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浅析台湾“迅海”双体隐身导弹艇
“迅海舰”被岛内媒体称为“海峡杀手”
一波三折的“迅海计划”
数十年前,台湾海军曾因中小型战斗舰艇数量多且配备导弹而叱吒于亚太地区。之后,为追求所谓的大型化,台湾海军曾经一度终止了中小型舰艇的研发。马英九上台后,他主张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维持台海现状,不主动进行军事挑衅,为此,台军战略也从陈水扁时代所谓的“决战境外”调整为更加务实的“守势防御”,台湾海军也趁机再次把千吨以下中小型舰艇的发展列为重点,加速新型中小型舰
艇的研发,试图提升其近岸水面作战能力。
2009年,台湾“2010年国防预算书”中“意外”透露台湾海军正在秘密研发一种900吨级的导弹近岸巡防舰,军方以“迅海计划”为代号进行研发,迅海舰具有隐形性能,是台军第一艘采取双船身设计的战斗舰,计划携带8枚超音速的雄风三型反舰飞弹、和8枚亚音速的雄风二型反舰飞弹,反舰火力上比大多数的3000吨级巡防舰还强,航程可达2000海里,且在六级风浪海象时仍可发射导弹、具备海上作业和战斗能力,航行性能与耐波性相当3000吨级左右的军舰。台湾媒体给迅海舰冠上了“海峡杀手”、“航母杀手”的称号,称其属于近岸导弹巡防舰,也有大型导弹快艇的味道,是专门用来对付大陆的022型导弹快艇和航母的,航速高且外观隐秘的“迅海”级如果运用得当,将给
跨越海峡的攻击力量以巨大打击。
资料图:台海军光华六号飞弹快艇
2010年底,“迅海计划”一度传出下马的消息,当时国民党“立委”林郁方指出,原准备2011年开始建造12艘新型飞弹快艇的“迅海计划”因军方预算不足、海军内部有杂音被迫延宕。时任台海军参谋长的李晧随后称迅海舰的资料由于其机密性而无法评论,但他坦承迅海计
划确实存在问题。
最近一期出版的台湾《亚太防务》杂志报道,2012年是台湾当局推进所谓“国舰国造”政策的关键年份,号称“海军三宝”的“迅海原型舰”、“战斗支援舰”、“潜舰(艇)国造”项目均有实质性动作,其中最受关注的“迅海舰”的原型舰招标工作已经开始,造舰计划只等台军确认。
至此,被台军期待为“海峡杀手”、“航母杀手”的迅海舰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迅海舰”概览
从台湾媒体详细的报道来看,“迅海舰”整体设计采用当前世界各国小型舰艇上甚为流行的“小水线面双体”,采用全焊接式耐腐蚀铝合金结构,全舰由左右两个船身、中央跨联结构、上层建筑等四大部分构成,上层主体建筑如同“骑”在两个船身上,依靠中央跨联结构衔接和固定,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这种设计的主要优点是:受波浪扰动小,航行速度快,拥有优良的耐波性,能平稳执行海上作业,适于“全
海候”环境。
除了先进的双体布局外,“迅海舰”最受瞩目的莫过于其采用的隐身设计。“迅海舰”的舰体舷侧与上层结构完全整合,采取能降低雷达波折射的内倾结构,这种内倾结构从舰艏一直延伸到舰艉两侧。此外,该舰还拥有隐身炮塔外罩的主炮、大倾角隐身主桅、有舷墙遮蔽的甲板设备与反舰导弹发射器等,均可大幅降低雷达反射。
“迅海舰”的设计排水量为450吨,在动力方面将沿用台军现役“锦江”级巡逻舰的同类柴油机以及岛内“海巡署”新建造的巡逻舰上使用的喷水推进系统,最高航速超过38节,具有操作灵活、行驶噪音低等优点。据悉,“迅海舰”标准舰员编制为34人,包括7名军官和27
名士官及水兵,另外可临时加载7人。
迅海舰这个“杀手”的武器装备大家则较为熟悉,该舰计划携带8枚超音速的“雄风三型”反舰导弹、和8枚亚音速的“雄风二型”反舰导弹,尤其是“雄风三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其有效射程为30到13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超过2马赫,飞行高度大约在20到200米之间,同时导弹也可预设多个转折点飞行。由于能实现超音速飞行,因此被“雄风3”导弹攻击舰船的反应时间大为缩短。
有趣的是,“迅海舰”在很多设计理念上,和本图中大陆军迷心中的解放军下一代导弹艇构想不谋而合
