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纸媒到网媒 一个小记的粗浅感受
从纸媒到网媒 一个小记的粗浅感受
新单位的主编要求写篇有人文特点的年度总结,还要写出特色„„小记我自我反省,深度剖析内心,也只有挖一挖我从纸媒到网媒的心酸凄凉和偶尔的快乐。
2013年这一年,小记我算是经历了各种心理挣扎,最后果断挥手告别相处两年的“前任”—杂志,投入“现任”—网络媒体的怀抱。
这一转身,人生剧变就开始了!上班时间从自由安排到朝九晚六,前后编辑部人员平均年龄从30+降到25岁左右,吃饭的话题,也就从各家可爱有趣的孩子、近期淘的首饰等一些我常常犹豫到底要不要插嘴避免尴尬,最后在我还处于剧烈思想斗争中已经结束的话题,转变为调侃斗嘴,工作内容从一月2篇稿兼市场活动新媒体到一周3篇稿,在办公室的人从经常只有我和主管,到现在一到工作日就坐的满满的。平媒和网媒的变化不只零星半点,就算小记我适应能力强,第一天到新公司上班时,也坐在位置发呆恍惚了一整天,飘飘然不知身在何处的穿越感啊„„ 2年前
兴奋进入杂志 全职小助理
2011年国庆节后,我以实习生身份进入了当时在北京算是挺有名气的媒体集团,其旗下有十多家子刊和网站,有1000多名员工。在北京,只要是报刊亭,都能看到其子刊之一的海报。
我这个乡下丫头是第一次进京,看啥都觉得高端,何况是我曾经向往的杂志!所以,没有实习工资也觉得机会难得,庆幸能接触到做杂志的人。而且,单位的食堂干净整洁,菜色丰富,免费还管够管饱,尤其是圣诞节大餐。对于一个吃货来说,没有比这更能让人心动的了。还有各种抽奖和节日礼物。
通常,杂志的地位相对来说比较高,公关公司也乐意保持联系。前辈们采访的对象从互联网企业大佬雷军、周鸿祎、张亚勤等到业内知名人士,一般都比较容易联系上。而杂志对稿件的质量要求也很高,成稿的过程中,记者改稿是家常便饭,从一稿二稿三稿甚至七稿。直改到你看见自己稿子就想吐血,当然,成稿后,有成就感也是必须的。
相对网媒和日报,在杂志编辑部的员工,一般都不年轻,至少都有过3年以上的记者经验。我的“前任”也不例外,编辑部人员平均年龄30以上。人际关系也很简单,对于刚出道的小记照顾良多。而且她们都有作为记者与编辑的扎实功底,是很好的学习对象。
所以呢,我加入后的角色便是助理。编辑要素材,我给找,市场缺人,我去救场,采访写稿有需要,我要顶上(当然一般不是特别重要的),到后来,新媒体,微博微信我也要管上·„„与“前任”的两年,我是作为一个全职小助理而存在的。因为集团盈利有限,缺人啊!
慢慢地,我的前辈们也慢慢免不了要兼一些别的活儿,于是,有几位优秀的同事,受不了这么高强度没有业余生活的安排,有孩子的妈妈离开了,写演讲稿写台词更要写专业稿件的男同事也走了。
然后,我这个一直给“前任”打杂却没能转正的全能小助理,也挥泪离别了。一直为我抱不平的前辈们听说我要走,积极鼓励我找个好单位,获得正常待遇。我走后,有同事跟我惋惜道,“现在编辑部没剩几个人了,又走了好几个,你要是再挺一个月肯定能转正。” 3月前 仓促闯入网媒
全职记者
但我作为一个网媒记者的生涯已经开始了。这才是转折的开始,一系列的挫折和欢乐的开始。
曾经,我几乎很少主动联系采访对象,都是前辈们整理好框架,给我提供好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我直接电话约采就可以。(编辑部前辈的人脉积累甚广啊!)如今我都要自己亲自找,怎么找?问所有可能认识采访对象的人,微博微信联系,联系公关公司„„我终于也用上了作为一个记者应该有的厚脸皮,也尝到了一天私信十位采访对象却无一人回应的辛酸„„
曾经我应邀参加活动,现场跟同行交换名片,都会说知道我们杂志。现在,我都要跟别人重复介绍。而以前跟我联系的公司,我把新单位的介绍和联系方式发过去,很多都没有再继续联系我了。
曾经编辑部几乎除了每月3次的选题会,几乎都在家办公。当然,我这个小助理除外,除了采访和参加活动等日子,我都去单位,不过时间自由,我通常都是在家工作一个小时,避过人流高峰期,才慢悠悠地出发。现在,却是朝九晚六。开始的一星期有种强烈的不适感。不过没有多久也就消失了,后遗症也在慢慢调理。而在这,也逐渐感受到了一个网媒记者的小欢乐。
