

医院护理部

第三篇: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为全面实施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和继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医疗服务监管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民本卫生、和谐卫生”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强化医疗机构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创建“卫生强市”,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二、组织管理

医院成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负责制定《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活动内容

(一)进一步改进质量评价考核体系

完善医院管理评价制度,改进评价方法。运用行业综合评价、同行专家评价和社会公众评价对医疗机构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评价和考核。其中行业综合评价的内容涵盖医疗基础质量、医疗流程质量和医疗终末质量;同行专家评价主要为评估体现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的综合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社会公众评价主要体现社会、群众对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二)加快建立质量信息报告和信息监测预警体系

建立质量信息报告、收集、分析和研判制度,及时发现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行质量信息的反馈、通报制度,及时消除影响医疗质量的各种因素。

医院健全质量信息监测预警体系。继续实施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监测、细菌耐药情况监测、药物和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医院感染监测等,加强对不良事件、医疗事故和高危环节医疗信息的收集、发现和处理,及时掌握医疗质量动态,建立有效的医疗安全预警系统。继续推行医院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度。

(三)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教育培训体系

充分依托各级各类质控中心和相关医学协会、学会,建立质量管理培训制度,采取案例分析、经验交流、专题讲座研讨等多种方式,开展质量管理培训工作;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质量培训的数字化教育平台;培养和选拔一批质量管理骨干,建立一支管理培训的师资队伍,发挥其在全员培训中的主力军作用。同时,要在医疗质量管理实践中,及时总结和推广质量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树立典型,开展示范教育。

四个体系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在完善自身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同时促进其它体系的完善,实现质量管理的不断改进,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四、重点工作

持续质量改进应抓住重点,围绕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活动的主要内容,本周期活动期间重点开展七方面工作。

(一)贯彻实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医院建立健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医疗技术管理档案,对开展的第一类医疗技术进行技术审核,严格管理;做好第二类和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第三方技术审核的准备和申请工作。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对医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审核并通过后,方可授予相应的手术权限,并实施动态管理。

(二)推进单病种质量管理和临床路径的实施

运用信息系统,实时监控路径执行情况;对进入路径的患者做好资料统计与分析工作;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分析路径的依从性并提出改进措施;做好进入路径病种的卫生经济学分析评估;调查并提高路径相关患者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三)切实加强重点领域质量管理工作

推进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的实施,加强重点领域的质量控制管理,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与技术规范,继续加大落实的力度。重点抓好以下方面的质量管理工作:

1、全面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新生儿病房、血液透析室、重症监护室、感染性疾病科、血液科、口腔科、内镜室、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的检查,梳理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消除质量安全隐患,坚决控制重大医院感染事件发生。

2、加强围手术期管理,认真执行各级手术准入制度。建立麻醉操作主治医师负责制、规范麻醉工作流程、做好麻 醉术前充分准备,加强对患者麻醉术中和术后的监护,实施全程的、规范的麻醉复苏监护,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各种麻醉意外和并发症。

实施《手术安全核对表》制度。加强手术医生、麻醉科医生和手术护士间的有效配合与沟通,严格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错误的发生,确保手术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3、贯彻实施《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疗机构要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建立健全毒、麻、精、放等特殊药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

4、加强临床用血监管,完善血液冷链管理程序,分析重点科室用血情况,促进医疗机构科学用血、合理用血。

5、进一步完善急救体系建设,加强急诊管理,完善急诊服务流程,增强应对急诊、重危病人的处置能力,提高急诊医务人员诊疗技术水平。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实施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是对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的进一步深化,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强化医疗机构内涵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质量意识。

(二)广泛动员,务求实效

全院要周密安排、科学统筹,创新方法,注重实效。各地要以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为抓手,规范医疗行为,以质促建,确保医疗安全。要将活动与日常医疗管理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认真总结,持续改进

全院认真总结经验,针对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改进,要在活动中强化核心制度建设,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要树立典型,通过示范医院、示范科室的建设、召开现场会等形式,推广医疗质量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以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第四篇:产品质量管理规定