在台海军将组建“迅海舰”为主的近海快速打击集群的消息传出后,岛内立即掀起了一股讨论“海狼战术”的热潮,期望以数量众多的隐形导弹舰艇,在狭窄的台湾海峡水域抵消解放军海军的舰艇优势,提高登陆战的成本,以此吓阻北京。甚至设想以大型驱逐舰引领导弹快艇群,在水下狼群和空中力量配合下向大陆未来的航母战斗群实施饱和攻击。
不靠谱的“海峡杀手”
不可否认,包括中国的“022型”导弹艇在内,“迅海舰”这样的小型舰只因为其快速及低可探测性的特点,有着非常多的优点,在进攻时,这类高速隐身导弹艇可配合舰队和航空兵与对敌发动辅助攻击;在撤出时,高速隐身导弹艇可以担任后卫任务,对敌发起掩护和后续攻击;另外在双方主力舰队交战前后,高速隐身导弹艇还可担负起对敌方军港的奇袭破坏任务以及执行破交和封锁任务。但是指望一两样先进武器就想改变战争结局的设想,在现代战争的条件下,这种“设想”只能是一种“妄想”,“迅海舰”的出现并不能改变台湾海军的海战模式。
作为自产武器中的高端产品,“雄风-3型”导弹一直被台军寄予厚望。台湾大小媒体多次强调了其具备超音速飞行、射程远等优势,是台军“有效吓阻能力”最强的导弹。不过台湾军方承认,正是因为飞得太快,“雄风”-3型导弹的失控几率也很高,在去年的一次试射中就出现了“雄风-3型“导弹脱靶的情况。台湾“国防部”表示,对于导弹脱靶的原因,“中科院”初步判定是因寻的器失效导致,台军及其科研机构并未能彻底解决自产超音速导弹精度差这一硬伤,导弹的整体性能和战斗力并不稳定。由此可见,台湾军方吹嘘的所谓“航母克星”的战斗
力并不靠谱。
另外,要想“雄风-3型”达到台湾军方设想的能力,就要求导弹的载体必须具备高超的防空、反潜、对舰综合作战能力,目前看来台湾远未达到这种能力。作为本身探测能力有限的小型舰只,“迅海舰”本身的探测能力极其有限,必须依靠外部探测系统支持,导弹艇装备的远程反舰导弹也需要中继制导或通过预警机的协同,用数据链在战场网络中获得实时的信息支援,这就需要一个完善的信息化指控系统作为支撑。作为台军而言,其目前最理想的外部探测系统就是空中预警平台,如通过其“E-2T”预警机与迅海舰编队形成联合网络作战系统。但就目前的两岸军力对比来说,战时台军数量有限的“E-2T”预警机自身的生存率还是个问题,更别指望来和导弹艇协同作战了。
台军的预警机将是解放军的首轮重点打击目标,很难支援台军导弹艇发射远程反舰导弹
如果台湾军方真的妄图对抗大陆,类似导弹艇这样的小型水面舰只,对其构成主要威胁的力量来自于空中: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含空对地导弹),导弹快艇之类的小型快速攻击舰船这一在70年代一举成名的海战明星,在80年代就被揍得满地找牙,说到底是因为缺乏舰载防空能力,哪怕只是最起码的反直升机能力。而若说到打航母,对台湾军方来言更无异于痴人说梦:航母作战是编队行为,航母作战群最强大的“拳头”便是其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如前文所述,包括反航母在内的任何现代作战都必须有一个系统性力量。要想突破航母外围防空、反舰力量,台军必须拥有比较健全的雷达、电子战能力,必须能抢在对方航母编队发现自己并发射反舰导弹前实施攻击,面对大陆的空中优势与信息优势,导弹艇所倚赖的吨位小、机动性强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在大陆海空力量的联合封锁下,“迅海舰”很可能不敢脱离开岛内空军的防护圈,甚至开战之初就会成为大陆火力的重点打击目标,纯属“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凭借现有的武器装备和作战模式,台军针对解放军航母制定的战法只能是聊以自慰的“空想战术。
最后,从台湾的“迅海计划”来看,“迅海舰”服役数量远远达不到“狼群”的效果。台湾军方一向眼高手低,自身技术水平有限,隐身设计等关键技术都需要外购,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制于人。通过外购的很多关键技术拼凑在一起未必能够完全兼容,整舰的作战性能势必大打折扣,很难达到预期的指标。不知道台军能保证“迅海舰”有一个什么样的出勤率,另外其总共只有10艘左右,我们不考虑日常的战备、轮换等因素,就算这批“迅海舰”倾巢出动,这样一个数量无论对防卫台湾还是跨海攻击来说都是远远不够的。