曾经,写稿一个月以后,才能在网上找到发表在杂志上的文章。而现在,当天就可以发稿。这就好比,你买了件新衣服,都穿了一个月,别人才跟你说“你买新衣服啦?” 早没刚穿时盼望别人发现的兴奋了。因为我的“前任”是月刊,一月一期。通常在发生互联网大事时,我们刚出了一期新刊。不报道的话,落后,要报道又周期太长,等下月刊出时,网络上早已经是连篇累牍的报道。这种困扰很难形容,试问看到网上相同选题的那些报道,文中和自己相似的观点,哪个记者能对一个选题保持一如既往的热情。就算是经常更新选题也很难跟上网络的速度。
而网媒却不一样,当天的热点,当天就可以出稿在网络上传播,反应迅速,时效性强,这才貌似适合新闻的本质。而网媒进来的趋势也在重视原创和深度,腾讯和网易也纷纷加大在原创内容的投入。
除了工作,可能更适应的是生活。女生么,免不了聊天八卦。但是曾经,同事们聊孩子,我笑着,聊老公,我听着,聊玉器,我茫然,聊菩提,我大汗,甚至聊企业公司,我也只是听着,因为不了解啊。而在网媒,基本上都是同龄人,调侃斗嘴也挺有乐趣。
从没停止过自救的“前任”
昨天,听说,海尔抛弃杂志硬广了,海尔发邮件通知媒体,今后将停止在杂志投硬广。所以,曾经可以称为纸媒里高大上的杂志,日子更不好过了。
作为从传统纸媒走出来不久的人,我有所体会。那时,不时可以听到同事们的抱怨,“你没赶上好时候,前几年过节礼物发的可是现金。”
显然,纸媒被新媒体冲击已然不轻。当年集团的季度大会上,总编忧虑严肃地告诉全场的员工,不能放松警惕,要抓住时代的脉搏,全力转型全媒体。但进展很缓慢。
他们也曾试图依托自身的时尚基因,与化妆品电商结合,连接客户和消费者。网站在成立之初,依靠长期积累的资源优势,火热了一阵子。但不久后,就没有声息,终于艰难拖到2012年还是衰落,也就解散了这个部门。
后来,公司也试图加大投入,成立了新媒体中心。这个中心的负责人不时组织一些新媒体趋势以及简单技能的培训,比如如何做一款移动端的产品,微博微信如何吸引人,分享做一款App的心得等等,也不时邀请业界做得比较出色的运营精英等来给员工传授经验。
说实话,纸媒多年运营打造的平台有影响力又有权威,内容质量上把关很严,发行渠道广,工作人员思考问题深入,对潮流也敏感,经验丰富。他们也看到了潮流,真心想转型。而依托在传统媒体多年的资源优势,转型成功并非没有希望。
但是小记的感觉是,雷声大,雨点小,这可能也是一个大集团固有的毛病,能看到趋势,制定计划,但是各个部门各个子刊没有互通协作,执行能力不够。如果一件事要等待集团审批,时间可能是一天也可能是一周甚至一个月。
我所处的是隶属集团的一本商业期刊,有着10多年的历史,也跟很多大公司取得了联系,有一批比较优秀的采编人员。但转型拥抱全媒体的步伐却始终留在原地,杂志上拥有优质的内容,却没能迅速有效地传播。网站还是维持着几年前的旧貌,微博微信始终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一个全职负责的人,杂志App更是一直处于研发中,才终于在2013年10月上线。
这期间,36氪、虎嗅网、钛媒体等同类网站异军突起,自媒体也开始变得很吃香。然后很多企业公司就开始调整广告投放比例,缩减了在传统媒体的广告支出。我觉得海尔抛弃杂志硬广只是公开了的一个例子,实际上有很多的公司都做了这样的选择。
我的“前任”广告收入大幅缩水。在我模糊的记忆中,2011年年底最后一个季度总结大会上,在集团的十几个子刊中,有一半左右维持盈利增长。而到了2013年最后一个季度总结大会上,所有的子刊中,几乎只有我处的商业期刊还维持着不高的盈利增长。而且这个盈利并不是依靠硬广收入增长获得的。
相应地,禁止招聘甚至裁员就没停过,在我的记忆中,有过两次,要求子刊裁员10%—20%。现在我的“前任”仍在努力追赶新趋势,我衷心祝福他们转型成功,在新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
但是网媒的日子也并没有很舒服,而且我的“现任”还是在成长中的小媒体。据同事说,去年有年终奖,可今年没有了„„为了以后的年终奖,我们也在加快步伐。最后笼统地结个尾,祝福我“前任”和“现任”的未来更美好!