产品质量管理规定

一、原材料检验:

1、质量管理部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甄选,将确定的供应商名、原材料品名、规格、质量标准填写“准购单”交采购员采购。

2、质量管理部门依据“准购单”对所进原材料进行复核和检验,判定不合格的原材料通知采购员退货或换货。

3、对不能完全检验的原材料,如在发料中发现不合格品,应将其挑出并通知采购员联系供应商退换货品,如量少可集中退换但不要超过三个月。

二、产品制程质量检验:

1、操作员必须依照工艺文件和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各组组长应实施随机检查,每一道工序完成由班组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继续生产。

2、完成的产品经由车间检验员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包装、灭菌,连同成品单送交成品库。

3、质量管理部应派员对车间生产进行巡回抽检,做好产品制程管理与分析,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4、加强质量意识的宣传教育,做好员工的质量培训工作,减少废品,降低成本。

三、成品质量检验:

1、加工完成的产品要经过成品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成品库出货。

2、检验不合格的成品出具报废单,通知车间质检人员查找原因,不合格品集中保管,经质量管理部核实后统一销毁。

3、库存成品过了有效期限,由质量管理部会同库管人员进行清理后集中处理,避免质量变异的产品送交客户,影响公司声誉。

四、客户质量投诉

1、客户质量投诉由销售部受理,确认属公司责任后,即会同质量管理部调查分析。

2、查明原因后会同技术开发部、生产部针对质量问题,提出整改措施,防

止再发。销售部应及时将结论及处理意见反馈客户,争取客户谅解,稳步扩大销售市场。

3、客户退回的产品交由质量管理部核验交库房统一销毁。

五、不合格产品、客户退回产品报废销毁后,由库房填制“报废单”,并报

财务部核算。

第五篇:产品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产品质量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

在当前经济形势严峻,市场销售疲软的困难条件下,焦炭价格连续下滑,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而产品质量的优劣是产品参与与竞争进入市场的关键因素。为保证我厂质量方针的贯彻实施,达到产品的质量批批合格,从根本上解决质量问题。我们必须建立质量体系,完善质量唯体系,着眼于建立稳定的保证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从生产的全过程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利用必要的手段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检验、监督、考核,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循序纠正。认真执行ISO9002标准,改进生产管理制度,落实质量控制措施。特制定以下质量管理实施细则,望全厂各单位调动全体职工对照管理实施细则各条款,认真实施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的质量。第二章质量计划

1、由销售部将市场所需产品等级,质量要求及计划销售量报技术部,并及时反馈市场信息。

2、技术部根据我厂生产工艺要求,既要保证焦炭质量,又要满足局、矿生产用气,结合生产成本,制定生产建议计划。

3、原料部根据建议计划提供所需配比的煤样,质检中心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包括胶质层试验。

4、技术部出方案,质检部用几种方案实施进行铁箱试验,对配合煤的质量指标进行全面分析。

5、由工程师组织技术部、质检中心、原料部、原料库、焦炉车间、洗煤车间、分析建议计划,确实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6、原料部根据确定的工艺方案对所需煤质组织进煤,严禁不合格煤入厂,原料库有权拒收任何不合格的入库煤。

7、原料库、受煤、配煤、焦炉等根据确定的方案实施前期批量试验。

8、要求配煤头一天把配煤仓,煤塔的原方案煤种尽量用完,用改变方案后的煤种上仓,前期试验是配合煤以一天的用量,一个结焦周期时间进行试验。

9、质检中心对试验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落实,对生产出的焦炭及时分析,化验,及时反馈信息。

10、工程师、技术部、质检中心开会分析纠正确定投入正常生产。

11、方案确定后整个试验过程中各单位必须步调一致,严格按新方案实施生产操作,否则对不及时执行推诿单位罚款50-100元。

12、质量计划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动,改变质量计划时必须制定质量工艺管理方案,经总工、生产厂长批准后下发有关部门执行。