台湾媒体制作的两岸隐身快艇对比图
两岸隐身导弹快艇发展分析
抛开尚是镜花水月的“迅海舰”不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台军现役的主力导弹艇“光华-6号”,2003年10月1日,台湾自行研制建造的“光华-6号”隐身导弹艇一号艇(编号FACG-60)正式加入台湾海军现役,到2011年底最后一批艇(编号FACG-92、93)正式加入台湾海军战斗行列,整个“光华”计划执行过程曲折不断,从原型艇设计与建造质量受质疑、批量制造的厂商恶性竞争**、原型艇搁浅等,导致整个项目至少拖延3年,堪称最命运多舛的海军计划,台湾海军为“光华-6号付出了昂贵的代价。现在,欧美大国海军均不太重视现代化导弹艇的研制,美德英法意西和其他一些北约国家海军建设的优先方向是建造大型水面战舰,如多用途航母、舰队驱逐舰、通用登陆舰(直升机航母)、轻护卫舰、护卫舰等,用于执行远海作战任务,而把守卫领水、保护国家海洋经济区利益的近岸防护任务主要交给了岸防巡逻舰艇,不再重视新型导弹艇的研制。导弹快艇由于自身的性能特点,决定了其主要用途就是用来近海防御作战,主要打击敌水面舰艇。小型导弹艇因为吨位小,不大可能布置适宜的防空力量,也不可能前出太远,生存能力差,作战范围小,轻型导弹艇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
是战争检验出来的。
台湾“光华6号”导弹快艇因执行“汉光演习”任务而意外搁浅,经过多次抢救还是无法拖离
我们熟知的“022型”隐身导弹艇则是一个另类,“022型”隐身导弹艇一出来就招来不少批评,似乎是解放军在逆时代潮流而动,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实用才是第一的,战争的目的就是消灭敌人,在中国近海,已经没有对手能够轻易挑战我们的制空能力,在保持绝对制空的前提下,“022型”隐身导弹艇不但没有天敌,还是武力倍增器,在有效的空中力量支援下,在未来的“反介入”作战中,“022型”隐身导弹艇能对第一岛链内外援台的大型战舰形成强大威慑,尤其是能有效遏制或打击以重型舰只为核心的海上编队。“022型”隐身导弹艇的问世,走出了过去几十年间中国舰艇制造一直仿造别国样式的框架,此次中国自己设计制造出世界上第一种采用双体穿浪型船型、可谓是有跳跃性思维的导弹快艇,在海军装备的单项中引领了国际潮流。不过未来战争是武器综合系统的对抗,单项武器的开发固然重要,但全面提升配套作战系统能力的意义更大,“022型”隐身导弹艇是未来海军网络作战系统的一个节点,而不是把它看成一个独立的战斗系统。关注中国国防建设的网友们应该注意到,前段时间,中国的官方媒体高调宣传了“解放军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研发获重大突破”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消息,一体化指挥平台的列装,绝非一般系统的升级,也非普通意义上的装备更新,它标志着我军指挥领域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有了这个体系,就本文的导弹艇来说,导弹艇将不必局限于自身信息获取能力的不足,不再受到导弹艇的雷达搜索和中继制导的限制,甚至不需要外泄电磁波,仅通过被动接受信息,就可发射导弹摧毁敌方目标。目前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够拥有独立自主的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台湾要想拥有这样先进的系统,在目前看来,更是可望不可即的梦想。
随着两岸军事力量差距的一步步加大,所谓“海峡杀手”、“航母杀手”只能为某些企图改变台湾地位的人提供一些心理上的慰藉。可以说,任何企图借助发展某种武器就可以决定台湾岛命运的想法是错误的,也是注定要失败的。
隐身导弹艇是未来海军网络作战系统的一个节点,而不是把它看成一个独立的战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