第二篇:从把握规律的高度认识纸媒的发展趋势
从把握规律的高度认识纸媒的发展趋势
——黄文、姚静关于纸媒问题商榷之我见
新华网安徽频道 偶正涛
昨日分社营销平台同志给我提供了两篇文章:黄文的讲稿《数字时代的媒体融合》,江苏分平台姚静的商榷文章《谈谈纸媒的现在和未来》。本人一直关注这一方面问题,拜读之后,也想就二人“商榷”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规律不可违,“替代”、“融合”是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规律”研究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所规律,就是事物固有的内部联系。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为修正、干扰,只会影响其过程,不会影响其结果的。
去年以来,新华社内部刊物中针对战略转型、媒体发展趋势、新媒体建设等,发表过很多文章,几乎众口一词,都是强调传播业与媒体向多媒体化、电子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我们应如何应对。
黄文更进一步,从全球传媒业现状,分析媒体融合过程中的轨迹,提出发展进程中由“技术先导”再到“内容为王”(这里我想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新媒体建设应是“技术为先导——内容为基础——运营为王”,不知黄文是否赞同),进一步提出了在这个关键时期关键点上新华社的优势与努力方向。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传媒在电子化、网络化基础上“融合”,平面、单一表达形式向多媒体方向演进,纸质媒介向电子介质方向演进,这是美国专家最先发现的以新闻信息为主体的传播业的发展“规律”。而且,他们在这个“规律”的引导下创造了引领世界的诸多新业态、新技术、新手段。以新闻信息为主体的传播涉及意识形态,以前不同所有制、不同世界观的国家,主流观点几乎都是相对立的。只有近年来在传播与媒体发展规律问题上高度统一了。
“替代”、“融合”作为传媒业的规律,已没有讨论的余地了。我们能做的只能是通过进一步学习、研究,掌握“规律”,把握机遇,在传播业发展历史转折时期勇立潮头,履行新华社的引导责任,进一步提升新华社的影响力。
姚静用江苏的报业数字为例证,说明政策保护下的党报党刊等收益并不一定会下降,发行不一定减少。我想,这是可能的。但这并不影响“规律”的存在及其无时无刻发挥着的作用。我国的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速,如果不考虑党和政府在政治宣传与教育方面的投入(党报订阅有很大成份是对民众的宣传教育投资),仅仅是作为传播媒体,“政策”的作用会越来越弱化。就“收益”而言,纸媒的比较效益下滑,可以说是怵目惊心:2003年才有的中国移动公司增值服务,到2008年已达1500亿规模。而这样的公司在中国还有联通、电信等。我们对党报支持政策只有加强,没有削弱,但其增长速度与总量如何?市场竞争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为退。我还认识很多南京的房产、生活类网站的负责人,他们没有“政策”,没有垄断保护,但他们的效益绝不是党报所能比拟的。
但是,从姚静提供的江苏党报和他们所办网站的情况,联想到新华社一些现象,倒是看
出两个问题:
一,办了网站,就是“网络化”了;在网站上放上两段视频,就叫多媒体了。事情其实远没有那么简单。这种做法充其量是叶公好龙,“好者似龙而非龙者也”。养的不是真龙,当然没有呼风唤雨的威力了。反过来看一下,如果新华社现在没有新华网,那是什么样的局面?
二是对“政策”和垄断位置的依赖心理。总觉得我们是党和政府的一部分,“政策”和垄断职能会保护我们的。对现实中一些不理想的结果、比较之下的落后,归结为“政策不到位”,“某某书记不支持”。或归结为某一偶发因素,如“金融危机了”,“房地产降温了”,等等。
新华社从上到下力促“战略转型”为时已久,如果对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传媒业发展规律还有怀疑,如果我们还只在为“政策”奔走,或是做好龙之叶公,最终结果就可想而之了。
二、掌握好认识规律的思想方法最为重要。
我们同事间日常的交流可以看出来,姚静的想法在我们中间有一定的代表性。不少人觉得类似姚静的认识是有理有据的。这种看起来是从事实、数据中得出的结论,而它又有悖于“规律”,问题是出在认识“规律”的思想方法上。现在新华社工作压力大,节奏紧,我们都很少有系统学习、研究的机会。恕我“好为人师”一回,结合黄文、姚静商榷的问题,就掌握好认识规律的思想方法,给大家一点建议:
其一,通过定量分析比较得出定性结论,同时要把握好“量”与“性”的关系。
一次将硬币扔到地下,正面或字或图,只有一种可能。扔硬币的次数无限多地增加,其结果是字与图出现的机率无限大地接近一致。通过定量分析比较得出定性结论,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但“量”的取得,要有一定的分布,要有多方面的比较。现在网络非常发达,非互联网传输的电子媒体(广播、电视、户外屏幕等)、互联网媒体(网站、即时通讯工具、交互类网络平台、邮箱等)、应用终端延伸的媒体(手机、MP3、MP4、上网本)、纸质媒体等,搜集一下大范围、长时间段的数据,研究一下传播手段和方法、比较一下效益。最好作为一种业余的爱好,长时间跟踪观察,不仅会感受到“规律”所在,还会了解很多你原本并不在意却非常重要的东西,会发现市场取向及无数商机。
其二,分清阶段性与整体性、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我赞成姚静所言,纸质媒体不会绝对消亡。如同中国人最早使用的甲骨文,5000年了,现在也没有消失,书法、装饰等仍在使用。人的需求更是多方面的。中国是个欠发达国家,目前还是处于努力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阶段。传媒业的政策壁垒还会长期存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传媒业会更为发达,市场细分程度会加强。理论上说,在中国迈入发达国家行列之前,任意一种传播媒介,都会有广阔天地。但是,我们还是要把握住总体发展趋势是什么,主流是什么。把握了主流,才能将引导能力与影响力最大化,才能准确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定位。知大势且知彼此,才会百战不殆。我国有一个半官方机构连续十多年做全国阅读调查,一度发现,中国人收入大幅提高了,受教育机会多了,高学历多了,读书却越来越少了。后来,统计者把电子阅读加进去,结果发现,使用电子阅读器读书的人多达3000多万,用手机阅读的人数高达1.5亿。而对市场更为敏感的企业,已推出一大批手持电子阅读产品,年销售数千万台。世界通讯产业大鳄中国移动、深圳华为等,都开始向电子阅读行业伸手了。而黄文文章中,则举出了亚马逊的例子。我们不能不佩服信息大国、先导企业利用“规律”的能力和气魄。另一方面,30年前,一张主流大报的一篇“社论”,可以让全国人民家喻户晓。现在什么样的媒体能做到这一点?“打酱油”、“俯卧撑”原本没有什么意义,一夜间却成为社会热点,甚至酿成公众事件,这与传播介质的形式特点,难道没有关系?