第三章生产工艺计划

1、销售部提供计划销售数量及销售焦炭质量等级,市场对质量的要求。

2、技术部根据销售量,计划销售焦炭等级,结合我厂生产工艺制定建议计划,A日产炉数,B配合煤比例,C入炉煤质量指标,D结焦时间性,E工艺操作管理。

3、用试验确定最佳炉温,确定用煤方案,焦炉车间测量焦饼中心温度确定最佳炉温,测量炉项空间的煤气温度,测量机焦两侧交换间隔时间及冷却温度。

4、焦炉车间技术员收集以上测量结果,确定并编制焦炉加热制定,包括标准温度,全炉和机焦侧煤气流量,煤气主管压力,烟道吸力,标准蓄热室顶部吸力等。

5、制定温度制度,确定标准温度,横排温度,炉头火道温度,K安、K均。

6、制定压力制度,煤气主管,燃烧系统压力集气管压力等。

7、质检中心对全部过程,检查、落实、考核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信息以便集体会审纠正,对不能按程序规定执行的单位罚款50-100元。

8、确定的改产、提产、压产方案、加热制度、温度制度、压力制度经各单位领导、生产技术部门、总工、生产厂长等领导审批后投入使用。

第四章原料煤管理办法

1、技术部编制的生产作业,质量建议计划按第二章、第三章的程序试验纠正后,经各主管厂领导及相关部门会议确定审核后,原料部根据建议计划所需煤种的数量、质量进行市场调研,采样回我厂,交质检中心做各煤种全面分析验证合格,经生产技术部门确认,厂领导确定后按要求进煤。

2、单煤种分析合格后,对配合煤做铁箱试验、胶质层试验合格后,原料部开始组织大批量进煤。

3、质检中心对进厂的原料煤必须车车采样,最多不能多于5车汇总一个总样进行全面分析,正常情况下不多于5车时对进厂的单煤种上午一个总样,下午一个总样全面分析。

4、质检中心根据分析报告单,按照潞煤漳气字1999第16号文件《质量检测措施及考核办法》对当天的进煤质量考核,出具质量验收证件。

5、进厂的煤种如果出现质量波动,原料部要及时与供煤单位取得联系,通过整改稳定煤质,对原料部考核并限定原料部整改时间。

6、对煤质不稳定的供煤单位要进行停车化验、罚款等办法,对不能满足我厂煤质的应取消供煤资格。

第五章原料库、煤场管理

1、原料库按质量计划内中确定的来煤标准与入库标准进行验收与卸煤,严禁不合格煤入厂。

2、原料库必须建立两本台帐《原料煤进厂台帐》详细记录,一天进几种煤,各进几车、车号、多少吨、进厂日期,各卸在什么地方,与质检中心化验单对照,管理员要对

各批煤种的质量做到心中有数,累计多少吨,第二本帐是《原煤煤使用台帐》几月几日使用多少吨,使用的是什么时候进的煤,哪几种煤各多少吨,与配煤要形成领发关系,不允许随便使用。

3、原料库要根据作业计划中煤的种类、数量、进出车方便,新旧煤循环使用等合理地规划煤场场地的使用,并确定后不要随便变动标签。

4、原料煤进厂过程,原料库

记帐卸车分两种情况:⑴新订购的煤种或连续出现几次质量波动的煤种,拉煤车进厂后不许卸车,由质检中心采样化验后再卸车,不合格时报有关厂领导,有关部门进行审评提出处理意见。⑵正常供应的煤种卸车要卸在本煤种大堆以外的地方待化验分析出结果后,合格推入大堆,不合格另行处理。

5、卸煤必须根据煤种分类,分堆堆放,同一种煤也要按进厂先后顺序堆放,便于循环使用。各煤种要堆放整齐,绝对禁止混乱,煤堆之间的间距要相距3米以上,如果特殊情况改换煤种时必须将