分清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同样非常重要。姚静用党报为例,以此推导纸媒的发展特性。严格意义上说,这是犯了逻辑错误:党报和纸媒的属性是不一样的。“不同类不可比”,更别说“代表”了。
浪费了大家不少时间,不再赘言。
2009年6月18日 合肥
第三篇:视觉营销:80后90后从纸媒到网媒审美趣味流变和产业化设计
视觉营销:80后90后从纸媒到网媒阅
读趣味的审美流变与产业化设计[1]
摘 要:在激荡的网络背景环境下,通过对80后90后阅读趣味的审美流变的分析,籍此基础上进行针对80后90后的产业化设计,谋求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和文化产业升级,在视觉上吸引受众的目光。
关键字:网络80后90后产业化设计视觉
一、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探索
1、网络影响下的80后90后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网络逐渐演化成新时代的主题,也是商业运行赖以生存的重要根基。新兴的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站在时代浪潮的80后90后面临着一场技术的革命,网络媒体逐渐代替纸媒演化成现代人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审美趣味随之而然的发生变动,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滞后的物质文化研究之间的矛盾正影响着年轻一代的价值观走向。因为我们目前关于80后90后网络一代审美趣味的研究正处于一个萌芽阶段,不具备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对于他们审美倾向的了解还停滞于模糊的状况,对于这部分的研究开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可以弥补这一空白的领域。
每一个群体背后的审美趣味都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映,而社会现象也会影响群体的主流价值观。我们要懂得在80后90后这个群体中挖掘他们的审美趣味,为了更好的贴近现实,必须进行产业化的设计来满足80后90后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而目前并没有针对80后90后的产业化设计,多元而缺少主流的价值观正腐蚀当代的青年一代,寻找符合80后90后审美趣味的价值观和产业化设计任重而道远。
2、新文化产业的探索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壮大,研究网络文化和文化产业设计成为了热点的话题,无论在文化上的享用还是在经济上的推动都有重大意义。现在的年轻一代主要是80、90后,不一样的历史环境和现实条件,赋予了他们不一样的审美取向,对于他们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掌握目前年轻人的审美价值取向,对文化产业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研究新一代网络主体的审美行为与视觉偏好和目标对象的关注度,进行产业化设计和创新,为从纸媒到网媒的过渡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方案,充分发挥纸媒的基础上结合网媒的发展给大众带来新的文化冲击,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
通过对80后90后从纸媒到网媒阅读趣味的流变和产业化设计的论证描述未来
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首先,在了解80、90后审美趣味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文化设计,设计一些对应的文化产品。结合商业运作的知识,整合研究成果,设计出一套针对80后90后这一未来社会主力消费群体的新文化产业模式,并能够推广使用。
其次,探索目标群体从纸媒到网媒的的阅读趣味的审美流变,针对其显示的特点为阅读载体的转变指明新的方向,提供参考意见。
最后,以视觉营销为重点,研究好目标对象的关注度,进行产业化设计和创新,创造出能吸引商业大众关注新产品,为推动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二、基于中外研究现状上的文化再创新
(一)国内外同类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大量对网络文化的研究,但是只是针对大领域的分析。很少拥有对某个专业领域的研究,针对80后、90后审美趣味的研究还没有出现。并且,在产业设计这一个领域还没有完全的覆盖,只是停留在由于新产品的出现和大众欢迎的程度来归纳青少年一代的审美倾向上。在“80后90后从纸媒到网媒阅读趣味的审美流变与产业化设计”这个领域的研究还没有出现,现有的80后和90后研究没有对其文化产业一一进行深入的挖掘。
(二)同类研究工作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具有针对性与专业性的研究,可参考内容非常之少。本课题的相关研究,绝大多数只是简单的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在大领域内阐述自己的思想,很少将研究领域缩小,这样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也很难取得很好的研究效果。并且在研究该项目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将问题与各类学科联系,研究“80后90后从纸媒到网媒阅读趣味的审美流变与产业化设计”,需要结合心理学、传播学和文化产业相关的知识来支撑研究的观点,不能局限于某个学科。
第二,数据搜集难度大,为课题研究增加了困难。对于80后90后审美趣味的研究不能只搜集某个地区的数据,我们的数据源应该在全国范围内获取才具有说服力,少量的数据只会让研究的结果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很难真正达到以事实说话的效果。
第三,具体的商业策划方案不存在。因为执行该项目研究的人员都是人文类的专家学者,研究的意义都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存在的状况,没有针对性的设计产品来满足青少年群体的需求。
(三)文化产业创新视角
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研究与发现80后90后这个群体阅读审美趣味的变化,系统地总结出变化发生的特征。最后根据这一群体审美的特点,在视觉阅读这一新维度找到一种全新的产业模式,有助于网络经济下的商家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占领
更大市场份额。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营销越来越受现代企业重视,以视觉营销为基点,结合当代网络的特点与80后90后的审美趣味,创造出一套全新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文化产业模式:代际产品消费设计模式。在文化快餐盛行的时代里,全新的产业模式有助于保证营养,增加可读性,吸引越来越多80后90后阅读的注意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分析、借鉴,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
借鉴目前在国内外网络阅读这一方面做的好的企业,总结其优势,并找出其不足之处,再结合中国80后90后一代消费者需求,分析产品消费代际市场发展的未来趋势,学习目前先进的营销理念,设计出一套全新的产业模式。
三、探索对象的选择和科学性
(一)探索对象的选择方式
以网站的主题为突破口,研究80、90后在网络生活中关注的方向,了解其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的途径。调查了解目标群体浏览网页时关注的内容,总结其在网络上的主要活动,例如,他们怎么参与网络社区活动,对于网络游戏的热衷程度等。
研究目标群体对于网页设计的偏好。相同类型主题和内容的网站,不同的设计风格会有不同的受关注度。了解新一代的网络阅读者和消费者对网页设计风格的偏好与选择、对色彩的敏感程度等。从而了解能对给80、90后造成视觉冲击的因素。最后,研究目标群体从纸媒到网媒后审美趣味的转变,探索纸媒到网媒转变的影响条件,充分发掘引导80、90后的审美流变的因素。如何从归纳的因素中寻找80后90后的文化产业价值链,对文化产业进行拓宽性发展和产业化升级。
(二)选择对象研究的科学性
“视觉营销:80后90后从纸媒到网媒阅读趣味的审美流变与产业化设计”课题选题富于时代性、前沿性和应用性,同时适应大学生研究群体的实际水平和实际状况,是一个值得期待的选题。这一选题研究的进行和成功,将有利于工商管理学生锻炼自己对市场的把握能力,设计合乎实际的产业化营销产品,促进学生尽快成长。本选题紧紧抓住了一个群体:80后90后;一类对象:纸媒到网媒阅读趣味的审美流变;一个目标:视觉营销与产业化设计。这样的设计将会把学生引导到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模式中来,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学习期待中去,符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作为网络一代,80后90后的审美趣味随着传播媒介的变化也发生了质的改变,特别是网媒对纸媒的冲击,导致了这一代人审美趣味的独特变化。考察80后90后阅读情况,对于描述他们的审美行为方式和阅读趣味是可行的,以点带面,对于解释他们的审美行为,进而对研究一代人的文化特征也都有参考价值。
在此基础上,设计论证,开发针对这一代人的文化产品,特别是从视觉营销角度进行研发,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四、实际操作和成果的应用性推广
(一)资源整合与共享
本项目研究成员以往的知识积累和研究兴趣能够适应 “80后90后从纸媒到网媒阅读趣味的审美流变与产业化设计”项目的需要并对项目进行过多次深入讨论,在多次研讨中小组成员自觉的把兴趣与自身专业相结合。
在本项目开展前,小组成员已经搜集和积累了大量资料,涉猎了美学、传播学和文化产业等相关的专业知识,为项目的进行做了充分的理论知识准备。并且,就项目本身而言,该项目研究的前景乐观、操作性强、成果预期期待价值高。同时我们有优秀的指导老师作为后盾。文化需要大众化,网络时代提供给我们一个良好的契机。80后90后的审美趣味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在研究他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获取资料。针对性的开展文化研究对于文化行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此外社会的转型也需要我们积极的推动研究。