原场地彻底清理,打扫干净,方可卸入新煤种。

6、停车化验不合格的来煤坚决拉走。

7、对没有停车化验,但已卸入大堆的不合格煤必须采取分堆存放,不能分堆的要做好标记。

8、卸煤过程中,原煤库管理人员必须亲自到现场弄清来煤车号及煤种指挥卸车地方,如发现煤种不明,车号不对或煤中杂质较多,对煤质有怀疑时及时向调度、质检中心、原料部汇报,由质检中心核实,提出处理意见。

9、煤场管理人员必须有计划地安排使用煤的先后顺序做到合理地新旧循环使用。绝对禁止当天的煤当天使用。对来煤情况,用煤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定期让质检中心对煤场各煤种分析煤质变化情况,煤场内绝对禁止推入其它杂质和任何材料设备,对捡出来的矸石、杂物必须当班拉走。

10、为了对煤场煤质变化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贮存期间未达到规定期前20天应对煤堆取样化验做全面分析,测定各种指标变化情况,变化大的情况做铁箱试验已不结焦可定为变质煤处理。

11、煤场与配煤受煤要形成领发制度,受煤坑用票据到煤场领煤,煤场管理员根据领煤票上煤种质量要求,数量进行发煤指定地点安排取煤。

12、煤场管理员必须执行以上各条规定,对不负责任工作导致发煤错误,每发现一次/项扣款50-100元。

第六章受煤

1、运输车间受煤岗位根据技术部发的配比通知单到原料库办理用煤手续,原料库安排煤场管理负责按运输车间用煤单的要求指挥装载机上煤。

2、特殊情况如临时发生变更煤种或煤场煤种不够必须由技术部、工程师签字的通知单才能发煤。绝对禁止随意取煤、使用煤,绝对禁止当天来煤当天使用,否则发现一次罚责任人50-100元。

3、受煤工要与配煤塔顶二部皮带岗位联系好,先上那种煤,上多少,用哪个煤塔心中有数,运输车间上满一个煤仓再上一个煤仓,绝对禁止放错或放混,否则发现一次扣运输车间50-100元。

4、装载机铲来的煤要求依次放在受煤坑口,受煤工要核对是否是所要上的煤种,受煤过程中必须把煤中的杂质矸石捡出。发现有异常时要向调度汇报,上完后要清理现场,把余下的煤铲回原堆,才能上第二种,否则不清理现场,把余下的煤上到第二个仓内对受煤工罚款50-100元。

第七章配煤

1、配煤塔顶口,底部都要用标志标明四个煤塔各放的是什么煤种,一般情况下不改变贮煤塔的煤种。如特殊情况改变必须彻底对该塔内清理后才能上新煤种,正常情况下每月对配煤各塔内也要彻底清理一次,以保证塔内边缘光滑干净,塔内的煤不变质。

2、配煤塔下部室内要挂一块黑板,明确写明当天配比要求,上煤数量(以技术部下发的通知单为准)配煤给煤机闸板调节,要以通知单为准用跑盘试验核实放煤快漫。闸板的宽度是否准确。而且要在配煤过程中每隔两小时测量一下有无变化及时调节,配煤误差不允许超过5,质检中心每天要不定时抽查三次以上,凡发现不准一次予以运输车间50元罚款。

3、在配煤过程中配煤工、皮带司机必须坚守岗位,发现给煤机有堵塞现象或下煤不均应立即处理。绝对禁止配比不准或上单一煤种,否则发现一次扣运输车间100元。

4、配煤过程中,配煤塔下给料机筛出的各种杂质及矸石必须立即捡出,否则一次罚款50元,几种煤配合后3部皮带的总上煤量以破碎机能够畅通吃进为准,不许在破碎机前的入料口捅煤。要经常清除铁器上的铁渣、炮线等杂物,否则经检查发现一次扣三部皮带司机50元,皮带通廊、破碎机房内清理的卫生或杂物禁止倒到皮带上,否则发现一次扣款50-100元。