(二)具体的操作方案
首先,在前期准备阶段,课题组成员需阅读美学、文化产业、社会学等相关书籍,积累理论知识,拟定“理论储备研读计划”并实施。
其次,在项目调查阶段,网络调查与问卷派发相结合,进行关于“80后90后从纸媒到网媒的审美趣味流变”的调查。并且,要咨询相关专业人士的意见,讨论研究方案,提升研究水平。
最后,在项目实施阶段,对于设计的针对性产品营销计划方案,进行小范围实验,检查产品受关注度,校正研究方向。在课题结项阶段,撰写研究报告,经验总结论文,进行产品设计并积极推广。
(三)新文化产业的推广与应用
首先,紧扣目标市场,进行有针对性的视觉营销。
在此,我们将目标市场定位于80、90后。他们作为社会未来的消费主体,整个目标市场是很庞大的,要满足多层次的需求,必须要有多层次的产品供给。以视觉阅读为中心,关注精神文化产品、日常消费产品,从图书、影视、流行歌曲、网络文化品、服装、饰品、化妆品、零用品等多个具体目标进行精细设计。
在确定目标市场的基础上,我们再对其进行市场细分,根据80、90后之间的不同特点划分为两个细分市场。例如,对于80后,具体包括研究分析其多元化发展的审美趣味,多元化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及80后群体趋同性与个性化双向发展的特质;而对于90后,具体研究其求新异、重个性和后现代主义倾向的审美趣味、研究其审美追求的新异化、个性化取向;审美的消遣性和单向度、直观化取向。
作为项目重头戏的视觉营销,我们主要在研究80后90后视觉阅读倾向的基础上,进行产品样本分析,探索其需求心理与文化需求动机,进行策划宣传。
其次,在宣传方面,采用多种渠道,为成果的应用打下基础。
一方面,把研究成果转化成可操作的商业计划,联系相关的知名文化企业进行磋商,寻找合作伙伴。同时,将对于80后90后审美趣味转变和文化产业的缺失的忧虑形成报告论文提交政府,引起政府相关文化部门的重视,希望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另一方面,通过传媒报纸和网络平台来宣传该产业化模式的可行性和实现意义,用理论分析来验证其经营模式的创新性,以大众舆论的形式来影响现代人的思维观念,让课题研究理念深入受众的思想。
同时,在视觉营销的产业模式中结合80后90后的审美特点生产个别商品作为产品样本,在80后90后小范围试验,最终在市场上进行推广。
最后,以文化产品的丰富和产业链模式的最终被复制为推广目标。
在全面推广前,通过网络这一便利的渠道,设计相应的电子读物,同时在小范围内试点,收集网络读者的反馈意见,对产品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找到一种适应消费者趣味的产业模式,进行市场运作,丰富合乎一代人审美趣味的文化产品市场。
设计产业链,并以产业链模式的最终被复制为目标,推动我们的研究,以使商业策划达到课题研究设计的目标。80后90后是未来的中流砥柱,了解他们的审美流变,也是从侧面了解了他们的心理特征,有助于对未来社会的时代精神的把握,对他们的文化价值观进行引导。我们的研究经验将对大学生创新研究的相关领域具有借鉴价值,比如以代际特征、代际行为描述为基点的研究模式对于其他领域的产业化设计具有广泛的启发意义。
注释:
[1]《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研究成果
第四篇:从“字里行间”、“图里图外”到“感受感化”——儿童绘本研究的一个视角
从“字里行间”、“图里图外”到“感受感化”
——儿童绘本研究的一个视角
【注:本文已确定发表,请勿转载!谢谢!】 摘要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儿童绘本的出版和研究已经成为出版领域和图书创作领域的一个新亮点,持续得到社会和学界的高度关注。大家越来越认识到,绘本已经成为儿童精神成长的主要支撑,没有绘本的童年是有缺憾的,阅读化公民应从喜欢绘本开始。
对于绘本的研究在我国还刚刚起步,于绘本本身的特质,读者阅读过程的心理机制,图文表现规律以及绘本在家庭和学校中的运用等,都处于初步的研究阶段。本文试图通过对绘本的基本图文特质和阅读价值进行探讨,梳理出儿童绘本阅读研究的教育学视角,为未来展开深入研究厘清基本思路。
关键词
儿童绘本
图文关系
感受感化
教育学视角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阅读绘本,研究绘本,体味文学脚本作者和图画作者的用心,感受绘本的雅致、优美、趣味和幽默,更遨游了作品展现的广阔想象空间。然而欣赏之余,我们更想对绘本这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学形式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就“绘本是什么”这个话题,我们就可以展开无尽的论述,以阐释绘本的特质。然而无论怎样的定义或描述,“文”和“图”都是绘本研究者最关注的话题。台湾学者杨茂秀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绘本像是大地,图是大地上的风景,而文是大地上的路。图或风景,会拉住你,拉住你,仿佛不断轻声提醒你:‘慢慢走,好好欣赏,不要急,急躁并不好,再看我一眼,不要急着翻页’。而文是路,路与文仿佛会呼唤你:‘快往前走,前面还有许多精彩的东西,翻页,读下去’。” 确实,在绘本之中,图绝不等同于美术作品的艺术赏析,文也绝不是以往我们常见的儿童文学作品或者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看图说话,二者因为对方的存在与彼此之间的依存关系都让自身和对方发生了改变。正是这种依存和互动,为阅读绘本的儿童读者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文学视界。
绘本中的文——字里行间 与其他图书一样,绝大部分绘本也是有文字的图书,无字书虽在绘本领域引人注目,但毕竟是罕见的稀有品。唯有作者确信图画能够准确表达他的创作意图,无需语言加以协助时,才会选择无字的方式。而大部分有字的绘本,则让文字和图画分别担当了各自重要的责任。绘本的文字简练、扼要,同时又生动、具体,起着导引阅读和明晰文脉(context)的作用。所谓导引阅读,是指文字在图画书中起到了“聚焦”的作用。读者观看一幅图画,往往首先获得整体信息,虽然图画会通过造型、线条、色彩、明暗、构图等手法,将作者希望读者注意观看的部分加以突出,但并非所有读者都能准确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用意,而且,这也与读者先前具有的经验密切相关。因此,作者往往通过文字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图画表意的焦点上。例如我们在阅读英国作者艾玛多德的绘本《爱的表白书——我》时,假如没有文字,我们看到的可能仅仅是茫茫南极冰原上成群的企鹅,虽然通过作者的构图暗示,我们可以找到右下角那只与众不同的小小的企鹅,但我们仍然无法意识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全部意蕴。而文字“世界那么大,我却那么小”则把读者的目光聚焦在小企鹅弱小的外形和不自信的情绪上,为后面情节的展开构成了线索的开端。这既是通过文字对图画内容的聚焦,又是对作者想要表达意向的聚焦。从“字里行间”、“图里图外”到“感受感化”——儿童绘本研究的一个视角
绘本的文字精简,往往不注重细节的描写,这一方面是作者因年幼儿童识字量的考量,也是绘本本身篇幅所限,更是文字与图画各自担负功能的缘故。在绘本中,文字并不具备精细描述的功能,而是起到了明晰文脉(context)的作用。例如美国作者大卫香农的作品《大卫不可以》,全书文字以独白形式出现,只有不在画面中的妈妈的“大卫不可以”作为全书的主要文字。此时妈妈的“不可以”既为读者聚焦到画面中大卫的违规行为上,又为故事最后大卫一步一步违反规定而犯下大错,但最后还是诚心悔过而得到妈妈原谅的整个故事梳理了线索。这既是小读者阅读图画的线索,也是成人协助小读者讲读故事的线索。
绘本中的文字,当然还起到了补充图画难以表达内容的作用,例如文中角色的对话,关键信息的传递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在于形成与图画的反差,构成图文协作讲述的整体效果。例如经典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作者用图画讲述了一只狐狸想要捉母鸡未遂的故事,狐狸几经出击,最后都以失败告终。画面虽然生动有趣,但并无太多新意。但文字平白淡定的叙述,和图画惊心动魄的场面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因此造成了整体效果和整体意义。
一些绘本具有滑稽的文字,能大大增加图书的情趣;有些绘本文字的设疑和铺垫,能引发幼儿持续阅读的愿望。为了增加图书阅读的趣味性,一些叠词、像声词经常会出现在绘本中。
所有这些绘本中文字的特点,不仅仅与图画共同构成了故事的整体意象,文字本身也依托于这个整体而显现出活泼的生命力。其价值在于在绘本的整体趣味之下,为小读者提供了一个引发语言运用的机会。儿童借由阅读绘本的趣味,会自然生发出讲述、质疑、探讨、解释和模仿的行为,产生强烈的与绘本或阅读同伴(成人或其他小读者)互动的意愿,并主动地运用绘本中呈现出来的词汇、句式,将绘本中的语言带入自己的生活,成为自己语言系统的一部分。
成人借由绘本中由文字引导的情节、角色间的对话,能引发幼儿语言运用的兴趣。因此我们认为幼儿园或家庭中运用绘本可以提高幼儿语言运用能力。幼儿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言的,绘本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语言习得和运用环境,也为儿童语言教育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绘本中的图画——图里图外
绘本中的图,和一般美术作品的本质区别在于“叙事性”。一般美术作品追求的平衡、完整在绘本图画中被打破,绘本中的图画追求的恰恰是对单一不完整动作的描绘,以增加图画的动态和叙事性。例如《疯狂星期二》中这一组图画,用图占据了空间的同时,也铺满了时间线。我们可以从不完整的图画中,清晰地看到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转变。故事意象呼之欲出。如培利诺德曼在《话图——儿童图画书叙事的艺术(Words about Pictures:The Narrative Art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所言:“与其说图画书里的图是在邀请观者对其所暗示的故事进行想象或猜测,倒不如说图里本来就已经隐含着故事的来龙去脉,只是伴随着已经说了部分故事的文本而已。(培利 诺德曼,1988)”图画书中的图承载着讲述的功能,和不完整、不描绘细节的文字相配合着传达作者完整的意义。因此,我们在引导小读者阅读图画书时,不得不格外关注图的价值。幼儿只有在图文共同讲述的绘本语言中,才能真正理解绘本。当前我们的幼儿园集体绘本阅读活动,往往停留在借助图解释文字,最终的关注点仍然是文字,忽略或者无视幼儿对于图画自主细致的观察与思考,这是对绘本图画叙事性功能的误解或遗漏。
从“字里行间”、“图里图外”到“感受感化”——儿童绘本研究的一个视角