第八章破碎机

1、只有破碎机起动后,才能开始配煤,不允许未经破碎机破碎的煤进入煤塔,发现一次扣破碎机司机100-200元。

2、必须设专人看管破碎机每班要两次筛分测试必须保证3mm以下的煤在75-80之间,发现筛分不达要求时及时汇报调度室与技术部、通知检修车间调节检修或更换锺头。否则推迟一天对运输车间罚款50元。质检中心每天要不定时抽查筛分试验考核。

3、冬季每天上完煤后要对破碎机内部彻底清理一次,不允许积煤冻在破碎机、漏斗内壁上,影响下一班的正常使用,否则一次扣破碎机司机50元。

第九章质量检查

1、对进厂的煤必须车车采样,最多不能多于5车一个总样,由值班领导监督下采样后进行分析化验,对于一种来煤每十日做胶质层一次,对于不正常的来煤要求每两日测量一次。

2、每班对配比不定时抽查三次以上;

每日对破碎机筛分做一次试验;

每日对入炉煤做两次全面分析(三炉一个子样,焦炉车间取样选样),每三日对入炉煤做胶质层一次。

每日对焦炭做两次全面分析,上、下午各一次。

每半月地煤场的各种煤分析一次以便掌握煤质有无变化。

每日对煤仓配比单独化验一次(运输车间取样送质检中心),入炉煤样由焦炉车间从装煤车上取样,质检中心取总样进行化验。

3、所有分析要及时反馈信息给厂领导及有关部室,以便作出决策,对分析出的结果中的不合格项目要找出原因、落实责任、提出处理意见,限期整改,调度会通报,否则每少分析一次扣款50元,人为造成误差罚款100元,分析报告信息反馈不及时一次扣款50元。

4、采制样必须按照《采制样标准》进行采制样。

5、质检中心质检员要对以前各章节条款进行巡查落实考核,尤其是重要的控制点,每日必须巡查四次,出现的问题及时信息反馈至厂领导及有关部室。否则留余形式检查不到位,考核不严格,每次罚款50-100元。

6、对当天焦炭的各种指标的变化要找出原因落实责任,质检中心要严格仔细对生产过程巡查,以保证工艺质量稳定。

7、质检中心每周对质量实施细则中所规定的内容与要求进行一次全面质量检查与分析,用三定形式下发有关单位,对反复出现问题影响质量的要批评并进行处罚,认真考核及时纠正,否则检查不到位考核不严格每次罚款50-100元。

[1][2]下一页

在百度搜索:产品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下载产品质量管理改进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产品质量管理改进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产品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产品质量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在当前经济形势严峻,市场销售疲软的困难条件下,焦炭价格连续下滑,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而产品质量的优劣是产品参与与竞争进入市场的关键因素......

    产品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产品 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在当前经济形势严峻,市场销售疲软的困难条件下,焦炭价格连续下滑,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而产品质量的优劣是产品参与与竞争进入市场的关键......

    产品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产品 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在当前经济形势严峻,市场销售疲软的困难条件下,焦炭价格连续下滑,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而产品质量的优劣是产品参与与竞争进入市场的关......

    产品质量管理细则

    产品质量管理细则 一、总 则 1、产品质量的好坏是关系到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也关系到企业在社会市场上的占有率,更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各级领导、技术、质保与生产人员必......

    产品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产品 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在当前经济形势严峻,市场销售疲软的困难条件下,焦炭价格连续下滑,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而产品质量的优劣是产品参与与竞争进入市场的关键......

    班组产品质量管理

    车间班组建设结业论文 班组产品质量管理 【摘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展示,也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顾客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

    产品质量管理标准

    产品质量管理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司产品质量管理的职责与范围,明确了公司产品质量制造过程中,从原材料到客户应用全过程、各环节质量管理的关键管理要素、管理流程、管理责......

    《外科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

    外科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的生命线,而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因而,科室成立质控小组,依据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