从“字里行间”、“图里图外”到“感受感化”——儿童绘本研究的一个视角
从“字里行间”、“图里图外”到“感受感化”——儿童绘本研究的一个视角
当前的另一种倾向是将绘本中的图画作为学习的内容,成人带着小读者逐一读图,找到图中的叙事线索,甚至找到图中很多与故事主干并无直接关系的细节,使得图画书图画的赏析变成了“找彩蛋游戏”,剥离了图画与绘本整体意向之间的联系。这实则是对绘本图文各自特点的误解,更是对阅读者本身的阅读心理过程的忽视。
在一次幼儿园“交通工具”主题的初始阶段活动中,教师通过带领幼儿观察玩具车,引导幼儿回忆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车等进入主题。之后,教师开始向幼儿展示一系列与交通工具有关的绘本,通过对于绘本题目的讨论,引入到车辆的名称和分类,然后带领幼儿观察几本故事类和非故事类绘本的封面和内页,教师并未急于为幼儿朗读或讲述绘本,而是请幼儿仔细观看图画。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去朗读图中的文字,而是不断地提示:“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发生了什么事?„„你可以这样看图画,就能理解这个故事了。”大致翻阅完几本书后,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此时,有幼儿发言说:我想制造自己的汽车;于是又有幼儿附和:我要用乐高积木制造汽车„„教师引导说:老师会把这些绘本(30本)都放在阅读区,老师希望小朋友认真观察图画,认真思考。老师欢迎大家随时向老师提出问题,随时和老师、同学讨论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要做什么„„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的任务不是作为绘本的“代言人”把绘本“讲给”幼儿,而是作为绘本的提供者,在一个主题的情境下,将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绘本带入幼儿的生活,使幼儿有机会自主关注绘本中的图画,获得对绘本意向的解读;同时又通过任务的引领,使幼儿的学习超越图画,形成自己的心理图像,丰富幼儿的想象世界;进而由图画引发行动,如表演、游戏、劳动、创作等。
绘本中的图画与文字相互协作讲述作者的故事,而作为读者,对于图文共同讲述的故事,既有故事之内的理解,又有超出故事之外的个人解读和生发。个人解读基于个人已有的经验,而生发则又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字里行间理解并学习和运用,在画里画外解读并生发出自己的图画想象,是较少心理图式牵绊的年幼读者之于意向丰富的绘本之间最大程度的契合,也可以由此生发出无限的教育内容的可能性。
绘本中的教——感受感化
绘本阅读的关键是读者通过对图画和文字的理解感受到作品的基本意境和基本情感。理解来自于感受,而感受则首先来自于吸引。绘本总是承载着成人的意图,但那个隐身在绘本背后的成人却不该是一副说教的面孔,他(她)应该是充满趣味、幽默和魔力的顽童,他(她)用趣味、想象、对话和情感与孩子对话,触及孩子的精神世界,用独特的方式感化孩子的心灵。“感化”不是说教,而是在感受基础上的理解和生发。这里的“化”不是“使之成为”,而是“使之生发”的意思。小读者在获得充分的阅读感受之后,大胆展开想象,有机会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于绘本的理解和再创造,从而达到对自己阅读过程的真正享受。而不是在成人意图的引领下,偏离个人阅读体验的本质,以达成成人设立的“教育目标”。忽略感受,就无法达到真正的感化,也就无法让小读者真正沉浸其中,最终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审美的升华。
以往,在教学中运用绘本,教师往往会过于看重绘本的教育功能,也就是放大“教化”和语文的部分,而忽略了年幼读者对于图画自主感知和对于绘本意向整体感受的机会。因此导致了对于绘本教学的批判,认为绘本教学会“剥夺孩子的利益”。其实这种批判是基于以往课程实施中将绘本运用局限在集体教学形式和以读懂绘本、发展语言水平或通过绘本获得教育意义为教育目标的教学思路上。这种重技能轻体验,重教化轻感化的教学思路往往是以成人为中心,以传递为目标,以解释为任务;而忽略了儿童作为读者的中心位置,忽略了小读者与绘本互动中有可能生发出的个人建构和再创造,把教学仅仅理解为教化,而不是生长。我们所推崇的在幼儿教育中适宜地使用绘本,应该是基于以上对绘本图文价值和感受感化功能的理解,并重新思考绘本的教育价值和课程实施路径,让绘本成为儿童自我生长的一个生长点,也成为幼儿园课程发展的一个生长点。
参考文献
New Directions in Picturebook Research,edited by Teresa Colomer, Bettina Kummerling-Meibauer, and Cecilia Silva-Diaz, Routledge,2010 The Hidden Adult—Defining Chidren's Literature,Perry Nodelma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8 《话图—儿童图画书的叙事艺术》(Words about Pictures:The Narrative Art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作者:培利诺德曼(Perry Nodelman),翻译:杨茂秀等,财团法人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出版,2010